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AA范文大全网!

园林植物实训总结{5篇}

墨色添香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本文共计11698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47分钟。

园林植物实训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园林植物栽培养护;项目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S688 文献标识码:A

1 项目教学法概述与教学设计

1.1 项目教学法概述

项目教学法是由美国著名教育家凯兹教授和加拿大教育家查理教授共同推创的一种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方法。其目标是:不再把教师掌握的现成知识技能传递给学生作为追求的目标,或者说不是简单地让学生按照教师的安排和讲授去得到一个结果,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去寻找得到这个结果的途径,最终得到这个结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到的不仅是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获得一定的职业能力,这里的能力已不仅是知识能力或者是专业能力,而是涵盖了如何解决问题的能力、接纳新知识的学习能力以及与人协作的社会能力等几个方面。而这些能力正是社会对高职毕业生的要求,所以,在高校中推行项目教学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2 项目的实施流程

1.2.1 布置任务

如项目中任务是园林林欣实训场绿篱的整形修剪,要达到的能力目标是:根据周边环境,结合实际需要,对学院园林林欣实训场的绿篱进行整形修剪;会熟练操绿篱机、枝剪等机械对绿篱进行修剪。具体实施过程如下:第1次上课时,就将学生按组进行划分,每队6~7人,共8个组。每组选出一名组长,教师在这里以技术员兼监管员的身份出现。在上一次课结束时,给各组组长发本次课实训任务书,园林林欣绿化实训场的绿篱萌枝长出,影响了观赏效果,要进行相应修剪整形。

1.2.2 制定计划

各组长根据收集的资料,制定绿篱整形修剪计划。各个组员通过各种方式,积极参与信息收集和计划的制定。因为绿篱修剪的形式多样,修剪的形式可以不局限原有的形状,目的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根据各队制定的计划进行指导,最后完成原有目标。

1.2.3 实施计划

各组按已经制定好的计划实施绿篱的整形修剪。在实施过程中,组员间团结协作,尽量独立解决问题,只有当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时,教师再给予讲解和指导,任务结束后学生看到的是修剪后的绿篱,各组学生就自己的实训成果发表观点,并对其他组的实训成果给予中肯的评价。

1.2.4 总结评价

修剪后先由各组组长对整形修剪进行总结评价,再由教师对各队修剪的情况进行相应点评,并对此次实训项目进行总结,最后按已制定好的项目考核表给每位同学打分。

2 《园林植物栽培养护》课程理论教学体系分析

本课程从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出发,立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体系并以就业为导向,需要围绕如何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尤其是实践能力而开展项目教学。

我们实施的《园林植物栽培养护》课程内容体系分为四大模块。

第1模块“园林植物的繁殖技术”,包括:园林植物的种子检验、园林植物的穴盘育苗繁殖、园林植物的扦插繁殖、园林植物的压条繁殖、园林植物嫁接繁殖影5个任务。

第2模块“园林植物的移植技术”,包括:草本植物幼苗的容器移植、园林草本植物大田栽培技术、大树移植3个任务。

第3模块“园林植物的修剪整形”,包括:草本植物的整修修剪、行道树的整形修剪、花灌木的整形修剪、绿篱的整形修剪、藤本植物的整形修剪5个任务。

第4模块“草花绿化设计与摆放造型”,包括:园林植物花境设计与摆放造型和草花绿化的色块设计与摆放造型2个任务。

贯穿项目“园林植物的土、水、肥的管理”,主要针对各个阶段园林植物的需求进行养护管理。

这些项目综合性强,在课本上都无法直接找到内容,必须要让学生去查询相关资料,这样学生的自主性才会体现出来。同时,可将植物栽培养护方面的职业工种考试内容纳入课程教学之中,以锻炼学生自学能力、增强其职业能力为主。

3 项目教学法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在项目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一个班级近50名学生由一个教师进行组织和辅导,同时完成检查、评价和总结,显得力不从心。可采用两个教师同时上课的形式,既可采用多种形式安排学生的学习活动,在相同的时间内完成不同的任务,又能提高教学效果。

由于配套教材尚未开发,学生起初对项目教学法极不适应。采用项目教学对教师而言也是一种新的挑战,它需要教师打破学科体系的知识结构,按照工作内容重新设计教学,而学生手里仍然使用的是传统教材,听的是工学结合理论指导下的教学内容,不免造成思想上的混乱。因此,建议在深入学习领会教学理论的同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开发编写出适用的配套教材,满足课程的需要。

项目教学法不仅要求教师具备完成工作任务所必须的知识结构,而且还要求教师要具有丰富的职业经验,只有了解企业的工作过程和经营过程,才能根据企业生产和岗位需求选择典型项目任务。这就要求教师通过企业见习、实习等途径了解企业,积累工作经验,以便能更好的指导学生。

项目教学实施过程中,学生为教学主体,教师从项目提出到项目实施都是组织者,同时负责完成指导、评价和总结,这就要求教师须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学显现出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园林植物实训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园林植物栽培养护,实践教学,创新

随着园林事业的发展和壮大,需要大量面向城镇园林建设第一线,从事园林绿化、尤其是园林植物栽培养护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型人才,实用型人才。

一、教学方法要改革创新

由于园林植物栽培养护学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操作性非常强的学科,缺乏挂图和模型,单靠板书讲授抽象的理论,非常不利于学生将理论联系生产实际,不利于启发学生思维。借助多媒体进行案例教学,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消化,进而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要大胆改革,这是培养高素质人才不可忽视的首要问题。在园林植物栽培养护的教学中进行教学方法的改进,是大势所趋,教学实践证明,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增加多媒体示范教学。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对难理解的抽象内容用图片多媒体的方式展现给学生,同时用实物进行试验自己总结特点,这样学起来即轻松又牢固。在教学中应该遵循一般程序示范:先选择一两个实例进行分析讲解,然后动手演示一个具体的操作,并在演示中和演示后总结出相关的普遍性原理,最后再进一步用不同的设计实例说明和印证相关的原理。这样,学生才能在学习和实践中快速提高实践技能。

(二)增加实例教学。实例教学即通过典型的实例的分析,引导学生的学习思路,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是值得采用的教学方式。它还可以避免某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空洞理论现象的出现,同时要注意实例的选择应结合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前沿动态,让学生及时了解和掌握最新的信息和发展状况。

(三)增加实地教学。实地教学在许多学科教育中已广泛运用,面对职业教育的现状,要求我们培养的学生做到零距离就业,实地让学生有可看可比的内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来评价总结,让学生积累知识,积累经验,同时心理上又不带压力的学习,更加贴近社会。通过典型实例的剖析,引导学生触类旁通,最直观地接触现实的栽培管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组织学生到各类城市绿地中参观与调查,加强感性认识。这种身临其境的教学,具有事实胜于雄辩的说服力,是园林植物栽培课不可缺少的教学方式,这种身临其境的教学方法具有寓教于乐,增强感性认识,缩短理论与实践之间距离的良好效果,是较好的教学方式。

(四)重视网络技术的应用。现在的学生对网络的爱好应重视。正确引导和利用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园林植物栽培养护课所涉及的知识多,综合性强,一方面要加强网络建设,通过最新的网络获取最新的知识和信息,了解最新的发展动态。一方面是通过学校的校园网,这样能促进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思想沟通、交流,这是很好的一种教学资源,应该广为利用。

二、充分利用教学实践基地

(一)利用校内实践基地,提高学习效果充分利用学校内的基地资源,组织学生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阶段教学实习,通过现场教学,既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又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巩固。通过具体的生产性项目的实践,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能通过生产型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互相帮助,团结协助的精神。

(二)利用校外实习基地。学校外的实习基地也是最优秀的教学资源,可以带领学生到校外的实习单位,实地考察参观学习,了解市场行情和动态,掌握最新的园林绿化养护信息,掌握目前园林植物栽培养护中的前沿技术和信息。

三、实施专项实践教学模块

在课程教学中,一定要以人为本,多注重实践教学的研究和探索,要指导学生自己去实践,这样才能满足学生掌握知识的需要,才能搞好课堂实践教学。如讲授“园林植物嫁接育苗和园林施肥时课程时,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师边讲边示范,然后让学生自己实地操作,反复实践。这样学生才会感觉学得轻松,有趣,掌握知识也相对容易和牢固。

为了提高实训教学质量,我们采取以下两项措施来改善教学实训环境和丰富教学实训资源。首先,进行校内实训资源的优化配置,发挥学院资源优势,根据学院现有的生产大田、苗圃、大棚、温室和标本开展营养土的配制、园林植物的常规修剪、苗木移植、设施栽培的环境调控等方面的实训,并结合学院二期绿化建设和校园绿化养护,方便学生进行肥水管理与植物整形、修剪,大大提高学生栽培养护管理的水平。其次,要有选择地与相关单位合作建立了不同类型的校外实习基地,依托厦门航空港花木公司、凯歌高尔夫球俱乐部、周边花卉生产合作社等生产、养护企业,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项目。通过花卉苗木栽培生产、销售、草坪养护等实训,学生不仅能掌握行业的市场动态,还能结合生产实际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改变考核制度,实行综合评价应改变考核制度,改变由一纸试卷定学生成绩的评价方式,根据实训课程特点,实行理论考核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笔试与现场操作相结合。如园林植物扦插繁殖模块考核应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根据学生平时的出勤考核和参与田间、花圃等管理的态度、效果定出基本分数。(2)检查学生扦插繁殖过程中的生产报告情况,要求过程完整记录规范。(3)进行重要环节的考核如插穗的选择与处理、扦插的基本要点等,要求学生边操作边讲解,教师根据现场情况对学生提问,根据学生回答与操作解说,当场打分考核。(4)根据小组所负责的试验区,扦插成活率、生长势等经济技术指标及扦插后养护管理情况,进行打分。以上项目作为学生实践部分的考核分(占总分60%),再进行基本技能理论知识的考核(占总分40%),最后确定学生实训课程的总成绩。实践证明,采用综合评价模式,有利于加强学生平时管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整体发展,提高整体实训教学水平。

园林植物实训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园林工程;植物种植;施工技术;现状;应用

一、园林工程植物种植施工的现状

园林工程已经随着时代的发展成为一个城市的标志性建设,对于满足人们的需求和美化城市的环境有促进作用。但是由于对经济建设的重视和土地资源的缺乏,园林工程植物种植施工的现状并不乐观。如果园林工程植物种植施工技术要继续服务于环境的建设和人们的需求,那么就需要园林工程施工人员运用有效的施工技术来保证施工质量,使园林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笔者通过分析现状和找出问题,对园林工程植物种植施工技术的不足和发展方向进行研究和总结。

(一)缺少各部门之间的协调

各部门协调的不足是园林工程植物种植施工中隐晦却很重要的问题,不仅对施工过程的各部门和各环节有不利影响,还对其他问题的解决有消极作用。工程施工的流程大体是一致的,把分析,设计,施工和检验各个环节连贯起来,就需要各个部门良好的配合。但是,在实际施工中,各个部门的交流和沟通通常得不到重视甚至是被忽视,所以,在需要协调的环节中,没有统一的实施方案和一致的施工理念,就会使植物种植的施工无法保证质量,施工技术得不到发展和提高。

(二)缺乏专业的施工人员

园林工程行业无法得到发展和创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专业的施工人员。一方面,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技术培训不够,直接导致在施工过程中出错或者出现偏差,比如,把园林工程和移植绿色植物的工作混淆;或者在培植植物时由于不了解植物的生长环境和生活习性,大大降低了植物的成活率,影响施工工程的最后效果。另一方面,对施工人员的专业管理不够,首当其冲的就是由于管理疏忽或不到位,施工人员粗心大意,直接影响施工要求的完成和施工效果的呈现;另外,施工人员的管理不完善,在任何施工环节都会出现细小的问题,比如在预防虫害中忘记检疫,就会引起更大的问题。

(三)后期养护工作不到位

由于施工人员专业素养不达标或者是管理人员对后期养护环节不重视,使得在实际施工中往往忽略后期养护的重要作用。但是,园林工程植物种植施工的现状表明,缺乏后期养护的植物,就会出现种多养少的现象,浪费资源的同时又达不到预期效果。成活率不高的问题直接影响施工环节的质量和验收环节的结果,所以针对养护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不高或者知识储备不够的根本原因,管理人员应该做出相应的分析和研究。园林工程植物种植施工技术的提高与解决问题的每一步都有关系,所以应做好施工经验的总结和施工策略的研究。

二、园林工程植物种植施工技术的实际应用

园林工程既能为城市建设增光添彩,又能促进生态多样性,在根本上促进城市的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那么在植物种植施工技术的实际应用中,就要求管理人员加强对施工技术的了解和掌握,在遵循施工原则的基础上,制定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效果的措施。只有对园林工程植物种植施工技术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才能在设计和施工环节贯彻保质保量的应用理念,使得植物种植施工技术的应用达到美化环境,生态多样化和创造财富的良好效果。

(一)各种施工技术的应用

施工技术多种多样,但是只有在正确的流程和严格的技术要求下,才能使施工技术的应用卓有成效。首先是苗木的选择,在多个方面有精确的要求。在挑选中,苗木的规格与设计要求的规格误差不能太大;在运送过程中,相关人员注意要用蒲叶和草绳包装,防止土壤松散和水分蒸发影响成活率;在栽种之前,检查苗木的规格和生长状况,有虫害或者不符合要求的要筛选;而细节要求要更加注意,比如草卷和草块的杂草不超过1%,草卷的土层厚度为2cm,草块则为3cm。其次是定位线的放置。因为涉及乔木,灌木,草坪不同种类的植物种植,对定位放线有特殊要求。比如在实际操作中,高低距离,林冠起伏,林缘线的弯曲状态都需要流畅的同时符合现实情况,确保其合理性。最后,苗木栽种的技巧也非常重要。除了注意树木生长背环境,还需要细致准确的实际操作,比如,在栽种前检查,栽种过程中准确定位,保证树木的自然状态,对不合适的土壤进行替换等,都是在施工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二)保证施工质量的措施

针对分析的主要问题,基于施工要求,管理人员需要总结出保证施工质量的措施。第一,整体规划。确定了植物种植的施工项目后,不仅要针对该项目做研究和调查,还要对所在地区进行整体了解和规划。比如最重要的水文和土壤方面,对当地的土壤状况提出改进措施是园林工程应该做到的。第二,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针对施工人员专业素养缺乏的问题,一方面,需要加强专业技术和知识的学习,提高实际应用的水平;另一方面,施工人员的道德素质的培训也不能落下,以专业又温和的面貌面对客户,才能提高专业水平。其他如创新和应急能力,也是员工培训的课程之一。最后,养护工作要到位。在养护人员的工作中,根据天气和土壤状况调整植物的养护措施是基础工作。此外,细节要求如蛀干病虫害受害率不大于5%,枯枝率不超过10%,都是需要养护人员一一落实的。

园林植物实训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园林艺术实训基地技能培养一体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0

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社会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由于我国职业教育的高速发展,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又凸显出来,实操技能好,有一定实践经验的学生很受欢迎,缺少实训和实操的毕业生会受到冷落,以技能为本位的人才培养思想成为职业教育的一个导向。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进行一体化教学,在 “做中学、做中教”,创造真实的实训环境,达到“零距离”上岗,提升毕业生的竞争能力。广州市市政职业学校园林技术专业建设了55亩的园林艺术实训基地,集教学、科研、实训、实习、技能鉴定为一体,使职业技能的培养得到保障,毕业学生深受企业欢迎。

一、实训基地设计理念

1.基地概况

为适应2000年来园林专业蓬勃的发展需求,特别是园林行业对园林职业技术性应用人才的需要,缩小毕业生从学生到岗位适应的时间,广州市市政职业学校投入百万于2003年5月在花都区花山镇建设了占地面积55亩的一个以园林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专业实训为主,兼备职业技能培训、鉴定、科普教育等功能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和艺术教学实训基地。园林艺术实训基地在建造上结合了西方园林和中国园林特别是岭南园林设计的通用特点,功能上更加突出“教学、实训、艺术”的理念。在营造上更加注重“实训、展示、服务、科研、培训”的基本功能要求,于2005年6月投入使用。

2.设计手法及理念

建设实训基地目的用以学生实习实训,故在整体规划布局采用中国传统自然式园林空间设计与现代规则式园林空间设计相结合的方式;整个设计风格将东方式园林特别是岭南建筑园林和西方园林有机结合;即展示了各园林类型和设计元素,又能集中体现教学和实训功能,在植物配置上尽可能将植物各科属的植物囊括其中,选用市场上常见的植物种类,并重点展现棕榈科、桑科、豆科、夹竹桃科等南方常用树种和花卉。

园林艺术实训基地总体以主干道、中心构架亭、水池和假山水景为中轴线,所有景观和实训场地按照此中轴线进行处理,期间现代的树阵广场结合展示用的草坪、花卉品种进行园林规则处理,加上流线型水池景观及喷泉组合、丰富的水池边小空间处理、开放式草坪空间这些景观规则式的穿插在里面;同时利用地形空间收放处理,运用以小见大的设计手法将实操区、岩石区、果园区、园林艺术展示区、植物整形区、水景区和盆景区等教学实训区用园路或水景串联起来,加上溪流景观处理这些自然式园林设计手法,充分的让学生行走在园林艺术实训基地每个区域都能体会两种不同风格园林设计空间处理的方式,为教学提供展示的同时,也增进了学生对中国传统自然式园林空间设计与现代规则式园林空间设计两个园林设计方式进行直观、真实的学习、体会。

图1园林艺术实训基地总平面图及功能分区图

3.基地功能要求

根据园林艺术实训基地的基本定位和建设的基本原则,园林艺术实训基地在建设中必须体现“实训教学、展示、培训、服务、科研”的五大功能。

实践教学的目的在于全面培养学生的专业职业技能素质,这就赋予园林艺术实训基地在功能上满足园林及相关专业的实训教学,为学校园林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等相关专业的学生提供中级、高级的职业技能培养及专业的单项技能和综合技能的现场实训。

园林实训基地内可在园林植物种类、植物配置、置石、园路、水景、盆景、陶艺作品、模型作品等提供展示,通过展示让学生或一些社会培训机构在参观学习中了解园林及园林相关领域的一些设计基础、设计手法和设计原则,使学生或一些社会培训机构更加直观的掌握书中的理论知识,从而达到在实操中的指导性作用。

在园林实训基地中,园林及园林相关专业教师可以以实训基地为平台,开展应用项目研究、科技成果推广、生产技术服务、科技咨询、产品开发等服务活动,在满足教学和当地园林园艺行业发展的需要的同时,更好地为现代园林园艺业及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服务。

园林艺术实训基地除满足校内园林及相关专业的职业技能鉴定的培训以外,还可以为企业或一些社会职业技能鉴定机构提供园林行业中的各职业技能鉴定的培训,为这些企业和社会鉴定机构在对社会再就业、下岗人员、职教师资、农民工等人群提供职业能力和职业资格培训服务。

园林艺术实训基地除为广州市政职业学校提供教学、科普等服务外,还立足于为花都及广州周边地区的大中小学校的学生提供学农体验和科普教育等方面的服务。同时为广州一些企业和社会职业技能培训鉴定机构在绿化工、花卉工、假山工等工种提供培训、鉴定场所。

二、基地特色及作用

1.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的一体化教学

园林艺术实训基地是校内实训基地。在教学上把过去上课和实训分开进行的环节可以教学与实操同步,在工作实操过程中学习。该基地能有效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提高有效教学的效果。让任课教师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融理论课堂与实训场地与一体,并将理论教学搬入实训场地,提高学习时效性;将理论成绩考核与基地实操成绩考核相结合,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教师既是理论知识的传授者,也是生产实习的师傅,在实训过程中,教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项目式、任务式教学模式,以项目引领、任务驱动方式引导学生完成专业学习;教师在完成教学、科研的同时,可面向企业积极开展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和自身专业能力的提高。学生边学理论边开展实践操作,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增强了学习针对性。

2.真实生产环境下进行实训实习

该实训基地建设使用,强调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进行教学和各实训项目的开展,注重学生的实操能力,在教学中过程遵循“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理念,既“工学结合”、 “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更结合现代园林发展各领域进行针对性的植物识别、栽培养护、植物造型、育种嫁接繁殖、移植、盆景制作、陶艺制作、建筑小品设计与施工、各园林设计与施工、景墙设计与施工等实训项目,在真实的环境中学生体会从设计到施工的过程,在“学和做”中熟悉工作流程,及时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提高其专业职业技能的水平,并在学习中通过各技能的培养,增强学生绿化工、花卉工等多工种的通过率。该实训基地开展的项目,学生均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实习实训,顶岗实习,毕业后直接上岗,为企业和用人单位提供实用人才。实训基地的使用,使学生有很多机会进行技能操作与训练,由于实训基地设计的工作场景与真实的工作岗位相近,学生在经过实训后其技能水平接近实际岗位的要求,能在最短时间适应企业的岗位,在就业市场有很好的竞争力。

图2 园林植物栽培图3 植物造型实训图4 盆景制作实训

图5沙池放线实训图 图6 园林建筑实训(花架建造) 图7园路铺装实训

3.开展有特色的职业技能鉴定

基地除保证专业教学的要求外,该基地还要能适应专业的发展,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技能工种的要求,设置了花卉工、绿化工、假山工、盆景工等工种实训,并可以进行实操鉴定,为职业教育“双证书”制度提供支持平台,学生在实训中就有目的的选择工种,在达到一定技能后,可以申报技能考证。可以为社会提供技能鉴定的场地。

园林植物实训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病虫害防治;“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6-0185-02

在园林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中,《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既是园林技术专业的支撑学科,也是专业核心课程。其内容包括了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发生、发展、流行规律以及防治原理和方法。通过课程的学习熟悉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基础知识,掌握园林植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能和方法,为以后的园林设计、园林工程施工以及园林植物的养护、管理和生产工作服务。园林技术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的形成与教学实施和课程建设水平直接相关。要成功实施《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的教学改革以及构建完整的与课程相适应的教学体系,就必须去主动适应当地行业企业发展和区域经济的需求,依据职业能力分析与实际工作任务,设定专业培养目标,从传授书本知识转变为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术与能力,由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以工作典型案例为载体,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根据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教学内容,确定学习情境。园林技术专业要实行“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就要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考核方式、实验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通过在东营科技职业学院园林技术专业进行的教学改革,探索了“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的具体实施方案,分析了一体化教学模式对教学效果和学生职业能力提高的积极作用。

一、“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案

1.教学目标的确立。在专业建设委员会的指导下,在深入行业企业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按照“专职教师+企业技术专家”的原则组建课程团队,对通过行业企业专家座谈、企业调研以及毕业生反馈所获得的信息进行深入分析,课程教学目标依据园林企业的岗位技术标准对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来确定。(1)知识目标:掌握昆虫和病原物的生物学基本知识和形态特征;掌握园林植物病虫害发生发展规律;掌握防治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本地常见的园林植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方法。(2)能力目标:能鉴别本地常见的园林植物病虫种类;会进行园林植物病虫标本的采集与制作;能正确使用农药,会配制常用的农药;能依据园林植物病虫的发生发展规律制定和实施综合治理方案。(3)素质目标:具有严谨、规范的科学态度;具有工作责任感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规范操作、环境保护、节约资源的意识;具有良好的集体观念和团队协作精神。

2.建设“教、学、做”一体化教室。“教、学、做”一体化还体现在教学场地的一体化,既将理论教室、实训场地合为一体,打破理论课和实训课授课地点分离的模式,建设既能满足理论教学,又能具备技能训练的一体化教室,创设真实的工作环境,实现理论教学和技能训练的融合与同步。(1)构建一体化教室的原则。构建一体化教室的要符合专业的发展方向,能够培养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还要突出实用性原则,在教学的同时能进行社会实践或生产,使学生生产实习两不误。根据专业和课程的特点,《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一体化教室的构建模式可采用“生产+竞赛”型。一体化教室所承担的工作任务除面向社会和企业的园林植物病虫害调查、鉴别以及综合治理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外还要兼顾高职院校技能竞赛,体现出一个学校的最高教学水平,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2)一体化教室的构成。根据功能一体化教室可分为教学区和工作区。教学区除承担传统教室的功能外还要供学生讨论、教师操作演示和学生汇报讲解,一般采用圆形布置,学生围坐,教师在中间。这样既便于学生讨论和展示个人工作成果,也便于教师做任务引导和操作演示。工作区是学生独立完成工作任务的区域,根据工作岗位提供相应的设备。

3.教学项目的设计。课程内容要突出实践性、应用性,基础理论知识传授以“够用、必需”为度,根据园林技术专业的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结构要求,对课程内容进行取舍。根据岗位要求和工作任务对课程内容进行选择、提炼和组合,由易到难制定教学项目,课程总学时为64学时,教学项目安排见表1。

4.学习组织安排。在组织教学时有两个问题非常突出。一是学生因学习能力的差异而造成知识掌握深浅不同;二是教师精力有限,无法全面兼顾全体同学。因此在教学上根据学生学习能力混编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小组内互相辅导,教师对小组长进行辅导,这样可以有效地解决以上问题。每个项目实施前,教师下达任务书,学习小组领取项目指导书,组内分工合作,明确任务内容,讨论制定项目工作计划,确定工作步骤和程序,然后共同完成工作任务,进行工作演示和汇报,教师进行评价指正。整个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锻炼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团队协作和敬业精神,融“教、学、做”为一体。

5.课程考核方式。本课程与实际工作联系紧密,所以考核学生能力的评价方式采取“目标考核+过程考核”的方式,重视平时表现,重视阶段能力测试,几方面综合评定学习效果。考核成绩由课堂表现(20%)、实训表现(40%)和实训作业(40%)组成。日常考核包括了平时考勤、课堂表现考核以及项目完成质量考核等;在考核对象上,既考核单个学生又考核团队。

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效果

1.学生表现。通过一体化教学,学生的角色由单纯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教学的参与者,由被动变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充分肯定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一体化教学模式使理论知识教学与实践技能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突破了两者之间的界限,让学生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能力。

2.教师水平的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是一体化教学成败的关键,在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通过不断地学习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教师在教学项目的要求下将专业理论教学、实践技能教学和企业生产管理集于一体,既能讲授专业理论,又能指导专业技能训练,既为教师又为技师,成为真正的双师型教师。

三、结语

通过“教、学、做”一体化教学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了四个一体化,既教学方式的一体化、教材一体化、教师一体化以及教学场地一体化,改变了《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学从传授知识向传授能力转变,教师从单一型向行为引导型转变,学生由被动接受向自主学习、主动实践转变,教学场地和教学组织也由固定教室内讲授向一体化教室综合实训转变,教学手段由口授讲解向多媒体、网络化、实例化转变,从而实现了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学习、共同提高。

参考文献:

[1]何美仙,杨卫韵,刘忠良.“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的教学设计及实施[J].职教通讯,2012,(12):22-24.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