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计11697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47分钟。
加工工艺实训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 综合实训项目 设计 实施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1C-
0030-02
一、设计“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综合实训项目的必要性
“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综合实
训是指学生在学完相应的专业基础课程,掌握了一种或多种专业技能后,在专业教师指导下进行的综合性实践教学过程,包括模具结构的设计、模具零部件图的绘制、成形零部件的加工、模具的装配、试模及实际应用等一系列工作流程和内容。学生需要完成从图纸绘制到零件加工的模具设计与制造全过程。
由于受教学体系和实验手段限制,目前“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的实验教学内容和形式单一,学生在学完课程后大多只能进行冲压模具拆装和模具冲裁综合性实验两个基本型实验,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对该课程的实践认识,实践效果不够理想。主要表现在:学生动手能力欠佳,缺乏自主创新实验,对于细节知识很难理解,不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进行模具创新设计也就无从谈起。为此,有必要开发一个综合性的实训项目,不断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素养,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和就业能力,为学生今后从事模具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这对创新人才的培养也具有重大意义。
二、“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综合实训项目设计原则
(一)项目设计突出应用性,体现创新性。冲压模具技术不仅在模具设计、技术研究和加工制造中大量使用CAD、CAM等技术软件,而且在包括CAE分析软件和快速成型等技术在内的应用和开发方面也有许多新的发展,教师必须克服机械式的验证实验模式,除基础实验外,应结合新技术开发一些更具特色和实际应用价值的综合实训。
(二)项目设计源于科研项目。教师的科研项目成果经过适应化处理,可以开发出应用性和实用性强的实训项目,在减少经费开支的条件下,增强自主创新实验力度,创造性地进行实验教学改革。另外,可以将科研课题融入教学活动中,增强实验教学的灵活性,使学生有更大的独立思考和自主设计空间,开拓学生的思维,把实验当做一种开发过程来完成,使学生对模具技术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从而提高学习兴趣。
(三)项目设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实训项目教学过程中,采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训练模式,由学生作为项目的实施者,指导教师只是起监督和指导作用,以便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充分利用实验室的软、硬件资源,查阅文献资料,总结分析,亲自设计模具方案,进行模拟分析,处理和分析相关数据,优化参数,并进行加工、装配、实验;教师及时解答实训过程中的相关问题,督促学生完成实训任务,从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参与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推广研究性学习和个性化、实用化培养的教学方式奠定基础。
三、“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综合实训项目任务内容
从“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的实际教学内容出发,结合教师的科研项目,将实训项目内容分解成以下几个部分:
(一)查阅项目文献资料。教师指导学生利用图书馆和网络资源查阅相关资料,熟悉课题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了解成形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特别是成形工艺的原理、特点和应用情况。学生通过文献查阅掌握文献查阅的方法,培养知识总结能力。
(二)成形工艺分析。基于对文献资料的分析、总结,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对成形工艺进行分析,确定具体成形方法和成形步骤,确定总体设计方案,采用最简单、最经济的成形工艺获取最好的产品。学生通过工艺分析掌握模具材料、成形工艺、模具设计等知识,培养分析能力。
(三)模具设计分析。基于成形工艺分析结果,设计合理的模具装配图和全套零件图,让学生掌握CAXA、Pre/E、AutoCAD、UG、SolidWorks等绘图软件的使用方法,以及零件图的绘制标准、装配图表达、模具结构表达,培养学生的模具设计创新能力。
(四)模具参数优化。根据设计的模具参数,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有限元模型,对成形工艺过程进行模拟,并提取相关的模拟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根据结果对相应的模具参数进行优化。学生通过模具参数优化熟悉有限元的相关知识、有限元软件的具体操作方法,培养对数据的分析处理能力。
(五)模具制造。根据优化后的设计图纸,分析加工工艺,编制零件加工工艺卡片,然后利用实验室现有的车床、铣床、钻床等各种机械设备,对各个零部件进行加工制造,最后将加工好的零部件进行装配调试。学生通过加工实践,掌握模具制造工艺、机械加工的知识、机床的操作方法,培养实际动手能力。
(六)冲压成形工艺实验。将调试好的模具安装到相应的成形设备上,完成不同参数的冲压成形工艺实验,对成形产品进行质量和强度分析等,并对总体设计方案进行改进。学生通过实验掌握成形工艺、成形设备的使用方法,了解和熟悉产品的质量和强度评价分析方法,提高设计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七)项目成果。实训结束后,学生要对项目进行总结,提交模具设计全套图纸(二维图和三维图)与设计说明书、实训总结、其他的过程资料(包括图片、文字、影像)等项目成果,培养和提高材料撰写和总结能力。
加工工艺实训总结范文第2篇
本文旨在对燕京理工学院等应用型高校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综合实训进行了课程改革的思考与实践,从教学理念、师资团队、实训内容、实训形式、实训考核方法等五个方面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
产教融合;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综合实训;课程改革
1燕京理工学院产教融合背景
“产教融合、校企一体”,是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一条新的发展之路,所谓的产教融合,“产”是基础,“教”是目的,“产”不是单纯的工业生产,而是必须与教学紧密的结合在一起,这样才能达到学生学到真本领,教师教出真水平的目的。燕京理工学院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与200多家优秀企业合作,为学生搭建了实习与就业的平台;大力推进国际化战略,先后与北美、亚洲、欧洲多所大学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特别是在加拿大投资建设了“海外课堂”学习实践基地;与合作企业搭建挂职锻炼平台,学校组织了教职工赴京津冀地区合作企业挂职锻炼。学校实行“集团+学校、学院+公司”的产教紧密结合的教学模式,学院和合作公司能够形成“专业建设与行业需求相结合,教学与企业的实际案例相结合,专业教师与企业员工相结合,专业综合实训与实际项目相结合,学生实习与企业岗位相结合”的体系,这个体系能够极大的提高教师和学生的能力,提高办学质量。
2燕京理工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综合实验课程改革的思考与实践
对于燕京理工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综合实训这门课程来说,通常是由多个固定的实验项目组成,同时过去常常以这些固定的实训项目进行教学。但是,以学生的简单分组来进行实训,依据操作情况和实训报告来评定考核,不能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对化学工程与工艺的各个关键操作分开,会造成学生缺乏对工艺的整体把握。基于以上问题,同时鉴于学校始终坚持校企产教合作,坚持能力培养为主线,那么如何在学生进行综合实训的过程中使企业生产的产品,生产设备,生产工艺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如何缩短知识学习和企业实践之间的距离?如何使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了解企业生产的产品及工艺?就成了关键性问题。笔者针对以上问题,针对目前我国化学工程与工艺的发展和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的特点,进行了一下几方面的思考和探索:
(1)加强产教结合,改变实训教学理念实训的教学大纲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能够真正的体现教学内容、学习要求与学生实习、就业相融合。同时在实训的过程中融入企业的管理理念和策略,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化工相关企业文化,熟悉企业运作,实习或就业时则能很快适应新岗位、新环境。对于打算在化工领域创业的同学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
(2)加强产教结合,培养技能型综合实训师资团队目前我校综合实训教师以校内专业教师为主,虽然我校教师队伍的学历已经符合要求,但是真正熟悉企业生产线并能将企业的实际生产及工艺运用到教学当中的教师较少,特别是有些专业老师刚毕业走出校门就直接走上讲台,虽然知识功底足够,但是缺乏实际的企业锻炼,指导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综合实训对教师的专业技能、教学方法等要求较高,并且专业发展迅速,一些老工艺老设备已经满足不了现在化工企业的需要,所以作为专业教师,必须不断的进行知识的更新和能量的提高。专任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是培养“双师型”素质的重要途径。教师深入企业了解产品、先进的工艺、先进的设备,与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交流,可以迅速的提高实践能力,同时将企业的优秀案例和相关设备、工艺的图片应用的化工综合实训的教学过程中,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更加有画面感,学生在做实训的过程中更能深入的了解各个设备和工艺,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学校教师也可以发挥自身优势,为企业解决相关的难题。通过产教结合,学校每年都会从企业聘请技术水平高、企业经验丰富、知识广博的专家到学校做报告,通过这种方式,也可以很好的实现高效和企业的对接,提高师资团队的实力。
(3)加强产教结合,改革实训内容化学工程与工艺综合实训安排在大三,学生进行综合实训时已经学习了化工原理、化学反应工程、化学工艺学、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能课程,具有一定得理论知识,如何使学生所学的知识能够成一条线通过综合实训来锻炼成了关键所在。过去我校综合实训只有化工方面的专业实训,我校实行产教融合后将化工仿真实训加入综合实训当中,使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锻炼动手能力的同时,通过仿真实训能对化工的单元操作、反应设备、工艺流程有更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另外笔者建议建立化工专业综合实训项目库,该库包括多个化工实训项目,每个项目都包括化工各种综合能力的实训。
(4)加强产教结合,改革实训形式为了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学生在综合实训时成立实训小组,有些实训项目是让学生以项目小组的形式查阅资料、拟定方案、教师通过学生答辩的方式对方案进行可行性评定、完成实际操作并分析数据。
(5)加强产教结合,改革实训考核方法综合实训项目、实训形式都进行了改革,相应的实训考核方法也要创新。根据产品项目实训各个环节建立涵盖不同的内容来制定相同的考核标准。考核的内容具体分为资料查阅、项目答辩、实际操作、实训结果、仿真实训得分、综合实训总结几部分,同时也要考察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对小组中的每个成员根据在实训中的差别进行成绩考核,然后综合评分。
综上所述,通过产教融合,使燕京理工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综合实训得到了根本性的改革,通过改革实训的教学理念、师资团队、实训内容、形式、考核方式等,使产教结合的比较成熟,再逐步向“产、学、研”发展,应用型高校会更好的适应市场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薛鹤娟.“产教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一以机电一体化专业为例[J].职教探索,2014(8):145-147.
[2]甘聃.加强校企产教结合,改革生物化工专业综合实训[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0(4):213-215.
[3]苏文平,薛永毅.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应用型人才培养[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23(11):121-124.
加工工艺实训总结范文第3篇
作为公共、公益文化的践行和服务单位,文化馆根据其职能要求,开展一系列免费培训活动,是对社会的回报,也是自身工作的具体展示。因此,做好免费培训工作,在明确自身责任和职能的同时,还必须有的放矢地开展好这项工作。以笔者之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工作应当引起重视。
一、不断改善培训环境,提高自身服务技能。
免费培训环境包含软件、硬件两个方面。硬件方面有的场地、设施、设备已过于陈旧老化,各种安全保障系统也急待改造。因此,为适应培训工作要求,在硬件上需要更新和改造的应当及时更新和改造好,为培训工作提供安全保障。免费培训工作还需营造培训宣传氛围(特别是培训场所),配备齐全各种教材等,这些软性工作是否到位,同样直接关系到培训效果好差。
提高自身服务技能,主要是参培的教职人员要有与时俱进的展示,不能总是停留在老的方式方法上。没有创新的文化艺术培训,就没有艺术上的提高。所以从事培训工作的同志,平时更应注重学术研究和艺术探讨,不断提升自身技能,适应时代发展需求。
二、制订规范的培训计划,明确培训要达到的目标。
公益性的文化艺术培训,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引导作用,它代表了一个时期一个时代的文化艺术发展趋势,所以培训工作计划应当是十分重要的。这一计划除了常规的组织领导结构、培训时间、内容等等,还必须突出培训的目的和目标。没有目标的免费培训,就会出现走过场结果。就目前的免费培训情况来看,就是一种数量上求到位,效果上不明显,质量上待提升的培训。如何改进一局面,必须有一个严谨的培训计划来作保障,有了严谨的培训计划,才能促使培训工作者,有其责任感和目标性,培训才能事如所愿。
三、保持培训工作的连续性和广泛性。
连续性是培训出效果的保证,广泛性则是公益性免培方向。在文化文艺免培工作中,很多知识都从入门学起,而且培训的时间又因被培训对象是学生,或是在职人员,培训工作多数利用节假期、周末来进行。这里所指的连续性是指对某某课目从入门初学到达到一定目标的连续性,以被免出现“猴子吃包米”现象,影响培训的实际效果。
文化馆作为公共、公益文化的践行和服务单位,确保被培训对象的广泛性是一种培训方向。有的文化馆,将免费培训对象扩大到外来务工人员及子女,就是一个很好的做法。据此还可以将培训对象从学生、在职员工扩展到失业人员、老年人员,免费培训涉及人员越广,党和政府的文化文艺政策宣传越能广泛地深入人心,达到让全社会体会和共享文化、文艺成果的目的。
四、组织对免费培训项目进行阶段性验收、总结和才艺展示。
免费培训工作既成为文化馆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就应当进行阶段性验收和总结。一方面是对自身工作到位情况的自我验收,另一方面则是了解和掌握被培训对象达到技能程度。这样更有利于促进这一项工作的深入开展,更有利于提升双方的热情和积极性。特别是对学生和老年人进行培训工作总结和才艺展示,更是如此。通过总结和才艺展示,会发现取得成绩、存在不足,同时也会推出一些文艺骨干,有利于大家互学、互补,促进提高培训效率,促进培训出成果。总结验收和才艺展示,既可以有阶段性进行,有目的性进行,还可以结合一些重大活动或各类艺考工作进行。目的都是一个,让被培训人员学有兴趣,学有所成。
五、建立完整的培训档案,做好各种后续工作。
完整的培训档案,要从培训初始注重收集、整理。从培训档期、类别、计划、参训人员情况登记到成绩、成果收录;从培训经验总结到培训项目展示等等,都应当有档可查。同时,还应当注意档案保存持续性和完整性,有条件的情况下应当有专人从事这项工作。这项工作不单纯是对所做工作经历的积累和经验、成果的保留,更重要的是为今后工作借鉴、发展留下宝贵的资料,有利于促进文化文艺事业的承传和发扬光大。此类档案在保持其完整性的前提下,有必要注重精、简有序,分类明显,典型优先,重点突击。作为免培工作的后续工作,建档是一项份内工作,更是一种责任心较强的工作,所以必须持一种责任心和责任感去做这项工作。也只有这样,才能做好这项工作。
六、注重人才培养,不断推陈出新,充实文艺人才队伍。
加工工艺实训总结范文第4篇
(本刊专家委员会委员)
1996年7月哈尔滨工业大学汽车设计与制造专业硕士毕业。毕业后在大连交通运输集团汽车修配厂从事汽车维修工作,先后担任工程师、技术副厂长、总工程师等职位,在亚洲(日、韩等)车系的电控系统故障诊断领域经验丰富。现任大连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学院副院长、副教授、高级技师,兼任辽宁省汽车维修行业质量仲裁鉴定委员会鉴定员、大连市劳动职业技术培训中心汽车修理专业专家委员会委员。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该行业的用工缺口也越来越大。作为科技含量不断提高的汽车制造业,对从业人员专业水平和能力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面对这样的局面,各地高等职业院校纷纷根据本地区汽车制造产业的发展情况开办了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以下简称汽车装配专业),并配套开发了实训教学项目,力求在技能培养方面满足汽车制造企业的要求。笔者通过调研汇总发现,目前各高职院校的汽车装配专业在实训教学项目的设置上与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近乎相同,没有体现出本专业的职业特点。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汽车制造厂岗位设置,结合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探求较为适合学生发展的汽车装配专业实训l教学项目。
一、任务分析
现代化的汽车整车生产通常由冲压、焊接、涂装和总装四大工艺构成。汽车制造厂的岗位设置及任务分工也都分布其中,据此就能够明确汽车装配专业所应设置的实训教学项目。
作为汽车整车生产的第一道主要工艺流程,冲压工艺利用模具和冲压设备对板料施加压力,使板料产生塑性变形或分离,从而获得一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零件(冲压件),通常分为冲裁、弯曲、拉伸、局部成型等四个基本工序。无论哪道冲压工序,都离不开模具这一关键性设备。模具的形状规范程度直接影响着汽车的产品质量,因此,模具的维修也是冲压工序中一个工作重点。为此,在冲压工段除了要用到大量的模具操作钳工之外,维修钳工也必不可少,从几年来汽车装配专业学生在汽车制造厂的岗位分配来看,已有一部分学生从事模具维修工作。
焊接工艺的作业内容更偏重于机械工程专业,从其技术的发展趋势来看,人工焊接正逐步被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的机器人焊接所取代。因此,这—工段对本专业学生的需求十分有限。
在涂装工艺阶段,由于油漆含有大量有毒物质,而且人工喷漆效率低、浪费油漆,目前各大汽车制造厂都采用了全自动涂装设备,免去了人工涂装的操作内容。这一工艺流程的主要工作是在电泳防锈处理完毕后进行车身表面清理,检查是否存在缺陷,为即将进行的喷漆操作做准备,因此对工人掌握汽车装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要求不高。
与汽车装配专业最密切相关的是汽车总装工艺。汽车总装环节包括发动机、变速器、车桥、仪表台、车门等总成的组装,总装线上的整车线束装配、总成部件与车身之间的装配、内外附件的装配、各种管路的连接和线束端子的插接、各种液体的加注以及车辆整体性能检测等多个工序。无论其中的哪道工序,都需要大量的装配人员,并且均与高职汽车装配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相吻合。因此,以汽车总装工艺流程为重点岗位进行实训教学项目的设置是高职汽车装配专业制定实训教学计划的准确定位。
二、项目设置
上述分析为高职汽车装配专业在实训教学项目的设置方面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按照汽车制造厂四大工艺流程对高职汽车装配专业学生的不同技能要求,结合学校的实际实训条件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可将汽车装配专业实训教学项目设置为如下几个方面。
1.汽车认知实训
汽车认知实训是汽车类专业的首个实训项目,是学生从事后续实训项目的基础。该实训要求学生对汽车的整体构成、备系统功用及各部分之间的装配关系形成直观的认识。
2.基本技能实训
基本技能实训主要包括汽车钳工实训、汽车装配常用工具使用训练、汽车检测工具使用训练。
(1)汽车钳工
汽车钳工实训的目的是要让本专业学生了解钳工工艺在汽车装配专业中的作用和重要性;懂得钳工常用的设备构造,使用方法及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测量、划线、凿削、锯割、钻孔、攻丝和套丝、偶件研磨及装配工艺等基本操作技能。可以为学生将来从事汽车制造厂冲压工段的模具修复作业提供必要的基础和准备。
(2)汽车装配常用工具使用
在汽车装配线上,会用到各种类型的通用工具和专用工具。因此,认识和学会使用这些工具对于本专业的学生能够在汽车装配线上顺利顶岗意义十分重大,这也是设置该实训项目的目的所在。因学校实训设备有限,不可能配置齐全汽车装配线上的各类设备工具,特别是那些昂贵的专用工具(一般在顶岗实习阶段和上岗后才会培训使用),因此,在对该实训项目的内容进行设计时,主要考虑通用型工具使用训练和扭力工具使用训练两方面的训练内容。其中,通用型工具使用训练的内容主要包括各类钳子、锤子、螺丝刀等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而扭力工具使用训练的内容则主要包括各类套筒、手柄一扭力扳手、梅花扳手、开口扳手、活扳、内六角扳手、电动及气动工具等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在进行该项目训练时,还融入了螺丝、螺母拆装训练,使学生掌握螺丝、螺栓、螺母等紧固零件的功用和拆装要领。
(3)汽车检测工具使用训练
在汽车分装线和检测环节以及总装线后期的整车性能检测工序都要大量使用到各种汽车检测工具和设备仪器,因此,对本专业学生设置该领域的技能训练很有必要。按项目设置内容,该实训包括两个方面的训练内容,一是游标卡尺、千分尺、百分表、万用表等在内的测量工具使用训练;二是诊断工具(包括通用诊断工具和与车型对应的专用诊断仪器)的使用训练。
(4)汽车总成装调实训
汽车总成装调实训项目是针对汽车制造厂中的各条汽车总成分装线的工作内容而设置的。其设置的实训内容主要包括对汽车动力系统总成(发动机和变速器)、车桥、仪表板、空调系统、车门等的拆装调试。
(5)汽车内饰件拆装实训
这里所指的“内饰”是广义的概念,它不仅包括了汽车驾驶室和乘员室,也涉及到发动机舱和行李箱。该实训项目主要是针对汽车制造厂总装线上的内饰工段进行开发的,主要包括穿绳绕绳训练、线束插接器拆装训练和卡扣拆装训练等几项内容。
(6)汽车总装实训
汽车总装实训是汽车装配专业的综合性实训项目,也是最接近汽车制造厂实际工作岗位的训练项目,它包括了内饰、外饰、底盘等汽车各部分的作业项目。通过该实训,不仅能够锻炼学生识读装配工艺卡片的能力,而且还能使学生熟悉汽车装配的工艺流程,了解汽车装配工艺流程的多样性,使学生明确岗位任务,强化其在不同岗位的动手能力。
(7)职业技能弩试
尽管不同高职院校汽车装配专业的教学计划有所不同,但根据国家对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本专业学生在校期间通常都要考取与专业对应或相关的职业资格等级证书,如汽车装配工、汽车装调工、汽车维修工等的中级工或高级工职业资格等级证书(因地域和学校的不同而各异)。因此,在实训教学项目的设置上就必须要增加职业技能考证训练,按照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职业技能鉴定的考核要求开展必要的项目训练,使学生掌握相应等级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8)顶岗实习
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实施“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举措,也是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和提高职业能力的重要环节,通常都安排在大学三年级的最后一个学期(即第六学期),为未来学生毕业后能够顺利上岗打下良好的基础。本专业顶岗实习的主要内容是在汽车制造厂的制造加工、装配员、调试员、试车员、车间技术管理员、设备管理员等实习岗位上从事汽车设计制造与装配方面的总成组装、调试、操作、管理等工作。通过该实习来了解主要汽车制造设备的名称、作用和工作原理;了解所实习工厂的生产工艺过程;了解企业组织构成、生产管理、设备维护、安全技术、环境保护等基本情况;通过现场动手实践使理论结合实际,学习现场经验及工作方法,掌握履行岗位职责的基本技能。
与校内实训项目不同,由于顶岗实习是在企业中进行,因此,在教学手段方面,主要靠实习单位提供的工作岗位和工作环境;在教学组织方面,由企业指定的兼职教师和学校专业教师共同负责组织和指导;教学方法方面,企业兼职教师主要用现场指导法,学校专业教师主要用远程通讯指导法。
三、进度安排
按照汽车装配专业的课程设置并综合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将上述分析并设置的实训教学项目进行了进度安排,如表1所示。
表1仅是对汽车装配专业实训教学项目安排的一个初步探索和尝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定论。由于各学校的实际情况不同。因此在设置和选择上,在实训教学项目的安排顺序和课时多少的设定上,在具体操作内容的设计上,各校都应按自身的实际条件进行合理的调整。
四、建议
高职汽车装配专业目前还是一个发展较晚的专业,部分学校实训条件相对较好,基本能够实现上述各项实训教学内容,但仍有很多学校的实训条件十分有限,除了常规的汽车总成拆装实训外,没有能力开展汽车总装实训项目,很难让学生真正熟悉和了解汽车装配线的工艺流程和岗位任务。此类学校都将该实训内容安排在顶岗实习计划当中,但汽车制造厂对顶岗学生的安排是根据企业岗位需求的实际情况而定的,因此,每个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其工作岗位就基本固定了,学校计划的汽车总装实训的项目内容名存实亡。鉴于这种情况,为有效弥补实训教学方面的不足,建议采取以下几种途径:
1.如果条件允许,汽车装配专业还是应该积极搞好校内的汽车装配实训室建设,力求在校内就能够模拟完成汽车总装线实训项目的教学工作。
2.在教学计划的可调范围内,有必要增加汽车制造厂的参观实训,通过带领学生集中参观汽车制造厂的分装线和总装线,达到让学生对汽车装配工艺流程具有充分感性认识的效果。
加工工艺实训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专业课;教学方法;车工工艺学
一、重组教材内容,建立知识体系
现行的《车工》教材内容是这样编排的:1.车削的基础知识;2.车轴类零件;3.车套类零件;4.车圆锥;5.车成形面和研磨;6.车螺纹和蜗杆;7.切削原理和刀具;8.车床夹具;9.车复杂工件;10.车床;11.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途径;12.典型零件的车削工艺分析;13.数控车床的基本知识。在初教《车工》课时,虽然我严格地以教学大纲为准绳,以教材为依据,全面细致地向学生讲授课本中的每一点知识,可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知识掌握程度均不理想;当带学生进行实习时发现他们不能把已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运用到实践中去,实习效果不佳。通过对教材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教材的某些环节安排有不妥之处,比如第十章车床我认为应放到第一章车削的基础知识前面去讲;第七章切削原理和刀具应放在车削的基础知识后面讲或两章和到一起去学等等。通过与其他学校的车工教师交换意见,以及对学生情况的调查,我觉得如果按照现有教材按部就班去讲课,虽然教师把课本上知识讲了,学生却根本没有在脑中把专业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知识联系起来,更形不成知识体系,运用时总是断章取义,不能合理运用。经慎重考虑后,我决定把《车工》内容重新组合并且把教学重点放在“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训练如何结合”上,突出专业技能训练,要求所学的理论知识为技能训练服务。
《车工》是一门专业理论和专业实践要求相当高的课程,重要的理论知识如果讲不透、讲不精会给专业技能训练带来诸多不便,因此根据《大纲》要求和中专学生的特点,我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把知识内容进行了慎重的选择,大胆的取舍,适量增删,必要的充实,合理的编排,有机的结合,使整个教材的内容形成有机结合的几部分,重新构建了知识体系。新构建的《车工》知识体系如下:
1.基础理论。①车床基本知识:车床的型号、结构、性能传动系统、车床夹具、车床精度及其调整方法。②车削基础知识:正确使用常用工具、量具、刀具,掌握金属切削原理,合理选用切削用量,严格控制表面质量。③车削辅助知识:正确识图,会查阅车工有关的技术手册,能装夹校正工件,能分析产生废品的原因。
2.常用车工技术。①外表面加工:外圆、端面、阶台、沟槽、锥度、特型面加工。②内表面加工:钻孔、车孔、铰孔、孔内阶台、锥度、沟槽加工。③螺纹和蜗杆加工:三角螺纹、矩形螺纹、蜗杆、多线螺纹、多线螺杆、螺纹的乱牙及预防等。④复杂工件加工:偏心工件、薄壁工件、细长轴、深孔的装夹和加工。
3.车削工艺编制。基准的选择、工序的划分、工艺路线的制定、典型工件的工艺编排、工艺文件的编制、工件质量的分析报告等。
4.数控机床的简介。
二、确立考核目标,实施分段技能训练
车工理论知识是专业技能训练的基础,把理论知识系统的、有序的教给学生后,还必须让学生学会如何把所学理论运用到专业实践中去。通过详细分析技能等级考核大纲的要求以及走访相关企业对普通车工的要求,我确立了技能训练的总体目标,在总体目标下,根据《车工》知识体系中的每项具体实习内容,然后我又确定了分目标,按分目标内容要求分段进行技能训练,每讲一部分理论知识进行一项具体实践技能训练。如:讲完车床基础知识,就让学生拆装教学实习车床(旧车床)的主要零部件,了解车床的结构、记住部件功能,掌握空车操作技术,还要求学生用木头制作各种车刀模型。每讲一部分就实习一个项目,并且要求学生分段技能考核过关,最终达到综合理论知识考试过关,车工综合操作技术在规定时间内考核过关。同时在实习时对每个技能考核项目都提出规范性要求,如:在外圆加工时要求:1.掌握车削基本技能要点;2.工件装夹、校正技术要点;3.车削刀具种类;4.车刀装夹方法;5.工件测量方法;6.加工时注意事项;7.加工前后的准备等。经过一系列的严格训练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得到强化,实践操作水平在训练中得到提高,教学效果甚好。
通过对《车工工艺学》理论和实践部分教学环节的修改和调整,更进一步地突出了专业实践技能的训练,促进了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增强了教材的实用性和适应性,减少了学生学习的弯路,使机械专业的《车工》课教学活了起来,学生真正领悟出了应该怎样去学习《车工》课,怎样更快更好地掌握实际操作技能以及怎样学好其他的专业课,从而促进整个机械专业的教学。
参考文献:
[1]许兆丰等.车工工艺学[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5.
上一篇: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