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计15089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61分钟。
品质经理试用期总结范文第1篇
第一条为提高药物非临床研究的质量,确保实验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可靠性,保障人民用药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为申请药品注册而进行的非临床研究。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研究机构必须遵循本规范。
第二章组织机构和人员
第三条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研究机构应建立完善的组织管理体系,配备机构负责人、质量保证部门负责人和相应的工作人员。
第四条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研究机构的人员,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具备严谨的科学作风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以及相应的学历,经过专业培训,具备所承担的研究工作需要的知识结构、工作经验和业务能力;
(二)熟悉本规范的基本内容,严格履行各自职责,熟练掌握并严格执行与所承担工作有关的标准操作规程;
(三)及时、准确和清楚地进行试验观察记录,对实验中发生的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任何情况应及时向专题负责人书面报告;
(四)根据工作岗位的需要着装,遵守健康检查制度,确保供试品、对照品和实验系统不受污染;
(五)定期进行体检,患有影响研究结果的疾病者,不得参加研究工作;
(六)经过培训、考核,并取得上岗资格。
第五条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研究机构负责人应具备医学、药学或其它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及相应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机构负责人职责为:
(一)全面负责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研究机构的建设和组织管理;
(二)建立工作人员学历、专业培训及专业工作经历的档案材料;
(三)确保各种设施、设备和实验条件符合要求;
(四)确保有足够数量的工作人员,并按规定履行其职责;
(五)聘任质量保证部门的负责人,并确保其履行职责;
(六)制定主计划表,掌握各项研究工作的进展;
(七)组织制定和修改标准操作规程,并确保工作人员掌握相关的标准操作规程;
(八)每项研究工作开始前,聘任专题负责人,有必要更换时,应记录更换的原因和时
间;
(九)审查批准实验方案和总结报告;
(十)及时处理质量保证部门的报告,详细记录采取的措施;
(十一)确保供试品、对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符合要求;
(十二)与协作或委托单位签订书面合同。
第六条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研究机构应设立独立的质量保证部门,其人员的数量根据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研究机构的规模而定。质量保证部门负责人的职责为:
(一)保存非临床研究机构的主计划表、实验方案和总结报告的副本;
(二)审核实验方案、实验记录和总结报告;
(三)对每项研究实施检查,并根据其内容和持续时间制定审查和检查计划,详细记录检查的内容、发现的问题、采取的措施等,并在记录上签名,保存备查;
(四)定期检查动物饲养设施、实验仪器和档案管理;
(五)向机构负责人和/或专题负责人书面报告检查发现的问题及建议;
(六)参与标准操作规程的制定,保存标准操作规程的副本。
第七条每项研究工作必须聘任专题负责人。专题负责人职责为:
(一)全面负责该项研究工作的运行管理;
(二)制定实验方案,严格执行实验方案,分析研究结果,撰写总结报告;
(三)执行标准操作规程的规定,及时提出修订或补充相应的标准操作规程的建议;
(四)确保参与研究的工作人员明确所承担的工作,并掌握相应的标准操作规程;
(五)掌握研究工作的进展,检查各种实验记录,确保其及时、直接、准确和清楚;
(六)详细记录实验中出现的意外情况和采取的措施;
(七)实验结束后,将实验方案、原始资料、应保存的标本、各种有关记录文件和总结报告等归档保存;
(八)及时处理质量保证部门提出的问题,确保研究工作各环节符合要求。
第三章实验设施
第八条根据所从事的非临床研究的需要,建立相应的实验设施。各种实验设施应保
持清洁卫生,运转正常;各类设施布局应合理,防止交叉污染;环境条件及其调控应符合不同设施的要求。
第九条具备设计合理、配置适当的动物饲养设施,并能根据需要调控温度、湿度、空气洁净度、通风和照明等环境条件。实验动物设施条件应与所使用的实验动物级别相符。动物饲养设施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不同种属动物或不同实验系统的饲养和管理设施;
(二)动物的检疫和患病动物的隔离治疗设施;
(三)收集和处置试验废弃物的设施;
(四)清洗消毒设施;
(五)供试品和对照品含有挥发性、放射性或生物危害性等物质时,应设置相应的饲养设施。
第十条具备饲料、垫料、笼具及其它动物用品的存放设施。各类设施的配置应合理,防止与实验系统相互污染。易腐败变质的动物用品应有适当的保管措施。
第十一条具有供试品和对照品的处置设施:
(一)接收和贮藏供试品和对照品的设施;
(二)供试品和对照品的配制和贮存设施。
第十二条根据工作需要设立相应的实验室;使用有生物危害性的动物、微生物、放射性等材料应设立专门实验室,并应符合国家有关管理规定。
第十三条具备保管实验方案、各类标本、原始记录、总结报告及有关文件档案的设施。
第十四条根据工作需要配备相应的环境调控设施。
第四章仪器设备和实验材料
第十五条根据研究工作的需要配备相应的仪器设备,放置地点合理,并有专人负责保管,定期进行检查、清洁保养、测试和校正,确保仪器设备的性能稳定可靠。
第十六条实验室内应备有相应仪器设备保养、校正及使用方法的标准操作规程。对仪器设备的使用、检查、测试、校正及故障修理,应详细记录日期、有关情况及操作人员的姓名等。
第十七条供试品和对照品的管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实验用的供试品和对照品,应有专人保管,有完善的接收、登记和分发的手续,供试品和对照品的批号、稳定性、含量或浓度、纯度及其它理化性质应有记录,对照品为市售商品时,可用其标签或其它标示内容;
(二)供试品和对照品的贮存保管条件应符合要求,贮存的容器应贴有标签,标明品名、缩写名、代号、批号、有效期和贮存条件;
(三)供试品和对照品在分发过程中应避免污染或变质,分发的供试品和对照品应及时贴上准确的标签,并按批号记录分发、归还的日期和数量;
(四)需要将供试品和对照品与介质混合时,应在给药前测定其混合的均匀性,必要时还应定期测定混合物中供试品和对照品的浓度和稳定性,混合物中任一组分有失效期的,应在容器标签上标明,两种以上组分均有失效日期的,以最早的失效日期为准。
第十八条实验室的试剂和溶液等均应贴有标签,标明品名、浓度、贮存条件、配制日期及有效期等。试验中不得使用变质或过期的试剂和溶液。
第十九条动物的饲料和饮水应定期检验,确保其符合营养和卫生标准。影响实验结果的污染因素应低于规定的限度,检验结果应作为原始资料保存。
第二十条动物饲养室内使用的清洁剂、消毒剂及杀虫剂等,不得影响实验结果,并应详细记录其名称、浓度、使用方法及使用的时间等。
第五章标准操作规程
第二十一条制定与实验工作相适应的标准操作规程。需要制定的标准操作规程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二)质量保证程序;
(三)供试品和对照品的接收、标识、保存、处理、配制、领用及取样分析;
(四)动物房和实验室的准备及环境因素的调控;
(五)实验设施和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校正、使用和管理;
(六)计算机系统的操作和管理;
(七)实验动物的运输、检疫、编号及饲养管理;
(八)实验动物的观察记录及实验操作;
(九)各种实验样品的采集、各种指标的检查和测定等操作技术;
(十)濒死或已死亡动物的检查处理;
(十一)动物的尸检、组织病理学检查;
(十二)实验标本的采集、编号和检验;
(十三)各种实验数据的管理和处理;
(十四)工作人员的健康检查制度;
(十五)动物尸体及其它废弃物的处理;
(十六)需要制定标准操作规程的其它工作。
第二十二条标准操作规程经质量保证部门签字确认和机构负责人批准后生效。失效的标准操作规程除一份存档之外应及时销毁。
第二十三条标准操作规程的制定、修改、生效日期及分发、销毁情况应记录并归档。
第二十四条标准操作规程的存放应方便使用。研究过程中任何偏离标准操作规程的
操作,都应经专题负责人批准,并加以记录。标准操作规程的改动,应经质量保证部门负责人确认,机构负责人书面批准。
第六章研究工作的实施
第二十五条每项研究均应有专题名称或代号,并在有关文件资料及实验记录中统一
使用该名称或代号。
第二十六条实验中所采集的各种标本应标明专题名称或代号、动物编号和收集日期。
第二十七条专题负责人应制定实验方案,经质量保证部门审查,机构负责人批准后方可执行,批准日期作为实验的起始日期。接受委托的研究,实验方案应经委托单位认可。
第二十八条实验方案的主要内容如下:
(一)研究专题的名称或代号及研究目的;
(二)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研究机构和委托单位的名称及地址;
(三)专题负责人和参加实验的工作人员姓名;
(四)供试品和对照品的名称、缩写名、代号、批号、有关理化性质及生物特性;
(五)实验系统及选择理由;
(六)实验动物的种、系、数量、年龄、性别、体重范围、来源和等级;
(七)实验动物的识别方法;
(八)实验动物饲养管理的环境条件;
(九)饲料名称或代号;
(十)实验用的溶媒、乳化剂及其它介质;
(十一)供试品和对照品的给药途径、方法、剂量、频率和用药期限及选择的理由;
(十二)所用毒性研究指导原则的文件及文献;
(十三)各种指标的检测方法和频率;
(十四)数据统计处理方法;
(十五)实验资料的保存地点。
第二十九条研究过程中需要修改实验方案时,应经质量保证部门审查,机构负责人批准。变更的内容、理由及日期,应记入档案,并与原实验方案一起保存。
第三十条专题负责人全面负责研究专题的运行管理。参加实验的工作人员,应严格执行实验方案和相应的标准操作规程,发现异常现象时应及时向专题负责人报告。
第三十一条所有数据的记录应做到及时、直接、准确、清楚和不易消除,并应注明记录日期,记录者签名。记录的数据需要修改时,应保持原记录清楚可辨,并注明修改的理由及修改日期,修改者签名。
第三十二条动物出现非供试品引起的疾病或出现干扰研究目的的异常情况时,应立即隔离或处死。需要用药物治疗时,应经专题负责人批准,并详细记录治疗的理由、批准手续、检查情况、药物处方、治疗日期和结果等。治疗措施不得干扰研究。
第三十三条研究工作结束后,专题负责人应及时写出总结报告,签名或盖章后交质量保证部门负责人审查和签署意见,机构负责人批准。批准日期作为实验结束日期。
第三十四条总结报告主要内容如下:
(一)研究专题的名称或代号及研究目的;
(二)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研究机构和委托单位的名称和地址;
(三)研究起止日期;
(四)供试品和对照品的名称、缩写名、代号、批号、稳定性、含量、浓度、纯度、组分及其它特性;
(五)实验动物的种、系、数量、年龄、性别、体重范围、来源、动物合格证号及签发单位、接收日期和饲养条件;
(六)供试品和对照品的给药途径、剂量、方法、频率和给药期限;
(七)供试品和对照品的剂量设计依据;
(八)影响研究可靠性和造成研究工作偏离实验方案的异常情况;
(九)各种指标检测方法和频率;
(十)专题负责人与所有参加工作的人员姓名和承担的工作内容;
(十一)分析数据所采用的统计方法;
(十二)实验结果和结论;
(十三)原始资料和标本的保存地点。
第三十五条总结报告经机构负责人签字后,需要修改或补充时,有关人员应详细说明修改或补充的内容、理由和日期,经专题负责人认可,并经质量保证部门负责人审查和机构负责人批准。
第七章资料档案
第三十六条研究工作结束后,专题负责人应将实验方案、标本、原始资料、文字记录和总结报告的原件、与实验有关的各种书面文件、质量保证部门的检查报告等按标准操作规程的要求整理交资料档案室,并按标准操作规程的要求编号归档。
第三十七条研究项目被取消或中止时,专题负责人应书面说明取消或中止原因,并将上述实验资料整理归档。
第三十八条资料档案室应有专人负责,按标准操作规程的要求进行管理。
第三十九条实验方案、标本、原始资料、文字记录、总结报告以及其它资料的保存期,应在药物上市后至少五年。
第四十条质量容易变化的标本,如组织器官、电镜标本、血液涂片等的保存期,应以能够进行质量评价为时限。
第八章监督检查
品质经理试用期总结范文第2篇
摘要:目前我国农产业中针对小麦的种植重点放在了如何提高产量问题上,而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小麦不仅仅看重的是产量,更重要的是质量问题。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要求,农产业也已经针对小麦质量的问题进入研究中,从优质小麦品种的筛选以及高产配套栽培技术着手研究,并通过品种对比、密度、播种期等试验进行研究与总结,为有效筛选优质品种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小麦;筛选;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下面文章中以某地区农业科学研究院针对优质小麦品种筛选、配套技术研究试验为例,并采用试验结果、方式在实际小麦种植过程中进行科学合理筛选,当年产量增长率十分明显,因此,这一实验结果已经成为我国优质小麦品种筛选的科学依据,并制定出一套完整的优质小麦栽培技术,为提高我国小麦产量、质量提供有效途径。下面对优质小麦品种筛选以及高产配套栽培技术研究进行分析,希望可以为我国农产业发展提供参考价值。
一、实例概括信息
某地区农业科学研究院自2006年起就开始了对优质小麦品种的筛选、配套技术研究及大面积开发工作,经过3年的努力,取得了较明显的成效。我们根据PH系列小麦品种的生长发育特点,通过品比、密度、播期等试验研究,总结出一整套优质小麦栽培技术。
二、选用适宜的优质小麦品种
为了筛选适于本地区种植的高产优质小麦品种,该地区进优质小麦品种4个,进行了试验示范。从试验中可知,4个优质小麦品种中PH89-201产量最高,亩产为472.38kg,其次是PH85-16,亩产441.16kg,第三位的是PH85-4,亩产429.76kg,PH82-2-2产量最低,平均均亩产382.78kg。经方差分析,PH89-201、PH85-16两个品种均与PH85-4、PH82-2-2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而且PH82-2-2茎秆细、弹性差,易倒伏。
在筛选品种的基础上,我们进行了优质小麦品种与当地主栽品种的对比试验。从试验中可知,优质小麦品种PH89-201与当地主栽品种鲁麦14、18在产量上并无显著差异。由此可见,PH89-201、PH85-16是本地区较理想的优质小麦品种。
三、提高耕耙质量
生产上普遍存在重耕轻耙、浅耕旋耕等现象,形成了坚硬的犁底层,不利于小麦根系发育,地虚、跑墒问题也相当突出。因此,在深耕的基础上,要重点提高耙地质量,要求深耕20―25cm,不使用旋耕机以耕代耙,要机耕机耙配套,做到整畦前耙一遍,整畦后耙二遍,达到上虚下实的要求。
四、确定合理的下种量
由于PH系列小麦品种(PH82-2-2除外)多数具有分蘖力强、成穗率低的特点,在栽培过程中,能否争取较多的穗数是其高产稳产的关键。基本苗过多,往往出现旺长、倒伏,产量降低。为探讨PH系列优质小麦品种的适宜密度,在大坞、城郊两乡镇选用PH89-201进行了不同栽培密度试验。从试验中可知,在亩基本苗8万―20万之间,随着基本苗的增加,穗数逐渐增加,穗粒数依次减少,千粒重变化不明显。产量结果以亩基本苗16万左右产量最高,其次是每亩基本苗14万的处理,产量第三位的是亩基本苗12万的处理。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处理之间并无显著差异。由此可见,PH系列小麦品种,在适宜的基本苗为12万―16万。
五、足墒适期播种,提高播种质量
在提高耕耙质量的基础上,严把三关:即墒情关、播期关和播种关。要做到足墒适期播种,全部实现精播半精播,提高播种质量。近年来冬前气温高,暖冬年份多,普通播种偏早,根据试验和考查,最佳播期为10月1―8日。
六、配方施肥,合理运筹
亩产450kg的小麦,需亩施土杂肥3m3、纯N13.5kg、P2O56kg、K2O7kg。为探讨不同追施时期对PH系列小麦品种的成穗率和产量的影响,我们进行了追肥方式的研究。试验结果显示,高产田以起身拔节期追施产量最高,中产田以冬前追施产量最高,但不同追肥方式对其成穗数和产量都没有显著影响。说明分蘖成穗率低的品种,影响其穗数的主要因素是基本苗,不同的肥水运筹方式对其影响不大。综合考虑,PH系列小麦品种高产田60%的氮肥底施、40%的氮肥起身拔节期追施效果较好,中产田冬前追施较为有利。
七、加强田间管理
1、冬前管理
小麦出苗后及时查苗补种,分蘖期至越冬期及时锄划松土保墒,冬前应用苯磺隆或巨星进行化学除草,浇好越冬水。
2、春季管理
小麦返青期及时锄划,增温保墒,促苗早发。起身拔节期及时追肥,浇好起身拔节水和孕穗水。防治好病虫害,3月中旬防治金针虫,小麦拔节以后及时防治纹枯病。
3、后期管理
后期管理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病虫害的发生、保证小麦颗粒重量以及掌握适当的收获时间。对病虫害种类、病症进行全面了解,并采用科学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通常是在5月上旬进行预防病虫害工作,采用药剂喷雾方式,药物一般以粉锈宁、多菌灵、抗蚜威等抗病虫害药剂为主,这些药剂对防治锈病、白粉病、赤霉病、叶枯病和穗蚜等病虫害有很好的效果。注意土壤含水量,保证水分在相关标准范围内,同时要做好预防热干风以及追肥等工作,以此来预防小麦早衰现象,提高小麦颗粒重量。收获阶段要注意气候变化、小麦颗粒饱满程度,防止麦穗发芽,避免雨水量过大的天气中进行收割,保证小麦产量,做到蜡熟期收获。
八、适应市场需求的多样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更加注重种植效益的提高。如新罗区部分山区农民人均耕地较多,同时饲养禽畜,可选种一些饲料稻;城郊人多地少,粮食自给,对米质要求较高,可选种优质稻;苏坂乡有加工米粉的传统,形成一方特色,可选种加工稻。总之,根据市场需求的不同,因地制宜,选用良种,种植一些优质稻、普通稻、饲料稻、加工稻类型,满足社会多样化需求。
结语:小麦在农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每年小麦消费量已占粮食总消费量的20%以上,在这需求量不断增加的形势下,为了使小麦产量能够满足消费量,则需要不断加强小麦种植效率,不仅要保证小麦产量,同时还要达到理想质量,因此,应采取有效的增效措施,从栽培技术到管理都要不断更新与优化,在小麦栽培过程中要注意选种、施肥、管理等各环节,利用已有的经验以及试验结果进行作业,遵循科学依据,实现高产量、高质量的效果。
参考文献:
品质经理试用期总结范文第3篇
(一)用于本公司人员、设备不足,生产能力负荷已达饱和时。
(二)特殊零件无法购得现货,也无法自制时。
(三)协作厂商有专门性的技术,利用外协质量较佳且价格较廉。
第二条 选定方法及基准
(壹) 审查方式:书面审查及实地调查(附表10.6.1) 1外协加工及外协制造的申请,是否符合规定,数量方面是否适宜。
2申请核准后,由外协管理人员判定是否有协作厂商承制,若没有则选择三家以上厂商的资料,填具厂商资料调查表。
3实地调查时,由质量管理委员会指定质量管理、生产管理、技术、外协管理等单位派员组成调查小组,但每一次不一定所有人员都要参加,要视加工或零件制造的重要性而定,将调查结果填入厂商资料调查表中。
4实地调查后可选定其中一家厂商试用。
(二)审查基准 1质量 2供应能力 3价格 4管理 选择其中评分最高者做为适用的协作厂商。
(三)审查流程(见有关文件)
第三条 试用 当选择最佳厂商之后,必须经过试用,待试用考核达到标准以上时,才能正式成为本公司的协作厂商。
(一)试用合同:规定试用期为三个月,每个月要考核一次,并将结果通知试用厂商,试用合同格式如(附表10.6.2)。
(二)试用考核:试用期间要对试用厂商进行考核。
(三)试用开始时,试用厂商要将样品送来检查,经判定合格才能继续大量地加工或制造。
第四条 正式设立
(一)正式设立判定基准:试用考核期间的成绩达70分以上者则正式判定为本公司的协作厂商。
(二)正式合同内容:与试用合同格式相同,格式如附表10.6.2。
第五条 外协
(一)负责单位:由外协管理员负责外协加工或外协制造的事务。
(二)外协资料:外协加工或外协制造时要给试用厂商或协作厂商的资料。
1.蓝图
2.工程程序图
3.操作标准
4.检查标准
5.检验标准
6.材料的规格、数量
(三)外协指导管理
1.使其确实按照我们的规定来加工或制造。
2.协助其提高质量。
3.经常联系协调,了解外协的进度、质量。
4.指导教育与考核。
(四)外协核价 当由本公司供料时 总价=单价资?孔(1-报废率)
1.数量必须要经负责的生产管理员签证,有时可由过磅员重新核算。
2.报废率(抽样测量)或报废数的资料由质量管理部门提供。
(五)外协督促,确使外协加工或外协制造的货品如期交来。
第六条 质量管理
(一)入厂检验:
1.按双方协定的验收标准及抽样计划来验收。
2.进料管理流程(见有关文件)。
(二)外协质量管理和定期考核 确使试用厂商或协作厂商供应的产品符合要求,对其必须检查。每月巡回检查各协作厂商,对每个协作厂商,三个月中至少要做一次至二次以上的检查,对试用的厂商,三个月内要做两次检查。
第七条 不良抱怨
(一)抱怨程序
1.验收的抱怨:
(1)验收人员将检验报告通知外协管理人员,并将资料存档,作为下次验收的依据。
(2)外协管理人员将验收情况通知协作厂商或试用厂商,使其针对缺陷进行改进,资料存档,作为考核依据。
2生产时的抱怨:
(1)生产中发现不良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外协而发生时,制造各科组通知生产管理单位。【1】
(2)生产管理单位通知质量管理员再重检外协厂商交来的半成品或零件,并通知外协管理人员,资料存档,作为验收依据。
(3)外协管理员通知协作厂商,资料存档,并作为考核的依据。 3尚有质量管理日常检查抱怨及国内外客户诉怨等。
(二)责任分担 不良抱怨发生时,除要通知协作厂商或试用厂商,针对缺陷进行改进外,自身更要做好质量检查考核管理工作,若有生产时的抱怨发生,还要依照合同内的规定罚款。
第八条 指导教育与考核
(一)负责单位:有关外协的质量管理、生产管理、设计,外协管理的单位均有负责指导教育考核的责任。
(二)进行方式:首先必须健全本厂的质量管理组织。
1指导教育方面
(1)协作厂商高阶层人员观念训练:鼓励其接受新观念或参加本厂召开的产品开发座谈会、质量管理座谈会。
(2)协作厂商质量管理人员训练:鼓励其参加专业训练或质量管理训练或安排其参加本厂所举办的专业质量管理班,使其了解:
①本厂的质量管理政策及组织。
②本厂的进料验收、制程及成品的质量管理及最后检验等。
③本厂验收使用何种验收规格、仪器、量规、抽验表以及如何判定合格。
2其他协助方面 管理制度、质量管理制度的建立实施,原料管理、工作方法改善等等。
3考核方面 详见协作厂商考核及等级评定办法。
第九条 本规定如有其他未尽事宜,需经研讨后修定。
附表10.6.2
外协加工合同书 ___________
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方) ___________(以下简称乙方)
第一条:乙方加工事项,以甲方所交付的外包加工单为凭。
第二条:乙方须按照外包加工单所列的各项规定,如加工说明、数量、交货日期等确实履行,准时交货。
第三条:乙方所交的加工品应保证为合格品,并不得有短缺或不合规格及瑕疵等情况,且经甲方验收后,始认为合格。
第四条:材料由_____〗方负责。
第五条:若材料由甲方负责供应时,废料率为____。
第六条:验收时的检验方法是采用?mil_std_105d,正常检验,二级检验水准。一次抽样计划,alq为_____,或?mil_std_414d正常检验,四级检验水准。一边规格界限,形式______,alq为_____。
第七条:乙方必须确实遵守外包加工单所规定的交货期,或甲方外协管理员电话或书面通知调整的交货期,若有延误的情况以及因规格不合,质量不良,致验收不合格而遭退货时,乙方应依下列办法计算违约金付予甲方,但因天灾或人力不可抗拒的事故,经甲方认为属实者,则不在此限。
(一)过期5日内,每逾1天,按未交部分总价,处_____违约金。
(二)继续逾期5天以上至10天以内者,每逾一天按未交部分总价,处____ 违约金。
(三)继续逾期10天以上至20天以内者,每逾一天按未交部分总价处_____违约金。
(四)继续逾期20天以上,依违约论,不论未交部分数量,违约金以价款的一倍计算。
第八条:通过验收的货品在甲方再加工时,若发现有不良品时(明显为甲方再加工后的磨损品除外),则甲方可向乙方要求赔偿或退回乙方重新加工。
第九条:乙方送交加工品,因不良导致甲方生产线停工,其工时损失要由乙方负责,如果甲方发生非常严重不良后果,则甲方有权取消外包加工单。??2??
第十条:按期交足定货而合格率为100%,给予总价_____奖励金。按期交足定货而合格率为95%,给予总价_____奖励金。
第十一条:试用厂商的试用期间为三个月,每月接受甲方外包质量管理检查一次,试用期满,视其考核评分到达70分以上者,才能正式成为甲方的加工厂商。
第十二条:加工厂商每月接受甲方外包质量管理检查一次,每月考核1.质量,2.交货期,3.价格这三项,每年总考核一次,划分等级。
第十三条:付款条件:乙方交来的货品经甲方验收合格后,甲方_____
第十四条:乙方应找(乙方资本额二倍)殷实铺保连带保证乙方履行本约。
甲 方:________(签章)
地 址:____________
电 话:____________
品质经理试用期总结范文第4篇
1、化验室管理制度
目的:规范实验室管理,保证试验环境满足检验工作的要求和仪器设备的使用条件。
使用范围:适用于实验室管理。
责任人:实验室负责人、检验员。
主要内容:化验室必须保持整洁和安静,保持良好通风;严禁在化验室内吸烟、饮食、饮水、喧哗、打闹、娱乐;所有仪器、物品必须摆放整齐,便于使用,不得随意改动;实验室内试剂应有规范的标签,按试剂要求的条件存放;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品单独存放;检验人员严格遵守仪器设备操作规程;下班前应断水、断电、断气,做好安全检查
2、样品抽取管理制度
目的:规范取样工作。
适用范围:适用于检验部门对原料、辅料、半成品、成品检验的取样工作。
责任者:质检人员。
3、样品检验分析判定制度
目的:保证原料合格进厂、半成品合格进入下一生产环节、成品合格出厂。
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厂的原料、半成品、成品。
责任人:品管部负责人、检验员、成品仓库保管员、质监人员。
主要内容:出厂成品、生产过程中的半成品及购入的原料一律由质量管理部门按企业内控标准规定,检验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环节,不得漏检;质检员根据规定对原料、成品、半成品进行抽样,填写抽样记录,及时送至化验室;检验人员必需严格按标准、规程认真操作,各种检验应作好原始记录,确保分析结果准确、真实、有效。检验过程中发生故障或出现某种外界干扰(如停电等),必须立即中断检测,故障排除后,重新检测;检测原始记录保存2年以后,由品管负责人同意方可销毁;检验原始记录及检验报告是单位的技术秘密,不得泄漏;成品、半成品每批抽检一次,结果通知品管部。检验合格的原料,结果通知品管及保管入库使用。不合格原料填写“不合格原料通知单”交至原料部及品管部;检验人员必须持有劳动部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对检验室的仪器设备正确使用,按期维护,保证水、电、气的安全。
4、检品复检和比对试验制度
目的:建立检品复检制度,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适用范围:适用于原料、辅料、包装材料、半成品、成品等复检。
责任人:检验员、质检员、复核人、检验负责人。
主要内容:样品经检验不合格,或检测平行样结果不平行、须复检或重做;复检前要首先核对试剂、试液是否有异常,是否在规定的有效期之内,仪器是否在检定有效期内,人员操作是否正确,时间(加热、恒温、灭菌)限制是否正确。确认无误后,进行复检,复检结果有效;复检合格并找出原因,可判定合格;若未找出原因,应再安排另一位检验员检验,如结果合格,才可判定为合格;若出现不合格,应报告质检负责人,指定第二人复检,如复检结果与第一次一致,则报不合格;若第二人复检合格,且找到第一次不合格的原因,可判定合格;若未找出二人差距原因,须报告质检负责人,重新取样复检,批准后由质检员重新取样,检验员与复检员一起复检,若合格,判定为合格;不合格,则判定为不合格。
对于原料,如供货方提出异议,并拿出“合格证明”,经品管部负责人同意后,双方重新取样一同检验,以后一次结果作为最终判定。如双方检验结果不一致,可送权威部门仲裁检验。
5、检验结果校核和报告制度
目的:确保检验记录正确、规范,结论准确。
适用范围:适用于所有检验结果的校核。
责任人:校核人、检验员。
主要内容:校核人应具有与检验员一样的资格;检验员填写完检验原始记录后,交校核人校核,未经校核人校核并签名的记录仍处于未完成状态,不能进入下一个环节。校核人根据检验项目的操作规程进行校核。校核内容由:检验项目是否完整、不缺项,书写是否工整、正确,检验依据与检验指令用标准是否一致,计算公式、计算数值是否正确,实验记录填写是否完整、正确,检验员是否签名等。原始记录均符合规定要求,校核人可签字,否则待检验员按要求改正后再校核签名,或报检验负责人令其改正。属于校核内容范畴的项目发生错误由校核人负责;属操作差错等问题由检验员负责。校核工作应及时、认真完成,不得拖延。
6、饲料标签签发制度
要点:产品经检验(不一定经过检测)合格才可允许出厂。按照当班产量核发标签的数量。检验员要在饲料标签上加盖“检验合格章”或有检验员标记的印记,这样的标签才是合格的标签。
7、产品留样观察制度
目的:提高产品质量,使产品具有追溯性,以便发现问题及时核查。
适用范围:适用成品、原料、辅料、内包装材料、标签、说明书等。
责任人:品管部负责人、质检员、检验员、样品保管员。
主要内容:样品保管员负责留样样品管理工作,应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了解样品的性质和贮存方法;质检员将所抽样品进行详细登记,登记内容有:样品的名称、规格、来源、生产日期(或批号)、采样数量、采样基数、采样人、采样日期、样品保质期等;送至化验室后,样品保管员对所抽样品进行唯一性编号,并进一步签字确认,按要求粉碎至一定粒度;检验完毕后,由样品保管员统一分类存放于留样室,防止生虫、霉坏或丢失;样品保存期为保质期过后三个月;超过保存期限样品,按规定由品管部负责人签字后统一处理,并做好记录;留样室的样品为单位的技术机密,未经品管部负责人同意任何人不得私自拿做它用。留样室应有温湿度表,样品保管员每天检查留样的温、湿度情况并记录,除具有特殊要求的样品外,通常为常温状态下保存。
8、化学试剂安全贮存制度
目的:确保化学试剂安全、合理存放,利于管理和使用。
适用范围:化学试剂的存放与管理。
责任人:检验负责人、检验人员。
主要内容:贮存环境:化学试剂应存放在化学试剂贮存室内。室内应阴凉避光,防止太阳光直射,使室温偏高造成试剂挥发、变质、失效等。室内严禁明火,消防灭火器材完备。盛放化学试剂的橱柜应防尘、耐腐蚀、避光,且取用方便。化学性质相抵触的化学物品,严禁在同一柜内存放。毒品及危险品应单独存放。配制好的各种化学试剂均应封口,贴好标签,合理摆放。剧毒试剂应双人双锁专柜管理,设专帐保管。使用时由检验负责人批准。
9、仪器设备检定和管理制度
目的:有效管理仪器设备,使仪器正常运行,确保检验分析数据准确。
适用范围:适用于检验用仪器设备。
责任人:检验部门负责人、检验员。
主要内容:对所有检验用仪器设备建立档案和使用记录。档案内容包括:生产厂家、规格、型号、技术参数、管理人、使用人、说明书、设备清单、安装位置、维修保养记录等。使用记录应包括:使用时间、使用人、使用前仪器状态、测试项目、测试样品、使用后仪器状态、备注等。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保养、检查,并做好记录。
存放条件应满足仪器的要求,如温度、适度、是否避光等。每种仪器都有特定的操作规程,操作人员应先熟悉仪器性能,才能进行操作,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为保证测试数据准确可靠,每台分析仪器、必须定期进行检定。仪器一旦出现故障,应由专业维修人员进行维修,其他任何人不可对仪器进行拆卸。维修完毕,由维修人员填写维修记录,存入仪器档案。检验人员使用仪器操作完毕后,及时关机,填写使用记录,台面整理干净后方可离去。
10、玻璃仪器管理和洗涤制度
目的:有效管理玻璃仪器,确保检验分析数据准确。
适用范围:适用于检验用玻璃仪器。
责任人:检验部门负责人、检验员。
主要内容:玻璃仪器分类存放,使用时轻拿轻放,使用后按要求清洗、晾干,定量玻璃仪器要进行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11、检验记录管理和保存制度
目的:规范检验记录的书写要求。
适用范围:检验记录。
责任人:检验负责人、检验员。
主要内容:检验员书写检验原始记录要完整,无缺页损角。有检验数据、计算公式。有检验员、校核人签名(全名)。字迹清楚,色调一致。书写正确,无涂改。错误处用横线划去,并在改正处签章。有判定依据,由检验结论,无漏项。质量检验记录过样品保存期一个月后,交品管部负责人妥善保存,并做好相应记录。检验记录应保存至样品有效期满后一年,无有效期的应保存三年,经品管负责人批准方可销毁,并做记录。
12、化验员岗位职责
(1)对自己所做的检验工作质量负责;
(2)严格按标准或检验技术规范进行各项检验工作,确保数据准确、可靠、及时;
(3)按照要求全面检测原料和成品相应指标;
(4)不合格原料、成品及时通知检验负责人;
(5)对初检不合格原料、成品及时复检,保证检测结果准确;
(6)负责所用试剂及标准溶液的配制及标定,做好记录;
(7)认真做好仪器设备的使用记录,并定期保养,仪器由故障及时汇报负责人;
(8)认真填写检验原是记录,数据处理及时准确,并及时将分析结果报告检验负责人;
(9)所用玻璃器皿及时清洗,保持检验室干净卫生;
13、检验室负责人岗位责任制
(1)全面负责检验室工作,每月向品管部或主管厂长报告工作情况;
(2)负责全室人员的工作安排,时刻检查、督促检验工作;
(3)及时收集新的检验标准方法,随时解决检验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
(4)负责检测质量争议的处理;
(5)审核检验记录,签收检验报告单;
品质经理试用期总结范文第5篇
1选育经过
深97A是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清华深圳龙岗研究所育成的抗病、优质不育系,深97B组合来源为BORO-2/珍汕97B///CYPRESS/V20B//孟加拉野生稻///福伊B,用金23A经多代回交转育而成;南恢175组合来源于桂32/明恢63//IR26。深优9775表现比特优175抗病、优质,生育期比特优175早熟5~7d,丰产性较好。配组经过详见选育图谱(图1)。
2产量表现
2.1区试及生产试验表现2010年参加福建省晚稻中熟组区试,平均产量456.48kg/667m2,比对照(汕优10号)增产5.25%,达极显著水平;2011年续试,平均产量468.05kg/667m2,比对照1(汕优10号)增产7.83%,2a平均增产6.6%,达显著水平;比对照2(天优华占)增产2.75%。2011年同期参加福建省晚稻生产试验,平均产量502.0kg/667m2,比对照(汕优10号)增产9.15%。
2.2试种表现2008年建宁晚稻三重复比较试验,平均产量482.2kg/667m2,比对照(汕优46)增产6.6%;2009年参加多组合多点比较试验,平均产量476.7kg/667m2,比对照(汕优46)增产6.4%,居参试组12个组合第2位。2010年在建宁溪口杨林村作迟熟烟后稻试种1.43hm2,平均产量503.6kg/667m2,比对照(汕优10号)增产7.85%,其中最高单产达588.3kg/667m2;在邵武沿山镇作晚稻关门种试种2133.44m2,平均产量466.2kg/667m2,比对照(汕优10号)增产5.25%;在龙海县厦门大学试验场作早稻试种666.7m2,平均产量513.2kg/667m2,比对照(金优207)增产13.6%。2011年在福建省建宁县作双季晚稻试种1hm2,平均产量463.9kg/667m2,比对照(汕优10)增产6.54%;在武夷山兴田镇汀浒村作双季晚稻种植3.3hm2,平均产量486.3kg/667m2,比对照(汕优10号)增产9.86%;在永安作晚稻试种1.33hm2,经当地同行专家现场验收,平均产量536.5kg/667m2,比对照(汕优10号)增产7.50%。
3主要特征特性
3.1生育期属早中熟三系杂交稻品种。在福建漳州早季种植,3月18日播种、4月中旬插秧、6月22日始穗,全生育期121d,与天优998熟期相当;福建建宁晚稻种植6月30日播种、7月25日插秧,9月18日始穗,全生育期118d,与汕优46相当;福建省晚稻区试全生育期2a平均120.8d,与对照汕优10号同熟期。适宜福建省作晚稻中熟或关门种种植。
3.2主要农艺性状群体整齐,株叶形态好,剑叶挺直大小适中,分蘖力中等,茎秆粗壮,后期转色好。每667m2有效穗17.2万,株高111.7cm,穗长25.2cm,每穗总粒数150.8粒,结实率81.4%,千粒重26.5g。
3.3抗瘟性根据福建省中晚稻区域试验品种重病区抗稻瘟病鉴定:2010年鉴定叶瘟综合表现为抗(R),穗颈瘟综合表现为中抗(MR),室内鉴定抗菌株率100%,抗感表现为抗(R),稻瘟病抗性综合评价为中抗(MR);2011年鉴定叶瘟综合表现为抗(R),穗颈瘟综合表现为中感(MS),室内鉴定抗菌株率100%,抗感表现为抗(R),2a稻瘟病综合评价为“中感”,其中宁德点鉴定为“高感”。
3.4稻米品质深优9775稻米2011年经福建省种子总站从区试点统一取样送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杭州)分析:糙米率81.6%,精米率74.2%,整精米率47.2%,垩白粒率53%,垩白率7%,透明度2级,碱消值5.7,胶稠度76mm,直链淀粉含量16.6%,蛋白质9.8%,粒长6.5mm,长宽比2.7,质量指数75分,符合三等食用籼稻品种品质规定要求。
4栽培技术要点
4.1适时播种,培育壮秧应根据当地气候,适时播种。作晚稻种植,闽西北地区一般不迟于6月25日,闽南不迟于7月5日播种;用种量15kg/667m2为宜,稀播、匀播,可在1叶1心时喷施300mg/L多效唑,促进秧苗分蘖,保证移栽时秧苗带蘖3~5个。
4.2适时移栽,插足基本苗移栽适期以叶龄5~7叶为宜,秧龄不超过25d。插植规格20cm×20cm为宜,丛插2粒谷。插足基本苗90万~120万/hm2,确保有效穗达270万~300万/hm2,适当密植有利高产。
4.3科学肥水管理,及时防治病虫害应注意氮、磷、钾合理配比,适当加大钾肥用量,一般肥力田块施纯氮10~12kg/667m2,氮、磷、钾比例为1∶0.5∶1.0,基肥、分蘖肥、穗肥、粒肥比例为5∶3∶1∶1。水管采取“浅水促蘖、适时烤田、湿润灌浆、后期干湿交替”。苗数达到预定的80%后及时脱水搁田,促进根系深扎,到孕穗期开始复水,后期干湿壮籽,养根保叶,防断水过早,收割前10d左右断水。注意田间病虫调查,根据当地测报及时防治病虫害,及时防治稻蓟马、螟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纹枯病,防止虫害发生,确保丰收。
5主要制种技术
该品种不育系开花习性好,制种易获高产。一般作中稻制种,父本4月底至5月初播种,父母本播差期26~28d,叶差5.8~6.2叶。
5.1确定适宜播种期,确保花期相遇在福建北部制种,根据父母本的特性及气象资料合理安排播插期。父本安排在4月底至5月初播种,8月上、中旬抽穗扬花较为理想。为防止天气变化引起的生育期误差,提高父母本花期相遇机率,父本N175要分二期播种。Ⅰ期父本播后7d播Ⅱ期父本,母本与Ⅰ期父本时差28d;与Ⅱ期父本时差23d,叶差6.0~6.2叶,花期相遇良好。
5.2合理密植,搭好丰产苗架父母本行比用1∶(10~12)为宜,父本与母本行间距24cm。父本株行距20cm×25cm,丛插1~2粒谷,每公顷插3万丛以上,插足基本苗18万~30万/hm2;母本行株距15cm×15cm,插34.5万/hm2,保证基本苗180万~225万/hm2。
上一篇:品质试用期工作总结{精选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