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AA范文大全网!

土木工程业务工作总结{汇总5篇}

心灵驿站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本文共计14414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58分钟。

土木工程业务工作总结范文第1篇

基金项目:贵州省教改基金“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GJG121012);毕节学院教改基金“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土木工程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JG201110)

作者简介:罗爱忠(1980-),男,毕节学院建筑工程学院讲师,博士,主要从事土木工程设计、施工研究, (E-mail)。

摘要: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多数定位于应用型人才培养高校,人才培养目的是服务地方及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满足城镇化对人才的需要,很多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开设了土木工程专业。文章以毕节学院为例,探讨地方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提出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以工程为主线的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质量的保证体系,阐述了该保证体系的具体实施步骤。通过毕节学院的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2909(2013)05012904人才培养是高校的首要任务,而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定位是服务地方及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因此,其培养的人才应具备在生产领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即应用型人才培养。而课程设计环节是本科实践教学环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土木工程专业而言,是土木工程专业教学过程中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之一[1-6]。毕节学院土木工程专业的课程设计包含了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概预算课程设计、地基基础课程设计、钢结构课程设计、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等。传统的课程设计主要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根据相应课程给定的设计题目,按照课程设计任务书所提出的要求,通过查阅文献及相关资料,确定相应的方案,最后进行计算、绘图等一系列工作。通过毕节学院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课程设计教学环节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是后续毕业设计的重要前奏。综合这些年与生产单位的接触,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角度来说,当前课程设计还存在如下不足:首先,课程设计一般是在某一门专业课讲授完成后安排该课程的课程设计,每一门课程孤立进行,与其他专业课的衔接较差,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设计内容与课堂教学内容的脱节;其次,课程设计题目往往是一个单一的给定题目,人人一样,无法调动学生进行设计的激情和主动性,设计内容跟不上社会的发展及生产实践的需求;再次,现阶段课程设计优劣的评价标准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挥。文章以土木工程专业地基基础课程设计为例,分析现行课程设计的不足,提出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以此满足行业生产实践需求的土木工程专业课程设计新模式。

一、土木工程专业课程设计管理模式的建立

地方本科院校在升本前人才培养的定位主要是教师教学方法的培养,为中小学培养教师。随着学校的发展及学校定位的不同,为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满足城镇化及工业化对人才的需求,像土木工程这一类的应用型专业发展迅速。但是,由于工程类专业办学经验不足及教师整体素质不高,导致对土木工程专业课程设计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课程设计管理及质量也相应地大打折扣。为明确课程设计对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性,有必要探索建立一种有效的管理模式。结合毕节学院教学实践的体会,拟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索。

1.确立土木工程专业课程设计总体规划和框架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当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生命力所在,也是当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关键。应用型人才培养包括工程型人才、技能型人才、技术型人才等[7]。工程型人才主要的工作任务是把学术性人才所发现的科学原理通过一定的手段及技术转化为服务于社会实践的设计以及各种计划等。对土建类专业而言,毕业以后所从事的工作偏向于设计和规划等方面。技能型人才处于土木工程建设的第一线,他们通过实际操作将工程型人才所设计的图纸、规划等转变成土木工程的相关产品。技术性人才同样也处于土木工程建设的第一线,但是与技能型人才所不同的是该类人才主要从事组织管理、生产服务等工作。基于上述分析,围绕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以土木工程为主线,确立了土木工程专业课程设计的总体规划和框架。

土木工程专业课程设计的设置指导思想为: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中工程型人才和技术型人才培养的要求,体现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方向的教学要求和建筑工程专业方向的课程体系完整性,着力培养学生的初步设计能力,综合运用土木工程基础理论和基本设计方法,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为土木工程专业学生毕业设计及以后工作奠定良好基础。而技能型人才主要是职业类高职高专院校的培养目标。

高等建筑教育2013年第22卷第5期

罗爱忠, 等新建本科院校土建专业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探索――以毕节学院为例

基于以上指导思想,综合考虑毕节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特点及区域城镇化、工业化带动战略,制定了土木工程专业课程设计的总体框架和目标。

(1)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主要内容是建筑总平面图、建筑平面图、建筑立面图及建筑详图的绘制。通过该课程设计,让学生了解一般民用建筑的设计原理,并掌握建筑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着力培养学生建筑方案及施工图绘制能力。

(2)施工组织课程设计。主要内容是施工方案的选择、施工进度计划的制订和施工平面图的设计。通过该课程设计,让学生熟悉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程序和内容,掌握施工方案的选择、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及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的绘制。

(3)概预算课程设计。主要内容是根据施工图及施工现场情况,计算相应的工程量、直接费、间接费、成本及利润、税金等。通过该课程设计,学生掌握概预算设计的过程、土木工程投资的构成,从而训练实际操作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4)地基基础课程设计。主要内容包括独立基础设计和桩基础设计。通过该课程设计,培养学生对建筑结构的整体认识,结合上部结构特征及工程地质条件,合理选择基础形式,并进行地基基础的设计和计算,绘制相应的施工图。

(5)钢结构屋架课程设计。主要内容包括屋架形式的选择及尺寸确定、支撑体系的布置、屋架内力的计算、杆件和节点的设计,以及屋架施工图的绘制和材料用量计算。通过该课程设计的学习,掌握无盖结构布置的要求及构件编号的方法,培养学生计算和绘图能力及综合运用相关力学分析的能力。

(6)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主要内容包括结构布置、构件尺寸确定、荷载和内力计算、配筋计算、施工图绘制等。通过该课程设计,促使学生独立完成整个结构设计的过程,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相关力学知识、混凝土构件计算原理和结构设计分析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建立有效的制度管理体系

课程设计是整个土木工程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实践环节之一,因此,必须把课程设计置于专业课程整体的教学组织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整个系统中统筹考虑,切实加大土木工程专业课程设计的实施力度,强调课程设计对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在理论和实践教学中提升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基于此,在教学过程中总结经验,结合土木工程建设一线及用人单位的反馈,制定合理的土木工程专业培养计划。在人才培养的基础上制定了土木工程专业各课程的理论课教学大纲及实验课教学大纲、实习教学大纲及管理办法等,并依据这些规定,相应地制定了各门课程设计的教学大纲及评价考核办法。

3. 精心选择课程设计题目,构建合理的指导实施体系

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课程设计过程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专业课教师不仅能担任相应专业课的理论教学,还必须胜任土木工程专业专业技能的培训工作。因此,土木工程专业教师在课程设计教学中,除了应具备专业课程理论教学的精湛技能外,还必须对影响学生成长的诸多环境、心理等因素有深刻的洞察力,这样才能合理制定课程设计题目。同时,在课程设计题目的选择中,要正确处理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的关系,把基本综合能力的培养渗透到各个专业课的课程设计中,缓解毕业设计的压力,调节学生毕业设计的节奏。在毕节学院课程设计教学过程中,课程设计指导教师以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计划和培养目标为依据,结合该专业课程的具体要求,制定相应的课程设计实施方案,经教学指导委员会审定后即可应用于教学实践。在指导过程中,根据专业课程的特点及学生的差异,采取灵活的组织形式,通过集中指导、单个辅导、电话及网络指导等方式,使每个学生都能圆满完成任务。

二、提高学生参与课程设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学生是课程设计的主体,学生参与课程设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与整个课程设计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息息相关。而土木工程专业课程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中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是针对专业课程中某一特定课程内容的专项训练,进行课程设计的目的是加深学生对相关课程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初步的工程设计能力,使学生掌握工程设计的基本步骤、内容和方法,了解主要的技术法规和政策,并具有相应的文献查阅、技术文件写作和工程制图能力。因此,有效地调动学生参与课程设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十分重要。根据毕节学院多年来的实践,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提高学生参与课程设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1.提前针对课程特点给出相应的设计题目,逐步引导学生进入设计状态

课程设计一般安排在每学期末,而且通常是几门课程设计集中安排。这种安排虽然有利于课程设计过程的集中管理,但是,由于课程考试也集中安排在期末,两者之间出现一定的冲突。为了缓解冲突所带来的影响,课程设计指导教师可以在理论教学的过程中,提前针对该门课程的特点,给出相应的设计题目,逐步引导学生进入设计状态。在土木工程专业课程设计实施过程中,以房屋建筑学和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这两门课程为例,毕节学院主要做法是:针对房屋建筑学课程,可以在讲完建筑设计基本原理后,下达相应的课程设计任务;针对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可以在讲完土压力及边坡稳定性分析后,下达相应的课程设计任务。如此,学生对该门课程的理论及学习方法已经了解,初步掌握在实际工程中的运用技巧,并具备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提前进入设计角色。

2.鼓励学生自主选择课程设计题目,提高设计的主动性

教学实践发现,部分学生已经接触土木工程行业,在日常接触到教学楼、多层单元式住宅、幼儿园、别墅、边坡、基坑等土木工程项目,部分学生可根据自身的兴趣,依据课程设计特点及要求自主选题,这样可以提高其参与课程设计的主动性。

3.强化学生对土木工程相关规范的运用,明确土木工程设计的方法和思路

土木工程相关规范是土木工程建设顺利进行及安全性的重要保证,相关的专业教材由于时间差,涉及的规范陈旧或者只是讲授一些理论性知识,根本没有提及规范。因此,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实时更新规范并补充相应的内容,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强调相关规范的运用,包括图纸绘制的相关规范等。

4.实行量化的时间安排及考核程序

课程设计的过程中,部分学生常常将设计集中于某个时段突击完成,造成了课程设计质量达不到相关要求,最后由于时间关系不得不重修。为了保证课程设计质量,在课程设计的实施过程中,对每一个过程需要定量化的时间安排,反复检查、讨论、修改直至最后定稿。对每一个考核程序严格执行,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公平、合理地进行课程设计最终结果的考核。

三、结语

课程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考察学生对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通过课程设计的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及创造性、独立性。毕节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对课程设计的相关管理和教学方法保证了课程设计教学环节的顺利进行,达到课程设计教学环节的主要目的。通过土木工程相关管理、设计和施工等单位的反馈,课程设计的质量将影响毕业生在后续的工作及设计中融入其工作环境的速度,因此,应不断加强课程设计教学改革,提高其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唐岱新,孙伟民.高等学校建筑工程专业课程设计指导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

[2] 沈蒲生,等.高等学校建筑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导[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3] 肖琦,贾玉琢,刘洋,等.土木工程专业“一实两创”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设计改革与实践[J].东北电力学院学报, 2003, 23(5): 69-71.

[4] 冯硕.课程设计环节提高学生能力的探索[J].甘肃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14(4): 77-80.

[5] 郭业才,姚善化.加强课程设计环节提高学生综合能力[J].科学教育论坛, 2005, (19): 165-167.

[6] 黄仕伟,王默识,崔山.理论教学和课程设计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J].教学改革与实践,2002 (3):21-23.

[7] 周惠.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研究[D],南昌大学硕士论文,2010.

Curriculum design and teaching methods for civil engineering in newly

established universities: taking Bijie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LUO Aizhong, FANG Juan, CHEN Changlu, LEI Yong

(Architecture and Civil Engineering College, Bijie Univesity, Bijie 551700, P. R. China)

土木工程业务工作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土木工程;问题;安全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S969.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土木工程的涵义及其发展

土木工程,总的来说是指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技术和工程的总称。具体而言,土木工程具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指与人类生活、生产活动有关的各类工程设施,比如铁路工程、建筑工程、局坝水电和水利工程、隧道工程、桥梁工程等。另一反面的含义是指在土地上所进行的勘察、设计、施工等工程技术活动。目前,土木工程的研究和实践都己经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就,无论是结构设计理论及其方法,还是结构的力学分析,亦或者是结构的施工手段,各方面都已经取得了非常显著的突破,成绩尤其惊人。

从上世纪中叶开始,我国的土木工程建设方面的研究和实践一直没有中断过,发展速度相当惊人,近年,中国几乎成为了一个建设大工地,土木工程的发展异常迅猛。新的高楼大厦、铁路、地铁、港口航道等大型工程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发展之快,数量之大,令世界其他各个国家惊叹不已。

一、我国建筑业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土木工程得到巨大发展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略其存在的问题,本文将在此对我国土木工程发展过程中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1.安全方面的意识淡薄

在施工的现场,对文明施工的意识不重视,认为文明施工是敷衍上级检查的。这方面的问题主要包括:①很多工都缺乏防火意识都没有;②没有良好的排水系统;③工地的封闭管理做的不够到位;④部分工地仍不够规范和重视生活设施;⑤存在不符合规定的简陋不堪的现象;⑥施工现场仍未很好地设置标牌;⑦工人们没有良好的施工环境;⑧工作人员没有对文明施工引起足够的重视。

2.搭设脚手架不规范

这方面的问题也比较普遍,笔者大概概括以下几方面常见的问题。第一,施工现场脚手板没有满铺工作区或脚手板上的东西比较多;第二,建筑结构与架体拉撑点与国家规范不符合;第三,存在的钢竹混搭和违规不进行卸载架体的情况;第四,架体内封闭绝大部分防护也不准确安放;第五,工作人员没有遵守标准执行。

3.施工单位与业主以及监理部门的关系问题

业主方面,存在主观个客观方面的问题。客观方面的问题包括:①人事权上的责权不清而造成多头管理,降低了管理效率;②业主的专业技术人员人数不足;③部分业主的工期要求带有一定的盲目性、不科学。在主观方面,我国的土木工程建筑企业管理薄弱,重视任务开拓,忽视人员培训,具体而言,问题包括:①建筑企业选择的劳务队(分包队)大多没有资质,质量意识不强,工人文化水平低,更换频繁,给工程质量管理带来很大的难度。并且,受利益驱使,劳务队偷工减料现象时有发生。②建筑企业普遍有转包现象,有些企业就只承揽工程搞转包提管理费,但是不能以包代管。施工队往往是一流的标书、二流的管理、三流的技术,中标后责任心降低。

在监理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包括三个方面。第一,监理驻地办的体制建设不完善;第二,监理的定位不明确,对业主不负责任,造成工程质量低下;第三,监理人员素质不高,很难负起全部责任。

业主、监理单位、施工企业三者既是责权分明的单体,共同担负建筑工程项目任务的合作体。因此,只有凝聚各管理要素形成一个整体,促使各方协调一致,才能实现业主的项目管理目标。

4、环境公害问题

随着人民生活条件的改善,土木工程项目施工对城市所造成的环境公害也逐渐暴露出来,土木工程施工也给城市带来了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诸如有害气体、噪声、固体和液体废弃物、高空坠落物、地震等,都会在不同程度地对居民造成伤害。现行的法律法规来对土木工程施工的公害问题有不同程度的涉及,包括1982年的《海洋环境保护法》、1984年的《水污染防治法》、1987年的《大气污染防治法》,1989年的《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环境保护法》和《噪声污染防治条例》、1991年的《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1991年)、1998年的《建筑法》等等。

5.施工管理方面的问题

施工管理方面的问题笔者主要总结了三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是工作人员的问题,准备阶段,企业只追求施工进度,施工人员并不固定,且还没有时间对其进行专业培训,他们只能进行机械地工作,业务素质较差。而很多项目经理则是缺乏工作经验,监理单位往往出现身兼多职的监理工程师。其次是资料收集的混乱,施工设计组织方案针对性不准,方案未能认真如实审查,交底不能按规范标准。第三,生产效率低下,我国建筑工程施工中,人工占比大,机械运用少,这样下去,导致生产率底下。

二、解决施工管理问题的具体措施

1、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主要是指两方面的准备,一方面是人员的准备,每一个项目的管理者都应该做到在工程开工之前就让人员配备齐全,加强员工的入职培训和安全教育。另一方面是技术、材料准备,技术方面,查看好设计图纸,检查图纸是否有问题,问题应该及时汇报。在材料方面,买到的材料和设计中的材料尽量相同,减少购买中出现的漏买,避免材料在没有使用前就遭到损坏。

2、控制土木工程的施工过程

土木工程的施工过程控制主要包括三方面的控制,即进度控制、质量控制、成本控制。进度控制,是指要做好进度计划,把进度计划尽量做得详细,必要的时候,及时调整施工进度计划。质量控制是指,根据质量的目标要求编制质量计划,遵守图纸和国家的施工质量验收的标准,并且还要保证材料和工程的质量。

3.增强核算意识

施工企业要加强材料采购、项目预算等环节的管理工作,使项目成本的控制落到实处。要加强定额管理,用定额组织生产,用定额核算,提高经济效益。认真贯彻实施《企业财务通则》和《企业会计准则》,压缩不合理的资金占用和开支,提高资金运作效率;制定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办法,扭转成本不实、虚盈实亏等问题;培养利润动机,控制消费基金的过快增长。

4.加强项目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的管理

土木工程施工项目安全管理是指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对生产因素的具体控制,使生产因素不安全的行为消除,保证施工项目的正常运行。首先要坚持安全管理原则,必须抓安全,并对生产发挥促进与保证作用。其次是制定安全管理措施,制定确实可行的安全管理制度,要落实安全责任,加强安全教育。

参考文献:

[1]杨爱英,浅论土木工程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中旬,2013年第4期

[2]宋加跃,分析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建材与装饰:中旬,2013年第4期

[3]孙金龙.土木工程建设中地基基础设计问题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年第7期

土木工程业务工作总结范文第3篇

现代化土木工程的涉及面很广,该行业的从业者占据了我国务工人员总数的很大部分,它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支柱产业,也是促进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影响因素,但是因为各方面的共同影响,使得该行业的发展极为缓慢,这也极大影响着工程的质量和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而在当前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和土木工程的有机结合成为土木工程发展的一大机遇,同时也是土木工程适应时展,促进自身发展的必要途径。土木工程信息化就是促进土木工程信息的资源共享,处理好地域性和流动性等因素所带来的不利影响,进而使得土木工程各方面都得到较大发展,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二、土木工程信息化的实现目标

通过对信息技术的利用实现对传统土木工程的变革,而且在信息技术的互通和互联特性下,可以不断优化和改善产业结构,也能更加科学合理的进行资源配置,加快土木工程信息化建设,使土木工程发展迈向新的台阶。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可以实现网上办公、远程业务办理以及信息公开化的目的,促进政府检查系统廉政、透明形象的树立。这不仅可以提升相关行政部门的各方面决策和服务水平,还能够有利于一个全新公正的建设市场的催生。此外,土木工程信息化的建设和实施,能够在促进该行业发展的同时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以此提出一个新的经济提高点,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建设和发展。

三、土木工程信息化战略

关于土木工程信息化战略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是完成一个信息化实施的网络平台,也就是对土木工程信息网络的建设以及对相关移动高端产品的研究和研发;其次,实现土木工程信息化的根本途径就是研究土木工程和信息之前的集合和互换;再次,实施土木工程信息化版式,促进整体化工程信息的实施。针对其信息化战略也能够对应的明确其实施构架,在土木工程信息化中,其基础信息技术包括电子网络、网络通讯和信息接收等,然后再结合并充分考虑和土木工程特性和土木工程信息化的目标之后,实现一个信息化建设技术平台。其主要包括土木信息网、信息接收终端以及网络信息传输标准。土木信息网就是由土木公众网和局域网所以其构成的,其公众网就是为了实现全国范围内相关土木资源信息的共享,而局域网则是由企业和项目工程自行建立的,包括企业管理体系和信息处理系统等,它存在的意义所在就是为了促进企业生产和管理效率、质量的提升,为土木工程发展和信息化建设奠定好的基础。土木信息网不仅担负着土木信息的远程提供任务,同时也承担着一定信息传播的任务,它可以说是整个土木工程信息化战略至关重要的环节,也是实施的主要支撑。然后再是土木信息接收终端,主要分为两种终端方式,一种是台式接收终端,另一种是当前土木工程信息化重要发展部分,即手提式接收终端,这主要是为了让工作人员能够通过移动终端等对土木信息网中的相关信息进行浏览,同时也不会受到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这样可以让其工作效率变得更高,也能为工程决策的制定等提供实效信息等,并为其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最后是土木信息网络传输标准,这也是土木信息化研究和基本工作,因为这要保证土木信息网中的信息可以实现网络和接收终端之间的顺利交换,保证土木信息与我国通讯网络是相互兼容的,这样才能确保工作人员能够通过网络和接收终端获取准确、直观的土木信息,而且在此基础上,还要实现电子产品生产通用标准的确定,使得接收终端的软硬件的功能和性能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进而获得更为先进的移动式终端。

四、结语

土木工程业务工作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土木工程;结构设计软件;课程改革;教学模式

目前,绝大部分的土木结构设计工作需借助计算机软件来完成,行业内对土木工程专业学生软件应用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开展土木工程计算机软件应用教学成为了培养应用型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关键。近年来,针对土木工程计算机软件课程教学的研究也取得到不少成果[1-4]。本文对土木工程专业软件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发展趋势等问题进行讨论,探索适用于培养高水平应用人才的教学模式。

1课程设置及存在问题

我校《土木工程计算机软件应用》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重要的专业课之一。该课程是根据教育部对土木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对本科专业教学内容进行优化配置的要求,将原来的《结构分析的计算机方法》和《结构软件应用》经过调整和优化配置后开设的创新性课程。该课程以混凝土结构、工程结构抗震设计、工程荷载与可靠度设计原理等课程为基础,着重培养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应用结构设计软件解决工程设计问题的能力,是一门系统且快速发展的课程。以下对《土木工程计算机软件应用》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简单介绍。《土木工程计算机软件应用》课程为24理论学时,配套的《土木工程计算机软件应用综合实践》是为期2周的实践课。该课程面向土木工程专业本科学生,在第七学期开设。目前该课程以讲授广厦结构CAD软件为主,主要内容包括结构方案设计、建筑结构建模方法、GSSAP计算模块的使用、计算结果的检查和校对、结构方案调整、施工图绘制等。对应的《土木工程计算机软件应用综合实践》主要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主完成建筑单体的结构设计工作,最终提交综合实践报告,其中包括结构方案、结构设计计算书和结构施工图。在课程考核方面,该课程主要通过期末考试(笔试和机试)和学生平时成绩确定,综合实践部分主要以提交的报告为评分依据。本课程以培养学生的结构设计能力为主,其中包括结构方案设计的能力、结构性能评估的能力、结构设计软件应用能力以及学生的沟通能力。虽然学生已经在各门专业基础课中学习过如荷载取值方法、混凝土构件承载力的计算方法、抗震设计方法等知识,然而,对建筑的整体结构的布置方法、结构性能和提高结构抗震能力等关键问题仍缺乏认识。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掌握广厦结构CAD软件的实用方法,并可逐渐理解结构的主要特性,例如结构的侧向刚度、扭转刚度等,能直观地体会荷载作用与结构形式、结构内力分布之间的关系,并掌握评判结构方案优劣的方法,全面提高结构设计的能力。本课程正处于探索和发展阶段,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发现在教学效果方面仍存在不足,主要反映在:(1)学生对结构方案评价和调整的能力不强;(2)团队合作意识较弱,学生之间交流和沟通不足;(3)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适应能力较弱。总体上说,学生未能将专业知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掌握的结构设计技能和团队意识不足,遇到新问题往往未能提出针对性的应对方法。借鉴现有的一些教学改革方法[5-8],本文探索一些新的教学模式,以期进一步提高本课程的教学效果。

2教学模式探讨

目前,《土木工程计算机软件应用》课程主要以课堂讲授为主,约2/3学时(约16学时)以教师演示教学,其中包括广厦结构CAD软件的基本操作、GSSAP结构参数设置、计算结果查看和整体合理性指标的分析、施工图输出等。另外1/3学时(约8学时)是学生课堂练习时间。教师布置任务,例如简单建筑的结构建模、计算参数设置等,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24学时的课程结束后,将开展《土木工程计算机软件应用综合实践》。综合实践的任务是对一栋给定建筑图的建筑进行结构设计,每个学生独立完成。这种教学方法存在一些问题,总结如下。首先,软件学习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师讲述内容过多、讲述时间过长,反而会降低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限制了学生的积极性。另外,仅仅8学时的课堂练习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实际上,一栋建筑的结构建模通常需要较长时间,学生作为初学者很难在课堂上完成所有任务。第三,对成果的评价和讲解的部分并不完善,大部分学生只以完成任务为目标,并没对成果进行进一步分析和改进。最后,综合实践任务单一性不利于学生学习。目前,各学生的综合实践任务是相同的,同学在完成相关任务的过程中存在相互依赖的情况,一些没有完全掌握的知识点则通过相互“交流”来解决,最终影响了教学效果。

2.1新教学模式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团队自主学习———答辩”的教学模式。该模式将本课程划分为四个阶段:基础教学阶段,分组自主学习阶段,展示与答辩阶段和总结阶段。下面对各阶段的具体安排进行介绍。(1)基础教学阶段。此阶段主要以讲授为主,内容包括软件操作方法、结构参数设置和合理性指标等,学时安排为8学时。值得注意的是,这部分只讲授最基本的操作以及最重要的结构计算和评价方法,教学内容要进一步凝练,以最简洁的方式交代最核心的内容。(2)分组自主学习阶段。这一阶段主要包括团队建立、题目和任务分配、学生自主学习、师生交流等工作。首先是团队建立,建议以4~5名学生建立一个团队,设一名队长协调各成员之间的工作分工。每个团队分配一项工程项目,例如某高校闲置地块开发(这个开发项目中可以包括2~3栋建筑,如办公楼一栋、教学楼一栋、实验楼一栋等)、某花园小区建设(这个项目中可以包括高层住宅楼一栋、多层住宅楼一栋、综合楼一栋等)。针对分配的任务,每个团队对相关工作进行分工,通过查找资料、建设方案讨论、结构建模计算、结构方案确定等。这一阶段计划为12学时,与现有的教学模式不同,教师在课堂上的工作主要负责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合理地安排和完成各项工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际上,除了课堂时间之外,学生在课后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完成相关的任务,例如查找资料、相互讨论建设方案和进行软件使用方面的技术交流等。(3)展示与答辩阶段。这阶段主要是通过答辩的方式实现各团队设计成果展示。各团队展示中包括PPT设计成果汇报和问题环节等。各团队派一名代表组成评审委员会,对展示团队的成果进行评价,并提出各种疑问,现场由展示团队进行解答。教师作为主持人,可适当对所提的疑问进行说明及对问题的回答进行引导,有利于展示和答辩过程的顺利开展。通过这样的环节,实现各团队之间的交流,相互之间更清楚各自的优点与不足,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能力。这一阶段预计安排6学时。(4)总结阶段。这一个阶段主要工作包括教师对作品进行点评、各团队对各自成果的优缺点进行总结、后期修改和最终成果提交。这部分预计安排2~4学时。

2.2新教育模式效果

采用上述教学模式有望带来更好的教学效果,具体分析如下。(1)提高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本课程通过团队合作的形式完成结构设计任务,设计过程中团队成员之间合作分工、相互交流和讨论,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为日后在工作岗位上更好地进行交流合作打下基础。(2)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现有教学模式最大的区别,在于学生最大程度地发挥自主学习能力,通过自主地查找资料、实践建模和进行结构方案评估,学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结构的概念并掌握结构优化设计的技能。(3)教与学双重得益。不单只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高,教师也更好地起到引导的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进一步提高教学技能和教学水平,一定程度上也扩展了自己的知识面,可以得到很大的收获。(4)活跃课堂气氛。课堂上主要进行问答和讨论,课堂气氛活跃,同时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5)实践性更强。课程分配给学生的设计任务不是统一的一个题目。一般来说,分配给各个团队的设计题目的不同的,一方面避免大量的雷同情况,另一方面更加接近实际。每个团队都需要解决各自特定的问题,团队之间可以相互借鉴相互学习,进一步扩充了知识面。

土木工程业务工作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土木工程;毕业设计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拟用10年(2010-2024)时间培养百余万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证。“卓越计划”为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也是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它定位了工程教育的培养目标-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综合人才,以适应和支撑产业发展。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性强、工程性质明显,在当前的土木工程专业教育教学中,高校一般都会安排很长一段时间作为实践教学环节的总结阶段,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毕业设计。这个阶段可以充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和科学探索精神,也是培养卓越工程师的重要手段。

一现阶段本科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目前,对毕业设计的认识、毕业设计安排、选题和指导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其一,部分高校、学生缺乏对毕业设计这一教学环节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性,由于毕业设计和学生找工作或考研复试时间相冲突,所以大都对毕业设计流于应付的态度,指导教师对此也是听之任之,忽略对学生毕业设计过程的监管。其二,毕业设计选题过于单一化,常常是多人一题,并且,设计选题往往还与工程实践脱节。其三,部分指导老师缺乏土木工程设计和组织管理的实践经验,对学生的毕业设计的指导仅凭个人理解,在指导毕业设计过程中,难免片面甚至脱离实际工程设计要求。

二本科毕业设计改革目标及关键问题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的目标是把本科生培养成适应和支撑产业发展、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卓越人才。这里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把毕业设计从原有的制式的、程序化的教学环节,变成作为一种培养手段融入日常教学中,同时提高指导教师的实践水平并制定和执行工程教师的职务聘任、考核等相关制度。

三本科毕业设计改革内容及措施

(一)完善设计类课程体系

全面梳理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过程中的设计类课程,涉及到的课程有房屋建筑学、混凝土结构原理、房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建筑结构概念设计、建筑工程施工、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以及土木工程计算机辅助设计等课程,在相应课程结束后安排的课程设计有:多、高层住宅设计、现浇混凝土楼盖设计、单层工业厂房设计、施工组织设计等,进一步细化各个课程设计的任务和目标,并结合当前土木工程学科发展以及工程应用对工程师素质与技能的要求,对各类课程设计实践课程重新制定教学大纲。

(二)毕业设计的总体安排

在毕业设计的总体安排上,改变以往的整体化--全部学生都在第八学期进行毕业设计。从土木工程专业2013级学生开始,根据学生学习程度,对学习优异的学生,在大三开始布置毕业设计任务。这些学习程度优异的学生经过两年基础课的学习,这个时候布置毕业设计任务,有利于他们对学习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做到有的放矢,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同时,他们对相对学习差的学生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

(三)搭建实践平台,积极探索校企联合培养模式

“卓越计划”其最突出的一个特点,是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通过开展产学研合作的方式,不断扩大校外实习基地规模,为学生构建良好的工程实践教学环境。学校在加强现有基地建设的基础之上,根据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充分利用我校的优势资源,与施工单位,工程设计院等优秀企业建立联合培养模式,采用双导师制度,对于每个用人单位,乃至每个工程项目,都配备经验丰富的导师、辅助教师以及现场技术指导员。建立健全学生企业学习期间的医疗保险等保障措施。同时,加强校内实验室建设,以保证本科基础实验教学,同时建设校内实践教学示范区,以完成学生对实际工程的实践操作和训练,而且对复杂工程,学校已建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开发各种虚拟仿真项目,再现生产过程。

(四)毕业设计选题

毕业设计题目根据专业方向设置,按照毕业设计大纲要求并尽量结合实际工程进行选题,实际设计题目可以来源于学生的工程实践,也可以从设计单位实际项目中选题,由指导老师把握题目的难易度以及设计工作量,并由指导老师编写详尽的毕业设计任务书。毕业设计尽量一人一题,不同年份题目做到无重复。同时,本着自愿原则,选择少数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撰写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确定的选题,经学院审查后,向学生公布。学生根据公布的选题,选择指导教师。最终根据双向选择的方法,确定毕业设计题目和指导教师。

(五)提高指导教师的实践水平

指导学生毕业设计,需要指导老师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的同时,还需要具有较强的实践技能。一方面,结合学校工科教师评聘和考核制度改革,在教师聘任、考核、评价制度方面向具有工程实践经历的教师倾斜,并建立专职教师到企业工作或轮训制度、青年骨干教师出国到跨国公司研修制度,以使学院教师不断更新工程知识、掌握新的实践技能、丰富工程实践经验。另一方面,聘请企业从业人员参与制定土木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聘请有工程背景的优秀人才做本专业兼职教师,以作为“卓越计划”培养人才的师资补充。

(六)实行每位学生毕业设计公开答辩制度

本科毕业设计公开答辩的做法类似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答辩评委小组由5位系内中级以上职称的老师,以及1位校外专家组成。并采取回避制度,答辩评委的学生不得参加本组答辩。每位学生答辩时间15分钟,其中设计成果汇报10分钟,回答评委问题5分钟。6位评委各自独立评分,小组的平均分作为学生的考核成绩。四结论在当前“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及“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下,现代化建设与经济发展需要大量的土木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优秀的土木工程人才的培养仅靠课堂理论教学还远远不够,它需要各个高校紧紧把握“卓越计划”的主旨和要义,改善本科学生的实践教学,以提高学生综合应用和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为目标,以本科毕业设计的改革为抓手,为行业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应用型土木工程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