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AA范文大全网!

在综合内科实习自我总结{5篇}

知行合一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本文共计8903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36分钟。

在综合内科实习自我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综合性学习 初中语文课堂 实践探索

语文的教学方法一直是一个被老生常谈的问题,教学方法不当不仅会使语文课堂枯燥乏味,而学生也是无法掌握其中的要点。教育改革的实施,一些新的教育理念也随着被提出,综合性学习应声而出。这种新的模式在逐步地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对学生语文思维的养成、综合能力的提高都有着一定的影响。因此,更应该对综合性学习进行深入研究,最大程度地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发挥其优点。

一、什么是综合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主要表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各方面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科目与其他科目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相结合。综合性学习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在应用上,综合性学习将资源和各种教学方式相结合,形成了形象立体、井然有序的教学结构,在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的同时,还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综合性学习是知识和实践的结合,也将语文与其他学科相融合。

现代教育提倡人文教育,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创造自我、肯定自我、超越自我,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所以提出了综合性学习,更加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对学科的认知,更注重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和自主人格的培养。将综合性学习引入初中语文课堂,是因为只将语文与其他科目相联系结合还不够,必须将语文科目本身的内容也加以整合,更有利于学生文学素养的形成。在引进新的教学模式的同时,也要发扬传统教学的文化精华,并且适应时代的发展。

二、综合性学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过于随意

现在的语文教材很多的单元性综合性学习都是与课文本身有紧密联系的,在对课文半依赖的情况下又有相对的独立性。但是一部分教师只是把综合性学习作为课文的“赠品”,对原本可以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和行动力的素材只做表面地工作,随意的整合,并没有做整体规划。这样没有规划的综合性学习教学偏离了最初的教学准则。

(二)综合性活动课

很多教师对综合性学习存在着误区,认为就是单纯地让传统语文课堂充分活跃,往往导致课堂纪律失控,教师失去对课堂的控制。一些实践环节地引入是为了让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体会文章内容,而不是把语文课堂彻底地变成了活动课,不仅没有让学生获得本应学到的知识,更使得学生的心思飘忽不定。在语文课堂上开展综合性学习教学,是为了让学生可以把语文应用和融合到生活中去,并且在生活中学到语文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

三、综合性学习的课堂实际应用尝试

(一)完善课堂上的组织结构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去进行理解探究,所以,这要求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上也要多样化,达到学习和实践相结合的目的。例如,在讲解《济南的冬天》时,可以先让学生们分组讨论每个人印象中的冬天是什么景象,并对济南的冬天进行合理地联想,让学生都积极参与到讨论中,再进行课文讲解,可以加深对文章印象,也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学生的合作讨论使课堂的结构更加完整完善,同时也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充分利用优质的教学资源

在运用综合性学习的时候要注重利用好身边的教学资源,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启发,使学生可以自主进行正确方向地思考,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在讲述朱自清的《背影》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阅读朱自清先生的其他作品,比如,《荷塘月色》,了解一下作者的写作风格,从人格魅力方面剖析作者,对之后文章的理解和把握都有很大的帮助。在此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自己形成观点,而不是盲从大众、人云亦云,提升对语文学习的信心。

(三)适当增加实际环节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能够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促进开放性思维的形成,对语文能力的提高有着很大的积极作用。在语文学习中,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文章中的情景情节,缺乏生活经验,在对文章的理解分析过程中就会受到阻碍,无法感受到作者的真实情感。这时,教师要适当地开展实践环节,帮助学生们进行对生活细节方面的观察,增加学生自身的阅历,为以后的写作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以冰心写的《小桔灯》为例,看到作者描写小桔灯带给她和小女孩的那种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事实上学生很难感受到那盏普通简陋的灯带来的力量,教师可以提前让学生们准备好橘子带来学校,带领学生按照文章中所说的步骤亲自去做出一盏小桔灯。这样每个学生都有了一盏自己的小桔灯,也许没有那黑暗潮湿的山路,但是这一盏自制的小桔灯足以引发学生们产生无限的联想和思考。通过实践环节的引入,增加学生的自身经验和人生阅历,这对培养学生的思维和情感的表达都起到重大作用。

(四)评价、总结和分享交流

在课堂的一系列教学环节结束之后,还应该有一个环节,就是评价、总结、分享交流。评价就是教师要对学生本节课的各个环节进行积极有效地评价,让学生们感到愉悦和动力,在之后的教学课堂中学生也会投入更多的激情和热情。总结是要让学生们学会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总结,以端正的态度面对自己的收获和不足,学会自我反思,对学生的成长也有重要的影响。经过教师的评价,自我的总结反思,学生的心中已经对这节课的收获有了大致的框架,接下来的同学之间的分享和交流可以使这些知识和收获变得更加完整。在分享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会学会对他人的理解和宽容,学会去接受同自己不同的观点,学着用辩证的思维去思考,同时也学会申辩。这些对学生的成长都十分重要,可以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让学生养成自我反省的习惯。

四、结语

综合性学习教学为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提供了开阔的思路和空间,对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有重大帮助。在教学过程中,要有完善的组织结构,利用好所拥有的优质教学资源,在课堂中适当地增加实践环节,在课后给予学生激励性评价并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和分享交流。通过对综合性学习的实践尝试,总结出现的问题加以改进和修正,逐渐完善综合性学习的教学过程,进一步实现教学目标,全面优质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文学素养。

参考文献:

[1]杨永刚.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初探[J].学周刊,2011,(09).

[2]杨素云.对初中语文有效教学的解读与思考[J].学周刊,2013,(02).

在综合内科实习自我总结范文第2篇

一、近年文科综合政治试题的主要特点

1.总体稳定,略有创新

文科综合政治试题呈现“稳定”的总体特点,具体表现:一是命题思路依然是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是考试以学生学习能力考核为主要目标,着重考核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三是试卷的结构及题型相对稳定,分客观性试题和主观性试题。

2.着重基础,强化主干

近年文综试题都比较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并且突出主干知识的灵活运用。

3.关注当前的重点和热点问题

要求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解决重点和热点问题,引导考生关心国家大事、社会生活。

二、复习备考的几点策略

1.夯实基础知识、基本观点和基本理论

文科综合试题具有“低起点考查基础知识,高要求考查运用能力”的特点。基础知识成为高考的第一依据,基础不扎实是学生失分的第一原因,越是基础的,就越有区分度。

基础知识之所以如此重要,在于它是思考、理解问题的重要工具,也是分析、解决问题的基本依据。基础是前提,能力是归宿,能力的培养、形成和体现都要以基础知识为载体,没有基础知识的相当熟练和掌握无法谈及能力。在文科综合复习中,必须把基础知识复习落到实处。

纵观历年文科综合试题,一方面突出了能力考核,另一方面则不断强化对基础知识的要求。这就要求我

们在复习教学中狠抓基础知识、基本观点和基本理论,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重点把握好《考试大纲》中要求重点掌握的主干知识。

2.指导学生自主复习

文科综合试题考查多学科综合应用能力的运用,而综合应用能力的提高,并不是靠教师 “包揽一切”所能

达到的。在高三阶段,文科综合各学科的课时也比较少。因此,在夯实基础知识的环节,高三总复习阶段比学习新课更需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复习是一个在教师指导下,最终由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觉悟的内化过程。综合应用能力的提高,要靠学生的主动探索、独立思考、动手实验等一系列自主性活动和内化过程才能实现。因此,教师应该尽量把时间交给学生,努力调动学生复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指导学生自主复习,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学会思维,领悟科学方法,从而达到培养综合能力的目的。学生的自主复习,包括复习课前自主地对知识进行回顾,搞清基础知识、基本观点和基本理论,课后结合教师的复习自主进行查漏补缺,从而达到全面深入复习的效果。

3.强化基本能力训练

(1)审题能力

通过平时的考试可以看出,学生由于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较差,导致审题不准或审题不清,读不懂材料。文综选择题全部是单项选择题,可见选择题的解题至关重要。要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答题前反复研读题干的习惯,杜绝看完试题马上动笔,凭感觉答题的做法。审题最好的办法是抓住主要概念,亦即“题眼”,就可以进行适当的发散:从概念到课,从课到节,整理出相关的知识体系。

(2)学科内综合能力

在牢记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更应注重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学科内综合的能力。学科内的综合就是要正确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可能考查的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这需要教师在平时的复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归纳、整理。

(3)知识迁移能力

知识迁移能力,简单来说,就是怎样把理论知识同材料有机结合起来。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多引导,多分析,注重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的结合。同时,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看书过程中,也应多思考,多总结。

(4)思维能力

在高考考查的多种能力要求中,思维能力尤为重要。在复习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建立自己的“错题库”,总结哪种类型的题目经常出现思维障碍,分析出现思维障碍的原因,找到排除这些思维障碍的方法。

4.密切关注国内外的时事重点、热点问题

近年来,文科综合试题的特点之一是不回避国内外形势发展中的重点和热点问题。这些题以现实生活、社会热点与教材的结合点为切入点来命题,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有关知识,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这些热点问题的综合分析认识能力。

传统的时事重点、热点问题复习采用的是专题复习方式,就是在完成了课程基本知识复习的基础上,抽出专门的时间,由教师梳理出一些重要的时事专题进行集中复习。这种复习方式的优点是能够把专题本身系统化,可以讲得比较综合,学得比较深入。但是,集中时间进行专题复习也有不足之处:往往容易讲得过深,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与教材知识的复习有脱节的现象,打通内在逻辑联系难度加大;需要比较多的时间进行专题整理,往往冲击了基础知识的复习……针对这一情况,笔者在复习教学中对时事热点复习进行了改革,采用了分散渗透复习与集中专题复习相结合,以分散渗透复习为主的模式。这一模式把专题复习的优势保留了下来,弥补了集中复习的不足,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分散渗透复习与集中专题复习相结合的方法,保证了复习的时间,不会因专题而冲击基础知识的复习,且有利于知识的迁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不会加重学生的负担。从我们的经验看,这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时事重点、热点复习方法。

平时,学生要经常看一些政治时事方面的报刊,如《半月谈》《政治时事报》等。这些报刊上有很多当前的时事重点和热点,并附有评论分析,对于学生复习备考有很大的帮助。把知识还原到生活中,与社会生活实际密切结合,既使学生从政治学习中获得更多乐趣,又能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5.回归课本,进行心理辅导,鼓舞学生斗志

在综合内科实习自我总结范文第3篇

一、高中生物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

在我国的高中生物学课程改革中,研究性学习是很重要的内容。国家教育部于2003年4月进一步修订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中就将研究性学习作为综合实践活动学习领域的一项重要科目,并将研究性学习定位为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三年共计15学分,占所修总学分的 12.8%。

二、整合课程资源,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

在进行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研究中,我们要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特点以及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整合我们的生物课堂的资源和本地乡土文化马铃薯资源,在整合选取有效课程资源的基础上拟定综合性研究主题,为开展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提供平台和素材,让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习得知识、提升能力,养成参与实践活动的习惯。对校本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开发研究在很大的程度上可以提升师生的自豪感。在这种情感的驱动下,综合实践活动研究的实效性大大提升了,师生的生物课程的生成意识和生物课程资源的开发意识提升了,本地特产马铃薯的价值和品位提高了,它们的经济价值实现了。只要我们多动脑,多思考,走出教室,走向社区,走向农村,走向实践,在大自然中求知、求真,我们的生物教学的目的一定会实现,并且会实现得更好。

三、整合课程资源注重选题指导

教师对参加者进行必要的基础知识讲座,帮助学生做所需知识技能的准备,并且举行选题讲座,将专题内容与课本中相关知识点建立联系,提高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一)整合课程资源,开展马铃薯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的选题指导

紧密联系课程资源,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和乡土特色,选取学生司空见惯的马铃薯,引导学生走向农村调查研究,认真分析、归纳总结马铃薯凸显的各种生物现象。学生要认真探究总结出其中的各种逻辑生物关系,并且根据自己的调查研究提出具有操作性的举措,并形成小论文。在学生选题研究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选题一定要小而精,不能人云亦云,要有创造性,让学生亲历实践,在实践中观察发现。

(二)整合课程资源,开展马铃薯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的选题方法

1.整合课程资源,开展马铃薯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的延伸扩展法:对生物教学中有关实验作适当的调整、扩展,就材取题,借题发挥。如细胞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测定的一组实验,可以巧妙变换为“马铃薯不同品种、部位淀粉分布的因素”“淀粉含量与深加工”等专题。这些专题与教材要求贴近,课本知识与课题研究互相渗透,有利于学生完整知识结构的形成。

2.整合课程资源,开展马铃薯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的追根究底法:根据教材的有关知识点设疑激思,层层探人,设计相应的实验,加以论证和探索,就能产生新的研究课题。如根据课本中有关生长素的知识点设计“马铃薯的保鲜与催熟”专题。

3.整合课程资源,开展马铃薯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的类比迁移法:在原型启发下,将现有的研究方法稍作改进,或改变控制现象产生的变量,来研究另一种信息,从而成为新的研究课题。

4.整合课程资源,开展马铃薯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的时事热点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科技成果层出不穷,选择一些社会关注的热点。如“马铃薯瘟与马铃薯制品”“马铃薯育种”“马铃薯无性生殖”等,查阅图书资料,扩大知识视野。

在综合内科实习自我总结范文第4篇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中医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医专业人才不但要有过硬的专业素质。而且对西医的思维模式和诊治手段也要有深入的了解。[1]西医内科学是西医临床医学各科的基础,是培养学生西医临床基本技能和思维能力的关键。高等中医药院校临床专业学生,毕业后能够顺利从事临床工作,适应当前医疗服务特点,成为一名良好职业素质的现代中医师,学习与掌握一定的西医内科学知识非常重要。但是中医院校的医学生由于课业重、西医内科课时受限等因素,大多数学生仅满足于期末考试西医内科不挂科即可,考试前临阵磨枪、突击记忆,而西医内科的基本技能和临床思维能力普遍不过硬。如何提高中医专业的学生的西医内科诊断能力及思维水平一本文由收集整理直是个重要课题。我院近两年以来采取加强西医内科过程性评估的综合评估模式,通过过程性评估加强学生对课程和平时训练的重视程度,取得一定的效果。

1.综合考核评估模式的主要内容

1.1 西医内科理论教学和见习阶段

在西医内科理论教学见习阶段,在保持传统的期末理论考试的基础上,加强临床见习阶段的过程性评估,提高学生对临床见习的重视程度。在临床见习中,将pbl 教学[2]中纳入考核评估范围,制定考核评估表,并占有较大的比重。

1.1.1 见习过程评估。占评估总成绩的20%。pbl 教学是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重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问答互动,教师在互动中更容易了解每个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在每次见习课都根据学生在pbl教学中的表现进行评价,这就引导学生积极预习和参与到教学中,提高学生自主诊治和思维的能力,全程掌握所有的知识点。

1.1.2 理论考试。占评估总成绩的80%。理论考试主要以客观和分析题型为主: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问答题和案例分析等。期末考核时采取由大学教务随机从考核题库中抽题的方法,题库内容涵盖教学内容的各个方面,题库建设上强调根据学科发展和教学改革隔一两年不断推陈更新。这样学生要取得好的成绩,就必须保证各系统的内容都掌握全面,而不是仅寄希望于突击抓一两个重点或背以往的一两套考题就能取得高分,促使学生期末全面复习。

1.2 临床实习教学阶段

在中医专业本科生内科实习阶段,除了传统的中医理论技能及能力考核,加强西医内科的临床能力考核,学生出科成绩由中西医两部分考核内容组成。西医内科临床能力考核由各实习科室负责西医教学的教师在学生出科时完成评分。考试内容强调以临床实践技能为主;临床基本技能占总成绩的50%,病案分析占总成绩的20%,实习手册的评价占总成绩的20%,病历书写占总成绩的5%,医德医风和工作纪律占总成绩的5%。具体考核方法为:从病房抽取典型病人进行临床问诊、查体考核;病案分析从教学题库抽取,采取面试问答方式进行;实习手册评价根据完成的工作量和日常工作情况进行评分;病历书写根据实习手册的登记随机抽取1份进行评分;医德医风和工作纪律根据学生平时的表现由带教老师给予评分。[3]

1.3 毕业考试

毕业考试同样加强西医内科的考核内容。西医内科毕业考试以综合技能考核为主要内容,以临床客观结构化(osce)考核为依托,结合床边考核,对学生临床综合技能进行培训和客观结构化考核,主要通过设置一系列的测试站,使考生在规定时间内根据程式化的临床技能标准,完成一系列的临床操作。目前我院的西医内科毕业考试共设有5站:⑴临床问诊;⑵体格检查;⑶病历书写;⑷病案分析;⑸临床基本技能。

2.综合考核评估模式的实施效果

通过召集教师、学生和教学管理人员座谈会,同时分别对中医专业本科生218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综合考核评估模式的应用性进行评价。

调查结果表明,90.1%的学生认为评估结构和内容合理,88.7%的学生认为提高了主动训练的积极性,92.6%的学生认为提高了临床基本技能,93.2%的学生认为提高了临床思维能力。结果说明综合考核评估模式在中医专业本科生西医内科教育实际工作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性,受到学生的认同。

3.讨论与建议

在综合内科实习自我总结范文第5篇

编写实习教材,规范实习内容

生态学基础综合实习不仅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而且是一门交叉性很强的课程,因为基于生态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该综合实习涉及的课程内容有植物学、动物学、水文学、土壤学、气象学、生态学等多门课程。如何把各门课程的内容进行有机整合,使学生掌握对这些知识的综合运用,是目前很多综合实习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在实际中,课程之间“各自为政”,指导老师“你来我走,相互独立”,综合实习演变成2…d的植物学实习、3…d的动物学实习、4…d的生态学实习这样一个简单的、形式上的串联。学生获取的知识也是比较零碎、缺乏系统性,难以提高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学科整合植物学科、土壤学科老师,编制适用于生态学基础综合实习的教材,规范实习内容。该教材包括实习基地的基本情况介绍、实习时间的总体安排、主要内容、要求、注意事项等。具体实习内容主要分3部分,分别为:常规性实习、研究性实习和应用型实习。常规性实习主要是把各门课程的实习内容和知识进行有机串联,通过2周的实习,使学生掌握这些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之后根据学生意愿,进行分组,开展研究型实习或应用型实习。研究型实习是开展例如“酸雨对不同森林群落结构的影响”,“天目山不同海拔高度土壤pH值变化研究”等专题性的科学研究,提高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应用型实习则让学生运用已学的3S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生态规划等知识,结合实习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自然保护区规划”或“生态旅游区”的规划设计。这2种实习改变了“你教我学”的传统实习方式,激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仅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前期所学知识,还可提高知识的综合运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改革考核内容和方式,提高实习成效

考核是检验人才质量的重要手段,但是不好的考核制度无法科学反映实习的效果。目前综合实习考核方式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由于综合实习一开始就缺乏系统性,最后的考核也是各门课程单独考核,所以,考核只能反映单门课程的成绩,却无法反映学生对实习内容的综合掌握情况。(2)实习是一个较复杂的学习过程,包括动手能力和写作等多方面能力,而目前的考核多以实习报告的形式进行,很多动手方面的能力无法考核,导致考核结果的片面性。针对以上2点,对生态学基础综合实习的考核制度进行如下改革:(1)平时表现考核:实习指导老师对实习过程中,学生的出勤、实习中的具体表现,如工作态度、知识掌握运用能力等进行打分,作为最终考核的一部分。(2)按要求撰写研究论文或完成规划报告:综合实习结束后,开展研究型的学生完成研究论文,开展规划型的学生完成规划设计,这比完成综合实习报告难度更大,但是效果更好。(3)开展经验交流: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习成果的汇报与展示,然后由指导教师对实习成果进行评比与鉴定。在交流中不仅学生可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提高交流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而且教师在实践教学方面也会得到很多的启示,弥补自身的不足,有利于后续实习的改进和完善,从而不断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与质量。此外,所有研究论文和规划设计、经验交流记录等材料在每次实习后都应进行汇总,并建立起完备的数据库,对连续、动态的资源予以保存,从而不断促进课程实习的改革与发展。

结语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