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计22390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90分钟。
学校财务会计工作总结范文第1篇
2024学校财务工作总结范文有哪些?工作总结是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环节。通过工作总结,可以明确下一步工作的方向,少走弯路,少犯错误,提高工作效益。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2024年学校财务工作总结报告范文,欢迎大家查阅!
2024学校财务工作总结1在滨海教育中心,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财务室领导的正确指导下,较好的完成了本年的收支工作计划,保证了学校的日常工作的顺利进行,现将本年的财务室工作总结如下:
一、努力学习,提高财会人员的政治素质
我能自觉的参加学校的一切政治学习,认真作好学习笔记,不断的提高财会知识和政策水平,能认真贯彻执行财务政策、方针、制度,使学校的财会工作能按照国家的政策、法令进行,从而保证财务室顺利完成学校下达的各项工作。
二、积极工作,努力完成学校的财务室工作
协同有关人员做好校舍检查和维修、管理工作和加强学校财产、物质的管理。根据国家会计制度的规定妥善保管会计凭证,帐册、报表等档案资料,及时按规范整理、装订、保存共装订帐册报表70余本。财务工作将影响到学校的一切工作,学校制定了财务制度和上报审批程序,财会人员能够做到账目清楚,下账要字迹工事下账时,对学校缺口要做到细致明了,为学校要节约每一分钱,本年积极配合学校完成了收支计划,为学校做好强有力的保障。
三、查找差距,努力做好财务工作
20_年本年度虽然完成学校的各项工作,但还存在一定差距,如:上缴财政各项款项后,申请却很困难,一时半晌申请不回来,耽误了学校的正常工作,使学校工作受到一定的影响,要想工作做得好,要手勤、眼勤、多动脑筋,做好20_年工作计划,使工作有条理,要替领导分担一些困难,把财务工作做好。
2024学校财务工作总结2_年是_大学的开局之年,也是财务处开拓创新的一年。回首_年,在学校党委和校长的正确领导下,在全校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以及财务处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坚持团结一致,奋力拼搏,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为学校合并初期各项工作的平稳过渡作出了应有的贡献。现将_年度财务处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理论与业务学习,努力提高财会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
1、认真搞好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努力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根据学校党委统一部署和要求,财务处党支部积极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紧紧围绕组织党员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新时期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努力提高思想认识。同时结合先进性教育要求,财务处支部组织科以上党员干部到各校区召开座谈会,广泛听取意见,并针对意见认真研究、积极整改。通过先进性教育活动,财务处全体党员的理想信念进一步坚定,对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要求进一步明确,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进一步牢固,党性观念进一步增强,团结的气氛进一步浓厚,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得到进一步改进,总之,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
2、完成了会计人员年度继续教育工作。
为拓宽知识面,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能力,组织全处人员分批分期参加了_市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与考试;同时通过举办江苏省教育会计学会,组织财务人员撰写论文参加会议交流与学习。另外,还派人参加了全国高等师范院校财务会计研究会举办的财务管理培训班。
二、建立财务管理新秩序,确保学校财务工作平稳过渡
1、实施“统一领导,集中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
为加快推进_大学原三校在真正意义上的合并与实质性的融合,财务处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及时制订并出台了《_大学财务管理暂行办法》、《_大学经费开支暂行规定》、《_大学有偿服务收入管理暂行办法》等规章制度,并从_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三校并账,彻底打破原三校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的界限,建立健全_大学财务管理体制与会计核算体系,为并校初期学校稳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和保证作用。
2、合理编制财务预算,科学构建预算管理体系。
_年是三校合并组建_大学后的第一个财务预算年度,编制好本年度财务预算事关学校事业发展与稳定大局。为合理配置学校财力资源,努力构建适合我校事业发展的财务预算体系,在借鉴省内外综合性大学财务预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兼顾原三校财务预算编制摸式,结合本校实际情况,采取“条块结合,分步预算”的方法,顺利完成了_年校级财务预算的编制工作。同时,为加强预算控制和经费宏观管理,在没有先例的情况下,大胆探索,积极创新,根据预算分类细化,合理设置经费项目,并通过会计电算化网络和预算管理系统,较好地实施四校区预算控制。下半年还完成了_年度省级部门预算的编制与上报工作。
3、彻底清理银行账户,实行资金集中、统一管理。
根据学校财务管理的需要,及时对原三校的所有银行账户进行彻底清理,撤并银行账户30多个,全校所有资金纳入财务处资金结算中心统一开户,集中管理,进一步增强学校现实支付能力和资金调控能力。
4、加强国有资产管理,认真搞好资产清查。
针对_大学合并过程中出现的情况,及时提出开展全校性资产清查建议,起草制定了《_大学_年资产清查工作方案》,并牵头组织全校开展资产清查工作。配合资产管理部门完成了新校区设备资产的入账与清查。通过清查,一方面摸清了学校家底,同时也发现了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学校今后进一步规范国有资产管理,建立健全学校资产管理体制和规章制度,合理配置学校资源,提高资源使用效益打下良好的基础。
5、积极筹措与运作资金,努力确保学校教学、科研、基本建设等工作正常运转。
众所周知,资金是学校经济活动的血脉。合并初期学校财务状况本身就很困难,新校区基本建设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而学校主要收入又集中在下半年的九月份才能到位,全校一至八月份资金供需矛盾十分突出,资金链明显存在隐患,财务风险随时可能发生。面对这样的困难,财务处化压力为动力,坚持不懈地争取银行贷款,积极配合银行做好大量艰苦细致的具体工作,在国家金融政策调整不利于高校贷款的形势下,_年我校新增贷款1、54亿元,确保了新校区二期工程学生公寓按期建成。同时,利用金融政策,通过结算中心合理调度与运作资金,调整贷款结构,努力降低资金使用成本,尽可能为学校化解财务风险。
6、加强学生收费管理,努力实现预算收入。
学生缴费是学校收入的重要来源。并校后学生规模明显变大,加上多校区办学,给收费管理带来诸多不便,为加强对全校学生收费管理,建立健全各类学生收费管理体制,财务处组织人员加班加点,对原三校全日制学生收费信息进行了核对与合并,确保所有学生信息准确,避免数据遗漏而造成学校收入流失。同时,较好地完成了_年度全校各类学生的各种收费工作,并配合各学院做好学生欠费清理,及时统计和提供学生欠费信息,加大学生欠费催缴力度,把学生欠费降到最低水平,力争限度地实现学校预算外资金收入。
7、加强票据管理,规范收费行为。
为进一步加强对票据和收费管理,财务处对原三校的票据进行了认真清理,并结合财务管理的需要,对各类票据领用程序和使用范围进行了明确,确保各类票据正确使用。同时,针对原三校收费项目交叉和标准不一致等现象,结合_大学的实际情况,对所有收费项目认真进行了梳理,重新向市物价部门办理了有关手续,使学校所有收费项目合规、合法,并将所有收费项目在校园网上进行公示,接受全校师生的监督,规范校内收费行为。
三、建立健全会计核算体系,努力提高会计信息化水平
1、建立财务专用网,实行会计核算网络化。
根据多校区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特点,结合我校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的实际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建成财务专用网,为提高我校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水平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同时,为加强对财务专用网络管理,确保会计数据和软件安全,拆除了网上所有计算机的软驱等接口,实行封闭式管理,起草制定了会计电算化内控制度和财务网络安全规定,保证了多个财务系统的正常、安全、高效运行。
2、建立会计核算账套,实施三校财务并账。
根据_大学财务管理的实际需要,确定了全校会计核算方案,设置了事业财务会计核算账套、基建财务会计核算账套、资金管理会计核算账套等,并在进行原三校财务决算的同时组织人员实施三校并账。在时间紧、任务重,也没有先例可循的情况下,财务处全体人员顾全大局,分工协作,加班加点,特别是管理科室为确保学校财务工作的正常运行,很多同志废寝忘食,不计个人得失,想方设法克服困难,全身心投入财务并账工作,真正体现了一个会计人员高度的责任心和崇高的使命感。可以说,三校合并组建_大学如此的顺利和成功,与财务处每一位会计人员的辛勤工作和无私奉献是分不开的。
3、规范会计基础,统一会计核算。
考虑到原三校财务管理摸式和会计处理方式各不相同,_大学成立后财务处对会计基础的有关做法重新进行了明确,并组织管理科室对各校区财务办公室的执行情况进行了检查,进一步加强会计基础规范化建设。同时,还完成了职工工资数据合并、系统升级、项目统一以及公积金、个人所得税扣缴项目调整等工作,为规范会计核算打下良好的基础。
4、加强会计核算与监督,规范校内经济行为。
根据教育厅对原三校财务审计所提出的意见,结合_大学财务管理的需要,组织对教材、药品等存货进行了盘点,对采购付款与存货管理提出了明确规定和要求,确定了内部会计处理方法,进一步加强会计核算与监督。同时,对原三校会计核算账务上的遗留问题、往来款项以及代管款项、学生代办费等进行了清理与结算。同时,积极配合基建、维修、设备采购等部门,参与各种招投标、工程验收等工作,加强财务监督,进一步规范会计核算行为和校内经济行为。
5、认真完成财务决算与报表工作,努力提高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按规定完成原三校_年度的事业财务、基建财务决算工作,并积极配合,接受省教育厅的委托审计和市审计部门的竣工审计。完成了各级各类财务统计报表。完成了启秀校区已竣工交付使用工程项目的决算与移交入账和新校区一期工程暂估入账等工作,真实客观地反映了_大学固定资产状况。根据校领导要求,上半年对财务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了一次检查和分析,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为校领导提供决策依据,有效地保证_年度财务预算顺利执行。
四、加强内部建设,搞好外部服务
1、完善科室职责,理顺工作关系。
通过近一年来的实践,在最初分工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内部各科室工作职责进行了调整和明确,理顺上下、左右等工作关系,落实工作责任制。各科室分别制定了相应的个人岗位职责,既有明确分工又有相互协作,较好地履行了部门职责。
2、建立财务信息平台,努力提高服务水平。
针对多校区财务管理信息查询等矛盾,进一步加强财务处与外界的信息沟通,我处充分利用校园网这一资源建立了财务信息平台,引进了个人工资查询与项目经费查询系统,研发了学生缴欠费信息查询系统,同时建立了财务处专用网页,为师生员工提供各种查询服务和站内信息交流,逐步实现财务管理网络化、信息化与现代化。
2024学校财务工作总结3在教育局和小学中心校的指导下,我校20_年在财务工作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也有不足之处,下面作以总结。
一、脚踏实地,做好财务经常性工作
健全民主理财小组,赋予相应的权利和义务,切实做好份内工作,不当摆设。
开学前,提前准备好行政事业性收费收据,广泛宣传最新的收费标准,严格按教育局财政局物价局的要求规范收费。
要按时记收入支出流水帐,随时与中心小学对帐,经费收支要在学校进行公示。要定期对学校帐目进行抽查或展评,接受教师的监督。
积极为学校服务,开学后尽快收齐发票,尽快报帐,不影响学校的正常教育教学工作。
每月将学校收入支出结存等情况打印公布,便于教师核对。
二、摸清家底,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
本年,我们依据财政局、教育局的要求,全面核查、清理,对固定资产做了全面的登记,摸清了家底,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固定资产明细分类帐,增强了我校保护国有资产的意识,使固定资产的管理进入了正常化管理的轨道。
以后再增加的固定资产,随时登记,并刻了固定资产管理章,让校长在发票上签字,引起重视,增强责任心。
三、量入为出,增强收支按预算管理的意识
根据小学中心校的要求,我校对未来一学期的收入,作详细的测算,对日常公务、教学业务、设备购置、校舍维修等几块支出根据学校规模作出最贴近实际的支出计划,逐级上报批准,并按预算执行。
四、财务公开,加大对财务的监督力度
我校要四上墙,一是民主理财小组要上墙,二是收费标准要上墙,三是贫困生减免名单要上墙,四是每月收支情况要上墙。让财务工作公开、透明,接受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的监督,不能流于形式。
五、腿勤手勤,发挥核算和服务的职能
报帐员每月按时将报表交给校长,使校长对我校的财务状况心中有数。同时,不怕麻烦,不怕多跑腿,争取让学校有票就能报销。
六、自我充电,提高自身业务素质
经常通过各种形式进行业务学习,关注最新的财经制度的变化,学习相关的规章制度,学习新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预算编制,进行自我充电,工作中才不至于出现偏差。
一年来,我校财务工作成绩不少,但更看重的是不足之处。下一年,我要在预算的编制、执行、财务公开等方面做好工作。
2024学校财务工作总结4一年来,在区教育局和上级财政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教职员工的大力支持下,学校财务工作紧紧围绕为教育教学服务这个中心,进取推进财务改革,不断更新理财观念,认真履行《会计法》等法律、法规,进取组织收入,努力改善办学条件,为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供给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一、强化预算,合理安排资金
部门预算是学校完成各项事业任务,实现年度计划的重要保证,也是单位财务工作的基本依据。所以,对做好学校的收支预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搞好这项工作,年初,依据学校事业发展,既要总结、分析上年度预算执行情景,排查过去在预算执行中的不足、又要客观分析本年度国家有关财政政策对部门预算的影响、还要广泛征求各职能部门的意见,并多次向学校领导汇报,在现有政策范围内,挖掘潜力,多渠道筹措资金,本着“一保吃饭、二保运转、三视财力求发展”的原则,坚决杜绝无预算、超预算安排经费,使预算更加切合实际,发挥其在财务管理中的进取作用。
二、强化日常经费支出管理
支出管理是学校财务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支出管理,既是缓解资金供给矛盾,也是开源节流的重要体现,更是贯彻执行勤俭办一切事业的举措。为了加强这一管理,一方面,建立健全各项财务制度,使财务日常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另一方面,对日常开支严格按财务制度办理。经过认真落实执行,效果十分显著,极大地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强化固定资产管理
学校固定资产是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及其它活动的重要物质条件。过去在管理中,很多人不重视,存在着重钱轻物,重买轻管的思想。为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学校出台了《x中学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建立了教育资产监管网络平台。每学年初与班主任签订公物使用管理职责状,学期结束后进行逐一检查核对,对使用或保管不善造成公物损坏或丢失的班级和当事人除按价赔偿外,还结合班主任考核条例实行细化量分。今年暑期,学校总务部门还对固定资产进行了全面清查复核,盘活了部分闲置资产,提高了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使偌大的学校、众多的财产、校舍、课桌椅、仪器等分管到人,职责到人,做到大家当家,人人尽心保管。
四、强化年终决算
年终决算是一项比较复杂和繁重的工作,结清旧账,年终转账、记入新帐和编制财务报告。财务报告是反映一年来学校财务状况的书面文件,财务报告包括会计报表及其说明,它是财政、主管部门及学校领导了解学校年度预算执行情景和资产结存分布情景的重要资料,也是编制下年度部门预算的基础。同时,还要针对会计报表撰写出详细的财务分析报告,总结经验、揭示问题,以便今后改善财务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水平。
总之,2024年,在财务管理上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新的一年,我们将更加努力工作,发扬成绩,改正不足,以勤奋务实、开拓进取的工作态度,为提高教育投资的效益以促进学校办学水平再上新台阶,做出应有的贡献。
2024学校财务工作总结5在学校经费管理小组的用心参与下,在区镇教育领导的正确指导下,较好的完成了本学期的收支计划,保证了学校的日常工作的顺利进行,现将本学期的财务工作总结如下:
一、努力学习,提高财会人员的政治素质。
财务人员能自觉的参加学校的一切政治学习,认真作好学习笔记,不断的提高财会知识和政策水平,能认真贯彻执行财务政策,方针、制度,使学校的财会工作能按照国家的政策、法令进行,从而保证财会工作顺利完成学校下达的各项工作。
二、用心工作,努力完成学校的后勤工作。
后勤工作将影响到学校的一切工作,学校制定了财务制度和上报审批程序,财会人员要做到账目清楚,下账要字迹工整,对学校支出要做到细致明了,为学校要节俭每一分钱。本学期用心配合学校完成了年度收支计划,为学校做好强有力的保障。
三、查找差距,努力做好工作。
学校财务会计工作总结范文第2篇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总会计师制度在依法筹措办学资金、规范校内经济秩序、保障国有资产完整、提高经费使用效益、维护学校合法经济权益、促进教学科研事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高校总会计师制度的实行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关键环节,新时期我国高校总会计师队伍的建设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高校;总会计师
一、高校实行总会计师制度的必要性
《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和改革规划纲要(2011-2024)》的改革措施之一是在高校设立总会计师,旨在提升经费使用和资产管理专业化水平。2013年1月1日起施行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中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应当设置总会计师岗位。高等学校设置总会计师是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客观需要。对于高校,财务资金收入来源由传统的财政拨款和学生学费收缴变得越来越多元化、复杂化,一些高校通过兴办产业、银行贷款、社会捐赠、社会培训等方式增加财务资金收入,这样带来一系列的财务管理问题;除此以外,部分高校盲目的扩建投入,入不敷贷,因此高校应当讲“经营”,则必须配备总会计师。高校中设立总会计师制度成为高等教育的需要和必然。
二、高校总会计师的要求
高校总会计师的施行,对总会计师任职人员要求精懂财经政策和资金运动规律、善管理、懂教育,从全局角度战略性分析全校的财政收入与合理支出问题,追求办学效益最大化,实现学校持续健康发展。公办院校内各项工作以教科研工作为中心,是公益性而非经营性的办学本质决定了总会计师要围绕教科研工作树立服务意识,不能单纯的追求经济效益。对于民办高校来说,没有政府的财政拨款,如何优化学校资金运行是决定民办教育生存与发展的关键。
三、高校总会计师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当前全国高等院校财务队伍的整体素质未能完全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也不适应高校实行总会计师制度的需要,其体现在:
(一)总会计师职责权限的局限性
我国高校总会计师的职责管理范围和权限与国际先进大学相比有很大的差距。总会计师是高校内部控制和风险评估机制的决策管理者,对学校重大财务收支具有审批权、监督权,对本单位的财务会计机构设置和人事管理具有发言权。而在一些设置总会计师的高校,总会计师的职责仍停留在会计和财务管理方面,没有上升到学校的决策层。在高校的内部治理结构中,财务治理是大学内部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总会计师赋有代表国家掌管财务会计管理权以及财务监督职能,但是由于国家有关政策规定不明确,导致总会计师在履行权限的过程中工作职权出现“乏力”及监管不力的现象。
(二)高校财务队伍的知识结构、职称、年龄结构不合理
随着全国高校的发展,财务人员任务越来越繁重,但财务人员的待遇和职称问题致使许多人不能安心工作;正规财经院校毕业研究生由于编制等原因不能引进高校,而原有的财务队伍知识结构陈旧,年龄偏大,学习的热情不够高。这对高校建立总会计师制度,建设高素质会计队伍是极其不利的。
(三)高校财务队伍的专业理论知识需要充实和完善
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高校的财务工作是在执行国家的预算,需要的经费由国家拨,处理完业务后,上报相关部门,因此很多高校不太重视财务管理,致使高职称、高学历的财务人员少。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高校理财环境发生了变化,资金来源的多样化和自主化使得高校内部的财务管理和财务关系日趋复杂。然而高校财务人员的知识陈旧,需要培训,与此同时高校财务人员在职培训少。尤其是市场经济不断深入发展,高等教育改革进一步深入的形势下,高校财务会计人员专业理论知识没有及时更新和充实完善,不能面对新形势,这将严重影响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实施和创新,影响高校总会计师队伍的建设。
(四)高校财务队伍的职业道德建设需要加强
财务职业道德是财务会计人员在会计工作中应当遵循的道德规范,包括:爱岗敬业、熟悉法规、依法办事、客观公正、搞好服务、保守秘密。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以及扩招,致使许多高校的财务会计人员业务繁忙,忽视了政治理论学习,忽视了职业道德建设。这些情况阻碍了高校会计工作的发展,不利于高校建立总会计师制度,不利于高校总会计师开展工作。
四、我国高校总会计师队伍建设的应对策略
(一)加强高校总会计师队伍的制度建设
首先,国家相关部门应该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使得高校总会计师制度体系的建设具有法律法规指导,对高校总会计师的资格条件、选用程序、职责权限等方面内容作出详细的规定,做到有法可依。其次,各高校应该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一整套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总会计师制度体系,对所有本校教职员工具有普遍的约束力,杜绝因人设岗、执行不力、权责不明确等现象。
(二)增强高校总会计师队伍的忧患意识
首先,要不断提高高校总会计师队伍的忧患意识。新时期高校将逐步成为经济上相对独立的实体,随着经济全球化、会计国际化趋势的发展,尤其是高校建立总会计师制度的实行,高校财务工作对高校总会计师及财务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提高高校总会计师队伍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和素养。其次,高校总会计师队伍应充分认识到高校经济活动的复杂性、经费收支和资金来源渠道的多元性、工作内容的综合性,高校应大力支持财务人员提高学位层次以及参加业务学习和培训,提高业务素质。最后,高校总会计师还应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具有广博的金融、证券、投资、公共关系、心理学及法律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其理论水平,为综合理财奠定基础。同时还必须具有全局观念、组织协调能力、对资本市场的敏锐洞察力以及开发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三)开展总会计师制度学术研究活动
首先,国家相关部门要建立总会计师制度研究中心或研究基地,定期组织召开总会计师工作交流会和研讨会,总结经验,探索总会计师队伍建设的新模式。其次,各高校要结合本校实际情况,选派优秀的财务工作人员派出学习或出国考察,提高高校总会计师后备队伍的素质。
(四)建立完善的高校总会计师队伍的考核评价体系
首先,相关部门定期对高校总会计师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检查高校各相关部门是否按照总会计师制度开展工作,对个别领导随意任用总会计师,或总会计师刚愎自用给学校造成重大损失要予以追究责任。其次,建立完善的高校总会计师队伍的考核评价体系,要与激励机制相结合,使高校总会计师能够安心工作。最后,建立高校财务工作人员考评体系,为建立总会计师制度奠定基础。高校财务工作与学校的其他岗位相比,有其相同的一面,都是为学校教书育人服务,为学生和教师以及其他相关部门服务,但是也有其区别于其他部门的一面,即高校财务工作人员需要贯彻执行国家和学校的财经法规制度,因此,需要建立一套不同于其他部门的考核评价体系,激发财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为高校总会计师队伍建设服务。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将会逐步深入,高校总会计师队伍的建设是我国高校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因此高校总会计师队伍建设势在必行。(作者单位: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黄宏杰.浅析高校会计队伍建设[J].当代经济,2011(11).
学校财务会计工作总结范文第3篇
一、加强理论与业务学习,努力提高财会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
1、认真搞好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努力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根据学校党委统一部署和要求,财务处党支部积极开展了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紧紧围绕全面实践“三个代表”这个主题,组织党员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新时期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努力提高思想认识。同时结合先进性教育要求,财务处支部组织科以上党员干部到各校区召开座谈会,广泛听取意见,并针对意见认真研究、积极整改。通过先进性教育活动,财务处全体党员的理想信念进一步坚定,对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要求进一步明确,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进一步牢固,党性观念进一步增强,团结的气氛进一步浓厚,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得到进一步改进,总之,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
2、完成了会计人员年度继续教育工作。为拓宽知识面,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能力,组织全处人员分批分期参加了**市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与考试;同时通过举办江苏省教育会计学会,组织财务人员撰写论文参加会议交流与学习。另外,还派人参加了全国高等师范院校财务会计研究会举办的财务管理培训班。
二、建立财务管理新秩序,确保学校财务工作平稳过渡
3、实施“统一领导,集中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为加快推进**大学原三校在真正意义上的合并与实质性的融合,财务处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及时制订并出台了《**大学财务管理暂行办法》、《**大学经费开支暂行规定》、《**大学有偿服务收入管理暂行办法》等规章制度,并从xx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三校并账,彻底打破原三校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的界限,建立健全**大学财务管理体制与会计核算体系,为并校初期学校稳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和保证作用。
4、合理编制财务预算,科学构建预算管理体系。xx年是三校合并组建**大学后的第一个财务预算年度,编制好本年度财务预算事关学校事业发展与稳定大局。为合理配置学校财力资源,努力构建适合我校事业发展的财务预算体系,在借鉴省内外综合性大学财务预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兼顾原三校财务预算编制摸式,结合本校实际情况,采取“条块结合,分步预算”的方法,顺利完成了xx年校级财务预算的编制工作。同时,为加强预算控制和经费宏观管理,在没有先例的情况下,大胆探索,积极创新,根据预算分类细化,合理设置经费项目,并通过会计电算化网络和预算管理系统,较好地实施四校区预算控制。下半年还完成了xx年度省级部门预算的编制与上报工作。
5、彻底清理银行账户,实行资金集中、统一管理。根据学校财务管理的需要,及时对原三校的所有银行账户进行彻底清理,撤并银行账户30多个,全校所有资金纳入财务处资金结算中心统一开户, 集中管理,进一步增强学校现实支付能力和资金调控能力。
6、加强国有资产管理,认真搞好资产清查。针对**大学合并过程中出现的情况,及时提出开展全校性资产清查建议,起草制定了《**大学2024年资产清查工作方案》,并牵头组织全校开展资产清查工作。配合资产管理部门完成了新校区设备资产的入账与清查。通过清查,一方面摸清了学校家底,同时也发现了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学校今后进一步规范国有资产管理,建立健全学校资产管理体制和规章制度,合理配置学校资源,提高资源使用效益打下良好的基础。
7、积极筹措与运作资金,努力确保学校教学、科研、基本建设等工作正常运转。众所周知,资金是学校经济活动的血脉。合并初期学校财务状况本身就很困难,新校区基本建设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而学校主要收入又集中在下半年的九月份才能到位,全校一至八月份资金供需矛盾十分突出,资金链明显存在隐患,财务风险随时可能发生。面对这样的困难,财务处化压力为动力,坚持不懈地争取银行贷款,积极配合银行做好大量艰苦细致的具体工作,在国家金融政策调整不利于高校贷款的形势下,xx年我校新增贷款1.54亿元,确保了新校区二期工程学生公寓按期建成。同时,利用金融政策,通过结算中心合理调度与运作资金,调整贷款结构,努力降低资金使用成本,尽可能为学校化解财务风险。
8、加强学生收费管理,努力实现预算收入。学生缴费是学校收入的重要来源。并校后学生规模明显变大,加上多校区办学,给收费管理带来诸多不便,为加强对全校学生收费管理,建立健全各类学生收费管理体制,财务处组织人员加班加点,对原三校全日制学生收费信息进行了核对与合并,确保所有学生信息准确,避免数据遗漏而造成学校收入流失。同时,较好地完成了xx年度全校各类学生的各种收费工作,并配合各学院做好学生欠费清理,及时统计和提供学生欠费信息,加大学生欠费催缴力度,把学生欠费降到最低水平,力争最大限度地实现学校预算外资金收入。
9、加强票据管理,规范收费行为。为进一步加强对票据和收费管理,财务处对原三校的票据进行了认真清理,并结合财务管理的需要,对各类票据领用程序和使用范围进行了明确,确保各类票据正确使用。同时,针对原三校收费项目交叉和标准不一致等现象,结合**大学的实际情况,对所有收费项目认真进行了梳理,重新向市物价部门办理了有关手续,使学校所有收费项目合规、合法,并将所有收费项目在校园网上进行公示,接受全校师生的监督,规范校内收费行为。
三、建立健全会计核算体系,努力提高会计信息化水平
10、建立财务专用网,实行会计核算网络化。根据多校区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特点,结合我校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的实际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建成财务专用网,为提高我校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水平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同时,为加强对财务专用网络管理,确保会计数据和软件安全,拆除了网上所有计算机的软驱等接口,实行封闭式管理,起草制定了会计电算化内控制度和财务网络安全规定,保证了多个财务系统的正常、安全、高效运行。
1、建立会计核算账套,实施三校财务并账。根据**大学财务管理的实际需要,确定了全校会计核算方案,设置了事业财务会计核算账套、基建财务会计核算账套、资金管理会计核算账套等,并在进行原三校财务决算的同时组织人员实施三校并账。在时间紧、任务重,也没有先例可循的情况下,财务处全体人员顾全大局,分工协作,加班加点,特别是管理科室为确保学校财务工作的正常运行,很多同志废寝忘食,不计个人得失,想方设法克服困难,全身心投入财务并账工作,真正体现了一个会计人员高度的责任心和崇高的使命感。可以说,三校合并组建**大学如此的顺利和成功,与财务处每一位会计人员的辛勤工作和无私奉献是分不开的。
2、规范会计基础,统一会计核算。考虑到原三校财务管理摸式和会计处理方式各不相同,**大学成立后财务处对会计基础的有关做法重新进行了明确,并组织管理科室对各校区财务办公室的执行情况进行了检查,进一步加强会计基础规范化建设。同时,还完成了职工工资数据合并、系统升级、项目统一以及公积金、个人所得税扣缴项目调整等工作,为规范会计核算打下良好的基础。
3、加强会计核算与监督,规范校内经济行为。根据教育厅对原三校财务审计所提出的意见,结合**大学财务管理的需要,组织对教材、药品等存货进行了盘点,对采购付款与存货管理提出了明确规定和要求,确定了内部会计处理方法,进一步加强会计核算与监督。同时,对原三校会计核算账务上的遗留问题、往来款项以及代管款项、学生代办费等进行了清理与结算。同时,积极配合基建、维修、设备采购等部门,参与各种招投标、工程验收等工作,加强财务监督,进一步规范会计核算行为和校内经济行为。
4、认真完成财务决算与报表工作,努力提高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按规定完成原三校xx年度的事业财务、基建财务决算工作,并积极配合,接受省教育厅的委托审计和市审计部门的竣工审计。完成了各级各类财务统计报表。完成了启秀校区已竣工交付使用工程项目的决算与移交入账和新校区一期工程暂估入账等工作,真实客观地反映了**大学固定资产状况。根据校领导要求,上半年对财务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了一次检查和分析,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为校领导提供决策依据,有效地保证xx年度财务预算顺利执行。
四、加强内部建设,搞好外部服务
5、完善科室职责,理顺工作关系。通过近一年来的实践,在最初分工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内部各科室工作职责进行了调整和明确,理顺上下、左右等工作关系,落实工作责任制。各科室分别制定了相应的个人岗位职责,既有明确分工又有相互协作,较好地履行了部门职责。
6、建立财务信息平台,努力提高服务水平。针对多校区财务管理信息查询等矛盾,进一步加强财务处与外界的信息沟通,我处充分利用校园网这一资源建立了财务信息平台,引进了个人工资查询与项目经费查询系统,研发了学生缴欠费信息查询系统,同时建立了财务处专用网页,为师生员工提供各种查询服务和站内信息交流,逐步实现财务管理网络化、信息化与现代化。
学校财务会计工作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校总会计师可持续发展有效性
一、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我国高校财务管理内容也已不局限于单纯地对财政拨款进行核算管理,大部分院校经营性资产比例逐年提高,财务管理难度和风险也在增加。但高校财务管理模式改革较缓,学校对财务的战略重视程度不足,长此以往将严重影响高教事业的可持续稳定发展。现阶段我国高校的财务管理体制主要包括两种:规模较大的高校由副校长分管财务和其他部分工作,规模较小的高校则由校长直接管理财务和其他部分工作。这种管理模式在实践中的负面作用是学校宏观财务管理和财务控制工作不到位。作为分管财务工作的校长或副校长大多为非财务或经济专业管理人才,对财务工作的理解程度有限,对财务风险认识不足,很难从学校层面重视财务工作。笔者认为,现行管理体制随着高校业务的扩大已不能完全适应高校的进一步发展,财务工作必将作为战略工作来重视,高校对财务工作的重要性也需要重新认识,财务机制的改革迫在眉睫。根据教育部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4年)》(下称“《纲要》”)及《高等学校财务制度(征求意见稿)》,为了完善教育经费监管机构职能、提升经费使用和资产管理水平,完善教育体制改革,将在高等学校由试行到逐步推行总会计师制度,笔者探讨了有效实施总会计师制度的途径,以期对实际工作提供较强的理论支持,促进教育事业的稳定持续发展。
二、高校总会计师制度作用
(一)宏观管理作用 (1)实施总会计师制度是国家对高等教育事业改革的要求。我国高等教育经过多年发展,规模迅速扩大,各高校自主管理成熟化程度大大提高,国家对其也由直接管理向间接指导逐步转化。根据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将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的新型关系;并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宏观政策,自主制定学校规划并组织实施,自主设置教学、科研、行政管理机构,自主确定内部收入分配,自主管理和使用学校财产和经费等。这就要求建立完善的相关管理制度,以提供监督和管理依据,并引导高校健全管理体制,为高教事业的更高层次发展提供基础保障。现阶段,我国高等院校仍以国家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指导为主,实施经济干预制度,各重大经济事项实行严格审批、层层把关,政府在整个过程中承担了相当大的决策风险,而各级政府由于管理院校较多,微观了解有限,容易形成千校一面,不利于各院校的特色发展。随着改革的深化,高等院校的自主管理权将逐渐扩大,实施总会计师专门人才负责制度,正确履行各项经济管理职能,是高校自主管理下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国家从直接管理转为监督为主的改革要求,是教育事业特色化发展的经济基础保障。(2)实施总会计师制度是对国家投资资金高效使用的制度保证,是对纳税人权利的维护和负责,是节约办学的有力支持。我国的公办高等教育主体在以后相当长时期内仍然是全民所有制的公益性事业单位,其经费来源仍以政府投入为主,自筹为辅。从举办者(政府)角度出发,希望所投资金能够有效使用,充分发挥经济效益,以最小的投入达到或超越预期效果。而使用者则冲动性较强,从大量国企倒闭的经验中我们也可以看出,资金的使用者成本控制较差,甚至不乏存在大量低效的面子工程、政绩工程。实行总会计师连带责任后,通过追责制度可大大降低资金铺张浪费的几率,在进行预算时,总会计师也可从财务角度分析资金的使用效果,在具体运作中从学校宏观面协调各部门关系,监督资金使用,保证国家资金能够切实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促进教育事业稳定发展,维护纳税人权益。(3)实施总会计师制度是降低国家监控成本、提高管理效果的有力手段。我国政府部门为了强化教育资金管理,维护财经制度,通过财政、教育、审计等部门进行多级管理、多级监督,并在具体监督执行中大量甚至重复聘请第三方机构实行外部监督和审计,努力减少职务经济犯罪,控制教育成本,维护国有资产安全,整个过程,可谓煞费苦心。为了提高高校资金管理和运行水平,实行内部管理和外部监督相结合,强化资金在使用和管理中的安全性,国家相继在《总会计师条例》、《高等学校财务制度》、《关于“十一五”期间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等文件和制度中三令五申要求具备条件的高校设置总会计师岗位,协助校长全面领导学校的财务工作。根据《纲要》“公办高等学校总会计师由政府委派。加强经费使用监督,强化重大项目建设和经费使用全过程审计,确保经费使用规范、安全、有效”这一制度,总会计师代表的是政府和国家利益,工作内容不局限于资金管理,而是扩充到对经济事项的审计和监督,体现了国家对教育主体单位内部管理和外部监督结合的一致性,通过制度设计大大降低了国家宏观监控成本,保证了经济安全。
(二)微观管理作用 (1)实施总会计师制度是高校扩张后健全专业化管理领导队伍的必然选择,是健全高校管理体制、实施专业化管理的必然。我国高等学校经过多年发展,其资产规模和年可使用资金数量较大,职工人数和在校生数量较多。据对陕西省2009年具有本科招生资格的32所公办高校进行统计,除升格较晚的商洛学院、安康学院和西安音乐学院、西安美术学院等艺术类院校外,学生人数均超过一万人,教职工人数均超过或接近一千人,年可使用资金达上亿元人民币,其中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大学、西北大学等几所“211工程”重点大学学生人数均超过两万五千人,教职工人数均超过2400人,年可使用资金在2亿元人民币以上。如何对学校庞大的资金和各类资产进行有效管理,并使国有资产持续增长、不流失,保证教学和科研的优良环境,是对高校高层管理人员的重大挑战。现阶段,大多高校是由一名副校长或校长直接负责财务工作,而任职者多为学术性人才,并身兼数职,并非财务管理专业人员,很难保证财务工作的高效运行。在此方面,可以借鉴公司制企业管理模式,由相关具有丰富经验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协助校长管理财务工作,充当高校这一事业组织的CFO,健全专业化管理团队,优化领导班子,避免出现重大经济决策失误和经济管理漏洞,提升高校的经济管理水平,确保我国高校事业的长期发展。(2)实施总会计师制度是办学体制多样化的保证,是高校经济管理工作多元化的要求。根据《纲要》第四十二条及五十七条,在进行办学体制改革时,将加大行业、企业办学力量的投入,引导社会资金以多种形式进入教学领域,并提出要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另随着高教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发展,科技转化为生产力或科研与生产力相结合等工作的推进,校办产业、校企联合等的蓬勃发展,高校经济管理工作的范畴大大拓宽,难度也大大增加。高校的经济管理工作从内容的相似性上可分为:一是教学、科研方面的经济管理,该部分是学校的主体工作,主要为合理分配资金,保证重点项目建设,维持日常运转,提高办学质量;二是后勤服务经济管理工作,是教学科研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保证,在学校的扩张期占据了资金支出的绝大部分,包括各种设备的购置、教学设施的建设和维护、教职工生活的后期服务等等,由于我国高校在近年来进行大幅扩张,这部分支出对学校资金风险影响较大;三是资金的筹集,包括国家财政拨款和自筹资金两部分,自筹资金的来源决定了资金使用成本的大小;四是校办产业和对外投资的管理,该部分近年来发展较快。对这些多元化的经济工作如何进行有效的管理,是高校体制改革面临的重要挑战,也是高校管理的一个薄弱环节,设置总会计师岗位后由其代表学校对企业进行财务监控,维护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提高校办产业的经济效益,以更好地为高校教学服务。近年来,我国高校在经济管理方面付出的教训太多太大:高校的盲目扩张形成大量的贷款难以偿还,负债率过高;高校对校办产业和对外投资的管理失误造成大量资金浪费,甚至相关企业破产倒闭,如云大科技的破产退市;高校教师收入分配制度的不合理,直接影响了教学和科研积极性等等。因此,让具有高素质复合型能力的总会计师参与学校的管理,协助校长进行科学决策就显得十分必要。(3)实施总会计师制度是强化财务管理、降低财务风险、提高资金效益的需要,是提升经费费用和资产管理水平的需要。《纲要》出台总会计师制度的初衷之一,是由于公办高校资产负债率过高,贷款风险太大,资金使用效益较低等。长期以来,高等院校的资金使用流程往往为定项目后直接融资、投资,大多没有进行充分的论证分析,缺乏从资金使用效果上进行科学评价,对财务风险没有充分认识,财务部门俨然成为出纳科。学校作为一个独立的法人组织,服务社会的同时也要追求成本控制,并从长期稳定发展方面进行资金筹集及使用规划,合理配置资源。实行总会计师制度后,要求总会计师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出发,参与制定学校各项经济规划和重大决策,提高经济效益,从全局把握学校资源的综合配置,真正做到增收节支,维护国家利益和全民利益。
三、高校总会计师制度有效性分析
(一)定位准确权责适当,合理重整组织结构根据《纲要》中“公办高等学校总会计师由政府委派”以及《总会计师条例》中“总会计师单位行政领导成员,协助单位主要行政领导人工作,直接对单位主要行政领导人负责”等相关规定,高校总会计师是受政府委派的高校行政领导人员,一方面代表国家及政府对高校实施外部财务监控,以规范和约束高校的经济行为,最大限度地保障全民利益。另一方面,总会计师作为高校的高层管理人员,主导单位的财务运行系统,参与本单位的重大经营决策,对财务战略和资源管理、理财以及控制负责,是高校持续发展的稳定器。设置总会计师后,高校的组织结构图及职能定位可参见(图1)。总会计师由政府委派,对主管部门和校长负责,上行关系一方面接受教育及人事等上级部门指导、监督,并向其进行汇报工作,另一方面接受校长的直接领导。下行直接管理部门包括财务、固定资产管理等处室,也可将后勤、基建等使用资金较大、影响范围较广的国有资产维护和建设部门划为其管理,以便更好的规划高校经济工作,有效配置资源,保证学校的资金和国有资产安全。横向上主要协调与上级管理部门、校长、书记、副校长及相关二级部门负责人等的关系。对于高校总会计师而言,高校并非以盈利为目的,但依然要强调办学效益,对资金使用要精打细算,并以教学科研为中心,按照教学规律办事,提高对社会服务效益。
(二)以制度作为推行保障,彻实有效实施总会计师制度 从1990年12月31日国务院实施《总会计师条例》至今,我国高等学校中建立总会计师制度的寥寥无几,对资金管理及财务风险的防范工作并未作为战略和重点工作来做,资金使用效率较低,经费使用未形成有效评价监督体系,以至于多数高校形成巨额不良贷款,严重影响了高等教育事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彻实实施总会计师制度,一方面需要从上至下,从教育主管部门到教育主体单位充分认识实行该制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充分认识总会计师制度对学校长期发展的推动作用和保障作用,从思想上高度重视,作为学校体制改革的重点来抓。另一方面,需要相关部门建立或完善相关制度,保证总会计师制度有效推行,并为具体实施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这些制度包括国家财政部门相关法规和教育管理部门的指导性规章以及各高校具体的实施办法,重点是对《会计法》、《总会计师条例》、《高等学校财务制度》等进行修订,充分体现企业与事业单位管理并重,结合国情发展,与时俱进,推动高校会计制度的完善与发展,促进高校经济环境的建设。为了防止具体推行中流于形式,在制度的制定中应明确总会计师的地位和权限,避免总会计师成为新的“财务处长”,停留在执行层面,应以规章制度的形式明确职责、保障推行,以制度保障权利,推进财务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完善。
(三)保证总会计师独立性,促进会计信息质量建设 总会计师的工作内容包括财务内控机制的建设、重大财务事项的监管、会计业务的总体控制等等,并按照财经制度要求参与相关财务部门管理人员及工作人员的聘任。总会计师的工作职责决定了总会计师在处理工作时必须保持一定程度的独立性,做到客观、公正、公允、独立判断,以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及经济监督的有效性。要保证总会计师的独立性,总会计师的任命权及直接管理权应归高校的所有者,即按照相关制度高校的总会计师应由高校主管单位进行委派和监督管理,由高校内部委员会或职工代表大会议进行履职评议,并接受校长的直接领导,如此才能保证总会计师履行职责的独立性,彻实维护国家、教师及出资人的利益平衡。另外,在职位设置上,不再设置与总会计师相重叠的副校长,并避免设置副总会计师。根据我国企业改革的经验教训,职位重叠,容易导致职责不清,权限不明,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而副总会计师既不是行政领导成员,进不了决策层,也不是财务部门负责人,处于上下两难位置,造成人才浪费,甚至产生权利争夺矛盾,对高校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四)选才优才才能保障,适才才能发展 总会计师在高校的决策和管理中担负着极其重要的责任,是单位主要管理人员,承担着经济预测、决策、控制、分析等工作,能否有效履行这些职能一方面需外部制度作为保障,另一方面还需自身素质作为基础,要求能够高瞻远瞩,胸怀全局、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关于总会计师的素质能力主要包括:(1)道德素养。作为一名高层管理人员,必须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明礼诚信、不谋私利、谦虚谨慎、实事求是、关心群众,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能够正确处理好国家、学校和职工利益,能够维护国有资产安全性,并严于律己,公正廉洁。(2)专业素质。要求其具有较高专业水平,熟悉相关业务流程,具有会计、税法、经济学、管理学、法律、财政金融、战略规划等相关专业知识并能结合实际灵活运用。(3)操作能力。具有较强的分析、判断与决策能力,组织、指挥与控制能力,沟通和协调能力等。对于总会计师队伍的建设,可以资格认证制度的形式促进职业化发展,发挥中国总会计师协会的行业管理职能,完善总会计师师认证及行业准入、继续教育等相关制度,培养和选拔适合高校发展的职业总会计师人才,将政府委派和外部管理有机结合,充分吸引合适的优秀人才。
(五)放权与监督并重,规范总会计师制度总会计师作为经济工作的总负责人和财务工程的实施者,为了保证其能够有效履行职责,必须享有较广的实施权力和监督、惩罚与制止权,但也须做好权力制约工作,防止权力过大或滥用权力。对于总会计师,如上文组织结构图,其由政府委派,接受教育主管部门和校长的双重领导与监督,工作方法和结果也受校内审计监察部门的审查和监督。根据《纲要》要求,总会计师实行政府委派,在实施时也可建立定期轮换机制,根据一定时期的工作业绩,将合格的总会计师在各高校甚至跨行业进行轮换,防止群体犯罪,降低协同违法几率,也有利于提高总会计师工作能力,提高资源配置能力。在制度设计中,也可考虑让其定期向教职工汇报工作,接受全体教职工的监督,为政府、校长和全体职工负责,为学校长期稳定发展服务。另外,建立总会计师行业协会督察机制,加强会计事务所外部监督,以社会的力量促进总会计师个人的管理,防止职务犯罪。
有效实施总会计师制度无论是对我国教育事业的长期稳定发展或是对高校体制改革建设上,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是降低财务风险、提高财务效率的有力保证。如何保证该制度的有效性必须从多方面考虑和完善,从制度的建设完善到人才的自我管理,从集权分权到监督,从实施的组织结构再造到职位关系的协调,均需环环紧扣,环环并重,才能达到实施该制度的初衷,和促进我国高教体系的发展。
*本文系陕西省教育厅“陕西省示范性高职院校财务管理深化研究”(项目编号:2010JK035)及“高职高专院校可持续发展下的财务管理创新研究”(项目编号:10JC013)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4年)》,《中国德育》2010年第8期。
[2]孙幼飞:《(征求意见稿)初探》,《财会通讯(上)》2010年第7期。
[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4年)》,《财务与会计》2010年第11期。
[4]岳凤霞:《高校财务管理体制改革探讨》,《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0年第7期。
[5]金云美:《从高校还贷财务危机看建立总会计师制度的迫切性》,《发展研究》2007年第6期。
[6]韩波、张国华、张彬:《高校建立总会计师制度的必要性及框架研究》,《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
学校财务会计工作总结范文第5篇
今年上半年,我们对全县的中小学财务人员的年龄、会计身份、任职资格、工作量、福利待遇、对本职工作的认可度等方面进行了摸底分析,另外通过走访学校、人员访谈等形式更加全面了解学校财务工作人员的具体情况,从而提出了加强我县中小学财务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以期能在新形势下更好发挥财务工作的作用,降低学校财务风险。
一、缙云县中小学财务队伍基本情况
2016年上半年,我县中小学有普通高中3所,职业高中3所,初中10所(其中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小学44 所(其中教学点3个),幼儿园 8 所,在教育局核算中心建有账套的单位73个。本次对中小学财务队伍调查就是针对全县中小学 87位财务人员展开。
1.按性别和年龄结构划分:男性为 27 人,占总人数31%;女性为 60人,占总人数69%;30岁以下的为 17人,占总人数19.5%;31―40岁的为 27人,占总人数31%;41―50岁的为24人,占总人数的27.6%;50岁以上的为 19人,占总人数的21.8%。
2.按有无无会计证划分:有会计上岗证的为 65人,占总人数74.7%;没有会计上岗证的为 22人,占总人数的25.3%。
3.按专业技术职称划分:具有助理会计师的为 12人,占总人数的13.8%;具有中级会计师的为 7人,占总人数的8%;具有高级会计师的为0人,占总人数的0%;有其他专业职称和无职称人员为 68人,占总人数的78.2%。
4.按有无兼课与兼职划分:无兼课、兼职的为50人,占总人数的57.5%;有兼课无兼职的为 31人,占总人数的35.6%;有兼职无兼课的为4人,占总人数的4.6%;有兼课有兼职的为 2人,占总人数的2.3%。
5.按对本职工作是否满意划分:愿意的为 71人,占总人数的81.6%;不愿意的要求转岗的为 16 人,占总人数的18.4%。
二、中小学财务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中小学校长财务意识薄弱与财务人员价值诉求之间的矛盾
从这几年教育内部审计中发现,学校领导平时只重视教学工作和安全工作,往往忽视了对财务工作的管理。他们认为财务工作就是报报销、传递一下票据,没什么技术含量,特别是成立了核算中心后,这种思想更加严重。于是,就把平时教不好书的、年龄偏大的人员安排在财务岗位。这样财务人员的工作就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理解,财务人员不能把好财务关,专项资金不重视,不清理,固定资产不去理,年度终了往来款不清,会计资料不健全,学校财务管理状况相当混乱。
(二)中小学财务管理的要求与财务人员自身素质之间的矛盾
近年来,中小学财务管理工作与国家财政管理制度的结合更加紧密,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的管理要求更高,学校财务人员不但要管好经费收支,还要加强预算管理、资产管理、健全财务风险防控机制,做好事前、事中、事后监督,为学校领导的财务决策当好参谋。但是目前绝大部分的中小学财务人员自身专业素养还达不到这个要求,甚至有的连财务报表都看不懂,公用经费还有多少可以使用也是一头雾水,造成有的学校到期末经费严重短缺。
(三)财务工作的连续性要求与财务人员频繁离岗之间矛盾
财务工作是一项持续性强、细致复杂、劳动强度大的工作,加之它有自身的专业理论体系,很多非财务专业出身的人员干财务工作就觉得特别辛苦,他们一有机会就脱离岗位不干了,加上人员调动等各方面原因,财务人员变动频繁,有的学校甚至一年一换。造成学校票据、资产、债权债务交接不清,学校内部财务管理混乱。
(四)财务管理工作日益精细复杂与财务人员待遇低下之间的矛盾
现在中小学财务人员不但要做好结报、打印凭证、打印报表、装订会计资料等日常事务外,还要做好年初预算、年终决算、经费追加、指标核对等工作。平时申报的东西也多了不少,如社保经费申报、个人所得税早报、劳动工资统计申报、服务业统计申报、节能减排统计等等。大部分财务人员还兼食堂账务管理、资产管理、工资管理、岗位设置管理等工作。可以说每一次人员的调整、工资的调整都牵动着财务人员的神经,他们不但要做好相关表格,还要跑相关的单位审批。现在财务人员的工作其精细复杂程度与十年前是绝不可同论了。但是,在学校绩效工资分配中,我县有三分之一以上的财务人员还拿不到全校教师奖励性工资的平均数,在平均数以上的也是靠兼课或兼职超工作量得来的。
三、中小学财务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原因分析
以上种种问题的存在,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一是学校领导在认识上存在误区。有些领导认为抓财务管理就是捆自己的手脚,认真坚持财务制度就没法办事了。二是学校任用或聘用财务人员不严肃。不少学校任用财务人员不是根据业务水平能力和职业道德等综合素质,而是考虑关系的远近、是否听话服从等等。三是财务人员自身综合素质跟不上形势的需要。财务人员缺少培训,对国家的新政策学习不够。对教育业务、学校工作不太熟悉,缺少从教育、教学角度出发来思考、统筹安排财务工作的能力。四是激励机制不配套。学校奖励措施几乎都是倾向于教学一线教师,作为学校中较为重要的岗位财务人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评优评先靠边,绩效工资靠后。
四、加强中小学财务队伍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转变观念,充分认识财务工作的重要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明确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真实性、完整性负责。”校长是学校的法人代表,当然要对学校财务上的错误和过失负第一责任。所以,学校财务管理工作是学校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校长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充分认识到财务人员和财务工作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充分发挥财务人员的积极性和能动性,让财务人员得到应有的尊重和重视。教育局等上级机关在组织财务政策培训时,也让校长或分管校长参与培训,共同提高财务政策理论水平。
(二)加强学习,健全财务人员培训机制
财务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强、政策性强的工作,这项工作本身要求财务人员持证上岗。作为财务人员应该加强财务知识的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业务水平。教育局和学校领导要鼓励没有会计从业资格证的财务人员参加培训学习,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业务培训要制度化、经常化。扩大培训对象范围,受训者不仅仅是财务人员(包括基本账、食堂账、基建账、工会账的出纳和会计),校长、分管财务副校长、总务主任、政府采购操作人员、固定资产管理人员都需要培训,要使财务政策信息沟通流畅、传转有力、贯彻到位。把财务人员业务培训与职业道德教育结合起来,把财务培训与教师96学时培训结合起来。
(三)加强管理,建立财务队伍管理的配套机制
为了确保财务人员的相对稳定,维护财务工作的连续性,要逐步建立健全财务队伍管理的配套机制。当前,中小学人员编制基本上是按教学人员来核算,建议上级有关部门将中小学财务人员独立定编、独立招考,将财务人员从教师编制中分离出来。为中小学财务队伍补充新鲜血液,优化财务队伍的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在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中,学校主要考量教师的工作量、教学业绩等因素,而财务工作存在很多隐性的工作量,业绩和贡献很难度量,因而有不少的学校财务人员就是按最普通的后勤人员来考量,他们称自己承担的工作量和责任与收入是极不匹配的。这样不公平的待遇势必挫伤财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为此,应该把财务人员从教师的考核体系中分离出来,有条件的可实现同系统同职业之间进行比较考量,这样才具有科学生。另外,财务人员要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轮岗,使他们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在不同的工作环境中得到锻炼和提高。而且避免一人长期一岗工作而出现舞弊现象,起到有效监督作用,捍卫了学校利益,保护了财会人员。
上一篇:学校财务总结{精选5篇}
下一篇:学校财务人员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