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计9140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37分钟。
初中德育总结范文第1篇
(一)初中德育处于边缘地位
现阶段的初中德育教育在很多方面都没有达到一个硬性的指标。人们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在学校德育系统内,确有一批德育工作者在践行使命,但真正倾注热情直接或间接参与德育活动的人数并不多。升学模式的教育实践使智育成为硬性指标,德育成为软指标,也使德育应有的地位得不到实际的肯定。以上的现象并不是夸大其实,而且在很多时候,情况甚至更加恶劣。由于初中德育工作长期得不到重视,在未来的工作当中,即便引起重视,也会经历一段非常艰苦的教育时期。为了在日后的德育工作当中,减少阻碍,现阶段必须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来减少恶性影响。
(二)德育工作各链条不能协调一致
初中德育工作在现阶段的发展中,有很多的问题,不仅影响了其他工作的进行,甚至对初中的升学率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综合来看,初中德育工作现阶段的困境之一,就是工作当中的各个链条不能协调一致。多数情况是想起来哪个工作就进行哪个工作,有时候工作的时间不对,就开始设置硬性的规定,对学生的日常学习和教师的日常工作产生了非常大的负面作用。另一方面,学校和老师忽视了对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养成了很多不道德的习惯,等到教师与家长发现问题严重时再进行指正与教育,往往是低效的,甚至适得其反。从以上的阐述来看,在日后的德育工作当中,必须通过有效的方式方法,纠正目前链条不一致的问题,利用良性循环来解决德育的困境。
(三)德育课程与活动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
对于初中生来说,正是好奇心非常强的年纪。这个阶段的学生对很多事情都有一种较强的求知欲,并且相对来说头脑灵活,对教师讲解的内容会在浅谈如何突破当前短时间内记忆和理解。但是,德育课程在现阶段的发展中,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几乎完全脱离。首先,教师讲解的德育工作基本上已经过时了,与学生的学习没有任何关系,并且对他们的日后发展,也没有太大的积极作用。其次,教师的德育工作得不到学生的认可,初中生拥有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如果教师不能驾驭学生的思想,很有可能发生冲突和矛盾,并且影响日后的教学工作。日后的德育工作必须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树立一个品学兼优的形象,同时在未来的发展中,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二、突破当前初中德育教学困境的措施
(一)初中德育教育不能跳“独舞”
从现有的教育情形来看,要想改善德育工作的困境,就必须让德育工作在多个环境当中进行渗透,让初中生接受多方面的教导。事实上,家庭对初中生的道德教育有着天然优势。从人的社会化过程来看,初中阶段是人的品德、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大部分时间是在家庭度过的。这个时期的孩子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接受能力和模仿能力都非常强,所以也是父母对孩子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最佳时期。由此可见,德育工作的对策之一就是让家庭、学校共同努力,家长在这个时候一定要发挥积极的导向作用,避免自己的孩子受到一些不良思想的腐蚀。
(二)抓好社区初中生德育建设
初中德育总结范文第2篇
我国重视德育教育工作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党和国家都多次召开了关于德育教育的专题会议并且出台了大量重要文件并且广大的教师无论在教学上还是在科研上都付出了较大努力。但是,德育教育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本人在这里着重想与大家讨论的是:造成德育教学陷入如此栓桔的原因是什么?笔者认为存在以下原因:首先,课程地位理论上与实际上相差甚远。我国一直是提倡思想道德教育,国家也要求各类学校将德育教育与工作放在首要位置。但理论上的“德育首位”的说法在实践中却大打折扣。以我校为例,从任课教师数量、课时、工作量计算到职称评定上都受到了尽可能的压缩,目前在于为中考“让路.,;第二,教材更新滞后,不能与时俱进;第三,教学与实践环节脱节,使得德育教育成为空谈。
二、提高德育教育有效性之策略分析
1、授课内容与时俱进注重知识深度是基础
自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不仅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并且也引发了新的社会思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在给人们生活水平带来极大提高的同时其负面效应也越来越凸显,高速的社会经济进步与思想道德建设的相对落后形成了鲜明对比,我们的德育教育内容并没有跟上时展的速度仍以守旧的思维去教导现在的学生,可见教学内容是多么的滞后。本人认为,想要改变初中德育教学死气沉沉的现象就要从教学内容的选择入手。现代生活使得人们出现过分追求名238利而无视其道德前提与社会责任、性格暴躁及遇事不能冷静处理等诸多问题。因此,在内容的选择上除继续传统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熏陶外还应教导学生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提高自我调适、自我控制的能力。同时,我们的德育教育要结合现代社会背景即网络技术时代的来临,增加利用网络进行知识犯罪、文化垃圾对抗等教学内容以体现德育教学与时俱进的特点。
2、授课方式多种多样注重课堂生动重要途径
初中德育授课方式相对传统枯燥是阻碍德育教学的另一重要问题。因此,德育教学方法应注重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从灌输式变为启发式、体验式的教学模式。本人认为德育教育并不是“教”出来的而是“体会”出来的,告诉学生“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不如告诉学生“自己如何去做”。根据初中生的成长特点,我有针对性的利用网络生动性的特质来进行道德宣传,PPT形式或者Flash动画的讲解形势有力的激发出学生的德育学习热情。另外,积极参与实践是德育教学的另一创新之路。通过社区服务活动、社会职位换位活动让学生体会到高尚道德与职业情操的珍贵,使理论与实践结合得更加紧密。
3、注重“以情促教”加强情感交流是关键
对于初中德育教学来说,教师除了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外还应注重与学生进行情感上的交流。我们知道,德育教育并不是一味的说教,现代化的技术手段也只能弥补德育教育课堂枯燥、死板的问题而学生的思想问题还需教师的及时沟通了解,给予争取的指导。加强这种情感上的交流能令学生敞开心扉,大胆地说出自己的困惑与疑问,这才是德育教学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那就是解决学生心理问题,促进学生形成良好心理与正确价值观。
4、内化校园德育教育小环境是保证
以上论述都是从德育课题这个角度讨论的,那么怎样建构校园德育大环境也是德育老师们应重点注意的问题。优化校内育人环境才能为德育教学与德育工作提供外部大环境的有力保障。因此,在校内德育文化建设方面笔者认为学校可以大力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娱乐活动,加强绿化与美化校园的文化环境,抵制消极思想的腐蚀。
三、总结
初中德育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新网络时代;初中德育;实践教学
一、新网络时代初中德育实践教学的意义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类的生活和学习方式,在新网络时代的背景下,学生获得信息将更加快速也更加便捷。在这一背景下,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与互联网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学习方式和思维模式也相对应地发生了一些变化。在德育教学工作中,教师应从新网络时代背景的角度出发,在提高自身道德修养的同时,了解班级学生的思想发展情况,深入地学习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德育教学工作的质量。在新网络时代开展初中德育实践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理性看待网络,促使学生学会正确使用网络的方法,通过学生使用网络的过程提高自身的自我控制能力,学会合理使用网络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通过有效的教学,提高学生的信息辨别能力,减少不良信息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不良影响,促进学生的自由学习和快乐成长。
二、新网络时代初中德育实践教学的特点
(一)德育的开放性
从新网络时代的特征来看,德育教学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即教师可以借助网络,以信息服务的形式快速开展多种内容的德育教学。比如,以网络为中心,快速连接学校、家庭和社会,促进三方德育教学的合作,在达成一致的基础上对德育教学的内容和德育教学的策略进行整合,开发和拓展德育教学的信息和内容,达成在社会大背景支持的前提下,家校合作共同教育的和谐局面。
(二)德育的可预见性
新网络时代的德育教学具有一定的可预见性,预见性主要指的是教师可以运用网络的多功能,开展德育教学的模拟活动,有针对性地进行德育实践教学,并结合当前学生的心理发展情况,设计模拟现实德育教学的活动,在综合数据的分析中,找出合适的解决方法,筛选良好德育教学方法,进而提高教师德育教学的有效性。
(三)德育的创新性
在新网络时代,学生的思想和学习方式均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因此,教师的德育教学观念也应在网络的影响下,相对应地做出一些调整。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新网络时代中,学会合理地应用网络信息技术开展学习活动,促使学生在网络环境中进行充分的交流,改变学生的学习模式和思维模式,可以在德育教学的过程中体现出创新精神,进而对学生的创新学习意识进行全面的培养。
三、新网络时代德育实践教学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在新网络时代,学生获得信息的速度越来越快,信息的内容也越来越广泛。从年龄角度来看,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和叛逆期,生活阅历不足且有着较强的自尊心,能够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产生正确的判断,但是很容易就会被多种多样的网络信息迷惑了双眼。在新网络时代的背景下,学生在面临多种多样的信息时,容易产生错误的思想认知。部分学生过度使用手机,游戏或一些缺乏营养的视频内容占据了大量的学习时间,由于学生抵御网络诱惑的能力较差,让教师和家长比较担心和害怕。新网络时代背景下的德育实践教学活动,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正确地使用网络,合理规范自身的行为,还应教会学生分辨网络信息,运用网络信息来充实自己,减少网络对学生的不良影响。由此可见,德育实践教学工作的开展,需要教师的引导,家长的监督和社会的影响,帮助学生学会正确使用网络,在明辨是非的基础上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这成为了当前德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四、对新网络时代初中德育实践教学策略的分析
(一)综合实践教学能磨练学生的意志
为提高班级学生的网络道德水平,教师首先应意识到在新网络时代,学生的德育教学内容应包括两部分,一是学生道德意识的培养,二是学生道德情感的发展。在新网络时代的初中德育实践教学中,应从学生心理的角度出发,提高学生对新网络环境的心理适应能力,德育教学应重视心理调适,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形式,对学生的心理进行综合性调适,以此磨练学生的意志,促使学生坚定其思想,树立正确的是非观。新网络时代的道德培养,应尊重学生的个体性差异,注重学生的学习情感体验,并在教学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个体意志。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教师应为班级学生营造出良好的交流与沟通的氛围,引导学生对网络知识内容进行交流和分享。当学生就网络知识内容与其他同学一起交流和分享时,则能感受到网络带来的正面影响,减少消极的网络体验的产生,提高学生的情感道德认知,促使学生学会运用网络知识内容来开展学习活动。以综合实践活动来磨练学生的意志,提高学生的信息辨别能力,学会运用网络来开展学习活动。
(二)打造绿色的校园网站并与学生一起制订网络公约
在新网络时代,学生接触网络的机会和途径越来越多,俗话说堵不如疏,既然很难消除网络不良信息给学生带来的影响,那么教师和学校方面可以从德育教学的角度出发,开展打造绿色校园网站的活动,为学生创建一个和谐的网络环境。运用校园网与其他网站内容加盟合作的形式,开辟新的网络教育途径。教师应对其他网站的内容进行筛选,尽可能地发挥出网络教育的积极作用。教师也可以以主题公开课的形式,与学生一起学习和分析运用网络开展学习活动的优势和劣势,总结网络不良信息的辨别方法,并讨论如何正确地使用网络来开展学习活动等。在互动学习的基础上,教师与学生一起来制订网络文明公约,比如,如何文明使用网络,如何辨别网络信息内容,如何运用网络开展学习活动,如何在网络上文明公开发言等。由教师和学生一起制订网络文明公约,逐步提高学生的网络道德,规范学生的网络行为,促使学生在自觉自律的基础上,自觉遵守网络的公约制度。
(三)三者合一构建网络德育新模式
网络道德教育主要由学校、社会以及家庭三部分构成,首先,学生主要的学习和生活场所是家庭和学校,教师应结合学生心理,与学生家长之间建立长期平等合作的关系,以学校完善网络教育,家长完善监督教育为基础,开展新时期的网络教育。在网络德育教学中,应教育学生如何保护自己的权益不受侵害,同时也要教会学生如何遵守网络道德规范,学会在网络交往中尊重他人。在网络德育教学中,应该以学生为主体,以家校合作为基础框架,以主题活动探讨的形式,对当前的网络德育的教学内容进行探究和分析,以新时期背景下的网络德育教学为主,进行校园文化主题内容的创设,为学生营造出一个具体的学习环境和良好的学习氛围,促使优良的道德文化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结合社会积极的德育教学号召,运用正面例子和反面教材,综合性地对德育教学的新模式进行探究,对学校的教育方式进行完善,并在教学的过程中,使优良的教学文化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四)开展网络德育主题实践活动
在学科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深入探究学科的教学内容,探究学科中与新网络时代德育教学内容中的相关部分,以学科教学内容为主,开展网络道德教育的主题实践活动。以学科教学的形式,设计整体性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对网络的正确认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提高学生的道德意识,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融入唯物主义思想,促使学生在具体的学习中体会量变和质变的不同,并将其延伸到网络德育的学习当中来。以学科教学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比如讲解优秀科学家、雷锋人物,鼓励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开展学习活动,深入地学习优秀人物的优秀品质,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在提高学生对网络德育教学内容的认知的基础上,以开展主题实践活动来完善现阶段的网络教育内容,提高学生的思想认知,并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学习理想。比如,以“正确使用网络”为主题,组织班级学生开展主题活动。学生可以根据课本教材内容中的人物或事件实例,结合现实生活开展论证活动。由学生提出合理使用网络的方法,教师和其他学生一起从实际生活的角度出发,给予肯定或否定的论点,以此来加强新网络时代的德育与学科内容之间的联系,促使学生在对课本内容进行深入学习的过程中,积极开展学习活动,探究课本内容知识,深入地学习网络德育内容,逐渐学会正确使用网络,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网络时代,信息的获得将更加便捷,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的德育实践教学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从这一点来看,新网络时代的初中德育实践教学,首先应适应新网络时代的发展趋势,在适应现状和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前提下,从实践教学的角度出发,进行对德育教学的思考。提高当前德育教学工作的质量,并体现出德育工作的实质性和有效性,提高学生的信息辨别能力,引导学生通过合理使用网络来开展学习活动。
参考文献:
[1]杨仲毅.“微网络”背景下初中德育困境与教育路径[J].家长,2024(27):41+43.
[2]徐世礼.网络时代初中思想问题与有效德育[J].新课程(中),2024(11):281.
初中德育总结范文第4篇
一、初中德育教学的现状分析
1.德育环境不够理想。
在教育工作中,很多学校都将智育放在首要位置,在中学这种现象尤为凸出,因为中考的压力较大。在这个阶段中,学习成绩始终是摆在第一位的。应试教育的影响使得德育教学没有发展余地,家长和老师都不是十分重视,德育的环境令人担忧。
2.德育教学理论性过强。
初中生正处于发育当中,最根本的目的是要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指引他们能够积极向上地面对人生中的困难。但是在学校里,德育过多地是关于一些思想理论;在家里,家长也是简单地说教,也是一些大道理。过于理论化的思想教育只会流于形式,这些大道理只会让初中生感到厌烦,不愿意接受这些教育。德育还要进行考试,而且也只是书本理论上的知识,同样没有实效性。
3.家长与学校配合不够紧密。
家庭教育对小孩的成长非常重要,家长的言行时时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小孩,学生的道德的形成与发展都跟家长有很大关系。可是一些家长并没有意识到这些,时常会将社会的负面的行为表现出来,小孩的判断力不是很强,因此,习得了一些陋习。还有些家长是过分是宠爱小孩,对小孩的言行没有进行正确的引导,德育教育有所缺失。家长也很少和学校进行沟通,不能及时配合学校的工作,使得德育教育较为落后。
二、初中德育教学的问题
1.课堂上传统的教学模式还存在。
在初中德育教学中,教育方式通常是进行机械式的说教和灌输式的教育,这样的模式不能让学生形成正确的选择能力和价值判断能力,当学生面对复杂的社会时,他们还难以做出正确的分析,这些德育知识没有得到正确的运用。传统的教学中,要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而现代德育教育中,一定要帮助学生形成一种选择价值观的能力,通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来学会分析与判断,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形成理智的价值观。
2知行脱节。
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个时候进行德育教学,能起到实效。德育就是将外在的道德要求和规范内化为学生的内在要求,再转化为实际的道德行为。这是一个知行统一的过程。而目前,初中德育教学在知行上基本上是脱节的。由于在德育课堂上,过于抽象地道德理论并未能转化为学生自觉的道德行为。当然,如果德育只是条件反射性地进行训练,没有学生理性的思考和独立自由地选择权利,学生最终的道德言行还是会脱节。
三、针对这些问题的对策
1.谈话法。
与学生谈话可以让学生注意力更加集中,老师有针对性地提问,学生也能独立进行思考,并作出积极的回答;还可以让老师及时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作出反馈。这种方法更有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当然,这种方法也有其缺点,就是学生人数很多,一对一的谈话由于受到时间的限制,老师不能与每位学生交谈,信息传递的速度较慢,传递知识面也较窄。
2.讨论法。
讨论法是老师就某一问题,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各自发表意见,相互学习,共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讨论法可以培养学生很多能力,如集思广益的能力,讨论中学生要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并做出评价,通过与别人的观点进行对比,来调整自己的想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也能得到发展,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就这个问题进行思考并发表意见,这就需要学生运用各种事实、原理和概念来证明自己的难点。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样能得到提高,通过表达自己的观点,反驳其他同学的观点,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提升了。
3.读书指导法。
读书指导就是让学生通过查阅各种资料和书籍以习得知识和巩固知识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在预习复习中运用,在课堂教学中也可以使用。读书指导过程中,老师要正确地引导学生,如要给学生提出要求和目的,还要出一些思考题;再者要教给学生正确的读书方法和读书技巧,哪些适合精读,哪些适合泛读,哪些地方要作记号和批注的都要适当引导;读书指导法要多鼓励学生进行阅读,通过阅读来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在阅读完之后,老师可以在学生之间进行交流,谈谈体会,达到德育教学的目的。
四、教学方法的选择
德育的教学方法有很多,是一个较大的体系,教师应该进行合理有效地选择,才能达到德育的效果。
1.根据课程特点、教学内容和班级学生现状选择教学方法。
初中德育的育人性质决定了它的教学方法选择有别于其他学科。从现行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内容看,它更注重学生良好的品德行为的养成教育,重视学生的内心世界和日常体验。
2.按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和风格特点选择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运用与教师个人的能力和风格密切相关。有的教师有激情、充满活力,易鼓动人;有的教师冷静、理智,给学生一种威严。
五、总结
初中德育总结范文第5篇
1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基本概述
初中班主任的德育工作主要是对初中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健康教育。主要包括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德育教育工作。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初中德育教育与传统的德育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初中班主任的德育教育工作更多的涵盖了初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性格积极的引导与帮助。由于初中学生正处于叛逆期,对长辈尤其是家长怀有很大的戒备心理,而学生家长对学生的生活学习的过于关系往往很容易被学生所误解。很多学生家长由于自身知识和能力有限,对初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思想美德教育显得格外力不从心,因而更多的希望老师能够在初中学生的德育工作上花更多的功夫和精力,因而社会也将培养学生德育工作的重任就落在了初中班主任身上。
2提高初中班主任工作有效性策略研究分析
2.1班主任要不断鞭挞自我,提高自身素质
初中班主任是学生学习的领路人,在日常教学与工作中与初中学生的交集较多。初中义务教育除了教授具体知识义意外,应在教学中更多的融入一些基本道德、素质教育的内容,引导初中学生形成正确的认知体系,这也是初中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处于三观萌芽阶段的初中学生很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因而初中班主任要做好自律,做好表率。初中学生拥有很强的模仿与学习努力,他们会留意班主任神态、语言,往往以此为荣。如果班主任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很好的心理沟通交流技巧与形态感染力,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到学生的行为。这是一种看不见的力量,往往会在学生群体中引发强烈共鸣,成为一股塑造初中学生健全人格、升华初中学生心理境界、丰富初中学生精神生活、改进精神面貌的良方,使之更有活力、更有朝气,这也初中班主任需要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原因所在。
2.2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需要建立在师生关系融洽、平等的基础上
初中学生处于人生的起步阶段,面对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茫然无措也就在所难免。出现问题就需要班主任尽可能的利用自己现有资源施以援手,帮助其走出困境走出泥潭。每一个的认知实践范围都是有限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与缺点,那怕思想上的圣贤也有其思想未曾抵达过的“新大陆”。班主任在初中学生心理教育过程,不仅仅是充当师长的角色,也应该放低姿态,心灵单纯可爱的初中学生往往也能一鸣惊人,给教师以深刻启迪。教师与学生的定位不是一成不变的,其角色定位往往可以互换。德育工作也是一种交流活动,其影响是双向的、互惠的。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关系到初中学生德育工作成功与否的关键之匙,有利于拉近师生关系,形成师生之间积极健康的心态,有助于初中学生树立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理念,激发初中学生无限创造潜能。同时,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可以初中学生形成一些现代社会的观念。而我们的课堂教育往往非常匮乏对这些基本观念的传授与熏陶,我们的物质现代化了,但是我们的观念仍然处于滞后状态。而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于教师于学生都是百利无一害的,神化且高高在上的老师能与学生平等的“坐而论道”,有利于初中班主任后续德育工作的开展,能够有效的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效率。
2.3营造和谐有趣味的德育工作环境有助于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性
上一篇: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总结{精选5篇}
下一篇:初中德育总结{优选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