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计14731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59分钟。
初一学习经验总结范文第1篇
??? 第一步: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 大家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实践中,兴趣对人的活动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一旦对学习发生兴趣,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浓厚的兴趣将是人们刻苦钻研、勇于攻关的强大动力。学生只有对化学感兴趣,才想学、爱学,才能学好,从而用好化学。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我们教学的第一步。
??? 1、化学这门课已经给学生吊足了“胃口”学生都已经入学两年了,但是还没有接触过化学,对此学科会有一定的期待和好奇,针对这一特点,我们在初三化学的第一课《化学使世界变得绚丽多彩》,就会给学生展示一个新奇的新世界,让学生大开眼界,让学生知道生活中的衣食住行都与化学息息相关,学习化学会使人们的生活品质得以提高,化学还创造出了许多神奇的事物,等等,这样谈一堂课之后,大多数学生都被化学这一新的学科所吸引,她会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去学习这门课程的。
??? 2、上完第一课之后,接下来的第二课的学习并没有给学生带来失望,仍会给学生带来新鲜的事物,那就是演示实验。当你拿着各式各样的化学仪器走进教室时,学生的眼神都会变得亮起来,期待着会有一个什么好玩的事情发生,这样的一堂课也会非常成功的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的。用实验来吸引学生,是我们化学学科的一个法宝,在一年的学习中,先接触演示实验,再让学生在教室动手实验操作,之后再让学生进化学实验室循序渐进的一步一步的让学生的学习走上正轨。
??? 通过上面的方法学生的兴趣都有了,但是光有兴趣是不够的,这个时候就要教会学生学习化学的方法。
??? 第二步:让学生有信心学习化学。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充分体现了启蒙性、基础性。初中化学的教学是对现代的青少年(未来社会的劳动者)进行“科学教育”的主渠道,是实现化学教育社会化、科学化的重要环节。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让每一个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多姿多彩、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化学,形成持续的化学学习兴趣,增强学好化学的自信心。在实际教学中,我常常运用“需要原则”。首先,选择能够满足学生现实需要的内容,先引起学生兴趣;其次,在学生对这些知识已经掌握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一些有点超越常规但又在情理之中的问题内容,再次引起的学生兴趣,因为这样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了解的欲望;最后再提出一些具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如此循序渐进。力争做到让每位学生都对自己的未来的化学学习充满信心。
??? 第三部: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比如关键的记忆法。要学好化学,记忆很关键。初中化学内容多而散,需要记忆的内容比较多。我们应采取以下方法加强记忆:①理解记忆。理解记忆是建立在对事物理解的基础上依据事物的内在联系,运用有关的经验所进行的识记。如对质量守恒定律的记忆,应理解“参加”的含义是完全反应。“守恒”是反应前后各物质的总质量相等。理解质量守恒的原因是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都不发生改变。再进一步理解得出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也不改变。②要点记忆。对复杂的概念、性质、操作可概括成要点,使记忆的内容简单化。如过滤的操作,概括成“一贴、二低、三靠”。氢气还原氧化铜的步骤归纳为“氢——灯——灯——氢”。③规律记忆。化学知识是有规律的,掌握了规律就能记忆知识、理解知识、应用知识。应注意总结规律、发现规律。如学习盐酸、稀硫酸的化学性质后,总结出酸的通性;通过实验,总结出金属跟酸、盐反应的规律。这样,记忆就很深刻,运用就更灵活。
??? 第四步:打好基础。
??? 初中的化学就化学学科的基础,因此抓基础就尤为重要。课本上的一些知识比如元素符号,化学方程式,前20号元素等都是要求学生必须会,如果不会的话,接下来的学习学生就会没有兴趣,没有动力,和老师以及其他同学之间的共同语言就越来越少了,慢慢的变成差生。为了防止这样的学生出现,我们利用考试本来解决这个问题。每天的课前5分钟都是考试的时间,在前一天告诉学生要考的内容,考完一定要及时反馈,一般我们都在当天就反馈,通过每天的这次小考,对每一位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都了如指掌,有针对性的进行辅导,并根据学生的知识情况制定下一步的教学,绝不赶进度,直到学生扎扎实实的掌握了基础知识我们才进行后面的学习。这样后进生的产生就减少了。但是由于时间有限,我们的进度总是很慢的,到最后的总复习的时间就很紧。所以,现在我们将这样的教学方式在上学期应用。
??? 第五步:及时总结和反馈。我们教研组在教学中非常的注重及时的总结和反馈。总结分为课堂小结,作业总结,考试总结,实验总结,单元总结等,每一项总结都是在集体备课时我们将每个班的情况进行讨论后,再共同拿出一个共同的方案,再根据自己班级的情况做适当改动和添加。比如,单元总结,我们化学课本中国共产党有12个单元,这每一个单元的总结形式都不同,比如第一单元我们就以道实验室做实验的方式进行总结,如果实验操作规范就一堂课通过,如果存在问题回到教室再强调相关问题,使学生即使出现了问题也能及时改进;再比如第六单元的总结,这是一个大单元,内容多且杂,学生每次都会在这里出问题,所以,这个单元的总结我们就会分两步,第一用知识脉络图给学生展示出来,再将各物质间的关系逐一讲解,学生边记边听,将所记内容当做书签放在第六单元的卷首,以后会一目了然。最后再强调一点,第六单元与三有关。第二用化学方程式总结第六单元,将所有的本单元的化学方程式进行组合用箭头将它们之间的关系表示出来。经过这样的总结学生的知识会掌握的很扎实。所以,总结对学生的帮助是很大的。
初一学习经验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幸福;精神卫生;学习;问卷调查;学生
【中图分类号】 R 395.6 B 84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10)10-1190-03
Compiling and Primary Applying of Learning Subjective Well-being for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GAN Xiong. Institute of Higher Education in Shantou University, Shantou(515063), Guangdong Province,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develop a suitable learning subjective well-being inventory for measurement of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Chines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Methods Five hundred and twenty-nin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were investigated with learning subjective well-being inventory,to explore the structure of learn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Results A total of 4 dimensions and 21 items were identified, which could explain 51.891% of the total variances and the range of factor loading was between 0.544 and 0.753. The Scale had a satisfactory reliability and the α was 0.890.Conclusion The inventory has good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and is a valid tool for further research of educators.
【Key words】 Happiness; Mental health; Learning; Questionnaires; Students
主观幸福感作为心理学的一个专门术语,专指评估者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估,是衡量个人生活质量的综合性心理指标,反映主体的社会功能与适应状态[1]。学校是初中生学习和社交的重要场所,学生在学校学习与活动方面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决定了其行为和情感必然受到学校生活的影响。因此,考察初中生在学校生活中的幸福体验,对于评估其学校发展状况具有重要作用。该文试图立足于我国初中生的学校生活,以主观幸福感研究的有关理论为基础,编制适合于我国初中生的学习主观幸福感测量工具,为初中生学习主观幸福感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工具性支持。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从湖北省荆州市城镇和农村4所(荆州实验中学、沙市实验中学、沙市第五中学和埠河中学)初中抽取学生535人,回收有效问卷529份,有效率为98.9%。其中男生258人(48.8%),女生271人(51.2%);一年级141人(26.7%),二年级246人(46.5%),三年级142人(26.8%)。
1.2 方法 通过访谈和理论分析的结果,在参阅国内外有关幸福感的文献资料的基础上[2-5],并结合有关该方面的专家咨询,初步形成初中生学习主观幸福感量表的理论建构,即包括现有成绩感受学习体验环境激励希望学习成绩4个维度。
根据以上建立理论建构的4个维度,本量表的大多数项目来源主要根据访谈和问卷的原始资料为编写的依据。有少数项目是借鉴了已有的幸福感量表的一些条目进行编写,并邀请有关方面的专家进行审定各个项目的内容以及词语表达的准确性。最后请一些初中生校正各项目的表达方式是否适合他们习惯。这样就形成了初中生学习主观幸福感量表的初稿。
在量表初稿完成后,请一些初中教师和部分学生对其项目的表达方式进行校对,是否适合他们习惯以及有遗漏或者多余的进行删除,并在初试的基础上进行项目分析。最后形成初中生学习主观幸福感量表。量表总共由35个项目组成,其中正性项目30个,负性项目5个。量表采用自评的方式进行,采用6点式计分的方式,由“完全不符合”、“基本不符合”、“有点不符合”、“有点符合”、“基本符合”、“完全符合”6个选项构成,分别记1~6分。正性项目得分越高,说明初中生学习主观幸福感越高;负性项目得分越高,说明初中生学习主观幸福感越低。
1.3 数据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1.50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有关信效度检验、独立样本的t检验以及方差分析等。
2 结果
2.1 探索性因子分析
2.1.1 数据因子分析适合性检验 KMO用于检测变量之间的简单相关系数和偏相关系数的相对大小[6-8]。本组数据KMO为0.893;Bartlett's球形检验假设“相关矩阵是单位矩阵”,表明数据适合进行因素分析。
2.1.2 因子提取与贡献率 本研究因素分析原则基于以下几点[9-11]:根据陡阶检验;抽取出的因子在旋转前至少要能解释的总变异;考虑因素的可解释性;各个项目意义明确;每个因素至少包括4个项目。
首先使用主成分分析,以特征根大于1提取共同因素,再用方差极大法旋转,结果抽取出4个因子,根据上述结果,结合碎石图检验(图1),提取4个因子较为合适,旋转后可解释总变异的51.891%(表1)。
2.1.3 因子命名及因子负载 由以上35个项目的碎石图可以看出,在第5个因素处曲线变得平坦,故应先抽取4个因子,根据旋转后的因素负荷矩阵,将因素负荷偏小、项目归属不当(多重负载)、因素包含项目少于3个的项目删除,其中3,7,10,11,15,18,19,21,22,26,29,30,34,35题被删除。
最后,提取4个因子,共包含21个项目,Alpha系数为0.815,此时KMO标为0.906,KMO值为0.906,Bartlett's球形检验的P<0.01。以方差最大法进行因子旋转,各因子包括的项目因子负载因子命名见表2。
2.2 项目分析 研究者对量表经探索性因子分析后的21个项目进行区分度方面的检验。将被试在《初中生学习主观幸福感量表》所有项目的得分累加,得到被试的学习主观幸福感总分,将幸福感总分按降序排列,把得分排名前27%的被试作为高分组,得分排名后27%的被试作为低分组,分别赋值,作为分组变量,对各项目的得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高分组和低分组在各项目上的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初中生学习主观幸福感量表》具有良好的区分度(表3)。
2.3 量表的信度 对4个分量表及总量表进行内部一致性检验,分别计算总量表和分量表的Alpha系数,Alpha系数为现有成绩感受0.683,学习体验0.618,环境激励0.546,希望学习成绩0.544,总量表0.690。结果表明,初中生学习主观幸福感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
另外研究者对4个维度的得分与总量表的得分进行了相关分析,各维度与总量表的相关系数现有成绩感受为0.872,学习体验为0.833,环境激励为0.750,希望学习成绩为0.771(P值均<0.01)。
2.4 结构效度 由表2可以看出,本研究利用探索性因素分析共进行2次旋转,最后抽取4个因子,且旋转后的6个因子分别解释30.083%, 9.000%, 7.667%和5.141%,累计解释度达51.891%;各因子与量表总分的相关系数均在0.600以上,大于各因子之间的相关。
3 讨论
3.1 量表的维度及构成 通过查阅大量相关文献、深度访谈、专家咨询的方式最后初步形成了包括现有成绩感受、学习体验、环境激励、希望学习成绩构成的初中生学习主观幸福感量表的4个维度,共35个项目构成了初中生学习主观幸福感量表的初稿,每个项目的表述都经过了专家的审定。在此基础上对35个项目进行了探索性因素分析,将项目负荷值偏小、在2个以上题项上的因素负荷均高且负荷值近似、共同度小、归类不当的题目删除,共删除了14个项目,最后形成了初中生学习主观幸福感量表,共21个项目。对这21个项目进行了项目分析,结果表明:高分组和低分组在各项目上的得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由这21个项目构成的量表具有良好的区分度。
对数据首先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首先使用主成分分析以特征根大于1提取共同因素,再用方差极大法(Varimxa)旋转,结合碎石图检验,提取4个因子较为合适,可解释总变异的51.891%。4个因子分别为现有成绩感受、学习体验、环境激励、希望学习成绩。每个因子包括的项目数不等,每个因子中包括的项目数分别为8,5,4,4,最少的为环境激励和希望学习成绩因子,项目为4个,根据有关专家的意见:若每个量表包括不同因素层面之子量表时,每个子量表(因素层面)所包括的题项以3~7题较为适宜。所以环境激励和希望学习成绩因子中项目数虽然可以接受,但该因子中的项目数还需要进一步补充与完善。
3.2 量表的信效度 为验证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本研究还分别就项目与总分、各维度与总量表之间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所有的相关系数都达到了统计学水平,这一结果从一定程度上证明了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是较高的。本研究各个维度之间的相关分析显示,各维度之间绝大多数呈中等相关,相关系数在0.0173~0.564之间,且均达到显著相关(P值均<0.01),这一结果说明了该量表中各维度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存在内在联系,因素分析一般要求KMO>0. 8[12],本研究的KMO系数=0.906, Bartlett球形检验结果表明适合作因素分析。经过2次方差最大化正交旋转,最终抽取4个特征值均大于1的主成分,与理论构想一致。其次,如果各因子与量表总分的相关系数大于各因子之间的相关系数,表明量表具有较高的结构效度[13],据此本研究编制的初中生学习主观幸福感量表具有较高的结构效度。
另外,整个编制过程中,尽管尽量照顾到了多样性和代表性,但由于时间和精力有限,样本的采样也只是集中在荆沙地区的4所初中,样本的代表性和数量仍然不够,因此还需要在更广泛的地区进行更大样本的应用评价研究,才能为进一步推广使用奠定基础。
4 参考文献
[1] DANIEL KAHNEMAN, ALAN BK.Developments in the measurement of subjectivewell-being. J Economic Perspective, 2006,7(1):10-11.
[2] VEDDER, PAUL.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and well-being in school: The role of students'ethnicity. J Youth Adoles, 2005,34(3):269-278.
[3] 邢占军.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的编制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3.
[4] 郑雪,严标宾,邱林,等.幸福心理学.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47-48.
[5] 甘雄,金鑫.高中生主观幸福感与心理控制源相关性研究.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9(1):44-46.
[6] Robinson,等,主编.杨宜音,张志学,等,译校.性格与社会心理测量总览.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7:303-304.
[7] 邢占军.主观幸福感测量研究综述.心理科学,2002,25(3):336-338.
[8] 苗元江.心理学视野中的幸福一幸福感理论与测评研究.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3.
[9] 金瑜.心理测量.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8-79.
[10]邱皓政.量化研究及SPSS的运用.台北:五南图书出版社,2000: 200-201.
[11]张兴贵.青少年学生人格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广州:华南师范大学,2002.
[12]薛岳.统计分析与SPSS的应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253-255.
初一学习经验总结范文第3篇
则不然。我们可以从身边初中生数学的成绩上看出,并非一味的、机械式的做题就能达到提高成绩、熟练技巧的目的,从初中生做题习
惯到数学解题思维都需要有效的方法。文章就是以初中数学有效解题为思路进行课题研究。
关键字 初中数学 解题方法 思维转换
一、引言
随着初中数学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初中生数学的考查从知识转向了能力,注重了对数学解题思维方法的考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学解题思维、方法是整个教学活动的灵魂与生命,是搭设知识与能力之间的桥梁。
华罗庚先生曾讲过:“不要只给学生看做好了的饭,更要让学生看做饭的过程,数学教学要设法使数学知识‘活’起来。”也就是说数学的教学不是表象性地堆砌知识积木的过程,而是实质性地用一系列的思维活动把知识贯穿起来、使学生真正领会到数学知识的形成和深化发展的动态过程。
二、当前初中生数学解题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解题思想“过死”
解题思想“过死”的形成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来自于教材,我们从初中数学教材(不论是老教材还是新课改教材)中不难发现初中数学大多数知识点都是通过章节反映的,先有例题,让初中生对知识有个初步的记忆、理解,最后再习题中给出相应的题目,对知识进行巩固,但习题所用的知识点过于单一;二是来自学生的思维定势,在上述教材的“精心”安排下,初中生会产生一种思维定势,遇到这种的题就用这一种方法解,使得解题过程生搬硬套、思想硬化,没有自己的思想。
(二)解题思想“欠总结”
大多数初中生数学解题思路单一,不会总结经验,缺乏举一反三的学习习惯。初中阶段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都不十分健全,在学习上他们的模仿能力很强,但有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被动学习的态度,不善于总结做题的思路和经验。
他们很少会独立思考一些解题方法,大多只是模仿书上的例题和解题思路,也只是沿用老师教授的固定的思路或者相关参考书上已总结出来的经验,很少有学生总结自己的做题经验。大多数初中生做的题目虽然多,但没什么实际效果,因为做题的过程中,没有融入他们的独立思考,也就没有什么印象,做完之后过不了多久就忘了,自然就没有什么效果。
三、改善初中生数学有效解题思考
通过培养初中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总结解题经验,教师课内讲解要有针对性,强调数形结合、通过建模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方面来刺激初中生养成有效的解题思维。
(一)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总结解题经验
在开始学习初中数学时,同学们就应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不会的题,不能放任不管,应该赶紧去问老师或者同学,这样会对这种类型的题或者这个知识点更有印象。而做错了的题,也应该仔细分析出错的原因并加以改正,最好是能准备一个错题本,将其抄录在上面,写好错解和正确解法,表明错误的原因,下次再看时就一目了然,这样的错误也就不会再犯了。
(二)数学教师课内讲解要有针对性
在课内讲解时,要对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对于容易混淆的概念,要引导学生用对比的方法,弄清它们的区别和联系。对于规律,应当引导学生搞清它们的来源,分清它们的条件和结论,了解它们的用途和适用范围,以及应用时应注意的问题。教师要给学生展示揭示错误、排除错误的手段,使学生会识别错误、改正错误。要通过课堂提问及时了解学生情况,对学生的错误回答,要分析其原因,进行针对性讲解,利用反面知识巩固正面知识。课堂练习是发现学生错误的另一条途径,出现问题,及时解决。总之,要通过课堂教学,不仅教会学生知识,而且要使学生学会识别对错,知错能改。
(三)强调数形结合思想
数形结合是“取长补短,相互为用”,是解决初中数学问题的最重要的思想方法之一,是根据数学问题的题设和结论之间的内在联系,既分析其数量关系,又揭示其几何意义。这样,数量关系获得几何解释,可以使问题变得直观易懂,使人易于洞察问题的本质;几何问题得到代数解释,可以使几何直觉、合情推理等转化为程序化操作的代数运算,实现化难为易的目的,并使人获得对问题的精确化、理性化的理解。从而使数量关系和几何图形巧妙地结合起来,利用这种结合,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应用其解决问题可使问题更形象直观。
(四)培养初中生通过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新课标》在基本理念中指出:“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重视数学知识的应用,加强数学与实际的联系,是《新课标》强调的重点之一。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教师要重在分析,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结束语
要想学好初中数学,多做题是难免的,更要熟悉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思维。刚开始要从基础题入手,以课本上的习题为准,反复练习打好基础,再找一些课外的习题,以帮助开拓思路,提高自己的分析、解决能力,掌握一般的解题规律。另外善于总结经验、运用数形结合、数学建模思想举一反三,才能有效的解题。
参考文献:
初一学习经验总结范文第4篇
实 施 方 案
一、课题的背景及提出
新课标指出,《历史与社会》是一门进行公民教育的综合文科课程,其价值在于整合历史、人文地理以及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关知识与技能,培养现代公民应具有的人文素质和社会责任感。本课程主要具有三个特性,人文性、综合性和实践性。人文性要求关注学生的需要与体验,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尤其强调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思想与情感教育,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综合性要求学生从经验和发展需要出发,对多门学科进行综合,注重知识的关联性、整体性和开放性,帮助学生获得对社会生活和人类历史的整体性认识以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而实践性特点更强调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提倡体验、探究、参与、合作、讨论、调查、社会实践等多种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发展。
马克思说:“人不仅在思维中,而且以全部感觉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在体验世界中,一切客体都是有活力的,充满了生命的意蕴和情调,在教学中培养人的体验能力,它将学习的材料与学生个体建立深厚的情感联系,使学习过程成为一种愉悦,使学习成为学习者自身的需要,使主体成为自我生命的体验者和创造者,这也是符合人性自我发展的完善方向的。我们提出“体验式学习”,是让学生在不断地自身社会实践和感悟中升腾体验、丰富体验,从而引起心灵的震撼,思想的共鸣,在不断地熏陶感染自身实践中领悟祖国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领悟中华儿女不朽的民族精神,激发学生培养创新精神、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综上所述,在初中历史与社会课教学中尝试运用体验式学习方式是符合新课标要求,也是新课标和新时代素质教育的必然趋势。
二、课题的界定:
学习是指从阅读、听讲、研究、实践中获得知识或技能的过程。这一过程只有通过亲身体验 才能最终有效地完成。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事物,或者说,通过能使学习者完完全全地参与学习过程,使学习者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教师的作用不再是一味地单方面地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利用那些可视 、可听、可感的教学媒体努力为学生做好体验开始前的准备工作,让学生产生一种渴望学习的冲动,自愿地全身心地投入学习过程,并积极接触社会、运用社会理论,在亲身体验中学会分析社会、感悟社会,从而完成新课标的要求。
所谓“历史与社会体验式学习”,应让学生作为生命个体的存在,精神敞开地面对社会,在和谐宽松的环境中亲历社会实践活动,带着自己的心理特征、生活体验,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感悟社会,使个体心灵从中体验到历史与社会学习本身的乐趣,让历史与社会的学习过程与生命个体的丰富、发展过程相一致,从而享受到生命活动带来的震撼和愉悦。
体验式学习是以经验为基础,对经验的一种升华与超载。其一,它是一种关注学生个体特征的学习方式。在一般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强调更多的是知识经验的普遍接受和共同感受。而体验则指向每一个个体,让每一个个体都亲历学习过程,引起个体心灵的震撼、内省、反思,激发对学习材料的独特领悟,将个体独特的心理内容、体验的个性特征得到充分展现。其二,它是一种将新的学习材料与学生已有积累相联结的学习方式。体验是学生内部积累与外部学习材料发生联系的一个张力场,在情境创设、角色互换、激发回忆等条件作用下,学生已有的与新的学习材料相关的知识积累、事理感受、人生体验便被激活、催化起来,并在多种形式的语言实践活动中进行多次地加工、创造,不断地冲突、顺应、融合,从而累积新的体验。其三,它是一种让学生享受生命快乐的学习方式。且这种感受、理解、领悟、欣赏是在一种无拘无束的自然状态下进行的,是学生用适合自己的方式积极主动而又趣味盎然地探究的、体验的,学生从中也充分享受着学习初中历史与社会的乐趣。
三、体验式学习与传统式学习的区别
体验式学习与传统式训练的最大区别在于,前者以学为主,后者以教为主。要使教育有效,教学的主体必须是学生而教师,正如伽利略所说:“你无法教别人任何东西,你只能帮助别人发现一些东西”。因此,“教”不一定导致“学”,更不一定产生“会”。
传统学习
体验学习
过去的知识
即时的感觉
记忆
领悟和体认
自主学习
团体学习
注重知识、技能
注重观念、态度
无接触
直接接触
单一刺激
高峰体验度
以教师为中心
以学员为中心
标准化学习
个性化学习
理论化
现实化
强调化
强调做中学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研究目标:
1、提高全体学生的历史与社会素养。本研究主要是培养学生对初中历史与社会的热情和感悟能力,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体验是本研究的价值所向,在体验的不断丰富、深化中使学生的历史与社会素养得到提高。
2、获取一整套能提高学生历史与社会素养的比较成熟的成果,如体验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体验式活动主题系列,体验式作业题,学生成长的个案记录。
3、针对初中历史与社会学习具有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量化和客观化不能成为初中历史与社会学习评价的手段,本研究还力图探索一套科学有效的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的评价方案。
研究内容:
1、初中历史与社会体验式学习的一般问题,即体验学习的基本理论、原则、操作策略等。
2、初中历史与社会体验式学习的具体问题:
(1)构建初中历史与社会体验式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
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构建一种可操作的体验学习模式,将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的价值和学生学习的价值结合起来。改革课堂学习结构,提倡研究性学习,尽可能地让每一个学生参与初中历史与社会实践,培养对初中历史与社会学习的激情,让课堂成为学生展示独特体验的天地。体验式学习的基本过程大致包括以下四个阶段:亲历感悟反思发展。
(2)初中历史与社会体验式课外活动主题的设计
初中历史与社会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初中历史与社会的学习资源博大精深,我们该创造条件,拓宽初中历史与社会学习和运用的领域,让学生自主地在初中历史与社会体验性课外活动(包括参观访问、旅游考察、社会实践等)中关注社会、思考生活,体验初中历史与社会的综合性学习。这是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中的一块重要内容。
(3)建立初中历史与社会体验式作业题库
长期以往日复一日的被动作业,实质是机械记忆与低效的重复和再现,它不仅磨灭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侵蚀了学习的主动性,更为可怕的是形成了与信息社会不相适应的学习方式。本研究还将努力去影响和改造学生的作业,建立起与课程学习内容相匹配的体验性作业,让学生在具有导向激励功能的综合性作业中发展深化体验。
(4)初中历史与社会学习的成果方式及评价体系
本研究重在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采用成长记录的途径,收集能够反映学生初中历史与社会学习过程体验的资料,如关于平时表现、兴趣和潜能的记录、学生的自我反思和小结、教师和家长的评价、来自家长的信息等。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评价避免繁琐化、庸俗化,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更注重定性评价,对学生的档案资料和考试结果全面客观分析,用代表性的事实来评价学生,并将教师评价、自我评价、学生间互相评价有机结合,让学生在评价体验中受到激励,明确努力方向。
3、与体验学习有关的相关问题的研究。如参观访问、社会实践与体验的关系;学生个体特征的差异对体验的影响;情景与体验的联系等等。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是:文献研究法、实验研究法、模式研究法、比较研究法以及调查研究法。
在课题研究的实施过程中,我们会研究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和资料,学习人家的成功经验;同时,我们会在相应试点班级分班分阶段进行实验教学,不同阶段分别采用传统学习与体验学习两种方式,在实验过程中,及时对实验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每阶段实验结束进行阶段考查,根据考查情况比较分析,再根据结果进行研究;在各阶段的实验过程中,我们会在适当时机以问卷调查形式对学生进行调查研究,以掌握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和学习感悟。
六、课题研究实施步骤
第一大阶段:准备阶段 2005年12月——2006年2月
课题申报、开题工作,进行课题初步研究,制定课题实施方案。
第二大阶段:实施阶段 2006年3月——2007年8月
1、2006年3月——2006年5月课题组组织相关的培训、交流、研讨活动
2、2006年6月——2006年8月 开展第一阶段实验教学
1、 2006年9月——2006年11月 进行第一阶段实验总结
2、 2006年12月——2007年2月 课题中期总结与评估
3、 2007年3月——2007年6月 开展第二阶段实验教学
4、 2007年7月——2007年8月 进行第二阶段实验总结
第三大阶段:总结与结题阶段 2007年9月——2007年12月
1、 整理分析实验资料;
2、 撰写课题实验总结报告;
3、 撰写课题学术研究报告。
七、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1、 提交课题实验报告一份,学术研究报告一份;
2、 发表论文若干;
3、 构建初中历史与社会体验式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并推广。
4、 建立初中历史与社会体验式作业题库和评价体系。
八、课题组成员名单:
课题组组长:
石成辉(中学社会一级教师 )
课题组成员:
董亚英(中学社会一级教师 )
陈苏玲(中学社会一级教师 )
石玉英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
2、《学习心理与教学》上海教育出版社 卢家楣主编;
初一学习经验总结范文第5篇
一、重视基本概念的教学
?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对于学生学好化学是很重要的,在教学中,我既注意了概念的科学性,又注意概念形成的阶段性。由于概念是逐步发展的,因此,要特别注意循循善诱,由浅入深的原则。对于某些概念不能一次就透彻揭示其涵义,也不应把一些初步的概念绝对化了。并在教学中尽可能通俗易懂,通过对实验现象事实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使学生形成要领并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劳动中应用学过的概念,以便不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提高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
二、加强化学用语的教学
?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是用来表示物质的组成及变化的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点工具。在教学中,我让学生结合实物和化学反应,学习相应的化学用语,结合化学用语联想相应的实物和化学实验。这样有利于学生的记忆,又有利于加深他们对化学用语涵义的理解。还应注意对化学用语进行分散教学,通过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和有计划的练习,使学生逐步掌握这些学习化学的重要性。
三、重视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
?元素化合物知识对于学生打好化学学习的基础十分重要。为了使学生学好元素化合物知识,在教学中要注意紧密联系实际,加强直观教学、实验教学,让学生多接触实物,多做这些实验,以增加感性知识。要采取各种方式,帮助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重要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在学生逐步掌握了一定的元素知识以后,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制法和用途等之间的关系,并注意加强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对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的指导作用。
四、加强实验教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概念,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因此,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在教学中尽量上好每一节化学实验课。本人教学中,课前准备十分周密,演示实验现象十分明显,效果良好,使全班学生都能看得清楚;教师应从科学态度、规范操作,给学生示范,并启发引导学生从生动的感性知识上升到抽象的思维。
根据本校的实验设备条件,我把一些演示实验改为边讲边做的实验,或调换一些实验,或适当做一些选做实验。同时鼓励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做一些家庭小实验,以进一步激励他们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探究精神。我还严格要求学生,具体指导他们逐步达到能正确地进行实验操作,并得出正确的结论。
九年级化学第二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第二学期就将结束了,本学期按照教学计划,以及新的教学大纲,本人已经如期地完成了教学任务。本学期完成了第六单元至第八单元以及实验部分,中考复习工作也顺利进行。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习进行复习,并做好补缺补漏工作。无论是教师的编写提纲,还是课堂上的精讲多炼,处处都体现了师生的默契配合。一个学期来,我在教学方面注意了以下几个问题,现总结如下:
一、重视基本概念的教学
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对于学生学好化学是很重要的,在教学中,我既注意了概念的科学性,又注意概念形成的阶段性。由于概念是逐步发展的,因此,要特别注意循循善诱,由浅入深的原则。对于某些概念不能一次就透彻揭示其涵义,也不应把一些初步的概念绝对化了。并在教学中尽可能通俗易懂,通过对实验现象事实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使学生形成要领并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劳动中应用学过的概念,以便不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提高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
二、加强化学用语的教学
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是用来表示物质的组成及变化的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点工具。在教学中,我让学生结合实物和化学反应,学习相应的化学用语,结合化学用语联想相应的实物和化学实验。这样有利于学生的记忆,又有利于加深他们对化学用语涵义的理解。还应注意对化学用语进行分散教学,通过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和有计划的练习,使学生逐步掌握这些学习化学的重要性。
三、重元素化合物知识对于学生打好化学学习的基础十分重要。
为了使学生学好元素化合物知识,在教学中要注意紧密联系实际,加强直观教学、实验教学,让学生多接触实物,多做这些实验,以增加感性知识。要采取各种方式,帮助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重要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在学生逐步掌握了一定的元素知识以后,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制法和用途等之间的关系,并注意加强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对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的指导作用。
四、加强实验教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概念,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因此,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在教学中尽量上好每一节化学实验课。本人教学中,课前准备十分周密,演示实验现象十分明显,效果良好,使全班学生都能看得清楚;教师应从科学态度、规范操作,给学生示范,并启发引导学生从生动的感性知识上升到抽象的思维。
根据本校的实验设备条件,我把一些演示实验改为边讲边做的实验,或调换一些实验,或适当做一些选做实验。同时鼓励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做一些家庭小实验,以进一步激励他们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探究精神。我还严格要求学生,具体指导他们逐步达到能正确地进行实验操作,并得出正确的结论。
初三化学第二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第二学期初三化学教学工作总结,这一学期来,初三化学学科在期末考和泉州市质检考中取得了优异成绩,这与学生的努力以及教师的辛劳是分不开的。以学校实际出发,注重全体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向前提高,努力提高合格率,争取较高优秀率。为了能进一步的提高教学质量,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我总结了几条经验:
①. 扎扎实实打好基础,拼命赶进度不可取。
? 学生答题中存在的问题,与他们平时没有准确地理解和掌握初中化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有很大的关系,因而重视和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仍然是首要的。
? 抓基础知识,就是要抓化学课本知识,教学中力求每章节过关。由于各学生之间的智力差异和学习基础不同,学生对化学的知识的掌握能力不同,教师应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尽量降低落后面。那种为了留更多的复习时间而在平时教学中拼命赶进度的做法,必然造成学生对知识的“消化不良”,甚至使部分学习跟不上的学生对化学失去兴趣。
? 抓基本技能,要抓好化学用语的使用技能和实验基本技能。平时的实验教学中,要让学生真正了解每个实验涉及的化学反应原理、装置原理和操作原理,多给机会让学生动手做实验,体验通过实验进行观察和研究的过程和乐趣,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②. 重视获取知识的过程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 要提高学生的能力,就要在教学中加强学生科学素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平时教学与复习,都不能“重结论,轻过程,重简单应用的机械操练、轻问题情景和解答思路分析”。而应该重视获取知识的过程,让学生掌握学习化学的“基本学科思维方法”。
今年化学试题中出现科学探究内容,对初中化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应该准确把握课程改革方向,以课本知识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周围环境为参照对象,让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主动学习,逐步形成科学探究能力。
③. 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实际,抓好知识的应用。
? 今年考试热点涉及环保等社会热点内容,从多角度对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进行考查。这类试题的考查力度近年逐步加强。这就要求化学教学要突破单纯灌输课本知识的限制,减少机械操练耗费的时间和精力,让学生有时间阅读课外科技知识,尽可能多地接触和认识社会,用化学视角去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学以致用。
④.深化课堂教学改革,钻研《化学课程标准》。
?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教育战线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老师们都已开始研究新课程的特点,因此,除了要用新的教学理念武装自己以外,要提前在初三化学的教学中参考和渗透“新课标”的要求。
⑤.强化教学过程的相互学习、研讨。听完课后能与上课老师及时进行交流,提出不足之处,以求达到更好的课堂效果。
⑥.加强实验教学,中考试题中,实验题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引起了我们老师的高度重视。在教学及复习中加强了这一部分的力度,因而这一部分相对得分较高。
⑦.理直气壮抓好学有余力、有特长的学生参加学科竞赛活动,给有特长的学生创造发展个性的氛围,鼓励他们冒尖,脱颖而出,为将来培养专门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⑧.从实际出发,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进步与成长,这样才能提高初中毕业合格率,最后取得高的升学率及较好的优秀率。
??2?? 2010年初中化学教学工作总结
高二物理备课组教学工作总结
初一数学教师教学工作总结
六年级英语教师教学工作总结
2010年度术科组教学工作总结
2010年小学体育教学工作总结
2010年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上一篇:初一学期总结{5篇}
下一篇:初一地理教学总结{精选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