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AA范文大全网!

实施工程师年终总结{优选5篇}

墨香雅韵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本文共计14415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58分钟。

实施工程师年终总结范文第1篇

一、指导思想

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推进和深化课程改革为宗旨,以发现、研究、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深入课堂、发现问题、指导教学、总结经验,切实提高学校和教师实施新课程能力,整体推动我区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评估工作目标

1、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规范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使全区学校达标率逐年提升,打造教育强区。

2、转变教师教育教学观念,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不断提高教师课程改革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使我区教师的优秀率不断提高,教育质量稳步上升。

三、评估工作内容及标准

教学评估包括教师教学评估和学校教学评估两部分,具体评估标准见《2024—2024学年桥东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学评估细则》。

四、评估工作的组织实施

(一)教师教学评估。

具体程序为:

1、教师总结。教师根据发展报告书要求总结工作。

2、教师评价。教研组、年级组根据教师一学年的教学情况及工作表现进行互评。

3、学生及家长评价。学校通过访谈、问卷等形式组织学生、家长对教师教学进行评价。

4、学校终评。学校教师教学评估小组根据教师总结、互评、学生及家长评价结果,充分考虑教师在一学年内的教育教学效果及日常工作表现,最终评定教师教学评估等级。

5、评估反馈。学校将教师的评估结果及时反馈给教师本人,教师同意评估结果并签字确认,教师依据学校评估结果要不断完善自身工作。

6、把教师发展报告书存入教师业务档案,作为教师聘用、专业发展考核的重要依据。

(二)学校教学评估。

具体评估程序为:

1、学校自评。各学校成立教学评估自评小组,评估小组依据《河北省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评估等级标准》对本校工作进行评估并将分数转化为等级,填写《学校自评报告表》。

2、区评估组终评。

(1)听取学校教学评估工作自评汇报。

(2)查阅学校教师教学评估档案资料。

(3)随机抽取不同学科、不同年龄结构教师,通过课堂观课、课后主题研讨、学生及教师访谈、查阅相关资料等方式对学校一学年的教学工作进行综合评估。

(5)评估反馈。评估组的评估总结及结论建议,由教育局学校教学评估办公室返还各学校。

五、评估结果的认定

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评估采取定量评定、等级评估结果的方式进行。

1、教师教学评估分为优秀、良好、一般、不合格四个等级。具体分值为:优秀------90分以上;良好------89~70分;一般-----69~40分;不合格-----39分以下。

2、学校教学评估结果分为达标、基本达标、不达标三个等级。具体分值为:达标--90分以上;基本达标--89~60分;不达标--60分以下。

六、评估工作的要求

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评估是深化课程改革,规范教学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各学校要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成立学校教学评估领导小组,明确各成员职责,以保证教学评估工作稳步、扎实进行。

实施工程师年终总结范文第2篇

同时,还是迄今世界上总体跨度最长、钢结构桥体最长、桥面铺装面积最大的跨海大桥,被英国《卫报》称为“现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港珠澳大桥设计施工中,全长超过7公里的岛隧工程是整个项目的控制性工程,负责这一工程设计施工的是中国交通建设集团。7年里,岛隧工程项目总工程师林鸣带领几千人团队,相继突破了深埋沉管、快速成岛、隧道基础、外海深槽安装等一系列世界难题,为中国工程建设标注了全新的高度。

中国著名桥梁专家谭国顺说:“港珠澳大桥建设从原材料到施工现场多艘3000多吨级的吊船等众多大型装备,全部是国产的,能建成这样一座世界瞩目的桥梁,不仅仅代表中国桥梁的最先进水平,更是这个国家综合国力体现,港珠澳大桥将是中国走向世界的又一张新名片。”

在海底铺上“席梦思”

“虽然有建设跨江隧道的历史,然而,来港珠澳之前,我们对海底沉管隧道十分陌生,能找到的资料只有薄薄的一本书,零星见过几张沉管隧道施工的现场图片。”中交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项目副总工程师高纪兵说。

根据设计,大桥隧道工程要在伶仃洋海面40多米深处开挖一条5664米的海底隧道基槽,海下最大挖深达48.5米,误差不超过0.5米。由于港珠澳大桥地质环境是厚软土地基,且厚度在30~50米,这使得沉管基础沉降控制变得非常困难。

“沉管隧道为什么漏水?归结到底,都是基础出了问题。”林鸣解释说,近8万吨重的沉管铺在上面,基础如果做不好,后果不堪设想。

经过无数次工法比选、理论计算和试验验证,大桥的工程师们创新一种新的复合地基+组合基床的基础方案,在沟槽的基床底部加铺一层2至3米的大块石并夯平,其上再用碎石整平。工程师们笑称,这是给海底沉管铺上“席梦思”。

为了铺好“席梦思”,今年39岁的工程师冀晋和他的抛石夯平班组在“振驳28”号抛石夯平船上整整奋战了43个月、1291天。洋流、台风、回淤、设备损坏,甚至船上极度单调枯燥的生活,都给他们带来极大的挑战。2016年1月25日,冀晋他们最终完成了世界上首例深海基床块石抛填和夯平工程。

事实证明,整个岛隧工程中,运用组合基床的部分,隧道的沉降都控制在5厘米以内,这比合同约定20厘米的沉降标准超出数倍。

33根沉管连结滴水不漏

根据设计方案,港珠澳大桥海底沉管隧道由33根巨型沉管组成,每节管道长180米,宽37.95米,高11.4米,单节重约8万吨。这些沉管采用工厂法预先制成,为此,大桥建设者用14个月在外海荒岛建成了世界最大的沉管预制厂,并创下了浇筑百万方混凝土无一裂缝的世界奇迹。

把跟航母一样重的沉管浮运至施工现场,并准确沉放在海地50米深已经铺好的基床上并与前一个沉管实施精确对接,其难度和挑战可想而知。

负责沉管浮运安装施工的岛隧项目副总工程师王强说,风向浪高、海底洋流、泥沙、海水密度,每一个参数的变化都会直接影响沉管对接。

即使在世界范围内,沉管隧道尚没有100%不漏水的纪录。然而,港珠澳大桥隧道在世界范围类似机构中,第一次做到了滴水不漏。

在沉管对接过程中,最终接头无疑是“画龙点睛”的一笔,负责最终接头设计的工程师李毅告诉记者,为了实现毫米级的精度要求,他们用了3年时间,从方案的提出、细化、完成,“做到每一个参数能说得清楚”。

今年5月2日22时许,经过10余小时的吊装,重达6000吨的最终接头像“楔子”一样被精确安装在海底28米深的E29和E30两节沉管之间,将海底隧道连为一体。从2013年5月第一节沉管安装完成,历时4年,大桥建设者先后攻克深水深槽、大径流、强回淤、曲线段等世界难题,创造了“一年十节”的中国速度。

逼出来的创新

沉管隧道被定义为浅埋隧道,沉管回填及覆土厚度约在两米,为满足伶仃洋海域水运要求,港珠澳大桥隧道沉管需埋到海床以下20多米。

然而,自1928年人类工程史上修建第一条钢筋混凝土沉管隧道以来,沉管制作的“工具箱”里只有刚性和柔性两种方法。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总设计师刘晓东介绍说,“刚性结构好比一块长条积木,而柔性结构好比乐高小块积木拼接的积木条”。工程师们通过大量计算分析发现,在20多米的覆盖层下,采用传统的刚性或柔性结构体系,沉管结构安全都得不到保障。

2012年11月17日凌晨,刘晓东收到林鸣的一条短信:“尝试研究一下半刚性。”他所提出的半刚性结构设想,是保留甚至强化串起小管节之间的钢绞线,加强小管节之间的连接,使180米长、由8个小节段连接而成的标准管节的变形受到更大的约束,增强深埋沉管的防错位能力。

设计团队用30多天完成《半刚性沉管结构方案设计与研究报告》,为了证明“半刚性”结构,工程师们又邀请国内外6家专业研究机构进行“背对背”的分析计算,从模型试验及原理上验证“半刚性”结构。最终,这一创新结构设计得到各方一致认可。

经过两年努力,总长5.6公里,由33节、每节重7万多吨的沉管连结而成的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沉管部分全线贯通,大桥建设者用最低的花费,把“半刚性”结构由构想变成现实。

“中国工程师的创新是被逼出来的,甚至是痛苦的”,回忆那一段煎熬的日子,林鸣感慨道,大桥设计之初,他们曾与一家掌握沉管隧道施工核心技术的外国公司商谈合作,这家公司开出的咨询费高达1.5亿欧元,并且,施工过程及时间节点均由对方掌控。

外国公司的技术保护、技术壁垒与技术歧视,激发了中国工程师自主创新的决心。在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建设过程中,新技术创新有64项,包括深埋沉管、快速成岛、隧道基础、工厂法预制沉管、外海深槽沉管安装等一系列工程难题,为世界海底隧道工程技术提供了新知识与新样本。

打造世界级跨海通道

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副书记、行政总监韦东庆介绍,因为内地与港澳三地技术标准存在差异,港珠澳大桥从一设计就按照“就高不就低”的原则确定主要技术标准,即采用最高标准打造“世界级跨海通道、地标式建筑”,譬如设计寿命120年,抗16级台风、8级地震及30万吨巨轮撞击等要求。

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22.9公里的桥梁,首次在桥梁工程上部结构大规模采用钢结构,用钢量达40多万吨,足以建造60座埃菲尔铁塔。

历时8年多的建设,目前港珠澳大桥进入收官A段,大桥交通工程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着,有望年内全线通车,这意味着港珠澳的经贸合作将进入新的阶段,三地之间有效实现半小时经济城市圈,港珠澳将成为整个珠三角地区新的经济三角体。

实施工程师年终总结范文第3篇

项目教学法 premiere 计算机教学

Premiere作为一款功能强大的视音频处理软件,是近几年来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必须开设的课程。大部分教师多采用传统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教师成为照本宣科的工具,而学生在这种方式下基本上无需动脑,逐渐丢失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这种模式下不能真正掌握该软件并将其应用于实际。多数学生只是学会了软件的零碎操作,能按照教师所讲的过程把所学的实例简单重复,但只要把案例稍加改动,绝大部分学生就会无从下手,不知所措,更别说将所学的软件应用于学习工作中的实践操作了。

因此,为了避免和解决上面的问题,让学生真正主动学习,提升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各项综合能力,真正掌握这个软件,我们建议采用项目教学法。笔者在具体的教学中也是采用这种方法,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一、项目教学法的内涵及其优势

项目教学法源自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的建构主义,发展于德国的行动导向教学法。它要求不再把教师掌握的现成知识技能传递给学生作为追求的目标,或者说不是简单的让学生按照教师的安排和讲授去得到一个结果,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给学生自己处理,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实施及最终评价都由学生负责。学生通过该项目的进行,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个环节中的基本要求。它强调重点在学习过程而非学习结果,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锻炼各种能力。教师已经不再是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而是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指导者和监督者,学生具有90%的积极性。

项目教学法能更早、更为全面的让学生接触到未来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并能合理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综合能力解决它,同时针对学生被动学习情况,通过示范项目让学生和所在小组由被动学习转换为主动学习,发现问题时自己和小组其他成员利用各种方法和途径寻求解决之路,在这一过程中重新发现学习的乐趣,由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把被动意识转化为主动学习的动力。

二、项目教学法在premiere课程中的教学环节把握

根据Premiere软件特点,我们可以采用学生制作视频脚本、拍摄并制作完整视频项目建设流程来确立该软件的知识结构,包括影片的脚本规划、前期拍摄、视音频特效处理、镜头之间的组接并最终,通过项目教学法来体现这些知识模块的实际应用。

1、项目教学法的实践操作步骤:

项目教学法主要采用六步教学过程,分别是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

资讯:学生确定课题和明确教学目的,教师将学生随机或事先有根据的分成若干小组,教师向学生介绍此次premiere实训项目内容和流程。

决策:该环节共分为两部分。首先确定本组视频脚本的编著,其次是各组具有相同任务的同学临时为组内其他成员介绍本组进程及创意。

计划:同组成员交流,修正脚本,制定最终流程,并付诸于文字。

实施:该环节共分为两部分。一是学生根据最终脚本方案进行前期拍摄,二是根据拍摄的视频利用premiere进行后期制作。

检查:小组成员内部按脚本流程设计、检查并完成作品的最终修正,包括视频的运行环境,以确保评估环节正常播放。

评估:该环节首先是自评,接着是教师给定该小组平均分值和具体分值;最后是该组根据教师给定分值和具体分值在小组内部依据个人的态度、进度、完成工作量进行最终每人成绩的给定。

2、项目教学法中教师角色的转换和学生各阶段能力的培养

在项目教学法的应用下,教学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中心,强化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的主动建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适当的让学生忘掉教师的存在,耐心的等待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案。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有可能会出现很多意外状况,这些问题也许都会出现在实际工作中。学生习惯了这些“麻烦”出现,并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会更好的适应未来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职业基本素质,包括工作责任心、工作态度、写作能力,计划、组织、实施的能力,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项目教学法在premiere教学实施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在项目教学中,学习过程成为人人参与的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它看中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过程。而在项目的具体实践中,教师应该注意以下的问题:

1、确定采用实用优秀的项目

项目的确立应该具体、合理、有效并具有针对性。首先,项目要包含全部教学内容并尽可能的结合多项知识点;其次,项目的难易度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来确定;最后,项目要被大多数学生喜爱,并可以用某一个标准公平准确的给予评价。

2、项目实施前教师要给予精炼、清晰地引导

学生在完成项目前,教师要进行适当地引导。包括新知识点的讲解要抓重点,避免重复,过程应该精炼,最好是通过简单的例子用实际操作的方法进行,这样更容易为学生所理解、接受,也为学生独立完成项目打下良好的基础。

3、项目活动中教师的指导要恰到好处

我们长期从事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总是在教学活动中处于绝对主导地位,总是不由自主的干涉学生,打乱学生计划。因此,教师一定要转换观念,改变方法,在学生项目进行过程中不断巡视并及时有效地记录各项进程,千万不能看到学生不会的或错的就告诉答案。

4、项目总结必不可少

项目总结是极为重要的环节,教师要根据学生完成情况及时给予合理有据的成绩认定。项目完成后的总结是整个项目教学法中相当重要的一环,教师将巡视过程中记录并发现的优点和不足之处与学生交流,同时本组及其他组成员展开总结

实践证明,在项目教学法的具体实践中,教师的作用不再是一个供学生利用的资料库,而成为了一名向导和顾问。他教会了学生怎样应付大量的信息,引导学生如何在实践中发现新知识,掌握新内容。学生通过独立完成项目的过程把理论和时间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提高了他们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而且又能在教师有目的的引导下,培养了合作、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更重要的是采用项目教学法后学生的学习兴趣变浓了,学习主动性加强了。整个教学过程不再枯燥,变得更有趣味性了,教师和学生的距离也拉近了。可以说项目教学法在premiere教学乃至整个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一个能够行之以法的教学方法,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舒荣.浅谈项目式教学法在网络综合布线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0,(6).

[2] 许长斌.对中等职业学校实施项目教学法的研究[J].江苏教育,2009,(9).

[3] 马百年.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项目教学法应用[J].考试周刊,2010,(44).

[4] 贾秀香.项目教学法在落叶树种冬态识别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技术教育,2010,(11).

作者简介:

实施工程师年终总结范文第4篇

我们相信,随着越来越多学人的积极参与和探索,“三生教育”的理论体系必将日益完善,其实践成效也会日益显著。

党和国家一直重视实施素质教育的工作。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最近,总理在国家科教领导小组会议上的讲话中也要求:“学生不仅要学会知识,还要学会动手,学会动脑,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与别人共同生活,这是整个教育和教学改革的内容。”通过深入学习领会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讲话精神,笔者认为云南省2008年开始实施的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简称“三生教育”)是符合素质教育基本要求的新的实践和探索,目前需要在总结工作成效和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工作思路和措施,把“三生教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切入点和重要载体切实抓好。

一、2008年实施“三生教育”工作的初步成效和经验

2008年,云南省在实施“三生教育”工作方面主要抓了4个阶段的工作:制定方案、组织实施,编写教材、培训师资,启动试点、全程服务,目标管理、总结提升。开局工作良好,取得了5个方面的初步成效,提炼了3个方面的初步经验。

(一)实施“三生教育”的初步成效

第一,广大师生接受了现代教育理念。云南省自实施“三生教育”以来,得到了广大教师和学生的普遍认同和支持。中共云南省委高校工委、云南省教育厅2008年12月份对部分学校管理干部、教师和学生的无记名问卷调查表明:98.4%的学生对“三生教育”感兴趣,84.6%的学生认为参加“三生教育”没有学习负担,86.6%的学生认为参与“三生教育”直接对自己的成长非常有用。

第二,提高了广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试点地区和学校实现了“三生教育”进校园、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并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三生教育”教师。调查统计显示:有72.5%的“三生教育”教师接受过省、州市或县区等组织的培训;37.6%的教师认为“三生教育”教材对学生非常适合,53.7%的教师认为比较适合。“三生教育”还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主体认知和行为实践,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对生命的价值、生存的意识、生活的意义有了不同层次的认识,逐步树立起了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在调查中,有95%的学生参与学习“三生教育”的自我评价态度积极,98%的学生认为自己参与“三生教育”学习后有不同的变化。

第三,推进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在对学校管理干部和教师进行的问卷调查中,认为“三生教育”对树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非常有用的占92.1%;认为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非常有用的占88.8%。这说明实施“三生教育”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基本要求,符合现代教育的理念和方向。

第四,探索了素质教育内容的创新。云南省第一次把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作为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提出来并系统组织实施。同时,“三生教育”关注人类发展面临的普遍问题,关注个体生命、生存、生活的基本问题,从人生的起点上逐步建构个体成长的基础,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和现实性,这也创新了素质教育的内容。

第五,有效整合了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资源。各级教育部门积极协调,争取支持,激发了社会和家庭主动参与和支持“三生教育”的热情,凝聚了各方力量,有效整合了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教育资源。

“三生教育”提出并实施以来,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引起了广泛共鸣,社会反响良好。《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半月谈》、《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人民网、新华网、《今日世界》等中央主要新闻媒体和云南省内外新闻媒体对实施“三生教育”的情况都作了全面深入的报道。

(二)实施“三生教育”的初步经验

1.实施“三生教育”做到“五个始终坚持”: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始终坚持人本性、求真性、实践性、整合性等基本原则;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作风;始终坚持科学严谨、精益求精的态度;始终坚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机统一的基本途径;始终坚持主体教育、认知教育、行为教育、差异教育、全面教育等基本方法。

2.实施“三生教育”做到“四个一致性”:坚持尊重教育发展规律与尊重学校优势特色的一致性,坚持树立崇高理想与树立正确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的一致性,坚持教师的教学主导与学生的主体参与的一致性,坚持培育现代教育价值理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一致性。

3.实施“三生教育”工作中正确处理好“七个关系”:实施“三生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关系,实施“三生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实施“三生教育”与德育的关系,实施“三生教育”与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经济负担、心理负担的关系,实施“三生教育”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实施“三生教育”教学环节处理好以教师为主导与以学生为主体的关系,实施“三生教育”教学评价上处理好显性效果与隐性效果、直接效果与间接效果的关系。

在肯定初步成效和经验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三生教育”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是一项开创性的事业,加之从提出到现在仅1年时间,所以,在思想认识、政策措施、理论研究、队伍建设等方面都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和困难。

二、关于实施“三生教育”的几点思考

在认真总结2008年以来实施“三生教育”主要工作的同时,我们有必要对以下方面进行深入思考:

(一)实施“三生教育”是教育本质的回归

马克思主义认为,在其现实性上,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从某种角度而言,人是由生命、生存和生活所构成的有机体。人的生命是由自然生命、社会生命、精神生命所构成的。人的发展是生命发展、生存发展和生活发展三者之间互为条件、相互作用、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整体运动过程。现代教育是以人为本、主客体互动、教真育爱的社会实践活动过程。现代教育的终极价值是使人真正成其为人,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帮助人追求幸福生活。现代教育的作用大致可以分为对人的作用、对社会的作用、对自然的作用等三大领域。教育作用于社会的功能实现,作用于自然的功能实现,都需要以人为主体、以人为中介、以人为载体来达成。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就是发展人的生命、促进人的生存和生活的本真事业。

总之,从人的角度看,人的发展决定着教育,教育决定着“三生教育”,它们之间是层层递进的关系。从教育的角度看,“三生教育”作用于教育,教育作用于人的发展,它们之间是逐级回归关系。因此,实施“三生教育”是教育本质的回归。

(二)实施“三生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

从工作层面而言,“三生教育”是理念、行为、效果的统一。因此,要着力推广宣传“三生教育”的理念,使“三生教育”的理念让大家接受、认同;要把“三生教育”的理念转变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自觉行为,并在行为实践中丰富、完善对“三生教育”的认识;同时还要把“三生教育”的行为转化为真正的教育效果。“三生教育”理念是现代教育理念、学校与家庭和社会相结合的“大教育”理念、终身教育理念、主体教育理念和快乐教育理念。“三生教育”的行为和效果均表现为直接性和间接性结合、专一性和泛化性结合、可控性和易变性结合、长期性和复杂性结合的特点。因此,实施“三生教育”要着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的教育合力;要完善课堂教学机制,按照人文素质教育综合实践课的思路开好“三生教育”课程,同时要在其他学科教学中有机渗透“三生教育”;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开展以提高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从实践中获取知识能力、特别是以服务社会能力为关键的实践活动;要大力加强学校文化建设,营造有利于“三生教育”的良好校园文化环境;要主动引导、帮助和协同家庭实施“三生教育”,主动争取社会各方面力量的支持,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家庭和社会对实施“三生教育”的积极作用。

从心理和教育过程层面看,“三生教育”是知、情、意、行协调发展的心理过程,是明之以理、动之以情、成之以意、固之以行有机统一的教育过程,是通过体验、实践、认知,促进感悟,使之内化于心、外显于行为习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到实践的螺旋上升、循环往复的主体认知和行为过程。

从内容逻辑层面看,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教育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是“三生教育”的前提,使学生知生理、调心理、守伦理、懂哲理、明事理是“三生教育”的切入点,真正把人引向生命领域、引向生存世界、引向生活未来是“三生教育”的着力点,帮助学生主动发展、健康发展、全面发展是“三生教育”的关注点,促进人的自身和谐发展、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三生教育”的归宿。

(三)实施“三生教育”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

实施“三生教育”需要着力于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价值目标的统一,其中知识目标是基础,能力目标是关键,价值目标是核心。这里所说的价值目标,是指要引导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最终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什么是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在不同的时代、不同政治制度的国家之间,其思想引领和价值取向是有区别的。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实施的“三生教育”的思想引领和价值取向应当是、也必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也是我们实施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展类似教育的根本区别所在。因此,我们实施“三生教育”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在教育系统的具体化和体现落实,就是构建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价值体系之间是一般与特殊、抽象与具体、内核与表现的关系。

三、对今后实施“三生教育”工作的建议

在总结2008年秋季学期实施“三生教育”工作的主要做法和初步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上述思考,现就如何全面推进“三生教育”的实施,提出如下一些建议:

第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管理体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应成立一把手任组长的“三生教育”领导小组,充分发挥领导小组的组织领导、统筹规划、综合协调作用,并积极协调有关方面,建立部门协作机制,成立“三生教育”指导委员会。

第二,加强教材建设,丰富教学资源。对“三生教育”教材进行第二版修改,进一步提高教材质量,努力降低教材成本,规范和改进教材发行管理,积极开发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新颖生动的“三生教育”教学资源。

第三,加强队伍建设,培养骨干力量。要加强“三生教育”管理队伍、研究队伍、教师队伍的建设,把“三生教育”师资建设纳入教师队伍建设整体规划,建设一支专兼结合、动态发展、骨干带动、全员参与的“三生教育”教师队伍,并分层次、分类型、多形式地开展渐进性、阶梯式的“三生教育”师资培训工作。

第四,加强学科建设,开展多种研究。从历史、现实与理论的维度,以多学科的不同视野和不同研究路径开展“三生教育”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应建立一批不同层次的“三生教育”研究基地或研究中心,广泛与境内外研究机构合作,开展“三生教育”合作研究和委托研究。特别是要支持广大一线教师开展“三生教育”行动研究。

第五,加强课程建设,健全教学保障。应在规定年级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三生教育”课程,开足学时,给够学分。需把“三生教育”课程作为精品课程和重点课程进行建设,分层次予以评审认定,同时,要充分挖掘其它课程的有利因素,在教学中积极渗透“三生教育”。在推进工作中,还要总结成功经验,解决突出问题,逐步健全“三生教育”的教学保障机制。

第六,加强基地建设,突出实践活动。应该依托社会力量,建立一批“三生教育”的实践基地。同时,结合课改和减负工作,把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三生教育”实践活动。要把“三生教育”实践活动与其它课程学习、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劳动、实习实训等结合起来,形成集体实践和个体实践相结合、集中实践和分散实践相结合、平时实践和假期实践相结合的实践活动格局。

第七,加强文化建设,培育优良校风。以先进文化为内容,以精神文明为核心,以物质文明为基础,以制度文明为保障,以塑造提炼校园文化为关键,以特色创新和比较优势为借鉴,以培育优良校风为目标,组织开展高品位、宽覆盖、多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文化建设在“三生教育”中的作用。

第八,加强沟通协作,构建教育合力。应主动对家庭教育给予必要的指导,主动加强与社会各界的沟通协作,让家庭和社会积极支持、参与和配合“三生教育”,努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教育合力。此外,还要以多赢和共赢的思路,积极与社会有关方面开展合作,引入社会力量参与“三生教育”。

实施工程师年终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示范校;培养模式;企业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2006年11月,以《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出台为标志,“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正式启动。对于高等职业教育来说,这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的最终衡量标准是能否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实现这样的目标,高素质的教师是关键,笔者根据我校的“示范校”建设经验,有针对性地探索出一种新型教师培养模式――“企业制”模式。

1.1基本情况

2007年,高职学校在校生为861万,约占普通高校的50%。2008年,全国共有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1169所,占高校总数的61%以上。高等职业教育已经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成为高等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职业教育对教师的要求更加侧重职业性,教师除了具备普通高等教育的理论知识外,还要具备“技师(工程师)”的实践技能,即“双师”。

1.2 “双师”不是“双证”,而是内涵

当前,针对“双师”有多种提法。一种是“双证型”教师,即同时具备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与实际工作专业技术职务两种任职资格证书的教师;另一种是指既能讲授理论

课程,又能胜任实习指导的教师。事实上,这些提法都不是十分妥当。“双师”是内涵,是能力,是一种内在的素质,“双师”的内涵更加广泛,知识面更加宽广,要具备将复杂理论知识转换为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能力,还必须关注与专业相关的职业需求变化,具备相对应的职业道德修养,能够根据市场职业技能需求的变化适时地调整自身的研究、实践方向。

2目前高职院校教师的培养模式

根据院校自身的特点,目前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的培养模式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2.1普通高校模式

该部分高等职业院校或隶属于普通本科院校,或是成立较早的职业院校。由于历史原因,该类教师的培养主要延续了普通本科院校的模式,教师主要来自普通院校,接受的是学科体系教育。培养方式是“以老带新”型,即“老教师带新教师”模式,主要特点是延续了学科制的培养脉络,针对职业培养的特征性较差。

2.2新合并模式

该模式主要在新合并升格成立的高等职业院校应用。由于院校原本是进行的中专教育,因此教师的培养模式延续了原来的中专模式,教师培养虽然突出了职业性,但是往往定位较低,不能有效地与市场需求的职业性相结合。

2.3新成立模式

该模式主要在一些新成立的高等职业院校应用。虽然没有老模式的困扰,但也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培养模式,主要是靠兼职教师代为培养,教师的培养受到很大制约。

2.4引进模式

该模式是目前普遍采用一种模式,将某些技术领域的技术能手引入到高等职业院校中。引进的技术能手往往理论层次较低,本身需要提升;不能形成大规模的培养方式;人才流动性强,不利于形成稳定的教师队伍。

3新型“企业制”模式

总结以上几种培养模式的利弊,我校提出一种新的教师培养模式――“企业制”模式,培养教师的职业素质及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我们将教师派遣到企业中,与企业员工一同参与项目的实施。教师到企业实践能够掌握企业急需的技术,而不仅是在校园内闭门造车;了解企业文化、学生就业方向及企业培训过程。我校电信学院的教师培养运用了“企业制”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制度化

“示范校”建设对教师提出更高要求,对教师培养模式的探索需要一个过程,如图1所示。

对教师培养模式的探索主要包括三个阶段:一是论证阶段;二是测试探索阶段;三是总结形成制度阶段。

第一阶段:论证。即解决问题的方式或方法是否可行,该阶段是否需要企业参与。

第二阶段:测试。教师进入企业实践,企业对教师进行管理并进行相应的记录。

第三阶段:总结。根据教师进入企业后的记录及表现,有针对性地进行总结。如果可行,形成制度性文件,同时根据形成的制度形成一种模式。

在培养教师职业能力的过程中,我校先期进行了充分论证,邀请了相关企业及校内专家,针对教师培养模式的可行性、到企业教师的基本素质要求、企业的要求等诸多方面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形成可行性论证材料。

企业选取是第二阶段能否实施的关键。由于目前进行的“示范校”建设强调的是工学结合,高等职业院校与企业联系越来越多,学校建立多个校外实习基地,教师的培养企业主要是与学校合作并长期招聘本校学生的企业。教师进入企业前,学校与企业间有针对性地制定粗略的培养计划,并签订相应的合作文件。进入企业的教师接受企业管理,同时企业对教师的表现进行记录,形成文件。

总结阶段是模式探索的决定因素。教师结束企业实习工作后,企业与学校双方就教师的表现及培养方案的可行性进行探讨,最终根据实践和探讨结果形成培养制度。目前我校形成了《教师下企业保密协议》、《教师下企业表现汇总》(企业填写)等诸多制度,使教师下企业培养有章可循。

3.2员工化

由于教师到企业参与具体项目的实施属于半脱产性质,企业使用教师参与项目有顾虑,因此企业要参与到教师管理中,教师在企业期间的一切评价由企业来做。教师的待遇取决于企业的评价,每月企业定时给学校反馈,教师的薪酬直接与教师的工作表现挂钩,并能够实时调整。这样教师参与企业项目时能够全心投入,执行企业的决定。

在实施过程中,我校教师的绩效工资部分由企业参与决定,教师的积极性被很好地调动起来。教师在企业有归属感,在正常工作日之外的加班等活动享受与企业员工同等的待遇,最终使得教师员工化。

3.3激励制

激励制主要是为了提高教师下企业的积极性及到企业后的工作热情。企业需要的是能够为企业带来利润的人员,教师下企业的目的是为了提升自身的实践动手能力。企业与学校的目的不同,必须要将教师的积极性引导到为企业服务上来,教师的能力才能真正得到提升,而相应的激励制度可以很好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教师下企业期间,学校的工作完全减负。年度最终评定时,教师在企业的表现具有同样效力。在下企业期间,教师没有教学、科研的压力,同时能够明确今后教学改革和科研的方向,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具有更多的操作性。下企业教师采用竞争与学校重点发展方向相结合的遴选方式。

3.4遴选、评价机制

下企业教师必须经过严格的选择,要与所到企业的需求相结合,学校对不同类型的教师应指定相应的遴选方法及培养计划。根据来源,教师主要分为三类:一是新毕业的、来自普通院校的教师;二是已经在高职院校多年的在职教师;三是从企业调入的“能工巧匠”技师。在教师遴选时,不同类型的教师要采用不同的方式。

根据“示范校”重点专业与带动专业群的情况,结合不同类型的教师,我校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三种遴选方法:一是针对新进教师,必须到企业实习一年(天津市高等职业院校要求)。二是针对在职教师,在本人提出申请后,学院、学校、企业三方根据“示范校”专业建设要求,以重点带动专业群,以及针对性对口企业专业方向等因素来综合决定下企业锻炼教师。三是针对从企业调入的“技师”,他们虽然具备较强的技术操控能力,但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他们不可能总处于技术前端,需要不断提升;根据不同专业的技术更新周期,每隔3~5年,第三类教师可作为第二类教师接受遴选。

制度是否完善,措施是否得当,需要由评价机制来保证。遴选的教师是否符合要求,需要企业给予及时评价。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校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企业定期将教师工作表现的评价结果反馈给学校,学校根据结果决定该教师是否适合在该企业继续工作。同时评价并不是仅限于教师下企业期间,更重要的是下企业教师回到学校后,在培养学生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比如我院软件专业教师从企业回来后,根据企业的需求,对软件专业学生的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及专业应用方向,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学生培养模式。

根据评价的结果,学校决定是否需要不断改进原有的制度,推出新的措施,更好地为教师服务。

3.5全员化、终身化

相对普通高等教育的教师,高等职业院校更重视对教师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这一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而且是不断更新的。新理论的不断应用带来技术的不断更新,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师必须不断提高实践能力。“企业制”模式不是仅仅针对部分教师,而是针对全部教师,即全员化;对具体教师而言,不是一时之举,而是终身化。我校形成“企业制”培养机制后,每学期都会按照制度有针对性地派遣一批下企业的教师,培养创新型的教师。

4结束语

优秀教师培养模式的形成需要不断进行探索。我校在示范校建设过程中不断积累教师培养经验,完善“企业制”模式,使教师培养成为一个全员性的、长期的、终身的过程。“企业制”模式是培养“双师”的重要途径,是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关键,将有效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M].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2] 黄国清,付小春,黄昭栋,等. 高职教师双师素质培养主要问题的归因分析[J]. 成人教育,2008(5):26-27.

[3] 陈雁.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模式与评价机制[J]. 苏州职业大学学报,2005(2):19-22.

[4] 董春娟,王启军. 高职院校骨干教师的培养策略[J]. 太原大学学报,2008(2):76-78.

The Practice to Training the Teacher’s Operational Ability According to the Model of Training

in National Model Vocational College

LI Zhan-chang1, GU Jie2

(1. Sub-college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Tianjin Vocational Institute, Tianjin 300410, China;

2. College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 Guangdong Lingn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510663, China)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