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计11487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46分钟。
创业计划论文范文第1篇
作为文化创意中的产业创意或称经济创意,是通过创意和技术手段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使用需求,提升商品的市场竞争力的。在服务于制造业经济的创意行为中,工业设计是最具“跨界”性的领域。工业设计不单是外观设计,更是从产品概念设计、造型设计、功能开发到品牌包装策划等一条完整的设计产业链,这是工业设计“跨界”的核心含义。工业设计是一座桥梁、一个载体,是使用新的创意和科学技术的手段满足人们对产品从外形到功能的需求。它的跨界特点表明,在工业设计的研发过程中会涉及到不同的知识领域,需要如艺、机、电、智等多学科齐心协力、协同作战,在其产业化过程中更需要产学研联盟作为支撑。构建工业设计产学研合作联盟——上海创意设计公共服务平台实现跨界设计,必将在“设计之都”上海创意产业规模建设的同时,实现工业设计的能级提升,促进上海社会经济的转型发展,推进产业结构从低端向高端调整。许多高校每年都会组织师生参加各类创意设计大赛,产生大量的创意作品,但真正能产业化的却寥寥无几。有些学校只注重如何帮助学生把奇思妙想变成获奖证书,关心获奖等级和排名,极少关注成果转化问题,人为造成产学研“生态圈”失衡。那些独具创意的获奖作品和设计专利作品在赢来短暂喝彩的热闹之后,除了获奖证书外,仅有不到三成作品能够签约转化,能转化产生经济效益的成果也仅占被转化成果的三成,高校科研成果中也只有约十分之一能够取得经济效益。此外,大学生申请的作品专利主要集中在外观和实用新型专利上,这些专利相对于发明创造专利来说技术含量低,思考度和成熟度不足,不易被市场接纳。这也使得很多生产企业不会真正把注意力放在大学生的专利上,许多有很好发展前景的项目也不容易被发掘。
上海现有的几百家服务于消费类的工业设计公司中,大都不具备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自主研发新产品的能力,多数仅停留在简单的仿制和改进阶段。原因是这些公司规模小,研发投入经费有限,产品设计单一,缺乏独立技术支撑的能力,因而始终脱离不了在低价位上挣扎、竞争。现实证明要改变这些状况,因为一般意义上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已力不从心。产学研合作的高级阶段是产学研联盟,联盟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合作各方主体在平台合作的基础上构建战略性合作伙伴关系,创造并转移新知识。新知识转移既是合作成果的直接体现,也是产学研合作各方主体的主观要求,其最终目的是实现知识和技术的转化,提升各自的知识和信息水平,提高产学研联盟的合作绩效,实现合作创新。构建上海创意设计公共服务平台的目的就是重点依托高新技术创意产业集聚和高校多学科协同创意的技术力量优势,围绕“联合国创意城市?设计之都”的建设,充分发挥产学研合作联盟的整体优势,在促进创意设计成果转化的同时培养创意设计人才。
2工业设计产学研合作联盟——上海创意设计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方案
上海创意设计公共服务平台是集人才培养、产学交流、展示评比、项目合作、成果转化等为一体的新型工业设计产学研合作联盟,体现出以创意转化为主导的产学研联盟特点,是一个面向工业设计(生活消费品等)为主线的以创意转化为主导的创意设计教学和研发机构。上海创意设计公共服务平台具体由教学平台、研发平台和产业化平台组成。
2.1教学平台主要体现在整合高校资源来推动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协同创新,多学科协同创新教学模式是它的主要特色,可以提升创意设计的内涵,实现创意设计的商品化。创意转化的切入点聚焦在创意产品设计及专利产品的开发和研制上。创意过程中分为二个层次:①发散创意思维,是“量”的体现;②深化创意设计,是“质”的飞跃。在第一层次,以集聚各高校为主参与和搭建各类设计竞赛活动。依托上海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上海工业博览会打造上海工业设计领域具有权威、价值、产业形态的国际化设计展示、评比的交流赛事,即设立“上海国际工业设计创意设计大赛”,使其成为国内外工业设计领域学术和设计作品交流的国际舞台,成为具有影响力的规模化、产业化并在设计界、产业界具有盛誉的赛事活动,成为上海海纳百川创意都市的名片。在第二层次,以提升产品的创意设计核心竞争力为主,以取得设计发明专利为目的。集聚高校资源,在毕业设计环节,结合高校多学科优势,设立多学科协作的毕业设计联动机制,联合成立由多校专家和业内专家组成的专家指导委员会。指导委员会可根据市场需求和竞赛获奖作品的二次开发,有针对性的毕业设计选题,各相关学科都可根据本学科涉及到的内容展开课题研究,这种并非虚拟的毕业设计研究课题具有非常高的实用价值。在这个过程中,多学科的互补与碰撞,非常容易产生创意灵感的火花,一些概念性设计也可在多学科协同开发下实现其功能,经过整合就极有可能诞生具有市场价值的创意设计专利产品。
2.2研发平台主要体现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集成行业资源,开展创意产品的研发,提升创意设计的价值与作用,引领行业的发展潮流。平台将借鉴发达国家在功能技术产业服务上的建设经验,协调整合上海科技资源,积极展示和提供包括设计、工艺、产品、材料、市场等方面的功能技术产业服务,将平台打造成为各具行业特色的工艺技术检测中心、产品设计论证中心、设计功能体验中心、创意设计展示中心,使其成为技术研发机构、设计机构、设计师、产业管理者、产品制造企业、技术需求企业、产业园区、创意集聚区以及高校的产学研合作平台,这一平台既可服务于高校的实践教学又可服务于广大的社会生产企业,尤其是改变目前中小企业重模仿、轻研发的现状,从整体上提升他们的产品质量和经营内涵,形成系统化的产业服务功能,服务于上海、长三角和全国的产业发展。
2.3产业化平台主要体现在与企业、行业和产业园对接,促使技术转移和创意产品的直接转化。通过成果和展示,向地区辐射。根据上海各高校创意设计类专业的定位,先行联合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东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等在工业设计、建筑设计、时尚、服饰、会展、包装设计方面已经具有一定品牌和优势的高校为核心,对接一批行业知名度高的企业。先行试点,积累经验,逐步扩大。平台将建立工业设计工艺技术检测资源数据库,鼓励设计机构和制造企业提供设计产品、建立检测目录。依托张江科技园区和高校联合成立创意产业技术应用中心,参与建立工业产品设计技术标准,引领上海各具行业特色的创意产业技术应用中心的建立和发展;依托上海图书馆建立上海工业设计大型数据存储托管平台;依托上海文化产权交易所建立原创设计交易平台。结合高校文化创意产学发展需求,探索提供网络数据检索的服务。扩大与兄弟省市产业集群的战略合作,集中区域产业资源优势、高校人才优势、行业引领优势、大师工作室品牌优势,为促进设计产业与制造业的结合、功能技术与设计服务水平的提升、实现产业增值提供一个技术特色明显、辐射效应显著的产业服务平台。
3结论
创业计划论文范文第2篇
我国农业机械化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集体经营到分散经营、从小型化到大型化的发展历程,只有近几年才进入了较快发展进程。多年来,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也不平衡,有的地方发展发展发展较快,有的地方发展较慢,平原地区发展快、山区丘陵地区发展慢。因此,多年来我国农业生产依然是靠天吃饭、人力生产,农业生产效率低、粮食产量和经济效益不高,农民劳动强度大、收入低。特别是在粮食主产区、主要粮食作物的机械化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更加依赖于农业机械化作业,农业机械化水平对农业现代化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提高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成为破解“三农”问题、发展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力量。
2我国在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创新的动力不足、发展不平衡我国在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方面受政策和资金制约,急于应用型研究,缺乏基础性研究。基础性研究的不足,导致应用型研究不能完全满足农业现代化、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需要,往往只能是在某一方面达到较高水平,但不能做到全面发展。2.2投入不足、经费短缺,科研水平不高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许多领域的科研能力都有很大提高,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果,但在农业机械化领域,政府投入少,经费短缺,导致发展不平衡,农业机械科技领域的研究应用与发展滞后,无法满足农业发展的实际需要。
2.3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力量薄弱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的主体主要是各级农机技术推广人员,且大多数是基层农机技术推广人员,这些人员文化水平不高、知识更新慢,工作经费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导致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能力、创新动力、创新水平受到限制。由于多年农机科研部门效益低下,造成大量人才流失,大中专学校也关闭了农机化专业,也造成了农机科研人才的不足。
2.4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与现代农艺要求存在一定矛盾我国地大、面广,作物种类多、耕作方法多。因此,农业机械化必须满足多种作物、多种耕作方法,才能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这样就对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必须能够适应多种农艺要求。因我国的农艺方面的特殊要求,导致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能力与现代农艺要求存在相互制约的矛盾。
3实现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与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措施
3.1建立和完善新型农业机械化社会服务体系国家应自上而下建立健全各级农机化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应定位为公益服务类,由各级政府保证必要的人员经费和工作经费,并要调整和录用农机专业技术人员从事农机化技术推广、安全监理工作,做到人员和经费双障。引导农民、农机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社紧密协作,成立以村级为主的农机服务组织。各级农机部门要为农机企业和农机服务组织牵线搭桥,形成政府、农机企业和农机服务组织同台共舞、共同促进农机化发展的新局面。
3.2建立和完善农业机械化科技保障体系根据国家有关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方面的法律法规,建立和完善国家公益性农机服务机构的经费保障机制,确保各级农机服务机构的工作人员无后顾之忧,能够全身心投入农机化服务工作之中。建立和完善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既要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又要充分调动社会和个人资金投入,既要做好农业机械化应用领域研发,又要着力加强基础性研发。加大农业机械化技术培训经费投入,着力做好对农民,特别是农机大户和农机服务组织的培训工作,本着普及农业机械化技术、注重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的原则,全面加快农业机械化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应用,全面做好农业机械化技术的研发、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使农业机械化的科技创新能力尽快转化为农业生产力。
3.3建立和完善农业机械化安全生产保障体系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必须确保农机安全生产。各级农机安全监理部门要认清形势、积极工作,大力宣传有关农机安全生产方面的法律法规,采取多种形式向农机使用者传授农机安全生产知识,加大农机安全监理执法力度,深入开展“平安农机”创建活动,层层建立农机安全生产责任制,开成更为有效、更为广泛、更为明确的农业机械化安全生产保障体系。各级农机监理部门要加大农机安全执法力度,对“黑车非驾”、违法载人、酒后驾驶、客货混载等严重违法行为进行重点治理和整顿,使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有一个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创业计划论文范文第3篇
(一)工业设计发展现状
就世界经济发展来看,创意产业成为其趋势,而其中工业设计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杨振宁认为:“工业设计是21世纪的核心,如果一个国家对工业设计忽视,必将成为落伍者。”何人可指出:“经济效益将围绕工业设计进行”,工业设计在振兴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重视该财富极为必要。工业设计在振兴国家经济和提升企业国内外市场竞争力方面的拉动作用超乎人们的想象。工业设计对经济增长方式具有转变功能,在建设国家创新和节约以及友好环境方面将发挥巨大的作用,是任何因素不可替代的,为此,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工业设计,都在政策与资金方面给予优惠。创意产业属于新兴事物,其明确提出是在上个世纪末,其历史经历为二十年,而300年为工业设计历史。是在工业化进程中诞生的工业设计,而工业化进程历史阶段不同,其发展特性也具有差异。在当今世界蓬勃发展创意产业的背景下,“创意”与“价值”成为当今世界的主旋律,那么工业设计将被赋予哪些新特性?如何定位工业设计与创意产业的关系?在蓬勃发展创意产业下,工业设计的发展之路又将在哪里?而我国社会制度和经济发展又具有特殊性,如何结合实际发展工业设计?需要我们深深的思考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我国发展工业设计的重要性
29年前,美国海斯就曾预言:“价格是当今企业竞争的手段,质量将是明天企业竞争的手段,设计是未来企业竞争的手段。”今天,无数企业的发展事实已经验证了这个预言的正确性。在新世纪新阶段,把我国建设成为具备创新特征的国家,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当前,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和核心竞争力的打造完全依赖于工业设计这个战略工具,因此世界各国政府越来越高度重视其发展。分析目前我国设计创意产业状况,工业设计属于最具发展潜力的,而工业设计的发展也最迫切。在我国制造规模巨大的面前,自主创新的重要途径就应该选择工业设计发展。就国家创造力组成来看,设计力处于重要地位,工业设计发挥战略工具功能,在技术创新水平的彰显,企业竞争力的提高上其作用不可替代。在现代社会中,如果产品具备了竞争力,则该产品的设计必然是优良的。设计创意产业属于创新型产业,集成了科学和技术,以及艺术和文化等为一身,这是令人毋庸置疑的,在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进程的推进中,其作用不可忽视。而我国在工业设计发展上,挑战与机遇并存,因为以设计水平的提升为手段,使产品的高附加值增加,该项事业的前途及其远大与美好。同时,我国企业现阶段重视发展设计,将是打破中国制造局面,转型为中国创造的重中之重环节。创意产业与工业设计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不断发展的密切相关因素,而人们认识工业设计的过程也是与社会前进同步,而不断提升的。当今社会创意产业为主流,重新界定“工业设计”概念极具必要性。在2001年,汉城工业设计家重新定义了工业设计:“工业设计将突破对物质幸福创造的约束。工业设计概念应具备开放性,能够对现在和未来的需求达到灵活地适应。”据此,工业设计脱离工业产品就是必然趋势,逐步蔓延到创意产业其他行业,将不断扩大工业设计外延,而且外延越来越模糊,甚至会不受创意产业约束,形成与创意产业同等地位局面。
(三)文化创意与工业设计的关系
工业设计的不断扩张首先是在创意产业范围内进行,但其强大的生命力,发展势态的迅猛将突破创意产业范围,力图对创意产业的束缚进行摆脱,但由于其本身特性的存在,使其与创意产业存在复杂的“扯不断,理还乱”关系是不可改变的。二者由于具有不同的行业特性,导致形成的矛盾也不同,尤其是迅速发展的工业设计威胁到了创意产业的地位,而且两者的互相亲近,使了解的欲望被增加,对方的每次进步都对自身发展产生振动。引发其思考,成为共同发展寻求的促进因素,这是从总体上所描述的二者关系。以下为具体论述:
1.工业设计的发展对创意产业的发展具有存进功能
就当今全球知识产业来看,在密集型和服务型产业中设计发展得最快。工业设计综合了科学性与艺术性,在对资源和环境经济等问题的解决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成为人类生产与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创意产业包括工业设计,因此说工业设计的发展也可视为发展创意产业了,同时发展工业设计对其他相关产业也可发挥促进发展功能,最终促进发展整个创意产业,因此说发展工业设计实质就是对创意产业进行发展。工业设计对于创意产业来说,发挥的支撑作用极为重要,也就是说,今天创意产业所形成的影响力是建立在工业设计基础上的。在全球竞争日益加剧的今天,工业设计被视为重要利器,国家和企业对其所产生的高附加值的关注程度也呈现上升趋势。大贺典雄为索尼公司董事长,他认为:“在市场上分开产品的唯一标准就是设计。”从很多国家和企业的案例中已经充分的证明了工业设计推动创意产业的作用,例如保守和落后以及贫穷曾是韩国的特征,在亚洲危机中曾萎靡不振。1998年,“设计韩国”战略被韩国政府提出后,工业设计成为政府大力推动与支持的对象,得到高速发展,工业设计使韩国走出金融危机泥潭,而且像三星等一大批世界著名品牌得以诞生。工业设计成为韩国向世界迈进的推动力量,是制造国家成功转型为创意设计国家的有力武器,工业设计对创意产业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这从韩国巨大的工业设计成功中得到充分的证实。
2.创意产业的发展促进工业设计的发展
各地的创意产业组织对创意产业博览会等各种活动的经常举办,能够把很好的学习机会提供给工业设计者,他们可以吸取服装和绘画等方面的营养,为灵感的寻找带来便利。并把更多的展示工业设计的机会创造出来,从而能够使更多的人对其给予了解和认可,为国家给予重视和扶持创造条件。总之,工业设计的发展对于创意产业的发展来说,势必成为促进因素,创意产业投资力度的加大势必对工业设计的长足发展发挥促进作用,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共同发展。基于创意产业格局,我国出台的工业设计发展策略就应该充分的考虑其政治文化和经济发展历程的特殊性,因此我国在发展工业设计中,盲目照搬国外对策是坚决行不通的。我们在结合我国国情,充分的分析我国工业设计发展状况,研究创意产业的运行模式后,把工业设计的发展对策确定为文化创意和产业化,而且还需要充分的结合二者。目前,我国必须把良好的创业环境创造出来,构建高效的政策支持机制和高技术的基础设施,使产业链条具备相互接驳特征,构建的交易平台具备高度市场化,这是我国创意产业实现大力发展需要的条件与背景,并把工业产品设计产业体系确定为基础和核心,把平面和环境艺术设计等相关行业涵盖在横向联系范围内;产品的宣传和营销等环节为纵向联结扩大的范围。对于我国经济发展而言,工业设计发挥增进强大竞争力功能,在我国获得全球市场竞争优势,从“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创造”,打造充满活力的国际形象中,其作用的重要性将是不言而喻的。我国政府在综合国力增强过程中,如果想走以高新技术产品附加值提高之路,重视工业设计就是必要之举,需要把政府管理部门和行业协会专门设立起来,并且在资金上大力扶持。此外,需要加大重视设计教育力度,就工业设计而言,其质量和竞争实力直接决定于设计人才。我国目前的设计师具有世界影响的几乎没有,而且在补给新鲜血液方面也能力有限。多元化应是设计人才应具备的特点,而且其背景也需要拥有跨行业和国际化等特征。因此创意产业集群也极有必要形成,致使文化生态具备多元化特征,形成创意服务产业链。以城市创意产业集聚效应为依托为产生和转化创新,打造载体和发展空间。同时需要强调的是,发展工业设计需要跨区域,实现国际化互动,不能局限在个人和单个企业或单个城市上,应具有地理性集聚特征。工业设计创意产业把创意设计向产品进行转化依靠技术支持平台来实现,设施的研发和对创意人才的转让与吸引等为主要的社会和生活环境内容。另外,企业和政府还要从外部条件方面不断进行完善,为工业设计创意产业商品价值的发挥打下坚实基础。如培训教育具备专业化特点,人才市场要具备灵活性,市场需求实现多样化,相关产业要给予支撑,信息流和人才流以国际化为基础,同时,社会环境和政策环境也要极力做到宽松。
二、结语
创业计划论文范文第4篇
1.1纳米技术产业化存在的四大不足
1.1.1系统性产业支持政策、激励措施不足
目前,我国纳米技术产业化发展初现“南有苏州、北有天津”的局面,在培育产业实体、强化平台建设、聚集创新人才等方面,需出台更具竞争力的系统性政策鼓励、引导。如果不加快推进相关工作,将难以吸引更多优秀的纳米企业落户,痛失黄金发展期,产业化进程放慢。同时,纳米产业的发展缺乏相应的激励措施。高科技产业是知识与技术的高度结合,技术难度大,智力要求高,其渗透性和竞争性强,投资风险大。高科技产业激励机制的完善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有效的激励政策可以优化企业的投资行为,进而带动产业的良性发展。
1.1.2产业规划不足和缺乏持续投入
财政专项支持及持续投入缺乏,导致纳米技术产业化进展缓慢。以苏州为例,工业园区管委会连续4年投入20亿元,预计2015年纳米产值规模超过2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1,000亿元。国家纳米技术与工程研究院“十二五”期间被列入我国重点研发平台体系,拥有科技部认定国家纳米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拥有国内唯一一家纳米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2012年,经天津市领导及相关部门的大力争取,天津滨海新区与苏州工业园区同时被财政部拟定为全国纳米产业政策试点区域。创新集成研发和产业转化平台已落户上述两地,借助产业试点政策的国家战略布局先机,应在推进纳米产业化方面出台相应的产业规划、纳米技术科研成果转化及产业化方面的专项支持,持续推动纳米技术产业转化相关平台的建设、运转和后续资金支持,从财政、金融、产业政策法规完善上给予企业足够的激励,鼓励从事纳米产业,为产学研的深度融合提供有利的环境。
1.1.3产学研深层次合作不足
目前,我国纳米技术研发人员、纳米技术专利、从事纳米技术生产的企业数目均已过万,纳米技术产业化已成为京津冀地区、沿海发达地区及省会城市高度关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但是产学研合作水平层次较低,合作的方式主要以委托研发、技术转让等低层次合作为主,重大项目联合攻关等合作方式相对偏少。缺乏助推协同创新的载体,尚未拥有集科研人才、专业设备、高精尖技术及产业化项目信息等多种资源于一体的开放式创新平台。缺乏产学研深层次合作,造成纳米技术研究与市场的脱节,技术成果转化困难,严重影响纳米技术的产业转化。如何采用创新模式来解决纳米企业发展的核心技术问题和产业发展的共性技术难点,运用市场机制集聚创新资源,实现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的深层次结合,对接双创特区建设,形成技术标准体系,支撑和引领产业创新,将是创新发展路径设计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1.1.4纳米行业技术规范不足和行业协会缺失
低水平“科技成果”过剩,浪费了社会整体资源,更阻碍了纳米技术产业化的进程。目前尚未成立国家级的纳米技术产业化协会,在落实纳米技术产业化创新发展过程中,要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纳米技术产业化发展政策要求,参照国际标准和准则以及行业特点,研究并提出具体实施措施、行业规范和办法,规范会员的行为,认识“伪纳米”现象,打击行业的不正之风,联建纳米科技服务创新平台,组织参与国内外科研学术交流、工艺装备展示等重大活动。科学分析纳米技术产业化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问题,把握好产业发展的规律,充分发挥政府引导、科技支撑和市场推动的共同作用,打通纳米技术产业化发展各个环节间的障碍,持之以恒地促进纳米技术产业化发展。
2纳米技术产业化创新发展的路径选择
纳米技术产业化创新发展不仅要从宏观上考虑国内外经济、科技等的形势发展,更要从内在创新要素进行顶层设计、系统集成,不断实践、不断探索深层次创新发展模式和路径。
2.1探寻深层次产学研合作——动态联盟、联合攻关
纳米技术产业化创新发展实行动态联盟、联合攻关策略,汇集中央和地方的力量,各地大学、研究院所力量,企业力量,甚至国际力量共同担任研究任务,更有效地推动我国纳米技术产业化发展。在传统的产学研相结合的基础上,迫切需要加强深层次、实质性和运行机制上的合作,引导优势科技资源向企业聚集,鼓励在纳米技术方面成熟的国内外高校、院所在企业中建设重点纳米技术实验室,或者企业在这些机构中设置相关实验室,探索动态联盟、联合攻关机制,实现强强联合。
2.2创新人才驱动与纳米产业战略联盟联动方案
通过实施“领军人才-企业战略联盟产业技术创新”联动方案,完善纳米产业战略发展体系。一方面注重科技领军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把引进和培养纳米技术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实用型人才作为纳米技术产业化创新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充分发挥领军人才专家“人才库”、“智囊团”、“攻关组”作用,结合实际,立足于解决问题、促进发展。另一方面组织联盟的纳米企业开展重大项目和重点技术的联合攻关,通过联盟内部和联盟之间设立“联盟专利池”,合作创新申请国际发明专利、新技术新产品标准,实现知识产权共享共建。通过合作创新获得国家和地方科研项目立项,以联盟为载体促进创新成果扩散。实现信息、数据和资料的共享,在确保整体利益的前提下,追求利益最大化。通过联动方案最终实现加速研究成果共享与转化,实现在技术创新、高端人才资源和科技服务3个层面的突破,攻关产业发展的重大技术难题,加速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加强科技交流与服务,推动产学研结合、协同创新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向更高层次发展。
2.3创新“六位一体”高速发展模式,促进纳米产业蛙跳
在纳米技术产业化过程中,条件成熟的实验室等创新载体可以选择面向社会开放运行,引导纳米创新平台向企业聚集、为企业服务。继续出台政策,支持民间资本进入纳米产业,以缓解纳米行业新兴企业的资金短缺问题,充分考虑到纳米产业发展周期较长的特点,在继续加强政府投入的同时,借鉴国外对高新技术进行风险投资的成功经验,引入风险投资,设立纳米技术产业化投资基金,为新创的、有潜力的纳米企业提供资金来源,实现国家资本和民间资本的对接,激励民间资本进入新兴的纳米行业,提高纳米科研技术从理论转化为应用的速度,加快纳米技术产业化的进程。逐步形成纳米技术标准检测服务平台、技术与工程应用转化、纳米技术产业转化、纳米技术产业化投资基金、国家纳米产业试点政策、中国纳米技术产业协会相互支撑,高速发展的“六位一体”综合产业促进体系,着力打造综合创新平台,构筑人才、技术、资金、信息的科技创新和产融结合为特征的“六位一体”综合产业促进体系,加速培育纳米中小企业,促进纳米技术产业的“蛙跳”。
3结语
创业计划论文范文第5篇
1.文化创意产业对资产概念的冲击资产是会计的最基本要素之一,是指企业、自然人、国家拥有所有权的一种资源,它不仅包括过去交易所产生的资产或者事项还包括预期会带来的经济利益。按照流动性资产一般可以分为流动资产、固定资产、长期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生物资产和其他资产等。文化创新产业属于轻资产,企业资产主要是以人才资源和知识资源为主的无形资产,传统产业中的固有资产很少。知识资源的是以人为载体,通过人知识的积累、运用和创新形成的创意。但是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创意和人力资源并不在现行的会计制度范围内,这无疑是对传统的资产概念的冲击。
2.文化创意产业对研发支出核算和成本管理的冲击研发支出通常包括在研究与开发的过程中所消耗的原材料、对使用的资产进行折旧、直接参与开发人员的工资以及福利费、企业生产经营开发过程中产生的租金以及借款费用等,而研发支出核算就是对这些费用进行核算。但是文化创意产业的研发支出大多为人力资源支出和智力资源这些无形资源的支出,这些资本用传统的会计核算方法很难进行准确的估值。成本管理在企业管理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是根据企业的总体发展战略,以企业的全局为对象制定的,所以成本管理水平高低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管理水平。我国传统企业成本管理工作的重点放在如原材料、煤水电等那些表面上容易被抓住和容易看得见的成本费用上,而很少去关注产品生产前的开发、设计等这些隐没的成本。但对于文化创意产业而言,创意、研发的支出占比是巨大的,如果不对这些隐没成本进行有效的管理,在日积月累下对企业带来的影响绝对是致命的。
3.企业对会计重视程度不够文化创意产业的起步比较晚,而且受产业特点的影响,文化创意产业很少有特别大的企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除了一些上市公司或者准备上市的大型企业之外,中小企业大多对会计的作用认识不足,导致会计在企业中的管理作用很难显现出来,这一方面是因为企业对会计的重视程度不够,另一方面是会计人员的能力和素质不够,容易受会计专业与日常业务之间的账本形式约束。在文化创意产业中,对会计人员的复合型要求也越来越高。
二、文化创意产业会计改进的建议
1.扩大资产的计量范畴在文化创意产业的会计核算中,应该扩大资产的计量范畴。虽然资产概念中有提到无形资产,但范围却很窄,一般只包括几项内容,但是文化创意产业中涉及到的无形资产却很多,比如公司的品牌、专利技术、融资关系、客户和伙伴、企业中的复合性人才、企业的管理方法等等,这些无形资产的种类很多而且都有巨大的价值。所以,为了满足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需要,就要不断的扩大资产的统计范围,就要更客观更准确的对这些无形资产进行估值。
2.完善会计核算方法文化创新产业中研发支出在成本构成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所以在进行成本核算时,要把研发支出加入成本管理中,并把研发成本作为成本管理的重点工作,在进行成本核算时,要加入产品生产前的开发、设计等成本,直接参与开发的核心技术人员的人力成本和智力成本等。智力资产的耗费也是文化创新产业成本构成中重要的一项,对于智力资产的耗费,企业也应把它加入成本管理中,并且应该把按智分配加入到企业利润的分配中。
3.企业加强对会计的重视程度首先,企业应该正确认识会计的作用,会计包括会计核算和实施会计监督两个方面,它能够对企业的资金流向进行全面、连续、系统、综合的核算和监督,它能够对企业提供会计信息、资金流向等信息,对于企业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有着重要作用,所以企业必须加强对会计的重视程度。企业可以招聘一些高素质的会计管理人员,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培训工作,使其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和产业的特点,把文化、创新的理念渗透到会计人员的思想中,使其能够打破会计专业与日常业务之间账本的形式隔膜,能够运用文化创新企业管理人员能够读懂并会使用的报表,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为企业服务。会计人员自身也要重点关注社会的发展和文化创新这个行业的发展,并根据社会和企业的要求来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技能,从而做好会计工作,促进企业经济的不断发展,从而不断提高我国文化产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三、结束语
上一篇:创作协会工作计划【整合5篇】
下一篇:创业计划论文【整理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