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AA范文大全网!

化纤企业工作总结{甄选5篇}

笔耕不辍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本文共计14063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57分钟。

化纤企业工作总结范文第1篇

中国质量报邀你参加“职业打假人大讨论”

碳纤维行业发展指导意见即将

记者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关于加快推进碳纤维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已经制定完成,目前正在征求意见阶段。征求意见稿要求,到2015年,初步建立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体系,碳纤维应用市场初具规模。业内人士认为,相关措施有助于龙头企业发展壮大。

贯彻落实《计量发展规划》座谈会在京举行

3月22日,贯彻落实《计量发展规划(2013—2024年)》座谈会在国家质检总局举行。与会代表们一致认为,国务院近期印发的《规划》顺应了时展的要求和经济发展的方向,各部门及企业要齐心协力地抓好《规划》的落实,共同促进我国计量事业的新发展。座谈会上,来自20多个政府部门的参会代表和部分企业代表纷纷对《规划》的出台实施表示祝贺,同时就如何贯彻落实《规划》提出了具体建议和意见。

监督·服务

荆门纤检局实施名牌战略,助推企业发展

2013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专业纤检工作会议在库尔勒召开

山东枣庄市纤检站积极参与“进校园、办实事”活动

重庆市纤检局开展“质监服务千家万户”主题调研活动

江苏省纤检局“3·15”集中销毁“黑心棉”

纤维·研发

山东一纺织企业推出无缝“天衣”

天津石化成功开发两款化纤新品

浙江省农科院两对蚕桑新品种通过审定

法最新设计海洋翼展服 能在水下自如“飞行”

海洋翼展服能在水下自如“飞行”,它看上去有点儿像空中跳伞滑翔衣,但令人吃惊的是,它能像魔鬼鱼一样在水下“飞行”。基于特殊的连接手臂和腿部之间的蹼状翼展,这款“海洋翼展服”能够让人们像魔鬼鱼一样在水下滑行。

鲁企2.3亿澳元成功收购澳大利亚棉业巨头

哈尔滨市延寿县荣获振兴亚麻产业特殊贡献奖

纤检·建设

四川省纤检局开展“实验室开放日”活动

榆林市投资21亿元建设羊毛羊绒产业集群基地

国内首家化纤长丝面料产业园落户泗阳

福建省纤检局参加纺织品中游离水解甲醛含量的测定

广州市纤检院荣获2012年度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行业推动贡献奖”

邢台市纤维检验所通过国家实验室认可

河南省纤检局召开全省纤检工作暨行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

2月27日,河南省纤检局召开全省纤检工作暨行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河南省质监局刘永春副局长、郑文超副巡视员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省局科技处袁宏民处长、认证处毛选处长、监察室李冰主任出席会议。全省17个市质监局分管纤检工作的副局长、纤检所长,及省纤检局班子成员、全体干部职工参加了会议。

会上,省纤检局孟宪忠局长首先作了2013年全省纤检工作暨行风廉政建设工作报告,总结回顾了2012年全省纤检工作,并对2013年全省纤检工作和行风廉政建设工作进行了部署安排。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一条方针,突出五个重点,完成五大任务,狠抓八项工作,即“1558”。重点要在八个方面实现新发展新提升,取得新突破新成效。

伊犁州纤检所开展“3·15”小记者打假“卫士”质量咨询服务活动

中纤局工会举行迎“三八”主题座谈会等庆祝活动

化纤企业工作总结范文第2篇

“经营”协会优化服务

会议由端小平会长代表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第五届理事会向到场嘉宾作2011年度理事会工作报告,端小平说:2011年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协会秘书处围绕全年工作目标和“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指导思想的要求,本着“服务企业、服务行业、服务政府”宗旨做了大量开创性工作,取得了较好效果。对此,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许坤元名誉会长给予了肯定。

端小平谈到具体工作时说:首先协会在配合工信部完成化纤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时,充分考虑到行业需要和市场需求、资源保障和环境容量相协调,降低了总量的发展要求。“十二五”期间化纤产量年均增长目标为5.8%,明显低于“十一五”平均14%的增速。其次着重强调创新,特别是针对高新技术纤维发展及市场推广做了很多工作,加强了新产品研发基地的建设,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对接活动,尤其是启动了纤维流行趋势分析,获得了业内广泛关注。考虑到全球化发展的最新趋势,和中国消费结构的变化,以及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提高中等收入家庭的比重一系列背景,化纤协会在需求拉动创新,创新创造市场的理念下,希望借鉴莱卡、莫代尔品牌纤维的成功经验,把更多,更好的纤维产品推荐给下游用户,帮助化纤企业开拓市场,同时为企业新产品开发指引方向。

除此之外协会创新开展了“协会标准”工作,重点解决新产品标准真空期内市场混乱的问题,为企业和市场创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并且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突破。针对2011年原油、棉花等大宗原料市场高位震荡的情况,协会找准时机,及时推动行业自律,营造公平竞争环境,维护了行业的稳定运行。在管理改革方面,协会加强制度建设,创新激励机制、营收模式并且针对协会工作人员出差多的现象,引进了OA办公体系,明显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端会长在会上真诚的和在座嘉宾分享了自己的工作经历以及在协会工作一年多的体会,他用“经营”一词概括了自己工作的整体思路。具体总结为三点:“首先,需要寻找适合协会长期发展需要、稳定的主营业务,只有协会能够生存能够发展,才能够更好地为产业、为企业、为政府服务;其次,一定要跟着行业走,为企业服务,适时调整工作重心;再次,制度建设对于任何一个单位来说都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重视制度建设,团体方能够不断保持活力。”

在报告的最后部分,端小平提出2012年协会工作的思路:要围绕“一条主线”,通过“两种手段”,实现“三个突破”,完成“四项落实”。一条主线是指贯彻落实纺织工业、化纤工业的“十二五”发展规划,持续提升产业竞争力。两种手段是指“自主创新、转型升级”,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大力推动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促进行业转型升级。三个突破就是要突破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产业发展,突破高新技术纤维发展,突破“引进来走出去”战略。四项落实就是要深入贯彻落实创新的工作思路和方法,提高服务水平:落实研发体系建设和市场推广模式创新,支持新产品开发;落实运行分析和行业自律,应对困难挑战;落实协会服务平台创新建设,提高服务质量。

会上,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秘书长郑俊林宣读了《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第二批信用评级企业评价结果》和2011年度协会表彰颁奖的决定。新凤鸣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14家化纤企业获得化纤行业AAA信用评级评价;授予吉林化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7家企业“全国化纤行业管理创新成果奖”;授予等10名同志“全国化纤行业技术能手”荣誉称号。

节能减排 任重道远

当前,全球金融风暴给我国化纤行业带来了巨大困难,面对国内外新的竞争环境,我国化纤行业正处于由规模数量型向技术品种效益型实施战略转移的关键时期,全面推进化纤行业节能减排工作,是拉动行业“转型增效”,保持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作。

国家环境保护部政策法规司燕娥处长在会议上从环保角度分析了化纤行业当前面临的节能减排形势。燕娥处长谈到:“‘十一五’环保工作取得一定成效:污染减排任务超额完成,环境质量得到不断改善,生态保护和建设力度加强,环境管理体制不断完善。但是,当前我国面临的环境压力比世界上任何国家都要大,环境资源问题比任何国家都突出,解决起来也比任何国家都困难,形势十分严峻。”副总理在全国第七次环保大会上对中国环保问题进行阐述时所表示:中国在经济发展的高速进程中,付出了巨大的资源环境代价,资源与环境已成为中国发展的最大瓶颈,资源消耗大的结果就是环境污染,环境问题的背后就是资源的过度消耗。环境保护工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也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措施。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高勇在会上提醒化纤全行业一定要重视节能减排工作,高会长说:“化纤行业在过去节能减排问题上是吃过亏的,尤其是粘胶长丝行业,曾被列入了“两高一资”产品(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出口退税率降到了5%,使得粘胶长丝行业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陷入了全行业亏损。一直到2009年,三年振兴规划实施,纺织工业联合会和化纤协会花了大力气,才得到政府部门的许可,最后将出口退税率调回16%,使得近两年粘胶长丝行业有了平稳的日子。节能减排工作,对于化纤行业来说是有前车之鉴的,应该引起全行业的高度重视,尤其是以涤纶为主要原料的企业都应该把节能减排工作放在首位。”他说:“今天节能减排工作会议开得非常漂亮,化纤行业在‘十二五’期间不但要抓高性能纤维的研发,还要落实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的重任。”“十一五”期间,我国化纤行业共淘汰落后产能300多万吨,“十二五”期间,我国化纤行业需要淘汰落后产能150万吨。虽然,就数量而言比“十一五”期间有所减少,但是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任务依然不轻松。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许坤元名誉会长在会上表示:“节能减排工作做了很多年,国家也发了很多文件,文件多,口号响,效果有,但还不够漂亮,行业需要再把工作作具体,将行业内现有的节能减排技术整合成系统,向企业全面推广。节能减排不应该只是负担,只要进行一些合理调配,就有可能出效益。”

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节能环保办公室李伯鸣副主任做汇报时指出,未来化纤行业节能环保涉及五项重点工作:一是清洁生产评价技术要求及聚酯涤纶清洁生产技术方案的编制;二是节能减排技术推广;三是用战略联盟推动化纤行业的循环经济;四是化纤行业的碳足迹认证;五是进行合同能源管理。

清华大学孟绍利教授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里第三条、第四条、第十五条、第十二条内容介绍了政府的宏观能源管理政策,建议企业要加强能源管理,要建立企业能源管理体系与组织机构,引进能源管理师,配置企业能源管理负责人。在能源的统计与计量管理方面,要按国家标准(GB/T17167-2006)配备能源计量仪表与器具,关注节能量、减排量,按时上报企业能源统计报表。要建立企业自身的能量平衡表和能源网络图,实行能源监测、能耗限额,及时淘汰落后工艺与设备。要建立、完善企业能源管理规章、制度,实行标准化管理。要进行企业能源审计与编制节能技术改造规划,对重大的节能工程项目编写节能评估报告。同时开展企业全员能源培训与节能奖励管理。

迎难而上实现跨越

中国化纤工业,自1975年起步,历经改革开放,发展十分迅速,产量已经从2000年的695万吨上升到2011年的3362万吨,约占世界产能60%以上,化纤使用量约占到纺织纤维加工总量的72%,化纤作为全球经济高度关注的多品种、多工艺的大行业,未来的发展如何,关系到整个纺织产业的荣辱。

端小平会长指出:化纤行业是一个成长中的周期性行业,大约2~3年为一个周期,自2009年3月行业受金融危机影响迅速见底后反弹,到今年9月,上升周期已经延续了30个月,自今年四季度开始,行业运行已经开始转向,下行的趋势已基本形成,这是过去2年多行业运行良好、新增产能加快带来的负面影响,预计明年化纤行业的整体经济形势比较严峻,希望企业能够齐心协力,迎难而上。作为协会,在2012年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在政府有关部门的指导下,重点落实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着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转型升级,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保障行业平稳有序运行。

在会议的最后,许坤元和高勇对化纤行业未来的发展,都提出了期待和建议。高勇表示化纤行业“十二五”工作的中心应该围绕四个方面:一是继续支撑纺织工业纤维增长的需求;二是加快发展高新技术纤维,满足产业用纺织品的高速发展需求:三是节能减排工作应该放在全行业的首位,避免“两高一资”的再度出现给化纤行业带来严重危害;四是加快化纤行业自身技术提升,淘汰落后产能。

化纤企业工作总结范文第3篇

中纤局组织完成2008年9至11月非棉纤维公证检验监督抽验工作

中纤局近期对2008年9至11月桑蚕干茧公证检验进行了监督抽验。此次监督抽验涉及江苏、山东、重庆、四川、广西和淮安、泰安、湖州、南充等9家桑蚕干茧公证检验实验室的公证检验样品。此次监督抽验综合相符率为81.5%,其中毛茧出丝率、清洁和洁净指标的批次相符率分别为80.6%、88.9%和75.0%。山东省纤检局监督抽验批次相符率为100%。

此外,中纤局于11月7日至13日对2008年9至11月的生丝公证检验进行了监督抽验,共涉及山西、浙江、江苏、安徽、江西、山东、云南、陕西省检验局(所)和浙江省湖州、江苏省淮安市纤维检验所等10家生丝公证检验承检机构的生丝公证检验样品。此次监督抽验综合相符率为95.0%,其中均匀度、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抱合指标的综合相符率为100%。清洁和洁净指标综合相符率分别为82.5%和87.5%。山东省纤检局和江苏省淮安市、浙江省湖州市纤检所监督抽验批次相符率为100%。

2008年麻类纤维加工质量监督执法检查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根据中纤局部署,2008年黑龙江、湖北、湖南、重庆等纤检机构开展了麻类纤维加工质量监督执法检查活动,检查覆盖了麻类纤维重点区域的加工企业,累计出动执法人员236人次,检查麻类纤维加工企业83家,检查苎麻精干麻6322吨、亚麻打成麻1027吨。重点查处和纠正了混等混级、质量标识不规范等质量违法行为,查办案件17件,涉案金额9万元,罚没款5万元。

中纤局开展“为质检事业科学发展建言献策”活动

监督与服务

广州市纤检院承担的两项国家级科研项目顺利通过验收鉴定

11月19日,广州市纤维产品检测院承担的国家质检总局立项的两项科技计划项目――“固相微萃取技术在生态纺织品检测中的应用”和“4-氨基偶氮苯的检测方法研究”顺利通过专家组的验收和成果鉴定。

新疆博州纤检所棉花仪器化公检突破12万吨

湖南省纤检局高校床上用品质量监管成效明显

四川省纤维检验局干茧实验室加强与公检企业的技术交流

福建省召开纺织工业经济运行座谈会

福建省李川副省长视察福建省纤维检验所

青海省纤检局开展第二批重点产品专项整治行动

甘肃省棉花仪器化公证检验迈上新台阶

新闻媒体高度关注国家纺织服装产品质检中心(福建)建成

羊毛衫里竟无羊毛

乌苏实验室仪器化公检量突破14万吨,同比增长58%

标准

泰安市纤检所《桑蚕茧自动缫丝测试仪检定规程》被为国家检定规程

江苏省纤检所积极开展家用纺织品标准化工作

《桑蚕捻线丝》国家标准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在2008年5月23日以2008年第9号(总第122号)公告批准GB/T 14033―2008《桑蚕捻线丝》国家标准,该标准于12月1日起实施。

全国纺织标准与质量研讨会在嘉兴市秀洲区召开

纤检建设

中纤局陆阳局长一行到新疆巴州调研

学习取经互帮互助携手践行科学发展观

化纤企业工作总结范文第4篇

九江是江西省玻纤产业主产区,早在2008年,即被列为江西玻纤基地,目前有从事玻纤加工并具有一定加工规模的中小企业达40多家,总资产110亿元。其中,长江玻璃纤维有限公司、三星玻纤公司等7家企业已顺利通过国际质量认证。国字号基地“东风”吹来,能为加快发展玻纤产业带来什么?大力发展玻纤产业有什么前景?为此,记者进行了采访。

玻纤产业是富有活力的“朝阳产业”

玻璃纤维是现代工业的基础材料之一。作为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具有耐高温、抗腐蚀、强度高、比重轻等众多优越性能,广泛应用于建筑、交通、电子电气、工业设备、造船、医疗、海洋开发、航空航天、风力发电等高新科技产业,在替代钢材、木材、水泥等传统材料方面作用日益明显。用高性能复合材料替代以天然矿、植物加工形成的材料是未来工业技术发展的趋势,随着全球经济竞争的加剧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玻璃纤维已成为最具成长性的新材料之一。

九江历来是我国中部地区最大的玻纤集聚地,几十年来,经过玻纤企业兼并重组、进行改制、加大投入,特别是民营玻纤企业的异军突起,使九江玻纤产品产量在全国占有的市场份额及产业规模不断提升。

目前,九江市从事玻纤加工并具有一定加工规模的企业40余家,总资产110亿元,产业工人1.5万余人。这些企业主要集中在庐山区辖区内,其中玻纤拉丝企业20余家,玻纤复合材料及制品企业20余家。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拉丝生产能力达55万吨,产值超过了40亿元,占全国产能的1/5左右,实现税利6.8亿元。九江市玻纤产业主要产品有多种型号无碱、中碱玻纤纱,电子绝缘布,玻纤短切毡,玻纤网格布,玻纤压层布,立种布等,产品主要销往长三角、珠三角及出口亚欧美市场。

为鼓励全民创业,做大做强玻纤工业,九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玻纤工业的发展,把玻纤工业作为全市的支柱产业,从政策导向、资金扶持、发展空间等方面采取了积极举措,专门规划了东城玻纤基地用于发展玻纤产业。

国字号基地吹来转型升级“东风”

作为中部地区最大玻纤聚集地,九江玻纤规模化生产方兴未艾。如何进一步突破常规,创新转型升级发展,为玻纤产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无疑,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的获批,为成长中的玻纤产业吹来转型升级的“东风”。

玻璃纤维及复合材料市场空间大,整体技术水平要求高,产业链条长,投资规模大,经济效益好。近年,基地内企业通过应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先进技术,已经将玻璃纤维产业由一个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变成了一个技术密集、资源节约、自动化水平高、生产效率高的朝阳产业。以龙头企业巨石集团九江有限公司为代表的九江市玻璃纤维产业拥有国际先进的生产技术,生产效率高,自动化水平高,能耗低,产品性能好,产品深受国内外用户好评,供不应求。

据九江科技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建设九江国家玻璃纤维及复合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不仅对九江发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江西发展、中部崛起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我国玻璃纤维产业发展及相关产业发展也将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基地将充分发挥创新力量,用高技术来改造传统产业,使传统产业发挥出生态特色、低碳特色、循环特色,将进一步促进基地企业推进技术进步,从而使玻璃纤维产业“绿色”水平进一步提高。

江西长江玻纤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谭珍祥欣喜地告诉记者,玻纤工业基地荣升为国家级基地,将带来四大好处:一是行业信息能更加畅通;二是能够得到更多国家优惠政策支持;三是玻纤产品能够进一步升级换代;四是我们能够得到同行支持,扩大影响,加强交流,推动玻纤企业合作共赢。

集聚优势打造“江西玻纤”品牌

建设国家玻璃纤维及复合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将促使企业开发一批高水平、高档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术,优化产品结构,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市场竞争力和核心技术竞争力。

扩大现有生产规模,提升档次,延伸产业链。通过引导和帮助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增资扩能,大力发展中、高档中碱和无碱高支玻纤线,提高产品价位;延伸产业链,逐步改变区内玻纤下游产品加工的弱势,利用产业成本优势,引进和建设一批玻纤制品生产企业。

江西九江科技部门介绍,改进工艺水平、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增加玻纤品种是九江市玻纤产业发展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应把玻纤技术创新作为引导企业发展突破口,组建玻纤研发中心,鼓励企业注册商标,开展质量管理体系认证,逐步淘汰落后装备,实现产品标准化。

九江市将整合现有玻璃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资助资金,加大财政投入,逐步增加市科技经费,确保投向玻璃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的经费逐年提高,重点投向具有全局性影响的创新平台、研发中心、孵化器的建设和运行,以及研发和产业化项目。鼓励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设立完善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创业投资领域,并增加对玻璃纤维及复合材料企业的投资。切实帮助工业企业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支持基地企业建设“省级、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省级、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同时,以九江港口岸、码头和正在建设中的出口加工区为依托,充分发挥庐山区玻纤基地与赣、鄂、皖、湘四省毗邻、长江黄金水道与京九线交会的交通区位优势,面向国内外招商,努力打造“江西玻纤”这一品牌强势。

营造宽松环境服务产业发展

如何把九江玻璃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打造为国内一流的产业高地?该地区将邀请国内一流资深设计单位进行规划设计,完善玻纤行业自律组织,规范企业用工、价格竞争、业务接洽等行为,增强玻纤行业自律和抵御风险能力;积极创建条件,引导企业建立信誉诚信机制,组织好玻纤企业与金融部门的交流与沟通,促使企业与银行建立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继续推进检查报批制、收费审定制、办理限时制、挂牌保护制等制度,努力营造有利于玻纤产业发展的宽松环境。

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对企业技术开发费加计扣除等政策的贯彻落实力度,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扩大财政对技术创新的资助规模,提高对优秀新产品和优秀研发中心、技术中心的奖励水平,引导更多资金投入技术创新领域,引导产学研合作创新。鼓励企业与企业、企业与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之间建立技术战略联盟,采取联合出资、共同委托等方式进行合作研究开发,加快玻璃纤维及复合材料技术信息在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与企业之间的流动,促进产业共性技术的发展和共享,提升产业技术水平。

化纤企业工作总结范文第5篇

今天,我们召开全国纤维质量监督工作座谈会,交流各省份工作情况,分析新年度全国纤维产业和纤维质量监督工作面临的基本形势,研究棉花、非棉及校服质量监督方面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部署新年度工作任务,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推动纤维质量监督工作扎实有效开展,真正实现为纤维产业发展服务。

我们会议变成了圆桌会议,也是为了落实党中央“两学一做”的精神实质,转变工作作风,更加务实地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我看在座的大部分是纤维主产和非主产省的主要领导,这说明地方机构的同志对纤维质量监督工作的重视程度十分到位。

上一年度,全国各级专业纤检机构在各地质监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纤局的工作部署,一手抓质量监督,一手抓质量管理,积极参与新疆棉花目标价格改革,大力开展棉花质量问题专项整治,加强非棉纤维产业调研和监督检查,推动《纤维制品质量监督管理办法》的宣贯和实施,开拓了纤维质量监督工作的新领域,纤维质量监督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我想主要谈一谈当前工作面临的几个问题,和大家共同思考和讨论。

纤维质量监督工作要抓住供给侧改革的机遇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词在当前比较热,在去年曾两次在重要会议上强调,要“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刚刚结束的G20杭州峰会的公报中,也形成了“需求管理和供给侧改革并重”的原则共识。国家在“十三五”期间,要将经济发展主要依靠需求侧的投资、消费、出口拉动,转变为要在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这是国家经济方针的重大变化,随着供给侧改革的逐步推动,对纤维产业的影响,对我们工作的影响,在座的各位已经有了初步的体会。比如说国家确定的棉花产业去库存政策,国家每年抛出储备棉200万吨任务;比如说政府简政放权,为了降低制度成本,将取消棉花加工资格认定制度;比如说全面提升产品质量和效益,提高棉花及非棉的市场有效供给等等。

可以说,供给侧改革的范围十分广泛,实质是为了继续促进经济增长,满足市场配置资源的高效化和多样化。具体到纤维产业领域,这就为纤检机构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从发展历史来看,纤检机构归根结底是为了服务经济发展而设立的。我们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初期,在棉花流通体制改革中,配合“一放二分三加强,走产业化发展的路子”,创新了监督检查、公证检验的管理机制,开始了经营棉公检试点和储备棉公证检验,为国家棉花产业政策调控提供了基础保障;到承担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核心工作,全面开展产地仪器化公证检验,基本实现了与国际通行做法接轨,纤检机构能力建设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再到参与国家棉花临时收储政策和新疆棉花目标价格改革,通过打击转圈棉和提供公证检验服务,在保护农民利益和棉花产业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一直将工作重心紧密地联系在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当前,我们要立足实际深入分析研究供给侧改革对纤维产业的影响,转变过去的常规做法,创新方式方法,有效应对产业中出现的产量波动、质量波动、价格波动,适应新的形势要求。

供给侧改革的核心是有效供给,我们要牢牢抓住“有效”二字,在提高纤维产品有效供给中发挥作用。

棉花方面,目前的突出问题是有效供给不足,供需矛盾已经从过去的产不足需转化为优质棉缺口大。纺织企业对美棉、澳棉的需求量在不断提高,近几年在部门政策协调中,要求国家放开配额管理的呼声一直比较高,对国产棉质量方面主要围绕在高品质棉稀缺、异性纤维、棉短绒、棉结含量高等方面。我们近几年的公检数据也表明,棉花质量形势不乐观。这其中既与注重产量数量的总量思维政策引导有关,也与棉纺行业转型升级对优质棉需求增加有关。但从我们自身出发,也存在监督职能弱化、公检有效性不突出、机构改革方向不明确的问题。

提高棉花有效供给,关键是提高棉花质量。这是个涉及生产、收购、加工、流通、纺织贸易等棉花产业链多环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有关部门从政策层面形成合力加以推动,也需要市场逐步形成优质优价的交易习惯,让棉农获益,让加工企业和纺织企业提高效益。作为纤检机构,需要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按照以下方向创新工作模式。一是确立新形势下纤维质量监管的主要目的。要从过去“两个确保”,即确保不发生系统性质量风险、确保棉花质量不出现大的滑坡,逐步转变为提高棉花质量水平。我们在规划纤检事业“十三五”时期的工作目标时,也是以这个方向作为出发点,作为纤检系统一个五年长期规划的总目标。二是服务产业发展的措施要进行创新。我们要紧紧围绕纤检机构监督检查、公证检验、监督抽验三项基本工作职能,发挥这种特殊的产品质量管理体制的有效性。目前我们的大数据优势在棉花产业内十分突出,包包检验积累的数据优势是其他部门不可替代的。但同时也看到,供销部门在做籽棉收购环节的大数据,交易市场在搭建棉花流通领域的电子商务,棉花协会在做棉花市场形势分析,中储棉在做棉花生产流通领域的价格市场监测,各个部门都在抢占棉花大数据领域的制高点。我们认为,纤检机构在棉花收购加工环节,除了监督检查和行政执法,所形成的数据优势没有充分挖潜。这些质量数据时效性强,代表性强,通过建立信息平台和统计分析,完全可以作为纤检大数据的有益补充。三是要挖掘企业需求,以企业需求作为监督措施的创新导向。随着国内生产成本的大幅提高,纺织企业的转型升级是必然趋势,棉纺协会“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提高产品附加值、提质增效等主要任务。这些都是棉花产业供给侧改革的实际需求者,纤检机构要在服务纺织企业转型升级上想办法,在解决纺织企业关注的质量问题上加大工作力度。

在非棉方面,毛绒、茧丝和麻类产品各有特色,但也同样面临着提高有效供给的问题。近年来,我国羊绒质量呈下降趋势,以内蒙古优质产区为例,1995年以前,细度14.5微米以下的优质山羊绒占多数。但到目前为止,已经不到总产量1%,优质山羊绒成了稀缺产品。茧丝行业在我国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在国际贸易中,我国茧丝行业占有绝对的垄断地位,但我们仅仅是丝绸数量大国,不是丝绸质量强国,高端产品领域仍是空白。麻类产品总量不高,但随着纺织行业结构调整,麻类混纺有所增加,对需求的要求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

对于非棉方面提高供给水平的思考,包括几个非棉主产区纤检机构,可以下大力气进行专题研究。羊绒方面,尤其是内蒙古产区,要以改革质检体制为契机,全力配合相关部门推动羊绒产业向现代农业和市场化方向发展。一是提高供给水平,满足养殖环节对羊绒质量数据的需求。将监督抽验环节前移,对育成羊羊绒关键质量指标开展监督抽验,解决公证检验对羊绒质量提升指导性滞后问题,引导农牧民依据检测结果对育成羊分群饲养、抓绒、分级、出售,推动我国羊绒质量结构不断优化。二是在现有政策内组织有效力量扶持大型企业,帮助企业夯实技术基础,改进质量管理工作水平,提升企业质量管理能力。茧丝方面,将毛脚茧问题作为提升供给质量的整顿重点,规范蚕茧收购秩序,改善蚕茧收购中毛脚茧、过潮茧的质量问题,促进我国丝绸产品质量水平整体提升。麻类方面,可以对纺织企业进行摸底,初步掌握辖区内纺织企业对麻类原料的需求。

纤维质量监督工作要适应国家标准化

改革的要求

标准化作为国家质量技术基础性工作之一,与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共同构成了实施质量强国战略的技术基础,是推动供给结构、需求结构升级的重要抓手,是加快发展新经济、培育壮大新动能、改造提升传统动能的重要支撑。去年,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标准化改革的工作方案,标准化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整合精简强制性标准、优化完善推荐性标准、培育发展团体标准、放开搞活企业标准。国家标准体系的改革方向将由过去的国家标准、地方标准、行业标准全面向底线强制性标准和市场化推荐性标准过渡。今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强制性标准整合精简工作方案的通知,明确提出强制性标准整合精简工作是标准化改革的重中之重,是建立新型强制性国家标准体系的首要任务,实现“一个市场、一条底线、一个标准”。整合精简后的国家强制性标准将上升为国务院实施的行政技术法规。

对于纤检机构来说,标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条例出台前,我们依靠技术标准借船出海,实施价格监督检查的同时做好质量检验,从而不断提高纤检机构的地位和有效性。那么在新的标准改革进程中,我们更应当牢牢抓住标准作用提升的机遇,力争把棉花、毛绒、茧丝等产品标准纳入为国家强制性标准,为实施纤维质量监督奠定基础。

目前,全国纤维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已经完成纤维国家强制性标准的整合精简方案的上报,国家标准委已经正式公开征求意见,预计2016年底完成整合精简方案的审定。我们纤检工作涉及4项强制性标准,GB 1103.1《锯齿加工细绒棉》和GB 1103.2《皮辊加工细绒棉》将整合后作为棉花产品的国家强制性标准,保留毛绒和絮用纤维强制性标准。那么下一步标准修订工作,要与纤维质量监督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一是新的标准要结合好产业的发展趋势,结合产业上中下游相互融合,推动产业收购、加工、检验、流通、使用各环节共同控制质量、提升质量。二是要兼顾企业需求的多元化和分散化,满足底线标准的基本需要。三是要针对行业发展中的检验技术需求、检验指标需求进行试验研究,力争将其中的重要指标尽快纳入标准内。四是要结合现行的行政体制改革和事业单位改革,要确保各单位能够实施标准监督检查的职能,为纤检机构事业单位改革提供技术依据。各地纤检机构在工作中有大量的经验积累,这些都是我们制定新的强制性标准的基础。

纤维质量监督工作要开辟校服质量

日常监督检查新局面

今年3月31日,国家质检总局以178号部门令的形式颁布实施了《纤维制品质量监督管理办法》,赋予了专业纤检机构对校服、面料、絮用纤维制品三类纤维制品的日常监管职能。标志着纤检机构确立了从纤维到纤维产品的“全链条监管”模式在制度层面的初步建立,对于我们在事业单位改革中争取主动创造了机会,填补了国内校服、面料质量监督工作法制管理体系的空白,这是全系统扎实推进保障民生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意义重大。总局对我们的要求是,要借鉴棉花的成功经验,创新体制机制,首先做好校服和面料两类产品的质量监管,逐步形成“纤维―纤维制品全链条监管格局”。

对于这两类新产品的监管,我们自身具有一定的优势。一是监管经验方面。我们在棉花和絮用纤维制品监管工作方面,积累了非常好的经验。对于校服的日常监管,可以借鉴棉花监督中“过程监管”的理念,对校服从生产到使用形成全过程监管,也可以借鉴絮用纤维制品日常监管中成熟的制度体系。二是起点较高。总局178号令出台以前,很多地方纤检机构已经由当地质监部门授权,开始不同程度地承担了校服等纺织品的监督抽查和检验,工作模式熟悉,具备相应的工作能力,同时不少机构在实验室能力建设方面也投入不少,为下一步开展校服日常监管和检验奠定了技术基础。

2016年,我们在做好178号令宣贯的基础上,要着力推动校服日常质量监管工作的实施,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一是要处理好日常监督检查和监督执法关系,虽然178号令赋予了专业纤检机构对校服等纤维制品的日常监管权,但纤检机构开展监督执法工作,仍需要取得所在地质监局授权。二是要处理好与校服生产企业之间的关系,将工作重点落在校服企业日常监督检查,而不是行政执法。提高校服企业的质量意识,牢固树立校服企业是校服质量的第一责任人,有义务保证校服质量安全。三是要分清监督和“双送检”的关系,虽然“双送检”制度是维护校服质量安全的措施之一,但“双送检”工作中的检验环节,并不属于法定监督工作方式,任何具备检验能力的社会组织、机构,都可以参与校服检验,并对检验结果承担相应的责任。在实施过程中,我们还要努力宣传,争取获得政府、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获得相关部门的支持,正确处理好全局利益和部门利益的关系,以行动赢得政府关注,以协调获得部门支持,以实实在在的成效取得社会认可,尽快打开校服监管工作的新局面。

纤维质量监督工作要结合当前改革形势,

坚持维护纤维产品质量安全的底线不动摇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是下一个五年国家行政管理体制的工作方向和重点。纤维质量监督管理体制作为国家行政管理体制的一部分,要在总体方向和变化中找到自身的定位,顺势而为,乘势而上。

一是要积极创新监管模式。当前,国家层面要求我们将监管重点由事前审批向事中、事后监管转移。但目前与事中、事后监管相适应的规章制度还不完善,缺乏标准化、规范化的程序设计,对事中、事后监管方法仍然处于探索阶段。我们要及时转变监管理念,运用市场、信用、法治等手段协同监管,积极推动双随机、一公开,强化社会监督,加强与棉花协会、棉纺协会等方面的沟通和合作,全方位提升监管效果,避免出现“监管空当期”。

二是要实现纤检事业“十三五”良好开局。纤检事业“十三五”时期的主要目标包括,完善中国特色纤检理论、制度、技术、机制工作体系,纤维质量保障体系基本建成,纤维产业服务体系基本形成,智能化纤维质量管理体系基本构建四项目标。要推动的纤维质量监督方面的重点工程包括:纤维质量监督体系建设,企业质量诚信体系建设,纤维制品放心工程建设,纤维质量大数据平台建设,深化棉花质检体制改革等几个方面。我在这里不再一一展开说明。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大家要以维护纤维产品质量安全为底线,认真落实好“十三五”发展规划,抓好各项重点项目的启动,实现良好开局。

三是要积极应对棉花加工资格认定改革。去年3月开始,国家发改委发函征求意见,考虑取消棉花加工资格认定行政审批。经过多次汇报、协商,最终仍然确定取消这一行政审批事项,目前正在报国务院批准中。这一变化对纤检工作的影响比较大。第一,政府收回有形的手,市场发挥无形的手,纤检机构在履职过程中,倒逼着要针对企业需求提供高效的服务,也就是从监管向服务转变。同时,还要提供有效的监管,要创新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这就需要我们重新审视政府与市场、企业的关系,重新找准监管工作的定位。第二,加工资格放开后,400型、200型、两小一土并存,如何创新新的体制机制,维护公平合理的交易环境,避免出现一放就乱、劣币驱逐良币。第三,加工资格取消后,现行质量保证能力审查和复查制度也将取消,纤检监督、标准、计量等工作如何继续保持,如何有效落实企业质量第一责任人的责任,需要进一步研究。

四是要提高非棉纤维监管工作有效性。非棉纤维主要分布在老、少、边、穷地区(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穷落后地区),除内蒙古等少数地区外,大部分不是当地支柱性产业,政府重视程度不高,对质量监督支持力度不够,而且受地理位置较偏、经济发展落后、交通不便等因素影响,很多地区仍沿袭传统的生产、贸易方式,市场竞争不充分,长期缺乏优质优价的良性市场环境,交易主体素质不高,质量意识淡薄,各类质量问题难以及时根治。同时,非棉纤维收购加工季节性强、时段集中,在收加旺季,监督检查工作在物力、财力等方面得到的支持不够,虽然我们的一线工作人员加班加点,全力以赴,但由于客观条件限制,部分地区监管力量不足,监管经费缺乏,监管效果仍不突出,对非棉纤维产业发展驱动乏力。今年,我们在预算中设置了茧丝质量问题专项整治经费,为开展茧丝质量问题专项整治的机构提供经费支持。这是中纤局首次针对非棉纤维质量监督工作提供经费支持,各相关机构要认真做好组织领导工作,抓好整治任务,打好非棉监督第一场专项战役!

五是纤维质量监督工作要注重公平、公正、透明,要廉洁行政、廉洁自律。要继续深入开展“两学一做”,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对廉洁自律工作的领导与监督落实。要坚持依法行政,科学决策,全面推动纤检机构反腐倡廉建设。要结合工作实际,积极实施“透明检查”“透明执法”,大力弘扬“勇于改革、敢于负责、甘于务实”的精神,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更加主动的姿态,扎扎实实做好工作。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