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计14429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58分钟。
信贷年中总结范文第1篇
转眼间从毕业进入三门峡市工商银行将近二年了。近两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时间让我对商业银行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这一年来,我在工作中紧跟支行领导班子的步伐, 围绕支行工作重点,用智慧和汗水,用行动和效果体现出了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我通过自身的学习、领导和同事的教育帮助,提升自己的业务技能,更加胜任自己从事过和正在从事的客户岗位工作。
xx年,我作为一名商行员工,亲身感受了商行的巨大变化,标杆服务、微贷品牌、县域市场全覆盖等等,这些对于我来说,都是值得回味的。 一年来,我能够认真学习各项金融法律法规,积极参加行里组织的各种学习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素质和业务技能。4月份,我参加了市行组织的为期一周的标杆网点督导班的培训,学成归来后,和同事们一起分享了学习成果。特别是6月份来到了客户部做客户经理后,自己养成了多问、多学、多练的习惯。做为客户经理,我的一言一行,都代表我行的形象。所以,我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积极为客户着想,向客户宣传我行的新产品,新业务,新政策,扩大我行的知名度。在平时有顾客对我们的工作有不同看法的时候,我也能把客户不明白的事情解释清楚,最终使顾客满意而归。对待业务技能,我心里有一条给自己规定的要求:三人行必有我师,要千方百计的把自己不会的学会。
想在工作中帮助其他人,就要使自己的业务素质提高。 时代在变、环境在变,银行的工作也时时变化着,天天都有新的东西出现、新的情况发生,这都需要我跟着形势而改变。学习新的知识,把握新的技巧,适应四周环境的变化,提高自己的履岗能力,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业务全面的客户经理,更好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是我所努力的目标。当然,在一些细节的处理和操作上我还存在一定的欠缺,我会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磨练自己,在领导和同事的指导帮助中提高自己,发扬优点,弥补不足。今后我将努力做到以下几点,希望领导和同志们对我进行监督指导:
一、道德方面。做为客户经理在品德、责任感等方面必须要有较高的道德修养,强烈的事业心,作风正派,自律严格,洁身自爱。
信贷年中总结范文第2篇
上半年,城西支行的信贷工作在行领导和信贷处的统一安排部署下,全行上下齐心协力,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扩增存贷规模、提高资产质量为核心,以加强信贷管理为重点,以各项信贷制度的落实为基础,经过了一季度的“非常奉献”和二季度的“星光大道”等竞赛活动,城西支行各项经营业绩稳步增长,截止月末,支行各项存款余额万元,较年初增加万元;各项贷款余额万元,较年初增加万元,存贷比例;不良贷款余额万元,较年初下降万元;办理银行承兑汇票金额万元;办理贴现金额万元;利息收入万元,半年实现利润万元,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目标任务,信贷管理也逐步向规范化、制度化迈进。
一、认真执行政策,严格按照规范化管理要求,切实加强信贷基础工作,确保各项指标圆满完成。
半年来,我行认真学习、深刻理解总行会议和文件精神,适时分析形势,认真执行政策,从严监管企业,规范内部管理,切实防范风险,不仅提高了信贷管理水平而且为保证圆满完成全年各项经营责任考核指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贷款投放上,支行狠抓贷款投放风险管理,采取的具体措施是:⑴严格执行总行下达的《信贷风险控制指导意见》,进一步对信贷风险进行控制,对授信行为进行规范。严密了贷前调查、审查及审批手续,原创:对信贷人员贷前调查的范围及要求,确保信贷调查材料真实有效。⑵严格控制信贷风险,严格执行信贷风险防范控制管理体系,全面实行审贷分离,规范了贷审会,实行了贷审例会制,严格按照贷审会议事规程召开会议,明确各环节主责任人职责。扎实细致地开展贷后检查工作,定期和不定期地对企业经营状况和抵押物状况进行检查和分析,认真填报贷后管理表。切实做好贷款五级分类工作,制定了五级分类的具体操作实施细则,对客户进行统一分类,从而提高了信贷管理的质量。对流动资金贷款、贴现贷款,承兑汇票在上报审批过程中严格执行总行要求的调查、审查、审批环节的统一格式,切实从源头上控制信贷风险。积极配合总行信贷处做好信贷检查工作,在检查中没有发现一例违规现象,信贷工作得到肯定和好评。
二、通过信贷杠杆作用,抢占市场份额,壮大资金实力,增强发展后劲。
上半年,我支行继续围绕开拓信贷业务、开展信贷营销、积极组织存款等方面做文章,切实做好大户的回访工作,密切关注并掌握贷款单位的资金运行状况和经营情况;大力组织存款,积极开拓业务,挖掘客户。
⒈上半年,我行信贷资金重点投放于优质企业和大中型项目,继续重点扶持信用好、经营好、效益好的优质企业,如中联巨龙水泥有限公司、亿人城建有限公司、利玛置业有限公司等,把这部份贷款投入作为我行调整信贷结构、分散信贷风险、抢占市场份额、维持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措施,信贷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而且,通过优化信贷结构,信贷资金正确的投放,使我行的优质客户不断增加。既降低了经营风险,同时又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⒉上半年,我行坚持业务发展多元化,加快票据贴现业务的发展,重点增加对优质客户的信贷投放量,不仅降低了贷款总体风险度,而且带来了丰厚的利息收入,随着相对独立核算的实行,经济效益显著提高,今年一至六月份实现利息收入万元,超过去年全年收息水平,实现利润万元,有效地壮大了资金实力,增强了发展后劲,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
三、加大信贷营销力度,不断开拓业务空间,加快业务发展步伐。
⒈上半年,我行在信贷业务发展中取得了一定的突破,特别在汽车消费贷款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我行还特别注重加强银企合作,协调处理好银企关系。根据形式发展和工作实际的需要,积极开展调查研究,与企业互通信息,加强理解与配合,共同协商解决问题的途径,加大对企业的支持力度,构筑新型银企关系。三月份,我行与市汽车销售有限公司举办了银企联谊活动,通过活动,加强了银企之间的沟通与了解,建立了深层银企合作关系。
⒉上半年,我行进一步提高对信贷营销的认识,不断推进文明信用工程建设,最大限度地抢占市场份额,建立稳固的客户群体,加大对个私经济、居民个人的营销力度,选择信用好、还贷能力强的个体企业和城镇居民做为我行信贷营销的对象,把信贷营销与绿色文明信用生态工程相结合,通过一系列的社会文明信用创建活动,打造我行独特的信贷营销品牌。
三、建立完善的内部管理机制,业务操作有条不紊,提高办事效率,推进业务发展。
我行在不断加强和改善日常信贷工作的同时,还注重加强信贷人员的业务学习,以便能在业务操作中得心应手,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做好信贷资料归档和各项结转工作,实行一户一档,建立完整系统的客户信息档案,以便于及时查阅和调用。对于信贷台帐和报表,能够完整、准确地反映数据,及时上报各项报表,做好信贷登记工作,及时提供信息。在搞好管理的同时,我行还不断强化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手段,积极开展优质文明服务,树立“窗口”形象,以服务留住储户、以热情吸引存款,始终以客户就是上帝的理念精神,更好地为客户服务,提高我行的对外形象,并以优质的服务促进业务的发展。
四、下半年工作思路
⒈立足当前,抓好各项阶段性工作,在上半年打下的基础上,下半年全面启动。
下半年,我们要做好信贷各项业务的安排和落实,对于上半年已有意向的项目,下半年力争做好、做实,例如要做好新港国际和华茵房地产的商品房按揭工作,做好大户回访工作,加强贷款企业的资金回笼款统计工作,巩固老客户,发展新客户,全面开展信贷营销工作,努力完成信贷业务各项指标任务。
⒉做好企业信用等级评定工作,原创:为信贷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认真调查核实企业情况,开展企业信用等级评定工作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有关文件和总行信用等级评定与管理办法的基础上,严格按照总行规定的统一标准和计算办法,确保客观、公正、准确地评定企业的信用等级,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经营管理、财务状况和信誉程度,为我行衡量开户企业风险承受能力、实行信贷准入机制建立基本依据。
⒊总结经验,切实加强管理。
进一步加强信贷基础管理工作,按照总行信贷处检查要求,加强信贷档案完整性、准确性、合规性和保密性的管理,建立健全信贷业务台账、授信台账、抵质押品台账和不良贷款监管台账。确立支行经营和管理目标的最佳组合,确保支行资产质量始终保持稳定状态。
上半年各项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距行领导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我们冷静分析了存在的不足。一是业务规范化管理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要将制度规定全面落实到业务工作的各个岗位各个环节中去;二是业务开拓范围还需不断扩大,涉及的领域要更广,更深,以促进业务快速持续发展。
信贷年中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信贷结构;经济结构;实证;优化
一、湖南信贷结构特点分析
近年来,信贷投入总量年均增幅高于经济总量年均增幅,信贷总供给基本满足了经济配比资金的需求。11月末,全省贷款余额6954.5亿元,同比增长18%,确保了湖南经济12%增速的资金需求;前11个月新增贷款突破1000亿元,新增1124.6亿元,同比多增215.8亿元。从结构看,与经济结构调整的方向和宏观调控的要求也基本一致。
(一)从产业分布看,第二产业投放力度明显增强,产业结构升级步伐明显加快。9月末,银行投向一、二、三次产业贷款结构比为8.4:35.4:56.2。与2005年相比,第二产业贷款占比上升2.4个百分点,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贷款比重分别下降1.9和0.5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我省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6.5:45.8:37.6,第二产业占GDP比重上升了6.4个百分点,第一、三产业占GDP比重则分别下降4.76和1.8个百分点。
(二)从所有制结构分布看,非公有制经济信贷投放比重大幅度提高,积极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9月末,投放于各类所有制经济的贷款总额中,公有经济占26.8%,非公有制经济占73.2%;与2005年相比,非公有制经济贷款投放比重上升了10.3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占GDP的比重比2000年提高14.7个百分点,达54.5%,同比增长18.4%,增速创200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比全省GDP增速快3.9个百分点。
(三)从企业规模分布看,小型企业贷款比重上升,基本保证大中小型企业协调发展。9月末,征信系统企业贷款中,大、中、小型企业贷款占比分别为27%、15.4%和39.5%;与2005年相比,大型企业贷款占比略升0.6个百分点,中型企业下降4.2个百分点,而小型企业贷款比重上升3.5个百分点。与此同时,独立核算的工业企业中的大、中、小三类企业增加值构成比为33.4:20.8:45.8;与2000年相比,大型企业比重下降7.8个百分点,中型和小型企业比重分别上升4.3和3.5个百分点,中小型企业对经济总量的贡献稳步加大。
(四)从区域来看,“长株潭”贷款占比明显提高,长株潭核心区域地位不断巩固。9月末,“长株潭”地区贷款余额4029.5亿元,占全省的57%,比2000年末提高20.1个百分点; 而大湘西地区与湘南地区贷款占比分别下降2.5和4.3个百分点。与此同时,长株潭三市GDP占全省的41.2%,比2000年提高9.7个百分点,大湘西和湘南地区GDP占全省比重则分别比2000年下降4.1和1.7个百分点。
(五)从城乡结构来看,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三农”贷款投放有所加快。9月末,全省涉农贷款余额2183.8亿元,占全省的30.9%,前9个月新增296.5亿元,其中农户和农村企业贷款分别新增贷款104.5亿元和91.6亿元。9月末,全省县域贷款余额1860亿元,增长16.2%,占全省的26.4%,比去年提高0.6个百分点,占比持续下降态势有所缓解;前9个月新增268亿元,占全省的29.5%,同比多增48亿元。与此同时,前三季度我行监测的88个县实现GDP占全省GDP的比重由2004年的56%提高到59.1%。
二、当前信贷结构有待进一步调整优化
(一)工业信贷投入不足与新型工业化战略旺盛资金需求
根据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我省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是坚持以新型工业化带动提升“三化”,进而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在全省经济运行过程中,这一特征得到充分体现。2007年,全省全社会投资第二产业1599.9亿元,同比增长37.7%,高于同期第三产业增长8.1个百分点。近三年工业投资增加866.5亿元,年均增长36%,其中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增加656.4亿元,年均增长42%。
从银行信贷投入来看,虽然第二产业贷款和工业贷款占全省贷款的比重有所提高,但信贷投向集中第三产业以及交通、房地产和城市建设的格局仍然没有根本改变,第二产业及其工业信贷投入与其经济贡献存在较大差距。2007年,第二产业和工业贷款占全部贷款的比重分别为35.7%和31.5%,分别低于第三产业贷款比重20.9和25.1个百分点,低于第二产业GDP和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5.2和7个百分点。而房地产业近三年GDP增加117.5亿元,年均增速9.5%,其贷款增加408.4亿元,年均增速达31.7%,贷款增幅远大于GDP增幅。同时,工业技术改造投入不足影响了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近三年,湖南基本建设贷款增加655.8亿元,占全省中长期贷款增加额的40.4%,而信贷投入技术改造仅占2.7%。
(二)消费信贷投入单一与扩大内需发展战略
近年来,湖南根据中央扩大内需的发展战略要求,积极推动消费需求转型升级,提升消费结构。近三年来,我省消费尤其是居民消费快速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6%,最终消费率为5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9.2个百分点。但我省消费信贷增长缓慢、比重偏低、发放面过窄。9月末,全省金融机构消费贷款余额539亿元,占全部贷款的比重为7.6%,低于全国4个百分点,更是远远低于居民消费GDP占比43.1%的水平,加上消费信贷主要集中在住房消费,住房消费信贷占全部消费贷款的81.6%。增长缓慢、品种单一的消费信贷不利于我省扩大内需战略的进一步实施,加上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居民消费观念落后等因素影响,最终消费占全省GDP的比重已出现下滑势头,近三年已下降5个百分点,急需银行信贷投入以此提振消费。
(三)中小企业贷款偏低与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有企业改革的稳步推进,以及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指导思想的确立,
尤其是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民营经济发展,我省对企业组织规模结构的调整不断深入,中小企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扩大,2007年达76.6%。但银行信贷集中流向大型企业的格局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中小企业很难得到银行信贷的青睐。2007年末,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中大型企业户均贷款为20.1亿元,而中小企业户均贷款仅为0.23亿元,贷款总量占全省贷款总额的54.9%,低于经济贡献21.7个百分点。另据调查的252家中小企业,40%的企业由于达不到银行贷款门槛而没有向银行申请贷款;申请贷款的企业中,满足率超过60%的仅占28.4%,中小企业贷款满足率总体偏低,银行信贷投入明显不足,长期以往将不利于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四)“三农”信贷投入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求
近三年,全省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增加254.4亿元,年均增长23.3;农业总产值增加369.1亿元,年均增长12.5%。 但从我省银行信贷投入来看,一方面“三农”信贷与县域贷款占全省的比重均严重偏低,截至9月末,全省涉农贷款余额仅占全部贷款的30.9%,县域贷款仅占全省贷款的26.4%,而县域GDP占比达59.1%,贷款占比均远远低于GDP占比;另一方面涉农贷款结构不合理,银行信贷投入仍然偏重小额信贷和传统农业,农村中小企业和农业产业化投入明显偏低。截至9月末,全省农村中小企业和农业产业化贷款余额分别为368.1亿元和222.3亿元,分别占全省涉农贷款的16.9%和10.2%。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产业化进程均需大量的资金支持,并且信贷需求从小额向大额、短期向中长期转变,但据调查,种养大户和农业企业产业调整和扩大再生产所需中长期大额信贷满足率较低,能满足的仅占7%,部分满足的占29%,不能满足的占64%。
(五)区域信贷投入失衡与区域经济结构调整战略
分析当前我省信贷结构与经济结构调整要求不相匹配的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1.经济结构欠合理。一是“两高”行业比重过高,工业信贷难投入。2007年,我省钢铁、电力、有色等六大主要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41.7%,比上年增加1个百分点。而据调查,目前我省金融机构对钢铁、电力等高耗能行业均实行“逐步退出、限制进入”的信贷政策,不利于我省节能减排政策的实施。二是第一产业比重过大,农业现代化工业化程度不高。2007年,我省第一产业比重比全国高6个百分点,比中部六省高2.5个百分点,比广东高11.9个百分点。在发达国家,农业初级产品与加工品产值比例为1:3,而我省仅为1:0.95,农业现代化、工业化程度不高导致农村信贷吸纳能力较差。三是龙头经济效应不明显。我省大型企业尤其是特大型企业偏少,仅占企业总数的0.5%,对中小企业、农村企业和农户的带动作用不强。
2.信贷机制有待完善。从金融服务体系看,服务于中小企业和“三农”的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数量偏少、实力较弱。我省地方法人银行机构主要是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其贷款分别仅占全省的4.7%和15.2 %。从信贷管理制度看,缺少有针对性的差别化管理。信用评级、审批模式、产品开发等方面大小企业一致、城乡趋同,尤其在解决抵押担保问题的产品创新措施不多。从激励机制看,金融机构对下级行和信贷人员强调责任而忽视激励,导致银行和信贷人员对中小企业和“三农”等薄弱领域信贷投入积极性不高。
3.金融服务配套体系欠完善。一是政府通过财政、税收等方面从利益导向上引导银行优化信贷结构的力度有待进一步增强。二是担保中介服务能力不强。全省担保公司122家,注册资金33亿元,担保贷款余额30.5亿元,仅占全省中小企业贷款余额的1.5%。与沿海省份比我省担保业发展远远滞后,如江苏担保公司达726家,注册资金近196亿元,担保贷款余额479亿元。三是金融生态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
三、优化信贷结构促进湖南经济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
(一)充分发挥经济结构对信贷结构的推动作用。大力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以高新技术、深度加工和节能环保为取向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加快发展第二产业;以附加值高,就业容量大的服务业为重点,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加大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紧密结合我省经济发展特点,加快制定和完善我省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规划、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消费结构升级战略规划等一系列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规划,明确经济结构调整的目标和任务,研究分析各战略实施的资金需求,为银行信贷投入提供依据,通过经济结构调整促进信贷结构的进一步优化。
(二)充分发挥信贷结构对经济结构调整的引导作用。在国家产业政策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湖南经济发展战略,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政府经济战略为依据,科学制定我省信贷结构调整战略,努力提升信贷投向的结构层次,充分发挥信贷结构对经济结构调整的引导作用,突出支持我省新型工业化、中小企业、“三农”及个人消费的信贷支持力度。
(三)加快金融配套服务制度建设,促进经济金融良性互动。建议地方政府定期向银行业通报经济形势和发展战略目标,及时反映各产业、各经济类型的结构变化情况,提出前瞻性的预见,引导金融机构信贷投向及时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变化,并积极搭建各种融资平台,促进银企合作。建议由政府出资的信用担保机构要在财政投入上逐步形成规范的资本金注入机制,加快再担保体系建设,分散担保风险。要按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理顺银行与担保公司的关系,真正建立银行与担保机构的互信和合作机制。进一步优化信贷环境,重点推动信用体系建设、加快建立健失信惩罚机制、严厉打击恶意逃废债行为、加大金融诉讼案件的执行力度等,充分发挥地方党政部门在信用环境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
[2] 穆怀朋.统一思想 创新制度 积极做好信贷政策评估工作。信贷政策评估工作中的讲话,2008年4月
[3] 2008年中国人民银行分支行信贷政策工作指引
[4] 张春贤在全省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暨承接产业转移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08(112)
[5] 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化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上的若干意见
[6] 蔡志刚、周颖.信贷集中的风险及防范,福建金融干部管理学院,2005(1):16-20
[7] 李旭升.从“倒金字塔型”到“橄榄型”――谈农信社信贷结构调整思路,南方金融,2005(5)39-40
[8] 张树忠,李天忠.河南省信贷结构问题调整研究,河南社会科学,2005(7)141-144
[9] 邱悦民,胡宜顺,唐友伟.欠发达地区信贷结构的实证分析与研究,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院学报,2006(1)16-20
[10] 顾敏君,谢家智.商业银行信贷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5(9)16-20
信贷年中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蓝色经济区;海洋主导产业;信贷支持度
中图分类号:F204 文献标识码:A DOI: 10.3969/j.issn1003-8256.2013.03.008
自十六大以来,国家对海洋经济的金融支持不断加强。2012 年是全面落实“十二五”规划纲要的关键之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得到国务院批复,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将有力助推以海洋资源开发和海洋产业发展为特征的“新东部”的崛起,这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经济发展而言是前所未有的机遇。山东半岛具有丰富的海洋自然资源、广阔的海洋空间和巨大的发展潜力。2011年,山东省实现海洋生产总值8300亿元,比上年增长16%,占全省地方生产总值的18.3%,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18.2%。山东半岛海洋经济的迅猛发展,对区域国民经济的增长以及“一体两翼”的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随着商品的流通,生产的扩大化和社会化,社会资本的迅速转移,多种融资形式和信用工具的运用和流通,信贷市场逐渐形成,而作为信贷市场中起重要作用的信贷工具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同时,在新一轮海洋经济发展浪潮中,要转变原有发展方式,突破现有发展瓶颈,[1]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加快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主导产业离不开信贷支持的巨大作用,有效的运用信贷工具对于促进海洋主导产业发展、培育优化主导产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1 信贷工具支持海洋主导产业发展的现状
从目前情况来看,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主导产业发展的信贷支持主体仍然是银行机构,民间金融的参与度比较低,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的信贷支持力度并不高,即使是农村信用社近年来不断开发新产品加强对海洋经济的信贷支持,但自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以来,各个商业金融机构为了防范信贷风险,提高经营效益,普遍采取了集约化的经营方式,收缩了农村基层信贷战线,贷款的审批权限逐步上交,对渔业贷款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手续繁、环节多、借贷难。同时,由于渔业是高风险性行业,许多金融机构认为渔民贷款诚信差、还贷能力不足。因此,一直以来,金融机构对渔业生产扶持力度小、放贷量不足,导致渔民生产、技改资金短缺问题难以解决,制约了渔业经济的发展。[2]
2 蓝色经济区海洋主导产业发展的信贷支持度测算
山东半岛具有发展海洋经济得天独厚的优势。2011年山东省海洋生产总值为8300亿元,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18.2%。山东省海洋主导产业发展迅速,2010年海洋矿业产量较去年增加24%,海洋盐业产量达2273.05万吨,占沿海地区总产量的69%。2011年海洋渔业产出2388.2亿元,增长16.7%;海洋化工业产出663.3亿元,增长17.4%;海洋工程建筑业产出441.0亿元,增长16.4%;海洋生物医药业产出81.1亿元,增长15.9%。
青岛市作为我国著名的海洋科技城和沿海开放城市,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的核心龙头城市。青岛市的海洋经济保持年均20%的速度增长,2011年全市海洋产业总产值达到1683亿元,增加值557亿,同比增长17.3%,高于同期GDP的增长。2011年全市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达到1890亿元,同比增长12.3%。2012年,全市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增长目标为15%,力争突破2000亿元关口。
各金融机构也是不断加强对海洋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2010年青岛市银行业全年新增信用增量1738亿元,支持实体经济的一般性贷款比年初增加1332.4亿元,同比多增208.4亿元。同时,继续加大包括海洋产业在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
鉴于数据的可得性及青岛市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典型代表性,本文以青岛市的海洋产业为例,采用指标对比分析法,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对半岛蓝色经济区信贷支持海洋主导产业发展的有效性进行分析。
2.1 青岛市海洋产业发展与信贷支持状况
2.1.1青岛市海洋产业发展状况
发展海洋经济,青岛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目前,青岛市海洋产业总产值居山东全省之首。而且已经构建起较为完善的蓝色经济产业体系,形成了临港石化产业、造船、海洋工程等临港产业集群
在海洋产业结构方面,从2005年至2009年海洋产业的构成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图2和图3是对2005年与2009年海洋产业结构进行比较。
在海洋产业结构方面,从2005年至2009年海洋产业的构成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传统的海洋产业中的海洋船舶业在整个海洋经济的比重中有所上升,海洋生物医药的比重有所下降,而新兴海洋产业——海洋工程建筑业产值比例大幅提升。这与国家的政策对战略性新兴海洋产业加大支持力度有关,更与对海洋经济金融支持的倾斜度有关。
2.1.2青岛市海洋产业信贷支持状况
从2008——2009年青岛市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对海洋产业的支持就可以看出国家对海洋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就在不断增强。下面从信贷支持规模和信贷支持结构就商业银行对海洋经济发展的信贷支持进行研究。
从表1可以看出,2008-2009年青岛市各年的海洋产业产值的国民经济比重远高于商业银行海洋产业融资的比重,说明信贷支持规模需要进一步加强;另外,从动态来看,2008-2009年海洋经济产值的国民经济比重有所下降,尽管商业银行对海洋经济的信贷融资额度增加了。这一方面可能是由于数据的准确性,另一方面可能是由于商业银行对海洋经济的信贷支持结构的问题。下面就商业银行对海洋经济的信贷支持结构进行研究。
图中的其他产业,主要是除传统海洋产业外的新兴战略性海洋产业,主要属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第三产业中主要有滨海旅游业及海洋运输业等,这些产业已成为青岛市海洋经济重要增长点。
从图4和图5的比较可以看出,以海洋渔业为主的海洋第一产业的支持力度、海洋化工与船舶的信贷支持力度、滨海旅游业、海洋电力及海水利用的支持力度在下降。海洋生物医药业的信贷支持比重在上升,海洋交通运输机港口物流业的支持力度也在上升。
尽管对海洋经济的总体信贷支持力度不断上升,对各海洋产业的信贷支持结构进行了部分的调整,但是,对各海洋产业的信贷支持度是否应经达到合理的水平,下面将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对信贷支持海洋产业的支持度进行测定。
2.2 海洋主导产业信贷支持度静态分析
我们以2008年青岛市海洋经济的发展为例。鉴于数据的可获得性,我们选用部分海洋主导产业:海洋渔业、海洋化工业、海洋船舶业、及海洋生物医药业生产总值和贷款融资比重为考察指标。2008年,青岛市的海洋产业生产总值为1222亿元,各种信贷融资总额为866224万元。表2是青岛市部分海洋主导产业2008年产值及信贷支持情况。
从上图可以看出,2008部分海洋主导产业(海洋渔业、海洋化工、海洋船舶、海洋生物医药)产值贡献率和信贷融资比重中,海洋生物医药业贷款融资效率较高,其次是海洋渔业、然后是海洋船舶,剩余行业海洋化工的贷款融资效率比较低,可见海洋主导产业的信贷融资的有效性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
从对海洋主导产业的信贷支持度来看,2008年的信贷支持度具有以下特点:海洋化工行业的信贷支持度最高,商业银行贷款比重大于该行业生产总值在海洋产业总值中的比重,保证了该行业资金的充足来源;海洋船舶行业的信贷支持度次之,贷款比重与产值比重的差距比较小;海洋渔业的信贷支持度第三,海洋生物医药行业信贷支持度第四。
2.3 海洋主导产业信贷支持的动态分析
为更加清楚的表明各产业的信贷支持度的变动情况,我们将2008——2009年各个海洋主导产业信贷融资额度与生产总值做一下比较。鉴于数据的可获得性,这里我们以海洋经济总额及最具投资价值的海洋产业(海洋渔业、海洋船舶工程)作为样本进行研究。表3是青岛市2008年和2009年海洋产业的信贷支持状况。
(2)2009年的海洋船舶工程产值为根据2010年产值的估算数据。
从上表可以看出,不论是2008年还是2009年这些海洋产业的边际贷款产值均大于整体海洋经济的边际贷款产值,说明这些行业都是对海洋经济增长有重要贡献的行业,对未来青岛市海洋经济的发展依然会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
海洋渔业,作为传统的海洋经济产业,在海洋经济的发展中一直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该行业贷款的边际生产能力上升不是很明显。与2008年相比,2009年该行业信贷增长率比产值增长率少了接近0.2个百分点。在今后的海洋渔业贷款支持中,应创新支持方式,提升贷款的使用效率。
海洋船舶、工程行业,是青岛市蓝色经济发展增长最快、潜力最大的行业。近年来,政府不断加强对其的支持力度,贷款边际生产能力的下降说明政府对该产业的信贷支持能力不断增强,对该行业的发展起到的重要作用。
就整体海洋经济而言,2008年至2009年的信贷增长率比海洋经济生产总值增长率高七十多个百分点,这说明,国家越来越重视海洋经济发展,不断加强对海洋经济的信贷投放力度。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与2008年相比,2009年青岛市海洋经济贷款边际生产能力有所下降,这可能是由于贷款投入结构的问题引起的。因此,今后的信贷支持结构需要科学调整。
3 信贷工具支持海洋主导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方案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信贷工具支持海洋主导产业发展中存在一些问题,像商业银行放贷积极性不高、政策性银行信贷支持力度弱、信贷产品种类少、信贷工具灵活性低、资金供需双方矛盾突出以及民间金融机构信贷支持能力不足等。[4]为了更好的促进海洋主导产业的发展,充分利用信贷工具在海洋主导产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优化信贷支持结构,可以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并根据蓝色经济区海洋主导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加大信贷政策对发展海洋经济的倾斜力度,以促进海洋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3.1 可以加大商业银行信贷支持力度,半岛蓝色经济区在促进海洋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加快商业银行的信贷制度改革,加大商业银行对海洋相关产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尽快建立有利于海洋经济发展的政策机制。[5]具体可以从安排“海洋开发专项贷款”、提高对海洋新兴产业的信贷支持力度[6]、发放短期的季节性渔业再贷款和依据海洋经济信贷需求特点更新服务内容等方面加以改进。[7]
3.2 有必要筹办海洋产业信贷管理局,来重点扶持海洋经济的发展。我国目前有三家政策性银行,而他们均有各自重点扶持的对象和范围,都不可能将海洋经济企业作为专门重点扶持的对象。
3.3 可以通过适当调整贷款结构、积极推动借款人对银行信贷资金的利用方式转变,[8]并且加强监督管理,确保信贷资金的用途等方式来提高信贷资金的使用效率。
3.4 由日本的经验可以得知,日本农(渔)业信用担保保险制度成功地解决了当时农(渔)业生产者因需农(渔)业现代化资金向贷款机构借入资金担保不足的问题,[9]因此根据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实际情况,在发展海洋经济中也可以引入海洋信贷担保保险制度以提高海洋信贷资金担保不足的问题。主要通过健全海洋信贷保险制度和建立海洋信贷的担保机制来实现。
3.5 充分利用民间金融在海洋经济发展过程中应有的促进作用,采取相应措施以促进民间金融对信贷支持海洋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10]可以通过制定优惠政策促使民间金融机构设立发展海洋经济的放贷专项账户。
参考文献:
[1] 刘堃,周海霞,相明.区域海洋主导产业选择的理论分析[N].太平洋学报.2012,20(3):59~64.
[2] 袁红英.资源环境约束与山东区域技术创新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07(09):153~157.
[3] 孟庆武,孙峰德等.山东海洋经济发展面临的新挑战[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8(06):70~75.
[4] 李莉,司徒毕然,周广颖.海洋循环经济如何借力金融支持[J].环境经济.2009(4):43~48.
[5] 吴明理.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及金融支持问题研究[J].金融发展研究.2009(7):35~38.
[6] 屠元亮.海洋渔业行业分析和信贷支持策略[J].农业发展与金融.2011(2):58.
[7] 秦宏,谷佃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主导产业发展实证分析[J].海洋科学.2010(11):87.
[8] Gitae Kim.Modified matrix splitting method for the support vector machine and its application to the credit classification of companies in Korea[J].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2012,39(10):8824~8834.
信贷年中总结范文第5篇
一、金融支持经济发展情况的实证分析
(一)金融助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近几年,阜新市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二产业占比不断提高。根据产业的发展规律,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之后,经济结构中第三产业的比重将最高,说明阜新市的产业发展还处于中期阶段。在产业结构变化指标方面我们选取了产业结构优化率(ISR),产业结构优化率是指第二产业产值与第三产业产值之和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在研究地区金融业发展情况时我们选取了金融相关比率(FIR)和存贷款比率(SLR)两个指标。阜新市金融资产主要集中在银行,而银行的最主要资产主要是存款和贷款,因此我们使用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来表示金融相关比率。存贷款比率(SLR)是指金融机构贷款总额与金融机构存款总额的比值。
根据所选数据我们得出2001年到2012年阜新市阜新市产业结构优化率(ISR)、金融相关比率(FIR)和存贷款比率(SLR)如图一所示,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阜新市2001-2004年随着煤炭资源的日益枯竭,产业机构优化率在转型初期有所下降,随着转型的不断深入,2005年以后产业结构日趋优化,产业结构优化率稳健上升,与其走势基本一致的是存贷款比例。金融相关比例在2009年以后与产业结构优化率走出了相反的态势,其主要原因是近两年受宏观货币政策及商业银行剥离不良贷款数据影响,金融存贷款增长幅度没有GDP增长快导致该曲线出现了短时间的下降,总体上阜新市经济金融协调度较高。
(二)产业发展对信贷支持的依赖度基本稳定,第二产业对信贷支持的依赖度逐年降低
信贷依赖度是用来测算各产业部门的生产对信贷支持的依赖程度的大小。把第i产业贷款额除以相应产业的生产总值,就得到了该产业对信贷支持的依赖程度。2008-2012年阜新市三大产业的信贷依赖程度情况显示:近几年阜新第一产业的信贷依赖度比较稳定,2012年农业信贷依赖度下降较多,由2010年的61.21%下降到2011年的47.52%;第二产业的信贷依赖度逐年降低,由2008年的108.2%下降到2012年的99.33%。第三产业的信贷依赖度也呈逐年降低态势。第二产业的信贷依赖度与其他城市相比仍然较高的原因是企业融资结构单一。阜新属经济欠发达地区,企业融资主要依靠银行贷款。目前仅有辽宁大金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一家企业上市融资,融资金额11.58亿元。多数企业主要以间接融资方式为主,间接融资比重占90%以上。
(三)各行业信贷资金产出效率不断提高,农业贷款产出效率仍然较低。金融机构贷款与GDP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单位信贷资金的产出效率,由于阜新转型初期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较大,我们用各行业固定资产形成总额除以各行业贷款来粗略表示行业贷款转化为行业投资的比例。从下表我们可以发现转型初期按行业分类各项贷款转化率均不高,农业对阜新市经济发展意义重大,然而,农业贷款的转化率一直在低位徘徊,2001和2002年,这一比例仅为2.1%和4.3%,近两年转化率显着提升,农业贷款的产出效率较低,从侧面也反映了阜新市农业基础薄弱,农业生产在相当程度上受制于自然条件,农业生产组织经营分散。采矿业贷款转化率最低和最高分别为12.9%和116.72%,制造业贷款转化率最低和最高分别为7.0%和221.14%,电力、燃气及水的供应业贷款转化率近些年来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且比较稳定。这些数据同时从侧面反映了阜新随着经济转型的逐步深入,接续替代产业逐步形成并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信贷结构也随着经济结构的变化发生相应的调整,经济金融协调度不断增强。
表1
年份 农林牧渔贷款转化率 采矿业贷款转化率 制造业贷款转化率 电力燃气水供应转化率
2001 2.10% 12.90% 7% 82.70%
2002 4.30% 17.70% 16.40% 62%
2003 81.70% 24.20% 15.90% 54%
2004 45.40% 91.10% 22.50% 51.50%
2005 33.60% 55.60% 70.50% 76.10%
2006 17.60% 85% 91.50% 161.60%
2007 26.90% 96.20% 101.80% 59.90%
2008 26.12% 76.36% 189.29% 50.79%
2009 30.65% 73.27% 137.65% 79.98%
2010 31.31% 116.72% 221.14% 102.97%
2011 32.56% 110.47% 200.78% 86.89%
二、制约金融支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因素
(一)经济因素。其一,经济总量小,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弱,吸纳资金的能力弱。近年来,阜新市全市生产总值增长速度虽然一直保持两位数的发展速度,但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偏低。2012年,阜新市全市生产总值为553.5亿元,仅占全省的2.23%,发展水平较低。其二,从产业结构看,产业层次不高。2012年,阜新市三次产业结构为22.7:45.6:31.7,与全省比较,第一产业明显过高,第二产业比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第二产业产值中工业生产总值占比较高,工业中又以重工业、能源工业为主,制约着产业转型的速度和效果。
(二)金融因素。自身金融结构不合理,资金运用效率低,难以较好地支持经济发展。首先,金融组织体系相对单一,过于集中地金融市场结构,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出现真空,县域及民营经济的发展受到越来越严重的资金约束。其次,货币漏损沉淀多,乘数效应差,货币的扩张能力弱。一方面通过金融机构、垄断性企业漏损较多;另一方面,企业过度依赖银行贷款,加之投资效益低,沉淀漏损资金较多,信贷资金产生的派生存款少。再次,金融工具结构单一,全市银行业务主要集中在信贷等传统业务领域,未形成品牌和规模经济优势,缺乏全方位一体化服务意识,衍生金融工具发展严重滞后。
(三)体制因素。当前激励约束机制不对称,影响了商业银行拓展市场的积极性。中小企业和非公有经济仍处在初始阶段,生产经营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然而信贷资金 管理必须遵循安全性原则,各金融机构为加强风险控制,强化了信贷责任约束,但未建立有效的正向激励机制。贷款发放风险与收益不对称现象,使信贷人员产生“惧贷”心理,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企业“难贷款”与银行“贷款难”的矛盾。同时,受信贷资金周转速度制约,削弱了信贷资金的“派生性”功效,影响信贷投放规模的进一步扩大。
(四)环境因素。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劣,对区域金融资源与区域经济资源能否实现优化配置,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经济转型初期阜新金融生态环境较差,表现为产业结构层次低,产业布局分散,传统产业比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严重不足;经济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协调度不高;金融生态链短,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严重滞后。随着转型的不断推进,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改善,但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信用制度不完善导致信贷资源未能在本地发挥效用。
三、对策建议
(一)以产业结构调整为契机积极调整贷款投向
金融机构顺应趋势,转变思想观念,合理配置金融资源,优化信贷结构,减少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信贷投放,寻找新的贷款增长点,创新信贷产品,积极支持产业升级换代,在经济结构调整中不断改变信贷结构的不合理成分,有效提高整体贷款规模,支持经济发展。
(二)尽快弱化和消除不合理的信贷集中和配给现象
一是在做好、做强传统优势产业的同时,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技术等战略新兴产业,提高其行业影响力、比较优势,引导金融机构对其加大贷款投放力度,改变贷款投向过度集中的现状。二是继续改善对“三农”的金融服务。
上一篇:信贷年中总结范文精选{整理5篇}
下一篇:信贷客户经理工作总结{集合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