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AA范文大全网!

儿科呼吸系统疾病总结{整理5篇}

时光隧道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本文共计12378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50分钟。

儿科呼吸系统疾病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小儿;疾病;呼吸系统

小儿由于本身机体和心理功能发育的不完善,常常容易患病,而儿科门诊所收小儿病人多为呼吸系统疾病[1]。常有支气管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肺炎、哮喘等,在此基础上治疗不理想会发展为呼吸衰竭、重症肺炎,所以针对小儿疾病一定要及时了解疾病的动态和发病原因等情况,本文收集2012年1月――2012年12月小儿门诊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主要比较不同年龄阶段和不同季节小儿所患呼吸系统疾病的情况。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回顾性调查我院2012年1月――2012年12月春冬季和夏秋季两个阶段小儿门诊呼吸系统疾病患病情况,入选条件为:年龄为0-14岁,经确诊为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不是由其它疾病并发呼吸系统疾病。

1.2方法运用四川美康医药开发公司开发的临床药学管理系统工作站进行2012年1月到2012年12月四季小儿门诊呼吸系统疾病统计分析。

2结果

春冬季和夏秋季两个阶段小儿门诊呼吸系统疾病患病情况占74.9%和54.1%,其中第一阶段呼吸系统患儿5213,第二阶段4389例。

2.1患儿呼吸系统疾病情况小儿呼吸系统疾病包括支气管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肺炎、哮喘以及其它如:咽喉炎、气管异物、先天畸形等。

肺炎(分别占24.2%和15.1%),是我国住院患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婴幼儿常发疾病。细菌和病毒都可以引起肺炎,而且发病存在着季节规律,主要发生在春夏、秋冬及冬春等交替时,正是气候变化的时候。这个时期由于天气温度低,低温可以刺激呼吸道黏膜使其充血肿胀,呼吸道纤毛运动减弱,从而使细菌、病毒、灰尘留于体内,进而引起感染至肺炎。小儿肺炎的病因在当代还不清楚,特别是在人口众多的中国,更加严重,这也导致中国治疗方案日益增多,治疗的盲目性、抗生素使用不合理及细菌耐药性也日益严重。医生根据病情综合判断小儿是细菌还是病毒感染,确报治疗的合理性。

2.2上呼吸道感染(分别占呼吸系统疾病的32.5%和29.2%)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又是我们常常所说的感冒,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主要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占90%以上,其余一般为细菌性感染,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病原体,一年四季中冬季病毒繁殖速度最快,相关报告发现冬天是发生感冒频发期,同时发现当气候变化很大的时候感冒的概率也会提高。感冒治疗主要是以抗病毒治疗,但是更主要的是加强预防,多喝水,保持空气畅通和清洁,注意身体表面的温度[2]。

2.3支气管炎和哮喘(两阶段分别占26.5%+10.1%和24.5%+9.5%)大多数的患儿第一次发作在4-5岁左右。发病机制不明,暂时认为是由环境和遗传因素引起,哮喘与季节有很大的联系,在温度突然变化时容易发作,这是因为温度变化也是一种刺激方式,所以在春冬交替时容易发生。由于小儿发生的概率不高,所以治疗很不规范,没有规范和标准的治疗方案,刘昌玉等通过100例哮喘患儿进行追踪观察得出结论:秋季哮喘急性发作率最高,其它季节无明显差异。

2.4其它(分别占16.8%和31.2%)急性感染性喉炎,特点是其发作快,常伴随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也有作为其他疾病的并发症出现,是由细菌和病毒引起的,需要及时治疗,否则严重可以并发喉梗阻有生命危险,1-3岁幼儿常在春冬季发生[3]。

由于小儿身体发育还不完全,在行为和思想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相当于成人,所以在生活上要密切注意小儿的行为,防止小儿发生意外如:吞花生进入支气管,其他气管道伤害等

回顾性调查我院2012年1月――2012年12月春冬季和夏秋季两个阶段小儿门诊呼吸系统疾病患病情况,按年龄分从出生到28天(新生儿期)、≤3岁(婴幼儿期)、3岁到6岁为学龄前期、6岁到14岁为学龄期,春冬季和夏秋季两个时段进行比较,详见表一、表二。

由上表可知春、冬季节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高于夏、秋季,而新生儿以肺炎和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病率最高,其它年龄阶段儿童以急性支气管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病率最高。

3讨论

小儿在行为和思想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再加上自己身体免疫功能尚没发育完全,所以容易感染和患病,所以做好疾病预防是非常重要的,做好预防药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进行母乳喂养,因为随着小儿的机体发育和成长,对营养的需求越来越大,而母乳是公认最营养的小儿喂养方式,第二多进行日光浴,日光浴不仅可以杀灭小儿身体表面的细菌和病毒,还可以促进小儿钙剂的吸收,满足小儿生长发育的要求,第三是保持小儿呼吸道的卫生,注意双球菌和链球菌的感染和通气的顺畅,经常对口腔鼻腔咽部进行护理,避免细菌的大量繁殖。第四避免去密集的公共场所,因为小儿的体质差,免疫功能差,容易感染,所以要建立良好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经常更好衣物,尿布。第五要按时进行预防接种。按国家规定进行疫苗的接种,像白喉,百日咳等从而提高小儿呼吸系统的免疫力[4]。

本文总结小儿患者呼吸系统疾病包括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急性支气管炎,春、冬季节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高于夏、秋季,而新生儿以肺炎和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病率最高,其它年龄阶段儿童以急性支气管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病率最高,同时提醒学者注意小孩子的心理和身体的和谐发展,保护小儿的生活环境,提高小孩免疫力,科学防治小孩呼吸系统疾病。

参考文献

[1]陆权,张育才.小儿呼吸系统疾病诊治进展[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6,21(5).

[2]赵顺英.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8,23(5).

儿科呼吸系统疾病总结范文第2篇

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儿科,广东佛山 528500

[摘要] 目的 探讨肺功能检测对于诊断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意义。 方法 以在该院因呼吸系统疾病住院治疗的患儿共1 960例为研究对象,行肺功能检测,包括潮气状态下的通气功能、潮气流速-容量环的形态、呼吸动力学指标、功能残气量等。 结果 不同呼吸道疾病的肺功能特征表现不一,各指标的阳性率间也有多差异,其中,支气管肺炎患者多表现为小气道阻力增高改变、总气道阻力增高和功能残气量改变,但根据临床症状的差异,如阻塞或者实变,其肺功能检测也显著变化;毛细支气管炎、哮喘患儿多以小气道阻力增高为特征,其阳性率分别为58.3%、44.0%、64.0%;以大气道功能异常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包括先天性喉喘鸣和喉炎,其阳性率分别为29.6%、27.3%,较其他呼吸道疾病患儿显著升高;对于肺不张患儿,其主要表现为小气道阻力增高、总气道阻力升高及功能残气量异常;此外,对于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多表现为功能残气量改变,同时伴有小气道阻力增高。 结论 肺功能检测的实施,能够有效反映不同呼吸道疾病的特征,从而对于疾病转归、诊断、疗效评价等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 肺功能;呼吸系统疾病;儿童;诊断

[中图分类号] R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8(a)-0182-02

[作者简介] 吴乃许(1971-),男,广东阳春人,本科,儿科主治医师,主要从事儿科临床工作。

呼吸系统疾病是儿科临床最为常见的疾病,发病率较高,在儿科所有疾病中占首位[1],其中,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约为60%[2]。目前,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的恶化,导致呼吸系统疾病的危险因素也与日俱增,使得其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3]。肺功能检查作为一种非创伤性的检查手段,对于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诊治、疗效评估及预后评估等具有重要意义,其能够客观地反映气道内病理改变及其程度,同时可间接反应气道的生理功能,从而为呼吸系统疾病检查提供有效可靠的依据[4]。目前,国外已将肺功能检查作为呼吸道疾病的常规检查项目,用于呼吸系统疾病的早期诊断和疾病的严重程度评估及预后评估[5]。但国内对于肺功能检查的研究较少,尤其对于儿童呼吸系统疾病诊断和治疗。该研究选取2005年1月—2012年1月于该院住院治疗的儿童为研究对象,统计肺功能检查异常情况,以了解肺功能检测在儿童呼吸系统疾病诊断中的意义。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在该院因呼吸系统疾病住院治疗的患儿共1 96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儿1 107例,女性患儿853例,男女比例是1.3:1;年龄在6~14岁之间;按照疾病类型分类,支气管肺炎1 018例,支气管炎237例,毛细支气管炎 287例,支气管哮喘200例,上炎30例,先天性喉喘鸣11例,支肺炎合并肺不张 9例,右下肺炎9例,咳嗽变异性哮喘14例,喉炎27例,其他108例。

1.2研究方法

仪器采用由德国耶格Masterscope Apspro制造的肺功能仪,检查指标是Vt(即潮气量)、FEV1(即第一秒最大呼气量)、FEV1%FVC、IOS强迫振荡气道阻力、FVC、MVV(即最大每分钟通气量)、MEF25-75%(即用力呼气25%~75%流速)、一口气弥散法测残气量、残总比,弥散功能、PEF呼气峰流速等,其中PEF是一项最有意义的检测指标,其和年龄、身高、体重及胸围等都相关,特别是和身高关系最为紧密.肺功能检查由肺功能室的专业人员进行检查,所有病例都通过进行正确的相关呼吸培训,均能正确的掌握肺功能检查中吹起的方法,并测定与记录被检查者的身高,体重以及年龄与初步诊断等一般资料,从上述资料中估算出患者的预计值,再和实测值进行比较.患者检查时采取坐位、含口嘴、夹住鼻腔、连续测量3次、通过电脑自动分析数据、专业人员填写诊断报告、打印报告,并统计肺功能检查异常情况。

1.3统计方法

数据处理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2结果

通过肺功能检测发现,不同呼吸道疾病的肺功能特征表现不一,各指标的阳性率间也有多差异,其中,纳入研究的1 960例患儿中,以支气管肺炎患者居多,其临床特征表现为小气道阻力增高改变、总气道阻力增高和功能残气量改变,但根据临床症状的差异,如阻塞或者实变,其肺功能检测也显著变化;毛细支气管炎、哮喘患儿多以小气道阻力增高为特征,其阳性率分别为58.3%、44.0%、64.0%;以大气道功能异常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包括先天性喉喘鸣和喉炎,其阳性率分别为29.6%、27.3%,较其他呼吸道疾病患儿显著升高;对于肺不张患儿,其主要表现为小气道阻力增高、总气道阻力升高及功能残气量异常,这与其病理改变密切相关;此外,对于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多表现为功能残气量改变,同时伴有小气道阻力增高。

3讨论

对于儿童肺功能检查而言,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有学者进行了报道,随后的60~70年代报道逐渐增多。目前,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肺功能检查也逐渐精确化和简单化,在判断病情严重程度、评价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估测预后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已成为诊断呼吸系统疾病不可或缺的检查手段[6]。在呼吸系统疾病发病早期,及时进行肺功能检查,从而确定气道病变,尤其对支气管哮喘的诊断密切相关。目前,儿童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率不断上升,但是由于医务人员和患者及其家属对于肺功能检查在诊断哮喘中的重要性尚没有足够的认识和重视,导致对哮喘不能做出及时的诊断,使得众多患者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造成了临床上通常应用大量的抗生素以及止咳药物等来治疗,临床效果不但不佳还延误了病情。

该研究结果显示,通过肺功能检测发现,不同呼吸道疾病的肺功能特征表现不一,各指标的阳性率间也有多差异,其中,纳入研究的1 960例患儿中,以支气管肺炎患者居多,其临床特征表现为小气道阻力增高改变、总气道阻力增高和功能残气量改变,但根据临床症状的差异,如阻塞或者实变,其肺功能检测也显著变化;毛细支气管炎、哮喘患儿多以小气道阻力增高为特征;先天性喉喘鸣和喉炎以大气道功能异常为主要特征;肺不张患儿主要表现为小气道阻力增高、总气道阻力升高及功能残气量异常;此外,对于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多表现为功能残气量改变,同时伴有小气道阻力增高,这些都表明开展肺功能检查对于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以支气管哮喘为例,其是一种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其病理改变是慢性炎症反应导致产生可逆性气道狭窄、阻塞与气道的高反应性,进而导致不同程度的肺功能损害,而肺功能检查不但可以客观地反映大气道或小气道有无阻塞,还可以通过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者舒张试验了解气道阻塞的是否存在可逆性,进而为确诊哮喘提供客观依据[7]。目前,临床上对于诊断哮喘很多仅依靠临床表现,没有客观的指标支持[8]。虽然肺功能检查对呼吸道疾病尤其对支气管哮喘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但目前由于医务人员及患者对于肺功能检查的临床重要性尚未有引起重视,延误了呼吸道疾病尤其哮喘的诊断和治疗,对于呼吸道疾病患儿的肺功能检查力度不够,这可能与患儿客观依从性差及医生、患儿家属对于肺功能检查的临床重要性认识不足有关。

综上所述,肺功能指标能够反应不同呼吸系统疾病的病理特征,从而通过肺功能检查能有效诊断不同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从而对儿童呼吸系统疾病诊治起到促进作用。因此,临床医师尤其是儿科医生以及患儿家属应重视肺功能检测,以提高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准确率,使儿童呼吸道疾病得到早期诊断、及时有效的治疗。

参考文献

[1]朱春梅,陈慧中.婴幼儿肺功能检测[J].中国医刊,2009,44(9):9-12.

[2]Amold JH.Measurement of the alveolar deadspace are we there yet[J].Crit care med,2001,29:1287-1288.

[3]余泽明,宋丰贵,李建华,等.应重视肺功能检查在呼吸统疾病诊治中的地位[J].昆明医学院学报,2005,26(4):69-71.

[4]陈一芳,考验,忻学英,等.肺功能检测在小儿呼吸道疾病中的临床应用[J].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34(4):365-367.

[5]张皓.儿童肺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0,25(4):365-367.

[6]华山,魏 ,吕敏.肺功能检测在儿童哮喘诊治中的意义[J].小儿急救医学,2005,12(5):370-372.

[7]陈一芳,考验.肺功能检测在小儿呼吸道疾病中的临床应用[J].浙江大学学报,2005,34(4):365-367.

儿科呼吸系统疾病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 住院;疾病构成;儿童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566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869-02

Cases Analysis of Hospitalized Children from a Certain Provincial Hospital of Yunnan Province during 2008-2010

GUO Ya-nan,WU Qian

1.Department of clinical Medicine,Dali University,Dali 671000,China

2.Kunming Children's Hospital,Yunnan Province,Kunming 650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learned the changes of disease spectrum,age,gender,ethnic distribution,hospitalizations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therapeutic efficacy of hospitalized children from paediatrics of a certain provincial hospital of Yunnan province.Methods2945 cases of hospitalized children in pediatrics during 2008-2010 were analysed by retrospective statistical technique.ResultsThe number of hospitalized children was increased year by year.Respiratory diseases,nervous system diseases,digestive system diseases,hematological disorders and others were in the top five diseases of hospitalized childre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isease spectrum.It accounted for about 94.7%of total medical records.There are more males than females in the hospitalized children and aged at 0 to 1 year were at most.The hospitalized children from Han,Bai and Yi nationalities were more than others.ConclusionOur object is to further enhance the job about prevention,control and health care of childhood diseases especially for the the top five disease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general level of the health and the quality of life.

【Key words】Hospitalization;Disease constitution;Children

疾病分类统计是医院的一项重要内容[1]。通过对医院住院患者的主要疾病进行统计分析,可了解住院患者疾病谱变化情况,为今后医院卫生工作的重点和管理决策提供依据。随着医疗保健工作的普及、社会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我国儿童疾病谱也随之发生变化[2],为了解云南省某省级医院儿科住院病例的构成情况,现对云南省某省级医院2008年-2010年儿科住院病例进行分析,为进一步加强儿童疾病的防控和保健工作,提高患儿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搜集资料 搜集该院2008年-2010年儿科住院患儿病例,选择出院诊断中的主要诊断,资料可靠,数据真实。

?1.2 整理资料 所有出院诊断均根据《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疾病统计分类》ICD-10分类原则进行疾病分类。

?1.3 分析资料 数据录入采用Excel,数据统计分析采用SPSS11.0统计学软件。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2008年-2010年该医院住院患者呈现逐年上升,由2008年的733例增加到2010年的1239例,平均增长速度为23.0%。近三年该医院住院患儿总数为2945例。

?2.1.1 性别 2008年-2010年累计住院总数2945例。其中男性患儿1734例,占58.88%;女性患儿1211例,占41.12%;男女性别比为1.43:1。

?2.1.2 年龄 累计三年住院患儿的年龄范围在0-18岁之间。其中年龄在0-1岁之间的患儿最多,为1036例,占总住院患儿的35.18%;2-3岁530例,占18.00%;4-7岁674例,占22.89%;8-12岁567例,占19.25%;13-18岁138例,占4.69%。

?2.1.3 民族 本次所有研究对象来自22个民族,其中汉族、白族和彝族居多,患者数分别为:1399例、1055例和342例;与所占比例分别为:47.50%、35.82%和11.61%。

?2.2 2008年-2010年住院患儿疾病变化及构成情况 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和其他疾病在近三年一致占据前五位,占总住院病例的94.7%。其中其他疾病主要以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窒息和早产儿为主。2008年、2009年和2010年前五位的疾病基本保持不变,详细结果,见表1。

2.3 住院患儿入院情况与治疗效果分布 2008年-2010年2945例住院患者入院情况有一般、急诊和危重三类,其中2268例患者病情一般,占77.0%;504例为急诊患者,占17.1%;173例为危重病人,占5.9%。2945例住院患儿有1331例(45.2%)治愈,其中一般患者1052例,急诊患者228例,危重患者51例;有1535例(52.1%)患者经治疗后情况好转,其中1178例一般患者,265例急诊患者,92例危重患者;经治疗无效患者79例(2.7%),其中一般患者38例,急诊患者11例(死亡1例),危重患者30例(死亡3例),详细结果,见表2。

3 分析

该医院是位于云南省省会昆明以外的省属第四人民医院,属于省级综合性教学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为一体的三级甲等医院[3]。因其开诊时间历史较短,前来就诊患者人数相对其他综合医院人数较少。2008年-2010年该医院儿科住院患儿仅2945例,但这三年期间住院患儿呈现明显地逐年上升趋势,由2008年的733例增加到2010年的1239例,平均增长速度为23.0%。

婴儿的健康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幸福,一直以来是我国妇幼健康保健的重点[4]。本次调查发现年龄在0-1岁之间的患儿最多,这可能与婴儿在此时期各器官系统尚未发育成熟、机体免疫力相对较低,故容易引发呼吸道等各种疾病。因此,有必要开展全面有效的婴儿健康教育保护,实施全面的婴儿健康计划,充分改善婴儿的生存环境和健康问题,从而降低社会和家庭的婴儿疾病成本。其他年龄段患儿数量均等,但13-18岁最低,可能为该年龄偏大,患病后可能到其他科室就诊所致。另外该医院地处少数民族集聚地,尤其以白族居多,为白族自治州,故就诊患儿中白族患儿占较大部分。

从住院患儿的疾病谱来看,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和其他疾病在近三年一致占据前五位。这与林立等人调查不符[2]。呼吸系统疾病位居疾病谱第一位。由于儿童呼吸系统生理的自身特点,导致呼吸系统疾病一直占据疾病谱的重要位置[5]。本次调查发现肺炎患儿占呼吸系统疾病比例较大。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多发感染性疾病,在全球引起发病和造成死亡的疾病中,下呼吸道感染(主要是肺炎)被列为第三位高危害疾病。因此要注意加强儿童肺炎的防控和保健工作。值得注意的是,本次调查发现神经系统疾病患儿数量较大,为422例,具体原因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其他疾病主要以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窒息和早产儿为主。

参考文献?

[1] 吴倩希.昆明市2005年-2007年省、市级医院住院病人疾病分析[J].大理学院学报,2009,8(10):87-90.

?[2] 林立,李昌崇,谢作楷.1998-2005年住院儿童病例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7,15(5):526-528.

?[3] 张明.关于医院领导班子建设若干问题的探讨[J].昆明医学院学报,2008,(3R):12-16.

儿科呼吸系统疾病总结范文第4篇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玉州区仁东中心卫生院,广西玉林 537012

[摘要] 目的 对应用阿奇霉素对患有下呼吸道感染疾病的患儿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88例患有下呼吸道感染疾病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4例。采用头孢类抗生素类药物对对照组患儿实施治疗;在头孢类抗生素基础上加用阿奇霉素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9%,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对照组咳嗽发热等症状消失时间为(6.31±0.75)d,患儿治疗总时间为(9.54±1.48)d;治疗组咳嗽发热等症状消失时间为(4.10±0.53)d,治疗总时间为7.15±0.27)d,治疗组咳嗽发热等症状消失时间及治疗总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对照组用药期间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多于治疗组;对照组复发率为29.5%,治疗组复发率为4.5%,治疗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阿奇霉素对患有下呼吸道感染疾病的患儿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

关键词 ] 阿奇霉素;下呼吸道感染;治疗;小儿

[中图分类号] R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10(b)-0106-02

下呼吸道感染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呼吸系统感染类疾病,该病的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气管炎和肺炎急性发作,导致其发病的病原菌主要包括病毒、细菌、支原体、衣原体和军团菌等微生物[1]。由于近年来新抗菌类药物在临床上的范围正在不断拓宽,导致病原种类的分布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耐药细菌所致的难治性下呼吸道感染疾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升高的发展趋势[2]。本次研究对患有下呼吸道感染疾病的患儿应用阿奇霉素治疗的效果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88例患有下呼吸道感染疾病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4例。对照组中男性患儿26例,女性患儿18例;患儿年龄1~13岁,平均年龄(4.1±0.6)岁;下呼吸道感染病史1~8年,平均病史(3.2±0.4)年;本次疾病发作时间1~7 d,平均发病时间(2.6±0.5)d;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疾病患儿9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儿12例,肺炎及肺部感染疾病患儿18,支气管扩张疾病患儿5例;治疗组中男性患儿25例,女性患儿19例;患儿年龄1~12岁,平均年龄(4.3±0.5)岁;下呼吸道感染病史1~9年,平均病史(3.1±0.3)年;本次疾病发作时间1~9 d,平均发病时间(2.7±0.6)d;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疾病患儿8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儿11例,肺炎及肺部感染疾病患儿18,支气管扩张疾病患儿7例。上述五项自然指标两组研究对象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可以进行比较分析。

1.2 诊断标准

出现咳嗽,气急等症状表现,部分患儿会有发热表现,肺部可以闻及广泛或散在的哮鸣音和中细湿啰音,胸片检查结果显示肺部的纹理明显增粗,且表现模糊,存在不同程度的肺气肿或小点片状的阴影,没有呕吐、腹泻、皮疹等症状[3]。

1.3 病例入选标准

①符合相关诊断标准且病情被确诊为下呼吸道感染;②患儿有明确的下呼吸道感染病史;③下呼吸道感染病史在10年以内;④患儿家长同意参与本次研究;⑤患儿家长选择接受药物治疗;⑥患儿治疗期间依从性良好;⑦排除合并患有其他呼吸系统疾病的可能;⑧患儿年龄在1~15岁之间[4]。

1.4 方法

对照组:静脉滴注头孢他定,每次4.0 g,1次/d,计划治疗一个星期;治疗组:静脉滴注头孢他定,每次4.0 g,1次/d,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每次0.5 g,1次/d,计划治疗一个星期[5]。

1.5 观察指标

选择两组患儿的咳嗽发热等症状彻底消失时间、药物治疗计划实施总时间、药物不良反应、下呼吸道感染疾病治疗效果、停药后下呼吸道感染疾病再次复发率等指标进行对比研究。

1.6 治疗效果评价方法

显效: 经过7 d的治疗后,患儿咳嗽,喘气,发热,肺部啰音等症状彻底消失,哮鸣音程度明显减轻或基本消失,肺部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没有阴影存在,相关指标完全恢复正常;有效: 经过7 d的治疗后,上述临床症状表现、体征明显减轻,肺部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阴影面积的减小程度超过50%,相关指标有显著改善;无效:经过7 d的治疗后,上述临床症状表现和体征没有减轻,肺部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阴影面积的减小程度没有达到50%,相关指标仍然存在明显异常表现[6]。

1.7 数据处理方法

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加减标准差(x±s)形式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实施χ2检验,P<0.05,则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下呼吸道感染疾病治疗效果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9%,该项观察指标各项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2.2 咳嗽发热等症状彻底消失时间和药物治疗计划实施总时间

对照组患儿应用头孢他定治疗后(6.31±0.75)d咳嗽发热等症状表现彻底消失,该组患儿药物治疗方案共计实施(9.54±1.48)d;治疗组患儿应用头孢他定与阿奇霉素联合治疗后(4.10±0.53)d咳嗽发热等症状表现彻底消失,该组患儿药物治疗方案共计实施(7.15±0.27)d。治疗组咳嗽发热等症状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t=4.631,P=0.0326),药物治疗方案共计实施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t=5.389,P=0.0211)。

2.3 药物不良反应

对照组用药期间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多于治疗组,该项观察指标各项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2。

2.4 下呼吸道感染疾病复发情况

对照组患儿停止应用头孢他定治疗后有13例下呼吸道感染疾病再次复发,复发率达到29.5%;治疗组患儿停止应用头孢他定与阿奇霉素联合治疗后有2例下呼吸道感染疾病再次复发,复发率达到4.5%。该项观察指标各项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χ2=7.14,P<0.05)。

3 讨论

导致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疾病发病的主要原因较为复杂。病原学诊断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困难,在抗生素类药物初始治疗甚至整个治疗过程中均缺少科学的病原学理论依据,需要根据以往的临床用药经验对该疾病患儿实施治疗[7]。

近几年,有相关临床文献报道称,导致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疾病发病的病原微生物仍然以细菌最为多见,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是目前临床上公认的主要病原,肺炎支原体、衣原体、病毒在其中也占有一定的比例[8]。其中由肺炎支原体(MP)感染而导致出现的下呼吸道感染疾病的发病率呈现不断上升的发展趋势。

临床传统观念认为:采用大环内酯类药物对患有下呼吸道感染疾病的患儿实施治疗,与β-内酰胺类等繁殖期杀菌剂联用不是十分合适[9]。近年来有相关研究发现,上述两类药物在该疾病治疗过程中,联合应用反而会使疾病的实际临床治疗效果有所增强,一是使对细菌感染所产生的抗炎作用明显增强;二是能够将不断上升的肺炎支原体感染覆盖,避免患者的病情被延误[10]。

在实际临床工作中,针对一些非典型的病原体感染,同时为了将肺炎链球菌彻底覆盖,选择应用阿奇霉素疾病治疗较为合适,阿奇霉素是新一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类药物的一个代表,该药物不仅仅保留了红霉素对革兰氏阳性菌的灭活作用,而且对部分革兰氏阴性菌,厌氧菌及细胞内病原体也能够产生良好的抗菌活性[11]。研究表明阿奇霉素的药物动力学特点是半衰期相对较长,组织内的体液分布较为广泛,药物浓度高,作用于人体后药效维持时间相对较长,适用于对下呼吸道感染疾病进行治疗,且副作用较小,安全性高[12]。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应用头孢他定与阿奇霉素联合治疗的治疗组患儿的下呼吸道感染疾病控制总有效率达到90.9%,明显高于单纯应用头孢他定治疗的对照组患儿的70.5%,且两组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这一结果能够进一步证明,阿奇霉素在与头孢类抗生素类药物联合应用后对下呼吸道感染疾病治疗,所产生的增效作用,在今后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可以将该方案作为常规方案应用,使更多的患儿能够从中受益。

[

参考文献]

[1]袁艺,卢党,王洛平,等.小儿下呼吸道感染140株病原菌及其药敏分析[J].疾病监测,2012,17(16):221-222.

[2]吴瑞萍,胡亚美,江载芳.等.实用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11-112.

[3]杨永弘,刘春峰.小儿呼吸系统疾病诊治进展[J].中华实用儿科杂志,2011,19(15):261-262.

[4]杨亚静,艾涛,王泽.急性呼吸道感染227例病原学研究[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2,17(13):222-223.

[5]陈彩平,张国成,杨永弘,等.西安地区呼吸道感染患儿肺炎链球菌携带和耐药情况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2010,22(14):221-222.

[6]林云,林平,林君.76例医院内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与耐药现状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5(5):113-114.

[7]常勇杰.基层医院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13(7):187-188.

[8]谷秀,李胜岐,张智洁,等.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中β-内酰胺酶活性的检测[J].中华内科杂志,2011,40(13):587-588.

[9]庄文斌,钱慧珍.阿奇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观察[J].当代医学,2012,11(14):152-153.

[10]吕昭云,岳天辉,李淑斌,等.国产阿奇霉素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2,24(15):306-307.

[11]齐铭润,姜白明.阿奇霉素治疗呼吸道感染59例疗效观察[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10):863-864.

儿科呼吸系统疾病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电子支气管镜;呼吸系统疾病;儿童

近年来随着支气管镜技术在儿科临床应用的开展,呼吸系统疾病病因诊断及治疗有了新的途径。本文对行电子支气管镜术的220例不明原因或难治性呼吸道疾病患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在儿童呼吸道疾病诊断、治疗中的价值和安全性。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5月至2012年10月收治我科呼吸系统疾病患儿220例,经过常规检查及治疗病因尚不明确或治疗效果不理想者。男155例,女65例;年龄22天至14岁,其中6岁60例;病程5天~10年;临床上反复咳喘56例,迁延性肺炎9例,弥漫性肺部病变21例,肺不张84例,咯血或咳血丝痰13例。

1.2方法

1.2.1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方法 所有病例术前均获得家属同意并签署同意书,应用“边麻边进”的利多卡因气管内局部粘膜表面麻醉的方法进行麻醉[1]。根据患儿年龄及病情选择富士能EB-470P(外径3.8mm)、EB-470S(外径4.9mm)电子支气管镜经鼻插入,依次观察会厌、声门、气管、隆突、叶支气管、段及亚段支气管,结合胸部影像学,观察病变部位,根据病情进行局部灌洗、刷检或活检,收集灌洗液行培养及涂片检查。

1.2.2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 对炎症性肺不张患儿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将电子支气管镜伸至病变部位支气管开口处,用37℃生理盐水进行灌洗,每次注入0.5~1ml/kg,若镜下示分泌物较多,可反复灌洗。术后随访2周。

2 结果

2.1 支气管镜检查结果 镜下结果见表1。本组病例多数镜下表现为支气管内膜炎症改变,142例/220例,占64.5%,镜下可见粘膜充血、水肿,病程较长的患儿表现为粘膜肥厚、纵膈皱襞形成。其次为气道狭窄,包括先天性及后天获得性狭窄病例47例,占21.4%,以及气道异物23例,占10.5%。220例患儿中4例镜下未见异常。

2.2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查 104例患儿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进行培养,有病原菌生长14例,阳性率13.5%,分别为肺炎克雷伯杆菌2例、铜绿假单胞菌3例、肺炎链球菌2例、金黄色葡萄球菌2例、鲍曼氏不动杆菌2例、大肠埃希氏菌2例、马尼尔菲青霉菌1例。通过细胞学分类计数及脱落细胞学检查,诊断嗜酸性粒细胞肺炎2例,肺泡蛋白沉着症1例,肺含铁血黄素细胞沉着症30例,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2例。

2.3 治疗 对痰液阻塞所致的52例肺不张患儿进行电子支气管镜灌洗治疗,2周后复张率在86.5%。

2.4 电子支气管镜检的安全性 见表2。

3 讨论

3.1电子支气管镜对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作用

支气管镜因其能直接窥视病变部位,清楚看到病变在成人呼吸系统疾病中应用较广。近年来随着电子支气管镜设备的引入及适用于儿科的支气管镜的临床应用,在儿童难治性肺炎、反复喘息、弥漫性肺部病变、肺不张等疾病病因诊断上有了较大帮助。

本组病例多数镜下表现为支气管内膜炎症改变,其次为气道狭窄及气道异物。通过电子支气管镜检查不仅可以直接看到病变,并可以通过灌洗液培养及涂片检查明确病原菌。104例患儿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进行培养,有病原菌生长14例,阳性率13.5%,其中1例培养出马尼尔菲青霉菌,而该患儿痰培养阴性。对于难治性肺炎,通过电子支气管镜检及灌洗液检查可以提高病因诊断率。

喘息是儿童时期常见的呼吸道症状,反复喘息的原因主要为气道腔内阻塞、管壁疾病及腔外压迫[2]。本研究中56例反复咳喘患儿其原因有气道狭窄、气道异物、气管支气管软化、气管支气管发育异常及会厌囊肿等。

既往对肺部弥漫性改变病例认识不足,检查手段较局限,病因难以确定,确诊需要开胸肺活检,创伤较大。通过支气管肺泡灌洗,留取灌洗液进行细胞学检查及培养,结合临床资料及高分辨肺CT检查,结果发现部分患儿为感染所致,其它诊断包括嗜酸性粒细胞肺炎,肺泡蛋白沉着症,肺含铁血黄素细胞沉着症及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

肺不张是儿童时期比较常见的临床综合征,其病因复杂,胸部影像学方法对肺不张病因的诊断缺乏特异性。焦安夏等人报道儿童肺不张的原因以炎症、异物和结核最常见[3]。肿瘤是儿童时期少见病,但本组病例中引起肺不张的1例患儿为气管内肿瘤。

3.2电子支气管镜在儿童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的作用

电子支气管镜不仅可以明确肺不张病因,同时还可以针对肺不张的病因进行治疗。本组52例感染后痰液阻塞所致的肺不张,通过支气管镜对病变部位进行局部灌洗、清除分泌物,灌洗后复张率86.5%。支气管异物是慢性肺疾患的病因之一。异物的长期滞留可引起肉芽组织增生、异物远端支气管扩张等多种表现,通过电子支气管镜可进行异物钳取或套取,尤其适用于三级以下的支气管异物[4]。近年来随着介入肺脏病学的发展,儿童介入治疗亦不断开展,包括对支原体肺炎所致的气道炎性狭窄并肺不张患儿通过支气管镜进行球囊扩张术,肉芽及瘢痕组织致下气道阻塞和狭窄儿童在支气管镜下进行冷冻治疗以及儿童支架的应用[5-7]。

3.3电子支气管镜诊治呼吸道疾病的安全性

电子支气管镜常见并发症有一过性低氧血症、鼻粘膜出血、喉头水肿等。在本组患儿中一过性低氧血症最常见,其次为鼻粘膜出血。发生一过性低氧血症的患儿多为肺部病变弥漫或病程较长,肺功能较差的患儿,经过加大氧流量吸氧处理,大多可以缓解。5例咯血的患儿为行支气管粘膜活检者,1例因术后大咯血转PICU治疗,该患儿为气管内肿瘤。无1例出现呼吸心跳停止。

电子支气管镜具有较安全、快捷、能直接查看病变等优点,在儿童呼吸系统疾病中诊断及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儿科支气管镜协作组.儿科支气管镜术指南(2009年版)[J].中华儿科杂志,2009,47(10):740-744.

[2] 陈志敏.纤维支气管镜在小儿喘息性疾病诊治中的应用[J].临床儿科杂志,2008,26(1):5-8.

[3] 焦安夏,刘玺诚,江沁波等.儿童肺不张纤维支气管镜下的病因诊断研究[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2,17(11):656-658.

[4] 江沁波,刘玺诚,江载芳等.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临床诊治探讨[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4,19(12):734-737.

[5] 孟晨,于华凤,倪彩云等.应用球囊扩张气道成形术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肺不张的探讨[J].中华儿科杂志,2010,48(4):301-304.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