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计11837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48分钟。
医生职业发展计划范文第1篇
【关键词】医学生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实施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6-0055-01
职业生涯规划最早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1909年,美国人帕森斯撰写了《职业的选择》一书,在世界范围内第一次运用了“职业指导”(Vocational Guidance)这一专门的学术用语。在我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起源于就业指导,以1923年清华大学正式成立职业指导委员会为标志,拉开了我国高等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序幕。20世纪末,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的跨越式发展,高校连年扩招,毕业生数量也随之增加,再加上医学生受到专业的限制,择业面窄,尤其是本科毕业的医学生就业更难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开展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加强对医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可促使医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成功就业和职业发展。
一、开设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作为第一课堂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2007)26号)“将就业指导课程纳入教学计划”的要求,教育部制订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下发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教高厅(2007)7号)(以下简称《通知》)。《通知》对就业指导课程的组织领导、教学计划、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内容与方法、经费保障等提出了相应要求。开设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作为第一课堂,将有助于医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了解社会、合理规划自己的人生同时也能认清当前的就业形势,明确就业目标,最终顺利实现就业。加强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课程的组织领导
在医学院校设立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教研室,设立教研室主任、教学秘书及授课教师若干。教研室主任可以由学校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兼任,学校各院系分管学生工作的领导和辅导员可以担任授课教师。
2.制定完整的教学计划
首先要使用适合医学生的课程教材,医学院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编写适合于培养目标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教材。其次教学主要分为两大模块,即在大一开设的公共必修课《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大四开设的公共必修课《医学生就业指导》。
3.完善师资队伍建设
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授课教师主要是由辅导员担任,为提升授课教师的教学水平,可采取分小组集中备课的方式。可聘请各院系分管学生工作的领导担任教学组组长,并要求各组根据相应的教学内容编写详细的教案、制作教学课件、组织授课教师试讲等。学校还要定期开展辅导员专业技能的培训,尤其是要大力支持辅导员参加国家就业指导师职业资格认证的培训。
二、建立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践基地作为第二课堂
实践基地是大学生了解社会、熟悉职业的主要途径。实践教学有助于医学生更早更多的了解自己将来所要从事的职业,使医学生不断的修正和实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实践活动主要包括假期社会实践活动和在校期间的社会实践活动。学校可以组织由专家、任课教师及学生组成的重点团队,也可以组织由各院系分管学生工作的领导、辅导员及学生组成的专题社会实践小分队,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见习实习、校园创业活动等,通过对职业发展、职业前景等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调查研究。
三、举办针对性强、内容多样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讲座作为补充
举办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讲座可以由某医学领域的专家教授不定期地向学生讲授与学科有关的新的发展,以扩大医学生的知识面;也可以由负责就业工作的领导和老师传授求职技巧或者改善提高医患沟通能力等。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讲座针对性强、内容丰富多样,学生参与性高,受益面大,极好的补充了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
四、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比赛作为演练
全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每年举办一次,自2009年5月启动以来,共有24个省市1000余所高校70万名学生参与了此次比赛。经过高校初赛、省市复赛,共计产生了80名选手入围全国总决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比赛旨在进一步普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知识,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技能与实践能力,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参加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比赛对在校的医学生而言是一次很好的演练。虽然医学生的就业面窄,就业方向主要是传统的医疗单位,包括卫生局、卫生厅下属的事业医疗单位,但是通过合理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医学生可以进一步拓宽自己的就业去向,比如民政局下属的疗养院、体检中心、计划生育所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比赛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书面作品展示,即职业生涯规划书;执行能力展示,即幻灯片演讲;职业才艺展示。其中职业生涯规划书包括四个方面:一是自我认知和环境认知;二是职业目标路径设计;三是规划与实施计划;四是评估与反馈。通过职业规划大赛的组织,全面普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知识,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帮助医学生认清自我、完善自我,在现有的医疗职业情况下科学规划,提高个人素质,促进医学毕业生的充分就业。
参考文献
医生职业发展计划范文第2篇
医学“3+2”衔接教学实际上指的就是医学专业与高职教育相结合采用五年一贯制的方式进行教学的一种模式,也就是在这5年当中高职与本科相联系,现在高职中学习3年,在经过考核或其他方式进入到本科的行业学习2年,毕业后可以与其他本科学生具有同等的待遇。当然,在高职本科医学职教的办学过程中应该最为重要的就是要认清此项工作的目的,要引起对此种教学方式和管理体制的重视,强化各个领导的职责,并将其落实到实处。此外,还要增强学校的领头理念和合作意识,促进院校在教学管理体制方面的优化和完善,对其教学体系进行健全,从而可以实现医学职教与高职本科之间教学管理体制的衔接,使其更加紧密、完美。
二、高职本科教学衔接的重要作用
现阶段,社会经济的不断增长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人才的需求在不断的增加,尤其是医学专业方面的人才,如果只是单纯的依赖于高职教育,则很难将医学的精髓注入到学生的脑中和思想中,必须要强化高职本科之间的连接,使其形成教学方法和体制可以相结合的方式,着重的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理论知识与实践,以满足社会对医学人才的需求。做好高职本科与医学职教之间的衔接,不仅可以有助于社会专业人才的培养,扩大专业面积,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历,改变以往对职教的看法。此种具有独特性和专业性较强的教学,既是社会所需要的,也是人才培养所需要的,从而有利于医学职教与高职本科教学的协同进步和发展,进而推动教学专业人才的培养。[1]
三、医学职教“3+2”高职本科衔接教学管理体制的现状
第一,教学计划制定过于陈旧,主体单一,无修订概念。当前阶段,医学职教“3+2”教学计划制定依然延续着原有的思想和方式,大部分都是由医学高职本科学校按照之前的三年教学方式和模式,进行微动调整,然后将其延续至后两年的学习中。虽然存在调整,但是主体甚至大部分依然按照原有的三年教学计划进行。造成很多问题的发生。首先会使教学计划中的很多方面无法进行,缺少对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的了解,无法将计划和学生实际情况相结合,减缓教学进度;其次,由于计划的制定缺少行业专家的参与,导致最终输出的人才与大部分的企业需求有所偏离,加大了就业难度;同时又不能将问题信息进行收集存档,导致这一方面的记录一直处于空白阶段,无法对日后工作的开展提供信息支撑。[2]第二,教学管理不足,缺少沟通和信息互换。现阶段,一般情况下在计划实施后,参与医学“3+2”的高职学校就依照各自的计划部分进行教学任务的开展,很少进行交流,参与两年教学的高职医学院很少去中职学校进行调研,而参与三年教学的职教医学院也从来都不会向高职学校进行汇报交流,教学管理缺乏,严重的缺少沟通和信息互换。[3]第三,缺少教学资源整合,无分享互助。医学“3+2”中的教学资源主要有硬件设施、师资力量、图书馆设施等。一般在“三二分段”的过程中,资源分配优先考虑两年的高职院校,这样就会导致有些高职本科院校已经具备了优秀的硬件设施、师资力量、图书馆设施等教学资源了,而医学职教类学校这些方面都还十分欠缺。[4]而且由于缺少教学资源管理的整合,又不存在分享互助,就会导致医学职教类学校在一些问题上根本无法解决,他们大都采用模棱两可的方式避开,而不去分析。这样不但会影响到整体的教学效果,还使得高职本科院校的教学资源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5]
四、针对问题的有效解决措施
第一,创建医学职教“3+2”高职本科教学管理的组织机构。为使医学职教“3+2”高职本科的教学管理体制更加密切完善,就需要有专业的管理组织机构去协调和配合。通过医学与高职本科之间相关的专业教师和技能人员的共同合作,要针对其专业组建指导团体,针对医院所需要的相关岗位人员对学生进行针对性、专业性的培养和锻炼,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确立“3+2”衔接的具体教学方法和模式。此外,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还要将高职本科院校与医学职教方面共同成立教学管理小团体,并指出双方各个负责的责任人员,挑选出具有职业能力强、组织能力强以及身心素质好的总负责人员,对之间在教学管理体制衔接方面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以保证教学的顺利落实。第二,制定涵盖多面的教学计划。对教学中所涉及到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要及时的与专业教师和医学人员进行沟通,制定明确的教学计划,对教学方法进行规范。组织有关人员共同探讨医学行业所需的相关人才,以及应具备的有关条件和职业技能等,实行对人才专业定位的培养,明确未来所要发展的方向,从而在素质和专业技能方面提升学生的水平。此外,教学管理人员还要对教学计划实施的程度和相关信息等进行收集和归整,并进行深入的分析,以便于可以及时发现当中所存在的问题,使其可以得到及时的纠正和调整,让教学计划更加完善,使教学管理体制更加健全。第三,对教学管理体制进行优化和完善。在教学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地进行反馈和分析,以便于可以实时的了解到教学的新动态。建立健全完善的教学管理体制和反馈机制,可以有助于强化医院职教与高职本科之间的联系,促进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使“3+2”教学的衔接更加完善,从而使教学更加顺利,提高教学质量。对于负责教学管理的相关人员,要定期的进行沟通,相互了解教学的现状和管理体制在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并针对问题要立即做出分析和调整,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对医学职教“3+2”高职本科教学管理体制进行优化和完善。教师要善于在教学过程中了解学生所需,定期的用实践教学来巩固学生对知识对专业的掌握,以提高学生的水平。第四,创建医学职教“3+2”高职本科教学的资源共享体系。创建教学资源共享系统,可以有助于推进衔接教学的紧密结合,实现衔接之间资源共享,使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一方面,可以提升师资之间的交流和技能。医学专业技能较强的人员与高职本科的教师可以相互交流和促进,针对有关医学方面的不懂问题和阻碍可以及时的进行沟通和探讨,对“3+2”的学生组织有关专业的讲座或培训,从而使双方的水平都可以得到补充和提高。有利于学生未来发展方向的确立,使其得到专业化的发展。另一方面,“3+2”的衔接教学资源的共享可以有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在院校内部学习医学专业的学生都会涉及到相关的实践知识,而资源共享可以实现对实践器材及场地的补充,使学生可以充分的学习到实践的内容,巩固知识,从而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促进教学质量的进步,使教学管理体制得到完善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董显辉.中国职业教育层次结构研究[D].天津大学,2013.
[2]王技德.甘肃省中高职教育衔接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
[3]孙子秀.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中的专业衔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
医生职业发展计划范文第3篇
【关键词】医学生 职业生涯规划 就业指导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1-0027-02
职业生涯规划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以人为本”在高等教育中的深刻体现。医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医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职业意识,客观分析自身条件和就业环境,明确职业倾向,确定适合自身发展的职业目标,最终为完成职业目标做出心理准备及时间安排的职业规划。
一 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性
当前,我国正处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阶段。医学专业性强,就业渠道单一,大城市大医院人才济济,竞争相当激烈;虽然基层卫生事业已取得长足的发展,但是社区、农村等基层卫生部门人才匮乏;医学就业形势严峻并呈现下滑趋势。很多医学生害怕面对就业,将考研作为挡箭牌,忽视了技能的培养,影响了专业课的学习及实习,极易在日后的工作中产生医疗事故。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能够帮助医学生了解我国当前的卫生事业国情,最终实现卫生资源及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
二 医学生产生职业困惑的原因
通过问卷调查及个别访谈可得出,医学生在学习中出现波动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对自身认识不足。从心理学上讲,人的气质分为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及抑郁质。职业生涯的规划必须要同自身的条件相结合,如果医学生缺乏对自身的气质、性格等各个方面的客观认识,职业生涯规划会变得简单化和理想化。(2)对医学行业认识不足,很多大学生的高考志愿是在父母及亲戚朋友的指导下填报的,入校时或多或少的带有抵触情绪,影响了专业知识的学习。(3)大学生家境情况不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相互影响。(4)由于是五年制,大四时看到高中同学纷纷就业,消极情绪明显。另外,当前医患紧张,也影响了医学生的从医信心。
三 当前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
第一,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明显滞后,仅仅在临近毕业时开展。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目的不是为了提高学校的就业率,而是保证医学生的自由、全面、长远的发展。就业仅仅是职业生涯的第一步,之后的职业发展才是重点。职业生涯应充分挖掘医学生的潜力素质,为其日后的横向及纵向发展提供帮助。在大学初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能够为5年的大学生活及未来的职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第二,职业生涯规划辅导有理论化倾向,缺乏实践性,不能体现医学特点。
第三,缺乏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队伍。目前,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主要由就业指导中心教师及院系思想政治老师讲授。由于受专业和技巧的制约,很难指导他们进行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他们的职业发展。
调研结果显示,八成以上的医学生认为开设职业生涯课程及职前网络教育、网络学堂是十分有必要的。大学生活及学习方式同高中阶段有着极大的不同,医学生必须要学会独立安排生活和学习的时间,如果缺乏有经验的人的指导很容易荒废学业。
四 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措施
1.建立和完善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机构
设立职业生涯规划教研室。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同就业指导课是不一样的,后者是前者的组成部分。首先,应当加大对指导中心教师职业能力倾向测评及职业生涯辅导的能力,有计划地选送教师参加职业指导师的学习,提高工作人员的培训技能,建立一支稳定的、专业的职业生涯辅导队伍。其次,对院系辅导员老师进行基础培训,他们与学生接触最为频繁,便于对学生进行实时指导。
2.全程化培养
很多发达国家从高中阶段就开始普及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其重要性可见一斑。而当前很多医学高校是在毕业前进行生涯规划课程,对学生的整个职业发展没有真正的指导意义。医学生从大四开始就相继开始临床实习,学业负担很重。在这个时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他们不能快速地将学到的知识投入实践。应当从大一开始,对不同专业的各个阶段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贯穿整个大学生活,实现职业生涯教育全程化。
对大一新生来说,由于刚刚入校,对职业有一定的预期目标,但又对未来5年的学习生活充满疑惑,不知怎样进行规划。自我认识是职业生涯规划的第一步。医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这就要求他们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只有对自己的优缺点有客观的认识,才能做出行之有效的规划。为了使测试的结果更准确,应注重采用同学互评的方式,相互比较和了解。
对大二、大三的医学生来说,应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医学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医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服务的对象是人。因此要重点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养及思想道德水平。同时,应客观总结自身素质同职业要求的差距,有计划地加强对基础知识的学习,以提高科研水平。此外,还应邀请人力资源专家采用企业管理的理念讲解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
高年级医学生处于学习任务比较繁重的临床阶段。在这个阶段,他们要完成专业课程的学习,还要完成实习工作,很多大学生还要准备考研及就业,应重点培养他们合理安排时间的能力,增加求职方面的辅导课程,提高求职技能,学会正确的处理医患关系,结合当前情况调整未来职业生涯规划,制定短期目标、中期目标及长远目标,最终实现个人发展同社会发展相结合。
3.整合社会资源
积极与社会上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辅导机构合作。通过海报、社团活动及校园网进行宣传,定期开展讲座,引起医学生的重视。邀请优秀的校友回校开展讲座,回答学生关心的问题。引导医学生回访校友,参加社会实践,开阔视野,了解社会。加强与医院的联系,建立暑寒假实习基地,通过亲身经历,学会主动的适应目前的职业环境,积极调整职业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的重点包含自我认识、职业认识、职业定位及素养培训。医学大学生正处于成年初期、职业生涯规划的探索阶段。在大学阶段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能够提高职业意识,有利于学校教学、道德教育的培养,使学生在有趣、积极的辅导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实现从大学到社会的角色转变,最终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取得较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于欢、胡威.刍议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J].才智,2012(3):328
[2]刘均民、孔祥军.临床医学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调查研究[J].中国西部科技,2010(33):75~76
[3]杨慧.医学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11(22):82~84
医生职业发展计划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新职工 岗前培训
对新职工进行岗前培训是加强医院人力资源队伍建设的开端,是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环节[1]。岗前培训可以了解医院的各项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应急预案,特别是医院的核心制度和各类岗位、人员、流程的行为规范。熟悉奖励和处罚机制,有利于培养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培养团结友爱的团体意识。便于掌握部分基本技能,如信息技术、急救技能、病案书写规范,熟悉掌握与领导、同事、患者的沟通技巧。我院自2008年以来,经过8年的摸索和实践,建立了较完备的岗前培训体系,培训效果显著,取得了宝贵经验。
一、岗前培训计划必须科学,内容必须结合工作实际
规范的岗前培训必须建立在科学、完善的年度岗前培训计划之上,培训内容以医院文化理念为出发点,兼顾年度工作任务和战略目标。根据培训内容对培训的形式、时间、地点、要求、师资、评估、负责人等做出详细的计划。时间、内容调整随需而动,针对新员工的岗位、类别设置培训时间,选择恰当的培训内容、适合的培训形式。提高新员工的学习兴趣。我院按照医院制定的《新职工岗前培训方案》要求,形成了主管领导负责,人力资源部统筹管理并负责具体实施,各职能科室包括党委、团委、工会、医务处、护理部、科教处、感染办、医保办、保卫科等的配合,形成了从制定计划,组织实施到培训结束的总结、评价、反馈、改进的组织管理体系。
对于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医院新职工,他们感到最困惑、最关注的问题就是今后在职业道路上如何发展,如何才能取得成功。针对这些问题,在医院新职工岗前培训班上,医院领导有的放矢地介绍医院历史沿革,医院发展取得的重要成就,使新职工选择在本院工作有一种满足感、自豪感;介绍本院专科特色、学科地位、医教研新进展,有利于新职工稳定专业思想;介绍医院发展前景,医院“十一五”发展规划,使新职工对前途充满信心;介绍医院继续教育培训制度、科研管理条例、各项激励奖惩办法,使新职工从同样的起点、同样的规则、同样的机会,公正地参与竞争;介绍医院高层次人才的学术地位及对医院核心竞争力的影响,使新职工有一个近距离可以学习的榜样,从而引导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医护人员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和自身优势建立一个长远的努方向和具体的阶段性奋斗目标,并指导他们制定一个初步的职业生涯规划。这个规划将在今后的职业生涯管理中根据主客观条件的变化适时调整和修订。在岗前培训的基础上,引导新职工为自己设计未来。新职工职业生涯规划主要包括自我评估、环境评估、目标确定、发展策略、规划修订等环节。自我评估:客观地看待自己,充分地分析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包括学历、经历、性格、兴趣、智商、特长、适应环境的能力以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等。环境评估:指各种外在因素对自己职业发展的影响。如医院发展前景、学科专业发展前景,医院可能给自己发展提供的机会,自己在环境中的地位,环境对自己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等。目标设定是职业生涯规划的核心。
2015年我院新职工岗前培训自8月下旬至9月上旬,其中,8月下旬为集中培训,培训内容涉及行业法律法规知识、医院规章制度和医院文化建设等等;包括院史介绍,防火、防盗等安全教育,员工奖惩、福利政策,基本礼仪,医院信息系统操作知识,医院设施、后勤保障、宿舍管理,人文医院介绍,外出学习、进修、继续教育及爱婴医院知识,医保政策,医院科研管理政策,职称、工资绩效、职工假期管理政策,财务制度及医疗收费规定等,医院预防保健管理相关政策,人才培养政策、合同签订相关政策等,门诊工作制度、流程、服务规范,职业道德教育等等。《病历书写规范》是岗前培训中非常重要的授课内容,但又是授课者和听课者感到解析条文最多和内容枯燥无味的课程。因为上岗前的医学生急需写好病案的能力,选择这个时期结合电脑课件使没有临床经验的医学生很快能初步感受到病历书写与临床实际工作之间的密切关系,帮助衔接好医学生到医生的过程,达到预期的效果。9月上旬为业务培训,培训内容涉及医护基本操作技能以及重要的法律法规。参加培训的人员包括了43名在编医师,92位合同制卫技人员。2015年新职工岗前培训共计划39项课程,其中,涉及法律法规等课程18项,专业技能及操作课程21项。培训工作由各职能处室安排人员授课,22位职能处室的负责同志和13位临床科室医护人员参加授课,高级职称18位,中级职称17位;职能处室处长亲自培训达到95%;临床医护人员授课老师多年来承担授课任务,具有丰富的授课经验。
住院医师岗前教育,首先要重视职业道德的培训。医者德为先。职业道德在不同的职业中有不同的体现,对以救死扶伤为宗旨的医务工作者来说,遵从医者的职业道德规范尤为重要。加强医者的职业道德修养,要从医学专业的实际出发,增强他们对本专业的荣誉感,只有爱岗,才能敬业,通过带教老师的言传身教,以及优秀医务工作者的事迹报告等,加强他们的职业道德修养,以期更好地服务于患者。德以廉为重,加强职业道德培养,还要时刻提醒大家要把患者的生命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拒收红包,拒绝回扣,拒腐防变,做一名真正的白衣天使。加强职业道德培养,更要做到急患者之所急,对患者要做到耐心细致,作为医者,更要有一种大爱的精神,像关心自己的家人一样关心病患。
医院文化的学习,使新职工意识到自己是企业、医院的一分子,提升新职工的自豪感及共同责任感。努力培育“医院、医院员工、患者三者是利益体”的价值观,更重要的为了让学生成为有职业道德的专业技术人才,医生的医德修养与病人的生命安危和健康直接相关,充分认识到作为医务工作者的价值,真正担负起关乎健康和生命的医学科学所赋予的义务和责任。有效医患沟通,可以减少不安全的问题发生。医生沟通技巧和沟通六要素的内容的掌握和应用,为提高医生的沟通能力打下了基础。医生沟通技巧及六要素、患者安全目标,把这两者融为一体,从自身行为做起严格行为规范,以患者安全为目标,达成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规章制度医疗纠纷处理办法、传染病法律法规以及人力、医务处、院感、医保、科研教学、工会和共青团等部门制定的其他制度内容,由于培训时间较短,部分内容可以用授课的形式完成。
岗前培训期间取得了初步成效:一是让每一位新职工对规章制度、医院行事规则有了初步的认识和印象;二是让每一位新职工熟悉了职能处室工作范围和风格,以及工作重点有了基本的了解;三是让每一位新职工掌握了基本操作技能。135位新职工通过考核测试,平均成绩95.13分,另外92位合同制人员取得了市人社局颁发的“健康管理师”证书。
二、岗前培训的评价和总结
为确保岗前培训计划落到实处,取得培训的预期效果,在岗前培训结束后,牵头负责新职工岗前培训工作的职能部门根据岗前培训现场情况以及考核情况对组织岗前培训的效果进行评价和总结。培训实用性、授课深度与广度、授课条理性这四个方面,护理专业满意度最高;培训效果方面,临床专业满意度最高。同样显示新职工建议分专业培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注重培训内容实用性。培训内容越有实用性,对新职工的吸引力越大。加强培训针对性。系统了解新职工的组成结构、学历层次、专业分布,加强岗前培训形式的多样性,根据人员不同的学历、专业进行分类,使各类新职工能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有选择性学习自己需要的培训内容,细化培训工作,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在授课形式上,还比较单一,灌输方式比较多。
2016年新职工岗前培训将围绕“气氛和谐轻松、效果十分明显、评价科学规范”要求做好计划、部署、组织、落实和跟进。一是授课内容和时间安排上进行进一步整理和归并,提高课堂效率;二是授课方式上,要求授课老师要结合讲课、提问、展示、交流等多种方式,形象生动授课;三是加入新职工对授课评价打分的环节,并根据评分情况评选出岗前培训最受欢迎的授课老师,给予一定的奖励,对效果较差的要求改正;打分不及格的更换讲课老师;四是建立与人才培养相配套,与人才培养计划相贯通的人才培训测评系统。
三、结束语
规范的培训,对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提高员工整体素质和团队意识具有重要意义。学习无止境、培训无终点.在搞好岗前培训的基础上,如何继续加强员工的岗位培训,促使他们跟上新形势、适应新常态,从思想上、行动上真正成为一名医院员工,是摆在医院面前的又一课题。岗前培训对新职工核心能力培训取得了显著效果.但同时也看到了新职工核心能力的薄弱之处以及岗前培训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将对新职工岗前培训内容进行调整。另外,有研究指出[2],新职工岗前培训应与其在医院的后续培训相结合,保证培训环节前后衔接,培训内容完整且不重复,以提升医院培训工作的效果。通过研究,医院管理者将采纳此建议,在完善岗前培训的基础上.搭建新同志从岗前到各阶段培训的核心课程,增加新职工培训内容的完整性。
参考文献:
医生职业发展计划范文第5篇
一、创新机制,树立全员优患意识
要深化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内部运行机制改革,逐步建立起有责任、有激励、有约束、有竞争、有活力的良性运行机制。推行以聘任制为主要内容的用人制度改革,科学合理设置内设机构,明确各级类人员岗位职责,打破专业技术人员技术职称终身制实行评聘分开、动态管理、引入竞争机制,竞争上岗,优胜劣汰,解决人浮于事的问题。在分配制度改革上,要把职工的工资同本人的服务态度、劳绩、工作效率及群众的满足结合起来,合理撇开分配差距,增加
干部职工的危机感和忧患意识,充分调动其积极性。
二、注重医德,全面提高职工素质
计划生育服务行业是与群众关系密切的“窗口”行业。如果医务人员的态度不好、医疗技术水平不高,就会影响病人的情绪,群众就会不满意,因此医务人员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尤为重要。要在广大医务人员中切实加强职业责任、职业道德、职业规范的教育,引导广大医务人员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提高政治、业务素质,努力做到以高尚的医德、廉洁的作风、和蔼的态度、热情的服务,塑造良好的职业群体形象。要落实各项便民利民措施,设立导医服务台,简化门诊程序,对挂号、划价、收费、取药等程序要增设服务窗口,避免排长队现象。通过一系列措施,使计划生育服务站基本实现环境优美化、窗口规范化、病区舒适化、服务优质化、收费透明化,用广大医务人员的关心,耐心、细心和责任心,换取病人的安心、放心、舒心和温馨。
三、夯实基础,以优质的服务吸引病人
计划生育服务站要在市场经济形势下求生存求发展,必须具备三个优势,即技术优势、设备优势和服务优势,这是服务站建立的基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计生服务站和其它医疗机构单位一样存在着技术设备、服务的引进、更新与提高问题,而关键之关键是人才,有了人才才能不断开展技术,才能不断发挥新设备的效用,才能持续发展。这里的人才包括来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作为管理者,要树立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观念,克服求稳怕乱的传统观念的束缚,认真研究市场规律成为掌握和驾驭市场经济的行家里手。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扎实医学理念基础、娴熟的诊疗技术的医护人员是发展的关键。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请知名专家讲学、坐诊、会诊,先送医护人员到大专院校、上级医院进修学习,引进有一技之长的专门人才,同时鼓励搞好自学,让医务人员真正树立“技术立业、技术成才、技术成家”三光荣的思想。要克服“大而全”的弊端,走专科发展之路,本着“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原则,创办自己的特色科室和拳头项目,形成有重点、有特色、有专长的技术格局。新设备的引进要注意量力而行,做到以较小的投入换取最大的效益,切不可不做可行性分析而盲目引进,否则背上沉重的包袱,以至于急于收回成本而加重病人的负担。基础建设还有重要一点就是加强制度建设,严格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把领导定期查房、三级医师负责等制度落实到实处。切实加强医务人员的“三基、三严”的训练,努力提高医护人员的整体素质,杜绝人为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这样才能得到广大群众的信任。
四、落实承诺制度,着力解决热点、难点问题
上一篇:医生试用期工作计划{整理5篇}
下一篇:医生第一季度工作计划{推荐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