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AA范文大全网!

国学课堂总结{汇总5篇}

墨香雅韵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本文共计8532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35分钟。

国学课堂总结范文第1篇

小学语文课堂是小学生接受文学熏陶的天堂,对于小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与文字素质的提高、人文素养的增强有重大的积极作用。小学语文教师就是行为艺术家,在小学语言课堂上无时无刻地进行艺术作品的创作。课堂的结课阶段,被许多小学语文教师所忽略,但其对于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实效有着重要的影响。一个具有艺术性的小学语文课堂结课,可能加深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的印象,提高学生的学习激情,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水平的提高。因此,本文以探析小学语文课堂的结课艺术为题,对丰富小学语文课堂的艺术性结课方法进行分析与阐述。

一、 利用归纳总结提高结课艺术性

归纳总结的结课方式,是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时最常使用的结课方式。教师利用相对简洁的语言对本节课的内容与重点进行总结与强调,加强学生对本节课的印象是归纳总结式结课方式的重要目的,对于提高学生关于语文知识的理解深度与分析能力有积极作用。在长期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当中,结课时的归纳与总结都是由语文教师完成的。在创新结课方式教学思想的趋动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对语文课堂进行归纳总结,提高学生在结课环节的地位。另外,归纳总结式的语文结课方式也有很多,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回忆与重复,也可以独自对课文中的重点段落进行朗读,加强学生的听觉表象。更多教师选择对语文课堂重要的知识点与注意事项进行强调。归纳总结式的结课方式较为传统,但教师的灵活使用可以增强其艺术性。

比如在讲解《蘑菇该奖给谁》的时候,教师要以对文章中所涉及到的“黑兔”、“白兔”与“兔妈妈”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如下:黑兔赢了乌龟,白兔输给了骏马。在兔妈妈的眼里,小白兔具有挑战自己的勇气,而不仅仅将眼光局限在一场比赛的输赢。所以,兔妈妈奖励了小白兔。同学生,在学习与生活当中,你们也要像小白兔一样,不要过分追求一次竞赛的输赢,要以提高自己、挑战自己为目的开展竞赛。

二、 利用感情抒发提高结课艺术性

小学语文课堂不仅要教会学生基本的语言知识,更要引导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教师要利用结课的机会,对学生的思想进行规范,使学生具有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这样,感情抒发式的结课方式就成为了教师的首先,一个具有真情实感的感情抒发式结课方式对于课堂的艺术气氛的营造也是十分重要的。感情的抒发到位了,学生自然会理解文章中要表达的情感,加大对文章的理解力度。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为学生创造一个感情激发的学习氛围,利用学生的情感倾向进行结课。

比如说在讲解《升国旗》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让学生观看天安门的升旗仪式,利用视频中严肃的氛围营造课堂氛围。小学生会在视频的影响下找到民族自豪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当学生们沉浸在升国旗的氛围之时,教师可以进行慷慨陈词,结束语文课堂:我们的国家是由许多前辈的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今天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国旗的升起是中华儿子自尊的提升历程,不仅仅是一面旗子从低到高的过程。希望你们中的每一个人,正视国家发展的历史,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将国旗当成国家的标志,尊重国旗,积极参加每一次升国旗活动,珍惜每一个参与升国旗活动的机会。

三、 利用悬念设置提高结课艺术性

悬念的设置对于提高课堂探究氛围有直接作用。在进行小学语文课堂的结课之时,利用设置悬念的方法,可以在最大限度上刺激学生的学习神经,使学生对下一次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充满期待。悬念设置式的小学语文结课方式,对于时长超过一节的语文课文讲解来说最为适用。教师可以在对本节课的内容总结的情况下,引出下次的讲解内容,并且疑问的疑问的语气为学生设置一个具有开放性的思考题目,促使学生将精力投入于对下一次课的期待当中。这样,不仅有利于本节课气氛的活跃,还有利于下节课的开课。

比如在进行《聂将军与两个小女孩》这篇课文的结课之时,教师可以利用设置悬念的方法,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对下一节课进行引出。教师可以这样进行结课:在抗日战争中,聂将军救出两个日本孤儿,并将他们收养在指挥部内,为他们治病,提供修养的场所。但是,面对激烈的战争,聂将军不得不将两个小女孩进行转移,并决定让日本军人将其送回国内,送到家人身边。我们可以看得出聂将军的宽容大度的品质。那么,两个小女孩真的顺利地回到日本,并找到家人了吗?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节课讲解。

面对这样的结课方式,学生们会感到有趣而无奈,既会对本节课留恋不舍,又会对下一节课充满期待。这就是悬念设置式的结课方式给小学语文课堂带来的艺术性效果,小学语文课堂的开展会因这样具有艺术性的结课方式而多姿多彩。

结语

国学课堂总结范文第2篇

??? 一、正确引导课堂讨论

??? 在课堂讨论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要保证课堂讨论有步骤、有条理地进行。教师在课堂讨论中充当的是一个节奏控制者,要做好引入问题、拓展问题、进行正确的价值引导等方面的工作。例如,在学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内容时,笔者组织学生进行拓展性的讨论,课堂实录如下。引入问题:清朝康熙年间,当时的英国正处于怎样的时期?生讨论得出结论:英国处于资产阶级革命的时期。师:英国实行的是怎样的政治制度?生:通过英国资产阶级不流血的宫廷政变,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师提供材料(康熙皇帝说“: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于他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巨细,朕必躬自断制。”),生基于材料,讨论中国当时所实行的是怎样的政治制度。生讨论得出结论:从材料中可知,康熙事必躬亲,也就是说,清朝的政治体制主要是君主独裁制。师点出重点:大家都清楚了中英两国当时所实行的政治制度。那么,你们认为哪种制度更先进?学生积极讨论,课堂气氛热烈。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开始了向外的殖民扩张,国家也强盛了,当然是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好。

??? 师表示赞同,并重点强调君主立宪制的影响和先进性,培养学生用历史的思维方式正确地看待历史事件的能力,引导学生正确的历史价值取向。拓展问题:那么,大家觉得君主立宪制的先进体现在哪些方面呢?生得出结论:符合历史发展潮流,有利于新兴资本主义的发展,为英国后来的崛起奠定了基础。它具有世界影响力,动摇了欧洲的封建秩序,同时,对后来的法国大革命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在上述教学实例中,笔者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促使学生由浅入深地讨论问题,较好地把握了课堂讨论的节奏,这样的课堂讨论是有效的。

??? 二、全面总结讨论结果

??? 在讨论的最后,需要学生和教师分别进行总结,学生方面的总结主要是对讨论所涉及的知识进行归纳,教师方面的总结则侧重于对学生的总结进行点评和指正。教师应鼓励学生灵活运用多种形式进行总结,如采用树形图、表格法等。这样做,不仅丰富了课堂,也增强了学生的归纳能力,有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知识,提高学习效率。教师进行总结要做到有序完善、详略得当。首先,要全方位、多角度地对学生的总结进行点评,指出学生的不足。其次,实行多次评价措施,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其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很难在第一次总结中就做到毫无错漏之处。为此,教师应采取一次总结、多次评价的方式,即学生总结后,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出不足,接着学生对自己的总结进行修改,教师再次评价。再次,要讲究评价语言的艺术性,多采用以鼓励为主的评价语言,以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切忌以批判的口吻进行点评,以免挫伤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总之,初中历史教师应重视课堂讨论环节,可以通过巧妙设置讨论问题,正确引导课堂讨论,全面总结讨论结果等策略,有效组织初中历史课堂讨论,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国学课堂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新课程;历史课堂;课堂教学;结尾

一堂精彩的历史课,不仅要有精心设计的良好的导入,而且要有一个完美的结尾。精心设计一堂课的结尾,使它像一台文艺节目压轴戏,能够深深地吸引学生,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课后回味无穷,对整个课堂来说无疑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在中学历史课堂的教学实践中,一些老师往往注重课堂导入语的设计,而忽视课堂结尾,导致一些课草率收场,影响了整体教学效果。下面本人结合自身教学实践,针对中学历史课堂收尾的方法和技巧问题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一、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写文章往往注重首尾呼应,而课堂教学的首尾呼应,也会给人一种前后圆和,结构完整,浑然一体的感觉,是历史课堂结尾时需要考虑的一种有效形式。例如在讲授《决定美利坚命运的内战》一课时,我在课堂导入中展示一幅美国总统奥巴马的演讲图片,问道:“这个人物是谁?”“美国总统奥巴马大家都非常熟悉,而他与以往美国总统的最大不同是什么?”学生回答:“他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我又说道:“2009年2月12日,美国各地举行了纪念美国前总统林肯诞辰200周年的活动,奥巴马在参加活动时发表演讲说,他非常感谢林肯,‘没有他就没有今天的我’。林肯是一个什么样的历史人物,为什么奥巴马说‘没有他就没有今天的我’呢?……”在这堂课的结尾阶段,学生已经对林肯这个历史人物和美国内战的概况有了整体上的认识,此时我又说道:“正是有了林肯通过美国内战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再加上上个世纪的美国民权主义运动为黑人争取了更多民利,这才有了今天奥巴马作为一个黑人能够有这个机会当选美国总统,所以奥巴马曾经说没有林肯就没有今天的我”,呼应开头,学生豁然开朗,学有所悟。有些时候教师在课堂导入时展示的历史材料,在结尾时重新再现材料进行二次解读或者开始时提出问题在结尾时解答问题,能够收到很好的效果。

二、照应课题,画龙点睛

在课堂结尾时,可结合课题表达的语义或本堂课的重心,用简练的语言启发学生透过现象找出历史发展的本质和规律。如《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一课结尾时,笔者这样表述:“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对封建儒家思想进行了彻底地批判,极大激发了广大青年追求新思想的热情,促使人们冲破封建思想的罗网,使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在近代中国打开了空前的思想解放的闸门……”结尾照应课题,点出课堂主旨,又提高了学生的认识水准,深化了思想教育的效能。北师大版本历史教材课题表述较为活泼抽象,例如“向人性扼杀者宣战”、“剥夺王权保留王位的革命”等,在课堂结尾时可以考虑照应课题,解读主旨,画龙点睛。

三、知识归纳,构建体系

根据系统论的观点,历史教材是由众多看似相互独立实则相互联系的历史知识点和知识要素构成的整体,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确立整体教学观念,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以不断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在课堂收尾时尤应注意到这一点,通过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归纳梳理,使学生宏观把握整体知识框架,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也培养了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当然这里的归纳总结,不是对本节课讲授内容的简单重复,而是提炼升华。归纳总结的形式也多种多样,例如采用知识框架式,表格列举式,绘制知识树的形式,也可以通过诗歌或顺口溜来总结,既梳理归纳了知识,又增添了课堂趣味。例如本人在讲授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时,在结尾阶段用这样一首诗来总结:“武装反抗,南昌起义第一枪;秋收起义湘赣边,进军农村向井冈。革命根据地开创,两军会师军旗杨;红军不怕远征难,中国革命危转安。”在学生的大声朗读中把握了这节课的重点,理清了知识脉络,也加强了对本课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

四、情感升华,激起共鸣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它是人的心理动力机制的中心。晓之以理,更要动之以情。新课程也非常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而课堂结尾往往是一堂课升华情感、培养价值观的重要环节。通常情况下,教师可结合教学的主要内容,选择恰当的切合点,用饱含情感的言语,来营造一种特定的气氛,促使学生在情感上“共鸣”,形成教学高潮。如在讲完《甲午中日战争》一课后,笔者设计如下的结语:“(用悲愤低缓的语气)同学们!1894年日本挑起甲午中日战争,由于清政府的腐朽没落和军备的松弛落后,战争以中国的失败而告终,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战后,帝国主义国家加剧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并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使我中华民族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用悲壮激昂的语气)惨痛的历史再次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巨大的失败、巨大的灾难、巨大的耻辱无不震撼着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的心灵!‘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中国的出路在哪里?……”这种方式,容易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震撼学生心灵,使学生受到强烈的道德情感与价值观的熏陶,形成教学的高潮。

五、抛出问题,发人深省

如果采用启发式提问的结尾方式,即在课堂上新知识教学结束后,提出可以俯瞰全局的总结性问题,或者联系现实,以史为鉴,提出发人深省的问题,在师生共议下逐步剖析解决,或者留给学生课下探究解决,对于促使学生对整节课所学内容由感性上升到理性认识,以及培养和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大有裨益。例如《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一课结尾时可以这样问: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确立了战后世界的统治秩序,实现了帝国主义的和平,但是这种和平是稳固的吗?为什么?”再如讲完“罗斯福新政”一课后可以问:罗斯福新政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最终使美国度过了经济危机。当今世界也面临着严重的国际金融危机,欧美等许多国家出现了经济衰退,请同学们思考一下,罗斯福新政采取的措施对于应对当今世界面临的经济危机有何借鉴意义?你能为如何刺激我国经济发展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吗?这样的问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思维能力,并能联系现实,学以致用。

六、设置悬念,激发兴趣

国学课堂总结范文第4篇

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绝大多数的历史老师把精力放在了如何导入新课,如何在快乐的气氛中学习新课上。因此,导入形式多种多样,一上去就能抓住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发言积极,由于教学手段多样,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也极大地满足了学生视觉和听觉的需求。因而一节课下来学生非常兴奋,老师也感觉良好。然而,最终的效果如何呢?

前几天,笔者听了同事一节课,他讲的是《动荡的中东地区》。导入新课,他用了视频音乐《永远的巴勒斯坦》,歌声凄美,画面震撼人心,学生们一下子就被战争的残酷所震撼,注意力一下子就集中到本课中了。新课讲授过程中,教师制作了约30张幻灯片,并且讲解清晰,该讨论的,学生讨论热烈,该思考的,学生积极思考,整节课,学生们十分激动。就讲授新课的过程来讲,笔者认为是十分成功的。然而下课之后,笔者问了一名学生,问他巴勒斯坦地区动荡的原因有哪些,他却没能回答上来。后来我仔细思考:为什么学生参与度这么高,却回答不上来这个重点问题呢?笔者仔细回顾了一下课堂教学才发现,原来是教师的课堂小结没做好。

历史课堂,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反馈训练固然很重要,但是课堂小结也是十分重要和必不可少的。有些学生在课堂上只顾讨论、发言,看似十分积极,但实际上他对于本课并没有一个完整的认识。这就需要老师在讲授新课后,进行课堂小结。因为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首先,课堂小结有利于突出重点、帮助复习。历史课上,老师总是不断地向学生传授新知识、新信息。希望学生能掌握更多的学习内容,因而一节课的容量比较大,并且多媒体教学更是增加了这个容量。但是这么多的内容让学生感觉凌乱、繁多,复习时不知道从何入手。比如刚讲到的听同事的那节课,光课件就有30多张,表面看上去内容很充实,事实上,在学生的头脑中是非常凌乱、无序的,同一个问题可能要三四张幻灯片才能说清楚。因此,它阻碍了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吸收,使学生不能及时巩固旧知识,学习新知识。

第二,课堂小结可以保持课堂结构的完整性。课堂教学中,精彩的导入和激情的讲授会勾勒出本节课的大致轮廓,但是对学生们来讲只是一个模糊的、片面的认识。在课程即将结束的时候用简练的语言来个小结,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复习知识的欲望。比如《冷战中的对峙》这一课,在新课讲授结束之后,我们只需要把本节的两个大的问题用多媒体展示出来,引导学生重新回顾一下。一个是美国的冷战政策,表现在三个方面;一个是美苏争霸,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代表性的事件。这样一来,本节课的内容就非常的清楚、完整。这样不仅使课堂结构十分完整,避免虎头蛇尾的现象,也进一步加深了学生们对于本节课的整体认识。

第三,课堂小结也可以发展学生的能力。课堂小结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既可以是老师的三言两语的概括,也可以是老师设置的一些疑问,还可以是老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的总结。在课堂小结中,老师要学会设置一些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刺激学生去思考。比如在学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可以让学生总结二战的大事年表,并让学生考虑,如何看待第二次世界大战?让学生利用学习过的一些历史理论来解释一些历史现象。让学生在讨论中,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考虑问题,对别人的意见作出正确的评价,形成自己的观点,增强自身的能力。

第四,课堂小结可以架设知识桥梁,做好延伸铺垫。历史学科是一个独特的学科,学习的是人类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重大事件。事实上,没有任何一件事是孤立存在的或者凭空发生的,很多的历史事件都是相互关联的,世界历史和中国历史都是这样。比如我们在学习《血腥的资本积累》时,最后我们可以这么小结: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洲、非洲和拉美进行殖民统治,他们屠杀印第安人,进行罪恶的奴隶贸易,英国殖民者在印度掠夺了大量的财富,为本国发展资本主义积累了雄厚的资本。殖民国家越来越发达,然而却造成了殖民地的贫穷和落后,这必将激起殖民地人民的奋起反抗!从而为下一节课《殖民地人民的抗争》埋下伏笔。

国学课堂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结尾艺术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7-0073-01

一堂成功的政治课,不仅要开始引人入胜,中间环环相扣,而且课的结尾也要精心设计,做到课虽尽而意无穷。为了达到这一效果,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导课,还要重视课尾。而思想政治课的结尾,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一、总结归纳式

为了帮助学生理清所学知识的层次结构,掌握其外在形式和内在联系,形成一定的知识系列结构框架,在课堂结尾时利用简洁准确的语言文字、表格或图示,将一堂课(或包括前几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归纳,突出知识点,形成知识系列。这种小结突出重点、难点,繁简得当,目的明确,且有一定的实际意义。一般用于新知识密度大的课型或某一单元教学的最后一次新授课,因为它能准确地抓住每一个知识点的外在实质和内在完整性以及彼此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在学生头脑中构建出一定的知识结构体系,有助于学生从繁杂的思绪中解脱出来,系统地掌握知识的重点。如《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一框可以画龙点睛归纳为:

通过这样总结归纳式的结尾,使学生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一课的知识有了较为系统的了解,既突出了教学的重点内容,又有利于学生记忆。

二、拓展延伸式

由于课堂教学在时间和内容上都是有限的,这就决定了课堂讲授的内容具有一定的客观规定性,有许多知识仅凭课堂上的讲解是不够的,要延伸到课外才能完成。如果思想政治课只是以“填鸭”的方式进行,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局限在狭小的圈子里,其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就会相应地降低,学习的兴趣也会随之大大降低。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课堂结尾,根据该堂课教学内容的需要布置学生进行撰写政治小论文,开展社会调查等相关的课外活动,把教学内容向课外延伸辐射,使课堂教学的终点成为联系课外活动的纽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热情,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如《富有活力的基本经济制度》一课,教材对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叙述得比较简单,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课堂结尾的时候,可以布置学生结合本堂课所学的知识,从日常生活出发,调查自己周围有哪些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它们分别起到什么作用。通过这样的拓展延伸,既引导了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开拓了视野,又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开发了学生的积极思维,发展了他们的智力,使他们体会到“学以致用”的道理,起到了“一箭双雕”的作用。

三、前后呼应式

以提出问题、设置悬念的方式引入新课,用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因此,在课堂结尾时,不要忘记引导学生用本堂课所学到的知识,分析解决引课时提出的问题,消除悬念。这种结尾方式,既能巩固本堂课所学到的知识,又训练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又可以收到前后呼应、豁然开朗的艺术效果,使一堂课的教学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独立的系统。

如《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课,采用设疑的方式这样开头: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些变化是否说明我国已经进入了发达国家行列?针对这一开头,结尾时,教师引导学生用“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原因”来思考分析上述问题,学生会发现:尽管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取得了许多辉煌成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这些变化并不能说明我国已经进入了发达国家行列,我国在各个领域仍存在很多不足,认识到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事实。这种结尾,使学生在知识的应用中享受到解决问题、消除悬念的无穷乐趣,享受到政治课的乐趣,同时也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带来积极的影响。

四、练习巩固式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