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AA范文大全网!

地理教学总结与反思{精选5篇}

文化的魅力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本文共计11854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48分钟。

地理教学总结与反思范文第1篇

Abstract: Introspection ability is helpful for teachers to appraise the consequences of their own behaviors in the complex teaching situation. As a result they can form good self-consciousness, intiativeness and activity to improve their own teaching practice and carry out their teaching activities better and more effectively. From the author’s opinion, the teacher need to have the introspection ability and furthmore they should improve their introspection ability in their self-development and the teaching activity. Based on her own teaching experiences, the author proposes some measures to help teachers improve their introspection ability.

关键词: 教师;反思能力;举措

Key words: teachers;introspection ability;measures

中图分类号:G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4-0240-02

0引言

教师的反思能力,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把自我作为意识的对象,把教学活动作为意识的对象,对自我和教学活动不断地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教师具备反思能力,有助于自己在复杂的教育情境中,评价自己行为的后果,形成工作的自觉性、主动性和能动性,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更好、更有效地开展教育活动。教师不仅要具备反思能力,还要在持续的自我发展和教学活动中不断提高反思能力。然而,如何提高反思能力,是教师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为此,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一些教师提高反思能力的举措。

1通过理论学习,提高反思意识

完全凭经验、没有理论支持的教学反思,只能是低水平的反思。只有在适当的理论支持下的教学反思,才能真正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在进行教学反思之前,必须要进行有关理论的学习。如教学反思的有关理论、教师专业发展的有关理论。在教学反思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制定自己专业发展的计划,提高专业发展的理论。在教师专业发展的领域上,要改变只关注学科知识的发展或工具性的教学技能的训练与提高的倾向,而要以研究为重点来关注自己专业发展的目标、内容和方式。具体来说,在专业发展的取向上,要由过去注重“知识”和“学问”转向注重“学术”和“研究”;由过去注重教师专业发展的“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目标转向研究社会、研究人的“人师”目标;由过去注重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技能内容层面转向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层面;由过去教师专业发展方式重在培训学习、知识接受为主的被动发展方面转向以参与研究、参与教学反思为主的主动发展方面。

2熟悉反思过程,实现反思价值

只有经过反思,教师的有效经验才能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才会对后续的教学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反思过程的一般步骤:首先,发现问题。教师反观自己的教育教学并梳理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先就特定的问题予以关注,并在可能的范围内搜集与此相关的资料。其次,分析问题。教师围绕所要反思的问题,通过查阅文献、观摩研讨、专访等形式广泛地收集信息,特别是关于自己教学活动的信息,然后,教师要以批判的眼光反观自己,分析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以及他人在解决这个问题时的经验与教训。再次,建立假设。教师借助当前问题的有关信息,或通过阅读书籍、请教专家、集体研讨等方式,提出解决问题的各种假设,并对假设的效果进行预测。最后,验证假设。教师建立起新的假设之后,开始策划新的行动计划和方案,并开始实施此行动,验证假设。当这种行动能够被观察分析时,教师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反思循环。这个循环不是简单的思维过程的重复,不是对反思所得认识的无尽讨论,而是通过积极的不断的自我反思与实践,使这一过程得以再生和深化,这也正是反思的价值所在。

3了解反思类型,掌握反思方法

教学反思运用范围广泛、形式多样,在日常教育教学行为研究中,用到的反思类型主要有:专题反思与整体反思;即时反思与延迟反思;课前反思、课中反思与课后反思。了解反思类型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掌握反思方法。作者通过研究,总结出以下几种反思方法。

3.1 反思总结法反思总结法是总结反思自己或他人教学实践活动中的经验与教训的方法。反思总结的内容十分广泛,可以总结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各种灵感顿悟和对教材、学生、教法等要素的理解,可以总结学生和同事的反馈意见,也可以总结他人的宝贵经验或失败的教训,还可总结教学实践中的关键事件。

3.2 对话反思法对话反思法是通过与其他教师研讨交流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使自己清楚地意识到隐藏在教学行为背后的教学观念,进而提高自己教学监控能力的方法。

3.3 录像反思法录像反思法是通过录像再现教学过程,让教师以旁观者的身份反思自己或他人的教学过程的方法。这种反思方法,往往能起到“旁观者清”的效果。

3.4 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是一种适应小范围内教育改革的探索性的研究方法,其目的不在于建立理论、归纳规律,而是针对教育活动和教育实践中的某个难以解决的问题,运用观察、谈话、测验、调查问卷和查阅文献等多种手段,分析并了解问题产生的原因,设计研究方案,以求得问题解决的方法。

4规划职业生涯,养成反思习惯

教学反思贯穿于整个教师生涯。因为教师教学的具体情境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学生群体中也会不断出现新的情况和问题。随着教育情境的变化和新的教育理念的诞生,教师必须不断地根据新的情况对自己的教学作进一步的反思,以使自己的教学适应新的情境。

教师要养成反思习惯,应该从具体的自我反省开始,如从观察学生的言行、写反思日记或教育随笔做起。当上完一节课,批评了某一名学生,或处理了一场班级风波时,留心观察每一个学生的反应,分析学生的心理状态,从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以及隐于行为背后的教育理念。除了具体的教学反思以外,教师的反思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进行。第一,对自我的认识。包括:个体内差异问题,如有关自身的兴趣、爱好、个人特征,自己的长处与短处等;个体间差异的问题,如自身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方式方法上与他人的差异等。第二,对实践活动的领悟。指对活动的性质与活动要求的认知。第三,对策略的运用。比如,进行某种实践活动总共可以有哪些方法策略,这些方法策略的优势与不足是什么,它们应用的条件和情境如何。

为了保证教师的自我反思不被繁忙的日常教学任务中断,除了随时随地进行外,还可以安排固定的时间,制定自我约束的日反思、周反思或月反思制度,形成反思的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最后,教师还可建立自我剖析档案或绘制自我专业发展剖析图,以便更好地了解自己专业发展的变化和进步情况。对自已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尤其要抓住自身生活中的重要事件,教师要据此作出关键性的决策,这些事件中有的是突发事件,有的是平常教学的事件,抓住这些事件引起反思,往往会让教师发现或找到自己发展的新空间。

参考文献:

[1]熊川武.试析反思性教学[J].教育研究,2000,(2).

[2]黄祥祥,杨翠娥.对反思性教学的思考[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4,(12).

[3]张慧琴.反思性教学ABC[J].河南教育,2002,(12).

地理教学总结与反思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方法 反思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9-0115-02

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全面展开。这给教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机遇。课程改革,需要一批有改革意识的教师来操作,从理论和实践经验上来看,教师本身的素养能否跟得上课程改革的步伐,从根本上决定了课程改革的成败。教师在面临新课程改革时,除了要认真解读、领悟新课程体系中蕴涵的思想,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接受各种教师培训外,还应根据新课程的要求,适时调整自身的教学方式,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地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方式进行反思。

一、教学反思的理论支点

20世纪80年代以来,强调培养教师反思能力的教育思潮,首先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教育部兴起之后迅速波及并影响到世界范围内的教育界。

教学反思又称为“反思性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批判地考察自我的主体行为表现及其行为依据,通过观察、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或给予肯定、支持与强化,或给予否定、思索与修正,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从而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提高教学效能的过程。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

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只有经过反思,教师的经验方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并对后继行为产生影响。他提出了教师的成长公式: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如果一个教师只满足于经验的获得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反思,那么他的旧有理念及不适当的行为就很难改变,其结果是他的教学将可能长期维持在原来的水平而止步不前。因此,“教学反思”已几乎成为衡量优秀教师的当代标准,在这一背景下,“反思型教师”几乎成为理想的教师类型。

二、教学反思的类型和内容

教学反思从时间角度,可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种类型,相应地它们也有不同的反思内容。

1.教学前反思

教学前反思的主要根据是经验,有利于对教学过程的合理设计。教学前反思这一环节,要求各位教师在对前一阶段教学工作中的信息收集、分析和总结的基础上,运用已有教学经验,并借鉴他人教学中的长处,以局外人的身份,对自己的教学准备、设计过程和结果进行分析,通过充分酝酿,反复比较、选择,形成教学设计和准备的最优化,达到最佳的教学准备状态。

2.教学中反思

教学中反思的主要根据是学生的反馈信息,有利于教师及时、自动地调节自己的教学过程,在这一环节,老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监控能力,面对课堂复杂的、动态的情况,能够敏锐地洞察,迅速地作出判断,发现问题,及时调节、修正,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3.教学后反思

教学后反思其实是对某一教学活动或某一阶段教学活动结束后,进行反思总结。在这一环节,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结束后,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反思,对教学的整体结果进行归因和评价,及时地通过自述回忆、模拟、角色扮演等形式广泛吸取有关经验,收集自己教学活动中的信息,深入细致地探讨教学中的长处和不足,总结自己的教学实践。通过不断反复地实践、反思、总结、概括,逐步提高教学水平。教学后反思的主要根据是在教学过程中获取的新信息,有利于教学经验理性化。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用在教学工作中也有深刻的借鉴意义。在三种教学反思中,相对而言,教学后反思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后,通过比较、领悟,即教后想想,想后写写,认真思考堂课的得与失,想一想,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教学情景是否和谐,学生积极性是否调动,教学过程是否得到优化,教学方法是否灵活,教学手段优越性是否体现,教学策略是否得当,教学效果是否良好。然后把这些原始材料,写成随笔记录下来,作为教师思考和创造的源泉、教科研的题材,对于教师来说可谓是无价之宝。在教学后的反思记录撰写时,我们应主要注重:

第一,反思教学中的成功之处,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触;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详细得当地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并可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

第二,反思教学中的失败之处,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对它们进行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以后再教时应吸取的教训。

第三,反思教学中的教学机智,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

第四,反思教学中学生独特的见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到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他们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将其记录下来,可以作为以后丰富教学的材料养分。

三、反思的基本方法

科学的反思方法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保证。反思的常用方法有:

1.反思总结法

反思总结法是指总结反思自己或他人教学实践中的经验与教训的方法。

地理教学总结与反思范文第3篇

关键词:教学反思;重要性;内容;载体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7-0076

教学反思是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观念、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进行创造性劳动和超越自我的过程。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上海教育研究所顾泠沅老师也说过:“反思三年成名师”。教师要不断进步,就要不断反思、反省,让教学感悟、研究反思成为教师的职业习惯和生存方式,从而提高教师的专业特质和职业尊严。

一、教学反思的重要性

1. 可促进教师成为学习者、研究者、实践者,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水平

教师必须成为研究者才能实现专业化,反思是教师成为研究者的起点和有效途径。正是作为个体的教师,通过分析和评价自己讲课中的心路历程,在反思中发现自己内隐的教育观念,进而能更为清楚地看到自我成长的轨迹和内在专业结构的发展过程,进而为更好地实行专业发展的自控和调节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正是通过课后反思,才能在教师已有的案例知识中凝炼出教学智慧,不断提升教学专业能力,实现课堂教学的高质量和教师个体的不断发展。

教学反思并不仅仅是一个人的单独活动,集体的反思性活动往往是必不可少的。集体进行教学反思还可以促进同伴互助的开展,教师主动与同行沟通、有针对性开展专题讨论,在交流中分享教育心得,利用教研活动时间,围绕自己备课中的某一问题,进行聚焦式研讨,促进教研水平的提升。

2. 教学反思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建构知识,并推进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

教学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教学过程中常会出现新情况、新问题。反思发生于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始终,是教学过程的纠偏矫正和完善,反思作为教学变革与创新的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对教学中的热点问题进行再思考,诸如如何改变角色、教学方式的新变化、课堂教学课程资源的发掘和有效利用,引导和促进学生探究、自主、合作的学习等,推进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

二、教学反思的基本内容

教师在开展反思活动时,注意形成教学反思的框架和基本切入点,教学反思的内容框架如下:

三、教学反思的载体

教师可以撰写反思文本,如教育日记、教后随记、教学课例、教学随笔等,作为体会、回忆、感想、比较、分析自身教育教学行为的载体。

1. 教育日记

教育日记是以专门的日记形式简单记载、如实反映每天的教育观察、思考、总结、反思等,理论要求不高。对教育疑惑的或已经证实的一两个事件进行深入、详细的记录与分析。包括对事件的所有可能性解释、事件的意义、已经学会的内容、提出的问题、自己的看法等。

2. 教后随记

教后随记是指在课后及时记载、总结教学得失、感想等,它的记载灵活多样,或插写在教案上,或写在课本的边角,或称课后笔记或课后分析。教后感具有即时性特点,因此反思的框架和反思点不易丢失,但由于时间紧,因此容易丢掉细节,也不易系统性、理性地分析,所以需结合其他反思形式进行补充。

3. 教学课例

教学课例针对某一节具体课的整体或某一片断进行深入细致的反思,由于有一定理性分析和认识,它不同于课堂实录或教案。郑金洲教授提出教学课例有如下三种基本结构:结构一,“教学设计总体思路+教学情景细致描述+专题教学反思”;结构二,“教学设计说明+提炼后的教学场景+总体教学反思”;结构三,“教学设计+教学片断+教学反思”。

具体内容包括:对教学设计的背景、思路与意图进行说明;描述课堂教学的实际进程;对授课过程及效果的反思与讨论,重点说明课堂教学的实际进程与教学设计有何差异,哪些地方超出了预期的范围,超出的部分是否具有教育意义;描述自己的授课感受与体验,找出令人感到兴奋和激动、沮丧和困惑的地方,对成功的地方进行总结,对失败的地方进行诊断、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与建议。

4. 教学随笔

地理教学总结与反思范文第4篇

关键词:九年级数学;学习反思;知识建构;归纳总结

九年级学生面临中考,有六册教科书的知识要整理复习,还有大量的题目要完成,学习压力很大。他们经过两年的初中生活,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数学学习方法和思考方法,尤其是在记课堂笔记、错题笔记和知识点整理等方面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就如何减轻九年级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其学习效率,基于上述情况,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做了一些尝试。

一、基本概念

一般意义上,“反思”是指思考过去的事情,从中总结经验教训。具体讲就是对自己过去的思想、心理感受的思考以及对自己体验过的东西的理解、描述、体会和感悟。“建构”,即学习者通过反思完善知识建构,促进自身发展。所谓“反思建构”,它不等同于一般意义的复习,不是对以往所学知识简单的再次呈现或题海式练习,而是一个梳理、提炼的过程。反思建构的主体是学生,体现的是“以生为本”的理念,教师只是起到辅助的作用。我们依照课时学习思考小结、单元学习反思整理和学期教学内容,以总结的方式把“反思建构”分为课时总结、单元总结、学期总结。

课时总结:是指一课时教学行将结束时,对整课时学习的回顾小结,或是联系课堂学习的内容再次强调学习的重点、难点等。课时总结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不仅是教师教学的过程,更是学生反思的过程,是学生参与学习、有效学习的过程。

单元总结:是指在学完一个单元的所有课时后,教师根据单元学习的重点、难点及单元学习要达成的目标,引导梳理、澄清该单元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等,使知识组织化,同时借助错题归类,强化知识建构。

学期总结:是指整册教材学习结束后,对学期知识内容进行回顾梳理,对解题思想和方法进行专题性的指导。通过总结有针对性地加强知识技能的巩固,最终达到提高熟练性的目的。

二、反思建构的实施策略

(一)课时总结:及时反思,当堂整合,落实每堂学习内容

1.逐层引导,递进反思,促进数学方法的有效整合。思想方法不同于一般的知识,它呈现的方式是隐蔽的,这就决定了思想方法的教学要靠平时的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知识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和概括,“已蕴含在数学知识发生、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通过学习,学生要获取重要的知识,更要体验学习、研究的方法。课堂上讲解完例题或探讨完一个知识点之后我们会引导学生进行题后反思,思考本题用到的基础知识是什么,数学思想方法是什么,本题的分析方法和解题方法在其他问题中是否也用过,等等。学生一旦懂得反思,就懂得如何解决相关的问题,就能在解题中有新的发现,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许多灵活、简捷的解法是通过反思而得到的,知识的迁移能力也在反思中得以提高。

2.抓住课堂,做好笔记,促进数学知识的信息整合。为了不增加学生的负担和提高课堂40分钟的有效性,我们认为数学课堂笔记可以完全和书本相结合,把笔记记录在教科书的相应位置。与其他学科相比,数学语言的形式更多,有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并且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比文字语言更简洁,形象。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指导学生做好课堂笔记:

(1)学会将文字语言及时转化为数学符号。教材上的定义、定理、公理等通常以文字的形式出现,要求学生实现文字、符号、图形之间的相互转换。

(2)能将课堂习题的解决方法及时记录。对例题和习题的解决,要求学生在题后及时反思,并将解决的主要思路、方法记录在相应的题后。

(3)养成能把平时学习的知识串联的习惯。现在一个课时的学习内容往往不是单独存在的,其显示的知识点、方法、思想等都能找到与本章或其他章节相应内容的联系,因此笔记的设计要有连贯性。

3.归纳整理,巩固交流,促进数学心得的深度整合。根据初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中学课堂的教学内容以及我校每节课40分钟的课时安排,我们一般把课时总结控制在3~5分钟。有了以上两个步骤的充分准备,课时总结就水到渠成了。我们会留2到3分钟让学生根据课堂笔记进行整理和重新组织,然后请1~2位学生进行笔记整理后的口头小结,其他学生在聆听过程中对照自己的笔记再次整合,使自己建构的知识不断与数学知识靠近,最终达到一致。

(二)单元总结:归纳反思,梳理纠错,理清每章知识结构

单元总结是一种主动积极的学习方法,是阶段性学习的主要标志,也是连续性的纽带。学习完一个单元之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把所学的知识汇集起来,进行整理、综合和概括,使感性知识上升到理性知识,从中掌握规律性的东西,这既是检查单元教学效果的方法,又是巩固知识的途径。为达成以上单元总结预期的效果,在具体实施中澄清归总、错题归纳可作为单元总结的基本要求。

1.澄清归总时要区别对待不同层次的学生,但是要保证每个学生能进行反思。单元总结课是单元学习行将结束时的归总阶段,我们需要指导学生依据单元学习目标,回顾单元知识要点,从“点―线―面”逐一进行分析整理,使之纵成线,横成片,从而使单元知识结构脉络分明。同时,为了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基于学生能力发展,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标,在单元总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自己把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归总为知识提要,列出反映知识间相互联系、相互对照的简表,等等。这样不仅能达到澄清归总单元知识的目的,让主动学习、学会学习在实践中成为可能。

2.单元总结采用错题归类来强化知识建构,确保数学思想渗透到“问题解决”中。到了阶段性复习时期,错题整理本将是学生重要的复习资料。如果学生学会错题整理的方法,错题整理在后继学习中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因为它可以进一步对错题进行分类,系统化,从而让学生找到自己学习的薄弱环节,对症下药。复习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复习方法是否恰当、科学,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否得到充分调动。在复习教学环节,我们利用“错题整理”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做学习的主人;在日常学习中,引导学生归类整理错题,修正知识建构,编制纠错本;阶段复习时,结合纠错本,寻找学习薄弱处,确定复习要点,巩固强化知识建构。

进入九年级,学生学习任务比较重,时间较为紧张。为减轻学生的负担,要求学生每周周末做一次错题笔记整理。为了引导学生针对错题进行有深度的反思,可以将错题笔记的形式固定成一种格式,形成一个表格打印出来。教师在批阅完作业或试卷后,选择具有典型性、启发性、创造性和指导性的题目,让学生按以下表格的要求进行错误订正。

让学生将错题剪下来贴在相应的区域,并针对错误步骤进行订正,反思自己产生错误的原因。再利用教师面批的机会帮助学生进行总结与分析,指导学生在解题后,画一张清晰的解题思路图,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和思维方法。

(三)学期总结:诊断反思,物化知识,解决每册问题要义

学期总结的实施是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现行教材为载体,师生对整册教材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进行回顾、梳理、交流、反思的过程。经过教师的有效组织,引导学生梳理和整合出一学期所学数学知识最为核心的理念、原理、策略及知识之间的纵横联系,最终将教材中的知识结构内化为自主的认知结构,用这些基本的知识框架统率其他知识。为了更加有效设计学期总结,我们提炼概括了两条学期总结的操作要点:

1.聚焦专题,逐一反思,全面梳理知识网。在学期总结中,我们让学生从整体上回顾一学期所学内容。再现一册书的内容,绝不是盲目随意地眉毛胡子一把抓,而是要通过知识梳理后的专题聚焦来明确总结的重点,更好地加强学期总结的针对性,提高效率,减轻学业负担。

一是全面整理,编织成网。如在复习“直线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时,可以指导学生设计这样一张表,把表中的空格填完后,就是一次系统的总结,这张表便于对比、区别和类比。

二是专题整理,深化学习。专题有知识型和方法型之分,知识型的专题有“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判定及其应用”“函数最值问题”等,方法型的专题有“转化与化归”“分类与讨论”等。因此,学期总结时在梳理回顾的基础上,还要引导学生依据课程标准中的学段目标、学期目标及实际学情将教材中零散的知识点罗列后再串联聚焦到一个个专题。通过聚焦专题、分块总结的方法,使学生学会用整体的视野去整理总结分散在课本中的同一知识点,学会纵向有序的比照、练习,熟练掌握,形成清晰的知识系统。这样的学期总结不仅清晰有序,而且因为专题的聚焦而使同一知识点集中放大再现,综合运用,达到突破难点、强化重点的目的,建构起一个个完整清晰的知识链。

2.知识物化,借助“题典本”建构知识网。知识物化是指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以一定的物质形式表现出来。这里所指的物化主要是学习内容的文字化。学习内容的文字化,即把学习的重要内容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便于后续学习过程的复习和巩固之用。

在具有较完整的笔记本和纠错本的基础上,再构建“题典本”――记录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典型例题。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积累了很多数学题目,把这些题目分类整理形成完整的体系,有助于复习巩固,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记忆。

总之,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索学习的同时,留给学生梳理归纳的时空,教给学生反思建构的方法,引领学生主动回顾反思、有效总结,学会通过总结把书本“读薄”,从而促进学生更加智慧地学习,更加有效地学习。同时,无论哪一个阶段的学结,都要让学生亲身经历梳理和自主建构知识网络的过程,给予他们充分展示自己个性、独立思考的空间。只有人人参与了总结学习的过程,情感、态度、学习能力才能得到培养和发展。

参考文献:

地理教学总结与反思范文第5篇

1. 课后反思能使教师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教师应该自觉地把课堂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深入冷静地思考和总结,并最终有意识地将反思结果应用于下一次的课堂教学实践中。课后反思的真谛就在于教师要敢于怀疑自己、突破自己、超越自我、发展自我、建构自我,不断地向高层次迈进。正因为课后反思具有别人不可替代的个性化特征,教师才能形成个性化的教学模式,从而形成自已独特的风格。

2. 课后反思能帮助教师优化课堂教学

教师把教学过程中预先设想到的新颖的情境引入法、留有悬念的结束语、或者对偶发事件处理的巧妙方法等,如果在课后做好记录,就可以在今后教学时借鉴使用,也可以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当然,“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再完美的课堂教学总会有点滴疏漏、失误之处。如在课堂教学中,没有照顾到学困生、合作学习没有达到实效、对学生的评价语不够恰当、没有及时解决学生的提问、探究性学习不够到位等,教师也应在课后及时记录下来,并对这些问题作深刻的剖析,为今后进一步的改进做充分的准备。

3. 课后反思能提高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

作为教师,理论知识和专业水平固然重要,但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更必不可少。如果缺乏对日常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和不断积累的意识,教师很难掌握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只有反思,教师才会不断地剖析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优缺点,细致、冷静地加以推敲,具体地对于某一单词的教授,某一教学环节中学生的质疑,甚至某一个辩论回合展开思考。在反思中,已有的经验得以积累,成为下一步教学的能力,日积月累,这种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将日益形成。

二、 教学反思的内容

1. 反思新教材的使用

新课标对教材的使用提出如下建议:教师要善于结合实际的需要,灵活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内容,编排顺序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适当地取舍或调整。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师可以删减教材中难度较大的内容,并根据学生的英语实际水平补充一些适合学生水平的听、说、读和写的内容。

2. 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

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主要是反思自己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充当的角色。课改要求教师的角色更为丰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是学生学习行为的研究者、资源的提供者、学习的督导者、学生的指导者、课堂的管理者、课堂活动的组织及参与者。也可以把老师与学生的关系理解为导演或观众与演员的关系,或者理解为教练员与学员的关系。教练员的职责就是训练别人掌握某种技术,从而提高某种技能。外语作为一门工具语言,其实践性非常强,要使学生掌握听、说、读、写、译的技能,必须要让学生参加大量的语言实践活动,以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译能力的全面提高。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不断反思,以免无意识地回到“一言堂”课堂,或者又不自觉地充当了课堂的主宰角色。

3. 反思课堂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

英语课堂教学目标主要包括听、说、读、写四个维度的技能目标。检验课堂目标是否实现,即是否达到预期设计的课堂教学效果,可以通过口头测试、书面测试以及课堂互动情况来感知,这些检验可以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之中。教师可根据教学情况进行适时判断、反思总结,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比如判断课堂是否需要临时中断,对自己讲过的内容是否需要重新强调,或对部分内容进行再次操练,直到学生熟练掌握为止等。

三、 教学反思的方法

1. 写反思日记

反思日记有课后教案、教学日志、教后感知等形式。写反思日记就是记下自己在一堂课、一天或一个阶段中对课堂教学的感受和体会,它能为反思性教学提供最真实和最原始的材料。其实,这是在强调课后备课,以便进一步修改和完善教案,把自己上课时遇到的突发问题或值得深思的现象详尽、及时地记录下来以便对其进行不断反思、总结,从而扬长避短,以便于今后教学的提高。

2. 参加集体备课

一个人的智慧和能力是有限的。教师通过集体备课,发挥大家的智慧,集思广益,是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和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有效途径。在这个过程中,就某一问题、某一专题或某一章节、某一单元,大家各尽其能,各显神通,正是彼此学习的好机会。教师通过学习后反思,找出自己与他人的差距,制定缩短与他人差距的计划,继续再学习,有利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3. 调查与问卷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