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AA范文大全网!

信息化教育教学总结{整理5篇}

风中追忆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本文共计21695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87分钟。

信息化教育教学总结范文第1篇

一、健全规章制度,积极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

继20*年开始我校设立信息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信息化建设工作小组,并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后,今年,我校结合人事制度改革的进行,对照学校健康教育发展规划,深入分析了近两年内学校为了加速发展,在推进管理手段现代化、教学设施现代化以及教师现代技术应用方面所做的工作,以及与现代教育信息化的要求之间的差距,抓住区域教育信息化新一轮发展的机遇,健全教育信息化工作的管理和运行机制。

我校确立了教务主任为信息化建设工作分管领导,把信息化建设纳入教育管理、教学改革的学校工作中。按照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设立工作,落实到人,配备专职人员,确保了20*年学校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开展。

二、健全设施,提高学校信息化建设工作中软硬件运行能力。

至20*年,上级部门为学校配备电脑房二间、多媒体专用室三个、教师办公电脑10多台,多媒体设备三套、交换机等设备的基础上,学校再次自筹资金,更新或添置了服务器、核心路由器、交换机等,改建校园网站,更新了校内软件站,建立了全新的校内办公系统,向教育管理、教学研究等无纸化办公迈近了一步。目前,我校大部分教师的备课已运用电脑处理,多媒体在教师的公开教学中得到了较为普遍地使用。上网学习、查询信息、收集资料、参与学校管理已成为教职工学习和工作的重要方式之一。

学校的校园网络的终端安装了瑞星20*网络版杀毒软件,开通了内部FTP大容量文件传输功能。加强了学校办公室电脑的维护。信息技术教师积极参与学校各类公开课的技术支持,确保学校各类教育教学活动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时的顺利进行。

今年,学校自筹资金为每位教师配备了笔记本电脑,为每个教学班安装多媒体设备,使教师备课教学及学生的学习得到了良好的改善。

三、落实培训,学用结合,提高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中教师运用能力。

学校每学期都集中培训电脑基础知识、公共应用软件,落实对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

学校开展的教师使用信息技术的培训,使教师能比较熟练的使用office和internet。在学校开展的各级各类公开课中,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使用率较高。教师使用电子教案、网络学习和收集信息的普及率也较高。在配置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三个年级组,多媒体辅助教学已经成为师生教学的有力助手,教师使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得到长足进步。在学校开展的健康教学评选活动等教学活动中,教师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得到充分展现。

在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中,电脑和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教师和管理人员必备和必需的工作手段,管理中文件的传输、学习资料的分发、资料的积累和审核等已逐步倾向于依赖网络。教师的新理论的学习和教育教学实践、新信息的获得等多大都依靠网络获取,现代化的教育设备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日益显现。信息化的学校管理、现代网络化的管理方式(学校已经开始尝试存档电子文稿)在学校管理机制中得到良好的贯彻。教职员工也已接受这种管理方式,为学校最终走向无纸化办公、信息化管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同样,信息技术在学校财务管理、人事管理、学籍管理、校产管理得到全面的落实。电脑成为这些管理人员的必备工具。从学生电脑小报的制作到探究性园地,信息技术在班主任工作中也得到充分的运用。积极配合学校健康文化校园建设,特别重视师生“网德”的培养,提倡文明上网,注重公德。

四、深化信息科技学科的课程教材。

我校高度重视信息科技学科的教学,除了开设三年级信息信息技术课之外,还开设了一个兴趣班,以培养学生解决计算机问题能力及语言编程能力为主。教学中教师在传授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形成了动中学,学中动的主动探知、主动习得的良好的学习方式。20*年学校第一次组织学生参加区信息技术竞赛,一人获三等奖。

五、面向未来,正视困难,坚定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推进信心。

随着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入,编制管理的规范化,势必影响学校在信息化工作推进中的步伐。

学校已经重视了对教师使用信息技术能力的培训,但是由于学校缺乏在这方面非常擅长的人才,在指导教师的校本培训上往往是低层次的反复,教师们制作的课件水平还不高,很少出现比较成熟的课件,特别是能体现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师生互动良好的课件;在信息技术和学科整合方面的探索没有形成强大的力量,往往还是教师零星的探索。而这一切,即需要学校增加投资也迫切希望教育体育局能培训一部分人员来带动其他教师参与教育信息化,加大教师参加区级培训的力度,同时也要采取多种方式,特别是采取请进来的方法,提高校本培训的能力,切实提高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同时在教导处举行各类学科教学比赛活动中,应更多加强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途径、策略、方法等的研究,由点到面,提高教师实施学科整合的能力和意识。

困难是暂时的,教育现代化的步伐不会停止,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前景是美好的,现代教育需要现代化的教育方法和手段,现代教育管理需要科学的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同样,现代化的教育信息化工作也需要我们立足本职岗位,开拓性地、创造性的发挥自己的潜能,发挥现有设备的功能,主动学习、主动探索、大胆实践,在现有的设备设施的基础上做出更有效、更高的成效。

*中学2009年教育信息化工作思路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学校以“十一五“发展为契机,结合区教育教学信息技术发展规划与要求,与时俱进,在提升品质上下功夫,促进学校信息化发展,让校园网成为师生管理学习,交流互动,共同提高的信息平台。

二、主要工作

1、管理工作

本年度,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和加强管理工作,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教师作用,做到分工具体,职责明确,服务到位。完善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室、计算机使用、电教设备的使用和借用制度。规范学生、教师对计算机的操作,保证学校网络健康、正常运行并充分发挥作用。制定《校园网IP地址分配管理表》规章制度,文明上网,禁止教师上与教育教学无关的网站。

2、信息技术的建设和维护工作

(1)信息资源的建设

本学期将本着出既要讲究实用、实效,又要把握发展需要适度超前的原则,抓好校园网站建设,使我校的校园网发挥出最好的效益。继续利用宽带网,搜集和整理与教学有关的资料。不断充实学校内部网站的内容,通过网络信息的管理和利用,加强校园办公管理、教学常规和学生常规管理,以实现资源共享。完善奖励制度,鼓励教师网上学习、制作课件。在此基础上,建立各部门、各学科以及个人的教学资源库,建好学校资源库。

(2)设备的维护和安全保障工作

进一步完善检修制度,各种设备有专人管理,常用设备每周检查一次,并有详细记录,有问题要及时处理,使设备维护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提高工作效率。随着电教设备不断增加,安全保障工作也越来越重要。

3、教学工作

抓好课堂教学研究、构建科学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努力上好《信息技术》课。在教学过程中,要以“任务”为驱动,以实例为先导,以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为主线,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掌握搜集、传输、处理、应用信息的基本技能。

4、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综合能力培训工作

本学期,我们加大教师培训力度,使教师能熟练掌握上网浏览搜索资料、资料、软件上传下载、“OA系统”及“校FTP”使用、“家校通信息发送”、运用MicrosoftWord编制试卷、运用MicrosoftExcel电子表格统计成绩、运用MicrosoftPowerPoint幻灯片制作课件、制作个人主页等工作。

5、学生综合技能培训工作

本学期,抓好学生文字数据输入训练、PASCAL语言阶梯式培训、MicrosoftPowerPoint幻灯片制作、MicrosoftWord文字编辑处理培训。

四、具体工作安排

1、制定信息技术工作计划

2、2—15周学生综合技能培训

3、13周学生综合技能培训

4、4、2—6周抓好教师信息技术综技能培训。

5、5、8—15周教师信息技术综技能比赛。

6、6、15周教师教育信息化应用评比。

7、18周课题资料的收集、筛选、分类、归纳和整理

8、电教设备设施清点工作。

9、学期结束总结工作。

五、本学科赛事安排:

项目比赛时间备注

信息技术兴趣小组初选3月语言类PASCAL

校计算机维护技能赛4月学生与教师共同竞技

信息化教育教学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区域教育;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体系

中图分类号:G40-058.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4)13-0067-04

一、引言

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作为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教育信息化效益的重要手段已成为共识,但由于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区域、校际差异,各个地区的成本总量、成本结构以及效益的表现各不相同。如果建立一套能够普遍适应而忽略区域、学校个性差异的评估体系,既不能真实、客观地评估区域教育信息化效益状况,也不能发现影响区域教育信息化效益的深层次原因,更不能提出符合客观实际的个性化建设策略与方案,效益评估也就没有了意义。[1]

本文在充分调研宁夏基础教育信息化实际状况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模型与指标体系,建立符合宁夏实际的区域基础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体系,从而使该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走以效益为导向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二、教育信息化评估体系现状

目前,我国教育信息化评估呈现多元化的特点――既有基于经济学的量化评估,也有基于教学变革的质性评估;既有侧重信息化环境建设的评估,也有侧重信息化资源应用的评估,同时也有侧重实际效果的评估。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分析与归纳,可将目前国内基础教育信息化效益的评估概括为四类:第一为“STaR类”,即美国STaR (School Technology and Readiness)评估模型,其基本方法是从财务、内部业务、变革与学习、客户以及其他视角(方面)进行,从不同的视角(方面)提出对应的评估指标。同时,把学校按照信息化水平分成不同的等级,将学校等级与相应的评估指标对应进行描述性评估。第二类为“模糊综合类”,其基本方法是建立指标,确定权重,构造模糊评判矩阵,运算。第三为“绩效类”,这类评估的基本方法是确定绩效评价指标,确定权重,确定评价标准,绩效评估。第四为“其他类”,这一类有的从设备(装备)的角度分析信息化效益,有的从风险管理角度评价教育信息化效益,有的以时间衡量信息化效益,也有教育信息化效益“说得清、算不明”的论述。总之,这一类从不同的侧面与角度来分析、评估教育信息化的效益。[2] [3][4][5][6][7][8][9][10]

通过文献分析,目前国内基础教育信息化评估体系存在以下方面的不足: 第一,评估模型与指标体系结构复杂、名词概念多,评估体系大多停留在深奥的理论层面。第二,谁来评估、评估谁,主体不够明确。第三,放大了教育信息化效益的概念,将教育信息化的效益等同于教育效益,忽略了当前国家、区域教育信息化目标与建设任务,忽略了教育信息化的实际水平与区域差异。第四,将教育信息化效益基本等同于教育信息化水平,效益评估实为水平评估。第五,注重投入与收益分析,忽略了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过程的分析。因为在投入一定的情况下,教育信息化的效益取决于建设与应用过程。

三、区域基础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体系

笔者在充分调研宁夏基础教育信息化现状的基础上,借鉴上述评估模型与指标体系的优点,构建宁夏教育信息化评估体系,以期对该地区教育信息化的效益做出科学、客观的评价,改善各环节中的不足,推动区域教育信息化向效益最大化方向发展。

1.教育信息化效益的概念及内涵

教育信息化效益是教育信息化的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对比关系,没有教育信息化的投入就没有教育信息化的效益,同理,没有教育信息化的产出,效益也就无从谈起,所以说,教育信息化的效益是指由于教育信息化的投入使教育增加的那部分效益。[11]结合具体的区域教育信息化实际水平,可以将教育信息化效益理解为“教育信息化目标实现的程度”。[12]其内涵是“教育信息化实践活动所产生的、与信息化投入有对比关系的对人们有益的结果”。[8]祝智庭教授将教育信息化定义为“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的过程,其结果必然是形成一种全新的教育形态”。[13]这可以理解为教育信息化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对教育的变革。由此可以借鉴生产领域通过改变工艺或者流程来计算效益的办法解释教育信息化效益的概念,公式如下:

效益=变革后总产出/变革后总投入-变革前总产出/变革前总投入

2.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原则

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要回答两个问题,即教育信息化的投入是否得到应有的回报和如何得到应有的回报。要回答以上两个问题,效益评估要遵循以下原则:

首先,评估过程科学规范,评估结果客观。其次,评估对象与主体明确,评估方法简单易于操作。第三,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不是终极结论,而是一个动态过程,通过评估发现问题,从而确定未来区域教育信息化新的起点,即所谓“去此生彼,不断轮回”,使教育信息化向着效益最大化方向发展。

3.教育信息化评估的主体

当前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推动者、经费的主要投入者是政府,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推动者、经费的投入者是地方政府(国家的经费投入通过地方政府进行分配、国家的规划通过地方政府实施),学校也能通过各种途径筹措资金来实施教育信息化建设,教师、学生为了工作与学习的便利也会投入一定的资金。同时,教师、学生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过程中付出了巨大的精力,花费了很多时间,即为心智与机会的投入。由此可见,区域教育信息化的投入主体为地方政府、学校、教师、学生。

通过信息化建设,对地方政府而言,地方教育信息化体系得到完善,管理信息化水平有所提高,地方基础教育改革快速发展;通过信息化建设,学校信息化基础环境得以改善,信息化教育资源得以丰富,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信息化水平得以提高;通过信息化建设,教师的信息能力、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得以提高,教育教学方式得以改变;通过信息化建设,学生的信息素养得以提高,学习方式得以改变,学习效率得以提高。由此不难看出,地方政府、学校、教师、学生是区域教育信息化的最大受益者,即为利益主体。

当然,基础教育信息化也有其他社会投入者和其他社会效益。但现今各行各业高度交织,如果把每个行业、每个社会成员都算做教育信息化的投入者和受益者的话,教育信息化效益只能成为一个说不明、算不清的抽象概念。郭莉博士认为“如果没有潜在或预期的教育利益,就不可能有教育信息化的推进……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根本力量不是教育信息化的社会成本收益率,而是教育信息化过程中的利益主体的成本收益率, 除非这种社会成本收益率是预期中利益主体的成本收益率的先导”。[14]可见,教育信息化的效益主体应落脚于地方政府、学校、教师和学生。教育信息化效益的主体关系如图1所示。

4.教育信息化投入与效益结构

投入是指教育信息化的总成本,包括教育信息化主体投入的资金成本和心智与机会成本。产出是指通过教育信息化使其主体(学生、教师、学校、地方政府)得到利益回报。同时,不能忽略一个重要的环节――建设与应用过程,过程是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桥梁与纽带,建设与应用过程既有投入(心智与机会投入)也有产出(建设经验、管理经验、应用经验等)。并且在投入一定的情况下,通过调整建设与应用过程可以提高效益。教育信息化的投入与效益结构如图2所示。

5.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模型

综合上所述,区域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模型可用图3表示。

本模型由投入主体、利益主体、建设与应用过程组成的一个动态三维模型,通过模型可以看出,投入的改变会影响到建设与应用过程以及效益的改变,建设与应用过程的改变既能影响到效益的改变,也可以通过反馈使投入改变(主要体现在投入结构的改变),效益的改变可以使投入以及建设与应用过程改变。同时,模型体现了教育信息化效益的评估目的,既能回答教育信息化的投入是否得到回报的问题,也能回答如何提高效益的问题,即通过评估效益,改变投入方向与渠道,改进建设与应用方式,从而提高教育信息化的效益。

6.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指标体系

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要从教育信息化的目标和教育信息化各主体利益两个角度来考察”。[15]在区域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不同水平阶段建设目标不同,效益的表现形式也有差异。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要与当前教育信息化水平相结合,要与教育信息化目标与建设任务相结合,其评估指标也应紧扣目标与任务。随着教育信息化水平的发展、建设目标与建设任务的改变,教育信息化的效益表现形式也会发生变化,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指标也应随之改变。

2012年3月,国家《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4年)》提出了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目标的总体要求是“基本建成人人可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的信息化支撑服务体系,基本实现宽带网络的全面覆盖,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发展的水平显著提升”。 “到2024年,全面完成《教育规划纲要》所提出的教育信息化目标任务,形成与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并在专栏一中提出了“2024年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框架”。[16]

2013年6月,宁夏出台了《宁夏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2013-2017年)》,对宁夏教育信息化发展目标与发展任务做了明确的要求。[17]

2011年9月,宁夏了《宁夏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目标》对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任务与教学目标有明确的规定。[18]

对以上相关文件中同义词、近义词进行合并后归纳总结,针对各主体提出了相应的评估指标,在进一步归纳的基础上,提出了54个细化指标(不同主体指标下细化指标可能相同,如主体1和主体2的经费数额、经费方向下的有些细化指标相同)。主体指标的建立,可通过“投入―收益”对比分析的办法评估每个主体在一定的投入下,实际收益达到理想收益的程度。用“一对一分析”和“整体分析”相结合的办法使每个主体将教育信息化视为以效益为导向的主体行为。区域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指标如表1所示,鉴于篇幅限制,细化指标在此省略。

7.指标分析模型

由于涉及教育信息化效益的相关指标绝大多数难以量化,特别是效益指标更难量化,同时也不宜量化,所以本评估体系主要采用对比描述的办法分析。

主体的投入用i表示:

主体1的投入i1=i1.1.1.1+ i1.1.1.2+…+ i1.1.4.n

……

主体4的投入i4=i4.1.1.1+ i4.1.1.2+…+ i4.1.4.n

总体投入i=i1+ i2+ i3+ i4

主体的收益用e表示:

主体1的收益e1=e1.2.1.1.1+ e1.2.1.1.2+…+ e1.2.4.n

……

主体4的收益e4=e4.2.1.1.1+ e4.2.1.2+…+ e4.2.4.n

整体收益e=e1+ e2+ e3+ e4

通过i1与e1的对比分析,可知主体1的效益情况,依次类推。通过i与e的对比分析可知整体效益情况。这样既能对每个主体按照投入与收益的“一对一” 分析,也能对整个投入与收益进行整体分析。

在此前,我们运用这一评估体系对宁夏固原市的中小学校进行了效益评估,分别对市电教中心(代表地方政府)、中小学校领导(代表学校)、一线教师、学生分别进行投入与效益的对比分析评估,在此基础上对固原市教育信息化效益做了整体对比分析评估。针对评估中存在的问题,对个别的细化指标做了相应的调整,以期能对宁夏吴忠地区的中小学校进行评估,最终实现对宁夏全区基础教育信息化效益进行评估。

四、结束语

区域基础教育信息化效益的评估可以借鉴经济学以及其他学科的思路,但由于教育信息化的效益难以量化并且也不宜量化,对相关评估指标的对比描述分析是现阶段较为可行、简单实用的评估方法。同时,区域基础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不能一味地由上而下,更不便以专家代劳,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的理想状态是每个主体在教育信息化进程中根据需要适时开展工作,以便通过调整思路、改变方法来提高效益,但这毕竟需要一个过程。就现阶段对宁夏回族自治区来讲,至少在地方政府、学校层面能自主适时开展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工作。

参考文献:

[1]杨永贤,罗瑞.国内外区域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述评[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21):14-16.

[2]汪琼,陈瑞江,刘娜,李文超.STaR评估与教育信息化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04(4):10-11.

[3]戴锡莹,王以宁.柯氏成效评估模式对教师信息技术培训评估的启示[J].电化教育研究,2003(12):55-57.

[4]顾小清,林阳,祝智庭.区域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模型构建[J].中国电化教育,2007(5):23-27.

[5]王珠珠,刘雍潜,黄荣怀,赵国栋,李龙.《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状况的调查研究》报告(上)[J].中国电化教育,2005(10):25-31.

[6]王珠珠,刘雍潜,黄荣怀,赵国栋,李龙.《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状况的调查研究》报告(下)[J].中国电化教育,2005(11):19-29.

[7]焦宝聪,赵意焕,董黎明.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价模型[J].电化教育研究,2007(4):38-42.

[8]郭莉,许逵.教育信息化成本效益研究框架与领域[J].中国电化教育,2006(6):18-22.

[9]左明章,易凌云.基础教育信息化投资――效益评判模型的构建与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06(6):14-17.

[10]李普聪,钟元生.基于WGCA与DEA的高校教育信息化投资效益评价[J].现代教育技术,2009(5):76-78.

[11]郭莉,祝智庭.教育信息化的成本效益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05(6):15-18.

[12]郭莉.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效益与影响因素分析[J].教学与管理,2008(18):3-5.

[13]祝智庭.教育信息化[J].中国电化教育,2001(2):55-56.

[14]张喜艳,解月光,魏俊杰,王海.教育信息化绩效特征结构解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1(8):24-27.

[15]郭莉.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成本效益探讨[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技术系,2005.

信息化教育教学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变革 三个原则 三个突破 三个推进

信息化视阈下,基于有效性为目标导向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导航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科学性和实施效果,关系到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力度和质量,关系到高等教育育人质量提升的高度和范围,关系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提升。在信息化条件下,深入开展基于有效性提升为目标导向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研究,对于帮助各级党委、政府、高等学校和相关社会组织厘清工作重点和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和工作方式,促进大学生全面成长成才,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把好三个原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评价变革的前提。

评价是对于事物或工作的过程与结果的质与量的计算和判断等,我国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对评价的解释为“评定价值高低”和“评定的价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变革是一个多维度的研究,离开具体的高等教育目标和高等教育实践所在的历史方位和内外生态环境等讨论评价变革的思路是没有实质意义的。我们认为,信息化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是指通过设置一组具有代表性的指标全面评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看其在多大程度上帮助高校实现了既定的目标、为国家培育了源源不断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大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了助力等;是指通过横向和纵向的比较,使高校对自身的信息化发展阶段恰当定位,进而为未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指明方向,合理配置建设资源,不断调整工作方向与措施,最终更好地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马克思说:“这些抽象本身离开了现实的历史就没有任何价值。”[1]信息化条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需要与时俱进地反映国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反映信息社会变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反映信息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外生态特点与规律,紧扣其核心和关键环节,贴近大学生思想和行为变化的实际,强化评价手段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的原则,坚持评价指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坚持评价过程与评价导向相结合的原则,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和结果进行科学评价。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强化评价手段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的原则。信息化条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需借鉴已有的考核评价方法中的宝贵经验,科学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搭建数字化评价平台,实现对可追溯性事实和评价定性定量数据的实时掌握,做到评价手段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具体来说,一方面,需将评价标准依据信息化条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特点进行科学的分解,依据建构的数字化评价平台通过分类标识、定期报送和系统分析等方式强化评价手段的科学性。另一方面,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场考察环节,需以采用信息科技手段为突破口,通过科学合理的数字化软件的开发与应用来实现便捷式操作,结合现场调研、问卷调查等方式,真正体现科学评价的目标要求。

2.坚持评价指标体系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信息化条件下,立足于有效性提升为目标导向,坚持评价指标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变革的重要原则之一。评价指标体系的设定应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但同时要尽量量化指标以便于考核,对于不能量化的指标,应用评估专家根据提供的相关材料来评议。具体来说,是将信息化条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行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反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标准和手段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式,并充分依靠评价动态数据和可追溯性的事实,把评价指标转换成显性的、可视的和可测的内容来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3.坚持评价过程与评价导向相结合的原则。信息化条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既要注重动态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考察,又要注重实实在在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价,坚持评价过程和评价效果的统一。基于有效性提升为目标导向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变革,要从信息化条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与关键环节入手,有针对性地设置核心性与关键性的评价指标,并着力强化评价结果的调节功能与导向功能,为受评价对象今后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明确下一阶段努力的方向提供导向定航,以达到评价和诊断的结合、评估和导向相结合的评价目标要求。

二、实现三个突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评价变革的重点。

1967年美国哲学家斯克雷斯提出了评价的两大功能:“形成”和“总结”,这个提法在教育界得到了普遍的认可和应用。我们认为,信息化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应包括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两个层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成性评价”是指在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目的或目标的动态过程中,有计划和有针对性地测定和评价一定阶段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目标的实现程度,并根据工作进程及时地反馈与修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计划与措施的过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成性评价”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者、设计者和实施者进行教育信息传播过程中制定和改进决策的重要依据。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总结性评价”是在一个教育传播周期结束时所作的关于教育工作或项目的整体质量、效果、价值等的评判。当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成性评价”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总结性评价”是不矛盾的。前者更关注评价的过程,更强调高等教育过程、动机、方法和效果的统一。后者,更关注评价的总结,更强调高等教育目标的实现与达到。从发展的视角来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总体过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总结性评价”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成性评价”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没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成性评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就可能得不到及时反映和解决。同样,没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总结性评价”,就会缺乏具有说服力的证据显示教育过程中的效果,也就难以得到社会的广泛承认与支持。

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普遍存在“过空过虚”的问题,包括评价目的不明晰,评价主体单一,评价内容抽象,评价手段滞后,评价功能狭窄等。[2]信息化视阈下,要构建以有效性提升为目标导向、符合信息时代要求、遵循高等教育规律,衔接高等教育质量工程要求、科学且易于实践操作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方式,可以探索从以下三个方面实现突破。

1.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边界的突破。较长时间以来,人们往往认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仅仅是高校的职能,这种考虑问题的方式使得在教育评价时往往只是对高校进行评价,忽视了对其他对象进行评价。信息化条件下,作为信息技术高度发展与高等教育需求不断增长相结合的产物,在高等教育领域开始出现了虚拟大学。虚拟大学的出现突破了传统大学在物理、地理及心理上的诸多边界,具有与传统大学完全不同的特征。与之相适应,无边界高等教育的出现是信息技术发展与应用对于大学边界变革的重要影响。信息化条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应突破传统意义上的“高等教育边界”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边界”的概念,以更加广阔、开放的视角去对待、认识和处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各种问题。要将相关党委、政府、高等学校和有关社会组织作为重要的评价对象,将“高校主导,全员参与”作为贯穿整个评价过程的一条主线,以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为目标导向,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更高层次上与整个社会发展现状实现协调与均衡发展。

2.对评价主体单向度方式的突破。较长时间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主体主要以高校的上级主管部门或者高校内部党委行政等职能部门为主,评价的方式多为上级对下级的单向度的总结性评价,这使得评价的过程和结果往往是闭合式的,而缺乏开放与互动式的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的有效结合。信息化条件下,信息交往实践的开放化和多元化特征导致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方式的开放化表征,为避免单向评价主体带来的非均衡和不科学的评价结果出现,要求突破传统的单向度的评价主体的做法,实现多元主体开放与互动式的评价变革。构建以有效性提升为目标导向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方式,依据相关党委、政府、高等学校、学生家长、大学生本人及社会其他相关方的各自功能定位,在思想政治教育形成性评价过程中充分发挥开放与交互式评价主体的能动作用,在思想政治教育总结性评价时应当是各个评价主体评价结果的有效统合。

3.对评价方式过多依靠文字材料方式的突破。较长时间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过多的是依靠各类文字材料来进行的。这种评价方式往往会导致被评价对象为了获得好的评价结果而收集材料并造假的出现,无法完全反映被评价对象真正的工作水平与能力,会降低评价的可信度。以有效性为目标导向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方式变革需突破传统过多依靠文字资料评价方式,实现依靠文字资料评价与现场实地考察的有机结合。信息化条件下,信息技术的创新与应用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方式与方法的变革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信息技术的互动性、实时性等特征,为改变传统意义上仅仅依靠各类文字材料进行的评价方式,而实现对评价对象工作状态和水平的实时了解与掌握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如果再配合一定的现场实地考察等方式,则可以很好地提高评价的科学性与可信度。

三、实施三个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评价变革的路径。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具有诊断功能、导向功能、信息反馈功能和调节改进功能。依据信息化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内在要求,以有效性提升为目标导向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变革应当具有评价目标的一致性、评价内容的完备性、评价指标的独立性、评价过程的系统性、评价手段的可测性和可行性等特征。我们可以遵循以下思路来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变革。

1.以高校信息化发展现状为依据,推进准确把握评价对象和适用范围。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是我国经济加快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重大战略机遇。教育信息化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教育信息化为龙头,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已成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选择。我国的高校信息化建设较之欧美国家起步稍晚,在经过一定时期大规模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以后,如何使用这些信息系统是政府决策部门和很多高校所关心的问题。高等学校作为教学和科研单位,教学、科研和管理是高校信息化应用的重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作为高校信息化应用的重要方面,对于它的有效性的评价必须符合高校当前的信息化建设水平,既不能落后,又不能超前,而应反映高校信息化建设现状,准确把握评价对象和适用范围,以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进行有效引导。

2.以有效性提升导向为目标导向,推进科学设置指标选项和评判标准。科学的、具有导向功能的评价目标具有引导受评对象行为方向的作用,可以调动受评对象的工作积极性,并帮助受评对象纠正偏离的目标。在以培育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接班人及大学生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导向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过程中,评价指标选项和评判标准的制定应该根据评价目标进行,需要依据高等学校内外生态环境的变迁并根据高校自身的功能定位要求科学设置评价的指标选项和评价标准,力求实现评价指标选项与评价标准的全面性和科学性。在指标选项和评价标准的设置上,在力求全面的同时应该考虑到可操作性,应该突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建设后的实际应用状况,关注建设后取得的绩效,促进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应用,并由此搭建科学而系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框架。

3.以评价结果应用为出口,推进有效遴选评价实施路径。作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本身不是目的,结合教育实际的评价结果应用应该是评价的“出口”和“落脚点”。信息化条件下,评价指标的科学设置与组织实施、评价路径的科学选择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结果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就评价实施路径的选择而言,评价主体可以通过让高等学校定期与不定期报送相关的教育信息,以便及时掌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总体状况。评价主体可以通过科学设立对相关政府、社会组织、高等学校、师生群体等方面的调查问卷形式,通过定期与不定期地抽样调查了解和把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及效果,以掌握被评价对象的客观实际工作状况。评价主体也可以通过定期和不定期的查访形式,由相关领域的专家组成评价专家组共同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诊断并提出整改措施。经过一定时期的整改后,再由专家组对被评价对象的工作进行查看回访的形式以促进其实践活动的更好推进。就评价结果而言,须通过相应的形式和措施保证它在诊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存在问题的诊断功能;保证教育评价结果在教育信息反馈系统中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有序、有效推进过程中的导向功能;也要保证教育评价结果在调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目标、措施和过程的调节与改进功能。

“在发展进程中,以前一切现实的东西都会成为不现实的,都会丧失自己的必然性、自己存在的权利、自己的合理性;一种新的富有生命力的现实的东西就会代替正在衰亡的现实的东西”。[3]综合看来,信息化视阈下,以有效性提升为目标导向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变革要通过实际运行来接受教育实践的检验,并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不断改进与完善,不可能一蹴而就。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26.

[2]李德全.试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视性评价机制.载《中国青年研究》,2004,12专刊.

信息化教育教学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课题研究;三通两平台

中图分类号:G2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5)01-0035-02

教育信息化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实现教育现代化、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均衡发展,迫切需要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大力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力争实现四个新突破,即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新突破、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新突破、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新突破、教育信息化科学发展机制新突破。然而,不同地区的发展情况存在较大差异,在具体推进各项工作中,我们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如何解决发展中的这些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又一难题。如果巧借课题研究,把难题作为课题研究的对象,问题就会迎刃而解,而课题的成果又会指导我们的教育信息化工作。

在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过程中,《教育信息化“三通两平台”工程建设标准及实施方案》的制定非常困难,市域、区域、县域的教育发展层次不均衡,导致学校间的差距非常大,要想有针对性地制定标准和方案并开展工作绝非易事。怎样才能有突破性地开展工作,确实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棘手问题,有的地区的一些好的做法给我们信息化工作提供了好的借鉴。但因地区差异,哪些方法可以借鉴,哪些方法可以拿来,就显得非常关键。我们就把这样的难题以课题的方式进行立项,并展开研究,在研究中开展工作,化解教育信息化发展中的难题。

根据“三通两平台”建设要求,我们把“以教育均衡发展为导向,促进区域教育信息化发展”作为科研课题。把本区域教育信息化发展政策标准研究作为重点,以信息化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模式与实践策略研究作为突破口,从关注信息化的基础硬件设施建设转向关注实际应用的效益和效能,提高基础设施的使用效益,特别是规模效益;解决教学改革与发展中的现实问题,以应用研究为重要方向,加强研究的针对性、实践性和实效性,加强基础理论和应用实践相结合的研究,重视教学应用与研究成果转化与推广工作的结合,提高课题研究成果的示范性、有效性和学术水平,避免低层次的重复研究;通过先行先试、探索规律、积累经验,为全市乃至全省其他地区依托教育信息化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提供有益的经验和借鉴。

本课题研究目标,以系统论为指导,在分析教育信息化和教育均衡之间结构关系的基础上,探讨促进教育均衡的区域教育信息化发展政策标准以及信息化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模式与实践策略。具体目标包括:

(1)构建教育信息化与教育均衡发展的结构关系模型;

(2)研制一套面向教育均衡的区域教育信息化发展政策标准体系;

(3)提出市、县(市)区、校不同层次以信息化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模式与实践策略。

结合“三通两平台”建设任务,确定了课题的研究内容:从系统论的视角,对教育信息化与教育均衡发展进行系统结构分析,并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探讨信息化进程中教育失衡的表现特征和对策;在借鉴国内外教育信息化政策标准的基础上,探讨面向教育均衡的区域教育信息化政策标准;从市域、县(市)区域、学校三个层面,并以县(市)区域、学校为重点,探讨以信息化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模式与实践操作策略。

课题科学研究包括调研、研究、总结三个过程。资料收集手段丰富,资料分析调理清楚,针对某一课题定期举办课题全体成员研讨会,本着边学习边实践边总结边创新边优化的研究思路。科研手段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法和调查研究法相结合,查阅国内有关区域教育信息化与教育均衡发展研究的文献资料,以及其他与本课题研究相关的文献资料(包括网上查阅),结合调查研究结果与材料,借鉴已有的理论成果,支撑和构建本课题的理论框架和方法论,为探索本地区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教育公平的教育信息化发展模式提供政策性建设和实践指导。加强实践过程中的诊断与反馈,课题小组成员要在课后积极进行调研,进行自我反思,以便调控研究进度、调整研究思路、修订研究假设、完善研究方案。

教育信息化的各个要素影响教育均衡发展的水平,而且这种影响是通过不同层次、不同程度的方式影响教育均衡发展的水平,既包括不同教育系统的层次,也包括条件、过程和结果三个不同的层面,从而构成一个复杂的系统结构,从质量层面影响教育均衡发展的水平,导致不同区域、学校、群体之间的数字鸿沟和学生信息时代生存机遇的不公平。因此,探讨教育信息化和教育均衡发展不仅要关注条件层面,更要关注影响质量均衡的优质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进而系统优化教育信息化的决策、发展模式,这也正是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1)研究视角的创新,从系统论的视角研究教育信息化和教育均衡发展的关系模型与实施框架,有利于增强教育信息化的系统决策能力,进而形成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理论、新模式;

(2)面向教育均衡的区域教育信息化发展政策标准研究将进一步丰富教育信息化的标准指标体系,可对教育信息化的科学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为实施教育信息化工程提供借鉴。

课题对教育信息化与教育均衡发展的关系结构、面向教育均衡的区域教育信息化发展政策标准以及以信息化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践模式进行系统的研究,以丰富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宏观理论体系,并为探索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教育公平的教育信息化发展模式提供政策性建设和实践指导,对探索教育均衡发展、缩小数字鸿沟的新思路具有现实意义。

课题基于广泛的调研,对教育信息化与教育均衡发展的结构关系、表现性特征等进行分析,并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重点,依托本地教育信息化“三通两平台” 建设工程,结合本地教育云服务中心建设与应用、“以异地远程同步备课上课系统”建设等重要任务,开展面向教育均衡的区域教育信息化发展政策措施,形成《本地教育信息化“三通两平台”工程建设标准》。在此基础上,课题以本区域为重点,选取具有典型意义的县(市)、区、学校三个层面的案例,分析以信息化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践策略,并进一步提炼,提出以信息化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模式。课题综合采用调查研究、文献研究、案例研究、行动研究和开发研究等多种方法,调查研究和文献研究贯穿整个研究的过程,政策标准和模式的研究将采用演绎和总结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调查研究、案例研究和应用实践不断丰富、完善。

把“三通两平台”建设中的难点问题作为课题的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在课题的研究中推进信息化建设,边研究边建设,用信息化建设成果验证课题研究的方向,巧借课题研究化解教育信息化发展中的难题,两者相得益彰。

参考文献:

[1]岑健林.区域教育信息化策略研究与实践[J].电化教育研究,2009(6).

[2]刘志耀.以信息资源共享促进教育均衡发展[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4).

[3]赵雪峰,陈健.城乡联动 共享优质教育资源[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14).

信息化教育教学总结范文第5篇

科学出版社陆续推出了《教育信息化研究丛书》,向读者介绍了一系列教育信息化相关的研究成果,在学术界、出版界引起了较好的反响。近日笔者对该套丛书的主编,河南省教育厅蒋笃运厅长进行了访谈。

记者(以下简称“记”):蒋厅长,您主编的《教育信息化研究丛书》共九本论著已由科学出版社全部出版,请谈一下编著本系列丛书的出发点是什么?

蒋厅长(以下简称“蒋”):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掀起了一场信息革命。信息革命的兴起,对现代社会的各个领域了产生了深远影响。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不仅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而且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信息化,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成为衡量国家现代化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信息化的出现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对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教育信息化是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缩小地区教育差距、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有效途径,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教育部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明确把教育信息化作为一项重点工程,对教育信息化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要求。在我国,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教育的协调和跨越式发展,已经成为教育事业的战略选择。“十五”期间,我国教育信息化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信息化基础建设及设备配置、公共服务平台和应用支撑平台建设、资源服务体系建设和信息化人才培养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就我国教育信息化总体情况而言,同发达国家相比,与教育信息化的内在要求仍有很大差距。更为重要的是,由于信息技术发展迅速,技术设备更新较快,管理较为复杂,对研究者和实践者都带来很多问题和挑战,在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譬如,教育信息化的管理理念相对落后、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不高、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建设层次相对较低、对师生情感态度缺失问题重视不够等,这些因素都将限制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针对这些问题,由河南省教育厅高等教育信息化工程项目立项,带领河南师范大学一批教育技术中青年学者,多视角地展开中国教育信息化理论探讨和实践模式研究,以期促进教育信息化快速、全面地发展,并最终实现教育的现代化,本丛书即是教育信息化研究成果的结晶。

记:请您简要介绍一下《教育信息化研究丛书》九本著作包含的主要内容。

蒋:《教育信息化研究丛书》既反映了本领域的最新发展,又具有比较科学、完整的框架体系。本套丛书的九本著作涉及教育信息化不同层次和诸多领域,从理论和应用两个层面对教育信息化展开深入探究,大致可分为四组。

第一组 理论方面:《教育信息化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教育信息化若干重大问题研究》、《中外教育信息化比较研究》三本著作是从总体上、从教育信息化的宏观层面对教育信息化进行研究和论述。《教育信息化管理的理论与实践》一书介绍了教育信息化管理的基本理论问题、教育信息化法制建设、教育信息化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教育信息化领导、教育信息化督导问题和中外教育信息化建设问题。《教育信息化若干重大问题研究》对教育信息化进行概述,对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进行研究,探讨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问题,介绍了数字化校园,研究了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与共享、教育信息化评价研究和成本效益,并阐述了下一代互联网对教育信息化的影响。《中外教育信息化比较研究》主要分为国别研究和专题研究两项内容,对发达国家的信息化研究展开论述,以期对我国的相关研究给以启示。

第二组 技术应用方面:《信息技术及其教育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教育信息化资源开发与利用》三本著作侧重从技术的角度,探究教育信息化的不同技术层面及其教育中的应用方法和案例。《信息技术及其教育应用》则以社会性软件带来的学习革命、基于信息技术的信息化教学管理平台和数字化学习资源获取与为分类方法,由浅入深的介绍了信息技术的特点、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并配有大量的案例,具有很强的示范作用。《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从技术观、教育观、艺术观和哲学观介绍了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特点、思想和方法。《教育信息化资源开发与利用》介绍了教育信息化资源的基本概念和国际比较研究,教育信息化资源的要素结构、开发过程和各类资源的开发,教育信息化资源配置,教育信息化资源利用和共享等问题。

第三组 情感态度方面:《信息技术与情感教育》著作从理论与实践两个侧面对信息技术与情感教育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概述、情感教育的理论基础、信息技术环境下情感教育的作用、原则、策略和途径,以及信息技术环境中的情感交流。还就网络环境对学习者的情感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了在教育信息化进程中信息技术对学习者的心理和情感领域所带来的冲击。

第四组 远程教育及教师发展方面:《现代远程教育理论及应用》和《教育信息化与教师专业发展》两本著作从现代远程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进行了探究。《现代远程教育理论及应用》介绍了成人远程教育研究的理论基础,探讨了自导学习的理论、模式和实施策略,并针对成人远程教育研究了其教学设计理论和模型,主要包括教学设计原则、策略、教与学设计模型和评价。有针对性的探讨了远程教学在企业培训应用中的特点、原则、模型设计和课程开发过程,并进行了实例分析。研究了现代远程教育的技术环境,包括Web环境及其课程开发、基于网格的远程教育环境等。这些内容为远程教育的实施提供了技术和开发手段。《教育信息化与教师专业发展》首先从宏观上介绍了信息时代的特征、教育信息化发展意义和进程、新课程改革的背景意义和目标;其次介绍了教师职业专业化与教师专业发展在制度上的演进与意义,比较深入的探讨了信息时代教师应具备的信息技术素养、信息化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的构成及培养问题,讨论了信息化环境下教师的道德、法律问题和心理健康问题,作者结合自己多年师范本科生的教学、中小学教师培训的工作经验谈了教师职前教育、在职培训的内容和模式;最后,探讨了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发展性评价问题。

该丛书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研究教育信息化系列问题的学术性丛书,研究了教育信息化管理理论、信息技术应用中的情感问题、虚拟现实在教育中的应用问题、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问题;系统比较了中外教育信息化异同,并对教育信息化进程的重大问题开展了研究;首次研究了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问题,构建一个相对完整的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体系。本书研究的问题覆盖层次较广,涵盖案例丰富,理论与实践并重,适用于各个层面的研究者和实践者,不仅对教育技术专业的研究者和学生有着积极的启示和指导作用,对中小学教师提高信息素养和管理者提高科学决策水平也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记:教育部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明确把教育信息化作为一项重点工程,对教育信息化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要求,我国教育界对教育信息化问题的研究也日益广泛和深入,相比较以往成果,《教育信息化研究丛书》有哪些创新点?

蒋:河南省教育厅一直高度关注教育信息化问题研究,从2003年开始组织一批专家学者,多视角地展开中国教育信息化理论探讨和实践模式研究,该研究已经完成和正在进行的教育信息化类科研课题有十余项,这一系列研究以推动并指导教育信息化健康有序地发展为根本目标,以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教育理论为基础,针对目前教育信息化研究和实践中面临的一些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和探索,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本丛书就是教育信息化研究成果的结晶,是河南省第一套以教育信息化为研究对象的学术性丛书,创新点大致有几个方面:1.在国内率先系统研究了教育信息化管理理论、信息技术应用中的情感问题、虚拟现实在教育中的应用问题、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问题;系统比较了中外教育信息化异同,并对教育信息化进程的重大问题开展了研究;首次研究了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问题,构建一个相对完整的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体系。2.丛书涉及面广、语言平实,尤其是对技术的描述尽量做到专业与通俗相结合,内容上深入浅出,适用于广大教育工作者,书中涵盖了许多实践案例,既捕捉了技术的前沿,也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学习中基本上不需要借助其他工具书。3.丛书涵盖案例丰富,理论与实践并重,对研究与应用都有很强的借鉴价值。4.丛书的适用面非常广,不仅对中小学教师和管理者指明了在信息化道路上的工作方向,也对教育技术专业的研究者和学生有着积极的启示和指导作用。总之,该丛书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研究教育信息化系列问题的学术性丛书,对解决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理论与实践问题有较高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指导意义。

记:《教育信息化研究丛书》主要针对哪些读者群?

蒋:本丛书既有理论问题的深入探讨,又有解决实践问题的案例分析,可供教育系统管理人员、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使用,也可作为教育技术学专业的研究生、本科生的学习参考书以及广大信息技术从业者的工具书。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教育信息化研究丛书》陆续出版后,社会反映良好,被河南省2007年度和2008年度教育工作会议采用,也被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作为教材使用。2007年出版的《信息技术与情感教育》等五本著作在市场上已脱销,出版社印刷了第二版。这些成绩的取得既是对我们工作的肯定,也反映出广大教育工作者对教育信息化问题的日益关注。

记:蒋厅长,近年来河南省教育信息化工作成绩有目共睹,请您谈谈河南省近几年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进展情况。

蒋:教育信息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最鲜明的时代特征,也是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和关键。近几年来,在河南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教育厅对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断提高,通过全面实施教育信息化工程,全省教育信息化工作已在诸多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数字化校园雏形已初露端倪。河南省在全国首次开展了高校教育信息化的评估工作。通过河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中心张豪锋教授带领的科研团队连续三年的评估研究,分析研究了全省高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今后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了决策依据,理清了建立一个高水平、高效益的教育信息化体系的发展思路。

这里简要列举我省高等教育信息化近年来的一些做法与体会:

1 领导重视是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成效的可靠保证。河南省委、省政府把高等教育信息化作为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厅成立了全省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制定了规划和实施方案,全力推动高等教育信息化工作。高校领导也比较重视教育信息化建设,92.42%的高校设立了教育信息化管理部门,81.82%的高校成立了高等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许多高校制订了相应的信息化规章制度。

2 基础设施是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成效的重要平台。河南省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主干网光纤总长达3000公里,全省18个省辖市实现了2.5G的高速互连,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省级教育科研主干网络。全省80多所大学都以1000兆率接入,总出口带宽10G,教育科研网峰直流量达到近5G。郑州大学经过努力,成为CERNET2 25个核心节点之一,节点建设工作进展顺利,已累计投入400余万元。20所高校通过隧道方式,接入了下一代互联网。

3 经费投入是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成效的基本保障。近年来,尽管经费比较紧张,但为了加速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步伐,我省绝大多数高校仍在不断增大教育信息化经费投入力度,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2002年我省被调查高校教育信息化平均每校总投入241.00万元,2003年平均每校总投入267.73万元,2004年平均每校总投入320.29万元。在这种财力支持下,81.82%的高校已建立较先进、功能较齐全的校园网,并在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等方面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平均每个高校教学、科研、行政部门办公室联网的比例为94.65%,教室联网的比例为52. 18%,学生宿舍联网(有线网)的比例为 26.36%。同时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19.70%的高校已经建立无线网,28.78%的高校计划建立无线网。在互联网接入方面,96.97%的高校已接入互联网。100%的高校对IT 设备、软件和系统进行了较好的维护。这些基础校园网络建设为高校的信息化发展提供了较好的条件。

4 充分应用是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成效的最终目的。河南省教育厅在全国率先启动了“高等学校数字化校园示范工程”,三批共有25所高校被列为示范工程学校。调查数据显示,在高校教学信息化和应用系统建设方面, 81.82%的高校要求全体学生必须学习计算机基础课程,9.09%的高校为全日制学生提供在线学分课程,4.55%的高校承认本校学生通过INTERNET 在国内外其它学校所修课程的学分,65.15%的高校已设立为教师在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提供支持和帮助的部门,95.46%的高校定期和不定期为教职员工提供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培训。已经建立办公自动化系统、教师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数字图书馆系统、校外远程教育系统、校内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教务教学管理系统、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后勤管理系统、科研管理系统、校园一卡通系统、网络信息中心、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的高校分别达到25.76%、9.09%、72.73%、22.73%、40.91%、50.00%、62.12%、16.67%、25.76%、15.15%、80.30%和60.61%。其中办公自动化系统、数字图书馆系统、校外远程教育系统、校内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教务教学管理系统、校园一卡通系统、网络信息中心已经开始了业务运作,各项管理工作逐步走向网络化、科学化的轨道。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