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AA范文大全网!

国际贸易实训总结{精选5篇}

梦醒花开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本文共计11634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47分钟。

国际贸易实训总结范文第1篇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我国的市场经济也飞速发展起来。经济全球化的脚步快速发展,也带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经济的繁荣使我国与国际市场的距离越来越近,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也越来越频繁,国际贸易发展的越来越快,对国际贸易方面的人才需求也越来越大,为了适应当前的发展形势,使我们快速地与国际接轨,使我国的经济在市场上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我们国家也越来越重视培养国际贸易方面的人才,而我们作为国际贸易相关专业的学生,对这方面知识的了解也显得必要,因此,我们网络营销专业这个学期开设了国际贸易实务这门课程,为了使我们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使我们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联系起来,学校特为我们安排了为期五天的国际贸易实训。

二、目的

为提高我们对常用的外贸业务单证,识别和加强单证业务操作能力的训练而汇编。让我们进行较系统的外贸业务综合技能训练,采取仿真模拟实际业务流程,一环套地进行业务操作训练,为以后从事实际的外贸工作,实现零距离上岗作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实训内容及过程

1、综合实训的组织与要求

本次实训动员,将我们模拟为交易的买卖双方,每2人为一方,4人为一组。让我们以一个实际的业务员、经理等身份进入角色,按业务的工作程序,操作技能规范,完成一系列的训练活动。我们是广州飞跃公司,是做为卖方,出口的是绒毛玩具熊。买方则是英国伦敦的一家dingdong公司。

2、制定出口经营方案

在出口贸易业务中,对外贸易谈判的准备工作是不可忽视的。我方通过对国外玩具熊市场进行调查研究,选择适销的目标市场和客户是英国伦敦的dingdong公司。根据交易的标的、市场行情等因素确定价格、数量、品质、交货期等条款,制定出口商品经营方案。然后据市场行情、价格水平、供求关系、有关经济政策、出口的各项费用进行成本核算,拟订了一份cif报价策略。

3、模拟谈判,磋商交易

我们是通过询盘、发盘、还盘、接受这四个环节来进行模拟谈判、磋商交易条款的。我们这组根据正确的信函格式,撰写了买卖双方交易中询盘、发盘、还盘和接受的四封商业信函。我方根据买方发过来的询盘信函,作出了相应的发盘,在收到了我方的发盘时,买方又对其进行了还盘,根据还盘进行最后磋商我方接受了买方的要求。这四个环节是我们在日常买卖当中讨价还价的过程,而在国际贸易当中则用了这四个专业术语来定义。

4、合同条款的签定和单证的签定

在整个贸易当中我们买卖双方总共签订了11份各种条款。首先,我们签订的是销售合同,合同是一个法律文件,一旦签订对买卖双方均有约束力。接着我方填写了出口商品检验申请书、进出口货物代理报关委托书、海关出口货物报关单等公务证书,并且填写了装箱单、装船通知、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货物运输保险单、商业发票等商务单证。合同中的条款必须和内容是一致的,防止出现错列,漏列等问题。在填写单证时要特别的细心,注意日期是不容许有半点的差错。

国际贸易实训总结范文第2篇

作为全球通用的商业语言,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全球范围内资本流动的深度与广度,进而对各国经济的发展带来影响。例如,在反倾销预防和应诉过程中,会计就是一个关键因素。缺少反倾销会计信息平台,不能提供有利的会计信息,是我国企业赢得反倾销诉讼的最大障碍。另外,对会计举证不熟悉也使得企业在应诉时处于不利地位。

新的国家标准

“在香港,人们常说‘会计是商业的语言’,意思就是企业的决策人、管理层、投资人或银行家必须具备最基本的会计知识。”在由中国贸促会商业行业分会主办,中国贸促会商业行业分会教育培训部承办,厦门网中网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协办的“2012国际贸易会计人才培养研讨会”上王曦说。他在会上介绍了中国贸促会商业行业分会推动国际贸易会计人才培养的总体规划,特别在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及职业能力等级规格上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为后续的教材编写、课题研究、能力测评和培训考试工作提供了思路和方向。

国际贸易财会类人才培养的紧迫性来自于一项国家标准的正式实施。为了推动我国国国际贸易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提升国际贸易人员素质和企业管理水平,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了国家标准GB/T 28158-2011《国际贸易业务的职业分类与资质管理》,2012年7月1日正式实施。标准将国际贸易人员职业类别细化为国际贸易业务运营类、单证类、财会类和翻译类,并对这四个类别规定了职业资质要求以及管理要求,其中将国际贸易财务会计人员分为了四个等级_国际贸易会计员、助理国际贸易会计师、国际贸易会计师和高级国际贸易会计师。

为了满足经济发展对国际贸易财会人才的需求,中国贸促会商业行业分会和厦门网中网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商业行业分会国际贸易会计考试中心”和“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商业行业分会国际贸易会计培训考试管理办公室”。

行业需要实用型人才

“中国贸促会商业行业分会会计培训和考试项目兼具权威性、实用性和国际性。”王曦告诉记者。

项目主要开展助理国际贸易会计师、国际贸易会计师和高级国际贸易会计师三个类别的考试培训工作,受众包括学习会计学、国际贸易和国际商务专业的高校学生、从事国际贸易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专业人员、有志于从事国际贸易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其他有关人员等。

助理国际贸易会计师培训考试包括两个科目一国际贸易实务和国际贸易会计实务,后者不仅涉及传统的国际贸易结算、出口退税等,还将增加中小企业海外拓展资金、营改增等新内容。国际贸易会计师和高级国际贸易会计师属于岗位提升型的培训,一方面遵照国家标准,同时也将最前沿的国际贸易会计实务纳入其中,比如“反倾销”会计实务。

据王曦介绍,考试中心还将充分发挥贸促会对外交流合作的优势,开展与英国、台湾等国外财务会计机构的双边互认工作,提升资质认证的国际影响力。

国际贸易实训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国际经济与贸易;能力结构;应用型;课程体系

虽然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对世界各国经济造成了严峻影响,我国对外贸易仍然在2010年后扭转颓势保持向上的增长趋势。2014年,进出口总额更是突破了26万亿元大关。在此过程中,我国对外贸易的结构以及贸易方式在不断调整和变化,对外贸人才的能力要求也在不断变化。外贸企业对外贸人才能力需求的变化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为了适应这种要求,池州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对课程体系进行了优化。池州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定位为应用型本科,是校级特色专业,2013年该专业获得安徽省“振兴计划”的支持。在近年来的办学过程中,我们不断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持续优化专业课程体系,以期望能够培养出适应企事业单位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1 应用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的原则

1.1 “面向市场”的原则

面向市场是指课程体系的设置需要相应外贸行业对人才能力的需求。当前,中小外贸企业发展迅速,服务外包方兴未艾,跨境电商蓬勃发展,文化贸易日益活跃。中小外贸企业需要外贸人才一专多能。服务外包的发展则意味着外贸人才要熟悉服务外包的业务流程。跨境电商的兴起要求外贸人才熟悉各种跨境电商平台的具体操作。文化贸易的活跃则要求外贸人才了解文化产业的发展状况,熟悉文化贸易的流程。面向市场原则要求在课程体系优化中,响应市场上的这行变化。

1.2 “个性发展”原则

现代教育要求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个性。个性发展原则要求,一方面在课程体系设置时考虑为学生留出充足的自由支配时间;另一方面在课程体系中要压缩必修课比例,增加选修课比例,并要兼顾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选修课要体现课源多、知识面广的特点。

1.3 “合作办学”原则

地方高校大多面临办学资源不足的约束,合作办学则是突破这一约束的合理选择。合作办学的原则要求在课程体系优化中,要突破现有师资队伍及教学条件的限制,充分利用合作各方的资源优势。比如通过校企合作,引进企业专家,扩充教师队伍,共建实习实践基地,共同完成毕业实习等;通过校校合作实现师资共享,教学软件等资源互用等;通过校地、校协合作,开展丰富的第二课堂等。

2 应用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的能力规格

根据相关调查,当前外贸企业对应用型外贸人才能力的要求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扎实的外贸专业知识,突出的英语应用能力,较强的业务实操能力,熟练的信息处理能力以及过硬的综合素质(包括职业道德、团队精神、创新精神等)。[1-4]结合当前外贸行业发展的特点,我们将应用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的能力规格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2.1 应用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的综合能力要求

外贸企业希望应用型外贸人才具有过硬的综合素质,具有较强的发展潜力,能够适应企业发展的需求。这种综合素质主要包括价值观、职业道德、心理素质、团队精神等方面。具体而言,应用型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需要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健康的心理素质、良好的心理调适能力和职业素养;还需具有健康的体魄、顽强的意志、积极向上的精神和乐观开朗的心态。具体而言,综合能力课细分为价值判断能力、身心调适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通识能力。

2.2 应用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的专业能力要求

应用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这种专业知识和能力包括理论知识、应用能力两大方面。理论知识方面,应用型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需要具备运用现代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和预测国际国内经贸形势,初步具备本专业领域的研究能力;需要熟悉外贸业商务电函、文书处理方法,能灵活运用外语进行经济贸易活动;还要能够利用互联网进行商业活动,初步具备企业经营管理的能力等。应用能力方面,应用型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需要熟悉进出口业务环节,能正确操作处理外贸业务流程、规范缮制各种业务单证;能适应报关、制单、跟单等外贸具体工作要求;具备互联网贸易拓展能力。若将上述能力进行整合,则专业能力可以归纳为,专业基础能力、专业专长能力和专业应用能力。

2.3 应用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的拓展能力要求

如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经成为时代主旋律,大学生应适应时代的要求,熟悉创业的有关政策,具有良好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落脚点是培养就业竞争力强的人才,因此应用型大学生需要具有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具备较强的就业意识和就业能力;此外,应用型大学生还要具备较强的社会实践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以上分析表明,应用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的拓展能力可以概括为创新创业能力、就业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根据上述对应用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能力规格的具体分析,可以构建如图1所示。

图1 能力结构图

3 应用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方案

应用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体系需要适应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迎合人才能力规格的需要。根据上述对应用型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能力规格的分析,将课程体系分为三大平台和若干模块,具体如图2所示。

图2 课程结构体系图

3.1 理论教学平台的模块结构和具体课程

理论教学平台由四大模块构成,分别是公共基础课模块、专业基础课模块、专业主干课模块和专业专长课模块。公共基础课模块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形势与政策”和“思想政治理论综合实践”、“大学体育”、“大学英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开设这些课程,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可以帮助学生锻炼健康的体魄,养成积极向上的精神和乐观开朗的心态,拥有良好的心理调适能力;并逐步具备英语言的基本运用能力。

学科基础课模块开设专业认知能力开设“专业导论”、“经济应用数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金融学”、“财政学”、“管理学”、“会计学原理”、“经济法”、“电子商务概论”等课程。这些课程的开设旨在培养学生的数理分析能力、经济思维能力和基本企业经营管理能力。

专业主干课模块开设“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商法”、“国际结算”、“外贸单证实务”、“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报关实务”、“商务英语”、“外贸英语函电”、“外贸英语口语”、“国际商务谈判”等课程。这些课程可以帮助学生熟悉进出口业务环节,学会正确操作处理外贸业务流程、规范缮制各种业务单证;帮助学生熟悉外贸业商务电函、文书处理方法,学会灵活运用外语进行经济贸易活动。

专业专长课模块开设两个方向:网络贸易方向和金融投资方向。网络贸易方向开设“国际服务贸易”、“网上零售”、“公司财务管理”、“国际市场营销”、“国际技术贸易”、“跨境电子商务”、“国际贸易地理”、“跨国公司理论与实务”、“国际工程承包”等课程。网络贸易方向的设置是为了适应跨境电商蓬勃发展的趋势,让学生了解各种跨境电商平台,学会能够利用互联网进行商业活动。金融投资方向开设“商业银行经营学”、“保险学”、“国际金融”、“金融市场学”、“证券投资”、“投资银行理论与实务”、“期货理论与实务”、“个人理财”、“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等课程。金融投资方向的开设是为了迎合我国金融市场开发和金融行业大发展对人才需求不断增长的需要。这些方向课程的开设,可以使学生掌握货币金融、证券期货的基本知识和相关法规,为今后从事金融投资相关工作打下基础。

3.2 实践教学平台的模块结构和具体课程

实践教学平台由课程实验模块、课外实践模块和集中实训模块三部分构成。课内实验模块包含两面公共基础课程、五门专业主干课程和四门专业专长课程。两门公共基础课是“计算机应用基础”和“数据库技术与应用实践”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信息处理技术,具备信息处理方面的基本能力。五门专业主干课程分别是“SPSS软件应用”、“国际结算实训”、“外贸单证实务实训”、“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实训”和“报关实务实训”,目的在于通过课程实验使学生学会正确处理外贸业务流程、规范缮制各种业务单证,能适应报关、制单、跟单等外贸具体工作要求。四门专业专长课程分别是网络贸易方向的“网上零售实训”和“跨境电子商务实训”,以及金融投资方向的“商业银行经营实训”和“证券投资实训”。

课外实践模块主要有“创业策划与实战”、“大学生创业训练计划”、“学科与技能竞赛”、“课外科技创新”等课程,课程设置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集中实训模块包含“军事训练”、“专业认知实习”、“ERP沙盘模拟综合实训”、“国际贸易模拟综合实训”、“毕业教育”、“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课程。

3.3 素质拓展平台的模块结构和具体课程

素质拓展平台包括文化素质课模块、社会实践活动模块、创新创业教育模块和双学位辅修专业模块四部分。

文化素质模块开设“大学生科学素养”、“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大学生艺术素养”、“大学生德行素养”、“大学生劳动素养”以及不同学科的选修课程等。这些课程的开设可以拓展大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素质,也能够帮助大学生价值观、职业道德、心理素质、团队精神等的养成。

社会实践活动模块包含“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勤工助学”等课程或活动。该模块所开课程是为了增加大学生的社会实践经验,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创新创业教育模块主要开始“大学生生涯规划与就业素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素养”、“职业技能(资格)鉴定”和一些与创业相关的实践课程,目的是发掘学生潜能,增强其发展的目的性和计划性,引导、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相关调查研究表明,有85.8%的外贸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确认会优先录取持有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毕业生。[1]因此,特别在此模块中开设了“职业技能(资格)鉴定”课程。

双学位辅修专业模块主要是鼓励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辅修外语地位学位,一方面提高英语应用能力,另一方面扩宽就业面向。

3.4 课程结构比例

按照能力结构进行划分,综合能力平台课程学时合计为772,占总学时的32.5%,学分合计为56.5,占总学分的34%;专业能力平台课程学时合计为1601,占总学时的67.5%,学分合计为105.5,占总学分的63.6%;能力拓展平台占总学分的2.4%。按照理论课和实践课来划分,理论课课时总数是1989,学分总计为117,分别占总学时的83.8%,总学分的70.5%;实践课课时总数为384,学分总计为49,分别占总学时的16.2%,总学分的29.5%。从选修课和必修课的构成来看,必修课总课时为1933,学分合计为129.5,分别占总学时的81.5%,总学分的78%;选修课总课时为440,学分合计为36.5,分别占总学时的18.5%,总学分的22%。

4 未来应用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的方向

4.1 构建“经管一体、外贸专长”式的课程体系

跨境电商的蓬勃发展将会带来外贸公司的微型化甚至个体化。这些小微企业或个体企业对外贸人才的要求,往往更加注重综合能力。外贸人才既要能从事外销、制单、跟单等具体业务,还要具备综合管理能力。这意味着,未来学校需要培养具体技能突出,综合素质出众的“复合型”外经贸人才。构建“经管一体、外贸专长”式的课程体系将是未来改革的一个方向

4.2 构建“订单式”课程体系

随着对外贸易向纵深方向发展,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除了一般的综合素质和外贸业务能力外,还需要具有相关行业的具体知识。然而,学校由于师资力量和办学济源等方面的限制,难以开设设计各行各业产品知识的课程。校企合作、校协合作构建“订单式”课程体系也不是未来改革的一个方向。

【参考文献】

[1]黄晶晶.外贸专业社会人才需求调研分析[J].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14(12):52-54.

[2]高国辉.外贸企业人才需求特征调查与分析[J].环渤海经济t望,2014(8):16-18.

国际贸易实训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任务驱动的团队协作式教学法;《国际贸易实务》实训课程;课堂实施;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7-0183-02

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把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实际业务处理能力作为最终的教学目标,采取各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只为提高学生的这种职业能力。尤其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中,实训环节在整个国际贸易实务教学中便成为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途径。任务驱动的团队协作式教学法将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转变成以学生学习为主,使学生积极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兴趣,培养了学生独立探索的自学能力。

一、高职《国际贸易实务》实训课程简介

《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研究国际间商品交换,以进出口流程为主要环节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技能课程。全国各大中专院校的外贸、经管类专业均有开设本课程。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合同的签订与履行、合同的标的、国际贸易术语、国际货物运输、国际货物保险、国际货物进出口价格、国际货物货款的结算、国际货物合同纠纷的处理等知识的教授与实务操作,使学生掌握国际商品交易的特点。在开设本课程的同时必不可少地也开设了相关的实训课程,目的是通过实务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将平时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实现学以致用的目标。《国际贸易实务》实训课程的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动手能力与职业素养,尤其是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中。因此,在本实训课程的教学中教师们也各出奇招,仅为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加强学生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二、任务驱动的团队协作式教学法的特点

任务驱动的团队协作式教学法是指教师在当前教学主题下设计并提出问题,根据教学要求及学生学习的特点,组建团队,各团队围绕这个共同的任务中心,在问题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实现团队内各成员知识互补、能力互补,共同提高,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任务驱动的团队协作式教学法的主要特点就是“任务驱动、团队合作、积极探索、共同提高”,它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并加强学生的团队意识,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任务驱动的团队协作式教学法很适合在高职《国际贸易实务》实训课程的教学,高职《国际贸易实务》实训课程实践性很强,它要求学生既要掌握理论知识,又要学好实务操作技能。国际贸易是综合性强的涉外活动,同时还要求从业者必须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在交易的过程中通过团队协作,发挥各自优势安全迅速地完成交易。只有培养出适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不仅能满意地就业,而且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快速地提升,才是成功的职业教育。

三、高职《国际贸易实务》实训课程教学中“任务设计”的原则

1.任务以实际工作为背景,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来源于实践的任务更能让学生产生兴趣,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提高教学的效果,并对学生以后的工作更有帮助。

2.按工作流程下达任务,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国际贸易交易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的单证,不同的单证来自于不同的工作流程,这些单证有着非常严格的时间要求,一旦错误,会影响到整笔交易最终能否顺利结汇。在实训课程中,对学生进行职业教育是必不可少的。

3.布置任务遵循因材施教原则。外贸专业与经管专业都开设了本课程,也涵盖了实训课程,可学生的基础是有差异的,不同团队及团队内不同的成员学习能力和对知识的掌握也是有差别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创设任务情境的时候考虑这些因素。

4.任务难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原则。任务设计要注意学生的特点,学习能力的差异,从学生的实际能力出发,考虑学生现有知识由浅及深,由表到里,循序渐进。

四、任务驱动的团队协作式教学法在《国际贸易实务》实训课程中的实施

我校的国际贸易实务理论课程与实训课程是穿行的,上完一个模块的理论课程后就进行该内容的实训练习,这种讲练结合的教学方式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从我们教改之后的教学效果来看,这种方式更适应高职学生职业教育的需要。任务驱动的团队协作式教学法在《国际贸易实务》实训课程中实施包括以下四个步骤。

1.课程任务布置和安排阶段。以真实的工作任务来设计教学情境,国际贸易实务的工作任务离不开单证,包括合同、提单类单据、保险类单据、商品价格核算、结算类单据等内容。在理论教学中把相关的知识点讲授后,布置好相应的实训任务。让学生做好实训准备,如果学生对相关理论缺乏了解,实训任务就很难完成,就更谈不上团队内的讨论与协作了。约五人为一团队,一个班级约八个团队,同一个教学任务下,同一团队各成员实训任务相同,不同的团队任务不同。比如合同这个教学任务,不同的团队在做实训任务时,进出口企业不同,交易货物的内容不同,合同中的运输、保险、结算等条款也有差异。

2.团队成员自主学习阶段。任务布置后,先由团队成员独自完成,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利用学习资源,独立思考与探索,自主学习,完成实训任务。

3.团队成员协作学习阶段。在国际贸易中想要在贸易结束后顺利结汇,单据必须符合要求。在制单时必须做到单证相符、单单相符、单货相符,而且单据内容必须做到准确、完整、合理、简明扼要。学生在独立完成阶段很难做到这一点,这就需要借助集体的力量,各自完成实训任务后,在团内展开讨论,各成员间形成优势互补,最后提交一份团队作业,作业的准确率可以达到90%以上。在讨论中,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探索欲望,还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4.教师点评与总结阶段。团队作业上交后教师进行点评与总结,这样做的好处主要有两个:一是把作业中所涉及到的理论知识进行总结,进一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二是作业点评过程中,作业完成得较好的同学会从中获得较高的成就感和满足感,这会在他们的学习中形成良性循环,作业完成得不好的同学会在下次作业中更注意出错的地方,加强对该知识的学习。

五、任务驱动的团队协作式教学法在《国际贸易实务》实训课程中实施的效果与总结

1.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果。

2.以自主学习与交流互动为基础,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素养。

3.以任务的完成任务讨论任务检验总结学习为实训过程,改变了学生的学习状态,使学生主动建构探究、实践、思考、运用、协作、解决问题的学习体系,加强了学生自学能力。

4.以互补原则组建团队,强化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良好地心理品质。在企业中,在岗位上,只有学会了合作,才能获得更大范围的竞争优势,才能适应社会的高效发展。

总之,国际贸易本身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涉及的领域也非常广,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务操作能力,毕业后就能上岗,符合社会、企业的需要,我们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及实训课程的教学中一直在探索。

参考文献:

[1]卢大钊.基于工作过程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改革[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5).

[2]教育部.关于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2006]16号.

[3]姚新超.国际贸易实务[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

国际贸易实训总结范文第5篇

1实训教学体系的构思

1.1培养目标黑龙江科技学院作为黑龙江省的普通教学型高等院校,在确定国际贸易专业实训教学体系的培养目标时,着重结合社会对国际贸易人才的市场需求以及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大趋势,以提高专业人才就业能力为核心,制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能力,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足够的发展后劲的综合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

1.2能力模块依据培养目标,在实训教学体系的构思中,将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力划分成三大模块,分别是基本执业能力、专业知识能力和专业职业能力(见图1),通过三大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就业竞争力。

2实训教学体系的设计

2.1设计思路国际贸易专业实训教学体系的设计遵循以全面提高三大能力和三种技能为核心,即通过培养学生的基础执业能力提高基础技能,强化专业知识能力提高中级技能,锻炼专业职业能力提高高级技能,以此为准则重新设计实训教学体系,将CDIO理念贯穿于整个实训教学体系中。

2.2框架结构建立在三大模块和三种技能基础上的国际贸易专业实训教学体系的框架见图2。基础执业能力的培养是贯穿于整个四年的学业过程中,学生通过大一和大二上半年的全校基础平台课程的学习以及参加各种校内外活动,提高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应该具备的基础执业能力,即语言沟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这些能力作为专业的基础技能,是提高专业知识能力和专业职能力的基础平台。从第四学期开始到第七学期,学生开始进入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的学习,在这一阶段以提高专业知识能力为主,主要的实训课程在校内的实训室完成,按照实训内容和专业课程之间的关联性,分为课内实训和课外实训两大部分,侧重提高学生的中级技能,使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专业职业能力的提高主要集中在第七学期和第八学期完成,其中POCIB(PracticeforOperationalCompetenceinInternationalBusiness)是由中国国际贸易学会联合国际贸易杂志社和世格软件公司共同推出的互联网培训证书课程,它以提高学习者的外贸综合业务技能为目标,以仿真的在线国际贸易游戏为核心方式的一种创新、高效、务实的教学手段。POCIB的实施意在通过体验式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在短期内全面体验国际贸易企业运作的过程,获得对国际贸易相关工作的系统性认识,熟练掌握相关的工作技能。和校内实训中的综合实训课程相比,其最大的优势在于评价方式和应用背景。POCIB采用了覆盖整个学习过程的持续评价过程,其量化的评价方式能够从国际贸易业务的各个技能点出发,对学生的操作能力进行综合有效的评价;POCIB通过互联网提供服务,其应用不受时间和地点条件的影响,学习在离校后仍然可以通过网络完成全部实训项目,而老师也可以通过网络随时监督和管理学生的完成状况,随时进行指导,避免了传统实训课程因为授课环境和个人因素所带来的实训效果的差异。在完成POCIB后,学生通过自己寻找的分散实习单位或学校统一安排的集中实习单位完成顶岗实习任务,这一阶段的学习目标是让学生进一步增加实战经验,提高自身工作能力,培养敬业精神,帮助学生认清自身存在的不足以及时改正,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尽快进入工作角色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校外实训的全过程中,学生可以参加各类与国际贸易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通过这些证书证实自身的理论基础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为就业增加竞争的砝码。

3实训教学体系的实施

3.1教学安排在设计好教学体系及其相关实训课程后,将校内实训课程分为课内实训和独立实训两部分。其中课内实训有外贸制单模拟实训,国际结算模拟实训和报关与报检模拟实训,独立实训包括有国际市场营销模拟实训,国际商务谈判模拟实训,货代与保险模拟实训和国际贸易综合实训。课内实训是将实训项目作为课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讲授完相应章节的理论内容后即安排上机进行实训,以便能够使学生在实训中更好的领会理论内容,遇到问题随时解决,防止问题的堆积对今后学习内容造成阻碍。独立实训适用于综合性实训课程,由于综合性实训在内容上前后关联性较强,所以在系统学习完专业知识后单独安排课时进行实训。

3.2教学手段结合学生和专业的具体情况,提出了IPR-CDIO的全新教学手段,IPR是指兴趣(Interest)、毅力(Perseverance)和责任(Responsibility)。IPR-CDIO就是将学生的学习兴趣、解决问题毅力和社会责任感融入到实训教学过程中,通过不同实训课程的设置,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其通过自主学习获取知识的能力,参与团队合作共享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通过交流传播知识的能力与素质。同时训练其职业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真正的成为能为社会、企业创造价值的有用人才。具体而言就是无论在理论课程还是实训课程,都以学生的兴趣和能力为出发点,设计实训项目。将学生分成工作小组置于模拟实训环境中,让学生通过小组成员合作,讨论和学习完成各项实训项目,由指导教师负责解决学生在项目周期的全过程中所出现的典型问题。针对不同性质的实训课程,依据IPR-CDIO环境所设立的项目内涵可以有所区别,小到课程中某一业务案例的具体分析,大到某一业务流程的全景模拟。由此,教学方式方法也不尽相同,但总体目标是让学生亲自去做,并坚持完成整个项目,实现专业能力和IPR素养的锻炼与提高。

4实训教学体系的运行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