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计15979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64分钟。
化工博物馆社会实践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剔除旧弊;创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G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2-00023-0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切事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的总体要求,博物馆事业作为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把握好历史机遇,从观念、理论、机制体制上进行革命性、系统性的全面创新。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的需求,为文化事业的繁荣做出贡献。
一、观念的创新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有什么样的观念,就会有什么样的行动。落后的传统观念羁绊着我们的创新步伐,先进的现代观念则会引导我们向改革的纵深发展。
博物馆系统长期处于旧的管理模式和体制机制之中。首先要破除等、靠、要的观念,树立“有为才有位”,“自强得助”的观念。等、靠、要的观念,是旧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严重妨碍新的历史时期博物馆事业的发展以及所应有的社会文化功能。我国新市场经济体系建设日趋成熟,博物馆必须树立竞争意识,自觉地融入社会发展的洪流之中,在发展中赢得社会的关心、支持和尊重。
破除封闭保守,墨守陈规的观念。树立大胆探索与时俱进的观念。当今的社会是开放的社会、竞争的社会,封闭保守意味着倒退,墨守陈规必然被淘汰。我们应该采取积极进取的态度,认真研究博物馆事业发展方向和工作创新,勇于打破旧的条条框框、成规定论,把思想认识解放出来。
破除得过且过,无所作为的观念,树立永于创新、锐意进取的观念,在充满竞争的时代,博物馆如果不开拓进取,将自身存在置身于文化体制机制创新之外,其事业必将萎缩枯败。我们要善于总结经验教训,开拓出一条适合博物馆事业发展繁荣的新路子。
二、理论的创新
理论是行动的指南。源于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具备时代先进文化的一切属性,又反过来指导实践。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是体现国家、民族乃至地方个性的重要内容手段,是建设现代文化的根基和前提。而文化事业的发展要以理论、学术为支撑,才能进入更高的发展阶段。博物馆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先进的理论作指导。发挥理论对实践的能动作用,并将理论成果转化为实践成果。因此,我们要求理论创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进一步解放思想,有的放矢,与时俱进地做好博物馆工作。
从1905年张謇创办南通博物苑算起,我国的博物馆事业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解放前,博物馆事业久经战乱步履蹒跚,困难重重,难以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新中国成立后,博物馆事业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由于各种思潮的影响和计划经济的制约,新形成的有关理论往往带有教条主义色彩。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先进文化的不断发展,互联网络、多媒体等新的信息传播、收集、使用等方式的变化,博物馆的功能和作用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对博物馆的实物性特征提出了新的质疑和理论挑战,促使理论界和博物馆工作者对博物馆文化本质特征及社会功能进行新思考,在理论上进行创新。
三、体制的创新
体制是事业发展的保障。对于我们多年来习惯于依靠行政组织和行政命令管理和运作的博物馆体制其管理体制的多样化,投资体制多元化已成为发展的必然。体制创新是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和发展的现实要求,它涉及管理体制、投资体制、人才保障体制、分配体制等诸多领域,但这种文化新体制应建立在一定的原则和基础上,即管理体制要以不改变博物馆社会公益性质及文化传统和爱国教育基地职能为前提;以如何有利于文物的保护与利用,有利于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为准绳。人才保障体制应以改革分配和用人制度,建立健全一整套激励和约束机制,通过科学的管理和合理的运作,将员工的绩效利益同单位的工作目标有机联系在一起,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吸引和培养优秀的拔尖人才和工作骨干,达到自我积累和发展的良性循环。投资体制的创新,一要把握市场经济条件下博物馆的性质、功能和作用,有效利用国家投资,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二要有效引导其他社会组织及民间资本的投入,在切实保护好国有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实现资本利益的最大化;三要能够激发博物馆自身内在发展的潜力,打破旧框框,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新方法;四要依靠社会各界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使之成为博物馆建设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管理机制的创新
化工博物馆社会实践总结范文第2篇
“实践教学是围绕教育教学活动目的而开展的,是有学生亲身体验的一项实践活动。它既包括认识、探索自然规律,掌握技术知识而开展的科学实验、生产实习等验证性实验,也包括为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创新能力而开展的研究性、探索性、设计性、综合性的实践,还包括以了解社会和国情、提高全面素质为宗旨的社会实践。”[1]
博物馆学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博物馆工作,博物馆工作需要具备为公众提供文化服务的能力,所以博物馆学专业培养的不是匠人,而是能够进行理论和研究方法创新、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人才。高校博物馆学专业的实践教学,不是单纯的实践,组织学生参与实践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对理论知识的深度消化,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建立与课程知识学习、科学研究、生产劳动和岗位技能训练相结合,学习、研究、生产劳动能力共同培养的“三对接”实践教学模式,是进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和深化开展实践教学的新方向,有益于实现以实践教学为平台,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所需专业人才的高等教育目标。
一、与课程知识学习相对接的“课程实践”
“博物馆学专业课程教学兼有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方面特性,尤其是关于藏品管理、展览设计、观众调查、展览讲解、博物馆参观服务、文物保护等方面,在这些环节上必须开展课程实践教学,为学生创造接触博物馆实体的机会,以及对相关博物馆工作的体验机会,从而帮助学生形成对该学科的感性认识,才能增强对理论的理解,并在比较中产生新的认识和思考。”[2]利用校外博物馆与文物考古实践教学基地的资源,结合学生的课程学习内容组织课程实践教学和实验性教学,将有助于学生对课堂理论知识的消化理解。
课程实践的开展要求以学生为主体设计实践活动,“通过教学的总体设计,明确每一个实践环节的目的、内容和要求,注重课堂实践、课外实践和校外基地实践的独立性、系统性、完整性,使实践教学体系形成一个科学、合理的有机整体。”[3]课程实践过程中,教师要结合教学进度开展以学习者为主体的教学项目。教师作为学生完成教学项目的指导者,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角。教师负责进行教学的课堂进度设计和教学环境的设计,以及策划组织教学项目和所要完成的任务。学生负责参与具体实践活动,完成教师拟定的项目任务,从而达到对课程学习内容感性和理性的双重思考。
博物馆陈列设计是博物馆学专业的主干课,也是一门实践性课程,教学内容主要涉及陈列理论和方法,其中关于陈列主题的提炼和阐释是教学的重要内容,使学生掌握撰写陈列大纲的理论和方法,并能够自己独立撰写一份陈列大纲,实现对主题的提炼和阐释,是课程教学的目标之一。这项教学目标的实现,可发挥校外博物馆实践教学基地的作用,结合博物馆举办的具体展览,将其作为考察和研究对象,在观摩和分析博物馆陈列的基础上,向学生传授陈列大纲的结构和写作方法。课程实践围绕如何撰写陈列大纲进行,以“项目教学”为手段具体实施。“项目教学法是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其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4]
项目教学的实施由四个部分构成,即确定项目任务、项目计划的制订、项目实施、项目完成结果的评估。确定项目任务要遵循三个原则:实效性,即项目任务必须能够被学生感知,并与实际相结合,可通过操作来完成。多面性,即项目任务的完成需要学生运用多元的理论知识来完成,由项目带动学生多元思维。延展性,即项目任务的设定有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扩展,激发学生形成自己独立的、创造性的思考。项目计划由教师指导学生制订,并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组建项目小组,项目的实施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作为指导者,从旁给予必要的技术支持,结合项目计划实现的效果组织项目评估,由教师制定评估标准,由学生和教师共同评价。
以“撰写博物馆陈列大纲”的项目教学为例进行具体分析。第一步,向学生明确项目教学的任务,即以具体博物馆的藏品为资源,策划并撰写一份文字表达的主题陈列大纲。第二步,布置项目计划。这个步骤包括将参加项目学习的学生以4人为单位组建项目小组,以团队协作的方式完成陈列大纲的撰写;组织观摩考察博物馆陈列,教师结合具体的陈列,讲解陈列大纲的撰写方法;考察和研究博物馆中的某类收藏,作为提炼主题、策划陈列的资源;指导学生项目小组完成一份主题陈列大纲。第三步,项目实施。首先,确定小组成员分工,包括对藏品历史、艺术、科学信息的搜集、整理;提炼陈列主题和策划陈列内容框架;策划设定用以说明藏品价值和陈列主题的辅助展品(包括陈列标题、部分、单元、展品的说明文字,以及图表、沙盘、绘画等科学或艺术类的辅助展品)。其次,观摩学习,带领学生考察作为实践教学基地的博物馆,分析一个具体陈列的特点,并结合该陈列讲解陈列大纲的撰写方法。再次,分析和研究藏品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由博物馆为学生提供一份某类藏品的登记卡,学生根据登记卡上的藏品信息、藏品图片,并到博物馆展厅中具体观察展出的此类藏品,运用文物学、历史学、博物馆学知识,撰写藏品说明,并提炼一个陈列主题,设计陈列内容框架。最后,基于藏品研究撰写陈列大纲,包括标题―部分―单元―藏品组合―藏品和辅助展品的说明文字。第四步,学生展示项目完成情况,由小组成员制作课件在课堂上演示陈列主题和陈列大纲的构思特点,以及撰写陈列大纲的程序。第五步,教师组织项目评估,评估以百分制的方式进行,制定各项评估标准及得分标准。(1)陈列主题突出且新颖,并能够高度概括藏品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30分);(2)陈列大纲内容框架充分体现主题,各类文字表达精练、有感染力,达到雅俗共赏(30分);(3)展品组合关系紧扣主题(20分);(4)辅助展品的选择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20分)。以上各项评估包括小组自评、小组间互评、教师讲评三个方面。
师资历来是教学组成的一个至关重要部分,建设与培养一支力量雄厚的师资队伍是开展课程实践教学建设的保证。博物馆学陈列设计的课程实践教学,除本校主讲教师外,还可以邀请博物馆资深的陈列设计人员,以其设计的陈列内容为案例,进行技术操作方面的具体讲授。高校博物馆学教师和博物馆陈列工作者的教学队伍组合,可以达到教学相长,丰富教学队伍成员的知识水平并提高教学水平,有利于授课。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建立对专业知识的理性和感性的双重认识,进一步扩充学生的专业知识领域。
二、与科学研究相对接的“申请与实施‘大创计划’”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简称“大创计划”),是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内容,目的是促进高等学校转变教学思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增强学生在专业领域的创造力、创新力,在此基础上建立创业力,为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人才储备。目前国内各高校除了组织学生申报省、教育部的训练计划,学校本身也提供这方面的训练项目,供教师指导学生申请。探索研究实际问题,并开展创新研究是“大创计划”的宗旨。“大创计划”是通过资助学生开展创新研究,提升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是在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是一项重要的实践活动,按照教育部的要求,高等院校应将该计划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
“大创计划”旨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的训练,鼓励与现实紧密集合的项目选题。博物馆学专业学生未来要进入博物馆,为公众提供文化服务工作,“大创计划”项目的选题和实施都必须以文化遗产保护、遗产价值传播的博物馆发展现实为考察对象,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完成一项实际问题的研究,需要学生利用已经掌握的知识,通过创造性的思维活动进行分析解决,是一项高层次思维活动。“高层次思维不是简单的感知、记忆、复述或应用,而是有意识的,围绕特定目标的,付出持续心理努力的,需要发散、研究判断和反思等认知活动的复杂思维,它包括问题解决、创造性思维、判断性思维,以及自我反思等思维活动。”[5]
教师在指导“大创计划”这项高层次思维活动的完成过程中,可采用“基于问题式教学”理论。“基于问题式教学”主要包括设置问题情境、组建问题研究小组、启动问题、进行问题解决、研究成果展示和评估等环节,是一个由问题的提出、分析思考、解决、评估解决效果构成的高层次思维训练过程。由于“大创计划”需要项目团队通过答辩才能够结项,“基于问题式教学”的实施可以保证学生项目完成的质量,并顺利通过答辩。
博物馆学的理论完全来自于对博物馆具体实践的研究,通过对现实博物馆活动的考察,提炼问题进行申请,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探索研究,并通过成果评估的反思活动,最终形成有价值的成果,是“大创计划”的指导实施流程。例如围绕博物馆教育功能开展“大创计划”研究,教育是博物馆的首要功能,也是博物馆机构服务社会的一项重要实践活动,这项功能的实现决定了作为非营利组织的博物馆能否履行好“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机构使命,提出“博物馆科普教育策划与开展”的“大创计划”选题,指导学生以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博物馆为研究对象,基于对该博物馆科普教育工作情况的调查研究,为博物馆设计科普教育工作实施方案,并将方案应用到博物馆教育工作中进行效果检验,最终完善研究报告和研究论文。
现以本人曾指导过的国家级“大创计划”“博物馆科普教育策划与开展”为例,具体阐释问题研究的过程。第一步,设置问题情境,带领学生到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博物馆考察教育功能的实现情况。考察内容包括:观众对展览吸引力的评价、观众对展览内容的理解程度、博物馆教育学习活动内容、观众参与活动后的评价、观众在博物馆中的学习需求。在考察的基础上提出思考问题:博物馆如何开展科普教育。第二步,形成研究小组,对问题研究感兴趣的学生,自发地组建“大创计划”的研究团队。第三步,启动复杂的问题,设定项目研究课题:博物馆的科普教育策划与展开――以某个博物馆为例。第四步,解决问题。(1)访谈:组织学生与实践教学基地博物馆的教育部门工作者访谈交流,包括对从事这份工作的体会,博物馆开展教育活动的情况,教育工作者与参观学习者的关系;开展与观众的访谈,面对面地了解观众在博物馆中的学习体验和需求。
(2)调查:组织学生运用博物馆教育学理论和学习心理学理论设计一份“观众参观学习需求与体验”调查问卷,并在博物馆中发放给观众,进行回收分析;跟踪参观学习行为,组织学生在博物馆中对参观者的参观行为进行跟踪了解,并倾听参观者的交流。第四步,完成研究。包括:课题研究组利用研究所积累的图文资料、影像和语音资料制作课件,汇报研究过程;为所考察的博物馆编制“博物馆科普教育活动”开展指南;撰写研究报告和研究论文。第五步,研究成果评价及完善。包括观众评价,组织学生将设计策划的教育项目,在博物馆的支持下开展学习活动,观察观众参与过程的行为、情感变化,并在观众参与后通过访谈、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学习者的体验和意见、建议;指导教师点评;小组自评;在观众评价和教师点评基础上,进行研究报告、研究论文的修改和完善。
三、与生产劳动相对接的“专业实习”
所谓专业实习是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从事社会实践工作的初步尝试,其基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基本技能应对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是学生对四年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系统化、综合化运用、总结和深化的过程。通过实习,检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实践能力等各方面综合能力。它是学校和社会为即将毕业的本科生提供的就业实习机会,是从理论学习到实际应用的一条纽带,为学生未来能够胜任工作岗位的要求、履行岗位职责打下良好的基础。
树立岗位意识,了解岗位价值,掌握岗位操作技能是专业实习的主要内容,能否获得和提升岗位操作技能的水平,是由工作者的岗位意识强弱,对岗位价值是否具有科学认识所决定的。博物馆学专业实习,学生将被安排到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博物馆,从事某个岗位的具体工作。为了使学生通过专业实习获得良好的技能训练,树立岗位意识,培养对未来可能从事的工作岗位的热爱,专业实习过程中需要组织岗位技能培训和操作技能考核。通过在博物馆中开展岗位技能培训可以使实习学生很快熟悉工作岗位的特点、工作职责、工作要求(见表1)。通过岗位操作技能考核,可以刺激学生主动、积极地掌握操作要领,强化岗位意识和建立科学的岗位价值观(见表2)。
化工博物馆社会实践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校;文博专业;博物馆实习;实践教学
作为社会公益性机构,博物馆除了是为观众提供科学文化知识的场所,还是为观众提供休闲娱乐和提高审美情趣的理想场所,所以,博物馆事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随着我国越来越多的博物馆走进免费开放行列,社会对博物馆一线工作人员的实践能力要求将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我们在保证高校文博专业课堂教学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促使学生在掌握博物馆学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积极参加博物馆社会实践。这样,学生不仅可以在实践中检验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而且可以学会在实践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提高综合素质。同时,博物馆实习也是文博专业学生参加工作前的一次实战演习,对于学生就业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博物馆实习现状分析
博物馆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培养。在我国,博物馆专业人才的培养主要依靠两种方式:一种是传统的“师傅带徒弟”培养方式,一种是高校文博专业的专业培养方式。两种方式各有利弊,前一种方式培养出来的专业人才实践能力强,能够很快适应博物馆工作,但是往往思想保守、思路狭獈,而且这种方式培养人才的数量和速度远远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后一种方式培养出来的人才知识结构合理、眼光长远、思路开阔,但是往往社会实践能力差,对博物馆内的实际业务适应较慢。相对而言,后一种方式培养的人才数量大,一般情况下,他们都要经过一到两年的熟悉、实践过程,才能真正符合博物馆的用人要求。
综合博物馆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式和博物馆事业的发展要求,上述后一种培养方式较为理想。高校文博专业与其他文科专业相比,教学特点在于实践性强,要求学生在掌握博物馆学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必须进行博物馆实习。然而,目前开设文博专业的高校在博物馆实践性教学环节上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
1.时间安排不明确
这个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教学安排上没有明确博物馆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具体时间,或者是时间上与其他教学内容相冲突。学校一旦没有联系上实习单位,就用一些重复的教学内容来充当,使实践性教学环节形同虚设,使学生失去了实践机会,最终导致学生对博物馆实际工作理解模糊,就业时没有优势,工作以后过渡期和适应期加长。二是实习时间长短没有具体安排。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由于有找工作、考研等其他事情,就中途自行结束了实习,给实习单位的工作造成了不良影响。这也间接影响了实习单位接收下一届实习生的积极性。
2.实习基地不确定
许多高校没有和一些社会声誉较好的博物馆签订实习基地协议,而是每年临时联系一些博物馆。一旦这些博物馆不想接收实习生,学生的实习工作就被搁浅。
3.实习制度不完善
一些学校没有制订完善的实习规章制度,使得学生实习时暂时脱离了学校制度的约束,加上学生不是实习单位的正式职工而不受实习单位规章制度的约束,从而导致一些学生自由散漫、不认真实习。这会给实习单位留下很坏的印象,从而影响下一届学生实习工作的开展。
4.实习经费不到位
许多高校文博专业没有充足的专项实习经费,需要学生自己解决一部分费用,这就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实习热情和实习效果。
5.实习指导方式不完善
目前,很多高校文博专业的博物馆实习指导工作都是由学校专业教师来完成。这些专业教师的理论教学和科研任务较重,再加上不在博物馆第一线工作,使得博物馆实习指导工作流于形式,让学生自己把握实习情况,从而大大降低了实习效果。
二、博物馆实习改革的内容
针对目前文博专业学生实习工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高校需要进行博物馆实习改革,具体内容有以下5个方面。
1.调整文博专业教学方案,明确实习时间
高校可以将文博专业的教学方案进行合理化调整:专业基础课集中在大一、大二两学年和大三上半学期,在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已经有全面了解的基础上,在大三的下半学期安排学生进入博物馆实习。这样既可以检验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又可以让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查漏补缺,将课堂上没有学到的专业知识及时补上,为就业做好充分准备。此外,博物馆是一个多部门合作的单位,一般都会分为藏品保管部、陈列部、宣教部等部门。为了让学生对各个部门的工作都能参与其中,实习时间宜定为一个学期。
2.与有实力的博物馆建立联系,确立实习基地
基于当前许多高校的博物馆实习工作存在“打游击”的现象,高校应与一些具有良好社会声誉、距离学校相对较近的博物馆建立长期联系,签订实习基地协议,明确实习基地的性质。这样有利于每届学生的博物馆实习都能够正常有序地进行,同时也有利于实习单位安排实习任务,从而使博物馆实习形成良性循环。另外,高校文博专业在建设实习基地时可以进行分门别类,如青铜器实习基地可以建立在陕西或河南,瓷器实习基地可以建立在景德镇等。
3.完善实习制度
高校关于博物馆实习要制订完善的实习规章制度,其中包括学生要服从实习单位的工作安排、实习期间的作息时间、严格履行请假手续、重大行动上报所属高校和实习单位;学生要认真记录实习当天的具体情况和心得体会;学生实习结束要进行实习汇报总结等。目的是使学生在一个和谐、安全、有序的环境下进行博物馆实习。
4.积极协调,保证实习经费
博物馆实习经费主要涉及实习学生和指导教师的交通运输费、通讯费、食宿费等。目前,高校文博专业的招生数量每年在20~30人,而一个博物馆只能解决5~8名实习学生,所以一般当地博物馆很难安排所有的实习学生,必须依靠位于外地的实习基地,交通运输费必不可缺。同时,学校还必须保证到外地实习的学生及其指导教师的食宿条件,因此食宿费也是必须要解决的。随着物价上涨,这些差旅食宿费用逐年增加,实习经费也应随之提高。另外,高校文博专业大都挂靠在历史学大专业下,要一个文科性质的学院(系)每年拿出一大笔实习经费相对困难。这就需要办有文博专业的高校在实习经费上根据实际情况给予文博专业一定的支持,同时也可以采取相对提高文博专业学生的收费标准来保证博物馆实习工作的正常开展。
5.优化实习指导模式
高校文博专业的实习指导工作目前存在着重视考古发掘实习指导而轻视博物馆实习指导的问题。在安排指导教师方面,高校可以借鉴国外的指导教师模式,将实习基地经验丰富、责任心强、业务能力强的工作人员聘为高校文博专业的专业辅导员,使他们具有双重身份。在学生实习过程中,这些既了解实习学生又熟悉博物馆工作的人员作为馆内指导老师,指导学生的实习工作,而高校专业教师则作为馆外指导老师。只有这样,在“内外结合”的模式下,博物馆实习工作才能取得实效。
总之,高校通过文博专业博物馆实习改革,推动这项工作高效进行,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等,从而为博物馆事业发展输送更多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兼具的博物馆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汤惠生.建立新型的高校文博专业实习教学模式[J].中国高教研究,2006,(7).
化工博物馆社会实践总结范文第4篇
博物馆的教育我们又称之为博物馆社会教育,内涵是根据社会的需求,运用博物馆的陈列(展览)、藏品和相关资料以及社会资源,灵活多样地搭建传播科学文化知识,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社会交流平台,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博物馆社会社会教育也是教育的一种形式,承担着非程序性的作用,所以,在博物馆社会教育过程中正确运用教育学的相关理念,可以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
一、利用教育发展趋势确立博物馆社会教育的地位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教育首先突破了工业经济时代的传统教育模式。传统教育模式主要是由一个个相对独立的教育阶段组成的系统,这些阶段虽然相互连接,但各个阶段自成体系,有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到高等教育步步攀升,而这些阶段性的教育大部分都是由学校教育来承担。当某一阶段毕业或进入下一阶段就意味着一个人某一时期学习的结束。然而,在今天看来,这种以阶段性为特征的一次性教育观念必然受到强有力的挑战,因为这种教育对于人的一生来说是很有限的一段时间,相应地只是一种很有限的教育。同时,这段时间的教育也只是一种基础教育,如果人们只接受这一段教育,就难以适应社会变革和竞争的需要,也无法满足不变革和创新的教育要求。因此一种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和有利于实施教育创新的新制度―终身教育便迅速发展起来。这一新的教育制度超越了原来学校教育在受教育时间上的限制,也超越了教育只在学校进行的空间上的限制,使教育成为一种既没有时间的约束,又不受空间限制的社会性的大教育制度。
各种知识的普及以及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要求推行终身教育和全民教育。终身教育和全民教育是从时、空两个方面对教育的扩充和延伸。而一般教育,教材总是有其局限性和滞后性。如何满足不同教育受众在不同时期的不同需求,需要教学双方的参与。博物馆作为全民教育中非正规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终身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学校教育与博物馆社会教育都是终身教育的一种形式,但是两者又有所不同。博物馆教育比起普通学校教育有明显的灵活性,它提供的教育方式往往难以在学校里简单的复制。以实物为基础是博物馆社会教育的基本特征,博物馆的社会教育正是建立在运用陈列、展览或实物、模型、标本、图片、资料的基础之上的教育活动,具有强烈的说服力和震撼力。而以人类文明和大自然的科考见证为基础,博物馆教育功能的重点已经从传统教育向休闲式的教育转变。国际博物馆协会曾提出“以多管齐下的方式来强化寓教于乐的目的,对大众展示具有文化价值的对象与标本。”观众来到博物馆不完全是为了参观展品、扩充知识,也在其间随意的寻找一种恬静、安慰。人们通常会与家人、朋友或同学结伴来到博物馆参观或活动,这种由年龄、经历、知识背景各异的个体所组成的人群,通过参观或其它活动中的相互讨论、联合动手制作或实验,充分完成“协作”、“会话”等学习环节,“教”和“学”的位置不断反复地互换。其次,在博物馆里,所有的主题和实物允许人们自由地选择,他们可以根据各自的经验、兴趣取舍地进行学习,这就是所谓在博物馆建筑里用脚去“浏览”。这种相对自由的学习方式要求学习者选择属于自己的学习方式。再次,一般的参观访问者虽然在博物馆逗留的时间有限,但这并不影响博物馆教育功能的发挥,因为他们可以反复再来,多次重复地进行学习;人们在博物馆也无需担心考试不及格,不像学校学习那样容易产生心理负担。
总之,教育是人类所创造的文明得以延续和发展的基本途径。博物馆社会教育是人类终身教育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实现形式,是公众“自我完善”的组成部分。各类博物馆是人类实现“自我完善”,进行终身教育的理想场所。深刻理解博物馆社会教育的定位对于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社会教育的功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利用教育学主客体观正确定位博物馆社会教育的对象
运用教育主客体观,首先我们应了解什么是教育过程的主体,什么是教育过程的客体,进而正确确立博物馆社会教育的主体和客体。主体在哲学和其他领域有不同的含义,一般观点认为,主体是与客体相对的一个哲学概念,属于认识论领域,即主体是认识与实践活动的承担者、体现者――人。而从教育的角度探讨“主体”的含义,必然限定在认识论领域,即指有社会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这时的主体是一个实体、一个载体,是认识与实践活动的承担者、体现者,这种实体有其基本的特性即能动作用,这里主要是用来突出与其对象客体的主从关系。客体是什么呢?它是指被主体对象化了的人或物,因此,客观世界(包括人)成了主体认识对象,它就是认识的客体;成了主体实践的对象,它就是实践的客体。主客体关系就是在动态过程(认识过程和实践过程)中产生的,而且随着这一过程的结束,主客体关系也就随之结束。
教学过程的主客体,实际上指的是教师和学生,而关于他们的主客体观又有以下几种说法:(1)教师主体、学生客体论;(2)学生主体、教师客体论;(3)师生双主体论。
在博物馆社会教育中,博物馆社会教育参人员与博物馆受众是最为重要的两个因素,他们互为存在的条件,均为教育活动的承担者。至于他们谁是教育的主体,大家看法不一。在人们通常习惯的观念中,认为博物馆教育人员是博物馆教育活动的主体。这一观点,明确地指出博物馆教育活动中受众是教育活动的对象,也就是教育过程的客体,而博物馆教育人员则以自身的活动来引发受众身心的发展和变化,起到了教育过程的主导作用,也就成为了这一教育过程的主体。这种观点有其缺点,受众在教育活动中的主观意识减弱,成为一个被动的接受机器。实际上教育是相互的,受众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到博物馆教育人员,况且没有受众的主动探求、吸收,教育过程的进行几乎是不可能的。
著名的教育学家杜威曾严厉批评以往过分强调教师的主体地位,忽视儿童的兴趣与主动性的现象。他提出以学生为中心,将重心从教师的身上转移到学生身上,以学生为教育主体。在博物馆教育活动中,可借鉴杜威的观点,使博物馆教育人员从一个向导和指挥者变为一个观察者与帮手,但博物馆教育人员有不能完全抵消自己的主体性,在博物馆的社会教育过程中,博物馆教育人员要具备良好的主体意识,要认识到受众是学习的主体而不是被动的接受的容器。如果把博物馆受众当做客体来认识,就永远不可能把受众当做主体来形成。要把受众当做认识和实践的主体,如果不把受众放在主体地位,就不能激起受众主动参与博物馆教育活动的热情,也不利于受众创造性地思考问题。其次,要不断提高博物馆教育人员自身的主体能力、交往能力、自我完善能力等。再次,还要注重情感投入,博物馆教育工作人员要热爱教育工作,使受众的情感发生积极的变化,同时控制好教育节奏,用“心”去教。赫托修斯曾说:“你自己先要笑,才能引起别人笑。同样,你自己得先哭,才能在别人脸上引起哭的效应。”所以,博物馆教育工作者只有用之以情,才能激起受众的情感体验,真正做到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了解,了解受众丰富的内心世界。引导受众主体意识、主体能力的发展和完善,形成受众的主体性品质,以达到教育目的。
在博物馆的社会教育过程中,观众就是受众,是主体,是社会教育的对象;但是博物馆教育工作人员又不能完全丧失主体地位,正确定位博物馆社会教育的主客体和博物馆社会教育的对象,采取相应的讲解方式和教育手段,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
三、借鉴教育学的教育学策略完善博物馆社会教育方式
什么是教学策略(teaching strategy)呢?教学研究领域对教学策略的定义很多,下面是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而采取的相对系统的行为;(2)为完成特定目标所涉及的指示性教学技术;(3)“策略”一词是指大规模军事行动的计划和指挥。从更一般的意义讲,策略是为达到某种目的使用的手段或方法。在教育学中,这个词一直与“方法”、“步骤”同义。“策略”还用来指教学活动的顺序排列和师生间持续的有实在内容的交流,用来表示为达到某种预测效果所采取的教学行为。
教学策略在教学实践中,往往表现为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技能的实施过程,教学方法这一概念侧重在指教学过程的横向结构,指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以及教材等教学构成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稳定的组合方式,它的实质就是具体处理教与学的关系问题。教学策略给博物馆社会教育以启发,博物馆的教学方式实际上指的就是博物馆教育工作者的引导、教育和受众对知识的接受。其实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和学校的教育有很多的共性,因此,教学策略应用到博物馆社会教育中非常合适。况且,教学策略具有很大的创造性特征,具有直觉创造,灵活实施的特征。教学策略应用博物馆的社会教育中实际上也是博物馆社会教育工作者智慧和教学艺术的充分体现。
从教学策略的类型来看待博物馆社会教育方式。教学策略的分类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人们提出了不同的分类标准和分类方法,笔者更偏向美国教学设计专家梅里尔(M.D.Merrill)的以中心分类因素为依据的分类方法。
(一)内容型策略
以教学内容为中心的一类策略,强调如何有效地提供学习内容。在博物馆社会教育中,博物馆社会教育内容主要体现在教育活动上面,教育活动的整体内容规划和设计要依托博物馆馆的基本陈列或原创性展览,深度挖掘馆内藏品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以及隐藏在这些文物背后的故事,找到知识点与趣味点,根据不同年龄观众的心理特点和行为特点,策划同一主题下不同层次、不同系列、不同形式和角度的面向不同观众的活动。将一件或一个类型或一个系列的藏品做深、做透,将展览的主题思想或者某个章节或者某个展厅做精,做强,做大,而非浅尝辄止,才能策划出最独具眼光、最有效果的教育活动。
(二)形式型策略
以教学组织形式为中心的一类策略,如集体教学、个别学习、小班教学等,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而选择不同的组织形式。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如展厅讲解、讲座、沙龙、夏(冬)令营、展览专题活动、节日民俗活动等等。而随着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博物馆的宣传及教育工作也走出了博物馆大门,走入到了老百姓的身边。创新宣传推广形式,以传统宣传手段与新兴宣传载体,双管齐下,开辟更广阔的宣传空间;一方面继续巩固传统的宣传手段,通过电视、平面媒体等传统渠道向社会公众宣传介绍博物馆文化。另一方面高度重视新媒体的运用,加强与社会媒体的合作,积极开拓宣传新模式。
(三)方法型策略
如教学方法、教学技能、教学模式的选择和灵活运用。其中、教学方法无疑是最基本和最为关键的。如笔者所在广东省博物馆所组织的“东张西望―海帆留踪系列教育活动”中,组织者利用多种教学方法组织教育活动,这其中就包含了“小小外销商”、“重返十三行―立体真人Show”、“我是陶瓷修复师”、“海底探密”以及“历史剧创作表演大赛”五个紧密联系而又各具特色的活动,将本馆的外销历史生动、有趣而又深入地展现了出来。
化工博物馆社会实践总结范文第5篇
30年前,在世界旅游业的排位中,中国位列40位之后;30年后,中国在世界旅游业中跃居第4位。30年前,在旅游者的心目中,黔东南乃至贵州的吸引力极其微弱;30年后的今天,黔东南接待国内外旅游者的年总人数已近千万。
大众化休闲旅游时代的来临,为黔东南发展体验生态博物馆的“原生态”之旅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机遇。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要求,又为黔东南选择以生态博物馆建设推动乡村旅游指明了符合实际的发展方向。
原始文明时代,人们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敬畏和顺从自然;工业文明时代,人们很大程度上是征服和破坏自然,三百年间,消耗了地球上绝大部分不可再生资源。严峻的客观现实,使选择以和谐发展为核心的生态文明模式成为全球共识。建设生态文明的适时提出,正是顺应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潮流,更是人类发展之必然。
走生态文明之路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黔东南这样“富饶而贫困”的地区而言,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更是利用比较优势、发挥后发优势的理性选择。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当黔东南乡村旅游从无到有、形成产业之时,当其核心与灵魂――原生态民族文化因旅游而实现保护与开发并重的近期目标之时,我们看到,发展,是黔东南依托生态文明的乡村旅游从无到有、日渐强大的根本原因。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当黔东南近百万农村人口已因乡村旅游发展而走上致富路时,我们看到,依托原生态民族文化的生态博物馆模式发展乡村旅游,为当地农村各族群众提供了一条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现实路径。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当黔东南各地从一度争先恐后的建“工业强县”、争相伐木的“木头经济”和“大资源、小产业”的现实路径中困顿、回望,进而扬弃时,当全州森林覆盖率从二十多年前26.7%的历史最低点修复到如今的62.78%时,当黔东南的苗侗歌舞、服饰、建筑等文化遗产一次次震惊世人时,工业化进程的实践教训提醒黔东南,黔东南最大的比较优势是良好的自然生态和丰富的民族原生态文化。黔东南的发展需要在自然生态与民族原生态文化的契合点上找到支柱产业――生态旅游业;黔东南旅游的核心――民族乡村需要统一的品牌引领推介;黔东南丰富的旅游资源需要统筹兼顾、整合。
近年来的实践证明,黔东南的“旅游活州”战略,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新亮点,成为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鲜活实例。
以生态博物馆模式推进乡村旅游,对黔东南这样“富饶而贫困”的地区而言,是一项立足实际的探索之举。
以生态博物馆模式推进乡村旅游,对黔东南这样“富饶而贫困”的地区而言,是一项立足实际的探索之举。
黔东南之富在于自然生态优势与民族原生态文化的丰富性与唯一性,黔东南之贫在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种种主客观欠缺。
黔东南群众具有传统的生态文明意识。
早在农耕文明时期,黔东南各族先民在漫长的实践中,已经总结出相当多的生态经验。例如侗族人民长期以来通过人工手段改变河道、挖掘鱼塘,筑坝构建浅水沼泽,在半山区狭窄河谷盆地再造出准河网坝区次生生态系统,将降水截留在高海拔区位。这一生态智慧,对如今解决中国南方淡水资源均衡分布和低成本解决中国南方生态安全有相当启示意义。又如苗、侗、汉族杂居的林业大县锦屏民间发现的10万件清代林契,其所记载的当地及清水江流域邻县栽杉造林、间伐轮种、山田互补、粮林间作的生产方式,对实施退耕还林有重要的借鉴和启迪作用,有专家将其誉为“中国古代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样板”。
二十多年来,当黔东南森林覆盖率从历史最低点历经生态修复跃居全省之首、两倍于瑞士时,四百四十余万黔东南人为这来之不易的成果付出了艰辛,也深刻体会到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立州”之路,是顺应发展潮流的正确选择,也是对优秀民族文化传统的继承与发扬。
自然生态的保护与民族原生态文化的传承,都有赖于数以百万计的当地各族农村群众。黔东南绝大多数民族文化遗产的传承具有群体性。改革开放以来,当一批又一批各族农民离开乡土、进城务工,黔东南乡村的相当数量民族文化遗产也曾面临传承人缺失之忧。乡村旅游在黔东南兴起,为各族群众提供了群体性参与文化传承获取经济利益实现脱贫致富的现实途径,将民族社区(村寨)建设为生态博物馆的乡村旅游推进模式,又使“由原住民在原地保护传统文化”的生态博物馆承担起文化保育的重任,从而解决了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乏人的难题,同时以传统文化的经济价值帮助农民增收、致富,进而唤起他们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成为传承本民族传统文化更积极的“真正主人”。
以生态博物馆模式推进乡村旅游,有利于黔东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以生态博物馆建设保护多元文化遗产,在中国是一项新兴之举。在此基础上产生的黔东南体验生态博物馆模式的乡村旅游,是生态博物馆理论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时代产物。
就其现实效果而言,以生态博物馆模式推进乡村旅游,有利于保护、利用原生态民族文化优势资源,发挥其应有的经济价值。同时,作为黔东南“旅游活州”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生态博物馆建设有利于优化全州产业布局、调整结构,建立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旅游产业体系。
众所周知,在全球化的浪潮之下,黔东南面临的生态、文化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在理论与实践层面都引起了众多有识之士的关注。如何将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如何在保护的前提下利用优势资源,如何优化区域经济、产业布局,如何找准与国家发展战略的最佳结合点,这一系列问题与课题,正是黔东南谋求的走生态文明崛起之路的题中应有之义,而乡村旅游,正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世界旅游组织对黔东南乡村旅游建设成果的高度评价和近年来持续“升温”的市场反响来看,黔东南以生态博物馆建设为“推手”的乡村旅游,对具有生态优势和少数民族文化文化优势的其他地区,也具有借鉴意义。
上一篇:化工厂安全总结{精选5篇}
下一篇:化工单元操作实训总结{精选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