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计21628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87分钟。
家务劳动周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劳动者选择 生命周期理论 中国劳动力市场现状
劳动力市场的均衡与非均衡是由供求双方共同决定的,相对于劳动力需求,劳动力供给更多的是由劳动者本人的行为决定,劳动者在衡量成本和收益之后,做出选择,包括是否选择工作,以及选择工作或是选择教育。
劳动者如选择教育,此时其身份是纯消费者和为未来投资教育的投资者,劳动者如选择职业,赚取报酬,其身份为消费者和储蓄者,为当期生活与未来生活做储备。劳动者在当时当地所做出的选择,无不是比较当期成本、当期收益,未来成本、未来收益后的选择。劳动者的选择会受到其在整个生命周期的规划所影响。
一、生命周期消费理论与永久收入消费理论的借鉴
莫迪利安尼(FModigliani)提出的“生命周期消费理论”和弗里德曼(M.Friedman)提出的“永久收入消费理论”。这两种理论都有一个关于消费者行为的微观经济理论,生命周期假说和永久收入假说两种假说的前提为:首先假定消费者是理性的,其次消费者行为的唯一目标是实现效用最大化。
上述两种假说都体现了一个基本思想:单个消费者是前向预期决策者,有几点是相同的:第一,消费不只同现期收入相关,而是以一生或永久的收入作为消费决策的依据;第二,一次性暂时收入引起的消费支出变动很小;第三,当政府想用税收政策影响消费时,如果减税或增税只是临时性的,则消费并不会受到很大影响,只有永久性税收变动,政策才会有明显效果。而两者的区别在于,生命周期假说偏重对储蓄动机的分析,从而提出以财富作为消费函数的变量的重要理由;而永久收入假说则偏重于个人如何预测自己未来收入问题(高鸿业,2004)。
人在社会上有多种角色,因经济学中研究的偏重方向不一样,人既可以是消费者又可以是劳动者,成为消费者的前提必先成为劳动者,劳动者在整个生命周期中都会做出各种选择,选择工作或是选择教育,选择教育的方向和内容,选择工作的类型和职业方向。本文认为人作为劳动者在生命周期中的选择,类似于生命周期假设和永久收入假设中消费者的选择,类比之后,本文认为劳动者在生命周期中的选择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劳动者选择不只同当期选择时的自身情况和所处环境有关,他的选择会结合当期的实际情况,并以一生的职业发展方向作为其决策的依据。
第二,劳动者在生命周期中对教育和工作的选择与其年龄阶段有很高的相关性,理性劳动者通常会选择在合适的年龄进行合适的选择,接受教育的年龄阶段比较固定,即接受小学至大学教育的年龄阶段是相对固定的。除接受教育的其他阶段,劳动者选择工作,其工作的时间包括工作、寻找工作以及失业的时间。
第三,由于劳动者做选择时,会站在其整个生命周期的基础上考虑,以整个生命周期效用最大化为目标,所有劳动者当期选择也受其对未来预期的影响。“尽管所有的人都会认为未来的收益不如等量的当前收益更有价值,但是心理学家用看重当前(pre―sent-oriented)以此来描述那些对未来的事情或结果不是非常在意的人。看重当前者就是指那些用很高的贴现率(r)来对未来的收益加以折现的人。”(伊兰伯格,史密斯,2007)看重当前和看重未来预期的劳动者都会以整个生命周期的规划为前提,所不同的是其贴现率不同。
第四,劳动者生命周期的两个重要的选择,教育与工作在很大程度上相互具有替代效应。劳动者生命周期的生存和工作的的总时间是确定的,按60岁退休计,劳动者将在这60年中去分配其教育与工作的时间,选择受教育必定会损失工作的时间,反之亦然,所以教育与工作是相互替代的关系。
第五,劳动者在生命周期中有三种身份的共存和转变,这三种身份分别是消费者,储蓄者和投资者。劳动者的消费是现期的支出,包括生活成本和教育成本;储蓄来源于现期收入,为未来考虑而作的储备,未来可以得到确定收益;投资来源于现期收入,也是为未来考虑做的决定,未来得到的收益不确定。教育属于投资,接受教育的预期不一定与未来的真实情况相符合。
第六,短期社会的教育与职业变动引起劳动者选择时的教育与就业方向变动较小,劳动者将会受长期变动趋势的影响。
二、生命周期理论在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应用
在我国学历分为:小学、初中、高中(包括:高中,职高,中专,技校)、大专(大学专科)、大本(大学本科)、第二学士学位班、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我国自1986年开始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普及性的特点。照目前看来,由于义务教育的年龄段限制,且初中毕业者选择相对较多,中国劳动者生命周期中第一个重要的选择时间为初中毕业时(约15―16岁),初中毕业后有三种选择,即第一,直接工作,第二,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包括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中学教育及各种短期职业培训等。它为社会输出初、中级技术人员及技术工人,第三,继续上高中,为日后接受高等教育做准备。
劳动者第二个重要的选择时间为高中毕业时(约18―19岁),高中毕业后有两种选择,即第一,工作;第二,参加高考,高考分流后,选择读大专/高职,或读大学本科。
在初中毕业和高中毕业这两个选择时段中,劳动者的选择不仅决定了自身未来的发展前途,当无数劳动者的选择具有相同的指向性时,其职业选择也集合为了社会劳动力市场的普遍现象。现今中国劳动力市场出现的“大学生就业难”,“民工荒”等问题。这些问题是中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相关原因有中国经济的结构性问题,中国人口结构性问题,本文认为从劳动力供给方面出发,中国劳动力市场的这些问题与劳动者生命周期的选择有关,这两个时段的选择将决定劳动者未来生命周期的职业规划和发展。本文将讨论在劳动者做出选择时,是什么影响劳动者的选择,以及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如何基于对未来的预期而在现期做出选择。
初中毕业和高中毕业时,劳动者如选择投资教育,则是纯消费者,没有任何其他收入来源的,要继续学业,教育和生活的费用由父母负担,劳动者的选择是自身和父母所组成家庭的联合决策所决定的。由于我国社会经济“城乡二元结构”的不平衡性,在基础
设施建设,劳动者收入、消费方面,城市和农村都存在较大差距,城市家庭和农村家庭的收入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作为劳动者在进行生命周期的教育和就业选择时,面临的自身状况和对未来的预期是有很大区别的,这将直接导致其选择的不同。
(一)关于农村居民的选择
是什么让农村大学生数量下降了呢?
如图1所示,16岁是初中毕业生的年龄,如选择读高中,考大学是其最终选择,22岁大学毕业,其间有六年的时间,选择读大学后,其成本包括六年间放弃的工资性报酬以及生活费、学费。这六年中劳动者是纯消费者,其与父母的家庭为劳动者共同进行教育投资。而教育投资的费用来源于其家庭中父母当期收入和之前的储蓄,如教育投资的费用等于或大于此家庭中的收入和储蓄,此家庭将负债,生活肯定会难以为继,基于对未来劳动者受高等教育后整个生命周期中收入的起点和增速较高,此家庭会选择负债进行教育投资。
但目前的问题如图一所示,工资性报酬流B代表初中毕业后直接工作的劳动者的工资报酬,工资性报酬流A代表上世纪80年代,大学生毕业后的工资报酬,工资性报酬流C代表现在的大学生毕业后的工资报酬(大学生与农民工工资待遇出现趋同趋势(注2))。从图1可以看出,从上世纪80年代到现在,选择读大学的成本没变,某种程度讲可能是增加的,而总收益确在下降,由之前的收益1与收益2之和降到了现在的收益2,这意味着现今一个农村家庭为孩子受高等教育所进行的投资,与以往相比,劳动者会在生命周期中用更长的时间去偿还,这会使家庭所承受负担加重,其心理成本也会相应增加。
以上分析显示农村居民选择读大学的比例下降了,他们一般会接受收益较小,负担较轻的选择,义务教育之后即初中毕业后直接工作。统计数据也支持了这一点,数据显示:新生代农民工中,80后平均为18岁,90后平均只有16岁,16岁、18岁的年龄,基本上意味着新生代农民工一离开初中或高中校门就走上了外出务工的道路(全国总工会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课题组,《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研究报告》)。
(二)关于城镇居民的选择
自1999年开始的大学扩招,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多,呈大幅上升的趋势,就业率自2007年开始呈下降趋势,基本形成供大于需的局面。研究表明,随着学历的增加,城乡之间的差距逐渐拉大――在城市,高中、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学历人口的比例分别是农村的3.5倍、16.5倍、55.5倍、281.55倍、323倍(2006年1月国家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课题组的一项调查研究结果)。农村大学生比例的降低,城镇大学生比例相应升高,为什么在大学生越来越多,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今天,城镇居民的适龄劳动者中选择大学及以上教育的也越来越多。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2010年7月通过民意中国网和互动百科网,对1718名公众的在线调查显示,80.1%的人认为现实生活中存在明显的学历门槛。求职招聘、评定职称和职位晋升,成为学历门槛最明显三大领域。在上市公司中,公司高管是高收入人群,统计数据显示:公司高管本科以上学历占到了七成以上,高层管理人员学历与月薪成正比(注3)。劳动者对高学历的预期是有根据的,高学历的劳动者在职业生涯中获得晋升的机会更多,更有可能得到更高的边际收益。
如图1所示,相对于农村家庭来说,城镇家庭的整体收入较高,投资教育对家庭负担较轻,虽然大学生就业状况不如之前,但在职业生涯中,投资高等教育比未接受高等教育的劳动者在职业生涯中的边际收益会越来越高。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分析,城镇居民在投资教育的负担相对较轻的情况下,出于对未来收益的预期,会更多的选择接受高等教育。
(三)关于“民工荒”、“公务员热”问题的生命周期分析
从生命周期理论的角度来看,“民工荒”、“公务员热”与劳动者对工作的稳定性诉求与未来工作能力下降后能享受到的福利政策相关。“民工荒”并不是劳动力供求市场中静态的供不应求,从劳动者的角度讲,未进行进一步的高等教育投资,导致其职业生涯中连续的工资性报酬的增长率较低,而且职位升迁的机会不多,加之农民工社会保险覆盖面较小,农民工的工作长期处于不稳定的状态,他们工作的目的就是在有工作能力期间,选择其当期收益最大的工作。农民工的这种工作不稳定也导致了其选择的随机性更大和其选择的稳定性更低,受当前政策和经济环境影响也更大。当政府取消农业税,农民的农业性收入提高后,当农民有了一定积累可以自己创业时,即当农民有了多种选择可以维持生存和生活时,企业的不稳定工作和低社会保障功能对他们来说吸引力自然就降低了。
“公务员热”中报考公务员的大部分是大学生及以上学历,最近几年,政府为提高公务员素质,学历在职务晋升方面有很大的优势。公务员在职业生涯中工作稳定,福利待遇高,退休后享受高于社会平均水平的养老保险。在生命周期中的工作和退休阶段,公务员这个职业对高学历劳动者都很有吸引力。
三、从劳动者选择的生命周期理论角度的政策建议
在劳动者选择的生命周期理论中,每个劳动者及家庭都是根据一生的全部预期决定其选择的,即每个劳动者及家庭在每一时点上的教育和职业决策都反映了该劳动者及家庭希望在其生命周期各个阶段达到的理想分布,以实现一生效用最大化的企图。
劳动者的整个生命周期由受教育、工作与退休三个连续的阶段组成,每个阶段的目标都是使本阶段达到理想状态,此阶段理想状态为下一阶段的开始做最佳的准备,并以整个生命周期的效用最大化为目的,其受教育阶段为消费和投资教育阶段,工作阶段为消费和为未来储蓄阶段,退休阶段为纯消费阶段。国家政策的制定不应只具有短期有效性,应根据劳动者的生命周期选择更
有针对性和连续性。
第一,要缩小城乡差距,在劳动者生命周期的第一阶段,即在接受教育的阶段,使农村人口能获得更加平等的机会,首先应加快城镇化进程,让进城的农民享有和城市居民相同的社会保险,解决进城农民的后顾之忧,让他们能有更多的收入用于自身的发展和后代的教育。加快城镇化进程,让更多进城农民工的后代能享受到与城市孩子相同的教育资源,让他们在面对未来的选择时可以更多样化,渐渐摆脱单一的打工的局面。
第二,一个国家的发展和国民素质的提高有赖于国民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让更多的人接受高等教育是国家发展的趋势,国家应做好产业结构调整,让更多的企业需要高素质人才,让更多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者有用武之地。
第三,让学历具有更加完备的信号功能,学历成为真正具有代表劳动者学习能力和工作能力的资格证书。
第四,让每个劳动者在职业岗位上都能预见到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晋升的机会,让就业体系成为良性循环的体系,如果让大量劳动者随时处于不稳定的就业状态下,即低学历低技能低保障劳动者的存在,很容易在某一阶段爆发结构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
第五,中国已进入并将长期处于人口老龄化社会,老龄人口的生存和生活不只依靠国家的对他们的医疗保险盒社会保险,最重要的是能让这部分人口在工作阶段随着工作年限的增长和国家经济的增长积累合理的财富,国家应在国民收入再分配和健全投资市场上下功夫,特别是具有垄断性质的上市公司占据国家优质资源,具有长期增长稳定,收益率高的特点,应拿出更多的财富在二级市场上与投资者分享,以另一种方式参与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注释:
1 2000年每十个中国人中就有三个以上居住在城镇,农村人口比重已经从二十年前的80%以上减少到不足70%。国家统计局根据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推算,2006年底中国大陆城镇人口为5.77亿,农村人口为7.37亿。农村人口仍占56%。
2 中国社科院的《2009人口与劳动绿皮书》,称随着大学毕业生的增加和有经验的青年农民工的抢手,两者工资待遇有趋同的趋势。
3 《2005中国企业竞争力监测报告》指出:公司高管本科以上学历的占到71.85%,其中受过本科教育的高管占总人数39.3%,拥有研究生学历和博士学历的高管则分别占总人数的25.43%、7.13%。《中国证券报》公布的一份关于1999年度中国上市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的学历结构的调查分析报告调查显示:高层管理人员学历与月薪成正比,硕士以上学历的管理人员比大学学历段高,平均在1.28万元到1.4万元人民币,大学与大专学历的月薪差距不明显。在1.13―1.3万元人民币之间。除董事会外,学士学历与专业文凭以下学历人员的月薪也有较大差距。
参考文献
莫迪利亚尼:《莫迪利亚尼文萃》,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0年。
家务劳动周总结范文第2篇
我们的调查采用了据实填写“xxx县农村劳动力就业情况调查表”、与个别在家务农的村民座谈和电话调查个别外出务工农民的基本情况等形式。针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类型、就业方式、就业区域、就业工种、就业收入等作了详细的调查,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并对增强就业能力、提高农民工素质等方面询问了在家务农村民和外出务工农民的建议。现作简要分析如下:
一、被调查的**个村共有**人,其中劳动力**人(劳动力系指男16周岁至60周岁、女16周岁至55周岁的农村人员,下同)占总人口的**%。经过各种职业培训和参加过正规职业学校培训几乎没有。
二、劳动力在本乡就业共有**人,占总劳动力的**%。其中农业生产达**人,高居**%;从事专业养殖**人,仅占**%;从事农产品经营**人,占**%;从事专业农产品加工**人,仅占**%。
三、农村富余劳动力在省外就业共有**人,占总劳动力的**%。主要分布在上海、江苏、浙江(**人,占**%)、广东、福建(**人,占**%)、其他地区(**人,约占**%)等。
四、被调查劳动力的就业方式以“亲帮亲”、“邻帮邻”和自谋职业为主,有少量劳动力通过“师傅带徒弟”的形式就业。
五、被调查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中外出务劳动力就业工程主要是制造、建筑业,采矿、其他服务业,另有少量人员就业工种不固定。
六、对就业收入的调查,我们发现,文化程度高的月均收入可达1000元以上,而文化程度低的的务工人员月均工资一般为400元至800元,有的低至月均工资300元,仅有少量劳动力月均工资可达近1000元。
[nextpage]
家务劳动周总结范文第3篇
【一】
本学期即将开始,回顾上学期的工作,有收获,也有很多阻碍;总结了许多经验,也发现仍有许多不足。为了更好的完成本学期学生会对我部布置的工作,我们劳卫部在认真总结上学期工作的基础上,特将本学期的工作安排如下:
第三周:组织一次大规模的校园净化检查。对各班新学期的卫生情况做整体评估,并及时通知存在问题的各班予以整改。
第五周:对于学校举办的“快乐阳光 青春舞台”活动做好后勤工作,例如进行活动场地的清洁以及卫生保持工作等,协助各部门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第八周:在校园艺术节举办期间以及活动后期,对各班所在场地进行评分和监督,以保证校园的清洁整齐,同时以此督促同学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十一周:
1、期中考试期间,将保持各试场的卫生清洁和评分工作,确保考场环境的整洁卫生。
2、召开期中会议,对上半学期的工作进行总结与查漏,并及时纠正不足之处,努力完善劳卫部的工作制度。
第十二周:“五一”假期返校后,组织一次全面的卫生检查,以督促各班在下半学期继续做好卫生清洁与保持工作,确保校园环境的整洁卫生。
劳卫部将及时做好期末总结和期中报告,汇总该学期以来的工作情况。针对上一学期,劳卫部出现的问题和不足,我们将实行新的监督方法,以一对一等方式加强对评分组人员的监管,确保评分的准确与公正。同时以“公开评选、嘉奖优秀工作人员”等阳光计划促进部员工作积极性,端正工作态度。
以上是劳卫部本学期的工作计划,可能还不够完善,存在不足之处,我们以后会和具体的实践工作相结合,加以改进和完善,最终让我们劳卫部顺利完成每一项工作。
【二】
劳卫部在全院和全系的工作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劳卫工作搞好了可以为全系师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幽雅的自习环境。为了更好的服务于同学,为了更好合理的规划本学期各项工作任务。现制定出20xx年上学期的工作计划,我们将会继续努力,将我系劳卫部的工作推向更高的台阶!为了能够更好的服务于同学,我部本着实事求是,热情服务的原则,响应团总支的号召,以提高同学们的生活质量、锻炼同学们的生活能力为目的,积极开展工作现制出20xx年的工作计划,如下:
第一:加大对教室、宿舍卫生的检查力度,保持教室、宿舍的清洁,为同学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和休息环境.每周定期检查与不定期的抽查相结合,力争为师院评估在劳卫上作出最大的贡献.
第二:搞好与学生会各部的关系,定期和学生会的其他部将宣传栏,板报等进行清理,作好卫生知识的宣传,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思想上重视劳卫!
第三:开展一至两个“品牌”活动,如“出游”“美食节”“宿舍纪念活动”等以扩大劳卫部的影响,要对同学们思想中的"重纪检,轻劳卫"的思想从根本上改变!
第四:深入同学生活,贴近同学心声,不定期的走访宿舍,了解同学们在生活方面存在的困难,适时的制出合理的解决办法,对问题较大的将反映给有关领导。
第五:普及劳动卫生知识,提高大学生素质
利用我系宣传栏,黑板等宣传工具,定期发布些劳动卫生方面的知识,倡导大家爱护校园环境,做一个高素质的公民,认识一些基本的卫生知识,增长丰富课外的知识。
第六:做好文明寝室评比工作
寝室是同学们学习和休息的场所,为了督促同学们养成良好的寝室生活习惯,搞好本寝室卫生,实现开心的学习,快乐的生活,我部将择期进行文明寝室评比,评选出文明寝室,进行表扬和奖励。并协助其搞好内务.争取不让每一的宿舍落队。
以上是劳卫部20xx年下学期的工作计划,可能在某些方面不过全面,还请各位老师和部长给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我部将积极采纳以有利于以后工作的有序行!不断地朝我们的方向前进。
【三】
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变化万分。当然也少不了我们校园的发展,学校教学设施不断完善,规模逐渐扩大,迎来人心所向的新增学院。我们原艺术学院在校领导关注及历届师生的共同努力下顺利分开。原艺术学院重新分为音乐学院和艺术学院,现在的艺术学院主要是美术专业,这样不但使学校的规模扩大,也为两院工作的开展带来方便。但试这给我们学生会的工作相对的困难。我们面临着原来艺术学院团总支学生会组织的分开,从原来的一个分为两个学生会组织,这样使原来的学生会成员分开到相应的学院,使之各部门不完整,需重新招新。面临着这样特殊的情况,我们的工作还得正常的开展,在此对我们部们的工作计划如下:
一、结合本学期我院的实际情况,我部需招新成员1-2名,我们仍然将秉承勤勤恳恳、孜孜不倦的工作作风,在做好上级工作的同时,更要调整好心态,结合本部门的特殊性,运用换位思考的理念去为身边的同学做点有意义的事情。把工作层次进一步的提高,为了更好的服务于同学。我们还将本着实事求是、热情服务的原则,认真积极开展工作。
二、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多开展部内交流会议,让各成员之间有更多的了解,以相互指出对方在工作中的不足之处,认真诚恳的接受批评和建议,多探讨如何将劳卫工作做好。并经常对工作进行总结和安排,为接下来更好的工作做好铺垫。
三、在原来的基础上制定更加严格的卫生检查制度和细致的评分标准,要求各成员凭着认真负责任的态度,公平公正的进行卫生的检查和评分。并把考核成绩与优秀班级评比挂钩。
四、加大对勤工俭学岗位的督查力度。保持教室的清洁,为同学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学校和休息环境。每周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相结合,并做相关的宣传工作,力争保持教室的干净整洁。
五、搞好与学生会各部门的关系。更多的与校实践部联系交流,有利于工作更好的开展。设想在黑板报中作一些关于劳卫知识的宣传,全面提高同学们的环保意识,从思想上重视劳卫。
六、为了给各成员提供更好的展现平台,本部门设想在院内积极组织开展劳卫宣传等有益活动,努力争取我院活动的策划和举办权利。
家务劳动周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核心劳工标准;三次产业;产业结构
[中图分类号]F24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6X(2012)02-0125-04
进入21世纪之后,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很多重要的任务,其中一个重要挑战就是如何在维护和提高广大劳动群众权益的基础上,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核心劳工标准是从国际劳工组织标准当中分立出来的,一般理解应至少包括国际劳工组织有关强制或强迫劳动问题、结社自由和对组织权利保护、组织和集体议价原则应用、男女同等报酬、禁止歧视行为和最低就业年龄等方面的公约。核心劳工标准的实施将对我国三次产业产生重要影响。根据社会生产活动历史发展的顺序对产业结构的划分,产品直接取自自然界的部门称为第一产业,对初级产品进行再加工的部门称为第二产业,为生产和消费提供各种服务的部门称为第三产业。我国的三大产业划分是:第一产业指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副业和渔业);第二产业指工业(包括采掘工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汽、热水、煤气)和建筑业;第三产业指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笔者在探讨核心劳工标准对三大产业影响时,把重点放在农业种植业、制造业和流通部门等。
一、核心劳工标准对我国第一产业的影响
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要解决包括农业、农村、农民在内的三农问题。我国的现代化是包括农业现代化在内的全面现代化。只有有效地解决三农问题,我国才能够真正实现现代化。
(一)实施劳工标准对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影响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5年,我国城镇人口为5.62亿人,占总人口13.08亿的43%;农村人口为7.45亿人,占57%,其中,从事农业的就业人口为3v40亿人,占全国从业总人口7.58亿人的44.8%。由此可见,在未来相当长一个时期内,我国依然要面临着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艰巨任务和巨大压力。农民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在城市中从事劳动强度大、劳动环境恶劣、收入低下的工作。在使用农民工的过程中,一些企业违反国家劳动法规,侵犯民工合法权益。这些都不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使其不能稳定地在城市中生活,出现“候鸟式”的移动,甚至出现劳动力回流。赵耀辉(2001)的研究表明,1978~2000年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平均时间是3.5年,仅仅有20%的农民在城务工5年以上;而同期劳动力回流比例达到78.7%。也就是说,在改革开放后转移到非农产业或城镇的农村劳动力中,只有少数彻底脱离了农业或农村,而高达78.7%又重新返回了农村或农业,没有实现永久性迁徙。实施劳工标准有利于创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外部环境。当然,实施劳工标准后对农村留守劳动力也将产生影响。在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往往是那些身强力壮或具有一技之长的能人和具有较高文化程度的农民,留守在农村的多数为儿童、妇女和老人等低素质劳动力。这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二)实施劳工标准对我国农民收入的影响
根据有关统计资料,从2001~2005年,城镇职工年均工资以年平均增长率14%左右的速度增长,而同期农民工的平均工资年平均增长率仅为6%左右,剔除物价上涨等因素则增长更加缓慢。城镇职3232资的绝对水平与农民工工资绝对水平之比已由2001年的2倍扩大到2011年的2.8倍左右。据三农问题专家、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学院院长温铁军研究,农民工每年每人平均创造的财富3~4万元,得到的回报只有不到三分之一。除了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同工不同酬外,企业违反劳动法规,拖欠农民1132资、任意延长劳动时间的情况也很普遍。在城里务工经商的农民工平均每周工作6.29天,平均每天工作8.93小时。有将近40%的农民工每天工作8小时以上(每天工作9-10小时的占26.28%,每天工作11~12小时的占10.70%,有2.91%的农民工平均每天工作时间在12小时以上),有80%以上的人每周工作5天以上(46.90%的农民工每周工作7天,36.71%的农民工每周工作时间为6天)。一些企业还不考虑农民工的养老、住房、医疗和失业等问题,将人工成本压至最低。实施劳工标准能促进同工同酬,一方面,有利于促进进城务工农民收入的提高,增强回寄农村款项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留下务农农民人均收入的提高。以湖北省为例,2003年,湖北省农民外出劳务收入为322.96亿元,人均年纯收入5467元,相当于第一产业农民人均年收入的2倍。国家统计局的有关调查发现,有9.96%的农民工把收入的30%~40%寄(带)回了家乡,有15.33%农民工把收入的41%~50%寄(带)回了家乡,有11.16%的农民工把收入的51%~60%寄(带)回了家乡,有12.47%的农民工把收入的61%~70%寄(带)回了家乡,有9.16%的农民工把收入的71%-80%都寄(带)回了家乡。农民工回寄款项增加和从事农业生产人均收入提高两种力量的叠加效应,将有利于缩小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
(三)实施劳工标准对我国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的影响
2003年,我国耕地存量为1.3亿公顷,供养着9.16亿农业人口,人均耕地只有0.142公顷;即使按乡村实际人口7.69亿人计算,人均也只有0.169公顷;如果按全国总人口13亿人计算,则人均耕地更低,只有0.1公顷。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要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稳定增长,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只有通过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调整、优化,走农业产业化经营道路,才能保持农村稳定,保障农业发展,保证农民增收。要减少农村劳动力人口,实施产业化、规模化经营,其中要解决的一个更重要问题是对农民的劳工标准问题。目前对农民主要存在各种歧视:一是身份歧视;二是公共产品供给歧视;三是职业歧视。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原因,农民工和城镇职工之间存在巨大的劳工差别,使农村剩余劳动力离开土地进城以后,处于毫无保障的真空地带。一旦失业,基本生活就难以保障,其它诸如养老、医疗、子女教育和住房等现实问题更是难以应付,严重影响了农民工的转移和稳定,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不利于推动农村土地的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推行核心劳工标准,改变进城务工人员的劳动环境和劳动条件,建立起农民工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体系,保障农民工“同
工同酬”、“同工同权”,才能有助于使进城务工人员真正融入城市社会,减少农业从业人口,为最终解决“三农”问题创造条件。否则,即使进城务工,他们也不会放弃把土地作为自己最后的保障,不会放弃自己对土地的承包权,很多土地在进城务工时不能得到有效的管理,甚至“撂荒”,这构成了耕地资源的极大浪费,也降低了我国农业的经营效率,是不利于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
除了以上影响之外,核心劳工标准的实施对培养新型农民和农村地区乡镇企业的发展等也会产生影响。从培养新型农民来看,实施核心劳工标准有利于提高农民工自身及其对子女的教育投入,改善农民工及其子女的综合素质。即使回归农村,也有利于把学到的知识带回到农村和农业生产中去,改变农村面貌,提高农业生产率。从对农村乡镇企业发展来看,核心劳工标准的实施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从机遇来讲,劳工标准的实施,有利于提高务工人员对企业的忠诚度,提高企业的向心力、凝聚力和创新力等,提高企业活力,促进经济发展。但是,由于很多乡镇企业的技术含量低、劳动密集型强、劳动条件差、劳动强度高和劳动者权益经常受到侵害,实施劳工标准在一定时期内将提高企业经营成本,给农村地区乡镇企业的发展带来一定影响。
二、核心劳工标准对我国第二产业的影响
(一)实施劳工标准对制造业产业结构的影响
我国制造业中低端产品所占的比例较大,附加值较低,长期维持这种低水平的竞争不利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我国在经济较为发达地区率先进行制造业的升级,既有利于我国产业结构高级化,防止低端产品的的价格竞争造成“有增长无发展”的社会困境,也有利于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促进国民经济均衡发展。通过实施劳工标准,一方面,有利于改变企业通过降低技术投入、依赖廉价劳工就可以带来赢利的路径依赖,打破企业的“低技术陷阱”,增强企业技术创新动力,优化要素结构,推进制造业结构不断升级;另一方面,劳工标准的提高有利于劳动者的再生产,增强自身的智力投资能力,为制造业的结构升级准备丰富的高素质员工队伍。我们再也不能重复过去那种以牺牲劳工利益为代价的“有增长无发展”的局面。
(二)实施劳工标准对制造业效率的影响
很多人认为,实施劳工标准会提高劳动成本,降低很多制造行业本来不高的利润水平,影响企业发展。实际上,与劳动成本相比,更重要的是劳动生产效率。如果劳动生产效率的提高速度能够快于劳动成本上升的速度,企业的利润水平还会增加。相对于降低劳动成本,通过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来提高利润水平能够带来整体社会福利的提高,并且也是当前我国社会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因为很大一部分企业利润体现在资本对劳动的强权和侵蚀。通过实施劳工标准对制造业劳动效率的影响体现在两种机制上:一是企业和劳动者自身的培训、保健等投入有利于改善劳动者的素质,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二是劳工标准的提高,改善了劳资之间的关系,使员工对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提高,从而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三)实施劳工标准对我国制造业产品出口的影响
我国出口的产品以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这些产品大都已经进入产品成熟期,市场上供大于求,这势必导致激烈的竞争。我国企业采取价格竞争的手段,导致出口出现“增量不增价”的现象,贸易条件不断恶化。据WTO统计,1995~2003年,我国遭受其他WTO成员的反倾销立案调查次数为356件,占WTO成员反倾销案件总数的14.7%,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出口产品的价格偏低。珠三角地区有些外资企业都不敢接麦当劳等著名企业的订单,原因是他们对劳工标准要求太严,比如严格规定工人的工作时间,每周工时不得超过多少小时,晚上不能加班,员工就餐场所要达到人均多少平方米等等。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把劳工标准和贸易条件挂钩,如果我们还是以压低国内劳工条件作为促进出口手段的话,既不利于贯彻中央提出的注重民生,全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的精神,也不利于在国际上营造良好的出口环境。
除了以上三个方面,第二产业中还有一个重要的领域――建筑业。2004年我国建筑企业完成的生产总值占当年GDP的7%,是我国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建筑业作为劳动密集型行业,目前吸纳的农民工约占农村进城务工人员总数的二分之一。国家统计局2004年的数据显示,施工现场操作人员基本是农民工,总人数己达3201万人,占建筑业一线人员的90%以上。据《中国青年报》的报道,建筑业在劳工标准上存在六大基本问题:一是合同签订率较低,约有70%以上的农民工是给包工头打工,属于非法用工;二是按月足额领到工资难;三是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难度大;四是施工现场生活设施简陋;五是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六是农民职业培训缺失。在建筑业实施劳工标准有利于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改善农民工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工的职业技术能力;有利于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工收入,协调城乡统筹发展和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此同时,实施核心劳工标准可能对建筑企业的经营产生影响。例如,以参保为例,建筑企业普遍认为参保成本太高,如为其使用的所有农民工交纳各项社会保险金,人工成本将提高30%~35%。
当然,第二产业实施劳工标准既存在机遇,也面临挑战。例如,在实施劳工标准过程中,如何体现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和人口规模大、就业压力高的特殊国情,使劳动密集型企业既实施劳工标准,改善职工的劳动条件和环境,同时又不至于导致大量企业倒闭或向国外迁移,影响劳动密集型企业在我国劳动力吸纳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尤其是在当前人民币升值影响企业利润空间和美国经济受次级债影响企业出口的情况下,如何避免由于劳工标准变化对短期内就业的负面影响值得思考。
三、核心劳工标准对我国第三产业的影响
目前,人类社会已从工业社会逐步进入后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全球经济呈现出“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型的大趋势。据世界银行统计,当前全球服务业产值比重平均已超过60%,发达国家超过70%。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在1000~3000美元之间,服务业将进入一个高速增长的时期。目前,我国人均GDP已超过2000美元,但服务业产值比重还不到40%,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甚至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当前,要着重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全面提升传统服务业,大力发展农村服务业,着力发展开放型服务业,切实加强公共服务事业。实施核心劳工标准对我国服务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实施劳工标准对服务业高级化的影响
现代服务业不仅可以使服务过程产生知识的增值,而且可以产生服务的规模效应和各种服务相互融合的聚集效
应,引起服务的大幅度增值。例如,现代服务业的交互融合程度高、大多集聚于国际大都市之中,从而使像纽约、伦敦、东京和北京等大都市,拥有众多的国际性咨询企业、金融企业、网络服务企业、市场中介组织和教育培训基地等,由此带动整个大都市的服务经济能够产生规模效应和乘数效应。发达国家无不将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其产业发展的战略重点和保持经济竞争力的重要任务。。我国不仅服务业总量偏小、比重偏低,发展水平滞后,新兴现代服务业发展更加缓慢。商贸餐饮、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比重较大,约占40%左右,加上传统服务产品比重仍然较大的金融保险业,传统服务业比重可达60%以上,而新兴行业如信息、咨询、文化、科研开发、教育、旅游、房地产、新闻出版和广播电视等虽然近年来发展较快,但总的比重不足30%,信息服务业比重仅为5%左右。0发展现代服务业是带动服务业全面发展的战略举措,也是提升产业整体水平的关键所在。现代服务业的技术性、知识性特点,决定了对人员素质的要求,即现代服务业的从业人员大都具有良好的教育背景、专业知识基础和技术以及管理的能力,从而构成了现代服务业的核心能力和“白领”、“灰领”阶层的聚集区。在服务业实施劳工标准,一方面,有利于提高服务业对人员的吸引能力,把社会中的高素质人才吸引到服务产业中来,提高服务企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产业的人才集聚能力;另一方面,有利于改善现代服务业中现有人才的生存环境,减少人才的耗竭性使用,有效推动我国服务业的结构升级。
(二)实施劳工标准对传统服务业的影响
创新管理模式、加强技术改造,是传统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在传统服务业的经营过程中,劳动生产效率较低,在劳工标准较低或劳工标准监管不严的情况下,很多企业经营者不是考虑通过技术改造和管理模式创新来推动传统产业发展,而是简单地靠更低的劳工标准来应对劳动生产效率低下的挑战,形成“低效率一低工资”的发展陷阱。国际劳工组织最新报告称,两成多中国人超时工作。从行业上来看,保安、批发和零售、住宿餐饮、交通、仓储和通讯业等服务业超时工作的情况最为普遍。当然,实施劳工标准可能对那些劳动密集型、利润水平较低的企业产生负面影响,进而影响劳动密集型服务业对就业的吸纳能力。但是这有利于服务业内部的兼并收购,促进服务业规模和经营效率的适度提高。同时,实施劳工标准,在人力资本相对价值提高的情况下,一方面,有利于传统服务行业劳动者素质水平的提高,增进劳动者的生产效率和服务质量;另一方面,有利于传统服务产业中的企业更多地考虑利用现代技术和管理手段对传统服务业进行改造。例如把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和传统服务产业结合,充分利用连锁经营、特许经营等,这些将有效促进传统服务产业的调整,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以及国际竞争能力。
(三)实施劳工标准对我国服务贸易的影响
在服务贸易上我们既要坚持引进来,还要考虑走出去。在抓住国际服务业外包转移机遇,积极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的同时,还要拓宽营销渠道、开展研发合作、参与工程承包、扩大劳务交流,为其他产业提供各种服务,发展壮大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服务大企业和企业集团。发展服务贸易是提高整个对外开放水平和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条件,是增加就业的重要途径。与工业贸易相比,1997~2004年服务部门每千元贸易的就业效应一直高于工业部门,表明发展服务贸易、增加服务出口对我国就业的促进效果要大于工业贸易。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既是改善我国三大产业结构的需要,又对我国就业产生积极影响。但是,在发展服务贸易中,我们面临越来越多的壁垒。比较传统的有数量限制、补贴、国家垄断、政府采购、技术标准、税收歧视、知识产权保护、外汇管制、浮动汇率、资格限制、股权限制、经营限制和许可证制度等。目前,很多国家也开始把劳工标准和贸易条件建立联系。实施劳工标准,有利于缓解贸易摩擦,促进服务贸易的发展,实现大力发展开放型服务业的目标。
综上所述,实施劳工标准对三大产业的影响也是有喜有忧。从有利的方面看,实施劳工标准有利于对三大产业之间及其内部的结构调整,有利于减少贸易摩擦和营造良好的贸易环境,有利于从业人员素质的提高和促进产业创新,有利于企业的管理创新等。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正视实施劳工标准可能带来的一系列阵痛和问题。例如,如何协调解决好就业问题,如何处理好企业的成本消化和费用控制问题等。作为逐步被国际社会认可的准则,我们对待核心劳工标准的态度要客观,既不能把它等同于发达国家制造贸易壁垒的一种阴谋,又不能全面接受与我国现有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的规则条款。政府、企业都要积极研究国际核心劳工标准,制定符合我国和企业自身的应对策略。
注释:
①王万山,开放经济背景下的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1):32-37
②程名望,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机理、动因与障碍:一个理论框架与实证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③城乡分配:农民工利益受损严重需要“公平起点”[N],望新闻周刊,2008-01-14
④李季平,平均工资平均掉了什么[N],光明网,2007-03-13
⑤⑦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城市农民工生活质量状况调查报告[R],2006-11-16
⑥⑧丁兆庆,中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战略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博士生论文,2005
⑨张亚萍,目中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的国际比较――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前景探析[D],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
⑩杨皖苏,朱群,我国建筑企业人力资源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7,(6):13-16
⑾中国经济网,曾培炎: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N],2008-02-24
⑿朱晓青,如何界定现代服务业[N],广州日报,2008-03-31
家务劳动周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家务劳动;性别差异;分配不均
摘要:关于家务劳动概念的范畴、家务劳动是否存在价值以及是否应为其付酬,理论界存在着较大的争议。家务劳动在家庭内部的分配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差异和分配不公平现象,不同的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文章综述了国内外有关家务劳动经济学方面的研究,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中图分类号:D669.68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4-2563(2009)02-0073-06
从经济学角度对家务劳动的概念、价值、性别分工不均原因的研究,国外早在20世纪60年代末就出现了相关的学术文献。1974年Ann Oakley发表的The Sociology of Housework在社会学领域得到认可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对家务劳动作出研究,20世纪八、九十年代更是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而中国学术界关于家务劳动的专题研究较少,且大部分集中在家务劳动的社会价值和社会化的论证以及家务劳动补偿制度的研究之上。
一、家务劳动的概念
理论界关于家务劳动并没有一个明确统一的定义,关于照看孩子是否属于家务劳动,家务劳动是否有价值,应该是有酬还是无酬劳动也存在着分歧。
(一)家务劳动的定义
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家庭中存在着自然劳动分工,其基础等同于具有不同生产方式的社会劳动分工。Yanagisako和Collier认为,家务劳动是自然的还是社会的、家庭的还是公共的、生产还是再生产,是家务劳动清晰定义的基础。众多学者认同家务劳动是为了满足人的各种生理需要,基于女性生产、早期哺育的“自然的”、“家庭的”、有性别分工的活动。经验主义者则从实践角度对家务劳动作出了定义:家务劳动是一系列的任务,按每天的、每周的、偶尔的来划分,包括:每天的――准备三餐以及餐后的清洗;每周的――整理和清洁房子、洗衣服;偶尔的――日常用具的保养和修理、装饰和车辆保养。并将家务劳动分为“男性气质的”(如传统的整理院子、修理房屋以及车辆的保养)和“女性气质的”(如做饭、清洁、洗衣服以及购物)。但经验主义者的定义并没有包含情感工作和性工作。
到20世纪90年代,有很大一部分学者把照看小孩、情感投入纳入到家务劳动的范畴内。这一时期,家务劳动被广义地定义为:所有包含在家庭内部(有时在外部,而为了家庭)无报酬的劳动,如做饭、清洁、洗衣服、照看小孩、购物、开车等。家务劳动会随着人的生活轨迹变动而变动,第一个或两个孩子的出生会使家务劳动发生很大的改变,其不仅由夫妻完成,邻居、朋友、孩子都可以完成部分或全部。家务劳动既是体力劳动,又是脑力劳动,但脑力劳动部分是不容易被观察的。
中国学者关于家务劳动定义的研究比较少,并没有对家务劳动的性质作深层次的探讨,大部分学者认为家务劳动是发生在家庭内部的,完成生育职能、履行赡养职能的服务性活动的总和。朱梅、应若平对农村妇女“家务劳动”作出了广义界定:农妇“家务劳动”是指农妇从事的为家庭无偿付出的非货币化劳动,既包括一般意义上的家务杂事,还包括经营承包地的劳动中用于家庭自用的那部分劳动成果所对应的劳务。
(二)价值确认和计量
关于家务劳动是否存在价值、是否为有偿劳动的争论,在早期以日本为代表。19世纪60年代,矶野富士子在“妇女解放的混迷”中从提高妇女的社会、家庭地位,承认妻子独立人格的角度出发,指出“尽可能使主妇劳动不仅有用,而且亦生价值”。中川淳则认为“家事劳动之无偿性”的同时“并不意味着其不产生任何的价值”。相反,有地亨则主张从经济学以外的观点来评价家务劳动:“家务劳动为无价值的,乃是经济原论上的问题,不可因妻之家事劳动不生价值,即断言妻之家事劳动为无偿劳动,不能获得金钱的评价”。Beck-er则充分肯定了家务劳动的价值,认为“把家务劳动同样看作是一个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中象商品和服务那样的组成部分,现在是时候了。花在家务劳动上的大量时间表明,家庭生产在国家的生产总值中都占有可观的百分比。”
中国台湾学者林秀雄认为,家务劳动虽然“为商品交换社会之外之私的劳动,不具有商品交换社会之经济价值”,但从法学角度否定了家务劳动的无偿性,认为“应为家事劳动寻求一给予适当评价之途径。”其他学者如沙吉才、夏吟兰、刘茂松等充分的肯定了家务劳动的价值。沙吉才认为家务劳动“凝结了一定量的人类劳动,是人类抽象劳动的结晶,因而它也是有价值的。”同时,“作为家庭成员在家庭生活过程中的追加劳动构成社会总劳动的必要部分,家务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同样是社会总价值的一部分。”刘茂松教授则从经济学家角度更加深入地进行了分析,认为家务劳动具有边际价值、替代价值和家庭内部交换价值。
关于家务劳动的计量,由于其范畴的不确定性、量的模糊性,缺乏质的比较,在计量方面存在许多操作性的困难。在英美,20世纪后期就如何衡量家务劳动的生产价值提出过几种解决措施,包括将之与一位全日制的仆人的工资相等;列出一位家庭主妇的所有活动,然后在货币经济中找到与每一种活动最接近的专门的职业,进行二者的工资级别的比对;或者使家务劳动的价值与家庭主妇走出家庭从事一份全日制工作所挣的工资相等。但这些做法在理论上和实际操作上都存在一定的问题,无法真实准确地计量家务劳动。
二、家务劳动分配
Cowan指出,在1800年前,男人和女人都要做大量的家务劳动。她写道“如果你是个生活在1800年前的家庭主妇,你要做饭,烘烤足够的食物,你的丈夫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例如劈柴、谷子脱壳、将谷物弄碎;同时,你的孩子还需要照顾”。事实上,直到19世纪中期,家庭内外的劳动没有区别,但工业革命使得许多重体力劳动转移出家庭,男人所做的家务劳动减少,在当时的主导意识形态下,男人主要从事家庭外面的工作,而妇女的活动空间是家庭。
在20世纪后半叶,妇女在家庭和劳动力市场的角色发生了变化,妇女的劳动参与率有所增加,从事家务劳动的数量和比例有所下降,但关于男性是否正在做越来越多的家务劳动(包括实际的任务和所花费的时间),家务劳动的分配是否越来越公平,存在很大的争议。部分学者肯定了男性对家务劳动的贡献:在60年代,妇女做的家务劳动是男性的6到7倍多,现在做的家务劳动只是男性的2倍多,男性正越来越多地参与家务劳动,尤其是在照看孩子方面。然而,Coverman和Shelley以及Cowan则认为自19世纪60年代以来,男性所做的家务劳动并没有很大的变化,变化的只是和妇女比较而言的男性的相对贡献。妇女比过去做的家务劳动少是因为现代化的家用设备(如洗衣机)和低出生率。男性并没有做到和妇女等同的家务劳动量,家务劳动只是在夫妻间进行了极小量的重新分配,大部分家务 劳动,照看小孩仍然主要由妇女来完成。Oakley指出,妇女每周花在家务劳动上的时间是77小时,几乎是男士每周工作40小时的2倍,只有少数丈夫会帮妻子做点家务,但这种帮忙常会被视作对妻子的疼爱,而非丈夫的责任。因此,妇女不得不在家庭和市场中做两份工作。
三、家务劳动分配不均的原因
家务劳动的分配公平就是家务劳动的分配没有性别差异。Gregson和Lowe认为家务劳动的充分分享(除性别中立的劳动外,3/5的有性别隔离的劳动被分享)预示着家务劳动的重新分配。技术发明使得妇女无需主要从事照看家庭的劳动,但妇女要想推掉家务劳动和照看孩子的“责任”,还要克服许多历史因素和文化因素。家务劳动分配不均现象普遍存在,就其原因有以下几种解释:
(一)相对资源的讨价还价能力
这一理论认为家务劳动是根据夫妻双方相对经济资源讨价还价的过程,经济资源相对较多的一方所承担的家务劳动较少。Blood和Wolfe用两种方法来解释已婚夫妇家务劳动的分配:资源依赖和资源议价。两种方式都表明男性家务劳动的参与是源于男性可以获得更多的资源。“资源依赖”假说认为妻子提供有价值资源的方式少之又少,虽然妻子提供的家务劳动也是有价值的,然而,能够提供更多可变现资源的一方才拥有家务劳动分配的决定权,而丈夫往往在经济资源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因此他们在决定家务劳动分配中也就具有强有力的权力。“资源议价”假说则认为、丈夫和妻子提供了不同的资源,丈夫和妻子的相对贡献是平衡的,目的是家庭利益最佳和家庭产出的高效率,而非控制或权力。但这仍然会在家庭内产生潜在的控制力和不同的交换价值。家务劳动是枯燥的,提供很少的满意感。那么,不做家务劳动的一方将会在议价时处于优势。
基于这一理论,拥有越多市场资源――教育程度、潜在收入、职业地位等在资源议价时就处于有利地位。经验主义者支持这一理论,研究人员发现,夫妻双方的收入差距越小,家务劳动分配越公平,妻子有高收入的丈夫会做更多的家务。职业地位也是可交换的资源之一,但学者们的发现却不统一:McAllister通过对澳大利亚家庭的研究,发现具有相对较高职业地位的男性所做的家务劳动较少;在美国,Deutsch发现具有较高职业地位的男性所作的家务劳动的比例更高;而另一些学者却发现职业地位对男性所做的家务劳动没有影响。关于受教育程度和家务劳动间的关系,大部分学者认为男性的受教育程度对其家务劳动时间具有正的影响。而关于女性的受教育程度对其家务劳动时间的影响,却没有统一结论。部分学者也对受教育程度和家务劳动效率间的关系作出了研究,Gronau认为妇女受教育程度和家务劳动效率间呈正相关关系,但Graham和Green却得出妇女受教育程度和家务劳动效率间呈负相关关系,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妇女对家务劳动越不满意,进而家务劳动的效率也不高。
(二)时间的可用性
家务劳动是在做完所有重要任务才去做的事情,并且其分配要根据夫妻双方的空闲时间而定,由工作的“时间约束”,常用职业地位、每一方每周工作小时数、工作进程的灵活性,双方是否有不同的工作时间进度来衡量。关于妻子已就业的男性是否比妻子没有就业的男性做更多的家务,Goldscheider与Waite发现,对妻子就业本身而言,与男性家务劳动的参与没有联系,必须与他们相对工作时间的总量结合。妇女总的工作时间对男性家务劳动参与有正的影响,而男性的工作时间对其所作的“女性的家务劳动”(如做饭)有负的影响。若妻子和丈夫在不同的时间工作,男性会做更多的家务劳动,晚上工作的男性会做更多的家务,但对于女性来讲,却没有这样的特征。
(三)性别意识形态
此观点认为家务劳动是性别信仰的特定象征符号,性别意识形态对家务劳动分工决定会有一定作用:自由主义的性别角色态度会导致平等的家务劳动分工,有较少传统性别角色态度的丈夫会做更多的家务劳动,尤其是“女性特征的家务杂事”。虽然大多数相关文献认为男性对性别角色的态度和信仰对理解家务劳动的分工尤为重要,家务劳动分配不均也体现了性别不平等,但也有学者发现男性对家务劳动是否应在双职工家庭平分的态度与所做的家务劳动量没有联系,有时妇女的态度比男性更具有决定性。
(四)社会制度和社会政策
Fuwa和Cohen利用Chang对于妇女就业的社会政策的定义,通过在33个国家相关数据的分析,研究社会政策对家务劳动分工的影响,发现旨在缓减性别不平等和工作家庭冲突的社会政策对夫妻家务劳动平等分配有积极的影响。在不考虑妇女个体特征的情况下,消除性别差别的政策和双亲社会抚养政策,会使家务劳动的分配更公平。传统的研究并没有涉及到社会环境尤其是国家相关政策对家务劳动决定的影响。
四、其他相关研究
(一)家务劳动和工资的关系
关于家务劳动和妇女低工资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哪个是因哪个是果,理论界存在着很大的争议。Becker的精力分配理论认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而精力又和工作产出进而和工资联系在一起,在家务劳动上花的功夫多,在工作上的努力就会少,进而工资也会低,甚至造成职业上的性别隔离。Bielby对Becker的理论提出了质疑,他在Quality of Employ-ment Surveys(QES)中发现,妇女自己报告花在工作上的精力要多于类似家庭状况的男性。他提出了另一个解释原理:妇女个体期望在家务劳动上花更多的时间,尤其是在每周工作日想获得时间安排灵活的工作,而这种工作时间的灵活安置对雇主来讲就是一种成本,低工资就是对这种成本的补偿。
Hersch and Stratton通过研究说明家务劳动对妇女的工作效率有影响,家务劳动时间和妇女的工资收入呈负相关关系,而与丈夫的收入没有明显的关系。但部分学者认为,妇女做更多的家务并不是妇女低工资的原因,反而,妇女比男性做更多的家务劳动是因为家庭约束和低市场工资。
(二)家务劳动和公平感、婚姻满意度
Robinson和Godbey指出,最不受欢迎的家务劳动是洗熨,接着是每天必做的洗碗、买菜。做饭、洗碗、洗熨、清洁,这些工作是重复的、无聊的、不需要计划的,90%是由妇女完成的,男人更喜欢做一些户外的家务,汽车维修、账户管理。家务劳动的性别隔离使得丈夫认为大多数家务劳动是“妇女的工作”。有研究表明,妻子对家务分工是否公平较丈夫更敏感,男性承担家务劳动特别是承担在传统意义上被认为“女性的劳动”越多,夫妻双方的家务贡献越平衡,女性对家务劳动的公平感就越强。
事实上,夫妻间的家务劳动分配并不用50%作为“公平点”,家务劳动分配的不公平感与事实上的 不均关系很小,而是源于现实中做的家务比预期多。尽管妻子和丈夫对于“公平”的看法有所不同,家务劳动分工主要通过公平感来影响婚姻满意度,男性是否参与日常家务劳动已成为婚姻满意的主要预警器。但Coltrane却认为,不公平感多数来自婚姻的其它冲突,家务劳动分工只是催化剂。
性别意识在很多方面也会影响着劳动分工公平感和婚姻满意度。当丈夫的平等意识更强时,婚姻的不满意较少,但是当妻子比丈夫更具平等主义时,婚姻冲突通常更多。妻子对家务劳动分工的满意度在没有生育前和子女离家后的阶段最高,在养育孩子阶段最低。而丈夫对家务劳动分工的公平感与满意度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并无多少变化。
(三)家务劳动社会化
恩格斯主张“把私人的家务劳动溶化在公共事业中”,夫妻通常接受有偿劳动的帮助或从他人(往往是父母)那里得到的无偿帮助。Cohen在Con-sumer Expenditure Survey中发现美国6%的家务劳动是花钱的有偿服务,而德国不来梅的相关调查显示有1/8的家庭会使用有偿家务劳动;荷兰的一项研究发现何兰有12%的家庭支付有偿的家务劳动。
中国也有部分学者提倡家政业的发展,认为应积极实现家务劳动的社会化。柴效武从历史演进的角度清晰地分析对比了家务劳动的社会化和现代化:家务劳动社会化是用大工业生产和大社会服务的方式,使家务劳动逐渐脱离开家庭,成为社会性劳动;家务劳动现代化则是用现代化处理方式实现家务劳动的机械电器化操作。并从经济学的角度,引用前苏联经济学副博士威廉?阿扎尔《家庭和空闲时间》中的数据,说明前者是“大而专”后者是“小而全”,认为前者要大大优越于后者,提倡在家务劳动现代化的同时更需要大力发展社会化。李秋芳则认为要促进家务劳动社会化,须努力发展三个市场:家庭事务劳动力市场、家务劳动设备市场、家务劳动加工市场。
五、简短评述
Beeker认为,家庭实际上是个小型工厂,即使在能够提供各种重要服务的、生产许多昂贵商品的最发达国家里,情况也是如此:抚养儿童、烧茶煮饭、收拾住所,还得照顾病员、护理老人并承担各项辅助任务。因此,日常琐事(洗衣、做饭、清洁等)、照看孩子、老人、病人属于家务劳动都得到的大部分学者的认可,但情感投入是否属于家务劳动还存在很大的争议,笔者认为情感投入并不可以划入家务劳动的范畴内,在一个家庭中,有情感投入的不仅是妻子,丈夫、孩子、老人甚至投入更多,并且这种投入是人类特有的也是人类的本能,情感的投入不会因相对资源多寡、国家政策、社会观念等的不同而进行不同的投入,情感的投入是内在的、不外露的、不易观察的,是维护一个家庭的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部分,并不能将其等同于洗衣做饭,划入家务劳动的范畴。
从技术角度讲,家务劳动的计量存在很大的困难,家务劳动并没有统一的范畴、也没有规范的程序和质量标准,并且因个体家庭状况的不同而存在很大的差异。实际上,为妻子家务劳动付酬只是停留在理论的争辩中,而要在现实中真正实现为妻子的家务劳动的付酬还有漫长的道路要走,不仅因为计量的困难,更是因为观念转变需要漫长的时间。由于科技的发展和家政业的繁荣,使得家务劳动部分的实现了现代化和社会化,夫妻的家务劳动量有了明显的减少,同时也为家务劳动的计量带来统计上的便利。但理论界有关家务劳动的现代化和社会化的研究太少,大多数文献在关注家政业的发展和从事家政业人员的工作状态,很少有人关注雇主(家庭)的状态,家庭使用有偿家务劳动的状况并不明朗,有偿家务劳动对夫妻双方家务劳动状态的影响也并不清晰。因此,家务劳动现代化和社会化对夫妻双方家务劳动状况的影响状况成为以后相关研究的一个方向。
由于生理原因和传统文化等原因,家务劳动存在明显的性别隔离,对家务劳动相关因素的研究也是在社会环境中而非人为控制的实验环境中进行的,因此很难剔除掉某一影响因素而研究另一因素,所以,以往对家务劳动分配不均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的文献,其结论是模糊的,甚至存在争议的。那么,系统地、整体地对家务劳动分配不均的影响因素作出研究也就成为今后研究的又一个方向。
上一篇:家务劳动实践总结{5篇}
下一篇:家具销售月度总结{汇总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