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计14063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57分钟。
一、制订“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加大人才引进和开发力度
1、放眼外地市场,形成人才补给网络。一是摸清需求,外出招聘。今年,我们根据需求,有针对性地引进人才。先后组织60余家企业赴*、*召开大型人才招聘会,组织40多家企业参加省和*市举办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洽谈会,组织6家重点企业参加上海高层次人才招聘会。除了继续引进高层次人才外,更多地引进操作能力强的实用型人才。今年,我市共引进各类人才1387人,其中高级人才141人。据*市人才资源库数据显示,今年底我市人才总量为64238人,达到*市优秀考核标准。二是量体裁衣,“订单”培养。即根据企业提供的稀缺人才的需求,联系有关院校,直接配送人才。今年我市建成了培训基地,“订单”学生统一在培训中心接受就业上岗前的培训。咸宁机电工程学院39名学生和黄冈职业技术学院45名学生经过培训已进入钱江摩托就业。“订单”培养针对性强,灵活性大,最大限度地满足了我市企业各类紧缺实用人才的需求。
2、强化公共服务,搭建人才供需平台。一是依托市场,扩大现场交流。今年,市人才交流中心大厅重新装修,扩增了十几个摊位,格局更符合市场的要求。每周一次的人才集市从不间断。用人单位有了“要人才,找市场”的意识,大中专毕业生也有了“找工作,到市场”的概念。今年,该中心共举办人才集市52次,用人单位进场设摊达3776家次,共提供岗位18880个。由于经常性举办人才集市,企业人才紧缺的矛盾得到缓解,也为本市籍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提供了多种选择。二是畅通渠道,开辟网上交流。我们充分利用网络便捷性、广泛性、随意性的特点,建立和完善*人才网,让人才供需双方共享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截止年底,网站新增会员40家,个人会员注册达4.07万人,访问量已突破86.1万人次,比去年翻了一番。今年,我市首度实现毕业生档案网上自助查询。毕业生通过网站查询,确定档案寄达后,可一次性办理人事相关手续。*人才网不仅成为宣传人才政策、人才信息的窗口,而且成为与人才集市同等功效的人才交流平台。
3、整合人才资源,优化人才吸纳环境。一是加强对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培训。组织规模企业经营者和管理者参加人力资本理论培训,请专家讲课,或送到外地企业挂钩见习,或参加各种人才招聘活动,使他们逐渐转变观念,主动寻求和接纳人才。二是设立人才联络站。今年,我们在四川万州设立了人才联络站,以万州作为吸纳人才的一个点,向中部和西南部省份辐射。联络站负责搜集中西部的人才供给信息,根据我市企业人才需求代为招聘和输送。该站的设立有助于加强东西部人才交流机构的对接和双方的交流合作,为我市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三是制定《*市“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为保证“十一五”期间我市人才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我们委托省公共行政与人才人事科研所制定了《*市“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此《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重点工作以及主要措施,为我市今后一个时期内人才工作指明了方向。从明年开始,我们要按照《规划》要求组织实施。四是以启动人才公寓建设为突破口修订人才政策。20*年,我市曾出台了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的若干规定,特别是为吸引人才而规定了相应的优惠待遇,但在实际操作中很难落实,造成来*创业的人才留不住,用人单位反响强烈。根据瑞安、永嘉等市县的做法,我们积极向市政府建议,建造人才公寓,以吸引人才来*,进而愿意留在*,为我市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目前,我们已向市政府提交了要求建造人才公寓的可行性报告。
二、学习贯彻《公务员法》,推进公务员队伍建设
4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三十五号公布了《公务员法》,自20*年1月1日起施行。我们认真组织学习和宣传,为贯彻实施该法作好准备。并继续加强机关公务员队伍建设,优化结构,增强公务员队伍活力。
1、进一步完善“凡进必考”的人事考录制度。根据本市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队伍建设的需要,建立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正常的补员制度。以“公开、公平、竞争、择优”原则为前提,进一步完善人事考录制度。今年,我们组织考试录用国家公务员85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2*人。在考录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公开、公平、竞争、择优”原则,实施“阳光操作”,从制定招考简章到报名、考试、体检、考核每个环节都规范运作,严格把关,最大限度提高整个招考过程和各个环节的透明度,赢得了社会的共识。
继续实行市级机关和事业单位进人公开选调制度。为解决市级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紧缺问题,我们会同市委组织部,通过考试公开选调市级机关公务员13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5人。
2、重视加强公务员队伍管理。为提高公务员公共服务效能,我们加大了公务员考核力度。2004年度的公务员考核工作,以机关效能建设为重点,以规范公共服务行为为切入点,把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作为衡量公务员工作的标准,把德、能、勤、绩作为考核的主要内容。在重点考核工作实绩的同时,强化对公务员思想政治素质、工作作风和廉洁自律等情况的考核。规范考核程序,重点抓好优秀等次比例和不称职等次的确定。通过考核,全市公务员被定为优秀公务员的有315人,称职公务员2677人,基本称职公务员7人,不称职公务员2人,不定等次10人。
为了提高公务员自身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根据*市委组织部和*市人事局的统一部署,今年在全市机关公务员中开展《公务员政务礼仪与规范》、《公务员能力建设》和《公务员法》培训。整个培训工作由新成立的市人事劳动培训考试中心组织开展,专门聘请给*市级机关公务员授课的两位老师讲课,至现在,已培训3*2人次,考试2166人次。
我们还办理了公务员非领导职务任职审批13人,离岗退养24人,转任22人,公安高专毕业生录用6人,招选聘干部录用2人,解聘1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调动48人。
3、认真做好军转干部安置工作。今年是全军裁员22万人的第二年。*市分配给我市军转干部安置任务32名,其中团干5名,营职干部7名,连排职干部7名,技术干部13名,随调家属12名。为了圆满完成安置任务,根据《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暂行办法》规定以及*市军转干部安置会议精神,今年,我市仍采取指令性计划指导下的考试与考核相结合,统一组织,公开、公平、竞争、择优选用的安置办法。通过考试和考核,32名军转干部安排在行政机关30人,事业单位2人。其中5名团干统一分配安排在市卫生局等部门担任局党组成员和副局长职务。
三、加强机构编制管理,巩固机构改革成果
1、认真实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探索事业单位改革新路子。一是为切实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加强和改进文化市场管理,巩固宣传思想文化阵地,根据《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委宣传部、省编办、省财政厅、省文化厅、省广电局、省新闻出版局、省政府法制办关于建立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浙委办发[2004]45号)精神,组织实施了*市文化广电体制改革,建立了*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大队。二是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要求,为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调整和完善政府机构设置,改进管理方式,提高行政效率,逐步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根据《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浙江省深化完善市县政府机构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浙委办[2004]53号)精神,认真组织实施经*市委和*市人民政府批准的《*市深化完善政府机构改革方案》。三是根据省编办《转发中央编办关于严格控制乡镇机构和人员编制的通知》(浙编办[20*]17号)要求,对乡镇机构和人员编制进行了认真的调查,摸清了底数。四是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加强农业科技服务工作的通知》、《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畜牧兽医体系改革切实加强动物防疫工作的通知》精神,会同市农林局对全市镇(街道)下属涉农机构人员编制进行了测算,待上级明确改革后即可组织实施。
2、切实加强机构编制的控制与管理。为巩固机构改革成果,防止机构编制的反弹、膨胀,我们一是确立了从严控制、严防反弹的思想。强化机构编制意识,自觉执行机构编制纪律,严格按规定办事。除上级有明确要求外,不再审批各部门有关增加机构和行政编制的请示报告,职能调整和任务增加的部门,所需编制也要通过转变职能、调整机构和提高工作效率的途径解决;财政补贴的事业单位原则上不再扩大机构编制;对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的机构编制,也要从严掌握,做到总量控制。二是维护机构改革方案和“三定”规定的权威性和严肃性。重申经上级党委、政府批准的机构改革方案和同级党委、政府批准的部门“三定”规定具有法律效力,必须严格执行,不得擅自调整变动。三是加强机构编制的集中统一管理。严格实行机构编制管理的“三个一”制度,即凡属机构编制事宜由机构编制部门一家承办,主管机构编制的领导一支笔审批,机构编制部门一家行文。严肃认真对待机构编制审批工作,坚决按规定程序办事,杜绝政出多门、越权乱批机构编制的违规行为的发生。我市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多次受到省编办、*市编办的表扬和肯定。
3、建立规范的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制度。市编办把建立规范的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制度作为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的重点工作来抓。在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中,我们注意把好三关:一是把好法人条件审核关。按照资产、从业人员、场所、依法成立等条件严格审核,对不符合要求的,一律不予法人登记。二是把好年检关。加大力度,对已办理法人登记的事业单位全面进行年检,共年检事业单位182家,年检率为94%。年检时对事业单位资产、业务范围、人员等进行认真的审查,对合格的继续确认其法人资格,不合格的依法取消其法人资格。三是对新设立事业单位进行跟踪督办,符合一个登记一个。今年全年新登记事业单位43家,办理事业单位法人变更45家。
四、进行专技职称评审改革,实行专技职务评聘分离
今年,为加强我市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我们继续进行专业技术职称评审改革,全面推行专业技术资格社会评价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分离。按照市政府下发的《关于开展专业技术资格社会评价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分开工作的通知》要求,在组建市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评价中心的基础上,根据社会化评审要求,做好各评委会与主管部门的脱钩工作,实现职称评审的平稳过渡。从本市的实际出发,组建各类中初级评委专家库14个,其中中评委专家库7个。积极宣传和引导企事业单位推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分开制度,到目前为止,除教育系统外,全市企事业单位均已推行评聘分开制度,并逐步实行专业技术人员竞聘上岗。专业技术资格与职务评聘分开,打破了专技人员因单位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例和岗位限制而无法晋升的僵局,根据专技人员的水平、能力、业绩,采取考评结合的方法创造性地进行专业技术资格评价,为我市人才总量的增加和人才档次的提升作出了努力,并受到上级和社会的一致好评。一年来,共审查委托上级评审中高级专业技术资格182人,其中高级147人,中级35人;评审中级职称594人,初级职称49人;审查大中专毕业生初级资格543人。
为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基本素质和创造能力,根据*市人事培训教育工作会议要求,今年,在全市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中进行《专业技术人员权益保护》和《专业技术人员基本素质与能力》两门公共课培训和考试,由市人事劳动培训考试中心负责实施。全年共组织培训3157人次,参加考试2879人次。另外,做好各类执业资格和专业技术资格报名考试及资格审查工作,共计35类,6261人。根据*市人事局安排组织*市“211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籍培养人员赴北京大学参加培训。
五、关心干部职工切身利益,认真做好工资福利工作
工资福利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强、牵涉面广、关系到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离退休人员切身利益的工作。我们认真执行上级政策文件,以极其负责的态度认真、细致做好工资福利工作。今年,共办理机关工作人员正常晋升工资档次3165人,级别、职务变动晋升工资1400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正常晋升工资档次11758人,职务变动晋升工资1275人。兑现机关工作人员一个月奖金3559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一个月奖金1894人。办理行政机关工作人员退休手续59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手续125人;机关企事业单位退休干部住房困难补助159人;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包括离退休人员)病故手续23人。办理市以下基层农林水一线科技人员浮动一档职务工资85人,浮动转固定99人;行政机关离退休人员正常增加离退休费782人,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增加离退休费4596人。每月核定市财政统发工资10000多人。春节前组织慰问老干部和住院干部职工200多人。9月份,配合市财政局对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各种津补贴发放进行清理。组织市级机关和镇、街道机关公务员、部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机关退休人员进行身体健康检查,在职人员参加体检2629人,退休人员参加体检1071人。此次体检,在时间、地点、项目和经费标准上进行了改革,充分体现人性化,并引入竞争机制,参检人员普遍感到较为满意。
传达贯彻省人事厅、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浙人军[20*]77号文件精神,切实做好企业军转干部解困和维稳工作。由市府办牵头召开企业退休军转干部主管部门领导会议,传达贯彻省和*市会议精神,部署了对全市企业退休军转干部生活补贴和门诊医疗补助的发放工作。为了及时准确发放补贴,市军转办查阅了323名企业退休军转干部的档案,摸清了每个企业退休军转干部转业时所在部队的任职情况,然后对部门上报的材料逐一进行审核,再由市社保中心统一发放到人。并根据要求建立了全市企业军转干部数据库,在库共有379名企业军转干部。对每个企业军转干部的121项数据进行了采集,做到认真细致,确保各项数据完整准确。
根据上级要求,企业退休人员管理职能于7月份移交我局承担。我局接管企业退休人员管理工作后,调整了市企业退休人员管委会办公室组成人员,并配备专职人员,着手开展全市企业退休人员的管理、服务、教育和协调等工作。已组织近6000人参加的九九重阳节登山活动,还组织1300名企业退休干部参加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报告会及身体健康检查。
六、开发就业再就业岗位,做好就业再就业服务
我们按照“立足经济发展,注重岗位开发,坚持市场导向,完善服务体系”的工作思路,继续推进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一年来,全市城镇新增就业岗位7560个,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3572名,其中就业困难人员1167名,组织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1820人,创业培训28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7%。全面完成*市局下达的就业再就业工作目标任务。
一是召开推介会,为下岗失业人员和被征地人员就业再就业创造条件。今年3月和10月,两次召开全市就业再就业推介会,组织参加招聘的企业和用人单位213家,提供就业岗位5466个,其中普通工岗位3*8个,大大方便了再就业困难人员。推介会上前来应聘的有1449人,达成意向的有710人。
二是宣传落实再就业政策,鼓励企业吸纳下岗失业人员。对自主创业的下岗失业人员,我们积极与有关部门联系按照规定给予扶持和政策优惠。一年来,发放《再就业优惠证》88本,发放被征地农民就业保障证书》955本,为28名符合条件的下岗失业职工减免税费6.5万元。
三是采取各种培训方式,提高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能力。今年市就业管理服务处通过联合办班和企业自培等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为全市1820名下岗失业人员进行了再就业培训,培训专业有计算机硬件维修、计算机系统操作、车工、钳工、市场营销等。另外,为280名下岗失业人员进行创业培训,帮助有开业条件的下岗失业人员提高创业能力。
四是采取措施应对高技能人才和民工短缺。作为劳务输入大市,我市今年进劳动力市场求职的外来民工明显减少,用人单位普遍反映招不到满意的职工,特别是技术工和熟练工。针对出现的“民工荒”,我局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参加省、*市组织的招聘会,与内地有关省市联系,引进高技能人才和民工。4月份,我市组织30家企业赴沈阳招聘高技能人才。与江西、湖北、河南等省劳动部门取得联系,已建立10个劳务输送基地,并签订了劳务输送协议书。根据我市企业用工的实际要求和条件,有针对性地输送民工。另外,今年*市下达我市提供南北协作就业指标1200个,我市推荐就业岗位1567个,其中普通工岗位836个,最后落实就业人数2479名,其中三门1208人,仙居725人,天台243人,黄岩西部3*人。
七、开展城乡统筹就业试点,建立市场导向就业机制
一是继续推进城乡统筹就业试点工作。根据市政府《关于开展城乡统筹就业试点工作的通知》(温政发[20*]129号)精神,按照浙江省城乡统筹就业试点工作标准(试行)要求,在上两年开展工作的基础上,今年继续推进此项工作。一是城乡统一的就业政策初步形成;二是劳动力市场网络延伸到了乡镇;三是基层管理服务平台建设取得进展;四是城乡劳动者培训制度得到完善;五是劳动关系法制化进一步加强;六是制定“十一五”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规划,指导城乡统筹就业工作。经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检查评估,认为我市较好地完成了试点工作的基本任务。
二是努力搞好劳动力市场建设。根据我市城乡统筹就业试点工作要求和全市劳动力市场建设规划,今年我局继续重视镇、街道劳动力市场建设,抓好市劳动力中心市场续评全省三星级文明规范市场工作。大溪镇、石塘镇职业介绍中心和横峰、泽国、新河等镇、街道劳动力市场的建立,进一步完善了我市以市劳动力中心市场为龙头,镇、街道劳动力市场为支柱,民办职业介绍机构为辅助的劳动力市场网络体系。今年全市进劳动力市场求职登记65434人,介绍成功43659人。各劳动力市场和职业介绍所为劳动者求职和用人单位招工提供了就地就近、快捷便利的服务,为我市的就业再就业工作和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
三是清理整顿职业中介机构,规范职业中介行为。按照《浙江省劳动力市场管理条例》规定,今年初我局对全市86家职业介绍机构进行了年度审验,着重审验职业介绍机构应当具备的条件和允许经营的业务范围。另外,针对我市外来务工者多、职业中介机构多和在职业介绍活动中存在问题多的状况,我局会同市工商局对全市职业介绍机构进行了二次专项清理整顿,重点检查解决职业中介机构在职业介绍活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在清理整顿中,我们将教育、规范、处罚贯穿于整个过程,对非法进行职业介绍活动和有违规行为的职业介绍所进行批评教育或依法处理。通过清理整顿,规范了劳动力市场秩序,维护了求职者的合法权益,促进了社会稳定。
八、加大社保扩覆力度,发挥社会保障功能
1、巩固养老保险扩覆基本全覆盖成果。经过02至04三年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市通过了省政府组织的养老保险基本全覆盖的检查验收。今年的任务主要是巩固前三年取得的成果。*市政府给我市下达了养老保险参保11.55万人和征缴基金2.16亿元的指标。我们一是召开会议部署任务,签订责任状,继续列入镇、街道年度目标考核;二是适当调整扩覆政策,下发温政发[20*]81号《关于调整养老扩覆“前补后延”等有关政策的通知》;三是开展以《浙江省基本养老保险条例》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险政策宣传活动;四是为各镇、街道劳保所人员进行政策和业务培训;五是利用简报和召开社保扩覆座谈会等及时通报扩覆进展情况;六是下到各镇、街道督促、检查和指导。通过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保证了养老保险扩覆工作顺利进行。止年底,全市养老保险参保总数达到115588人,全年共征缴养老保险费2.16亿元,财政补贴2100万元,支出基金1.3474亿元,积余基金4.4843亿元,基金征缴率为92%。我们加强养老基金的管理,确保养老基金的完整和安全,提高职工个人帐户透明度,及时调整和发放企业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继续做好养老金按时足额社会化发放。
2、稳步推进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今年,我们以稳定为指导思想,稳步推进我市基本医疗保险改革,继续实施《*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暂行规定》,完善基本医疗保险配套政策体系。调整了部分诊疗项目费用报销的政策规定,实行企业退休人员个人帐户金额直接划入的办法。根据《浙江省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考核暂行办法》,组织财政、卫生、药监、发展计划等部门,对市内12家定点医疗机构的基本医疗保险管理情况进行考核。至12月底,完成了*市下达的基本医疗保险参保指标,全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职工总数达到58083人,全年基本医疗保险费收入6851.9万元,基金收缴率为98%。
3、积极探索工伤保险改革新思路。我们利用《工伤保险条例》实施之机,狠抓了工伤保险扩覆工作。一抓宣传,在全市营造良好的工伤保险参保氛围;二抓培训,提高经办人员的业务素质;三抓进度,形成互相比较,争先完成的态势;四是提供方便快捷服务,增强企业参保吸引力。为方便企业参保,各镇、街道劳保所都采取了便民服务措施,代办各项手续。我局社保科在规定时限内给参保职工作出工伤认定,市社保中心也对参保的工伤职工及时发放医疗费、伤残补助金等。截止12月底,全市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55132人,完成*市下达的工伤保险扩覆任务。全年共认定工伤2200起,组织职工劳动能力鉴定552人。全年工伤保险费收入6183.4万元,征缴率为96%。全市生育保险参保人数为15757人,生育保险费收入151.7万元,征缴率为98%。
4、继续做好失业保险扩覆和基金征缴工作。今年是《浙江省失业保险条例》颁布实施的第二年。为贯彻落实《条例》,确保失业保险扩覆和基金征缴任务的完成,一是加强宣传。利用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体和宣传手册进行失业保险扩覆宣传,并开展咨询活动。对镇、街道劳保所人员、企业主和职工进行失业保险业务培训和政策宣讲。二是落实指标。根据*市下达的任务,结合我市实际,将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和基金征缴数分解到16个镇、街道,列入年度考核工作目标。三是按时足额发放失业保险金。根据《条例》要求,在规范失业保险金申领发放程序的同时,缩短申领审核时间,尽量当场审核办理,方便失业职工申领。止年底,全市失业保险参保总数为64208人,征缴失业保险费1463.84万元,基金支出709.85万元,累计结余3385.99万元。全年为859名失业职工办理了失业登记手续,为1389名失业职工发放失业保险金170.78万元,为农民合同制职工发放一次性生活补助439.17万元。
5、重视完善被征地人员基本养老保障制度。今年,我们针对《*市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障暂行办法》实施以来所反映出的问题和政策制订上所存在的纰漏,有目的地进行调查研究,及时查漏补缺,修订完善。9月份提出了补充意见,提交市被征地人员基本养老保障工作领导小组讨论后通过。补充意见对《暂行办法》规定的参保对象的界定、保障关系的衔接及其他方面都作了详尽的补充规定,使原办法更趋规范和合理。全市13个镇、街道的120个村已开展此项工作。目前,全市共有11631位被征地人员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障,缴纳保障费16502万元,基金积累达20244万元,7880位被征地人员开始享受基本养老保障待遇,累计发放养老保障金2279.67万元。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在整顿规范中稳妥推进,健康发展。参保总数达到41.54万人,基金结余达到8228万元。严格基金管理,防范基金风险,将农保基金全部纳入安全渠道运行,确保基金安全增值。做好档案、财务等基础性工作、个人帐户清理核对工作和续保工作,提高规范化管理水平,以管理促发展,保持政策和业务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九、依法调处劳动争议,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由于我市非公企业多,外来务工人员多,劳动法制意识淡薄,劳动管理不规范,造成劳资纠纷日趋增多。我们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劳动争议预防和处理的新路子。
一是加强基层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建设,努力将矛盾化解在基层。为方便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就近、就地、就快”解决劳动争议,将矛盾化解在基层,我们在建立镇、街道劳动关系协调委员会的基础上,尝试在部分镇、街道设立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派出庭,至现在,泽国、太平、新河和箬横已设立派出庭。对一些数额较大的劳动争议案件通过派出庭制作仲裁调解书得以结案,维护了处理结果的准确性和权威性。新河镇还整合各方力量,探索构建集司法、信访、警务和劳动仲裁于一体的联动调处机制,加大了劳动争议处理力度。今年,各镇、街道劳动关系协调委共受理各类劳动争议案件3232件,其中工伤补偿争议557件,劳动报酬争议2662件,其他争议13件,已调处2935件,为劳动者挽回经济损失1327.1万元,保护了广大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各派出庭共处理劳动争议案件37件,其中工伤补偿36件,劳动报酬1件,全部调解结案,为劳动者挽回经济损失68.66万元。
二是加大市本级仲裁委办案力度,维护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按照“多办案、快办案、办好案”的要求,市本级仲裁委积极受处劳动争议案件。今年共受理案件271件,其中派出庭受理案件37件,作出不予受理15件,处理上一年余案11件,合计297件。在今年立案的271件案件中,工伤补偿181件,劳动报酬70件,劳动合同13件,养老保险5件,其他争议2件。已审结264件,结案率为97.42%。通过审理为劳动者挽回经济损失530.86万元,为用人单位挽回经济损失1.44万元。在案件审理中,我们做到认真查明事实,准确运用法律,在此基础上,还通过举证责任的分配来引导用人单位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劳动管理制度,落实各种劳动和社会保障政策规定。由于成绩显著,今年我市仲裁委被推荐为全省劳动争议仲裁工作先进单位。
三是重视提高劳动争议处理工作人员业务水平,为当事人提供优质服务。在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和开展创优质服务科室、窗口活动中,市劳动仲裁院工作人员做到规范和公开办案程序,对申诉人提出的仲裁申请及时审查,可以当场立案的及时给予立案,尽量不使当事人跑两趟。对当事人提供的证据材料及时送达对方。仲裁裁决书详细说明裁决理由和适用法律,做到案件内容公开,防止出现仲裁专横。实行案件立案、审理和归档分开,加强各工作人员之间、工作人员和科室负责人之间的制约,防止权力滥用。案件处理完毕后及时归档,材料齐备,装订规范。平时接待群众时做到语言文明,态度亲和。对群众来信来访,及时给予答复,并做到口头反映问题口头答复,书面反映问题书面答复。
四是完善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实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20*年8月,我市率先在新河镇长屿羊毛衫行业实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试点,至今,全市又在泽国镇水泵和轴承等行业推行了该制度。6月1日,市委、市政府在泽国镇召开全市推进行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现场会。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以及有关部门、各镇、街道分管领导等与会人员观摩了泽国镇轴承行业协会企业主代表、行业工会职工代表、镇政府代表等三方进行的最后一次工价协商及协议书签订。从实行行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效果看,一是保证了职工工资水平,减少了劳资纠纷;二是稳定了职工队伍,消除了跳槽离岗现象;三是完善了软环境,留住了外来务工人员;四是提高了生产效益,促进了企业发展;五是开展平等的面对面的协商,增强了企业主的民主意识和职工的参与管理意识,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水平。我市积极发挥三方机制作用,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的做法和经验于10月18日在福州召开的全国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工作会议暨表彰大会上作了典型介绍。
十、开展劳动用工整治,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一年来,劳动保障监察在开展劳动用工整治,严厉打击非法用工,规范劳动管理行为,查处劳动者投诉案件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为打造“平安*”和构建和谐社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止年底,市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共出动检查14*人次,检查企业611家,涉及职工11783人,责令补签劳动合同26*份,督促用工单位备案71家,送达《劳动保障限期改正指令书》和《劳动保障监察询问通知书》85份。共处理劳动者投诉举报案件354起,其中处理欠薪265起,为996名劳动者追回拖欠克扣工资款172.66万元。行政立案处罚案件101起,处罚金额56.67万元。完成书面审查1125家。收到锦旗10面、感谢信4封。市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已连续三年被评为省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先进单位。
今年的劳动保障监察工作,根据上级统一部署,结合我市实际,唱维权主旋律,打稳定主动仗,继续开展“三春”行动,促进劳动用工专项整治成果进一步巩固。
一是认真部署“春雷行动”。今年2至4月份,我局开展了规范职业中介行为和企业招工行为为主要内容的“春雷行动”。我们与工商部门一起,对全市所有职业介绍机构进行了清理整顿。本着保护合法,取缔非法的原则,依法取缔非法职业中介机构6家,查处超标准收费3家、提供虚假信息4家,处罚6家,罚款1.2万元,责令改正20家,责令退赔求职费用0.75万元。对于合法经营的职业中介机构作进一步引导,促使其经营行为更加规范,为求职人员提供更为方便、快捷的优质服务。
二是着力抓好“春苗行动”。今年是我市查处童工力度较大的一年。市劳动保障监察大队通过日常巡查、专项检查和举报专查等方式,共查处非法使用童工案件65起,无合法证件案件24起,清退童工75人,罚款52.7万元。7月份“春苗行动”中,我们大张旗鼓地宣传《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组织全市劳动保障监察员对劳动密集型和家庭作坊式企业进行地毯式摸排,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不留盲点,坚决有效地打击非法使用童工行为。通过深入广泛地宣传和切实有效的工作,依靠广大群众着力解决童工“发现难”问题已取得一定成效,严禁使用童工的社会氛围已初步形成。
三是全力开展“春雨行动”。去冬今春,我们早准备,早部署,早介入,全力以赴开展以清欠农民工工资为主题的“春雨行动”。为及时妥善处置因工资纠纷引发的重大突发案件,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工资权益,专门研究制订了企业欠薪应急处置预案,并建立劳动保障重特大案件应急小组,确保以最快的速度,最高的效能,实施有序处置。我们将全市生产不紧气、业主不是本地人或平时劳资纠纷较多的企业列入重点监控对象,对其分别提出整改意见,同时进行不定期的回访检查。对莫视民工利益,置法律法规于不顾,恶意拖欠,拒不支付民工工资的企业或业主,该处罚的就处罚。为解决建筑企业拖欠民工工资“老大难”问题,我们联合建工局建立建筑施工企业欠薪保障金制度。在去年取得较大成绩的基础上,12月20日,我们又召开会议,部署今年元旦春节前后的农民工工资清欠工作。
今年,我们在建立劳动保障监察长效机制上积极探索创新,标本兼治,以不断增强监管效能。一是开展劳动用工管理规范化活动。在取得试点经验的基础上,5月18日,市府办下发了《关于企业劳动用工管理制度实施意见的通知》,标志着我市进入全面开展企业劳动用工管理规范化活动阶段。目前,我市500万元以上规模企业基本建立了企业劳动用工管理制度,并取得初步效果。二是建立欠薪应急周转资金和欠薪保障金制度。市政府已同意设立市级欠薪应急周转资金,为加强管理和规范使用,我局专门制订了管理办法。为切实解决建筑行业拖欠工资提供资金保障,目前我市已有78家建筑企业共交纳欠薪保障金1122.8万元。泽国镇和新河镇也各筹集30万元作为本辖区企业欠薪保障金。三是建立劳动保障诚信制度。我们对全市用人单位2004年度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规章情况进行书面审查,首批确定1980家规模企业为审查对象。至11月底,书面审查用人单位1125家,其中A级40家,B级563家,C级520家,失信2家,并建立劳动保障信用数据库,依法予以公示。
今年“双推”工作重点是巩固前三年成果,进一步提高企业覆盖面和劳动合同签订率、劳动合同签订质量和企业职工台帐质量。一是深入调研,不断完善“双推”考核办法。深入各镇和街道,座谈听取如何更好落实“双推”目标任务的意见和建议;结合实际,综合分析,力求“双推”考核目标任务基数合理;下发文件,继续列入目标考核。二是把“三产”行业劳动合同的签订纳入“双推”工作任务。与市发改局和市总工会联合发出通知,提出签订率标准,要求各镇、街道明确目标任务,认真组织实施。三是积极部署,狠抓“双推”工作落实。召开会议,部署“双推”工作任务;充分发挥“双推”工作简报作用,及时通报各地工作进展情况;重新制作职工名册台帐软件和操作方法,发至各镇、街道,便于运用管理;不定期组织人员下到各镇、街道检查、督促和指导合同签订工作,并结合劳动法执法检查,对各镇、街道的“双推”情况进行检查。四是认真组织“双推”目标任务的考核。根据目标责任考核办法,组织人员采取抽样办法,对全市各镇、街道进行检查考核。截止12月31日,全市已有20094家企业与351917名劳动者签订了劳动合同,1474家企业工会或联合工会与企业或被覆盖企业签订了集体合同,比年初下达的目标任务企业覆盖面超过6.32%,劳动合同签订率超过9.4%,集体合同签订率超过4.8%,点上劳动合同签订合格率100%,企业职工台帐均已建立,并已全部输入电脑,创下了历史以来最好的成绩,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作出了贡献。
十一、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
一是加大高技能人才开发力度,努力完成目标任务。年初我们深入各镇、街道征求意见,精心测算,制作了高技能人才培训(推荐)鉴定计划数,争取将高技能人才培训数列入市委组织部(市委人才办)对各镇、街道的年度目标考核。通过反复做工作,要求竭尽全力完成高技能人才培训任务。取得横向联系,积极挖掘高技能人才的潜力。向*市推荐并在我市举办汽车修理技师和汽车驾驶技师培训班,同时加强部门协作,开展汽车驾驶高级工等培训。至年底,已完成高技能人才培训842名。
二是加强企事业单位在职职工和职技校学生职业技能培训,继续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和就业准入制度。今年,我们想方设法,不断拓展考证的新空间,经过艰苦的努力,得到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全年共培训鉴定核发《职业资格证书》9641本。我们充分发挥市技工学校(市技工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市就业训练中心)的培训主阵地作用,积极组织企事业单位在职职工和下岗职工进行培训,考核合格的,发给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今年市技工学校(市技工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培训人数达到4504人,市就业管理服务处举办各种职业技能培训班9期,参加培训415人。
三是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被征地人员就业技能培训。为提高农民劳动技能和整体素质,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推进我市城乡统筹就业进程,我们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一是参与制订有关政策;二是与市农林局等部门协作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三是会同市技工学校深入各镇、街道宣传、指导、具体落实培训事项;四是充分利用社会培训资源,建立培训基地和网络。通过多方协作努力,已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11484人。其中被征地人员就业技能培训1209人。
四是重视做好市技工学校的招生、学生实习和毕业生就业推荐工作。今年市技校招生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经全校教职工共同努力,想尽千方百计,终于圆满完成招生任务,实际招生351人。*届毕业生人数为304人,通过学校推荐与召开双向就业洽谈会形式,与企业签定就业意向的有260人,毕业生就业率达96.4%。工业自动化和数控专业67名学生顺利升入高校。全面启动实习工场、实训室和模拟实习室改建工程。积极创建市职业技能鉴定所。目前,市技工学校已成为以车工、钳工、维修电工为骨干专业,培养新型机械机电制造业技术人才的省级重点技工学校,几年来为企业为社会输送了7000多名一线技术工人。
十二、扎实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实现“五化”工作目标
按照市委、市“先教办”的统一部署,从1月27日开始至6月20日结束,我局系统所属5个党支部110名党员参加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在市委、市“先教办”以及督导组的要求、指导和检查下,我们认真调查研究,制定活动方案,精心组织安排,严格阶段程序,突出分析评议,重视整改问题,确保了活动的扎实有效开展,基本达到了“提高党员素质,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的要求,并初步实现了局党组提出的“五化”(人性化服务、效能化办公、换位化思考、银行化管理、实用化教育)工作目标,通过了市“先教办”督导组的验收并得到充分肯定。结合先进性教育活动,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开展“献一策建一言”活动。要求局系统每位党员以书面形式提一条以上意见和建议,内容必须涉及本局、本单位、本科室职能范围内的工作。共汇集意见建议110多条,通过评比,评出一等奖3条,二等奖5条,三等奖5条。
二是参与“访百户,联千企”和“三关爱”活动。局领导下到结对帮扶的城南镇峻岭村,走访慰问困难党员和特困户,并将10000元现金交给村委会,用于扶贫帮困工作。局属四个党支部捐资3000元为石桥头镇8户残疾人送去慰问金。全体党员积极参加“三关爱”活动,多捐一个月党费计2090元。
三是开展办公场所和环境整治。“五一”期间,我局集中进行了办公场所装修和环境整治。设立门卫,重新安装自动门,设置车棚,改装政务公开栏和科室标志牌,对室内外进行了粉刷和装潢,并更换和添置了必需的办公硬件。
四是搞好行政执法评议整改工作。至8月底,市人大常委会交办的22条评议意见,已经整改的有10条,正在整改的有5条,因政策等条件限制一时无法整改到位的有7条。重视对一些反映比较集中和突出问题的整改。如针对意见较多的培训问题,我局对原有培训资源和培训项目进行了整合,新组建了市人事劳动培训考试中心。
五是完善局机关工作制度。清理、修订和补充局机关原有的各类规章制度,汇编成册,公布于众,严格加以执行。
六是做好信访排查调处工作。对遗留的信访件集中进行排查和调处,切实解决企业和群众反映较大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继续实行重点信访件挂牌销号制度,落实一件,调处一件,销号一件。本年度共调处各类信访件87件,回复市政府直线电话、市长信箱交办单和网上咨询28件。
七是深化“双创”活动。在全体机关干部中开展与时俱进争先锋、工作绩效争一流、效能建设争表率的“三争”活动,努力创建学习型党支部和人民满意机关。继续在全系统开展创建优质服务文明科室、窗口(岗)和评选优质服务先进个人活动。
八是办理市人大代表建议和市政协委员提案。我局共收到市人大代表建议交办件11件,市政协委员提案交办件23件(含市编办1件),共计34件(不包括协办件)。在规定的时间内全部办结,面商率达到100%,满意率达到71%,基本满意率达到29%。
上一篇:劳保局发展劳动者权益保护总结
下一篇:劳保局加强政务信息公开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