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计18886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76分钟。
关于党员调研报告范本 篇一
党的报告指出,要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加强进城务工人员中党的工作,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党员动态管理机制。为此,笔者对县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服务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探索与实践
近年来,县认真贯彻落实党的精神,本着有利于党员合理流动,有利于党组织教育管理,有利于流动党员发挥作用的原则,积极建立新机制,探索新方法,搭建新载体,构建了城乡一体党员动态管理机制。
1、建立城乡一体党员动态管理网络体系
一是创组织设置。针对党员教育管理难、党员发展纳新难、党员作用发挥难的“三难”问题,及时印发《关于改进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的意见》。按照有利于发展经济、有利于党组织开展活动、有利于加强党同群众联系、有利于新农村建设的原则,以经济关系和社会联系为纽带,以各种组织形式和产业链条为依托,突破城乡界线和行政区域,通过抓延伸、抓拓展、抓统筹,在农村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组织和“农村党组织科技致富示范基地”中建立产业党小组84个。采取上文库“单独建”和与所在村、相邻企业“先联后建”的方式,建立非公企业党支部17个,规模上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率达到100%。结合实施“农户增收计划行动”,在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农村党组织中建立城乡、村企帮联型党组织100对,使城乡基层党组织动态延伸、全面覆盖。
二是实施网络管理服务。依托县党建网,设立流动党员信箱,公布“12371”党员咨询服务电话,建立党组织和党员信息库,充分利用现代化网络通讯技术,搭建党员互动平台,逐步实现了党员信息化管理、网络教育培训和网上咨询服务。同时,积极开展“三项教育”。即:实行“远程教育”,流出地党组织指定专人,每月通过网络或群,加强流动党员的联络、教育和管理,并建立工作情况记录本,将每月工作情况详细记载备查;开展“网上教育”,在县党建网上开设流动党员信箱,加强流动党员的联络、教育和管理;实行“委托教育”,对外出党员进行行前教育,并主动与流入地党组织联系,委托他们代为教育管理。
三是建立健全工作机制。针对流动党员来去难掌握、管理难度大等问题,我们及时印发《县流动党员管理办法(试行)》和《县流动党员管理服务工作知识问答》,探索建立十项新机制。(1)登记备案制度。基层党组织设立《流出党员登记薄》、《流入党员登记薄》,对流动党员逐一登记造册,做到流入流出时间清楚、去向住址清楚、联系方式清楚、发挥作用情况清楚。(2)定期报告制度。流动党员在外出期间,定期或不定期向所在地党组织汇报思想、学习、工作以及参加流入地党组织活动等情况。基层党组织每月向县委组织部报告流动党员管理服务工作情况,并及时调整流动党员信息库,实行动态管理。(3)专用电话受理制度。开通“12371”党员咨询服务专用电话,印发《县“12371”党员咨询服务电话受理暂行办法》,明确受理时间、受理方式、受理范围、办理程序等,确保与流动党员联络畅通。(4)持证管理制度。对短期外出(6个月以内)的党员,核实情况后发放《流动党员活动证》,并每年查验1次。(5)流动党员接收制度。认真做好流动党员的接收工作,对拒不接收按规定转来党员组织关系或持有《流动党员活动证》的党员,及时进行查处。(6)定期联系制度。建立流动党员联系卡,指派专人负责,经常与外出流动党员所在组织生活党支部联系,与其互通情况,掌握信息,并以印发《致流动党员的一封信》等形式,将支部有关工作情况和要求转告外出流动党员。(7)定期走访制度。对流入党员,及时了解情况,关心他们的生活,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和困难。(8)流动党员补课制度。对未能参加党组织重大活动的外出流动党员,党支部指定专人通过电话、网络、等多种方式负责对其进行补课。(9)流动党员教育培训制度。坚持“三会一课”等制度,通过建立流动党员“活动日”,定期组织外来流动党员上党课、观看电教片,引导他们在本地做贡献,为家乡谋发展。(10)流动党员奖惩制度。对在外出期间表现突出的流动党员,党组织给予表彰奖励;对外出流动党员无正当理由不及时办理组织关系转接事宜、长期不与党组织联系,连续6个月不参加组织生活、不交纳党费的,党组织对其进行批评教育、组织处理。
2、探索城乡一体党员动态管理新方法
一是全面推行“党员生日”制度。由乡镇党委、县级部门党组(党委、工委)统一印制“党员生日”贺卡,在流动党员生日来临前,由所在党支部采取上门走访、网上谈心、手机、信件邮寄等方式,为流动党员发放“党员生日”贺卡,开展谈心交心活动,了解流动党员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听取流动党员对党组织的意见和建议,并将谈话过程在《党员生日谈心谈话登记簿》上记录, 党支部及时进行研究,帮助解决问题。截止目前,全县共向流出党员邮寄“党员生日”贺卡129张,上门发放70张,发送祝福178条。
二是全面推行 “编外指导员”制度。对农村流动党员,由乡镇党委负责,主要选配乡镇领导、包村干部、村干部和流动党员亲属中的党员担任“编外指导员”,实行“一对一”或“一对多”的结对联助机制。通过乡镇领导包抓、包村干部包联、村干部包管、亲属党员一包到底的“四包”方式,加强流动党员的联络教育。对居民党员,由所在党组织负责,主要挑选社区党组织书记、支委、离退休党员、流动党员原工作单位负责人以及亲属党员,担任“编外指导员”。流动党员“编外指导员”每月以电话、网络、手机等现代化手段与外出党员联系,做流动党员的政策宣讲员、学习辅导员、意见收集员、工作监督员。
三是学习推广“党员中心户”制度。学习借鉴安塞县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新制度新做法,在全县农村推行了“党员中心户”制度。按照“居住相邻、从业相近、易于集中、便于管理”的原则,各村党支部通过设置党员中心户、中心户联系党员、党员联系群众,形成了“村党支部+党员中心户+党员+群众”的农村党建工作新机制,进一步延伸了基层党组织功能,密切了党群关系,增强了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全县共设置党员中心户436户,联系党员2130人,联系群众7310户。
3、搭建城乡一体党员动态管理新载体
一是深入开展“双向沟通”活动。利用春节流动党员返乡访友的有利时机,组织开展“双向沟通”活动,即:党组织开展“送学上门”,对外出务工返乡党员进行党性教育,通报支部活动开展情况;外出务工返乡党员向党组织汇报思想,谈学习体会、谈打算,对群众谈见识、教技术,互通有无、互相促进。
二是丰富主题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回村就职、回乡创业、回报家乡”等主题实践活动,鼓励外出务工成功人士带资金、带技术、带信息、带订单、带朋友回乡兴业,带动农村闲置劳动力外出谋出路。黄牛铺镇黄牛铺村流动党员李保才, 从20xx年开始就带着五六个人去宝鸡找活干,如今他所在的建筑工队已壮大到四五十人,还经常手把手给工友教技术,保证他们出得去、长久有钱挣。面对破旧不堪、岌岌可危的村级小学校舍,他与村支书带头各捐款500元,动员村民集资,并利用自己的瓦工技术,加固维修校舍,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好评。
三是开展结对帮扶活动。积极开展“一对一”、“一对多”等形式的结对帮扶活动,动员优秀流动党员主动与流出地贫特困户结对子,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为家乡公益事业捐款捐物。截至目前,全县流出党员共引进资金7.4万元,发展产业项目6个,带动就业141人。各级党组织先后为流动党员家庭办实事好事49件,开展创业就业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120人次,帮助6名流动党员解决了创业资金,走访慰问流动党员91名。
二、问题与难题
由于城乡一体党员动态管理尚处于探索阶段,与新形势新任务相比,还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和亟待破解的难题。
1、行踪难掌握,不利于一体化管理。少数流动党员组织观念淡薄,外出前和返回时不向流出地党组织汇报,与党组织失去联系。有的流动党员担心影响打工挣钱,不愿公开甚至刻意隐瞒党员身份。有的流动党员不愿受约束,外出不领流动党员活动证,即使领了活动证,也不主动与党组织取得联系,造成流出地、流入地“两不管”现象。尤其是部分大学毕业的学生党员和党员只是将组织关系挂靠在原户籍所在地党组织,人却长期在外流动,管理难度更大。
2、活动难开展,不利于一体化教育。由于流动党员教育管理体制缺位,没有建立起全国统一、规范有序的管理体制,一些流动党员到外地后,用人单位对流动党员管理不够重视或没有党组织,致使部分流动党员的学习教育无法落实。一些流动党员不主动亮身份,不与所在地党组织联系,使流入地党组织无法对其进行思想教育。一些流动党员工作不固定,工作和居住地经常变换,流入地和流出地党组织均无法对其进行经常性思想教育,党组织生活也无法进行。
3、作用难发挥,不利于一体化服务。部分流动党员外出期间对原党组织的工作不闻不问,对家乡建设漠不关心,不愿发挥党员作用。部分流动党员迫于生存压力,一心打工挣钱,把自己等同于普通群众,不想发挥党员作用。一些流动党员对自己放松要求,长时间脱离组织,放任自流,甚至做出有损党员形象的事情。
三、对策与思考
1、建立“上下联动”责任制。逐级建立县、乡、村三级党组织抓流动党员工作责任制,落实乡镇、部门党组(党委、工委)书记“第一责任人”、村党组织书记“直接责任人”和流动党员编外指导员 “具体责任人”的责任,实行“专人抓、专人管、专人负责”,加大党建目标责任考核,逐步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流动党员管理服务网络。
2、建立一体化管理机制。建议依托居民身份证管理系统,把党员信息作为居民身份信息的重要组成,随时随地查询党员的信息。同时,建立全国联网的党员信息库,实现流出、流入地党组织信息共享、情况互通和远程查询,为流动党员动态管理夯实基础。
3、建立教育培训积分机制。按照“突出重点、分类计算、累计积分”的原则,对党员教育培训实行积分制管理,凡参加各级组织培训的党员,凭培训证、学历证等到上级党组织区分级别积分备案,全年累计积分至少要达到12分,每半年公布1次积分情况。对达不到积分要求的,限期进行补课;补课后仍达不到要求的,党组织对其批评教育、甚至进行组织处理。对流动党员教育培训积分重点加强监管,实行全国信息共享,让未参加教育培训或有补课记录的流动党员自加压力,自我教育,自我提高。
4、建立优秀流动党员激励机制。通过定期评选表彰优秀流动党员,鼓励和支持外出党员回乡创业,并在税收、贷款、项目等各方面给予 “优先”待遇,对招商引资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流动党员,按照一定比例给予奖励,激励流动党员积极发挥作用。
关于党员调研报告范本 篇二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农村税费改革的稳步推进,农村党员队伍建设面临着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为了进一步研究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在新形势下的特点,近期,我们重点围绕辖区农村基层党员作用发挥情况、党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三个方面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将调研情况综述如下:
一、相台街道党工委党员的数量结构及作用发挥情况
几年来,我们坚持“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党建工作思路,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委关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指导方针和工作要求,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全面加强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使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农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中有效地发挥了领导、保障、带动和监督作用。
1、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农业和农村工作中发挥了领导作用。
一是更新观念,引好了路。办事处各村级党组织通过“学教活动”、“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的大学习、大讨论等活动,积极引导乡村干部和广大群众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破除“小富即安、小进则满”等落后保守的小农思想的束缚,树立了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开放意识、发展意识、竞争意识,树立了适合本地区需要的新观念、新思路、新方法、新模式,激发了广大群众加快发展的积极性,以思想的大解放、观念的大转变,推动了经济的大发展。
二是因地制宜,选好了路。各村级党组织在认真研究村情和充分听取党员群众意见建议的基础上,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民增收为目标,把开发利用自身优势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相结合,选准了符合村情的经济发展思路,逐步探索出了一条符合本地实际、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协调发展的新路子。办事处提出了依托安钢、电厂等大型企业的地缘优势大力发展与之相配套的附属企业和第三产业,加快城镇化建设的发展思路。这些思路的确定为农业和农村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导向定位作用,较好地指导了农村工作。
三是强化服务,铺好了路。基层党组织把助农增收作为一项重要任务,通过建立合作组织,构建服务体系,组织村干部引进项目、普及科技、市场,为群众发家致富提供必要的信息、技术服务,解决了群众上项目、办企业、闯市场等方面的难题,加快了群众致富步伐。
2、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农村经济建设中发挥了保障作用
各基层党组织从为农村经济建设保驾护航的角度出发,逐步造就了一支有闯劲、有能力、有干劲的干部队伍,切实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
一是抓学习、领着干。认真组织村干部学习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市场经济知识,以及有关的法律法规知识,紧紧抓住在广大农村开展的“学教活动”的机遇,结合实际搞规划、定目标、抓落实。重点抓了四个层次的学习培训,解决了四个方面的问题。即抓好办事处党工委中心组学习,重点解决了党委班子成员思想不解放、发展经济思路不广的问题;抓好办事处机关干部的学习培训,着力解决了干部素质不高、指导工作针对性不强的问题;抓好村两委班子的学习培训,解决了村干部思想不解放、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办法不多的问题;抓好党员培训,解决了党员自富能力不高、带富能力不强的问题。通过四个层次的学习培训,提高了党员干部服务农村经济、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自觉性和紧迫感。
二是抓干部,带着干。积极推行了村党支部书记“两推一选”办法和村民委员会海选机制,真正把那些有水平、有能力、群众公认、德才兼备的人才推上了村领导岗位。在20xx年的村委会换届选举中,6个村圆满完成换届选举,共调整村党支部书记5人,有5个村党支部采取“两推一选”的办法选举产生了当家人;调整村委会主任5人,副主任5人,使一大农村能人成了农村经济的带头人,在每年的产业结构调整,落实增收计划方面均起到了带头、引导、示范作用。
三是抓制度,管着干。各村党组织普遍建立健全了各项工作制度,严格按制度办事,用制度管人。各村都建立了《学习制度》、《党员管理制度》、《三会一课一制度》、《工作报告制度》、《联合办公日制度》、《村党支部村委会联章联签制度》、《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开支审批制度》、《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现金管理制度》等,通过建立健全制度,乡村干部普遍增强了责任感和自觉性,形成了带头干、带领群众干的共识。
3、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带领党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发挥了带动作用
各级党组织,通过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带动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村文明新风尚、干部好作风的形成。
一是在带领广大党员群众调整产业结构上带出了好效益。各基层党组织组织动员广大党员紧紧围绕依托大中型企业这一优势,突出农民增收这一主线,要求党员带头发展个体企业,成为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带头人,并以实际行动帮助周围的群众,为他们出点子、谋路子、传技术、做贡献,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辖区6个农村中,除了有一个村由于历史原因每年的收入不足20万元外,其余5个村每年的收入都在50万元以上。村民的吃水、农业税等全部有村集体负担,除此而外,每人每年还有150到600元不等的年终分红,60岁以上的老人还有特殊补助。
二是在带领广大党员和群众建设新农村上带出了文明新风尚。各基层党组织坚持不懈地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要求党员带头讲文明、树新风,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做文明新风的倡导人、移风易俗的带头人、科学技术的传播人,引导群众讲文明、讲科学、团结友爱、平等互助、邻里和睦、共同进步。如焦邵村投资20多万元组建的50余人的女子军乐队,既安排了村内妇女的工作,更主要的是为全村精神文明建设建立了基地,该女子军乐队在安阳市也是小有名气。
三是在带领广大党员干部更好地为群众服务上带出了好作风。各基层党组织注重实践全心全意为服务的根本宗旨,积极带领党员干部为群众谋利益、办实事,树立了新时期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各村都组织党员、致富能人与贫困户开展了结对子活动,以党员为桥梁、纽带,为致富能人和贫困户牵线搭桥,教育引导贫困户鼓足信心脱离贫困,党员和致富能人共同为贫困户确定致富目标,进行精神、物质帮扶。目前,党员和致富能人共结对帮扶贫困户368户。
4、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推进农村建设进程中发挥了监督作用
为了使农村基层建设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各村始终注意加强制度建设,用制度监督约束干部从政行为,努力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管理氛围。
一是落实权利。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认真落实了村民选举权,依法选举产生了群众信任的村委会成员,逐步完善了决策机制,落实了“一事一议” 制度,在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和较大的公益性事业上做到了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保证了村民决策,稳定了群众情绪。同时,积极开展“五星级党支部”“五星级农村”等创建活动,提高了村民自治水平。
二是规范监督。建立健全了村民议事制度、重大问题决策制度、政务公开制度、党委定期谈话制度、村级财务管理制度。重点是在农村推行了村务公开、管理工作,各村都设立了村务公开领导小组和理财小组,设置了政务、村务、政务公开栏。每年冬季结合基层组织整建,对村社财务进行全面的清理审计,并将清理审计结果通过村务公开栏或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向群众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做到了内容、程序、时间、形式四统一。
三是规范党员干部管理。在村干部中实行了任期目标管理责任制,明确了村干部任期目标和年度目标,使村干部带着责任上台,明确目标干事。积极推进农村支部书记“两推一选”办法和村民委员会海选机制,对一些不能摆正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关系,缺乏理想信念,没有远大抱负的领导干部进行针对性的教育,经教育仍无起色的,坚决予以调整,实施降职或免职,真正把那些有水平、有能力、群众公认、德才兼备的人才推上了村领导岗位。在20xx年的村委会换届选举中,6个村圆满完成换届选举,采取“两推一选”的办法选举产生了当家人共调整村党支部书记3人,3个村支部书记保持了连任;调整村委会主任5人,副主任5人,使一批农村能人成了农村经济的带头人,在每年的产业结构调整,落实增收计划方面均起到了较好的带头、引导、示范作用。每年年终,采取“上考(办事处党工委考核)下评(党员群众评议)”的办法,对村干部进行全面考核,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分别在党员大会和代表会上进行述职,评出优秀、称职、不称职干部。办事处党工委对不称职村干部原因后,根据不同情况予以处理。三年来,有3名村干部由于工作不称职、群众不满意而被淘汰。
二、当前农村基层党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们虽然在加强农村基层党员队伍建设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农村改革的日益深化,特别随着辖区各村周边大中型企业越来越多地占用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失地农民越来越多,农村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为农村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当前,辖区农村基层党员干部队伍总体上是好的,素质较高,作风扎实,是一支靠得住、过得硬的队伍,但是与不断发展的形势、要求来衡量,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思想观念跟不上形势的发展,开拓创新意识不强。一些基层干部仍习惯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思维定势和工作方法,思想有些保守,行动有些迟缓。部分干部精神不振,缺乏争上游、创一流的信心和勇气,事业心、责任感不太强。特别是问题较多的村的干部,在困难面前怨天尤人,缺乏带领群众尽快改变贫困面貌的责任心和紧迫感,更谈不上治穷致富的发展思路,以致经济发展缓慢,集体经济薄弱。
(二)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低,与群众盼望致富的迫切心情不相适应。当前,广大农民群众盼的是致富,要的是服务,求的是保护,特别希望基层干部给指出致富路子。但有些基层干部能力不强,引导不利,服务不够,不能带领群众致富,群众想的盼的实现不了,急切的致富愿望变成失望,当干部再要求农民为集体做贡献时,就会产生抵触情绪,工作稍有差错,群众就会抓住不放,甚至激化干群矛盾。
(三)依法行政的能力弱,与群众日益增强的意识不适应。现在基层干部与农民的关系,已由过去的指挥者变成了指导者和服务者,不仅要带领群众致富,还必须依法行政。但有些基层干部不善于运用政策法律、示范引导等综合手段推动工作,仍然采取行政命令等传统方式,极易引起群众反感,甚至激化矛盾,换来农民强硬的回应,使一些问题解决起来愈加困难。
(四)党员队伍结构不合理,缺乏干事创业
三、基层党员、干部群众对农村工作的意见建议
从总体上说,当前,广大基层党员干部群众认为村党支部和村两委干部在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推进社会各项事业稳步推进,农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等方面,干部群众对此比较满意。但是面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如何进一步发展先进生产力?如何继续提高生活水平?对此,基层党员干部群众对农村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一是要加大科技普及力度。针对当前农民“最急的是致富无门、最缺的是技术技能、最怕的是市场变化”的实际,大力发展以职业教育、技术培训、技术推广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形式,为农村培育更多的农业技术能手和创业人才。
二是要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充分挖掘和发挥农业的区域比较优势,培育壮大地方主导产业,不断加快农产品龙头企业发展,紧紧围绕主导产业和特色产品,把企业引向基地和农户,把基地和农户引向市场。
三是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针对税费改革后农村基层组织经费普遍紧张,办公费紧缺,工作的积极性下降的实际,建议上级加大对基层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以实际行动帮助解决“无钱办事”的问题,从而稳定基层干部队伍,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四是要加强组织协调。要把农民组织起来,支持发展规模化加工企业、专业特色市场和专业种养大户,兴办各种类型的合作经济组织,架起农民与、市场、龙头之间沟通的桥梁,让农民在生产联合中组织起来。
五是要注重提高基层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要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科学文化素质、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的培养教育,帮助他们树立为农业服务的强烈事业心和责任感,通过建立奖励处罚机制,激发广大农村基层干部的进取精神,以此来推动基层干部的自身建设,优化干部队伍。
六是要加强党员先进性教育。通过教育使广大党员明确党员先进性的具体内涵,激发党员自我教育、自我改进、自我提高的自觉性;引导党员带头应用新技术、带头推广新品种、带头发家致富,树立先富的榜样,使广大群众有看头、有学头、有干头。
七是要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狠刹赌博之风、大操大办之风、封建迷信之风,整治社会治安秩序,用先进的思想和健康的文化教育引导农民群众,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创建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农村精神文明。
关于党员调研报告范本 篇三
区委组织部关于党员管理工作的调研报告
加强基层党员教育管理,对于增强党员的宗旨意识和党性修养,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为进一步加强党员的教育管理,x区实施了一系列党员管理办法,使党员日常管理工作更加科学、有效和精细,切实激发了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奉献精神,为加快x区建设成产城融合、城乡一体、生态宜居的x城市及助力xx城市建设提供了坚强的基础保证。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流动党员管理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确定党员去向,抓实党员管理。针对农村流动党员去向不定、管理困难等问题,各村(社区)党组织建立流动党员微信群,确保在外的党员能第一时间收到通知。同时要求农村流动党员在外出期间,凡居住地、联系方式发生变化要立即向所在党支部报告,街道党(工)委根据变化及时调整农村流动党员信息库,实行动态管理。党支部确定具体联系人,负责了解农村外出党员的思想、工作状况,及时向其通报组织的动态信息。
二是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使党员外出有所学。全区各村(社区)党组织组织农村流动党员订阅使用微信公众号、学习强国平台等网上学习台,及时传达学习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重要部署、重要文件解读等。抓住务工返乡党员节日集中返乡契机,结合党内“规定动作”和党员需求,集中组织流动党员开展“补党课、议发展”活动,让返乡党员真切感受到“组织始终在身边”。
三是重视人才回归,使党员回乡有所为。开展乡土人才联络和回归工作,建立与外出党员人才定期联络沟通的长效沟通机制,畅通信息交流渠道,打造“人走心不走”的外出人才队伍。通过加强和返乡党员的联络、沟通和交流,进一步拓宽村级后备人选渠道,建强村级骨干队伍,有效解决村干部队伍总体年龄偏大、文化素质偏低、后备干部偏少的“三偏”问题,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二)党员积分制管理开展情况
一是进行党员分类。x区以村(社区)一级党组织为单位,将党员划分为三类:一类党员为在村(社区)党员,包括离退休人员、在市内的外出务工和经商党员;
二类党员为到市外长期务工和经商党员;
三类党员为因长期卧病在床、生活不能自理等身体疾病原因不能正常参加组织生活的党员,此类党员不参与积分管理。
二是设置积分类型。党员积分制管理工作的核心是积分的设置,x区在充分调研村(社区)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管理现状的基础上,确立了“分类积分、量化考核,奖优罚劣”的工作思路,分值分为日常行为积分和评议积分两部分,日常行为积分和评议积分按照7:3的比例加权确定。日常积分依据党员参加学习、会议,参加组织活动,报告思想工作等情况由所属党组织打分。评议积分在每个积分周期结束时,由村(社区)党组织组织党员集中进行评议。
三是明确奖惩制度。各村(社区)依据年度内综合得分的高低,按照党员总数20%的比例,评选年度内村级优秀党员进行表彰;
按照党员总数10%的比例,推荐年度内街道优秀党员。对党员年度积分在后5名的,由党组织安排专人进行谈话教育,指出问题和不足,明确整改方向;
第一年被评为不合格党员的,由街道集中举办专题培训班,对党员进行重点教育,督促其认真整改。党员本人认识不到位、不改进或者连续两年被评为不合格党员的,按相关规定进行处置。
(三)“一编三定”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依据需求设定岗位。根据村(社区)实际,针对无职党员的具体情况,依据需求设岗,确保党员能够在岗位上发挥作用。村(社区)党组织组织进行调查摸底,重点了解无职党员的年龄、文化、能力、特长、分布状况以及家庭情况,并进行综合、登记造册。收集整理村(社区)在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掌握第一手资料,为合理设置岗位提供科学依据,在此基础上,按照因地制宜,因事设岗,按需设岗的原则,合理设置岗位,建立无职党员“一编三定”管理工作台账并公示上墙。
二是依据岗位确定职责。结合不同岗位特点,制定相应的岗位职责,将职责落实到每一个上岗党员,使党员做到有岗有责,避免岗责分离。街道和区组织部门组织多种渠道对上岗党员进行岗位培训,让他们掌握履行岗位职责必需的业务知识,提高他们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和水平,积极帮助他们解决工作中的困难,为他们履行好岗位职责创造条件。
三是定期参与评议。设立上岗党员履行职责活动情况登记簿,详细记录每个上岗党员的工作情况,街道每半年对“一编三定”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小结点评,对上岗党员进行评议,促进上岗党员在职履岗,区组织部门通过逐村观摩活动、党建考核、明察暗访方式对“一编三定”工作开展督导。将上岗党员履行职责的情况作为年度党员评议的主要依据,对发挥作用较好、表现突出的先进党员各街道给予表彰奖励。
二、存在问题
一是缺乏专职工作人员。目前我区,区街两级负责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皆为组织科或组织员办人员,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仅作为科室工作的一部分进行开展,人员力量较少。
二是专业培训工作较少。市级层面相关培训工作较少,对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系统、全面培训不多,缺少全年整体的规划。
三是党员组成结构不平衡。部分党员年龄较大,文化层次较低,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明显。
三、下一步打算
一是利用党建云平台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我区作为党建云推广试点区,充分利用好与工商银行搭建的党建云平台,进一步完善外出流动党员、农民工党员学习管理手段。将党员教育管理与产城融合、城乡一体、生态宜居的x城市建设、x专项斗争、x城市建设等工作相结合,确保党员队伍的先进性与纯洁性。
二是细化党员积分制管理。根据党员所在岗位、工作特点、年龄结构等实际情况,将党员划分为不同类别进行积分管理,围绕党员履行基本义务、参加基本活动、发挥基本作用等要求,制定积分考核内容和计分标准,并适时根据上级党组织有关要求单位年度工作重点运行实际情况等调整加分、扣分项。
三是加强督导,确保党员学进去。充分发挥“互联网+智慧党建”融平台,进一步完善站点学习制度,结合全区每月开展的“五务公开检查”工作,进一步加强站点和网上学习督导工作。积极组织开展党员干部学习教育活动,每月不定期组织村(社区)干部学习国家最新的大政方针、法律法规、农村实用技术等。
关于党员调研报告范本 篇四
(一)提高积极分子思想觉悟,端正入党动机,坚定主义信念作为重点。一是强化教育。各基层党委依托基层党校,采取集中培训、辅导报告等多种教育方法,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教育。二是支部党员学习安排入党积极分子参加。三是实行党员大会集体评议积极分子与介绍人专人培养帮助相结合的动态管理办法。要求定期召开党员大会对积极分子进行评议,党员定期找积极分子谈话。四是工委每年还通过举办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认真做好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教育工作。通过多层次的教育培训,全面提高入党积极分子的素质,坚定了理想信念,端正了入党动机。在发展员中我们严格做到没有培训的不予发展,培训不合格的坚决不发展,培训过期的坚决不发展。
(二)实施量化考核客观地反映了发展对象的实际情况。一是对发展对象日常表现进行量化。包括日常学习情况、向支部汇报思想情况、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情况、近三年来获得荣誉情况。对这几项内容通过查笔记、查支部记录、查各种资料证明等核实后进行打分,量化分在80分以上方可发展。二是对测验投票情况进行量化。包括工作态度与奉献精神、群众关系与团结同志、坚持原则与遵守纪律、作风正派与言行一致。对这几项内容通过组织发展对象所在支部全体党员80%以上和20%以上群众按照优秀、一般、差的选项进行测验,将测验结果量化为具体分数。并且规定优秀票达不到80%的、差票超过10%的不予发展。三是对谈话了解情况进行量化。组织考察谈话对发展对象提高对党的认识,端正入党动机非常重要。为避免人为因素影响,提高谈话质量,我们将谈话内容和要点进行量化,使谈话内容更加全面,结果更为科学。
(三)规范发展程序。对发展党员预审制进行了修订,从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汇报、教育培养、党内外群众测评等方面进行了明确的要求。一是要求积极分子每半年向支部党员大会做一次思想汇报,支部全体党员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评议。二是要求广泛征求党员群众的意见,严格执行党员测评投票的规定,在源头上保证了发展党员的质量。三是要求发展前由工委组织部专人对发展对象进行谈话,详细审察基层党委整理上报的发展对象有关材料,对个别材料不规范、不完善的责成有关党委重新整理。四是不定期调阅基层党组织发展党员工作的有关会议记录,检查基层党组织发展党员工作程序。
(四)实施发展公开。把发展党员工作纳入党务公开内容,主动接受监督,在预审考察、党支部拟接受预备党员及党员转正考察等环节,都要求被考察对象单位提前一天在醒目位置张贴考察公告。坚持对发展对象的基本情况、培养过程、审查等情况进行公示,并将工委组织部电话及专设的党务公开电子邮箱作为举报信箱,公示期为七个工作日。通过公示,广泛征求党员、群众的意见,增加了发展党员工作的透明度,自觉接受了监督。
为杜绝问题党员,我们还将审查中计生情况、纪检情况、公安部门情况由以前谈话了解改为分别征求各部门意见,盖章回复。严格要求审查必须由本人说明情况,由支部派人调查,确保了政审的效果,提高了政审的质量。
二、主要成效
(一)机关基层组织建设。一是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扩大党组织的覆盖面,创新活动方式,增强党组织的活力。新成立党总支1个;
帮助、指导、审批十个党组织按时进行换届改选。通过调整,把具有一定党务工作经验、热心党务工作的同志选拔进党支部班子,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作用,使基层党组织建设在以往的基础上有了明显的进步。二是制定下发了考核细则,明确工作职责、强化工作任务,规范工作内容,并通过建立月指导制度、季度考核制度、半年测评制度,充分调动基层党组织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机关党建工作的内在活力。
(二)党员干部队伍和党务干部队伍建设。
一是加强理论武装工作,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理论体系特别是科学发展观,继续抓好精神的学习,举办了区直机关学习贯彻党的精神知识竞赛活动,共有来自各党组织的90余名党员参加,竞赛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组织开展了区直机关工委专题讲座活动3次,培训党员460人次。积极组织区直机关各级党组织通过支部学习、专题讲座、书面测试等形式开展各类学习活动180余次。二是深入开展学习型、服务型、效能型、廉洁型“四型”机关党组织建设工作,以区直机关党组织为龙头,坚持党员领导干部带头学习、带头研讨、带头讲党课、带头调研等制度。三是做好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培养工作,举办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2期,培训积极分子18名。
(三)扎实推进“三创一落实”、创先争优活动。一是进一步丰富“三创一落实”活动内容,突出抓好“五个好”党支部建设,在机关党组织中开展党组织、党员践诺承诺,党组织分类定级等活动,提高党员的示范带动作用,增强机关党建工作的活力。二是通过开展“党员示范岗”、“优秀服务标兵”、“党建服务品牌”等载体活动,进一步增强机关党建工作的凝聚力和号召力。进一步创新活动载体,通过开展各类文体活动,建立“五个三”工作制度等,切实增强区直机关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号召力。
三、当前机关党员发展存在的问题
1、在党建目标化管理、党风廉政建设中,对党支部的督促、检查和指导力度不够,少数党支部自建能力弱和党员模范作用不强的现象仍然存在。
2、机关党建工作中创新思路不多,对工作的深入思考不够。
3、仍有个别党支部存在软弱涣散、不重视党建工作的现象,党建工作不能按照有关要求正常开展。
四、几点建议
在保证发展党员质量的前提下,注重向生产工作一线倾斜,向高学历高知识群体倾斜,向35岁以下青年群体倾斜。
1.坚持把生产工作一线优秀工作者发展成党员。近年各基层党委注重在生产一线吸收入党积极分子,把真正能吃苦、能奉献的生产一线人员发展到党内来,一线比例达到了61.4%。
2.是坚持在高知识群体中扩大党员发展比例。几年来,我们注重在高知识群体中发展党员。
3.坚持在35岁以下人员中优先发展优秀积极分子入党。在发展党员工作中,认真落实书记“七一”讲话精神,加大青年培养力度,把优秀青年骨干发展成为党员。对青年入党积极分子,在思想上加强教育,在日常工作中交任务、压担子,使其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培养,增强党员意识,促其尽快成熟。
关于党员调研报告范本 篇五
为全面完成省委组织部下达的党员分类管理试点工作任务,我部组建调研组就农村党员分类管理工作开展调研,通过广泛走访基层党务工作者、党组织负责人和党员、电话访问在外务工经商的流动党员等方式,初步掌握了全区农村基层党员管理的现状、存在的主要困难与问题,并就下阶段推进党员分类管理提出建议意见,现简要报告如下:
一、调研工作开展情况及农村党员队伍基本情况
本次调研主要针对农村(含农村社区)党员管理情况开展调研,共选取了xx个乡镇(街道)xx个村(社区、流动支部)作为样本点进行调研,共召开小型座谈会xx余场次,个别访谈(含电话访谈)xxx人。截止xxxx年底,我区农村党员共有xxxxx人,基本情况详见下表:
从调研的情况来看,我区农村党员队伍整体上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从年龄结构看,老龄化现象明显。xx岁及以上党员达xxxx人,占比达xx.x%。由于年龄偏大,党员中有重大疾病或行动不便的有xxxx人,占比达xx.x%。二是从文化层次看,素质参差不齐。初中及以下文化的有xxxx人,占比达xx.x%;
大专及以上文化的有xxxx人,占比为xx.x%,农村党员整体学历偏低。三是从服务处所看,流动性明显增大。服务处所在户籍所在地的党员有xxxx人,占比为xx.x%,流出省外的党员高达xxxx人,占比达xx.x%,其中最为集中是珠三角地区。
根据党员流动性、年龄、工作性质及管理方面的要求,大致可以分为在家党员、老年党员和流动党员等三个类型。三大类型党员又各具特点:
(一)在家党员:①年龄普遍在xx岁以上;
②从事农业生产或有稳定的产业;
③土生土长,熟悉本村(社区)的情况;
④参与本村(社区)事务的意愿和能力较强。
(二)老年党员:①年龄较大,身体较弱,视听不够聪敏,行动迟缓;
②人生阅历和工作经验较丰富,但整体文化层次较低,学习能力退化,思维较固化;
③入党时间早,党性较强,正义感强,威信普遍较高;
④对子女依附性较强,部分随子女迁居外地;
⑤对智能手机、互联网通讯等现代技术接受能力较弱。
(三)流动党员:①长期在外地,地点多不稳定;
②收入相对较高,经济条件较好;
③绝大多数属于青壮年,年富力强;
④或为生计奔波,或为事业打拼,比较忙碌;
⑤具有一定的文化素质,视野较开阔,思维较活跃,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较强。
二、当前我区农村党员管理的现状
近年来,我区坚决贯彻《中国党支部工作条例》《中国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等党内法规,农村党员管理产生积极变化,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是将党建工作纳入区委中心工作定期调度,通过“季点评、年考核”,层层压实责任,重党建抓党建的意识明显强化。二是通过推行分类管理,分层分类设置支部,同时积极筹措资金x.xx亿元高标准新建或改建xxx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有效解决了基层组织活动场所问题,支部“五化”建设得到加强。三是“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评议党员等党内组织生活制度基本落实。四是党员积分管理、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等党员管理制度基本建立。五是全区大部分党员的党的意识得到强化,先锋模范作用发挥较好,特别是在此次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广大党员冲锋在前,积极参与宣传发动、值班值守、志愿服务等防控工作,并自发捐款捐物,发挥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三、当前党员管理存在的主要困难与问题
调研中发现,当前我区农村党员管理也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与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日常管理不到位。组织关系转接不及时。流动党员在外即使有固定的住所和稳定的工作,也没有依据相关规定及时进行组织关系转接。部分党员本人有转移组织关系的意愿,但由于流入地党组织出于种种原因不愿接收而无法转移。甚至还有个别党员长达十多年时间未与支部书记有过面对面交流,仅仅偶尔保持电话联系。积分管理流于形式。各支部虽然都按要求推行了积分管理,但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应付上级检查的层面上,部分支部的积分管理办法照搬照抄,未结合实际进行修改完善,也未经党员大会充分讨论,动员党员主动参与积分管理不够,部分党员对积分存在“无所谓”现象,不关心、不在乎,积分管理对党员的激励和约束作用十分有限。党费收缴不规范。有机关企事业单位的退休党员组织关系转到所居住村,村党组织因没办法核定其退休待遇,有的党费也是按农村党员每月x.x元的标准缴纳。还有一些大学生党员在外有了稳定的工作和收入,因无法准确核实其收入状况,也是按农村党员标准缴纳。在村里的党员的党费缴纳也存在由村干部代缴现象,有的实际缴纳的数额与登记的数额不一致。
(二)组织生活质量不高。流动党员群体数量较大,加上个别老年党员因身体原因无常参加组织活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到会率较低。组织生活形式单一,党课习惯于采取“灌输式”“填鸭式”学文件的方式进行,互动讨论不够,学习效果不理想;
组织生活会会前准备不充分,自我批评往往“蜻蜓点水”,相互批评也是“隔靴搔痒”,没能“真刀真枪、红脸出汗”,没能真正触动思想和灵魂。
(三)作用发挥不充分。流动党员作用发挥有限。流动党员群体数量大且散布各地,点多面广,与党组织联系松散。虽然各支部都建立了流动党员微信群,日常在微信群里发布一些学习资料,下发一些工作提示或要求,但往往有回应的少,流动党员是否进行了学习或落实,支部不能有效掌握,支部与党员存在“单向联系”现象。流动党员由于长期得不到党组织有效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党性意识虚化、弱化,大部分未能发挥应有的先锋模范作用。大部分流动党员没有发挥收集信息、宣传推介、招商引资等应有职责。设岗定责履职情况不理想。党员设岗定责与实际结合不紧密,虽然都按要求组织无职党员认领了公益岗位,但岗位设置未考虑党员实际和尊重党员本人意愿,履行岗位职责没能成为党员个人自觉自愿的行动,事实上履职的情况并不理想,在群众中发挥的示范带动作用也十分有限。
(四)不合格党员处置不严。党员除了发生违法违纪行为依照规定必须进行处置外,对党员不按时缴纳党费、不参加组织生活、不做党组织分配的工作等方面不合格现象,甚至有极个别党员存在吸毒、信仰宗教等明显与党员标准不符合现象,只要不被相关部门查处,支部书记出于种种顾虑,一般不会采取劝退、除名等组织处置措施,致使党组织对党员的约束力下降,部分党员存在党组织生活“想参加就参加、不参加也奈我不何”的想法,党的意识、党员意识虚化、弱化。
(五)工作保障力度不大。力量不够。党务工作者培训力度不够,现有人员业务素质参差不齐,个别支部书记甚至连“三会一课”的概念、发展党员的程序、组织生活会怎么开等一些最基本的业务都不熟悉。党建指导员责任压得不实,履职情况不理想。特别是优化组织设置后,支部数量有较大幅度增加,对党务工作者队伍的数量和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现有工作力量很难满足需要。经费不足。区财政收支矛盾突出,除了保工资、保运转、保扶贫及民生事业支出外,对党建工作经费保障能力不足;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还有部分集体经济薄弱村,难以保障党建活动开展所需经费。
四、对策及建议
(一)理顺组织关系,推进“属地管理”。开展一次组织关系大排查,摸清每一名党员的工作、学习、生活以及身体等方面情况。对在外有稳定工作和固定住所的党员,在尊重党员个人意愿的基础上,尽量动员其将组织关系转移到其工作生活所在地党组织,避免其为参加组织生活来回奔波之苦。对没有转移组织关系的流动党员,市域内的要求其必须按时参加组织生活,否则依据党内规定进行处置;
市域外的则纳入流动党员管理。
(二)完善分类标准,优化组织设置。在组织关系排查清理的基础上,将党员进行分类。对农村(社区)党员,一类为流动党员,即长期在外经商务工,没有转接党组织关系的,编入流出党员支部,安排一名总支委员管理该支部党员。另一类为老年党员,指那些年老体弱、行动不便无常参加组织生活的党员,编入老年党员支部,另外安排一名总支委员管理该支部党员。剩下的党员则全部编入产业党员支部,由总支书记兼任该支部书记。
(三)丰富教育形式,增强学习实效。要对党员开展经常性教育,提高党员素质,坚定理想信念。结合党校组织党员轮训的同时,党组织要创新教育方式和载体,对产业党员,用群众语言、讲群众故事,多采取“身边人说身边事”“田间党课”或红色革命教育基地现场教学等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式开展学习教育。对流动党员,要通过微信、智慧党建app等网络平台,定期推送学习资料、学习视频,设置“学习感想留言板”,引导党员学习后发表体会心得,通过留言情况,及时掌握党员学习动态。对老年党员,党组织可安排年轻党员一对一定期送学上门。
(四)严格组织生活,强化党性锻炼。要严格党内组织生活,增强组织生活仪式感、庄严感。对产业党员,应当按照规定参加支部主题党日、支部党员会议。精心筹备组织生活会,党员要严肃、深入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大力推行“五事工作法”,引导党员参与村级事务管理和为民服务工作。对流动党员,推广和改进线上组织生活,实行报告登记制。鼓励党员到流入地党组织参加组织生活,每季度至少要向组织关系所在党支部报告一次个人工作、生活、思想情况以及履行党员义务、发挥党员作用情况,支部作好记录。对没有报告的,支部要及时主动与党员联系,询问了解情况。根据党员集中返乡情况,党支部固定时间点,每年组织召开两次流动党员专题组织生活会,每年度流动党员必须回乡至少参加其中一次流动党员专题组织生活会。组织开展“离家不离心、有事有我份”活动,发挥流动党员见识广、信息通、经济条件好的优势,动员他们为家乡建设事业献计献策,捐资助力。支部如实记录流动党员上述管理制度落实情况并作为流动党员考核的重要依据和对党支部工作考核的依据。对年老体弱、行动不便、身患重病的,主要采取送学上门方式做好主动服务和管理工作,及时向他们传达上级的政策和决策部署以及党总支的有关会议精神,了解掌握他们思想动态和生活中的具体困难并及时解决,动员他们响应支部号召,带动遵守有关规定并影响家人及周边邻居,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对参加集中学习和活动不作硬性要求。
(五)强化结果运用,完善积分管理。科学制定积分管理办法,严格考核评价,强化结果运用。组织农村党员“挂牌亮户”,增强党员身份价值认同和党员的荣誉感、自豪感;
根据党员特长、意愿,科学设岗定责。开展党员设岗定责履责情况季度评议,根据评议结果分梯度给予一定物资奖励;
组织党员联系农户(社区党员联系困难居民),及时收集、反映群众诉求,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六)严格执行标准,加强党费收缴。一是要核准核实缴费基数。流动党员、经商党员、离退休党员要如实向党支部申报个人月收入情况,党组织按文件规定核定缴费金额。二是做好缴费登记。党费一般由党员本人亲自交,产业党员应在主题党日活动时交纳党费,流动党员可用微信、转账等方式交纳党费,离退休(老年)党员党费,可由开展一对一服务的年青党员上门代收,困难党员可申请免交党费。党组织要做好交纳党费登记,为党员填写好党费证,增强党员缴纳党费仪式感。
(七)强化激励关怀,增强荣誉感。要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做好困难党员摸底,在元旦、春节、“七一”重要时间节点开展走访慰问,传递组织关怀。农村党组织书记要定期开展谈心谈话,了解党员工作、生活、思想状况。对表现优秀的,要积极向上级党组织推荐表彰,符合条件的,纳入后备干部培养。对流动党员,党组织要定期联系,了解情况,帮助其家属解决一些实际困难。重点做好离退休(老年)党员的关爱帮扶,安排年轻党员一对一帮扶服务,定期走访,对党龄满xx周年的党员,每年组织一次“关爱夕阳红”健康体检。
(八)严肃党规党纪,加大不合格党员处置力度。针对党支部对党员管理约束力不强的问题,适度加大对不合格党员的处置力度,通过由乡镇(街道)党(工)委、系统分工委的组织、纪检部门立案调查的方式,选取部分典型案例进行查处,并依规按程序进行处置,产生震慑效果,增强党组织对党员的约束力。
(九)建设“党群网阵地”,提高党员管理信息化水平。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成果,建立区委、乡镇党委、村(社区)党组织、党员、党员联系群众互助组等五级微信群,开发微信公众号,整合“五化大数据”app和视频监控系统功能,在区委组织部建立管理中心,负责管理营运、展示工作成效。
上一篇:供电系统更换申请报告范文
下一篇:地方文化社会实践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