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AA范文大全网!

大学生文化素养总结{推荐5篇}

梦醒时分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本文共计14229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57分钟。

大学生文化素养总结范文第1篇

Abstract: The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is a core element of lifelong learning ability cultivation, also is an important issue which needs to study for lifelong education.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information literac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combining the textile and apparel industry informatization application situ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 trend, this paper constructed the"hierarchical modular" curriculum system of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which is suitable for textile and fashion students.

关键词: 信息素养教育;课程体系;层次模块化

Key words: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curriculum system;hierarchical modular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5-0252-02

0 引言

信息素养是指“寻找、评价和有效利用信息的能力”,其概念在1974年由美国正式提出,现已成为衡量现代学习者对知识信息驾驭能力的一种重要标志,是终身学习能力的核心要素[1]。对纺织服装院校而言,在面临纺织服装行业借助信息化实现企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必须紧跟纺织服装行业信息化发展的潮流和趋势,结合专业学生就业岗位群,为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专门制定相关的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

1 纺织服装类学生信息素养调查及现状分析

为进一步了解纺织服装类学生信息素养的现状,调查他们在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等诸方面的状况,对纺织服装有关的服装设计、现代纺织技术、纺织品贸易等相关专业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单项选择题和叙述题三部分,问卷的设计采用了文献2中有关的“大学生信息素养标准”共计86条行为指标,并依据该行为指标设计了60道单选题和8道叙述题,并采用态度量表法中的总加量表法[3],对符合被试者诸如完全同意、同意、不一定、不同意、完全不同意等态度情形,分别给予5、4、3、2、1的分数。然后采用网络调查方式,对本院大一、大二两个年级9个专业的学生进行了广泛调研,共收集有效问卷1856份。通过对调研结果的分析,得到如下信息:

1.1 信息素养总体水平分析 在设计的问卷中,60道单选题总分范围在60~300之间。对1856个有效样本地统计分析得到:信息素养总分的平均分为178.29,中位数为183,标准差为22.740,最高分为294,最低分为68。分数区间与人数分布情况如图1所示。数据分析表明,标准差波动较小,说明总体水平波动不大;平均分低于中位数,说明信息素养的总体水平中等偏下,也就是说纺织服装类学生的信息素养总体水平有待提高。

1.2 信息素养能力分层次分析 信息素养能力一般分为基本信息能力、通用信息素养和专业信息素养三个层次。基本信息能力培养主要包括操作系统操作、Office办公软件操作、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等内容,该能力的培养目前主要通过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来实现。通用信息素养则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检索能力,使学生掌握信息检索方法、信息检索工具的使用以及信息资源的组织分布规律,目前主要通过文献检索课程以选修课的形式来完成。专业信息素养则要求学生能结合企业实际工作需要,善于发现、获取、分析和利用相关信息来辅助决策与管理,并具备一定的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的能力。

本次问卷设计的68个问题中,涉及基本信息能力40个单选题共200分,通用信息素养有10个单选题和3道叙述题共80分,专业信息素养有10个单选题和5道叙述题共100分,总分、平均分和中位数的分布情况如图2所示。

数据分析表明,学生的基本信息能力通过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学习后总体水平较高;而只有12.3%的学生选修了文献检索课程,平均分比中位数低,说明通用信息素养有待提高;而从专业信息素养的调研情况来看,目前仅有很少的专业将信息素养与部分专业课程内容进行了整合,并没用开设相关的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专业信息素养得分总体偏低,说明专业信息素养教育有待进一步加强。

2 构建信息素养教育课程体系

纺织服装院校信息素养教育课程体系的设计,必须紧跟纺织服装行业信息化发展的潮流和趋势,结合专业学生就业岗位群对信息素养能力的要求和信息素养能力的三个层次,“分层次模块化”地开展课程设计和教学活动。新构建的适合纺织服装院校学生信息素养教育课程体系基本框架如表1所示。

新构建的信息素养教育课程体系体现了四个特色:

2.1 实施分层次教学,培养基本信息能力 采用分层次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基本信息素养。由于高职学生来自不同地区,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如果无视学生个体差异,仍采用传统的“一刀切”教学模式,势必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个性化发展。实施分层次教学,因材施教,是提高学生基本信息素养能力的有效手段。具体操作模式是:首先以二级学院为单位组织新生进行信息素养调查和能力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将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人数基本控制在1:3:1的比例。然后对不同层次学生开展分层次教学,A层次学生计算机应用基础较好,主要以加强和提高办公软件的高级应用技术为主,课时在60学时左右;B层次学生对计算机有所接触,但不能熟练应用,对这部分学生以正常进度和要求开展教学,课时控制在80学时左右;C层次学生的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很差,特别是打字速度很慢,这部分应加强上机实践环节,课时控制在100学时左右。实施分层次教学后,虽然学生所学的内容、课时会不一致,但最终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是一致的,即要求学生通过浙江省高校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Windows)和办公软件高级应用技术(二级)的认证。

2.2 实现文献检索课程与专业数据库的整合,培养通用信息素养 文献检索课程是培养学生通用信息素养的主要途径,对提高学生的信息检索和利用能力、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然而从调查情况来看,只有12.3%的学生选修了该课程,导致通用信息素养普遍不高。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重要的一点是文献检索课程与专业检索课程结合不够紧密,不能将文献检索课程的作用有效贯穿到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中。信息素质不是脱离学科而单独培养的,专业学习与培养信息素质应是相辅相成的[4]。因此,实现献检索课程与纺织服装类专业数据库的有效整合,让学生带着专业问题来学习文献检索的方法和技能,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利于学生深入研究专业问题,提高文献检索的教学效果。

2.3 以行业信息化应用为切入点,培养专业信息素养

当前,纺织服装行业正借助信息化实现企业的转型升级,以信息化带动纺织服装业,充分发挥信息化在产业结构提升中协同、补充、替代和加速作用,打造技术创新的新优势,已成为纺织服装业发展的必然选择[5]。雅戈尔、罗门、博洋等纺织服装企业纷纷建立了ERP、供应链、电子商务等信息化系统,但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先进的信息化管理理念与传统管理模式的冲突,工作人员对信息系统的认识还很浅薄,不能系统的学习掌握软件,导致系统不能发挥应有的效用。

纺织服装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重要的一点是企业员工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信息素养不高。安德鲁·卡内基指出,“机构拥有的唯一不可替代的资本就是员工的知识与能力”,而在信息时代,员工知识与能力的高低取决于其信息素养的差异[6]。通过对纺织服装企业调研可知,现阶段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与应用过程中,企业迫切需要提高员工在电子商务、网络营销、供应链管理、ERP等方面的信息素养。因此,对于纺织服装院校来说,必须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实现信息技术、纺织服装业务流程与先进的供应链管理思想三者之间的有机融合,培养学生在电子商务、ERP和物流供应链管理等环境下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也有益于纺织服装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

2.4 立体化课程开发及教学资源库建设 深入纺织服装企业调研信息化办公的工作过程,开发出“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的系列教材及相配套的多媒体CAI课件及网上教学资源库。相关的课程主要有《计算机应用基础项目化教程》、《办公自动化高级应用》、《纺织服装行业文献检索》、《纺织服装行业信息技术应用》等。通过把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和手段渗透到企业的工作过程中,让学生亲自体会到信息技术给企业带来的变革,培养学生使用信息技术与处理方法来管理与处理业务的能力,逐步形成对信息的敏感性和洞察力。

我们认为,培养大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必须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充分利用高等院校业已建成的数字化教学资源,针对不同专业岗位需求和行业信息化发展的趋势,构建“层次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并开发与之相配套的系列数字化课程资源,才能有效地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养。

参考文献:

[1]刘孝文,金胜勇.十年来我国信息素养研究述评——对信息素养研究论文的计量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06.5,50(4):132-135.

[2]祝智庭.信息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2.

[3]李爱武,柳晓春.国内外信息素质教育[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2,22(90):1-5.

[4]毛静华,曾媛.专业知识导向的文献检索教学模式[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118-120.

大学生文化素养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师范类大学生 生态素养 生态文明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01-0016-03

党的十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国家和发展总布局的高度。2012年6月浙江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又提出要切实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将着力提高全体人民的生态文明素养作为全省未来五年的战略目标之一。

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人们树立新的道德观、伦理观,并具有丰富的资源环境保护方面的科学技术知识,这就对人口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提高人口素质的根本途径和有效手段是教育。师范类大学生作为未来的人民教师,肩负着培养新一代公民的重任,他们生态素养的高低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事业。加强师范类大学生生态素养培育是时代赋予的使命,也是大学生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的必然要求,对提高全民生态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培育师范类大学生生态素养的意义

(一)是培养社会主义生态公民的客观需要

事实证明,人是生态文明的主体,人口素质的高低最终影响着实现生态文明的程度。因此,要具备强烈的生态意识、丰富的生态文化、先进的生态技术,就需要强化公民的生态意识,加强公民生态素养的培养,扩充他们的生态知识,引领他们认识、使用最新的生态技术,并且激励他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创新。

事实证明:一个国家或地区文明的程度同人口素质的高低是成正比的。市民是生态文化建设的主体,他们生态意识的高低将直接影响生态文化建设的进度和成效,培育和深化市民生态意识是生态城市文化建设的核心。要建立完善的环保教育机制,尤其要抓好学校教育的环节,特别要重视未成年人生态道德意识的培育和提高。因此,培育和深化师范类大学生生态文化意识,能够促使更多的公民直接接受生态文化教育。

(二)有利于新一代社会新型公民、生态公民的培养

赵洪祝在浙江省十三次党代会上指出:着力提高全体人民的科学文化素养、民主法治素养、思想道德素养、生态文明素养,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现代化浙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这就需要加速全体人民生态素养教育,以达到全省公民丰富资源环境保护方面的科学技术知识,树立生态保护意识、能源节约意识、消费简约意识、亲近自然意识、环境优化意识等生态文明理念,引领低碳生活、合理消费的目标。师范类大学生作为新一代公民的传道授业解惑者,有责任带领更多的新生代公民乃至全社会的公民加入生态文化建设的队伍,从而形成新一代社会新型公民、生态公民。

(三)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谐的社会关系与和谐的自然关系是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其中,建设和谐的人际关系是核心目标,和谐的社会关系是其目标实现的保证,和谐的自然关系是其目标实现的基础。社会是是由“人”组成的集体,人素质的高低决定了社会素质的高低。师范类大学生,是未来我国教育战线的骨干力量,他们当中的绝大部分将成为一代代人的启蒙教师或者是中学生的领路人,他们是否具备良好的生态素养,能否将国家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贯彻落实到自己的工作生活中去,是我国能否逐步走上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道路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一个没有受过良好生态教育、没有较好生态素养的教育者是不大可能从生活工作中来引导一代代人坚持并且落实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政策的。从此意义上说,当代师范类大学生生态素养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我国社会生态文明的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效果。

(四)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

党的十报告中首次用单幅篇章论述生态文明,第一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这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五位一体的高度来论述,也彰显出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精神。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有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生态文明建设是一场长期的革命,生态道德文化建设更是一项宏伟远大的系统工程。只有在全社会形成弘扬生态文化的氛围,创建生态意识,树立“生态文明,匹夫有责”的生态文明观,才能真正跨入生态文明的新时代。

二、当代师范类大学生生态素养现状

为了进一步认识和研究师范类大学生生态素养方面所存在的问题,笔者在师范类大学生生态素养的概念和构成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具体问题,设计了一份关于师范类大学生生态素养的调查问卷。问卷分为个人基本情况和主体问卷两个部分,主题部分共20个问题,分别从师范类大学生生态意识、生态知识、生态行为、生态教育师资等方面各提出3个具有代表性的问题。通过对调查问卷结果进行分析后笔者发现,当代大学生在生态素养方面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缺乏生态知识和科学的生态教育课程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听说过“环境污染”、“物种破坏”、“世界环境日”、“垃圾分类” 及 “低碳生活” 的师范类大学生均在97%以上, 远高于全国城市公众77%的平均水平。这说明师范类大学生的一类生态环境知识水平还是比较高的。相对来说, 学生对具体的生态知识及应用了解仅占23.5%,对垃圾具体分类、碳汇交易、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等的了解率分别为45%、15%、24.2%、23.6%。在调查的省内5所师范类高校里,开设的生态知识课程仅限于选修课范围内,且课时较少,内容单调枯燥,并不能满足生态知识教育的需要。

(二)生态意识薄弱,生态教育师资明显不足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省内师范类大学生对待环境保护的态度不容乐观。具体问题如下:如果有生态保护活动您愿意参加吗?调查结果显示,选择“非常愿意”的大学生占30.4%,选择“愿意,但要视情况而定”的占35.3%, 而选择“从不参加”的占到了34.3%。另外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问题是关于“看到有人乱扔垃圾是否会加以制止并进行批评”,表示“会主动去制止”的只有25.9%。另一项关于生态保护责任方的问题调查的情况是,超过半数(50.5%)的学生认为这主要是环保相关部门的责任。这说明仍然有很多人缺乏生态保护责任意识,对个人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认识还不全面。

目前,我国师资培养不能满足生态教育的要求。调查显示,一方面,调查的师范类高等院校只有不到10%的生态专业专职及专业教师,开设生态保护课程的大多数教师在环保知识、技能和法规方面未接受过系统培训,生态环境方面的知识比较欠缺。另一方面,因经费不足,多数院校的教师都是自学,自己寻找一些资助进行校内外交流。环境教育资金成为制约教育效果的主要因素。

(三)生态行为能力有待提高,生态教育体系有待构建

调查结果显示,对于“您购物自带购物袋吗?”的问题,选择“经常”的人数仅占总数的18.9%;对于“随手关灯”的行为,“经常能做到随手关灯”的学生占总数的89.7%。通过上面的调查分析可以看出,师范类大学生生态行为的习惯性要相对好于其自觉性。然而一些生态行为习惯的养成也多是跟自身利益相关,例如自带购物袋和随手关灯的行为固然可以节约资源,但被调查者更多的是考虑这样做可以节省费用。总体来说,当前师范类大学生的生态行为能力还不高,需要继续提升的空间还很大,亟待构建一套完善的生态教育体系,将生态教育容纳到师范类教育体系当中。

三、师范类大学生生态素养培育途径

(一)构建生态教育体系,将生态教育纳入师范类教育教学大纲

国外成功的生态教育经验告诉我们,环境教育应纳入基础教育和高等师范教育的教学大纲中。如挪威政府实施一种终生环境教育战略,并特别规定所有师范生必须选修一个学期的环境教育课程;日本、韩国、美国、新加坡等也规定环境教育应面向所有受教育者,并渗透每个受教育者的一生教育中,特别强调环境教育应纳入师范教育中。

(二)适应生态教育的需要,加大对生态教育的师资培训

所有教育都是通过教师来实施的。教师自身的生态文化素质是影响学生生态素养高低的关键因素之一。大学生在学校里的学习进步和思想成熟受教师言传身教的影响较大,而教师人格对青年大学生成长的影响,是教科书和至理名言以及任何惩罚制度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培育并提高大学生的生态素养,高校教师尤其是德育工作者,自身也必须要具备较好的生态素养。只有做到将专业知识与深厚的生态文化知识底蕴和生态文化教育能力相结合,才能深入地挖掘教学内容中的生态理念,通过深入浅出的课堂解读,将自己内化了的生态价值观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促使学生生态价值观的形成,从而内化成学生自身稳定的生态文化素养 。

(三)加强生态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建构综合性生态教育体系

生态教育是一门跨学科、综合性的教育。不同的学科教育在不同程度上与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问题都有着内在的联系。因此,在不同学科中开展生态意识和生态知识的渗透教育是提高生态素养的一个主要模式。本次课题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75.96%的师范类大学生认为有必要开设生态教育课程。针对目前师范类院校生态类选修课程存在开课数量少、学分、学时不够等情况,今后应积极发展生态类课程体系建设,在全校范围内开设生态类课程的选修课和必修课,建设精品课程。在此基础上再建立一套规范、持续改进的管理体系,促进学校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的进一步提高,制订全面的生态教育计划,建构一个包括集意识、态度、行为、知识和能力为一体的综合性生态教育体系。

总之,生态素养的培育是实现素质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今人才的必备素养之一。作为未来教育事业的主力军,师范类大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师范技能和知识,同时还必须具备较高的生态素养。师范类高等院校在培育和提高师范类大学生生态素养的过程中,可以结合自身实际在实践中不断研究完善,逐渐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生态教育体系,保证未来社会的生态教育教学质量,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 参 考 文 献 ]

[1] 翟金德.浅议和谐社会视阈下的大学生公民教育[J].中国电力教育,2009(10):169-171.

[2] 佘正荣.生态文化教养:创建生态文明所必需的国民素质[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

[3] 汤丽芳.构建生态文明社会与培养公民生态道德素质[J].企业家天地,2009(4).

大学生文化素养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艺术类学生;人文素养;教育模式

艺术类人才在社会中越来越呈现出大众化的趋势,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艺术类大学生的文化修养的需求。艺术院校作为培养艺术家的摇篮,肩负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优秀艺术人才重任的“高等教育”院校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艺术家的基本价值观和人生哲学对艺术品位和文化修养影响起到了风向标的指示功能,因此,探讨出一套适和艺术院校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解决方法势不可挡。

1人文素养教育和艺术素养教育的理论差别和联系

在众多的研究中,人文素养教育无论是在被定义为人的价值,感受和尊严的人生修养,还是指由人文知识的学习和领悟的技能变来的内在文化素质和精神品格,在对“人文素养教育”定义的各种阐述中,不乏提及其与艺术教育的关系。本文认为艺术教育和人文素养教育彼此之间互为联系,相辅相成,知识和精神层面的涵义都需要包含进去才是真正的“人文”。通过艺术的人文素养教育才是符合科学的人文素养教育,将艺术的史论,批评和美学为代表的加强学生的思考人与社会的深刻反映,对以往艺术家的欣赏中学会对他人的尊重,在对社会和作品的批评中学会思考和反思,培养具有独立思考判断的能力,这才是人文素养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国内外艺术类学生的人文素养课程设置

根据调研结果显示,当前,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的设置单纯地偏向于专业课,却忽视了最基本的人文素养教育课程的介入,导致“重能轻德”现象的出现。在国外,很早古希腊通识教育的目的不在于为学生的职业目标为前提,而是要把学生培养成合格的“人”。发达国家如美国早就在小学阶段就通过法令把艺术列为基础教育核心课程,墨西哥还进行了以通识教育为目的的改革,把人文艺术教育放到很重要的位置。

2.1国外人文课程设置

美国以往一直轻视人文教育,现在大力加强人文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比例。出名的康纳尔大学的室内设计教学,有下列人文课程:行为科学或心理学、艺术史或建筑史、人与环境导论等等,它们有30个学分,占总学期学分的比例近1/3。纽约室内设计学校的课程结构中,富含人文内容的课程有:设计艺术史、建筑艺术史、历史风格、人类文化学等,它们有近40个学期学分,占总学期学分的比例近1/3。从学校课程的设置可以看出,艺术类学生教育,不仅体现在时代的进步,更大的特点是对人文精神的关注,学校的教学理念强调的不再是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他们的全面思维能力。

2.2国内人文课程设置

从中国知网查询,关键词为“人文素养教育”“艺术学生”的相关文献记录有237074条,普遍认为艺术类学生的人文素养在当下的教育实践中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课程的设置上也偏知识轻道德。如四川美术学院的新媒体艺术系的四个工作室里,基础人文课程只占到所有课程的17%。北京舞蹈学院音乐剧系本科课程共有32门课程,人文课程只占到9门,不到总课程量的1/3。中央戏剧学院音乐剧系本科课程设置里人文学科有:英语,语文,体育,政治类课程,作品赏析等,占到总课程31门约20%。我国艺术院校里开设的人文学科的课程所占比例小,学校的人文氛围较低,人文课程的设置反映了艺术类院校的教育理念,只重职业和技能的培养,忽略人文底蕴的培养,而人文素养教育是帮助艺术类大学生更好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更好的教会学生如何做人,丰富学生的精神,培养美好的情感品质。在目前的国内教育体制面前,艺术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理念还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改革和实践。

3教育模式改革

本文认为艺术类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模式改革需从以下几方面出发:

3.1传统的教育观念转变

艺术类大学生的重知识技能,轻情感意志的传统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现代社会需要的更多的是自立自强,良好的气质修养等健全的人格,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文教育理念,提高学生的潜能,积极传承民族优秀文化,打造未来高素质的艺术工作者,实现以人发展为目标的“角色转变”,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3.2增加人文教育的课程

院校的人文课程设置需适当的增强比重,调整课程的结构和比例,开设一定的人文专业必修和选修课,使人文素质教育规模化地占据课堂,以培养人文素养为目标,重新明确艺术类大学生培养的目标之一就是提高学生的气质修养,从人文精神和思想,专业能力等几个方面出发来完善课程设置。

3.3渗透“人文艺术”专业教育

现代的艺术教育中学生对文化理论课程接纳度不高,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在艺术专业作品欣赏,建筑,影视赏析,课外实践任务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审美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对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和修养来产生影响。其次,在专业课堂教育中,充分挖掘专业课程中所蕴含的艺术文化底蕴,多维度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3.4专业教师的队伍建设

教师队伍需改变以往的教学观念,适应新的教师角色的定位。在现代化的教育观念下,教师不是传授者和灌输者而是引导者。新的教学关系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注重能力的培养而不是知识的传授,深入学生内心。在实践中,鼓励将这种教学理念贯穿于每一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和每一个授课教师的理念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

3.5加大学校政策支持

学校政策对艺术学科人才培养、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具有基础性影响,对我国高等院校艺术类教师和人文课程教师如何选择与组建,校内课程资源如何充分深挖、利用和完善,不同的高等院校采用何种力度互相扶持艺术人文教育,必然对艺术类人才培养课程的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产生直接巨大的影响。

4结语

教师素质高尚才能把智慧和良好的道德观念传播给学生,教师的传授,学校的重视加上课程设置的改革,才能为人文素养的传递提供保障制度,为良好的环境氛围打好基础,开阔学生的视野和思维,把德育教育改革深入到底。

参考文献:

[1]冯佳妮.高校艺术类大学生人文素养提升探究[J].教育时空,2015(3):142.

[2]尚佳.关于加强高职院校学生人文艺术素养的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6(3):221.

[3]杨柳.高职院校应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1):5-7.

大学生文化素养总结范文第4篇

一、?加强思想道德素质教育 ,着重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

??????? 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是灵魂。江泽民同志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在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摆在重要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和削弱。要说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重要的素质,不断增强学生和群众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

思想道德素质是大学生成才的核心,是大学生应具备的首要素质,它包括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以及良好的道德品质。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我院主要是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坚持进行树立“为人民服务”观念的教育,以促使大学生保持“不要问别人能为我做什么,要问我能为别人做什么”的良好心态,做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真正有用的人。二是坚持进行“集体主义”为核心的道德素质教育,正确处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三是坚持“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紧跟时代要求,牢固确立当代大学生的历史责任感,使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意识深深扎根在大学生头脑之中,成为他们的自觉意识和行动。

?????????我院在上级党委和院团委的指导下,组织并成立了青年学马列小组、邓小平理论研究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会等理论学习社团,且充分利用了我院网络平台开展理论宣传,进行学习动员;通过加强培训,开展交流,培养理论学习骨干并通过团组织生活会、座谈会等方式,不断将学习引向深入。组织了师生们参观了林则徐纪念馆、烈士陵园扫墓等非常有意义的活动,这既是良好的爱国主义教育,也是他们自身思想修养的升华,得到了老师和学生们的一致好评,在学院中引起了良好的反响。

二、?加强专业素质教育,着重培养大学生的知识结构

?????? 当前大学生知识结构比较突出的问题表现在:知识面狭窄,偏重专业知识,忽视人文、社会科学、经济、管理等学科,知识体系内部缺乏有机联系、互补效应等。只有对大学生的知识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才能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我院根据这一事实情况,按照我院的实际情况,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一是加强了人文教育,注重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节约型社会最需要具有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相统一的人才,要普遍增开国情学、环保课、节约资源的法律法规课并组织多项相关活动。二是改革了传统课程体系,建立了通才教育课程体系,改革课程设置目标,强调学科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整合;改革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方式,注重基础性、时代性、实用性和综合性相结合。三是促进了理论学习与实践环节的深入结合,加强科研方法和手段的教学,建立开放、动态平衡的知识结构,培养和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质,使学生具有从事建设节约型社会所需要的科技创新能力。通过这一创新举动,并在全院通过海报张贴电影放映等方式进行了普法宣传和宣传世界地球日以及知识竟答、校园flash大赛等活动。这不仅丰富了我院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同时也达到了对他们知识面扩充的预期目的。通过这一系列列的活动,树立起了我院的良好风气。

?三、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着重培养大学生具有与社会相适应的生活方式?

???????? 人文素质教育即教人之所以为人之道,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人文知识的传授、环境的熏陶使其内化为人的气质、人格和修养,成为受教育者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品质,是大学生成才之基。人文素质教育最基本的目标,就是努力在大学生中提倡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小圈子,关注人生、关注社会、关注世界,发展作为一个社会人的积极的价值追求,以及在生活、学习和社会活动等各个方面不断去实践这种追求的精神,使大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人格修养。并树立大学生正确的消费观,弘扬艰苦朴素、勤俭建国、勤俭持家的好传统、好风气,树立绿色消费、文明消费和理性消费的观念。 大学生素质教育活动总结相关:

| | | | | | | |

【返回 栏目列表】

本学年中,我院针对这项工作组织了多次与校外联谊活动,如“榕城新风貌”摄影活动以及让学生们到电视台参加综艺活动,与明星面对面接触,感受现代的艺术氛围,让学生们在愉快的节目中同时学习并了解到了很多课外知识。在校园内也举办了多场具有特色的活动,比如舞台剧《友爱之间》的公演、 “自由 时尚”校园风采摄影、结合我院特色专业的“非职业模特大赛”等,通过此类的活动,让学生们更加积极的去面对社会,面对生活,加强培养了他们的道德情操和人格修养。

四、加强能力素质教育,着重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精神和实践创新能力

???????? 学生能力素质包括正确认识社会和自我的能力、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团结协作和善于竞争的能力、独立工作的能力、以法律为武器自我保护的能力、开拓进取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只有在强烈的创新意识引导下,人们才可能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树立科技创新目标,充分发挥科技创新潜力和聪明才智。科技创新能力主要包括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思维能力是创新能力的核心部分。我院在结合设计行业的特点,多次组织学生们参加全国设计大赛,并获得了可喜的成绩。多次在全国性设计大赛中获得金奖、银奖、铜奖数名,优秀奖若干。同时,我院也着力于学生们的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XX年寒假开展了“爱祖国 爱福建 爱家乡”为主题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海峡西岸行”社会实践活动中“探寻海峡服装名城、领略西岸服饰风采”小分队被评为优秀实践小分队。在这些社会实践活动中,不仅提高了学生们的文化素质修养,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们充分认识到了要壮大我们的国家必须从我做起,从自身做起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院在本学年度中,以丰富多彩的文艺、体育活动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社团为骨干,形成健康向上的校园氛围。同时通过各种活动来展示我院学生特色,如校园辩论赛活动、英语角活动、校园文化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寝室文化节、舍标大赛、五子棋大赛等别出心裁的主题活动,以讲座、论坛、竞赛、征文、话剧、文艺晚会等文体活动,丰富了同学们的业余文化生活。广大学生在校园大舞台上展示了才华,增长了知识,锻炼了实际能力,提高了综合素养,一批素质较好的校园文化活动的积极分子和具有较高水平的学生文体骨干和艺术人才脱颖而出。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面临的重要任务。校园文化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实施素质教育,就要不断挖掘新的教育资源,广开渠道,扩大活动的影响面和辐射力,增强活动的渗透力。我院还将在这条路上不断探索,响应国家号召,不断学习吸取兄弟院校的素质教育经验,开拓进取,推陈出新,将大学生素质教育进行到底,努力为社会为国家培养出适合新时代需求的新型人才。

?

(2)

大学生素质教育活动总结相关:

大学生文化素养总结范文第5篇

一、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阐释

校园文化是高校整体活动的核心部位,它作为校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师生接受先进的教育和社会思潮的有效载体,越来越引起校园内外和社会的高度重视。关于校园文化,我们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来理解。从教育学意义上理解,校园文化应该属于广义的,即学校存在方式的总和,包括学校物质文化、学校制度文化、学校行为文化和学校精神文化。校园中的一切在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学生,塑造着学生。狭义的文化常指以课余文化活动,也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第二课堂为主要内容的文化氛围和精神。因此,校园文化我们可以将其定义为:校园文化是以校园为空间,以学生、教师为参与主体,以课余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文化的多学科、多领域广泛交流及特有的生活节奏为基本形态,具有时代特点的一种群体文化。[1]因此,校园文化即高校校园内所呈现出的一种特定的文化理念和氛围,它以校园内所有成员为主体,以课余文化娱乐活动为内容,以校园精神为特征,以培养和练就行为习惯为宗旨的一种群体文化。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发挥着教育、导向、示范、激励、娱乐、凝聚、约束、陶冶、养成、自律、辐射等多方面的功能。

二、高校校园文化创新模式的实践探索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要求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导向,努力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使高校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基地、示范区和辐射源。”[2]长春师范大学是吉林省重要的基础教育、学前教育师资及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培养基地,办学半个世纪以来,秉承“师范性、应用性、服务性”教育理念,始终坚持为基础教育服务的办学方向,牢记校园文化活动建设的内涵,坚持将建设优秀的校园文化作为承载大学精神的载体,通过拓展新思路、创造新载体,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共同成长”校园文化教育模式:即对话成长、自律成长和心灵成长。

(一)对话成长――用思想教育塑造

对话成长,以信仰教育为核心,以创新模式为特质,打破思想政治教育常规模式,以“优秀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作”为主体,凸显素质养成教育实效。该模式着重从思想层面、精神领域加大对大学生的培养力度,重在解决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困惑和信仰迷茫,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在实践中形成了“两个使命、两个自信、三高定位、七新协力”的“二二三七”工作体系,开创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新路径。

通过理论教育、实验训练、实践砥砺、自我修缮、特殊指导、网络交流、行为养成七个培养环节,遵照“培养一批精英,带动一代学生”的宗旨,首批学员通过两个周期的培养,其中已有33名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在学校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目前,已经形成了“人人知道青马,人人关心青马,人人争取加入青马”的育人氛围。

(二)自律成长――用行为管理养成

自律成长是以素质养成为实践主体育人模式,作为对重点工作的有效支撑,它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通过将教书与育人相结合、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教育与管理相结合,注重学生由他律向自律的转化,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作用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最终提升学生的思想素质、专业素质、教师素质、身心素质、特长素质,使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该工程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大学生学习的各个环节中,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思想政治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大学生头脑,把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把系统教学与专题教育结合起来,把理论武装与实践育人结合起来,把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选修课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引导,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政治觉悟。

(三)心灵成长――用环境和文化陶冶

心灵成长是用大学生活指导为实践载体,思想与行动并行,有效支撑着育人工作取得的实效。大一理论指导,结合《大学生活指导》丛书,开设就业指导、安全教育、思想政治及学生行为教育、学籍管理、贫困生生活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系列大学生活指导理论课程;大二实践训练,在大一理论积累基础上,侧重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指导,指导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会用理论知识指导自身实践,巩固和充实理论学习,从而使学生各方面生活实践能力得到锻炼;大三巩固提高,在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扩大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的视野和范围,重点是专业学习和人际交往,使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得到巩固和提高,为以后的就业和生活打下雄厚的基础;大四总结创新,指导学生全面总结并完善大学生活的学习与实践,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重点做好就业培训与创业指导,实现成功就业创业。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