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计20984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84分钟。
小贷年终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小银行;中小企业;信贷融资
1引言
关于中小银行与中小企业规模匹配共生的理论,最早由西方学者Strahan&Weston(1996)提出。该理论发现,银行规模与中小企业银行借款之间呈现出强烈的反向增长趋势;大银行不愿意向规模较小、资金需求也较小的中小企业贷款,而中小银行则天生是中小企业的合作伙伴。我国学者林毅夫和李永军(2001)也对此问题展开了研究,他们认为中小银行愿意与中小企业形成长期合作的关系,除了因为它们规模小,无法满足更多大企业的融资需求之外,还因为它们先天具有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的信息优势。更进一步地,林毅夫等(2009)提出最优金融结构理论,其核心观点是经济体在不同发展阶段的要素禀赋结构决定了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技术结构、企业规模和风险特性,与该阶段实体经济金融服务需求相适应的金融结构是最优的,具有动员配置资金、降低系统性风险的功能,有利于促进实体经济发展。而我国中小企业在产业结构中居于主体地位,这是由现阶段的要素禀赋结构决定的;根据银行业专业化与分工的理论的要求,中小银行应该发挥自身优势,满足中小企业外部融资的需求。
2研究假设
就我国目前经济结构而言,中小银行在信息成本、成本和地域方面对中小企业贷款具有独特优势,并且其在中小企业信贷融资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然而,其是否履行了分工与专业化的职能,能否真正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有所缓解却不得而知。因此,试图以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上市前的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我国现阶段中小银行与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的关系,提出假设:中小银行贷款的市场份额越大,中小企业获得的信贷融资越多。
3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3.1样本选择
本文选取2010-2012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企业板块招股说明书的公司作为实证研究对象。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我国多数中小企业存在信息不透明、披露不完整的特点,其微观数据很难收集,而上市中小企业往往经营状况较好,超出一般中小企业水准,并且会以直接融资为主要获取资金的渠道;第二,证监会于2012年10月我国历史上第八次IPO暂停公告,直至2014年1月才恢复新股上市,历时15个月,跨度较大,期间经济发展、制度变更等因素都会影响实证最终结果。另外,由于企业招股说明书披露的是上市前的信息,因此本文实际研究的是中小企业2009-2011年的信贷融资情况。在2010-2012年招股说明书的371个样本的基础上,本文根据以下原则剔除相应的样本:(1)数据不全的样本,尤其是缺少银行借款数据的企业,32个;(2)不符合中小企业标准的样本,本文以总资产10亿元为限,剔除规模过大的企业99个。最终获得有效样本240个。
3.2数据来源
本文研究数据全部由手工处理,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渠道收集:(1)分省的宏观及各银行贷款数据来自于2009-2011年《中国金融年鉴》,部分缺失数据通过平滑法补全,四大行各省贷款数据利用2005年以前披露金额的比例换算得出。(2)中小企业财务数据来自于国泰安CSMAR金融数据库,记录不全的数据通过翻阅巨潮资讯网披露的中小企业招股说明书获取。
4变量选取与模型构建
4.1被解释变量
本文参考钟丹(2012)、陶向阳(2014)等人的做法,选取样本企业的短期借款与长期借款之和,再除以总资产得到的标准化值作为被解释变量,即银行借款(LOAN)。银行借款越大,表明企业获得的信贷融资越多。
4.2解释变量
本文参考林毅夫(2008)的方法,利用各省份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总额减去各省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贷款总额,再除以总额得出的相对数表示。根据前文理论分析,中小银行规模越大,中小企业获得的信贷融资越多,因此该值的预测符号为正。
4.3控制变量
由于企业信贷融资规模一定程度上还受企业自身因素和宏观经济因素影响,因此本文参考Khuranaetal.(2006)、姚耀军和董钢锋(2015)引入资产对数(lnK)、净资产收益率(ROE)、金融发展(DEV)、金融结构(BS)作为控制变量。鉴于上述分析,本文选构建如下线性回归模型,用以研究中小银行规模与中小企业融资的关系问题。
5实证结果
本文选取SPSS16.0为统计分析工具,下面依次从描述性分析、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的角度对全部240个观测样本进行实证研究,以此来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
5.1描述性分析
本文对各变量的极差、最小值、最大值、均值以及标准差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被解释变量银行贷款(LOAN)的标准差为11.44,说明不同样本企业的信贷融资情况差异很大;均值为19.96,说明信贷融资仍然是中小企业获得资金的主要方式。解释变量中小银行规模(SMB)的标准差为4.16,说明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中小银行的市场份额存在一定差异;均值为54.77,说明我国中小银行正在银行业结构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金融业格局正在趋于分工与专业化。控制变量资产对数(lnK)、净资产收益率(ROE)是反映中小企业财务特征的变量,总体来看样本企业资质存在较大差距,有利于更准确地分析企业信贷与中小银行规模的关系;金融发展(DEV)、金融结构(BS)是反映各地区宏观经济特征的变量,总体来看我国的金融结构为“银行主导型”,企业主要通过银行借款来融资。
5.2相关性分析
本文对假设所涉及的变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皮尔森相关性系数的结果。解释变量中小银行规模(SMB)与被解释变量银行贷款(LOAN)的相关系数为0.178,在1%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说明中小银行规模的扩大对中小企业银行信贷的增加具有促进作用,初步证实本文的假设。除此之外,金融结构(BS)与中小银行规模(SMB)、资产对数(lnK)和金融发展(DEV)也存在5%水平下的显著相关关系,为了避免产生多重共线性的问题,接下来的回归分析,本文将采用逐步回归法来研究分析。
5.3回归分析
如表1所示,Model0是一次回归法得出的统计结果;Model1至Model4为逐步回归法得出的统计结果,是在考虑全部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对被解释变量作用大小、显著性程度的基础上,由大到小逐个引入方程的统计结果,并且对被解释变量作用不显著的变量可能始终不会被引入方程,因而最终金融结构(BS)控制变量可能由于共线性问题未能被引入方程。
5.3.1一次回归法
就变量之间相关程度而言,中小银行规模(SMB)的系数为0.345,在10%的水平上显著,说明中小银行规模(SMB)与银行贷款(LOAN)显著正相关,进一步证实了本文的假设。其他变量,包括资产对数(lnK)、净资产收益率(ROE)、金融发展(DEV),也均通过了显著性水平为10%的检验,除了金融结构(BS),其P值为0.493,对银行贷款(LOAN)的作用不显著。就方程总体而言,调整后的拟合优度为0.078,说明Model0可以解释中小企业银行贷款情况影响因素的7.8%。总体来说,Model0具有统计意义,但只能通过较低水平的检验。
5.3.2逐步回归法
从Model1到Model4,解释变量中小银行规模(SMB)的系数均为正数,且均通过了显著性水平为5%的检验。这充分说明在不考虑企业自身因素和地区经济发展因素的情况下,中小银行规模的大小对中小企业银行贷款的获取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验证了本文的假设1,即中小银行贷款的市场份额越大,中小企业获得的信贷融资越多,中小银行贷款与中小企业融资具有匹配性。从企业经营水平角度看,资产对数(lnK)和净资产收益率(ROE)的系数也都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其中,资产对数的系数总为正,说明企业资产所代表的企业规模越大、经营情况越好、信誉水平越高,企业就越容易获得银行贷款,进行信贷融资;净资产收益率的系数总为负,与预测符号相反,可能的解释为当企业通过负债经营表现出较好的盈利能力时,希望通过加大借款金额来继续扩张规模、开拓市场,然而出于边际效用递减的原理,银行无法对企业的可持续盈利做出判断,因此不愿意发放贷款。
从地区经济发展角度看,金融发展(DEV)的系数通过了显著性水平为5%的检验,但与被解释变量银行贷款(LOAN)呈负相关关系,与预测符号相反,这可能是由于目前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贷款仍占近一半的份额,并且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大企业融资需求也越旺盛,根据信贷配给原则,大企业大量的信贷融资会挤占中小企业银行贷款的份额,因此相对而言,该地区的中小企业信贷可获性就会下降;金融结构(BS)由于对中小企业银行贷款没有显著作用而未被引入回归方程。从模型整体角度看,从Model1到Model4,F值均通过了显著性水平为5%的检验,说明模型整体显著;调整后的拟合优度分别为0.028、0.050、0.066和0.080,Model4的拟合程度最好,此时模型可以解释的中小企业信贷融资影响因素为8%,模型具有统计意义。
综上所述,模型最终表示为:LOAN=-87.354+0.407SMB+4.624lnK-0.143ROE-0.089DEV
6结论
中小企业是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但资金不足一直是阻碍其蓬勃发展的重大难题。根据前文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本文得出如下结论:中小银行贷款的市场份额越大,中小企业获得的信贷融资越多,中小银行与中小企业融资具有匹配性。这与国内外大多数学者的研究结果相同,中小银行凭借其在信息成本、成本和地域上的优势,与地方中小企业形成长期互动与共同监督的合作关系,对中小企业“软信息”的掌握更为准确,易于快速高效地做出决策,向中小企业发放关系型贷款,同时当地政府对中小银行的扶持与对中小银行与中小企业优良信贷关系的建立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2]张晓玫,潘玲.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与中小企业关系型贷款[J].金融研究,2013,(06):133-45.
[3]方军雄.银行业规模结构、中小企业银行信贷与经济增长[J].会计与经济研究,2012,(02):13-22.
小贷年终总结范文第2篇
二、小微企业信贷的特点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日益发展,银行贷款已不仅面对大企业进行,大量优质的小微企业开始向银行贷款,其次,大量小企业有融资难的问题,就更愿意以高成本向银行进行贷款,对银行而言,大力发展小微企业信贷不仅是每个银行当前的现实需要,更是今后必然的重要战略选择。
(一)小微企业规模偏小,资金实力不足
小微企业主要定义为小企业和个体工的总和。根据银监会关于小微企业贷款优惠政策,把贷款额度在500万元以下的企业定义为小微企业。小微企业相比大企业对银行贷款利用率更高,资金相对少所以可接受的贷款利率相对高,因此需求也很大。但是小微企业的个体规模相对较小,资金实力不足,自身业绩与社会经济整体大环境相关密切,再次是这种经济下行的情况下,显得比较被动。
(二)小微企业经营管理风险大,坏账风险大
小微企业往往经营规模较小,不确定因素较多,管理经验不足,缺乏严谨,完善的管理制度,并且缺乏技术支撑,管理者和员工的能力有限,因此就会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受社会环境影响较大,恶性循环缩短了自身生命周期,很有可能会因为经营不善,而使得自身偿债能力不足。而且自身还款意愿也相对薄弱。
(三)小微企业数据很难获得,信用风险担保风险大
小微企业财务状况波动交大,而且财务状况不够透明,使得银行调查小微企业财务数据的时候往往难以获得,就很难以此判断小微企业的经营风险。其次小微企业企业文化大多还没有形成,且所受到的社会监督太少,社会信用不高,很容易产生恶意骗贷,贷款跑路的状况也屡见不鲜。而且正是因为小微企业普遍规模较小,所以抵押物往往较少,是的担保风险也随之加大。这些先天不足的原因,导致银行给小微企业借贷更加困难。
三、小微企业信贷部辞职潮的原因
(一)大环境下行,银行薪资普遍下降
自2008年经济危机以来,全球经济不断下滑,尽管中国在这场经济危机中独自绽放,但是经济下行的趋势无法阻挡。2015年以来,银行人的薪资普遍呈现下降状态,降幅基本在30%~50%之间。
(二)互联网冲击,竞争工作压力大
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也不可小觑。人人都要来分一杯羹,竞争压力越来越大。银行再也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各种P2P贷款热火朝天,使得银行贷款业务量减小,但销售任务却进一步加大。2014年中国消费信贷规模达到了15万亿元,同比增长24.7%,其中互联网消费金融的交易规模约60亿元,P2P约100亿元。这一数字在2015年以及2016年更加扩大,银行人的压力就越来越大。
(三)利差减小,不良率提高
经济不好,社会信用恶化,导致银行坏账增加,不良贷款增加,不良率提高,随之而来的是银行净利润降低。利率化改革之前,银行借贷款利差大概在3%左右,利率化改革以来降低到2.5%左右,同时银行还有还有人工等成本,刨去这些再看,也就意味着如果不良率大于2%,则银行的资金状况就相对危险。而不良率直接与员工的工资,和员工转正挂钩,与员工们的切身利益相关。
(四)责任公众甚至工作不好开展
最后,银行贷款实行责任终身制,一旦发生不良,对于贷款人员简直是“一失足成千古恨”,可是一笔贷款的发放牵扯了上下多少层级,贷款责任终身制既有失公平也使得贷款工作不好开展。
四、小微企业信贷部在辞职潮中的应对措施
(一)对员工直接或间接增加福利
现阶段,银行辞职潮暂时无法有大的改变,银行要想留人就要拿出所?^的诚意。其中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提高银行人的薪资待遇,不只是上级领导,更重要的是基层员工。其次也可以间接增加员工福利,比如转正要求降低,实习员工早日转正,也是一个留下人才很重要的方法。
(二)贷款责任终身制应更完善
不得不说,贷款责任终身制的提出的目的是为了规范信贷人员严格要求发放贷款,初衷是好的,但也带来一些弊端,所以应该完善贷款责任终身制,比如实行短周期轮岗制,不能总把这种“终身”风险压在一拨人身上,另外也要提出领导层面的责任终身制,毕竟贷款所经链条较长,应公平严格管理。
(三)细分客户,对应设计贷款产品和贷款流程
细分客户就可以吸引更多贷款企业,从而也对不同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应该用个人或企业信用,及担保人等因素细分客户,并进行评级。评级高的抵押物可以少一些,贷款限额也相对宽松;评级低的贷款就相对严格。其次,贷款流程也不同,评级高的流程简单,评级低的流程复杂。总而言之,对于小微企业贷款不能一视同仁。
(四)加强小微企业信贷产品创新
要想解决小微企业信贷问题的根本,在于创新信贷产品,寻找新的收入点和避免风险的方法。信贷产品创新,首先银行要设计出合理的研发管理模式,其次产品创新目的是为了吸引客户,那么方向上就应该把单纯的利差收入变的多元化。避免风险方面,不能只再单纯的运用信用评级机制,可以利用第三方,相互验证三方信息,就是实行交叉验证,一同验证小微企业信用,避免信息不对称不真实带来的风险。
五、总结
小贷年终总结范文第3篇
江西省农商银行在推进改革发展中有何经验启示?存贷款总额突破1万亿元背后的具体情况如何?产权改革全面完成后可能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今后的发展方向在哪?带着这些问题,本刊专访了江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党委书记、理事长孔发龙。
《银行家》:首先祝贺江西省农村信用社全面改制为农商银行,全面完成全省农信社产权改革目标。江西省农信社历经65年发展历程,从小到大,由弱变强,殊为不易。回顾历史,您认为江西省农信社65年发展历程对今后农商银行的发展有何经验启示?
孔发龙:从1951年新中国江西第一家农村信用社在南昌县沙湖成立,到2004年5月江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组建成立,再到2016年底江西成为全国第五个全面完成农信社银行化改革的省份,江西省农村信用社历经65年风雨沧桑,在一代代信合人的艰辛创业与光荣传承中实现了改革发展的历史性跨越。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回顾江西省农村信用社65年艰难曲折的改革发展历程,我们得出的最重要的经验和启示是:
坚持加快发展,始终是农商银行的首要之务。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65年来,农村信用社已经成为全省机构网点最多、客户资源最广、业务规模最大的地方性金融机构。不忘初心,就是要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做到发展意识不淡化、发展干劲不松懈、发展势头不减弱、真正靠发展巩固基础、靠发展破解难题、靠发展开创未来。
坚持支农支小,始终是农商银行的发展之基。定位决定地位,准确的市场定位是企业成功的基础。65年来,农村信用社在长期服务“三农”、服务小微、服务县域的过程中,形成了得天独厚的人缘地缘优势,奠定了信合事业发展的坚实根基。不忘初心,就是要始终保持战略定力不分神,牢牢把握“立足县域、服务社区、支农支小”的市场定位,下移重心、下沉力量、下倾服务,做深、做实、做精、做细、做透本土市场,坚定不移地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道路,不断巩固和提升竞争优势。
坚持深化改革,始终是农商银行的动力之源。改革才有出路,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终将被时代所淘汰。65年来,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几经更迭,走过了一段艰辛探索的改革历程,自2004年成立省联社以后,全省农村信用社沐浴改革春风,才迎来了最好发展时期。不忘初心,就是要始终坚持推进改革发展不停步,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以改革红利释放潜力、增强动力、激发活力。
坚持行稳致远,始终是农商银行的长久之道。行稳才能致远,稳健经营是金融企业基业长青之根。65年来,由于管理不规范、经营不审慎,农村信用社曾积累了大量的风险,少数单位甚至到了濒临崩溃的边缘,历史教训极其深刻,良好局面更应珍惜。不忘初心,就是要始终坚持严守风险底线不懈怠,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把握“固本强基、提质增效”工作总要求,正确处理好业务发展与防范风险的关系,统筹协调好发展速度与质量效益的平衡,在有效防范风险、确保质量效益的前提下加快业务发展。
坚持文化传承,始终是农商银行的企业之魂。文化铸就灵魂,一年企业靠产品、十年企业靠品牌、百年企业靠文化。65年来,老一辈信合人发扬不畏困难、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沉淀孕育了农村信用社弥足珍贵、代代传承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基因。不忘初心,就是要始终坚持艰苦创业精神不失传,牢牢把握企业文化建设对员工的引领作用,不断丰富完善企业文化体系,外化于形、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培育和塑造促进企业健康向上、和谐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坚持党的领导,始终是农商银行的立足之本。加强党的领导,是改革发展事业不断前进的根本保障。65年来,无论发展道路怎么艰辛、管理体制如何更迭,江西省农村信用社从未动摇过党对农村金融工作的领导,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各项经济金融方针政策,较好地完成了各个历史时期党和国家赋予的光荣使命,为支持地方经济特别是农村经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不忘初心,就是要始终坚持加强党的建设不放松,牢牢把握全面从严管党治党的新内涵,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银行家》:在整体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江西省农商银行近年来仍保持了快速发展势头,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并在2017年1月实现了存贷款总额在全省金融机构中率先突破1万亿元。在存贷款总额突破1万亿元背后,江西省农商银行重点做了哪些工作?对社会和公众来说,又具体意味着什么?
孔发龙:作为“江西人民自己的银行”,江西省农商银行始终坚持“立足县域、服务社区、支农支小”的市场定位,实行扩大投放与精准投向并举,着力增加“三农”、小微、扶贫、民生等薄弱领域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供给,走出了一条支持地方发展与实现自身发展的合作共赢之路。自2008年以来,江西省农商银行存款、贷款余额一直稳居全省金融机构首位,业务发展速度连续多年高于全国农村信用社和全省金融机构平均水平。在江西省农商银行存贷款总额率先突破1万亿元的背后,有着覆盖全省乡镇2400多个营业网点的强力支撑,有着28000多名员工的团结拼搏,更有着江西4500多万人民长期支持的浓情厚意。
始终坚持支农支小。不忘支持“三农”和小微企业的一脉初心,不断探索创新涉农和小微金融服务模式,提升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提高信贷的可获得性,新增贷款重点向涉农和小微贷款倾斜,全力助推实体经济发展。至2016年末,全省农商银行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占全部贷款的比重分别超过80%和50%,并以占全省金融机构20%左右的资金来源发放了全省80%的农户贷款、40%的涉农贷款和30%的小微企业贷款,成为全省最大的“三农”金融服务提供商、小微金融服务集成商、普惠金融供应商,成为服务富裕美丽幸福江西建设的“金融样板”。
深入对接区域发展。坚持与地方经济发展同频共振,积O融入国家、全省经济发展战略和重点产业发展规划,有效运用金融杠杆,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融入赣江新区建设、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等战略,充分发挥网点众多、机制灵活等优势,主动服务、积极创新,大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2016年,赣江新区和原中央苏区所在区域农商银行贷款增幅均高于全省农商银行贷款平均增幅。对接服务江西生态立省战略,出台支持绿色信贷工作的指导意见,将绿色信贷作为优化信贷结构、实现战略转型的基础,把信贷项目对节能和环境的影响作为前期审贷和加强贷后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持续加大绿色信贷投放,撬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促进江西绿色崛起。2016年末,全省农商银行绿色信贷余额60.91亿元,主要投向能效融资、清洁能源融资、绿色装备制造供应链融资、环保金融、碳金融等方面。
持续推动金融创新。紧跟国家改革创新方向和区域创新举措,坚持创新驱动,深入推进金融产品创新。策应农村金融改革方向,率先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至2016年末,全省12家试点农商银行累计发放“两权”抵押贷款占全省市场份额的79%。策应省委省政府重大金融创新举措,全面推动开展“财园信贷通”“财政惠农信贷通”业务。至2016年末,江西省农商银行“财园信贷通”“财政惠农信贷通”贷款占全省市场份额分别达到33%和60%,贷款总量和增量均列全省金融机构首位。策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联合工商部门试点并全面推广“诚商信贷通”,为文明诚信个体工商户提供信贷支持优惠政策。至2017年1月末,24个前期试点农商银行累计发放“诚商信贷通”贷款11亿元,到期贷款本息收回率均达到了100%。
积极践行普惠金融。认真恪守“江西人民自己的银行”的庄严承诺,大力发挥自身比较优势,不断提升金融服务覆盖面。2400多个营业网点覆盖每个乡镇,占全省银行业机构网点近半壁江山,在全国率先消除乡镇金融服务空白点。全力推动基础金融服务向行政村延伸,设立农村金融服务便民站1.4万个,布放电子机具1.5万台,率先实现农村基础金融服务“村村通”。全面实施“一停、一减、一降、一免”措施,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和服务费用,主动为客户减费让利,2016年为客户减免金融服务成本近2亿元,减轻融资成本47亿元。
《银行家》: 提出“精准扶贫”的战略思想后,农信机构纷纷响应,江西省联社的金融扶贫之路具有什么不一样的特色呢?
孔发龙: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新时期脱贫攻坚的基本方略。江西省农商银行紧跟党中央、国务院和江西省委省政府精准扶贫战略部署,把金融精准扶贫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和民生工程,以建档立卡贫困户为扶贫重点对象,以扶持“一村一品”特色扶贫产业体系建设为抓手,充分发挥金融扶贫先导和杠杆作用,积极创新金融精准扶贫模式,切实加大对贫困片区和贫困人群的信贷资源投入,全力支持贫困群众脱贫奔小康,为江西精准扶贫工作注入金融“活水”。
为确保金融精准扶贫工作有序推进,江西省联社将金融精准扶贫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重点推进,并制定了精准扶贫规划,力争“十三五”期间建档立卡精准扶贫贷款投放不少于300亿元,其中25个扶贫重点县扶贫贷款净投放不少于180亿元。2016年初,江西省联社专门制定出台了精准扶贫指导意见,提出了19条扶贫工作具体措施,8月份又在赣州市会昌县召开了精准扶贫工作推进会。
在做好工作规划与部署的基础上,江西省农商银行积极抓落实、出实招,认真落实精准扶贫网点分片包干责任制。全省农商银行1083个责任网点的分片包干全部落实到位,占全省金融机构责任网点总数的72.54%,实现责任网点对乡镇全覆盖。同时,全省农商银行对符合贷款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做到全面对接、应贷尽贷。2016年,全省农商银行已完成对58.26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调查,对有信贷需求且符合贷款条件的10.85万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了授信。
江西省农商银行坚持问题导向,从贫困地区的实际出发,找准精准扶贫着力点和切入点,积极探索创新适合贫困户特点的贷款产品,积极争取扶贫贴息、风险补偿等配套政策,让贫困户“贷得到、用得好、还得上”。创新推出了“政府+银行+创业贫困户”的创业式扶贫信贷模式,对创业类贫困户采取“授信管理、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周转使用”管理方式,创新推出了“扶贫和移民产业信贷通”“扶贫小额信用贴息贷款”“产业扶贫信贷通”等贷款品种,助推脱贫致富。创新推出了“产业+精准贫困户”的就业式信贷扶持模式,对吸纳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其他经济组织,给予优先授信、利率优惠、期限灵活等政策,通过支持其发展,带动贫困户持续增收。创新推出了“银行+地方优势产业+精准扶贫”的受益式信贷扶持模式,用信贷资金和扶贫资金为贫困户投资优势项目,如支持光伏发电等收益稳定型的产业,以投资收益帮扶贫困户特别是劳动能力丧失贫困户增收、脱贫,形成以点带面、以强带弱的扶贫新模式,提高脱贫实效。至2016年末,全省农商银行累计发放精准扶贫贷款98.9亿元,支持建档立卡贫困户10.39万户。
《银行家》: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对传统金融业务形成了较大的影响。农商银行相对其他银行网点多、人员多,线下传统业务占比相对较大,新形势下江西省农商银行将如何应对?
孔发龙:长期以来,遍布城乡的网点作为农商银行最主要的服务渠道,在提供普惠金融服务、落实国家支农政策、拓展自身客户资源、提升客户体验等方面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也是农商银行赖以生存发展的坚强基石和核心所在。随着金融业的深化发展,特别是互联网金融等金融新业态的快速推进,使客户对金融服务的时效性、便利性和个性化的要求越来越高,使电子渠道对物理渠道的金融服务替代性越来越强,物理网点的功能作用将会被不断削弱。同时,物理网点资产占用大、人员成本高的特点,导致物理网点运营成本相对较高,农商银行点多面广的传统优势很有可能逐步演变成发展的劣势。面对新形势,江西省农商银行积极适应金融混业经营、综合服务的变革趋势,加快优化服务渠道,实现“线上线下”渠道优势互补,全面提升获客能力。
一方面,加快升级线下物理渠道。提升网点服务功能,⒌ヒ淮⑿钔点全部升级为综合型网点,提高网点综合效益。优化网点布局,对城区业务量少、发展潜力小、服务半径重叠的网点,采取撤并、搬迁或改造为自助网点等措施进行优化,提高投入产出比。加快自助网点建设和自助设备布放,促进柜面业务向自助设备转移,提高电子银行替代率。改善网点服务环境,提升服务效率和质量,提高客户服务体验,更好发挥网点的获客渠道和重点服务作用。
另一方面,全面创新线上网络渠道。开发建设了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和“e百福”互联网金融平台,打造全方位、一站式的互联网金融服务体系。大力丰富银行卡应用场景,重点围绕“交易+生活”支付生态圈,加快推进衣食住行等各个环节的行业应用,开发娱乐、教育、医疗、养老、旅游、餐饮、购物、缴费等领域的快捷支付产品,提升客户用卡体验,提高客户粘性。创新服务手段,探索基于微信的移动“微银行”服务,灵活推送金融服务。
《银行家》:2017年是江西省农信社全面改制为农商银行后的第一年,当前形势下会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应该如何应对?
孔发龙: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对于江西省农商银行来说则是开启改革发展新征程的起始之年。总体上看,当前江西省农商银行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仍然大于挑战。
一方面,挑战依然严峻。当前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全省经济稳定运行的基础还不牢固,有效需求增长乏力,金融业继续依靠经济高速发展推动业务扩张的时代已一去不返。实体经济运行中的各种矛盾和压力将持续向金融机构传导,风险防控难度进一步加大。新兴金融业态快速发展并加速进军农村金融市场,客户对产品和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同业竞争压力进一步增大。
另一方面,机遇无时不在。江西省农商银行业务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业务经营韧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的基本特质没有改变,且江西省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持基础和条件没有改变,良好的自身业务基础和地方经济发展基础成为全省农商银行持续健康发展的最大支撑。近两年来,江西省农商银行积极应对经济新常态,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改革发展思路,为加快发展积蓄了更大的内生动力。同时,当前农村金融市场仍是一片蓝海,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带来了庞大储蓄资源,农村产业升级带来了巨额资金需求,农村土地流转催生了资产格局重组,处处蕴含着金融业新的利润增长点。
面对当前日趋复杂的经济金融形势,我们既要看到挑战,克服工作盲目性,增强忧患意识,积极做好应对风险挑战的充分准备,主动适应新形势新变化;更要看到机遇,克服悲观情绪,坚定必胜信心,敏锐地发现和捕捉机遇,主动把握和用好机遇,在抢抓机遇中发挥最大优势和潜力。一是借好“势”。紧跟现代农业发展新趋势,把握城镇化建设新机遇,融入互联网金融新变革,适应金融市场新业态;加强与地方政府和区域经济的良性互动,在支持地方经济的同时促进自身业务加快发展,实现金融与经济的“两轮同轴、发展同步”。二是稳住“位”。努力保持发展速度高于全国农信社和全省金融机构的平均水平,确保主要业务指标实现两位数以上中高速增长,确保市场份额基本稳定,持续“坐稳”存贷款总规模在全省金融机构排名第一的位置。三是提升“质”。更加注重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保持稳增长与调结构、防风险的综合平衡,实现做大规模与提升质量、增强效益的有机统一,努力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四是添新“力”。深入落实创新驱动战略,坚持向深化改革要红利、向业务创新要空间、向资源整合要效益,培育新动能、增添新动力、谋求新发展。
《银行家》:江西省联社提出了建设“五型”银行的发展战略,明确了江西省农商银行未来的发展方向。这一战略规划卓有特点,请您具体阐述一下该战略规划。
孔发龙:随着江西省农商银行产权改革全面完成,我们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同时也面临着更多的新期待、更高的新标准和更为艰巨的新任务。立足建设现代商业银行这个办行方向,江西省联社提出要大力推进区域领军型、质量效益型、创新驱动型、管理规范型、和谐共享型“五型”银行建设,朝着打造历久弥新、行稳致远的“百年老店”目标继续前进。
巩固市场地位,着力打造区域领军型银行。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聚精会神抓经营,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稳固和扩大全省最大金融机构的优势,进一步巩固和提升江西最大的“三农”金融服务提供商、小微金融服务集成商和普惠金融服务供应商的地位。
坚持科学发展,着力打造质量效益型银行。始终把质效作为第一标准,在稳增长的基础上更加明确质量和效益的导向,探索建立符合自身资源禀赋和能力水平的商业模式,进一步提高经营管理专业化、精细化和集约化水平,坚持走资源消耗少、质量效益高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推进转型升级,着力打造创新驱动型银行。始终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主动适应现代银行混业经营、综合经营的发展趋势,全面推进业务创新、产品创新、手段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和服务创新,打造动能转换新引擎,寻求业务发展新蓝海,推动农商银行从“单一信用中介服务商”向“全面金融服务供应商”转型,让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强大动力。
小贷年终总结范文第4篇
我于年月起担任授信管理部副总经理,分管授信管理部的审查组、出账审核组工作,主要职责包括:负责公司授信业务审查;授信出账审查的组织协调工作;负责制定公司授信业务的审查要点;负责对全行审查员业务培训和指导;负责市行贷审会组织协调工作;配合部门负责人完成本部门的工作,部门负责人交办的其它工作,向部门负责人负责。另外还主动担任了授信管理部的规章制度修订和全行客户经理培训的组织协调工作。
年月经分行批准,担任授信管理部副总经理主持全部门的管理工作。主要职责除履行分管工作职责外,还承担对分行信贷管理部部门和市行领导负责,负责所辖城区支行信贷业务的正常健康运作;主持本部门全面工作,对上级行下达的各项计划指标和监测指标的完成情况负责;组织贯彻落实人行、银监会与总行有关信贷政策和管理规定,并组织制订实施具体实施细则和操作规程;组织对支行和各经营单位的信贷业务考核;对向人行、银监会和上级行报送的信贷业务报表;对信贷业务的分析报告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负责;按上级行授权权限对有关信贷业务进行审核,负责组织本行贷审会日常运作;组织管理本部门的日常工作,负责规划实施本部门人员职能分工、岗位配置和职责考核;组织信贷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上级行信贷管理部门和本行赋予的其他职责。
年本人主要管理工作为分管审查组和出账审核组的工作,主持全部门管理工作的时间较短,所以今年的述职主要对分管工作进行回顾和评估。就分管工作的岗位职责要求,本人基本上尽职地完成分管工作,保证了全行公司授信业务审查和出账审核工作顺利开展,配合分管贷后管理组和综合管理组的杨辽滨副总经理完成了授信管理部全部管理工作。现将本人主要工作汇报如下:
一、具体分管工作完成情况
全年组织47次贷审会,审查420个授信项目,授信项目总金额140亿元。其中:审议通过289个项目上,总金额122亿元;上报上级行项目64个,总金额70亿元。
审核办理3700笔出账业务,金额223.9亿元人民币,外币1.25亿美元。其中:贷款260笔,金额83.55亿元;贴现450笔,金额38.8亿元;国际贸易融资450笔,金额1.25亿美元;承兑2500笔,金额110亿元;保函80笔,金额8.3亿元。
二、完善基础管理工作
年是全行“规范管理深化年”,总行针对公司授信业务管理工作下发一系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本人立足于授信管理部的基础管理工作,主动承担了全部门基础管理工作的规章制度修订、增补工作。对提高授信管理部的基础管理工作,理顺内部业务流程,规范各项业务操作细则,明确各岗位责任等方面发挥一点作用。主要基础规章制度建设情况工作如下:
1、在上级行下发的各种零散信贷业务管理办法的基础上,吸收同业先进科学管理办法的基础上,结合我行现行管理框架,制定了《银行支行公司授信业务管理办法》,作为指导我行公司授信业务全流程管理的系统性法规,并在年进行了贯彻执行。
2、结合上级行对分支机构信贷管理部职能和岗位设置要求,信贷管理部及时修订了<<银行授信管理部组织管理框架和岗位职责>>,对信贷管理部的信用审查、贷后管理、数据统计、出账管理、系统维护、档案管理等管理模块进行明确的职能定位,落实各岗位管理人员,明确交叉辅助岗位,将本职岗位与对口管理、服务机构(部门)落实到具体的人员,明确部门内各岗位信息传递流程,将行内外由部门承担配合的工作指定到具体工作人员,实现授信管理部组织体系和信息传递的有序运行,实现了管理工作的落实到人。
3、通过总结上年国家宏观经济运行形势,对我行上年信贷业务管理中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依据总行下发下年年信贷指导意见,在对下年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经济走势预测的基础上,我部及时下发《银行支行年授信业务指导意见》,从源头上指导一线客户经理进行业务开发,保证上半年我行信贷业务运行始终按照年初制定规划运行,实现了信贷风险管理工作风险前移、制度先行,保证我行全年信贷工作在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和监管政策下有序运行。
4、通过总结以往年度同行业在出账管理中发生操作环节风险,我行在上级行下发的出账管理要求基础上,对我行出账审核流程进行优化,明确了出账环节审核要求,通过相互制约的岗位控制操作风险,制定了《银行支行出账审核实施细则》,在各经营机构内建立独立的出账操作人员队伍,实现客户经理业务开发和出账操作环节的分离。对额度内频繁出账、低风险业务出账操作存在手续繁琐问题,及时下发《银行支行额度内出账集中处理的
通知》、对符合再转授权条件的经营机构进行《低风险业务再转授权通知》。5、针对当前各家银行依靠垒大户追求规模和对集团关联客户授信额度不能量化管理问题,防止对大客户的集中授信风险发生,及时规避集团客户的系统风险。制定了《银行支行公司客户授信额度测算管理办法》,以量化的数据模型测算我行对公司客户的授信额度上限测算方法,保证了我行对集团客户敞口授信总量理性控制。对总体债务超出我行所测算总体债务上限的客户坚决不进,对存量授信客户重新审定,对超出总体债务上限的客户制定逐步压缩计划。从源头和制度上防止对垒大客户和集团客户集中授信风险的发生。
6、依据“银行民营100”的指导思想,我行公司授信业务确定了“差别化”营销策略,将发展中小客户作为我行重要战略决策,制定了《银行支行中小客户授信业务操作指引》,作为中小客户开发、中小客户管理、中小客户决策全过程管理指导原则,有效地防范了我行公司业务授信风险的集中,促进了辽宁省中小客户发展,响应了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要求。
7、进一步制度化、程序化我行授信业务集体决策体系,起草了《银行支行贷审会条例》和《银行支行授信管理部联审会议事规程》,明确集体决策组织的委员组成、委员职责、议事程序、惩罚规定、考核管理,确定授信管理部联审会专家意见作为贷审会的参谋地位,在制度层面完善了我行授信决策体系,保证我行集体审议、集体决策授信风险要求的全面落实和贯彻。
8、通过现场调研、亲自操作感受和对授信业务操作细节分析,查找、筛选、逆向思维分析各业务操作细节存在风险隐患,及时下发十多个规范要求和通知。主要有:对公司业务部、资产保全部、筹备行公司业务上报规范性的通知、对人民币业务和国际业务规范性通知、规范保证金的证明、规范授信核保操作流程、规范保函业务操作流程、规范会计报表审计、规范抵押资产评估要求、规范贷款卡查询的要求、规范信贷管理系统录入要求、规范法人客户评级要求、规范保证金替换审批流程、规范了仓储场地现场勘查的操作、细化了调查报告撰写格式和产品价格确定依据等十五个规范性要求。
9、为了保证上述各项管理办法和规范性的要求贯彻执行,制定了《银行支行公司授信业务操作流程定量考核管理办法》,对客户经理业务开发管理实行量化全流程定量考核,将业务操作考核结果与客户经理的经营绩效挂钩,实现对客户等级认定的科学性,保证我行客户经理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计划在年全面推行实施。
10、通过分析研究我国历次宏观经济调控对银行信贷资产质量的影响,结合我行现存业务发展模式,为了建立我行长效的信贷资产风险控制机制,草拟了<银行支行建立长效信贷风险管理机制的指导意见>,现已提交全行经营机构负责人讨论,拟作为指导我行未来五年信贷业务开展纲领性的指导思想。
三、主动参与总行信贷管理信息系统新需求的完善工作年总行信贷管理信息系统全面上线运行,在出账审核流程、授信审批、统计功能方面仍存在某些不完善的地方,本人以实事求是精神将工作发现或感觉到需进一步完善方面积极组织系统管理员向总行反映,并及时向总行报告我行的需求。
总行接受我行建议完善了批量处理快捷审批流程、完善了部分统计功能。
四、圆满完成接待上级行检查指导工作
年总行共派出五次检查、指导组对我行信贷业务进行检查指导,我主动参与接待总行检查组工作,并充分利用每次总行检查指导时机,全面地向检查组人员介绍沈阳市的经济发展情况,展示我行信贷业务管理工作,让总行业务管理人员了解我行信贷业务管理水平和信贷业务发展,认真接待、积级组织材料,取得检查组对我行信贷管理工作的基本认可。并将每次检查工作作为我行查找管理漏洞、完善管理工作、调整我行信贷业务结构有利时机。
五、准确把握政策脉搏,严防我行信贷业务的政策性风险
通过学习国家实施宏观调控政策,认识到国家防止经济过热的货币政策的严肃性,及时提出了对我行追求规模扩张政策进行重新调整,确立了“以高效资产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
组织审查组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规定及总行下发的行业准入标准;提出对集团客户和股权关系复杂客户始终坚持审慎性放贷的原则,使我行在当前资金断裂“德隆系”公司中没有一笔敞口授信业务;对民营企业向重工业化转型中,有选择地支持实力强的物流民营客户,坚决回避在五大行业规模扩张过快的民营客户,如唐山建龙钢铁、工源水泥等客户;响应国家发展中小客户政策,将发展中小客户作为我行未来战略选择进行明确,全年我行累计新开发几十家中小客户,有力支持了沈阳地区经济结构的调整。
坚决贯彻执行沈阳市银监局去年对我行检查发现的贷款(贴现)转保证金、贷款逆向操作、承兑业务量过大的问题,主动在信贷管理方面下发专项规定和要求,主动压缩承兑业务总量、杜绝了贷款转保证金、贷款逆向操作、票据贴现的不规范现象。
六、发挥领导作用,引导培育良好的工作氛围
年,通过日常工作交流感觉部门人员工作态度茫然、按部就班、缺少工作主动性和热情等问题。本人利用周例会机会向全部同志共同探讨了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态度决定工作结果、工作没有任何借口、你真的很不错等四个基本观点,从励志方面鼓励全部工作人员,振奋工作精神、端正工作态度,取得初步效果。
七、承担全行客户经理组织培训工作重任
年本人在主管行领导的授意下,主动承担起全行客户经理系列培训的组织领导工作,在年下半年信贷结构调整及公司业务开发放缓时期,组织全行客户经理进行一系列的信贷业务培训,取得阶段性成果。年此种培训还将深入开展下去。
八、理论体系上存在不足
1、对银行追规模扩张,银行资产质量及其风险减除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年全国经济高速发展时期,本人没有给领导提出前瞻性的合理化建议,主动回避异地客户、压缩大额授信客户、调减承兑余额,结果导致年新增了吴中仪表逾期贷款,出现沈阳公用发展贷款预警,下半年被动地按总行压缩承兑江票计划调整承兑汇票余额,影响了我行年下半业务正常开展,失去一部分低风险承兑业务。主要问题为:以前没有很好思考规模和效益、规模和质量之间的关系,对“资产质量是发展第一主题”理念的认识不深,对质量、规模、效益三者协调发展关系理解处于口头,没有落实到信贷风险管理工作的具体实践中,不能勇于说不,失去很多可以主动回避风险的最佳机会。
2、对银行资本必须覆盖风险,进而限制银行过度扩张认识不充分。针对这一点知识,年以前本人头脑一直空白,缺少系统理论知识,每日仅研究具体授信项目的信用风险,很少从银行资本上思考银行的信贷规模到底可做到多大等深层次管理问题,特别是总行限制
银行承兑汇票余额和商票贴现余额以后,才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系统学习,明白银行信贷资源经营有限性,加深对我行存量信贷业务进行结构性调整的必要性的认识,并能理性决策如何使我行有限信贷资源得到高效的运用。本人已初步理解了银行资本有限、资本必须覆盖风险、资本制约规模的基本概念。 3、对银行经营的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相互协调性以及信贷业务风险发生的滞后性及银行经营风险的反经济周期性认识不够,在年甚至年上半年还存在少许盲目乐观性,对总行调整政策没能做到及时接受,幸好在主管行指点下,认识到我行现在必须进行客户、定价、保证金等结构刚性调整的必要性。及时调整了风险控制的指导思想,实施了适度从紧的审查原则,保证了全行信贷结构调整工作在年顺利实施,最终保证我行经营效益提高,有力降低信贷风险,压缩了承兑总量和调减了大客户的授信总量。
九、本人对信贷风险管理工作再认识
通过学习年国家实施宏观经济调整政策和总行进行一系列产品结构、风险排查活动实施,回顾我国金融体系在历次宏观经济大调整时期的得失,结合本人近五年银行风险管理工作实践。作为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控制部门的负责人,应牢牢地树立一个长期稳定的经营理念指导日常管理工作。即在强化“质量是发展是第一主题”理念基础上,坚持一个思想、保持三个理性、把握四个关系。在经营和发展过程中,必须坚持效益、质量、规模协调发展的战略指导思想,以效益为目的,以质量为前提,以规模为手段,坚决放弃片面追求规模的做法。保持三个理性,一是理性对待市场,即不为市场的起伏所左右,始终清醒地判断市场风险,做到进退自如,风险可控;二是理性对待同业,即在积极借鉴学习同业好的经验与做法的同时,坚决反对各种不计成本的非理性竞争行为;三是理性对待自已,即勇于并善于看清自已的问题,牢记历史教训,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把握四层关系,是指正确处理好管理与发展、质量与速度、短期效益与长期效益、制度建设和管理团队建设等四方面的关系。
小贷年终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零售信贷成本 零售信贷成本控制 客户终生价值
中图分类号:F830.49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6-1770(2007)04-023-04
一、 引言
随着社会财富的急剧增长,居民收入的结构也发生了变化。与此相应的是,银行信贷结构迅速发生结构性的变化。信贷的结构性变化表现为公司批发贷款在银行信贷结构中的比重逐渐降低,零售贷款的比重逐步提高。在这种结构变动的趋势中,零售银行应积极转变经营理念,重塑业务流程,构建零售信贷成本创新管理模式。
由于传统管理理论仅仅局限于成本核算,管理的系统性也不全面,没有真正地实现管理的职能。受此影响,银行信贷成本的管理只注重于分析银行问题贷款处理的诸多方面。
在传统分析方法下,银行关注贷款成本的重心在于问题贷款形成后,如何有效处理问题贷款等问题上。在传统模式下银行降低贷款成本的主要手段就是如何识别问题贷款、如何选择并制定贷款追偿政策、如何解决拖欠贷款、如何处置抵押物以及如何有效地申请破产清算以减少贷款损失等。可以看出,传统模式下的贷款管理的技术手段低,没有贯彻系统管理的思想,其信贷成本管理模式没有真正地实现管理的职能。
本文从客户终生价值给零售信贷产品成本变动带来的影响角度,以网络优化的管理理念,构建了零售信贷成本综合控制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零售银行综合成本控制方法。由于我国银行业的零售贷款业务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各银行的经营状况和成本管理水平均不相同。在此条件下,将上述成本控制的方法用于我国零售银行成本管理,是理论研究的有益尝试。
二、 客户终身价值与零售信贷产品成本变动的关系
客户终生价值的研究是从客户整个生命周期的角度来考察客户价值的。Barbara Jackson(1985)较早地定义了客户价值,他认为,客户价值就是客户当前以及将来所产生的以货币衡量的利益的净现值。而Roberts and Berger(1989)以及Jackson(1994)将客户终生价值定义为客户在未来降低企业经营费用以及增加利润等方面所带来的收益的净现值。Courtheoux(1995)认为客户终生价值是指客户在全生命周期内为企业创造的价值,客户终生价值适合于描述新客户的未来价值。总之,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将客户终生价值定义为客户在全生命周期中各个交易期中的利润净现值之和。从该个定义可以看出,对于银行来说,同一个客户在其人生的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客户价值;在同一个时间段内,不同的客户也具有不同的客户价值。与此相对应,零售信贷成本就兼具了空间上的并存性和时间上的继起性,只有保持这种空间上的并存性和时间上的继起性,零售银行的业务才能连续不断的经营,零售银行才能持续的获取利润。
1. 零售信贷成本在空间上的并存
从时间段来看,在客户的一个生命周期中,客户价值较高的几个阶段分别为客户的青年期、成年期和中老年期。与批发贷款不同,零售信贷客户是由生命周期的自然人,随着个人生命周期的变化,个人创造价值的能力也逐渐发生变化。这种变化趋势表现在从青年期到中年期,客户创造价值的能力逐渐增强,其信用偿还能力逐渐增强,此时客户通常为银行的黄金客户。随着客户年龄的逐渐增大,客户创造价值的能力逐渐降低,其偿付能力也逐渐降低,此时客户自身的偿还贷款能力也逐渐减弱,此类客户转化为银行次重点客户。进入老年期之后,客户的信用度降至最低。其偿还贷款的能力也逐渐变小。
表1列出了在零售信贷各阶段所面临的成本以及各种成本产生的原因、表现形式以及成本控制策略。
这六种成本形式在零售信贷的期间同时存在,在一些环节中,各种成本相互之间存在交叉。在零售信贷的整个过程中,每个客户所处的生命周期不同,在各个生命周期阶段上依次出现了认知成本、沉没成本、服务成本、资金成本、保留成本以及监督成本。它们在每位信贷客户的生命周期中依次产生,从客户生命周期阶段来看,他们是依时间先后顺序依次产生的。但是,如果从全部综合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将所有零售信贷客户的借贷行为同时发生,因此表1中的零售信贷产生的各种类型的成本,又可以看作是在同一时间上发生的,因此各种成本又是并存的。成本的六种形态在空间上是并存的。
2.零售信贷成本在时间上的继起
图1运用条线图或横道图描述了零售信贷成本在时间上的变动情况。图中,横维表示几种成本类型,纵维表示行为时间,用横道图表示零售信贷的各项成本之间的先后关系,有利于我们进行成本控制计划和成本控制进度的安排。
图1中的横道线显示了每项成本控制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横道线的长度表示了该项成本耗费的持续时间。横道图的时间单位大小决定着成本控制计划精确程度,根据成本控制计划的需要,可以以小时、天、周、月等作为度量成本控制进度的时间单位。如果一个成本控制问题需要一年以上的时间才能完成,则可选择运用周横道图或月横道图;若一个信贷周期需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就能完成,则选择日横道图将更有助于实际的成本控制。
将横道图运用于成本控制的原因之一是通过代表信贷过程的各环节成本的条形图在时间坐标轴上的点位和跨度来直观地反映各项成本有关的时间参数;通过条形图的不同图形特征(如实线、波浪线等)来反映各环节的不同状态(如反映时差、计划或成本持续的时间);通过使用箭头线来反映各项成本之间的逻辑关系。横道图的主要作用之二是进行成本控制。其原理是将实际成本变动状况以条形图的形式在同一个借贷过程中表示出来,以此来直观地对比实际耗费的成本与计划耗费的成本之间的偏差,作为调整成本计划的依据。横道图的主要作用之三是用于资金成本优化、编制资金及成本费用计划。
二、零售信贷成本的控制方法和控制模型
通过分析零售信贷客户的终生价值对零售信贷成本变动的影响,笔者提出了下面的成本控制方法以及实施模型,以期能探索出适合于零售银行的综合信贷成本降低之路。
1.零售信贷成本的控制方法
成本持续时间固定,是指要求贷款在银行要求或所能容忍的回收贷款的最长时间、甲乙双方签订的贷款期限范围内偿还贷款。一般情况下,网络计划所要求得的期限不能超过这些时间规定。资金均衡问题是在可用资源数量充足并保持最长贷款期限不变的前提下,通过调整部分非关键贷款程序时间的方法,使资金的需求量随着时间的变化趋于平稳的过程。随着情况的不同,银行所获得的资金来源不同,资金平衡的目标亦有区别。但就一般情况而言,理想的资金计划安排应是平行于时间坐标轴的一条直线,即日资源需求量保持不变,如图2所示。
实际上,资金的成本计划安排难以达到理想状态,但可以通过调整贷款程序的时间参数使资金需求量在理想情况的上下范围内波动。常用的资金均衡方法是一种启发式方法,即削峰填谷法,也称为削高峰法。削峰填谷法的基本步骤如下:
第一步:计算网络计划每时间单位资金需要量;
第二步:确定削峰目标,其数值等于每时间单位资金需要量的最大值减去一个单位量;
第三步:确定高峰时段的最后时间点及相关贷款程序的最早开始时间和总时差;
第四步:计算有关成本发生的时间差值。
对于多项成本需要同时控制的网络计划:
ΔTi-j=TFi-j-(Th-ESi-j)
对于单一项目成本需要控制的网络计划:
ΔTi=TFi-(Th-ESi)
ΔTi-j、ΔTi―分别为双代号网络计划和单代号网络计划工作的时间差值;Th―高峰时段的最后时间点。
优先以时间差值最大的贷款程序i’-j’或i’作为调整对象,令
ESi’-j’=Th或ESi’=Th;
第五步:若峰值不能再减少,即求得均衡优化方案;否则,重复以上过程。
2.零售信贷成本综合控制理论模型
零售信贷成本计划控制是指零售信贷在放贷过程中对贷款项目的成本控制。图3显示了基于客户价值的零售信贷成本综合控制过程模型。
在限定的贷款期限内,编制出最佳的成本进度计划及进度控制措施,并将计划付诸实施,在执行该计划的成本控制过程中经常检查实际成本控制进度,收集、统计、整理成本控制现场的进度信息,并不断用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相比较,确定实际进度是否与计划相符,若出现偏差,以便及时分析产生偏差的原因和对后续成本的影响程度,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或调整修改成本控制计划及相关程序,并再次付诸实施,如此不断地循环,直至最终实现项目预计目标。此过程是一个循环渐进的动态控制过程,它包括计划、实施、监测、调整四个控制要素。其基本过程如图3所示。
在计划期,在持续经营过程中,零售银行对贷前认知成本(包括认知成本、产品成本)、贷中成本(包括服务成本、产品成本、资金成本)以及贷后成本(保持成本和信息成本)的平均值大小有一定的了解。零售银行通过历史成本信息就能够推断出在一定顾客量的成本水平高低。因此,零售银行能够根据预测的客户业务数量来推测各个阶段的成本量,成本计划往往形成成本控制的标准。
实施过程中,要对贷前、贷中以及贷后各阶段的成本进行记录,并定期检查成本是否与计划出现偏差。如果没有出现偏差,那么成本控制就完成了实施,反之,如果出现偏差,则需要分析其中的原因,采取纠偏措施。如果仍然有偏差,则需修改成本控制计划。反之,则实施成本控制计划。
成本的检测,成本检测是对单位客户的成本进行测量,对客户成本进行量化的过程。对显性的成本如资金成本、认知成本、服务成本可以用价格来度量,而对保持成本以及信息成本等隐性成本则需要用投入的人工、物质度量标准来测度。
成本的调整,成本调整是对成本实施的调控。在成本监测与成本计划不符的情况下,零售银行一方面要调整成本计划,另一方面则要对信贷实际耗费的成本进行调控。调控的方式是根据贷前、贷中及贷后实现的客户价值大小,增加有利于提高客户价值的投入,减小客户价值提高较慢环节的成本投入。
由于个人信贷的方式以及信贷产品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零售银行首先需要对各种客户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测算不同客户的贷款成本,并根据客户群数量的变化,制定零售信贷客户成本控制计划,在与同行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对成本控制计划进行不断的修正和完善,以期最终实现成本控制的目标。
上述模型控制的特点就是基于客户生命周期的贷前、贷中及贷后成本在时间上的继起和空间上的并存特征,并尝试运用网络优化的思想,构建零售信贷的综合成本控制理论模型,这一模型的构建为优化零售信贷成本,加强综合成本控制提供了有效的管理模式。
作者简介:
上一篇:小额贷款公司工作总结{优选5篇}
下一篇:小贷公司月度工作总结{集合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