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AA范文大全网!

地理半期总结范文精选{精选5篇}

雨巷诗人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本文共计15591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63分钟。

地理半期总结范文第1篇

(一)、思想工作

1、班风、学风建设

良好的班风,学风是胜利的保证。全体师生都应高度重视班风、学风建设。应加强对学生的正确引导,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和优秀学生的带头、榜样作用,切实搞好班风、学风建设。

良好的班风要求:

树正气,以讲政治、讲纪律、讲学习为德;以关心集体、团结友爱、互帮互助为乐;以积极向上,勤奋努力,成绩优良为荣。整个班级体班风正,显得朝气蓬勃。

良好的学风要求:

有理想,能够持之以恒的努力学习;有毅力,能克服困难,坚忍不拔的钻研学习,有方法,能抓紧时间,讲求效率,毫不懈怠地学习;有竞争,能你追我赶,人人争上游。整个班集体学习风气浓,表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2、班主任工作

班主任是一个班的领路人,班主任的工作直接相关一个班的班风、学风建设,至关重要。

班主任的工作做到“五要”:

班主任要深入教室、寝室、操场等学生生活学习的地方,多调查研究,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搞好班风

班主任要善于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每学期至少找每个学生谈话一次,对学生进行鼓励、鞭策和心理疏导,让学生“自知之明”。

班主任要关心学生身心健康,切实帮助学生解决思想、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

班主任要适当组织主题班会,周末晚会等人人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调适学生的心身。(每周至少一次)

班主任要带领全班同学进行课外体育锻炼(每周二次,每次半小时),增强学生的体质,消除学生大脑的疲劳。

3、科任老师配合教育

全体教师均是教育工作者!科任教师在做好教学“六认真”的同时,要善于观察、分析学生的状况,通过学生课堂精神状况、作业质量、考试成绩等问题的表象,分析、把握学生的思想,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教育和心理诱导;切实帮助学生解决思想、学习和生活的困难,让学生精神饱满来学习,斗志昂扬去竞争。

4、健康心理、健全人格培养

学生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对学习的成功、人生的辉煌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有关心理培训和心理疏导。

开设心理咨询室,请大学心理学毕业的教师尹超和邵成俊作心理咨询教师。

开展“对‘逆反心理’的认识和修正策略的教育”。

开设“克服心理焦虑、增强心理承受能力”的专题讲座(第五期半期后)

开设考试“应考策略”的专题讲座(“一摸”前)

开设“人际关系谈”专题讲座(第六学期初)

开设“科学用脑,提高学习效率”专题讲座(第五期半期前)

开设“如何填好高考志愿”的专题讲座。

5、学生身理的调适

学校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保证学生的饮食、住宿的安全和舒适。

家长为高三学生提供经济保障,适应改善高三学生的伙食

学生要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调适身心,消除大脑疲劳。

全体教职工均应关心学生的生活和健康,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6、家长座谈会:

学校要积极寻求社会、家庭对学生教育培养的支持,高三拟开三次家长座谈会。

第五期半期后家长座谈会,让家长明确对高三学生的教育和管理的特点及方法,明确子女升学应奋斗的方向,教育家长鼓励子女升大学,为子女提供精神鼓励和经济保障。

第六学期初(第五期一摸考试后)家长座谈会,进一步明确抓保对象,了解学生状况,积极配合老师给学生添活力,增措施促效果。

第六学期高考填志愿前家长座谈会,指导家长明确对填高考志愿的认识,让学生填好高考志愿。

二、教学工作

思想工作的落脚点是搞好教学工作,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搞好教学工作的重点,是完成目标任务的关键。因此,我们要有切实可行的措施,抓好教学工作。

1、时间安排

整个高三年级各科在第五学期半期前结束新课,半期后进入全面系统复习阶段。

各科订出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在时间安排上要留有余地。

为了有针对性地搞好复习教学,教师在解答近十年的高考题的基础上,在第五学期半期前解答四套“新课程”卷的高考试题。

2、做好“六认真”工作

教师要切实做到“备课、上课、作业布置批改、辅导、检测、评讲”六认真。

教师要有具体、规范的备课本。

要备好、上好复习课、练习课、评讲课。复习课要注重知识的条理、系统化。练习课既重知识、又重能力训练,题目的设计要有梯度。评讲课要统计采样,对错得多的题详讲,不平均分布力气,不管学生是否能做均讲一遍;对典型的错误要进行个案分析;要注意分析思路和解题方法的引导,不照本宣科,这个题就是这个答案、就这样做或把重点放在运算过程式的讲评;要作“试题评讲”,对试题特点,对知识和能力的要求,对试题的不足作概要介绍;对错误多的题类,要重新设计针对性训练

作业要批改,几尽力全批全改。要有错题本。做好学生错题记载,以便评讲或重新设计针对性训练。作业不能不改或很少批改、只作评讲,这样,没有针对性,无法提高效率。

辅导要落实到位,要定出“辅导对象,辅导时间,辅导内容”。加以落实,并做好“辅导对象、时间、内容、效果”记载。

检测要认真组织,严格监考,认真阅卷和评析。

要进行仿真性考试和训练,要锻炼学生的解题的速度、思维的敏捷性和严密性、计算机的准确性;特别要锻炼学生读懂题、发掘出题中的隐含条件,努力钻研和分析题意,建立起条件和结论联系,解好综合题的能力和“韧性”。

半期考试后开始组织月考。师生均应把月考和三次模拟考试当作高考来对待进行心理素质、应考策略等全方位的锻炼。

3、集体备课

发挥年级教师集体的优势,取长补短,互帮互学。各科每周集体备课一次。做到同科“教学内容、教学资料、教学进度、教学策略、教学检测”五统一,确保该科全年级的教学质量得到整体提高。

4、办好“两类”辅导

为了遵循因材施教、分层教学的原则,各班在狠抓基础的同时,以年级为单位,办好两类辅导班:尖子生班、中等生班。根据高考改革的方向,要达到辅导班应有的效果,实现高考超额完成目标任务,辅导班应提升辅导教学的重心。

尖子生班,把他们全体作升本科大学的对象加以培养,主要培养他们解中高档综合题的能力。理科尖子生班(1——7班)由拟升本科以上的65名学生组成,此班命名为辅导一班。文科尖子生班(8——11班)由拟升本科以上的66名学生组成,此班命名为辅导二班。

中等生班,把他们全作升专一以上的对象加以培养,此班既重基础又重能力。主要培养他们解综合题的能力。理科中等生班由70人左右组成,命名为辅导三班,文科中等生班由60人左右组成,命名为辅导四班。全校本科按现状前130名,专一按前300名分类。辅导班具体安排如下:

科目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政治

化学

历史

生物

时间

星期日晚

星期日下午

星期日下午

星期二晚

星期三晚

星期四晚

6∶20—7∶50

2∶20—3∶50

4∶00—5∶30

6∶00—7∶00

6∶00—7∶00

6∶00—7∶00

地点

辅导一班在初中部旧楼底楼第一间

辅导二班在初中部旧楼底楼第二间

辅导三班在物理实验室

辅导四班在化学实验室

教师可分工负责辅导内容,可适当复印有关辅导资料。(辅导教师按补课给待遇)

5、补拜科

确定补拜科的对象。找对象谈话,指出其拜的科目及其方面,分析原因;鼓励对象树立信心,确立奋斗目标;落实时间个别辅导,切实帮助。

6、增时间

学习的竞争,是时间、智力、体力、情商的竞争。在可能的范围内,增加学习时间,是提高教学成绩的重要措施。

由于本年级使用新教材的过渡教材,同以往年级比,缩短了半个学期的总复习时间。因此,拟于第五学期后的寒假补课12天。

第五期半期后,通校生晚上一律上3节晚自习,于晚上9:40下课时离校回家。

中午强化学生休息睡觉,以饱满的精神来迎接下午和晚上的学习。

第五期半期后,住校生晚上从9:50至10:40加上一节晚自习。

三、教学管理

良好的管理是落实教育教学措施,超额完成升学目标任务的保证。通过管理出质量、出效益。、

1、认真填写教育局《高中毕业班工作手册》

重视教学过程的管理。通过填册,来督促鞭策教师落实有关常规工作。

2、开好调研“五会”

(1)、班主任会

高三拟召开四次班主任会工作研讨会。班主任介绍班级情况,交流班级管理的经验,年级负责人提出对班级管理的要求和措施。

(2)、科任教师会

分科召开科任教师会。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了解和解决科任教师提出

的问题,指导科任教师搞好学科教学。

(3)、班科教师联系会

高三各班拟召开四次班科教师联系会,第五期半期后,一摸、二摸、三摸后。交流学生的表现情况和管理措施,协调各科间的教学;班科教师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共同搞好对学生的教育教学工作。

(4)、年级学科负责人会

高三拟召开三次年级学科负责人会。

第五期初召开一次,了解各科教学进度等教学实际,对新课教学时间,年级集体备课,教辅资料的选用等提出要求。

第五学期半期后,召开一次落实各科复习计划及其相关工作措施。

第六学期初召开一次,听取各科复习进度、复习计划的修订及其相关工作措施的进一步落实。

(5)、学生座谈会

每月召开一次学生座谈会,了解学生学习的实际,收集对教师教学的意见、建议。

3、检查小陈老师工作室原创

定时与不定时相结合,通过听课、查资料、听取学生意见等形式检查教师落实教学“六认真”的情况,完成教学计划的情况,教学质量的情况。

4、督导

通过表扬、批评等手段,督促教师勤奋工作,提高工作效率。通过对学科的调查研究,具体指导教师搞好学科复习计划。

5、奖惩

地理半期总结范文第2篇

“逝者如斯,不舍昼夜。”弹指间一学期就这样过去了,在过去的这一学期里,我校在上级党委和学校主管部门的领导下,教师发扬“求实、务实”的工作作风,学生乐学,身心健康,整个学校出现了朝气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取得了斐然的成果,受到了上级领导、社会、学生及家长的好评。

一、教师团结协作,教学效果好。

本学期,我校上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共三十多人,其中青年教师占了大多数。大家不分年龄大小,共同进步。首先,每个同志转变了教学观念,用先进的现代教育理念来武装自己的头脑;其次,相互听课,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本学期大家均参加了教学竞赛活动,同时又是教研活动,由教导处牵头,教研组具体实施,使我校教研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每次教研活动教师们积极主动,课堂上师生互动好,课堂气氛活跃,和谐,学生注意力集中,且学校领导积极参加,教研活动以该科教师为主,但又不分文理科,该节课无课教师人人参与,人人发言,取他人之长,补已之短,到达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各年级同科教师资料共享,特别是数学科,历史教师配合好,初三、初一数学名列全区第一,初一历史名列全区第二其余学科分别为:二年级地理3名,三年级语文第2名,三年级物理第3名,三年级体育1名。

二、学月考试不走过场,教师认真负责。

本学期,我校坚持一月一次的调研考试,每次考试之后,各年级组认真小结,找准问题的原因,及时改进不合理的教学方法。特别是初三调考,每次考试之后人人发言,人人进行试卷分析,一调,二调,三调考试,我校均获得全区1——2名的好成绩,并把我校务实管理,狠抓教学质量的经验在区校长及年级主任会上交流,受到领导和同行的好评。每次学月考试、半期考试、初三调考、期末考试,对于年级前10名,班前10名,每生学校均给予奖励。并在家长会上发奖,戴红花。本学期我校开了2次家长会,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应。家长对我校的管理,质量是满意的。

三、教风、校风、学风、班风可喜可贺。

教风方面:本学期我们一如继往地坚持了白天坐班制,上班时间教师们认真备课,批改作业,认真上课辅导学生,基本杜绝了该到堂上课而不上课的现象。教师教风好。

校风方面:坚持了周一例会及升旗仪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的教育,学生人人懂礼貌,无打架斗殴现象,基本杜绝了旷课迟到的现象,学生做到了不出校门。每天中午学校广播室按时广播,或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或播放小知识,新闻,小故事,或宣传“非典”知识,或播放歌曲,使学生身心得到了净化,学校清洁卫生好,坚持每天打扫三次,学校花园花草树木郁郁葱葱,瓷砖洁白无瑕,课间操天天坚持,总之,我校的校风非常好。

班风方面:好的校风,离不开好的班风,好的班风离不开班主任教师和科任教师的辛勤耕耘。本学期班主任认真负责,把学生视为自己的儿女,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已蔚然成风,耐心细致地做学生思想工作,由于突遇“非典”,班主任坚持晨检晨测,认真填学生健康卡,不厌其烦,兢兢业业。学生发烧,干咳,立即送医院治疗,学生家长返乡,我校摩托车队立即送学生回家留观,并耐心解释,无一次和家长发生冲突,顺利渡过了难关,学生请假,旷课,年级主任协同班主任立即家访,使我校巩固率创历史新高。特别是三.三班凌云教师班主任工作做得特好,功不可没,班主任工作评比中名列第一,总之,在教师们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班风好,学生身心健康。

学风方面:我校学风浓厚,每天早晨,有早自习的教师早早到校,组织学生早读,在公路上均能听到学生朗朗的读书声,看到年级主任巡视的身影。

地理半期总结范文第3篇

一、从方志的发展看:志、史相伴而行

一般来说,志书经历了全国性区域志、地理志、图经、地方志的发展阶段。按其发展的成熟程度而言,大致分为汉唐魏晋南北朝的形成与初步发展时期、隋唐宋元的完善与成熟时期、明清的全盛与方志学形成时期[2]。如果把民国后方志学的发展也包括在内,则有民国与新中国成立后方志与方志学的现代形态转型,并获得大发展的时期①①。在方志学形成独立学科前,方志的发展与史学的发展是并行的,有时甚至是合一的。严格来说,被称为志书渊源的各种先秦古籍其实都只是在某个方面具有后世志书的因素。真正形成约定俗成的体例,并且有广泛记载内容的志书是在汉以后。班固《汉书?地理志》从方志的角度来说是一部以当时行政区划为纲的全国区域志,从史书的角度来说,首创后世历代正史地理志体例,“为各朝代汇纂图经总集、地理总志创立了模式”[8]。西晋挚虞作《畿服经》,该书除叙述地理风俗外,还增添“先贤旧好”等人物事迹,开创了方志记载人物事迹的先例,从而突出了记史的属性,为历代方志学家盛赞。我国最早以志名书者为西晋常璩的《华阳国志》,该书集历史、地理、人物于一编,从而具备了方志的雏形,被认为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较完整的一部地方志。而这些公认的方志古籍同时又是非常著名的史学名著。隋唐宋元时期,地方志经历了图经到方志的阶段。唐宋元中央政府都制定了较为完整的图经定期编呈制度,并出现了许多重要的图志、图经和方志,如唐李吉甫纂著的《元和郡县图志》、宋李宗谔等编纂《祥符州县图经》,元札马剌丁等主持编撰的《元一统志》等。从体例上看,唐代形成了图、志兼括之体,《元和郡县图志》是其开创之作,宋《祥符州县图经》继承此体;到南宋,志书体例已有平列门目体、纲目体和史志体三种类型,完成了古代图、志、籍的融合。从内容上来看,这一时期志书都从偏重地理记载转向人物、政事的记录。这一时期的方志作者大都将方志纳入史书行列,认为“史志同义”。元代张铉在主修《至正金陵新志》以志拟史,他对该志各部分的作用进行了如下表述:“首为图表,以著山川郡邑,形势所存;次述通纪,以见历代因革,古今大要;中为表志谱传,所以极天人之际,究典章文物之归;终以摭遗论辨,所以综言行得失之微,备一书之旨。”他将司马迁著《史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思想引为撰志宗旨,并一反修志“隐恶扬善”的传统,提出志书应实录“是非善恶”,尤其是人物志,要“巨细兼该,善恶毕著”[9],这也是把史家“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笔风运用到修志实践中,将方志修为信史的一种尝试。由此可见方志书与史学之关系。明清时期是中国方志发展的全盛时期,也正是在这一阶段的后期,形成了具有独立地位的方志学。然而即使是已经独立发展的方志学,其与史学的联系也是极为紧密的。这突出表现在中国传统方志学的开创者之一章学诚的方志学理论中。章学诚在其重要的史学与方志学理论著作《文史通义》中论述了志书的性质、编修原则与方法。他认为,“有天下之史,有一国之史,有一家之史,有一人之史。传状志述,一人文史也;家乘谱牒,一家之史也;部府县志,一国之史也;综记一朝,天下之史也。”[7]因此,他认为志书就是“一国之史”,即古代“列国史官之遗”。据此,他主张修志应该遵循史家修史的原则与方法,即要有“史家法度”。从他论述的修志原则与方法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实际上就是认为修志即为修史。由此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方志学与史学的紧密关系。

二、从方志学的转型看:志、史互相促进

19世纪末到20世纪上半期,随着西方进化论思想传入我国,传统史学与传统方志学都遭到了猛烈的冲击,因而发生了史学与方志学由传统形态向近代形态转化的现象。在这一历史过程中,方志学与史学互相促进,从而形成了近代方志学与近代史学。为进化论在中国传播作出重大贡献的梁启超于1902年写了《新史学》一文,最早提出了“史学革命”的口号。他将进化论理论来改造中国的旧史学,提出了“民史观”,主张重视下层民众在史书中的地位和作用。其后,他撰写了一系列方志理论著作,主要有《清代学者整理旧学之总成绩———方志学》(1924年)、《说方志》(1924年)及《龙游县志序》(1925年)。他在《清代学者整理旧学之总成绩》中将“史学”、“方志学”、“地理学”并列,最早提出了“方志学”这一概念。他在《龙游县志序》一文中借评价《龙游县志》的优长,对传统方志学理论进行了总结,并在方志学理论领域进一步阐发了他的“民史观”。他对旧志书中“一般民庶,概付阙如”表示不满,而极力赞赏《龙游县志》“根据私谱,熟察其移徙变迁消长之迹,而推求其影响于文化之优劣,人才之盛衰,风俗之良窳,生计之荣悴者何如。……其功用则抉社会学之秘奥,于世运之升降隆污,直探本源”。同时,他又论述了“志”与“史”的关系:“有良方志然后有良史,有良史然后开物成务之业有所凭借。故夫方志者,非直一州一邑文献之寄而已,民之荣瘁、国之污隆,于兹系焉。”[10]然而,梁启超基本上是在“新史学”的范围内,“从史的角度对方志学进行探讨”[11]。虽然其理论对于方志学的近代转型有着重要的影响,但他本人似乎并没有自觉地意识到这种方志学近代转型的趋势。

较早地认识到方志学近代转型的趋势,并正确地指出这一趋势的是我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方志学家傅振伦先生。他在1928年写的《修志刍议》中指出了这一趋势:“今则新史学出而志亦当与之俱变其体例矣”,“志犹史也,近世且有科学化之趋向矣。则今之修志,其必以社会体相之‘志’为重心也审矣”,“书之作也,必应乎潮流。则方志之修订,不宜专详沿革与地舆矣。即虽不能完全与新史学相吻合,亦必求其近似而已。”[12]1935年他在其出版的《中国方志学通论》一书中对修志工作不注意新史学潮流,不符合新史学体例的现象进行了批评:“近人即昧于先哲志乘精义,又不讲求新史因素,操觚修志,每斤斤于文字之雕饰,抹煞事实,或广录载籍,忽略现代,自以为工,实深乖史体,余则极力矫成之。”[13]与傅振伦先生一样,李泰棻先生也是在进化论的影响下,在“新史学”思潮的推动下致力于方志学的现代转型。他认为:“一切现象,不外二种。一曰循环状,一曰进化状。……学之属于循环状者,谓之天然学;学之属于进化状者,谓之史学。故史者,研究进化之现象也。”既然“史乃记载及研究人类进化现象者,然则方志亦必为记载及研究一方人类进化现象者无疑。”[14]在此基础上,他对方志学的改革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如他在《方志学》一书中,专列“应增社会经济之资料”一节,强调“社会经济,在今日应为全志骨干。吾人之衣食住行,商工各业,经过先民若干努力,始有今之文明。修志者,自应将以上各事,追述经过。至少亦须将现代社会经济,全部编入。”[14]其他如黄炎培、黎锦熙、顾颉刚、于乃仁等都主张在地方志中“扩充社会及经济史料”,以适应进化论对史学提出的新要求。

由此可以看出,当时方志学的发展实际上是“紧紧跟随‘新史学’而反思、扬弃传统方志观,以求与中国历史学同步向现代转型”[15]的过程。值得注意的是,当时一些方志学家已经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并试图用这一科学理论指导地方志的编修。如傅振伦先生在1930年写的《编辑北平志蠡测》中指出:“居今修志,应加改革。宜除道德之空谈,侧重于物质方面。自马克思唯物史观表扬于世以来,而‘社会嬗变(社会之嬗变,即人类之历史),恒视经济之变更为转移’之理大明。故欲阐明事理,须求当代经济状况。今后必加强于地理之自然资源、人文地理以及扩充旧日史志食货门类目,诚当今日修志之要义矣。”又说:“自唯物史观之说兴,历史始可以一定之法则解释之,而史学遂成专门之学。唯历史之科学化也,则必:第一,须为实录;第二,须注意进化方面;第三,须作真理规律之探求。此外又须兼重科学之记录。”因此,志书中各种专志,“凡独立成为专门之学者,亦应叙其源流,详其嬗变之理”[16]。这说明,随着新史学思潮的兴起,马克思主义史学及其理论也对方志学产生了积极影响。这一动向预示着方志学现代转型的一种更加光明的未来。当然,方志学的转型及其发展对史学的发展也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这主要表现在方志学的近代转型推动了民国地方志的大量编修,从而为史书的编著提供了大量地方史料。当时的方志学家大都认识到“方志为国史资料所出”,因而搜集地方资料非常广泛细致,“以为国史约取余地”[17]。特别是转型后的方志大量记载和收录了地方社会、经济方面的资料,这些都为史学研究提供了难得的资料。民国时期的中国近代史研究很多都利益于地方志中的资料,如罗尔纲先生的太平天国史研究,他在民国时期就出版了《太平天国史丛考》、《洪秀全金田起义前年谱》、《太平天国金石录》、《太平天国史考证》、《太平天国广西首义志》等,还出版了称为兵志系列的《绿营兵志》、《湘军新志》、《晚清兵志》三种。这些研究成果中就引用了大量晚清和民国时期的地方志资料。民国地方志还记载了各地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大量史实。如广西《桂平县志》记载的太平天国运动史料、河北《固安县志》、《琢州志》、《霸县志》记载的义和团史料、《黑龙江志稿》和《瑷珲县志》记载的沙俄入侵黑龙江以及边疆军民反侵略斗争的资料。这些都为史学工作者研究这些历史事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建国后,在整理地方志基础上编纂出版了许多地方志专题资料,成为史学研究的重要资料来源。

三、结语

地理半期总结范文第4篇

突出新课程改革工作重点。全体教师认真学习新的课程标准,领会其改革的精神实质,科任教师熟悉新教材,逐步摸索出适应新教材,适应我校学生特点的教学路子,重视学法指导,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各备课组抓好教研活动,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校本研讨活动。写出了新课程实施计划和总结。

二、关注课堂教学,抓好教学质量

学校的教学工作都围绕提高教学质量这个中心,学校本期制定了教学目标任务,各年级对目标任务向班级和学科教师进行了分解,学校对上期市县教学质量监控考试的质量情况向全校老师进行了通报,各年级、各学科组召开了总结会,制定了本期教学计划,拟定了措施。老师们向课堂要质量,大力进行教学改革,各备课组教师精心设计教案,合理安排教学的各个环节,利用好教材中所蕴涵的思维发散点,充分展现学生的知识构建过程,培养学生乐思、善思的学习习惯,贯彻“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自主学习,当堂训练”这一课堂教学模式。习题精选,题量适中,评讲及时,因材施教,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三、充分发挥教研组、备课组的职能作用

加强教研组建设,规范教研组活动,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教研组管理制度化、科学化,教研组长担负起组织本学科教师进行教学研究、教学改革、教学业务管理等职能的作用。重点抓集体备课、教法研讨、命题研究、质量分析。做到有针对性,有实效性。同学科教师加强沟通,充分发挥了团队作用。充分发挥备课组的作用,各备课组认真制订活动计划并积极实施。强调备课组长是第一责任人,抓细抓实集体备课各个环节,探索提高集体备课实效的新路子。学校进行了学月教学工作全面检查。

四、强化教学常规管理,规范教学行为

坚持依法治教。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加强实施新课程的组织领导和新课程设置管理。继续细化教学管理。着力抓好教学六认真。进一步完善和修订教学常规的要求,以加强教学六认真工作的常规管理为重点,不断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将教学常规工作落到实处。针对调研和巡课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将情况向全体教师进行通报分析,进一步规范了教学行为。

五、搞好考试安排,严格考试管理

严格各类考试的考务工作。对重大考试进行监考的考前培训,如初三地理、生

物学业考试,强化考纪教育,增强考试的严肃性,确保考试的客观、真实、有效。严格考试管理,对监考教师的监考过程进行严格考核。加强了教师教学质量监控,对考试情况及时召开各年级的教学质量分析会,以集中分析和分班、分学科分析相结合,面向全体进行教学质量跟踪调查,切实关心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六、认真组织各级各类教研活动

开展了星级教师示范课活动、组内教师公开课活动、学区、校际教师观摩课活动和县级优质课活动的选拔活动,做好县、学区等各级教研活动的组织工作。承办县优质课评选活动和县讲师团送教下乡活动,组织我校部分教师到三柏学校送教下乡活动,与学区联合开展了课堂教学观摩活动,通过这些些活动,促进了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加强了校际间的教育教学交流。07年秋季在三台县教研室组织的优质课竞赛中,我校获学科一等奖的教师有10人,学校教师被教育局聘为特约教研员1人,被聘为县联合教研组成员6人。

七、毕业班工作紧张有序

毕业班工作“紧张、有序、科学、高效”。根据中考改革的形势及时调整备考策略,优化教学行为。充分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切实优化课堂教学,向45分钟要效益。所有初三老师有质量意识,名牌意识,危机意识,忧患意识,认真研究中考形势,认真研究考试策略,千方百计提高初三毕业班的教学质量。初三年级在于校长、李主任、罗主任的带领下,制定了年级管理方案、考核方案,落实了目标责任制,进行了学月定时作业,召开了班主任、学科教师和学生会议,管理到位,效果良好。

八、开展校本培训,提高教师素质

学校着力打造一支崇德尚美、才高艺精的教师队伍。开校初,学校对教师集中进行校本培训,首先是对教师进行师德培训,培训教师必须具有“三心三爱”即终身从事教育事业的决心;艰苦奋斗,不畏艰辛,开拓创新的进取心;对学生高度负责的责任心,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学校领导、优秀教师认真开展了对青年教师的培训,在思想上引导。组织青年教师教育政策法规,学习师德规范,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在活动中指导。学校开展一系列有利于青年教师成长的活动,如青年教师达标考核活动,业务能力考核活动等,指导青年教师钻研教材、教法、进行教学改革,提高业务能力。榜样激励。学校善于发现青年教师的闪光点,适时予以表彰。在制度上督促。学校指定了《教师聘任考核方案》《星级教师评选方案》和《青年教师交流方案》,对青年教师的学习、工作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

九、重视教学反思,提高教研水平

反思是教师对教学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它是校本教研最

普通的形式,按教学进程,要求教师在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进行反思。教学前,反思教材、学生、教法三大教学要素,使教学方案具有针对性和前瞻性。教学中,要求及时、自觉地对师生的行为进行反思,不断调整教学重心和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教学后,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批判性反思,使教学经验理论化。通过反思,教师的教学能力有了明显提高。每期学校要求教师每月写一篇教学反思文章,教研组每月开一次教学反思总对会,教导处每月出一期课改快报。

十、开展教师论坛,促进教学交流

教师论坛活动在周前会进行,教师按安排轮流演讲,每次发言教师两名。论坛内容主要是一周以来的教学心得、教育故事、教育反思、课程改革、教育信息、学科探索和学校管理。教师大会的第一个议程即为“教师论坛”,论坛教师发言时观点正确鲜明,论据充分有力,能紧密结合教学实际,通过这项活动,老师们能够在论坛中反思教育教学,传播先进的教育理念,讲述亲历的教育故事,给教师以亲近感、亲切感,促进了教育教学交流,让教师们分享了教育的成功与喜悦,在倾听和诉说中,探究了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

十一、学习洋思经验,搞好教学改革

学校将学习洋思经验与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结合起来,将对洋思教学的研究作为校本教研的一项重要内容。学校派出了分管教学的领导到洋思中学现场观摩学习,印发了洋思中学管理、教学的多篇经验文章,开展了学习洋思的专题讲座,分教研组观看了洋思课堂教学范例录像,结合我校管理、教学实际开展了大讨论、大反思活动,学校要求每位教师写出了学习心得体会。学校制定了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确立了“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自主学习,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学校要求教师统一坐班、集体备课,集思广益,资源共享,及时进行学生研究,教材研究、教法研究、学法研究。从而真正做到“教师备课花时间多,讲课花时间少”,改变了过去那种“教师教得很主动,学生学得很被动,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悠闲”的现象。通过学习洋思和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教师们树立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形成了科学的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十二、重视学情调查,研究学生情况

学校分学月、半期、期末对学生开展学情调,对学情情况分类进行归纳,及时反馈到相关部门、教研组进行研究,及时调整教育教学手段,改进教学方法,特别注重对学困生和留守学生的调查,从生活情况、学习情况、心理素质多方面进行研究,准确地发现问题,及时地采取措施,这样,"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十三、不足之处

1、今后还要进一步加强学习,不断探索和吸收科学的管理理念和方法,

提高管理水平。

2、在计划、安排工作时还要注意多思考、多商量,以便更周到、更细致、更完美。

3、要进一步实施好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建立和完善有关制度,落实检查和考核。

4、结合学校实际,加强课题研究,求真务实。

5、加强对新课程的培训、指导、检查,切实转变师生教学观念。

地理半期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绩效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世界各国企业都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国内和国际市场竞争。为了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和适应力,许多企业都在探索提高生产力和改善组织绩效的有效途径,组织结构调整、组织裁员、组织扁平化、组织分散化成为当代组织变革的主流趋势。在这一背景下,研究者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提出了“绩效管理”的概念。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和90年代早期,随着人们对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实践研究的重视,绩效管理逐渐成为一个被广泛认可的人力资源管理过程。?

1影响企业绩效管理实施的因素?

1.1管理观念落后?

目前,在我国的企业中,管理的观念还比较落后,现有的管理基础无法支撑绩效管理的顺利实施,而且往往管理层对绩效管理重要性的认识还停留在比较肤浅的水平上。由于管理观念的陈旧,管理者的思维方法和行为方式不能跟上时代的潮流,不能前瞻性地看待管理的问题,不能资源接受新的管理观念和管理方法,视绩效管理为多余,为工作的额外负担。观念的问题是企业实施绩效管理之路上最大的障碍和绊脚石,要想使绩效管理得到有效的实施,必须强调全员的绩效意识,改变管理者的观念,搬掉这块绊脚石。?

1.2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一方面,人力资源管理的地位比较尴尬,在许多企业里,人力资源管理仍然停留在人事管理的层面,人力资源管理者忙于具体事务的处理,继续充当着高级办事员的角色,其权限和工作积极性都受到了诸多的限制。由于人力资源管理者的尴尬地位,使得他们的威信不足,说服力不够,因此导致了组织实施绩效管理的力度跟不上,在推销绩效概念和绩效管理体系的实施上都遇到了很大的障碍。另一方面,在许多人力资源管理者的头脑中,绩效也还只是一个概念,绩效管理的意识还仅停留在绩效考核的阶段,不能系统地理解绩效管理的过程,曲解了绩效管理的理念,认为绩效管理即是绩效考核,只要达到了考核的目的就可以了。人力资源管理者往往比较喜欢务实性的东西,排斥理论的研究。这种务实的想法和做法,使得人力资源管理者在追求绩效的过程中走入了自己设定的陷阱,走入了误区,错误地认为绩效考核的成功就是绩效管理的成功,绩效表格设计的优秀即是绩效管理的优秀。这种务实与急功近利使得人力资源管理者不能练好内功,不能做出优秀的绩效管理体系和实施方案,不能有效说服直线管理者,导致了说服力不足,自信心不足。?

1.3管理层级职责不明?

在绩效管理这个问题上,许多企业的高层领导者只是给予了一般的支持,没有真正地把绩效管理当作一件重要的事情来抓,导致了领导支持乏力,并由此造成了绩效管理的推进者——人力资源管理者的执行力缺乏。由于许多企业不能系统地看待绩效管理,不能将绩效融入管理的过程中,只是为管理者提供了简单乏味的绩效考核表,空洞且缺乏说服力。绩效管理的过程也相对简单,缺乏过程的沟通和辅导,只是认为必要的时候,才组织一些填表和考核的工作,造成整个绩效体系的单一性和缺乏吸引力。由于可能会成为利益冲突的焦点,员工本身就比较厌恶绩效工作,再让他们填一些繁杂的表格,往往更增加了他们的厌烦情绪,给各层级管理者的逃避造成了口实。所以,各级管理者们以“没有时间”为由排斥这种单调划一的绩效考核也就不足为奇了。?

2政府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公务员招聘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前瞻性。政府部门中的招聘需求来源于组织职位的空缺,不存在什么招聘计划,这与竞争激烈的社会是不相适应的。企业招聘具有前瞻性,人力资源部门会根据环境的变化,确定组织的人员需求,使需求和组织战略相适应。?

(2)选拔人才的空间有限。政府招聘公务员,其积极性显然不如企业,政府招募人员,往往是被动的,不会主动去劳动力市场寻找优秀人才。相反,许多企业为寻找优秀人才,会通过多种渠道从全国范围内搜罗人才,这就保证了应聘者的多样性和质量。?

(3)对应试者的考核质量得不到保证。首先,政府部门为提高效率,对于大批的应试者采用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法,只有从笔试中脱颖而出的人才有机会参加面试。这使得很多真正适合管理工作但不擅于理论的应试者被拒之门外。其次,面试中,大量先进、科学、测评管理人员的测评技术缺乏研究应用,无法对考生进行更为客观、科学的评价。再次,面试考官大多数是一些未经过专业训练的政府官员,主考官的个人因素在面试中占很大比例,这就影响了面试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2.2绩效考核中存在的问题?

(1)对绩效考核的作用认识不足。尽管公务员制度中明确规定对公务员进行平时考核和年度考核,但考核并没有贯穿于日常工作中,平时考核没有发挥作用。?

(2)考核指标体系缺乏科学性。我国对公务员的考核从德、能、勤、绩四个方面进行,重点考核工作实绩。而并没有根据不同的职务和职位设计不同性质的指标体系,缺乏针对性。?

(3)考核结果主要用于对员工的控制。对公务员的考核结果主要是成为工作人员职务变动和工资变动的依据,而不是用以对人员进行培训和发展,为组织战略服务。?

(4)上级、下级和评估者之间缺乏沟通,考核时,先由被评估人员进行个人总结,然后由主管领导考评,经考核小组审核通过后,部门负责人定等级,结果以书面形式通知个人。整个评估过程不存在评估者和被评估人员之间的沟通。?

2.3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1)培训需求分析不合理。培训需求分析是整个培训工作流程的出发点,关系到培训工作的有效性。因此科学的培训需求分析尤为重要。而政府部门中培训需求往往是根据“绩效差距”来决定的,这就要求绩效考核的结果客观有效,但是政府部门中的绩效考核体系恰恰不健全,会影响需求分析的准确性和针对性。?

(2)培训内容不合理。我国对政府公务员的培训重政治性、理论性培训而轻技术性、知识性培训。对公务员来说还应注重业务知识和管理理念的教育。?

(3)培训机构范围窄。我国目前公务员的培训工作大部分由地方行政管理学院和党校联合办学,而这些学校以往培训的主要对象是党的领导干部。显然,要使公务员的业务技能和外语,金融,法律等相关知识得到提升,纯粹依赖于这些机构是不足的。?

2.4薪酬体系中的问题?

(1)实行职级工资制度。公务员的工资与其所担任的职务密切挂钩容易强化“官本位”意识。?

(2)不同区域之间收入差距大。我国实行中央与地方相结合的工资制度,县、市都有从地方财政收入中安排公务员工资支出的权力,造成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欠发达地区之间的公务员工资收入差距大,有意愿进入政府部门的人员流动明显偏向经济发达的地区。?

(3)缺乏激励作用。工资与人员的劳动投入挂钩不密切,公务员的工资若要得到尽快提升,职务提升是最有效的办法。这不但强化了“官本位”意识,更不利于调动员工投入本职工作的积极性。?

3对政府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对策建议?

(1)进行人力资源的供求分析,公务员招聘应由过去的“反应型”转变为“前瞻型”。根据政府部门的战略和外部环境变化来确定人力资源需求。同时对政府部门现有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进行盘点来确定人力资源的供给。将人力资源的需求与供给进行比较,找出现有人力资源与未来人力资源需求的差距,制定最终的招聘规划;拓宽招聘渠道,为应聘者提供咨询;打造专业化的招聘队伍。招聘队伍应由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专家和政府部门资深的人事负责人组成。保证面试的客观性和科学性。(2)由专职评估员对参加考核的人员进行培训;开展双向沟通,使上级和下级之间就工作目标、考核指标、工作水平等达成协议,并在评估过程中使上级和下级之间进行讨论交流;根据已定的工作目标和考核标准,对不同性质的工作设计不同的考核体系,考核结果分为多个等级。?

(3)进行科学的培训需求分析。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鼓励公务员参与培训规划的制定。因为员工往往是针对自己工作中欠缺的技能或需要改进的方面提出培训要求,这样既可调动员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也可提高培训的针对性,使培训更加有效;建立健全的培训机构,包括:国家院校、地方行政学院、专门技术院校,培训中心,以满足员工的不同培训需求;根据公务员的工作需要,采用灵活的培训方式。?

(4)健全绩效考核系统。针对我国公务员工资与职级挂钩过于紧密,而与员工工作绩效基本上没有联系的特点带来的不利影响,政府应该健全绩效考核系统,对供公务员的绩效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促使员工改进工作绩效,提高工作效率;调整工资结构。公务员的工资应该与企业员工的工资基本持平,以冲减福利;建立统一的规章制度,对政府可以用货币计量的福利分配从源头进行控制,确保地区与地区之间、同一地区各部门之间工资差距不会太大。?

总之,政府部门要加强政府人力资源管理,解决目前政府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转变公务员的价值观念,提高服务于民的能力和水平,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政府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创造一个人才成长的优良环境,激发人的潜能和创造性,才能符合“精简、效能”的原则,降低政府运营成本,提高政府工作绩效。?

参考文献?

[1]?李惠.中国政企治理问题的报告[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

[2]?王孙禺,达飞译.公共和非营利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3]?文海燕,许江萍,左春文.中国政府人工成本[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

[4]?萧鸣政,中国政府人力资源开发及其战略[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7,(3).?

[5]?奚玉勤,金永红.企业薪酬与绩效管理体系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