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AA范文大全网!

农村经济发展工作总结{汇总5篇}

风中岁月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本文共计31048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125分钟。

农村经济发展工作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农村产业结构 调整 农村经济 贵州省

产业结构是指生产要素在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比例构成和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联方式,包括三次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也包括产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经济增长是指生产的商品和劳务总量的增加,即国民生产总值(GNP)的增加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1产业结构与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同事,产业结构是否合理是整个经济发展的主导因素,它的合理性对经济增长、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以及调整会促进农村经济的增长,经济总量的增长进而促进产业结构的加速优化调整。一地区农村经济大力发展的产业结构对农村经济而言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合理的农村产业结构是指能够充分利合理的应用本地的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来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产业之间的协调发展。贵州省是农业大省,在发展弄春经济提高农民收入过程中不仅着眼于农业乃至农村经济的发展,还应当时时关注国家关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结构变动趋势,才能统筹好城乡经济同步发展,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协调、健康、可持续地发展。

一、贵州省农村产业结构的发展现状

贵州省地处黔中腹地,拥有独特的喀斯特地貌。是中国的农业大省份。中央近十几年连续出台的“中央一号文件”无一不提及贵州省农村乃至农业的发展,同时也出台了相应的惠农强农政策。2000年贵州省农村居民家庭经营第一产业收入为1361.74元/人、农村居民家庭经营第二产业收入为55.1元/人、农村居民家庭经营第三产业收入为139.63元/人;2001年贵州省农村居民家庭经营第一产业收入为1333.69元/人、农村居民家庭经营第二产业收入为63.33元/人、农村居民家庭经营第三产业收入为139.51元/人;2002年贵州省农村居民家庭经营第一产业收入为1293.95元/人、农村居民家庭经营第二产业收入为62.06元/人、农村居民家庭经营第三产业收入为157.85元/人;2003年贵州省农村居民家庭经营第一产业收入为1326.1元/人、农村居民家庭经营第二产业收入为51.2元/人、农村居民家庭经营第三产业收入为163元/人;2004年贵州省农村居民家庭经营第一产业收入为1563.4元/人、农村居民家庭经营第二产业收入为52.3元/人、农村居民家庭经营第三产业收入为164.2元/人;2005年贵州省农村居民家庭经营第一产业收入为1622.9元/人、农村居民家庭经营第二产业收入为53.3元/人、农村居民家庭经营第三产业收入为218.2元/人;2006年贵州省农村居民家庭经营第一产业收入为1525.8元/人、农村居民家庭经营第二产业收入为59元/人、农村居民家庭经营第三产业收入为296.2元/人;2007年贵州省农村居民家庭经营第一产业收入为1851.3元/人、农村居民家庭经营第二产业收入为60元/人、农村居民家庭经营第三产业收入为205.3元/人;2008年贵州省农村居民家庭经营第一产业收入为2187.6元/人、农村居民家庭经营第二产业收入为69.1元/人、农村居民家庭经营第三产业收入为284.6元/人;2009年贵州省农村居民家庭经营第一产业收入为2105.5元/人、农村居民家庭经营第二产业收入为77.8元/人、农村居民家庭经营第三产业收入为319.3元/人;2010年贵州省农村居民家庭经营第一产业收入为2271.4元/人、农村居民家庭经营第二产业收入为66.8元/人、农村居民家庭经营第三产业收入为336元/人;2011年贵州省农村居民家庭经营第一产业收入为2620.4元/人、农村居民家庭经营第二产业收入为107.5元/人、农村居民家庭经营第三产业收入为639.7元/人。从以上贵州省农村人均从一、二、三产业所得收入不难看出贵州省农民从三次产业中所得收入大致趋势是逐年上升的,但是结构依然为一产、三产和二产,其中农民主要你的收入来源于第一产业,收入的地二来源为第三产业,第二产业则占农民收入的比例最低。合理的三产比例应为第三、二、一产业。然而贵州省的比例则为第一、三、二产业。由此可见,贵州省当前的农村地区的产业结构较为不合理,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农村家庭收入主要依靠农业,而非服务业,长此以往,贵州省的农村经济发展将会面对发展滞后,农民收入增长困难的局面。

二、贵州省农村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从上文对贵州省的农村产业结构现状分析,总结得出贵州省农村产业结构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的问题,制约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升级。

(一)农村经济的总体实力弱

贵州省深居中国内陆,地处黔中腹地,拥有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农业的自然条件与平原地区相比比较欠缺,因为独特的喀斯特地貌,贵州省的耕地大多呈现小而多的形式,无法实现大面积的机械化耕种,属于典型的劳动密集型农业,耕作效率很低。由此可见,贵州省是一个农业大省而非农业强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地区相对于发达地区而言,农村经济发展迅速,主要表现为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农业产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农村经济的整体发展特征已由单纯数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经济实力增长很快。而贵州省农村经济还比较落后,农村经济的整体实力不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农民收入不高,城乡差距明显。

(二)农业人口比重大,农村就业结构水平低

贵州省农村就业结构水平较低,2014年,贵州省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为5516.46千公顷,耕地面积少,大量人口束缚在小块耕地上,束缚在农村地区,农村人口自然就业、农业生产、就业特征还处在较为典型的传统农业状态。2农业人口所占比重大,农业剩余劳动力分布在农村和农业,造成劳动力资源浪费,制约了贵州省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农业生产率低下。唯有通国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这一措施,才能使农业剩余劳动力不再浪费,及农业剩余劳动力不仅向城市第二、三产业转移,还向农村的第二、三产业转移。

(三)城镇化水平低下,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带动力不强

2015年,贵州省城镇化率为42.01%,远低于全国56.1%的平均水平。城镇的经济主要以传统工业为主,工业经济相对落后,产业层次较低,经济实力较弱,对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辐射力及带动力都不强,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弱。城镇化水平落后,必然会影响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尤其是影响第三产业的发展,结果最终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

三、调整优化贵州省农村产业结构的措施

农村产业结构是国民经济产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农村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从而促进农村经济大幅度增长。贵州省农村经济在未来的发展中应该坚持对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实现农村经济增长质和量的跨越式的提高。贵州省必须意识到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是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迫切需求,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对于推动农村经济的持续增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贵州省省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水平以及产业结构现状进行分析,可以看出贵州省农村存在三次产业的效益低、农业人口多、人均耕地资源少、资源不匹配等一系列问题,因此,贵州省需要根据自身特点,站在科学发展观层面,发挥自身后发优势、比较优势,推动农村产业结构整体优化升级,向新型产业化道路升级。

(一)加快农业发展向产业化迈进

贵州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多种中草药的产量居全国前列,但是总的来说,贵州省的农产品产量较大但是农产品的价位长期处于低位,数量虽多但经济效益低,农业初级产品多但相对配套的精深加工产品较少,经济效益低。因此,贵州省要想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延长并完善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的产业链,逐步建立完善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连成一体、协调运转的农业产业体系。要利用自身地优势资源,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尤其是加大力度发展食品加工业。要把农户和农村企业有机地联系起来,建立企业基地农户三点一线的合作模式,做到三者之间互利互惠。要从政策、服务、环境等方面为农村现有的龙头企业提供支持和保障,推动龙头企业快速、良性发展、从而带动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

(二)调整优化贵州省现有农业生产结构

农业作为农村产业中的基础产业,也是我国经济的基础,同时,农业也为工业发展提供了资源及原材料。优化升级贵州省农业产业结构不仅可以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经济效益,还能将土地对劳动力的束缚解放,为第二、三产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及消费动力,优化升级农村产业结构是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和重要内容。贵州省农业资源丰富,要利用自身的资源,普及科学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率,要在确保粮食产量稳定增长、稳固粮食生产核心区的前提下,大力发展其他产业即养殖业、林果业、蔬菜业、花卉业;因地制宜,多种经营,扬长避短,发挥区域特色和规模效益,加快农业产业结构的升级。

(三)提升农村工业的规模和层次

贵州省农村工业存在结构单一、规模小、粗放经营等问题,调整贵州省农村现有的工业的比例和布局,提升农村工业的规模和层次。推进农村工业结构调整,发展集聚优势的高副加值工业产业。农村工业作为农村经济中的主导产业,同时,农产品加工业也是工业化进程的主力军,所以,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的大力发展,可以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使农产品销售渠道得到拓宽,农业产业链得以延长,同时实现了农产品多面增值。贵州省应充分发挥自身良好的农村生态资源和农产品资源优势,将农产品加工业作为重点,出台相应政策促进招商引资,大力促进乡镇工业发展。同时,建立完善贵州省乡镇企业及民营经济的结构调整、引进和普及先进技术,优化贵州省农村工业产业,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和保障。

(四)大力发展贵州省农村第三产业

贵州省现有的农村第三产业呈现规模小、层次低的现象,对经济增长推动力不足,无法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合理的产业结构一般是第三产业收入所占比重较大,然后是第二产业收入,最后为第一产业收入。所以,贵州省首先要根据现在三产的收入比例合理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加大对第三产业扶持力度,鼓励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形成合理高效的农村产业结构;其次政府应制定出台相应的政策,刺激潜在需求,改变管理体制,去除第三产业中的行政管理色彩浓、行业准入限制多的弊端,鼓励第三产业发展,使之形成产业规模化经营;三是要提高现有的第三产业发展效率,加快促进新兴产业发展,避免农村地区形成垄断经营、管制经营、限制经营等的状态,提升贵州省农村第三产业的层次,跟随社会经济发展脚步。

参考文献:

[1]金晶.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农村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以湖南省为例[J].贵州农业科学,2012.

农村经济发展工作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集体经济 资源优势 科学经营 奖惩激励

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是整个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措施,是加快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和增强农村基层组织凝聚力的物质基础。近几年,布尔津县不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加大了农村经济发展的指导和扶持力度,农村级集体经济的总体实力得到了不断壮大。

一、发展的基本现状

据我们调查资料显示,截止====年底,全县辖=乡=镇==个行政村,=个居委会,目前,乡村集体经济总收入为===.====万元。其中:村(社区)级集体经济收入为===.==万元,集体地面积=====亩收入===万元,集体林面积====亩收入===.=万元,草集草场====亩收入==.==万元,集体畜====头(只)收入==.=万元,其他经营性收入==.=万元。==个行政村和=个社区居委会中:=万元-=万元的==个,占村总数的==.=%;=-=万元的==个,占村总数的==.=%;=-==万元的==个,占村总数的==.=%;集体经济收入==---==万元以上的=个,占村总数的=.=%;集体经济收入==万元以上的=个,占村总数的=.=%。

二、呈现的主要特点

近几年来我县乡村两级党组织从各自的实际出发,积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新要求,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依托地缘、资源、产业等优势,走出了各具特色的发展路子。从全县乡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来看,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依托土地资源优势,开发农业增收,仍然是农村集体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据统计,我县农村集体共有集体地=====.==亩,平均每村===.=亩;集体林====亩,平均每村===.==亩;草集草场====亩.平均每村===.==亩,总数收入===.=万元,占总收入的==.=。特别是杜来提乡耕地面积大,各村预留机动地相对较多,周边宜农荒地也较广,在全县集体经济收入=个到十万元以上的村中,该乡就占了=个,其中最多的杜来提乡草原新村集体地====亩,承包费=.==万元,集体林===亩,收入==.===万元。这些村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丰富的优势,采取集体所有,农户竟价承包经营办法,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

(二)依托集体资产优势,实行多种经营,仍然是乡、村级集体经济最普遍的经营方式。我县大部分乡、村的集体经济规模较小,经济总量不大,区位优势不明显。这些村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搞活集体资产经营,促进资源转化增值,增加集体收入。主要是利用集体统管的荒地、荒滩、林场、草场、养殖场(集体畜)、房屋等资源,通过招标承包、招商引资,使用权出让,租赁经营等途径,搞综合经营性开发,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年全县各村集体畜====头(只),收入==.==万元。杜来提阿肯齐村集体林===亩,收入=.=万元。窝依莫克乡托洪台村水费收入=.=万元。禾木哈纳斯村房屋租赁一次性收入=.=万元。

(三)依托地缘区位优势,发展二、三产业,成为乡、村集体经济增长最具活力的增长点。按照“围绕旅游办基地,办好基地促旅游,搞好旅游促发展”的思路,充分发挥靠城、靠路、靠景点的优势,修建饭店、市场、出租门店等设施,围绕第三产业求发展,成为乡村集体经济增长的新亮点。目前,由各乡镇村自主开发建设了“阳光沙滩”、阿合贡盖提民俗风情园、白桦林休闲园等==多个旅游景点和配套服务网点,使乡村集体年增收==多万元。例如,窝依莫克乡养殖示范区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在旅游沿线建起了“大药房”,一部分用作村办公室,一部分用于出租,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近====元。

(四)依托资源优势,组建农村股份合作社,拓宽集体经济增收新渠道。在集体经济发展过程中,许多村集体创造性的开展工作,想出了很多好办法、新点子壮大集体经济。例如,托洪台村积极兴办农村股份合作社,按照“参股不控股,监督不经营”的原则,采取村集体出资、村民出力的方式,成立了“托洪台湖股份合作社”,增加集体收入,达到了村集体与村民共同获利的“双赢”效果。窝依莫克村在不影响正常办公的前提下,把村办公室的临街处全部建成了门面房,增强了集体经济。

(五)依托帮扶共建,确保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上下联动工作形成合力。建立了滚动帮扶重点村发展集体经济工作制度,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与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作结合起来,并选派了==个有一定综合实力的县直部门滚动帮扶贫困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这一举措收到了明显成效,在圆满完成第一轮帮扶目标任务的基础上,====年又启动了第二轮帮扶工作,各帮扶单位累计投入==万,为=个重点帮扶村购买了===只生产母畜、新建了村级办公阵地及配套设施、安装了有线电视等。针对部分村资源匮乏、集体经济发展缓慢的问题,采取强乡帮弱村、强村带弱村的方式扶持“后进”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例如,杜来提乡采取牧业村给农业村借畜、农业村给牧业提供草料的方式,促进了村级集体经济的协调发展。也格孜托别乡通过给村集体借畜、划拔集体畜的方式,确保了“空壳村”不出现反弹。

三、当前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存在的问题和主要原因

总体来看,虽然布尔津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但从整体来看,乡村集体经济整体的实力还比较薄弱,特别是从我县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素质和经济大环境等主客观条件分析来看,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和制约因素。因而,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所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一)存在的突出问 题

=.增收渠道不宽,收入乏力的问题.====年全县农村(社区)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为总数收入===.==万元,其中直接经营收入仅为==.=万元,发包上交收入===.==万元。

=.发展水平不平衡的问题。就全县整体情况来看,杜来提乡、阔斯特克乡是村集体土地较多的村,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水平整体比较高,年收入大多都在=万元以上,

全县年收入超过==万元的村只有=个,超过==万元的只有=个。而一些地处偏远,而又无资源优势的村,年经营性收入只有=万元,可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还非常薄弱,无钱办事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

=.干部素质不适应的问题。尽管目前乡村干部的素质有了明显提高,但与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村干部文化层次普遍较底,思想解放不够,

发展意识不强,对市场经济知识知之甚少,也没有经营管理的经验,不能顺应市场的要求,从市场发展需求出发寻找路子,因而,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方面显得力不从心。

=.基层工作不到位的问题。一是部分乡村地理位置偏僻,交通闭塞,人多地少,自然资源匮乏,发展的空间很小。加之县、乡两级对集体经济特别是薄弱乡村的集体经济扶持不够。不仅总体上数额小,而且扶温饱的多,扶根源的少,极易返贫。二是一些乡、部分村的发展思路不清,缺乏长远规划,增收路子窄,发展点子少,短期行为多,滚动发展慢。

(二)主要原因

全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状况,与近年来农村个私经济的快速发展相比,显得相形见绌,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意识不浓。不少人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认识不足:一是“过时”论。认为现在大气候是鼓励发展个私经济,再讲发展集体经济不合时宜。二是“畏难”论。认为在当前的社会经济条件下,集体资产管理难度大。三是“无用”论。认为现在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无关乎农村经济发展大局,不须再强调集体经济作用。此外,在一些贫困村还存在“等靠要”的心理,自我发展意识不强。

=.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基础条件薄弱。全县不少集体经济薄弱村所处地理位置偏僻,可开发利用资源较少,而且交通不便、信息不灵,技术落后,经济的发展空间很小。只能靠机动地获取有限的收入,缺乏新的有效的增收渠道。

=.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干部能力不强。村干部在素质上差距还比较大,特别是在发展农村经济、致富农民群众上思路不清、办法不多。少数村干部对发展村集体经济别有目的不是千方百计想办法、找思路,而是想从中捞取好处,谋取个人利益;不少村党支部书记整日忙于乡镇的中心工作,很少有时间谋划村里发展大计,对发展村集体经济存在“小富即安”思想。

四、进一步发展壮大乡村集体经济的对策

进一步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保持农村集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县、乡、村三级联动,各级领导及各乡(镇)和有关单位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意识,立足现实,放眼长远,积极培育和扩大集体财源,拓宽增收渠道,不断增强集体经济实力。

(一)统一认识,加强领导。大力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是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创造力、凝聚力的物质基础。各级党委、政府要提高对发展村集体经济的认识,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重要性,增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紧迫感和自觉性,为村集体经济提供宽松的发展环境,选优配强村领导班子,要加大村干部教育培训力度,提高村干部发展集体经济的能力,将有经济头脑,有实干精神的能人选进村级领导班子,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带动全村经济发展。

(二)因地制宜,多轮驱动,扩大乡村集体生产资料规模。各乡村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宜农则农,宜牧则牧。也可以发展第三产业,购置农业机械,入股搞合作社等多种形式。

第一、抓住农区畜牧业和现代畜牧业加快发展的机遇,充分挖掘农牧区的载畜潜力,不断扩大集体畜、禽养殖规模。一方面,采取有力措施挖掘乡(镇)村的内在潜力,在帮扶单位的支持下,多方筹措资金,根据自身的发展能力,不断扩大集体畜群的数量。另一方面,把扶贫项目购进的牲畜作为乡集体扶贫基础畜,无偿转借分配到各重点贫困村,由村集体负责承包经营。每轮帮扶任务完成后,基础畜如数返还乡集体,形成“牲畜轮借,帮扶轮茬”的滚动发展机制,在滚动发展中增加集体的生产资料。通过=-=年的发展,使每个村集体畜达到===头(只)以上,有条件的村达到===头(只)以上。

第二、结合退耕还林工作,用足、用活、用好国家政策,在保证效益、有利增收的前提下,稳步增加集体林面积。借助国家退耕还林还草的补助资金,县乡村三级联动,积极开展工作,多渠道筹措资金,除将不宜耕种的土地还林还草外,把荒山荒地及其它宜林地一起纳入了还林还草工程,通过国家和集体出资,农民出力的方式大幅度增加集体林面积,在农民受益的同时,增加集体收入。种植业扶贫项目主要以低产田改造、发展黄豆基地和饲、草料基地为主。布尔津县现有盐碱低产田=.==万亩,因盐碱化而弃耕的土地=.==万亩。可通过争取扶贫项目,实现低产田改造,扩展黄豆基地和饲草料基地建设。

第三、积极利用喀纳斯旅游资源优势,为农村发展集体经济谋求一席之地。引导乡镇立足本地优势,在全县旅游开发的大框架、大规划下,积极参与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在交通、游览、住宿、餐饮、购物、娱乐等旅游服务方面创收,增加集体收入。如禾木喀纳斯乡、冲乎尔乡、窝依莫克乡、布尔津镇都可以借助旅游的优势,发展集体经济。

(三)明确奖惩,加强激励,督促乡(镇)村、帮扶单位形成发展集体经济工作合力。一是通过建立健全目标管理责任制这一有效途径充分调动各方的工作积极性。由县委基层组织建设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目标管理责任状,明确乡(镇)、村、对口帮扶单位和下派干部的工作职责,按照百分制量化集体经济发展目标任务,层层签订责任状,逐级落实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责任主体。每年把各乡(镇)、帮扶单位、下派干部落实责任状情况与乡村综合评比、帮扶单位评优定等和干部考核结合起来。完不成任务的乡(镇)和单位取消年终评优资格,党政“一把手”、下派干部,取消年终评优资格,并与工作较好的单位和个人一并在全县范围内进行 通报。二是实行村干部结构工资制度,改变那种干好干坏都拿相同报酬的旧模式,把村干部的报酬与村集体经济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多劳多得的工作机制。村干部是村民自治的代言人,是由村民自主选举产生的代表村民管理村级事务的特殊群众,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只有通过引导和制定激励措施来实现。为达到这一目的,我县制定并实行了村干部结构工资制度,把村干部工资划分为基础工资、奖金和发展集体经济效益工资三部分。基础工资、奖金部分由各乡党委、政府根据各村的集体收入状况和每年年终考核情况确定。在此基础上,按照集体经济依靠自我投入和滚动发展增收的部分核定一定比例作为发展集体经济效益工资发放给村干部。

农村经济发展工作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改革开放;农村改革;伟大成就;宝贵经验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谱写了农村改革发展的壮丽史诗。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农村改革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认真地总结农村改革发展的巨大成就和宝贵经验,对于巩固农村改革发展取得的成果,夺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胜利,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中国农村改革发展的伟大成就

(一)基本解决了中国人民温饱问题,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1978年冬天,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冒着“坐牢”的危险悄悄地签订了“包产到户”的“契约”并于当年获得了粮食丰收,由此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乃至整个改革的序幕。随后在党中央、国务院的肯定和支持下,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改革在全国普遍实行起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使得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农产品也逐年增收,农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农村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社会生产力,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改善了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人民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提前实现了邓小平提出的“三步走”战略的第一、二步。在2003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 000美元,标志着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据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数据显示,从1978年到2007年,中国农村尚未解决温饱的绝对贫困人口数量已从2.5亿下降到1 479万,占农村总人口的比重由30.7%下降到1.6%[1];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133.6元增加到2007年的4 140.4元,平均每年增加138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7.1%[2]。

(二)实现了农村经济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巨大转变,农业从传统农业迈向现代农业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随着农村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传统农业已显得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立“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已经成为中国农业发展的明确目标。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农村改革实现了农村经济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巨大转变,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社会生产力;实现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农业的基础性地位得到巩固和加强。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报告显示,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经济保持了年均9.8%的高速增长,200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已经接近25万亿元,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份额已从1978年的1.8%提高到2007年的6.0%,进出口总额2007年首次超过2万亿美元,达到21 738亿美元[3]。

(三)逐步提高了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保障了农民权益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党中央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政策措施,扩大了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增加了财政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投入,把对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文化、教育事业、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体系等作为农村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有效地推动了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建设和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切实保障了农民的权益。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党中央的一系列政策,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保障农民权益。在经济上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政治上尊重农民的民主权利,不断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使广大农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4]

(四)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逐渐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中国长期以来实行的重城市、轻农村和重工业、轻农业的城乡差别发展战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已成为严重阻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在中国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的过程中,这种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弊端日益突出,并且迫切需要解决。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强调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强调科学发展,强调社会和谐。三十年来的经济社会发展,拥有了较为雄厚的经济基础,为解决三农问题,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提供了强有力地物质基础。现在,中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5]。

(五)建立了农村经济社会管理体制机制,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1978年中国首先从农村开始进入改革,并且最终在农村突破。三十年来,党中央发布的十个“一号文件”对农村改革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由于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地提高,党中央根据国情、时情作出了一系列的农村改革政策,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农村改革的制度,逐步建立了农村社会经济管理体制机制,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二、中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宝贵经验

(一)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农村改革发展

正是在我们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国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才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我们党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强调以人为本;强调三农问题是我们党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等重大发展战略。在中国农村改革发展的新阶段,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规律,切实把以家庭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的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作为中国农村基本经济制度;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坚持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为指针,自觉地把“三个有利于”作为判断农村改革发展与是非成败的标准;坚持科学、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积极有力地推进农村改革发展。

(二)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农民是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主体,也是最富于创造性的力量。我们进行农村改革发展必须坚持实践的观点,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必须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必须始终把农民群众放在农村改革的主人和主体地位上,切实保障农民的自主权;必须认真落实同农村改革发展相配套的党在农村的一系列基本政策,依法保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调动农村广大干部和农民群众的积极性。改革的目的是让农民在经济上得到实惠,享有政治上当家做主的权利。三十年的实践证明,在农村改革发展过程中,只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的利益作为出发点、落脚点,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加强农村制度建设,切实保护农民权益,就能极大地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获得改革的最终成功。

(三)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取向

中国三十年农村改革的高速发展,得益于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来进行的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通过对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农产品市场流通体制、农村金融和财税等体制、国家宏观调控体制、收入分配体制、社会保障体制等方面的重大改革和调整,农村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解放,经济迅速发展,资源配置效率逐步提高,乡镇企业发展逐渐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金融发展也正在步入国际化和全球化,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总的来说,经过三十年的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中国的农村生产力得到了极大解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得以完善,社会经济系统的活力和效率不断提升。 转贴于

(四)坚持保障农民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三十年,中国农村改革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基本经验,就是坚持始终把农民的利益作为农村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保障农民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保障农民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是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保证,也是农村工作的基本准则。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率先在农村发起改革,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大幅度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支持和促进乡镇企业发展,允许农民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建立村民自治制度。这一系列政策措施,放开了农民的手脚,使农民首先得到了实惠,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社会生产力,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实践证明,什么时候坚持这一基本准则,什么时候就能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就能推进农业农村的大发展,就能夺取农村改革发展的新胜利。

(五)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关键在党。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农村基层组织的工作环境、性质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国农村改革发展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功,最根本的是始终坚持了党对农村改革发展的领导。在农村改革发展进程中,我们党多次召开中央全会,专题研究农业农村工作,并作出重大决定,指导农村改革发展,使农村改革发展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在中国,农村基层组织既是党政方针在农村的具体落实者,又是农村和农民致富的领路人,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搞好农民和农村工作的重要任务。新世纪,我们党承担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使命。在新形势下,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不断发展,要有效解决农村诸多矛盾,促进农村社会稳定,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夺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胜利,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必须始终坚持党对农村改革发展的领导,坚持党管农村工作,把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作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政治保证,不断加强和完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参考文献

[1]郝亚琳,董峻.中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减至1 500万以下[N].南方日报,2008-07-09.

[2]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8/10/05/content_10149695.htm.

[3]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8-10/27/content_10259137.htm.

[4]本书编写组.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农村经济发展工作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农村金融;农村经济;供求特征

Abstract:Based on the internal relation between rural finance and rural economy,this paper researches Chinese rural finance reform during the past 30 years according to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financial productivity and evolution of rural economic reform. We divide it into three phases:development phase of traditional agriculture,starting phase of rural industrialization,and development phase of new rural construction.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supply and demand of rural finance in different conditions of rural productivities,we sum up some enlightenment about Chinese rural finance reform.

Key Words:rural finance,rural economy,supply and demand analysi

中图分类号:F830.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2265(2010)10-0003-06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经济与金融改革不断深入,并且在各发展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本文以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的内在联系为出发点,以农村的生产力发展状况与经济改革进展为依据,将三十年中国农村金融改革划分为三个阶段:传统农业发展阶段、农村工业化起步阶段、新农村建设发展阶段。下文将通过分析不同发展阶段的农村经济特征与金融供求状况,总结出中国农村金融改革的几点启示。

一、传统农业发展阶段的经济特征与金融供求

1978-1985年,中国农村开始实施并完成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中心的一系列改革,以农业为重点,建立和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现了集体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推动了传统农业的发展,基本解决了农村居民的温饱问题。这一阶段,中国农村金融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形成了以政策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为主体的农村金融体制,促进了传统农业经济的发展。

(一)传统农业发展阶段的经济特征

这一时期,传统农业生产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内容,其经济特征如下:

1. 传统农业是农村经济的主体。农村经济以传统农业为主要内容,以家庭联产承包为组织形式,农业经济是农村经济的主体,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居于基础性地位。1978-1985年,中国农业发展水平整体上明显提高,第一产业创造了平均31.08%的国内生产总值,并实现了平均每年18.70%的增长,超出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0.20%;到1985年,中国第一产业生产总值为2564.04亿元,是1978年的2.50倍,传统农业规模和速度增长显著。

2. 乡镇企业等其他经济形式初步发展。农村经济的构成中,除了居于主体地位的农业经济外,乡镇企业等其他经济形式开始出现并在农村经济中占有一席之地。1978-1985年,乡镇企业年均工业总产值为933.80亿元,约为第一产业生产总值平均值的53.88%;但从行业类别来看,农业企业只占总产值的4.07%。

(二)传统农业发展阶段的金融需求特征

1. 生产性资金需求上升且金融风险较高。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农业基本生产性资金的金融需求上升;而且,由于传统农业的生产和经营主体是农户,其金融需求规模、对金融资源的承载能力较小,因此,其金融风险较高。

2. 其他经济形式的金融需求不突出。尽管乡镇企业作为农村经济的组成部分开始出现,但是鉴于其规模与传统农业相比差距较大且发展需要不迫切,在这一阶段以乡镇企业为代表的其他经济形式的金融需求并不突出。

3. 金融需求在全国范围内具有相似性。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动下,全国的农村经济发展基本一致,因此,全国的农村金融需求在总体上具有相似性,并未形成显著的区域特点。

(三)传统农业发展阶段的金融供给状况

1. 政策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是农村金融的供给主体。从农村金融市场体系来看,该阶段农村金融是以政策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为主体的金融体制,主要体现在:一是以国家财政投入为代表的政策性金融支持主要集中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科技推广等社会效益较大但经济效益并不突出的项目。具体包括支农支出、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农村救济费和补助村民委员会支出等五部分内容。二是以农村信用社为代表的合作性金融成为向集体农业、乡镇企业和农户提供存贷款服务的主要力量。1985年,农村信用社集体农业贷款、乡镇企业贷款和农户贷款分别为41.4亿元、164.4亿元和194.2亿元,基本满足了农村经济的基本生产性资金需求。三是中国农业银行的支农服务和保险公司的农业保险也一定程度上支持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成为这一时期农村金融体制的重要补充。

2. 财政支农资金和金融机构贷款是农村金融的主要服务形式。从农村金融的服务手段来看,此时农村金融以财政支农资金和农业贷款、乡镇企业贷款等金融机构贷款为主要服务形式,农业保险成为农村金融服务的必要补充。1978-1985年间,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保持在7.5%-13.5%之间,累计财政支出达到1133.42亿元,平均年支出141.68亿元。1985年,国家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农业贷款与乡镇企业贷款合计782.85亿元,占全部贷款的12.48%,其中,农村信用合作社为400亿元、农业银行为221.76亿元,农业保险赔款支出为5264万元。相对稳定的财政支农投入和日渐充足的农村信用社存贷款服务,满足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农业基本生产的金融需求。

(四)传统农业发展阶段金融供求状况评析

以政策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为主体的农村金融制度基本满足了以农户为主要单位的传统农业发展的金融需求,适应了当时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一是以农村信用社为代表的合作性金融的存贷款比例始终在1.8以上,农村信用社实际上为农村金融资源流向城市提供了渠道。二是农村信用社在满足农户的金融需求方面,因农户金融风险较高,尽管贷款审核程序较严,仍存在贷款不良率高的问题。三是政策性金融方面主要是国家财政投资,并没有单独的政策性金融机构,财政投资支农压力较大。四是农村商业性金融发展缓慢,金融机构覆盖面不足、业务效率不高、农业保险亏损严重,如1985年农业保险赔付支出超出当年保费收入934万元,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商业性金融支农作用的发挥。

总体上看,尽管传统农业发展阶段农村金融体制存在市场体系不完备、金融服务手段单一、农村金融资源流向城市、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比率高等诸多问题,但总体上农村金融体制与农村经济的发展规模与水平是相匹配的,基本满足了当时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农村工业化起步阶段的经济特征与金融供求

二十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传统农业经济的发展初见成效,逐渐步入农村工业化起步阶段,中国农村经济改革的目标也转向了解决农村经济发展问题。1986-2000年,初步建立了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并存的多元化农村金融体制,基本满足了农村工业化起步阶段的发展需要,但日益突出的商业性金融供需矛盾也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农村工业经济的良性发展。

(一)农村工业化起步阶段的经济特征

1. 农村工业经济位居农村经济首位。这一时期,农村工业经济的地位和影响逐渐超出了传统农业经济,在农村经济构成中居首要地位。其中,乡镇企业作为农村工业化起步的代表,其总量、结构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农村经济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乡镇企业规模显著增长。乡镇企业产值中的工业企业产值超过第一产业生产总值,且优势明显,1986-2000年,乡镇企业总产值实现了年均209.43%的增长,比第一产业生产总值年增长速度高出180.37%,2000年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116150.27亿元,是第一产业生产总值的7.77倍。

乡镇企业的行业构成逐渐优化。1986-2000年,乡镇企业的行业构成中农业企业、工业企业和服务业产值的比重分别从2.03%、82.89%、15.08%调整为1.09%、78.74%、18.92%,服务业产值在乡镇企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明显提高。

乡镇企业的区域特征日趋明显。在农业生产方式方面,东西部差距较大。东部地区的农业生产除了传统粮食生产外,开始出现大规模的家禽养殖、经济作物生产和蔬菜花卉生产,形成一批专业户和种养大户;而中西部地区基本还是以普通农户从事传统的农产品生产为主。在乡镇企业发展效率方面,东西部差异更为突出,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发展效率依次降低,东部地区就业人数、工资收入、乡镇企业增加值与利润总额明显高于中部、西部地区。2000年,东部、中部、西部地区每个乡镇企业创造的增加值依次为20.75万元、9.26万元和5.71万元,地区差异显著,这与各地区乡镇企业的资金投入、产权改革与管理方式等因素密切相关。

2. 传统农业和其他经济形式是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农业仍处于基础性地位,和其他经济形式一起共同构成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1986-2000年,中国农业稳步发展,第一产业创造了平均21.64%的国内生产总值,并实现了平均每年29.06%的增长,到2000年中国第一产业生产总值为14944.72亿元,是1978年的5.36倍,农业生产进入稳步发展阶段。在传统农业和乡镇企业发展的同时,农村商贸流通改革逐步展开,农产品和粮棉流通的市场体系初步建立,市场开始在农业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成为该阶段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农村工业化起步阶段的金融需求特征

1. 金融需求的种类与规模明显提升。随着传统农业和乡镇企业的发展,农村金融需求类别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农业基本生产的初级金融需求,发展至农业扩大再生产的资金借贷、降低风险、稳定产品价格的高级金融需求。主要体现在:一是乡镇企业的金融需求日益超越了传统农业的金融需求,成为这一阶段农村金融需求的主体。乡镇企业金融需求能否得到满足,直接影响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此时乡镇企业大多处于初创期与成长期之间,覆盖面广、涉及部门多,信贷需求量大,仅依靠合作金融难以满足需要。二是传统农业阶段的农业简单再生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初级金融需求仍然存在,同时现代农业阶段的农业扩大再生产及降低风险、稳定产品价格的高级金融需求基本稳定。因此,除政策性金融与合作性金融的支持外,商业性金融也应给予必要的支持。三是农村商贸流通金融需求增加。随着农村商贸流通改革的深入开展,满足这方面的金融需求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

2. 金融需求呈现行业和区域特征。以乡镇企业为代表,这一时期农村金融需求开始呈现行业和区域特征,主要体现在:一是乡镇企业的金融需求具有行业特征,农业企业的金融需求逐年下降,农村工业企业的金融需求基本稳定,农村服务业企业的金融需求则逐年上升。二是乡镇企业的金融需求具有区域特征,东部地区乡镇企业开始发展外向型经济,其金融需求规模较大、所需金融服务品种也较多,而中西部地区乡镇企业的金融需求规模相对较小,且主要集中在银行信贷上。

(三)农村工业化起步阶段的金融供给状况

1. 初步形成了多元化的农村金融供给体系。从农村金融的市场体系来看,初步形成了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并存的多元化农村金融体系。

财政投资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是政策性金融的主体。公共财政支出主要集中于农村的农田水利基本设施建设和农业科技推广等项目,如1998年国家用于财政支农的项目为1154.76亿元,占国家财政支出总量的10.69%。同时,从1998年起将增发国债安排的支出一并列入农业基本建设支出项目。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则主要为农业综合开发、扶贫专项贷款、粮棉流通体制改革提供金融支持。2000年,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贷款总额为7400.88亿元,支农力度较大,其中对东、中部地区的支持更为显著。

以农村信用社为代表的合作性金融自2000年7月开始在江苏省进行试点改革,同时在农村信用社推广农户贷款、联保贷款,对农户扩大再生产和乡镇企业的发展给予了强有力的金融支持,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当年,农村信用社贷款总额为10489.29亿元,农业贷款与乡镇企业贷款占农村信用社全部贷款余额的77.76%。其中,农村信用社农业贷款为3587.98亿元,占金融机构农业贷款总额的73.34%;乡镇企业贷款为4568.87亿元,占金融机构乡镇企业贷款总额的75.68%。

以中国农业银行为代表的商业性金融对农业、乡镇企业的资金支持明显提升,其中对乡镇企业的支持力度逐渐超出农业,但总的银行信贷规模与农村信用社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2000年,中国农业银行对农村经济发放贷款合计为7943.15亿元,与农村信用社贷款规模相比存在2546.14亿元的差距。

2. 金融供给的服务形式与规模有所增加。从农村金融的服务手段来看,这一阶段农村金融供给的服务形式与规模有所增加。主要体现在:一是财政投融资、政策性金融贷款与金融机构贷款是农村金融的主要服务形式。2000年,国家财政支农支出达到766.89亿元,是1986年的6.17倍;金融机构提供的农业贷款与乡镇企业贷款合计达到10949.77亿元,是1986年规模的9.99倍,实现了平均每年59.93%的增长。二是除财政投资和银行信贷外,农村信托业务、农业保险、农村金融债券等其他金融服务方式也有了一定的发展。如2000年农业保险保费收入4亿元,赔款及给付支出3亿元,实现盈余1亿元。

(四)农村工业化起步阶段金融供求状况评析

多元化的农村金融制度基本满足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扩大再生产及农村商贸流通的金融需求,对促进农村工业化起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仍存在以下三个主要问题:

1. 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的供给与能力不匹配。一是政策性金融的供给能力并未得到充分的发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政策性金融服务范围相对较窄,将乡镇企业排除在外,这与乡镇企业在农村经济中的地位是不相称的,农发行业务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二是合作性金融承担的责任超出其能力。农村信用社在支持农村经济中发挥了骨干作用,但是随着其辐射范围的扩大,借贷双方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开始在农户和乡镇企业贷款中出现,不良贷款率较高,贷款监管不严、用途监管不到位的情况较为突出,如2000年发放贷款的回收率仅为86.31%,明显低于中国农业银行等商业性金融机构。

2.商业性金融的供给方式、规模与需求不匹配。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使金融资源的配置与当时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脱节,具体表现为国有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撤出县域与乡镇企业进入成长期同步,从而加剧了农村经济尤其是乡镇企业的金融供求矛盾。尽管1990-2000年间乡镇企业贷款从977.1亿元提升至6060.8亿元,但乡镇企业总产值与乡镇企业贷款的比重为19.2?1,乡镇企业增加值与乡镇企业贷款的比重为4.5?1,远高于工业生产总值与工业贷款2.4?1的比重,乡镇企业的金融需求未能得到有效满足。

3. 农村金融支农力度与农村经济的地位不匹配。金融机构的总体支农力度尽管有了明显的提高,但与农村经济的总体地位不匹配。一是农业贷款占全部贷款的比重远远低于第一产业生产总值占GDP的比重,这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不匹配。二是农业贷款与乡镇企业的贷款总额明显低于农业存款与农户储蓄存款总额,农村金融资源流失严重。三是乡镇企业金融需求的行业特点未能在金融供给中得到体现。商业性金融过多地将贷款投入到乡镇企业,导致商业性金融机构不良贷款大量增加,国有商业银行开始收缩在县域的经营网点,或者只经营存款业务,不开展贷款业务,乡镇企业的资金来源受到很大影响。

三、新农村建设发展阶段的经济特征与金融供求

二十一世纪以来,国家开始提倡实施城镇化、工业化发展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农村经济转入农业、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全面发展的新农村建设发展阶段。此时,尽快建立以农村经济发展需要为中心,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商业性金融有机结合,金融服务手段日趋完善的农村金融体制,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一)新农村建设发展阶段的经济特征

1. 农村经济的构成内容更加全面。2001年以来,农村经济的构成扩展至传统农业、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三方面内容,如何推动以上三者综合发展成为这一时期的核心。首先,传统农业经济仍处于基础性地位,2001-2008年,第一产业创造了平均12.55%的国内生产总值,并实现了平均每年14.43%的增长;其次,农村工业经济居于突出地位,乡镇企业在结构调整的同时实现了新一轮的产值增长,产业集群和产业化龙头企业作为乡镇企业新的发展形式开始出现,并因其辐射效应与市场竞争优势而承担了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第三,农村城镇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稳步发展也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2001-2007年,小城镇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城镇化水平从37.66%提升至44.94%。

2. 农村经济区域不平衡更加明显。在经济发展方式上,各地农村在发展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呈现出区域差异。东部发达地区的农村经济开始出现专业化合作组织,标志着农村经济的组织形式由家庭联产承包开始向专业化合作组织转化,但中西部地区则发展相对缓慢;乡镇企业的东西部差距依然存在,乡镇企业集群和龙头企业的发展具有显著的区域特征,东部较发达地区龙头企业的建设明显优于中西部地区;同时农村城镇化建设与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息息相关,东南沿海与内陆地区差异显著,农村经济的区域不平衡日益明显。

(二)新农村建设发展阶段的金融需求特征

1. 需求主体多元化导致需求结构差异大。传统农业经济、农村工业经济和农村城镇化的共同发展,决定了农村金融需求主体的多元化特征。当前农村金融需求主体,大体可分为农户、乡镇企业和政府等不同需求类型,不同的需求主体表现出不同的需求特征(见表1)。这些不同的需求在规模、风险、管理成本、保障程度上的表现又各不相同。

2. 金融需求呈现区域性差异。由于地区间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多层次性,农村金融需求也呈现出多层次的结构。第一层次,以东部发达地区为代表,主要表现为农村城市化和工业化的需要,主要特点是以基层政府为主体,资金需求规模大,组织性强。第二层次,以东中部等农业主产区和农业产业化发展较快的地区为代表,主要表现为扩大生产规模和提升生产质量的需要,以农业企业或农业种养殖户为主,具有相对较为固定的需求,也有一定的资产作保障。第三层次,以中西部等欠发达地区为代表,农村金融需求主要表现为应对大项支出和临时性支出等生活需求,属于非生产性质的,规模较小且不固定,风险相对较高。

3. 由农业生产需求向综合发展需求转变。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生产模式的改进,传统的农业生产已经逐步走向综合经营、综合发展,因而使农业生产性需求已经从单纯的种子、化肥、果苗等传统农业生产需求,向商业、服务业、流通业与小手工业等综合方面发展。比如,由于财政投入相对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需求逐步转向商业性金融机构。农村出现了大量的小庄园、小工商业主、小运输业主、小建筑业主等,经营范围与生产规模都有所扩大,所涉足的领域也愈益宽广,直接导致其生产性需求增加。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在客观上有向城市转移的需要,其谋生与就业,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

(三)新农村建设发展阶段的金融供给状况

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商业性金融相结合的农村金融制度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与新农村建设的需要相比,供给仍然不足。

1. 供给总量不足。一是农村金融信贷投入不足。由于农村金融需求主体具有风险较高、回报率低等特性,影响了银行信贷投放的积极性。二是农村资金流失严重。国有商业银行逐步从县域战略性撤退,限制了对农业等弱势产业的信贷投放,富余资金也被从欠发达地区抽向发达地区,大量的农村储蓄资金被集中运用于城市,造成了农村资金“失血”严重;农村信用社经营趋于以利润为导向,信贷投放也出现了明显的非农化特征,又分流了一部分农村资金。信贷投放不足加上资金流失严重,使得农村地区资金供给与需求缺口逐年增加。

2. 供给结构不平衡。由于信息不对称、委托及交易成本问题,规模相对较大、以盈利为目的的正规金融机构,一般不愿向经营规模小、缺乏信息透明度、抵押品不足的农村中小企业和农户提供信贷服务,而往往倾向于向还款有保障的借款者发放以储蓄或产品为抵押、质押的贷款。然而,随着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以及农业和农村经济向规模化、多元化和产业化发展,农村金融需求呈现多元化态势,除部分农户为维持农业简单再生产而产生的生产性借贷需求外,农户、种养大户和民营企业开始有了新的金融需求,如消费性借贷,包括维持生活开支、小规模生产经营、规模化种养、专业化生产及教育、住房、医疗贷款等。然而,当前农村金融供给的结构与农户的多元化需求相比显得非常单一,如业务品种仍以传统的存、贷、汇为主,贷款期限设置不合理,贷款数额受到限制,贷款方式以质押、担保为主,电子化建设比较滞后,新兴的中间业务和外汇业务等种类很少。

3. 区域供给不平衡。无论是农村金融网点的分布,还是各金融机构农业类贷款的地区分布,都呈现出在东部地区分布最多,其次是中部地区,而西部地区最少,农村金融供给在区域上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

(四)新农村建设发展阶段金融供求状况评析

当前农村金融体制在满足新农村建设的金融需求方面存在较大差距,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全面、稳定、可持续发展。究其原因,主要是现阶段农村金融体系存在以下问题:

1. 农村金融体系不健全。首先是正规金融支持不足。农业发展银行职能不断调整,支农效应逐渐弱化;国有商业银行战线收缩,作为“支农”主力军的农村信用社,由于受设备、人员素质等因素制约,业务基本停留在支持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资金需要层次上。其次是缺乏对非正规金融的正确引导。由于非正规金融经营手段灵活,手续简便,再加上对象都是互相了解程度较高的熟人,道德风险降低,其业务发展很快,一定程度上支持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与此同时也存在利率高、抵御风险能力差等不稳定因素,在满足农村地区金融需求方面仍有较大的局限性。由于缺乏对民间金融必要的监督和引导,农村地区直接融资发展严重滞后,农村金融供给受到相当大程度的限制。

2. 农村金融风险防范体系有待完善。一是农业保险体系尚未建立,农业贷款风险得不到合理的补偿。二是农村金融监管力量薄弱,风险隐患加大。从我国中等发达县(市)商业性金融机构分布情况看,银行类金融机构网点在县域的数量平均达到80个左右,而目前承担县域金融监管职责的银行监管分局办事处编制一般为3-4人,监管力量薄弱问题突出。

3.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有待优化。一是农村信用环境建设滞后,社会信用意识缺失。二是农村金融法制建设滞后,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和健全。同时,“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仍较严重。

四、中国农村金融三十年改革的启示

(一)农村金融体系必须与工业化发展阶段及生产力发展水平适应,既不能落后也不宜超前

中国农村金融改革三十年的历史经验证明,农村多元化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了农村金融需求的多层次性,而农村金融供给应与这种多层次的农村金融需求相适应,要尊重农村经济发展规律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建立内生于农村经济的金融体系,既不能落后也不宜超前。当农村金融体制适应农村经济发展需要时,能有效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反之则对其产生制约。

应根据不同阶段农村经济的特点,构建与之相适应的农村金融体制,充分发挥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的支持作用,满足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同层次的金融需求,最终实现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的相互促进和良性发展。

(二)农村经济的脆弱性决定了农村金融的高风险

从农村金融的需求主体来看,农户和中小规模民营企业占比较大,而这部分需求主体具有生产规模小、信息透明度缺乏、抵押品不足等特点,具有较高的金融风险,这使得商业性金融机构不愿向其提供信贷服务,1998年开始的国有商业银行大规模撤并县域经营网点也就不难理解了。商业性金融的退出进一步加剧了农村金融供给的不足,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应从根本上寻求防范和化解农村金融风险的途径,为切实增加农村金融有效供给创造条件。基于这种思想,本文建议今后农村金融改革应着重注意以下三点:一是要加强农村金融监管,以防范控制风险;二是要着力推进农业保险,以转移、分散金融机构的信贷风险;三是要不断完善农村金融生态,推进农村信用环境和法制环境建设,以消除和化解风险,为农村金融改革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商业性金融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农村经济由单一的传统农业生产逐步走向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全面发展的新时期。乡镇企业作为农村工业的代表,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并因其辐射效应与市场竞争优势而承担了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中国的小城镇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农村劳动力逐渐向城市转移;农业生产区域性分工日益明显,多元化的农业生产格局逐渐形成,开始进入现代农业阶段。与此相应地,农村金融需求也由种子、化肥、果苗等传统单一的农业生产性需求向商业、服务业、流通业与小手工业等综合需求方向发展,呈现出农村金融需求主体多元化、产品需求多样化、区域性差异增大的特征,这些都为商业性金融进入农村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参考文献:

[1]何广文.中国农村金融供求特征与均衡供求的路径选择[J].中国农村经济,2001,(10).

[2]蒋定之.农村金融改革发展三十年[J].江南论坛,2009,(3).

[3]李秉龙.中国农村经济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基本经验与政策集合[J].调研世界,2008,(5).

[4]刘文静.齐庆华.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黑龙江金融,2009,(3).

农村经济发展工作总结范文第5篇

区委组织部组织的这期由强村培育对象村党支部书记和村主任参加的培训班,我认为非常及时、非常必要,对于进一步提高农村干部队伍的素质,推动强村工程建设的实施必将起到积极的作用。我很高兴能有这个机会,和海港区的农村基层干部在一起学习交流。大家长期工作在农村第一线,工作很辛苦,为海港区乃至全市的两个文明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近年来,在区委及区委组织部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海港区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总体水平不断提高,在农村党支部建设、干部队伍建设、村政建设、两室建设、村容村貌、经济发展、精神文明建设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明显成效。中心庄村党支部被中组部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东港镇党委、东港镇黄南村党支部被省委评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先进单位,今年海港镇党委被市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中心庄村党支部、海阳三村党支部被市委命名为农村红旗党支部。应该说,海港区的农村综合发展水平在全市是靠前的,这与在座的各位支部书记和村主任的辛勤劳动、扎实工作、无私奉献分不开的。在此,我也代表市委组织部向大家表示诚挚的慰问和衷心的感谢。下面,按照这次培训班的安排,就实施强村工程的有关问题讲几点意见。

一、“强村工程”提出的背景及实施强村工程的现实意义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市农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农村经济有了长足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扎实推进,农民收入稳步增长,生活质量不断改善。被列为首批对外开放的港口城市之初的1984年,秦皇岛市的经济实力还相当薄弱,到1994年提前6年实现了翻两番的目标,实现了一次历史性的跨越。到2002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35.66亿元,比上年增长10.8%;实现财政收入30.06亿元,比上年增长25.9%;城市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7334元,比上年增长11.4%;农民人均纯收入2742元,比上年增长3.2%。但是,与城市区相比,与发达地区相比,我市农村经济社会整体发展水平还存在明显差距,特别是作为首批沿海开放城市,没有一批综合实力较强,在省内和国内拿得出、叫得响的强村。我国东南沿海的一些发达地区,之所以发达一方面是城市区经济规模较大,结构较合理,运行质量较高;另一方面是所辖的县也都比较富、比较强。这样,城市区的强大辐射力和所辖县较强的竞争力,就构成了整个城市区域的综合实力。城市发达的基础是县区,县区发达的基础是乡镇和村。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依靠集体经济发展,多业并举,成为全国闻名的富村,被誉为“中国第一村”。华西村的总资产有上百亿元,集体经济非常发达,比我们北方很多县的经济实力还要强,并且达到了共同富裕,全村人均年收入6-7万元,村民的住房条件、福利待遇、生活环境十分优越。华西村不仅物质文明非常强,精神文明也非常强,精神文明建设采取公司化运行,组建了精神文明建设总公司,统揽全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南方的江苏、浙江一带经济发达,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些强县、强镇、强村。唐山市丰润区的沙流河村,工农业总产值达3.3亿元,集体固定资产1.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600元。全村建起商居楼380栋,别墅楼100栋,小康新居100套,公寓住宅楼2栋,容纳3000人的多功能高标准文体馆1座。目前,我市也有一部分好村,如北戴河的刘庄村,海港区的中心庄村、海阳三村、倪庄村、后马坊村,山海关的大街村,等等,应该说也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但是与先进地区相比,我市农村不仅整体发展水平滞后,实力差距很大,且乡镇和村的建设水平也有很大差距。我市的一些好村,集体资产多的在几千万元,几百万元,与华西村的上百亿元、唐山市沙流河村的几亿元还不能相比。应该说,我市作为沿海开放城市,有诸多优势,比如有良好的自然资源优势、交通优势、港口优势、旅游优势等等。如何借助这些优势,发展自己,变这些优势为经济优势,加快农村发展步伐,提高农村建设整体水平,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赶上和超过发达地区的发展水平,是摆在我们各级党组织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特别是摆在我们广大农村干部面前的一个紧迫课题。基于此,市委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在充分考虑现实性和可能性的情况下,提出了在全市农村实施强村工程的思路,决定从今年开始,力争用5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市选树和打造100个具有时展特色、代表农村发展水平、农村两委班子、党员队伍“双强”、农民、集体“双富”、综合实力较强的强村典型,主要目的就是为了通过强村典型的示范作用,来带动全市农村整体发展水平的提高,加快推进农村小康建设,最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实施“强村工程”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深化“三级联创”活动的重要内容和有效载体,是现阶段适应我市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要求,是早日在农村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重大举措,对于进一步提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整体水平,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推进农村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首先,实施“强村工程”是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现实需要。十六大报告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应该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同志和总书记也多次强调:整个党和国家工作最坚实的基础在基层,“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特别是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基础的基础,重中之重。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牢不牢,关键在于农村基层党组织这个堡垒强不强,关键在于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发挥得好不好。华西村发展这么好,关键在党组织非常强,村党委书记非常强,非常有号召力。实施“强村工程”,就是要把农村党支部建设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和领导核心,不断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从而把人民群众紧紧地团结在党组织的周围,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其次,实施“强村工程”是深化“三级联创”活动,提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总体水平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市委和各县区委采取有力措施,深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取得了扎实成效,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整体水平有了新的提高。但是按照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还不容乐观,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和深层次问题。如有的农村党支部班子软弱涣散,发挥不了应有作用;有的村“两委”关系不协调,工作形不成合力;有的村集体经济十分薄弱,缺乏“有钱办事”的起码能力;有的农村干部党员能力素质偏低,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不强。这些问题,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实施“强村工程”,目的就是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着眼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探索解决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深层次问题的新途径、新办法,通过强村工程的实施和强村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切实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整体水平。

第三,实施“强村工程”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推动农村小康建设的必然要求。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检验我们各项工作成效的主要尺度,就是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市委九届四次全会通过了《关于在全省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决定》,实现这一奋斗目标,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可以说,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市的现代化,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市的小康。因此,进一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切实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是我们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强村工程”提出了十条标准,内容涉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通过几年的努力,真正达到了这个标准,农村的面貌就会大为改观,农民的生活质量就能切实得到改善。“强村工程”是富民工程,是民心工程,是一项实实在在、老百姓摸得着看得见的、切切实实能让群众得到实惠的工程,真正体现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实施“强村工程”,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在全市率先建成一批强村典型,对于加快农村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总之,开展“强村工程”建设,是市委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历史条件下,结合我市农村实际,研究作出的战略部署;是大力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加快农村小康建设步伐的重大举措。农村基层党组织、广大农村干部,一定要充分认识开展“强村工程”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扎实工作,开拓进取,认真落实好“强村工程”建设的各项工作,确保这项活动扎实推进、收到实效。

二、正确理解和把握强村工程建设的十条标准及其内在联系

市委《关于在全市农村实施“强村工程”的意见》中提出了创建“强村”的十条标准。这个创建标准,是根据我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情况,结合农村党支部“五个好”目标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按照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要求,在充分考虑现实性和可能性的基础上,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各县区委组织部的同志、乡镇党委书记、村党支部书记以及市直有关部门等各方面意见,几易其稿,最后经市委常委会研究通过的。这个标准包含了农村两委班子建设、农村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两室建设、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精神文明建设等共十个方面。应该说,这个标准是比较全面、具体,而且是切实可行的,体现了农村建设和发展的目标和方向,通过努力是完全可以达到的。在推进强村工程中,必须正确理解和准确把握其内在要求和相互之间的联系。

第一条:村“两委”班子团结坚强有力,党员群众拥护。村党支部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有较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特别是在发展农村经济、带领农民共同致富方面发挥较好作用。村“两委”班子团结协调,形成工作合力,其它村级配套组织健全,在党支部领导下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村“两委”班子主要负责人能从本村实际出发,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奉献精神,懂经营、善管理,发展农村经济、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能力较强。村党支部书记要具有中专(高中)以上学历,掌握一定的农村实用技术,有一定的致富能力,有一个带头致富的示范项目。党员和村民代表对村“两委”班子的评议满意率在80%以上。重视后备干部队伍建设,重点把基本素质好、有致富能力的党员培养成村干部。

这条标准包含了4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对村党支部建设的要求。村党支部是党在农村各项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村级各种组织和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实施强村工程,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是要有一个强有力的党支部班子,特别是要求村党支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具有领导村级组织和团结全村党员干部群众发展农村经济、带领农民共同致富的能力和水平,这既是农村“五个好”党支部建设的首要要求,也是实现强村目标的关键所在。二是对村两委班子建设的要求。村党支部和村委会是村级的主要组织,两委的关系如何,能不能形成工作合力至关重要。要实现强村的各项工作目标,必须加强两委团结,特别是需要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能够团结一致,合作共事,互相尊重,互相支持,否则村务工作就无法正常开展,强村建设的各项目标就不可能实现。三是对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自身素质的要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为群众的带头人、领头雁,必须自身素质过硬,不仅要具备党性强、作风正、有奉献精神这些基本条件,还要具有思想解放、有创新意识、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本领强等方面的素质。这就要求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要加强学习,掌握技能,提高本领,在带头致富的同时,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只有这样,才能得到群众的真心拥护和信赖。四是对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要求。当前,农村干部后继乏人的问题比较突出。现在,农村考学、当兵、进城打工的年青人越来越多,村里有文化、有一定素质的年青人越来越少,这样就造成了农村人才匮乏的局面。实施强村工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没有人才是不行的。正是基于这种考虑,我们强调,加强农村班子建设,必须高度重视农村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切实选好接班人,特别是把那些基本素质较好、有一定的文化基础的培养成党员,通过长时间的不断教育引导和实践锻炼,逐步把他们培养成村干部,从而使村级组织后继有人,保持生机和活力。

第二条:农村党员干部队伍素质较高,致富能力较强。党员在三个文明建设中先锋模范作用发挥突出,能够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60岁以下的党员多数有致富门路,成为致富能手。积极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党员队伍知识结构、年龄结构趋向合理,新发展党员一般要达到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有一定的致富能力。这一条主要是针对农村干部和党员队伍建设提出的要求。农村干部党员是农村各项改革和建设的骨干力量,是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担负着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团结群众把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落到实处、带领群众发展农村经济、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职责。建设强村,必须要有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带头致富能力强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能力强的农村干部党员队伍。这里重点强调了对党员队伍建设的要求,提出党员要在三个文明建设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特别是在发展农村经济当中发挥好模范作用,成为致富能手。提出这样的要求,既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需要,也是建设强村的基础和重要保证。

第三条:“两室”建设规范,作用发挥较好。支部有办公室,党员有活动室,办公场所环境良好,办公设施完备,有电教设备和微机。学习活动记录规范,各种文书档案完备整齐。“”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等坚持较好,能够正常开展党的活动。这一条主要是强调了两室阵地建设。一是硬件建设。农村两室是一个重要的阵地,是党支部议事和党员活动的重要场所。这也是强村的一个重要体现。创建强村,必须有一个高标准的两室,还要有必要的电教设备和微机;二是软件建设。各种文书档案要齐全,特别是支委会、两委会、党员大会、村民代表会讨论通过形成的决议,都要有个记录,有据可查。三是制度建设。利用两室,定期开展党员教育活动,发挥好“两室”的作用。

第四条:“一制三化”运行机制落实到位。党支部领导下的村民自治运行机制健全,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主要内容的村级民主管理制度体系完善,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作用发挥较好,农民参政议政程度较高。村务公开程序规范,内容全面。这一条主要是规定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有关内容和要求。现在随着农民素质的不断提高,农民参政议政的意识和能力也在逐步增强。建立村级民主管理制度体系,落实村民的四项民利,是形势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推进村民自治的内在要求。

第五条:集体经济实力比较雄厚。村集体经济实现形式灵活多样,有稳固的经济来源和发展后劲。人均集体收入180元以上,村集体积累(资金、房屋、设备)80万元以上(或村内企业总产值1000万元以上,年上缴税金50万元以上)。建设强村,村集体必须有雄厚的经济实力,这是强村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必要条件。同时,为群众办实事,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兴办公益事业,都需要有集体经济实力。如果村集体没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办什么事情都要靠向群众集资或摊派,即使村民很富裕,这样的村也谈不上是强村,党支部也不会有凝聚力和号召力。因此,建设强村,必须要大力发展集体经济。

第六条:农村产业特色明显。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合理,个体私营经济发达,形成产业特色,产业达到一定规模化和专业化,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在本地区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主导产业产值占各业总产值的60%以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农村经济,必须要有产业优势,形成产业特色,实现产业化、规模化和专业化经营,这样生产出的产品才有市场竞争力,才能有较高的经济效益。相反,没有产业特色优势,就没有市场优势,就不会形成经济优势,也就不可能实现强村富民的目标。

第七条:农民生活富裕。农民收入逐年增长,生活不断改善。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4500元以上,农民家庭财产10万元以上的占80%,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5平方米以上。这一条主要是体现农民在年均收入、家庭财产及居住条件等基本的物质方面的生活水平。我们开展强村工程建设活动,最终的目的就是让农民生活更加富裕,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第八条:社会事业发展较快。计划生育工作达标。教育工作达到“普九”要求,小学、初中入学率达100%,高中阶段教育率达80%以上。文化生活丰富,有线电视安装率达80%,有固定的文化活动场所,图书室藏书3000册以上。有医疗卫生室和相应设备,至少有1名有从业资格的医生。社会保障制度完善,五保户实现供养,60岁以上孤寡老人每年有一定补贴。这条标准主要是反映农村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总体要求。一个强村,应该是各项事业协调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第九条: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突出。坚持利用板报、广播等形式,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村风好,民风正,村民自觉履行各项义务。该村是市级以上文明村、宣传文化示范村,80%以上农户是文明户。村容村貌状况良好,村落整齐有序,村内主要干道路面硬化,四旁及街道两侧实现绿化。无私搭乱建、乱堆乱放,无生活陋习,街道干净,庭院整洁。实行改水改厕,村民用水卫生安全、有保障;村内厕所卫生清洁。建设强村,必须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齐头并进,经济强而精神文明落后,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强村。同时,建设强村,必须有良好的村容村貌,有良好的生活环境,村民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全面展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崭新形象。

第十条:社会治安状况良好。普法教育深入持久,村民法制观念较强,自觉遵守各项法律法规,生产生活秩序稳定。全村无重大治安刑事案件,无县级以上集体上访,无各种组织及“”习练者。这一条主要是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面提出的要求。一个村治安混乱,社会不稳定,风气不正,没有一个良好的安全环境,势必严重影响经济发展和各项农村工作的正常进行。因此,要建设强村,必须要努力创造一个安定团结的外部环境。

以上创建强村的十条标准是一个完整的目标体系,它既坚持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又坚持了抓好党建不放松的思想;既体现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又体现了农村政治与经济的统一。这十个方面,彼此联系,相辅相成,不可或缺,哪一条达不到标准,都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强村。因此,我们在推进强村工程过程中,必须要正确把握,深刻理解,把它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坚持全面推进,重点突破,协调发展。

三、实施强村工程的主要措施及有关要求

“强村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工作任务艰巨。实施“强村工程”,需要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需要各级有关部门的通力合作,需要全社会的大力支持。但是,建设强村的主体是村一级,最根本、最关键的还要靠村级组织自身的内在动力,发挥村级组织自身的作用。那么,作为村一级,特别是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应该发挥哪些作用,如何推进强村工程,我想应该着重做到“四个加强”、“两个坚持”。

第一、加强两委班子自身建设。实施强村工程,首要的是有一个强班子。如果支部班子软弱无力,发挥不了领导核心作用,建设强村就不可能实现。因此,加强党支部自身建设至关重要。加强党支部自身建设,一要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当前要组织班子成员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通过学习,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不断提高政策理论水平,增强贯彻党的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十六大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小康建设上来。二要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农村党支部是农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在新的历史时期,农村党支部肩负着团结带领群众发展农村经济,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重任。要完成这一重要使命,必须要提高驾驭全局的能力、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和领导经济工作的能力。同时,要认真坚持民主集中制,集思广益,发扬民主,提高村务决策水平,避免决策失误。三要加强作风建设。要积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改进工作方法,学会运用民主的、法制的、示范的方法开展工作,密切党同群众的血肉联系。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决好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四要加强廉政建设。班子成员要廉洁奉公,不贪不占,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树立良好形象。总之,村党支部要通过加强自身建设,不断增强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真正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村委会也要加强自身建设,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发挥好自身的作用,与村党支部形成工作合力,共同完成好农村的各项工作任务,推动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促进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

第二、加强农村干部党员队伍建设。农村干部党员队伍的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农村各项事业的成败。实施“强村工程”,必须要努力建设一支符合时展要求、素质优良、充满活力的农村干部党员队伍。村党支部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有组织、有计划地组织村干部和党员学习党的理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市场经济、现代科技、农村实用技术、农业产业化等知识,提高政策理论水平,增强市场意识、科技意识和发展意识,全面提高干部、党员的综合素质和“双带”能力。要鼓励和支持农村干部参加各种层次的培训和正规化学历教育,着力培养一些高层次专业人才,不断改善农村干部队伍结构。要按照“把有致富能力的人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有致富能力的党员培养成村干部、把致富能力强的村干部培养成支部书记”的要求,切实加强农村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和发展党员工作,为“强村工程”的开展奠定坚实基础。村级领导班子后继乏人是当前农村基层组织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我市来讲,一些村干部年龄、素质老化,而后备力量不足,选村干部没有合适人选。这是个大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作为我们村级组织来讲,要及早发现和培养接班人,这是我们村党支部书记的一项重要任务。要把那些政治素质好、有一定文化科技知识、懂得经营管理的回乡知识青年、退伍军人、乡镇企业骨干、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的优秀党员纳入视野,作为村两委班子的后备人选,重点加以培养,搞好传帮带,尽快提高他们的素质,彻底改变后继乏人的被动局面。同时,还要十分重视发展农村党员工作,在严格坚持党员标准的前提下,把培养的重点放到35岁以下和高中、中专学历以上的农村青年上,以改善党员队伍的结构,解决农村党员结构老化现象,增强党的基层队伍的整体活力。

第三、加强村党支部书记人格化建设。所谓农村党支部书记人格化建设,就是要培养造就一支躬身实践“三个代表”、带领群众发展经济、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的具有高尚人格魅力的农村支部书记队伍,通过他们的人格感召作用教育人、团结人、鼓舞人,形成一种独具魅力的人格力量,凝聚群众、团结群众、带领群众,从而树立起自身的威信。那么,作为农村党支部书记,如何才能成为具有人格魅力的优秀党支部书记呢?在去年市委组织部组织的全市先进村党支部书记培训班上,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马誉峰同志作了题为《怎样当好新时期农村党支部书记》的重要讲话,讲的非常好。他指出,作为农村党支部书记,应当具备这样四个方面。一是人品要好,体现在为人厚道、处事公道、诚实守信、尊老爱幼、通情达理;二是党性要强,即政治坚定、一身正气、奉献精神、廉洁清正;三是观念要新,有市场观念、创新观念、开放观念、科技观念、人才观念、法律观念;四是水平要高,即思想水平、政策水平、工作水平、领导水平。如果大家做到了以上四点,我想就是具有人格化的优秀党支部书记。今天参加培训的支部书记和村主任应该说素质都是很高的,但是大家还要对照马部长提出的要求,进一步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自身魅力。

第四、加强制度建设。制度建设往往带有长期性、根本性。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制度建设是重要保证。建设强村,必须要建立一套科学严密、行之有效的制度体系,靠制度来约束村干部的行为,靠制度来规范村务的各项工作,使村务工作步入规范化、制度化管理的轨道。当前,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以“一制三化”为主要内容的村务运作体系建设,推行以寓“选、育、管相结合,绩、奖、惩相统一”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干部规范化管理办法,为农村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制度上的保证。加强制度建设,关键是要认真执行,长期坚持下去。再好的制度,不去抓落实,等于一纸空文,没有任何意义。所以,作为村党支部书记和村主任,要带头遵守和落实好村里的各项规章制度,推动农村工作的扎实有效开展。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