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计16369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66分钟。
小学体育训练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小学教师职业技能 职前培养 自主训练
当前,教师专业化发展已成为人们的共识,教师专业化自主发展不仅仅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以人为本”发展核心理念的重要体现。小学教师职业技能职前自主训练是小学教师自主发展的内源性要求,是提高其职业技能水平,走专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由此,本文将从分析当代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入手,探讨新形势下小学教师职业技能职前自主训练的原则和途径、方法,以期为拓展小学教师职业技能职前训练,提高小学教师职前培养质量提供有效参考。
一、小学教师职业技能职前自主训练主体特点分析
小学教师职业技能职前自主训练的主体即当代小学教师教育专业的师范生,他们是当代大学生群体的有机组成部分,表现出当代大学生群体的共性,同时又处于为特定的教师角色做准备的职前培养时期,因而具有独特的师范特质,二者有机地统一在一起,构成了当代小学教师教育师范生的独特特点。这些独特性为其实现自主训练的有效性和实效性提供了生理和心理依据。
(一)身体健康,精力充沛。
当代小教专业师范大学生年龄主要分布在18―22岁左右,是生长在我国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新一代。其精力充沛,朝气蓬勃,富有活力,身体协调性、灵敏性及耐受性强,这一特点奠定了小学教师职业技能自主训练的生理基础。
(二)自我意识的增强与发展。
在现代大学生活自由、开放的环境中,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并趋向成熟。作为小教专业的师范生由于其所处的国家基础教育改革大背景及所将从事的教师职业与担当的使命,更能认识到自己专业发展的前途和责任,自我沉思、自我分析、自我反省增多,自主自立意识强烈,渴望独立地走自己的路,为将来的社会适应和职业发展做好准备。在这一心理基础之上,传统的以外在强加的职业技能训练方法已不适应学生的心理发展要求,只有在训练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使学生自觉地以教师的素质要求发展自己,由以学生身份被动地接受学习训练向以准教师的身份置于训练情境之中转变,把职业意识转化成自主参与训练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变“要我练”为“我要练”,才能切实提高职业技能训练的实效性。
(三)兴趣广泛,求新求变。
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思维敏捷,兴趣爱好广泛,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强,特别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生活已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通过互联网及各种媒体的利用,他们的知识面、视野较过去更加开阔,获取知识、信息的手段更加丰富。他们喜欢求新、求异、求变,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这一特点为通过多元化的途径和方法以有效提高小教专业学生技能的自主训练质量,达到目标,提供依据。
(四)价值取向多元化。
在当前社会影响下,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呈多元化发展。但是,在这种多元格局中,在我国社会变革发展的宏观背景和客观环境条件下,其健康、向上的价值观,如主体意识、竞争意识、进取意识、开放意识、信息意识、效率意识、创新意识、市场意识等仍居主导地位。一方面多元的价值观取向,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学生在把握教育教学理念时能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另一方面其主流价值的主导,有利于增强其开拓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团队协作意识、奉献意识,为职业技能的自主训练提供持续不断的内在趋动力。
二、小学教师职业技能职前自主训练原则
(一)序列化。
小学教师职业技能的习得与熟练掌握是一个渐进的螺旋上升的过程,具有长周期性和循序渐进的规律性。因此,在小学教师职业技能职前自主训练中必须贯彻序列化原则,在职前教育的整个阶段将小学教师职业技能据其发展的规律性进行科学合理安排,体现出从基本技能训练到专业技能训练,由易及难、由单一至综合的逐步深化过程。如,一年级,主要进行听说技能、文字与图形表达技能、现代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应用技能、以艺体活动为主体的美育技能的训练;二年级,抓好教学工作技能、学科专业技能、教育反思技能的训练;三年级,以课程研发技能、班主任工作技能的训练为主;四年级,强化教育研究技能的训练及各项技能的综合、提高训练。这一序列化的目标要求学生在开始大学学习生活时成竹于胸,并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进行有条不紊的持续开展的自主训练,逐步提高自身教师职业技能水平。另外,序列化原则还意味着通过训练在技能水平要求上的层次性、递进性。学生在自主训练过程中,首先要达到基本要求,即全面掌握小学教师职业技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其次要达到发展要求,即技能掌握运用熟练,为终身发展、成长为优秀教师奠定基础。
(二)开放性。
开放性是当今时代的精神特征。开放性教学是当前新课程的基本要求。小学教师职业技能职前自主训练要坚持开放性原则,即在训练内容、途径、方法上做到开放、多元,拓展自主训练的时间和空间,不断寻求规范化、多样化的训练途径与方法。
此外,就教师专业发展而言,其职业技能的职前培训只是其中一个阶段,它与入职培训和职后培训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开放性原则还要求做好职前训练与入职及职后培训的接轨,即职前训练不能只是存在于“象牙塔里”的风景,而应当走向小学“实战场”,走向社会,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三)整体性。
小学教师职业技能职前训练是一个由诸多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要素构成的系统工程。在传统的小学教师职业技能职前训练中,学生的训练是被动、有限的,不同技能的训练缺乏联系,重点在“三字一话一画”等基本功,智力技能等训练被弱化,学生整体技能水平不高,严重影响了小学教师职业技能培养的质量。因此,在小教专业学生职业技能的自主训练中必须确立整体意识,从全局角度来考虑,既要熟悉每项职业技能的特点,又要把握各项技能之间的内在联系,注重自主训练在内容、途径、方法上的系统性,实现技能水平的平衡发展。
三、小学教师职业技能职前自主训练的途径和方法
(一)课堂训练与课外训练相结合。
课堂训练主要是通过专门的教师职业技能课程课堂教学、相应的专业课程课堂教学及其他各学科课堂教学来实现技能训练的自觉性、自主性。如,在口语课程与写作课程中强化听说表达技能的训练;通过艺术课程和书法课程来实现文字与图形表达技能的训练;教学反思技能、教育研究技能等,则在教育教学专业课程中加强。当然,每项技能的训练并不能因课程的不同只机械地进行分类训练,还要把握课程与教师职业技能的多方面联系,善于思考、多做总结。比如,在每位教师授课过程中,仔细观察、体会教师是如何导课、设计、讲解、小结的,又采用了什么样教学方法,这样的教学有什么优点,如何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和要求,等等,并做好总结笔记。课堂教育教学的技能技巧就会在这种不断的思考、分析中得到潜在的提升。此外,还应抓住课堂训练的机会,多实践、多反思,发现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加以改进,提高自主训练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课外训练则是指在课堂以外通过多种途径,拓展训练的时间和空间来加强自主训练。比如,很多学校都建有包括有艺体教室、书法教室、微格教室、多媒体教室、心理咨询室等在内的小学教师职业技能实训中心,学生应充分利用好这些专门的场所,加强单项技能的训练;建立一个专门的QQ群,搭建网络平台,学生在这里展示技能学习、训练的成果(如书画作品、演讲视频、上课录像、教学课件、研究论文、教案设计等),获取或传递相关信息,相互交流技能训练中的心得或经验,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收集教育名言,多做课外阅读,写读书笔记,积累教育教学知识,提升研究能力;每学期听取一定数量的学术报告、讲座,汲取新思想、新观念,了解当前教育教学发展新动态;通过到小学的“观摩”、“见习”、“评课”、“实习”等活动积极进行校外实训;在青年志愿者活动及假期社会实践活动中着重教育教学的领域,突出师范性的培养;积极参加校内、校外的与职业技能训练存在相关联系的各类竞赛,以赛促训,以赛强训……
总之,将课外训练与课堂训练相结合,使自主训练的内容与范围得到延伸和拓展,实现与教学内容和相应教师职业技能的相互配合、相互渗透、优势互补,构建起自主训练的全方位、立体化网络,从而使每个学生的职业技能都能得到有效的、长足的保质保量的训练与发展。
(二)个人分散训练与群体集中训练相结合。
个人分散训练是学生训练独立性、自主性的体现。学生可以根据小学教师职业技能的总体目标和要求,合理、灵活地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进行训练,查漏补缺,促进技能的全面发展;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及特长,强化某一或某几个方面的技能,在全面的基础上做到“一专多能”。比如,通过临摹字帖,利用小黑板练习“三字”;晨起在校园一角朗读练“一话”;做家教练教学工作及管理技能;写教育教学实践的心得、总结教学反思技能;通过访谈法、观察法、文献法等方法撰写小学教育教学方面的调查报告,强化教学科研能力等。
个人分散训练的同时还应当与群体集中训练相结合。因为,学生之间通过交往,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群体。群体活动对其成员的智力、能力等发展有着积极的重大的影响。群体的感召力将为学生的自主训练提供持续不断的心理能量。譬如,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积极参加到诸如书法协会、教育协会等各类社团中去,通过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强化职业技能的训练;按一定人数组成若干自主训练小组,定期在组内进行演讲、说课、上课、集体备课等演练;推行班团干部轮换制、辅导员助理制,锻炼组织管理能力;成立如舞蹈、器乐、写作等不同类别的兴趣小组……在群体活动中相互激励,交流经验,切磋技艺,共同进步。
(三)单项技能训练与综合技能训练相结合。
小学教师职业技能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其内容丰富,复杂多样,各项技能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贯通。因此,训练的前提和基础是做好单项的、个别的技能训练,根据其性质、特征,依循小学教师职业技能的发展规律,由易及难、由局部到整体地进行。在夯实好这一基础之上,贯彻整体性原则,进行全面的综合的技能训练,使各种技能达到熟练与和谐,以形成整体的教育教学能力,掌握扎实、过硬的职业技能。如,教学工作技能可先将其细化为导入技能、讲解技能、提问技能、总结技能、课堂组织技能等专项逐项训练,反复练习,在此基础上,把单项技能训练与综合技能训练相结合,就可望有效地达到小学教师各项职业技能的形成和优化。
(四)定期自检与考核评价相结合。
目前,许多学校都已建立起一套从教育者角度出发制定的考核评价机制,成为有效促进学生在校期间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外在趋动力。然而,学生是职业技能训练的主体,如果没有学生内在的发展要求,这种外在的驱动力就无法发挥最佳效果。因此,在学生职业技能自主训练中,应当建立自主评价机制,通过定期自检,进行不断的自我反思与自我总结,加强自我监督,激发内在潜能。具体操作方法是,建立学生技能水平自测记录卡,按每个月、每学期、每年的周期,对各项技能按总目标要求进行自测,将每一阶段技能训练所达到的状态及训练的反思等在记录卡上作相应的记载。学生技能水平自测记录卡,不仅让学生在自主训练中感知自己动态的发展过程,积极进取,而且为教育者的总体评价提供参考,使评价机制多元开放,更符合现代教育理念,顺应时展要求。
总之,小学教师职业技能职前自主训练的途径和方法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职业技能的自主训练也应贯穿于学生在校学习过程的始终和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只要我们不断地思考和研究,以继承、改革和创新的精神,在教育者的科学、规范的指导下推进学生积极、有效的自主训练,就能更好地发挥小学教师职业技能职前培训对实现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而独特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司成勇.当代小学教育专业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内容、途径与策略[J].当代教师教育,2009,(9):26-31.
小学体育训练总结范文第2篇
最新关于优秀体育老师工作计划范文 ??一、指导思想: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人类社会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人们重视体育、关注健康。特别是“非典”的突然侵袭,对体育更有了新的认识。本学年度全面贯彻《体育与健康》的教学大纲,实施《新课程课标》。我校的体育工作,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本学期的工作重点,以申办高中示范校为契机,以科研兴教为目标,进一步将研究性学习带入课堂,加强对教师创新意识的培养,坚持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办学思想。适应新的教学要求,不断推进素质教育,落实体卫工作的两个条例和一小时锻炼,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培养出适合时代要求的合格人才。使学校的体育工作能迈上一个新台阶。
??二、加强体育组的建设:
??对教师进行师德规范教育,提高教师的自身修养,树立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探索教
??学规律,发挥教育功能,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充分发挥整体作用,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做到有计划,有目标。使体育组成为具有战斗力的集体。
??三、开阔新思路搞好日常教育教学工作:
??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按表上足、上好体育课,认真落实“两操三活动”,课余时间让学生真正动起来,确保学生每天有一小时的活动总量。本学期,要强化学生室内广播操的训练,举行广播操和眼保健操比赛,认真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确保成绩合格率达市规定指标。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面临当前教育教学的新要求,摆在我们体育组面前的任务更重了,要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更新观念,改革创新,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培养学生锻炼身体的方法,养成自我锻炼身体的习惯。
??四、做好器材管理:
??有标准,有计划地配置器材、设备等,落实场地、器材、设备的管理制度,做到器材有借有还的制度,确保其的使用率和安全性。
??五、积极开展教科研活动:
??根据教导处工作计划和学校关于开展教研活动的要求,本学期的体育教研组的重点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教师新课标的领悟和运用能力,并更好的抓好运动队的训练,在已有的训练经验上不断的总结提高和完善。在总结过程中注重训练的实用性和科学性。正常开展教科研活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优化教学结构,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认真学习体育理论知识和体育教学方法,注意工作经验的积累和总结,促进体育教学水平和业余训练水平的提高。上好每周一节篮球课,普及篮球活动。组内教师要开展好听课、评课活动,分管体育的校行政要加强随堂听课并及时反馈意见,以促进体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最新关于优秀体育老师工作计划范文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标准》为动力,深入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不断提高教学效率,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使学校的体育工作越上一个新台阶。以《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为体育工作的基本法规,以“健康第一”为宗旨,把学校体育工作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以科学的管理促进学校体育工作全面健康发展,建立完善科学的管理体系,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贯彻《小学生体制健康标准》。争创学校的体育特色,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
??二、工作目标
??1、继续深化教育科研,强化学科研讨,提高教学质量。
??2、抓实传统项目,加强业余训练,提高运动质量。
??三、工作重点及主要措施
??1、狠抓课堂常规,提高课堂质量
??本学期体育组将狠抓体育常规,提高堂课质量,根据大纲,新教材,积极组织好体育教师对新教材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使体育教师领会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根据新教材和学生具体情况制定好教学计划,备好室内和室外课教案。加强理论学习,提高师德水平,理论水平,教学和教科研能力。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为人师表,严守学校作息制度,不迟到,不早退。上课统一运动服装,对待学生耐心细致。建立好体育科研小组,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教科研,多统计数据,以论文的形式来汇总。上课多练,多讲,以达到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目的。
??2、规范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按表上足、上好体育课,认真落实“两操一舞活动”,课余时间让学生真正动起来,确保学生每天有一小时的活动总量。本学期,要强化学生室内广播操的训练,举行广播操和眼保健操比赛认真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确保成绩合格率达市规定指标。
??3、积极开展教科研活动
??根据教导处工作计划和学校关于开展教研活动的要求,本学期的体育教学的重点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教师新课标的领悟和运用能力,并更好的抓好运动队的训练,在已有的训练经验上不断的总结提高和完善。在总结过程中注重训练的实用性和科学性。正常开展教科研活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优化教学结构,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认真学习体育理论知识和体育教学方法,注意工作经验的`积累和总结,撰写教学论文,促进体育教学水平和业余训练水平的提高。上。组内教师要开展好听课、评课活动,分管体育的校行政要加强随堂听课并及时反馈意见,以促进体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4、抓好学校运动队的训练
??我校是长跑传统项目学校,建立健全完善的校级运动队框架,是长远的事。按照体育竞赛计划表,认真抓好的训练。制定好周密而详细的计划。每天保证训练一个小时。并规范运动队训练制度,要求各班主任和学校领导的积极配合和支持。为我校能成为体育特色学校而积极努力。加强田径队训练,争取在小学生田径比赛中获得好成绩。
??5、做好器材管理
??有标准,有计划地配置器材、设备等,落实场地、器材、设备的管理制度,做到器材有借有还的制度,确保其的使用率和安全性。
??四、活动安排
??九月份
??1、制订体育工作计划,召开体育教师会议,部署学期体育工作。
??2、制定教学计划,备好课,认真进行体育教学工作。
??3、各训练队制定训练计划,健全梯队建设。
??4、一年级认真训练广播操。
??十月份
??1、一年级广播操验收。
??2、积极搞好体育教学工作与运动队训练。
??十一月份
??1、做好《冬节三项赛》测试、上报工作。
??2、积极组队参加区毽绳比赛。
??十二月份
??1、积极搞好体育教学工作与运动队训练。
??2、各训练队认真进行冬训。
??一月份
??1、考查学生体育成绩。
小学体育训练总结范文第3篇
——某某中心小学申报省体育传统项目(田径)学校自评报告
我校始建于1912年,1977年定为镇中心小学,1998年镇政府投资1270万元易地重建,现学校占地面积63亩,建筑面积9680平方米,在校学生24个教学班共1312人,在编教师56人。学校于1999年评为中山市一级学校,2004年评为广东省一级学校。学校现为中山市田径传统项目学校、中山市乒乓球传统项目学校、全国语文学习科学实验学校、全国棋类教学实验基地、广东省绿色学校、中山市信息技术实验学校。
作为镇中心小学、省一级学校,我校秉承“致力于师生的可持续发展,对学生的一生负责”的办学理念,坚定不移地走“师生个性化发展”的特色办学之路。办学水平和效益不断提高。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校就作为中山市田径传统校,开展小学生田径竞技体育苗子的培养,在着眼于提高全校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爱好、培养终身体育的良好习惯的同时,取得了较好的竞赛成绩,在校内初步形成了让每一个学生懂体育、爱体育、会体育、练体育的良性体育环境,获得市镇教育界、体育界的高度评价。
我们基本做法是:
一、加强领导,落实条例。
我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认真落实《体育法》和两个条例(《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严格按照中山市教育局颁布的课程计划现学校一二年级每周开设三节体育课、三至六年级每周开设两节体育课,保证体育课质量是我校一直致力研究的主要课题。如今,我们在过去的偏重技能,与近年的课改游戏体育中找到了结合点,重新认识“四基”即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基础兴趣;培养学有兴趣、学有所长、学有技能的健康学生。体育课质量稳步上升。我校长年坚持每天早上8:15--:8:30为早操时间、10:05—10:20为体育大课间时间、下午3:10—3:15为眼保健操时间,下午4:15--5:00为学生体育自由活动和课外活动时间,两操一课和体育课外活动时间纳入学校文明行为规范班级考核和教师绩效考核,努力实现“让每个学生都运动起来,让每个学生都健康起来。”十多年来学生体育考试成绩合格率100%,优秀率达95%以上。学校每年举办一次校运会,学生参与面达40%;每年举办一次趣味体育美育节,学生参与面达100%。
我们认真抓好体育常规教学工作,确保优质的教学质量。我们注重抓好教学的各个环节,为了保证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原创:学校制定了《体育课教学常规》、《体育活动安全保护制度》等规章制度,保障学生安全参加体育锻炼。十多年我校没有出现过重大安全责任事故,我校还被全市文明单位。我们要求体育科的教师(尤其是负责传统项目的教师)必须制定好学期的工作计划,设计出每周、每节课授课的具体内容和要求达成的教学目标、使用的教学手段、器材等,使教学工作能根据不同年级和不同阶段的重点而有所侧重。2004年11月,我校徐永岩老师的体育试验课获得专家们的好评,并推荐代表三乡参加全市体育录相课比赛获佳绩。近年来,我校学生的身体素质综合水平不断提高,
自2005年以来,我校作为市首批全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监测学校,认真评估学生身体素质并及时上报,同时还参与指导本镇兄弟小学进行测试上报工作,受到镇教办领导的好评。
在面向全体,全面做好学生体育锻炼工作的同时,我校逐步形成了田径、乒乓球等特色强势项目。八十年代初,在办学条件十分简陋的情况下,郑慕贤校长争取到了市田径传统校的学生训练任务。二十多年来,学校始终把田径传统校的管理和训练工作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学校成立了田径传统项目领导小组。五任校长亲任组长,再从行政中抽调一名体育专干具体分管田径训练队,并安排专职体育教师操作教练。为了加强对学校体育传统项目工作的领导,我校田径传统项目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按照有关对体育工作进行了计划和总结;我们还制定了各个时期的竞赛目标,检查训练计划,落实训练经费,协调训练场地,使我校的体育传统项目工作常规、有序地进行。经过不断地总结,我校已初步形成了抓好田径传统校训练工作的常规管理经验和科学训练经验。2006年2月,学校具体分管该项工作的刘瑞明主任还在全市传统项目学校工作会议上作了主题发言。
二、条件保障、训练科学
条件是基础。我校体育训练场地和条件经验了一个从无到有的逐步完善过程。八十年代初的祠堂学校,学生训练场地狭小。1998年学校迁址新建后,我校建有标准300米6道田径运动场(目前正在改建塑胶跑道)。学校一楼大堂建有风雨体育场,雨天学生可以大堂锻炼和训练。1999年,学校建设了80平米方沙池体育器材场;2003年,学校筹资建了700多平方米的“欢乐天地”主题体育园地,学校还有两个标准彩色地面篮球场、五个羽毛球场练习场地、一个250平方米的乒乓球馆。镇党委政府非常重视我校体育设施建,已决定投资800万元新建内设两个篮球场的综合体育馆。各样体育运动器材配备齐全,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活动场地和器材进行课余训练。
人员是保证。为了抓好田径传统项目学校的工作,我校配备了三名专职田径训练教练员(其中一名本科生、两名专科生)、四名兼职体育教师。其中三名专职训练老师均多次参加了镇、市的教练员培训班,两名教练员是三乡镇业余体校教练。
经费是动力。为开展了传统项目训练,镇体委每年补助训练经费一万元,学校为训练教师发训练补助、每年购买教练服。据统计,学校每年所用项目基本经费、教练运动员补助、器材设施购买、外出竞赛等费用达五万元以上。
训练是生命。我校每学期体育传统项目工作纳人工作计划、有布置、有检查、有总结。刘杰校长和分管领导刘瑞明主任林荣立副主任能深入实际,掌握传统项目活动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特别是体育教师政治思想、工作、生活问题。年级组长、班主任能支持、关心体育传统项目工作。为了加强对学校体育传统项目工作的领导,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并制定了三年的体育发展计划,按照有关对体育工作进行了计划和总结;我们还制定了各个时期的竞赛目标,检查训练计划,落实训练经费,协调训练场地,使我校的体育传统项目工作常规、有序地进行。同时,我校非常重视与市内各传统项目学校的联系、沟通,经常与他们召开座谈会,互相交流经验,还与镇业余体校实行教体结合,互补长短,形成课余体育训练的网络,使我校的田径训练能蓬勃开展起来。
梯队和时间。我校田径队训练每周平均训练7次,晨练每次60次分钟,下午每次90分钟。在梯队建设方面,我校田径项目建有校级竞赛队、中年级组、高年级组参赛队、班校运会运动队,我校十分注意年龄梯队衔接,目前,9—13岁年龄段均有队员训练。
三、创新机制、形成制度
激励成体系。为更好地进行常年、科学的业余训练。我校田径训练工作到做到三有五固定(有计划,有救案,有总结;计划固定、时间固定、场地固定、器材固定、人员固定),为了加强对运动员的管理,学校制定了《运动员守则》、《运动员奖惩制度》等一系列考勤、奖罚制度,保证运动员准时参加训练,促使他们在训练中刻苦认真,吃苦耐劳,按照教练的要求自觉苦练,确保训练的质量和收到应有的效果。我们注重抓好队员的思想表现和文化学习,教练员经常与班主任联系,了解队员的情况,及时进行教育。对学习态度不够好、成绩比较差的队员,班级除进行教育外,还抽时间给他们进行学习辅导,保证他们不掉队。为了更好地了解田径队员的身体形态、技术状况、文化学习和其他资料,我们建立田径队员登记卡,把队员每学期的学习成绩、每学年的身体素质测试和技术测试、每年的体检结果记录下来,以便对不同的队员个案进行分析、研究,提高科学训练的效果。
竞赛成系列。学校根据学生的特点,建立了校内以传统项目为主的小型多样竞赛制度,安排了各种的系列体育竞赛活动。每年都举行体育美育节和校运动会,今年,将迎来我校第二十届运动会的体育盛会。我们还根据体育传统项目的特点,开展男子、女子田径对抗赛际、年级比赛,此外还有篮球、羽毛球、乒乓球、象棋围棋比赛等形式多样的群众体育活动,
四.辛勤耕耘,硕果累累
由于市镇体育及教育行政部门的全力支持和我校的高度重视,我校的田径项目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我校十多次被评为中山市优秀传统项目(田径)学校,近十年共输送40多名运动员到市体校,郑颖诗等12位运动员被纪中中山中学等省重点中学录取,3名运动员输到省体工队和。在竞赛成绩方面,我校毕业的郑妙诗在80年代初获全省标枪第一名,破省记录、获全国性比赛标枪第三名,郑观航代表参加全军运动会获跳高第一名;毕业生郑惠霞获广东省第十届运动会射箭第一名。郑建忠、陈淑琴、黄嘉怡多次代表中山市参加全省比赛都获得优异成绩。何文欣、郑建清、刘楚甄等运动员多次打破市跳高、60m市纪录。其中郑永春同学92、93、94连续3年打破市小学女子跳高纪录。我校多次在市级体育比赛中获奖。其中:广播操获市体育节比赛3次获一等奖。篮球、田径多次获市级比赛第一名。去年我校单独组队参加中山市第五届运动会田径丙组比赛,14人参赛11人获奖,并获团体总分第四名。我校教练员16次被评为中山市优秀体育教师和田径训练先进教练及市优秀教师。
小学体育训练总结范文第4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0A-0109-01
体育课堂教学设计是体育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根据某次体育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情况、场地器材等教学实际,针对体育课堂教学活动而进行的教学设计。由于初中生对体育课热爱程度不一,教师在课前征集教学设计提案、课中倾听学生意见、课后注重学生评价,能够为课堂教学设计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关注“提案”征集,丰富设计信息来源
体育课堂教学设计需要观照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教师在具体操作教学设计时要强调一定的自主性和自由性,这就为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设计提供机会。新课程标准推行以来,课堂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广泛征询学生的参与意见成为了共性认知。为了获取适用度更高的意见和建议,教师让学生以“提案”的形式呈现思路,综合考量学生的“提案”诉求,有针对性地设置教学环节。每次上课前,体育委员负责收集学生的“提案”,为教师备课提供重要的信息来源。教师针对学生意见进行评估,吸取学生的合理化建议,掌握学生运动兴趣的激发点,使课堂教学呈现健康发展的态势。有一位教师准备球类训练内容时,在课堂教学前收到体育委员送来的六份“提案”,有的建议教师改进预备运动形式,有的提议开展小组对抗赛,有的建议教师多参与小组活动,有的提出球类训练应该增加游戏成分,还有的建议教师按照学生的意愿进行分组活动。教师综合学生的“提案”意见,增加了游戏、竞赛活动等内容,而且在学生分组、教师参与等环节都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这样教学,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师生互动频繁,课堂气氛活跃和谐,课堂教学效果显著。
二、倾听学生意见,适时调整教学进程
在课堂教学执行过程中,教师要随时倾听学生的意见,以便对课堂教学程序、环节、方法等进行针对性的调整,提高课堂教学的适用性。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直接参与者,其感受意见有一定的价值度,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建议,并快速做出教学调整策略,满足不同学生群体的个性需求,给更多学生创设运动学习的契机。为了理顺意见提交渠道,教师要做好信息传递体系构建,小组、体育委员、其他班委会成员都是学生意见的直接传递者。在徒手操训练课堂上,教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展开训练,结果训练秩序比较混乱,小组长束手无策,训练效果不佳。教师及时召集小组长了解情况,小组长给出一些意见和建议:小组单独训练时,小组成员不听从安排,动作不规范,思想自由化严重,不如展开小组间比赛,让大家在比赛中进行训练,每个人都力争为小组出力,其运动表现自然会有大幅度提升。教师采纳了学生组间竞赛的意见,让各个小组抽签决定出场顺序。比赛开始了,小组成员登场亮相,学生尽心尽力操作,追求整体性、整齐度、规范化,课堂学习气氛非常活跃。教师充当评委当场公布成绩,排出小组竞赛名次,这样将小组训练变成小组对抗赛,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大为提高,训练态度、训练质量都有了质的飞跃。
三、注重学生评价,展开多重教学反思
制约课堂教学效果的因素众多,在课堂教学结束时,教师要及时收集学生参与体育评价的反馈信息,通过整合、分析、对比、归结形成课堂教学反思,为后续教学提供重要借鉴。课堂评价、课堂总结是重要的教学环节,教师鼓励学生参与评价和总结,可以了解学生训练的情况,掌握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和短板,为进一步改进教学策略提供明晰的思路。排球训练结束时,教师要求学生展开课堂小结,有的学生自告奋勇:这节课我们进行排球战术训练,开展了小组对抗赛,大家都表现得很好,特别是我们第一小组取得了多场胜利。学生都笑了,有一名学生插话:“老师加入你们小组才胜利的,这算什么本事?”有学生建议道:“下次老师不能总在一个小组,应该轮流到各个小组支持。”教师接受这个建议:“下次再举行对抗赛,咱们抽签决定,老师多参与几个小组的比赛,争取为更多小组赢得比赛。”教师邀请学生来总结课堂教学,给学生更多参与教学的机会。从学生的总结可以看出,教师参与学生活动,给学生带来动作示范,给出技术指导,还能够给学生带来精神鼓舞,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体育教学的积极性。
小学体育训练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苏州市青少年;业余训练;“体教结合”;发展趋势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Integration of Physical Training and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Juvenile Amateur Sports Training in Suzhou City
ZHANG Ai-li1 ,YU Qing-chuan2
(1.the second Amateur Sports School of Suzhou, Suzhou, 215000,2.University Sports Institute, Suzhou, 215006)
【Abstract】Through the results and the fact of “Combination” of the second Amateur Sports School to participate in the 2009 Jiangsu Province Provincial Sports preliminary,we did a lot of surveys and research to provide more data and reference models for the sports authorities and training of Amateur Sports School.
【Key words】Suzhou Amateur Training,Amater Traning, Physical Training and Education, development
我国的竞技体育一直以来实行的是“举国体制”,这种体制为我国进入世界竞技体育第一集团立下了汗马功劳,但随着我国社会的转型、经济的转轨,“举国体制”的弊端日益显露出来,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上也出现了招生困难,经费匮乏、读训矛盾严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相背离等众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体教结合”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强化学校体育工作、推进素质教育、促进青少年健康,为国家培养、造就高素质劳动者和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的一项新的重要举措,是整合体育、教育资源而实施的重要人才培养战略,由此可见,随着时代的进步,优秀运动员后备人才教育培养机制的改革势在必行。目前苏州市直属体育局的运动队及管理中心共有6个,他们代表了苏州市青少年各个体育项目整体水平,我们以苏州市第二青少年业余体校为研究对象(该校在2009年1月入选国家体育总局认定的“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名单),通过对他们参加2009年江苏省省运会预赛成绩和体育学校开展“体教结合”的训练模式进行调查和研究,可以为体育主管部门和运动学校的业余训练提供更多的数据和参考模式。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苏州市第二青少年业余体育运动学校八支运动队。
1.2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归纳总结法等。
2结果与分析
2.1苏州市第二体校参加2009年江苏省青少年部省运会预赛的竞赛成绩分析
江苏省全省运动会是江苏省政府举办的四年一次大规模综合性运动会,它是检阅全省所有体育项目的一次盛会,它也代表了江苏省全省体育系统各个级别、各个年龄阶段的最高体育竞技水平,青少年的竞技水平高低,是衡量该地区和城市体育后备人才储备状况的标志,也是在今后能否冲击最高体育竞技水平的希望,所以青少年部的比赛也是各城市参与项目、参与人数都相对比较多的比赛;2009年举行的全省运动会各个竞赛项目的预赛,是对参加2010年在常州市举行的第十七届全省运动会的一次提前检验,因此江苏省的各地方政府和体育主管部门都十分重视,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苏州市第二体校代表苏州市参加第十七届江苏省运动会预赛的运动项目共有八个:乒乓球、射击、自行车、摔跤、柔道、散手、套路、跆拳道。
2.2 苏州市第二体校在江苏省省运会青少年部比赛中获得奖牌总数、团体总分及排名
我们通过对比赛成绩册和表1中的数据分别分析苏州市第二体校各个参赛项目的基本状况。
1)乒乓球和自行车
乒乓球和自行车这两个项目是苏州市代表队参赛运动员最多、获得奖牌数最多的项目,两大项的金牌数、奖牌总数、团体总分苏州市均是第一。其中乒乓球项目金牌苏州队获得11枚,占该项目全部金牌总数的47.8%,比金牌第二的徐州市多了8枚;获得奖牌总数17枚,比排名第二的泰州市多了10枚,占奖牌总数的25%;团体总分也比第二名的泰州多了80分。自行车项目金牌苏州队获得7枚,占该项目全部金牌数的38.8%,比金牌第二的盐城市多了3枚;获得奖牌总数15枚,比排名第二的泰州市多了6枚,占奖牌总数的29%;团体总分比第二名的盐城多了54分。
2)射击、跆拳道、散手
射击项目获得的奖牌总数排名全省第一,金牌数和团体总分别排名全省第三;跆拳道项目获得金牌数量排名全省第一,团体总分第三,奖牌总数苏州和南京两个城市并列第4名。散手项目苏州队获得2枚金牌,分别和徐州、无锡、南通、淮安五个城市并列第2名,奖牌总数苏州和常州、扬州三个城市并列第2名,团体总分排名第三。
3)摔跤、柔道、套路
摔跤项目苏州队获得金牌数和团体总分排名全省第五,奖牌数全省第四;柔道项目苏州和常州两个城市都获得2枚金牌并列第5名;在获得奖牌总数上:苏州和镇江两个城市都获得6枚奖牌并列第7名。套路项目苏州队获得金牌数量排名全省第六,团体总分和奖牌总数分别排名江苏省第七。
从以上数据可以清晰地看出:苏州市第二体校参赛的8个比赛项目中,乒乓球和自行车这两个项目目前在江苏省处于领先的地位;射击、散手、跆拳道、摔跤这四个项目也属于第一集团;柔道和套路属于中游偏上水平。
2.3 国内外及江苏省青少年业余训练现状
2.3.1国内外青少年体育训练开展模式
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1996年有308282人,到2000年只有150508人,减少了157774人〔3〕。究其原因,主要是大家普遍认为竞技体育训练成才率较低,运动员出路窄,影响文化学习等。由于近年来高等教育的大力发展,特别是高校连年扩招,使许多优秀的体育后备人才不愿走体校这条路。我国三线队伍向二线队伍的人才输送率为6.10%,而二线向一线的输送率仅为1.96%,这种体育人才的高淘汰率严重影响了一些家庭对体育成才的态度,造成一些家长不支持子女从事竞技体育,使部分体育后备人才流失,从而导致了我国高水平体育人才出现了断层。
在欧美国家,运动员并不是从小就进行专项训练,而是注重在中学或大学阶段培养其兴趣和展示其天赋,然后再进行合理的引导。这样,他们不仅仅是运动员,同时也在学校接受正规的教育并被授予学位。美国NBA球员中有90%来自大学联盟,每年选秀的对象绝大多数是大学生;而在日本,选拔优秀运动员主要是通过两个途径:一是经过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实业团体或一般队―国家队逐层选拔;二是直接从高中或大学队中抽出入选国家队。日本国民开展体育运动的商业成分和群众参与意识浓重,雄厚的群众体育基础,为优秀运动员的选拔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相比之下美、日的优秀运动员输送培养模式有较大的合理性,值得我国学习和借鉴。
2.3.2苏州市第二体校业余训练模式
苏州市第二体校从1999年起与新区一中联办自行车队,开启了我市少年业余运动队走“体教结合”之路的先河,现有运动队由于专业不同,招收的运动员年龄不同,因此在实施训练和教学过程中也分别采用了不同的训练模式。
1)乒乓球项目采用小学―初中―高中一条龙训练模式,目前在体校训练的运动员包含了6岁―17岁不同年龄段的青少年,为了保证不同年龄的运动员既不影响学习又不影响训练,学校采用了小学生在附近的东大街小学上文化课,初中在田家炳中学初中部上文化课,高中在田家炳中学高中部上文化课;运动员专业训练就统一在田家炳中学体育馆,平时的吃饭、住宿由学校统一安排;这样既保证了学习的时间,又保证了训练的质量、也方便了对运动员的整体管理。
2)自行车项目运动员在高新区一中上学,训练在高新区一中附近新建成的一个标准的333.33米自行车赛场里面进行;射击项目的运动员训练在苏州市体育中心的体育馆里进行(这两个项目只招收初中生),文化课学习就在附近的彩香中学。
3)柔道和跆拳道两个项目都招收的是初中学生,平时学习都在体校自己办的学校里,训练就在苏州市体育中心的体育馆;摔跤和套路两个项目的运动员文化课学习在附近的苏州市三元二小,训练在苏州市体育中心体育馆。
4)散手运动员平时在苏州市工业园区唯亭中学上学,训练在该学校的体育馆。
苏州市第二体校的“体教结合”的模式,经过十余年的运行,收到了十分可喜的成效。在与其他学校的合作过程中,一般是学校向运动队提供训练场馆和学员教练宿舍,作为队伍训练和生活的场所。同时还负责运动员的文化学习。而运动队在参加省市比赛时都将以学校的名义参赛,通过一个训练周期的培养,向上输送优秀的运动人才。运动队是借助学校的优势资源培养后备人才,而学校可以通过运动队提高知名度,取得很好的社会效益。因此高新区一中成为四星级学校,其中它的自行车体育特色教育功劳不小;而田家炳中学也因为乒乓球运动的深入开展,近年来在苏州声名鹊起。
2.4 “体教结合”模式遇到的困惑
2.4.1 出发点和培养目标的差异
教育系统认为自身在文化育人方面的优点再结合体育系统在竞技体育方面的优势,可以减少我国竞技体育发展过程中长期未能解决的人才代价问题,以及通过高水平运动员参加比赛取得好的成绩来提升学校的知名度,推动校园文化建设;而体育系统提出“体教结合”的动机在一定程度上是为解决运动员的文化课教育问题,甚至是解决学历学位问题,为运动员退役后一次性就业提供更大的可能,其出发点的不同是客观存在的。在培养目标上,体育特有的竞争性使得“夺标主义”的思想根深蒂固。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教育部门认为体育是教育的一部分,“教体结合”是体育回归教育的本原,否则教育就失去了育人的根基。可是竞技体育追求的却往往是唯一竞争,残酷的现实是金牌的风光无限。因此,“育人”与“夺标”的目标差异也是导致“教体结合”和“体教结合”存在分歧的主要原因之一。
2.4.2 “学训”矛盾与竞赛目标不一致
目前全国各地大部分实施“体教结合”的学校,基本上都是教育部门提供优质教育条件,在手段上大部分学校只是采取了分散插班上课而已,而体育部门提供为学校争得竞赛殊荣的运动员,在训练上依然采取了传统的训练方式。因此,“体教结合”对于学生运动员自身来说,与过去变化的只是得到一个名校的学籍,他们期盼的既有针对性又能调和学训矛盾的模式并未真正实施。在竞赛体制上,教育部门主办的竞赛,侧重于体育运动的推广和普及,在运动员的资格上,强调在籍的学生,是按学段组织赛事;体育部门侧重于选拔体育后备人才,在赛事组织上按年龄段,因而在赛制上、在比赛时间和分组年龄段上经常有冲突现象。这一冲突现象的解决,有赖于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
3结论与建议
1)江苏省是全国的体育大省和体育强省,苏州是江苏省的体育大市和强市。通过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苏州市的竞技体育成绩在全国地级城市中名列前茅,但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政府部门职能的逐步转换,江苏省和苏州市青少年业余训练工作也遇到了全国各地体育运动学校一样的矛盾与困惑,说明现有的传统培养体制已经受到了外界较强的冲击和挑战。
2)“教育”和“体育”应该建立学校和体育系统的双负责制,建立有关处室领导参加的“联合办公”机制,以契约或合同(协议书)来规范双方的权限、责任及利益,遵循共同制订的各项管理条例及法规进行操作。在管理方面,应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估考核、监督管理制度,制订系统的管理条例。根据办学质量建立竞争机制,优胜劣汰,提高设点校的地位。同时,还可以采用分级负责制,利于各级设点校加强自身内部管理和主管部门简化管理程序。
3)建立学校运动课余训练的网络化、系统化,从全市及各个区、县范围考虑,纵横有序,既要注重一定的广度,也要重视上下衔接;打破地区界限,既要建立全市性网络,更要全盘规划,注意点和面的有机结合,建立起以重点中学和传统体育学校为龙头的课余运动训练体系。
4)处理好学校招生与体校招生的关系,对优秀苗子,设点校和体校学生同样有获得降分录取的权益。设点校和体校在对口输送的同时,也应承担对对方学校的输送任务。为了缓解学生初中、高中升学和运动训练高峰期的冲突,可采用减缓学习进程、配备优秀教师集中补习,用时间来保证运动员训练高峰期和学习文化知识的需要,保证学生学习、训练两不误。逐步完善竞赛制度,充分发挥其杠杆作用。重点奖励培养输送体育人才的教师及有关人员,对优秀的体育特长生在升学方面应有优惠政策,高校专业队教练应深入各级设点校,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辅导和教练员培训等。
参考文献
〔1〕祁社生等.上海市优秀运动队“体教结合”运作情况的调查与分析〔J〕.上海体育科研,2003(5):39-41.
〔2〕周建林.江苏省中学“体教结合”现状与发展对策的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体育学院,2006.
〔3〕黄衍存.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及对策
研究〔J〕.福建体育科技,2007(5):11-13.
〔4〕杨再淮.中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D〕.上海:上海体育学院,2002.
上一篇:小学体育课总结{整理5篇}
下一篇:小学体育校本研修总结{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