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计12030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49分钟。
古筝教师工作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校,古筝集体课,教学
古筝作为具有2500年悠久历史的乐器,一直被认为是民族乐器的瑰宝,随着民族音乐艺术走向世界的大趋势,古筝艺术受到国内外音乐爱好者的热爱和重视。作为当代大学生,不管是否从事音乐事业,能够演奏一件自己国家的民族乐器是非常有必要的,就像欧洲人大都能够演奏钢琴是一样的,都是对国家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在高校开展古筝集体课在于能够扩大教学信息的辐射面,使有限的古筝专业教师能对更多的学生进行系统规范的教学。因此,如何利用有限的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是本文探讨的主题。
1古筝教学概况。古筝这种乐器在其漫长的动态演变过程中,乐器不断改革、技法不断丰富,历朝历代从宫廷到民间直至近现代的演奏家与教授、当代各流派古筝艺术家,以更加明确的音乐理念对古筝艺术从创作到演奏,从理论到教学,从乐器改革到乐器制作进行了全方位、大幅度的丰富与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随着古筝技艺水平的提升、技法的不断革新,古筝的教学方法从口传心授、以曲相教的民间状态步入了专业化、学制化、系统化、规范化的轨道,产生了质的飞跃。古筝在我国民族器乐艺术中占有独特的地位。在素质化教育的呼声日益高涨、高校古筝教育课程的大力推广和全面性演化的今天,尚存在诸多问题:教育资源匮乏,师资力量参差不齐,教育经费不到位,学生基础不均衡等。目前,部分省内外高校通过对古筝集体课的探索和研究,正在努力逐步解决这些问题,古筝的普及和推广也指日可待。
2古筝集体教学的条件
首先,保证合格的是师资是开展古筝集体课的一个关键。古筝集体课教学的最终执行者是教师,教师自身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决定古筝集体课程教学的成败。高校古筝集体课教学的开展,无疑是对古筝教师一次极大的挑战和考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适应古筝集体教学的重组和整合的教学结构,对于长期进行“一对一”教学的古筝教师来说无疑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因此,首先应该尽快让古筝老师转变传统教育理念,掌握新的教学模式。
第二,选定适合古筝集体课教学的教材,对古筝课程教材的编写是实现古筝课集体教学的重要部分。而古筝集体课程教材建设又是一个极其系统复杂的工程,需要多方的支持和协助。现在市面上看得到的古筝课教材,只能叫曲谱集,几乎没有理论的讲解。古筝集体课教学在选择教材时,要根据学生的普遍程度和特点选择,难度不易过深,因为,这些参加集体课的学生专业基础不够扎实,古筝零起点的很多,适合他们的古筝教材就应针对各种基本的技巧有相应的练习曲,并标有注释,同时,应加入相应的乐理知识讲解。教材中所选用的乐曲要尽可能旋律性强,易于上手。
第三,古筝集体课教学的评价体系是监督课程建设的重要手段。集体课的评价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发现和发挥自己的潜能;有利于教师总结经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有利于学校加强、改进、提高古筝集体教学水平,促进古筝集体课教学朝着推进素质教育方向发展。在此基础上,建立公平、合理、科学的评价古筝集体课教学体系,发挥古筝集体课评价的检查、诊断、导向、反馈、激励等功能。要求评价内容标准要体现多样化、多维化。能及时加以总结,不断调整和完善,促进课程的建设和发展。
第四,保障古筝集体课教学的硬件条件。在高校要保证古筝集体教学的良好进行,首先要有固定宽敞的教学场所、演出场地,并能够保证有充足数量的教学用琴,以及系统的教材,科学的教学法,完整的教学设备,在优化的音乐教育环境等,使学生举手投足都沉浸在“音乐”的环境、“美”的环境中。
鉴于以上特点,古筝集体课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教学从个别课的传授型转为集体课,在课堂上就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古筝的一些手指与技巧要领的示范的讲解上,还要更多地注重弹奏方法、弹奏风格和学习古筝以及古筝教学所需要的知识的讲解,担任古筝集体课教师们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平和艺术修养,提高文化水平,才能确保教学的科学性与思想性的统一。
3古筝集体课教学的方法
集体教学与小组练习,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方式,集体课教学面向的学生人数多,比起“一对一”的个别教学的普及率高,效果明显。然而,在集体教学中也不能忽视个别辅导的重要性。在集体教学中学生有时会看不清老师的示范弹奏,老师也不能及时地发现学生弹奏中的问题,如不及时纠正他们的缺点,会造成学生知识技能上的缺陷。因此,个别辅导是必要的。同时,结合小组演奏、讨论,能够加深学生的记忆,在教学中,除了给学生集体作示范外,还需要逐个地检查学生每次新课的掌握情况,切实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学质量的提高。这种以集体教学为主,结合小组练习论文联盟,个别辅导的教学,才能适应课堂教学的需要。目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资源的现状决定了古筝教学模式主要是以集体课为主,集体教学是以小组学习的基础,个别辅导是集体教学的补充。由于每个学生在技巧的掌握、乐感、兴趣、需要等方面是各个相同的。因此,在开展集体教学的同时,必须与个别辅导相结合,因材施教,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发展与进步。集体课教学模式能加大教学辐射面,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率。个别辅导能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增强教学效果,两者灵活运用能更好更快地提高教学效果。
古筝在我国民族器乐艺术中占有独特的地位。为此,在国内许多音乐师范院校,甚至普通高校都开设了古筝选修课,它们大多以集体课的形式出现,作为古筝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集体课教学有着较于传统“一对一”教学的优势,推进了古筝普及教育,同时,古筝的演奏和教学以及其艺术实践活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和重视。
参考文献:
[1]陈音.并非器乐教学的――谈古筝集体课教学[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4(4).
古筝教师工作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商业化;社会音乐教育;教师
1 主要调查内容
(1)社会大众非专业古筝艺术教授班教师专业知识和琴艺水平调查。
(2)社会大众非专业古筝艺术商业化办学的承传门派调查。
调查方法:访谈
访谈对象:长春市社会民办非专业院校古筝教师(主要来自:长春唯美艺校、长春双子星古筝培训学校、朝阳区少年宫、长春风韵古筝培训中心、长春市铭杨艺术培训学校、长春音之翼音乐教室、思缘古筝培训中心)。
调查结果表明,在调查的七所社会民办商业化非专业艺术学校内,全职教师约24%;剩下76%非全职教师中,兼职在读学生约82%,外聘客座教师约18%。这些教师中40%为本科学历,8%为研究生学历,6%为在读研究生。在所有教师中确切知道自己琴派承传并掌握改派独到琴艺的占40%。
2 古筝教学商业化的不足
2.1 师资水平方面
所调查的教师中学历不同,社会阅历教学观念大不相同,他们在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以及专业情意等三个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许多人不熟悉古筝门派分类和我国古筝各派别的独到技艺,对古筝发展缺乏了解,多混沌式教学;对很多古筝演奏技艺和古筝基础知识缺乏“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整合的教学能力;知识面较窄,不能把古筝知识和音乐其他相关知识交融,不注意音乐之间交叉关联的特性,如固定、首调音高概念的养成,视唱练耳的基础训练;责任心不够,课前准备不够课后缺少教学反思。
2.2 学校办学方面
教学过程大多数是集体教学,没有因材施教,课堂上课人数多老师照顾不到;教学方式变革相对滞后,没有运用新科技和其他多媒体手段,学生缺乏听觉的训练,没有养成对美音的基本评价标准;培训途径单一,只有学校课堂式教育,教学模式固定不发散,缺少音乐实践活动。
2.3 学习内容角度
商业模式过于浓重,盈利性、目标性太强,过分追求考级、琴艺程度,导致古筝教材的难易程度跨度大,甚至不能衔接,起到了揠苗助长的作用;市面上各种琴学书刊众多,缺少从始自终系统的教程顺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和学琴者的选择。
2.4 社会要求
随着我国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社会竞争日渐激烈,对人才层次要求的不断提高,社会大众音乐教育已越来越多的走入人们的生活,已有的音乐培养方式和培养模式已需要相应调整才能适合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尤其在2011年新课标正式颁布后,音乐课程标准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和评价等方面的新变化更可以为音乐社会教育提供主要方向,这也提醒广大音乐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也要相应转变,也对教师的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挑战,要求教师不仅要发展正确的教育观念和良好的职业品质,还要具备多元的知识含量和完善的能力素养。
3 完善古筝社会大众教育
本调查对于社会上商业化非专业古筝艺术学校的运营和古筝教师的讲授提供几点合理化建议,具体如下:
3.1 多元的知识结构
新形势下教师首先要掌握精深的专业知识,对于古筝教师而言,其专业知识结构应该包括这样一些内容:
1)古筝发展演变史和全国各大筝派,并了解他们的独特演奏技艺;2)中国古代音乐史相关知识;3)相关音乐知识,如音乐理论、视唱等相关学科知识;4)其他姊妹学科知识,如历史、地理、心理学等人文学科知识;5)熟悉当今国家对于音乐课程的标准方向;6)对于一些经典作品相关创作背景,承传发展的知识。
教师在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还要多阅读全国音乐核心刊物的专业性知识,学习人文科学研究前沿的最新成果,还应更多的学习和掌握最新的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论以及其他相关的理论。现代的古筝乃至音乐教师不仅是实践者,而且要成为研究者,因此还要学习教育哲学、管理策略、教育教学活动设计、方法选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以及教育研究等方面的知识,使自己不仅会教,而且有自己的教育追求与风格,这样才能适应和满足当今社会对古筝教师的要求。
3.2 过硬的专业能力
1)教师自身要具备过硬的业务素质,如具有良好表达沟通能力,以应对不同阶层、不同阅历、不同专业程度的社会大众群体;2)教师自身要有较高的教学能力、包括教学示范、教学评价、教学比较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3)教师自身具有较高的教育能力,包括对学生进行个别教育、集体教育和组织、管理、协调、控制等;4)教师还应具有一定科研能力,现代器乐教学要求教师要善于对自己的教育时间和周围发生的教育教学现象进行反思,从中发现问题来进行研究,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同时适当对新的教育思想、方法、观念等进行多方面的探索和创造,这也正是艺术教育工作更具有创造性和内在性的独特魅力。在发现、反思、总结的过程之,可以将此过程转化为文字与全国的艺术教师共同交流,并增强自己的科研能力;5)较强的教学能力在社会化古筝教育中也占有很重要位置,古筝教师应在教学过正中善于观察了解学生,并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由“学习”转为“会学”。引导他们学会举一反三,达到音乐知识之间的融合,各姊妹学科之间的触类旁通。这样无论是学生的专业基本功的掌握还是参加各种比赛竞赛的能力都会得到巩固和提高。
古筝教师工作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古筝教学;群众文化;规范;循序渐进
中图分类号:J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4)02-289-01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文化建设的腾飞,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地政府对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视,使古筝艺术呈现良好的发展趋势,古筝的演奏和教学以及其艺术实践活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和重视。古筝艺术活动的开展,活跃了群众文化娱乐生活,推动了精神文明建设,因此,全国不少地方出现了学习古筝热。据中国音乐家协会有关人士保守估计,弹奏古筝的爱好者全国有二三百万人,确切的学古筝人数很难统计,从每年考级人数连续成倍增长来看,学习古筝已成为一种时尚。笔者作为一名古筝专业的群文工作者,认为怎样能更好地在群众文化中普及古筝教学,是当前最迫切需要探讨的问题。
一、群文古筝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首先,教学方式有待改进。在古筝教学的实践中,多数情况下,使用的是“一对一”的个别教学方式。这种个别教学方式,一方面,使教师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但收效甚微,高投入只能换来低产出。另一方面,使学生失去与其他同学合作和交流的机会。群众文化不是专业演奏,不需要多高超的演奏技巧,人们更多的需要是从学习中获得演奏的快乐,更重要的是培养与人合作的能力,因此笔者建议,群文的古筝教学应以团队训练为主,从一开始就让团员们养成合作的习惯。
其次,教学模式传统、单一。在古筝教学过程中,很多地方仍然沿袭教师教――学生学――学生上课――教师辅导的流程。这实际上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依然是学生的主宰,换言之,教师是学生门学习古筝知识和演奏技能的唯一来源,是一种传统的“师父带徒弟”的落后方式。这种教学方式。极大程度地压抑了学生们学习音乐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得不到应有的发挥,也就无法发挥出自己对音乐的灵感。群众文化的古筝教学,应是在交流和讨论中进行,教师除了是老师外,更是倾听者、好友,这样更能激发学生习筝的兴趣和热情。
第三,师资力量的参差不齐。这不仅是群众文化中的古筝教学问题,更是地方性古筝教学存在的普遍问题。虽然群众文化需要热情,但也需要专业,有些教师自己都是一知半解,虽然投入了足够的热情,但是根本无法出成绩,反映在古筝的实际教学活动中,就使学生们很少能得到教学实践的机会,缺乏古筝教学的实际训练,没有课堂实践教学的情景体验。
二、群文古筝教学如何更好地普及
首先,群文古筝教学的普及需要摆正心态,认识民族音乐的重要性。音乐文化的遗产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部分,不先认识、了解,就不可能弘扬、重视。在群众文化中,器乐,尤其是古筝很容易被忽视,人们会习惯性地认为它难学、难以携带、演出不便,其实不然,古筝虽然长度有1米7左右,但它是中空的,因此重量很轻,便于携带;古筝由于是五声音阶,随便拨一下,便有美妙的声音传出,入门很快,因为它所有的演奏手型、坐姿都是遵循人的正常生理状态,比如弹琴的手型就像抓东西一样。在群众文化的古筝教学普及中,用的都是简谱,更容易认,基本只需要三个月的时间,就能弹奏简单、动听的乐曲了,只要勤加练习,半年左右,一支成熟的古筝团队就可以在群文舞台上向大家展示传统音乐的魅力。
其次,群文古筝教学的普及需要教材的规范化。群众文化的古筝教学不是以考级为目的,因此就要选择更适合的教材,但从目前所出古筝教材状况来看,各种教材有深有浅,各打各的锣鼓,很不规范,很不系统。笔者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会自己改编一些流行歌曲作为练习曲目,实践证明,收效明显,学生们更乐意接受耳熟能详的流行歌曲,而不是枯燥的考级曲目。另外,笔者认为,教师还应诱导学筝者循序渐进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得心应手地展示弹奏才能,让其步入筝艺园地的境界。
古筝教师工作总结范文第4篇
她柔美的样貌往往会让人忽略她的能量:6岁时只身离家先后赴上海、成都、北京求学古筝,一走就再也没有回到父母的羽翼下;9岁时同时被中央音乐学院附小和上海音乐学院附小录取,全国仅有的两个名额因为她的优秀而被空占一个;二十四五岁时先后荣获国际、国内两大古筝专业大赛第一名,成为国内古筝领域第一个双料冠军;未及而立创办中国第一所以一种乐器命名的民办大学—中国古筝学院……
在日趋现实的当今社会,袁莎的成功充满启示。她并非音乐世家出身,艺术之路上也没有所谓的传奇际遇,她今天所取得的一切成绩都出于自身的天赋、对古筝的热爱和个人的勤奋努力。因此,美好的袁莎独具力量,走近她,不仅可以感悟“独立成长”的丰富意义,而且还能读懂“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的师者人格。
袁莎9岁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小,从此至中央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的十余年间,一直潜心专修古筝专业,获硕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2002、2003年分别获两大国际及国内古筝专业大赛冠军。
中国民族器乐学会形象大使及常务理事、中国古筝学院院长及教学总监、中国民乐艺术团团长。培养古筝人才近千人,在海内外举办专场古筝音乐会及讲座近百场。出版教材及光盘数十套。曾代表国家出访30多个国家进行民族音乐交流演出,并为中央电视台录制百期古筝讲座,深受广大电视观众及古筝界的好评。
柔而不弱的独立少年
“如果,一朵白云不知飘向哪里,那就去我的家乡吧,那里有小朋友甜甜的微笑,那里有爸爸妈妈温暖的怀抱……天上的白云呀,如果你飘到我的家乡,那么,请你帮我带回一些家乡的甜美与温暖。”--这是袁莎9岁的学生央央在考中央音乐学院时写的诗,当读起这首诗时,袁莎的眼里漾起了泪花,她说:“因为,这也是我的童年。”
1977年,袁莎出生于浙江天台一个没有音乐背景的普通工人家庭,家中还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妹妹。“父母对我们姊妹三个的教育理念包含了远见和魄力,是一种大爱。”如今回想,她对父母只有感恩,因为与艺术毫不相干的父母正是凭着因材施教、爱孩子就要让她独立的可贵理念,倾尽全力,先后将具有音乐天赋的女儿们引入了艺术殿堂。
早在四五岁时,袁莎的早慧就已露出端倪。那时袁爸爸买回一架玩具电子琴,小袁莎在没有任何人教导的情况下竟能将听过的歌曲《十五的月亮》弹出来。细心的父亲发现了女儿的特长,但没有盲目给女儿做选择,而是将她带到了乐器店。当看到女儿对古筝的流连不已,袁爸爸心里也有了主意。紧接着,他又费尽周折地给袁莎找到一位远在上海的古筝老师,因为他认为,女儿要想有出息,必须要走出去求良师。“我父亲是有大智慧的人。在30年前,在浙江天台这样一个小地方,他能坚决地把6岁的我送出去求学,这样的家长,你现在到天台也很难找得到。”
选对一条人生道路不易,可路上的跋涉更艰难。袁家当时的经济条件并不好,为了节省开支,小袁莎经常一个人坐十几个小时的长途车到上海从师习筝。为省钱,学琴后期她甚至改坐货运车,她至今仍然记得那些在路上的经历。
“那时坐的是装满货物的卡车,我和很多工人叔叔们挤在一起,车走山路晃得厉害,加上排气管散出的浓烈汽油味儿,常常让我想呕吐。”过关卡时更凶险,她常常要被一件军大衣罩住,以防被警察抓住罚款。“爸爸托了人情才让我搭上货车,我知道这实际上是不被允许的,所以每次不论被憋得多难受,都极力忍着。”但当这个6岁的坚强女孩回到家,妈妈却被吓得流泪了,因为只一天工夫,女儿居然就瘦了一大圈。
袁莎的坚忍很快得到回报。9岁那年,她因在中央音乐学院附小和上海音乐学院附小都考得了第一名,同时被两家学院录取,一时间,袁家陷入幸福的烦恼中。“我爸爸当时真的太难抉择了。因为对于我们浙江人来说,上海音乐学院已经很理想了,但北京也很令人向往,而两个学校都只有一个名额,我去了任何一个,另外一个就空缺了。”当时两家院校因了解到袁莎也报考了对方,纷纷给袁爸爸打电话极力争取,这更增加了选择的压力。“最后我爸爸把心一横,说就听天由命吧,于是向空抛硬币,抛了三次都是国徽一面落地,于是我就来到了北京。”
在中央音乐学院附小学习的孩子年龄都很小,很多家长放心不下,特地在学校附近租房陪读以便照顾。而袁莎是当年唯一一个没有家长陪读的特立独行的孩子,非但没有家长陪读,父母一年到头来北京也没有几次。“父母的这种放手促成了我的独立、自律,也让我体验到人生先苦后甜的过程。”
1989年“”时期,北京形势很紧张,中央音乐学院附小给每位家长都发了接孩子的通知,袁莎的父母情急之中托付一位浙江籍同学的父亲,央请他将袁莎带到上海,再发电报给袁爸爸到上海接。没想到火车里人太多太混乱,袁莎和同学的父亲被挤散了。突况下,举目无亲且身无分文的袁莎并没有哭,而是忍着饿坐在火车的盥洗室里不知如何是好。突然,她听到了久违的乡音——有人在用天台话交谈。聪明的她顿时像抓了根救命的稻草,凑过去搭话。于是,伶俐懂事的小袁莎很快被几位民工老乡接纳,并在他们的一路照顾下平安回到了家。
高中时期,学习成绩优异的袁莎开始利用每周末的一天教学,以自己的劳动所得负担起生活、学习的开销,甚至还有盈余购买一面面心爱的古筝,实现了全面的独立、自立。略有空闲,她还会构思自己的“宏图大业”——出一张古筝教学光盘,开一个古筝学校……
从中央音乐学院附小一路被保送至古筝硕士研究生毕业又被留校任教,袁莎的脚步日益铿锵,实力与信心亦百炼成钢,只是当这一切展现在古筝琴弦上时,又被她演化成荡气回肠的绕指柔,打动每一位听众,甚至乐坛大师们。
凭音乐打动乐坛大师
袁莎刚上初中时,曾在上海参加一个全国比赛,她回忆道:“当年那场比赛给我的奖项不是很公平,作为评委之一的何占豪老师非常生气,他公开表示对我的支持,并预言说‘十年以后这将是古筝界最优秀的一个人才。’”当年的袁莎特别感激何老师的爱才之心,两人也因此成为亦师亦友的忘年交。她向何老师委约作品,何老师创作出古筝与钢琴合作的《临安遗恨》、古筝和交响乐合作的《梁祝》等后来成为时代新经典的佳作。“这些都是如今我们这个领域里非常受欢迎的曲目,它们使古筝步入与时代接轨的新阶段,我特别感激何老师的创作。并且,通过何老师的这些作品,我开始了解古筝传统曲目之外的世界,何老师为我打开了一扇崭新的窗。”后来,只要她一演出,何老师都会亲自来为其指挥,袁莎为此始终感恩不已。“前不久他还和我开玩笑,说你看我当年的预言一点都没有错。”
1998年,作为中央音乐学院小天才艺术团成员代表的袁莎赴瑞士日内瓦音乐学院音乐厅参加赈灾义演,与钢琴大师刘诗昆同台表演。一曲“高山流水”奏罢,刘诗昆感慨到:真不像这么年轻的人弹的,听起来很成熟。他对袁莎表示,没想到古筝已经发展到这样的水平。“因为他对古筝的印象就是《战台风》那种很有时代烙印的作品,当他听到我从传统乐曲弹到《临安遗恨》,他觉得古筝不得了了。他当时也说了一个预言:古筝将是民族乐器里发展得最好的一种,就靠你们把它的魅力发挥出来。”大师的鼓励让彼时才二十出头的袁莎非常振奋,因为在当年,古筝尚属冷门。
2001年,袁莎和同习古筝的妹妹袁莉准备举办一场名为“蕉窗夜雨”的古筝经典演奏音乐会,刘诗昆闻之后,欣然表示要为她们的《临安遗恨》演奏钢琴部分。忆起这一段往事,袁莎忍不住微笑,她说:“刘诗昆老师当时特别‘专横’,他说钢琴我来给你们弹,我就是要扶持新人。”有了刘诗昆的钢琴,袁莎和袁莉的《临安遗恨》几近“绝响”。在这一曲中,钢琴不只是古筝的伴奏,更是古筝的知音,二者相互倾诉,以音乐酬和,共同完成了一场民乐与西洋乐器的精彩对话。
在这场“琴筝和”结束后不久,袁莎面临着她职业生涯中一场非常关键的比赛:第一届“龙音杯”中国民族乐器(古筝)国际比赛。“我当时非常苦恼,因为没有合适的自选曲目,而这对每一个参赛者非常重要。”虽然已将《临安遗恨》这样的大作品演绎得极其娴熟动人,但因怕听众习以为常,袁莎还是希望以新作品参赛。“我准备了很多新作品,但刘老师知道后都给否决了。他对我说,这些新作品的水准还欠积淀,与《临安遗恨》这种既包含了古筝的传统文化内涵、韵味、技艺,又融入了创新技法的经典创作没法比。他鼓励我就以《临安遗恨》参赛。”袁莎坦言,当年如果没有刘诗昆的分析与鼓励,她不会有勇气用一部现成的作品去参赛,而刘诗昆也为此帮她把曲中的钢琴部分做了提升。最终,袁莎取得了这次大赛青年专业组的第一名。“这对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历史事件,是转折点。虽然所有教导过我的老师都要感谢,但最感谢的是刘诗昆老师。因为他是站在一个艺术大师的宏观高度,非常客观地看待我们古筝的作品,他对我的建议非常准确。”次年8月,袁莎再获全国青少年艺术大赛—第一届中国民族乐器独奏比赛青年专业组第一名,至此成为国内古筝领域第一位双料冠军。
2006年,袁莎因帮妹妹救场而与谭盾相识,谭盾极其欣赏袁氏姐妹的古筝造诣,将她们推向国际舞台。“他当时在瑞典斯德哥尔摩音乐厅签约一年,于是邀请我们去那里演出,为我们姊妹做了一场独奏音乐会。”在这场音乐会中,袁莎不仅和瑞典当地的长笛合作演奏了一曲《谭湘子》,还为西方听众演奏了《蕉窗夜雨》等中国传统曲目,令他们领略到中国民乐的魅力。而除了演出前的策划筹备,谭盾在演出当晚还帮忙兼任打击乐部分,对袁氏姐妹全力支持。“演出结束后,谭老师也对我们表达了对古筝的重新认识,这是最令我们欣慰和感恩的部分。离开时,我们把其中一面古筝赠送给了斯德哥尔摩音乐厅,我想这将会是对中国民乐很好的宣传。”
当自身的专业素养与外部阅历日渐深厚丰富之后,特别是与这些乐坛导师的交流合作增多之后,袁莎的视野、疆域不断提升、拓展,她不再仅满足于完善自己,而将眼光投向整个行业,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育人、兴业等更有意义的领域。
“袁莎的音乐想象和精美的演奏技巧当属我国最杰出的和最优秀的音乐家行列,我一直是她最忠实的观众和听众。她对学生们的深爱和严格的执教风范深得音乐教育界的尊敬。她是我们民族音乐文化的一名优秀传承者。”这是谭盾对音乐家袁莎与师者袁莎的综合评价。
感恩是她的口头语,也是灿烂笑容的源泉
将浑厚的情感蕴于指尖,流淌于琴弦,是袁莎演奏的最动人之处
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新春音乐会上的精彩演奏,令西方观众领略中国古筝的魅力
创办中国古筝学院
“真希望每一个人中国人都能像我一样了解与热爱古筝!”抱着这样美好的愿望,2005年,任教于中央音乐学院的袁莎创办了中国第一所以一种乐器命名的民办大学——中国古筝学院,终遂高中时的梦想。
回想起十几年前刘诗昆老师的预言,袁莎笑言事实果然和刘老师判断的一样。“这十几年来,古筝的确发展得越来越好,从冷门变繁荣,有些地区甚至出现爆发式发展。”话说到这儿,她的表情忽然严肃起来。“但在这种繁荣之下,我发现实际上它存在着非常大的问题,如果不及时加以纠正,后果将会很严重。”
袁莎口中的问题是指当学习古筝的热情越来越高涨、人数越来越激增,很多教学中的不规范纷纷浮现。“我们经常到全国各地参加讲座,也遇到很多各地来京求教的学生,于是有机会特别深刻地看到这些问题,了解到很多地方上的古筝老师并没有受过专业的教育,跟一张碟片学学就开班授课。”袁莎说,虽然从某种角度讲这些现象也能说明古筝的繁荣,但它的负面问题很严重。因为没受过专业训练的学生存在理念、技法上的瓶颈,到一定程度后必定无法再提升,有些还可能根本学不下去甚至放弃。“当业余爱好者们带着一腔热血来学习,最后因这样那样的障碍不得不放弃,或者有可能就不喜欢、甚至厌恶了这门乐器,长此以往,对古筝的发展必定会造成阻碍。”
受邀参加国家大剧院经典艺术讲堂活动,为古筝爱好者答疑解惑
于是,在身为中央音乐学院老师,本着精英教育的同时,袁莎以中国古筝学院为阵地,另一手抓民间普及教育。“以前常觉得一个人的力量太有限了,就算外地有学生能找到我,但还有那么多找不到我的,而我去外地做讲座每场也不过两三个小时,怎么能解决全国各地这么多这么普遍的问题?直到机缘巧合碰到志同道合的伙伴,创立这所古筝学院,我才觉得这些问题都可以越来越好的被解决。”
从2005年至今,中国古筝学院以规范和普及为己任,以各地古筝教师及古筝爱好者为教学对象,培养了几千名学生,发展步入正轨。每一年,制定教学计划和教材都是袁莎的重要职责。“我们就是从最基层的老师开始,从理念到技法,规范我们的古筝教学。即使一个学生只学到7级、9级,只学一首《渔舟唱晚》,我们都要让他接受最专业的传授。只有这样,当他回到当地才能再传规范。不能误人子弟,不能在教学中出现方法问题是我们教育每个学生的‘老生常谈’。”
在国家大剧院上演筝乐重奏作品演奏会,观众反响热烈
古筝教师工作总结范文第5篇
古筝教学担负着培养学生的素质,发掘他们的音乐潜能,使他们熟练掌握音乐各类音响元素特征、音乐表现要素和表现规律的任务,同时有效率的古筝教学也肩负增强学生的乐感与表现力,提高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力、审美能力和驾驭音乐、表现音乐的综合能力的任务。我从事古筝教学多年,在实践教学中深刻体会到听觉、记忆、音准和读谱是演奏的基础。更为重要的是,重视视唱练耳训练可以使古筝教学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视唱练耳贯穿于古筝教学的全过程
古筝又名“秦筝”,是中国最古老的弹弦乐器之一,其发音清脆悦耳,如泉流畅。按五声音定弦,极具中国民族特色。筝的音域宽广,音色明亮、清脆,与人声十分近似,演奏起来十分迷人。它可奏单音曲调或和弦,也可双手演奏,同时发出六个音。右手用姆指、食指、中指弹拨琴弦,左手在筝柱左侧顺应弦的张力、控制弦音变化,以润美音色、装饰旋律。右手有托、劈、挑、抹、剔、勾,还有摇指、琶音、撮等指法。左手有按、滑、揉、颤等指法,重按可使原音增高大二度或小三度音程。那么你按的音准不准,完全取决于你的乐感。视唱练耳的目的就是培养一个人的乐感。
一堂古筝教学课可以粗略地划分为基础练习与作品试奏两个部分,在这两部分教学中,视唱练耳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基础练习就是基本功训练,其中最重要的是音阶练习,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音准。古筝按五声音定弦,4与7都是通过左手按弦变化得来的,如果没有良好的视唱练耳基础,表达音高就无从谈起,演奏技巧更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作品试奏是古筝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对旋律部分的处理,其中对一部全新完整作品的旋律处理实质上就相当于视唱若干个乐句,而听老师示范或他人对作品的演绎,需要良好的练耳训练作为基础。良好的听觉可以帮助学生正确分析作品结构加强音乐记忆力。
二、视唱练耳训练有助于改善学生的节奏感和音准
节奏是音乐的灵魂,是骨架,是音乐的脉搏。节奏在音乐表现中具有极重要的意义。任何音乐都有鲜明的节奏,节奏训练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音准与节奏一样,是古筝演奏的最基本要求,是学生学好音乐的首要条件,是音乐的基础。在传统的古筝教学中,教师多采用灌输的方式,即在音高、音程、和弦、节拍节奏、调式调性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听觉上的训练时,总是在模仿中反复练习,给学生以基本的感受,如古筝教学中的节奏范唱或识谱等环节。在这个阶段,学生对各种音乐知识及要素的认知,只是初步的了解,具有音乐听觉直观性和机械性强的特点,对学生而言具有被动性。学生在被动的状态下学习,其效果可想而知,听觉惰性的出现也就不足为怪。因此,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积极理解音乐的各个要素。视唱练耳有助于改善学生的节奏感和音准,学好视唱练耳,学琴速度也会快很多。
三、视唱练耳训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与创造力
学生在弹奏一首古筝作品前,首先要对作品的音响运动产生听觉上的共鸣,而将谱面上的音符变为富有生命的实际音响,是一个必须有表现力与创造力参与的过程。古筝演奏被称为二度创造,因此,培养学生的表现力与创造力是古筝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而视唱练耳训练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与创造力。
上一篇:古筝毕业总结{推荐5篇}
下一篇:古建修缮工程监理总结{优选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