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计20315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82分钟。
初一数学下册教学总结范文第1篇
首先,生活实际的适当运用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性,从而让学生通过生活实例来验证数学理论并加深对它们的理解。例如:《初二数学上册》“轴对称图形”中的“直线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是它的垂直平分线和它本身所在的直线”。对于这一数学理论,“垂直平分线是它的对称轴”学生很容易理解,但“它本身所在的直线是它的对称轴”这点,学生很难理解。同时教师也难阐述清楚。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这样来处理:利用“太空中观察到的地球上的路面是一条线而在地球上看到的路是一条带”这一实例,将纸上的线段用放大的观点将它放大为一个矩形。这样一来老师阐述起来比较轻松,而学生又容易理解接受。因此培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使枯燥的数学理论学习生动化、形象化、现实化,改变了数学教学的程序化、机械化。
其次,数学理论的推理总结是生活实际的升华,能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主动性。例如:《初一数学下册》“三角形”中的“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勾股定理”这些数学理论,是实际生活中的理论升华。学生或学生家长在生活的运用中,不自觉地要运用到三角形来解决实际问题,但在运用的过程中,总是处于无意识状态。如安电线的拉索、做支架等,他们没有做过理论性分析。在“三角形的稳定性”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现实生活的运用理论化很大程度地激发了学生进行数学理论探索的主动性。再如家里修房所要建造的地基要运用到“勾股定理”等,都是现实生活理论升华的具体表现。
数学教学中的理论联系实际,使数学教学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所有的理论知识都是为现实生产生活提供理论支撑的。例如《初三数学下册》“二次函数”中的“何时获得最大利润”的主要理论是二次函数的极值模型,这一理论为“商店经营服装何时获得最大利润”的问题提供了解决的依据;而所有的现实生产生活都是对理论知识的验证与总结例如《初三数学下册》“统计与概率”中的“50年的变化”是通过对现实情况的统计图的分析进行总结,找出在理论上画统计图容易发生的“非线性视觉错误”,从而修正这些错误。如何将数学理论将现实生活相联系是一个很深的课题。浅谈一下我在数学教学中的一些具体做法:
首先,要培养学生观察现实生活生产的能力。从中体会人类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巨大能力,从中探索和总结获得这种能力的科学理论,并将它们进行分类,剥离出相关的数学理论,再将这些数学理论同数学教材进行对比。例如《初三数学下册》“直角三角形边角的关系”中的“三角函数的有关计算”这一节书,是通过学生观察生活中“乘坐缆车”的情景模式进行分析,得出它是属于三角函数问题,进一步与教材内容相对比学习。这样就能很好地培养学生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
初一数学下册教学总结范文第2篇
调动了学习兴趣,体现了数学的趣味性,使他们从熟悉的生活实际中感受数学问题,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感到生活离不开数数学就在我身边,从而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和作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5篇,供大家参考。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1一.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比如建立学生课堂发言的“奇思妙语录”等。
二、学情分析
经过两年多的学习,大部分的学生逐步养成了较好的学习习惯。但部分学生活泼好动,学习习惯较差,上课时注意力不易集中,课堂中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较被动。还有一些学生作业时常要拖拉,学习上有较大的困难。大多学生学习习惯较好,上课思维活跃,敢于大胆发言。但有的学生有粗心的现象,还有几位学生学习自觉性还不够,需要加强平时督促,特别注意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使我我班继续保持优势,并在此基础上使每个班级总体水平进一步提高。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了解24时计时法;能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能认、读、写小数,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能认、读、写分数,会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能计算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2、初步感知旋转、平移现象,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在实践活动中,体会长度单位千米和毫米的含义,知道1千米=1000米,1厘米=10毫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的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认识面积单位,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3、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为整数)。
(二)情感与态度
1、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能从日常的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有主动探究学习的愿望。
2、学会与人合作,并体会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
3、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的数学活动的过程,了解同一问题可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并感受到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长方形、正方形的一些特征,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的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2、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能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3、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为整数)。
五、教学措施:
1、认真学习教育教学改革的新理念,通过不断的学习,更新自己的观念,尝试于实际教学之中,完善自己的教学,使自己在教学上能有所提高。
2、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的发展。
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学数学,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活动,如游戏、讲故事、直观表演、模拟表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景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同时充分利用学具,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多照顾学困生以及思维偏慢等的学生,给其进行查漏补缺,释疑解难,在平时的生活中多用多练,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的道理,激发学习兴趣。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创新意识。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效的帮助和引导,让学生获得成功感。
5、运用信息技术与数学有效的整合,提高课堂效率几学生自主探究的愿望。
6、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又针对性地布置作业。
在教学中,结合课后练习的一些带思考性的题目,引导学生启动思维思考问题,独立解决问题,掌握科学、灵活的方法。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7、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充分挖掘各种网上教学资源,用好各种教学媒体,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首先从学习的内容和形式上吸引学生。
引导学生养成独立思考、敢于提问、善于倾听、乐于表达的内在品质。
8、增加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六、培优辅差措施
(一)培优对于优秀生要在培养阅读能力的基础上,重点指导其写作和写字和朗读。
(二)辅差
1、理解,尊重后进生,保护后进生的自尊心。
2、以真诚的爱生之情,去激起后进生感情的浪花。
开展“一帮一”活动,号召班上优秀生组成志愿者,每人帮助一个差生。
3、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力争做到:①关心爱护后进生,激励后进生“想学”的愿望;
②根据后进生的心理特点,激发学习兴趣,诱导后进生“爱学”;③在讲新课时,我适当降低起点,分散难点,让学生感到“能学”;④根据后进生的学习特点,改善后进生的学习方法,使后进生由“能学”变为“会学” ;⑤及时检查反馈、辅导和矫正,进一步使后进生提高学习成绩。
4、对学生进行分类辅导。
基础不同的辅导的内容也根据其实际进行,如王灿港,我计划每天教他一个字,循序渐进,慢慢提高。
5、借助学生家庭的力量及时地给学生提供辅导和矫正。
6、建立档案,积累转化经验。
七、课题研究根据学校的课题研究,我班决定开展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的研究。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2一、以课堂教学为核心:
1、备课。
学期初,钻研了《数学课程标准》、教材、教参,对学期教学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学期中,着重进行单元备课,掌握每一部分知识在单元中、在整册书中的地位、作用。思考学生怎样学,学生将会产生什么疑难,该怎样解决。在备课本中体现教师的引导,学生的主动学习过程。充分理解课后习题的作用,设计好作业练习。
2、上课。
(1)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思考。放手让学生探究,动手、动口、动眼、动脑。对学生的回答采取“扬弃”的态度,从而打破了上课发言沉闷的局面,使学生乐于思考,敢于积极回答问题。针对教学重、难点,选择学生的探究结果,学生进行比较、交流、讨论,从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根究学生练习不同坡度,不同层次的
题目,巩固知识,形成能力,发展思维。现在学生普遍对数学课感兴趣,参与性高,为学好数学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2)努力构建知识网络。一般做到一小节一整理,形成每节知识串;每单元整理复习形成知识链;一学期对整册书进行整理复习。学生经历了教材由“薄”变“厚”,再变“薄”的过程,既形成了知识网,又学到了方法,容易产生学习迁移,给学生的创新、实践提供了可能。
3、作业。
做到精讲多练,有针对性。同时对学生的作业及时批改,认真对学生的每一道错题进行纠错。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二、教育教学方面:
一年来我一直担任三年级班数学教学工作,在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刻苦钻研业务,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1、尊重学生是以学生为主的关键。在教学中,深刻体会到要以学生为主个人工作总结,以学生的发展为主。首先,必须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思考权,尊重学生的发言权,尊重学生探究精神个人工作总结,尊重学生的思维成果。做到这些,才能够放手让学生去思考,让学生探究。
2、分层合作,是实现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模式必由之路。
学生的层次不同,思考的效率不同,往往会造成一些学生怕于思考,懒于探索个人工作总结,依赖别人的思想。教学中如果让好中差混成一个小组,这样好的学生永远成为领头人,成为代言人,而差生永远就在小组中得不到重视。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实行分层分小组合作的方法,在课堂上,根据不同的情况给不同小组以不同层次的任务,学生在层次相同,能力相同的情况下有了思考问题的时间,这样就达到了分层次合作的目的,也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挑战性任务。
3、规范作业。
学生学习新课和知识的系统化、条理化,要靠一定的作业来巩固提高。通过规范化的作业使学生的思路明晰,条理清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是新课程标准里的一个鲜明观点,而规范化的作业可以使学生的习惯得以形成。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4、制定帮教方案。
对个别的差生,能悉心辅导,经常面批作业,找出知识的薄弱环节,及时进行补漏。例如,自己经常利用课余时间,落班辅导学生,有针对性地制定帮教计划,有目的有计划地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在课堂上,采用多提问,多检查,及时疏导,及时反馈的形式,努力提高后进生的文化基础知识。同时,在班级中开展互帮互学小组,进行一帮一的学习活动,使学生端正思想,互相学习,互想促进,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学习氛围。平时,自己还注意“两手抓”:一方面培养好尖子生,一方面通过尖子生辅导后进生,以先进帮助后进,以好带差,促进双赢效果
三、遵守纪律方面:
本人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不迟到、不早退、有事主动请假。在工作中,尊敬领导、团结同事,能正确处理好与领导同事之间的关系。平时,勤俭节约、任劳任怨、对人真诚、热爱学生、人际关系和谐融洽,从不闹无原则的纠纷,处处以一名人民教师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言行,毫不松懈地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目前的考试模式仍然比较传统,这决定了教师的教学模式要停留在应试教育的层次上,为此,我在教学工作中注意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把传受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有效的发展和培养。
总之,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不断反思,不断创新,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教学工作苦乐相伴。我们将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把课改工作搞得更好。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3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39名学生。同学们基本上对学习和常规等各方面的习惯转入正规。但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家长的文化水平、道德素质等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还有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较差,大部分学生在课堂只停留在认真、专心听,缺少主动参与的意识和习惯,一部分学生上课纪律松懈,喜欢随意讲话,作业不肯及时完成,喜欢拖拉作业。
所以本学期针对这些特点,在数学课要不但上的内容丰富多采,形式多样,富有吸引力;而且还要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身在其中,才能坚定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增强学生的意志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位置与方向(一),面积,年、月、日,复式统计表,用数学解决问题,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以及小数的初步认识。这部分乘、除法计算仍然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重要基础。
从本册开始引入小数的初步认识,内容比较简单,此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或用到有关小数的知识和问题,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可以扩大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小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进一步系统学习小数及小数四则运算做好铺垫。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位置与方向(一)”和“面积”两个单元,这是本册教材的另两个重点教学内容,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让学生初步形成辨认方向、表达与交流物体所在的方向的能力等。通过现实的教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探索并体会引进统一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面积单位,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进一步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在量的计量方面,本册教材进一步扩大计量知识的范围,除了面积单位的认识外,还安排了认识较大的时间单位年、月、日及24时计时法。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时间观念,并通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估计面积大小和时间长短的意识和能力。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复式统计表”这一单元。让学生在认识复式统计表的学习中,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体会数据所包含信息的作用,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数学广角----搭配(二),”继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学习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本册教学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课标对本册教材的教学要求
1.会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会进行相应
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3.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初步知道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初步认识小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4.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5.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公顷),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会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并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4一、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共有51名学生,其中男生28人,女生23人。同学们基本上对学习和常规等各方面的习惯转入正规。但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家长的文化水平、道德素质等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还有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较差,大部分学生在课堂只停留在认真、专心听,缺少主动参与的意识和习惯,一部分学生上课纪律松懈,喜欢随意讲话,作业不肯及时完成,喜欢拖拉作业。所以本学期针对这些特点,在数学课要不但上的内容丰富多采,形式多样,富有吸引力;而且还要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身在其中,才能坚定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增强学生的意志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位置与方向,面积,年、月、日,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用数学解决问题,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以及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以及小数的初步认识。这部分乘、除法计算仍然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重要基础。
在量的计量方面,本册教材进一步扩大计量知识的范围,除了面积单位的认识外,还安排了认识较大的时间单位年、月、日及24时计时法。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时间观念,并通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估计面积大小和时间长短的意识和能力。
三、课标对本册教材的教学要求
1、会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3、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初步知道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初步认识小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4、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5、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公顷),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会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并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6、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知道各月以及全年的天数;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7、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
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初步了解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本学期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及奋斗目标
教学重点和难点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以及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位置与方向和面积两个单元,是本册教材的另两个重点教学内容。
奋斗目标
1、在教师的指导下能从实际生活和现实情境中收集信息、组合信息,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从而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3、在教师的鼓励和指导下,能积极地参加观察、操作、探索、交流等数学活动,对与数学有关的身边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对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感兴趣,有学好数学的愿望。
4、在教师和同学的鼓励帮助下,能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困难,
初步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培养学好数学的愿望。
五、尖子生的培养和学困生的转化
1、学困生的转化
(1)课上充分调动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多留心观察他们,提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让他们回答。
(2)课堂练习中,督促他们认真完成,遇到不明白的地方要大胆问。
(3)采取“一帮一、一对红”的措施,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2、尖子生的培养
(1)课上除完成课堂作业外,给他们留一些有难度、有深度的问题,进一步拓展他们的思维能力。
(2)发展他们的智力因素,开发非智力因素,多举办课外活动。
(3)开展争做小老师活动,每周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让他们展示自己。
八、课时安排
(一)位置与方向(5课时)
(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13课时)
1、口算除法3课时左右
2、笔算除法9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三)统计(4课时)
1、简单的数据分析2课时左右
2、平均数2课时左右
(四)年、月、日(5课时)
制作年历1课时
(五)两位数乘两位数(8课时)
1、口算乘法3课时左右
2、笔算乘法4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1课时
(六)面积(7课时)
(七)小数的初步认识(5课时)
(八)解决问题(4课时)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5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三年级共有学生57名,中等生约占60%,优生约占20%,反应迟钝、学习不用功的学生约占20%,总体看经过上学期的管理,学生纪律普遍好些,上课基本能认真听讲,但也有少部分不能积极动脑思考,发言不积极,作业不认真,有些学生不能按时完成家庭作业,有错不能主动改。
经过两年半的数学学习,本班学生已经有了解决问题的经验,他们已经能用自己独特的方法思考问题,能熟练地运用一、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对表内乘法也比较熟练了,有了计算乘法和有余数的除法的经验,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和思考问题。在合作学习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
本班学生由于年龄、农村家庭环境等差异,导致本班学生差异较大,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在今后的教学中,联系学生生活经历充分发展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培养质疑精神,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投入到数学活动中去。
二、教材分析:
本册实验教材的内容包括:位置与方向、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统计、年月日、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小数的初步认识、解决问题、数学广角
西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在空间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能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七个方向,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用正确的语方描述行走路线。
在数与计算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以及小数的初步认识。这部分乘、除法计算仍然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重要基础。例如,用两位数除多位数,每求一位商的步骤与用一位数除的步骤基本相同;又如,两位数乘两位数是学习小数乘法的必要基础。
从本册开始引入小数的初步认识,内容比较简单。此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或用到有关小数的知识和问题,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可以扩大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小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进一步系统学习小数及小数四则运算做好铺垫。
本册还引入了面积的认识和计算。这部份内容也是生活中应用性比较强的,在日常生活中会经常遇到有关面积的知识和问题,这部份知识的学习,也可以扩大到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量的计量方面,这一册安排了认识较大的时间单位年、月、日及24时计时法。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时间观念。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初步学习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教材向学生介绍了两种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习看这两种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通过学平均数的含义和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实际应用,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安排了一个单元,专门教学生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学习简单的集合思想和等量代换思想,并能应用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三、教学目标与任务:
使学生:
1、在现实的情境中进一步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会进行一位数乘、除两位数和简单的两位数乘、除三位数的口算:会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及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会计算含有两级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式题;
能结合现实素材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能借助计算器进行较复杂的运算,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
2.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初步知道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能比较小数大小,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
3.结合生活经验,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知道各月以及全年的天数;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4、结合生活经验,能辨认从不同方位
5.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
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初步了解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发现错误并及时改正错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实施措施:
1、先由学生观察、提出问题,然后通过小组讨论,交流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并试着独立解决
2、在现实背景下感受和体验小数和面积的意义
3、通过直观、操作展示位置与方向
4、通过观察、猜测、操作、讨论交流,感知、感受四边形变换的奇妙,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帮助与辅导
个体分析:三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比较弱,主要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老师应善于指导学生动手操作,把形象的动作思维和抽象的计算思维结合起来,把讨论与交流结合起来,实现内化,从而真正确立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效率,在教学中我们应关注不同程度的学生,让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和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课改的灵魂,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由于学生个体上的差异有的孩子表现得特别优秀,而有的孩子则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针对本班孩子的特点,有选择的进行帮助与辅导。
辅导目标和措施:通过辅导让后进生在基础知识方面掌握比较牢固,成绩有所提高,基础好、智商高的学生更上一个新台阶,同时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
措施:面批作业,及时帮助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多与家长联系;利用课余时间辅导
六、教学检查与评价
评价是为学生服务,本着让每一个孩子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为原则,我从评价指标多元化,评价方式、方法多元化,优化数学课评价过程入手,恰当评价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重视对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七、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注重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
2、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3、结合现实问题教学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加深学生对统计作用的认识,逐步形成统计观念。
4、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创设问题情景,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初一数学下册教学总结范文第3篇
一、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Ji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
二、班级学情分析:
三(5)班共有学生50人。多数学生已掌握了基本的计算技巧,具备初步了理解、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尚缺少主动与同学交流的习惯。存在的问题也不少:一是个别学生的计算还没有过关。二是理解题意的能力不强。三是学生的表达能力还有待于加强,课堂上讨论不起来。四是课堂学习习惯方面,有一部分学生的习惯很差,表现为作业马虎、插嘴、课堂活动缺少主动性和对活动的专注。五是一部分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同伴间缺乏合作与竞争。
三、本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第五册数学主要包括九个单元的学习内容和一个总复习单元,其中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的重点。在数与计算方面,这册教材安排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以及分数的初步认识;在空间和图形方面,安排了四边形的认识;在量的计算方面,安排了长度单位千米、质量单位吨以及时间单位分、秒;统计方面,让学生初步学习可能性。此外,教材还安排了"数学广角"和两个数学实践活动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多位数乘一位数
教学难点:时分秒的认识、四边形
五、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口算的分阶段要求初步拟订如下:
有余数的除法6%以内绝大多数达到每分钟做8题4%以内绝大多数达到每分钟做10题。
六、教学措施
1、重视教学情景的创设,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的数学概念。
2、加强导优辅差工作,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3、设计一些探索性操作活动,培养实验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4、结合课题,在课堂交流和培养Ji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做些调查、分析,进行一些尝试。
5、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认真做好课前准备,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及时进行课堂教学的总结反思。
6、注意将数学的课堂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创设生活化课堂情境,将教学内容中的数学问题生活化。
7、注意课堂教学的开放性,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8、严格抓好学生的课堂学习习惯。
9、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重视培养问题意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如可以结合当时学生们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替换材料内容,以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师还应加强指导,让学生初步学会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相关信息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10、在处理教材时,注意教学目标的正确定位。不要随意拔高和降低难度。
七、全册课时安排:(约61课时)
(一)、测量(7课时)
千米的认识……………………………………………4课时左右
吨的认识3课时 ……………………………………3课时左右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9课时)
加法……………………………………………………3课时左右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五册教学计划的文章 >>
初中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六册教学计划
兴趣小组教学工作计划小学远程教育工作计划
2011年秋季小学教学工作计划
初一数学下册教学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对外汉语 教材评估 新实用汉语课本 词汇
学习一门语言,词汇的掌握至关重要。胡明扬说:“一个人如果不学习语法可以学会一门语言,但不学习词汇是不可能学会一种语言的。”词汇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新实用汉语课本》(以下简称《新实用》)是一套主要针对海外汉语教学的对外汉语综合性教材,由刘主编,它是在继承原有《实用汉语课本》的基础之上发展而来的一套全新教材。该教材在框架设计、练习编排等方面都有独到之处,是一套有特色、较成功的对外汉语教材。本文将从词汇量控制、生词编排方式和词汇练习设计几方面对这套教材的词汇处理情况进行分析。
一、词汇量控制
教材对词汇量的控制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一方面,学生的学习兴趣受其所能记住的词语数量的影响。若词汇量过大,平均到每课的生词过多,学生记忆的负担会相应加大,其信心和学习兴趣将受到影响。另一方面,过多的生词会加大课文难度,给教师的课堂操作带来困难;且学生将大量的时间用来查词典,对课堂交际活动的参与度会相应降低。因此,一部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的教材应严格控制生词数量,应保证词汇总量处于大纲规定范围内。
据国家汉办颁布的外国留学生教学大纲,初级阶段学生应掌握一级词汇993个,二级词汇1711个,一、二级词汇共计2704个。《新实用》的前三册针对初级阶段编写,第四册为初级向中级的过渡,前四册与初级阶段的教学目标相适应。据统计,一至四册每册的生词数分别是445个、668个、626个和761个,生词总计2500个。这一数目与大纲的规定数量接近。在课时数上,第一册共14课,其他三册都是12课。一至四册平均每课的生词量为:第一册31.8个,第二册55.7个,第三册52.2个,第四册63.4个,二、三、四册平均每课的生词量均超过50个。
在此,我们以另一部教材的统计数据为参照来分析这一结果。下表是对《汉语教程》初级水平部分――第一册至第三册(上)的生词量统计结果(第三册(下)已超出初级水平):
通过比较,我们发现《新实用》的每课平均生词量明显多于《汉语教程》,这与其定位有关:《新实用》针对海外汉语教学,由于受课时限制,其课文数量受到挤压,平均到每课的生词相应增多。但是,海外汉语教学由于缺少习得语境,教材生词量的确定应充分考虑学习者的接受能力,不宜超过中国国内使用教材的生词量,从这一角度来看,《新实用》平均每课50个以上的生词量偏多。
在词汇量控制上,《新实用》采取了每课两段课文的形式,生词分别置于两段课文之后,这减轻了一次接触过多生词给学生带来的负担。另外,本文认为教材选词应该求精,一些使用面窄的、过时的词语可剔除,如《新实用》第三册的生词“藏趣园”“西王母”等。
二、生词编排方式
我们从生词的排列方式及重现率两方面对《新实用》的生词编排情况进行了考察。
(一)生词排列方式
《新实用》按生词在课文中的顺序将其列表附于文后,这也是目前大多数教材的做法。这种排列方式忽略了词性和词义,使表中生词彼此间联系不足,不利于记忆。对此,可以根据不同标准,如“词类、词义间的关系及词语难易程度”进行排列。
1.按词类排列
在包括《新实用》在内的许多教材的生词表中,不同词性的词是混合排列的。基于对误用词性是最常见的偏误的认识,我们认为将词性相同的词聚集在一起,比只在词后标注词性更有利于巩固学生对汉语词类的认识。同时,从词的语法功能出发进行排列,也便于在教学中针对不同词类设计搭配练习。
2.根据词义的关联排列
着眼于词义间的关系来排列生词,便于把孤立的单词组成有内在联系的语言材料。心理学研究表明,事物间的联系越紧密,人就越容易记忆。在排列生词时,我们应尽量利用词语意义间的关系,这种关联可以是词义上的相对或相近,如有反义关系或近义关系的词;也可以是意义上属于同一范畴的词语,如表示色彩的几个词;还可以是课文中属同一语义范畴的词,如某个话题下的几个相关词语。
3.根据词语的难易度排列
教材不必拘泥于文后出生词表的形式,而可以根据需要灵活地分化生词,比如可将其分别置于课文的前、中、后部。一些很简单的生词如“云、海、山峰、学校”等,可置于课文之前,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课文;一些单义、用法并不复杂的词语可在课文旁边或每页下方标注,如“个人、自然”等词,以便学生在阅读时查阅;一些在脱离语境的状态下很难解释清其用法的词,可先令其在课文中出现,使学生在上下文中体会其意义,再列于文后统一处理。一些表义抽象的连词如“只要、终于”,及表示心理活动的词如“谨慎、衷心”等,可以这样处理。
以上三种排列方式由于打乱了生词在课文中的顺序,因而带来另一个弊端,即查找不方便。对此,我们可通过按生词在文中出现的顺序给其标注序号的方式来弥补。《新实用》中的生词在课文中没有任何标记,学生往往还要花时间在课文中找到并标出。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可对文中的生词采用粗体标出并加注序号,这样不管词表如何调整,学生都能快速找到文中的生词。
(二)生词重现率
重现率对词汇学习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我们要使每个新词语都在不同的上下文中反复出现。”(陈贤纯,1999),通过一定数量的“复现”,使学生反复记忆直至掌握该词。教师和教材编写者都应设法提高生词在教学和教材中的重现率。我们从以下角度对《新实用》一至四册的生词重现情况进行了考查。
1.每册生词的重现率
经统计,四册课本中所有生词的平均重现次数为30.81次。从第一册到第四册,每册中的生词在四册书中的重现次数递减。这是因为第一册面向的是刚接触汉语的学生,所教的是最基础的、造词能力较强的单音节词,在此后的课文和练习中的重现率自然高。
2.重现率最高与最低的生词
教材中重现率最高的生词应是日常交际中最常用的。以第一册和第三册为例,第一册中重现率最高的10个生词按出现次数由高到低排列分别为:“我、你、是、不、他、学、的、们、有、语”;第三册为:“了、家、着、为、可、地、花、最、喜、对”。这些词都是交际中常用,且构词能力较强的单音节词,保持它们的高重现率符合教材编写的实用性原则。
我们对教材中重现次数为零的生词进行了统计。这部分词约占生词总量的8.33%,主要是一些专有名词、中国特色较浓的四字词、成语和一些俗语,如“民国、宁静致远、优生优育、萝卜青菜各有所爱”等。另有一些常用词也出现在这一范畴中,如“面包、机场、决定、凉快”,它们是教学大纲中的甲级词,应提高其重现率。
3.生词在课文中的重现情况
课文是教材的主体,也是教师课堂上着重讲解和学生课后背诵最主要的部分。词语只有在课文语境中才会显示出确切词义。《新实用》一至四册生词在课文中的重现次数约占教材中重现总次数的五分之一。从课文在词汇教学中的地位来看,应进一步提高生词在课文中的重现率。
三、词汇练习设计
“练习”作为将知识转化为现实语言能力的工具,其设计水平直接影响到词汇教学的效果。周小兵在《对外汉语教学导论》中将词汇练习分作“感知性练习、理解性练习、模仿性练习、记忆性练习和应用性练习”五种。其中,“感知性练习”包括听音、读音和认字;“应用性练习包括搭配词语、用指定词语完成句子等。
《新实用》在每课都安排了“练习与运用”环节,包括“熟读短语、句型替换、课堂活动、会话练习、看图说话、交际练习”6个部分,这些都属于感知性及应用性练习。
(一)词汇的感知性练习
熟读短语属于词汇的感知性练习,《新实用》对生词认读环节的设计有诸多可取之处。首先,该部分紧跟在生词表后出现,可使所学的生词立刻在语境中强化;其次,《新实用》的朗读材料都以短语或短句形式出现,充分利用了语境对词义学习的作用;另外,《新实用》将认读环节安排在课堂练习中,这保证了练习的有效性,且便于教师及时收到反馈,并予以纠正。
(二)词汇的应用性练习
练习的其他环节主要是用指定词语仿写句子、完成会话或进行语段表达,属于词汇的应用性练习,这是《新实用》词汇练习的主要形式。
根据一次针对师生双方的调查显示,用指定词语完成练习及词语搭配被一致认为是效度较高且有一定难度的练习形式。并且,用给定词语完成句子相较于传统的生词造句,更适合在课堂上使用:通过指定单词,完成句子的语境受到限定,便于教师对课堂的控制。《新实用》对此类练习形式的重视符合教学实际需要。
经过考查,我们认为《新实用》初级部分的词汇练习设计总体符合练习为运用服务的目的,练习形式的选择具有典型性,对“量”的控制体现了“精讲多练”的原则。出于对题型搭配效果的考虑,本文建议增加其他题型,如师生认可度较高的词语搭配题,使教材在拥有一种主干题型的基础上,包含其他辅助题型,这对学生新鲜感和兴趣的保持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李明.教材词汇处理研究――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新视角[J].对
外汉语研究(年刊),2010.
[2]刘.《为新世纪编写的〈新实用汉语课本〉》[J].暨南大学华
文学院学报,2003,(2).
[3]苏新春.对外汉语词汇大纲与两种教材词汇状况的对比研究[J].
语言文字应用,2006,(5).
[4]莫修云.对外汉语教材编写中的词汇处理[J].课程?教材?教
法,2010,(9).
[5]周健,唐玲.对外汉语教材练习设计的考察与思考[J].语言教学
初一数学下册教学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汉语教程》 《新实用汉语课本》 对比研究
1.研究对象
《新实用汉语课本》是21世纪初,刘等为方便海外的汉语学习者学习汉语而编写的一套汉语教材,主要适用对象是以英语为母语或媒介语的外国学生。本文选取了该套教材的第一册为研究对象。
《汉语教程》是北京语言大学编写的对外汉语系列教材(语言技能类)的一年级部分,是为初学汉语的外国学生编写的。本文选取了该套教材的第一册(上)为研究对象。选取这两本教材作为研究对象的主要原因是:
第一,本文选取的两套教材都是初级汉语教材。
第二,本文选取的教材都是综合课教材,两者课型统一,在编写思路方面存在共同点,但是由于两套教材的使用对象、编写者所持的理念等不同,教材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两套教材之间具有可比性。
第三,两套教材处于同一时期,出版时间比较接近。
2.《新实用汉语课本》和《汉语教程》教材体例的对比
教材体例指一课书或一个教学单元中的教学内容排列次序。教学策略是通过教材体例体现出来的。体例反映教材编者主张的教学思想,包括主张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课堂活动等。
《汉语教程》第一册的基本体例为:一是课文;二是生词(课文中生词和补充生词,从第一册起就出现汉字);三是注释(词的用法、小语法点、难句的翻译、习俗文化介绍、第一册为语音注释);四是语法;五是语音;六是练习(最后一题为汉字书写)。
《新实用汉语语法》第一册的编写体例为:一是课文;二是生词;三是注释;四是练习;五是阅读和复述;六是语法;七是汉字;八是文化知识。
对比可以看出,两套教材的体例大致相同,两部教材都在每课列出了重点词语的用法解释,帮助学生快速掌握高频词语。同时提炼出语言点,使学生在每课学习中更有针对性,温故而知新时更能抓住语法重点。
3.《新实用汉语课本》和《汉语教程》课文的对比
教材是课堂教学的基础,课文则是教材的主体。对外汉语教材中课文是学生的直接语料,因此,课文在对外汉语教材中十分重要。下面对两本教材的课文从体裁形式和课文内容方面进行对比。
3.1课文体裁的对比
课文内容总是以一定的形式呈现出来,这种表现课文内容的外在形式就是“体裁”。体裁基本可以分为:日常对话、日记、记叙文、小说、书信、寓言、诗歌、戏剧、说明文、散文、游记、传记、议论文、采访问答、新闻、实用公文等。
《汉语教程》第一册30篇课文都是日常会话。《实用汉语课本》第一册14篇课文全都是日常会话。两本教材所有对话均为一行汉字,一行拼音。因此,两本教材在课文体裁上没有区别。
3.2课文内容的对比
教材课文内容的选择要从学习者的需要出发,以学习者需求及学习者当前水平为依据。初级水平的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要求主要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这与他们面对的生存困难、要解决的最迫切问题都是相适应的。应该以学校生活和日常交际活动为主要场景,从身边人和事入手,由浅入深地扩大到实际生活的各个方面。
《汉语教程》首先从最基本的问候开始,到买东西、换钱,再到通过课文了解中国社会的各方面情况,循序渐进。《汉语教程》的课文很大程度上仅仅是为了满足语法句型的需要而编写的,编者对功能和文化重视不够,课文并没有很好地反映鲜活的实际生活。《新实用汉语课本》从打招呼、问候这类最基本、最迫切的话题入手,到自我介绍、转达问候,再到中国和西方不同的习惯、中国过春节的习俗、大学生打工等,基本都是学生有很强的学习需要、有交际价值的材料,涉及广阔的社会生活,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4.《新实用汉语课本》和《汉语教程》生词的对比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词汇教学历来都是重点,也是难点。下面对两本教材的生词从生词量、生词排列、生词注释方面进行对比。
4.1生词量对比
根据两本教材课后生词表,对生词量做了统计,统计结果如下:
一部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的初级对外汉语教材,在词汇安排上必须做到:(1)教材的绝大部分生词应在大纲规定的词汇范围之内,“超纲词”必须控制在一定比例之内;(2)常用词语要保证一定的重现率和覆盖率;(3)每一课的生词要控制在一定数量范围内,不能有的课很多,有的课很少。
《汉语教程》和《新实用汉语课本》的选词基本都在词汇大纲规定的一年级词汇之内,只有少数超纲词,生词的覆盖率较高。《汉语教程》在每个阶段的课文之间,每课的生词都保持了比较均匀的数量,没有出现生词过多或少的情况,做得比较成功。《新实用汉语课本》的课文数量比《汉语教程》少,因此每课的生词数就相应地增多。据表一,《新实用汉语课本》平均每课生词31.8个,从数量上看是比较多的。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这两本教材在生词量的控制方面实现编写目标,基本符合教学大纲对词汇量的要求。
4.2生词排列对比
《汉语教程》和《新实用汉语课本》都采取依照生词在课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将其列表附于文后的方式,具有直观、便于检索的优点。但是也有差别:《汉语教程》是先出两段课文,再将生词表附于其后;《新实用汉语课本》是课文加生词。这里《新实用汉语课本》的安排更合理,因为将生词表一分为二比将生词表合二为一给学生造成的心理压力较小,而且这样学生查找生词更省力。
4.3生词注释对比
《汉语教程》和《新实用汉语课本》都有英文版和俄文版,在此我们仅对英文版进行对比。
对于初级阶段的学生,生词注释对他们理解生词意思很有帮助。相比《汉语教程》,《新实用汉语课本》在英汉对译之后还给出了含有该生词的词组,这样可以使学生熟悉词语搭配情况,更好地理解生词及用法,便于掌握句子结构。总体看来,这两本教材的生词注释都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生词的英语翻译只是单纯的汉译英,而没有认真考虑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具体含义,这样产生的译文很有可能不能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被译词的真正意义。因此,在生词注释中,重点要解释用法,要将生词的意义、搭配关系、用法、感彩、语体色彩、社会文化内涵等准确地传递出来,这样才能使生词的翻译真正有效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被译词。
5.《新实用汉语课本》和《汉语教程》语法的对比
《汉语教程》第一册上的语法阶段是第11课至第15课。《新实用汉语课本》的语法教学是与语音教学同时开始的。下面将对两本教材的语法从语法点数量和语法编写方面进行对比。
5.1语法点数量对比
在初级阶段应该严格控制语法项目的总量,只选择最基本、最典型、必不可少的项目。由表2可以看出,《汉语教程》第一册和《新实用汉语课本》第一册语法点都比较多,这体现了现行对外汉语教材的一个共同特点,即在初级阶段就将语法项目讲授完毕,使初级阶段语法学习任务过重,语法项目总量过大。而《汉语教程》则是在语法阶段才开始教授语法,造成语法教学高集中、高密度的情况,不利于学生学习。因此,在教材编写上应注意严格控制语法点总数,并对教学量大的、繁难复杂的语法项目进行切分,使其分散在若干课或者不同学习阶段出现,这样可以极大地简化语法点。
5.2语法编写的对比
《汉语教程》和《新实用汉语课本》都遵循结构―功能―文化相结合的编写原则。《汉语教程》明确提出将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的语法观运用到课文的语法解释中。不仅重视语法结构的说明,而且注意揭示语法结构的语义,重视交际价值。另外,《汉语教程》进行语法讲解时还采取绘制插图的方式,是这套教材的一大特色。
6.结语
本文对《汉语教程》第一册和《新实用汉语课本》第一册各方面情况做了简单的对比。通过对比,了解到两本教材在编写上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作为同是新世纪的初级对外汉语综合课教材,它们都不同程度地借鉴和吸收了前人的相关研究成果,相对于以往的教材,在很多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仍需改进。由于我知识和能力有限,缺乏教学实践方面的经验,在对这两本教材的对比上仍有缺陷,需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上一篇:初一数学月考总结{整理5篇}
下一篇:初一总结数学{整理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