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计11298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46分钟。
低保户社保工作总结范文第1篇
按照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在县民政局和镇民政所的领导、支持和关心下,在社区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社区的民政工作做得有声有色,具体工作汇报如下:
一、认真做好低保工作,确保低保工作的公平公正公开
我们社区现有低保户254户,享受人口531人;三无对象3户,一般对象528户,每月保障额为51060元,本着低保动态管理的原则,上半年我社区共新增低保37户,因家庭收入超过低保线,而取消低保的有7户,无论是新增低保和取消低保,我们都严格按照低保程序,首先上门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根据调查结果,再召开社区低保评议会,然后三处张三榜,以接受社区居民的监督,将符合条件的纳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体现应保尽保的原则,并让受益者经常参加社区公益性活动。比如:在今年创文明城区及创卫长效管理中,组织了社区的低保户参加社区的楼道杂物的清理和清除广告垃圾等,为美化社区的环境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二、尽职尽责做好社区的残疾工作
社区的残联工作始终紧密围绕着:“关心关爱残疾人,以人为本”这一主题,而开展了一系列关爱残疾人的活动。残疾人是社会的弱势群体,他们需要社会的关爱,社区的温暧。社区成立残疾人协会,总支书记任协会主席。今年上半年,在上级部门的关心下,对社区57户残疾困难家庭进行了走访摸底,社区通过多种渠道解决他们的生活及就业问题,把党和政府对残疾人的关怀及时送到他们的心坎上。积极组织社区的残疾人,参加职业技能培训,上半年共推荐7名残疾人到县党校进行残疾人技能培训。例如社区的肢体残疾人夏新德等同志,就参加了县党校组织的技能培训学习;及时掌握残疾人的困难,建立了各种困难残疾人登记台帐:如子女入学情况登记表、住房情况登记表、就业情况登记表等。社区残疾人雷运涛年卧床不起,我们及时把他的情况上报到县残联,为他争取了一辆轮椅,并亲自送到他的手里。
低保户社保工作总结范文第2篇
社区2016年度民政工作总结与汇报【1】
一、基本情况。
xx社区现有居民2265户,人口6455人。其中低保户4户,月发放救助金6300元,残疾人39人, 60岁以上老年人209 人,70岁以上77人。
二、规范化管理。
根据“应保尽保”的精神,通过深入调查、摸底、核实, 2007 年享受低保的对象有 4 人领取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全年共发放保障金 6300元/月。今年3月对所有低保户进行了复查。实现了“应保尽保、规范化管理、社会化发放”的目标。xx社区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逐步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在今年实施低保动态管理中,我们在市和街道民政管理部门的指导下,今年一季度针对辖区所有的低保对象家庭人中开展年度核查,进行全面核实走访,建立健全定期核查、公示、评议、评审制度做到保障对象有进有出,低保补差有升有降,管理实行分类,真正实行动态管理。在2007年一季度共取消低保1人,月保障金150元/月。变更低1人,降低标准150元/月。
三、注重五个网络建设。
xx社区老龄工作认真开展“五个网络服务建设”。1、养老保障网络。对社区老年低保工作做到“应保尽保”。对应享受低保户的老年人,做好摸底调查,并上报社区。对有特殊困难的老年人,根据不同需求,落实帮困措施,落实包户责任制。现社区共落实包户7户。2、医疗保障网络。xx社区为老年人提供医疗、保健服务,为50余名老年人体检,建立老年人健康档案,做好咨询等上门服务;每年为社区老年人开展体检、监测、义诊和咨询等活动,协助、监督落实医疗求助制度,保障特困老年人的基本医疗。3、生活照料网络。社区为特殊需要的老年人提供服务;社区还与家政公司协商,为老年人提供家政服务,建立家政服务网络。4、文化教育网络。社区建有老年阅览室,设立了老年电视大学教学点。社区老年协会组织老年人开展各种有益身心健康的文化娱乐活动,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社区组织老年人到上海、太湖源等参观学习。一年来开展老年人健康知识讲座5次。走访老年人6次,慰问60岁以上特困老人10人。5、权益保护网络。社区对老年人来电来信来访热情接待及时处理,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记录,协会帮助调解纠纷1次。
xx社区对残疾人工作做到真心相助。为切实搞好残疾人工作,社区干部及残疾人代表,残疾家属组成的社区残疾协会。建立和健全了社区残协成员会议制度和走访制度,使社区残协工作的开展有一套完整的保障体系。一年来上门走访残疾人10余次,为残疾人的康复做出贡献。
今年xx社区民政工作在上级党委的关心下,在各居民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应经费不足工作还有许多不到位之处。我们本着以人为本,为民服务的工作方针,真情相助,精心服务的工作态度,尽我们最大的努力,为建设文明、祥和的和谐社区而努力工作。
社区2016年度民政工作总结与汇报【2】
我们社区的民政工作,在区委区政府和街道党工委的领导、支持和关心下,在社区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社区的民政工作做得有声有色,具体工作汇报如下:
一、认真做好低保工作,确保低保工作的公平公正公开
我们社区现有低保户41户,享受人口114人;其中常补9户,非常补32户,每月保障额为18192元,本着低保动态管理的原则,今年我社区共新增低保1户,因家庭收入超过低保线,而取消低保的有2户,无论是新增低保和取消低保,我们都严格按照低保程序,首先上门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根据调查结果,再召开社区低保评议会,然后三处张三榜,以接受社区居民的监督,将符合条件的纳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体现应保尽保的原则,并让受益者经常参加社区公益性活动。比如:在今年创文明城区及创卫长效管理中,组织了社区的低保户参加社区的楼道杂物的清理和清除广告垃圾等,为美化社区的环境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二、认真做好社区的双拥工作,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社区的军烈属及广大退伍转业军人心中
今年我们社区在双拥工作方面,做了大最的工作,首先在小区对14类参战人员进行了摸底调查,通过身份确认的共有12人,现已有9人得到了他们应享的待遇,因此,他们非常感谢党和政府的关心,参与社区建设的热情更加高涨。在今年春节前夕,我和社区主任等人上门上户为社区的军烈属送去了新春对联以及三位烈属的慰问品,把党和政府的关怀及时送到了他们手中。为庆祝“八一”建军节89周年,社区邀请了军烈属及退伍老战士参加座谈会,会上,大家畅所欲言,积极为社区建设出谋划策,此情此景,也深深地感动了我们社区工作者。
三、尽职尽责做好社区的残疾工作
今年我社区的残联工作始终紧密围绕着:争创“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这一主题,而开展了一系列关爱残疾人的活动。 残疾人是社会的弱势群体,他们需要社会的关爱,社区的温暧,今年春节前夕,在区委区政府和区残联的关心下,对社区20户残疾困难家庭进行了走访问慰,给他们每家送去问慰多金160元,没在区残联这块走访的困难残疾户,社区则通过其他渠道解决他们的慰问金,把党和政府对残疾人的关怀及时送到他们的心坎上。积极组织社区的残疾朋友,参加职业技能培训,例如社区的肢体残疾朋友刘芳等同志,就参加了区残联组织的计算机培训学习;及时掌握残疾朋友的困难,建立了各种困难残疾人登记台帐:如子女入学情况登记表、住房情况登记表、就业情况登记表等。社区残疾人万莉长年卧床不起,我们及时把她的情况上报到区妇联,为她争取了一辆轮椅。
低保户社保工作总结范文第3篇
一、2006年民政工作回顾
(一)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走上正轨,实现了规范化管理。
1、结合我区实际,制定了2006年全区城市低保工作要点;完成了全区低保证的更换和低保申请表、变更表、收入证明等系列审批表格的更新工作;建立了低保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认真贯彻落实了省民政厅实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责任制及责任追究的暂行规定(试行);完成全区低保户医疗救助的调查摸底工作,并落实了10户受救助户;配合市粮食局开展“情系困难职工——让更多的人吃上健康好油”的活动,使500户低保户得到了实惠;多次联合区财政局的工作人员走村入户,对低保申请户进行审批核查,截止9月份,共审批了77户申请户,清退了52户,变更了52户。
2、为严格执行当前低保工作中的各项政策,规范低保管理制度,确保“应保尽保、应退尽退”及低保资金专款专用,六月份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低保对象的收入情况及低保金使用情况专项检查工作。核查分为两个阶段即自查和复查,采用听反映、实地查的方法进行了一户不漏的清理核查。整个核查过程严格按照程序,确保“公平、公正、公开”,对因家庭生活水平提高不符合原有享受水平或不再符合享受低保条件的低保户进行了核减或清理,全区共核减了47户低保户,核减低保资金2533元;清退了41户低保户,停发低保资金5530元。截止9月份,我区共有低保户1085户1549人。常补对象1011户1388人,非常补对象74户161人,累计发放保障金158.6万元。
3、成立了南昌高新区社会救助领导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出台了《关于印发南昌高新区加强对流浪乞讨等人员救助管理的实施方案的通知》,进一步明确责任,完善救助管理方法,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有效地防止流浪乞讨人员返流现象。
4、为了提高我区民政工作的科学化管理水平,按照“三提高”的要求,我区对辖区内各民政办世界秘书网版权所有,的工作人员进行了“一对一”的业务技能培训。为此,我区还专门筹集资金为各镇(处)民政办配置了专用电脑和打印机。目前,全国民政事业统计信息管理系统和低保信息管理系统在我区得到应用,实现了“微机操作、规范管理、银行发放”的目标,我区城市低保工作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管理的轨道。
5、在市农经网、区局域网及《社发动态》上发表了题为《当前我区低保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的调查报告,并提供给区管委会主任和分管委领导参阅。发表新闻稿件4篇,其中题为《南昌高新区顺利开展2006年低保核查工作》先后被市民政网、区局域网、区刊《南昌高新区》及局刊《社发工作动态》四家转载。
(二)农村特困群众社会救助工作步入新阶段。
按照市民字[2006]233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农村特困群众社会救助工作的通知》精神,我区对今年的农村特困户救助工作进行了重要部署。各级民政干部经过调查摸底,严格按救助对象的确定程序,实施分档救助,分为每人每年300元、200元、150元、100元四个档次,全区1792户2953人得到社会救助,全年总救助金额57.19万元。同时督促各村做好证(卡)的使用和管理,监督各村社会救助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确保救助政策的兑现以及发放救助款物的公开、公平、公正。世界秘书网版权所有,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中发[2006]13号)和省民政厅、卫生厅、财政厅《关于印发(关于建立农村医疗救助制度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赣民字[2006]146号)文件精神,我区结合实际,制定了《南昌高新区农村特困群众医疗救助制度实施办法》,将为我区特困群众和五保户提供医疗救助。
(三)救灾救济工作创造新格局。
安排好受灾地区的群众基本生活问题,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和社会的稳定。我区民政部门以“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指导思想,深入基层对困难群众摸底调查,准确掌握受灾的真实情况,采取多种方式统筹解决好春荒期间的灾民生活困难,确保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今年上半年我区下拨了15万元救济款用于春荒救济,依据“摸实情、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的工作原则,采取普遍调查和重点核查相结合的办法,将救济款全部发放到最需要救助的灾民手中。并且根据省民政厅、市民政局要求,救助凭证发放。
(四)双拥优抚安置工作获得新成绩。
1、对全区需负责安置的26名城镇退役士兵全部实行自谋职业,由区财政局按照我局提出的标准发放一次性自谋职业经济补助金,全面推进了以自谋职业为主渠道的退伍安置工作。
2、积极做好舆论宣传工作,教育和引导退役士兵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转变择业观念。我处加强了全区退役士兵在待安置期间的管理教育,并建立了退役士兵安置保障金专户,及时、足额地发放了一次性经济补助金共52.205万元,圆满地完成了2006年度退役士兵的安置工作。
3、为使我区伤残人员(含伤残人民警察、伤残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伤残民兵民工)换证工作顺利进行,按照市民政局的要求,我区对辖区内的伤残军人进行了重新核对核实,从5月份起开始启动《革命伤残军人证》换证工作。目前,全区共有12名伤残军人办理了等级套改审批手续,换发了新式证件。
(五)社会福利工作换得新面貌。
为落实省民政厅、市民政局的关于进一步加快农村敬老院建设,努力提高集中供养水平的通知精神,我区加强了农村敬老院的建设和管理工作,逐步完善五保对象集中供养,加快农村敬老院建设步伐,提高五保户集中供养率。为做好我区五保供养工作我处做了以下工作:
1、我区五保户通过“农转非”纳入低保,提高五保户的供养标准,截至2006年10月份共为1044名五保对象办理“农转非”并纳入低保范围,全面提高了五保对象的供养水平,散居五保户达到1680元/人.年;
2、下拨6万元用于全区敬老院的维修;
3、督促昌东镇利用撤乡并镇后空置的办公用房的现有资源,用来建设敬老院,以提高集中供养率;
4、要求各镇(处)大力支持五保供养工作,划拨一些土地用以建设敬老院的生产基地来增加敬老院收入,提高供养五保户的生活水平。
5、加大敬老院管理力度,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并要求昌东和麻丘两镇统一制作上墙。
(六)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
1、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意见》精神,进一步落实和推动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六月份我区就下发了《关于开展全区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检查的通知》,并进行了部署。8月份,对昌东镇的三联、芦源、光明村,麻丘镇的麻丘、刘城、鲁溪村,艾溪湖管理处的北沥、广阳村等8个村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进行了检查。这次检查是在各镇(处)自查的基础上,通过听取镇(处)、村负责人的汇报,现场察看村务公开的内容和形式,询问各村村务公开工作情况,查阅有关档案资料等形式进行。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社发局检查组与各镇(处)的分管领导和干部进行了及时的反馈,各镇(处)针对检查结果已提出了初步的整改意见,以期进一步加强完善我区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同时,社发局对这次检查情况进行了通报。
2、随着我区湖西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建成区人口急剧增加,随之而来的社会事务管理方面的矛盾日显突出,为切实解决这些难题,区管委会经请示市有关部门同意,决定成立南昌高新区艾溪湖管理处万科社区居民委员会。为做好这项工作,管委会成立了由社发局牵头,包括财政、规建、公安等部门在内的筹建指导小组,艾溪湖管理处成立了以处党委书记为组长,处党政办、综合办、规建办相关负责人为成员的筹建工作领导小组。截止7月底,已完成了各住宅小区建筑面积、居住户数和人口的调查摸底工作;完成了申报材料的报批;派员到兄弟单位的精品社区参观学习,并结合我区实际制定了居委会各类规章制度;已向市政府申请了社区办公经费;在万科房地产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办公用房和社区服务设施用房已落实,目前,该项工作正紧锣密鼓、有条不紊地开展。
3、顺利开展了南昌高新区第六届村(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包括前期准备工作,如培训、资料收集等;以区管委会得名义出台了指导小组和实施办法,圆满完成了第六届村(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
(七)认真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我们将努力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着“勤恳干事、热情服务”的态度,坚持“督促、协调、服务、指导”的工作方针,尽职尽责,认真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做好本职工作。
二、2007年民政工作思路
2007年,我区民政工作将更加努力地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指导帮助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紧密结合时下正在开展的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认真按照全市民政工作的总体部署和安排并结合自身实际,创新思路、创新方法,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力争在新的一年里实现民政常规工作稳步推进,重点工作有所突破,整体工作再上新台阶。我们的具体打算是:
(一)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把民政工作放到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中,开展社会建设和管理的课题研究,加快推进社会救助体系建设。
(二)加快推进城乡特殊困难群众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抓紧建立和完善灾民救助、城市低保、农村五保供养、城乡医疗救助、住房救助和法律援助等相关制度,结合全区实际,加大工作力度,认真抓好落实。
(三)创新优抚工作机制,扎实开展双拥工作。积极探索退役士兵安置新思路,全面推进以自谋职业为主渠道的退役士兵安置改革工作。
(四)进一步搞好社区建设,深化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加强万科居委会建设管理为契机,集中力量,打造全市精品示范社区。强化居委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功能,充分发挥居委会为居民化解矛盾、排忧解难的职能作用。
低保户社保工作总结范文第4篇
一、认真做好低保工作,确保低保工作的公平公正公开
我们社区现有低保户254户,享受人口531人;三无对象3户,一般对象528户,每月保障额为51060元,本着低保动态管理的原则,上半年我社区共新增低保37户,因家庭收入超过低保线,而取消低保的有7户,无论是新增低保和取消低保,我们都严格按照低保程序,首先上门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根据调查结果,再召开社区低保评议会,然后三处张三榜,以接受社区居民的监督,将符合条件的纳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体现应保尽保的原则,并让受益者经常参加社区公益性活动。比如:在今年创文明城区及创卫长效管理中,组织了社区的低保户参加社区的楼道杂物的清理和清除广告垃圾等,为美化社区的环境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二、尽职尽责做好社区的残疾工作
社区的残联工作始终紧密围绕着:“关心关爱残疾人,以人为本”这一主题,而开展了一系列关爱残疾人的活动。残疾人是社会的弱势群体,他们需要社会的关爱,社区的温暧。社区成立残疾人协会,总支书记任协会主席。今年上半年,在上级部门的关心下,对社区57户残疾困难家庭进行了走访摸底,社区通过多种渠道解决他们的生活及就业问题,把党和政府对残疾人的关怀及时送到他们的心坎上。积极组织社区的残疾人,参加职业技能培训,上半年共推荐7名残疾人到县党校进行残疾人技能培训。例如社区的肢体残疾人夏新德等同志,就参加了县党校组织的技能培训学习;及时掌握残疾人的困难,建立了各种困难残疾人登记台帐:如子女入学情况登记表、住房情况登记表、就业情况登记表等。社区残疾人雷运涛年卧床不起,我们及时把他的情况上报到县残联,为他争取了一辆轮椅,并亲自送到他的手里。
低保户社保工作总结范文第5篇
一、帮扶工程的总体目标和实施内容
实施低收入农户增收工程的总体要求: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为核心,大力实施产业富民行动计划、免费培训转移就业行动计划、扶持创业行动计划、完善农村社会保障行动计划,全力促进低收入农户增收致富奔小康。
二、实施低收入农户增收工程的工作原则:
一是因户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在深入调查摸底的基础上,明确低收入农户的类别,坚持与农村、农户实际相结合,实事求是制订帮扶措施,做到对象更明确、工作更细化、措施更具有针对性。
二是政府主导,农户主体的原则。镇政府要发挥导向作用,做好低收入农户增收工程的组织、宣传、政策引导、物质扶持和协调服务等工作。要注重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引导低收入农户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实现自我发展。
三是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原则。要因势利导,加大宣传力度,积极鼓励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人士、志愿者参与低收入农户增收工程,积极引导人才、技术和资金等要素资源流向农村、支持农业、服务农民,进一步营造全社会关心低收入农户、促进增收致富的浓厚氛围。
四是立足当前,持续发展的原则。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分阶段制定实施规划,合理制定近期与远期目标,采取务实措施,有效促进低收入农户持续增收。
三、认真落实低收入农户增收的帮扶各项措施
一要加大投入,改善低收入农户集中村的发展环境。贫困群众往往相对集中,因而形成了不少所谓的贫困村。加大对低收入农户集中村的投入力度,加强低收入农户集中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是低收入农户集中村脱贫致富的有力抓手。要将公共财政对低收入农户集中村的预算安排纳入到法定的程序和轨道,以确保资金的到位。镇财政每年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用于低收入农户的创业扶持,帮助低收入农户集中村及低收入农户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同时,要积极引导信贷资金和民间资本投向贫困农村建设,鼓励和支持中介组织、民间组织参与扶贫项目的实施,形成多元投入机制。要加大低收入农户集中村的环境整治,优先在低收入农户集中村推广沼气技术和绿色环保养殖,积极扶持低收入农户集中村改路、改水、改厕、改房,切实解决低收入农户集中村的“脏、乱、差”问题。还要加快发展低收入农户集中村的社会事业,提高低收入农户集中村医疗卫生、教育、广播电视等方面的公共服务水平,尽快改变村社低收入农户集中会事业相对滞后状况,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要加强低收入农户集中村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创建和谐家庭、文明农家、文明新村,引导低收入农户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移风移俗,革除陈规陋习,提倡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要积极引导,优化低收入农户集中村及低收入农户的产业结构。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是低收入农户集中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结合低收入农户集中村实际,因势利导,引导低收入农户因地制宜地发展蔬菜、香菇、茶叶等特色产品,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引导低收入农户通过品种改良和新品种开发,扩大优质农产品生产,发展农产品深加工,走优质精品规模发展的路子。要积极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业专业合作社发挥带动与辐射作用,与低收入农户结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走“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之路。
三要高度关注低收入农户,为低收入农产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低收入农户是农村的弱势群体,由于他们的劳动力文化程度明显偏低,加上资金不足,收入增长的难度很大,迫切需要各方面加以扶持和引导。低收入农户收入水平低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收入结构中工资性收入比重低,且绝对额少。要提高低收入农户收入水平,有效提高这些农户的非农就业率。在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扩大就业渠道、拓展就业岗位、加强就业技能培训等方面要做到城市、农村统筹兼顾、政策统一,特别是低收入群体要优先照顾,要多渠道多形式地培育发展农民中介组织,围绕区域主导产业和产品,积极引导各类农村能人、龙头企业、镇村集体经济组织、技术服务部门以及供销和粮食等流通组织牵头,大力发展兴办各类中介组织,从而保证纯农业户、无工作户、低保户和特困户等原因导至贫困的低收入农户的就业问题,提高其收入水平。要加强服务,引导低收入农户转产转业。从我镇实际情况来看,仅仅靠发展农业并不能彻底解决低收入农户的增收问题,因而要继续引导低收入农户非农化。一方面,要积极引导贫困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加强对低收入群众的实用技术和技能培训,提高贫困农民转移就业率和自我增收能力。要深入实施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利用现有的教育基础设施和科技人员,通过各种短期培训班、基地示范、现场指导等多种形式,围绕食用菌、茶叶、淡水养殖等农业特色产业开展低收入农户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围绕市场需求开展具有针对性的专业工种技能培训,提高低收入农民的劳动技能,帮助他们拓宽就业门路,提高他们对市场经济的适应能力,促使他们向二、三产业转移和赴异地综合开发,以达到转移增收的目的。另一方面,要积极引导低收入农户向山下转移。深入实施“低收入农户下山脱贫转移工程”,从根本上改善他们的生产生活条件,使他们能搬得下、稳得住、富得起。
四要区别对待,分类扶持,提高促进低收入户增收的效率。农村低收入户的共性是主要的,但不同的低收入户又有其不同的特点。在低收入户中,主要是鳏、寡、孤、独、病、残等特殊原因造成:但有的是人口多而劳动力少造成的,有的是缺乏文化知识、技术、技能造成的,有的是缺乏生产资料造成的,部分家庭主要是思想观念落后,惰性造成的等等。因而政府和社会在促进低收入户群体的增收过程中应针对不同特点加以区别对待。例如对于因特殊原因丧失劳动能力或基本无劳动力的低收入户就应将他们纳入低保户,保证他们基本生活的需要,在具体扶贫工作中,对农村低收入户要定位到村、到户、以提高促进其增收的效率。充分发挥农村能人、大户、民营企业主的致富示范和帮扶的作用。农村先富起来的能人,对低收入户的增收具有极大的示范作用,而民营企业应大量吸纳当地劳动力进企业使他们得到稳定收入。有条件的企业也应吸纳部分残疾人员,让他们能自食其力,解决生活问题。
五要积极探索,完善低收入农户社会保障体系。搞好农村社会保障工作既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及时有效保障农民特别是低收入农民基本生活权益的迫切需要,也是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客观要求。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是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各级财政应加大对农村低保所需经费转移支付的力度,认真解决好农村低保的资金问题,进一步落实农村低保对象的救助优惠政策,切实解决农村低保对象“治病难”、“子女上学难”等突出问题。
积极探索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要切实提高低收入农户的参保意识。根据贫困农村的实际情况,把社会保险与救济救灾工作统一起来,鼓励每一位农民参加社会保险,尤其要引导低收入农户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农村住房等保险。要加快完善特困农民的社会救济体系。对因病、因残丧失劳动能力和弱智、低能的特困群众建立长效、稳定、系统的救助机制,确保解决其温饱问题。提高农民社会保障水平,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开展提标扩面工作。进一步扩大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覆盖面,从去年起,凡符合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低收入农户必须及时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真正实现应保尽保。进一步健全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城乡同比例增长机制,去年,每人每月补差不低于75元。用2—3年时间逐步将农村低保对象每人每月补差提高到100元以上,对有特殊困难的低保对象,给予特殊照顾。巩固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成果,加强*敬老院建设,提升其品位和管理水平。对于遭受疾病或自然灾害而生活困难的农村低收入农户,政府和社会各界要通过各种途径,及时给予救助,帮助他们度过难关。对于农村贫困失学儿童和贫困大学生,要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捐资助学,保证低收入农户子女读得起书,上得起学。加大扶困助学力度,对就读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的低收入农户学生,学费实行减免,对中小学特困家庭学生生活费给予适当补助。力争到今年对低保户、五保户、特困残疾人、农村特困党员、特困职工等五类特困户的入网费和基本视听维护费实行减免。完善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医疗救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均筹资标准提高到100元以上,提高参合农民受益水平,对低收入农户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个人缴纳费用部分,由地方政府予以全额补助,对低收入农户及时提供医疗救助。加强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建设。进一步扩大医疗救助范围,改进和完善医疗救助方疗救助方式。着力解决农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让低收入农户切实享受这项政策的好处,减少因病致贫现象的发生。加强农村残疾人的福利保障。重点抓好失地农民生活保障、集中供养、农民养老、医疗救助、农村住房保险等社会保障工作,使农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六要齐心协力,营造扶贫帮困的良好氛围。切实帮助农村低收入群众解决实际问题,是党和政府的重要职责,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共伸援手,共同帮扶。首先,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结合我镇农村低收入农户现状,研究制定各项政策措施,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建立帮扶低收入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长效机制,切实保护他们的利益,为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提供有力的保障。其次,要加强金融支农的力度,为农村低收入群众创业贷款提供方便,积极推行小额信贷扶贫制度,开展村级发展互助资金试点。第三,要形成扶贫帮困的强大合力。进一步落实扶贫工作责任制,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重点帮扶,加强保障。进一步完善领导联系、部门结对、企业参与的帮扶机制,加大产业项目扶持力度,拓宽帮扶资金筹措渠道。深化“一户一策一干部”制度,开展“一村一计一部门”活动。发动机关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每名机关干部联系帮扶一户贫困户,落实领导定点帮扶、部门驻村帮扶、党员干部结对帮扶措施。积极引导和动员全社会各方面力量,开展各种形式的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努力营造人人关心和帮助农村低收入群众的良好社会氛围。
四、切实加强对低收入农户增收工程的领导
1、切实加强领导。要把全面实施低收入农户增收工程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工作来抓,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镇里成立低收入农户增收工程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低收入农户增收工程的工作指导、综合协调、督查考核等工作。各行政村(居)、镇属部门单位要成立相应组织,落实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明确实施主体责任,积极主动做好工作。要逐级落实责任,真抓实干,确保全镇低收入农户增收工程顺利实施。
上一篇:低保接待工作总结{推荐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