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计13991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56分钟。
儿童康复治疗实习总结范文第1篇
鉴于此,在特殊教育专业的艺术技能基础课程的教学中融入艺术疗育知识,能更好地提升师范生儿童康复的特殊教育能力,促进特殊教育人才、全纳教育人才的培养。从“以美术技能入手,以美术教育为依托,以特殊教育为导向,融入美术治疗”的思路,完善美术技能课程,使特殊教育专业的培养朝兼具美术教育能力和美术康复能力的特殊教育、全纳教育的方向发展。
融艺术疗育的特殊教育专业美术技能课程实践教学,依托特殊教育、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技能”课程,以儿童美术技能为基础,以儿童美术教育理论、美术治疗为补充,结合其他本专业有关课程内容及实践案例,充分提升学生在特殊教育、全纳教育、融合教育中开展艺术疗育的美术课程开发、教学、康复的综合能力,使之具备更好的职业核心竞争力。
1完善美术技能课程的教学内容,增加美术教育与美术治疗的相关内容,强化教学内容的职业化
在美术教育中,儿童借用一定的美术媒介物进行感知与表达,一方面可以起到美育的作用,另一方面更能起到协调全身器官的增进作用,也就是能起到一定的疗育作用。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的Paletta认为带有治疗取向的美术教育课程可达成的目标有:“(1)发展手部操作技能;(2)发展动作的模式;(3)发展社交沟通的能力;(4)能从控制媒材和工具的使用上,获得掌握环境的能力……”
1.1结合特殊教育专业的职业需求,优化内容,聚焦核心结合特殊教育特点、学前儿童特点,重新审视美术技能的教学内容,删去与儿童美术教育、儿童教学环境创设无关的内容,如素描;强化简笔画的默画能力、儿童故事创编能力,结合儿童美术教育理念进行补充强化,简笔画只能作为教学工具,杜绝教儿童简笔画这一损害幼儿自我表达及创造力的弊病;优化符合学前儿童年龄特征的儿童绘画技法,如在某些技能性较强的画种(中国画、水彩画等)中,弱化“技术、技法”,而是在领略其材料特性后进行变通,突显游戏体验式、趣味性的教育方式;玩具、教具制作要遵循实用性与可操作性,弱化复杂的纯手工内容,同时结合玩具、教具的设计,梳理其教育、康复功用,思考一物多用的路径,强化提炼设计思路,使之聚焦核心,更好地符合儿童美术教育、特殊教育的职业需求。
1.2融入儿童绘画发展特点、儿童美术教育内容,使学之技知其源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要正确进行教育,就必须正确了解教育对象,要研究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特殊教育专业学习美术技能最终是为儿童美术教育、特殊教育服务的。在教学内容中增加儿童绘画发展特点,帮助发现特殊儿童在同龄儿童中的差距与问题。运用图文并茂并结合儿童生理、心理的发展进行分析,使学生充分了解不同阶段儿童的绘画发展特点,为其在之后的实际运用中能充分了解对象做准备。
扩充儿童色彩心理学的内容。研究表明,色彩喜好与性格特征有一定的关联性,孩子的心理、情绪往往能从他绘画的色彩中发现一定的端倪。色彩是发现儿童深层个性与心理特征的途径,能无形中帮助特殊教育从业者通过色彩了解儿童的内心,进行适时的心理疏导或康复指导。
1.3纳入美术治疗案例与作用在美术技能教学中,使学之技知其用
在美术技能课程中结合相关艺术疗育的案例,使学生在学习美术技能的同时,能充分掌握美术在特殊儿童的教育、康复结合的方式,使得“美术技能”课程内容更贴合专业。
(1)涂鸦技术在特殊教育中的运用:涂鸦行为是人类的一种本能行为,涂鸦痕迹的产生、结果及其发展,可用于诊断特殊儿童,并作为干预治疗方法。结合涂鸦技术的特性、操作形式、案例等使美术教育与美术治疗进行连接。
(2)儿童版画技术、陶艺、手工在特殊教育中的运用:运用儿童版画、陶艺、手工等不同材料肌理的可触性,结合视障儿童的触觉灵敏性,开展视障儿童的心理疏导疗育,结合特殊儿童激发触知觉的发展,促进内外联觉的发展。这样的教学内容进入课堂,能使学生从单纯美术技能的狭隘视角跳出,进入美术与特殊儿童美术疗育的广阔视角。
(3)在美术技能的教学内容中融入特殊儿童的作品。美术治疗在特殊儿童教育中的运用,能使职前教师以“美术技能、儿童美术发展特点、儿童美术教育、美术治疗技术与案例”多重融合的方式,加强特殊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
2整合资源,优化课程设置,完善教材,突出特殊教育的专业性
充分将资源整合,根据人才培养的目标,结合校本教材开发,并动态化地不断调整、优化课程,使特殊教育的专业性得以更好地突显。
2.1资源积累与整合拓宽人才培养的广度
特殊教育专业是一个兼具综合性与实用性的专业,要将美术等技能课与特殊教育学、心理学、特殊儿童康复等相关课程结合,才能使其更具有职业的实用性。这就需要充分整合教学资源,不断在积累中完善教学内容。教师应从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特殊教育机构中吸收教学案例、环境创设资料。教师更要创造条件兼任幼儿园、特殊学校的教学,将实践经验转化为教学资源,使课堂教学更符合职业需求。另外,可结合校内的模拟课堂、校外见习期的见习笔记等,增加开阔学生视野的课程资源。
2.2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挖掘人才培养的深度
依托“美术技能”课程,从美术技能入手,使学生会绘画、会手工、懂绘画、懂手工材料,进而融儿童美术教育理论与教学案例,结合儿童美术教案书写、模拟儿童美术教学,使之能进行实际的教学运用,拾阶而上,融合美术治疗技术与技术运用、配合案例分析,使之懂得特殊儿童美术治疗,最后结合见习、实习、研习的“三阶递进”,使课程的运用层层深入,提升康复教育的实践能力,充分挖掘特殊教育人才培养的深度。
另外,为满足学生的个性、潜能的发展,适应社会多样化人才的需求,可增设与美术相关的选修课程,如“传统工艺”“创意美工”等,在学习基础美术技能之外,给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强化学习的有效性,从而提升特殊教育师范生的差异教学能力。
2.3契合专业定位开发教材,突出特殊教育的专业性
高职特殊教育专业的美术教材,一方面应区别于学前教育专业,另一方面应定位在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以下简称我校)的具体实际上,参考各类教材,创造条件,编著与之契合且实用的教材,完善教材建设,更好地突出我校的特色及特殊教育的专业性。笔者与特殊教育学校、康复中心合作开发的艺术治疗实训项目,已纳入笔者编著、兵器工业出版社出版的《教师美术技能——绘画》中,使之更好地结合当前学前教育专业、特殊教育专业的学生实际,并借鉴职前职后幼儿教师、特殊教育教师培养的多年经验,使其更符合专业需求。教材的模块一“美术鉴赏与儿童美术教育”、模块八“拓展美术治疗”两个章节,从理论层面上介绍了相关美术教育理念及美术治疗的应用,弥补了其他教材“重技能、轻理论,重技术、轻专业应用”的不足,使特殊教育师资培养能更好地满足职后需求。
2.4构建“评价—反馈—改进”课程建设的全循环
结合特殊教育专业核心能力素质要求(毕业要求),对特殊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活动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跟踪与评价,对职后特殊教育教师进行随访与调查,对用人单位的职后教师的能力测评及反馈用于课程建设与修正,以此深入了解职后需求,从而不断完善课程、不断推进课程建设。
3完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
考核评价是检验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知识技能掌握的重要环节。考核方式更具有引导、激励学生及诊断教学的作用。美术技能课程是以实践为主、以理论为辅的课程,同时又是一门有优劣无对错、具有审美技能多样性的艺术类课程。因此,评价方式要打破终结性的评价,而采用科学的、多元化的考核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结合我校专业《基于反思的形成性课程评价工作指引》的形成性课程评价框架,从本课程特点出发,从实施层面推进学生专业能力提升、课程学习与职业发展的有机结合,构建将学习成果评估与反思联系起来的教学模式,推动学习与评价之间的信息反馈,强化联系性反思,将各层级学习目标要素纳入反思过程,并使其成为考核的一部分。
过程性评价结合终结评价贯穿全程。多方位的综合性评价,结合研究性学习,使学生的实际理论、实践、运用得到了全面体现,使学生真正实现有效学习。终结性评价又是教师检测重点内容、强化学生自我学习的方式。终结性评价对于过程性评价来说,是“锦”上添“花”。
考核方式采用师生共同评价,以“师为主、生为辅”的方式,同时穿插其他相关学科教师评价等多形式、多方位评价,引导学生提升综合实践能力。评价内容根据螺旋式上升的梯形难度有序开展,以美术知识技能考核为主,以多样化内容为辅。
4加强美术、教育、康复学科之间的衔接
特殊教育专业美术技能课程的学习最终是服务于特殊儿童的教育与康复的,因此,在与儿童美术教育、特殊教育、康复教育等相关课程进行学科融合实践的设计,使学生学以致用,为培养职后教师在岗位的实际运用的综合能力打下基础。
结合课程“表达性艺术治疗的理论与实务”中艺术治疗、心理学理论与美术治疗、儿童绘画心理,强化特殊儿童康复理论基础。美术技能中的涂鸦技术、儿童版画、儿童手工结合课程“融合教育活动设计”“康复活动设计”进行教育、康复活动设计,由两门课程教师共同拟定作业要求、评定标准,并共同指导,以符合实际操作,提高学生对教育、康复的综合运用能力。与课程“特殊儿童心理学”中的儿童色彩心理、绘画心理分析结合,更是心理学与美术学的碰撞。另外,美术技能课中的音画转换项目设计,将音乐听觉的节奏、情绪转化为视觉的节奏、情绪,也是拓宽特殊儿童联觉感知的康复手段。
特殊儿童的康复,它需要知识的互通和融合,需要教育学、心理学、艺术学的知识衔接,多学科间的共同协作,有利于特殊教育人才的培养。
5校企联合共同培育,增加实战经验
增强与校外的紧密合作,增设共同培育项目,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与幼儿园、特殊学校、康复机构等建立“医教结合”“普特融合”的教学平台,通过校企双向培养、师生共同学习等方式将美术技能、美术治疗融入儿童美术教育、特殊儿童康复的实践,真正达到“学以致用”。
5.1学生入企,强化实践实战能力
增加以美术技能为基础的美术教育康复实践课时,浸透到学前保教见习、特殊教育见习、跟岗实习、教育研习、毕业实习各个环节,与教育、康复、医学机构进行共同培养,使学生在“校内理论学习—校内实践—企业实践—教育研习与反思”的循环中,提升职前特教教师的综合实践能力。合作企业从单纯的幼儿园、培智学校、培康学校到民政机构、特殊教育机构,再到医院儿童康复科,使学生能多角度地熟悉不同的儿童和不同的美术教育、康复模式,并在校企双方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参与其中。结合“入企实训,校企共育、共评”的校企共育模式,使校、企、生三者合力,促进职业能力的提升。在此过程中,学生既能接触到教育、康复一线的专业知识,又能逐步地提高美术教育、美术治疗在儿童教育、康复领域里的实战技能。
另外,通过其他志愿服务、暑期社会实践,让学生不断提高发现美术教育契机并进行随机教育的能力,促进学生将实践经验转变为特殊教育理念,反之又能指导新的教育实践活动,实现良性循环。
5.2企业技术骨干作为兼职教师入校,强化教学师资合作企业(特殊教育学校、康复中心、儿童医院)的技术骨干均是从事教育与康复的富有经验的一线人员,对岗位的技能、能力需求最为熟悉,他们参与课程计划的制订,参与学校的相关教学活动,能更好地与专业岗位相衔接。同时,也能更好地从学生整体发展的角度去指导、评估学生在其单位的实践活动。企业技术骨干以兼职教师、校外专家的形式进入高职院校,更是促进校企相互发展的一种形式,实现校企共赢。如我校与康复医院、特殊教育学校等合作开发的儿童艺术治疗等模拟实训项目,就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5.3校企合作开发服务学习课堂,强化学生在服务活动中学习、发展
根据社区的需求,与学生的课程相整合开发服务学习课堂,由学校和社区共同协商并组织学生在服务学习课堂中学习、发展。
在我校所在社区的X幼儿园,每个年级中或多或少都有特殊儿童,X幼儿园协同我校开展“趣学堂”课程。此服务学习课堂主要是让学生(职前特教教师)运用美术教育康复课、特殊儿童个别化教育活动,为幼儿园创设融合、接纳的氛围,并开展一定的教育康复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国画、陶艺、手工饰品的教学课堂由学生(职前特教教师)团队设计形成,并完成服务学习课堂的执教。职前特教教师在服务实践中得到学校、园方教师的共同指导,其儿童美术教育及美术教育康复能力得到较好的发展。
培康学校的特殊儿童更具多样性,能更好地让职前特教教师接触并熟悉其特性与康复形式。我校与Y学校共同开发的“爱生活——特殊儿童职业体验”职业启蒙教育课程,职前特教教师通过花艺师、陶艺师、扎染师等与手工结合的方式,借手工技艺促进特殊儿童手部精细动作发展,提高特殊儿童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在这样的服务学习课堂中,职前特教教师是指导者,也是学习者,通过服务活动使美术专业技能、特教教育技能充分融合并投入实践。
6优化师资队伍,提升特殊教育、美术教育、美术治疗学科知识水平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通“惑”才能解“惑”。因此,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基石。
6.1依托企业共建名师工作室,提高教师的艺术疗育实践能力
特殊教育专业的美术教师仅具备美术技能和素养是不够的,学习掌握特殊儿童特点、儿童心理学、特殊儿童美术治疗与康复相关的知识,并将其融入课堂教学更为重要。教师走进幼儿园、培智学校,开展特殊儿童一线教育,开展美术教育康复的教学研究,提升自身实战能力,防止纸上谈兵是提高实践能力的途径。如我校教师参与A学校的“星月萌”选择性课程“游艺康复”模块课程建设,参与B机构的自闭症儿童的陶艺治疗教学等,直接参与教学,积累教学案例,推动合作学校融合教育的同时,反馈于我校教学。
特殊教育专业师资应具备带有治疗取向的艺术教育技能的艺术疗育能力,通过美术、绘画、手工以促进某些特殊需求儿童的成长与疗愈,能更好地满足学前教育、特殊教育的职业需求。
6.2通过海内外研修进一步理解美术治疗理念与方法
在我国,美术治疗理论的提出与实践相对较晚,学习此技术较为成熟的国家的先进经验也颇为重要。2024年8月,我校选派教师到美国加州长滩大学参加“残疾人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方法培训项目”并研修14天,同时参访美国各类型特殊教育学校,学习融合教育、美术治疗实务等内容。参加如中央美术学院的艺术治疗国际论坛等,吸收更多先进理念。教师只有不断提升自我,并组建有共同发展目标的教师团队,才能更好地为课程改革保驾护航。
总之,融入美术治疗相关背景的美术教育对儿童具有重要作用:借美术形式增进感知力,促进情感表达、调试情绪,传达支持性信息推进联觉产生,促进生理机能与心理发展,实现肌体训练或心理干预。让特殊儿童在美的感知中体验世界,将内心的情感物化成作品,进而使其能与作品、与他人沟通。美术治疗取向的美术教育是美术治疗与美术教育的融合,它是运用美术创作过程对特殊儿童起到治疗、康复作用,这也是美术治疗取向的美术教育新趋势。
儿童康复治疗实习总结范文第2篇
健康教育与保健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的系统性教育活动,其主要目的在于增强个体对健康生活方式的了解,从而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尽可能地减少各种危险因素对机体造成的不良影响[1]。我院在小儿营养的临床治疗中,实施了健康教育与保健指导,并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260例小儿营养不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符合营养不良诊断标准。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2013年1月~2014年1月)和观察组(2014年1月~2015年1月):对照组130例,男67例,女63例,年龄6个月~6岁,平均(3.5±1.4)岁,其中一胎患儿71例,二胎患儿59例,农村患儿91例,城市患儿39例,营养不良程度:Ⅰ度72例,Ⅱ度48例,Ⅲ度10例;观察组130例,男68例,女62例,年龄5个月~6岁,平均(3.6±1.5)岁,其中一胎患儿73例,二胎患儿57例,农村患儿90例,城市患儿40例,营养不良程度:Ⅰ度69例,Ⅱ度50例,Ⅲ度11例。两组患儿的性别构成比、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儿均予以常规治疗,包括应用消化酶、应用营养激素、调整营养饮食、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积极治疗相关并发症等。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健康教育和保健指导措施。具体措施如下:
(1)健康教育。护理人员要向患儿家属宣讲小儿营养不良的发生机制、原因及危害,让家长对孩子的营养状况引起高度重视,同时也让家长对小儿营养不良疾病有一个客观、正确的认识。小儿营养不良的发生,多与长期摄食不足有关,同时合并妨碍食物消化吸收疾病,不良饮食习惯也可导致营养不良,护理人员要通过向患儿家属进行健康知识宣教,来纠正家长对儿童营养知识的不正确认知,从而自觉地帮助患儿改正不良饮食习惯,逐步建立健康的饮食习惯。
(2)保健指导。护理人员要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营养饮食计划,并有针对性地对患儿家属进行饮食指导,让家属了解良好的饮食习惯对于恢复患儿机体营养状态的重要作用。对于12个月以下的患儿,嘱咐家长要尽可能地实行母乳喂养,患儿要以摄入高能量、高蛋白质饮食为主。小儿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在日常饮食中应适当增加鱼类、蛋类、豆类等食物,以免出现食欲不振、营养不良。为患儿制定健康、丰富的食谱,嘱咐患儿家属多为患儿供给新鲜的蔬菜、水果,确保每日能量摄入充足,并要注意盐分、水分的摄入。
由于小儿消化系统发育尚未成熟,用药过程中容易发生各种消化道不良反应,所以护理人员要对患儿家属加强用药指导。严格遵医嘱在饭中或饭前用药,以减少药物对肠道的刺激,避免发生胃肠道不良反应。用药期间,要密切监测患儿的病情、生命体征变化,一旦发现异常情况,要马上停药,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1.3 观察指标
记录、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平均治疗时间、患儿家属对儿童营养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满意度。(1)疗效标准:治疗后,患儿体重增长,并接近同龄同性别正常健康儿童体重(≥85%),实验室检查指标无异常,营养不良相关症状消失,为治愈;治疗后,患儿体重增长,临床症状明显减轻,食欲、精神明显改善,实验室检查指标有所改善,为好转;治疗后的症状、体征、体重、实验室指标均无明显改善,为无效。(2)儿童营养知识知晓率评价:向两组患儿家属发放儿童营养知识调查问卷,问卷满分100分,得分≥80分为掌握,得分60~80分为基本掌握,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运用SPSS19.0软件进行处理,以%表示计数资料,数据比较进行卡方检验,以表示计量资料,数据比较进行t检验,P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观察组患儿的治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96.15%、100.00%,对照组分别为70.00%、84.62%,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比较[n(%)]
注:*表示与对照组比较,P
2.2 治疗时间
观察组患儿的平均治疗时间为(3.3±1.4)周,对照组为(6.3±3.2)周,P
2.3 儿童营养知识知晓水平
观察组患儿家属对儿童营养知识的掌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未掌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表2 两组患儿家属的儿童营养知识掌握情况比较[n(%)]
注:*表示与对照组比较,P
2.4 满意度
观察组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121例、一般9例、不满意0例,总满意率100.00%(130/130);对照组满意77例、一般39例、不满意14例,总满意率89.23%(116/130)。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总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3 讨论
小儿营养不良的发生主要与长期摄食不足有关,其临床表现主要有生长发育停滞、肌肉萎缩、脂肪消失、全身系统功能紊乱等,不仅会降低机体抵抗力,还会增加患其他疾病的风险,其会对儿童的正常生长、发育造成严重后果影响,故临床上应早期诊断并予以相应的治疗[2]。
儿童康复治疗实习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脑瘫;儿童;家庭与社会支持干预
脑性瘫痪是我国儿童临床上的常见神经科疾病,当前在我国的发病率为2/‰左右,严重威胁着儿童的健康,也给家庭与社会带来沉重的负面影响[1]。具体来说,脑性瘫痪是指发生在产前或围产期由多种原因引起的非进行性、中枢性的运动功能障碍性疾病[2]。其临床症状包括大脑或小脑受损引起的智力障碍、运动障碍和感觉障碍等。当前对于脑瘫儿童的干预方法主要为药物治疗、物理疗法、作业疗法、语言疗法、矫形器和各种辅助器械等中医疗法,还有部分手术治疗,都有一定的效果,但是持续效果不好,特别对脑瘫儿童的康复治疗效果并不理想。随着康复医学的发展,脑瘫儿童的院外干预得到了广泛的重视[3]。本文为此具体探讨了脑瘫儿童的家庭与社会支持干预方法和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9年9月~2011年2月选择64例脑瘫儿童,纳入标准:符合脑性瘫痪的诊断标准;年龄为6个月~14岁;排除合并有肝、肾、造血系统及内分泌系统等严重疾病;监护人知情同意。其中男34例,女30例;年龄6个月~14岁,平均年龄(5.33±2.11)岁;疾病类型:痉挛型42例,弛缓型12例;合并智力低下7例,语言障碍10例。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2例,两组儿童的基础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所有患儿都给予按摩、针灸、气泡浴、涡流浴、营养脑组织药物等综合干预。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积极的家庭与社会支持干预,首先根据患儿的伤残情况,做出伤残评估,划分出等级,分划好班级。然后针对不同等级的患儿家长进行渐进性的简单培训,根据其儿童的情况让其进行上田法干预,该方法简单,基本手法有颈部法、肩-骨盆法、肩胛带法、上肢法、下肢法等,促进立直反射与平衡反射,形成自动反射,促进肌系统协调发展,使患儿能不断地获得正常运动的感觉。而在社区干预中,可以为脑瘫儿童的家庭营造一个轻松关怀的坏境,通过一些社会性的集体活动,让脑瘫儿童和正常孩子一起学习、一起生活,解除心理障碍,降低对肢体残疾的重视和担忧,让家属了解有个残疾儿童不是耻辱,让他们能够和社区居民更加熟知,在引导脑瘫儿童与相关家属敞开心扉倾诉内心的想法与感受,协助家属初步建立社区支持系统。利用国家对残疾人的关爱和支持,积极组织社区联欢会中,让脑瘫儿童及其家属和社区居民通过娱乐游戏和节目表演,增加相互之间的信任和理解,进一步增加脑瘫儿童家庭的社区支持。比如在小儿能站却不会走路的训练中,家庭干预人员用手握住仰卧位小儿膝盖,练习交互的股、膝关节屈曲和伸展动作,也有利于爬位的手互运动的完成。走路不稳时可以利用平衡杆练习迈步,也可以搭两个竹杆,或拴两个绳扶着走,高度要合适,不过家庭康复一定要在康复医师指导下进行。两组的干预周期为3年。
1.3疗效标准 显效:运动发育、关节活动度、协调功能等各种状况与同龄正常儿童接近;有效:运动发育、关节活动度、协调功能等各种状况均较干预前有明显进步;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未达到上述标准。
同时两组患儿在干预前后使用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进行评分,严格按量表的项目进行打分,分数越高,运动功能越强。此功能评估3个月1次,前后对照。根据后1次的评估,改进后续的治疗方案,如此循环,在干预后3年进行评定。
1.4统计学方法 选择SPSS 16.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数据对比涉及的统计方法包括χ2检验、t检验与方差分析,P
2结果
2.1疗效对比 干预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3.8%和75.0%,对比差异明显(P
2.2运动功能评分对比 两组干预前后运动功能评分都有明显差异,都呈现明显上升的趋势(P
3讨论
脑瘫已成为我国儿童最主要的致残性疾病,其不仅给儿童带来痛苦,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小儿脑瘫并非不治之症,除了常规治疗外,积极采取早期干预、早期康复治疗,不仅能促进中枢神经的正常发育,改善异常姿势和运动,也能大力降低致残率[4]。
由于我国的人口基数庞大,因此脑瘫儿童的绝对值也相当大,为此对于其干预应该不能仅仅局限于医院,应该放眼到家庭与社区。鼓励家属带着儿童走出去,勇敢自信的迎接外界异样的眼光,把自己积极乐观的心态也带给儿童。同时在社区进行普及性健康教育,普及脑瘫的基本知识,让社区居民拿掉有色眼镜,共同帮助儿童成长,使儿童逐步适应社区和社会,满足儿童及其家属全面发展的需求[5]。本文干预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3.8%和75.0%,对比差异明显(P
在社会支持中,要积极帮助家属缓解心理负担,有效利用国家的优惠政策,于一定的经济补助,物质帮助,引导家属运用优势视角接纳儿童,协助脑瘫儿童家庭寻找安全感和强化归属感,并协助他们建立社区的社区支持系统,为儿童的成长创建一个健康的空间[6]。积极与专业人员联系,或者签订家庭医生合约,在社区建立社工团队,社工团队要对已结束的服务进行反思和评估,回访,可以每周或者每月定期前往社区追踪、评估服务的后期效果,实现干预的可持续发展[7-8]。本文两组干预前后运动功能评分都有明显差异,都呈现明显上升的趋势(P
总之,脑瘫儿童的家庭与社会支持干预能有效促进患儿的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Chen,L.,Wang,J.,Gao,L. et al.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gait coordination based on gait events in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J].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cal Medicine and Rehabilitation,2012,91(8):671-680.
[2]郭洪科,张冬青,刘莎莎,等.探究心理护理对大龄脑瘫患儿家长精神状态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6):34-35.
[3]宋美菊.脑瘫患儿家庭康复的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6,9(5):105-106.
[4]张丽春,陈瑞雪,姚洪儒.小儿脑性瘫痪康复治疗研究进展[J].临床合理用药,2012,5(7):34-35.
[5]王红,吴大为,.浅析我国脑瘫康复治疗方法[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1(9):78-78.
[6]李红英,张跃,汤健,等.脑瘫患儿家长焦虑和抑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4,36(3):174-175.
儿童康复治疗实习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肥胖症;中医护理;效果观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不仅是中国的肥胖症人数在不断增加,其他国家的肥胖症人数也在持续上升着,肥胖问题显然已经成为世界问题,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也已经将肥胖症定位为一种重要的疾病。所以,对于肥胖症的治疗[1,2]迫在眉睫。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 77例儿童肥胖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儿童肥胖症患者为45例,女性儿童肥胖症患者为32例;轻度肥胖儿童为32例,占总体的45.6%;中度肥胖儿童为20例,占总体的21.9%;重度肥胖儿童为25例,占总体的32.5%。
1.2 方法
将在我院就诊的77例儿童肥胖症患者分成两组,实验组42例肥胖症患者采用中医护理疗法,对照组35例肥胖症患者采用常规疗法[3],结合儿童肥胖症患者的不同肥胖程度,对两组进行对比性分析。
1.3 标准
按照中国儿童的肥胖标准:依据身高,计算儿童的标准体重的20%,根据超出的百分比将肥胖分为: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20%为轻度肥胖症,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30%至50%为中度肥胖症,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50%以上的为重度肥胖症。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
2 结果
2.1 通过表格对比结果
2.2 具体描述结果
通过表格,可以清楚的知道:对于轻度肥胖症患者来说,采用中医护理疗法的康复效果比常规疗法的效果要好;对于中度肥胖症患者来说,采用中医护理疗法的康复效果比常规疗法的效果稍微明显一点;对于重度肥胖症患者来说,采用中医护理疗法的康复效果与常规疗法的效果并没有较为明显的差异;但是,从两组整体的康复度与满意度来看,实验组的整体效果明显比对照组的整体效果要好。
3 讨论
3.1 对儿童肥胖症的讨论
3.1.1 儿童肥胖症的原因
儿童肥胖症的原因比较多,也比较复杂,一方面有遗传的因素,另一方面,还有环境的因素,但是,主要还是与个人的体质有关。由于儿童的活动范围比较小,再加上家长普遍认为孩子还小,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对儿童吃的食物不加以控制,由于食物既营养又丰富,就很容易出现肥胖的现象;还有一点原因就是,饮食不规律,吃饭时多吃主食与肉类,不喜欢吃蔬菜,都是导致肥胖的原因,或是吃饭的时候速度过快,已经有专家证实过,吃东西过快是很容易导致肥胖的。所以,营养过剩、缺乏运动和饮食不规律是导致肥胖的主要原因。
3.1.2 儿童肥胖症的症状
一旦患上儿童肥胖症,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治疗,否则,很容易引起其他并发症,如儿童成人病: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等;如果长期处于肥胖状态,会导致呼吸不规律、肺泡换气量减弱、红细胞增多、心脏增大等症,严重可能会导致死亡。
3.1.3 儿童肥胖症的预防
(1)在饮食方面,要在保证儿童正常需求量的前提下,限制儿童的饮食,在限制的过程中,不要突然就不许儿童吃的过多,要慢慢来,循序渐进,给儿童们一个适应的过程;在吃过饭之后,如果出现饥饿的情况,不要吃热量过高的食品,可以吃些水果来代替;平时要多吃鱼类、蔬菜类、水果、杂粮以及豆制品等,其次是肉类,营养均衡,才会有利于儿童的身体健康。
(2)在儿童运动方面,要给儿童每天适量的增加一些运动量,先从一些小运动开始,不要一开始,就做大量剧烈运动,否则容易伤害到身体,要慢慢养成运动习惯,然后,逐渐增加运动量或是运动范围,可以常做的运动像是:在吃完饭后的一个小时左右,进行慢跑、跳绳、游泳等,上楼时,如果情况允许,尽量不要坐电梯,爬楼梯上去,前提是一定要在身体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
3.2 参与肥胖症干预的中医护理以及效果评价方法
3.2.1 什么是中医护理
中医护理,就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进行的护理工作,多以个体为主要护理对象,所以,对于中医护理来说,护理与治疗是一体的,治疗需要护理的协助,护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患者的康复效果。
3.2.2 中医护理方法及评价
针灸:在进行针灸之前,护理人员应当另病患采取适当的,以便于病患接受治疗时医生进行取穴。同时,也为了防止病患出现滞针或者弯针的情况。
耳穴埋豆:另病患采取坐卧姿态,并用75%酒精对耳郭部分进行消毒,并对耳郭的敏感点进行穴位探测。各穴位区域任选一点,每次取单耳穴。每隔3-4d进行更换,两耳交替取穴埋豆。10d为一疗程。其中,食欲亢进病患在进食或者是出现饥饿感时应当多按压穴位。
留罐:主要行腹部拔罐。其作用为通络护经,行脾健胃。进行留罐护理的主要方式是:留罐力度要轻,防止出现疼痛感。穴位准。留罐不伤皮肤。另外,留罐前,对火罐进行检查。
闪罐:可进行背部拔罐治疗。作用同上,且兼有祛湿除寒的功效。进行护理的重点在于,闪罐前与病患沟通。勿伤皮肤。究竟棉球不能过湿,防止烧伤病患。闪罐以轻准为佳。留罐时间不能过长。
综上所述:作为一名合格的中医护理人员,要不断努力的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对待工作认真热情,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对待病人一视同仁,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4 总结
肥胖症问题已经成为了世界问题,必须要采取有效地治疗方法来避免其加重,而通过中医护理的治疗,可以发现,中医护理对肥胖症的治疗效果比较明显,可以被广泛应用到临床实践当中。
参考文献:
[1] 李志湘,黄泽春,李细珍,彭丽.中医方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症[J].中国美容医学,2006(05).
儿童康复治疗实习总结范文第5篇
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护士的重要职责之一。在儿童医院,护理对象是 0—18岁的儿童,因此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来看,人的需要分为生理的需要、安全感的需要、爱和归属感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而这五种需要在儿童身上均有不同程度的体现;为满足这些需要,健康教育就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不仅贯穿于医疗、预防、护理工作全过程中,且健康教育本身也是一种治疗因素。我院开展健康教育工作10年多,针对儿童病人的特点,形成了全方位、多渠道、多形式的健康教育局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 健康教育是儿童病人的重要需求
1.1 由于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当前现实生活中的儿童大都是独生子女,一旦发病,父母格外紧张、焦虑,从而使以“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对儿科工作特别重要,只要防护得当,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小儿疾病可以预防,在儿童时期进行早期教育、早期干预,对饮食起居、生活习惯给予正确指导,不仅能降低小儿的发病率,对成年时期的常见病亦可起到预防作用。
1.2 父母爱子心切,不论孩子疾病轻重,一旦生病,大都过分照顾,夸大病情,急于尽快治好,思想上会产生许多疑虑。如渴望了解:孩子究竟得的是什么病?怎么得的?有无传染性?如何治疗?能否根治或复发?怎样预防?等等。此时,护理人员如果不失时机地进行健康教育,耐心、细致地解释及指导.家长非常乐于接受,并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2 健康教育是重要的治疗因素
儿童病人,尤其小婴儿不能正确述说病情,只有通过家长向医生表达所观察到的现象,精确性受到一定限制。小儿进入陌生的医院环境,也容易产生恐惧的心理,往往大声哭闹,拒绝检查或治疗。医护人员以和蔼耐心的态度,轻柔细致的动作进行检查及治疗,就能让患儿感到象在家里一样,能消除他的恐惧,这样既可得到患儿的信任与合作,又能密切医护与患儿家长的关系,使其更好地配合临床护理、治疗,使患儿及早康复。
3 健康教育的实施
3.1 根据不同年龄段 ,采取有侧重的健康教育 。
3.1.1 对学龄前期患儿及家长的健康教育,3—6岁为学龄前,此阶段,儿童与外界接触多,受他人影响也增多,但其主要活动场所仍然在家庭,因此必须对家长和儿童同时施教编发儿童预防、保健方面的卡通图片册,当患儿人院时,护士将小册子发给家长,并告诉家长和孩子一起看,使孩子在寓教于乐中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3.1.2 对学龄期患儿及家长的健康教育,7—14岁为学龄期,该期正是儿童长身体,长知识的阶段,他们走出家门,进人校门,活动度和自主性明显增大,因此,对此期患儿要充分掌握其心理状态,了解其兴趣、爱好,给予关心、和鼓励和患儿交朋友,诱导其倾吐内心的担忧、焦虑,并有针对性地对本人进行循循善诱的健康教育,使其感到被尊重被信任并用实例启示患儿,帮助他们鼓起战胜疾病的勇气。
3.2 根据健康教育原则,营造舒适、体贴的诊疗服务环境。
以病人为中心也是儿科健康教育的原则。儿童病人年龄跨度大 (从初生婴到10余岁儿童),就诊或住院由家长陪伴。小孩子对医院有一种本能的恐惧,家长也有许多焦虑与不安。针对这些特点,医院尽力营造优美安静、轻松愉快的环境。如护士的工作服是有亲和力的粉红色;各病区墙面挂有许多有趣活泼的卡通彩色画;每日在病区播放一些儿童歌曲;根据儿童心理特点,在候诊区安置彩色钢塑椅,并置放了滑梯、摇椅、玩具等供病童玩耍;门诊大厅备有婴儿推车,避免了家长交费、取药时既要抱小孩,又要拿钱拿药两手不便的麻烦;各楼层都有电热水器及磁卡、Ic卡电话 ;各候诊区滚动播放有动画效果的健康教育宣传片及动画片。所有这些设施,大大方便了群众,消除了患儿的恐惧感,减少了家长待诊的紧张情绪,改变了医院长期给人的低沉、抑郁、痛苦的形象。病区秩序井然,医疗护理质量明显提高。
3 .3 诊疗过程中运用轻柔的动作和温馨的话语,发挥健康教育治疗因素的作用。
文明服务是开展健康教育工作不可忽视的内容。多关心患儿,逗弄、扶摸、搂抱患儿,用儿童能理解、能接受的语言与患儿交谈,都能充分发挥健康教育治疗因素的作用。如检查口腔时说:“宝宝,张开小嘴看看,有没有小虫”;注射时说:“像小蚂蚁叮一下,不疼”;多说鼓励的话,如 “我喜欢你,你真勇敢,直乖,是个好孩子”,让患儿感到亲切,这样才能与患儿和谐相处。同时,多与家长交谈、交流,家长的心理态度对儿童病人有直接影响,如:家长对护士的不满意可以转化为患儿对护士的愤怒;父母的倾向可以变为儿童的倾向,如不要某护士阿姨打针等。针对家长文化水平的不同,某些方面不仅要讲,还要进行示范或纠正。如怎样的喂奶或喂药方式不易导致婴儿呛奶或窒息,怎么护理皮肤,小婴儿何用尿不湿等,都应手把手地教会家长。这样不仅赢得患儿和家长的信任,而且融洽了护患关系,有利于治疗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