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AA范文大全网!

园长研修总结范文精选{精选5篇}

梦幻书海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本文共计23433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94分钟。

园长研修总结范文第1篇

一、加强干部队伍的培训和管理,加快校长队伍品牌化建设

1.加强骨干校长培训。深入实施名校长培养工程,积极选派骨干校长到教育发达地区参加高层次研修,邀请专家、名师到我区“讲学送课”。下半年,组织中小学校长到南京师大等名校研修培训,提供智慧碰撞、共谋共研、共同提升的机会,促进骨干校长向更高层次发展;做好骨干校长培训成果展示。认真总结、推广名优校长管理经验,以“学习提升素质,实践成就发展”为主题,召开区优秀校长培训成果展示汇报会,进一步总结和展示区中小学骨干校长培训特色及教育管理的成功经验。

2.开展校长任职资格培训。按照《中小学校长培训规定》,选好课程,开足课时,引领参训校长更新教育观念、完善知识结构、转变工作作风、提升管理能力,尽快成长为懂业务、会管理的骨干校长。

3.加强幼儿园园长培训。开展幼儿园骨干园长培训班,积极探索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培训机制,结合幼儿园工作实际,加强实践指导,通过专家引领,不断提高幼儿园园长的执教能力,确保培训质量。

4.加强中小学分管领导及中层干部培训。定期聘请教育管理专家和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育管理人员授课,组织研讨交流,提高中小学分管领导和中层干部的管理水平。组织部分中层干部到省教育学院进行短期集中培训,促进中层干部坚定理想信念、更新知识结构、提高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暑假期间,组织全区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各学校中层以上干部进行集中培训,组织开展校长论坛活动,进一步更新领导干部教育理念,提升教学管理能力,强化责任意识、岗位意识和法制意识。

5.强化教育系统后备干部培训。强化教育系统后备干部的政治和业务培训,提高后备干部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采取读书自学和论文撰写相结合的方式,定期进行班内交流,提高学员综合素养。5月份,组织部分学员赴北京师范大学集中研修培训。

二、扎实做好教师培训工作,努力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1.加强名师培养。遵循名师成长规律,探索名师的多元化培养模式,根据《区中小学名师培养的意见》要求,综合运用培训、研修和教科研工作合力,着力推进名师成长;积极组织中小学骨干教师参加省、市集中培训,努力培育一支数量适当、结构合理的骨干教师队伍,引领和带动全区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

2.实施班主任全员培训。按照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的要求,逐步实施班主任持证上岗制度,开展班主任“四个一”培训活动。定期举办中小学骨干班主任培训班,开设“班主任论坛”。通过集中轮训、校本培训等方式,对中小学班主任实施全员培训。

3.开展新教师培训。按照新教师的成长规律,坚持“系统培养,分段实施,名师引领,逐步提升”的指导思想,以提高新教师教育教学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名师引领和校本培训为主要手段,对新教师进行教师素养、教学基本功、教学方法等方面培训,加快新教师成长。

4.完善中小学教师网络培训制度。暑假期间,对全区中小学教师进行新课程网络培训和考核。针对网络培训工作实际情况,加强对网络管理员的专业技能培训,确保网络培训活动顺利开展。

5.加强校本培训。制订校本培训实施方案,坚持以课改为中心,以课题为载体,以案例分析为突破口,采取自学自练、实践反思、观摩研讨、交流经验、师徒帮带、专题讲座、课题研究、网络教育等形式,引导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积极解决实际问题,不断提升专业素养。积极开展全区“校本培训示范校”的选拔、展示及表彰活动。

6.积极开展全员读书活动。在全区教师中继续开展“读教育名著、做智慧教师”读书实践工程,持续促进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区教体局将组织开展首届“读教育名著、做智慧教师”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评选活动,表彰“读教育名著、做智慧教师”的先进典型。积极开展“学《文摘》用《文摘》”读书活动,组织教师认真研读学习《红蕾·教育文摘》,引导教师关注教育教学最新动向,定期开展学习交流,加强《红蕾·教育文摘》对教学的指导作用。同时,推荐优秀单位参加市“学《文摘》用《文摘》”先进单位评选。

三、强化工作措施,提升干部教师培训工作的实效性

1.加强对全区干部教师培训的指导力度。区教育研究指导中心作为干部教师培训工作牵头单位,要深入基层学校调查研究,听取基层学校领导和广大教师的意见,力求使培训的内容和形式更加贴近干部教师的需求,坚持在“实用”和“有效”上做文章,不断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益。

局属各学校和各街道教委办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对干部教师教育工作的领导。要对照本要点,结合工作实际,认真制定相应培训计划,落实工作措施,创新方式方法,不断探索加强干部教师教育工作的新思路和新方法,积极地“走出去”、“请进来”,努力推动本单位干部教师教育工作取得新成效。区教体局将组织召开不同形式的经验交流会和座谈会,认真推广区内外培训工作的先进经验。

2.进一步加大对培训者培训力度。结合省、市培训安排,举办干训主任、干训教师培训班,加大对区教育研究指导中心教师培养的力度。组织局属各学校、各街道教委办的教育管理人员到南京师大参加集中培训,使培训者真正成为引领干部专业发展的专业人员,促进培训工作协调开展。

3.做好区(市)级教师教育基地创建工作。按照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关于实施中小学教师教育基地建设工程的通知》要求,完善教师教育体系和基地办学条件建设,强化信息化环境建设,创新教师培训模式,争创区(市)级教师教育基地。

园长研修总结范文第2篇

一、指导思想

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以“提高幼儿保育和教育质量,促进幼儿教育均衡发展”为目标,以“河北省幼儿教育存在问及其对策研究项目”为重点,以“盟园教研工作机制建设”为抓手,以“资源共享、园际联动、捆绑考核、整体评价”为方式,全面实施盟园提升战略,全面提升幼儿教育专业水平,推动我市幼教工作优质、均衡、持续发展。

二、工作目标

1、建立以中心园为核心、以学科带头人为骨干、以学科中心教研组为主体的盟园教研工作组织。

2、搭建幼儿教育研究平台,建立城乡盟园教研工作制度,壮大教研基地盟园队伍,形成城乡幼儿教育研究一体化格局。

3、加强河北省县域幼儿教育存在问题及其对策研究领导,总结、推广具有本地特色的盟园教研成果,提升幼儿保育和教育教研工作科学化水平。

4、全面提升幼儿园园长和教师素质,建立一支名园长、名教师队伍,促进幼儿教育教师专业成长。

三、工作措施

(一)建立工作组织,加强盟园教研组织管理

1、幼儿园在自主自愿的前提下,通过“强弱联合”、“强强联合”的途径,建立以中心园园长为组长,以盟园园长、副园长、中层干部为成员的盟园教研工作领导小组,统筹规划盟园教研工作。

2、各盟园校成立保育、教育、学科教学、医务和其他工作人员中心教研组,选拔一名中层干部或骨干成员为组长。

3、盟园中心教研组的职责是:

(1)深入学习、贯彻《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工作条例》,加强幼儿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和研究,遵循幼儿身心特点,探索幼儿保育和教育规律。

(2)组织编制幼儿教育教研工作计划和保教计划。

(3)采取各种方式,开发利用、整合幼儿教育课程资源。

(4)组织开展幼儿教育教研活动,研讨、解决保教问题,确立研究课题,深入开展研究,引领课堂教学改革。

(5)检查、指导教研、教学工作,参与幼儿教育保教评估。

(二)建立工作机制,加强盟园教研制度管理

1、深化盟园联动,实现资源共享。深入开展经常性的自主结对联动、针对性的创建结对联动等工作。充分发挥中心园优质教育资源的示范辐射作用,采取一对一、一对多等多种形式的结对帮带,深入开展园际联动,实施全方位帮助,在园所管理、文化培育、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积极开展双向、多向的交流、研讨和创新,相互学习,实现共赢。

2、建立盟园中心教研组工作运作方式,实现盟园教研工作“五统一”:

一是统一教学计划。新学期开学前,组织组员认真学习相关幼儿园课程标准,了解课程基本理念,明确课程性质、目标和实施建议;通读全册教材,结合学生实际,编制教学计划,拟定教学进度。

二是统一课程设置。积极开发、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并针对幼儿兴趣和发展需要,结合学校和当地的文化、传统和优势,开发富有幼儿园特色的课程资源,拓宽分享渠道,提高使用效率,实现资源共享。

三是统一教学设计。发挥集体备课优势,共同参与制定幼儿保教课堂教学设计方案,组织编写课例,为盟园教师提前提供课时教学计划案例。各盟园教师结合实际,确定具体的保教内容和相应的教学步骤和教学方式,体现自己的教学风格和创造性,设计富有个性的保教方案。

四是统一教研活动。盟园中心教研组搜集和整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确立研究课题,进行深入地研究,认真解决。要定期举办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开展说课、讲课、评课,并选拔优质课堂教学课例,通过观摩会、研讨会、网络共享等形式,为全市幼教教师提供优质课堂教学实录,提高幼儿教育保教质量。

五是统一保教评价。及时评估、分析盟园保教质量和办园水平,以及评价教师。

(三)加强工作领导,提升盟园教研工作水平

1、提升园长领导力。要以系统提升园长的教育战略领导力、团队领导力、课程领导力为目标,以文化建设、园所经营、特色打造、课程设置为内容,以考察培训、园长论坛、教学研修,课堂实践、成果分享等方式,全面提升幼儿园园长的综合素养。

2、壮大骨干队伍,提升专业素养。加强幼教教师队伍建设,培养一批幼教骨干教师。要加强对中心教研组建设的监督与管理。盟园要完善中心教研组工作管理、监督、检查、评价制度,抓好中心教研组建设常规管理,保障活动经费,确保其工作有序、规范、科学、实效。

园长研修总结范文第3篇

近年来,松江区人民政府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实施教育综合改革,不断增强依法行政意识,积极落实政府公共管理职责,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努力形成区域教育品牌,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旺盛需求。立足“山水松江、人文松江、宜居松江、生态松江”的定位,根据松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制定各类教育相互协调发展的规划与措施,在政策与制度层面上为教育全面发展提供保障。

德育工作:载体务本效果务实

松江区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若干意见》,以推进上海市中小学“两纲”教育为契机,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积极开展学校德育工作,取得了很好成效。

班主任队伍谋发展

班主任是实施学校德育的中坚力量,班主任整体素质直接影响学生全面发展,影响学校德育目标实现。松江区实施了三大举措,激发班主任爱生情怀,提高班主任队伍的育德能力,切实推进学校德育。其一,成立班主任教育艺术讲师团。由市、区优秀班主任组成的讲师团为基层学校班主任提供专业培训,通过服务基层学校校本研修活动和总结提炼自身工作经验等形式,来培养和造就一支优秀的班主任队伍,曾被授予上海市普教系统“师德建设十佳项目”称号。其二,开设班主任智慧论坛。松江区茸城博客这个以教师为主体、以教育教学研究为主题的交流网站上,建立了“智慧班主任”专栏,班主任突破时空的限制,交流自己成功的经验、咨询实践的困惑、探讨日常的工作。其三,颁布《松江区关于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激发了广大班主任热爱本职工作,关注工作艺术,追求工作实效的热情,班主任的育德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几年来,11位班主任被评为区德育名师,1位班主任被评为区首席教师,1位班主任被市教委授予“上海市中小学班主任带头人”光荣称号,并为他建立了“上海市中小学班主任带头人工作室”。

学科德育求创新

如何处理学科教学目标与德育目标的关系?如何做到“衔接无痕”而又“有效”?松江的具体做法是:一是成立“三研”(教研、德研、科研)合作小组。区教师进修学院研训部、科研部共同组织教学教导和德育教导培训,共同指导基层学校学科德育的实践研究。教研员、德研员和科研员按年段进行结对,每一节研究课都有“双员”共同指导备课,共同观课,共同评课。二是创新督查方式。突破统的“目标考核法”,用“展示研讨”代替“检查考核”。基层学校自己申报,区内同学段教师、学校领导及有关专家进行观摩研讨。有没有成功经验,看一看就知道,经验好不好,评一评就开窍。在实践中探索,在实践中总结,在实践中提升。三是区校联动,重点突破。区级层面,以《情感理论指导下学科课堂教学实施“两纲”的实践研究》市级课题为引领,确定语文、历史、思品、政治及生命育等学科为重点,以“两纲”试点学校为主力进行探究,通过小学结对联动、中学区域合作的形式,形成强强联手、以强带弱、以弱促强的局面;校级层面,根据校情,自主开展学科德育的探索,涌现了一批特色学校;方塔小学改革评价方法,运用形式多样、主体多元的生命化评价,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努力构建“生命课堂”;松江二中以备课组为单位,抓住备课、说课、开课、评课等环节,实施了两轮学科教学渗透“两纲”实践课研究;中山小学结合“大语文”教学研究,探索出一条“三段四步”的教学模式。创造性的学科德育活动,促进了“两纲”教育的实施,区教育局曾被市科教党委、市教委授予“上海市中小学‘两纲’推进工作表彰单位”称号。

养成教育讲实效

松江区把学生养成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点来抓,取得了显著效果。其一,明确定位,杜绝形式化。教会学生做人,是中小学校德育最有力的抓手,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最有效、最直接的途径,也是素质教育中最基础、最根本、最重要的内容。其二,过程督导,促使规范化。把养成教育纳入督导体系,《松江区中小学行为规范示范校风采展示要求》中,对区级示范校及其他学校在学校网站上建立“行为规范教育”专题网页并动态性展示学校开展的教育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使年底终结性督导评估变为平时动态性评估。其三,齐抓共管,评估公开化。实施《松江区行为规范示范校中期滚动评估实施方案》,请校外教育机构、社会实践基地、社区评议员、学生家长及区教育行政、业务部门人员参与学校养成教育的评价,建立健全评估机制,加强了社会监督,进一步提高学生文明素养。

排解心忧促和谐

着眼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学生生命质量,促进学生茁壮成长。松江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经过二十多年的实践,已经初步形成了有效的运行机制。建立了区中小学心理辅导中心,成立了心理辅导教师工作坊,开设了区未成年人心理与青春期健康咨询热线,编写了心理健康教师培训教材,健全了心理健康教育研训制度,全区各中小学普遍开设了心理辅导活动课。先后组织开展了典型个案研讨、心理或青春期辅导课观摩、心理辅导活动课评比等活动。近年来,通过心理辅导与青春期健康教育活动普及了心理健康和青春期健康教育,通过热线、面谈咨询等方式对中小学生和家长进行个别辅导,成绩斐然。目前,区内有上海市心理辅导协会示范校2所、实验校15所,占全区学校五分之二。2008年11月14日,松江区承办了第三届21世纪中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论坛分会场“追求师生的生命成长”主题展示活动,成功展示了近几年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成果。

社会实践增才干

松江具有丰富的人文与自然资源,经过政府统筹、各部门配合,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积极性,逐步建立并不断完善了一批适合未成年人教育特点、富有时代性和地方特色的德育实践基地。通过设计和安排未成年人社会教育实践基地版图,将原来单一的数量较少的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拓展为数量众多、内容丰富的社会教育实践基地。社会教育实践基地开辟五大系列,满足了中小学生获得丰富而真切的德体验需要。在搭建平台的同时,针对学生的需要,结合松江资源优势,还为学生组织实践体验的活动。如:结合民族传统文化,组织学生开展了中华古诗文诵读活动;利用松江深厚的文化底蕴,组织学生开展了“松江探究,文化寻根”活动;围绕社区文明建设,组织学生开展了“校园文化进社区——百个节目大展演”活动全区还确定了四十项青少年民族文化技艺培训重点项目,开展各类民族文化技艺传承活动。经过几年努力,松江已逐步构建了课外德育体系。

讲坛做大做强松江教育

随着松江工业化进程和新城建设的加快推进,松江教育正面临“做大做强”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回顾松江近几年工作,我们在加强教育公共管理,完善教育公共服务,推进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作了积极的探索,有了一些收获和体会,主要体现在四个“坚持”:坚持教育优先,在加强教育公共管理过程中不断完善政府对教育的决策、执行和监督;坚持民生为本,在办人民满意教育过程中完善教育公共服务;坚持协调发展,在统筹推进教育发展过程中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坚持改革创新,在落实素质教育过程中深化教育可持续发展。

展望今后工作,我们将全面推进,重点突破,实现区域教育整体和谐发展。努力做到四个“进一步”:在深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在深入推进城市化建设中,进一步增强教育资源的保障实力;在深入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进一步落实探索具有松江区域特色的新举措;在切实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的进程中,进一步加强区域教育的交流与合作。

松江教育将以迎接上海市首轮教育综合督政为契机,进一步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在市、区两级政府的领导下,在市教委、市政府教育督导室的指导帮助下,紧紧依靠松江人民和社会各界,再接再厉,开拓创新,加快松江教育现代化进程,为我区加快推进“四个率先”、积极做好“四篇文章”、努力实现“四个确保”作出积极的贡献。

强师兴教:科教兴区人才为先

近年来,松江确立了“强师兴教”战略,教师队伍建设以校本研修工作为基石,以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与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为两翼,在创新校本研修工作格局,创新青年教师教育机制、创新骨干教师培养策略等方面作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和成效。

创新校本研修工作格局夯实强师基石

教师成长的基地在学校、教师成长的土壤在课堂。校本研修工作是广大教师践行课程理念,研究教育教学,培养团队意识的有效途径,是学校探索教育规律,实现问题研究、专业引领、团队协作、反思进取的有效载体。松江确立了“夯实基础建设,明确发展目标,形成基本模式,培育若干特色”的校本研修工作推进目标,构建了校本研修发展项目设计——申报——审定——扶持——实践——提炼和校本研修特色项目提炼——评选——奖励——展示——辐射的区校本研修工作推进新格局。通过组班研修、案例培训、观摩交流、理论学习、项目评估等方式培养学校分管领导与教研组长两支校本研修工作的核心队伍。

2008年,评选了10个区校本研修特色项目,21个区校本研修发展项目。2009年,开展区校本研修特色项目展示交流活动,围绕“研修目标、研修内容、研修途径与研修模式”,从不同的视角探索与研究校本研修的新模式、新策略与新方法。中山小学“幸福学习共同体建设”,在“大语文”教育文化背景下,探索“教科研训”一体化校本研修工作,构建幸福学习共同体;民乐学校“阳光作业、快乐长”,围绕“减负增效”与“教师专业成长”两个主题,从“作业”切入,在“作业的管理、设计、布置、评价、反馈”等环节作了深度研究与实践”,在探索校本研修主题化、项目化与精细化道路上迈出了坚实一步;实验小学“五部曲、八环节”,“基于关键教育事件”做细校本研修,基于“异质对话”做精校本研修,构建了“教、研、学”同期互动研修与课程、课题、课堂三课联动研修的新模式;荣乐幼儿园“名师引领,全员跟进”,以“问题出发”为基点,以关注园本、关注名师、关注课堂三关注为聚焦,以拓展引领对象、引领内容、引领方式为突破,以课程开发引领、课堂教学引领、教学经验引领、新手教师引领为抓手,有效探究了名师引领下全员跟进的校本研修新模式。

创新青年教师教育机制丰厚强师储备

筑高教师准入门槛,完善教师招聘制度,严格招聘程序,公开招聘信息。通过基层学校初试——区级资格审核——专业水平测试——专业素养面试——市级综合能力评估——教育心理测试——综合考评审定等环节,确保新进教师在知识、能力、水平等各方面均有一个高起点。2009年,松江共招聘应届大学生186名,其中硕士学历占20.4%,本科学历占79.6%,中共党员占33.3%,师范类占70.4%,“21工程”大学毕业人数占38.2%。实施“1-5年教龄教师培养工程”,高标准培育人才。在新教师职初培训的基础上,对青年教师实施1—5年的连环跟进培养策略。围绕教师职业道德、人文素养、教育教学技能、专业发展、课堂实践等五大培育模块,区校结合开展青年教师培养。设立“入职培训、基本功技能、专业知识”三个青年教师成长必闯关。搭建“人文素养、课堂实践、教育科研”三个青年教师风采展示平台,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五月风采展”,立足课堂教学实践,开展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比武。“收获在十月”,围绕弘扬师德,提升素养,开展青年教师人文素养系列交流活动。“科研促成长”,结合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与困惑,实施青年教师组班培训,开展教育案例大讨论。

创新骨干教师培养策略建设强师高地

明晰骨干教师梯队,确立分层培养目标,完善培养管理体系,构筑研修指导共同体,建设强师新高地,是松江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思路。建立区享受政府教育津贴人员、区首席教师、区学科(德育)名师、区教坛新秀四级骨干教师梯队,为每一层级的骨干教师群体设置了“四个一”培养要求。即:确立一个自我专业成长目标,明确一个区级培养方向,建立一个研修指导共同体,创设一个网络交流空间。通过实施目标定位、项目驱动、分层培养与逐级提升,加快骨干教师的成长。

根据区享受政府教育津贴人员、首席教师、学科(德育)名师、教坛新秀四级骨干教师的学科素养、专业水平、个人特长,充分利用优质学科研训资源,发挥骨干教师引领辐射作用,通过组建享受政府教育津贴人员导师带教组、首席教师课堂教学研究室、名师教学指导团、青年支教团四级研修指导共同体,在项目驱动中激发教育活力,在合作研究中提升教育智慧,在交流分享中谋求共同发展。

2009年4月,由首届12名享受政府教育津贴人员领衔,78名带教学员参与,针对12个学术研究主题,通过课堂教学研究、教育案例分析、学科专题辅导报告、教育管理论坛、学生汇报演出、网上交流展示、著书立作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展现松江区高端人才在教育教学中的实践与成果,全面展示他们的专业特长、学术造诣、管理风格以及人格魅力。2006年成立了12个首席教师课堂教学研究室,围绕课堂教学实践、教育科研、专业提升、指导带教等展开研究与实践工作。2008年4月成立了16个由特级教师、首席教师、学科名师组建名师教学指导团,深入16所农村学校中,每二周一次,以军团作战方式,围绕课堂教学指导、学科教学研究、青年教师带教等工作实施定点指导,在提升农村教研组建设水平、指导农村青年教师成长、探索校本研修策略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的实效。2008年组建了11个骨干青年支教团,以团队协作“作战”方式,到农村学校执教,指导教研活动,带教青年教师,磨练专业技能,提高专业素养,在农村学校反响热烈。

课程教学:聚集校本着力发展

松江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统筹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通过深化课程与教学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有效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松江各级各类教育均取得了长足发展。

校长领航打造课程实施共同体

松江区助推校长“上讲坛、下课海”。上讲台,把教学智慧展示出来,示范导向,定期举行“校长专题系列论坛”,把自己的学习感悟道出来,与人分享,把办学的实践经验提炼出来,与人共享。积极推行校长“一线”工作机制,引领“一线”,带头学习《课程方案》,把握课改精神,钻研教学业务,潜心教学研究,制定学校课程计划;校长策划校本研修,构建基于学校课程实施过程中问题解决学研究运行机制,促使学校校本研修科学化、内涵化、常态化;深入“一线”,走进学堂,观察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生活状态,走进教师,参加学科教研活动,并给于引领与指导,促进教师不断提高课程的执行力,打造学校课程有效实施共同体。

创新实施追求校本特色彰显近年来,松江区在以德育为核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过程中,以学校课程实施与建设为抓手,通过课题引领和实践探索,推动国家课程校本化与学校特色课程建设,进而发展学校特色。通过专家培训,更新课程理念,增强课程意识。通过“学校课程计划制定行动”,积累课程实践智慧,完善学校课程实施计划,追求“课程做实、特色做亮、让学生学活”的课程境界,创造学校新的课程文化,涌现出中山小学的“大语文”课程、实验小学的“三乐”教育课程、华师大松江实验中学的“历练教育”课程、松江二中的“创新社团”系列课程、松江一中的“德育珍珠”课程等一批学校特色经典课程。

三研行动助推课程有效实施

松江区教科研工作紧紧围绕着“队伍发展、课程实施、特色彰显、文化构建”展开工作,以问题解决、经验提炼、促进发展为重点,切实发挥教育科研在基础教育内涵提升过程中的引领作用。立足于教育教学实践,探索出了“教科研与日常工作结合、与新课程改革结合、与课题研究结合”教师科研之路。区域形成了“科研、教研”联动的教科研新格局;利用外智,积极与徐汇、卢湾等中心城区办学交流,采取跟岗实践历练、交流研讨、资源共用等形式进行合作,促进内涵发展。

教学精细着力提升教学质量

以“教学精细化学校建设”为抓手,着力构建区域“精致教育”文化。近年来,松江区狠抓教学常规建设,制定了《学校教学工作二十条意见》、《松江区中小学教师教学基本规范要求实施意见》及《教学常规三十条》,聚焦教师育德能力和教学五环节操作能力的培养,开展专题研讨、实践观察、样本示范、经验传授等系列活动,推进学校教研组开展以“启发式”为主要教学方法,其他教法为补充的教学模式实践研究,教师教学的思考点由教法为主研究转向学生学法为中心的研究,推行“双项细目表命题及设计作业法”,提高作业质量。华师大松江实验高级中学“学案教学法”在静悄悄地改变着学生的学习方式,民乐学校“阳光教学、阳光作业”,使学生的学习生活充满阳光。

内外统整奠基学生全面成长

实施素质教育的课程方案全面落实,在推进素质教育实验学校建设,发挥学校主阵地外,积极整合和拓展素质教育资源,充分利用“两心一地”校外教育资源,即劳技教育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和松江区青少年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对学生开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教育活动。通过劳技教育课程:丰富学习经历,培养劳动习惯和技术素养,确立技术志向,树立职业理想。一年一次的中小学劳技竞赛和学校劳技教育成果展示,推动全区劳技教育工作走向纵深。青少年活动中心的“快乐星期二”,让高雅艺术走进校园,走进学生生活。松少年科技创新节暨科技创新大赛已经成为学校科技教育一道亮丽的风景,更是学生展示聪明才智的重要舞台。素质教育实践基地,让学生体验军人生活,感受现代农业、现代农民、现代农村。

学前教育:激发活力“雁阵”奋飞

松江学前教育坚持“减负增效、整合优效”理念,积极打造“‘雁阵式’发展新体系”教育管理品牌,全区64所托幼机构齐心协力、大胆实践,实现了区域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较大突破。

以“科学、领先”求管理改革“致胜”

几年来,松江区教育行政部门以“聚焦管理改革,科学发展内涵”为主旨,以“低耗高效引领园所专业发展”为指导,以“不落下每所幼儿园”为原则,大胆推行区域学前教育管理制度改革。一是构建管理制度。2004年出台了《松江区学前教育管理制度改革方案》,明晰了区域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方向与阶段目标,并相继建立了“托幼联席会议制度”、“托幼工作调研制度”、“各类区级活动组织制度”、“早教服务指导工作实施意见”与“早教服务指导工作联动制度”、“民办托幼机构管理制度”等。二是提供管理服务。松江学前教育工作各级主管部门努力为基层园所的良性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保障,通过健全重大问题协商制、落实重要工作同步制,以各类调研为载体,以搭建区级交流与展示平台,建立专业支持资源库和蹲点式指导基地等多元方式为策略,使“同工异曲执行任务,整合增效助推园所发展”的管理效应尽致彰显。三是优化管理评价。行政部门以“做与不做不一样,做了与做优不一样,虚做与实做不一样”为宗旨,通过“自下而上”的民主决策,先后推出“托幼园所考核与评估制度”、“结对共建评估指标及办法”、“学前教育专项经费使用与分配制度”、“公办幼儿园发展性督导评估机制”等多项监控、评估与激励机制,并赋以公开、透明、公正的实施与操作。系列举措不仅导准了区域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方向,更有效激活了区内各托幼机构的发展内驱力,营造了积极进取、团结向上的浓浓氛围。

以“均衡、多元”求队伍建设“优质”

松江紧紧围绕提升“园长课程领导力、教研员课程指导力、教师课程执行力”之目标,倾力构建“雁阵式”发展梯队、创新践行分层分类培训模式,取得了显著实效。一是“学习、分享、同质互助”。开展以执行力为核心的“园长同质互助研究沙龙”,开设“园长论坛”,举办“园长培训班”等强化管理者科学管理意识、提升其课程领导力。二是“全员、分层、探索新模式”。开展“主题办班”式的全员培训;以区级课题《市郊幼儿园主题式研训一体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为引领,以俱乐部形式为载体,开展面向骨干教师、青年教师、初任教师、非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的分层分类培训;以研训员“共生链”机制的创建为契机,探索更适宜、更有效、更优化的研训新模式。三是“减负、优效、抱团共进”。依托课题引领大胆实施“幼儿园案头工作改革”,让教师有更多时间走进课堂、走进孩子。借助专家资源推广实践“学前教育优效行动”,让教师有更多机会在学习中收获,在感悟中成长。

以“群雁·高翔”续写“雁阵·奋飞”

早在2004年的区托幼联席会议上,松江区委、区府领导就提出“松江学前教育的发展应立足于松江新城的快速发展和外来人口大量导入的实际”,基于这样的预见性与前瞻性,松江幼教人多年来一直保持着高昂的工作激情和“团结共进、勇于争先、追求超越”的“雁阵”精神,将学前教育从“创建、闪亮品牌”的“雁阵·奋飞”阶段稳步进入“深化内涵建设”的“群雁·高翔”时期,2007年“松江学前教育回顾与展望活动”在全市学前教育界引起轰动,全市幼教教研员、虹口区、卢湾区、青浦区等同行分别来松江交流互动并予以高度评价,《上海托幼》、《上海教育》等杂志对区域学前教育改革成果给予精彩报道,区内幼教研训员、教师和幼儿等在市级各类比赛中参与率、获奖率多次跻身前列。

农民工同住子女教育:创新模式同享优质

近年来,松江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外来人口的导入量激增。保障农民工同住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维护教育公平,是松江区委、区政府十分重视的工作。

明确职责任务健全工作体系

根据市委、市府的要求,结合松江区农民工同住子女总量多、分布集中的特点,在2008年区政府50次常务会议通过《松江区农民工同住子女义务教育工作三年(2008—2010年)推进计划》的基础上,2009年5月5日区政府72次常务会议再次专题研究并通过了《2009年松江区推进农民工同住子女义务教育工作实施计划》,进一步明确了各成员单位的职责、工作目标与任务。教育、财政、公安、民政职能部门以及各相关街镇政府密切配合,任务明确,职责到人,形成了强有力的工作合力。全区形成区领导小组、区推进工作办公室、各街镇三级工作网络,工作覆盖面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体系完备,运转高效,为扎实推进各项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探索办学模式保证计划实施

针对区学生人数和备案学校数多的特点,松江坚持“两条腿走路”,在积极做好公办学校吸纳的基础上,有序开展农民工子女学校纳入民办教育管理工作。2009年,在原有解决农民工同住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公办吸纳、公办教学点吸纳、原简易农民工学校转为民办小学吸纳三种模式的基础上,创新办学模式,盘活原有的国有村校资源和资源调整后的全日制公办中小学校舍资源,由区教育局下属国有资产公司出资举办11所以招收农民工同住子女为主的民办小学,采用公办教育的管理模式,有效解决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并做到人员配备统一、工资待遇统一、教学计划统一、日常管理制度统一、学籍管理统一、招生政策计划统一。为此区财政投入2100多万元,用以改善此类学校的办学条件。目前这些学校已于9月1日同步顺利开学,社会反响良好。

严格招生政策推进综合管理

区教育局在“松江报”上以局长答记者问的形式,向全区外来务工人员宣传、告知了义务教育阶段招生政策与学生入学报名条件,各校在学生入学报名时,严格按照招生政策,查验家长的居住证、务工证以及社会综合保险等证明。这一措施促进了松江区的人口综合管理工作,大大提高了外来人口综合保险的交纳比例。

巩固管理模式推进内涵建设

多年来,松江在推进农民工子女教育工作中,积极创设条件,营造和谐的教育环境,确立了一项管理原则、形成了二种服务模式、建立了三项工作机制,具体包括:确定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条出规范、块抓落实”管理原则;形成了硬件改造、业务指导服务模式;建立了教育视导、队伍培训、联合检查工作机制。截至9月15日,松江区共有农民工同住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学生39061名,通过公办学校吸纳、建立公办学校教学点、设立国有民办农民工子女小学及简易农民工学校转民办4种形式,共解决38390名农民工同住子女免费义务教育问题,占全区现有农民工同住子女总数的98%。

四个“坚持”:

坚持教育优先,在加强教育公共管理过程中不断完善政府对教育的决策、执行和监督;

坚持民生为本,在办人民满意教育过程中完善教育公共服务;

园长研修总结范文第4篇

近年来,松江区人民政府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实施教育综合改革,不断增强依法行政意识,积极落实政府公共管理职责,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努力形成区域教育品牌,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旺盛需求。立足“山水松江、人文松江、宜居松江、生态松江”的定位,根据松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制定各类教育相互协调发展的规划与措施,在政策与制度层面上为教育全面发展提供保障。

德育工作:载体务本效果务实

松江区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若干意见》,以推进上海市中小学“两纲”教育为契机,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积极开展学校德育工作,取得了很好成效。

班主任队伍谋发展

班主任是实施学校德育的中坚力量,班主任整体素质直接影响学生全面发展,影响学校德育目标实现。松江区实施了三大举措,激发班主任爱生情怀,提高班主任队伍的育德能力,切实推进学校德育。其一,成立班主任教育艺术讲师团。由市、区优秀班主任组成的讲师团为基层学校班主任提供专业培训,通过服务基层学校校本研修活动和总结提炼自身工作经验等形式,来培养和造就一支优秀的班任队伍,曾被授予上海市普教系统“师德建设十佳项目”称号。其二,开设班主任智慧论坛。松江区茸城博客这个以教师为主体、以教育教学研究为主题的交流网站上,建立了“智慧班主任”专栏,班主任突破时空的限制,交流自己成功的经验、咨询实践的困惑、探讨日常的工作。其三,颁布《松江区关于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激发了广大班主任热爱本职工作,关注工作艺术,追求工实效的热情,班主任的育德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几年来,11位班主任被评为区德育名师,1位班主任被评为区首席教师,1位班主任被市教委授予“上海市中小学班主任带头人”光荣称号,并为他建立了“上海市中小学班主任带头人工作室”。

学科德育求创新

如何处理学科教学目标与德育目标的关系?如何做到“衔接无痕”而又“有效”?松江的具体做法是:一是成立“三研”(教研、德研、科研)合作小组。区教师进修学院研训部、科研部共同组织教学教导和德育教导培训,共同指导基层学校学科德育的实践研究。教研员、德研员和科研员按年段进行结对,每一节研究课都有“双员”共同指导备课,共同观课,共同评课。二是创新督查方式。突破传统的“目标考核法”,用“展示研讨”代替“检查考核”。基层学校自己申报,区内同学段教师、学校领导及有关专家进行观摩研讨。有没有成功经验,看一看就知道,经验好不好,评一评就开窍。在实践中探索,在实践中总结,在实践中提升。三是区校联动,重点突破。区级层面,以《情感理论指导下学科课堂教学实施“两纲”的实践研究》市级课题为引领,确定语文、历史、思品、政治及生教育等学科为重点,以“两纲”试点学校为主力进行探究,通过小学结对联动、中学区域合作的形式,形成强强联手、以强带弱、以弱促强的局面;校级层面,根据校情,自主开展学科德育的探索,涌现了一批特色学校;方塔小学改革评价方法,运用形式多样、主体多元的生命化评价,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努力构建“生命课堂”;松江二中以备课组为单位,抓住备课、说课、开课、评课等环节,实施了两轮学科教学渗透“两纲”实践课研究;中山小学结合“大语文”教学研究,探索出一条“三段四步”的教学模式。创造性的学科德育活动,促进了“两纲”教育的实施,区教育局曾被市科教党委、市教委授予“上海市中小学‘两纲’推进工作表彰单位”称号。

养成教育讲实效

松江区把学生养成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点来抓,取得了显著效果。其一,明确定位,杜绝形式化。教会学生做人,是中小学校德育最有力的抓手,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最有效、最直接的途径,也是素质教育中最基础、最根本、最重要的内容。其二,过程督导,促使规范化。把养成教育纳入督导体系,《松江区中小学行为规范示范校风采展示要求》中,对区级示范校及其他学校在学校网站上建立“行为规范教育”专题网页并动态性展示学校开展的教育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使年底终结性督导评估变为平时动态性评估。其三,齐抓共管,评估公开化。实施《松江区行为规范示范校中期滚动评估实施方案》,请校外教育机构、社会实践基地、社区评议员、学生家长及区教育行政、业务部门人员参与学校养成教育的评价,建立健全评估机制,加强了社会监督,进一步提高学生文明素养。

排解心忧促和谐

着眼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学生生命质量,促进学生茁壮成长。松江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经过二十多年的实践,已经初步形成了有效的运行机制。建立了区中小学心理辅导中心,成立了心理辅导教师工作坊,开设了区未成年人心理与青春期健康咨询热线,编写了心理健康教师培训教材,健全了心理健康教育研训制度,全区各中小学普遍开设了心理辅导活动课。先后组织开展了典型个案研讨、心理或青春期辅导课观摩、心理辅导活动课评比等活动。近年来,通过心理辅导与青春期健康教育活动普及了心理健康和青春期健康教育,通过热线、面谈咨询等方式对中小学生和家进行个别辅导,成绩斐然。目前,区内有上海市心理辅导协会示范校2所、实验校15所,占全区学校五分之二。2008年11月14日,松江区承办了第三届21世纪中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论坛分会场“追求师生的生命成长”主题展示活动,成功展示了近几年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成果。

社会实践增才干

松江具有丰富的人文与自然资源,经过政府统筹、各部门配合,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积极性,逐步建立并不断完善了一批适合未成年人教育特点、富有时代性和地方特色的德育实践基地。通过设计和安排未成年人社会教育实践基地版图,将原来单一的数量较少的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拓展为数量众多、内容丰富的社会教育实践基地。社会教育实践基地开辟五大系列,满足了中小学生获得丰富而真切的道德体验需要。在搭建平台的同时,针对学生的需要,结合松江资源优势,还为学生组织实践体验的活动。如:结合民族传统文化,组织学生开展了中华古诗文诵读活动;利用松江深厚的文化底蕴,组学生开展了“松江探究,文化寻根”活动;围绕社区文明建设,组织学生开展了“校园文化进社区——百个节目大展演”活动全区还确定了四十项青少年民族文化技艺培训重点项目,开展各类民族文化技艺传承活动。经过几年努力,松江已逐步构建了课外德育体系。

讲坛做大做强松江教育

随着松江工业化进程和新城建设的加快推进,松江教育正面临“做大做强”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回顾松江近几年工作,我们在加强教育公共管理,完善教育公共服务,推进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作了积极的探索,有了一些收获和体会,主要体现在四个“坚持”:坚持教育优先,在加强教育公共管理过程中不断完善政府对教育的决策、执行和监督;坚持民生为本,在办人民满意教育过程中完善教育公共服务;坚持协调发展,在统筹推进教育发展过程中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坚持改革创新,在落实素质教育过程中深化教育可持续发展。展望今后工作,我们将全面推进,重点突破,实现区域教育整体和谐发展。努力做到四个“进一步”:在深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在深入推进城市化建设中,进一步增强教育资源的保障实力;在深入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进一步落实探索具有松江区域特色的新举措;在切实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的进程中,进一步加强区域教育的交流与合作。

松江教育将以迎接上海市首轮教育综合督政为契机,进一步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在市、区两级政府的领导下,在市教委、市政府教育督导室的指导帮助下,紧紧依靠松江人民和社会各界,再接再厉,开拓创新,加快松江教育现代化进程,为我区加快推进“四个率先”、积极做好“四篇文章”、努力实现“四个确保”作出积极的贡献。

强师兴教:科教兴区人才为先

近年来,松江确立了“强师兴教”战略,教师队伍建设以校本研修工作为基石,以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与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为两翼,在创新校本研修工作格局,创新青年教师教育机制、创新骨干教师培养策略等方面作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和成效。

创新校本研修工作格局夯实强师基石

教师成长的基地在学校、教师成长的土壤在课堂。校本研修工作是广大教师践行课程理念,研究教育教学,培养团队意识的有效途径,是学校探索教育规律,实现问题研究、专业引领、团队协作、反思进取的有效载体。松江确立了“夯实基础建设,明确发展目标,形成基本模式,培育若干特色”的校本研修工作推进目标,构建了校本研修发展项目设计——申报——审定——扶持——实践——提炼和校本研修特色项目提炼——评选——奖励——展示——辐射的区校本研修工作推进新格局。通过组班研修、案例培训、观摩交流、理论学习、项目评估等方式培养学校分管领导与教研组长两支校本研修工作的核心队伍。

2008年,评选了10个区校本研修特色项目,21个区校本研修发展项目。2009年,开展区校本研修特色项目展示交流活动,围绕“研修目标、研修内容、研修途径与研修模式”,从不同的视角探索与研究校本研修的新模式、新策略与新方法。中山小学“幸福学习共同体建设”,在“大语文”教育文化背景下,探索“教科研训”一体化校本研修工作,构建幸福学习共同体;民乐学校“阳光作业、快乐成长”,围绕“减负增效”与“教师专业成长”两个主题,从“作业”切入,在“作业的管理、设计、布置、评价、反馈”等环节作了深度研究与实践”,在探索校本研修主题化、项目化与精细化道路上迈出了坚实一步;实验小学“五部曲、八环节”,“基于关键教育事件”做细校本研修,基于“异质对话”做精校本研修,构建了“教、研、学”同期互动研修与课程、课题、课堂三课联动研修的新模式;荣乐幼儿园“名师引领,全员跟进”,以“问题出发”为基点,以关注园本、关注名师、关注课堂三关注为聚焦,以拓展引领对象、引领内容、引领方式为突破,以课程开发引领、课堂教学引领、教学经验引领、新手教师引领为抓手,有效探究了名师引领下全员跟进的校本研修新模式。

创新青年教师教育机制丰厚强师储备

筑高教师准入门槛,完善教师招聘制度,严格招聘程序,公开招聘信息。通过基层学校初试——区级资格审核——专业水平测试——专业素养面试——市级综合能力评估——教育心理测试——综合考评审定等环节,确保新进教师在知识、能力、水平等各方面均有一个高起点。2009年,松江共招聘应届大学生186名,其中硕士学历占20.4%,本科学历占79.6%,中共党员占33.3%,师范类占70.4%,“211工程”大学毕业人数占38.2%。实施“1-5年教龄教师培养工程”,高标准培育人才。在新教师职初培训的基础上,对青年教师实施1—5年的连环跟进培养策略。围绕教师职业道德、人文素养、教育教学技能、专业发展、课堂实践等五大培育模块,区校结合开展青年教师培养。设立“入职培训、基本功技能、专业知识”三个青年教师成长必闯关。搭建“人文素养、课堂实践、教育科研”三个青年教师风采展示平台,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五月风采展”,立足课堂教学实践,开展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比武。“收获在十月”,围绕弘扬师德,提升素养,开展青年教师人文素养系列交流活动。“科研促成长”,结合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与困惑,实施青年教师组班培训,开展教育案例大讨论。

创新骨干教师培养策略建设强师高地

明晰骨干教师梯队,确立分层培养目标,完善培养管理体系,构筑研修指导共同体,建设强师新高地,是松江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思路。建立区享受政府教育津贴人员、区首席教师、区学科(德育)名师、区教坛新秀四级骨干教师梯队,为每一层级的骨干教师群体设置了“四个一”培养要求。即:确立一个自我专业成长目标,明确一个区级培养方向,建立一个研修指导共同体,创设一个网络交流空间。通过实施目标定位、项目驱动、分层培养与逐级提升,加快骨干教师的成长。

根据区享受政府教育津贴人员、首席教师、学科(德育)名师、教坛新秀四级骨干教师的学科素养、专业水平、个人特长,充分利用优质学科研训资源,发挥骨干教师引领辐射作用,通过组建享受政府教育津贴人员导师带教组、首席教师课堂教学研究室、名师教学指导团、青年支教团四级研修指导共同体,在项目驱动中激发教育活力,在合作研究中提升教育智慧,在交流分享中谋求共同发展。

2009年4月,由首届12名享受政府教育津贴人员领衔,78名带教学员参与,针对12个学术研究主题,通过课堂教学研究、教育案例分析、学科专题辅导报告、教育管理论坛、学生汇报演出、网上交流展示、著书立作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展现松江区高端人才在教育教学中的实践与成果,全面展示他们的专业特长、学术造诣、管理风格以及人格魅力。2006年成立了12个首席教师课堂教学研究室,围绕课堂教学实践、教育科研、专业提升、指导带教等展开研究与实践工作。2008年4月成立了16个由特级教师、首席教师、学科名师组建名师教学指导团,深入16所农村学校中,每二周一次,以军团作战方式,围绕课堂教学指导、学科教学研究、青年教师带教等工作实施定点指导,在提升农村教研组建设水平、指导农村青年教师成长、探索校本研修策略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的实效。2008年组建了11个骨干青年支教团,以团队协作“作战”方式,到农村学校执教,指导教研活动,带教青年教师,磨练专业技能,提高专业素养,在农村学校反响热烈。

课程教学:聚集校本着力发展

松江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统筹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通过深化课程与教学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有效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松江各级各类教育均取得了长足发展。

校长领航打造课程实施共同体

松江区助推校长“上讲坛、下课海”。上讲台,把教学智慧展示出来,示范导向,定期举行“校长专题系列论坛”,把自己的学习感悟道出来,与人分享,把办学的实践经验提炼出来,与人共享。积极推行校长“一线”工作机制,引领“一线”,带头学习《课程方案》,把握课改精神,钻研教学业务,潜心教学研究,制定学校课程计划;校长策划校本研修,构建基于学校课程实施过程中问题解决教学研究运行机制,促使学校校本研修科学化、内涵化、常态化;深入“一线”,走进学堂,观察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生活状态,走进教师,参加学科教研活动,并给于引领与指导,促进教师不断提高课程的执行力,打造学校课程有效实施共同体。

创新实施追求校本特色彰显近年来,松江区在以德育为核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过程中,以学校课程实施与建设为抓手,通过课题引领和实践探索,推动国家课程校本化与学校特色课程建设,进而发展学校特色。通过专家培训,更新课程理念,增强课程意识。通过“学校课程计划制定行动”,积累课程实践智慧,完善学校课程实施计划,追求“课程做实、特色做亮、让学生学活”的课程境界,创造学校新的课程文化,涌现出中山小学的“大语文”课程、实验小学的“三乐”教育课程、华师大松江实验中学的“历练教育”课程、松江二中的“创新社团”系列课程、松江一中的“德育珍珠”课程等一批学校特色经典课程。

三研行动助推课程有效实施

松江区教科研工作紧紧围绕着“队伍发展、课程实施、特色彰显、文化构建”展开工作,以问题解决、经验提炼、促进发展为重点,切实发挥教育科研在基础教育内涵提升过程中的引领作用。立足于教育教学实践,探索出了“教科研与日常工作结合、与新课程改革结合、与课题研究结合”教师科研之路。区域形成了“科研、教研”联动的教科研新格局;利用外智,积极与徐汇、卢湾等中心城区办学交流,采取跟岗实践历练、交流研讨、资源共用等形式进行合作,促进内涵发展。

教学精细着力提升教学质量

以“教学精细化学校建设”为抓手,着力构建区域“精致教育”文化。近年来,松江区狠抓教学常规建设,制定了《学校教学工作二十条意见》、《松江区中小学教师教学基本规范要求实施意见》及《教学常规三十条》,聚焦教师育德能力和教学五环节操作能力的培养,开展专题研讨、实践观察、样本示范、经验传授等系列活动,推进学校教研组开展以“启发式”为主要教学方法,其他教法为补充的教学模式实践研究,教师教学的思考点由教法为主研究转向学生学法为中心的研究,推行“双项细目表命题及设计作业法”,提高作业质量。华师大松江实验高级中学“学案教学法”在静悄悄地改变着学生的学习方式,民乐学校“阳光教学、阳光作业”,使学生的学习生活充满阳光。

内外统整奠基学生全面成长

实施素质教育的课程方案全面落实,在推进素质教育实验学校建设,发挥学校主阵地外,积极整合和拓展素质教育资源,充分利用“两心一地”校外教育资源,即劳技教育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和松江区青少年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对学生开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教育活动。通过劳技教育课程:丰富学习经历,培养劳动习惯和技术素养,确立技术志向,树立职业理想。一年一次的中小学劳技竞赛和学校劳技教育成果展示,推动全区劳技教育工作走向纵深。青少年活动中心的“快乐星期二”,让高雅艺术走进校园,走进学生生活。松少年科技创新节暨科技创新大赛已经成为学校科技教育一道亮丽的风景,更是学生展示聪明才智的重要舞台。素质教育实践基地,让学生体验军人生活,感受现代农业、现代农民、现代农村。

学前教育:激发活力“雁阵”奋飞

松江学前教育坚持“减负增效、整合优效”理念,积极打造“‘雁阵式’发展新体系”教育管理品牌,全区64所托幼机构齐心协力、大胆实践,实现了区域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较大突破。

以“科学、领先”求管理改革“致胜”

几年来,松江区教育行政部门以“聚焦管理改革,科学发展内涵”为主旨,以“低耗高效引领园所专业发展”为指导,以“不落下每所幼儿园”为原则,大胆推行区域学前教育管理制度改革。一是构建管理制度。2004年出台了《松江区学前教育管理制度改革方案》,明晰了区域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方向与阶段目标,并相继建立了“托幼联席会议制度”、“托幼工作调研制度”、“各类区级活动组织制度”、“早教服务指导工作实施意见”与“早教服务指导工作联动制度”、“民办托幼机构管理制度”等。二是提供管理服务。松江学前教育工作各级主管部门努力为基层园所的良性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保障,通过健全重大问题协商制、落实重要工作同步制,以各类调研为载体,以搭建区级交流与展示平台,建立专业支持资源库和蹲点式指导基地等多元方式为策略,使“同工异曲执行任务,整合增效助推园所发展”的管理效应尽致彰显。三是优化管理评价。行政部门以“做与不做不一样,做了与做优不一样,虚做与实做不一样”为宗旨,通过“自下而上”的民主决策,先后推出“托幼园所考核与评估制度”、“结对共建评估指标及办法”、“学前教育专项经费使用与分配制度”、“公办幼儿园发展性督导评估机制”等多项监控、评估与激励机制,并赋以公开、透明、公正的实施与操作。系列举措不仅导准了区域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方向,更有效激活了区内各托幼机构的发展内驱力,营造了积极进取、团结向上的浓浓氛围。

以“均衡、多元”求队伍建设“优质”

松江紧紧围绕提升“园长课程领导力、教研员课程指导力、教师课程执行力”之目标,倾力构建“雁阵式”发展梯队、创新践行分层分类培训模式,取得了显著实效。一是“学习、分享、同质互助”。开展以执行力为核心的“园长同质互助研究沙龙”,开设“园长论坛”,举办“园长培训班”等强化管理者科学管理意识、提升其课程领导力。二是“全员、分层、探索新模式”。开展“主题办班”式的全员培训;以区级课题《市郊幼儿园主题式研训一体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为引领,以俱乐部形式为载体,开展面向骨干教师、青年教师、初任教师、非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的分层分类培训;以研训员“共生链”机制的创建为契机,探索更适宜、更有效、更优化的研训新模式。三是“减负、优效、抱团共进”。依托课题引领大胆实施“幼儿园案头工作改革”,让教师有更多时间走进课堂、走进孩子。借助专家资源推广实践“学前教育优效行动”,让教师有更多机会在学习中收获,在感悟中成长。

以“群雁·高翔”续写“雁阵·奋飞”

早在2004年的区托幼联席会议上,松江区委、区府领导就提出“松江学前教育的发展应立足于松江新城的快速发展和外来人口大量导入的实际”,基于这样的预见性与前瞻性,松江幼教人多年来一直保持着高昂的工作激情和“团结共进、勇于争先、追求超越”的“雁阵”精神,将学前教育从“创建、闪亮品牌”的“雁阵·奋飞”阶段稳步进入“深化内涵建设”的“群雁·高翔”时期,2007年“松江学前教育回顾与展望活动”在全市学前教育界引起轰动,全市幼教教研员、虹口区、卢湾区、青浦区等同行分别来松江交流互动并予以高度评价,《上海托幼》、《上海教育》等杂志对区域学前教育改革成果给予精彩报道,区内幼教研训员、教师和幼儿等在市级各类比赛中参与率、获奖率多次跻身前列。

农民工同住子女教育:创新模式同享优质

近年来,松江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外来人口的导入量激增。保障农民工同住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维护教育公平,是松江区委、区政府十分重视的工作。

明确职责任务健全工作体系

根据市委、市府的要求,结合松江区农民工同住子女总量多、分布集中的特点,在2008年区政府50次常务会议通过《松江区农民工同住子女义务教育工作三年(2008—2010年)推进计划》的基础上,2009年5月5日区政府72次常务会议再次专题研究并通过了《2009年松江区推进农民工同住子女义务教育工作实施计划》,进一步明确了各成员单位的职责、工作目标与任务。教育、财政、公安、民政等职能部门以及各相关街镇政府密切配合,任务明确,职责到人,形成了强有力的工作合力。全区形成区领导小组、区推进工作办公室、各街镇三级工作网络,工作覆盖面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体系完备,运转高效,为扎实推进各项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探索办学模式保证计划实施

针对区学生人数和备案学校数多的特点,松江坚持“两条腿走路”,在积极做好公办学校吸纳的基础上,有序开展农民工子女学校纳入民办教育管理工作。2009年,在原有解决农民工同住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公办吸纳、公办教学点吸纳、原简易农民工学校转为民办小学吸纳三种模式的基础上,创新办学模式,盘活原有的国有村校资源和资源调整后的全日制公办中小学校舍资源,由区教育局下属国有资产公司出资举办11所以招收农民工同住子女为主的民办小学,采用公办教育的管理模式,有效解决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并做到人员配备统一、工资待遇统一、教学计划统一、日常管理制度统一、学籍管理统一、招生政策计划统一。为此区财政投入2100多万元,用以改善此类学校的办学条件。目前这些学校已于9月1日同步顺利开学,社会反响良好。

严格招生政策推进综合管理

区教育局在“松江报”上以局长答记者问的形式,向全区外来务工人员宣传、告知了义务教育阶段招生政策与学生入学报名条件,各校在学生入学报名时,严格按照招生政策,查验家长的居住证、务工证以及社会综合保险等证明。这一措施促进了松江区的人口综合管理工作,大大提高了外来人口综合保险的交纳比例。

巩固管理模式推进内涵建设

多年来,松江在推进农民工子女教育工作中,积极创设条件,营造和谐的教育环境,确立了一项管理原则、形成了二种服务模式、建立了三项工作机制,具体包括:确定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条出规范、块抓落实”管理原则;形成了硬件改造、业务指导服务模式;建立了教育视导、队伍培训、联合检查工作机制。截至9月15日,松江区共有农民工同住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学生39061名,通过公办学校吸纳、建立公办学校教学点、设立国有民办农民工子女小学及简易农民工学校转民办4种形式,共解决38390名农民工同住子女免费义务教育问题,占全区现有农民工同住子女总数的98%。

四个“坚持”:

坚持教育优先,在加强教育公共管理过程中不断完善政府对教育的决策、执行和监督;

坚持民生为本,在办人民满意教育过程中完善教育公共服务;

园长研修总结范文第5篇

新学期,新开始,上学期在教师们的辛勤耕耘下圆满的结束,通过一学期的活动(教研组的研究活动、以班级为单位的各项评比活动、教师公开课的展示、幼儿活动内容展示、家长开放日的活动等等)后,我们的教师队伍在不断地成长,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再上了一个台阶,但我们还得继续向教学特色化,教师水平专业化的方向不断地前进。

二指导思想

依据本园的具体情况,以新《纲要》为指导方向,加强特色课程的开展,实施有效的整合教学形式,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以教研为主体进行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的研讨,加强日常教学的管理,提高幼儿一日活动质量和效益,促进教师、幼儿、幼儿园的共同发展。

三工作目标

1以《纲要》为指导,深入理解开设的各课程,使课程适应每个幼儿的发展,促使幼儿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

2教研活动的开展,加强教师队伍的成长,培养反思型的教师,让教师在不断的研修中成长。

3加强教学常规管理,优化幼儿的一日活动。

四具体措施

1业务学习,促进教师业务水平

间周的业务学习,学习《纲要》精神,掌握幼儿的年龄特点,案例分析,学习弟子规深入入理解其意义。每月交流一次教育随笔,形成一个互动式交流的平台,让教师在这一平台上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开发教师的潜能,发挥其教师的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2以整合教材为重要课程研究,实践其课程内容。

以整合教材为基础,开展主题活动,教师在备课前思考到教学的安排,环境的创设,游戏的选择,对课程的理解有问题时,教师之间交流解决存在的问题,资源共享。具体的教师对教学活动的反思,对组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写出策略,并作修改,好的方式进行思考和记载。主题结束后,我们教师就主题的达成情况,从教学活动,游戏活动,日常生活,家园共育四方面作总结并进行反思,改进教学形式。

区角活动是教学活动的延伸,也是幼儿巩固集教活动中的知识、技能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本学期教师制定区角的内容及目标更具体,业务领导检查实行的效果。

音乐贯穿各生活环节。每周一次表演活动的开设增强幼儿对艺术的热爱,为六一节目做准备。每周一次的种植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学习照顾植物,培养幼儿的爱心。

学前班班务工作计划开设<分享阅读>试点班,本着教材的指导思想,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丰富幼儿的阅读能力,增强幼儿的表达能力为目标.由园长领导大二的两位教学老师执教,反思,讨论,外出培训、专家亲临指导等多种形式进行试点教学.

3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本学期重点开设两个教研组语言、数学,由教研组组长撰写计划制定时间,组织成员学习、研讨、观摩活动等形式带动教师成长。语言以弟子规为基点,开展识字活动;数学以蒙氏数学操作教材为主开展教研。户外、英语教研组应用上学期研讨的成果,加强使用,检查。

4日常常规的管理,提高保教水平

进一步规范幼儿园的保教工作制度,规范教师的一日活动操作常规.主题活动的引领,教育环境与主题相对应,幼儿参与性高,活动积极.

1深入班级听课,采用随机听课和提前预约的形式,加强巡查.

2继续规范班级的计划,月计划,周计划的制订,检查计划的落实情况,保证一日活动有计划,有目标,科学,合理,有效地完成.

3游戏和户外游戏的巡查,安排的活动符合主题和教研组的要求.

4教师备课本在每周五上交检查,包括活动计划,目标,过程,反思.每月幼儿的月测评,以检验教师的教学活动的开展为目的.

5每月一篇教育随笔,一篇整合教材的反思。

6.增强英语的使用,每月的英语测评。

7.组织丰富多彩的保育员业务学习活动,提升保育员观念,学习更多的保育员教育知识,其他方面有儿歌,英语,论语,讲故事.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