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计13715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55分钟。
嵌入式培训总结范文第1篇
结合我们专业的特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训练的内容应该包括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三个方面。
1.1创新训练项目主要是组织开展各类科学研究(包括学生申请科研课题、参与教师课题研究等)、技术发明、创新型实验、开放实验等活动。学生个人或团队在导师指导下,自主完成创新性实验项目设计、方法选择、设备和材料的准备、实验的实施、数据处理与分析、总结报告及论文的撰写,参加各类电子竞赛。
1.2创业训练项目主要是组织开展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活动。学生团队在导师指导下,团队中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编制商业计划书、开展可行性研究、模拟企业运行、进行一定程度的验证试验,撰写创业报告等工作。
1.3创业实践项目是学生团队在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下,以前期创新训练项目或创新性实验的成果为基础,提出一项具有市场前景的创新性产品或者服务,以此为出发点开展创业实践活动。本文主要讨论第1阶段“创新训练项目”的实施过程,根据我们专业现状及就业前景,开设了“嵌入式系统项目实训”的课程,本课程横跨5个学期,遵循由浅入深,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能力。
2嵌入式开发市场现状
根据华清远见“2013-2014度中国嵌入式开发从业人员调查”的报告,本文主要从以下5个方面说明:
2.1学历要求,嵌入式开发从业人员的学历仍然以本科(65%)和硕士(22%)居多,占所有参与调查人员的87%,较去年增长4个百分点。从中可以看出:在整个嵌入式行业的从业人员中,本科生和研究生凭借其扎实的理论功底和良好的综合素质,依然是嵌入式开发从业者的主要群体,并且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也将持续稳居此项调查的前两位。
2.2嵌入式开发方向,从事软件开发、单片机开发、硬件设计等工作,比例分别占38%,33%和16%,占总人数的87%。通过这一数据,我们可以看出,目前主要从事嵌入式开发的人群大部分是有一定的软件或硬件基础的从业者,但是也有一定比例的从业人员是从事IT类非技术岗位与非IT行业的。这说明,嵌入式并不像很多学生想象的那么难,只要是下定决心想要学习嵌入式就一定能够学会。2.3软件开发语言的选择,C语言仍是在嵌入式产品研发的软件开发语言的使用过程中最普遍使用的语言,其市场份额继续保持领先(82%),这一统计结果再一次表明,无论是在传统的工业控制领域、通信领域,还是迅猛发展的消费电子,安防控制、信息家电等领域,C语言均是嵌入式开发语言的首选。
2.4软件开发调试工具的选择,keil和IAR分别以48%、19%的比例成为嵌入式开发者的主要调试工具,总计占所有参与调研人数的67%。合适的调试工具的选择使用,可以大大加快产品的开发进度。这也使得在调试工具层面的技术支持和发展成为研发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2.5未来嵌入式操作系统首选,嵌入式Linux仍然是未来几年内,嵌入式工程师认可的最具发展潜力的首选嵌入式操作系统,所占比例为60%,而Android智能手机操作系统,也受到了越来越多嵌入式工程师的关注,并对其在移动手机操作系统中广阔的发展空间及发展潜力充满了期待。由此可见,作为开源系列的两款优秀的嵌入式操作系统(嵌入式Linux及Android),其开源的特性,无疑使其在市场竞争中,具备了最强大的竞争优势及用户基础,用户就是王道。
3“嵌入式系统项目实训”的实施计划
根据嵌入式开发市场需求的现状,结合我们专业的特点和具体情况,制定了分阶段的实施计划,依据循序渐进的原则,每个阶段实现不同的目标。
3.1基本原则
(1)责任意识,引导学生关注国家、民族、人类社会的重大问题,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整体意识,提高学生对社会重大问题的把握能力。(2)兴趣驱动,参与项目的学生要对科学研究、技术发明和创业实践有浓厚兴趣,以兴趣驱动,在导师指导下完成项目。(3)自主实践,以学生为中心,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设计、自主管理,开发学生潜能,引导学生主动实践,主动寻找问题和解决问题。(4)重在过程,注重项目的实施过程,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培养和增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校企合作,鼓励校企合作项目,逐步推行“双导师”制,实现学生早实践、早科研、早社会,共同培养创新人才。
3.2阶段性计划
根据嵌入式系统项目实训大纲,制定了项目实训计划,如表1所示。
3.3实训要求
选修本课程的学生必须善于独立思考、实践动手能力较强、对科学研究、创新创业等有浓厚的兴趣,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业实践能力,具备从事创新创业的基本素质,有强烈的求知欲和严谨的工作作风,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结协作精神。(1)本实训课程横跨5个学期,学生选修后,必须完成所有实训内容才能得到学分,中途退出则没有学分。(2)学生自由组成实训小组,由指导教师确定每组的人数,建议每组为3-5人,并选举1人任组长。指导教师可根据各个实训小组的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3)在每个学期实训结束后,学生都要撰写实训总结报告,并上交。(4)从书中或从互联网中查阅相关资料,自学具体实训中涉及到的新知识。
3.4保障措施
(1)学院已将“嵌入式系统项目实训”做为一门课程纳入教学大纲,并已提供一间实验室作为“嵌入式系统项目实训”实验室,为更好开展嵌入式教育提供了条件保障。(2)经费保障,学院目前已投入1万元的启动资金,为了保证本课程的持续开展,还需要后续的资金支持。(3)鼓励教师特别是硕士以上教师为指导教师,担任“嵌入式系统项目实训”导师,积极聘请企业导师指导学生创业训练和实践,为学生早实践、早科研、早社会,实现校企培养,促进产学研结合奠定基础。
4结论
嵌入式培训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嵌入式系统;课程体系;实验平台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15-3647-04
物联网、云计算目前已经成为信息产业的主流方向,在这个主流方向中,最核心、最关键的部分是嵌入式系统。调查数据【1】显示,市场对嵌入式人才的需求缺口巨大。就高校而言,培养符合行业要求的人才是高校的职责,而人才的培养又始终离不开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制定符合行业实际的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是培养人才的关键。而开设什么样的课程来培养符合行业要求人才,又要依据行业特点和对人才的技术要求来确定,否则就会偏离行业要求,满足不了行业需求。在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里已经规划了嵌入式技术与应用专业(专业代码510121),但还没有形成一门独立的本科专业,近几年高校中的电子专业、计算机专业以及机电与自动化专业、通信专业都相继开设了嵌入式系统相关课程,大都针对本科高年级学生或者研究生开设了嵌入式系统方向。从国内不同高校不同专业开设的嵌入式系统课程来看,各具特色,有些硬件课程开设的多,有些软件课程开设的多。这主要是由于嵌入式系统本身包含软件与硬件两个层次,在设计与应用方面,又具有软硬件协同工作的特点,既要依据硬件设计软件,又要依据软件确定硬件,不能简单的说哪个更重要,只能从应用的角度讲其侧重点不同。因此对于不同专业开设的嵌入式系统课程,不能一概而论。本文主要从嵌入式从业人员进行嵌入式系统开发所具备的知识要求和技术要求为依据,确立计算机专业本科生从事嵌入式系统开发应具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并着重对计算机专业本科生嵌入式系统的课程体系构建内容及实验平台方案进行探讨和研究。
1嵌入式系统概述
嵌入式系统是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以应用为中心、软件硬件可裁剪并且对系统的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严格要求的专用计算机系统。从其概念来看,嵌入式系统是专用计算机系统,应该包含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具体地说,一个嵌入式系统硬件以微处理器为核心集成存储器和系统专用的输入/输出设备;嵌入式系统软件包括初始化代码及驱动、嵌入式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等,这些软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系统特定的一体化软件。一个典型的嵌入式系统应包含嵌入式硬件、嵌入式操作系统和嵌入式应用软件三个部分构成。
由于嵌入式系统是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半导体技术和电子技术与各个行业的具体应用相结合后的产物,因此嵌入式系统是应用于特定环境下,针对特定用途来设计的系统,所以不同于通用计算机系统,它的硬件和软件都必须高效率地设计、“量体裁衣”、去除冗余,力争在较少的资源上实现更高的性能。嵌入式系统的基本特点就是“嵌入”、“专用性“和“计算机性”。由于系统的这些特性,导致系统的存在形式是多样的和面向特定应用的,并且对成本、功耗、可靠性和实时性特别关注,因此在嵌入式微处理器和嵌入式操作系统的选择上都要考虑这些特点。
2嵌入式系统专业人才岗位及核心能力分析
2.1嵌入式系统的技术研发岗位划分与设置
从事嵌入式技术的岗位主要是企业的研发、生产、销售部门,当然还有其它辅助部门,在此主要针对研发部门的岗位进行分析。嵌入式系统研发部门岗位的设置,离不开嵌入式系统的结构和开发过程,设置什么样的岗位、需要何种学历的人才都与嵌入式系统的开发过程紧密相关。就嵌入式系统而言,总体上可划分为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硬件一般由高性能的微处理器和的接口电路组成,软件一般由硬件抽象层、嵌入式操作系统、软件应用平台和应用程序等组成,如图1所示。
硬件层是整个嵌入式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运行的平台,包括输入输出接口/驱动电路、处理器、存储器、定时器、串口、中断控制器、外设器件、图形控制器及相关系统电路等部分。对于硬件层的设计开发要有较深的硬件开发经验,这些岗位一般都需要资深的硬件工程师。中间层包括硬件抽象层(HAL)或板级支持包(BSP),负责对各种硬件功能提供软件接口,包括硬件初始化、时钟管理、定时器管理、中断处理、总线管理、内存地址的映射等。它位于底层硬件和操作系统之间,是二者之间的桥梁。这个层次的设计开发不仅要精通底层硬件结构,还要熟悉上层的操作系统,主要工作是开发设备驱动程序。这部分工作需要有丰富的软硬件件研发经验才可以胜任。软件层主要包括操作系统和软件应用平台,操作系统主要是实现资源的访问和管理,完成任务调度,支持应用软件的运行及开发,软件应用平台则是为了提高开发速度与软件质量,一些应用提供商开发了一些可重用的应用平台,封装了一些常用的功能,同时提供API接口,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这些岗位要求具有丰富的嵌入式操作系统开发经验和软件工程能力。功能层主要指的是应用软件层,位于嵌入式系统层次结构的最顶层,直接与最终用户交互。针对各种特定功能来编写应用程序,实现系统的功能应用。主要是进行大量的C、C++或JAVA语言编程,不需要更多涉及底层硬件,大都是基于操作系统之上的编程。这些岗位要求就有丰富的嵌入式应用软件开发能力。从嵌入式系统开发流程看,还可以对硬件层、中间层、软件层、功能层四个层次的研发工作进一步细化。
2.2技术研发岗位从业人员核心能力分析
对于从事嵌入式系统研发的技术人员而言,必须具有与岗位匹配的核心能力才可以胜任工作。文献[3]就嵌入式整个行业的从业人员在不同岗位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进行了描述。由于目前国内就嵌入式人才的评估和认证只有嵌入式工程师认证,因此本文将从硬件设计、软件设计、系统架构、软、硬件测试这五类技术研发岗位进行研究,来确定相应人员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要求。对于每一类岗位,将从岗位工作任务、岗位知识能力、主要技能和核心能力这四个方面就行研究,其中岗位工作任务是指该岗位应完成日常基本工作的事务范围,岗位知识能力是指该岗位应具备的基本知识要求,主要技能是指该岗位技术能力的要求范围,核心能力是指该岗位工作主要能力要求。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2.3技术研发岗位知识要求
表1就目前嵌入式技术人员的五种岗位要求从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从分析的结果看,对于硬件设计及测试人员而言,应具有的知识点:①熟悉或者掌握模拟电子线路、数字电路,单片机等基本的硬件电子电路设计知识;②熟悉和掌握C语言或者C++语言及接口电路程序设计;嵌入式系统硬件的设计、嵌入式系统的程序设计③至少熟悉l到2种基本的EDA工具,如MODELSIM、Quartus? lI、Protel等;④熟悉各种常用工具和仪器仪表,熟悉电子元器件性能分析。软件设计软件测试人员而言,应具有的知识点:①熟悉Linux,WinCE,Vxworks等操作系统的各种软件开发环境;②熟悉GUI开发过程、熟悉网络编程、多任务编程等;③精通C语言、汇编语言;④熟悉嵌入式系统硬件的设计、嵌入式系统的程序设计。⑤熟悉嵌入式软件开发模式及方法,熟悉白盒测试、黑盒测试和回归测试,熟悉单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过程及测试的误区的分析。系统架构人员应具有的知识点:①熟悉嵌入式软件工程;②熟悉面向对象和结构化软件开发方法;③精通常用软件开发语言;④熟悉软件架构模式和设计模式,熟悉常用软件建模技术。
3计算机专业嵌入式系统课程体系及实践平台的构建及分析
3.1计算机专业嵌入式系统课程体系及实践平台的构建
从嵌入式系统专业人才岗位及核心能力分析来看,对于计算机专业,在构架课程体系时,应该结合计算机专业特点及嵌入式技术研发岗位和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出发,可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去制定切实可行的专业课程体系。本文将从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课程体系两个方面阐述课程体系和实践平台的构建。其平台结构如图2所示。
在图2中,计算机专业基础和核心课程体系可依据计算机专业相关培养课程体系及目标确定,本文不再赘述。对于嵌入式系统理论课程体系可分别从硬件课程、语言课程、专业课程三个方面进行构建,其中硬件课程可包含有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数字逻辑电路、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微机原理与接口、ARM体系结构与编程、电子线路设计、计算机控制系统、单片机原理与应用、DSP技术及应用、FPGA设计基础等课程;语言课程可包含有C语言程序设计、VC++程序设计、离散数学、数据结构、VB程序设计、C#程序设计、J2EE中间件技术、C语言深入编程、C++/VC++深入编程等课程;专业课程可包含有嵌入式操作系统、Linux设备管理与应用、ARM体系结构与编程、嵌入式系统设计、WinCe系统设计与应用开发、面向操作系统的程序设计、多核程序设计等。对于嵌入式系统实践课程体系可从专业实践与认证培训两个方面进行构建,其中专业实践可从课内实践、课程实训、项目团队、专业竞赛、企业实习、毕业实习等方面进行构建。在专业实践中,课内实践和课程实训是对嵌入式专门知识的巩固与提高,综合实践是阶段性综合能力培养的需求,项目实训与毕业设计是综合分析设计能力的保障。而对于培训认证,可参与ARM公司全球认证、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嵌入式认证、中国电子学会认证、信息产业部认证等机构和部门的培训认证活动。
3.2嵌入式系统课程体系分析
从嵌入式系统课程体系的内容来看,具有三个方面的特点。首先是体系完整,专业特色突出,整个课程体系体现四个方面的能力培养:①编程能力培养,体现在C语言程序设计、C语言深入编程、C++/VC++深入编程及面向操作系统的程序设计等课程。②实践能力培养,体现在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应用开发实践、Linux和WinCE操作系统与应用开发实践、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应用综合实训及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方面。③应用能力培养,体现在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应用、嵌入式图形界面开发及嵌入式测试技术等方面。④创新能力培养,主要体现在创新团体、嵌入式竞赛、企业实习及一些嵌入式协会等。其次,整个课程体系具有侧重应用,循序渐进,层层递进的特点。从软硬件编程到专业技能培养,再到项目实训和毕业设计是递进式的。软硬件编程是整个能力培养的基础,专业技能是提高,项目实训和毕业设计是综合应用能力培养。最后,整个课程体系涵盖了微软、信产部认证课程。微软认证为微软WinCE嵌入式系统工程师认证,其课程主要包括WinCE系统设计与应用和嵌入式系统设计。信产部认证为嵌入式系统设计师认证,其主要课程包括嵌入式系统设计、嵌入式测试技术和ARM体系结构与编程。
4计算机专业嵌入式系统实验教学平台的构建
根据嵌入式系统实践课程体系构建的设想,对于教学实践,要根据计算机专业和嵌入式系统开发的技术要求和岗位职责,可进行合理规划。既要让学生掌握坚实的基础知识,又要让学生跟得上主流技术潮流。由于嵌入式系统在构成上可由硬件和软件构成,因此在进行实验教学时,可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进行构建。根据目前嵌入式系统开发的主流技术来看,在硬件选型上要以X86CPU、单片机和ARM处理器为主,在操作系统的选择上要以WinCE、Linux、μC/OS-II和Vxworks等操作系统为主,可从驱动程序设计、嵌入式系统界面、应用程序等方面进行实验。本文提出了一种可行的实验架构,如图3所示。
图3嵌入式系统课内实验体系
图3从三个层面对实验教学进行了规划,最底层为硬件层,可选择不同的处理器及各种电路及存储设备进行实验,如X86CPU、ARM处理器、单片机、数模转化电路、I/O接口、通用接口、ROM、RAM等。中间为操作系统层,可选择主流嵌入式操作系统进行实验,如WinCE、Linux、μC/OS-II、Vxworks等。最上层为应用层,可从嵌入式驱动层序开发、嵌入式图形用户界面以及应用程序的设计等方面进行实验,其中在程序设计语言的选择上可重点考虑汇编语言、C/C++语言、JAVA为主要训练语言。
5总结
进几年来,市场对嵌入式人才的需求持续走高,但符合企业要求的合格嵌入式从业人员不多,缺口很大。如何缓解人才供需矛盾,是政府和学者们关心的问题。目前就全国高校的普遍情况来看,嵌入式系统还尚未开设本科专业,很多高校只是开设了嵌入式系统方向课程,而且开设的课程五花八门,很难规范。本文从嵌入式系统构成及特点以及嵌入式系统从业人员的职业岗位出发,探讨了嵌入式系统课程体系和实践体系的构建,并针对计算机专业实验教学提出了一种教学结构。通过本文的探讨试图为解决嵌入式课程规范化做出应有贡献,从而加快嵌入式系统开发人员培养,解决市场人才短板而有所作为。
嵌入式培训总结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介绍嵌入式系统的概念和发展状况,以及目前国内外嵌入式系统在独立学院教育的现状,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结合目前本校开展嵌入式系统教学的教学经验,总结出适合我国独立学院开展嵌入式系统课程的教学模式。
1.引言
目前,国内开设有关嵌入式系统课程的独立学院极少,培养出的基于Linux平台上的嵌入式软件开发人员更是凤毛麟角。所以,注重应用能力培养的独立院校,特别是有计算机、电子技术等相关专业的工科独立院校,应该尽早引入嵌入式系统的教育,结合自己专业特点,大力开展嵌入式系统的教学工作。
2.嵌入式系统简介
嵌入式系统一般指非PC系统,而是指小型、专用的计算机系统。它包括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硬件包括处理器/微处理器、存储器及外设器件和I/O端口、图形控制器等。软件部分包括操作系统软件(要求实时和多任务操作)和应用程序编程。有时设计人员把这两种软件组合在一起,应用程序控制着系统的运作和行为;操作系统控制着应用程序编程与硬件的交互作用。
3.国内嵌入式系统教学的现状
国内教育界将嵌入式系统的教学大致分为三类:软件学院专业嵌入式教学;计算机专业嵌入式教学;电子、自动化等相关专业嵌入式教学,对于嵌入式系统的教学研讨从嵌入式课程体系的设置、嵌入式理论教学的开展、嵌入式实验教学的开展、嵌入式综合设计与学生工程实训等几方面展开。
4.嵌入式系统教学模式的探讨
综观国内外,长期以来都没有专门针对嵌入式系统专业的学科设置,从事该领域的研发人员都来自不同专业背景,例如自控、电子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应用等专业。由于知识结构不能完全满足嵌入式系统工程的要求,需要经过较长的再培训才能胜任嵌入式系统工程师的工作。嵌入式系统教育给传统计算机、电子信息工程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也带来了历史的发展机遇。嵌入式系统工程(ESE)是一个全新的专业,需要企业和社会的认知过程,课程体系需要经历设计、发展、完善的过程。
通过与国内其他高校的专家的探讨与学习,结合西部高校普遍存在的资金非常缺乏,实验条件的局限,以及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的特点,我们积累和总结出关于嵌入式系统教育教学模式的一些想法,列举如下:
4.1 建立一套适合学校特点的课程体系
嵌入式课程是近几年来建立的一门新课程,有它自身的特点、规律。嵌入式的课牵扯面很广,包括研究生的课程、本科生的课程、技能课程的培训等。由于该课程与实际结合得非常紧密,容易教成短期培训,而作为一门课程要有自己的规律,不要把这个课程做成嵌入式系统教学的技能培训,要结合独立学院的自身培养目标特点制定出相应的教学计划以及实施方案。例如在我校,针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目前师资力量等都不能满足直接建立一个嵌入式系统的专业,设想把嵌入式系统设定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主修方向,在低年级时开设相关的专业选修课,让有意于此方向的学生打好基础,在本科高年级进一步学习。作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在教学中一定不能光注重应用,也要将清楚计算机本身的规律在什么地方,为什么发展嵌入式,有什么原理进行探讨,从而建立一套适合我们特点的课程体系。
4.2 课程应该分层次
嵌入式系统教学的层面应不同,有研究生、本科生高年级、重点大学、普通大学、独立学院等的分别,在授课时有所区别。在本学院推行这门课,考虑到针对的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和其他学院的侧重点是不同的,但作为电子信息专业中的一个主修方向,在教学中应该突出原理与应用的紧密结合且能体现出理论和实践并重的特点,在教材的选定上应该包括有关嵌入式处理器、操作系统(linux或ubantu)、开发平台和应用,重点学习原理及相关应用。
4.3 主动去获得更多的支持
由于学校在技术、经验、资金等方面有很多的困难,所以应该主动寻求以获得更多的帮助,例如主动跟国内外相关公司索取资料、设备,要求一些技术支持等,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全国范围的各种嵌入式系统教学研讨会、及到各知名企业进修,让教师深入了解技术发展。
4.4 可利用仿真软件、书籍内容辅助实验教学
如果让理论知识能让学生达到所见即所得是本课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由于资金的缺乏,现成的实验板很昂贵,应采用仿真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一部分学生在SkyEye、microwindows仿真环境下做实验,一部分学生在实验板上面做实验,在实验之后再一起互相讨论。
4.5 利用互联网进行教学交流
由于教师对嵌入式系统课程不熟悉,在教学中要自己一边学习一边讲课,应该充分利用极其丰富的网络资源,例如教学课件及背景资料都可以从网站上下载,教师和学生均可通过论坛交流。
4.6 全国高校大学生电子竞赛及行业相关竞赛
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全国高校大学生电子竞赛来深入了解和学习嵌入式系统。虽现在的电子竞赛还没有直接用到嵌入式系统,但是我们必须现在开始在思想上有所改变,主要是使学生多搞创新想法,而不仅仅是产品创新。
5.结语
嵌入式系统工程是一个全新的专业,目前的关键是怎样与现有专业学科融合,以及怎样进行现有课程体系的改革和调整。我国在嵌入式系统教育方面起步较早的是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的嵌入式系统系,他们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课程体系、专业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和与国际技术接轨的嵌入式系统工程实践环境,目前,嵌入式系统系在我院本科生达到480人。独立学院由于很多因素的制约在教育上也比较落后,但已经积极行动起来,投身到嵌入式系统教育中去,为我国嵌入式系统的发展输送更多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马忠梅.嵌入式系统教学模式探讨[J].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2008(11):5-37.
嵌入式培训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双元嵌入式;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C961
Abstract: The primary goal of The Chain Management Major is to educate students to be skillful, practical and innovative professional, who will be in urgent need in modern service indust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ain store industry in Shanghai, and based on German “Dual system” as well as “embedded” theory, the Chain Management Major of Shanghai Lida Polytechnic Institute puts forward the “Double Element Embedded” model for personnel training, and probes into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level of the model and connotation construction of personnel training.
Key words: double element embedded; chain management major;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study and practice
作者简介:王晓艳(1982—),女,山东人,上海立达职业技术学院商贸系教师,助教,硕士,研究方向连锁经营管理;童宏祥(1952—),男,上海人,上海立达职业技术学院商贸系主任,教授,研究方向国际商务、连锁经营管理。
职业教育是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最直接、最紧密的教育类型,职业院校担负着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技能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任务。上海将现代化大都市作为城市发展的战略目标,着力推进现代服务业,由此,连锁业异军突起,各院校也适时地相继开设了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作为一个“新生代”专业,探索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建设的核心,人才培养方案是十分必要的。本文试以德国“双元制”的职教理念和“嵌入式”的方法理论,基于上海区域连锁业态的视角,就上海立达职业技术学院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从实证的视角进行抛砖引玉。
一、“双元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1.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启迪
“双元制”职业教育是指企业和学校以合作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职业培训,学生在职业院校接受专业理论和文化知识教育的同时,在企业中接受职业技能培训。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核心在于学校与企业共同培养学生。学校执行政府制定的教学大纲,以理论教学为主,课程涉及所学职业知识和普通文化知识,学生一般每周在学校学习为1.5天;企业在学生进入职业院校后与其签订录用意向合同,成为企业的预备员工,并由企业根据自行制定的职业培训大纲进行技能培训,实训课程一般占课时总量的60%至70%,学生每周在企业工作3至5天。在“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下,学生在学校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与职业相关标准进行对接,为企业培训打好专业基础,并在企业培训中得到应用,在现场生产与技术人员的指导下逐渐具备岗位的工作能力及相应的职业素质。这种理论与实践并举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为德国经济发展提供了高质量的专业人才,并在持续的经济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德国“双元制”的成功经验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现阶段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要发挥学校与企业这“双元”优势,尤其是学校在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课程模式和课程实施条件等方面要不断引入企业的要素和培训机制,突出双重主导地位,聚焦“双元”的综合效应,为社会培养出符合经济发展的应用型、创业型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
2.“嵌入式”方法的应用
“嵌入式”是嵌入式系统的简称,来源于计算机领域,是指操作系统和功能软件集成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中。引用“嵌入式”的概念,其意义是在校企“双元”的系统中,探索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课程模式和教学条件等要素的构建方法,达到结构合理、嵌入有效、效用明显的目的。其主要形式及内容如下:
(1)内在式多向嵌入
内在式多向嵌入是指在校内实施的通识文化课程模块、专业基础课程模块和专业实训课程模块在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等方面围绕着课程教学目标所展开的多向要素的一体化,并发挥着不同要素的协同效应。具体表现是:在进行通识文化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嵌入职业素养的文化教育;在专业基础课程模块的教学过程中不仅不能忽视对通识文化课程的应用,还要注意嵌入实践环节,融教学做一体;在专业实训课程模块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到通识文化知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在实训项目教学中的有机组合,加强对综合素养的养成。
嵌入式培训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创新能力;嵌入式 ;课程建设
随着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GMIC)推出的“TOS+”智能硬件开放平台战略,以腾讯为代表的主流IT企业也展示了智能硬件领域解决方案,这些战略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嵌入式产业的发展方向,也带动了以嵌入式技术为基础的新兴产业的发展。推动了市场对嵌入式开发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两方面的紧迫需求。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具有行业所需的嵌入式开发能力和创新能力,使毕业生能尽快适应职场,满足企业需求,成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相关课程教学改革亟需关注的内容。
一、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尽管高等教育经过了一系列的改革,高等学校也在宏观和微观上实施了较多的具体改革方案,取得了相当大的效果,但仍存在着不能完全适应社会需求的问题。毕竟,改革的成功不可能一蹴而就。对于嵌入式技术的人才培养和教学活动而言,既存在着一般的共性,也存在着自己的特殊性。为此,我们必须思考并解决如下一些问题。
(一)重“教”向重“学”转变
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注重培养“强能力、重实践、高技能”人才。不过,长期以来,工业化大规模生产的流水线模式在教育上的影响,“以书本知识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讲授灌输为中心”的思想可谓根深蒂固,而在这种教育方式下学生总是被当成被动接受知识的“水槽”。无疑,“教”是使学生获得知识的一种重要手段,但不能对学生获得能力提供有力支撑。这是因为除了一些特殊的固有能力外,人的能力是在“学”的基础上,经过思考、总结和运用知识逐步“练”出来的,正所谓“锻炼能力”而非“教导能力”或“学习能力”,没有思考和实践锻炼的过程则能力培养无从谈起。
因此,无论是教育观念还是具体实施过程,都需要由重“教”向重“导”“学”及“练”转变。
(二)完善嵌入式方向
毋庸置疑,信息技术与产业的发展速度快过任何其他技术,嵌入式则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领域。囿于高校本身的特点和内在运行规律,其课程设置很难同步于社会需求的发展。
目前,一般高校仅将嵌入式技术作为一门课开设,而不是一个方向。由于课程设置单一,学生学习嵌入式系统知识时间有限,课堂讲授只能重在一般普及性、基础性知识教育,难以延伸到科研和具体应用。学生学过后往往有一定基础知识,但缺乏对主流开发方法和过程的真正了解,没有相对全面的知识体系和一定的实际应用经验,也就没有了创新的基础。从知识构成和能力培养的一般规律来看,构建一个完整的专业方向是解决问题的基础。
(三)加强实践性环节
尽管高校已经注意到了理论与实践教学并重的问题,但多数学校的课程设置仍采取的是以理论课为主,配套一定课时的实验课方式。
在教学设备和实验条件不够充分的初期,这是一种不得已的办法。而随着条件的改善,反映出来的问题是教学设备利用不够充分。更核心的问题是,如此一来,实验总被停留在对知识的认知和验证上,无论是实践内容的设计,还是与实际的工程项目结合的紧密性都不够合理和充分,自然无法达到提高学生开发和创新能力目标,难以适应就业市场对嵌入式开发及创新能力的需求。
(四)调动和培养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长期以来,教学研究主要围绕课程模块分解、知识体系构成、实验内容设置等方面进行,教学设计中对学生“主体性”强调不足,也很少考虑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因材施教及对创新意识的培养。当学生不能以主体身份参与教学过程时,表现出来的总是被动接受而缺乏积极性,制约着学生的学习和创造热情,直接影响着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研究嵌入式系统方向的课程建设,研究其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与方法,研究有效的课内外结合教学方式,使学生更多地参与嵌入式系统的应用与开发,进而培养具有创新意识、主动精神、较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嵌入式系统开发应用型人才,更好促进专业方向建设,形成专业特色,适应就业市场的需要。
二、解决问题的思路
从教育理念发展来看,课程建设正在从“重教”走向“重学”;从课程改革发展内在逻辑来看,课程建设正在从课程开发走向课程理解;从教育教学方式变革来看,课程正在从封闭单向走向开放互动。针对嵌入式课程中存在的问题,需从系列课程建设、实践创新能力提升、学生自主性调动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一)构建“基础理论―应用案例―创新实践”多层递进、层层深入的嵌入式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对学生培养起着重要作用,专业能力构建往往需要通过多层次的教学过程不断强化来实现。基于嵌入式系统技术知识结构内在的关联性,在课程体系设计上以讲练并重的基础理论课做先导,在夯实基础之上,以专业应用课通过应用案例教学与实践使学生对相关开发技术有深入了解和切实体会,最后通过集中的创新实践课,以实际项目的形式让学生参与开发,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调动积极性,培养主动性,提升创新能力。
(二)通过“三个加强”提升实践创新能力
以工程性为导向,加强课内实践教学,加强综合项目训练,加强课外开发实践。嵌入式本身就是一个实践性和工程性很强的课程,通过实例化学习更容易领悟知识精髓和真实的工程运作方式。加强学生实验开发的训练,会比灌输所谓全面的知识产生更好的效果,促进学生从被动接受到变为主动获取的转变。以实践为核心组织实施教学,根据专业方向要求,研究社会需求重点,据此综合配置和整合践教学环节的内容、手段、方式和方法。同时“课内教学与课外项目互补”,开放实验室,引入竞赛及教师科研项目,作为对课内教学与实践的有益扩充。
(三)培养学生“自我获得能力提升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教学上,转变教师观念,把强调传授知识转为强调培养能力,在课堂上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和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培养自学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课程教学只是一个层面,可以针对教学过程中涌现出的一批对嵌入式开发兴趣浓厚、学有余力的学生组建课外兴趣小组,让学生参与到教师科研和竞赛项目中来,在实际项目的锻炼中获得能力提升,与课内教学互补,建立针对性强的专业培养方向特色。这样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使有兴趣的学生有更长的时间和更多的机会进行专业学习。同时,在实际应用中,必然会遇到课堂讲授以外的内容,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一个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达到“自我获得能力提升”的过程,能够有效引导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以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体系构建
课题组经过几年的探索与改革实践,构建了以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类与项目类训练相交织的教学体系,如图1所示。在教学中推广有效引导与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培养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将专业能力培养方式由课堂教学为主、理论教学为主转为课堂教学与课外兴趣小组并行,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做到从基础到应用层层深入,有效提升了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该教学体系改线性学习为并行培养,课程类从基础课到专业课逐步推进,同时从学生接触嵌入式技术开始,并行推进课外竞赛与科研项目开展,课程类和项目类两个角度并行,交叉互补,从而完成对学生知识结构的构建及应用能力的培养。
课程类安排的核心是“专业基础课专业应用课创新实践课”层层递进,同时,在基础课阶段就有意识地加强实践教学比重。在基础课方面,实践性环节提升至40%以上,把以“教”为主,变为“教”“练”并重,加上以实践应用为主导的软件开发讲授与实践学习,最后以项目训练收口,辅以并行的课外开发训练。
项目类以竞赛及教师科研项目等实际课题为依托,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使有学习意愿的学生能得到更深入的实践与创新机会。课外项目开展时可进行科研方向的分解,明确任务方向和学习侧重,以小组为单位,培养团队精神,加强沟通和交流,培养自学能力。成员选拔机制采用双向选择方式,教师择优选拔与学生自愿报名相结合,保证参与热情和效果。
课外项目采用课余时间灵活机动的形式,并制订日常管理细则,促进学习效果。规定每周总结学习和实践内容进行汇报,并每周指定一名学生做研究报告,向全体成员介绍自己的研究结果和心得,报告过程中由听讲学生自由提问,或教师引导性提问,培养科研习惯,学习科研方法。
四、总结
在分析嵌入式教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给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思路,构建了以培养创新能力为核心、理论与实践教学层层深入、课内外教学实践交织互补的教学体系。通过在沈阳工业大学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有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在全国和省内多次获嵌入式开发及创新创业大奖,毕业生从事嵌入式高端开发人数明显增多,课程改革取得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李超,刘月群,刘晓晶.基于“认证工程师”的模具专业技能型课程改革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2016(3):36-37.
[2]桑新民,李曙华,谢阳斌.“乔布斯之问”的文化战略解读――在线课程新潮流的深层思考[J].开放教育研究,2013, 19(3):30-41.
[3]高德胜.论道德作为现代教育之代价[J].高等教育研究,2013,34(10):1-9.
上一篇:嵌入式课程总结{精选5篇}
下一篇:岩石力学工程学会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