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计11690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47分钟。
外贸实训平台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 高职外贸;电子商务;课程实训;项目分析;基地建设
进入21世纪以来,电子商务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并在各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尤其是外贸行业,电子商务化已成为了贸易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种环境下,外贸电子商务人员缺口巨大,各高校都在积极培养和输送外贸人才。但是外贸电子商务岗位工作需要跨学科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而缺乏实践经验的毕业生往往缺乏实用的技能和技巧,难以应付复杂的工作。其主要原因是高校的外贸专业在开展电子商务课程时没有做好实训内容设计或者不重视实践教学,导致学生普遍实践能力较差,难以适应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外贸工作。
一、外贸电子商务工作的能力需求
外贸电子商务工作要求业务员具有较复合的知识和能力,除了国际贸易知识外,与之相关的电子商务能力也必不可少。例如:网上客户识别和分析能力、网络信息收集分析能力、外贸电子商务平台的选择和使用能力、网络营销和网络推广能力、网络信息交流能力、电子数据交换业务能力、电子支付结算能力、安全电子交易能力、网上国际物流业务能力和网上外贸业务处理能力。但这些技能并不能从书本上直观展示,而是需要通过合理的实训项目设置和行之有效的实训课程来获得。实训课程能从模拟任务或真实工作入手,让学生主动参与和亲身体验实训任务,从而加深印象,深刻认识,为尽快适应外贸工作储备实用的技能。
二、外贸专业电子商务课程实训项目分析
高职院校在进行实训课程设计之前应该做好调研工作,深入了解外贸岗位电子商务技能需求情况并依据调研结果开展实训项目设计。还要随时更新知识体系,保证时效性。具体实训项目如下:
1、网络信息收集分析
外贸企业开展业务应首先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和企业或产品信息。在实训课程中,主要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实训室网络环境下使用真实的电子商务平台和搜索引擎,并向学生介绍相关的信息搜集软件和网络服务商提供的信息搜集分析增值服务。
2、网上客户识别和分析
企业每天会接收到大量信息,外贸业务员应准确的分析和识别出高质量的、值得跟进的内容。在实训过程中,应通过大量的真实案例讲解介绍客户识别技巧,指导学生注册外贸论坛,浏览资深外贸人员的经验之谈或亲自讨教,不断积累和总结经验。
3、网络信息交流
电子商务贸易双方进行安全的信息交流是业务开展的重要前提。在实训课程中,主要学习网络通讯软件和安全电子邮件应用,如Tread Manager、MSN、SKYPE、Outlook等。
4、外贸电子商务平台的选择和使用
不同的外贸B2B平台有不同的特点。在实训中,应先进行电子商务教学软件的练习,后进行电子商务平台使用。在完全掌握电子商务平台特点和使用技巧后,参加学校提供的校外实训,在外贸企业环境中观摩电子商务平台使用情况,或参加阿里巴巴提供的内外贸电子商务专员的认证考试。
5、网络营销和网络推广
企业置身于信息海洋的网络环境需要面对很多问题,如:信息、市场定位、网络信息推广、网络促销、搜索引擎优化等。在实训课程中,应通过实训平台的操作来学习和体会。院校可与附近区域的小型企业或个体工商户合作,免费为其开展区域性的网络营销和推广,使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下,将方法和技巧细化和吸收,获得实战经验。
6、电子支付结算
电子商务环境下国际结算有了本质上的变化,收支方式的多样化要求企业进一步完善电子商务软硬件以适应新的贸易环境。实训中,除了实训软件的模拟练习外,还应组织学生参与到电子支付的实际业务中,如支付宝、PayPal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注册和使用,MoneyGram、WesternUnion等国际汇款业务的使用,信用卡收款通道服务的了解。
7、国际物流和货运
现代电子商务物流技术有效地支持了国际贸易发展。这些技术保证了贸易双方可以在线办理国际货代业务。在实训过程中主要是进行实训软件的操作练习,在了解基本业务流程和技术运用后,进行校外实训,在物流企业环境中体会电子商务物流的开展情况,参与货运业务全过程,提升实践能力。
8、EDI电子数据交换业务
EDI的广泛运用直接影响着行业的经济效益、商业观念和经营模式,尤其是外贸领域。在实训过程中,先通过案例教学引导学生理解外贸活动EDI的工作原理,再通过教学软件模拟EDI工作流程,使学生明确EDI使用领域、使用环境和使用方法。
9、安全电子交易
互联网的开放性导致了网络贸易参与者身份的不确定,因而产生了网络贸易风险。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外贸活动必须在安全可靠的前提下进行,才能更好保证国际贸易健康长久的开展。实训主要通过讲授和实验开展,如信息加密、数字证书、数字签名、电子签章等实验。
10、网上办理外贸业务
现代的外贸业务流程呈现出网络特性,如网上办理出口退税、外汇核销、电子报关、原产地证书开立等业务。此部分的实训可通过校内实训软件进行。也可在校企合作的企业里观摩和参与网上外贸业务办理,熟悉办理外贸业务的网站和业务处理流程,提升实践能力。
三、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和实训开展
目前校内实训主要是通过诸多类型实训软件开展的,有“电子商务仿真实验室”、“网络营销仿真实验室”、“国际贸易综合实训教学软件”等。一些外贸电子商务技能项目可以在校内实训基地通过各类实训软件得到训练。
校外实训基地要真正体现电子商务实践教学的特色,保证先进性、配套性和实用性,形成教学、实习、生产、服务一体化。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应该从转变思路入手,重心放在吸引企业参与专业建设,开发校企合作项目,开展人才订单培养,施行校外实训基地学分制,建立校外企业课堂、产学结合等问题上。
总之,高职院校外贸专业电子商务课程实训内容设计应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具备适用性、职业性、综合性三个特点。以岗位能力为主线构建实训内容,融“教、学、做”为一体,设置灵活多样实训方法,来强化学生外贸电子商务技能,提升学生的行业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 田国杰 ,王静.电子商务背景下国际贸易专业实训内容设计研究.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8).
[2] 张继业.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J].天津成人高等学校联合学报,2005 (9).
[3] 王奕森.电子商务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影响及现存问题[J].科技探索,2011(5).
外贸实训平台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产业结构转型;创业;跨境电商平台
1.背景研究
中国正处在产业层次提升和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理论上经济增长放缓失业率会上升,因此依靠经济增长来扩大就业目前不现实,产业结构调整必然要求创业也随之转型升级。
浙江省政府近日出台关于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意见,积极构建创新创业生态圈,开创具有浙江特色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新局面。具体措施有:推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推进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改革;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建设校内校外实践基地、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等作为创业教育实践平台;每年举办浙江省大学生创业大赛,以大赛为平台吸引社会资本对优秀项目的资金扶持;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以赛促学,以赛促就业,提升学生创新创业技能。
外贸行业也正面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贸易方式转变。传统外贸出口所经历的渠道通常是:中国生产商/制造商、中国出口商、外国进口商、外国批发商、外国零售商、外国消费者,跨境电商作为基于互联网的运营模式,正在再造传统出口渠道,将其变为中国生产商/制造商通过跨境电商平台可以直接面对外国批发商、零售商,甚至消费者。由于渠道缩短,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和物流成本,为出口企业提升赢利水平和消费者获得更多的实惠提供了可能。2014年浙江省实现跨境电商出口销售额约63.5亿美元,高居全国第二,约占全国总量的20%。杭州成为唯一一个国家级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义乌早在2011年就已经是国家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已将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搬上互联网;宁波则在跨境电商进口方面有着骄人的业绩,成为2013年首批国务院批准的跨境电子商务试点城市之一。可见,浙江省跨境电商进出口水平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并且发展前景广阔,是中小微企业转变传统贸易方式、注入外贸增长新动力的重要选择途径。
2.跨境电商人才供需缺口催生高校人才培养体系、课程体系改革
2.1跨境电商发展快、人才需求数量大、规格要求高
2013年,我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为3.1万亿元,增长率为31.3%,占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约为11.9%。商务部预测,2016年我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为6.5万亿元,占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约为15%,到2017年跨境电商在进出口贸易总额中的渗透率将达到20%左右。我国跨境电商高速发展不仅对人才需求数量巨大,而且随着跨境电商企业销售的产品品类和销售市场更加多元化,企业对人才规格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所要求的跨境电商人才必须具备外语能力和外贸业务知识,熟悉跨境第三方操作平台规则,掌握跨境电商操作基本工作流程,具备跨境店铺运营管理、客服服务和电商操作技术等业务能力的、外贸和电商的复合型人才。
2.2复合型专业人才培养滞后,课程体系脱离实际
很多高校开设了国际经贸专业和电子商务专业,但是跨境电子商务属于交叉性学科,既有国际经贸的特点,也有电子商务的特点,单一专业无法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企业需要兼具国际经贸和电子商务特征的复合型人才。根据2015年6月对外经贸大学国际商务研究中心联合阿里研究院公布的《中国跨境电商人才研究报告》中的数据,85.9%的企业认为跨境电商人才缺口严重存在,招到的人不能按要求完成工作任务的比例高达82.4%。
2.3高职教育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推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课程体系建设
针对跨境电子商务在高职院校没有单独的专业设置,适宜在相关专业中设置跨境电商方向,采用“2+1”人才培养模式。高职学生在校的第一年完成专业基础课,如外贸基础、电子商务基础、市场营销、国际货运实务等;第二年完成跨境电商专业方向模块课和实训课,如外贸平台运营操作、PS、AI图片处理、外贸网店装修、国际网络营销、网络广告策划、外贸函电、外贸英语听说、客户关系与管理、消费者心理、企业资源管理计划、国际知识产权案例等。第三年进入校企合作实体企业进入阿里巴巴国际站、全球速卖通、亚马逊、eBay、敦煌、Wish等不同跨境电商平台项目组进行顶岗、轮岗和综合实训,以此有序安排学生岗位能力依次递进式实训、实践,并植入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加以扶持和引导。从第一年开始设置创业模块课程,如会计、财务管理及税收模块、采购与营销模块等,分别由相应的专业老师承担,并由专业老师发现优秀学生组成创业竞赛团队,加强辅导和推介,鼓励学生通过创业企划和公平竞赛,激发创业热情,强化创业能力训练,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走上成功创业之路。
外贸实训平台总结范文第3篇
《国际贸易实务》是国际贸易专业及相关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合同的品质、数量、包装、价格、运输、保险、结算、检验、索赔和不可抗力等条款,学会成本的核算。具备交易磋商、合同的签订及履行合同的能力,顺利收回货款。而《国际贸易实务》实训课程的教学目的就是培养外贸行业的“能工巧匠”,提升在校学生职业技能。
世格外贸平台通过软件模拟的形式使学生能够掌握合同磋商、合同履行过程,也就是从签订外销合同,到租船订舱、检验、产地证、保险、送货、报关、装船出口,直至押汇(或托收)、交单、结汇、核销、退税,等每笔进出口业务必经的环节,使枯燥无味的《国际贸易实务》的理论学习变成有趣的实践学习,学生在模拟仿真的训练中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
【关键词】
项目教学;教学反思;评价标准
《国际贸易实务》实训课程是从事对外经济贸易业务人员的必修课,教学过程中应着重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国际贸易问题的能力以及在未来企业的实践动手能力,为学生将来从事或者参与国际贸易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国际贸易实务》实训课程借助《世格外贸平台》实施了16个项目的教学。16个项目分别为:交易准备、交易磋商、签订合同、信用证业务、备货租船、订舱、出口报检、办理保险、出口报关、装船出运、结汇出口、核销与退税、进口报检、进口报关与提货进口、付汇核销、销货,这16个项目构成整个国际贸易进出口流程。学生在项目教学中通过互换角色的方式熟悉出口商、进口商、工厂、进口地银行、出口地银行等业务流程。
1 基于世格外贸平台的《国际贸易实务》实训课程开设情况
1.1 《国际贸易实务》实训课程的开设时间
目前,有些学校是把《国际贸易实务》实训课程结合《国际贸易实务》理论课一起教授,笔者建议该课程应在学生学习完《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单证实务》、《外贸英语》等前导课程后开设,也就是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对课程的设置应考虑到课程前后的衔接。
1.2 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在教学过程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进行角色扮演,团队讨论、案例研究等多种教学方法相融合的教学设计。
1.3 教学难度
通过连续跟踪5年学生操作世格软件的过程,发现难度最大的地方在成本预算上,这也是在现实商业社会中最重要的环节。无论是国内贸易还是国外贸易,对于商人来说,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因此在签订合同之前应进行成本预算,保障自己的业务“有利可图”。
1.4 教学成果
学生在项目课程中进行国际货物买卖实务的具体操作,能够掌握进出口的成本核算、询盘、发盘与还盘等各种基本技巧;熟悉国际贸易的物流、资金流与业务流的运作方式;切身体会到国际贸易中不同当事人面临的具体工作与他们之间的互动关系;学会外贸公司利用各种方式控制成本以达到利润最大化的思路;认识供求平衡、竞争等宏观经济现象,并且能够合理地加以利用。
1.5 系统的缺点
世格平台通过训练学生完成外贸业务,培养学生的国际贸易实务大局观。但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有些是设计的问题,有些是理解的问题,有些是没有跟上形式变化,有些是由于软件的局限性。如单据的错误无法自检出来,比如合同里总计栏目,即使填错了,自检出单据的正确率仍然为100%,如在商品参数库里有两个海关代码,比较规范的说法是.经营单位编码和海关商品编码。
2 基于世格外贸平台的《国际贸易实务》实训课程的教学反思
职业技术人才培养的方式主要有学校教育和企业师傅传授,但这两者都有无法避免的困难,世格外贸软件试图填补中间的空白,拉近学校和企业间的知识距离。
在教学过程,真正做到“学为主,教为辅”。学生在摸索中熟悉业务流程,单证的缮制等,学生在实践中、项目教学中真正熟悉了国际贸易流程,并且也了解自己在实践操作中的优势和劣势,教师教授的知识也能够很快得被学生消化,融会贯通。由于世格软件具有一定的互动性,由于是学生之间分组,小组成员间互相做买卖,这种方式很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也能充满兴趣学习。根据对历年教授学生的观察,那些以前在课堂上睡觉、不听课的同学在此次项目教学中成绩也很好。当老师问他们为什么做得这么好,他们戏称“这就是打游戏嘛”。因此从老师的感受和学生的方向,可看出项目教学结合软件模拟的重要性和有益性,通过项目教学、软件模拟即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寓教于乐,同时也让教师在教学过程得到更大的教学反思。
3 基于世格外贸平台的《国际贸易实务》实训课程的评价标准
通过历年的考核实践,得出以下评价标准:
40%的系统自动评分成绩;30%的项目报告成绩;20%的课程总结;10%的情感价值与态度,并且规定系统自动评分必须满足60分,才能通过这门课程。
4 小结
关于《国际贸易实务》的实训课程,各个学校的教法不同,但最终的目的,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是相同的,传统的“填鸭式”的理论传授,仅靠一张嘴,几支粉笔的教法那个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由于国际贸易实务具有操作灵活、时效性强等特性。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难以将分散在专业课程的理论和管理方法融会贯通、综合运用。只有通过仿真模拟“实战”的训练,才能使学生的技能与企业的用人要求零距离接近。当然作为《国际贸易实务》的实训课程的任课教师,更要具有良好的实践能力,因此“双师型”教师培养也是将这门实训课程教好的重要条件。
【参考文献】
[1]解亚深,刘涛.高职院校国际贸易实训教学的思考[J].教育教学,2010(13)
[2]张燕平.国际贸易专业校内实习实训平台建设的探索[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1(1)
[3]符蕾,吴填阳.建立国际贸易专业综合模拟实验室的构想[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8(z1)
外贸实训平台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商贸园 跨境电商 人才培养
一、背景
金华地区外贸产业发展强劲,区域内的义乌市启动了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地区要求“积极探索实体市场与虚拟市场融合发展的新模式,加快市场转型升级”。对外贸易转型对从业人员的数量和能力结构提出了更高要求。金职院作为地方性高职院校,为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外贸类人才培养需要,国际商务学院商务部积极参与构建教学过程与外贸业务全程嵌入的“嵌入式”校企利益共同体“国际商贸园”。
2013年国际商务学院依托校企利益共同体,开展实战型商贸人才培养,即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探索人才培养新途径。
二、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硬件支撑――国际商贸园
国际商贸园占地面积1700多平方米,设有产品推介布展实训区、外贸业务实训区、创业实战区和情景教学辅助区,是集教学实训、企业运作、社会培训、教师发展、就业创业于一体的实战型商贸基地。该园区提供有效支撑培训过程中实战教学和工学结合的教学平台,不断适应区域经济外贸人才需求。
产品推介布展实训区陈列省内四大类主要进出口商品即机电产品、小商品、汽摩配产品和纺织类产品,以及各类产品配套的设备设施,配置专业化布展参展设施设备,营造真实的企业化、职业化工作场景,开展产品认识、营销策划、布展参展、产品推介、会展口译等项目教学。外贸业务实训区内设立企业入职培训室,为学员提供职前和职业发展培训,协同入驻企业开展真实外贸业务的体验。针对浙中区域内外贸类企业发展需要,设有商务洽谈室和报关报检大厅,为学员提供业务咨询、技能训练和人力资源培训服务。创业实战区为学员提供轮岗和顶岗的机会,依托整理入驻企业,开展真实外贸业务流程中货源提供、资金垫付、物流等体验,助推外贸专业实践技能成长,搭建创业平台,扶持学员自主创业。情景教学辅助区设有多种生态环境的教学和自主学习场所,并配置安装了多媒体设备,满足课程情境教学需要,便于开展小组互动学习。
三、跨境电商人才培养软件支撑
(一)师资团队力量保障
校内国际商务部教师团队建设完善,共有教师25人,包括专职教师13人,外贸企业兼职教师12人。兼职教师来自各大外贸企业,大多为企业外贸主管,具有非常丰富的实践经验。
专职教师朱老师曾从事十多年的外贸业务工作,任多家公司外贸经理,先后到过南非、新加坡、香港、越南、德国等国家和地区,进行商务活动,具有丰富的进出口业务经验。杨老师曾任进出口有限公司欧美发展部经理,从事纺织品及机电产品出口贸易多年,并多次组织并参与国外大型会展。
兼职教师林老师从事多年的国际贸易及国际物流工作,曾任外企公司进出口部单证主管和国际贸易部经理,现任入驻公司总经理,具有丰富的外贸实战经验。李老师是入驻公司资深业务员,参加过多次广交会,与多家外国公司开展国际贸易业务往来,业务范围涉及玩具、文具等,积累了多个采购客户。
(二)共享入驻企业资源
国际商贸园区引企入校,秉承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办学方针,依托入驻企业的优秀业务团队,为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提供支持平台。
入驻企业A是一家专业从事电子商务的年轻公司,旗下和合作工厂约50家,与各大网络平台及各类物流公司保持良好的业务联系。
入驻企业B成立于2005年,是日用品、拖鞋、汽车清洁用品、雪尼尔产品等产品专业生产加工的工厂,并在香港、台湾,新加坡等地设有合作办事处,拥有一批高水平、高素质的外贸业务团队。
入驻企业C从事文具产品、胶带、蹦床、滑板车、扭扭车等产品的贸易,产品远销日韩、欧美及中东等国家和地区。公司同时提供众多涉外服务,如酒店预订、机场接客、商务接待、产品采购、市场导购、翻译、商检、仓储、中国报关、集装箱装运、国际海运、报关文件准备等。
四、跨境电商人才培养介绍
(一)教学培养内容
教学培养内容基于外贸业务流程中的各个环节。包括网络外贸,国际业务拓展,外贸跟单,外贸展会等。主题涉及企业文化介绍、网络外贸零售、外贸小额批发、信息、询盘处理、市场开拓、客户维护、订单处理、产品布展、商务谈判等;任务包括“以速卖通、Ebay等网络交易平台为载体,利用企业资源,学员建立个人店铺,并进行实战操作”;“以阿里巴巴、敦煌网等网络交易平台为载体,利用企业资源开展理实一体化授课,企业教师授课同时,学员同步进行实战训练”;“利用企业真实的外贸订单为例,由企业教师讲授外贸订单处理过程及存在问题,并实地走访产品生产厂商,了解产品跟单流程”;“以广交会、义博会为背景,由企业教师讲授商务布展及谈判技巧,并组织参观义博会”。
(二)教学培养方式
教学培养师资由学院骨干教师与企业业务骨干组成授课小组。整个培养过程嵌入企业真实外贸业务,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等教学形式展开培训。学生在学习理论的同时进行实战操作,并组成学习小组完成各具体项目任务。培养过程中师资团队采取专题讲座、知识讲解、讨论交流、实践操作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学生接受学习的内容和任务明确到位,多元化的培养方式得以满足学生学习需求。整个培养过程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现场教学印象深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果良好。
以“网络外贸零售”单元教学为例,林老师在进行理论讲解的同时,指导学生同步进行网上店铺的创立,运费新模板的创建,产品的上传,等等。实战化教学效果立竿见影,收效甚好,学生的实践技能得到培养和训练。再比如“外贸展会”单元教学,李老师结合参加广交会的经历和经验,结合商贸园区内的展位和展厅,对学生进行展前、展中、展后各个环节的指导;学生在展位区域内进行国际商务谈判的实战训练,业务技能得到较快提升。
五、思考与小结
新型的基于校企合作基地的教学非常适合高职类教学要求。我所在学院学生就业岗位群主要面向外贸类。外贸业务的保密性和排他性使学员很难开展外贸业务核心培训,外贸业务能力要得到实质性锻炼需要进一步依托和发挥专业团队力量,利用和挖掘“国际商贸园”,加强实战技能培养,推进校企利益共同体建设,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郭薇.转型升级下外贸人才培训基地建设研究[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2,25(6):86-88.
外贸实训平台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跨境电商;国际贸易;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1.117
1跨境电商的发展为高职国际贸易人才培养带来了新机遇
1.1跨境电商发展迅速
近年来我国外贸市场比较疲弱,处于继续转型时期,跨境贸易电商化已成为我国外贸行业转型升级的新动力,2014年我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为4.2万亿元,增长率为35.48%,占进出口贸易总额的15.89%,2015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额达到5.3万亿元人民币,增速达到30%以上,并呈现进一步增长的态势。
与此同时,多个跨境电商试点城市的开放给予了跨境电商税收上的优惠政策。外管局、海关总署、国家质检总局及财政部从跨境支付、海关便捷通关、网购检验检疫,及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税收政策等方面出台了很多政策。国家从战略层面、地方政府层面到企业平台层面都推出了系列政策措施,为跨境电商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平台保障。
1.2企业对具备跨境电商综合知识的国际贸易人才需求不断增长
随着越来越多的外贸企业将利用跨境平台来发展出口业务,传统的国际贸易人才已经不能满足外贸企业发展的需要,企业对掌握跨境电商综合知识的国际贸易人才需求比较迫切。
目前,我国跨境电商平台企业超过5000家,境内通过各类平台开展跨境电子商务的企业已超过20万家。阿里学院的调查显示,有85%的受访企业都认为跨境电商存在人才缺口,企业在选择跨境电商人才时的专业主要倾向为国际经济与贸易、电子商务、商务英语等专业,特别是对具备一定外贸知识和电子商务知识的国际贸易专业人才需求很大。但目前高职院校的国际贸易毕业生,实践操作能力不强、知识面相对较窄、知识陈旧,特别是对于平台操作、平台数据收集分析及网络交流工具和图片处理软件的使用都比较欠缺,并不能适应企业对具备综合跨境电商知识的国贸人才的需要。这对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而言,既是一种机遇,更是一种挑战。
2存在问题
2.1课程体系设置不适应跨境电商发展要求
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开设课程主要侧重于商务谈判、外贸函电、进出口业务流程、跟单、报价核算、商检与报关、货物运输与保险等专业技能。而跨境电商企业需要从业人员除了掌握传统外贸基础知识以外,还要具备跨境电商平台操作技能,掌握图片处理、网络营销推广、跨境电商物流等内容
,还要对国际市场需求,不同国家的文化及消费者喜好都要有一定的了解,才能更好地利用跨境电商平台销售自己的产品
。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的课程体系设置已经不再适应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培养,需要根据岗位要求及核心能力要求进一步深化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目前大部分学校国贸专业的基本做法,主要是把原来专业选修课《电子商务实务》改为《跨境电子商务》课程,一学期的课时50左右。在有限的课时当中要让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掌握跨境电商平台操作所有知识,具备一定难度,很难掌握跨境电商的核心技能。
2.2缺乏跨境电商背景下的实践教学环境
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中,一直存在校内实训不完善,校外实训基地较少,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主要采用的模拟软件实训的方法,缺乏真实环境,软件系统更新能力弱,近几年在外贸市场、进出口规则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而软件数据没有跟上市场的变化,这就使得学生操作与实际商务环境脱节,不利于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锻炼。
在校外实训方面,因为专业的原因,很难找到能同时接纳大量学生实训的企业,或者学生实训中只是做一些辅助工作,无法参与到企业的核心工作当中来。
对于跨境电商操作而言,更缺乏相应的软件适用于教学模拟。部分有条件的学校让学生利用跨境电商平台进行操作,由于学生缺乏资金经验,货源没有优势,接单率很低,长时间的没有进展直接导致学生逐渐失去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2.3缺乏跨境电商背景下的师资队伍
目前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的教师,主要由毕业于高校国际贸易专业或是从传统外贸企业引进的人员构成,这些专业教师都具备扎实的国际贸易专业理论,但一般都没有从事跨境电商的实际工作,对于需要大量实战经验的跨境电商课程,很难满足教学需要。
另外随着近年来速卖通、亚马逊等平台的规范管理,店铺注册和运营都需要承担一定费用,没有从事实际工作的老师难以承担,直接面临的问题就是相关教师在上课时,只能以买家身份进行平台浏览,没有账号进行网站后台的操作,进一步给学生分析讲解更是困难。
3跨境电商背景下高职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改革路径
3.1优化国际贸易实务专业课程体系
首先对专业核心课程进行完善和优化。针对当前高职院校培养的跨境电商人才传统外贸知识掌握较好,而跨境电商操作相对欠缺的情况,增加跨境电商平台操作、跨境网络营销、国际物流操作等专业核心课程。让学生能够掌握搜索引擎的推广规则,选用合适的网络营销的工具和熟悉国际物流并选择合适的物流方式进行配送,且能处理商品境内外物流衔接的问题,在线推广企业或产品;也可以在一些原先开设的课程中增加与跨境电商有关的知识,如在《国际货运实务》中增加小包邮递、国际快递、国际专线物流等内容,使学生具备在跨境电商平台开展国际贸易业务的知识和技能。
另外在课程设置中采用“立体化”课程设置方式。将信息化教育环境的网络资源和传统的课程资源有机结合,老师和学生之间利用课堂、网络、实践等方式将知识学习构建成一体的课程教学过程。比如跨境平台操作等基础理论课可以安排在网上自主学习课,利用教师教室上课讲解与学生课后线上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增加实验、实训课程的比重,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为学生的更好的就业打下基础。
3.2进一步完善“实操+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结合跨境电商对实际操作能力要求高的特点,在专业教学中结合地方经济特点,引入企业真实项目和货源进学校,学生借助跨境电商平台,使用企业的账号来企业进行线上销售,为企业提品推广,进行外贸企业商品代运营。
另外也可以成立外贸工作室,让学生以项目组的形式组成运营团队,鼓励学生进行跨境电商项目的运营实践。让学生利用C2C平台、B2B平台及其他外贸平台,阿里巴巴国际站、速卖通、敦煌网等进行自主创业,提高学生的跨境电商实战能力和综合职业素养,积累实际的工作经验,提高就业竞争力和外贸创业能力,还能从自己的工作业绩中获得一定的报酬,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
“实操+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对于学校而言,利用企业实训提升了学生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对于企业而言,拓宽了销售渠道,助推了企业转型升级,解决了人才引进难题;对于学生本身而言,获得了全真的实习环境,提升了专业能力,在创业中提高了综合能力素质。是一种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共赢的合作模式。
3.3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与引进
在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方面,可以通过校企合作来培养现有师资。一方面选派学校专业老师定期到跨境电子商务公司挂职或兼职,参与企业的实际运营,提升老师的实际操作技能。另一方面,也可以聘请合作企业实践专家来给学生或教师讲课,使授课内容与实际业务更加接近,弥补学校老师实践经验不足的缺点。在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模式下,校内外师资相互融合,共同编写实践课教材和实训指导手册,共同开展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与创业指导,在这个过程中,也能一定程度提高专业老师的跨境电商技能,为更好培养专业人才服务。
3.4有效发挥技能大赛对人才培养的促进作用
在教学中多引导学生去参加跨境电商的各类比赛,通过比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进一步提升专业素质。近年来,中国国际贸易学会、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企业协会等行业机构不断进行技能竞赛工作。比如2016年4月由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全国外经贸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举办的第一届OCALE跨境电商创新创业能力大赛。该比赛依托速卖通敦煌网和两个跨境电商平台,分为本科、高职、中职三组,构建了校企合作桥梁,让学生参与到企业实际运营中来,真正了解和掌握跨境电商企业技能,增强学生沟通协作精神,进一步实现零距离上岗。
参考文献
[1]郭心.跨境电商人才需求及培养模式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16,(13).
上一篇:外贸实训总结范文精选{整理5篇}
下一篇:外贸实习自我总结{精选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