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AA范文大全网!

农村教学点工作总结{推荐5篇}

文化底蕴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本文共计20008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81分钟。

农村教学点工作总结范文第1篇

一、指导思想和原则

试点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党的十六大的要求,紧紧围绕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着眼于全面提高农村党员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经过试点,在试点地区基本建成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系统,大规模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努力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不断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在试点地区农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持,为在全国推开这项工作提供经验,做好准备。

试点工作要坚持以下原则:

1、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要紧紧围绕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这个中心和服务农村改革发展稳定这个大局,以及加强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来进行。把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素质,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作为试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标准。

2、整合资源,加强协调。要协调有关部门和试点地区,充分整合、利用现有资源,形成合力,避免重复建设。坚持艰苦奋斗,不搞铺张浪费,不增加农民负担。

3、分类指导,注重实效。坚持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既要注重工作的统一性,也要注意试点地区的差异性。制定规划和组织实施,要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实际情况相衔接,重实际、讲实用、求实效。

4、分层进行,分级管理。现代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建设和教材制作要分层进行:终端接收站点一般先建到乡镇,在取得经验后,有条件的地方再建到村;中央有关部门组织制作全国通用的统编教材,试点地区组织制作适合本地需要的乡土教材。试点工作实行中央和地方分级管理,中央有关部门侧重于试点工作的指导协调和前端播出平台的建设管理,试点地区侧重于终端接收站点的建设管理和教学活动的组织。

二、主要任务和要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

试点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1、建立一个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天地网合一”的教学平台。天网主要依托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辅以中央党校卫星远程教育网),开通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卫星数字专用频道;地网主要依托互联网和有线电视网,构建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辅助教学网络。

2、建设一批乡镇、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根据东、中、西部不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依托农村中小学或乡镇党校、乡镇宣传文化站、村党员活动室,建设一批乡镇、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在试点期间,山东省试点市所辖乡镇、行政村,1**%建立接收点;湖南省试点市所辖乡镇1**%建立接收点,所辖行政村**%建立接收点;贵州省试点市(州)所辖乡镇1**%建立接收点,所辖行政村视条件建立接收点。

3、建设一个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多种媒体教学资源开发与应用系统。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政治理论、政策法规、市场经济知识、经营管理知识、农村先进适用技术和市场信息、科普知识、文体节目及典型经验等。主要工作是:制定教学资源近期和中长期开发与应用规划;整合、利用党校系统、教育系统、司法系统、农业系统、文化系统、广电系统、科协系统等现有多种媒体教学资源,并依托以上系统,组织开发新的教学资源;组织有关部门建立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中心资源库。指导试点省建设与中心资源库互联互通的省级资源库。

4、建立一支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教学、管理和技术服务队伍。依托各地党校、党员电教中心、电大、电教馆、农广校、农函大和农村中小学等相关力量,建立一支由教师、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组成的专兼职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教学、管理和技术服务队伍。可从农村中小学中挑选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较高的教师担任操作人员。充分发挥党校系统的优势,分级负责培训工作骨干。中央党校主要培训到省一级,试点省分级培训各级专兼职工作人员。要努力增强培训效果,降低培训费用。

5、建立一个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机制。探索建立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模式、管理模式、激励约束机制和质量评估体系;研究建立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信息管理系统;研究制定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政策、措施。

试点工作要重点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1、如何准确把握不同地区农村党员干部的学习需求,不断丰富和完善教学内容,探索教学方法,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调动农村党员干部的学习积极性。

2、如何建立科学的现代远程教育教学管理机制,准确评估农村党员干部参加现代远程教育的学习成效。

3、如何充分发挥乡村现代远程教育接收站点的辐射功能,通过农村党员干部的学习,带动农民群众参与政策法规学习,接受适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加快农村信息化进程,为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三、范围、时间与实施步骤

试点工作在山东、湖南和贵州三省的部分市(州)进行,以探索在东、中、西部地区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的办法和经验。三省试点地区分别是:山东省威海市、东营市、滨州市;湖南省常德市、岳阳市、韶山市(湘潭市辖);贵州省遵义市、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试点工作从2**3年6月开始,到2**4年12月结束,为期一年半,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1、基础建设阶段:中央有关部门组织制定教学资源开发与应用规划,初步建立中心资源库,基本建成前端播出平台和辅助教学中心网站,指导、协调试点地区进行接收站点建设,开发建设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信息管理系统;试点省初步建立省级教学资源库和辅助教学网站,试点市(州)基本完成乡镇、村终端接收站点建设。2**3年12月,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卫星数字专用频道在中国教育电视台试播,2**4年元月1日正式播出。

2、实施教学阶段:中央有关部门按照教学计划播出课程,进行教学辅导;试点省、市(州)有效利用基层接收站点开展教学活动,做好学习支持服务,探索教学管理办法,建立激励约束机制,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3、评估总结阶段:试点省在对接收站点建设、省级资源库和辅助教学网站建设、教学和管理模式、工作运行机制、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进行总结评估的基础上,起草并上报试点工作报告;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领导协调小组在全面评估总结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向中央报送试点工作报告,起草《关于开展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意见》(代拟稿)。

以上三个阶段的工作不能截然分开,有的可以交*进行。试点地区和中央有关部门要从本地本部门的实际出发,统筹兼顾,合理安排,扎实推进试点工作。

四、组织领导

1、建立工作机构,加强工作指导。成立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领导协调小组。领导协调小组由中组部牵头,成员单位有:中央纪委、、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央党校、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科技部、民政部、财政部、信息产业部、农业部、文化部、广播电视总局、中国科协和山东省委、湖南省委、贵州省委。领导协调小组的主要职责是:组织协调中央有关部门和试点省的力量,使其各司其职,形成合力,共同抓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总结试点工作经验,对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这项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领导协调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

承担试点任务的省、市(州)党委,应成立相应的领导协调小组和工作机构,负责本地区试点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具体实施。

2、明确工作职责,搞好工作协调。中央有关部门和试点省、市(州)要做到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资金到位。要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切实做到免费专用频道落实、教学资源落实、乡镇和村接收站点落实、各级经费投入落实、技术总体方案落实、业务骨干培训落实。领导协调小组成员单位及中央有关部门分别承担领导协调小组交办的基础建设工程立项、建设资金保障、教学资源开发和免费提供教学课件节目等工作。中央党校主要负责全国中心资源库和辅助教学中心网站的建设和管理,整合、开发教学资源,培训试点地区工作骨干;教育部主要负责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卫星数字专用频道建设,整合、利用本系统有关教学资源,依托农村中小学搞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建设,并组织兼任操作人员的农村中小学教师进行业务培训;信息产业部主要负责设备质量标准的制订和产品的检测,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保证网络互联互通、信息安全和基础设施建设质量,进一步研制开发终端接受设备;中组部主要负责组织协调工作,加强与中央有关部门、试点省的联系和沟通。各有关部门既要分工负责,各司其职,又要加强协调配合,形成整体合力,努力支持试点地区完成试点工作任务。

试点省、市(州)要依据本方案的精神,分别制定周密细致、切实可行的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并采取切实措施,确保试点工作取得实效。

农村教学点工作总结范文第2篇

以下是多年来省关工委农村委的基本工作和成效:

一、确立教育活动主线

农村委成立于1994年,1998年7月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农村委在漳州召开会议,确定全面深入开展“讲政治、育新人、学科技、奔小康”活动,提出“农村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点,是提高农村青年思想道德素质和科技文化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生力军”。会后,各地关工委围绕这个主主线,积极探索开展农村工作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永泰等地关工委在开展活动中,以科技扶贫、扶持农民发展农业生产为着力点,成立夕阳红科技服务组,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农村科技服务工作,收到很好的效果,省关工委农村委多次深入永泰县调查,总结他们的经验,进一步认识到,这种形式是关工委开展“讲政治、育新人、学科技、奔小康”,教育农村青少年的十分有效载体,并决定向全省推广他们这方面的经验和做法。

二、抓好工作联系点

农村地广面宽,情况十分复杂,关工委工作任务十分繁重,为了有效地开展工作,在省关工委农村委成立之初,便确定建宁、龙海、建瓯、城门四个县市镇为联系点,目的是了解掌握山区、沿海、平原及城乡结合部农村关工委的工作情况,以点上的经验指导面上的工作。漳州会议后,1998年底1999年初,随着抓好农村青少年两个素质教育,提倡讲政治、育新人、学科技、奔小康的活动逐步在全省农村展开,原有的抓四个点的工作已经不能够反映全省的工作全貌,经研究又增加了闽清县、永春县、上杭县、仙游县榜头镇、福鼎市贯岭镇和同安区等6个点,扩大成10个联系点,这样全省9个设区市都有1-2个点。同时确定,年初到基层跑点,年终集中召开有设区市关工委领导参加的联系点会议,交流情况,总结经验,研究工作;在这个的基础上,视情况每隔三几年召开一次全省农村工作会或现场会,目的是通过点上的经验,推动指导全省农村关工委面上的工作。这种做法坚持了10年,已形成制度,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到目前,已经召开两次全省性的大会,七次农村联系点会议。

三、推广“百、千、万”经验

XX年4月,南平市关工委经过广泛调查研究,向南平市委、市政府建议,并取得支持行文委托市关工委牵头,协调市老促会、科委、科协、农委、团市委、妇联等11个单位,发动、吸收老农业科技人员,组建市、县、乡三级科技服务团,选准科技兴农切入点,探索把青少年素质教育和科技兴农奔小康活动结合起来,在全市开展“百团下乡、千人传授、万户受益”的活动(简称“百、千、万”活动),收到很好的效果。省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张明俊、副主任戴永善等领导十分重视,及时组织人员跟踪了解,深系点建瓯市调研,总结经验,并于XX年3月在南平市召开“讲政治、育新人、学科技、奔小康”活动现场会,大力推广南平市开展“百、千、万”活动的典型经验,强调学习南平的先进典型,不要生搬硬套,主要学习他们认真、积极的工作精神,勤奋实干的工作作风、扎实有效的工作方法。这次会议激发了全省农村关工委学科技、奔小康活动的热情,推动活动全面、扎实地开展,不仅南平市有很大的提高发展,到XX年已达到146个团下乡,1351人传授,13万户收益。全省各地还相继涌现出许多好经验、好做法。漳州龙海市关工委在创新科技致富工程中,实现了“三个转变”,一从抓咨询、应急服务转为新技术指导推广;二从抓综合指导转为突破一项带动一业,致富一方;三从抓科技普及转为提升产品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仅白水镇庄林村搞一村一业发展,XX年全村养猪575户,生猪115000头,总收入1175万元,人均收入5120元。建宁县关工委总结推广金溪乡河东村“三带一网”的工作方法,即抓示范村建设以点带面,抓培养先进典型以先进带一般,组织“五老”骨干队伍以老带少,建立经验交流网,使工作又好又快地向纵深发展。XX年新建立示范村15个,示范户45个,帮助1269位农村青年科技致富,126位青年就业。

四、一手抓教育,一手办好事

抓教育,加强对农村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历来是农村关工委抓的一项经常性的重要工作。几年来主要抓农村青少年的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利用纪念馆、博物馆、图书馆等各种教育基地,结合重要纪念日活动,开展教育,配合学校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还抓科普教育、技能教育,努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如上杭县关工委近几年来,向中小学师生作专题报告共552场,听报告的师生超过40万人次,在全县中小学中开展争当“著名苏区好学生”活动,至今,全县已有1634名中小学生获得“著名苏区好学生”的称号。

办实事,关爱农村青少年,坚持帮助他们解决一二件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也历来是农村关工委抓的另一项经常性的重要工作。几年来为农村青少年办实事办好事,主要在扶贫助学、帮教失足青少年、关爱留守儿童、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等方面,做了更多富有成效的工作。如近几年来,省关工委农村委积极通过各种渠道,筹集了近100万元资金,分批资助10个联系点的几千名大中小学贫困生完成学业。

仙游县榜头镇关工委针对镇情特点,从促就业、抓培训、搞服务三方面入手,围绕在建设新农村中形成的雕刻工艺家具特色产业,打开关工委工作的新局面。XX年,仅该镇坝下村从事雕刻工艺就有近4万人,月工资收入低的1000多元,高的可以达到10000多元。

同安区郭山村关工委,通过各种关系到工业区联系就业岗位,组织青年农民开展岗前培训,参加区镇举办的务工招聘会,XX-XX两年时间帮助141名青年进厂务工。

仙游县园庄镇关工委XX年对4000多“留守孩”进行调查摸底、登记造册,配合各中、小学教师和亲戚邻里对他们加强管教,“五老”人员和“留守孩”结对子,用亲情感动孩子的心灵。

农村教学点工作总结范文第3篇

中央决定,从今年开始,在全国全面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新疆作为扩大试点的省区,要在**年底前完成基础设施建设任务。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交流我区试点工作经验,表彰试点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对在我区全面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作出部署。

下面,我受自治区党委常委会的委托,讲几点意见。

一、深刻认识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重大意义

在全国农村开展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是党中央着眼于加强农村党的建设、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着眼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的一项重要部署。新疆地域辽阔,很多地方交通不便,信息不畅,制约农村党员干部、农民群众素质的提高和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技术为基础的现代远程教育,具有信息量大、覆盖面广、方便快捷、生动直观等明显优势。试点工作的实践证明,远程教育拓宽了农村党员干部的学习渠道,创新了农村党员教育培训的有效载体,有效地克服了传统教育培训时效不够经常,内容不够丰富,手段不够多样,优秀师资力量不够足,培训水平不够高,覆盖面不够大,地区之间发展不够平衡等问题。在试点工作中,各级党组织积极探索现代远程教育与党员电化教育、“”、党员活动日等相结合的办法,使党员学习手段便捷,时间灵活,内容丰富,效果明显,丰富了党员干部学习形式,得到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普遍好评。各级党组织运用远程教育引导农民群众学习适用技术,掌握经济知识,了解市场信息,参与市场交流,使远程教育成为免费的大学、开放的课堂,是党和政府开展农业、农村、农民工作的好帮手。如通过远程教育,我区许多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掌握了膜下滴灌节水技术,使棉花单产提高20%以上;矮化密植、施肥修剪、嫁接改良等先进适用技术的掌握,使果园亩均效益达到了3000元以上;越来越多的农民群众学会了大棚种植管理技术,果菜种植的收入已由当初的每棚2000至3000元,提高到现在的6000至10000元。同时,全国和自治区远程教育卫星数字专用频道以及新疆昆仑网每天传送大量的文化娱乐节目,极大地丰富了农村精神文化生活,凝聚了农民群众,有效地抵制了宗教渗透,维护了农村稳定,促进了农村和谐。实践证明,开展远程教育工作,不仅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实需要,也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的有效手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推动学习型政党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在新疆农村全面开展远程教育工作,意义非常重大,影响十分深远。

中央和自治区党委高度重视全面开展远程教育工作。今年4月13日,曾庆红同志主持召开中央党建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听取远程教育试点工作情况汇报,研究讨论了《关于在全国农村开展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意见》和下一步工作打算。4月19日,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研究讨论全面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等中央领导同志指出:“在全国农村开展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时机成熟,意义重大,要把实事办好、好事办实。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整合资源,务求实效,切实发挥好作用。要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确保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顺利开展”。去年9月11日,总书记在新疆考察工作结束时讲话指出:“要加强党员队伍和干部队伍建设,着力抓好农村基层干部素质培训工作,注重加强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和活动场所建设,运用远程教育等先进手段帮助广大党员和基层干部开阔眼界、增强本领”。这为我们搞好远程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今年4月,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会议结束,韩勇同志立即向王乐泉书记汇报了贺国强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王乐泉书记要求全区各级党组织高度重视,整合资源,保证投入,切实按照中央的要求,扎实工作,狠抓落实,高质量地完成远程教育工作各项任务。随后,韩勇同志主持召开自治区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认真传达学习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讨论修改了《自治区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5月29日,王乐泉书记主持召开自治区党委常委会,传达学习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审议通过了自治区的实施方案,确定了全面开展远程教育工作的重大问题。

建设繁荣富裕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组织者、示范者是党员干部,实践的主体是农民群众,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和最紧迫的任务是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素质,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思想是否统一,认识是否到位,决定着落实的力度和最终成效。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一定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全面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自觉地把思想统一到中央重大决策和自治区党委要求上来,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扎扎实实地做好远程教育各项工作。

二、远程教育试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积累了宝贵经验

我区的远程教育试点工作,2005年开始在巴州、昌吉州、塔城地区进行。整个试点工作坚持对上回答问题与对下解决问题有机统一,较好地完成了试点工作目标任务。一是建立了一个能够基本满足不同民族党员干部学习需求的教学平台。利用新疆教育电视台前端播出平台,开辟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卫星数字专用频道,每天传送3小时的维吾尔语、哈萨克语节目。开通了远程教育辅助教学网站—新疆昆仑网,目前,日均访问量达到3万人次,总点击突破1000万人次,在全国远程教育网站中名列第一。全区已单独建成终端站点2412个。二是建设了一个不同民族语言教学资源开发与应用体系。自治区远程教育管理中心设立译制部,负责全区少数民族语言教学资源建设协调落实工作。发挥自治区党校、新疆电视台等单位译制力量的作用,成立少数民族语言教学课件建设专家组,具体承办少数民族语言教学课件译制、审查工作。建立多种语言教学资源库,围绕建设优质粮食、棉花、林果、畜牧四大基地,制作教学片398部。目前,自治区教学资源库已有各种语言课件7083部集,6266小时。三是建立了一支适应远程教育需要的骨干队伍。自治区举办培训班7期,培训地州、县市骨干人员769人。试点地州、县市举办培训班560多期,培训骨干人员14800多人次。全区投入培训经费378万元。自下而上开展操作员技能大赛,6000多人次参加,反响很大。全区已有远程教育管理员、操作员8400余人。四是探索形成了一套促进学用的制度规章。自治区制定印发了《终端站点管理办法》,各地联系实际制定《教学大纲》、阶段性教学计划和学用方案,精心组织实施。全区建立远程教育科技示范基地645个、科技示范户3578个,4000多名农村党员帮带农户36569个。远程教育工作在提高党员干部素质、增加农民收入、传播现代科技、丰富文化生活、农村信息化示范、维护农村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区远程教育试点工作,得到了中组部的充分肯定。我区省级资源库、辅助教学网站、信息管理系统等基础设施建设,均被全国远程办评为优秀。**年全国第九届党员教育电视片观摩评比活动,新疆昆仑网荣获党建网站一等奖。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中央科学决策、自治区党委正确领导的结果,也与试点单位党委高度重视、成员单位大力支持,广大远程教育工作者勤奋努力,创造性开展工作分不开。我代表自治区党委和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受到表彰奖励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

刚才,几位同志的发言都很好,听了很受启发。总结两年试点的成功做法,我感到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王乐泉书记高度重视。试点工作刚开始,王乐泉书记主持召开会议,专题研究远程教育试点工作,就管理机构、建设经费、资源整合等重大问题作出决定。各个阶段的工作进展情况他都非常关注,并且深入基层调研指导,及时发现指出我们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二是各级党委领导有力。各地州、县市成立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实行领导责任制,形成了党委领导、有关部门积极配合、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三是成员单位大力支持。自治区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先后四次召开会议,对试点工作进行研究和部署,加强组织协调,进行具体指导。领导小组成员多次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及时帮助解决有关问题,有力推动了试点工作各项任务的落实。自治区财政先后为远程教育前端播出平台和辅助教学网站建设投入资金1707万元。教育厅将党员干部教育纳入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责任制。自治区农办、畜牧厅、科技厅、卫生厅、计生委等单位,采取赠送设备、设立项目等方式进行帮扶。自治区团委为试点地州和非试点地州的试点县市选派了340名大学生志愿者。新疆电信公司为相对集中的乡、村终端接收站点接通了电信宽带,并给予年宽带使用费180元的特别优惠。成员单位帮扶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四是充分整合资源。最大限度地整合利用成员单位现有的基础设施、教学课件等资源,共同建设,多方共享,不搞重复建设,切实做到一站多能,综合利用。有的县市在这方面很有创造性,应予充分肯定、支持。五是严把质量关。基础设施建设实行统一建设标准,统一设备采购,统一技术要求,统一工程质量,统一持证上岗,确定资质等级高的监理公司对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全程监督。把各级远程教育机构和成员单位作为远程教学资源开发制作主体,统筹规划、分工负责制作多种语言教学课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选题申报、教学内容和质量审查制度,确保政治上不出问题。六是加强骨干队伍建设。建立专兼结合的远程教育干部队伍,采取多种方式选拔懂“双语”、会操作计算机的村干部、电教工作者、优秀党员和回乡大中专毕业生担任操作员。选用不同民族的党校教师、农业专家、驻村干部和致富能手担任教学辅导员。成立远程教育专家组,采取远程答疑、巡回办班、现场指导等方式,为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提供服务。依托设备中标企业技术力量,选用不同民族的计算机专业人员、中小学教师和大学生志愿者担任技术服务人员,搞好远程教育设备维护。七是突出抓好学用。开展以“阵地建设好、设备管理好、制度执行好、教员素质好、教学效果好”为主要内容的“五好站点”创建活动。对管理员、操作员组织收看学习、设备维护使用、信息反馈等进行量化考核,以评促管、评管结合、重在管理、务求实效。通过广播、公示栏、节目单等方式,及时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公布,及时组织党员干部、农民群众收看,并组织讨论交流、消化吸收;对文化水平低和因故不能参加学习的党员干部,采取结对子、印发资料、刻录光碟等形式“帮学、送学”;终端站点定时开放,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利用生产休息时间,分期分批组织农民群众学习。八是积极探索创新。把推进试点工作与探索长效机制结合起来,把完成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结合起来,在站点建设、学用管理、教学服务、骨干培训等方面走出了适合本地实际的路子。如结合牧区特点,建立流动站点;根据经济实力,采用有线电视网传送技术模式;把农村远程教育扩大到街道社区等等,效果都很好。九是远程办认真履行职责。加强与全国远程办和自治区各有关部门的沟通和协调,制定实施方案、统筹资源建设、狠抓队伍建设、开展教育培训,经常检查指导,较好地发挥了参谋助手和具体组织实施作用。以上几条,不一定很全面,各地要进行认真总结,在全面开展这项工作中很好地坚持,不断地丰富。更要看到存在的差距、问题和不足,在全面推开工作中切实加以改进,把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克服掉,解决好。

三、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自治区党委的各项要求

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和技术性很强的系统工程。总的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题,以提高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素质为重点,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讲求实效,建立健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体系,大规模培训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大幅度提高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的素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人才支持。自治区党委即将印发《自治区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实施方案》,各地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切实抓好贯彻落实。这里,我重点就基础设施建设、教学资源开发、骨干队伍培训、教学组织管理和发挥成员单位作用强调以下几点:

(一)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如期建成覆盖全区农村的现代远程教育系统。全面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首要的是抓好基础设施建设。我区基础设施建设总的要求是:在试点基础上,从今年起,用两年的时间,到**年底前,在全区基本建成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体系。一是要注重实际,科学制定方案。充分借鉴先期试点地州的工作经验,深入调研,摸清家底,在依托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等各类资源的基础上,科学制定实施方案和建设计划。二是要精心组织,狠抓建设质量。由自治区远程办牵头成立招标领导小组,严格按照政府采购法,统一进行招标,严格按照技术标准和质量要求建站。自治区、地州、县市要建立质量监督管理组,对工程建设不定期进行检查,实行质量追究制度。建设单位要对站点施工、设备调试进行全程跟踪督查,及时协调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确保站点建设质量。三是要严格标准,科学检查评估。站点建设结束后,在建设单位自查的基础上,自上而下层层检查验收,通过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查阅档案、现场检查等方式,对终端站点设备安装调试、系统配置、运行保障等进行检查验收。要正确把握好建设与学用的关系,做到边建设,边开展学用活动。要充分发挥终端接收站点的作用,使其成为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综合素质的培训点和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的切入点,成为农村信息化的示范点,成为广大农民学习现代农业知识和实用技术的致富点,成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之前的职业技能传授点,成为丰富农民文化生活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活动点。

(二)开发多种语言教学资源,满足不同民族党员干部的学习需求。紧密结合党的农村中心工作和自治区优质粮食、棉花、林果、畜牧四大基地建设以及实施千万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工程,制定教学资源建设规划,实行教学资源建设责任制,提高教学资源建设水平。一是深入调研,把握学习需求。通过新疆昆仑网信息管理系统、实地走访、问卷调查等多种途径,深入调查、掌握需求,增强教学资源建设的针对性和适应性。要科学制定教学开发计划,及时调整开发进度,对反映较多的热点问题,组织专门力量,联合攻关,及时为广大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提供更多的、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课件。二是多策并举,构建开发体系。在发挥自治区、地州和成员单位开发制作教学资源主渠道作用的基础上,对部分教学资源进行市场开发。建立教学资源评优奖励机制,建设优质适用的教学资源库。三是加大译制力度,确保播出供给。要针对我区多民族、多语种的实际,下大力气做好少数民族语言课件的制作和译制工作。自治区及各地州、各成员单位要将少数民族语言教材的制作和译制纳入教学资源建设总体规划,统筹安排,并把是否做好少数民族语言教学课件,作为衡量各地、各部门是否做好远程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标准。自治区远程办每年要召开远程教育教学资源建设规划协调会,对全区教学资源建设进行规划。各地州市和成员单位要按期完成下达的教学资源建设任务。四是完善制度,确保质量。建立健全制作部门、主管部门和中心资源库层层把关的质量保证体系和安全责任体系,实行“谁主管、谁负责”,确保教学资源的总体质量和政治安全。

(三)建立专兼结合的骨干队伍,为开展现代远程教育提供组织保证。加强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骨干队伍建设,是搞好远程教育工作的重要保障。各地要充分整合利用方方面面的力量,组建骨干队伍。一是专兼结合,确保人员素质。要将那些政治立场坚定,文化素质较高,热爱远程教育工作,具有奉献精神的人员选拔到远程教育骨干队伍中来。各地州、县市要在党委组织部党员电化教育中心的基础上,成立远程教育专门机构,设立专职人员,对远程教育工作专司其职。乡、村可根据自身实际,或设立专职人员,或由组织干事、两委班子成员、中小学教师、优秀党员、大学生志愿者等担任兼职管理员、操作员。依托党校、农业、畜牧、广电、科技、文化、卫生等系统的力量,建立教学辅导和技术服务队伍。二是强化培训,提升队伍水平。按照“分级负责、分层培训”的原则,制定培训计划,编制不同语言的培训教材,重点抓好乡村两级骨干人员的培训。今年,自治区举办4期地州、县市骨干人员培训班。年底前,各地州要完成所有乡镇、国有农牧场和65%的村队骨干人员培训。县市要结合本地实际,对乡镇(场)、村(队)骨干人员进行培训。三是严格管理,激发工作活力。通过健全机制,落实责任,充分调动骨干队伍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强化目标管理,明确教学、管理和技术服务人员目标责任,制定补贴标准和考核办法,将工作绩效与评优、待遇等挂钩。建立骨干人员档案和资料信息库,加强对大学生志愿者的管理,发挥好他们的作用。做好信息管理系统的管理和使用工作,及时准确填写相关数据,为我区远程教育规范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四)围绕中心、突出重点,切实把远程教育学用活动落到实处。认真抓好学用组织工作,使广大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在学中受教育,在用中得实惠。一是加强宏观指导,增强学用的计划性。自治区远程办要根据全国远程教育教学大纲,定期制定符合我区实际的教学规划。各地州和县市要结合本地特点制定教学计划,并对教学目标作出明确规定。各终端接收站点,要按照全国和自治区卫星数字专用频道播出的节目安排,及时课程预告,对教学活动作出具体安排部署。二是实行分类施教,增强学用的实效性。根据远程教育的特点和基层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生产、生活和学习的需要,精心选定教学内容,因人施教、按需施教,力求体现先进性和适用性。要切实发挥好示范基地、示范户的辐射带动作用,积极引导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将学习成果应用于生产实践,促进学用转化,确保学出效果、用出效益。三是把集中学习与个性化学习相结合,开展形式多样的学用活动。农村党员干部是现代远程教育的主体,也是培训教育的重点。要从学习内容、制度、考核等各方面提出严格要求,不能等同于一般群众。要解决好必修和选修相结合的问题。对农村党员干部来说,政治理论、政策法规等内容是必修课,党组织要定期集中组织学习,以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强党性修养,保持先进性。适用技术等知识是选修课,可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和从业特点,按照个性要求安排学习。要注意发挥农村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动作用,把党员干部学习和农民群众学习有机结合起来,以党员干部学习带动农民群众的学习,进一步发挥好站点的辐射作用。要加强教学辅导,组织有关方面的专家和科技人员,现场帮助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解决困难和问题,增强教育培训的实效性。

(五)充分整合各方力量,实现资源优势的最大效益。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量大,涉及面广,政治性、专业性和技术性都很强,单靠哪一个部门或哪一个单位都难以完成,必须加强协调、相互配合、齐抓共管,共同推进这项工作。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远程教育这个平台,不光是组织部门的一个重要阵地、重要资源,也是各部门、各单位共建共享的重要阵地和有效载体。各部门、各单位要找准远程教育与自身工作的结合点,利用远程教育平台推动本部门工作向纵深发展,延伸到村。一是与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相结合。要按照远程教育接收、播放和收看等功能要求,统一设计和建设村级活动场所,做到一步到位,不搞重复建设。二是与全国文化信息共享工程相结合。自治区文化厅要按照文化部的要求,将我区试点工作期间已建设的乡镇基本型站点全部升级为扩展型站点,并与即将实施的“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紧密结合,通盘考虑乡镇站点建设。三是与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村信息化工程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工作等项目相结合,综合开发利用,实现共建共享。四是与成员单位涉农网相结合。将各成员单位涉农网与自治区远程教育辅助教学网站实现对接,及时农业政策、适用技术等各类涉农信息,进一步拓展远程教育服务空间和服务内容。五是与“新型农牧民培训工程”、“阳光工程”等涉农培训工程相结合。发挥行业培训基地、示范基地的优势,把培训内容、培训资源和远程教育培训进行整合,借助远程教育这一有效手段,统一谋划,集中培训,做到相互补充、共同推进。六是与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作相结合。要把是否建成终端接收站点,有效开展学用活动,作为整村推进的一项主要内容。希望各单位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尽快与对口帮扶单位进行联系,制定帮扶计划,切实做好帮扶工作。

先期试点的巴音郭楞、昌吉和塔城三地州,要不断巩固和发展工作成果,做到加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与提高基础设施综合服务功能并重;扩大站点覆盖面与提高站点利用率、探索创新教学组织管理模式并重;加强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的学习培训与教育引导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学以致用并重;加强现代远程教育制度建设与健全现代远程教育长效机制并重,努力创造出更多更好的经验。

四、加强领导,确保远程教育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各级党组织要充分认识全面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的重大意义,把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主要领导亲自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切实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

(一)明确工作职责,落实领导责任。各级党委要把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党建工作的整体规划和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目标考核体系,定期研究和谋划,明确目标任务,确保这项工作健康发展。成员单位要把这项工作纳入本部门、本单位年度目标考核体系,切实抓好承担任务的落实。组织部门要在党委领导下,发挥好牵头抓总作用。上级组织部门要切实加强对下级组织部门工作的领导和指导,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要建立健全远程教育管理机构分级负责制,切实抓好远程教育工作。自治区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管理中心负责对全区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进行宏观指导,负责制定基础设施、教学资源和骨干队伍建设方案,编制教学规划,开发统编教材,负责对地州、县市远程教育骨干人员进行培训。地州、县市远程教育管理中心,负责本地州、县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组织实施、“乡土教材”的开发制作、乡村两级远程教育骨干队伍的建设和培训、教学活动的组织、管理与考核。乡镇(场)负责设备的运行、管理、维护以及教学活动的组织和督促检查。建制村、国有农牧场村(队)重点做好播放收看、社会实践及信息反馈工作。

(二)建立健全机构,加强领导和指导。自治区党委已批准,将原自治区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改为自治区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区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领导、协调和指导。领导小组成员包括自治区纪检委、组织部、宣传部、教育厅、发改委、财政厅等23个单位。领导小组在自治区党委组织部设立办公室,与自治区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管理中心合署办公。各级党委也要明确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建立健全各级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带头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加强协调配合,抓好工作落实,确保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

(三)多方筹措资金,保证经费到位。资金投入总的原则是以地方投入为主,中央、自治区适当给予补贴。主要办法是多渠道、多方式筹措,多部门、多单位共建。自治区有关部门和各地要统筹规划,把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与成员单位涉农工程和项目结合起来,科学合理安排使用资金。依托农村中小学建设的终端站点,所需经费纳入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建设计划。教学资源建设、骨干队伍培训和系统运行维护等保障资金,都要纳入各级财政年度预算。

(四)加强督促检查,确保任务落实。要建立健全监督检查制度,采取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全面检查与部分抽查相结合等方式,深入基层督查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督促解决。要建立健全建设、评估、考核、验收制度,建设一批,评估一批,验收一批,保证建设质量。要建立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情况通报、信息反馈制度,及时反映各地建设进度和任务完成情况。要把任务完成情况和自治区补助资金挂起钩来,调动各地抓落实的积极性。

农村教学点工作总结范文第4篇

如果仅通过上述概要性的框架来理解温总理的报告,我们完全可以说,一个县教育局长也能提出这些条条杠杠的方针政策,何必烦劳国家总理亲自对千余名农村教师谈上两个小时?我体会温总理这份报告的真正动人之处,正是在于从细节中体现出来的对农村教育细致入微的关心和切实可行的指引,其中又以对农村儿童的关爱和农村教师的期望最为典型。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大批农民脱离土地进入城市,他们的孩子也分化为两种特殊的受教育群体――留守儿童和随迁子女。在报告中,总理一针见血地指出,留守儿童最大的问题是亲情缺失。尽管各地都有一些好的举措,但是以政府为主导的关爱服务体系不够健全,各地工作开展不够平衡;甚至谈到了留守儿童对老人“逆向监护”和留守女童等新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总理提出要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和服务工作力度。农村寄宿制学校要配齐、配备好生活和心理教师以及必要的管理人员,满足农村留守儿童的需要。鼓励开展“家长”、“爱心妈妈”、“托管中心”等关爱活动。加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丰富农村留守儿童的课外、校外生活。这些措施如能切实实施,留守儿童将会得到更多的关爱,从而更大程度上弥补亲情缺失带来的消极影响。

大家知道,与留守儿童相对应的是农民工随迁子女,他们随父母进入城市,却长期无法与城市的孩子平等享受义务教育权利。近年来,“以输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的政策逐步在各地执行,这些孩子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逐渐得到了保障。然而,有“为主”就有“为辅”,无论在逻辑上还是在现实中,一些地方依然无法保障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权利。为此,温总理在报告中进一步提出了“全覆盖”理念,即通过健全公共财政保障体制,明确由输入地政府负责,而不仅仅是“管理”这批孩子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这个“全覆盖”是一个跨越式的进步,在责任层面上已不给输入地政府任何推诿的余地了。

关于农村儿童的入学问题,温总理还在报告中谈到了村教学点布局问题。20世纪末以来,我国农村地区开始了一轮大规模的村小撤并,采取以集中兴建寄宿制学校的方式,淘汰规模小、教育质量无法保证的村小,集中教育资源办好乡镇中心小学。教育部虽然多次强调要“实事求是地做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对于低学龄儿童上学道路偏远、交通不便的,要保留、改建一批小学或教学点”,但是在中国行政惯有的“一刀切”思维定势下,仍有一些偏远山区、牧区地方因为学校撤并、上学路途遥远而导致儿童辍学;或者迫使一年级的小学生就开始寄宿生活的现象。对村教学点,温总理在报告中再次指出,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合理设置,不搞“一刀切”。如果广大农村群众和农村孩子确有需求,有的村教学点还是要坚持办,而且要办好;同时还要为农村中小学生提供营养补助,让孩子们吃饱吃好;有条件的地方,要把校车制度建立起来。

农村儿童的成长离不开农村教师。对于农村教师,温总理在报告中寄予殷切的希望,其核心则是重建教师职业使命和强调教师职业道德。

在传统农业社会中,乡村教师被尊为先生,他们作为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和良善美俗的教化者而成为一个村庄的灵魂人物。然而,在当代甚嚣尘上的物质崇拜中,农村教师的实际社会地位下降,少数教师也自我矮化,退守到当一个“教书匠”的角落。在报告中,总理振聋发聩地指出:“教师不仅是教育事业的支柱,还承担着传播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提高农民劳动技能和创业能力的重要任务”。可以说,这是对农村教师职业使命的新要求,只有树立这一使命意识,农村教师才能在农村建设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其社会地位才能真正重建。

要实现新的使命,农村教师必须弘扬职业道德。在报告的最后,温总理对农村教师深切地提出了“无私奉献、满怀爱心、提高素质、教书育人”四点希望。如果脱离具体的语境,这四点希望都是老调重弹;但如果结合农村教师队伍的实际,这四点希望则皆有所指且意义重大。农村教师在艰苦环境中默默耕耘,客观上就是一种无私的奉献。温总理在此基础上希望农村教师主动奉献,投身“为农民群众某利益的善举”,无疑是对农村教师的巨大激励。农村儿童特别需要关爱,农村教师由此更要满怀爱心,“以爱育爱”,才能“不让农村的孩子输在人生的起跑线上”。与城市教师相比,农村教师学历起点低、学习机会少,专业素养相对偏低;而农村地区教育资源又相对有限,更依赖教师的专业素养。因此,总理要求教师们坚持终身学习、提高素质,言教身教皆为人师表,才能正面影响学生,赢得尊重。农村孩子希望考上大学、跳出农门,有可能导致唯成绩论。因此更需要农村教师不忘教书育人,“鼓励学生贴近自然、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激励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农民、热爱亲人,有志于承担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任”。

当然,单纯提要求而没有实质的支持,被要求者可以有无数的理由逃避责任。在报告中,温总理针对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问题,介绍了很多已实施的政策,也提出了一些新思路。就前者而言,师范生免费教育、国培计划、特岗计划、绩效工资、周转宿舍等,都已在近年来显出实效。就后者而言,最令人期待的是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编制管理办法。总理指出,在部分农村学校生源下降较快、成班率较低的情况下,改变单纯用“生师比”核编的思路,将其“班师比”结合起来统筹安排,从而充实农村教师队伍,确保开足课、上好课。这一思路,体现了总理一贯的务实之风,如顺利成为政策,将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师资短缺问题,并与前述政策相互配合,最终实现“让广大农村教师留得住、有发展、受尊重”的建设目标。

农村教学点工作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专业设置 技能培训 职业教育

一、背景分析

1.全国农村人口状况

国家统计局局长谢伏瞻在2007年10月22日召开的第四届国际农业统计大会致辞时说,中国是一个有13亿人口,农村人口仍占56%的大国。根据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推算,2006年底我国大陆城镇人口为5.77亿,农村人口为7.37亿。目前,我国农村有1.5亿富余劳动力,每年还要新增600万农村劳动力。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缺乏劳动技能,影响向非农产业和城镇的转移,难以在城镇实现稳定就业。农民工素质亟待提高。

在我国目前的农村里,还有个现象令人担心:伴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高速推进,征地的趋势成为必然,而世代以土地为生存依据的农民,失去了土地就等于失去了保障。大批的失地农民成了“种田无地,就业无岗,低保无份”的“三无”农民。目前,全国失地农民总数约在4000万人至5000万人,每年还要新增200多万人。

要想实现“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中描绘的新农村的美好蓝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就要把农民变成“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这是个历史性的挑战。

2.扬州市农村人口状况

截至2007年末,扬州市户籍总人口已达459.25万人,总人口中,农业人口(含农村户口的外出务工经商人口)343.53万,非农业人口115.72万。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74.8℅。

身处这样的背景与环境,我们扬州的职业教育又该作何思考呢?

二、把更多的眼光投向农民

当前的职业教育,更多的是关注热点,专业设置跟风现象严重,什么热门就办什么,你有计算机专业,我也有计算机专业,也不管师资与办学条件如何,也不顾人才是否过剩、就业行情是否严峻。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严重脱节。

如何服务于343.53万农业人口,是目前我市职业教育的当务之急。要把扬州的职业教育办成具有地方特色的职业教育,迫在眉睫。

1.结合地方经济特色,加强专业建设

职业教育的宗旨:富民强市。如何实现这个目标,那就要求我们的职业教育在专业设置时要做到三个坚持:一是坚持面向社会、面向市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对各级各类人才的要求;二是坚持在层次结构、类型结构和人才培养结构上与我市经济发展、人力资源需求的结构相适应;三是坚持与劳动就业市场的紧密联系。通过“三个坚持”,达到为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服务,为城市就业和再就业服务,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我市有许多产业全国都有影响,例如餐饮、旅游、花木园艺、漆器玉器、建筑、制鞋等,要想做大做强,需要很多高级技术人才。

学校除了加强硬件建设外,还要有一支精良的教师队伍,培养一批“专家型”教师,可以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一是鼓励教师走出去,或是深造进修或是深入社会与企业进一步学习。二是聘请专业教师、教授,或是企业里的专业人才,这样方能促进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及人才的培养。

2.立足科教兴农,实施培训工程

(1)目前,我市职业教育主要还是面向学生的全日制教育,各层各级的培训几乎还是空白,其实这一块市场潜力巨大,这是一个双赢的举措。各个学校应大力开展各级各类实用技术培训。加强农村成人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的衔接沟通,依托中等职业教育资源,广泛开展农村成人教育,实现职成教育优势互补。

(2)职业技能培训是提高农民工岗位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增强农民工就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和不同行业、不同工种、不同岗位对从业人员基本技能和技术操作规程的要求,安排培训内容,设置培训课程,职业技能培训以定点和定向培训为主。

3.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做好服务大文章

近年来,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特色农业蓬勃兴起,学校要发挥自身优势,主动适应和配合全市工作的重心转移,积极做好服务这篇大文章。

(1)为支柱产业发展服务。扬州市以石油化工、纺织服装、医药及医疗器械、金属板材及设备、汽车及零部件、电工电缆、电子信息、船舶制造八大产业为支柱产业,2006年,上述八大产业完成总产值1499亿元,同比增长32%,增速快于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占比上升到了77.8%,对全市工业经济的引领和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专家预测未来四年八大支柱产业将会产生4万左右的人才缺口,作为我市重要的职业人才培养基地,各级各类职业学校更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广大职业学校应积极行动起来,加强产学结合,以定点定向为主培养企业急需人才。既解企业燃眉之需,又切实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力的就业问题。

(2)为新兴产业培养人才。近年来,扬州把发展以太阳能光伏、半导体照明为代表的新能源、新光源产业作为加快自主创新步伐、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着力点,以循环经济的先进理念,借助最新的科技成果,确保“尾气全回收、废料全还原”,保证产业高起点、生态化运行。在太阳能光伏产业方面,扬州在短时间内初步形成了产业链。在半导体照明方面,全国首家“国家光电产品检测重点实验室”获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建设,2007年12月,扬州被国家科技部批准为国家级半导体照明产业化基地。根据规划,到2012年,扬州高纯硅产能达6000吨以上、单晶硅产能达10000吨、单晶硅切片6.5亿片、太阳能电池产能1500兆瓦,并形成产值达千亿元的产业集群。包括LED、太阳能光伏产业等在内的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达408.2亿元,增长36.6%,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提升到21.6%。新兴产业更需要人才,企业创新更需要人才,未来发展更需要人才,为此,职业学校要瞄准市场,与时俱进,培养新兴产业目前及未来所需要的人才。职业学校也只有这样才能具有长久的生命力。才能不会导致以前的覆辙:一边是企业招不到需要的人才,一边是学校培养的人才分不出去。学校与企业缺少对接与沟通,出现两难境地。

(3)积极为特色农业发展提供技术保障。由于地域条件的差异,各地都有自己重点发展的特色产业。近年来,扬州市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已成为农业结构调整的主导力量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2004年,扬州鸭业、鹅业、油料业、荷藕业等四大优势特色产业的龙头加工企业100多个,专业市场10多个,专业合作组织30多个,带动90万农民从四大特色产业化经营中获得纯收入10多亿元,占全市农民总纯收入的7%。此外还有里下河地区的养殖,江都的花木等。各级各类职业学校应面向当地特色农业,培养人才,派出专家型教师,常驻乡镇,进行科研攻关,提供技术指导,产学研结合,为特色农业发展做出了贡献。

三、结语

总之,作为职业学校,应转变思想,面对大浪淘沙的市场和激烈的竞争,走开放式办学的路子,面向农村大市场,做好服务大文章,时刻想到自己肩上所担负的责任,“地方兴亡,匹夫有责”。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