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AA范文大全网!

医学检验技术个人总结{2024年最新5篇}

知识的翅膀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本文共计12690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51分钟。

医学检验技术个人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临床医学;检验技术;检验医学;紧密结合

【中国分类号】R19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6-0247-01

1临床医学检验技术涵盖的内容

现在,我们去医院检查身体,再不是过去的望闻问切了,而是基本上是采用西医的方式,用仪器进行检验,早已告别了手工操作时代。对于医院来说,也在这种趋势之中改变了原来的医用设施,原来手工作坊式的工作模式,早已是昨日黄花。目前,一般有条件一点的医院都拥有具有良好的工作组织和工作条件的现代化实验室。走的是技术化的路子,技术含量得到大幅度的提升。比如说,我们现在做临床生物化学检测技术方面的实验时,早已摒弃了原先使用的化学方法,而是采用更为精确灵敏度更高的酶偶联对比法。在检测时,引用了现在比较先进流行的方法,是酶偶联连续检测的免疫学方法。另外,在试剂的选择上,也是选了更为合适的液体双试剂,相比之前采用的冻干试剂,采用现在的试剂可以使检测结果更精确、更准确。在临床免疫学方面,检测技术也得到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克隆抗体出现以后,很多地方需要检测技术的应用。比如说克隆技术中需要放射性元素标记的地方很多,标记免疫学在此过程中也得到了发展。在此过程中,各种光化学免疫分析方法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和应用。这些学科的发展,使得我们在进行抗原抗体的检测中,灵敏度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同样的,在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方面,同时也渗透有检验医学的内容,也会应用到检验技术。由于检验医学的出现,各种试剂的标准化、商品化得以实现,各种培养基的质量也得到保证。

2提高临床医学检验技术的方法

2.1加强检验医学的整体协作:现在的检验医学比其他的医学专业更加注重整体协作,这是检验的医学的不同之处和优势所在。现在的检验医学,已经不仅仅是过去的尿、血、便的三大常规方法了,而是更为细致和精确的检查。现在一进医院,你会觉得不论你是生的什么病,首先面对的是琳琅满目的检测项目越来越准确的检验要求。这个过程只中的每一个环节并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需要整体的协同运作的。检验技术中的整体协作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加强检验技术的整体协作是提高检验技术的方法之一。现在采用整体协作技术的检验技术,无论从检测结果还是涉及到标本采集时间、部位、方法确定时,都是具有十分大的优势的。检验技术应该在整体的协作中,在选择检验方法时,应该做到五个“尽量”:尽量减少不同试剂检测同一目标时的差异、尽量减少个体操作时间的差异、尽量减少不同试剂检测统一目标时的差异、尽量减少不同仪器检测同一目标时的差异、尽量减少不同实验间的差异。在这五个“尽量”中,如果其中一个环节没有做到,出现了失误,很大程度上会最终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不客观。

2.2注重新技术在检验技术中的应用:检验医学由于出现的时间并不长,也是在新技术充斥的环境中诞生的产物。相对于医学上的其他技术来说,检验医学新技术的应用比其他专业更为敏锐。在检验技术中,学科的发展与新技术的关系更为密切,新技术应用在检验技术中可以促进其进步。比如说在生物学技术中,分子生物学中检验医学的工作范围与过去相比,不可同日而语,工作范围得到了极大的扩展。以前的检验是一种事后性的判断,是病变发生了以后,才能检测得出来。但是,现在的检验技术已经可以做前瞻性的检验了,也就说,在病变出现以前,通过检测,可以预测到以后可能会出现的疾病。由事后治疗向事先预防方向发展了,这样的检验技术使得我们的医学更加进步。它的检验范围也得到了极大的扩展,能检测的项目增加了很多。预测检测占据了扩展内容中的很大一部分,比如说有预后的评估、预测个体发生疾病的趋势、临行病学以及目前健康状态的评价等。

2.3融入自动化技术:在现在临床医学的检验技术中,检测速度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有时时间就是生命,早点确认检测结果,可以为病人争取时间来治疗。所以说,提高检测速度也是提高检测技术的方面之一。而在检测技术中融入自动化技术可以更好的提高检测速度。在自动化技术融入以后,临床医学实验室将面临着一个质的变化。更加快速化、自动化、一体化和智能化的检测手段,消除了原先临床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免疫学和血液学之间存在的明显分界线。因为原先必须分离的检测项目现在可以一起检测出来,更快速的得到更全面的检测结果,分析病人或是其他实验的整体状态。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在现在的医学中显示出其极大的应用性,更方便对它的需求也是有增无减的,所以提高检验技术是医学发展的需求。检验医学作为一门交叉性的学科,要提高其技术可以从很多方面着手。在本中,笔者是从三个方面分析提高临床医学检验技术的方式的,但是,这远远是不够的。在此,笔者只是抛砖引玉,希望更多的专业人士加入其中,进行讨论,为提高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出谋划策。笔者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各方面技术的成熟,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会发展得更加成熟,会更好的服务大众。

参考文献

[1]陈军政.加强检验科的质量管理和与临床科室的联系.现代检验医学杂志[J].2005,20:68

[2]丛玉隆.临床实验室分析前质量管理及对策[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4,27(8):483.

[3]康克菲.中国检验医学与临床[J],2000(1).

医学检验技术个人总结范文第2篇

[摘要]检验医学是现代实验室技术与临床医学的结合,是我国近20年内发展较为迅速的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医学应用技术学科,今后必然会在临床医疗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该文阐述了检验医学的概念、发展史、发展现状及趋势,同时检验医学未来发展面临更大的机遇和挑战,要提高检验者的素质,从而为临床提供可靠准确的信息。

[关键词]检验医学;发展现状;趋势

检验医学作为临床的辅助科室之一,在临床诊断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检验技术不断更新,目前国内各级医院的检验科,在许多检测项目上都实现自动化,检验项目种类也从60年前的百多项,发展到目前的近千项,为临床医学提供了大量有意义的检测结果。现在检验医学已经成为我国临床医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

1检验医学的概念

检验医学是现代实验室技术与临床医学的结合,是运用现代物理化学方法及手段进行医学诊断的一门学科,包括临床检验基础、临床生物化学及检验、微生物学及检验、免疫学及检验、血液学检验、寄生虫学及检验、医学统计学和实验室管理等,涉及多个专业和跨专业学科领域。检验医学主要是通过实验室技术、医疗仪器设备所出的数据帮助临床进行疾病的诊断及治疗,作为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越来越多先进的新技术将应用于检验医学。

2检验医学的发展史

自从18世纪雷文霍克用自制显微镜看到了细菌,细菌学这门新兴科学开始萌芽,并对病原菌、立克次氏体、病毒相继有了新的认识,建立了免疫学和传染病学等新的概念,先后形成了微生物学和免疫学。19世纪20年代开始,生物化学也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对人体蛋白质、脂类、糖类、维生素、无机盐、酶等物质的代谢,以及能量转换进行了深入研究,创立了生物化学基础理论和人体各种化学物质的定性,定量检测方法。20世纪初,生物化学家对血液分析、蛋白质化学、免疫化学及营养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由于超微结构在医学领域中的广泛应用,血液细胞学、病理学、人体寄生虫学均逐步地发展成为基础医学。20世纪20~50年代我国检验医学发展缓慢,当时只有屈指可数的医学检验室,如北京协和、湖南湘雅等医学院校,但无一定的组织模式,大多分布在几所高等医学院校的教研室内。解放初期,检验专业技术人员大部分为初级技术,且仅4000余人,解放后因条件限制,其技术水平仍然较低。1958年国产的581型光电比色计和20世纪60年代初生产的62型分光光度计的问世,为检验医学工作作出了巨大贡献。

1979年,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成立,同年原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在WHO的支持下成立[1],通过行政手段进行质量管理,有力地推动了检验医学的迅速发展,各医疗院所普遍建立了检验室,相关检验仪器、各种化学试剂均有所增加,检验质量与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也迅速提高。2001年原卫生部人事司正式确立检验科为临床科室,正式设立各级检验医师的岗位,明确规定检验医师必须通过全国医师资格统一考试获得医师资格,并根据有关规定检验医师应参与临床诊疗工作。2003年10月中国医师协会检验医师分会在北京成立,代表着我国检验医师队伍的管理向国际化、标准化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3检验医学在临床中的地位和作用

医学检验为临床疾病诊断、疗效评价及预后判断提供全面、快速、准确的实验室数据,是诊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衡量一个医院综合实力的高低,很重要一方面就是看这个医院检验水平的高低、项目的多少以及检验所应用的技术手段是否先进。另外,随着检验技术的不断提高,检验项目不断增多,为医院带来的收益也越来越多,检验医学这一学科及相关部门在现代医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4检验医学的发展现状

4.1检验人员结构和素质不断提高

从80年代起,一些医科大学开设了检验专业,经过近30年的发展,开设检验专业的高校越来越多,培养了大批检验人才,高等医学检验教育在人才培养、学科定位及培养目标等基本完善,培养相关专业人员的目标已明确,具有本科甚至是研究生、博士等高学历的专业人员逐年增加,人员总体素质得到了提高。

4.2质量管理体系不断完善

目前各大医院的检验科都分成临床检验、生化、微生物、免疫等几个相对独立的机构,相应的质量控制都日益完善,各学科都能相互协作,基本形成了较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和技术体系,各个检验工作都得到了发展,而且实验室技术不断提高和质量管理体系逐渐趋于国际化标准是检验医学发展的一个进步和趋势,同时也保证了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重复性。

4.3检验技术和设备不断发展

4.3.1临床检验血常规、尿常规的化验分析都采用全自动分析仪器,告别了手工时代,既节省了病人的等待时间,又提高了结果的准确性。

4.3.2生化检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生化检验也从手工时代逐步过渡到半自动再到全自动,实现了样品处理、加试剂反应、检测反应物、数据处理等连续自动化。检测项目也从单一到多元化,如心肌损伤除了检测AST、CK、CK-MB这几项常规的项目外,又增加了肌钙蛋白T、肌钙蛋白I、肌红蛋白、同型半胱氨酸等检测指标。血脂的检测由常规的检测项目胆固醇、甘油三酯增加到现在的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和脂蛋白a等。糖尿病人的化验项目从单一血糖检测发展到糖化血红蛋白等新指标。

4.3.3免疫学检验临床免疫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发展速度很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细胞免疫传统经典的手工方法已被先进的流式细胞术替代,目前可检测T细胞、活化T细胞、B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和多种细胞因子等;肿瘤因子的检测从定性发展到定量,如甲胎蛋白、癌胚抗原及各类糖链抗原等的检测;妇幼检测系列如女性性激素、产前筛查、不孕不育检测等,自身免疫项目如抗核抗体及肝病、糖尿病的自身抗体等的测定,均对临床诊断疾病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4.3.4微生物学检验临床微生物学对病原体的培养和鉴定技术经过不断研究,取得了不少进展,现在基本能做到标准化、微量化、自动化和系列化,提高了对细菌病原体诊断的敏感性,同时缩短了测定时间,也减少了误差。此外,许多病原体的快速检测也有一定的发展,如衣原体、梅毒螺旋体、支原体等,为病人病情诊断提供便利。

4.3.5血液学检验临床血液学的检测主要研究对象是血液和造血组织,包括研究血细胞形态学、生化学、生理学、免疫学及遗传血液学、血流变学。根据循证医学的理论,以凝血常规测定替代了凝血时间,不再使用以往落后的出、凝血时间测定方法,此外,血小板、内皮细胞、抗凝、凝血及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分子标志物的广泛应用,利于出血及血栓栓塞疾病的早期发现和治疗。

4.3.6分子生物学分子生物学从分子水平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从而阐明生命现象本质,它促进了由细胞水平向分子水平、基因水平的发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在不断发展与改进的同时,带来了许多新技术,它与免疫反应结合后,形成了免疫PCR技术,既有抗原抗体反应的高度特异性,又有PCR技术的高灵敏度,是现在最敏感的检测方法,避免了PCR技术只能用于检测DNA或RNA的弊端,适合所有抗原抗体免疫反应,是免疫分析方法的一项进步,目前已广泛用于如遗传性疾病的诊断、感染性疾病、疗效评估、法医学、肿瘤研究、基因治疗和产前诊断等。

5发展趋势

5.1实验室标准化

随着检验医学的不断发展,实验室标准化是必须的,一个是在管理方面越来越标准、规范,另一个是检验结果越来越准确,为临床提供可靠结果。严格按照检验体系认可的准则及要求,可以建立更加合理规范的检验质量管理体系,在更大范围内促进检验结果的可比性。

5.2实验室质量控制

任何化验项目的检测,质量控制都是实验室的重要内容。由于不同实验室的检测仪器不同,仪器、试剂生产厂家不同,实验室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不同等许多因素都会使检验结果不能一模一样,为了尽量减少误差,给临床医生和病人提供比较准确、统一的检验结果,质量控制尤为重要[2]。全面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是标本分析前的质量保证、分析中的质量控制和分析后的质量评估3个主要过程的质控[3]。这3个环节中,任何1个都是重中之重,每个环节都会影响到结果的准确性,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要求执行。每个实验室都要建立各自完善的质量控制管理制度,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控制在可知范围内,保证结果的可信度。

5.3实验室自动化、信息化

实验室大规模自动化仪器的使用,是未来检验医学的发展趋势。而且随着社会信息化,计算机技术与机器二者结合使得工作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这种计算机和网络带来的信息化,使得各个实验室与实验室之间,医院与医院之间建立起室与室之间的质量管理体系,促进检验质量的准确化,使检验结果更可靠,为临床提供准确的信息。

5.4实验室人员的专业化

检验医学发展迅速,分工越来越细,各种新技术、新设备不断问世,只有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员,才能完成高质量的检测,因此高学历的专业人员是目前发展的主要趋势。

总之,随着科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健康的日益重视,检验医学得到了飞速发展,同时产生了许多新的理论和技术,专业人员应当努力学习、把握机遇,树立全面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的理念,推动检验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程曦,金家责,王跌.我国检验医学专业现状的探讨[J].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1):2072-2073.

医学检验技术个人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医学检验技术;质量管理;现状;优化策略

1医学检验技术质量管理现状

1.1缺乏较强的医学检验技术质量管理意识

缺乏较强的医学检验技术质量管理意识是当前医学检验技术管理管理中显现出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2]。因为没有足够的质量管理意识,所以在日常医学检验工作开展过程中,对医学检验技术的质量没有足够重视,因而可能导致安全隐患存在。临床医学检验技术质量管理意识不高是当前存在的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具体来看,这一问题的具体表现包括检验技术工作人员缺乏质量管理意识,检验技术人员是开展医学检验工作的直接人员,假设其没有足够的质量管理意识,仅以应付心理对待工作,则会直接影响到医学检验的质量,降低医学检验的临床价值。另外医院有关管理人员也没有足够的质量管理意识,管理人员是负责医学检验具体工作安排的人员,如果其缺乏足够的质量管理意识,则在实际医学检验工作安排中,不会重视做好质量管理,仅注重医学检验工作实施,因而可能无法保障检验工作进行的质量[3]。

1.2缺乏足够医学检验技术质量管理相关考核

定期的考核是掌握医学检验技术水平高低的重要方法,通过定期考核能够准确掌握医学检验技术的真正水平,有助于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能够及时解决。然而从实际情况可以发现,医院更多的是注重医学检验工作本身的开展情况,并没有做到定期进行专业考核[4]。另外一些开展定期考核的医院其考核制度并没有做到足够完善,所以考核的质量无法保证,考核结果不具备足够的科学性,无法反映出真正的医学检验技术水平。

1.3医学检验技术质量管理机制缺乏良好执行力

大部分医院实际上都建立了医学检验技术质量管理机制,这一管理机制对检验人员的工作流程、检验职责都有明确的规定,管理机制是保证医学检验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手段。但是在实际检验工作中,检验人员并没有完全落实好质量管理机制中的内容,比如检验人员要进行血液成分的化验时,必须将检验结果进行详细记录,不过在实际工作中,部分检验人员可能在记录上没有做到完全完整、精确,因而可能影响结果的判读[5]。另外检验室要求检验人员穿戴齐整的工作装,但是一些检验人员并没有重视这一规定,穿着普通衣物直接进入到检验室中,这样可能带入外部的细菌,从而导致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

1.4医学检验技术人员和临床医师缺乏足够沟通

医学检验技术人员和临床医师缺乏足够沟通,是影响医学检验技术质量管理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检验人员除了要做好专业仪器设备的操作、调试、鉴定、建档、维修保养工作,还必须做好血液质量检查、血液储备工作,参加发血、实验检测、血型鉴定、交叉配血、成分血制备,而这些工作的完成必须和临床医师保持良好沟通,掌握具体的血型情况[6]。而在实际工作中,检验医师和临床医师更多是各自负责各自的部分,两者之间没有建立良好的联系纽带,检验人员无法了解临床实际情况,临床医生无法掌握检验技术,无法准确分析检验结果,这样会形成不良的合作关系,最终对医疗工作质量形成负面影响。

1.5检验文件管理缺乏规范性

文件资料是检验工作开展后的总结,保证文件管理的规范化及制度化,可以保证检验工作更为顺利、有序的开展,能够保证检验结果得到及时准确的记录,更有效服务于临床。但是在实际工作中,部分检验人员更多注重检验工作本身的开展,对于检验工作完成后的文件管理缺乏足够重视,部分检验人员虽然对文件档案进行了分类,做好了内容方面的书写工作,不过记录的方法并不是依据规范进行,影响了检验原始记录的全面性,使得原始记录存在缺失,导致检验档案的保存要求无法得到满足。

2医学检验技术质量管理优化策略

2.1注重不断提高医学检验技术质量管理意识

为了真正提升医学检验技术管理质量,必须注重提升医学检验技术管理意识,检验人员及相关管理人员只有从主观上认识到医学检验技术质量管理的重要性,才可以真正在实际工作中落实好质量管理工作,具体来说,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以提升医学检验技术管理质量。①对于管理人员而言,必须注重自身学习,基于检验工作,重视急救技术知识及急救医学的学习,真正认识到医学检验技术质量管理的重要性,提升自身应对医疗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重点掌握新仪器、新技术的方法、步骤,做好检验人员工作的科学指导[7]。②针对检验人员,必须注重提升质量管理意识,才可以做好自身管理,不仅仅重视检验工作的进行,也注重检验工作中的质量管理。

2.2做好医院检验技术质量管理考核

管理人员应该定期对医学检验技术人员进行考核,通过有效考核,对检验人员起到监督作用,保证其能够将责任范围内的工作完成好。为了最大程度提升考核的价值,可以将考核结果挂钩检验人员的薪资待遇以及职称评价,通过这种方法能够帮助检验人员对质量管理更为重视,自觉投入到检验技术质量管理中来。同时,管理人员还应该重视检验科的具体管理,不定期抽查检验人员检验开展的技术以及水平,确保能够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及时进行改善解决,以促进检验工作质量的不断提升。

2.3落实执行医学检验技术质量管理机制

检验科首先必须注重建立符合科室具体情况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检验技术质量保证机制,同时在实际工作中对其进行不断的完善。另外要保障检验科人员严格依据制订好的规章、机制开展工作,管理人员要监控好检验人员工作开展情况,监控以制订好的制度、规范为标准,通过管理人员和检验人员一起,实现检验工作开展的高质量、流程化及标准化[8]。比如在具体实践工作中,必须严格依据规章制度做好各类检验仪器的使用及维护保养,在真正使用某种仪器之前,必须全面检查仪器的性能,是否处于良好待用状态,保证仪器能够正常工作。另外在使用完仪器之后,要做好仪器的日常清洗、维护保养工作,始终保持仪器性能处于最佳状态,尽可能减小误差,使仪器能够发挥使用的最大价值。

2.4保持检验人员和临床医师的良好沟通

保证检验人员、临床医师之间良好的沟通,是保证检验结果能够得到临床应用的重要基础,检验的目的就是为临床诊疗工作服务,所以只有检验人员和临床医师保持良好沟通,检验人员将获得的检验结果详细向临床医师说明,临床医师详细向检验人员介绍患者基本情况,这样才能够更高效率的开展检验工作,也才能够保障检验工作开展的质量。检验人员通过与临床医师的沟通,掌握更多疾病的诊断标准,了解多发疾病、易发疾病的医学相关知识,积累更多的临床经验,实现自身检验技能水平的不断提升。检验科工作的开展目的是提供给临床检验数据,以帮助临床医师更准确、更迅速完成疾病诊断,所以,临床医生的反馈意见就是检验技术工作的重要评价,通过了解临床医师的反馈意见,有助于检验人员了解自身工作存在的不足,并进行改进,实现检验工作质量的逐渐提升,由此可知,重视检验人员和临床医生的沟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5规范做好检验文件管理工作

建立起科室主任负责制,做好文件的规范管理,由医生完成检验单中各项目的填写,另外必须经科室主任审批好检验报告、做完检验项目后,检验人员才能够签发检验报告,同时必须备份、存档检验单、检验报告。检验科应该制订检验仪器使用手册,按照设备的升级或者更新情况适当修订手册,检验试剂必须由检验人员向检验科主任申请,批准后才能够使用检验试剂。

医学检验技术个人总结范文第4篇

实施医学检验结果互认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卫生部在2006年下发了《关于医疗机构间医学检验、医学影像检查互认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各级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要充分认识开展医疗机构间检查互认工作的重要性,积极探索并逐步推广开展医疗机构间检查互认的有效措施,及时总结经验。

2医学检验结果互认实施的现状

2.1医学检验结果互认方案的内容

随着医学检验结果互认的实施,一些内容得到了细化,例如将区域内医疗机构参加质控中心室间质控的质量控制状况与医院PT成绩确定为互认医院和互认项目的依据,指定了对互认判定人的要求,并结合临床实际情况来判断能否完成互认,有一些省份对互认项目源头不同的看法,对组织、考核与评价互认的机构也有所完善,增加了质控中心来配合卫生行政部门来保证互认。

2.2医学检验结果互认实施中展现出的亮点

医学检验结果互认在实施中展现出了很多的亮点。第一,互认对相应的医疗机构提出了相应的技术标准,例如北京的互认工作提出《实验室管理与技术要求》,保证了互认的技术基础,并且《临床样本的采集、运输、保存要求》、《检验设备的校准与维护要求》以及《检验报告信息完整性要求》的建立,让医学检验结果的互认有了严格的质量标准。第二,医学检验结果互认与其他的一些卫生政策实现了衔接,这一点在分工协作机制的一些建设项目的衔接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上海等城市对互认的医疗机构提出了要求,限定只有在同一个医院集团内或者具有对口支援关系的医疗机构之间才能够实现医学检验结果互认,这样一来,不仅实现了节省时间和成本、共享医疗设备的目的,也确保了医学检验结果互认的可靠性。还有一些城市进一步建立绿色通道,给患者直接开单去上级医院检查的机会,即保证了医学检验的质量,也节省了医疗资源。第三,在医学检验结果互认的指导下,很多省份鼓励社会资本开办独立实验室,提高了医学检验的效率。

2.3医学检验结果互认实施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目前医学检验结果互认实施的速度非常缓慢,互认工作进度参差不齐,总体进展不容乐观。例如有很多地区和医院并不重视医学检验结果互认,仅仅做一些简单的宣传工作,并没有真正落实医学检验结果互认的要求。有很多人对医学检验结果互认的认识不够彻底。而且,目前的医学检验结果互认没有非常具体的相关法律规章细则来明确医生的责任和落实患者的知情同意权、选择权。

3对实施医学检验结果互认的探讨

医学检验技术个人总结范文第5篇

产学研一体化是指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企业、学校、科研院所等强强联合,促进各种技术创新要素高效转化的一种模式。教育部2010年9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4年)》中提到高校要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规范校办产业发展。[1]科技部2012年9月《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中提出加快建立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充分发挥企业在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中的主体作用。[2]发改委2012年《医学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提到:传统的条块分割、各自为战的研究模式,严重制约着医学科技的发展。要加强医学科技工作的统筹协调,促进全社会医学科技资源优化配置。[3]2014年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到:调动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各类人才在科技服务领域创业创新的积极性,开展协同创新。[4]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着力从科技体制改革和经济社会领域改革两个方面同步发力,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快解决制约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问题。[5]李克强总理也曾指出:应充分激发各类主体参与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让科技创新在市场的“沃土”中不断结出累累硕果。[6]

从中国医院的综合排名看产学研,排名在前面的医院都是大学的附属医院,如排名第一的北京协和医院就是如此;华为的自主创新之路也告诉我们:企业要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需要构建完整的创新链条,发展产学研的合作项目,建立涵盖整个产业链的产学研联盟;[7]硅谷依托斯坦福大学吸收人才、技术、资金形成创新中心,产生巨大财富效应。[8]产学研不仅有政策的支持与鼓励,还在各行各业显示出其优势,其探索和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金域检验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实践

1、第三方医学实验室的产学研特点

跟其他行业的产学研的特点比较起来,第三方医学实验室的产学研有人才智力密集、科技含量高、产业附加值大、辐射带动作用强等特点。相比单一医疗机构的产学研,第三方医学实验室产学研突破点对点的合作,实现网络大,覆盖面广的全方位合作。金域检验产学研一体化体系包括三个平台:教育培训平台、交流服务平台、协同研发平台。金域检验通过这三个平台为学校提供实验平台和大量案例,为科研院所共同合作并提供大量样本,而学校的人才资源、科研院所的科研能力又能反哺企业,解决企业发展的需求,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

2、金域检验产学研――教育培训平台

(1)教育培训平台――企业内训。第三方医学实验室的最大矛盾是:广阔的市场以及能独当一面的人力资源严重不足之间的矛盾。针对这个矛盾,金域检验成立了金域大学,设立管理学院、营销学院、服务学院、检验学院、病理学院、ASCP(大中华区)。在管理层面还细分长江班,长城班、长青班。长江班是针对基层干部,长城班是针对主管以上的干部,长青班是针对所有子公司的经理以上的干部。此外,子公司的总经理还会送去国外读EMBA。技术层面上,金域检验一般每年送4到5个人到国外知名院校进修学习。企业内有专业化的国际人才梯队,各个学科都有带头人负责跟国内外的国际专家对接,让员工们更好地掌握国内外动态。

(2)教育培训平台――医学院校。金域检验与国内20多所高等医学院校联合成立科研、教学、人才培养和生产实习基地。例如中山大学、中南大学、南方医科大学、重庆医科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安徽医科大学、山西医科大学、大连医科大学、广州医科大学、广东药学院等。这从根本上为了解决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缩小学校和社会对人才培养与需求之间的差距,增强了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3)教育培训平台――教学相长。2013年,广州医学院更名为广州医科大学,广州医学院的检验系更名为金域检验学院。2014年金域检验学院全国一本招生并招了159名新生。金域检验提出一系列的教学改革,让学生尽早感受实验室的国际化管理。

金域检验被授予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就是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都可以在金域检验完成。同时组建ASCP(美国临床病理协会)病理和医学检验教育及认证培训中心(大中华区),共同推动中国乃至全亚洲病理医生和医学检验人员的继续教育和ASCP资质认证工作,加速行业人才发展的国际化、规范化、标准化。

3、金域检验产学研――交流服务平台

(1)交流服务平台――会诊服务。金域检验与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UPMC)共建国际远程数字病理会诊中心,与美国克利夫兰医学中心(CCF)共建国际远程数字病理会诊中心。让病人即使在国内也可以享受国外先进技术的诊断服务。

(2)交流服务平台――学术交流。金域检验每年举办各级学术会议逾5000场,全国近万家医疗机构约9万医务工作者受益。金域检验每个月请国内外的专家举办金域大讲堂,讲授国内外最新的知识,并且金域大讲堂的课堂视频对外开放,促使整个行业共同进步。

4、金域检验产学研――协同研发平台

(1)协同研发平台――国际联合研发。金域检验联合美国Claritas Genomics成立“金域-克拉塔斯亚洲小儿基因组研发中心”;金域检验与安捷伦共建KingMed/Baylor College Medicine临床基因组学研究院;金域检验与凯杰联合成立分子病理示范实验室;金域检验与昂飞共建KingMed&Affymetrix临床检测标准化芯片示范实验室;金域检验与法国生物梅里埃共建临床微生物学新锐技术样板实验室;金域检验与罗氏诊断共建技术合作与示范基地。这是一种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宽领域开展的产学研合作的模式,是提升企业和产业竞争力的有效形式。

(2)协同研发平台――政产学研联盟合作。在政府的倡导与扶持下进行的产学研为政产学研,突出了政府在开放创新平台搭建和政策引导中的作用以及用户在创新进程中的主体地位,有利于推动区域块状经济结构调整,提升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在政产学研方面,金域检验的工作很多都取得了政府的认可,保括:广东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授予“广东省第三方医学检测技术服务工程实验室”;广东省科学技术厅授予“广东省医药检测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广东省中小企业局授予“广东省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示范平台”;广州市科技和信息化局授予“广州市转化医学分子检测重点实验室”;“广东省优生优育医学检验中心”等等。

由政府制定,金域牵头与相应机构合作的具体项目有:《军团菌检测方法》国家标准,作为主单位联合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等单位制定《军团菌检测方法》国家标准,与广东省CDC协作制定地方标准;生物技术服务外包联盟,联合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广东暨大基因药物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等20余家单位或公司联合成立广州生物技术外包服务联盟;生物医药检测技术国际化服务平台,与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广东华南新药创制中心共同完成粤港关键领域重点突破项目《生物医药检测技术国际化服务平台建设》;关键技术外包服务平台,作为主单位与暨南大学、解放军第四五八医院全军肝病中心、广州生物工程中心承担广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专项生物医药多重组学关键技术外包服务平台的构建项目。这些合作项目不仅有利于企业自身的发展,更是实现国家科技创新的重要途径。

三、金域检验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成效

专业论著方面,金域在国际、国内发表论文183篇,参与编写和出版著作13本,发表学术论文50篇,其中SCI论文15篇;专利方面,国内外已经授权专利158项,美国发明专利2项,中国发明专利13项;完成各类政府项目申报工作共计120余项,成功立项50项,立项金额总计3741.656万元;目前,全集团共16家子公司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四、经验启示

通常而言,产学研合作通常要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着眼于人才培养,将其视为一种教育模式,即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育人环境和资源,通过课堂教育和实践相结合,培养能力型高素质人才;第二阶段是着眼于科技成果转化,将其视为一种经济活动,企业利用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研究成果谋取更多利润,而高校和科研机构则获得更多的科研经费,为其进行新的科研活动创造条件;第三阶段则是着眼于国家的创新体系,将产学研合作视为学术界与企业界为了共同实现技术创新目标而形成的交流和合作关系,甚至形成一种战略联盟关系。

就金域检验产学研一体化的发展实践的案例而言,这种产 学研关系已经完全进入第三阶段,其中有些地方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和讨论:

1、产学研一体化的合作,需要企业的高度重视

企业应当重视产学研一体化的建设,主动出击,寻求合作的“契机”,因地制宜,开发制定出一整套的适合企业以及科研院校的产学研一体化管理机制。通过该产学研一体化管理机制,发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三大职能,同时提高技术开发与创新的能力,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产学研一体化的合作,需要企业长期的资源投入

通过金域检验的案例来看,建立产学研一体化,企业需要在教育培训、交流服务、协同研发等平台的开发上投入大量资源,这在一定时期内会企业的运营成本增加,然而长期来看,这些资源的投入都是值得,产学研一体化有利于实现成果的转化及企业可持续发展。因而,有能力的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情况积极开展产学研一体化建设。

3、产学研一体化的合作,需要政府部门的鼓励及扶持

政府需要把产学研的合作提升到着眼于国家的创新体系构建的高度,将产学研合作视为学术界与企业界为了共同实现技术创新目标而形成的交流和合作关系,从制度上、宏观上予以指引,直接或间接地支持企业与高校的这种战略关系的建立,把最前沿的科研成果用最快的速度和最短的周期转化。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