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计15765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64分钟。
城市长效管理总结范文第1篇
摘要:阐述了交通需求管理的理论及实际应用情况,指出了其对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应用价值;分析了我国城市交通的供需状况, 明确了交通需求管理在我国城市的应用前景;提出了改变出行分布、优化交通结构、均衡路网交通等我国城市交通需求管理的具体策略。 论文关键词:城市交通;交通需求管理;实施策略 引言 随着城市机动化进程的加快,我国许多城市出现了交通拥堵的现象。解决城市的交通阻塞问题,通常的做法是进行大规模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然而,国内外许多大城市的交通发展实践证明,增加交通供应是无法满足交通需求的无限增长的,只靠加大投入、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交通问题。一个交通系统要有效率地运行,交通供给和交通需求必须达到相对平衡。采取有效措施调节交通供给与需求,才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关键所在,而交通需求管理(TDM)的理论和方法为我们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1交通需求管理的概念及其应用 交通需求管理(Trave Demand Manegement简称TDM)是指运用经济和法规等手段来影响出行者的行为,削减不合理的交通需求,转移相对集中的交通需求,达到减少或重新分配对空间和时间的出行需求的目的,从而使交通供需达到相对均衡,以保证城市交通系统有效运行。 根据城市交通供需双方关联作用的时空范畴,城市交通供需关系的结构层可以细分为四个子层面:城市战略定位、城市综合规划、城市交通规划和城市交通组织管理。首先,政府在城市战略定位时要充分考虑城市的人口、经济、政治、自然等发展因素,为城市交通供需的规模定下基调。在此基础上,开展城市综合规划,决定土地利用、功能分区、人口、就业岗位等分布,在宏观上决定了交通发生、吸引、分布和城市交通的主要流向与流量,从而政府对交通需求结构进行宏观调控。接着,制定城市总体交通规划,具体规划城市路网结构、交通结构、交通枢纽、站场、港口布局及对外交通干线等专业规划, 从而通过规划城市交通的供给结构,确定交通设施和客货运在城市空间范围的分布。再次,交通管理部门在现有既定布局的基础上做好车流、人流的组织调配,进行监控、指挥、引导与疏散,以改善交通秩序,提高交通运行质量与道路的通行能力。 在国外,新加坡全面实施以各种经济手段来抑制人们购置汽车和使用汽车的欲望,以缓减交通量。采用了拥车证制、车辆注册和附加注册费、关税、汽油税、路税、停车费、公路收费制、公路电子收费制等,有效地控制了交通量。日本也广泛采用了TDM,在交通探索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政策。欧洲各国也围绕综合治理城市交通中出现的问题以及TDM对策,正在开展广泛的研究和应用,比如荷兰1990年开始实施了ABC区位政策,以抑制个人汽车利用和推进公共交通的利用。欧洲、日本、新加坡等对TDM对策的实施结果和不完全的研究结论已经表明,TDM对策对于解决城市交通拥挤起到了明显的作用。 2我国城市交通的供需状况 我国多数大城市的道路交通存在的交通拥堵、交通安全、城市污染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在目前的城市交通系统的建设和管理水平下,交通总需求大于交通总供给所致,这种供需矛盾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出行总量快速增长与城市建成区交通供给的矛盾。 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私人小汽车拥有量迅速增加,居民出行总量稳步增长,出行距离快速增加。以南京为例:1986~2003年, 南京主城的出行总量从300万增至600多万人次,年增长近5%;人均出行次数从1.9 增至2.88次/人·d,年均增长2.5%;而就交通供给而言,以停车设施为例, 近期南京老城区停车泊位缺口为4万个, 以每个停车位30~50平方米计, 共需停车场用地120万~200万平方米, 几乎铺满老城内1/3
城市长效管理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长株潭;城市化;土地利用
中图分类号:F29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309(2008)06-0023-04
城市化的实质是人口城市化、土地城市化和经济城市化的三位一体的变化。土地作为人的活动空间、城市的依托、农业的手段,因而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土地的城市化是城市化的基础,也是城市化的结果和表现。城市的发展是经济增长的源泉,也是土地高效利用的重要途径。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土地利用问题逐渐成为区域经济发展不可忽视的制约因素与核心问题。目前随着长株潭城市群建设迈开了实质性的步伐,湖南省城市化进程发展加速,但存在耕地侵占严重、土地利用率不高、用地布局不合理等问题,制约了城市群的协调发展与土地可持续利用。因此,本文试将长株潭城市群的核心区域即长株潭三市作为一个整体的特大城市,研究其土地利用问题,探讨城市化过程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分析其结构效益与问题,以冀为城市发展的合理调控和土地集约利用提供参考。
一、区域基本情况与城市化发展水平
(一)区域基本情况
长株潭三市位于湘中偏东, 湘江贯穿而过,土地总面积为28088.12km2。三市市区呈“品”字型分布,彼此相连,市中心之间相距为49km(长―株)、37km(潭―株)和51km(长―潭)。长株潭是湖南省经济最发达的地区,2005年长株潭三市GDP达2412.6亿元,占全省经济总量的37.3%;三市城市化率达48%,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1%,位居中部6省前列。同时,2005年长株潭三市以占全省18.9%的人口、13.3%的国土面积占据了全省36%的一般预算收入、50%的国内外投资、74%的对外贸易。
(二)城市化发展水平
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长株潭城市化发展呈快速增长势态。从1996-2005年长株潭城市化进程可以看出,整个区域城市人口由1996年的379.39万人增加到了618.62万人,净增了239.23万人。2000年以前长株潭城市化水平相对较低(低于33%),且年均增长速度较慢;但2000年以后,其城市化发展速度明显加快,2005年达到47.97%,年平均增长速度在2.3个百分点。总体水平上,长株潭城市化水平仍然处于发展的中级阶段,2005年城市化率远高于湖南省37.00%的水平,也高于全国42.99%的水平。
二、城市化过程中的土地利用分析
(一)土地总体利用结构的变化
从资源配置的角度分析,土地利用数量结构主要指不同用途下土地资源的数量构成。近年来,长株潭在城市化进程中,对土地的需求不断增加,表现为总体用地结构发生改变:耕地的减少,建设用地包括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道路广场用地等的增加,同时也表现为城市用地内部结构发生改变(见下页表1)。
从表中可以看出,2000-2005年长株潭耕地面积净减少93.80km2,而建设用地面积则增加了182.71 km2,其中公共设施用地和居住用地面积增长较快,分别增加了20.99 km2和20.51 km2。从上述分析可知,推进城市化过程带来的是耕地的减少和建设用地的增加,因而在长株潭城市化不断推进的趋势下,实现在耕地保护前提下的城市化发展是长株潭土地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城市内部用地结构的变化
从居住用地、工业用地、绿地和道路广场用地4种城市用地结构的分析来看,随着城市用地总面积的逐年递增,4类用地面积均呈增长的趋势。但4类用地中,居住用地、工业用地的比重相对较高,绿地和道路广场用地比重偏低。虽然近年来城市用地面积在持续增加,4类用地中除道路广场用地面积所占比重逐年上升之外,其他各类比重出现一定的波动,但变化较为平稳,没有出现剧烈振荡,说明长株潭在城市化过程中,内部用地结构在一定范围内不断调整,但其变化也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随着长株潭城市化水平的日渐提高,内部用地结构调整的力度还将加大。
(三)城市用地效益的总体变化
从城市人均土地占用情况来看,2000-2005年长株潭人均城市面积呈现减少的势态,人口增长率明显高于用地增长率,这表明城市的土地集约化调控政策有一定的效果。而城市人均用地面积由2000年的392.49 m2减少到2005年的363.42 m2;若按非农业人口计算,则人均城市用地面积由495.93 m2减少到448.44 m2,用地面积减少了47.49 m2,这是人口城市化快于土地城市化的结果。
再以工业用地的产出状况来分析长株潭城市用地的效益。从长株潭工业用地产出情况来看,2000-2005年长株潭单位工业用地面积的工业增加值呈逐年增长的趋势,且增长较为明显,由2000年的45232.31万元增长到2005年的65489.85万元。这主要得益于城市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带动城市经济的腾飞。但总体上工业用地的产出水平与国内其它城市群相比仍然不高,说明城市土地利用较为粗放,土地集约利用度低。
三、土地利用存在问题的理性思考
(一)城市用地规模增长过快,用地相对粗放
近年来,长株潭经济发展较快,但由于对城市化的认识还存在着一定的偏差,致使局部区域城市用地规模和建设用地增长快,城市建设呈现一种摊大饼式的外延发展,其结果是一方面加剧了城市用地的供需矛盾,另一方面导致用地粗放,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偏低。据表1统计,2000-2005年长株潭建设用地增加了182.71 km2,平均每年增加了30.45 km2。其中,新增居住用地面积20.51 km2,占新增建设用地面积的11.23%;新增公共设施用地面积20.99 km2,占新增建设用地的11.49%。同时,长株潭城市土地利用呈现出粗放式的经营模式,如长株潭开发区占地规模偏大,而经济效益却表现出明显的地效性特征。
(二)城市化过程中占用耕地现象相对严重
城市的新建和发展,必然会占用一部分土地,但在城市规模的扩张过程中,大部分占用的是周围质量较高的农田或耕地。 从1998年开始,随着长沙市的“两区六园”为主体的20多个园区、株洲市的“一区九园”、湘潭市的“一区四园”为主体的8个园区等的建设,大量的耕地被占用。尽管近年来政府部门加强了管理,采取了土地整理等措施,耕地侵占的势头有所遏止,但问题仍较大。根据表1统计,2000-2005年长株潭耕地面积净减少93.80km2,而建设用地面积则增加了182.71 km2,这样城市建设与耕地保护矛盾更加突出,人地关系矛盾日益加剧。随着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今后各类建设对耕地的占用将呈增长趋势。因此,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和保护耕地的形势将相当严峻。
(三)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不尽合理
从用地结构来看,长株潭工业用地比重偏高,2005年高达23.12%,人均工业用地面积18.04 m2;而绿地比重偏低,人均绿地面积仅为5.33 m2,远远低于国家规定的大于9 m2的标准。并且,近年来长株潭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很大,表现在交通道路与广场用地扩张快,占地比重也逐年上升。城市工业用地规模较大,比重较高。城市主体工业占地较大,与中心区日益增长的土地价格不适应,不利于发挥土地的级差效益,使得城市用地效益不高,从而表现出土地利用结构不尽合理带来的弊端。而城市用地布局不合理具体表现在城市功能分区不明显,居住、工业、商业等各类用地互相穿插、干扰,再者工业所有制结构的变化,加剧了工业在用地布局上的矛盾。尤其是有一些污染较严重的工厂企业还混杂于居住用地之间,不利于环境保护和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
(四)城市土地利用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2005年长株潭地区人均耕地0.049公顷,10年来减少耕地9380公顷,通过与1996年人均耕地对比的粗略测算,长株潭工业化、城市化大约导致160多万农民失去土地。虽然部分农民已得到妥善安置,成为了市民、工人,但是还有大部分农民可能成为无地可种、无班可上、无社保可领的“三无”农民。
政府建立土地储备制度主要是将目标定位于获取土地收益,采取“饥饿供应法”,造成城市房价上涨,而相应的配套政策还很不完善(如开发经济适用房、中地价商品房等)。如长沙市区当前房价在3000元/m2以上,而居民家庭年收入在4万元左右,房价和收入之比高达13∶1,已远远超出3∶1~6∶1的合理范围,这使部分城区居民改善住房要求得不到满足,而失地农民想进入城区也面临着无力购买价格昂贵的商品房的困境,因而使得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难以得到必要的保障。
此外,在征地过程中,土地收益的分配结构不合理。当农用地被征用为建设用地时,它应该包含所有权价值和发展权价值。事实上,征地过程中的大部分收益都流向了当地政府。以长株潭某个工业园为例,2004年园区征收专用菜地和宅基地土地补偿费均为675000元/公顷,安置补助费为975000元/公顷,青苗补助费为37500元/公顷,而园区的土地出让价却高达3195000元/公顷。
上述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成为阻碍长株潭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痼疾,甚至将进一步影响长株潭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因此,需要制定社会经济统筹发展的土地利用战略,以顺应国家土地政策改革的趋势和符合科学发展观及“五个统筹”的要求。
四、协调城市化过程中土地利用问题的政策建议
(一)加大城市土地利用动态监管,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目前,国土资源的数字化管理是我国土地资源信息化管理与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近几年长株潭应以土地资源基础数据库的建设为契机,积极努力建设基于3S等高新技术支持下的城市用地数据库和动态监测体系,从而实现对城市建设用地数据进行统一的采集、处理、综合和分析。同时也为保护耕地、动态监测其变化并实行有效调控提供及时的信息支撑。再者,为了加强土地利用监管,应依据国家产业政策,不得批准新上新建禁止类项目,对限制类项目要控制区域内项目的数量和布局,严格限制占用农用地,控制用地规模。应按照从严从紧节约集约的原则,适时调整工业类项目用地的控制指标。而要保证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首先,必须进一步加大实施行政、经济和法律措施的力度,从严控制非农占地,积极建立基本农田保护区,建立土地复垦制度和耕地补偿机制,综合运用税收和财政等经济杠杆,促进土地产权合理流转与重组。其次,应强化保护耕地的经济机制,适当提高新占耕地的征收和开发成本,合理引导房地产开发商尽量利用城市周围的非耕地,尽力降低城市用地增量中耕地的比重,确保实现耕地的占补平衡,即占用耕地与整理、开发、复垦耕地相平衡。最后,要建立合理的用地指标体系,提倡耕地质量的提高与改造,争取从质上实现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动态平衡,促使农用地得到有效保护。
(二)完善土地供应机制,提高土地集约水平
首先,应该科学合理地编制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增强土地利用区域协调性。紧紧抓住全国正在积极开展的编制第三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这个契机,在时空上进行土地资源的合理分配和组织,实现土地利用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最大化。其次,利用建设用地指标体系,设置土地利用准入门槛。即利用定额指标控制建设项目,提高建设项目尤其是工业项目的门槛,是实现土地集约利用的必要保障。再次,实行土地置换制度,推进工业企业退城进园。为了提高土地的集约利用程度,有必要实行土地置换制度,促进工业园区整合与企业退城进园。
(三)加强土地利用宏观调控,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
一方面,应加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权威性和总纲性,对于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关的各类专业规划,应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防止宽打窄用和乱占滥用土地。必须依据国情和区域具体情况,在城乡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近期建设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等不同层次的规划中,对城市布局、功能分区、基础设施配置等进行科学安排,确定合理的城镇规模;要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控制城市基础设施和行政办公用地规模,严格控制大型商业设施和高档商品房用地;适当提高工业建筑的容积率、公共建筑密度,合理确定住宅建筑的密度和容积率,推广节能省地建筑技术,大力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
另一方面,全面实行土地有偿使用,充分运用地租地价杠杆,挖掘土地利用潜力,提高利用效率。逐步转换土地配置机制,由划拨配置机制转换为以出让、转让为主的市场调节配置机制,长株潭要因地制宜地采取土地使用权出让、租赁、作价出资(或入股)等多种方式供应土地。建议设立长株潭一体化的土地收购、储备和供给机制,对城区和下辖县城的建设用地坚持统一规划、统一征地、统一储备、统一开发、统一出让、统一管理的原则。
(四)理顺土地收益分配机制,维护弱势群体权益
第一,要完善增量土地收益分配机制,积极保护农民土地利益;第二,完善存量土地收益分配机制,合理保障拆迁居民的经济利益;最后,建立土地换保障的机制,积极发展失地农民保障基金。
具体包括:征地补偿费用于建立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实行分档补偿;建立失地农民基本生活用地留存制度,确保生活保障基金的有效增值,使失地农民共享城市化的发展成果;建立失地农民集体资产管理组织,有效管理好失地农民的集体资产,维护失地农民的经济利益;建立就业培训体系,增加失地农民的择业竞争力;实行失地农民疾病医疗保险制度,解决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建立失地农民保障基金会,专门管理从工业用地出让金以及土地权属管理费中提取出来的用于农民养老保险的资金。
参考文献:
[1] 杨重光. 城市化过程中土地政策调整与人口户籍变更[J].中国土地科学,2000,14(06):6.
[2] 王万茂、王群、李俊梅.城乡土地资源利用的合理规划研究[J].资源科学,2002,24(01):30-34.
[3] 李传裕.江西省城市化发展与土地利用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15(02):75-79.
[4] 周国华、朱翔、罗文章.试论长株潭城市群开发区群体一体化发展[J].城市规划汇刊,2001,133(03):48.
[5] 熊鹰、王克林.湖南省农业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3,12(05):433-439.
[6] 周建春.集体建设用地使用制度改革中的几个问题[J].中国土地科学,2003,17(06):23.
[7] 邓楚雄、李晓青、龚黎君.湖南省小城镇建设合理用地探析[J].热带地理,2005,25(01):23-27.
[8] 张丽君、黄贤金、邬震、钟太洋. 宏观调控背景下快速工业化城郊土地利用分析及政策研究――以青岛城阳为例[J]. 水土保持研究,2006,13(01):235.
[9] 曹建海.我国工业性土地利用与土地政策[J].中国发展观察,2006,19(05):12.
[10] 马佳.枝江城镇化与土地利用问题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5,33(05):892-893.
Analysis of Land Utilization in Changzhutan's Urbanization and Relevant Policy Research
Jiang Hongmei Duan Linxiang Zhang Wang
(College of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Science,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081)
城市长效管理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城市水资源 工业 可持续利用
1 我国城市水资源利用状况
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1万亿m3,居世界第6位,按13亿人口计算,人均水资源仅为2 251m3,不及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是世界上公认的13个水资源匮乏的国家之一。从城市的状况看,由于人口密集、工业发达,用水需求过度集中,人均拥有的可利用淡水资源量就更加稀少,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极不平衡,西北内陆、长江以北、长江以南3个区域水资源量的比例大致为5∶15∶80,长江以南地区大中型以上的城市较少,长江以北地区却较多。这种水资源分布格局与城市分布不相适应,加剧了我国城市水资源短缺的矛盾。
城市用水主要包括城市工业用水、城市农业用水、城镇生活用水和城市生态用水。我国城市工业用水呈逐年增长的趋势。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工业用水量迅速增加,到1999年工业用水量已达到1 159亿m3,占全国用水总量的20.7%。我国工业取水量一般要占全国水利设施供水量的11%,占城市总取水量的60%~80%。城镇生活用水分为居民生活用水和公共设施用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政府对供水投入的加大和城镇人口的快速增加,城镇生活用水也将迅猛增长。
2 我国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问题
2.1 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尖锐
21世纪全国新增的用水量将主要集中在城市地区。未来30年内中国人口的增长是对水资源和水环境最大的挑战,也是对可持续发展最大的挑战。1997年我国的城市化水平是30%,城市人口为3.7亿,用水总量约630亿m3。据预测,到2010年和2030年,城市人口分别为5.5亿和7.5亿时,相应的需水量将分别增加到910亿m3和1 320亿m3。
我国经济现在正处于快速增长期,工业用水大幅度增长,水资源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各国的经验表明,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不仅对水的需求急剧增长,而且废水的排放量也会相应急剧增长。目前,工业取水量占全国总用水量的20%,工业排放的废水量约占废水排放总量的49%。废水排放量的增加,势必加剧水环境的恶化。
2.2 水资源短缺与浪费现象并存
城市水资源短缺问题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我国城市缺水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缺水范围在不断扩大,缺水程度日趋严重,城市缺水问题逐渐加剧。据统计,目前在全国600多个城市中,400多个城市缺水,其中110个严重缺水,日缺水量达1 600万m3,年缺水量60亿m3。由于缺水,据粗略估计每年给国家造成经济损失大约为2 000多亿元。
在城市水资源短缺的同时,工业和城市生活用水存在着严重的浪费,且用水效率极为低下。由于工艺设备和管理的落后,我国工业用水量远远大于发达国家,我国工业万元产值用水量为100 m3,是国外先进水平的10倍。我国的主要工业行业用水效率明显低于发达国家,许多工业产品的单位产量需水量远远超过发达国家的用水量,工业节水的潜力很大。城市生活用水同样存在浪费,城市生活用水跑冒滴漏现象十分普遍。多数城市仅供水管网及用水器具跑冒滴漏损失率超过20%。
2.3 水资源污染严重,水环境恶化加剧
目前,全国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30%,二级处理率为15%,许多城市至今还没有污水处理厂。大量城市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域,使我国城市水环境质量所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据统计,全国90%以上的城市水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水环境普遍恶化,流经城市的河流水质78%不符合饮用水标准,地下水50%以上受到严重污染,其中水源受污染比较严重的城市有98个。另外,沿海城市的海岸带污染也十分严重,局部地区城市水环境还受到酸雨的威胁。环境污染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程度,也使一些水资源丰富的城市出现了污染型水资源危机。
2.4 城市水资源管理体制尚不完善
我国目前的水资源管理体制是部门切割式的管理,由此造成水务管理中政出多门而又缺乏协调,因而人为地增加了市政管理的难度。没有人对供需平衡负责,难以真正实现节水,无法有效地控制污染,没有建立统一的管理法规,难以定出合理的水价,必然不能产生高效的水资源管理效益。“多龙管水”的水权体制已成为实现水资源管理现代化和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极大障碍。
城市水资源管理体制的不合理具体表现在:人为地将完整工程按部门利益分散化,违背了基本建设程序和规律,导致种种问题;地下水、地表水、城市污水等各类水资源的管理不统一,各种水资源费的征收部门和标准不一致;城市用水水质、水量、供水和防洪管理权属不统一;政府水行业行政执法的部门分散,而且有的企业具有行政执法资格。
3 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途径
3.1 全面厉行节水,建设节水型城市
工业节约用水要以技术进步型节水和结构调整型节水并重。工业用水是城市用水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用水一般约占城市用水的80%左右,用水量大而集中,通过循环回用、重复利用,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历来就是工业节水的重点。随着工业节水的不断发展,未来工业节水的重点将是通过更新生产设备,改造工艺流程,降低工业用水定额。伴随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进程,要鼓励企业应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生产工艺和节水方式,推广闭路循环用水和清洁生产方式,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升级换代,将会大大降低工业用水定额;发展低耗水量、高附加值的高技术产业,促进工业取用水量逐步趋于零增长或负增长。
城市生活用水要以节水器具型节水和强化管理型节水并重:要全面推行节水型用水器具,尤其是在公共市政用水和居民生活用水量大的洗涤、冲厕和淋浴方面重点采取节水措施,提高节水效率;加快城市供水管网技术改造,降低跑冒滴漏损失;建议城市水价每年进行不断调整,采用按水量累进计价。
3.2 污水处理和回用相结合,加快污水资源化进程
按照污水处理和再生回用相结合的原则,加快污水资源化进程,是防止水质继续下降和增加可用水量供给的重要途径。据统计,城市供水量的80%排入城市污水管网中,收集起来再生处理后70%可以安全回用,即城市供水量的一半以上,可以变成再生水返回到城市水质要求较低的用户上,替换出等量自来水,等于相应增加了城市一半供水量。我国城市和工业用水已超过1 100亿m3,废水排放量约为600亿m3左右,即每天进入河道的废水已接近1.6亿m3。这些污水如加以处理,使污水资源化,既可增加水资源解决城市缺水问题,又可起到治理污染的作用。通过污水处理提高水的类别以使其资源化,以处理后的污水回用代替处理后的污水排放,污水处理回用于城市绿化、农业灌溉、工业冷却以及生活非饮用水,进而可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3.3 大力开发替代水源,解决城市水资源短缺问题
我国缺水城市缺水的原因不同,解决缺水的途径也不尽相同。因此,在加强节水治污的同时,开发水资源也不能忽视。开源不仅要立足于当前水资源,也要重视替代水资源的开发,其中包括海水利用、雨水利用、跨流域调水等多种途径。①沿海城市可以用海水替代淡水用于工业冷却水以及特定行业的生产用水,通过海水淡化间接利用海水资源,有效缓解水资源紧缺局面;②城市还可以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采用雨水渗透和雨水储留技术蓄积雨水,从而把雨水资源化作为防洪和缓解水资源危机的一种措施。雨水利用技术在我国北方一些缺水城市已经开始推广,其他地区可以效仿;③跨流域调水可以缓解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将多水地区的部分水量调往缺水地区,增加区域可利用量,是解决我国北方城市缺水的重要战略对策。我国目前正在实施的南水北调工程,就是将较为丰富的长江流域的水资源调入华北和西北,此工程的实施可以解决北方地区城市水资源短缺问题、缓解南方水害和北方旱灾以及改善北方水生态环境。
3.4 调整城市产业结构与布局,重组空间结构发展
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城市用水量大幅度增长,特别是工业中重工业的发展与产业布局过于集中,使区域用水更为紧张。为保障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城市要率先实现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进程中的节水型产业结构调整,即依据城市的水资源条件调整、优化产业结构,限制高耗水产业的发展,着力培植极低耗水的知识密集型产业和高技术密集型产业;调整工业空间结构和布局,以使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
对于水资源短缺的城市,应适当限制高耗水工业,但基于国家整体工业化的需要,耗水的重化工业,如北方地区的钢铁、化工、电力等行业仍需要有一定的发展,解决的途径之一是调整空间布局结构,选择新的区位。随着实际收入增加、通勤费用下降带来的人口郊区化、高速公路体系发展带来的制造业郊区化、追随消费者以及汽车的普及带来的零售业郊区化和信息高速公路突飞猛进带来的办公就业郊区化的发展,特大城市和大城市用水量大而集中的供水压力将会有所减缓。因此,可以考虑向特大城市和大城市近郊区和远郊区适度转移,或者向区内相对富水区进行必要的调整。
3.5 完善法规政策,改革城市水资源管理体制
建立完善的水资源法规政策,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体制,健全水资源的执法监督机制,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我国应尽快制定城市水资源管理的有关法律,对城市水资源管理主体、执法主体及其机构设置、职责权限、管理体制与机制等作出规定;特别要对水资源的所有权和调配制度,对水资源的保护和治理以及相应的科技研究开发、推广应用的经费投入制度、对水资源费的征收和管理制度,对水价的确定、征收和管理制度等作出统筹、具体的明确规定,弥补现行水资源法律的空白。
城市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是实现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首先要建立城市水务统筹管理体制,对水的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责、任务和权限进行严格分工,形成城市供水、用水、节水和污水处理以及水资源保护集成化管理,保证城市用水的健康、循环和安全;其次,要健全城市水资源管理市场,借助市场的力量和经济的手段,建设以市场为导向的水资源运行机制,制定合理的水价,调节水资源的供需关系;采取措施有条件地实现水权交易,逐步建立水权交易市场体系,使水的利用从低效益的经济领域转向高效益的经济领域,从而有效地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参考文献
1 刑福俊.加强城市水资源需求管理的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01(3)
2 霍雅勤,姚华军,王瑛.中国水资源危机与节水潜力分析[J].资源·产业,2003(1)
城市长效管理总结范文第4篇
一、重组范围
(一)原市城市建设投资公司整体并入城司。
(二)市土地储备供应中心整体并入城司,市土地储备供应中心人事和业务由市国土资源局管理,经营和财务由城司管理。
(三)在原市城市建设投资公司的基础上,组建**市城市建设资金管理中心,负责城建资金筹集融通、调度、平衡、投资预算等日常工作。
二、城司性质及主要职能
城司为市政府直接管理的国有独资投融资机构,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对外挂市城市建设投资公司、市城市建设资金管理中心两块牌子,市土地储备供应中心为市国土资源局和市城司双重管理的二级单位。
城司是政府授权从事融资、投资、国有资产经营、土地收购储备整理经营和城市特许经营的主体。其主要职能是:
(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融资主体,负责市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筹措、投放与偿还。
(二)代表政府进行市区土地收购、储备、整理和经营;经营城市公共资源。
(三)组织收入,建立偿债机制,有效控制政府债务风险。
(四)参与城建项目中长期计划及年度计划会审,参与代建制项目招投标、预决算、竣工验收及产权登记。
(五)在政府授权范围内经营国有资产,负责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六)政府交办的其他工作。
三、资金注入及管理
(一)资金注入。市财政局将用于城司偿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全额拨付给城司。
(二)资金管理。用于偿债的资金,由城司编制还款计划报财政局审核并开据拨款通知单,城司根据拨款通知单办理还款手续;用于基础设施和园区建设的资金,由使用单位编制用款计划,城司根据资金结存情况提出意见后报财政审核并开据拨款通知单,城司根据拨款通知单办理拨款手续。
四、资产注入及管理模式
(一)资产注入。
(1)将**宾馆、市政府驻武汉办事处和湖北信息工程学校资产整体划转到城司,补充注册资本。
(2)将市物资总公司、市实业投资公司、市民用爆破器材公司、市报废汽车拆解公司、湖北省北郊国家粮食储备库、市民生粮食储备库、市供水总公司、市城市公共交通总公司、**高新技术产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等国有资产整体划转到城司。
(3)将市国资委持有的金龙泉集团股份公司、凯龙集团公司、宝源集团公司、东光集团公司、东光电子股份公司、金襄物流有限公司、市顺通客运公司、宝源广得公司等8家国有企业股权整体划转到城司。
(4)将市土地收储中心现有储备土地评估作价后划转到城司。
(5)将东宝山公园,十里牌林场的黄山分场、五岭分场、王坡分场、天关分场、罗汉山分场等国有资产整体划转到城司。
(二)划转方式和管理模式。本次划入城司的资产,属于市国资委管理的国有企业资产,由市国资委下文办理资产划转手续;属于市财政局管理的国有资产,由市财政局下文办理资产划转手续。划转资产经评估确认后,由市国资委将产权登记手续统一办理给市城市建设投资公司,并授权其经营。划入城司的资产,按现代企业制度管理的要求,实行所有权、经营权、管理权三分离,城司拥有资产的所有权,企业拥有经营自,行业和主管部门拥有管理权。本次划入资产由城司聘请中介机构评估后入账。需办理土地和房产过户手续的,相关部门根据资产划转文件予以办理,过户费用实行零收费。
四、组织管理体系和法人治理结构
(一)组织管理体系。城司构建以资产为纽带的母子公司经营管理体系。城司作为母公司,对其全资子公司和控股子公司依法实施财务监管和绩效评价。
(二)依照《公司法》的要求,建立和完善法人结构,设立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
(1)董事会。董事会设董事长1名,暂定副董事长3名,董事若干名。董事长、副董事长由市政府提名报市委审定,董事会成员包括(但不限于)市发改委、市建委、市财政局、市国土资源局、市粮食局、市林业局、市国资委、市城司等部门和单位负责人。董事长为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会为公司的经营管理决策机构。
(2)监事会。监事会设主席1名,副主席1名,监事若干名。监事会成员按《公司法》有关规定产生,主席、副主席由市政府从监事会成员中指定。监事会对公司经营和财务进行监督。
(3)经理层。经理层设总经理1名,副总经理2名(不含兼职副总),总会计师1名。总经理、副总经理、总会计师按干部管理权限任免。
五、实施步骤
(一)清理市城司和市土地储备供应中心现有资产、负债情况,对划入资产进行评估确认。
(二)完成资产划转、财产移交、财务移交等工作。
(三)起草《**市城市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投资与建设管理办法》、《**市城市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配套文件。
城市长效管理总结范文第5篇
论文关键词:资源型城市;人力资源;绩效;现状;黑龙江省?
黑龙江省是全国拥有资源型城市最多的省份,共有资源型城市14个,即伊春、鸡西、鹤岗、双鸭山、七台河、大庆、黑河、五大连池、铁力、尚志、海林、穆棱、宁安、虎林。其中有地级城市7个,即伊春、鸡西、鹤岗、双鸭山、七台河、大庆、黑河。黑龙江省的资源型城市大都处于衰退时期。资源型城市转型问题突出,持续产业发展缓慢。石油、森林资源衰退,可采储量急剧减少,开采成本增加。资源型产业结构单一,持续产业规模小,难以弥补采掘业下降带来的增长缺口。资源型城市生态环境恶化,煤矿城市采煤沉陷区问题突出,油田植被和地质环境破坏严重,土地“三化”、水土流失加剧,林木蓄积量减少,森林生态功能减弱。同大多数资源型城市一样,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面临着资源危机、经济危机、生态危机、人才危机、社会危机等五种危机。五种危机的存在为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提出了迫切要求。然而,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关键是人才,只有人才结构转型成功才能保证经济转型后的可持续发展。由于矿产开发时间长短不同和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有异,黑龙江省各资源型城市的人力资源和绩效开发状况也不同。而黑龙江省要在分辨各资源型城市的自身特征的基础上进行统一的人力资源管理及其绩效开发,显然有较大难度。为此,本文对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的人力资源及其绩效现状进行分析,为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的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与开发提供决策借鉴。?
一、黑龙江省地级资源型城市的人力资源状况对比分析?
(一)人力资源总体状况?
黑龙江省7个地级资源型城市中,人口数最多的是大庆,2008年年末总人口为277.23万人,人口数最少的是七台河,2008年年末总人口为90.22万人。从人口增长趋势上来看,资源型城市人口增长基本保持零增长甚至负增长状态,只有大庆保持一个相对较高的增长率。7个地级资源型城市中,非农业人口数差距非常大,最高的还是大庆,最低的还是七台河,但2008年大庆非农业人口数为136.8万人,七台河非农业人口数为50.91万人,相差2.7倍。从趋势上来看,非农业人口均呈增长趋势,表明这些城市的城市化率也在提高。7个地级资源型城市的从业人员数也存在较大差异,而大庆作为唯一的石油城市,其人力资源总量体现出显著的优势。总体而言,从业人员数量和总人口数量基本趋势一致,说明这些资源型城市在从业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上差异较小。相对而言,大部分资源型城市在在岗职工平均人数上发展比较平稳,但需要注意的是黑河和伊春,这两个森工城市的在岗职工平均人数一直在减少。而大庆2008年在岗职工人数为52.71万人,黑河在岗职工人数为10.93万人,相差4.82倍,相对于总人口、非农业人口等其差距在加大,因此,伊春、黑河等森工城市在发展中处于相对劣势,而大庆则依然具有优势。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在资源型城市之间差距要相对较少,但大庆却也同样基本是失业人口最多的城市,这和其人口基数大有一定联系。7大地级资源型城市中,从2000-2008年,大部分城市的采掘业从业人员数量都在增长。从采掘业从业人员总量上比较,大庆市具有绝对优势,而鸡西、鹤岗、七台河等三个煤炭城市在采掘业人力资源上无论在总量还是增长率上都比较趋同。?
(二)人力资源三次产业结构状况?
鹤岗、鸡西、七台河、黑河等资源型城市在第一产业中的人力资源数量基本保持稳定状态,而大庆则是加大资源型产业的代表,在第一产业中的从业人员数量依然急剧增加。伊春则是经济转型成功的代表,由于采取森林、生态旅游的产业战略,在森林建设(第一产业)方面加大人力资源投入力度是正常的。而双鸭山则是经济转型中的典型代表,由于政府一直在采取积极应对煤炭资源枯竭的对策,并努力进行经济转型,但在此转型过程中,产业结构极不稳定,因此造成了第一产业人力资源剧烈波动的状况。伊春、黑河等森工城市在第一产业人力资源上具有相对优势。大部分资源型城市的第二产业人力资源水平是比较平稳发展的,甚至包括大庆这样的资源型城市。而伊春则通过成功的经济转型,将大量的第二产业从业人员转为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是人力资源结构转型成功的范式。另外,黑河的产业结构调整也值得关注。而双鸭山政府的经济转型则需要进一步加强,要在充分考虑经济稳定的基础上实施经济转型。七台河、大庆、鸡西等城市在第二产业人力资源上具有相对优势,大部分资源型城市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在30%-60%之间,产业结构较为平衡。在第三产业人力资源上占有相对优势的是大庆、黑河、鸡西等城市,而缺乏优势的是伊春、七台河、鹤岗等城市。伊春要发展森林旅游业,第三产业人力资源比重必须提高,但近年伊春的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确实呈增长趋势,显示出伊春市在经济转型上的成功。?
二、黑龙江省县级资源型城市的人力资源状况对比分析?
(一)人力资源总体状况?
7个县级资源型城市在总人口上存在较大差异,如尚志2008年总人口为61.6万人,而虎林2008年总人口为20.5万人,刚好是3倍。而其他5个资源型城市则总人口数相对比较集中,都在30-45万人之间。其中,总人口占相对优势的资源型城市有尚志、海林、宁安等,而总人口不具优势的资源型城市则包括虎林、穆棱、五大连池等。从时间序列发展趋势上来看,除了五大连池在2002和2003年有较大幅度增长,而虎林在2002和2003年有较大幅度下降以外,其他资源型城市的人口增长率基本稳定。县级资源型城市的年末单位从业人员数量在总体趋势上呈下降态势,在2003-2008年间,各资源型城市的年末单位从业人员数量相对比较平衡,在22000-38000人之间。其中存在人力资源优势的有海林、尚志、宁安等,而存在相对劣势的主要是虎林、穆棱、五大连池等。年末单位从业人员下降趋势比较稳定,但由总人口基本稳定,而从业人员数量下降可知,各资源型城市的社会负担也在逐年加重。?
(二)三次产业人力资源状况?
县级资源型城市在第一产业单位从业人数上均有增加趋势,且增长率也基本是一致的。从2001-2008年,基本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01-2005年,是高速增长期,此时间段内第一产业单位从业人员增长迅速,尤其是尚志、铁力、海林等城市;第二阶段为2006-2008年,为回调期,第一产业的单位从业人员数量有所下降,但仍要比2001年要高较多。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数量的增多说明对于县级资源型城市,仍旧是以农业、采掘业等粗放型经济为主。县级资源型城市在第二产业上的单位从业人数则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也就意味着县级资源型城市的工业在退化。同样,也可以分为两个时期:第一时期是从2001-2005年,第二产业单位从业人数迅速下降;第二时期是回调期,即达到最低点后第二产业从业人数又有所回调,第二产业发展回暖。?
三、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的人力资源绩效状况对比分析?
(一)人力资源总体绩效状况?
14个资源型城市中,大庆、虎林、尚志等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相对较高,而五大连池、铁力、黑河等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相对较低。由时间序列发展趋势上分析,大部分资源型城市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是逐渐提升的,五大连池是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最低也是增长最为缓慢的。值得注意的是,虎林在2001-2006年曾经出现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迅速提升的现象,但到了2007-2008年,却又开始迅速下降,呈现出不稳定发展的迹象。综合而言,各资源型城市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上是比较趋同的,大多在1-2万元之间,这说明资源型城市人力资源绩效还是较为均衡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是从产出的视角分析人力资源绩效,如果从收入视角来研究,可采用职工平均工资水平来反映一个城市的人力资源绩效水平。14个资源型城市中,大庆仍旧处于遥遥领先优势,而且其平均工资增长迅猛。职工工资较高的城市有大庆、鹤岗、七台河、黑河等,而职工工资比较低的城市主要有铁力、伊春、海林、虎林等,职工工资越高的城市,就对人力资源越有吸引力,也越能留住人才。从增长趋势上分析,增长较快的城市有大庆、鹤岗、七台河等,而铁力、伊春、海林等增长较为缓慢。?
(二)三次产业人力资源绩效状况?
第一产业人均增加值较高的资源型城市包括大庆、双鸭山、伊春、铁力等,而较低的资源型城市包括鸡西、鹤岗和黑河等;第一产业人均增加值增长较快的资源型城市包括尚志、宁安、五大连池等,而人均增加值增长缓慢的资源型城市包括鹤岗和黑河等。总体而言,第一产业人均增加值是呈增长趋势的,意味着第一产业人力资源绩效是提升的。14个资源型城市在第二产业上的人均增加值要比第一产业人均增加值高,而且资源型城市间的第二产业人均增加值差异也要比第一产业人均增加值的差异要大。第二产业人均增加值较高的资源型城市包括大庆、尚志、铁力、海林、穆棱、五大连池等,而第二产业人均增加值较低的资源型城市包括鸡西、鹤岗、双鸭山、伊春、鹤岗、七台河等;第二产业人均增加值增长较快的资源型城市包括尚志、铁力、海林、宁安、穆棱、五大连池等,而第二产业人均增加值增长缓慢的资源型城市主要有鸡西、鹤岗、双鸭山、伊春、七台河、黑河等。第三产业人均增加值较高的资源型城市主要有尚志、虎林、铁力、海林、宁安、穆棱等,可以明显看出,县级资源型城市的第三产业人均增加值较高,而地级资源型城市的第三产业人均增加值较低。?
上一篇:城建局加强市容管理总结
下一篇:城市轨道交通实训总结{汇总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