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计12375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50分钟。
学生网上教学总结范文第1篇
网络辅助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网络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形式,对实现教学目标并达到教育目的,尤其是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3].
1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网络教学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相互关联的学习资源,使学生可通过全方位的感官接受信息.学生可以按照自身的知识掌握程度、学习背景、知识结构等自由选择学习内容,可以按照自己独特的认知结构自由探索,并且可以因人而异地以最佳学习方式和自身的特点学习,真正实现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自主学习,形成了自行控制的学习系统,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2构建创新性学习模式
网络教学是以超文本等技术支持的非线性学习过程,而不是以线性的从易到难或从前到后的组织方式,蕴含着学习自主性和探索性等特征,突破传统的维持性学习模式,有助于构建学生创新性学习模式.
3提高信息加工的深度和效率
丰富的教学资源、个性化的学习指导、实时的学习测试和教学反馈是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难以享受到的.处于互联网上的所有资源都是学生可以参考和学习的内容,如此大容量的信息是传统的课本或者多媒体CAI课件难以比拟的.以多媒体超文本组织的学习资源分担了学生的部分认知活动,学生可以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高级思维活动上,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并创造性地应用.
4创建教师和学生关系的网络化
在网络辅助教学中,教师不再是教学信息的唯一组织者及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者,而大部分时间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引导者,或者可称为具有较多知识、技能和经验的学伴.网络环境中提供的同步和异步的交互机制更好地满足了学生的一般需求,特别是当他们试图将听课或自学的内容转化为实际的学问时,容易与其他学习者(或教师)建立真正及时的联系,网络上每个信息都可能成为学生的学习内容,开阔了视野,锻炼了能力[4].
网络辅助教学的实施效果
在有机化学课程建设的实践中,网络教学平台在校园网上运行了三年多,受到广大学生和相关专业教师的好评.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90%以上的学生经常浏览网络平台,对该课程的网络教学具有浓厚的兴趣.其中78%的学生用网络平台进行课下复习,40%的学生用于习题解答时的参考.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基于网络的、多媒体辅助课件已经得到了大多数学生的认可,并能够充分利用其优势加强自主学习意识,从而达到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网络教学强调了教学的个性化和交互性,具有独特的教学优势.网络辅助教学为学生搭建了很好的自学平台,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归纳和总结的能力,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提高书写表达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例如:在学完烃后引导学生对链烃与环烃的性质进行归纳总结,比较烃的饱和性与不饱和性、共轭与非共轭、链共轭与环共轭、环共轭与芳香性能,从分子势能的高低、体系的离域性及苯分子的圆形结构等方面去认识、归纳和总结.从学生总结的书面作业可以看到,学生不仅对纵向规律进行总结,甚至可以对横向规律进行思考和归纳,开阔了学生的学习思路,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网络教学对教师和学生的新要求
网络环境是一个充分体现个性的学习环境,是以“学”为中心.运用现代的先进技术,推广运用网络教学手段是一个发展趋势.网络教学的潜在优势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培养学生开拓的创新意识,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网络教学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新的要求[5-8].
1教师面临新的挑战
在网络教学中,教师将面临着地位、作用和能力的三种挑战.网络教学对教师的信息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由于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从多种渠道获取学习资源,教师将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唯一来源.网络教学昭示着教学必须要从以教师教为主向学生以学为主的转变,教师将不再是知识信息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现在大学生的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水平,往往超过教师的平均水平.这些挑战,意味着教师的角色定位必然要发生很大的变化,才能有效地指导学生的学习.
学生网上教学总结范文第2篇
摘要: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互联网+”传统产业的发展模式正不断创造传统产业发展的新活力。同理,“互联网+”初中地理课程的教学也会产生新变化和新活力。本文在介绍“互联网+”及其思维的基础上,将对“互联网+”初中地理课程教学的新变化进行总结。
关键词:互联网+;互联网思维;初中地理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52-0186-02
有人把互联网思维的精髓总结为:①用户思维;②简约思维;③极致思维;④迭代思维;⑤流量思维;⑥社会化思维;⑦大数据思维;⑧平台思维;⑨跨界思维。其实这些思维都不是互联网思维的核心和实质。互联网思维的实质应是随着信息处理方式的改变,而导致的人们思维方式的变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借助互联网非平面、立体化、无中心、无边缘的网状结构,人们收集、存储、传输、处理信息的速度越来越快。正是借助互联网对信息处理速度的加快,诞生了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商业民主化和用户至上等思维方式。这些思维方式与传统产业模式结合就会带来传统产业的结构调整、质量提升,最终获得新的发展活力。这就是在“大众创业、万众新”的时代背景下形成的“互联网+”的思维理念。这一理念对我们的教育行业和传统课堂教学会带来怎样的改变?我们将围绕这一理念对初中地理课程教学产生的新变化进行总结。
一、地理课程教学理念需要借助互联网思维的理念进行创新
我国2013版新地理课程标准要求:地理课程在内容选择、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和教学评价中,要充分考虑现代信息技术的影响,为发展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创造适宜的环境。这说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有巨大的作用。这种作用不仅体现在技术上尽可能支持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更体现在传统课堂教学理念需要借助互联网思维的理念进行创新。根据企鹅智库2015年5月5日发表的《互联网+红利时代――九大传统行业在线经济转型报告》的调查显示(图1)超过一半的人对传统教育服务的满意度为一般,城市不满意的比例总体大于40%,而且城市满意度比农村满意度低。那么传统教育的痛点主要是什么呢?根据同样的调查显示(图2)传统教育行业排在第二位的痛点是课程枯燥、互动少,无论城市还是农村的比例都超过了30%。这反映了传统教育的弊端是无法实现真正的因材施教。尤其是不能根据每位学生不同的学习路径,为他们打造个性化的学习体验。这也表明传统课堂教学还是老师一味地讲,学生被动地听,所以缺少互动。这样一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也就根本不存在。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打造学生个性化的学习体念。我们不妨借助互联网“用户至上”的理念进行思考。教师如果能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知识储备状况,从学生的现实生活经历与体验出发,设计出让学生“尖叫”的课堂学习情景。这样不仅激发了学习的兴趣,而且能唤起学生互动的热情,产生个性化的学习体念。所以借助互联网用户至上的理念,像厂商通过为用户提供个性化需求的产品、能牢牢抓住消费者那样,课堂上教师如能做到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学生愉悦的学习体验为重点,这样的课堂或课程就能深深地吸引住每位学生。
二、“互联网+”推动地理课程内容的开放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借助互联网非平面、立体化、,无中心、无边缘的网状结构,人们收集、存储、传输、处理信息的速度越来越快。借助互联网信息处理速度变化的核心思维,可以更有效地构建开放式初中地理课堂。比如在对人教社2013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自然灾害”一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一起盘点2013年中国的自然灾害,通过图片、视听等多媒体资料带领学生回顾梳理他们所了解或亲身经历的各种灾害,最终整理出如图所示的2013中国自然灾害盘点图。借助盘点图,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归纳我国自然灾害的基本特点和时空分布特征时就可取得水到渠成的效果。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教师借助互联网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突破课本教学素材的局限性,充分利用来源于“生活世界”和学生自身经历及学习活动本身的丰富素材,实现了课程内容的开放性。同时将不同时空的灾害整理成盘点图,有效地帮助学生体验和感知空间位置,发展学生的空间能力。我们知道:“地理课程要充分重视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形成学校与社会、家庭密切联系,教育资源共享的开放性课程,从而拓宽学习空间,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所以借助互联网信息处理速度变化的核心思维,可有效地实现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模式等教学形态的开放性,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三、“互联网+”助力地理课程教学时空的拓展延伸
教学时空的开放性是地理课程开放性表现之一。教学时空的开放性就是要求地理学习不再局限于课堂与校内的时间,学习空间也应得到进一步拓宽、延伸。互联网技术条件下,信息的传播突破了空间的限制,所以将互联网技术跟教育结合就能实现教学时空的拓展延伸。比如在学习2013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时,因学生没有亲身的经历和体验,加之普遍存在的空间概念(包括空间位置、空间距离、空间关系)的感悟能力差、“心里图像”与实际图像差异较大的问题,学生会难于理解我国地理区域差异大这一特点,也就影响了他们对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学习和掌握。如何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呢?此时,利用互联网即时交互的技术条件,发挥它通过QQ、微信、微博、论坛等聊天工具能将全国乃至世界的人迅速汇聚的媒介功能。首先由教师或学校层面组建有关“比较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差异”的群组(包括QQ、微信、微博、论坛等),并由教师或学校组织学生参与。然后来自不同区域的同学通过聊天交流、晒照片、写微博等方式介绍本区域自然景观、饮食文化、气候变化、农牧特产等与学习有关的内容,方便其他区域的同学获得更直观深刻的体验,减少“心理图像”与实际图像差异。最后由学生通过比较归纳、总结整理得出我国不同区域特征差异大的基本特点,进而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依据、界线和范围大小、自然环境特征等知识点,从而为学生进行区域地理的学习开好头。当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教师不仅能利用大数据提供的地理数据培养学生处理、分析地理信息资料的能力,而且能借助在线教育为每位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授课,甚至未来借助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的IT技术的变革,加上教育内容和教育模式的改变,学校和教育机构有望推出智能化学习系统。总之,互联网技术+地理课程教育将使地理教学的时空无限拓展延伸。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互联网+”传统产业的发展模式正不断创造传统产业发展的新活力。同样,将互联网的思维理念、技术优势与初中地理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相结合,必然会带来初中地理教学的许多新变化。以上几点就是笔者根据一线教学感受做出的总结,希望得到大家的指正。
参考书目:
学生网上教学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网络;医事法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9)05-0241-02
一、在网络环境下开展医事法学教学的必要性
1、开展网络教学有利于师生关系的重塑
互联网普及以前,我国大学教育模式是以老师为中心,学生居于被教育的地位。老师和学生是一种等级关系,老师位于上位,学生居于下位,学生被老师管了起来。在教学上,老师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爱好进行教学,老师在课堂活动中唱独角戏,学生像个旁观者不能或很少参与进来。
信息技术的出现完全改变了这一切。医事法学课程把信息技术从作为辅助教学的手段转变为学习的方式,发挥信息技术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研究性学习、合作交流等方面的优势。而这些优势的发挥与师生的共同努力是分不开的。一次成功的网络教学离不开课前的精心准备。对学生的发动宣传,案例的收集与整理、问题的概括和提炼、网络资源的开发建设等环节缺一不可,都需要教师付出努力。课后教师要及时做好总结,分析课程设计时预期目的的合理性、学生学习内容是否安排得当、网络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参与程度、网络教学流程的顺利程度、网络教育功能发挥情况,并对学生通过网络传来的信息及时反馈;在总结的基础上,教师要总结现有教学方式中的不足之处,针对在教学过程中所碰到的各种问题,有目的地修改课程设计过程中不适合教学需要的部分或者有碍于网络教学开展的因素。与此同时,学生也要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加强批判性思维、系统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等的训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而学生则处于主体地位。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引起教师权威的削弱,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的地位可以被取代。学生的各项活动都是在教师事先所作的精心的教学设计下进行的。在教学设计中,教师以案例创设学生的学习情境,以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问题启发学生的思考探索,以讨论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以网络开拓学生的学习空间,以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强化学生的自我意识,指导、培养、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所以这种教学模式非但没有降低,反而提高了对教师的要求。
2、开展网络教学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开展网络教学,学生摆脱了对授课老师的单一依赖,开阔了学术视野。学生通过在网上搜索资料可以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等,形成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同时,网络资料的丰富性为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满足了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需要。在网络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教师和学生处于分离的状态。另一方面打破了固定课堂时间的限制,超越了教室上课的时间和空间上的界限,为教学提供了更加灵活、方便的途径。这样的教学样式蕴涵着平等、共享、协作等理念,有利于体现学习的个性化、合作化、多媒体化、交互性、开放性等特点。它是一种基于问题式学习的资料收集与流程设计以及网络多媒体信息的收集与整理,有利于丰富资源的样式;它以学生的参与、感受和体验作为重要方式,搭建起学生从“已知”到“未知”之间自主性、探究式学习的桥梁;它运用互联网资源帮助学生重构语境加深理解,发展信息加工能力。这既满足了学习个性化的要求,也满足了学习协作化的要求,有利形成基于网络的学习共同体,建立起新型的探究式学习方式。
网络教学的优势固然明显,但也不可盲目推进网络教学改革。因为成功的网络教学改革离不开师生信息素养的提高,离不开现代化的教学环境。受教学配套硬件设施的局限,还未能实现所有学生一人一机,要做到所有班级都开展网络教学,尚待时日。在这些条件还不具备的情况下推进网络教学改革,只会偃苗助长,适得其反,功亏一篑。另外,网络的虚拟性也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教师要加强引导。
二、医事法学的网络教学改革实践
进行网络环境下医事法学的课程教学改革,是为了把信息技术同课程整合相结合,充分发挥网络教学的优势,通过网络教学,实现理论教育、能力培养与素质提高的有机结合。大学生接受着来自网络的种种观点、看法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医事法学教育的环境、内容、渠道和对象都业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为了适应这种变化,就必须发挥网络教学的优势,科学编排,合理规划,精心设计,不断提高医事法学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件。
1、转变教学理念,增强教改意识
教学改革首先是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的变革。在实施网络教学时,要想取得理想的教学改革的效果,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素质,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转变单一的教与学的观念,跳出课堂教学的视野,改革传统的教学手段,借助网络来丰富教学资源,延揽网络教学的空间;摆脱“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网络来促进师生之间的人际互动,真正实现“教学相长”;同时,积极探索适合于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这些对教师来讲都是考验和挑战。
2、加强师资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网络教学对教师的角色、素养和教学行为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能培养出适应网络教学任务的创新型师资力量。为此,教师要积极进行自身角色的转换,变革、调整、优化和创新教学思路,改变传统“教者”的单一身份,从课堂的主宰者和知识的传授者转变成教学过程的管理者、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支持者,着眼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自主探究能力。教师除了要拥有一定的知识厚度和广度外,还必须具备如下七种教学能力:对学生原有经验结构的敏感力教学设计或学习环境的设计能力;发展学生多元认知和自我调整策略的能力;灵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较强的沟通能力和社交能力;敏锐的洞察能力与高水平的反思能力;开放性思维与善于学习的能力。教师在备课时必须摆脱对教材和教参的依赖心理,转而到网上去寻找资料。网上的资料纷繁复杂,种类繁多,为此教师要具有一定的信息甄别和筛选能力,而这又离不开教师平时的知识积累以及对教材内容的参悟水准。教师除了要洞悉课本知识外,还要学会在网上“冲浪”,广征博引,集思广益,拓展教学思路。教师要不断地研究网络背景下出现的各种新问题,充实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总结教学经验,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
3、开发网络资源,实行网络教学
成功的网络教学改革离不开网络资源的建设和开发。如何更好地开发和利用网络资源为我们的教育教学服务,成为许多人共同关注的问题。网络为教师们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可以在网上查找需要的各种图片、音频、视频等材料。但这些教学资源的分布是零散的,需要通过网络引擎功能来
搜集基于同一主题下的学习资源。对此,必须明确,网络资源不是越多越好,不是多多益善。网络资源不在于“多”,而在于要“精”,要“管用”。同时,网络资源的建设行为不能变成资料的简单罗列和堆砌,而应该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在资源建设之前,要调查了解医学生的相关知识背景,准确把握医学生的基本素质,以网络课程理念为指导,站在学生的地位,从学生的兴趣、需求、日程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以学生能够对知识进行理解、认知、运用、体验等为目标,以学生的认知发展、能力提高作为网络资源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要不断地、持之以恒地完善教学资源库。另外,还可以请学生帮助丰富教学资源。网络教学共享资源的扩展,使得教育信息资源不再只集中在教师手中,教师也不可能穷尽对一切前沿知识的触摸和理解。学生凭借对网络技术的熟练掌握,完全可以参与到教师的备课过程中,为教师提供讲课素材。这样做既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参与能力,也可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能够做到把理论和学生的思想实际联系起来,知道学生最需要掌握和理解的内容,并以此为重要依据导引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破疑解惑。
在搜集到各种教学资源后,还要对资源库按素材、课件、视频、教案、讲稿、试题、学生成果展示等进行分门别类的归类工作,要注意理论的系统性和一致性。我们利用校同网建立起了一个医事法学教学网站,开辟了“案例精讲”、“资料下载”、“热点解答”,“讨论园地”、“理论探讨”、“自我测试”、“成果展示”等栏目,尽量满足学生网络求知的需要。在“案例精讲”栏目,选择一些代表性强的案例,精心剖析,并以此达到理论传授、时间提高的目的;在“资料下载”栏目,提供了教师的教案、讲稿、课件、视频等教学材料,可以让学生课后巩固复习;在“热点解答”栏目,对同学提出的热点问题进行及时的网络回答,如“怎样建立起和谐的医患关系”、“如何保障病人的知情同意权”等等。在“讨论园地”栏目,师生共同参与讨论,把问题的解决思路和解决过程全部展示出来,达到经验交流、相互启发、提高认识、共同进步的目的;在“理论探讨”栏目,介绍一些学术论文,帮助提高学生的理论修养水平;在“自我测试”栏目,通过编选的试题集和答案自我检测学习的效果;在“成果展示”栏目,把一些优秀的学习成果如研究报告、PPT课件等展示出来,既起到相互示范、借鉴学习的作用,也起到激励学习的作用。
4、小组协作学习,进行网上考评
网络是一个没有边界的世界,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资源始终处于开放状态,各种不同的观点在这里聚集、碰撞、交融。其跨越时空的特点决定了网络环境下的学习具有学习状态的开放性、学习过程的交互性、学习内容选择的自主性和个性化、内容形式的多媒体化等特点。组织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向同学们提出一系列的研究课题,以小组为单位,让他们分组收集材料、调查研究,最后每个小组撰写一份分析报告或制作一份课件进行成果演示。在小组成员的共同合作下,每个小组基本上都能保质保量地完成学习任务。这充分说明,这种任务驱动型的学习方式由于分工明确,搭配合理,群策群力,集思广益,非常具有可行性,很值得借鉴。通过网络教学,让学生学会网上浏览,形成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协作学习,培养起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网络辩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网上教学总结范文第4篇
1做学一体教学法的提出“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最早是由美国近代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杜威提出的,他强调学生应从“做中学”(learning-by-doing)。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在借鉴和改造杜威思想的基础上,也提出了“学做”合一的思想,即要求学习者以实践的目的去学,在实践过程中去学,从而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当前,我国正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职业教育作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既是当务之急,又是长远大计。现在,我国就业和经济发展正面临着两个大的变化:大量社会劳动力就业需要加强技能培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培养更多的高技能人才。所有这些既需要政府和社会大力关注和支持职业教育的发展,又需要职业教育工作者加强“内功”修养,从教育理念、培养目标、管理方式到教学模式诸方面提档次、上水平。因此,职业教育要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努力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和质量。一方面,要搞好以敬业和诚信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另一方面,要坚持手脑并用、做学合一的教学原则,突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职业技能训练。也就是将理论应用于实践,解决“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使学生一学就能用,一学就会用,并教会学生如何去做一个有理想、有知识、有能力、有责任感的人。
2《网页设计与制作》课引入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法《网页设计与制作》是本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主干课程,具有实用性强、应用面广、操作性强与岗位联系密切等特点。为了更好地讲授《网页设计与制作》课,我们进行了大胆的教学改革,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将实际项目引入课堂教学,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考核形式,较好地实现了课程教学目标。《网页设计与制作》的课程目标是结合职业岗位的需要,培养出能够从事网页平面设计或网站构建的人才,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协作能力和综合能力。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法提高了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将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法引入《网页设计与制作》教学后,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引导协助作用。学生在项目的驱动下自主学习,边学边做。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他们主动与其他同学和教师进行交流,讨论问题,促进了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法的发展。项目完成后所带来的成功的愉悦和满足感,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网页设计与制作》课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法的过程本人在担任《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的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的特点以及环境,将教学过程划分成以下五个阶段。
(1)网站项目的确定。确立实用、优秀的项目是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法能否成功实施的关键。因此,在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法时,首先,应选择切实可行的项目。在教学正式开始之前,可先对学生进行分组,尽量使每一组学生的能力都比较均衡。其次,应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确定项目的难易程度。对于课程前期刚接触这门课程的学生,由教师负责选取项目,讲解知识点。所选取的项目必须简单、典型,并且最好选择已经完成的项目,以便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到了课程结束后,安排专门集中课程实训,让学生分组组成项目小组,讨论选择项目,让学生身临其境,参与创造实践活动,亲身体验实践的艰辛与乐趣。另外,应注意根据学生具体的培养方向,确立最适合的项目。
(2)网站项目计划。网站项目的计划应按照项目开发的需求加以实施。确定项目以后,让每一组学生针对该项目进行需求分析,启发学生主动发现身边的素材。该过程中,可由教师充当企业的角色,由学生向教师汇报自己所进行的关于项目需求的分析及收集到的资料。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起到指导的作用,另一方面,教师应事先对该项目内容进行定位,分析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完成的任务,确保学生进行需求分析时,不会定位过高。完成项目需求分析后,教师应根据学生所作的需求分析确定项目的能力模块,并将每个能力模块细分为一系列小项目,学生根据课程的时间安排,结合项目内容编写项目开发计划书。
(3)网站项目实施。对于首次接触网页制作的学生来说,没有一定的网页制作软件操作基础,就无法进行项目建设。因此,应在课程项目实施过程的第一阶段讲授学生网页制作软件的使用方法,为第二阶段奠定基础,第三阶段的主要任务则是撰写网站开发总结报告,锻炼学生撰写文章的能力。在第一阶段的实施过程中主要教授学生网页制作软件的使用方法,使其形成相应的具体能力。具体做法是:教师首先通过简单的例子讲解实际操作方法,然后,让学生练习新知识、新操作,完成相应的实验项目。通过这种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讲练结合的教学手段让学生掌握牢固的基础知识。第二阶段实施过程结合第一阶段学生具体能力的锻炼情况,根据所要建设的项目,按照项目计划书进行开发并完成设计。该阶段是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法实施的核心环节。在此阶段,教师要根据各开发小组的具体情况、具体要求及时恰当地进行指导,解决学生开发过程中遇到的难题,督促学生按时按量完成项目计划书中的各个开发环节,保证学生顺利完成项目的开发,实现教学目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点做好指导监督工作。如定期召开各项目组长会议,了解各项目组的开发进程;在项目开发过程中进行技术引导和指导,收集各组遇到的难题,组织各组进行总结和经验交流,从中探讨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三阶段实施过程该阶段的任务是在学生完成网站建设后,撰写开发总结报告,总结本次学习、开发的收获和经验,为下一次开发做准备。阶段性总结评价也是项目具体实施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教师和学生在每个阶段的学习结束后,都要对该阶段的学习成果进行展示、评价、总结,及时改进不足之处,巩固成果,为后续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4)网站项目展示与评价。项目完成后,应对网站项目的建设效果进行展示,并加以讲解。在讲解展示网站的过程学生和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并结合相应的网站项目评分表,形成学生和教师对该项目各自的评价。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还应结合其在项目开发过程中的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参与程度、服务程度以及所起作用等各方面的表现情况。
学生网上教学总结范文第5篇
1 “学做一体”教学方法的提出
“学做一体”的教育思想最早是由美国近代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杜威提出的,他强调学生应该是边做边学,两个动作同时进行。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在借鉴和改造杜威思想的基础上,也提出了“学做”一起的思想,即要求学生以实践的目的去学,在实践过程中去学,从而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从这些专家的思想中不难发现,实践性课程的教学还是和普通的传统的教学方法有很大的不一样,职业教育慢慢的成为了高等教育里重要的组成的部分,作为我们三本院校,尤为显得重要。现在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是多元化的,除了课本的知识,更多的是要注重实际的动手能力,社会上需要更多的高技能人才,所以我们就要着重加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关注学生内在的能力培养,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的理论上。所以我们就提出了这样的一种教学方法,在课堂中不断的加入“做”的内容,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提高学生的能力,把理论的东西一定要转化成实践,把握“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努力把课程的教学水平和质量提高。
2 “学做一体”教学方法的应用
本人担任网页设计课程的教学多年,从这么多年的实际教学经验来看,只有这样的一种教学模式才能真正的学到东西。整个的教学模式体现在一下几个阶段:
2.1 网站主题的确定
在进行项目开始之前,我们就要让学生确定网站的主题,所以,在进行“学做一体”教学方法的时候,第一,要让学生明确要选一个自己比较感兴趣的主题,或者说自己比较在行的主题,这样在实际做的过程当中就比较容易些。第二,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每个小组相当于一个小的团队,让学生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下来进行,每个人的分工责任不同,分工必须具体化,防止部分同学浑水摸鱼。到了课程后期,对所确定的主题细分,模拟企业的环境来进行,这样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投入到实践中。
2.2 网站实施计划
网站主题确定了以后,我们就要按照主题的确定来进行计划的实施,确定主题以后可以让学生对网站进行需求分析,每个组别的人都要写,要有专门的同学来做这件事情,体会下真正在企业里是怎么来完成一个网站的。在这个环境中,我们老师其实就相当于企业的领导,起监督作用,在必要的时候加以指导,学生中也最好有相应的负责人,来管理本团队开发的事情,这些计划做好了,才能更完整的体会网站开发中的各个环节。
2.3 网页作品的开展
前期的主题和计划做好以后,就进入了正式的作品设计的环节了,这个是最重要的部分,所以这里首先要把如何设计网页的知识点全部传授给学生,包括软件的使用方法和软件涉及到的技术,没有这些学生肯定无法进行作品的设计。在这样一个技术传授的过程当中,一定要把这样的教学方式应用到其中,不仅仅是简单的技术传授,在这之中一定要结合实际的例子来进行讲解,而且要做到举一反三,同一个实例一旦换了个形式的话是否还能做的出来,把学和做相互结合起来,这样同学不仅仅掌握了技术,而且还能学到这种技术的应用,所以这样的一种教学模式对于网页设计课程来说无疑是有效的一种教学改革。等全部的软件和技术讲完之后,那么就可以开始作品的设计了,有了前期的一些基础,我相信一定会有一个完美的作品呈现给大家。
2.4 网页作品的分享
完成所有的作品设计之后一定要大胆和同学一起分享,提高同学的自信心,很多同学自己设计完自己的作品之后不愿意拿出来与大家一起来分享,其实这个是自信心不足的体现。网页作品最终是要让所有的人看到的,否则网站的设计有何作用呢?这样的一种做法其实反过来想是有作用的,反而可以促进大家提高要求,把网站作品设计的更好,更突出。
2.5 网页作品的自我总结
在最后课程结束的时候一定要对作品做一个自我总结,在这个过程当中自己到底学到了什么,做出了什么,把学和做统一起来,把一些好的作品可以应用到相关的一些领域,这样对学生来说意义是非常重大,而且非常自豪,如个人网站、班级网站、家乡旅游网站、美食网站等。所以在最后的自我总结中,一定要注重能力体现,思路总结可以帮助学生明晰作品完成的最佳思考方法,找到自己的不足;技巧总结着重总结解决开发环节中遇到的难题的方法,把握并吸收整个网站开发的精髓;经验交流主要是对学习方法、知识应用进行交流。
上一篇:学生考试后总结{5篇}
下一篇:学生组织工作总结{整合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