欢迎访问AA范文大全网!

单元学习计划{集合5篇}

时光隧道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本文共计21533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87分钟。

单元学习计划范文第1篇

高中体育课程改革中,模块的引入不仅使体育教学变得更加灵活、开放、富有弹性,而且拓展了体育课程内容覆盖的范围,更有利于高中选项教学的开展。当前模块教学计划制订正呈现多样化发展势态,这有利于发挥教师的创新能力。但由于教学计划的制订缺乏固定的范式,使得部分一线教师在实践中出现困惑和误区,从而造成了课程实施的阻力。

本文旨在课标理念的指导下,从模块的概念以及模块计划、单元计划和课时计划三者的关系等方面着手,进行理论梳理和分析,同时在借鉴传统教学计划制订优势的基础上加以探索,并形成规范合理、便于一线教师操作的范式,以期为同行提供参考。

一、模块的概念

“模块”原意指建筑施工中使用的标准砌块,后为计算机行业广泛运用,指将一个系统或完整程序按功能分解为若干个彼此具有一定独立性、完整性,同时又有一定联系的部分。20世纪80年代开始成为英国许多学校采用的一种课程新形态。“模块”概念引进了高中体育教学,就是试图突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将某一运动项目中相对完整的若干内容组成一个整体,视为一个教与学的“模块”,进行有目标、有系列的教学活动。每个模块都是相对独立的教学、学习和评价单位,它具有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意义。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对“模块”的表述是:“每一科目由若干模块组成,模块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反映学科内容的逻辑关系。每个模块都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并围绕某一特定内容,整合学生经验和相关内容,构成相对完整的学习单元,每一个模块都对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提出要求与建议。”它把“模块”视为教学内容的集合和教学时间的集合,还视为学习目标的集合,教学资源的集合和教与学的方式、方法的集合。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设计思路”中对“模块”的描述是:“每个系列包括若干模块,每个模块由某一运动项目(如篮球、足球、有氧操、太极拳等)中相对完整的若干内容组成,一般为18学时,以便学生对所选模块进行较系统的学习。”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所谓模块,是指为了实现明确的教学目标,围绕某一特定主题,通过整合学生经验和相关内容而设计的相对完整、独立的学习单元。

二、模块教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课时教学计划之间的关系

我们知道教学计划就是教学的规划和设计,是实现具体教学目标的方案与措施。由于它规定了课程的设计、时数、顺序,所以是教师进行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和基本前提,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依据。

模块作为教学科目开发的主要平台和学生学习内容实施的主要载体,是围绕一定的主题并由若干个单元组成的。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由于单元是教学的完整基本单位,课时是教学的基本单位,因此要求我们制订教学计划时,必须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将模块的整体内容合理分配到每个学时中去,使学时计划成为连贯性的教学过程描述。由此可见,模块教学计划应是高中选项教学的主要教学计划,是针对本模块的教学内容进行整体的把握和设计,是达成本模块教学目标的统筹计划;单元计划作为模块计划的细化,是课时计划制订的依据,它起到了模块计划和课时计划的中介和桥梁作用,所以单元计划应是模块教学计划的子计划;课时教学计划又是单元教学计划的子计划。它们三者的关系本质是父与子的关系。我们在制订计划时要综合考虑,不要人为地把它们之间的系统关系割裂,而孤立地去编制。模块计划从结构上应包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考核内容。单元计划应包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时分配、教学重难点等。课时计划应在单元计划的基础上更加细化,其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组织教法、练习时间、次数、运动负荷、场地器材等。

三、对当前制订模块教学计划的分析

本文归纳统计了当今一线体育教师所编制的模块教学计划86份,通过分析研究认为模块教学内容安排千变万化,但框架模式大同小异,组织结构如出一辙,充分体现出当今高中体育教师对模块及模块教学计划的理论认知程度,并形成了以下模块教学计划制订模式(表1)。

表1 模块教学计划制订模式

计划

结 构 模块

计划 单元

计划 课时

计划

教学目标 √ √ √

教学内容 √ √ √

教学重难点 √ √ √

计量单位 单元 课时 ―

教学策略 √ √ √

考核标准 √ √ ―

从表1可以看出,当今一线教师们在制订学分制下的模块教学计划时也是从模块计划、单元计划和课时计划三个不同层次进行设计的。但是很多人并没有理解透它们三者之间关系的实质。我们从三者各自结构中发现,模块教学计划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重难点、考核标准五要素;单元计划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重难点四要素;课时计划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重难点等要素。通过梳理和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此制订模式存在着一定的弊端。

1.对模块教学计划理论认识不够,缺乏整体意识,教学计划各为一体,多处出现重复的安排

通过调查得知,有很多教师以《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对“模块”的表述,以及《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设计思路”中对“模块”的描述为依据,片面地把模块计划理解为孤立的学习目标的集合、教学资源的集合、教与学的方式、方法的集合和时间的集合,而并没有把单元计划和课时计划与其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造成了计划内容安排重复、层次不清的局面。例如模块计划中设置了每次课的重难点、教学策略。单元计划同样重复着一样的安排。

2.编制起来费工耗时,牵制了广大一线教师的很多精力,实践中绝大多数人对此方案比较反感

综上所述,当前的模块计划制订模式虽然能比较系统地表述出教材内容的安排体系,但是由于分块表述各成一体,应用起来比较麻烦,特别是各块之间的相互联系不仅不能一目了然,而且重复劳动太多,计划制订也比较烦琐。可见,当下确立一个科学、实用、便捷的模块计划制订范式,尽快地把一线教师从繁重的备课中解放出来十分必要。

四、模块计划制订范式的设想

1.传统型教学计划编制模式对模块计划制订的启示

几十年来,我们的体育教学一直在传统教学计划的指导下有序地进行,这一点是不可否认的。虽然在课程视角下再审视传统教学计划时,会发现其与学分制下的模块教学计划相比显然存有诸多的弊端,两者相比,传统的教学计划以安排教学内容为主,而模块教学计划以分配内容标准、形成学习目标为主;二者的计量单位也不同,传统的教学计划以一节课为计量单位,将教学内容均衡的分布于计划表内,并且计划制订以后缺少灵活性,而模块计划是以单元为计量单位,在单元内设计学习内容,有较大的灵活性等,但传统计划结构的逻辑性、条理性、直观性和可操作性,还是值得我们去借鉴的。如传统计划中的学期计划,与模块计划安排有着某种相似点,不同的是计量单位,学期计划中的计量单位是课时,模块计划中的计量单位是单元。当然,模块计划编制也可以直接以课时为计量单位,把主教材和辅助教材合理分配到每个课时中去,但是要以单元为知识体系灵活安排,避免传统计划中统的过死的逻辑排列形式(严格按照运动技能系统性排列方式),要凸显模块教学内容安排的灵活性特点。

2.模块教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和课时教学计划重构

基于以上认知,并借鉴传统教学计划编制的优势,我们对模块教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和课时教学计划做了以下重构。现举两种不同形式模块和单元计划范例供大家参考。

(1)模块教学计划(表2、表3)

模块教学计划是高中学生达成该模块教学目标的统筹计划。任课教师要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把模块的具体目标所呈现的内容标准加以具体化,并分成若干个单元,再依据单元的难易程度来安排课时,以便我们能从总体上把握学习的内容和要求,从而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全面达成和落实。从本文所举范例来看,两种不同形式的模块计划价值虽各有千秋,但是模块计划总体要求应简洁、实用。

(2)单元教学计划(表4)

从表4中我们可以看出,单元教学计划是教学的完整基本单位,课时计划是单元教学的细化,其学习内容不仅明确、具体,而且内容之间有关联性。因此我们在制订单元教学计划时,应结合模块整体教学目标,明确确立本单元的主题,并对单元主题进行分解,以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单元计划编制中不仅要体现技能层次的递进性,同时还应重视每个单元教学计划之间的衔接, 后一个单元教学计划应该是前一个单元教学计划的延伸和发展。

(3)课时教学计划

课时教学计划教学设计是终结,它是以一个学时为单位来设计和安排的。制订学时计划应包括学习目标、学习内容、重难点、教学组织形式、教与学的方法和步骤、练习时间、次数和运动负荷的预计、场地器材的运用以及教学后记等部分。

单元学习计划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观视野;单元教学;网站设计与评价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2)10-0026-04

新课程标准强调:中小学教学要与生活接近,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学会合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但是实际教学中单课时的时空教学环境难以承载这样的任务。从哲学层面上说,整个课程的把握需要教师的宏观视野,一个课时的教学更侧重微观,而单元教学是中观视野的重要体现。中观视野下的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有一个很长的周期,教师可以充分创设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充分设计学生的互助学习和自主学习,并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克服以往单纯依赖教师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做法,重视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通过自身的探讨和研究创造性地获取知识,在探究过程中培养能力。教师要善于进行单元设计,寻找主题,在单元学习中以主题承载信息技术支持的课程单元,围绕主题及其专题,以真实的任务模块展开,涵盖多样的学习活动方式,信息技术以资源和工具的形式为主题学习单元的各类活动提供支持。[1]《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明确规定:“网站设计与评价”作为选修模块。在对高中二年级“网站设计与评价”内容进行教学时,要求信息技术教师要在中观教学视野下用探究法开展单元教学活动。在教学设计中选题力求贴近生活,采用任务驱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动手能力、版权意识,让学生体验研究的艰辛和乐趣、体验合作成功的喜悦,并教会学生进行探究活动的评价方法。

一、 单元教学设计分析

学生情况分析:高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对象为高中学生,从高中学生的特点来观察,他们正处于向成人的过渡期,具有成人的一般思维特征,处于这一年龄的学生自我意识很强,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学习上有探究和创造的欲望和潜能,他们不喜欢盲从。[2]高中信息技术课“网站设计与评价”的学习内容相对于初中有所拓展,选修这部分内容的高二学生具有一定的网页设计基础,对能自己制作一个内容丰富、布局漂亮的网页跃跃欲试,这一部分学习内容正处于高二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同时这部分内容是一个相对完整的单元体系,符合开展单元教学的需要。开设选修内容的学校具有良好的上网环境,为学生进行较长时间的网络探究学习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教学目标定位:单元教学的着眼点是“单元”。从教学内容看,它以一个“单元”为相对独立的教学单位,强调从单元这个整体出发设计教学,突出内容和过程的联系性和整体性。从教学目标看,单元教学是一个相对完整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三维目标的有机融合和有效落实问题可以分散、逐步地加以实现。从这个角度来看,教材中的“单元”,就不仅仅是“知识与技能”单元,也是“过程与方法”单元,同时也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单元。[3]在定位“网站设计与评价”的教学目标时从三个维度充分展开,使得教学目标与内容结合,与学生结合,与单元教学结合,在教学实施中把这些目标渗透到整个的单元教学过程之中。“网站设计与评价”教学目标为:学生了解网站开发的一般过程;知道网站规划主要包含的内容,学会根据需求规划网站;学会使用一种常用的网页制作软件制作网站,包括建立站点、新建网页、利用表格布局网页、修饰文字、插入多媒体信息、建立超级链接、制作简单的网页动态效果等;在局域网或因特网上申请网站空间,网站,形成网站维护意识,能使用评价量表进行网站评价;在完成网站建设任务的过程中,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体验开展研究的艰辛和从事研究的快乐。

教学内容规划:单元教学内容较多,必须根据学生情况和教学实际进行取舍,要突出重点,不能面面俱到,把教师讲授与学生探究有效结合起来。“网站设计与评价”的内容包括WWW、网页、主页、网站等概念,还有动态网页制作,网站规划与设计,网站制作,网站与管理,网站评价等。其中对于网站的开发实践,网站的规划、设计是教学的重点。理解动态HTML技术和服务器端动态网页技术的基本知识,不要求深入到动态网页专业技术的学习。对于网页设计软件使用讲解不宜深入展开,避免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在网站开发技术钻研上,把教师需要讲授的知识即网站的基本知识、任务要求和学生自主探究的内容即网站制作的整个过程有机结合。

教学时间安排:单元教学在整个教学计划中仍然有一个限定的时间,要合理安排课堂学习与课外学习,根据单元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确定课堂教学时数和课外时间安排。“网站设计与评价”教学的知识点很多,课堂教学时间安排三个课时,其中两课时用来讲授网页设计的基本知识、基本步骤和进行相关网站案例欣赏,一课时用来展示评比学生的作品。其他学习任务放在课外,由学生学习小组制定计划自己安排,教师进行督促,用三周的时间完成单元教学任务,主要是基础知识的学习,学习小组的形成,网站的规划,任务的分工明确,资料的收集整理,网站的制作、展示与完善。

二、 单元教学中教师的作用

在新课程教学改革中,师生是一种平等的关系,教师要由单课时教学的绝对权威逐渐演变为单元教学中一个善于引导的角色,教师需要在学生开展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给予学生及时和必要的帮助、指导和调控。中观视野下的单元教学实施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1.精心设计学习任务

单元教学需要精心设计任务,任务选择途径很多,需要师生集思广益,更需要教师的恰当引导。好的任务既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又对学生完成有一定的挑战性。选择好的任务有助于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建立积极的相互依存感并有助于建立真实的学习型集体。任务的设计如果具有一定的真实性,具有思维侧面的价值,就容易形成任务的挑战性,有利于激发学生设身处地的解决问题,激起他们完成任务的热情和愿望。真实、复杂任务的解决,其结果往往具有不确定性,这就为学生展开想象,进行探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完成任务很少具有对错之分,更多地是解决方案之间合理性的差异。在为“网站设计与评价”单元教学选择任务时,师生立足本地的实际,商定了将“两汉文化在徐州”作为网站设计的任务主题。两汉文化是徐州的旅游名片之一,为了给外地的游客提供一个了解徐州汉文化的网络途径,学生动手设计制作一个以徐州汉文化为主题的专题网站就显得很有现实意义,同时也与“网站设计与评价”教学内容密切关联起来。

2.帮助建立学习小组

学习小组是中观视野下的教学要素之一,教师在帮助组建小组时,要明确各小组的人员和人数,既要保持常规状态下学习小组一定的稳定性,也要根据具体的学习任务来确定或重新调整,以确保每位小组成员都能有效地参与实践活动,确保每位学生学习的有效性。教师要根据具体的任务具体明确应该使用的合作技巧。如:怎样才能充分地利用每个成员的聪明才智?怎样才能学习对方的聪明才智?在“网站设计与评价”教学中建立小组时,把教师原则安排和学生自由组合结合起来,学习小组的构成既要考虑技术高的和技术一般的学生搭配,还要考虑网页设计中不同的角色需要,更要考虑选择一位组织能力较强且有威信的同学担任小组长,成员一般为5-6名。教师指导学生小组做好网站建设分工包括原始资料的收集整理,网页结构和版面的规划、美工的实现,技术的实现等,指导学习小组做好网站建设计划书。教师明确学习小组来完成任务,并向学生阐述任务的各项要求。

3.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源

单元教学不是一味让学生自己摸索,为了使学习更有针对性,效率更高,教师要进行基本知识讲解和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源。在“网站设计与评价”教学中为避免学生在松散的学习中在技术上浪费太多时间,网站设计基本技术的介绍是必要的。在教学中,网站的开发实践,网站的规划、设计是教学的重点,可通过剖析优秀网站作品,引导学生思考,从中获得有益的启发。组织学生对于一些网站进行浏览、评价,这个过程很重要,对于学生的后续学习作用很大,欣赏评价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同时掌握网站评价的方法也是本单元教学目标的一部分,针对提出的具体设计任务组织学生对教师提供的评价量表进行讨论、修改完善,最后确定网站评价的标准。在此基础上,根据主题需求,让学生经历规划、设计、制作、、管理等网站制作的全过程,以提升网站开发的实践能力。教师提供必要的资源,包括基本技术介绍、资源收集方向,专题网站案例、网站评价量规等,由教师提供一个网站评价模板,即制订网站的评价量表,引导学生依据评价量表对网站的规划、设计、制作、的过程进行客观的评价,体现“让学生学会评价”。

4.进行学习过程管理

单元教学中的过程管理至关重要,需要教师的合理引导,过紧过松都会适得其反,监管时机的选择很重要,同时对于学生作品的评价是整个单元教学的终结性评价,也是单元教学质量的检验。“网站设计与评价”教学中教师在学生进行探究的过程中要根据各小组的网站建设计划书,适时了解任务的进度,发现问题及时与各学习小组沟通,并通过组长做好过程检查,督促、引导和帮助学习小组开展活动。在学生完成作品后,邀请班主任、学科教师、学生家长、各小组代表担任评委,由各学习小组选出代表进行展示解说,评委对不同小组的作品进行点评,提出改进意见,由各个小组进行修改完善。网站作品评比既评网站设计整体奖也评网站设计单项奖,然后指导学生把各组作品放到校园网上进行展示,引导学生充分、合法地利用网络资源。

三、单元教学中学生的表现

教师和学生在着手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中,需各自履行职责。学生要完成个人责任、互动、帮助与评价、小组任务总结与反思,尽管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但由于传统教学的习惯影响,学生的主体意识需要在单元教学的时空中慢慢习得,每个学生将在单元教学中找到自主学习的感觉,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1.执行学习任务过程中的自我调控

由于探究性学习是问题解决的学习,因此就需要依靠学习伙伴的集体智慧和分工协作。通过合作学习和研究,一方面为学习者提供了更为广阔的信息来源,另一方面也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合作、交流、交往的平台。[4]组内学生根据个人特长和意愿合理分工,按照网站建设计划书有序进行各种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注意相互沟通,并及时向老师请教。学生带着任务去查找资料,完成资料的整理制作,带着问题去学习技术,共同研讨版面设计,网页制作,根据执行任务中出现的情况及时对计划进行必要的调整,确保按时高质完成任务。

2.带着评价的意识参与整个学习活动

不单纯以分数作为测量手段,要用评价去规范学生的学习活动,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活动中培养合作意识、集体意识,获得知识、提升技能。学生在合作进行网站设计任务时,要明确两个评价,一是教学内容中网站评价的要素和方法,二是探究性学习的组成部分之一即评价环节,如完成任务中的合作情况,学生的态度和表现,各课题小组之间互相打分,最后方案和作品的质量等。[5]

3.在探究活动中自觉培养良好的研究习惯

单元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学生在单元学习中要用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进行探究,在研究过程中学会计划,学会合作,学会沟通,敢于质疑,在开展研究活动中,学会借鉴别人的研究成果,注意资料的积累和分类整理,培养良好的书写能力,养成良好的科学研究习惯。在“网站设计与评价”中学生要进行规划、实践、合作、评价,逐渐养成科学研究的严谨态度和良好的研究习惯。

四、单元教学实践反思

1.单元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教师要从单课时的微观教学转变为单元教学的中观教学,要用中观的视野思考教学中的问题,特别是把教学放在一个较长的时空内进行考量,要把自己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帮促者。其次教师要对教学任务反复设计,对教学资源进行选择,对教学小组进行帮助。最后教师要督促学生开展研究,随时了解学生学习进展情况,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完成探究活动,在活动中达成教学目标。

2.单元教学要更加重视单课时教学的质量

实施单元教学,过程更松散,在单元教学中要更加重视单课时教学的重要作用,提高单课时教学质量与效益,处理好分散学习与集中学习,课堂学习与课外拓展的关系。单课时教学是单元教学的起点和终点,是单元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开展单元教学不是要否定单课时教学,如何在单元教学中开展单课时教学需要放在中观教学的视野下进行研究,如单课时教学的内容,单课时教学的时机,单课时教学的比重等。

单元学习计划范文第3篇

翻开各类教育报刊杂志,我们不难发现到处都在谈“新课程”,并极力提倡在教学中采用“新课标”,课改的浪潮再次波涛汹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精选七年级政治教师工作计划范例,供大家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精选七年级政治教师工作计划范例一

一、指导思想:

按照学校的教学工作计划要求,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契机,以现代教育理念为依据,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适应现代教育发展要求,从根本上转变教学观念,学习邱学华老师的尝试教学法,以“先让学生试一试”为指导,以“先练后讲”为操作模式,培养学生的尝试精神、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全面落实自主学习方案,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坚持德育教研,以心理健康教育为重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

二、基本情况分析:

1、学生情况:

本学期我担任八年级的思想品德教学工作,学生大部分基础比较差,理解能力有待加强,上课时都有表达的勇气,但是表达不到重点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特别是做题时主观题的回答总是回答不到重点,但是作为一个负责的老师,不只是把好学生教得更好,而是更应把潜能生给教好,好学生谁都会教。我大致列出基本目标是:使全体同学都能树立明确的学习目的,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

2、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相亲相爱一家人》本单元分为两课内容,分别是《爱在屋檐下》和《我与父母交朋友》,其中的知识点有:了解家庭关系的确立、现代家庭的主要类型,懂得子女与父母的关系不可选择,抚养和教育子女是父母的道德和义务,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孝敬父母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一单元的设立主要教育学生体会父母为抚养自己付出的辛劳,应该尽自己所能孝敬父母初一上最新政治教学计划初一上最新政治教学计划。学会与父母沟通,正确认识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教育,客服逆反心理,与父母做朋友,做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第二单元:《师友结伴同行》的内容有:《同侪携手共进》和《老师伴我成长》,处在青春期的青少年,至少面临三方面的压力和挑战,其身体正在急剧发育,他们需要大量能量,容易过度兴奋;学习上的任务重,面对激烈的竞争,他们的心理压力比较大;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渴望对外面的社会有更多的了解,人际关系逐渐增多,各种各样的信息也纷至沓来。这就需要青少年学会处理人际关系,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促进学生知识技能的增长,可以提高心理健康的水平,还能促进个人的成长。本单元就以此为主题,立足学生的主要交往领域------学校的人际交往,比较全面的分析了中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以便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情感发展、道德发展和交往意识与能力的提升。

第三单元:《我们的朋友遍天下》有两课内容,分别是《多元文化“地球村”》和《网络交往新空间》,本单元引领学生从家庭、学校交往扩展到社会交往,随着对外开放的日益扩大、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交通和通讯工具的日益先进,我们的交往对象和就交往空间不断扩大,如何领略不同国家、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享受健康文明、积极有益的网络交往,成为学生面对的课题。本单元的学习,对于培养学生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开阔视野与友好交往,具有重要意义,并培养学生的历史眼光、时代眼光、世界眼光。

第四单元:《交往艺术新思维》内容比较多,有《友好交往礼为先》《合作竞争求双赢》《心有他人天地宽》和《诚信做人到永远》,本单元所讲的各种道德,是人的宝贵精神财富,即与人们认识自己、战胜挫折、变得坚强、加强修养密切相关,又与人们约束自己自觉遵守法律、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做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学生的社会化过程中,学会与人交往是必不可缺的一项内容,其中形成良好的品德是根本。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理解和把握如何懂礼貌、讲礼貌,如何与人合作、勇于合作,如何平等待人、心系他人,如何诚信做人等内容。

三、教学目标

1、思想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突出“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学习”的育人要求,根据对课程标准的整体把握,确定以“尊重、关爱、责任”为整个初中阶段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价值目标。

2、知识目标

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以及综合性学习创设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激发多角度的去思考问题。

3、成绩目标:争取期中检测时学生能全部合格。

四、方法措施:

1、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2、认真钻研教材,备好,上好每一节课。

3、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

4、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5、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的练习,做好作业、单元测试及讲评工作。

五、教学进度安排:

1至4周:第一单元新课教学、练习讲解及检测。

5至8周:第二单元新课教学、练习讲解及检测。

9至12周:第三单元新课教学、练习讲解及检测。

13至16周:第四单元新课教学、练习讲解及检测。

17至18周:总复习及检测初一上最新政治教学计划初一上最新政治教学计划。

19周:机动。

20周:期末考。

精选七年级政治教师工作计划范例二

一、教学目标:

根据现代教育精神,突出“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学习”的育人要求和“学会关心”到21世纪教育主体,引导学生确立“尊重、关爱、团队、权利、义务”的基本价值目标,引导学生珍惜初中生活,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珍爱生命,正确、客观地认识自己,主动把握自我、发展自我。引导学生认识理解社会的复杂性,具有基本的道德判断和辨别是非的能力,能负责的作出正确选择,形成自我调适、自我控制的能力。

二、教学主要内容:

本册书分五个单元。

第一单元“走进中学”,要学生认识一个人的“新的起点”,把握学习新节奏,引导学生适应初中学习新的特点,珍惜学习机会。

第二单元“学会学习”,懂得学习的重要意义,找到适合自己风格的学习方法,认识和理解进入初中后面临的压力和竞争。

第三单元在“成长中的我”,学习这单元是要引导学生从认识心理的角度认识自我,从了解青春的角度认识自我,从发展新自我的角度鼓励学生创造新自我。使学生养成坚韧、果敢、自制、独立的品质。增强学生的忍耐力。

第四单元“人与人之间”,使学生通过了解、体验与自己生活中最贴近的人交往,来理解、领会与人相处的道理,学习、掌握在不断拓展的生活中与人交往的艺术。

第五单元“在分数的背后”,本单元意帮助学生懂得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诚实的基本要求,理解学校社会生活中的必要规则,尊重规则,追求公正。认识理解社会的复杂性,具有基本的判断能力,能负责的作出正确选择。

三、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尽快适应初中学习生活,珍惜初中生活和学习机会,感悟生活和学习的快乐,学做学习和生活的主人,初步确立“尊重、关爱、团队、权利、义务”的价值目标。

四、教学难点:

教会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做人的方法,学生优良品质的培养,引导学生珍惜初中生活,学做生活的主人。

五、学情分析:

本期所教七_、七_两个班级,其中_班48人,_班46人。这届学生刚进入新的学校,有一定的学习积极性,据了解学生的基础不一,但只要教师严格要求学生、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法,就能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但也要注意有一部分学生在小学就不认真学习,成绩较差,要做好他们的工作。

六、教学措施:

1、重视学生自主学习 ,注意学生的接受性,注重学生的互动合作,强化学生学习的建构性。激发和提升学生的体验 ,用活动激发和提升学生的体验 。在亲身体验中发展。

2、注重学生的互动合作 ,互动活动蕴涵着人文关怀,在学生的互动活动中提高教学的实效性。突出探究式学习,主题探究是每一个单元的灵魂,如何组织主题探究。

3、加强学生的道德实践 ,讨论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问题,根据学生实际和教学条件。

4、搞好教学还要抓好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充分了解学生的生活实际,这是教学的基础。第二、分析透彻活动和材料,这是传授概念、观点的前提。第三、组织好体验活动,这是促进学生内化的手段。第四、指导好实践活动,这是实践学生良好行为的途径。

七、教学进度:

第 1 周 课前教育及写本期学习计划

第 2 至 4 周 第一单元 走进中学

第 5 至 7 周 第二单元 学会学习

第 8 至 9 周 第三单元 成长中的我

第 10 周 期中考试

第11至13周 第四单元 人与人之间

第14至16周 第五单元 在分数的背后

第 17 周 时事教育

第18至20周 期末复习及考试

精选七年级政治教师工作计划范例三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教育科学发展观和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引,积极推行学校的“集体备课,资源共享,课后反思”的集体备课制度。加强组内教师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深入钻研教材,把握时代命脉,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和能力。做好教学常规工作,全面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思想政治基础。

二、七年级学生特点

初一新生好奇心强,喜欢接受新鲜事物,兴趣广泛,思维活跃;但自控能力、自制能力不是很强。要重在引导,既爱护其好奇心,又有养成其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其自读能力,规范其言行。

三、教材分析

七年级教材可读性强,教育功能突出,理论联系实际,文体通俗易懂,可以调动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积极性。突出了重点、热点、思想点初一上最新政治教学计划工作计划。这是教材特点。教材重点、难点。重点在于增强学生法制观念,教理导行。难点在于提高学生认识和学生的践行指导。

四、教学措施

(一)、做好教学常规工作

1.认真钻研教材、教纲。熟悉教材及其指导思想,积极参加集体备课,上好每一节课。做到授课胸有“书”。认真细致的批改学生作业,及时收发。严格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及时检测初一上最新政治教学计划初一上最新政治教学计划。

2.虚心学习,本期听课要不少于20节,多听与政治科相关教师的课。

3.认真及时写好计划和总结,按计划实施教学工作。

(二) 积极参加教研活动,提高业务水平

1、积极参加科组、学校的教研活动,承担学校安排的课改任务,提高教研能力积极撰写教学论文或教学设计。

2、努力学习,提高专业理论水平。平时注重再学习,浏览百科,摄取与政治学科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当代社会新科技发展信息,渗透到教学中去,使教学更有说服力。

(三)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成绩

1、优化课堂教学。教学采用多种方法,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参与学习,采用讨论、演讲、阅读、自学、练习等形式,活跃课堂气氛,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

2 积极灵活的学习同时辅助差生

做好差生个别思想工作,利用课余时间辅导,提高了差生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自信心初一上最新政治教学计划工作计划。

3、开展“一帮一”活动,鼓励优生带差生;把每个班分成若干学习小组,落实责任和要求,组长监督学习,检查复习、预习及练习,及时反馈,提高整体教学效果。

4、双边活动,严抓课堂纪律。了解学生,配合班主任做好工作,了解学生学习及思想状况,及时做好工作,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学好习。严格要求学生,一视同仁。

五、教学进度与安排

第一周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第二周 第二节 第三节

第三周 第三节、单元活动设计

第四周 第二单元 第一节

第五周 第二节

第六周 第三节、单元活动设计

第七周 第三单元 第一节

第八周 第二节

第九周 第三节

第十周 期中考试、试卷讲评

第十一周 第四单元 第一节

第十二周 第二节

第十三周 第三节

第十四周 第五单元 第一节

第十五周 第二节

第十六周 第三节

第十七周 期终复习

第十八周 期终考试

第十九周

第二十周

精选七年级政治教师工作计划范例四

一、指导思想:

初一思想品德上学期主要是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心理品质、建康人格、高尚道德情操和正确思想方法的教育。是他们懂得与人相处、优化性格、陶冶情操、严格自律等对个人成长的意义;引导他们正视青春,培养健康人格,使他们适应初中生活,以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需要。

二、教材分析:

共四个单元。九个课题。

第一单元,笑迎新生活,两个课题。

第二单元,认识新自我,三个课题。

第三单元,过富有情趣的生活,两个课题。第

四单元,过健康安全的生活,两个课题。

三、重点、难点:

重点:第二三单元。每课题中的道理部分为重点。

难点:第四单元。每课题中的落实行动为难点。

四、主要任务及要求:

主要是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心理品质、建康人格、高尚道德情操和正确思想方法的教育。主体是教育学生珍爱生命,热爱生活,珍惜初中生活,帮助学生走好青春第一步,作生活的主人。

五、主要措施:

1.运用自主、互助课堂教学模式

2.认真钻研课程标准,设计好教案,提高课堂效率。

3.关心国家大事,注重时政教育。

4.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5.更新教学观念,加强集体备课,树立人文精神。

六、教学进度(略)

精选七年级政治教师工作计划范例五

教学目标:

根据现代教育精神突出 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学习 的育人要求和 学会关心 到21世纪教育主体,引导学生确立 尊重、关爱、责任 的基本价值目标,引导学生珍惜初中生活,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珍爱生命,正确、客观地认识自己,主动把握自我、发展自我。引导学生品味生活、做情绪的主人,学会拒绝不良诱惑,了解自我保护的措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学做生活的主人。 教学主要内容:

本册书分四个单元,

第一单元笑迎新生活有两课组成。第一课 新的起点 ,第二课 把握学习新节奏 ,是要引导学生适应初中学习新的特点,珍惜学习机会初一上最新政治教学计划初一上最新政治教学计划。

第二单元 认识新自我 有三课组成,它们分别是 珍爱生命、欢快的青春节奏 和 自我新期待 ,学习这已单元是要引导学生从认识生命的角度认识自我,从了解青春的角度认识自我,从发展新自我的角度鼓励学生创造新自我。

第三单元 过富有情趣的生活 共有两课组成, 做情趣的主人和品味生活。学习这已单元是要引导学生学会调适自己的情绪,主动追求高雅的生活情趣,学会品味生活。

第四单元 过健康、安全的生活 本单元有 学会拒绝 和 保护自我 组成,学习这已单元是要引导学生远离生活中的不良习惯和不健康的娱乐活动,掌握一些自我保护的策略,帮助学生过健康、安全的生活。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尽快适应初中学习生活,珍惜初中生活和学习机会,感悟生活和学习的快乐,学做学习和生活的主人,初步确立 尊重、关爱、责任 的价值目标。 教学难点:

教会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做人的方法,学生优良品质的培养,引导学生珍惜初中生活,学做生活的主人初一上最新政治教学计划工作计划。 学情分析:

这届学生刚进入新的学校又赶上新课改,有一定的学习积极性,据了解学生的基础不是太差,只要教师严格要求学生、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法,就能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但也要注意有一部分学生在小学就不认真学习,成绩较差,要做好他们的工作。 教学措施:

1.教师要转变观念,转变教学方法,不能用老方法较新教材。

2.要联系学生实际,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上好每一堂课。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做学习的主人。

单元学习计划范文第4篇

摘要:本文从学生元认识能力的现状,培养学生元认识能力的理论依据、培养策略等方面进行了较深入的探索,为培养学生元认知能力提供了可供实践的措施.

关键词:数学;教学;学生元认知能力;培养策略

提出问题

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习过程不仅仅是对所学材料的识别、加工和理解的认知过程,而且也是一个自我调节和自我监控的过程. 认知过程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元认知的运行水平. 教育部2003年4月颁布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高中数学应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这是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能力是通过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水平体现出来的,学生能力的获得与提高是其自主学习、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数学元认知活动的开展,加强对学生进行数学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指导,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监控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而学生的元认知能力特别是元认知策略的应用已成为影响其学习效果的关键因素. 本文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探讨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

理论依据

元认知这一概念首先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弗拉维尔在其1976年出版的《认识发展》一书中提出的. 元认知是认知主体对自己的认知过程、结果和与之相关的活动的认识,其实质是对认知的认知,是主体对自身的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控. 在具体的认知活动中,元认知的作用主要表现为:选择有效的认知策略,监控认知活动实施的具体过程,不断获取和分析反馈信息,评价各种认知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坚持或改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手段,并及时调节自己的认知过程等. 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能力,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同时更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的学习向更自觉的状态转变.

元认知结构主要包括三种成分: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 这三种成分彼此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一个整体,共同实现着对认知活动的计划、监控和调节.

1. 元认知知识

它是个体关于自身或他人的认知过程、结果、任务和方法等方面的知识. 元认知知识包括三个方面:(1)对认知主体方面的知识,即关于学生自身或其他学生在学习数学中所反映的一切认知特征和能力等方面的认知;(2)对认知材料、认知目标和任务方面的知识,即关于学生对数学学习材料、学习目标和任务方面的认知;(3)对策略方面的知识,即关于个体在达到数学学习目标,完成数学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对使用策略的认知,如认知策略的种类、特点、应用的条件、有效性等.

2. 元认知体验

它是伴随着认知活动而产生的认知体验和情感体验,它可以发生在认知活动之前或之后,也可以发生在认知活动过程中的任意时刻,它在时间上可长可短,内容上可简单可复杂.

3. 元认知监控

它是指在进行认知活动的全过程中,将自己正在进行的认知活动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对其进行积极、自觉地监视、控制和调节,以期达到预定目标. 按认知活动的进展过程,相应的监控策略可分为四种:(1)制订计划;(2)执行控制;(3)检查结果;(4)采取补救措施.

培养策略

1. 重视策略性知识的教学

在数学活动中,需要学生的注意力在高层次的策略性知识与低层次的描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之间不断转化,不仅要意识到自己的加工材料,而且要意识到自己的加工过程和加工方法,还要不断反省自己的策略是否恰当,从而优化自己的加工过程. 因此,要使元认知在数学教学中发挥作用,就必须在头脑中储存有关如何学习和如何思考的策略性知识.

与具体知识相关的策略属于认知策略,而与具体知识不直接相关的指导认知的策略属于元认知策略.比如,“见过类似的问题吗”“回到定义中去”“画一张图”等,总体上就属于元认知策略,因为它并未涉及具体知识,任何学科的问题研究都可以采用这个策略. 又如,“数形结合”“寻找等量关系”等,基本上是与数学相关的学科策略,因而属于认知策略. 在数学学科中,元认知策略性知识与认知策略性知识是紧密结合的,它们相互融合、相互转化. 数学思想和方法作为策略性知识与数学知识密切相关,它们是元认知监控的物质基础.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策略性知识的教学,有意识地将策略性知识的传授与数学具体知识的学习与运用结合起来,让学生不仅知道他们所学的数学思想、方法的作用,而且使学生学会在新的情境下如何提取、联想出这些方法,这样可以大大改善学习的效果,实现数学能力的提高.

2. 使用出声思维,唤醒学生的自我观察、自我意识

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或解题中,要有清晰了解正在学习或解决的数学问题及其特点的意识,要有使用策略和把握自己学习特点的意识,以及在思考中进行自我调节的意识. 教师在教学中可采用出声思维法,用自己的行为为学生自我观察、自我意识提供“模型”,让学生注意到在学习新知识或解决数学问题时应该如何思考并注意什么.

比如,在数学的新课教授中,教师可用语言说出自己是如何理解、记忆新概念的,如何将新知识与旧知识联系起来的.在习题课中,教师可用第一人称“我”来描述解题的思路及思维策略,使用下面的语言:“下面,我将用语言描述我的思维过程,给同学们示范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 请你们仔细思考我是如何做出每一个决定的?我在哪些地方停下来思考?是如何做出选择的?”在平时的出声思维教学中学生会模仿教师的思维方式,逐渐增强学习和解题时的各种意识,并最终形成自我观察、自我意识的能力.

3. 显露学生思维过程,加强自我监控

课堂上让学生像教师一样使用出声思维,展现思维过程,暴露其思维障碍,教师就可提问引导,使学生监测到自己思维的漏洞,并及时调整思考角度,优化学习和解题思路,达到学生自我监控的目的.

自我监控的培养需要个体的一个充分内化的过程,学生在解题活动中的自我监控能力不是一下子就能提高的,需要教师的不断引导和耐心地培养.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向学生提出一些自我监控的问题,提供一些自我监控的提示语,这样可充分显露学生的思维过程,使学生开拓思路,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

自我监控的提示语就是数学学习的元认知提示语. 这种提示语的学习,一方面是学习运用美国数学家波利亚的解题表中的提示语,另一方面是学生从自己的体验中提炼和总结自己在解题监控中的经验和体会,形成有自己风格的元认知监控的提示语.

比如,在解决数学问题中教师可根据题目类型设计出选择题提示语、证明题提示语、应用题提示语及计算题提示语等等. 在学生解答证明题时可提问:明确解题目标了吗?找出题目中的关键词、已知条件和隐含条件了吗?由已知条件你想到了什么?能得到哪些推论?解题的突破口在哪里?计划用怎样的思路进行推断?是否已充分利用已知和隐含条件?是否陷入了思维定势?是否灵活选择了推理方式?检验每一步推理结果的正确性了吗?……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就能体会到这些提示语的优点,并学会根据自身的需求进行修改,设计适合自己的提示语,从而逐渐摆脱教师提供的提示语,学会自我提问、自我监控的方法.

4. 学生参与自我检查、自我评价活动,促进自我反思

自我反思是元认知中尤为重要的一项策略,它将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监控与自我调节紧密联系起来,使元认知能力在反思行动中不断提高. 通过反思,可以深化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优化思维过程,揭示问题本质,探索一般规律;通过反思,可以沟通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从而促进知识的同化和迁移,产生新的发现. 因此,反思是一种积极的思维活动,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参与自我检查、自我评价,学会积极的自我反思,对于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促进学生学会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比如,在平时教学中,注意要求学生从以下四个方面参与自我检查、自我评价,促进自我反思,做到学会学习,学会思考. (1)建立学习档案. 给自己建立学习档案,是养成良好反思习惯的途径.学习档案内容可丰富多样,如自己设定的学习目标,好的习题解法或学习方法,容易解错的习题,学习失败的教训等. (2)听课反思. 没有反思的听课是被动的、肤浅的. 从教师讲解中反思思考问题的方法,学会捕捉引起反思的问题或提出具有反思性的见解. 如对于极坐标系这节课,反思应多集中在为什么引入坐标系,极坐标系的特点与直角坐标系的特点有何不同. (3)解题反思. 对问题解答后结论的正确性提出疑问,是否还有其他解法或更好的解法,能否对问题的题设或结论进行变式,能否把当前的命题推广到一般情况,进一步考虑问题题设的完备性(充分性)及结论的精确性等. (4)写数学周记. 反思是一种习惯和意识,不断地反思,才会不断地进步.课堂上教师示范解题的过程中学生自己想到,但未与教师交流的问题;作业中对某些习题不同解法的探讨;学习情感、体验的感受等,都可以通过写数学周记(或数学日记)的形式表达出来,使师生之间有一个互相了解、交流的固定桥梁.

5. 学生填写行动计划单,实现自我调节

自我调节是对自我学习监控、反思、评价后的调节. 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数学学习过程中的欠缺和不足后填写行动计划单,促使他们思考采取怎样的措施去学会不懂的知识,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以此增强他们反思后的调节意识,有效培养其自我调节能力.需要指出的是,这里填写的行动计划单是根据反思结果所做的调节计划,计划内容与反思结果密切相关,因此是一种事后计划.

单元学习计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小学;篮球;单元教学计划;实践

一、问题的提出

浙江省教研室组织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疑难问题”专题研讨,主要议题是对浙江省编写的“必学内容”单元设置合理性的研讨,其中包括内容确定、课时分配、目标与重难点的制定以及教学策略的选择等。本次研讨,水平一(一年级上册)展示的是小篮球原地拍球单元的教学内容。安排的4课时内容依次是:第一课时:球性练习,激发兴趣;第二课时:从问题出发,学习原地拍球,确定的重点是五指分开,自然弯曲;第三课时:节奏、高度变化下的拍球;第四课时,拓展,花样拍球。在研讨中,以下问题成为本单元的疑难之处:①本单元的内容该怎样定位?该单元的教学价值是什么?②拍球与运球区别在哪里?③本单元教学的重点与难点究竟是什么?④设计的练习手段是否符合运动技能学习的特点,甚至会不会对动作学习产生负迁移的影响等问题。笔者通过对浙江省金华市四所小学进行跟踪研究,就水平一小学篮球原地拍球单元,提出有效的单元教学计划,通过分析单元计划和教材,科学把握了拍球教学的作用,为小学阶段其他学段的篮球教学提供了借鉴,有效促进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二、单元教学计划的分析

单元教学是在集中的时期内,对练习内容进行系统学习或阶段学习的教学方法。单元教学的核心是技术传授。单元计划里有个框架问题,其包括基本问题、单元问题、内容问题。但它的问题具有层次性,比教学目标更深层。还有就是它设计的单元计划,是要求学生自主、协作学习的,具有创造性、创新精神,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信息能力、协作能力、探究能力。这是21世纪教育发展的需求,也是社会的需求,这种新的教学方式,已成为了教学的主流。一个好的单元教学计划,不仅使教学安排紧凑合理,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很好地表现出教师的教学水平以及知识层次;同时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了一定的运动技术、技能,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单元既是“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又是教学内容的“集合”或“板块”。 教学内容的“承上启下”是单元计划的特点。承上――即学生的原有经验和基础,为后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启下――即学生需要发展或达到的目标。承上启下,既体现在纵向的单元与单元之间,亦体现在单元内部的课与课之间。也就是说,单元之间、课次之间应体现一定的顺序性和递进性。小学生在其幼儿班的活动教学中已初步接触了篮球并有了相关的游戏活动。经过对两所城市学校(1980人)、两所农村学校(620人)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城市:94%的学生(一年级)知道篮球运动,73%的学生已经接触过篮球。农村:38%的学生(一年级)知道篮球运动,22%的学生已经接触过篮球。从小学体育教材(九年义务教育现行教材)来看,篮球各项技术在小学低、中、高段教学中占有一定的比重。一、二年级为5.88%,三、四年级为5.88%,五、六年级为7.8%。拍球是幼儿园的运动项目,学生拥有“拍球”的经验。但农村与城市的学生有一定的差异。因此笔者认为:根据不同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一年级第一学期安排原地拍球的内容:拍球用手指触球而非手心,通过手指(前后、左右)拨球、抛接球等熟悉球性、控球,从而培养学生的球感,发展学生的协调、控制能力,起到拍球向运球过渡的作用,为第二学期学习规范运球技术奠定基础。

三、教材分析

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一直保留着“拍球”这一学习内容。大纲时期的教材体系以各个运动项目的编排为主,教材选择主要来自于对经验的判断和相关体质健康数据的分析。新课程以领域目标构建课程内容为设计思路,为我们选择内容与编排教材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下面笔者结合运动技能领域和身体健康领域的目标体系进行分析。

运动技能领域在水平一仅提出“初步掌握简单的技术动作”,水平二“会做简单的组合动作”,水平三“初步掌握基本技术”,水平四之后提出“发展运动技能”。“动作―动作组合―技术―技能”是运动技能领域所提出的发展目标。拍球则属于球类中的单个动作。

身体健康领域目标提出:“要根据学生体能发展敏感期的特征,侧重发展某些体能。”水平一重点发展柔韧、反应、灵敏和协调能力。

根据幼儿园教学大纲及早期教育理论的提示,幼儿选择拍球这个内容,其意义在于增加幼儿手肌力、加强手臂的灵活度、发展手眼协调能力及平衡能力等。小学一年级学习拍球是通过这个载体发展学生用手指控球的能力。

拍球属于小肌肉群参与为主的精细化动作,主要涉及桡侧腕屈肌、掌长肌等。由于低龄儿童的神经发育还未成熟,对肌肉活动的支配与调节还在完善中,所以,在课堂上就出现了低年龄段儿童在拍球中,不能很好地利用手腕、手指控制球,视觉注意范围小,难以在复杂环境下进行拍球的情况。同时,拍球也不是篮球项目中的基本技术,但这个练习可以发展低年龄儿童的基本活动能力,如本体感知能力、眼手协调能力等。笔者认为:一年级上册安排拍球,既要考虑学生的原有基础与经验,更要考虑为之后学习运球打下良好基础。

四、课堂观察

通过对四所学校的听课观察与省研讨课的情况进行对比,概括如下表。

从下表中课堂观察的对比来看,笔者认为:拍球虽是幼儿园的运动项目,也是小学一年级学生学习篮球运球技术的前奏与过渡,因此将拍球引导用手指触球而非手心作为重点比较符合运动技术掌握和教学的规律。

五、实践与思考

经过一年的思考与实践,笔者认为一年级上册的原地拍球单元计划,可以按以下思路进行设计:

(1)单元定位:设定教学目标的同时将分为几课时完成整个教学过程。以本单元为例,第一课时主要设计一些学生接触球的方式与方法,让学生与球建立一种感情。第二课时主要让学生学会手指自然弯曲用手指触球而非手心的拍球方法。第三课时主要让学生在节奏拍球和高低拍球中巩固拍球,提高学生对球的控制力。第四课时设计一些花样拍球、拍球比赛、拍球展示等拓展性练习,提高学生对拍球的兴趣和能力。单元计划既要解决课时单独解决的问题,又要考虑课时与课时的梯度性和关系。第五课时对学生进行考核与评价,达到检测和巩固的目的,提高学生的自信。从教材的结构着手,利用系统的整体原理,编排教材,沟通教材之间的联系,使每一节课不再是点滴零散的“知识点”而是一个知识链。

(2)重点与难点分析:每一节课让学生学习什么知识点。着重突出运动技能、锻炼手段、发展体能与身体健康的学习目标,梳理出各课时学生学习篮球的目标。

(3)教学策略:怎样将每一节课的知识点利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手段、措施联系在一起,让学生愉快学习、完成单元定位的教学目标。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可以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起学习的信心,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这样既满足了多数学生的求知欲,也为部分具有运动天赋的学生提供了更高程度的教学。①利用悦耳动听的音乐创设篮球学习的趣味性。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选择合适的音乐,如:兔子舞、NBA,CBA拉拉队音乐、自编篮球操,起到增加学生的情趣,活跃课堂气氛,优化课堂环境的作用。这既提高了学生对篮球的学习兴趣,又达到了准备活动的效果,为基本部分篮球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②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增强篮球学习的趣味性。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在篮球教学过程中通过游戏诱导的方式,让学生在充满趣味的环境氛围下,激起学习的兴趣。游戏竞赛的方式更是刺激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篮球游戏培养了他们的团队精神、合作精神以及集体主义荣誉感,同时利用学生的自强心理,培养他们勤奋学习、刻苦锻炼的习惯。③利用恰如其分的教学语言增强篮球学习的趣味性。笔者认为教师应采用新颖的语言或激励的语言去刺激学生的感官,增强新鲜感。例如,一年级学生对球性不够熟悉,在练习原地拍球时,教师应采用语言提示:“拉拉球、眼看前、拍好球”。让学生在重复的练习中由始至终保持高昂的学习兴趣,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教学自然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④利用丰富多彩的情景教学增加篮球学习的趣味性。情感总是在情景中产生,良好的教学情景的创设,不但能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而且还能激发其强烈的好奇心。如:行进间变方向运球,在途中摆设几个障碍作为标志物,然后教师讲一段小故事,让学生凭借想象在情景中绕过障碍把球运到目的地,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又活跃了课堂气氛,让学生在愉快学习中完成了练习任务。

参考文献:

[1]孙民治.篮球运动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