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计15974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64分钟。
小学体育教师研修总结范文第1篇
一、 研修目标
针对我省当前乡村教师发展专家指导不够、骨干教师引领机制不够健全等问题,依托“名、特、优”教师组建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打造教师学习共同体,推动乡村骨干教师成长,引领乡村教师全员发展。主要目标如下:
1. 在导师组的引领下,开展针对性强、形式丰富、符合学员实际发展需求的研修活动,为一定数量的乡村教师成长成为市级学科教学带头人、县级骨干教师奠定基础。
2. 发挥培育站学员基于岗位的引领作用,加强对全体教师的辐射,不断提升乡村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3. 进一步完善我省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机制。
二、 研修流程
各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要将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建设工作纳入当地教师培训年度规划。各市、县(区)教师培训管理机构(如大市教师发展学院、县级教师发展中心等)要指导导师组科学制定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研修方案,遴选网络研修支持服务机构,提供功能完善的网络研修平台,按照“建站”“研修”“评价”的程序,实施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研修工作。
1. 建立培育站
(1) 确定培育站主题。各市、县根据各学科、学段教师的专业发展现状,统筹做好各年的建站计划。对于教师人数较少的学科,可组建跨学科的培育站,也可依据地理位置相近原则进行协调,跨县区组建同一学科的培育站。
(2) 成立导师组。根据每个培育站的主题,成立导师组。每个培育站由3名导师构成导师组,其中1人为主持人。其中市级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导师组原则上由特级教师(或正高级教师)、大市学科教研员和高校(或省级科研机构)专家组成;县级培育站导师组原则上由特级教师(或正高级教师)、大市学科带头人和县级学科教研员组成。鼓励跨地区共享教育资源。导师的遴选实行自主申报,同级教师培训管理机构推荐,同级教育行政部门认可,上级教师培训管理机构审核。
(3) 选拔学员。所有学员均从乡村教师中推荐选拔。(根据《江苏省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施办法〔2015―2024年〕》,乡村教师包括县级人民政府驻地以外的乡镇、涉农街道和村庄学校的教师。)市级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的学员一般为县级中青年骨干教师,每个培育站25名学员;县级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的学员一般为校级中青年骨干教师,每个培育站30名学员。学员的遴选程序为自我申报、学校推荐、导师组同意、同级教师培训管理机构备案。
(4) 学员分组。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内可设立若干研修小组,选拔优秀学员担任组长,明确研修分工,建立研修小组间的合作竞争机制。
2. 开展研修活动
(1) 导师组业务能力提升
省、市教师培训管理机构组织开展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导师业务能力提升培训,主要包括培育站研修需求诊断分析、研修方案设计、研修课程资源开发、学员学习共同体构建、网络研修指导、线上线下研修活动设计、生成性研修资源开发、教师协同研修等。鼓励导师组创造性开展研修工作。
(2) 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研修
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研修采用集中研修与岗位研修相结合的模式,集中研修旨在确保研修针对性,岗位研修旨在确保指导个别性。在研修过程中,可以借助网络实现两种研修模式的有机融合。
集中研修是指导师组根据培育站学员的整体发展情况,结合乡村教师教育教学中的突出问题,预设研修主题,组织培育站全体学员进行主题鲜明的研修活动,可采用诊断示范、课例研修、专题研讨、考察交流、小型讲座、微课题研究、成果总结呈现等方式进行。集中研修重在现场诊断示范、经验分享以及研修成果的运用和展示。一年内集中研修时间不少于30天,暑假期间每月不少于2天,平时原则上每月不少于1天。
岗位研修是指研修活动要结合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学员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可以采取网上诊断、课例点评、问题解答、资料推送等方式,由培育站导师组对学员进行个别化指导。岗位研修主要以网络研修与学员现场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推动学员即学即用。鼓励学员将岗位研修渗透到校本研修活动中,深化学习内容,发挥引领作用,促进同伴共同发展。
(3) 教师培训管理机构保障研修
各市、县(市、区)要把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过程管理纳入年度常规工作。通过县级教师发展中心和市级教师发展学院,建立本地教科研训一体化与网络研修支持服务的协同机制,为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提供平台支持、课程资源支持、工具支持与专家指导服务,确保研修工作高效开展。要放大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的引领作用和辐射作用,培育站的工作开展要结合区域教研,以产生骨干引领、全员提升的积极效果。
3. 年度评价考核
省、市和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要做好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研修过程监管和绩效评估工作,建立制度,落实责任,不断改进方法,对培育站研修的关键环节、重点工作和实施绩效进行有效管理和考核。对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的评价以导师组的引领带动作用、学习共同体组建、研修活动开展、资源生成、学员学习成效等为重点,根据评价结果,对工作突出的导师组要给予奖励支持;对工作不力的培育站,取消其下一年度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申报资格。各市教育行政部门可以根据本方案的要求制定本地区培育站考核细则。省教师培训中心将组织学员进行优质课堂教学比赛和优秀教育教学论文评选活动。
网络研修支持服务机构要通过网络手段,有效纪录并反馈导师的指导活动和学员的研修行为与成效,为教育行政部门管理、考核、评价培育站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导师组要根据培育站的研修方案,完善内部管理机制,激励学员认真参与,乐于展示,积极分享。做好本培育站学员的管理、评价工作,通过小组评价和个体评价,对参与研修、支持同伴、完成任务、生成成果等进行有效评价,并发掘推荐优秀学习小组和优秀学员。对学习成效显著的学习小组和优秀学员,要给予专业发展的专门支持。
三、 职责分工
1.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
(1) 将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纳入省级教师培训规划,完善制度,建立机制。
(2) 专门拨付研修经费,保障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研修工作顺利进行所必须的经费支持。
(3) 做好对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研修工作的指导和监管工作,定期调研、交流、研究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运行情况。
(4) 发掘先进做法,总结典型经验,推广研究成果。
(5) 省教师培训中心负责全省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建设工作。
2. 市、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
(1) 将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纳入本地区教师培训规划,落实本地区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的规划和建设工作。
(2) 完善本地区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研修管理制度,建立激励、约束与保障机制。
(3) 加强市级教师发展学院和县级教师发展中心建设,建立区域教科研训一体化与网络支持服务的协同机制,提供满足培训需要的功能完善的网络研修平台,做好需要网络技术支撑的各项工作。
(4) 遴选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的主持人和指导教师,选拔学员,组建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
(5) 根据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的研修规划与职责分工,做好省教育厅下拨经费的管理,指导培育站合理、科学、有效地使用经费。
(6) 做好对本地区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的监管和评价,及时发掘好培育站、好学员、好成果,总结宣传推广先进做法、典型经验。
3. 培育站导师组
(1) 制定本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的研修方案。
(2) 组建站内学习小组,建立小组间的合作竞争机制。
(3) 组织集中研修,围绕主题开展研修活动,解决学员教育教学中的突出问题。
(4) 组织常态研修,对学员进行个性化指导。
(5) 指导本站学员形成研修成果,总结、提升、凝练优秀成果。
(6) 根据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做好本站学员的管理、评价工作。
(7) 及时发掘典型,做好典型经验、先进做法的总结宣传推广工作。
4. 培育站学员
(1) 根据培育站研修方案,制定个人研修计划。
(2) 认真参加集中研修,切实解决教育教学中的突出问题。
(3) 积极参加常态研修,改进日常教育教学工作。
(4) 有效利用培育站,养成网络学习的研修习惯。
(5) 树立分享、交流、合作学习意识,有效融入学习共同体。
(6) 学以致用,完成研修实践任务,提交培训成果。
四、 经费使用
1. 省教育厅每年下拨大市级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研修经费10万元,下拨县级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7.5万元。
小学体育教师研修总结范文第2篇
论文关键词:进修学校;教师教育:统领作用
对于大连市“十一五”教师教育系统工程而言区级教师进修学校既是承上启下的中转“枢纽”,又是上传下达的指挥“平台”;既担负着解读上级“命令密码”的任务,又发挥着整合信息、传输指示的功能;还担负着自下而上的各种信息的反馈与调控工作。在区域内中小幼教师教育工作中,进修学校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进修学校在区域“十一五”教师教育中发挥统领作用,具体方略包括以下几点。
一、在筹备动员中“统理”思想认识
“统理”的“理”是“调理”“整理”“理顺”“理清”之意。统理思想认识,就是要统一理顺思想认识,统一理清工作思路,统一达成新的工作理念。任何一项新的工作,统一思想、达成共识是不可缺少的。面对全区近百所中小学校(含村小),二百多所幼儿园所,五千多名专职教师,在贯彻落实新一轮教师教育工作中,**教师进修学校配合大连教育学院首先开展进修学校研训教师层面的“动员培训”,接着又先后组织了全区中小学“一把手”层面和“骨干教师”“教师教育专干”等层面的宣传动员活动,通过自上而下的思想沟通和宣传,理顺了大家的思想,统一了全区对“十一五”教师教育的认识,为正式启动“十一五”教师教育工作奠定了思想基础。在教师教育由“形式”建设向“内涵”建设发展深化的过程中,**教师进修学校也是通过层层宣传的专项培训,把基层中小学校校长、专干和教师的思想认识统一起来,形成全区上下步调一致、和谐发展的局面。
二、在规划计划中“统整”工作目标
“统整”的“整”是“调整”“整合”“整体”“集合”之意。统整就是在制订和实施工作规划中,统整区域教育长远目标和年度计划目标,统整预期工作目标和具体工作指标,统整纵向下级、横向行政业务之间的工作目标。作为承担全区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教育、教育科研、教学教研、信息技术、办学质量的业务指导单位,进修学校不仅接受上级各类业务部门的指导,而且直接受到区委、区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此,我们在制定区级“十一五”教师教育五年规划和年度计划时,并没有单纯照搬上级文件精神,而是整合国家、省、市的教育大政方针、工作目标,结合区委、区政府议教会精神和区教育行政工作规划目标、年度工作计划指标,并结合全区中小学和幼儿园实际,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的长远目标与近期目标、宏观目标与具体目标、终极目标与过程目标相统一的“十一五”教师教育工作目标体系。
三、在工作任务中“统筹”部门功能
“统筹”的“筹”是“筹划”“驾驭”“共谋”之意。统筹既包括统筹外部功能,形成行政、业务、督导“三套马车”并驾齐驱之势,也包括统筹内部功能,形成进修内部科研、培训、教研三位一体。**教师进修学校一贯坚持和运用“三论”的系统思维和工作方式,在“十一五”教师教育各项工作中,始终坚持“工作任务统筹,人力物力统筹”的工作思路。经过努力,基本形成“教育局行政领导、进修学校业务指导、政府督学室评估督导”“三套马车”并驾齐驱,行政业务一盘棋的区域教育工作格局,为全面实施“十一五”教师教育打下了坚实的组织基础、领导基础和环境基础。**进修学校长期以来倡导和实施的“教研、培训、科研”三位一体、研训结合、管用结合的内部工作运行体制,有机地将进修学校内部的教研部、培训部、科研室、信息技术等业务部门的职能和功能整合起来,既有明确的具体任务分工和各自相对独立的岗位职责,又有殊途同归的工作目标,形成研训一体化工作模式和活动范式。经过努力,“十一五”教师教育工作呈现出“行政搭台,业务唱戏”和“学校搭台,部门唱戏,一个部门唱主角,其他部门演配角”的和谐氛围。四、在实施操作中“统导”执行思路
“统导”的“导”是“指导”“引导”“导向”之意。统导就是指在实施操作中,一方面统导区域层面的宏观执行思路,另一方面统导具体工作过程的微观思路。任何一项具体工作的实施和落实,不同的工作思路、工作方式所产生的工作效果和工作效率是不同的,要及时、保质、高效地完成市、区各项教师教育工作,进修学校不能仅满足于“二传手”“上传下达”的角色,而是要首先认真领会、吃透工作任务和文件精神,在领悟的基础上,有机地把来自不同部门、不同领域、不同类型的工作任务及时分解,合并同类项,研究其不同的执行策略、执行模式、执行方法等,有指导地传达给执行部门及执行者。
为此,自“十一五”教师教育开展以来,**教师进修学校已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有指导性、规范性、实效性、可操作性的工作“手册”,如通过“校本研修周”活动,研讨、总结出《区域性以研为主的研训活动实施规程》《以训为主的研训活动实施规程》《以科研课题为牵动的区域研训模式》等;针对基层学校如何开展教师教育“形式”建设,总结、提炼出“校本研修制度建设”“档案建设”,形成文本《指导手册》,并发放至每所中小学校,有效地推动了我区教师教育各项工作的开展。
五、在组织管理中“统辖”步骤过程
“统辖”的“辖”是“管辖”“直辖”之意。统辖就是指在组织管理中,统辖时间管理,体现“同时”有“序”;统辖空间管理,体现“同步”有“形”。“十一五”教师教育增加了网上学籍动态管理、研训活动网上通知、网上互动及时应答等运用信息技术为手段的工作形式,教育学院可直接网上。研训工作指示,进修学校易处于被动局面。为改变这一局面,我区采取从工作时间上、程序上、顺序上对全区管辖内的近百所学校加以统辖。上级指令先由培训部学习、理解、分析,形成区级工作安排,然后通过基层校专干队伍“例会”详细布置说明后,再下发工作指令,形成每项工作统一时间结点、同一过程步骤的有序态势。针对近百所学校的五千余教师的学籍、学分管理,在教育学院还未下发《学分手册》《管理手册》之前,我区就分别自制了进修学校培训部门层面、基层专干层面、参训学员层面的教师教育过程管理手册,及时记录学员参加市、区、校级各类培训班及校本研修的情况,我们定期召开专干培训会、工作例会,及时反馈各种过程信息,并在网上设立了“专干答疑”“学籍管理”窗口,由专人负责解答来自基层专干操作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学员学籍的变动,学分的增改,也是统一时间内上报,在区专干统一指导下由各校专干负责更改。该项措施看似有些繁琐和“滞后”,但其过程和结果的质量和效率却在不断地提高。
六、在校本研修中“统摄”服务质效
“统摄”的“摄”包含“摄取”“捕捉”“获得”“兼理”之意。统摄就是指在校本研修工作中,从点、面、条、块四个维度立体地获得和达成服务的高质高效。校本研修是以中小学校自身为主体和主导的教师教育的有效形式和基本途径。对于进修学校来说,不能统得太死,管得过多,于是,我们把工作的着眼点转移到“条”“块”“点”“面”四个维度。
1.从“条”上,分学科专业引领。进修学校研训教师以各学科骨干教师为抓手,以骨干带全面;以常规研训活动为载体,渗透整合市、区教师教育校本研修专题;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课题牵动、任务牵动、教学诊断、教学反思、质量评估、质量分析等多种形式为辅助,统领学科研修工作。
2.从“块”上,分渠道摄取信息。如通过“大视导”以及干训、科研、教研、信息中心、中小教科、人事科、党办等相关行政和业务科室及专干等层面多渠道获得校本研修的信息,掌握基层学校校本研修的总体状况。
3.从“点”上,分专人包干到校。实行进修学校研训教师与基层中小学分工包干制。研训教师要定期深入到基层学校“一对一”咨询服务、现场参与、组织指导、管理;及时上传下达、反馈相关信息,或以几个教师同组联动的方式,共同介入。进修学校为此项工作进行专项培训,并制订《研训教师分工包干基层校校本研修工作指导意见》《月份实施计划》等指导手册,发放至基层学校与研训教师手中,使双方工作都有所依据。
4.从“面”上,分示范、点校层层辐射。由于校情不同,校本研修的主题、内容、形式不宜整齐划一,我区采取以示范点校为先行试点,层层辐射;利用对口校结对子进行传、帮、带,先后召开多次区域综合性、分片、分专题的大型校本研修工作现场展示会,通过展板、实物、电子、文本、专题片、现场演练、经验交流等,为全区中小学提供示范引领的榜样作用。
七、在机制保障中“统调”区域资源
“统调”的“调”是“调协”“调整”“调控”之意。统调区域资源,就是充分运用、有效利用区域人力资源、网络资源和机制保障资源。**“十一五”教师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不仅得益于市教育行政领导和业务指导,而且还得益于区委区政府每年议教会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和机制的保障。教师进修学校发挥一系列区域政策、机制的“统调(ti点o)”与“统调(dido)”作用,有效地保障了区域优势资源的合理共享和教师教育研、训、管、用系统工程的逐步深化和完善。
1.统一调配使用国内外培训基地。我们利用北师大、华东师大、东北师大、上海静安区教育学院、闵行教师进修学院,以及中小学名校干部、骨干教师培训基地,拓展“十一五”市、区级各类干训、师训的培训渠道;利用我区在香港教育学院、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国家教育学院建立的培训基地,并先后组织进修学校中层以上干部和中小学校长赴东南亚、香港、澳门、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美国等地进行教育考察和专项培训。
2.统一调动应用各项考核、评估、奖励机制。我们把基层中小学教师参加教师教育的学籍、学分管理、过程表现、阶段成果,区教育行政和政府督导实行的“校长职级制”“校长任期目标责任制”“学校等级评估”“干部竞聘上岗”“特聘高级教师奖励”“骨干教师专项奖励”“新上岗教师任职资格”,专任教师晋级、评职,以及干部教师评优选模等各项机制有机结合起来,并充分发挥进修学校在上述考核和评估以及奖励机制过程中的专家评委、业务评审、专业引领、参政议政、组织实施作用。
3.统一调控实施分层次、递进式、“超市化”的培训模式,实现纵向分层递进、横向菜单自选的立体研训格局。为避免干部教师培训往复、交叉,进修学校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认真分析、深刻思考,提出了“四六式”分层递进的干部培训模式,使参训学员各取所需,双向选择。目前,我区实施的“导师制名校长培养工程”“名校长领衔带教工作室”“特级教师名师工作室”“师带徒团队式”“网上博客论坛”等丰富多彩的“菜单式”“超市化”培训模式,凸显了我区教师教育的特色化、个性化、实效性、高效性、开放性的特点。
小学体育教师研修总结范文第3篇
通过校本研修,教师能够更好地发挥学习所获的技能及学习所得,也能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提高自己的教学修养,那么具体的个人工作计划怎么制定呢?下面是小编带来关于小学教师个人校本研修计划范文的内容,希望能让大家有所收获!
小学教师个人校本研修计划范文(一)为了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更好地为教学工作服务,根据学校的工作实际,自身的发展要求,特制定校本研修个人工作计划。
一、研修目标
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的师德修养,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促进自己对新课标的理解。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研修内容
(一)多读对自己有用的书,进行读书研习。
广泛阅读各类书目,不断充实、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领悟生活化、情境化课堂教学的真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同时,注意多钻研、勤思考,将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与理论结合起来,在总结和反思中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二)在实践中进行教学研讨。
目前进行的新课改对我来说是一种挑战,同时也是一次难得的锻炼机会。我将继续积积极参加校内校外的教研活动,平时就当天发生的教学突发事件,教学感悟反思,学生的思想问题及解决方法等与同组教师交流学习。
三、具体实施方案
1、勤于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1) 坚持不懈地学。活到老,学到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2) 多渠道地学。做学习的有心人,在书本中学习,学习政治思想理论、教育教学理论和各种专业知识,增强自己的理论积淀;也要在“无字处”学习,丰富的教学经验,以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通过网络学习新课标,在教学中理解应用新课标。
(3) 广泛地学。广泛地阅读各类有益的书籍,学习各种领域的知识、技能,特别要学习现代信息科技,不断构建、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
2、多听课,坚持做到听好每一堂教研课,做好教研笔记。
取长补短,努力地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3、勤于动笔,提高教育科研水平。
(1) 及时积累专题研究的第一手资料。
(2) 尝试进行教学案例的分析,把自己的专题研究从实践层面提升至理论层面。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走进学生心灵,创造多彩人生,学习,再学习,在学习中不断超越自己。
小学教师个人校本研修计划范文(二)新的学期,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现将本学期个人研修计划拟订如下。
一、研修主题
以“提高作文课堂教学实效性”做为本学期个人研修主题。研修重点:以提高自身素质为基础,以课堂教学为重点,以提高学生作文质量为突破口,以新课程标准为指针,为语文教学成绩的全面提高而努力。
二、研修目标:
1、加强理论学习。
通过参加集体学习及自学等方式认真学习新理念,及时把握课改的前沿信息,并努力运用于课堂教学实践之中。
2、立足常规教学。
潜心钻研本学段教材,以上好每一节课为前提,不断总结和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逐渐突显出个人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特色。
3、注重经验积累。
积极撰写教学反思、案例和论文,将教学过程中的点滴感悟记录下来;随时上传到小学语文论坛,以便达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效果。
三、研修措施
按照个人工作特点制定一年的发展研修计划,努力结合自己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做到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在工作中思考,在思考中实践;在反思中改进,在改进中提升,使研修、工作、发展同步推进。
1、研读课标
研读《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习作阶段目标要求,交流课标研读体会,以便准确把握各学段习作目标要求。
2、钻研教材
钻研本学段教材中习作内容,整理归类,总结出本学段习作内容的共同特点,找出难点问题并和其他同行交流研讨,以便全面把握小学教材中的习作类型及习作难点。
3、交流互动
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发表自己的看法,与全体教师主动交流研修历程。结合区域内的教研活动,认真上好作文指导课并做好案例分析、总结和再设计,以此锻炼对习作指导课的驾驭能力。
4、撰写经验
在平时的教学中,坚持写教学反思、记录研修过程中的得与失,不断积累经验,学期末形成关于作文教学的经验论文,争取在教学刊物上发表。
小学教师个人校本研修计划范文(三)新的学期又在春暖花开的季节来临了,踏着轻柔的春风,面对着生机无限的校园,心中又充满了无限的期待和斗志。校本研修是新课改以来一直所倡导的一个十分利于教师成长的方式,它的制定和实施理念更加符合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对教师提高教育教学能力起到了切实有效的作用。为了使自己的业务水平有更大的提高,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特制定个人校本研修计划。
一、工作理念:
1、坚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原则。
2、把新课改的精神落实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
3、建立扎实、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4、积极探索适合学生发展、深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5、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
二、学习内容:
1、以《〈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纲要〉及解读》、《〈学科课程标准〉及解读》、学科新教材等为主要培训教材。
2、以典型课例和专题课教学教研为媒介进行“研”“训”,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3、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进一步提高师德。
4、学习《教师反思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反思意识,要经常反思自己的教育观念、教学行为,主动进行教学方式的改革,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三、学习形式:
以参加学校校本研修活动为主,个人自主研修为辅。在学校安排下,统一内容,统一进度,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学习。根据学习内容,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并进行实践。在自学的同时,要做好重点突出的学习笔记。
(1)专题培训
交流研讨、教学设计、说讲评课等形式,将培训学习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2)专题总结
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教学经验,对以优化教学过程的基本原则、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习惯和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等方面进行探索。对其他教师的专题总结、论文、调查报告、实验报告、教案、观察日记等进行分析与系统整理。
(3)网上学习
充分利用自身信息技术知识的网络资源优势,在网上查找所需学习资料,进行互相学习和交流。
四、研修主要措施:
1、认真参加集体组织的学习培训,作好培训记录。
2、认真参加学校的校本研修活动,吸取其他老师的成功经验。
3、精心准备自己的研修课程,发挥信息技术特长,努力提升使用现代教学设备的能力。
小学体育教师研修总结范文第4篇
虚拟和现实相结合的管理共同体的构建
以网络平台为主体的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构建一个务实、有责任感、懂培训的管理团队,这是实现培训有效性的一个关键点。对各级教师远程培训而言,这个管理团队,在市级层次就是由市级总管理员、市级各学科班主任组成的管理团队和由市级学科专家组成的辅导员团队;在县级,就是由各区县培训机构和遴选的区县各科班主任组成的管理团队和区县学科辅导老师组成的辅导老师团队;具体到一个学校,则是由学校管理团队组成的校点班主任,骨干教师担任的学校辅导员。这不同层级的管理团队和辅导团队,对进行远程培训的中小学教师而言,在网络上,他们适时地进行组织管理,网上交流,网上学科专业引导,网上答疑。在虚拟的网络中,通过电话联系、QQ交谈以及论坛交流。在虚拟的网络空间,培训的管理团队和辅导团队,与老师们形成了一个网络虚拟共同体,这个共同体成员之间的联结,就是以共同完成远程培训任务为共同目标。网络团体构建成的管理共同体,需要在实际团体中进行远程培训管理探索,总结管理经验,提出问题建议,会商未来远程培训管理有效途径,结成实体的培训管理共同体。以四川省乐山市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为例,2010年9月乐山市依托全国教师继续教育网为学科远程培训平台启动了乐山市第一批乐山学科远程培训,培训项目为全市3693名中小学老师语文、数学、英语学科的学科培训;同年11月,乐山市参与了“国培计划”中小学几个小学科的培训项目,这几个培训学科依托的网络平台有全国教师继续教育网、新思考网,教师研修网;2011年4月,乐山市启动第二批学科远程培训,这次也是依托全国教师继续教育网开展的全市4212名教师的学科远程培训。这样大规模数量教师参与远程培训,不仅需要网上的虚拟团队适时的管理,还需要管理团队从网上落实到网下到位,进行问题研究和策略探索。在这几个培训项目开展期间,乐山市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在学科培训中期专门召开了各学科辅导专家研讨会,共同探讨远程培训的有效性,以及学科辅导专家在远程培训中所要担当的重要角色;在培训后期,召开了县级培训机构项目负责人研讨会,分析全市学科远程培训所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探索农村教师学科远程培训有效性的有效策略。在2011年国培结束后,乐山市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组织参与国培计划的班主任、辅导老师召开国培研讨会,总结国培计划中远程培训对教师专业素质提升的有益和不足之处。从网上的交流,落实到现实团队中的共同研讨,形成一个经验丰富,认识到位、管理到位的管理团队,这是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所必须具备的首要要素。
虚拟和现实相结合的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构建
利用网络培训平台提供资源的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从他们登录进入平台学习的第一天开始,来自不同区域的教师们就在网络平台上形成了虚拟的教师网络共同学习体。在这个平台上,老师们可以针对平台提供的学习资源,在平台提供的相应板块里相互交流。这些交流形式包括论坛发帖、研修日志的,教学反思和教学叙事的撰写,作业和总结的提交。通过这些方式的交流,在这个虚拟的平台上,老师们形成了网络虚拟学习共同体,他们共同奉献和分享这个共同体成员在远程培训中的教育教学经验与智慧。但这个共同体所共享的平台毕竟是虚拟的,老师们需要从虚拟走向现实,在现实的教学教研中展示、交流、分享远程培训所获所得。这就是远程培训在教学中的实践运用。安徽无为县教师进修学校所提倡的现场研习,就是远程培训在现实教研中的实践运用,也是参训教师们的虚拟共同体走向现实教研共同体的一个范例。这种现实的教研共同体,可以由市级中小学教师培训机构和教研机构,也可以由不同区域的教师培训中心和当地的教研机构共同组织发起,共同营造远程培训现场研修的气氛。乐山市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在2010年的国培过程中以小学英语学科作为了一个试验范例,在此次现场教研的活动中,师训中心选取了一个县级区域的一所小学作为教师培训现实共同体研修的场域,让本区域参加国培的小学英语教师,现场做了一个新方法新课堂的展示,将网络上所习得的理论,用于实际的课堂中,这是一次非常有益的远程培训实效性的探索。2011年6月中旬,乐山市师训中心又选取了另一个县级区域,做了小学数学现场研习会。组织发起者是乐山市教科所小学数学教研员兼2011乐山市第二批学科远程培训小学数学辅导专家。这次现场研习会参加的人数和内容的丰富,都超过了2010年国培小学英语的现场研习会。这次现场研习会,更好地把网络虚拟的管理团队、辅导团队以及参训教师团队联系在了一起,让这些不同的虚拟团队走进现实,形成了远程培训的现实共同体,其间交流了经验,展示了远程培训所得成果和经验。2011年11月,乐山市师训中心利用“国培计划”继续教育网“国家专家到我身边”初中语文远程视频答疑会在乐山召开的契机,组织了两个区县近100名正在参与“国培计划”初中语文远程培训的老师们参加了现场答疑会。这样的现场答疑会,让专家从线上走到线下,与教师们面对面交流,同时也让老师之间从线上走到线下,面对面共同交流,起到了网络交流到现场研修的良好效果。这样的现场交流和答疑,深得很少有机会与专家面对面交流的农村初中语文老师们的好评,加强了老师们参与远程培训的有效性。
小学体育教师研修总结范文第5篇
尊敬的各位专家、领导:
大家好 !首先我代表汉川市教育局向各位专家、各位领导表示热烈欢迎!现在我将我市教育干部培训工作自查情况向各位专家和领导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市从 1990年起开始教育干部培训工作,汉川市教师进修学校当时被确定为湖北省中小学校长培训试点单位,负责对全市中小学校长实施培训。经过十几年的实践探索, 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已步入规范发展的轨道。至今举办了二十期教育干部培训,共计学员1283名。(现在岗440名。小学校长272名,中学校长168名。)其中,举办了中小学校长岗位培训班10期,参训学员835名;(其中,小学在岗校长272人,参训率100%;中学在岗校长168人,参训率100%。)举办了中小学校长提高培训班5期,参训学员209名(不包括在省、市级参加提高培训的校长);举办了小学校长骨干研修班2期,参训学员68名;举办了中小学后备干部培训班3期,参训学员171名。在培训工作实践中,我们不断探索,注重对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的研究,“九五”期间,曾在《人民教育》、《中小学校长》等有影响的刊物上多次发表研究性文章,出席原国家教委在黑龙江召开的全国干训工作经验交流会并作书面发言,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报分别报道我市的校长培训情况; 2001年以来,我们以“九五”校长培训工作为基础,不懈努力,创造性地工作,在培养和建设素质高、业务精、善管理的校长队伍实践中探索了一些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今年被湖北省教育厅授予教育干部培训先进单位、先进个人。
二、具体做法
(一)领导重视,健全组织,完善机制。
首先,强化领导机构,完善运行机制。为落实教育部《关于“十五”期间全国中小学校长培训指导意见》的精神,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十五”期间中小学校长培训的意见》,我们成立了以分管教育的副市长张艳为组长,教育局局长钱继斌等为副组长的汉川市“十五”小学校长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汉川市“十五”小学校长培训实施意见》。明确职责分工,进修学校主要负责制定培训计划、食宿安排、学籍管理、教育实践等;紧密配合,协调一致,形成了有效的培训运行机制。
其次,建设了一支专兼结合,善于从事校长培训工作,有较强培训能力的教师队伍。目前,进修学校配备了专兼职干训教师17名,其中专职6人,兼职11人,全是本科及以上学历,高讲12人,讲师5人,兼职教师中有教育行政干部4人。还配备了1名专职管理员。
第三,为进一步搞好教育干部的培训工作,我市加大了对教育干部培训基地建设的经费投入。目前,进修学校有阶梯教室一间 300座;计算机教室4间计算机200台;多媒体语音室2间;鑫诺卫星接收设备一套;并组建了校园网并宽带接入国际互联网。还有能满足学员生活需求的生活设备;同时十分重视干训实践考察工作。建立和建设了实验小学,城关二小(原城关四小),港堤小学三个校长培训实践基地;
第四,健全培训管理制度。在各期教育干部培训班开班之前,进修学校都先完善培训手续,并建立学员学籍档案(见档案材料);按照省指导性教学计划,结合学员特点,认真研究制定教学培训实施计划(见各期教学档案材料); 在培训中,使用的教材是省指定的材。除按要求开齐全部课程,保证教学课时量外,同时,安排一定的时间组织学员研讨,并到市内外一些示范性中小学学习考察,并要求写出考察报告;对学员的学习过程和培训效果加强考核测评;培训结束,严格按学籍管理规定,由进修学校填写结业证书,上报市教育局审批后颁发培训结业证书。
(二)分层施训,形成网络,注重实效。
教育干部培训工作严格执行《中小学校长培训规定》和《全国教育干部培训“十五”规划》的有关规定,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用一致,按需施教,讲求实效的原则,努力提高教育干部的思想政治和业务综合素质。从 2001年4月起,我们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开办汉川市“十五”小学校长骨干研修试点班(后确定为全省三个省级试点班之一),参训学员35人,研修班以在职业余研修为主,研修总课题是《农村小学管理创新研究》,下设10个子课题。通过近两年的实践与探索,骨干研修达到了预期的目的。课题《农村小学管理创新研究》被汉川市教科所确定为重点科研课题,现已申报湖北省干训科研课题。
我们确立了四种不同的培训形式和培训内容,针对性地开展了骨干研修,普通研修,岗位培训,后备校长培训四个不同层次的校长培训。几年的培训实践证明:以骨干研修为突破口,以普通研修为重点,以岗位培训为基础,以后备校长培训为补充的培训策略是合乎事物发展规律的,也是合乎我市教育发展实际的。
同时在市教育局和进修学校干训中心指导下,以乡镇为单位开展学校中层干部培训,我们已在城关镇、韩集乡进行了试点工作,城关镇第一期培训学员 76人,韩集乡第一期培训学员62人,现已结业,培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另外,发挥已培训校长的辐射作用,以学校为单位,在校长的指导下,开展教师培训。我们已在城隍镇农利小学进行了试点工作,这种校本培训模式得到省厅领导和专家的认可与好评。
经过几年的实践,成效是显著的:
1.促进了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生根开花。我市的校长培训工作,始终以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为主要研修内容。校长通过培训,认识了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探讨和研究了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实施和推进了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小学校长骨干研修班”的学员不仅是市、乡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试点的旗手,有的还是乡镇实施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试点工作指导小组的组长。在短短的几年中,创新教育深入人心,素质教育硕果累累。垌冢镇五一小学坚持改革对学生的评价体制,尝试用素质教育报告单,其探索体会文章刊登在《中小学校长》杂志上,城隍镇农利小学创新教育体会文章刊登在《中小学继续教育》杂志上。
2.提高了校长的综合素质。一是提高了校长的政治思想素质。在研修中,我们坚持政治培训与业务研修并举。要求学员学习邓小平理论,进行“三讲”教育,领悟“三个代表”的精髓,告诫学员加强政治修养,反腐蚀,拒诱惑。参训校长在复杂环境中能表现出高尚的政治思想情操,率领教师站稳三尺讲台默默耕耘。二是提高了校长的创新素质。研修给校长提出了新课题,给校长开辟了另一番新天地,经过学习和探索,校长们初步掌握了小学教育科研知识,增强了创新意识,提高了创新能力。为科研兴校和科研兴教奠定了基础,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创造了条件。三是提高了校长的管理素质。研修中,校长们就现代学校中师生的新特点、新需求、新变化如何实施新的管理进行了充分的研究和探讨,并走出去考察学习,调整了管理思路、更新了管理观念,校长回岗后,更注重对人的管理,更注重规范管理,更注重服务管理。
(三)加强研究,不断总结,提高质量。
“十五”小学校长提高培训是一个崭新的研究课题,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去探索。在几年的实践中,我们的体会和认识是:
1.根据校长需求,结合农村小学教育实际确定培训模式。我市确定的小学校长骨干研修,小学校长普通研修和小学新任校长岗位培训模式分别为“理论研修课题研究”、“理论研修专题研修”、“集中培训回岗实践总结提高”。
2.理顺培训关系,突出培训重点,确立全新的培训教学形式。第一,以课题为纲,专题围绕课题转。在小学校长骨干研修中,我们坚持以理论研修作基础,以“创新教育”课题研究为中心,坚持课题统摄专题。整个研修活动中,一切围绕“创新教育”课题研究展开,一切为“创新教育”课题研究服务。第二,以用促学,理论研修为课题研究服务。在理论与实践,学与用的关系上,坚持从理论着眼,以实践为落脚点,从实践出发,针对性地教、有的放矢的学,促进学用结合,防止理论与实践脱节。第三,以讲导学,教员围绕学员转。培训始终以学员为中心,把培训的主动权还给校长,充分调动学员的积极性,创造条件让学员主动发展。干训教师不光在“讲”上下功夫,更要在“导”上花气力,学会点拔,善于帮扶,巧于指导,培养校长的研修能力。第四,以学促“变”,研修培训为“创新教育”服务。培训不坐而论道,也不搞就事论事,而是紧密结合学校实施“创新教育”的热点、难点问题,边学边议、边学边思、边学边用,把研修过程变为研究“创新教育”的过程、提高教学质量的过程和增强办学效益的过程。
3.加强研修管理,优化考核评价过程。“十五”校长培训比“九五”培训内容更开放,形式更灵活,学员的自主性更强,自学研讨的时间更多。针对这些特点,管理要与之相配套,我们推行了理论研修统一要求、严格管理,实践活动分别要求、统一评价的管理办法。在几年的校长培训实践中,我们对提高培训的考核办法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和总结,初步形成了我市小学校长提高培训学员考核办法,制定了《汉川市小学校长骨干研修和普通研修学员考核办法》,具体作法是以理论研修评价为基础,以课题(专题)研究评价为重点,实行环节监理,抓好阶段督查,致力总评提高,注重自我评价,落实民主评价,以评促学,把评价过程变为学员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过程。
三、努力方向
1、 继续抓好常规培训。对已接受过任职资格培训的校长,在“十五”期间要有70%的校长接受累计不少于240学时的提高培训。对全市50岁(含50岁)以下在岗校长普遍进行不少于40学时的计算机和网络基础知识技能的专题培训。经过考核,要求中小学校长分别获计算机初、中级合格证书。
2、 继续加大委托培训工作的力度。按照教育部全国中小学骨干校长高级研修班的培训模式进行更高层次的培训。
3、 加强干训基地建设,为多元化培训模式的实施提供必要条件。首先配齐配好干训人员,教育局和进修学校要对干训人员安排从数量和质量上给予保证;加强干训教师的培训,通过委托培训、挂职锻炼等培训方式,加强全体干训教师的多方素质的提高培训;加强培训基地硬件建设,增加资金投入;尽快着手进行干训网页建设,开展校长网上培训,通过与网络设施好的院校进行资源共享等方式开展培训。
4、 充分发挥小学、初中、高中和职业高中校长工作研究会的作用。一方面要加强学术研究和经验总结,将大量的、丰富的实践经验进行归纳、提炼,上升为新的教育理论,不断丰富教育科研成果;另一方面,要围绕教育发展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为教育行政领导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校长培训是一项复杂的永久性的教育工程,要学习和研究的东西很多,需要付出艰苦而长期的努力。我们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不断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开创我市校长培训工作的新局面。
谢谢大家!
二四年十二月十五日
上一篇:小学体育校本研修总结{5篇}
下一篇:小学体育教师总结{甄选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