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计10140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41分钟。
基层帮扶工作总结范文第1篇
一、总体目标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构建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长效机制,创新结对共建活动载体,组织机关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深入基层、贴近群众,加大对口帮扶力度,多为对口扶贫点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深入开展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员活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加强基层组织的作用,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
二、主要内容
1、牵头组织召开对口帮扶单位工作座谈会。与省发改委、省民政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委、省水利厅、省环保厅、省社科院、省工商联、安徽医科大学、省农行、中石化安徽省石油公司、中石化安庆分公司等单位加强联系,协调对口帮扶单位每年在岳西(或合肥)召开1—2次现场会或座谈会,总结经验,了解帮扶工作开展情况和相关需求,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争取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的支持,进一步增强贫困山区的“造血”功能。
2、广泛动员基层党组织参与帮扶活动。发动各基层党组织发挥自身优势,与贫困村“结对子”,积极开展帮扶活动。机关结对基层党组织要深入帮扶点调查研究,帮助结对贫困村理清发展思路,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和措施,坚持每年到帮扶点对接1—2次,帮助解决一个或几个具体问题,进一步巩固学习实践活动成果。
3、深入开展机关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号召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对口帮扶点,开展走访座谈,访民情,听民意,记“民情日记”,填写《党员帮扶登记卡》。采取一名或多名党员联系帮扶一户贫困户,每年上门走访1—2次,为帮扶对象做1—2件实事。通过志愿服务,进一步加强党性锻炼,树立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
4、集中送文化、教育、卫生下乡。充分发挥机关资源和优势,每年到扶贫联系点集中组织开展1—2次送文化、教育、卫生下乡活动。组织党员捐一本书或购买一批适合农村的图书,集中送至“农家书屋”;协调相关方面资源,为基层群众提供劳务技能和农业技术培训;安排机关幼儿园部分教师到乡村幼儿学校,进行帮扶支教,为乡村幼儿教师到机关幼儿园进行观摩学习创造条件;组织机关医院部分医护人员,为农民群众进行义诊、送医送药,为敬老院五保户进行体检,建立健康档案,尽可能为贫困山区群众提供服务。
5、关爱留守儿童和贫困学生。助推山区“希望工程”、“春蕾计划”建设,在姚河乡建立留守儿童和贫困学生联系点,组织机关党员和青年志愿者向留守儿童和贫困学生捐赠学习、生活和体育用品。在机关开展“用我们的双手托起明天的太阳”活动,捐款帮扶姚河乡中心学校改善办学条件,资助贫困学生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暑期开展“城乡手拉手”共建活动,组织机关干部职工子女到共建点与留守儿童进行一次座谈交流,邀请共建点品学兼优学生与机关青少年联欢,参观城市建设和科教文化场馆,在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给予关爱。
6、帮助争取项目改善基础设施条件。主动帮助姚河乡、姚河村争取省直有关方面支持,充分发挥挂职和选派干部的作用,指导推进实施姚河乡“土地整理”项目,积极配合县乡申报成片油茶、毛竹基地建设、安全饮水工程、村庄规划整治、乡村道路改造、茶叶加工厂等项目。协调省直有关方面资源,帮助姚河乡建设文化站,在姚河乡中心学校建立“留守儿童”活动室,为姚河村“农家书屋”每年更新一次图书,改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条件。每年集中将机关闲置的桌椅橱架和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备,进行挑选和优化配置后,赠送姚河乡、姚河村,缓解乡村两级办公及活动所需。
7、深入推进城乡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活动。结合正在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城乡基层党组织加强学习交流,及时总结宣传党建工作的好做法、新经验,谋划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思路和措施。利用举办党建工作培训班,组织基层党员外出学习考察调研,安排党员干部双向挂职锻炼等形式,帮助党员干部提高综合素质,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
8、切实做好“送温暖、献爱心”等走访慰问工作。每年“七·一”和春节前夕,组织机关党员走访慰问姚河乡、姚河村困难党员和困难群众,送去党组织的温暖。广泛动员党员干部职工向遭受自然灾害的地区和群众捐款捐物,从节约的机关办公经费中挤出一部分款项,切实帮助受灾地区和困难群众尽快渡过难关。
三、基本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工作合力。帮扶工作由办公厅主要负责同志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机关各党总支、党支部要指定专人负责,将此项工作列入工作日程,认真制订好工作方案,坚持统筹兼顾,切实加强领导。活动开展情况纳入机关党建工作目标考核。机关党委牵头并负责指导、协调、督查,做到有计划、有措施,统一组织安排,抓好帮扶工作落实。在政策结合、资源整合、力量聚合上多下功夫,协调各党总支、党支部履行职责、落实措施,切实提高办事效率。
2、注重宣传发动,营造浓厚氛围。各党总支、党支部召开支部大会进行宣传发动,号召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参与为民办实事工作。机关党委认真做好活动情况记录,及时总结成效和经验,对帮扶活动中涌现的典型事例、特色活动,对活动中表现积极,作出突出贡献和成绩的单位、个人,通过内网或会议等形式予以宣传表彰。
3、坚持实事实办,确保帮扶实效。要把多为帮扶联系点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与深入开展机关效能建设结合起来,围绕年度帮扶目标,把服务人民群众体现到日常工作中。坚持量力而行,倡导少花钱、多办事、办实事。加强跟踪回访和督促检查,及时发现问题,不断改进服务措施。各党总支、党支部要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切实抓好帮扶工作的落实,以实实在在的帮扶成果真正取信于民。
省委办公厅与岳西姚河乡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一览表
对口村结对党组织牵头单位
龙王村常委办、文明办支部,服务中心党总支机关服务中心
沈桥村综合调研室、机要交通处、保卫处支部机要交通处
马石村督查室、人事处、文印中心支部督查室
姚河村机要局党总支、总值班室支部总值班室
香炉村信息处、接待处、财务处支部信息处
梯岭村保密办、文书处、九狮苑宾馆支部保密办
基层帮扶工作总结范文第2篇
二、工作目标
通过深入开展城乡基层党组织“四包四联四共建”活动,建立健全城乡基层党组织互帮互助机制,实现“党建工作基础更扎实、党组织战斗堡垒地们更牢固、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更突出、城乡党建资源整合更优化、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成效更明显”的目标,扎实推进全县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进程。
三、活动安排及措施
1、深入调查了解阶段。
根据县委组织部包村帮扶工作安排,与乡村委会建立城乡基层党组织互帮互促机制。调查了解该村在加强村级班子建设、加快农业产业发展、维护农村和谐稳定、保持村庄文明整洁、推进活动场所建设等方面的工作进展情况及工作打算,帮助该村找准影响科学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制定切合实际的包村帮扶工作计划。
2、组织实施阶段。
局党组织包村帮扶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定期深入帮扶村,建立起与帮扶村党组织定期交流、联合开展活动的工作交流机制,在人力、财力、智力上加大包村帮扶力度,在带班子、保稳定、优环境、促发展等方面,为帮扶村多办好事、实事。在今年6月和10联合开展2次党组织活动。在局班子的3位党员干部中开展“1+1”结对帮扶该村困难群众,同时将不定时组织党员到帮扶村开展创卫等义工活动16小时以上。
进一步完善村党组织建设,指导村党支部和党小组,采取“村组共建、村协共建、村企共建、村居共建”方式,以村级党组织建设为龙头,影响并带动农村其他领域党组织的建设,实现农村各领域党组织建设的共同发展,切实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构建起“县房管局—村—组”的基层党建工作链。
3、归纳总结阶段。
包村帮扶工作小组对城乡党组织四共建”的活动开展情况进行归纳总结,总结成效,查找不足,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
四、工作要求
基层帮扶工作总结范文第3篇
近年来,根据省、市关于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相关要求,各级党组织主动转变工作思路,把党建工作的落脚点放在促脱贫攻坚上,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深入脱贫帮扶第一线,查找短板,谋划思路,实施项目,为实现贫困人口脱贫任务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现将2024年抓党建促脱贫工作总结如下:
一、所做的主要工作
(一)精心组织,健全精准脱贫工作机制。一是县上成立由县委书记任总指挥的精准脱贫指挥部,各乡镇成立由党委书记任站长的扶贫工作站,各贫困村设立扶贫工作室,第一书记和扶贫(驻村)工作队员在工作中始终坚持以“抓党建、促脱贫、惠民生”为主线,一手抓党建,一手抓扶贫,切实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形成县乡村齐抓共管的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全县30位县级领导干部、80个县直部门和省市帮扶单位负责人、20个脱贫攻坚专项小组成员,全员参与,“一盘棋”挂图作战,深入脱贫攻坚一线,下沉到19个乡镇(管委会)、144个贫困村,加强指导,细化方案,精准施策,强力推进。县上按照12348的扶贫攻坚战略,即一个中心(以人民为中心)、两个体系(以双组长制)、3+20方案、四轮驱动(异地搬迁当头炮;基础建设排头兵;产业发展突破口;金融扶贫助推器)、八大工程(特色产业扶贫工程、易地搬迁扶贫工程、基础设施扶贫工程、电商扶贫工程、教育扶贫工程、旅游扶贫工程、健康医疗扶贫工程、金融扶贫工程)的思路,制定下发《化隆县2017年脱贫攻坚计划》《化隆县2017年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等文件,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计、一人一方”的要求,逐村逐户逐人制定了脱贫计划和帮扶措施。紧紧围绕“贫困村脱贫七项指标”,整合资金3.78亿元,对今年退出的42个贫困村建设文化广场、危旧房改造、人畜饮水安全、村级综合服务中心、村道硬化、环境整治等33个项目,各项工作稳步推进。针对我县山大沟深,“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实际,今年对德恒隆等10个乡镇18个村(社) 2051户8127人(建档立卡户435户1622人)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项目,项目总投资11902万元。二是制定出台“3+20”精准扶贫专项方案,形成了“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的大扶贫工作格局。化隆县锁定“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和“七项指标”要求,瞄准“全退出、全脱贫”在“精准”上下功夫。党员领导干部带队抓好一件一件落实,摒弃“大水漫灌”;党员、干部做好一户一户精准对接,实现“精准滴灌”,贫困农户主动按照“一户一策”积极养成好习惯、勤劳搞好自家生产生活。针对贫困户资金短缺的实际,县上实施金融扶贫工程,累计发放扶贫贷款8109万元,其中:发放建档立卡贫困户贷款1230笔6534万元;发放能人大户贷款15笔775万元,带动贫困户54户;发放产业园区企业贷款1笔800万元,带动贫困户47户,有效解决了贫困户资金困难的问题。三是县、乡、村分别绘制贫困村分布、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年度脱贫时序等“作战图”,层层签订责任书,确保脱贫责任落实到户到人。四是投资200万元,建立了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云终端操作管理系统,促进了全县精准扶贫工作的科学化管理。
(二)严格管理,确保第一书记履职尽责。为确保选派的第一书记”和驻村队员能切实担起责任、服务群众,有效推动“第一书记”驻村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化隆县结合本地实际,一是制定了《第一书记扶贫工作考核制度》《第一书记和扶贫(驻村)队员召回制度》《第一书记工作反馈制度》《第一书记和扶贫(驻村)队员通报制度》《化隆县建立第一书记关爱激励制度》《化隆县第一书记及扶贫(驻村)工作队员惩罚性召回暂行规定》共六项制度,督促第一书记驻村有为、履职尽责。二是对年度考核不称职的2名第一书记进行了召回。三是实行双向挂职制度。选派20名县直机关干部到脱贫任务重、矛盾问题多的10个乡镇进行挂职锻炼,旨在协助乡镇党委进一步完善扶贫措施,拓宽扶贫路径,指导和推动基层各项工作落实落地,助推所在乡镇党的建设、脱贫攻坚等工作上台阶、上水平,并选派14名乡镇干部到纪委、扶贫、精准扶贫指挥部等部门、单位进行挂职锻炼,提高其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四是创新工作方法,在全县53个非贫困村选派了53名第一书记,有力地促进了非贫困村贫困户脱贫攻坚的能力。
(三)关爱激励,激发扶贫干部队伍活力。立足实际,加强对第一书记、扶贫(驻村)队员和村干部的关爱服务工作,通过建立关爱激励制度,切实解决他们在工作、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一是及时为省、市、县选派到村的“第一书记”和扶贫(驻村)工作队成员享受艰苦边远地区工资水平补差、乡镇工作岗位补助和生活补助金。二是2016年从党内关爱基金中列支21.2万元为全县111名第一书记、320名扶贫驻村工作队员和362名村“两委”主要负责人办理了人身意外险,2017年又拿出20.8万元为第一书记、工作队员办理了人身意外险,确保扶贫工作队在基层待得住、干得好。三是连续两年为“第一书记”征订《党的生活》等党建刊物1-2份。扶贫驻村工作队工作经费从2016年1万元提高到1.5万元。同时,为重点贫困村和一般贫困村的驻村工作队分别解决燃油费3000元和2000元。四是县上对扶贫工作中涌现出的8名第一书记、10名乡镇党委书记、12个优秀帮扶单位进行了表彰奖励,进一步激发了第一书记及驻村队员的工作热情。五是通过采取“一述两推三审四评”的方式,将3名政治坚定、作风扎实、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第一书记和扶贫(驻村)工作成员被提拔到乡镇领导岗位。
(四)精准施策,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第一书记及驻村队员,认真落实“123”工作机制,立足本村实际,对接各类惠民政策,帮助贫困户脱贫,整合利用每人5400元的产业扶持资金,扎实推进产业扶贫。一是在19个村推广“一村一店”模式,采取“龙头企业+贫困户”模式,贫困村与品牌拉面店签订合作协议,按本金的10%对加盟贫困户进行利益分红。二是在30个村推广“种养殖业”模式,以“合作社+农户”、分散养殖等模式,扶持贫困户发展种养殖业。三是在22个村推广“商铺购买”模式,通过购买商铺,让贫困户实现资产收益。四是在2个村推广“民族服饰加工”模式,将资金入股到相关龙头企业,通过“企业+基地+农户”模式,带动贫困户增加收入。五是在3个村推广“建筑业”模式,由村集体成立劳务承包公司承揽工程,带动农户增加劳务收入脱贫。六是扎实开展技能培训,投资160万元,对800名贫困群众进行了挖掘机、驾驶员、推土机等实用技术培训,对370多名贫困大学生进行了学历教育补助。同时,依托化隆拉面经济,扎实推进精准扶贫拉面“带薪在岗实训+创业”计划,目前已有1020名“带薪在岗实训+创业”人员上岗实训。七是紧紧围绕“贫困村脱贫七项指标”,整合资金3.78亿元,对今年退出的42个贫困村实施文化广场、危旧房改造、人畜饮水安全、村级综合服务中心、村道硬化、环境整治等33个项目,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八是对德恒隆等10个乡镇18个村(社) 2051户8127人(建档立卡户435户1622人)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项目,项目总投资11902万元。九是县上聘用71名建档立卡户到天保、生态、公益林管护护林岗位,人均年工资1.5万元以上,续聘500名建档立卡贫困户继续担任生态护林员,人均年工资1万元,总工资达500万元。十是将“雨露计划”项目资金整合到“带薪在岗实训+创业”计划,按照“互联网+拉面+n”思路,共投资4000万元在42个贫困村筛选2000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实施“带薪在岗实训+创业”计划,年增加工资性收入4万元以上。投资4512.78万元,在全县101个村2153贫困户8357人中实施扶贫产业扶持项目。
(五)强化培训,提升党员干部脱贫能力。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多渠道为村党支部书记及第一书记集体充电。一是组织89名村党支部书记、100名第一书记和320多名驻村队员到青海省农村干部学院进行培训,组织74名村党支部书记赴江苏华西村参加农村干部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有力提升了村党支部书记党性觉悟和农村工作能力。二是县委组织部抽调县纪检、宣传、党校、扶贫等单位的业务骨干,组成两个培训小组,分赴17个乡镇,开展农村党员冬春季培训,共培训农村党支部书记362名、农村党员5000余名、入党积极分子200余名,真正让广大党员群众明白惠在何处,惠从何来,进一步增强了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三是和县委党校联合在全县开展了“扶贫先扶志”宣讲活动和精准扶贫政策知识(思想扶贫)培训班,宣讲队深入17个乡镇进行授课,并从思想上扶“志”、能力上扶“智”等方面讲解了精神扶贫的思路和对策。四是开展了全县精准扶贫知识考试,为进一步提高全县干部精准扶贫政策知晓率,强化干部扶贫工作水平,切实做到精准发力,有效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组织全县副科级以上干部及精准扶贫干部在县第一小学举办了“全县精准扶贫知识考试”全县760多名干部参加了考试 。
(六)多方联动,形成精准扶贫强大合力。认真开展“双联双帮”和结对认亲帮扶活动。全县各级党组织深入开展“双联双帮”和结对认亲帮扶活动,采取1+1、1+N或N+1的方式确定结对帮扶。全县68个党组、党支部结对帮扶68个贫困村;省直61个党组、支部结对帮扶61个村;市直15个党组、支部结对帮扶15个村。结对帮扶单位充分发动党员干部结对认亲,使每个贫困户都有帮扶“亲戚”,“双联双帮”实现了全覆盖。全县各机关单位、各企事业单位职工9699人与全县362个行政村912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结对认亲,共帮扶资金210多万元。144名驻村第一书记、288名驻村工作组成员,与贫困村群众同住同吃,一块苦,一起干,宣政策、谋思路、跑项目、送温暖、兑承诺,帮助贫困群众“快马加鞭”,脱贫奔康。全县9000余名党员在各自战线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与广大干部群众,担责立责,同甘共苦奔小康。一是采取1+1、1+N或N+1等方式确定结对帮扶关系,“双联双帮”实现全覆盖,做到贫困户都有党员干部或爱心人士结对帮扶。二是加强与中国地质大学、鞍山市、省直机关、县民营企业家的协调联系,积极争取教育援助、产业扶贫、干部培训、矿产资源勘测等方面帮扶项目。截止目前,我县已累计争取各类帮扶物资约合1889.8万元。通过各界帮扶,极大的改善了我县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增强了脱贫致富的信心。三是加大力度加强基层党组织阵地建设。。按照“县委书记破难点、组织部长抓重点”的思路,实施了100个村级综合办公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化党建,目前21个村级办公活动场所已经峻工,目前正在配备办公设备及空调,10个村的村级办公场所已经完成主体,其他的正在抓紧施工。
二、存在问题
(一)第一书记作用发挥不平衡。在落实“123”工作机制中,由于第一书所在的单位不同,扶贫力度不一样,省上和市级帮扶的贫困村“123”机制落实的很好,但县上的个别单位认亲帮扶也只是蜻蜓点水,停留在争取一些基础设施项目上,仍属于“输血”式扶贫,从长远规划脱贫攻坚思考的不够。
(二)发展的内在动力不足。全县84.2%的耕地分布在浅脑山地区,73%的农民聚居在浅脑山地区,群众收入主要依赖简单的种养业,农产品主要以出售原始产品为主,农民群众生活困难,贫困群众发展能力不高,防灾抗灾能力弱,因病因学因婚因灾致贫的问题存在,严重制约着群众脱贫的步伐。
(三)全县产业扶贫形式单一。受县域经济发展缓慢、自然条件恶劣等的影响,贫困群众没有掌握一技之长,就业门路狭窄,一些贫困村靠天吃饭的现象依然存在,收入很不稳定。广大群众增收的内生机制尚未形成,支撑体系比较脆弱,在化隆除了拉面经济以外,缺乏其他有支撑力的产业和资源,以产业带动扶贫工作的难度较大。
(四)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受自然环境和经济条件的限制,我县362个村均没有集体经济,都属于“空壳”村,村党支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缺乏财力支撑,无钱办事的问题比较突出。
三、下一步打算
(一)力促抓党建促脱贫工作再上新台阶。按照市委组织部关于印发抓党建促脱贫攻坚50条措施的要求,从思想认识方面、责任落实方面、骨干培养方面、固本强基方面、先锋引领方面、能力提升方面、人才服务方面、合力攻坚方面、基础保障方面、督查考核共10个方面继续狠抓50项措施落实工作,以此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促进基层党建和脱贫攻坚深度融合,做到“双推进”“双提升”。
(二)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夯实脱贫攻坚的组织基础。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服务引领作用,切实把基层党组织的旗帜树立起来,把功能作用发挥出来,探索建立“党组织十”的党建模式,以及“能人引领、强村带动”等,为建强基层组织战斗堡垒、推进精准扶贫探索新路子,积累新经验。
(三)拓宽产业扶贫思路,探寻符合实际脱贫之策。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各级党组织和第一书记的一项政治任务,要求各级党组织和第一书记沉下身子,深入实际,拓宽脱贫致富的思路,既要利用好本地资源优势,又要充分调动贫困群众的积极性,对症下药制定对策,走出一条符合本村实际的脱贫之路。
(四)加大统筹攻坚力量,推动脱贫攻坚取得实效。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双帮”作用,不断整合各种社会力量的投入,突出区域化布局,厚植发展优势,彰显地方特色,做到“一乡一品、一村一店”,发挥好社会企业的带动作用、合作组织的引导作用,通过产业发展带动转移就业,从根本上解决农户脱贫致富的问题。
(五)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解决村级组织无钱办事的问题。通过积极争取项目投资、财政专项资金和发动群众入股等措施,创办村级合作社等经济实体,逐步在一些有条件的村率先建立集体经济。
(六)加强第一书记的管理,夯实脱贫攻坚的基层基础。进一步加强第一书记及驻村干部的管理,通过定期抽查、查看出勤、听取群众反映等方式严格管理第一书记,同时加强对“第一书记”的年终考核,对工作不认真、不负责的给予批评教育,对工作不胜任的及时调整和处理,确保贫困村不脱贫,“第一书记”不撤离。
2024年抓党建促脱贫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我中心认真开展党建工作,进一步健全和落实了党建工作主体责任,切实提高了党总支的党建工作水平。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落实抓党建工作责任
认真落实党建工作要求,明确党总支履行抓基层党建的主体责任,明确党总支书记为党总支党建的第一责任人职责,各支部书记为各支部的党建第一责任人。
二、党建工作开展情况
(一)狠抓党员干部学习教育。采取集中学习和自学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和引导党员认真学习《党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有关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等,明确学习时间,制定学习计划,确定学习内容。同时,以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为重点,积极开展各种党建活动。
基层帮扶工作总结范文第4篇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扶贫开发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按照“围绕扶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扶贫”的总体要求,把全力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作为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作的重要载体和抓手,扎实推进扶贫开发与基层党建整村推进工作,为实现母官、磨脚、磨嘎、青山村整村脱贫致富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工作目标
在党建扶贫“双推进”工作中,准确把握“扶贫抓硬件、党建抓软件”的工作思路,以“基层党建巩固年”为契机,围绕炎方乡“446党建工作法”,在不断强化党建工作基础的同时有效推动全乡脱贫攻坚工作,形成以党建促脱贫、以脱贫优党建的良好工作局面。
三、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总揽全乡各项事业、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严格执行脱贫一把手负责制,上下联动、左右联动、内外联动、各界联动,切实形成多点发力、各方出力、共同给力的“大扶贫格局”。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使其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
????——坚持精准扶贫。坚持规划先行、分类帮扶,改“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实行一户一策、一人一策,提高扶贫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做到扶真贫、真扶贫、真脱贫,确保所有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贫困人口一个不落地全部脱贫致富,力争小康。
????——坚持保护生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生态保护放在优先位置,探索生态脱贫新路子,让贫困人口从生态建设与修复中得到更多实惠。
????——坚持群众主体。继续推进开发式扶贫,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劳致富精神,充分调动贫困人口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注重扶贫先扶智,增强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
????——坚持因地制宜。创新扶贫方式,集中在贫困人口聚居的村组,在资金、项目、政策措施方面重点倾斜、优先支持,创新扶贫开发模式,由偏重“输血”向注重“造血”转变。
????四、工作措施
一、强化党建引领,做好组织保障。“农村要发展,农民要致富,关键靠支部”,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在村党总支换届工作中认真挑选有才能、敢担当、能带头的村党总支书记和委员,严格选举标准,选强领导班子。并通过帮助理清工作思路、带动思想观念转变,帮培养壮大党员队伍、带动党建水平提升,帮学习教育培训、带能力素质提高,帮建立健全机制制度、带动党建规范运行的“四帮四带”使各村党组织做到工作思路清晰、水平提升、管理严格、活动正常,为脱贫攻坚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二、广泛宣传动员,引领思想转变。要坚持引导贫困群众转变思想观念,促使贫困户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各党员干部主动深入基层,采取“一对一”“多帮一”的方式,与贫困群众进行面对面地交流沟通,在了解其思想状况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做好引导工作,积极为他们出主意、想办法,帮助其寻找致富门路。同时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公共文化服务投入力度,不断丰富贫困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贫困群众的精神文明素质。充分发挥“一十百”工作法作用,通过十户、百户代表加大政策法规宣传力度,促使贫困群众开阔视野,更新观念,增强自身脱贫致富的实践能力,真正实现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的根本转变。
三、完善脱贫规划,明确工作目标。按照“村有规划、户有办法”的原则,各党组织带领党员、干部、群众结合“村十有,户六有”标准,进村入户走访调研,精准掌握每家每户的贫困现状、致贫原因、帮扶需求,逐户逐村建档立卡登记,做到一村一册、一户一卡,使建档立卡精准到村到户到人。同时根据贫困程度、贫困类型、帮扶需求不同的贫困户按照“六个精准”“五个一批”的工作思路,多层次、多角度、多方法科学制定针对性强的差异化帮扶计划,做到一村一策、一户一方,使扶贫攻坚的“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一目了然。
基层帮扶工作总结范文第5篇
制定一个结对共建工作方案。结对的城乡基层党组织在年初制定一份共建工作方案,使共建活动做到年初有计划、年中有活动、年末有总结。城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经常深入结对村访民情、察民意、解民忧、帮民困,党组织和党员每季度至少到结对村开展活动一次,认真了解村情和党组织建设情况,做好调查研究,每年撰写一份调研报告。
召开一次互帮互助研究会议。结对的城乡基层党组织每半年召开一次联席会议,共同研究部署结对共建活动内容,积极创新活动方式,不断丰富活动内涵,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增强互帮互助活动的吸引力。
帮助建设一批党员活动场所。城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每年帮助农村党组织订阅一份党报党刊、组织上一次党课、帮助解决一定经费、组织捐赠一批书籍等;帮助结对村党组织建设规范的党员活动阵地,指导农村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活动阵地的作用,协助农村党组织抓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
结对帮扶一批困难党员群众。结合落实党员承诺制的要求,组织城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有帮扶能力的党员与生活困难党员、老党员、贫困学生户结成一帮一、一帮几或几帮一的帮扶对子,每年为他们办1-2件好事实事。帮扶工作中,积极转变帮扶方式,注重在帮扶中的“造血”功能,通过开展思想帮、技术帮、资金项目帮和生活帮,使帮扶工作真正取得实效。
上一篇:基层干部总结{甄选5篇}
下一篇:基层工作经验总结{推荐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