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AA范文大全网!

医学毕业个人总结{汇总5篇}

心灵捕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本文共计12292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50分钟。

医学毕业个人总结范文第1篇

第一个轮转科室是icu,我的带教老师是万凌老师,她是院里的操作能手,干活麻利,动作漂亮,操作规范,这无形中给了我很大压力。实习生活的开始就让我有种挫败感,在老师面前感觉自己很渺小,甚至于工作都不带脑子,只机械的执行任务,每次只想把工作做好,可越想先做好它越出错,越错越害怕,越怕越错,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以至于我都不敢主动要求做操作,可这样老师又觉得我干活不主动,有时候觉得委屈了就自己大哭一场。每天面对着老师如鱼得水忙碌的身影,我心里只有怨叹,怨自己无法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怨自己在以前见习时没有好好学,愿自己笨手笨脚。可能是我适应能力差,又不会与老师沟通,进了ccu还是处在彷徨中,但我也很感激我的带教老师,对我很耐心,也很关心我。到了手术室李楠老师每天都能看到我的进步,即使是一点点她也鼓励我,即使我很笨犯了错她也会给我讲原理,让我知道错误的根源而不是训斥。它起到了一个引导的作用,我开始有了自己的思路,又重新有了工作的激情,不管多苦多累只要心里舒服,我就可以开心度过每一天!

现在我进入了第四个轮转科室骨三。本以为可以很快适应,但现实确泼了我一头冷水,感觉自己变得更傻了,不知该干什么,而老师也觉得我们实习了这么长时间,又是本科生,做起事来应得心应手才是,面对老师的无奈我真无地自容!我又一次陷入了低谷,又回到了没脑子的生活,做事一点条理也没有。然而何婷老师知道了我由于自卑,不主动而没有得到操作锻炼时,她就给我讲操作技术的重要性,并帮我寻找锻炼机会。是老师又一次激发我的热情,真的很感谢老师对我的关怀,我也会加倍努力,不辜负老师对我的期望!

现在对于实习,我还是又憧憬又惶恐的。憧憬是因为实习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将学了四年的理论去应用于临床,实在是非常新鲜而有意思。然后,要在病人身上操作,要想真正地透过症状看到疾病本质,心中却没底,便难免惶恐了起来。也曾问过不少实习同学,各说纷纭。总之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但有一点是明确的使用懂得知识的真正掌握是把它用于实践,用实践来验证及巩固所学。学会如何与病人,老师交流isveryimportant!不善于与人接触是我的一大弱点,那种胆怯与不自然会使我失去很多的学习机会,所以我觉得沟通也是一门艺术,学好了将使你受益匪浅。经过这近五个月的实习,我也有了这层体会。在此,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理论知识的问题:以前当的一直是学生,学校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而中国式的教育一向是填鸭式的:被动地接受那么多的知识,虽然考试考了那么多次,但现在我的知识在脑海中似乎没了踪迹,只好不断翻书。当在老师的提问下一次次哑口无言时,才认识到自己记的粗浅,没有时间经过的记忆犹如沙滩上的足迹,当时似乎深刻明显,却耐不住时光的清洗。

二,角色转化问题。实习刚开始,很多东西都不了解,虽然以前也曾见习过,但真正的要实际操作了,我仍觉得底气不足。我会不会弄错了,万一弄错了怎么办。干事情总是缩手缩脚,加上跟我一块实习的同学表现都很好,我觉得老师都喜欢她们,事情似乎也轮不到我头上,每天盲目跟着做基础护理,跟着操作。本想说让我也试一下,但又不敢。因此,我觉得角色转化是个坎,我一定要努力克服这一点。方法主要是靠主动吧,我发现,只要主动提问,主动提出操作的要求,老师都是很乐意教的。不能再像在学校里那样等着老师要求干什么了。

三,胆魄的锻炼。面对病人,特别是外科的病人,见到血是经常的,看到病人痛苦地呻吟,特别在操作的时候,心总会提到嗓子眼,因此而小心翼翼,束手束脚,反而会给病人造成更大的痛苦。因此,胆魄得锻炼得大一点,再大一点。胆大心细是我追求的目标,只有准确迅速才能早点解决病人的痛苦。

四,无菌观念和规范化操作。在外科实习这段时间,每个老师都强调无菌观念,因次,我深刻认识了无菌观念,操作中便不自觉地去遵守。而规范化操作也实在是个很保守和安全的做法!至于新办法,创新思维,那也得熟悉情况了再说吧。

医学毕业个人总结范文第2篇

???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逐渐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高校扩招后需要进入人才市场求职的大学毕业生数量大幅增加。人保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为630万人,比2009年的611万多19万人,应届毕业生规模是本世纪初的6倍;2011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为660万人,比上年增长近5%;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空前的680万人。“十二五”期间,应届高校毕业生年均规模将达到近700万人。但用人单位提供就业岗位的增幅并不明显,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 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从地区看,北京、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需求较旺,需求总量大于当地的生源数。中西部不少省区虽然有较大的用人需求,面临的问题是工作和生活条件艰苦,往往招不到合适的人才。从院校类别看,教育部直属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较好,初次就业率为85%以上,部门高校次之,地方院校较差。从学历看,本科毕业生依然是用人单位需求的主要对象,但是,不同类别的单位对学历的要求也存在差异。科研机构和高校对硕、博士毕业生的需求较大,而一般企事业单位更倾向于录用本、专科毕业生。从专业看,一些紧缺专业如计算机、通讯、电子、土建、自动化和机械等学科的毕业生需求旺盛,毕业生供不应求,而一些长线专业如哲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等学科的毕业生需求较少。

??? 医学生作为高校中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具有知识结构单一、知识面较窄、学习时间长、学业任务重、专业目的性明确、职业倾向性具体、实践性强、临床实习时间长等特点。随着医学院校的迅速扩招,学生数量的快速增长,医学生的就业形势也日益严峻。

??? 2.江苏省高等医学类毕业生就业情况

??? 2.1江苏省高等医学院校概况

??? 江苏省目前具有本科以上培养层次的高等医学院校主要有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大学、苏州大学、南通大学、徐州医学院和扬州大学等九所。这九所高等医学院校中有三所独立设置,分别是:南京医科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和徐州医学院,另外六所医学院都隶属于综合性大学;属于“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大学两所(南京大学和东南大学),属于“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一所(苏州大学)。

??? 江苏省2010年医学类本科生招生人数为11812人,比上年增加472人,增幅约为4.2%;在校生人数为52918人,比上年增加815人,增幅约为1.6%;毕业生人数为11131人,比上年增加859人,增幅约为8.4%。[1]这些数据表明:我省的高等医学教育发展迈上了新的台阶,但是要想使高等医学教育适应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由医学教育大省向医学教育强省转变,就必须优化高等医学就业结构。

??? 2.2江苏省高等医学就业结构现状

??? 就业结构指一定时期内就业人口的构成状况。一般就业结构包括就业人口的职业结构、年龄结构、受教育水平结构等。影响就业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科学技术的进步,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和就业政策,以及相应的投资结构、社会消费的趋势等。[2]笔者通过调查,收集了我省九所高等医学院校2008-2010这三年应届毕业生就业情况的有关数据,作为本次研究的样本,经过统计分析,得出反映我省高等医学就业结构的有效信息。

??? 2.2.1层次结构

??? 首先考察层次结构,这三年高等医学类毕业生分学历层次就业率统计如表1。从表中数据来看,各学历层次的毕业生就业率总体上处于较高水平,均在95%左右。博士毕业生2009年就业率为各学历层次中最高,说明社会对于最高学历层次医学类毕业生的青睐程度很大,需求旺盛;2008年就业率之所以仅为82.2%,可能与博士生中相当一部分为在职人员以及选择出国继续做研究的比例相对其他学科较大,从而未及时将就业数据上报有关,这种情况在后面的两年没有发生过,而且综合其他途径的信息,医学博士毕业生极少有未就业的情况。硕士和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呈现逐年略降的现象,即就业率随着毕业生人数的增加而略有降低,较为客观地反映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趋势。专科毕业生就业率在2008年和2010年分别达到98.7%和97.7%的高值,这与其毕业生总量较少和专业定位紧跟就业单位实际需求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

??? 表1 2008—2010年各学历层次毕业生就业情况统计表

??? 2.2.2专业结构

??? 如表2所示,三年毕业生就业率最高的为护理学类毕业生,最低的为法医学类毕业生。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和毕业生人数的增多,呈逐年略减的趋势。医学院校所举办的非医学类专业规模呈现较为恒定的态势,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4%左右,处在相对稳定而且较高的水平。

??? 表2 2008—2010年不同专业就业情况统计表

??? 2.2.3地区结构

??? 通过对数据整理和分析,本研究发现,江苏省九所高等医学院校毕业生就业流向地区高度集中。从表3可以看出,毕业生就业时优先选择留在江苏省内,其中在苏南就业的比例最高,占到总数的50%以上,其次是苏北和苏中,到西部就业的比例最低。

??? 表3 2008-2010年各地区就业分布情况统计表

??? 2.2.4性别结构

??? 通过表4可以看出,这三年中各年份女性毕业生就业率均高于男性毕业生,并且,就业率的差值呈现出逐年增大的趋势。这一方面反映出总体上医学类女生较男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更好一些,更符合用人单位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就业市场对护理等女生占绝对多数专业的持续旺盛需求也推高了女性毕业生的就业率。

??? 表4 2008—2010年男女毕业生就业情况统计表 2.2.5所有制结构

??? 从总体上看,不同的就业单位没有优劣之分,但是,毕业生就业的工作单位性质则可以作为其就业质量的评判标准之一。从表5我们可以看出,高等医学类毕业生进入医疗、科研、高校等事业单位的比例最高,三年均在60%左右;进入非公有制单位(以企业为主)所占比例位居其次,均在20%以上;选择升学出国的比例逐年升高,这一方面反映出毕业生渴望提升学历层次和优化知识结构的内在需求,另一方面是新医改等宏观政策调控的外在表现。

??? 表5 2008-2010年毕业生各所有制类型就业分布统计表

??? 3.江苏省高等医学院校毕业生就业结构的优化建议

??? 通过上文对江苏省高等医学院校毕业生就业结构的实证性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我省高等医学就业结构失衡主要是因为高等医学教育结构调整的步伐落后于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由此,笔者对优化我省高等医学就业结构提出如下建议:

??? 3.1层次结构

??? 根据卫生部和江苏省卫生厅的统计资料,2010年江苏省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为4.17人,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37人),这与江苏省在全国的经济、教育发展地位不相符合。因此,我省首先应当逐步扩大医学院校的办学规模,增加医学类毕业生的数量。根据《关于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我省研究生层次的高等医学教育要注重培养质量的提升,加强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训练。本科层次是高等医学教育的主体,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按照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基本思路,我省应当加快面向基层的全科医生培养,着力构建、发展“5+3”模式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为繁荣医药卫生事业和提升人民健康水平提供坚实的人才保证。

??? 3.2专业结构

??? 首先应当大力发展全科医学专业,加快全科医生的培养。我省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在加快培养高层次全科医生、加快面向基层的全科医生培养、加强对全体医学生的全科医学教育和做好基层在职人员的毕业后医学教育,以及继续医学教育四个方面做好工作。其次,要协调好中西医教育的发展。我省应当借实施卓越中医人才培养教育计划的契机,推动中医药教育的改革。最后,要协调医学各学科专业的均衡发展。特别是要加强护理、药学、卫生监督、康复治疗、生物医学工程等紧缺专业人才的培养,适应医药卫生事业对各级各类专业人才的需求,推进卫生人才保障工程的建设。

??? 3.3地区结构

???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省高等医学教育在地区分布上存在不均衡的现象。调整地区结构的建议是:在学科增设、办学规模扩大和高校扩建等方面,有关政策应向苏中、苏北地区倾斜;以省属重点医学院校为依托,在苏中、苏北等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建立本科二级学院;苏中、苏北地区医学院校要充分挖掘自身办学潜力,注重培养面向城市社区和农村的实用型、技术型医疗卫生人才;加强对医学生就业思想教育,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祖国需要的中、西部地区建功立业。

??? 3.4性别结构

??? 从宏观上看,女性医学生较之男性具有学习态度端正、理论知识掌握扎实、语言表达力强等特点,另外,女生对于工作及工资的预期相对较低,往往能够在毕业前后抓住机会,快速就业。因此,医学院校的男生要端正专业思想,勤奋刻苦,在上学期间提升自身综合素质,这样才能在毕业之时具备较强的就业竞争力。各大医院的医学专家中,男性比例大于女性,从职业发展的角度看,女生在上学期间要更加注重临床诊疗思维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医学毕业个人总结范文第3篇

中医论文是进行中医科研和对中医科研的书面总结。随着中医科研和中医学术的不断发展,中医论文的作用倍受重视。目前,撰写中医论文已列为中医高等学校毕业和授予学位的考核依据,不可等闲视之。毕业论文的完成,首先在于论题的确立,下面就论文的选题谈一些体会:???

?

1.继承与创新结合选题

?

继承性是一切科技论文的共性。但是,由于现实社会的客观需要和中医药学术自身的独特性决定中医论文的这一特性比其他科技论文表现得更为突出。同时,在现今的中医实践活动中,传统的理论和方法仍然起主导作用。

?

对于中医学毕业生来说,通过在校的四年学习,继承前人的学术成就,博系各家学说,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撰写这类深入发掘和继承前人学术成就的选題有一定的优越性。但是,其中也包含着一定的创新,做到继承有创新,发掘有深度。走前人没有走完的路,涉猎前人没有完全涉措的领域,解决前人没有解决的问题。这类选题常见种类包括:诠释、补充或阐述发挥前人的学说,总结前人的经验,对前人学说质疑,对中医学基本概念的探讨等等。

?

?2.理论和实践结合选题

?

?中医学学术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几千年的漫长的历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许多学者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在继承前人学术成就的基础上,从不同的侧面,对前人学说作了一定的补充和发展,进而形成当今中医学的理论体系。毕业学生通过四年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有一定的理论功底。但是,中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中医学术新成果的形成,新观点的产生,都必须来源于实践,依赖于实践。对于任何一个中医学术问题,如果缺乏在实践中的常任主研究和反复思考,就不可能形成对该问题的具有新意的正确认识。这样就要求中医学毕业生在最后一年的医疗实践中,广泛涉猎,留心观察,运用所学理论科学地指导实践,同时通过临床经验总结反过来重新认识理论。这类论文只要学生勤于总结,勤动脑,勤动手,还是比较容易完成的,常见的这类选题包括:对一种治法的理论认识及临床应用,用某种治法治疗某种疾病等等。

3.主观与客观结合选题

?

主现条件主要指学生的智力和精力。智力包括学生的知识贮备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技巧。同时还要考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以及自身的特长等等。但是,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受到许多客观条件的制约:虽接近毕业尾声,但所学的知识有限,很大一部分没有经过医疗实践,尚是纯书本知识,没有更深的理解和认识,毕业论文从研究到写作完成有严格的时间限制,并且在完成论文的过程中,还要进行医疗实习,准备毕业考试和论文答辨,时间紧迫,学生分到各地医院实习,各医院的医疗设备、医疗技术有所不同,带教教师能力参差不齐,对学生医疗实践能力也有一定的影响,学生首次进行医学研究,经验缺乏。同财,中医学毕业论文不同于其他学术论文。目的是对学生的一种训练要求,使他们进行一次全面的、规范的写作,为毕业后写医学类论文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毕业生在选题时,要根据实际情况,所学专业的不同,研究能力的大小,客观条件的不同。选择难度、大小适中的选题。

?

上述三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切不可将它们分割开来。学生在确立选题后,再进行详细资料搜集和整理,根据中医论文的结构,便可圆满完成毕业论文。

医学毕业个人总结范文第4篇

从1999年我国高校扩招以来,大学生入学率持续增长,应届毕业生数量屡创新高,大学生就业竞争日益激烈。以河南省为例,医学院校普遍采用“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基本模式。尽管如此,但由于专业性较强,医学毕业生面临比其他专业学生选择面更窄的现状。由就业问题而引发的一系列毕业生心理问题不容忽视,基于此,本文进行相关分析。

一、医学专科生就业形势概述

本文通过对河南省部分医学院校,尤其是漯河医学高等专科院校的毕业生就业实际情况的调查分析,认为当前医学专科生就业主要存在以下四个特征:

1.学历差异

一方面,毕业人数与就业机会之间正比越大,对学历的要求就会越高;另一方面,社会整体对高学历人才越来越看重,医疗单位招聘的学历要求也随之越来越高。相关资料显示,近十年来,一线城市对医学毕业生的需求现状是:专科生下降明显,本科生基本持平但略有下降,研究生以上学历则呈上升趋势。但是由于硕士研究生报名资格要求具有本科学历或者同等学力,因此专科生在考研上不占优势,只能走曲线考研路线,一是先考取本科,二是先工作积累工作经验,总之都是为达到考研的报名资格。

2.地区差异

地区差异主要是指东西部地区以及各省市、之间因经济发展水平而造成的工资待遇差异、生活水平差异、教育差异等。大部分毕业生都向往繁华、舒适的都市生活,而对于欠发达地区避而远之。这既造成人才分布不均衡的状态,也会使得各地区之间的差距继续拉大。从各国人均拥有医生的数量来看,我国医疗人员的缺口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基层偏远地区。所以,并不是不存在医疗人员的缺口,而是人才的分布极为不均衡。

3.专业差异

从广义上来说,医学类专业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口腔医学、医学技术、中医学、法医学、护理学、药学等8个学科类等。这些专业之间的就业差距较大。以临床医学为例,近年来的毕业生供大于求,对人才结构的需求层次提升,本科及以下毕业生就业难度加大,但是药科类毕业生的就业前景目前被普遍看好,药科类毕业生供小于求,各医药公司、制药厂是吸收这类毕业生的主要途径,制药业对人才的需求稳中有升。再如,在2010年主要专业就业率前50名中,医学影像学以96.3%排名第7名,护理学以94.7%的就业率排名15位。总体来看,专业之间的差异是存在的,甚至在一定范围内是较为明显的。

二、医学专科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

1.自我期望较高,心理落差大

在择业之初,毕业生往往充满信心和希望,但在残酷的现实中又很容易被所遇到的挫折打击,因此毕业生的心理落差问题成为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因素之一。这不仅是医学生的心理问题,更是所有毕业生的共同问题。具体分析来讲,毕业生之所以会出现这种落差,主要是由于其在就业之初对自我的期望太高,对社会环境和就业形势缺乏客观全面的分析所致。大学生的一个特质是由于缺乏社会现实的锻炼,心理承受能力较低,敏感脆弱,所以在遇到就业挫折时容易妄自菲薄,或者埋怨社会,消极情绪高涨。

2.学业就业压力大,不易调适

与一般专业相比,医学专业的学生学业更加繁重,所需要的心理和生理承受能力要求更高,以基础医学开设的课程为例,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课(英语、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心理学、医学史)、生物医学基础课(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免疫学、病原学、遗传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病理解剖学、药理学、预防医学、生物医学实验等)、临床医学课(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眼科学、耳鼻喉科学、神经内科学、传染病学、康复医学基础等)等三部分。再加之医学专科生失业率排名靠前,就业竞争压力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往往很大,且难以调试,焦虑情绪蔓延。

3.就业观狭隘,影响职业发展

在择业时,很多学生往往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对日后的职业规划欠考虑;也有的学生将物质待遇当做衡量择业的唯一标准,过于功利化;还有的学生只追求稳定,总想一步到位。这些观念在毕业生中间普遍存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的择业方向及日后的职业发展。

三、相关对策

1.客观认识个人和社会,正确看待竞争和挫折

很多学生埋头于繁重的学业,认为自己只要将学业完成好必将有一个好的就业机会。抱着这种心态,他们对自身和社会的认识容易产生偏移,对自己估计过高,对社会竞争估计过低,以至于在理想与现实发生碰撞之时容易产生挫败感,认识社会不公平,怨天尤人。要改变这一状态,必须正确看待个人的价值以及社会的客观实际。在认清现实的基础上,对竞争现状有一个充分的估计之后,才会在学业中有的放矢,更加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和学习重点,全面提升自身素质。争取一个职位,并不是只具有过硬的学习成绩就可以的,还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广泛的社会知识,以及过硬的身体素质以及心理素质,等等。只有自己的心态端正了,才会正确看待竞争和挫折。

2.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杜绝功利主义

上文提及,很多毕业生在择业时过于看重眼前利益,或者过于追求稳定。在当前大力发展市场经济的社会形势下,任何的“好”都不可能是永远的好,任何的“稳定”也不可能是绝对的稳定。单纯追求待遇高、大医院这些就业方向,很容易局限自己的求职范围。当前,医疗改革将持续深入,基层的医疗单位也会迎来较好的发展契机。因此,除了那些甲等医院,毕业生也可以选择基层医疗工作单位等,要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个人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不能将个人得失看得过重,要有服务社会和人民的大局意识。

3.解放思想,拓展就业领域

毕业生应摒弃以往保守固定的就业观,不应分过拘泥于专业对口苦,要拓展就业领域。例如可以选择一些与医学领域相近或者相邻的行业,例如生物医药类、保健康复类、美容护理类、养老院、孕婴护理、健康管理中心、体检中心、临终关怀等公司或单位,也可以选择一些医学交叉学科领域,如保险公司的医药核赔师。这些行业往往待遇较好,不乏成功人士。再如,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自身的健康越来越关注,“健康管理师”便成为新兴职业,随着亚健康人群越来越多,社会对健康管理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旺盛。而医学专业的学生因为具有系统的医疗专业知识作为基础,尤其是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专业人才,从事这一行业具有其他专业学生所不能比拟的优势。总之,医学生可以发挥特长的途径很多,只要不固守思想,拓宽眼界,必然会找到实现个人社会价值的平台。

医学毕业个人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医药类;高职院校;就业问题;对策

一、研究背景

医药行业是一个朝阳行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浙江省医药经济发展迅猛,医药行业已成为浙江省四大支柱产业之一。[1]近年来,在我国加快建设“医药强国”和“健康中国”,推进大健康产业发展的背景下,浙江省政府提出加快推进“医药大省”向“医药强省”跨越的发展目标。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导致医药类人才需要激增,由于浙江省医药教育规模较小,医药类高职教育成为浙江省发展医药行业的重要支撑,为医药行业输送了大量医药类技能型人才。在浙江省医药产业转型升级进程中,医药类高职院校毕业生仍存在诸多就业问题,如何把握发展机遇,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是医药类高职院校成为就业工作的重要课题。

二、医药类高职院校学生面临的就业形势及问题

1.经济增速放缓,对就业的拉动效应减弱

2017年国家经济总体形势回暖,但增长速度较缓。前期经济下行的影响短时期内还无法改善,企业用工需求总量仍处于下降趋势,进而影响了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效应。国家食药监总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所长林建宁表示,由于医保控费逐渐减少,药占比控制缩紧,药品终端市场的竞争将日益激烈。同时,2015年末药店GSP认证到期,一批不合格的药店遭遇淘汰,药品零售市场格局产生变化。医药零售行业发展受到阻碍的同时,我国医药工业的经济增长呈现下滑趋势。这一形势直接关系着企业的用工需求,进而导致医药类毕业生就业受到影响。

2.医药产业转型升级,毕业生结构性矛盾加剧

在目前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初期,人才能力结构与经济发展水平出现失衡的现象。医药产业的转型升级引起人才结构和人才需求层次的深刻变化,医药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从掌握生产、检测流程的单一型,逐渐转变为兼具生产技术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技能人才。从目前的情况看,医药企业的人才需求量较大,但人才供需失衡的问题依旧存在。由于医药人才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的差异,真正符合企业所求的复合型人才十分稀缺,难以满足用人单位需求,导致就业难度增大。

3.体制情结严重,家庭观念导致“就业难”

现如今,不是大学生眼光高而是许多学生家长过于挑剔。由于我校专业多为涉药专业,一些毕业生并非找不到工作,而是业生及家长体制情结比较严重,认为大学毕业就应该理所当然地在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就业。实际上,社会能够提供的体制内就业资源相对有限,且岗位竞争非常激烈,相较于研究生、本科生,高职院校毕业生相对处于竞争弱势,仅有少部分学生能够如愿进入体制内工作。一些学生家长的职业歧视观念比较严重,更有甚者直接对孩子说,“与其你找一个烂工作,还不如我先养着你”。由于家庭观念的影响,导致一些学生处于“高不成,低不就”的观望状态,人为地制造了“就业难”。

4.“90后”缺乏吃苦精神,就业心态不积极

从企业需求来看,民营企业和中小型企业仍是吸纳我校毕业生的主体,基础性岗位仍是我校毕业生就业的主阵地,就业岗位多为生产一线、医药代表、药店销售人员等。90后学生多为家庭独生子女,自幼受家庭过度保护,导致这群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过于挑剔,不愿意吃苦,更受不得委屈。许多学生不愿到生产一线、怕三班倒,在工厂或企业频繁跳槽。这部分同学不仅给学校就业工作增大难度,而且在企业中造成不良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就业难”。[2]另一方面,与80后追求工作稳定、福利待遇高不同,90后毕业生的就业需求更加多元化,工作环境、职业发展空间、体面程度及社会地位等都是学生寻找工作时的考虑因素。现如今,理想工作的评判标准已从“物质层面的成功”,逐渐转变“精神层面的愉悦”,如:职业幸福感、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否相互尊重等标准。在实习、求职和面试的过程中,若没有感受到期望的“礼遇”,导致部分学生对职场提不起兴趣,表现出找工作不积极的心态。“找不到好的,宁愿不做”,就成了找不到工作的“借口”。

5.“升学”大军激增,影响就业稳定性

自2015年起,浙江省专升本招生计划由5000名扩增至10000名,为高职院校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升学深造的机会。专升本招生计划的扩增,导致不少优秀毕业生放弃良好的就业机会,专注于升学之路。其中不乏一些毕业生随波逐流,盲目报考;更有甚者,为了逃避实习与就业而选择报考专升本。年专升本考试于4月中旬结束后,多数毕业生由于长期处于备考的高压状态中,考试结束后往往选择“修养放松”,不愿花精力于求职就业,大多数学生表示等成绩出来后再做打算。这也极大的影响了我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进程。

三、医药类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对策研究

社会宏观就业形势面临多重压力,高校毕业生规模进一步加大。总体来讲,就业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因此,全面加强大学生就业工作,进一步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努力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将是医药类高职院校就业工作的主要工作任务。

1.巩固校院两级联动就业工作机制

学校全面推进“领导主抓,部门统筹,院系为主,相互配合”的就业工作机制。学校党政领导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始终坚持毕业生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多次专题研究部署就业工作,定期召开就业工作总结会、布置会、交流会等,分析研判形势,提出工作思路,强化目标管理,全面宏观统筹并具体指导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建立校、院两级就业工作制度,巩固完善校院联动、齐抓共管、分级负责、全员参与的“大就业”工作局面。校院两级就业工作队伍、辅导员、校友等多方力量共同参与,各尽其责,各显其能。严格落实目标责任制,实施就业工作绩效考核制度,实现目标层层分解、责任逐级落实;实行每月三次“毕业生就业情况汇报”制度,实时公布就业率,及时查摆问题,对症下药,努力提高毕业生就业率与就业质量。

2.强化就业创业教育指导

健全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加强就业指导和服务水平,强化就业工作研究职能,对就业工作的客观规律进行探索和研究,了解和把握大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内在需要,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和服铡9睦辅导员、专业教师参加各种职业资格培训,努力建设一支相对稳定、高素质、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在此基础上,还应加强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建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是普及传授就业指导知识的主渠道,也是实施全程全员就业指导的一个重要载体。[3]学校建立起一个目标明确、逐步提升、针对性较强而又内容完整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4]。

3.实施双维度的就业市场拓展战略

结合学校就业工作定位,围绕医药、食品领域,瞄准“重点区域、重点单位”,根据不同学科就业趋势和特点,采取“广播”和“深耕”双维度相结合的就业市场拓展模式。针对就业形势不好的专业采用“广播”模式,一方面稳固现有的就业领域,在此基础上积极拓展寻求新的就业市场,努力实现招聘岗位“量”的提升;对于就业率较高、需求旺盛的学科实施“深耕”方式,推动多家医药知名企业与学校进行深度合作,力争“质”的突破。

4.进一步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加强就业创业教育,加大对学生创业教育培训的投入力度。根据学校学生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培训教育内容,有针对性地开展实用技能培训,进一步提升创新创业教育水平,扩大创新创业教育成果。开发完善创新创业类课程,开展创业大赛、创业模拟等创业实践活动,不断提升学生的创业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同时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实习、项目孵化等平台建设。全力做好创业服务工作,组织开展政策咨询、项目开发、风险评估、融资服务、跟踪扶持等一条龙服务,以创业带动就业。

5.做实精准化的就业指导跟踪帮扶

加强精准化就业服务工作。学校在提供毕业生就业服务的过程中,注重人职匹配,按需指导、就业帮扶、鼓励创业,实现就业指导因人施教的精准化服务。学校在深入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就业动态、意向和需求的基础上,建立了毕业生动态信息库,实施全程关注、分段管理、分类指导。建立供需精准对接服务平台,利用学校就业网、微博微信、短信平台等途径,将用人单位岗位需求信息,及时精准发送至求职意愿相匹配的毕业生。

进一步加大就业困难毕业生的帮扶。针对就业困难群体毕业生,建立个人信息档案,准确掌握此类学生的家庭情况、心理状况、学习状态,对于出现的问题及时跟踪解决,确保毕业生的身心健康和就业安全。同时,对双困毕业生实行“一生一策”动态管理,开展一对一的就业辅导及经济援助服务,并通过推荐、技能指导等途径提升其就业能力,切实帮助困难毕业生顺利就业。

做好毕业生延伸服务。学校还建立了“毕业生延伸服务”工作机制,形成“3+1”就业延伸服务工作体系,不定期向往届毕业生发送招聘信息,帮助学生解决“毕业后”的自身定位、职业发展等问题。做好离校服务工作,做到“离校不离心”,做好离校毕业生的信息服务、跟踪服务等相关工作。

引导学生到基层建功立业。通过多种途径宣传国家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各项政策;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做好“应征入伍”、“西部志愿计划”、“三支一扶”等项目的宣传工作,要广泛宣传毕业生在基层锻炼成长的优秀事迹、详细解读各种优惠政策,形成良好的氛围,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建功立业。

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就业工作是学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环节,对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具有积极的反馈作用。高职院校就业工作要立足以学生为本,以就业指导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提升就业质量为核心,以创新开拓为动力,切实做到学生满意、学校满意、社会满意。

参考文献:

[1]陈乃用.浙江医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分析[D].浙江工业大学,2012.

[2]万登泸.浙江省高职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D].复旦大学,2009.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