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AA范文大全网!

大学生考察总结{集合5篇}

风吹麦浪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本文共计15691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63分钟。

大学生考察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外出考察;课程质量;教学切入点

外出考察课程训练应该有利于学科的发展方向,应该适应培养现代艺术设计人才的需要。使专业教学更能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更能与社会需要相呼应,以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如何提高艺术生外出考察课程质量,这是各院校相关艺术设计教学共同面临的一个问题,这需要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更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一、要做好充分外出前的准备工作

为了让学生在考察的过程中能更好地结合自己的专业,对考察地域特点、建筑文化等进行讲解。重点对学生感兴趣的课题方向进行深入讲解,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同时也告诉学生如何去观察、收集资料以及考察时应该记录什么。学生需自己通过各种途径对专业考察地进行有目的地资料收集,全班组成小组拟定较为详细的外出考察计划,建议全班的选题不要雷同,利用课程最后的总结。在出发前提交,教师并做一定的修改。这种安排更有利于每个同学能带着自己的问题出发,在整个行程中,实践也证明学生会针对问题观察得更全面、更深入。

二、结合专业,要合理安排出行计划

1.路线安排要合理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特殊性,可以选择华东这一条考察线路线,这条考察线路上既有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上海、杭州、苏州,又有特色的古镇同里,考察内容丰富。这次的出行显得更加能体现其考察的专业特色,同时能深入了解艺术、设计在各考察点的应用程度和范围。收集各专业信息,加强对所学专业的理解。学生并以拍照、日志的形式做好记录,开扩眼界,把握时展的脉搏,审视和开发自己的前途。亲身去感受艺术与设计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尽可能让学生接触更多的事物。

2.安排好学生自由时间的活动出行

在整个行程中除去固定景点考察的时间外,大约会有几天的时间为学生的自由活动时间,教师应协助各位小组长,做好各组的自由出行时间、地点、内容等的安排。在每换一个站点的之前,教师都要在每晚的总结会议上提示同学们如何有效的出行,以便节约并不充裕的时间。如在杭州可以考察由香港瑞安集团投资兴建的西湖天地,西湖天地是用现代手法演绎杭州传统园林和历史建筑文化。可以让学生体验旅游区从回归自然的理念出发,如何大胆采用了玻璃等现代元素与杭州的园林、建筑结合,延续了杭州的建筑特色,同时创造出了四季旨宜的环境等西湖周边景观;杭州西子湖畔的中国美术学院也是个很好的去处,从校园的建筑到景观的设置,从整体的校园建筑颜色到标识系统,从校园的功能分区到道路的规划,都是值得大家去考察的。苏州站可以去古街考察是如何与现代生活方式的融合的等等。在上海站要去的地方就非常的多了上海新天地、宜家家居卖场、同济大学等。

三、要教会学生学会有效考察

1.教师做好旅游大巴讲解员的工作,预告知考察方法

一般外出考察但是一个年级几个班级同时外出,队伍显得格外的庞大,只有一个导游,导游做事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作为带队的老师,就要提前将行程安排合理,并且自己还要充分的了解到行程里面的相关专业的知识点。

在旅游大巴上教师应当好“讲解员”,介绍该去处的特点,并以哪些方式来进行考察,比如在行程中,如果安排了较多的博物馆,美术馆进行参观。在进行参观前,就要给同学们介绍展览馆的背景、特点,特别是进去以后,该以哪种方式来参观,不止是作为普通的参观着,而是要学会用专业的眼光去参观和欣赏,找出特别之处,展品的展示方式有哪些,人流的路线如何和室内空间的布局安排得,新技术的运用带来了哪些异想不到的效果,结合上课的内容,认真思考其内容,总结出新颖的展示方法所带来的展示艺术效果。

2.学会“跟”导游

导游把学生带景点后,由于人数太多,绝大多数的学生无法听到导游的讲解的,再加上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行动进行考察,所以能在有效的时间里面获取更多的信息就显得有些困难了,好在大多数的景点不仅只有我们这个考察团,所以相对来所,景区里面就会有N个讲解员了,教师就应提醒学生,可跟其景点里面任何一个讲解员作为自己的导游,跟着他走,边听边看,这样会比自己随便看看,更有效,跟完导游后,在时间允许的条件下,再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地方考察。

3.学会大胆地和当地人交流

有些地方只是看,或是听导游的讲解,还是显得对其了解得不够,所以告诉学生可以大胆地尝试与当地的人们交流,了解的就不再会是表面现象。讨论会上学生总结的说,学会和当地人交流让我们看到了背后的故事,这就像我们在做方案是为什么要考虑人文、地理环境一样的重要,做的设计才会更加的深入和有内涵,这样的分析报告才更有内涵,更有说服力。

四、要每天按时开会,检查作业,学会总结

每一次考察课程,都是一件很不轻松的事情,学生要看的内容太多,要纪录的东西也很多,作为带队老师要让学生深深地体会到边看边学、灵活运用学习方法有多么的重要。每天的出行安排得都非常的紧凑,白天按照计划出行,晚上学生对于一天的所见所闻进行总结。每天晚上,在规定的时间内,最好开总结会,检查同学一天以来的考察情况,并做好记载工作。班级内的每个小组的先务必派一个代表阐述今天各小组外出的收获,其他的同学可以再根据他的发言,再来讨论,最后教师作为总结性的发言,告知其同学们有效的方法。

学生每天出去回来后会写上图文并茂的日志,将自己的感受记录下来,并配上简图。在记录中要学生明白,学习环艺的就要学会用图形说话。针对于每天的作业,教师应在班上选择写得较好的同学作业给大家评讲,告诉大家如何做好记录,也会选择较差的同学的告知该如何的改进。对于同学们的日志,每一个站点每一个人的都要有批改,写上评语,让学生自己也做到心中有数。

五、要做好考察课程后期工作,完善课程考核标准

大学生考察总结范文第2篇

(一)考察法

所谓的考察法就是指充分利用实地考察的方法,对当前的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实践方式作出考察,考察法的操作主体就是学生,教师提供足够的资料和指导,然后鼓励学生自己去实地考察,从而掌握第一手的资料,而学生有权决定考察的内容、范围、方式和主题等,考察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实践任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中职数控加工专业学生企业实践的特点

1.通过校企合作给中职数控加工专业的学生提供更多实践的机会,学生可以从企业的日常工作内容、工作性质和工作方法中来获得相关的考察项目,这样的考查方式是最为直接的,学生亲身感受获得的知识是远远超过课堂上的理论知识。2.企业实践具有较强的考察性,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实践考察中去,在考察的过程中学生间的合作会更加密切,因此互动性会加强,学生通过合作来确定相应的企业实践考察的流程、对象和评估等工作,可以有效提高考察的效率。3.由于考察法的考察范围较广、考察的内容较多,因此只有通过学生间的合作才能解决考察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而学生的合作可以帮助他们制定出周密的考察计划,提高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考察过程中掌握更多的操作技术。

(三)企业实践要采用考察法的原因

由于企业的工作业务较多,工作性质会因为工作内容的不同而不同,而学生之前没有相关的实践经历,因此很难清楚地对企业相关业务进行定位分析,使得学生的考察存在较大的困难。而考察法是比较符合学生的实践需求的,学生可以通过考察法来对企业的业务进行了解,只要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那么学生就可以借助考察法来进行企业实践,可以有效提高企业实践的效率。因此,考察法对于学生的企业实践活动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常说的实地考察法就是从人类学中借用过来的定性研究方法,它是指为明白一个事物的真相,势态发展流程,而去实地进行直观的,局部进行详细的调查。在进行企业实践的考察之前,我们要先明确考察的对象和目的,考察什么,为什么要做这次考察,是考察之前必须弄清楚的问题,只有弄清楚了这些才能正常推进考察工作,否则就要陷入盲目性,难以收到预期效果。要注意了解事物的总体与局部。在一般考察总体的基础上,重点考察有代表性的局部。没有重点考察,总体考察就会显得浮泛;而光有个别的重点考察没有总体考察,印象便又会变得支离破碎。要注意边考察,边分析,边记录。由此可见,考察法需要制定严密的计划,规范考察行为。

二、考察法在中职数控加工企业实践的设计

(一)中职数控专业工作较脏较累

中职数控专业和其他专业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中职数控专业不仅需要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还需要进行实践工作,而具体的实践又包括了数控机床的安装、调试和维修工作,这些工作不仅难度较大,而且是脏活、累活、粗活,因此对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生理素质有着较高的要求,只有克服了这些困难,才能充分掌握数控专业的相关知识。

(二)中职数控工作技术含量较高

由于数控专业需要进行大量的实践活动,因此数控专业对技术水平有着较高的要求,要求数控人员既要具备专业的操作技术,还需要具备相关的加工工艺,由于数控机床的技术难度较大,而每个数控机床都有着自己独一无二的特点和操作要求,因此数控人员必须要充分了解这些知识,掌握相关的操作技巧,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数控人员。

(三)中职数控专业的教学设计

数控专业有着较高的教学要求,因此只有具备了精心的教学设计才能保证数控专业教学的质量。一般来说,数控专业的考察教学法设计包括以下五个部分:准备、计划、实施、评估展示、反馈。考察教学法就是要充分加强和企业的合作,为数控专业的学生提供更多的企业实践机会。将数控技术专业“工学结合”的课程标准与教学设计相联系,体现数控技术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建设与教学实施。课程标准以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为目标,准确把握课程定位。教学设计以改革教学内容为重点,打破传统学科式课程设计思路,构设以工作任务模块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学校的骨干教师、企业的一线技术人员、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工共同参加,并请现场讲解员进行引导,开放企业生产经营现实场景,提供学生考察学习实践平台。收集企业实践中生产一线的技术资料等教学资源,提高考察法的教学效果。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考察法在数控专业教学设计的科学性。

三、考察法在中职数控加工企业实践的实施

由于数控专业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出一大批的具有专业素质和实践操作技能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必须要加强中职学校数控专业的实践教学,而考察法就是数控加工专业企业实践教学的最佳方法,要将学生的学习内容和企业的实践业务相结合,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来开展实验项目,开设基础实验课程和专项实训课程,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借助考察法来对企业的业务进行熟悉,制定相应的考察方案,在实践的考察过程中掌握更多的数控操作知识。

四、考察法在中职数控加工课程企业实践中的应用

为了更好地研究考察法在中职数控加工专业课程企业实践中的运用,我们挑选一个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班级来作为我们具体的实施对象,借助某个较大规模的机械制造厂来进行考察,通过校企合作来让学生在实际的考察过程中了解到相关的职业技能、职业流程、职业性质、职业道德和职业薪酬等内容。

(一)考察准备阶段

前期的沟通:为了给学生提供良好的考察实践场所,教师应该提前和相关的机械制造厂进行沟通,为学生找到最适合的考察实践基地,和机械制造厂的相关负责人商量好考察的时间、要求、内容和计划等,保证学生在企业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做好机械制造工厂的信息收集工作:学生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进行实践学习之前,应该借助相关资料来加强对实践基地的了解,充分掌握自己将要实践的内容和技术要求。制定实践目标:教师和学生在进行实践教学之前应该一起对实践企业的规模、业务和操作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充分了解实践企业的相关业务流程、操作要求等,提前熟悉好实践企业的环境,制定好相应的实践目标。划分不同的实践小组: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将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划分,这样才能保证后期小组合作的顺利进行,同时还要挑选出小组负责人,在实践教学中由小组负责人来管理小组的实践活动,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和实践教学的顺利展开。制定小组考察目标:根据不同小组成员的学习水平来对考察目标进行分组,我们可以将实践的考察目标分为以下几种:企业内部组织机构、社会机构、企业技术部、生产部、质检部、物流部、销售部、售后服务部等,让每个小组完成自己组内的考察目标。

(二)考察计划阶段

划分小组考察任务:为了提高考察的效率,加强小组内的合作和小组间的竞争,我们可以将考察任务划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制定相关的清单,反映出企业的机制;(2)调查以下内容:管理结构、上下级关系、权益代表、企业员工和工作条件;(3)对业务流程、工作过程、加工工艺、机器、设备、材料、产品进行统计(4)宣传必要的知识、技能和行为,职业行动领域、独立与合作、进修机会,供水、排水、废弃物管理、噪声防护、能源消耗、大气和土壤污染;(5)技术标准,行业标准,关键参数,检测设备,先进仪器;(6)收货,发货,库存状况,物流安排;(7)产品市场渠道开拓,市场占有率,客户需求,维护老客户,开拓新客户;(8)产品质量问题,用户困难,用户满意度,区域信息反馈。为了提高考察的效率,我们应该确定考察流程,根据考察内容的难度来安排相应的考察时间。工作方式:这里所指的工作方式是指机械制造厂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会用到的相关技术,因此教师应该对这些工作方式进行一一讲解,聘请专家来解答学生的问题,帮助学生完成考察、测量、实验等任务,不同的小组负责了解不同的工作方法,然后教师统一组织学生进行演示,这样可以让学生看到其他小组的学习成果,提高学习的效率。组内成员分工:根据组内成员的实际能力来安排相应的工作内容。准备文件材料:根据工作的需要安排学生收集相关的文件材料。

(三)考察实施阶段

开幕会议:开幕是安排学生考察最重要的环节之一,要在开幕仪式上对学生实践的相关内容、要求作出说明,给学生讲解考察要求,介绍要考察的各部门相关负责人。独立工作:不同的小组负责不同的考察任务,小组独立工作,有任何问题可以向讲解员或指导教师请教。闭幕会议:闭幕会议主要是进行答疑,并且鼓励学生多来企业实习,加强和学校的联系。

(四)考察评估与展示阶段

自评与互评:在给小组分配了不同的学习任务后,学生将收集到的资料和得到的结论进行统一整理,然后让小组成员对自己的实践成果进行展示,最后在全班范围内对不同小组的学习成果进行相互评价。点评与总评:教师要负责对不同组别学生安排的学习任务进行点评,对学生在考察过程中完成得好的学习任务给予充分的肯定,不足的地方要及时的指出,以便学生纠正。教师应该和学生一起针对当前的结论进行交流,对学生的学习成果作出总评,和学生讨论大家的实践考察成果,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评估工作中去,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加全面的认识到考察教学法的学习成果。

(五)考察反馈阶段

教师针对个人的、小组的、全班的考察展示与汇报,鼓励学生对考察展示提出问题,展开讨论,深化认识。为了促进反思,提升考察成果,可以提出一些引导性问题,分析讨论,总结经验,就考察行动步骤和方法方面的经验进行讨论,为下一次考察提供参考。比如:今后的考察准备、实施、评估过程中有何可优化之处?哪些方面还可以进一步改进提高?时间安排是否切合实际?还有哪些安排是可以优化的?仍存在哪些问题?对于考察过程的评估有哪些合理化建议?与考察地点代表就考察结果的讨论是否有意义?

五、考察法在中职数控加工专业企业实践中出现的问题

(一)企业常犯的错误

校企合作是考察法得以在企业实践活动中推行的前提,同时也是职业教育办学一种重要形式,是职业学校走内涵发展的一条明智之路。校企合作是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重在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学校和企业共同培养学生。中职学校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要符合企业的实际需求,才能有长久的生命力。如果企业在和学校合作的过程中出现问题,那么学生的考察实践活动就会受到很大的限制。下面我们将对企业出现的错误进行举例说明:1.合作意识淡薄许多企业认为职业教育与已无关,只追求企业自身短期经济效益,不考虑长期的社会效益,参与校企合作热情不高。同样一些办学模式落后的职业学校,教育观念还很陈旧,仍然采取封闭的办学模式,不重视人才素质的全面培养和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这样将不利于校企合作的发展。同时学校主动服务企业的意识淡薄,导致不能够产生实质性的校企合作行为。2.合作能力缺乏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由于学校合作能力与企业的期望存在不对等性。例如学校自身的科研能力比较弱,专业建设缺乏内涵,师资水平不高,大多学校合作是为了生存的需要才向企业寻求合作,对市场发展的信息了解不够通畅,教师专业知识不能适应技术发展,教材内容落后,从而导致教学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知识滞后,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制约了校企合作的深层次开展。用人单位没有真正参与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全过程,没有融入到课程开发和教学过程中,这样就不能为学校提供长期稳定的考察实践基地。3.企业参与动力不够从总体上来看,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不够。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很多,企业害怕推行“双元制”会增加企业的成本,导致企业的实际竞争力下降;由于有大量过剩的廉价劳动力,使得企业在中短期内普遍缺乏按较高的标准来培训员工的动力;整个社会的诚信度降低,高水平、高素质的人力资源短缺,也使得企业不愿承担风险去花大价钱培训员工,害怕最后导致落空现象的出现。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企业和职业学校的合作。4.保障机制不健全目前校企合作发挥了一定的作用,这种方式也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的关注和重视,许多的合作成果也得到了政府的认可和肯定,已成为评价学校和培训成果的重要内容之一,但至今没有完善的保障体制,现有的校企合作大多是短期的、不规范的低层次合作。合作的层面低,合作的稳定性不高,不注重长期性,合作的效益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二)教师教学常犯的错误

要想保证考察法实施的效率,除了需要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外,还需要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模式不断调整,避免出现考察法在企业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不能为学生提供正确的理论指导,从而影响教学效果。下面我们将教师教学中常犯的错误列出来:1.教师没有将教学知识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导致教学内容和教学大纲中的重点内容不一致,加大了学生的学习困惑,不利于学生掌握重点知识。2.教师没有制定系统的、全面的教学计划,导致教学工作较为零乱,缺乏系统的安排。3.教师没有向实践企业的负责人进行详细的沟通,导致负责人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需求不了解,因此没有做好准备工作,无法很好地解答学生的困惑,使得学生在实践考察中遇到的问题无法解决。4.教师没有把握住考察的关键点,没有给学生指引正确的考察方向,导致学生无法提高考察效率,考察活动受到了极大的限制。5.教师没有健全的考评机制,因此对学生的考察结果无法提供客观的、科学的考评,没有起到教师的引导作用。

(三)学生常犯的错误

影响考察效果的因素有很多,参与考察活动的主体就是学生和教师,因此教师的教学能力会对考察产生较大的影响,同时学生的学习能力也会对考察效果起到影响。而学生在考察中常犯的错误有:学习的兴趣不够、学习基础不稳固、独立学习的能力较低、不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自我监督、自我考评的能力不够、没有科学的学习方法等,这些因素都会限制学生的考察效率。

六、考察法的效果和结论

大学生考察总结范文第3篇

第一,坚持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观察思考问题,固定支撑点。科学理论之所以富有生机、之所以令人信服、之所以成为武器和法宝,就在于能够为我们提供思想和行动上的指导。无论是分析形势的变化,还是捕捉思想观象的本质,都要借助科学理论这个“望远镜”和“显微镜”,以获取观察思考问题的准确性、深刻性。当前最重要的是把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学深学透,当作功课做实做足。惟有求得精神要领,才能确保观察思考问题不“脱纲离谱”。还要善于进行理论思维,运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问题、分析形势,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只有这样,才能使观察思考问题跳出“凭力气干事、凭感觉处事、凭经验办事”的一般层次;才能在时展的大背景、大趋势下,高起点、高水平地把握全局,谋划未来,开拓前进;才能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道路上看得更清、做得更实、干得更顺、走得更远。

第二,坚持站在时代的高度去观察思考问题,打开新视点。马克思主义政党最鲜明的品质,就是根据时代和实践的要求,科学把握时代趋势和发展规律,提出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引导和推动实践发展、社会进步。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我国的发展正处于转型升级的重要历史关口,我们的发展正经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考验,许多新事物需要我们去学习、去探索、去实践,许多新问题等待我们去研究、去回答、去解决。形势迫使我们,也造就我们,只有解放思想,拓展思路,开阔视野,忠于科学,我们的事业才有保证,我们的发展才有保证,我们的工作才有出路。否则,思路狭窄,死抱不放,墨守成规,满足于现成的套路,不能从更宽阔的领域内观察思考问题,靠惯性推着走,就会陷入困境,只能是“拱手相送”,被时代所羞辱。因此,要全方位观察思考问题,注意把上级的精神和全局的形势装在胸中,把本单位、本行业的实际与整个社会发展大环境相联系,使自己能够“站在巅峰上观山景”,把握大局,洞察毫末,提高观察思考问题的层次和起点。要以创新的思维审时度势,以创新的精神推进工作,做到既要讲好“普通话”,又要唱好“地方戏”,使工作多出特色、多出亮点。当前要善于捕捉科学发展的大趋势带来的发展机遇,潜心研究在应对危机和挑战各种困难中蕴含的有利条件,快人一步、高人一着、胜人一筹,变危机为转机,变压力为动力,变困难为希望,在危机中求转机,在困难中求突破,在逆境中求发展,使观察思考问题积极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和形势的发展变化,实现其特有的价值。

第三,坚持在不断总结经验中观察思考问题,找准联系点。同志曾经说过:“我是靠总结经验吃饭的。以前我们人民打仗,在每个战役后,总来一次总结,吸取过去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然后轻装上阵,继续前进,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终于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善于总结经验是我们的谋事之基、成事之道,也是我们科学观察思考问题的有效途径。只有在工作中不断地理清思路,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修正偏差,工作才能越做越好,个人素质才能不断提高。否则,对遇到的问题和做过的工作,不善于“前思后想”,把握不住其中的规律,工作只能始终在低层次上徘徊。一要善于去伪存真。在观察思考问题中,有时会对某些问题产生模糊的感觉,形成一些若隐若现的认识。对此,要通过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制作过程,把握事物的全貌,摸清问题的症结,作出科学的判断,做到拨开迷雾,看准“庐山真面目”。二要善于点滴积累。海不辞水,始成其大;山不辞石,故成其高。科学观察思考问题能力的提高过程是个积累过程,要善于从小处着手,把工作中所得所失总结出来,通过日积月累,把握要领、悟出真谛,使观察思考问题进入自觉状态。三要善于提炼经验。要注重对自己开展工作中的“得意之作”及时总结,从理性的高度加以归纳提炼,并以成功的经验指导自己的工作实践,做到融会贯通,触类旁通,使观察思考问题进入良性循环。

第四,坚持深入到实际工作中去观察思考问题,培养生成点。“春江水暖鸭先知”。深入到实际工作中去是科学观察思考问题的可靠保证。科学观察思考问题是以符合客观规律和广大人民的利益为标准的,而一切真知都来源于实践。因此,要深入群众,深入实际,深入一线,躬行调查研究,虚心向群众学习经验,养成不得真理不甘心的习惯,并以实践作为检验观察思考问题科学与否的标准,通过实践不断汲取营养,以丰富和充实原有的认识,获取科学观察思考问题的“活水源头”。否则,天天坐在办公室,关起门来思考问题,怎能知道“春江水暖”。当前重要的是勤于在实际工作中去捕捉,发现可提高办事认识的做法、观点、经验。蕴含在群众的实践智慧是非常丰富的,我们要做发现这种智慧,提炼这种智慧,丰富这种智慧的有心人。从深入业务中感受,从接触群众的过程中感受,从参与学术活动、考察交流中感受,从与上级领导、社会各界的日常交流中感受。在感受中,找到思想的素材,找到思考的亮点。

大学生考察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 语义褒贬化 有+N 语义分类 组合模式

引言

早在1983年吕叔湘就对组合结构引发的语义褒贬化进行了相关研究,他在《中性词与褒贬义》一文中指出,有些中性意义的词,连起“有”字来用就有褒义或贬义,首先对“有+N”框架进行了研究。此后许多学者在此基础上对“有+N”框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是当时学者并没有把这种现象归为系统的褒贬化研究,这从他们对其命名――语义偏移――可见一斑。其中最有影响的是邹韶华对名词语义偏移的研究(1986)。他的学生王碧辉从词典释义的角度对“有+N”框架中的“N”进行了分(2009)。张家桦结合汉俄语言的不同分别探讨了两种语言中的语义偏移现象,其中提及最多的就是“有+N”框架(2005)。张志毅把语义组合的褒贬化称为中性义位的倾向化,并且归纳出了褒化和贬化的几种框架,中间也涉及了“有+N”框架(2001)。孙道功从微观的义征层面分析了“有+N”框架(2011)。

一、“有+N”框架的褒贬化分析

“有+N”框架,最常见、最能产的一种语义褒贬化框架,很多名词进入该框架都会发生褒贬化。名词进入“有+N”框架一般会发生褒化即增加积极意义(有水平=有很高水平)或贬化即增加消极意义(有情绪=有不好的情绪)两种倾向,这种倾向比较固定单一,但也有一个框架既可以看作发生褒化也可以看作发生贬化(有味儿=有好闻的气味=有难闻的气味)。研究发现该框架发生褒贬化的情况出现的频率并不是对称的,换言之发生褒化和贬化的情况并不均衡,其中积极意义与消极意义的分布大致为七比三,这是对常用5000词中积极意义与消极意义词汇使用频率比较的结论(邹韶华,2001)。“有+N”框架中“有”的意义为“《现代汉语词典》:【有】:动词;表示领有(跟“无、没”相对)”,其意义是已经固定不变的,但是其褒贬频率却不平衡,这也就说明影响“有+N”框架褒贬化的关键因素在“N”部分,因此对“N”进行详尽的语义分析才能更深入的解释“有+N”框架的褒贬化机制。

二、“有+N”框架中“N”的语义分析

(一)语义分类及语义组合

关于该框架的构成类型,邹韶华(1986)和王碧辉(2009)已经做过深入的研究,认为常见的能够进入此框架并发生褒贬化的名词有具体事物名词、抽象事物名词、外在条件心理特征和属性类名词三类。具体言之:①具体事物名词主要是表人体部位的名词,如:脑子、腰身、身材等。②抽象事物名词主要是表示抽象内涵和概念的名词,如:文化、道理、价值等。③外在条件、心理特征和属性类名词,这类名词又分为:感觉知觉类(感情、心情、心思);性格、特点类(风度、修养、气质);看法、主张类(意见、态度、看法);外表特征类(年头儿、年纪、身材);条件技能类(学问、技术、经验、条件、本事、能力);心理状态类(胸襟、追求、信念)。王碧辉虽然对进入“有+N”的名词类型进行了分类(2009),但是他的分类比较笼统,有些不合逻辑,还有一些明显重复,如抽象事物类名词在外在条件心理特征和属性类名词中又多次提及。因而我们在分析“有+N”框架中“N”的语义类型时,不得不选取更精细的语义分类方法。

赵春利在分析形名组合的语义模型时把名词分为五种(2012),他以哲学上的逻辑观点为依据把具有认识能力及实践能力的主体“人”与作为认识对象和实践对象的客观物体区别开来。他首先根据能动性智力特征把名词分为主体名词和物体名词两种;接着考虑主体和物体的发展、变化和消亡把名词分为事体名词;然后根据主体物体的存在、运动、变化的基本形式把名词分为时空名词;最后借助主体在改造客观事物的过程中自身的理解和价值趋向把名词分为逻辑名词。赵春利(2012)的语义分类方法更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逻辑性更强,因此,在具体的分析过程中我们借鉴他的分析方法,并参考《语义词典》(2012年版)的语义分析方法。由此,我们对能够进入“有+N”框架并发生褒贬化的190个名词进行了分类研究,并考查了“有+N”框架中“有”与“N”的语义选择情况。为了语义形式化的需要,我们对其语义选择情况进行形式化描写,主要采用字母标记形式进行描写。具体的方法是取对应义类汉语拼音的首字母,如果首字母重合,依次采用第二个字母表示。经验证认为能够进入“有+N”框架并发生褒贬化的“N”可以分为4大类26小类,形成的语义模式具体如下:

一)Y+ZT:即“有”+主体名词

1.Y+RM:即“有”+容貌类“N”

经考察发现,能与“有”组合的容貌类“N”有8个,占总数的4.21%。具体实例如:有相貌、有模样、有脸蛋

2.Y+ST:即“有”+身体属性类“N”

经考察发现,能与“有”组合的身体属性类“N”有11个,占总数的5.79%。具体实例如:有身材、有身段、有身量、有腰身

3.Y+MB:即“有”+面部表情类“N”

经考察发现,能与“有”组合的面部表情类“N”有5个,占总数的2.63%。具体实例如:有神情、有神色、有表情

4.Y+XG:即“有”+性格类“N”

经考察发现,能与“有”组合的性格类“N”有3个,占总数的1.58%。具体实例如:有性格、有脾气、有个性、有品性

5.Y+ZL:即“有”+智力类“N”

经考察发现,能与“有”组合的智力类“N”有5个,占总数的2.63%。具体实例如:有头脑、有脑子、有天资

6.Y+QG:即“有”+情态类“N”

经考察发现,能与“有”组合的情感态度类“N”有11个,占总数的5.79%。具体实例如:有心情、有情绪、有感情、有心思

7.Y+YS:即“有”+意识类“N”

经考察发现,能与“有”组合的意识类“N”有21个,占总数的11.05%。具体实例如:

8.Y+NL:即“有”+能力类“N”

经考察发现,能与“有”组合的能力类“N”有14个,占总数的7.37%。具体实例如:有能耐、有能力、有本领、有才能

9.Y+ZS:即“有”+知识类“N”

经考察发现,能与“有”组合的知识类“N”有6个,占总数的3.16%。具体实例如:

10.Y+PZ:即“有”+品质类“N”

经考察发现,能与“有”组合的品质类“N”有18个,占总数的9.47%。具体实例如:有风度、有修养、有气质

11.Y+GX:即“有”+关系类“N”

考察发现,能与“有”组合的关系类“N”有3个,占总数的1.58%。具体实例如:有交情、有缘分、有人缘

12.Y+XL:即“有”+心理活动类“N”

经考察发现,能与“有”组合的心理活动类“N”有9个,占总数的4.74%。具体实例如:有包袱、有创意、有见识、有经验、有想象、有心眼、有指望、有追求、有滋味

二)Y+WT:即“有”+物体名词

13.Y+WD:即“有”+味道类“N”

经考察发现,能与“有”组合的味道类“N”有2个,占总数的1.05%。具体实例如:有味道、有味儿

14.Y+WX:即“有”+外形类“N”

经考察发现,能与“有”组合的外形类“N”有6个,占总数的3.16%。具体实例如:有款式、有形象、有形状、有样子、有样儿、有造型

15.Y+JZ:即“有”+价值类“N”

经考察发现,能与“有”组合的价值类“N”有17个,占总数的8.95%。具体实例如:有价值、有档次、有地位、有分量

17.Y+SX:即“有”+属性类“N”

经考察发现,能与“有”组合的属性类“N”有7个,占总数的3.68%。具体实例如:有范儿、有名次、有气性

18.Y+CX:即“有”+成效类“N”

经考察发现,能与“有”组合的成效类“N”有5个,占总数的2.63%。具体实例如:有成效、有速度、有效率、有成果、有结果

19.Y+FW:即“有”+范围类“N”

经考察发现,能与“有”组合的范围类“N”有8个,占总数的4.21%。具体实例如:有规模、有架势、有排场、有气势

20.Y+FS:即“有”+非生物构件类“N”

经考察发现,能与“有”组合的非生物构件类“N”有2个,占总数的1.05%。具体实例如:有脸面、有面子

三)Y+SK:即“有”+时空名词

21.Y+SJ:即“有”+时间类“N”

经考察发现,能与“有”组合的时间类“N”有2个,占总数的1.05%。具体实例如:有日子、有时间

四)Y+LJ:即“有”+逻辑名词

21.Y+FF:即“有”+方法类“N”

经考察发现,能与“有”组合的方法类“N”有12个,占总数的6.32%。具体实例如:有办法、有计谋、有对策

22.Y+JH:即“有”+机会类“N”

经考察发现,能与“有”组合的机会类“N”有3个,占总数的1.58%。具体实例如:有机会、有机遇、有机缘

23.Y+QJ:即“有”+情景类“N”

经考察发现,能与“有”组合的情景类“N”有2个,占总数的1.05%。具体实例如:有状况、有风浪

24.Y+QC:即“有”+趋程类“N”

经考察发现,能与“有”组合的趋程类“N”有2个,占总数的1.05%。具体实例如:有前途、有前景

25.Y+YG:即“有”+因果条件类“N”

经考察发现,能与“有”组合的因果条件类“N”有4个,占总数的2.11%。具体实例如:有逻辑、有条件、有问题、有原因

26.Y+XX:即“有”+信息类“N”

经考察发现,能与“有”组合的信息类“N”有4个,占总数的2.11%。具体实例如:有结论、有证据

根据“有”与“N”义类的语义选择情况,共归纳出26种语义组合模式,参照“N”义类出现的频率,可以形成如下的等级序列:意识类>品质类>价值类>能力类>方法类>身体属性类、情态类>心理活动类>容貌类、范围类>属性类>知识类、外形类>面部表情类、智力类、成效类>因果条件类、信息类>性格类、关系类、机会类>味道类、非生物构件类、时间类、情景类、趋程类

(二)语义褒贬分析

基于上述语义分析的结果我们接着考查了190个名词在组合结构中发生褒化和贬化的情况。

褒化是指感情向积极的一面:高、大、重要、好、多等变化,同时也包括范围扩大、数量增加、程度加深等。在190个名词中发生褒化的有179个,占总数的94.21%。贬化是指感情向消极的一面:低、小、不重要、坏、少等变化,同时也包括范围缩小、数量减少、程度变轻等。在所选的190个名词中发生贬化的名词有11个,约占总数的5.79%。

通过“N”的语义分类褒贬倾向的分析,我们发现在这26类“N”中绝大多数“N”在组合结构中发生褒化,少部分“N”在组合结构中发生贬化,只有味道类“N”在组合结构中发生褒贬化两种倾向,从分析的结果来看并没有哪一类“N”在组合结构中只发生贬化而不发生褒化。这也说明正是“N”的语义类别影响着“有+N”框架褒贬化的实现。

三、结语

本文以“有+N”框架为研究对象,对其中的“N”进行了详细的语义分类,并对“有”与不同义类的“N”的选择情况进行了考查,归纳了“有+N”框架的26种语义组合模式。通过褒贬倾向的考察,认为“有+N”框架褒贬化的实现依赖于“N”在组合结构中语义类的归属。但是本文的研究比较粗疏,有待于进一步深化。

参考文献:

[1]刁宴斌.当代汉语中的贬词褒化和中性化现象[J].平顶山学院学报,2007(2).

[2]刁宴斌.略论“”时期的“语言暴力”[J].江南大学学报,2007(4).

[3]付兴尚.谈超常搭配的语义变化及理解[J].外语学院学报,1995(1).

[4]黄红娟.汉语词汇负面义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19-48;147-159.

[5]鲁晓雁.抽象名词语义搭配情况调查(之一) [J].学术交流, Academic Exchange, 编辑部邮箱,2002(2).

[6]吕叔湘.中性词与褒贬义[J].中国语文,1983(5).

[7]阮旭和.简论语言中的结构义[J].语言文字修辞,2014(9).

[8]沈家煊.不对称和标记论.[M].江西: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

[9]孙道功,李葆嘉.试论组合结构中词汇语义的变化[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1(4).

[10]万中亚.“有+N”结构中“N”的语义偏移现象分析[J].汉语学习,2007(5).

[11]王{.现代汉语名词词义组合分析[M].北京:北京大W出版社.2004.

[12]王淑华.动名组合结构的语义求解和边界界定――以动词“买”为例[J].湖北社会科学,2008(12).

[13]王志武.谈“味”的褒义和贬义[J].中国语文,1986(4).

[14]王宗炎.汉语词汇学的新探索―评.张志毅,张庆云,合著.词和词典[N].香港:语文建设通讯,10.

[15]徐利新.说“很有……”结构[J].广西: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1).

[16]张登岐.也说“有意见”和“不是地方”[J].思维与智慧, 1991(01).

[17]张家骅.“标尺两极”规律与词汇语义偏移[J].中国俄语教学,2001(4).

[18]张志毅.词汇语义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242-258.

[19]张治.汉语中性框架的语义偏移[J].汉语学习,2008(3).

[20]赵春利.现代汉语形名组合研究[M].广东:暨南大学出版社,2012:140-145.

[21]邹韶华.中性词语义偏移的类型与成因[J].外语学刊,2007(6).

大学生考察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物理教学;观察;比较

观察是用一切感觉器官去接受各种信息,从而了解事物并用脑进行积极思考、理解、分析。比较是在思考分析基础上进行比较归纳,得出结论。在物理新课程中修改和增添了很多演示实验,增加了自主探究活动。通过这些实验、探究活动以及物理现象和物理规律的了解,要能对学生学好物理起到较大作用的话,那么我们在平时的物理教学活动中必须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比较

能力。

一、人们认识自然,总是从观察开始

在教学中往往通过观察现象和各种实验活动,了解一些物理现象,接受相关的物理信息。观察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等科学素质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1.比较观察法

比较就是在观察中区分客体,确定客体的异同,从而促进思维活动。由于事物与事物之间、现象与现象之间总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因此总有可比之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将物理现象分析比较,要善于在相同事物和现象中通过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不同点;在不同事物和现象中通过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如观察“电磁感应”实验现象中,在条形磁铁两次都从同一位置穿过闭合线圈过程中,比较两次实验的不同之处及实验现象的不同之处,再通过实验现象的不同进行比较分析,最终得出结论。

2.分步观察法

对于一些复杂的物理现象,应按照所制定的观察计划,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实验步骤一步一步地仔细观察。第一步,先定性观察电阻变化或电压变化都能引起的电流变化;第二步,固定电阻,定量观察电压变化对电流的影响;第三步,固定电压,定量观察电阻变化对电流的影响。

3.整体观察法

其观察程序为先由整体到部分,再由部分到整体,即先对整体有一个初步的、一般的、粗略的认识后再分出对象的各部分,对这些部分细致地观察,从而对整体对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黑箱实验中,先用电压表对整体进行测量,看是否有电压,再一部分一部分测量看是否存在电源。然后用欧姆表按整体到部分检测是否有二极管,最后确定各部分电阻。

4.归纳观察法

归纳法是在获得许多个别事物的知识的基础上,概括出事物的一般原理的方法,是从个别到一般的推理形式和思维方法。这个方法也可以运用到物理实验观察中,即从一个个的现象观察中先得出一个个结论,然后归纳出一般的规律,是一种由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过程。

二、充分认识“比较”在学习及应用物理知识时的地位及作用

在观察的基础上必须进行比较;有比较才会有所认识和理解,才会有归纳、总结,才会有鉴别、扬弃,才会有发现、创新。

1.在观察中进行比较

杰出的物理学家伽利略毕生从事科学研究。他的信条是科学研究“从观察开始”。他从观察教堂的吊灯开始,以时间为主线,以吊灯摆动的位移为坐标,比较了吊灯每次往复摆动所需的时间,分析了内在的异同,研究出“摆的等时性”规律,使别人应用这个规律发明了钟表,推算出重力加速度;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认定研究物理的成功之道是“运用归纳的方法总结出规律,进而建立理论”。众所周知,“比较”是“归纳”的基础、前提和要素,“归纳”是“比较”的精髓、升华和结晶。

2.在实验中进行比较

实验可以使人们认识自然现象,研究自然规律,揭示自然奥秘,验证科学结论,可以重现生产、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帮助研究者将其掌握的规律上升为理论,再来指导更高层次的生产和生活。伽利略强调“从观察开始”经过分析得到的假设,必须“再通过实验来验证”。牛顿更是坚持科学研究“离不开实验”。而杰出的女科学家玛丽?居里夫人则是他们真知灼见的忠实同道。她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用简陋的设备和仪器,经过多次的艰苦实验和反复的比较分析,终于提炼出纯净的镭。比如“用伏安法测量导体的电阻”,这个实验可以有“内接”和“外接”两种方法,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结果,孰优孰劣就必须通过实验中的相关比较来作出结论。

3.在思考中进行比较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