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计14914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60分钟。
人教版高二生物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生物化学;教材及教学;方法与比较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8-0196-02
生物化学是生命科学领域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生物化学》课程是高等学校生命科学专业的重要的基础课,在生命科学各专业教学中都占有重要地位。生物化学即生命的化学,是研究生命的化学物质组成、结构及功能以及生命过程中的化学变化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其目的是揭示生命的本质。生物化学分三部分:生物体内化学物质的结构与功能、生物体内物质代谢及其调控、基因表达及其调控。第一部分属于静态生物化学(static biochemistry),后两部分属于动态生物化学(dynamic biochemistry)。
一、生化不同版本教材比较
生物化学是现代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共同语言和基础。生物化学的迅速发展使其内容变得十分广泛和深入,生化教科书从最初几百页到如今的千余页,内容越来越丰富。
“Lehninger principles of Biochemistry”2012版是典型的生物系生化课的内容,包括生物物质、物质代谢和基因表达及其表达调控三部分。而Berg等的“Biochemistry”2012年版不仅包括了以上三部分内容,又增加了生物体对环境变化反应的内容,包括感觉系统、免疫系统、分子机械和药物发展,将特殊生理过程的生物化学加以突出,而且该书将最新发展起来的生物化学新领域,如蛋白质组学(proteomes)和基因组学(genomes)也作了介绍和讨论。医学院的生物化学教材以“Devlin的Textbook of Biochemistry with clinical correlation”2010版内容为例,该书由26位在不同生化领域较知名的教授,分别编写了27个章节,使该书有了极其鲜明的特点:该书打破传统生化教材的章节结构,每一章集中讨论1~2个生化内容,更突出了医学院校生化的特点,紧密与医学结合,特别对生理过程中的生化机制做了详尽的介绍,如激素、维生素、细胞与细胞周期、细胞凋亡和癌症、维生素、营养物质的消化与吸收、微量元素及大量营养元素的代谢作用及其与健康的关系、P450与一氧化氮合成酶、脂肪酸和中性脂肪的合成、贮存和利用及特种脂类的代谢途径等。上述三本国际知名教材的共同特点是内容翔实,包含大部分已定论的新发现、新结论和新方向,同时有更多的联系实际和生物化学中关键问题的论述。简言之,其特点是全、新、联系实际。
国外的生化教材还有很多,代表性的有:
(1)Harper illustrated,Biochemistry,28thedition,2009;(2)Lehninger priciples of Biochemistry,4th edition,2004,5th edition 2008,6th edition 2012;(3)Zubay Biochemistry,4th edition 1999;(4)Principles of Biochemistry,Moran,Horton,Perry;5th edition,2011;(5)Textbook of Biochemistry,With Clinical Correlations,Thomas Devlin;7th edition,2010;(6)Biochemistry-molecular basis of life,yrudy,Ekee,2008;(7)Biochemistry,Berg,Stryer,5th edition,2008,7th edition,2012;(8)Fundamentals of Biochemistry,Voet and Voet Katsiglis;3th edition,2008,4th edition 2010;等等。
国内生物化学教科书有很多,历史上曾有几本影响较大的生化教科书:(1)刘思职编的《生物化学大纲》,1954年第一版,1957年第二版。(2)郑集编的《普通生物化学》(上、下二册)。(3)沈同、陈同度编的《普通生物化学》(上、下二册)。(4)沈同、王镜岩、赵邦睇等编的《生物化学》第一册、第二册,1980年第一版;沈同、王镜岩二版,王镜岩、朱圣庚、徐长法三版;生物化学教程(第三版精简本,2008年)。(5)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编写了《高等生物化学》讲义,对我国生化教学起过重要作用,只可惜没有正式出版。(6)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医用生物化学》1~7版,该教材内容丰富,尽量反映医学生物化学的新进展,突出了西医生物化学的特点。(7)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供中医药院校应用的《医用生物化学》,该教材简明扼要,强调“三基”,使用简明的语言反映新进展,尽量突出了中医药的特点。国内外生化教材比较,国内教材存在如下不足:(1)一般更新较慢,内容相对陈旧,缺乏先进性和权威性。(2)没有坚持连续改版,大多寿命短,知名度不高,在国际上没有影响。(3)缺乏原始研究的数据和图表,大多图表是自己参照国外版本修改的,缺乏科学性。(4)没有一本国内生化教材是彩色图版,纸质较差,无法与国外教材相比。基于这样的认识,提出以下建议:(1)一方面,国家应当加大教材编写和出版的财政投入;另一方面,在教材的编写和出版中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激发年轻学者编写教材的积极性,鼓励各出版商竞标出版,实行优胜略汰,各学校要鼓励教授编写有特色的生物化学教材,将教材编写纳入职称评定和工作量评定。(2)提倡采用国外优秀原版生物化学教材。(3)鼓励多名教授联合翻译国外的优秀教材,以缩短出版时间。(4)提高教材的印刷质量。
二、生物化学教学的方式比较
在网络如此发达的今天,生物化学课程的教学还要不要以“课堂授课为主”?在生物化学界有两种观点:一种是持赞成态度,大多是年老、课堂教学经验丰富的教授,其理由为:(1)学习要系统性,应循序渐进地进行。(2)教师熟知教学大纲和教学目的,了解课程内容的主次和关联,这有利于建构学生的知识体系。(3)课堂教学,课题提高多数学生的学习效率。另一种是持反对态度,多为年轻教授,认为生化教学应当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可以提出主要学习的内容,应了解的基本概念和技术,并提出相应的问题,学生自己在教科书或网络上学习相关内容,解答教师的问题,并提出疑问,然后通过课堂讨论或小组讨论,教师进行总结。这样的好处是:(1)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2)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3)有利于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目前国际上大家都在热烈讨论和逐步实行PBL、TBL、慕课、微课等教学法且更倾向于后者。这些方法是以问题激发学生自学,组织小组讨论并得出结论的教学方式。这就要求:(1)教师应提出有深度和兴趣的相关问题。(2)学生应积极参加到解答相关问题的知识学习和讨论中来。(3)助教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去学习钻研讨论,以达到最终的学习结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积极推进。欧美的教学以教授为主体,讲课内容方式都由教授自己安排,而且讲课教授一般是有丰富教学经验和科研阅历的,总体的教学质量和效果比较好(如哈佛大学),讲课有较大的开放性和个人随意性。
总之,在网络如此发达的今天,教师的一个重要的职责就是“激发”和“引路”。一个好的生物化学教师,应当能激起学生对生化课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因此选择优秀教材,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目的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是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Nelson DL,Cox MM. Lehninger principles of Biochemistry. 6th ed. New York:W. H. Freeman and Company,2012.
[2]Berg JM,Tymoczko J,Stryer L. Biochemistry. 7th ed. New York:W. H. Freeman and Company,2012.
[3]Devlin TM. Textbook of Biochemistry with clinical correlations. New York:John Wiley & Sons,7th ed.,2010.
人教版高二生物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图版地理教材;内容结构;图像系统;能力培养
济南市高中学段地理学科一直采用由北京师范大学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总编委会组编、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的高中地理教材。经过教学实践,本套教材学科系统性较强,栏目形式多样,图文信息直观丰富,紧密围绕课程标准,使各部分内容相辅相成,形成完整体系,有利于高中地理教学补充地理学科知识和培养地理逻辑思维能力。
一、内容结构优劣势
中图版教材以人地关系为主线组织和编写教材。从结构来看,内容系统性较强,由正文、课题、案例研究三部分组成,其中正文包含探究、阅读、学习指南、名词链接、讨论、活动、案例研究等小栏目,与其它三版本教材有很大不同,且中图版教材并没有设计章节导入语,而是用课题代替,在每节起始,都有一个问题探索,这是教材编写中一大创新点,教材呈现形式较为生动,以课题形式让学生了解本章节的内容、知识点。例如,必修二第一章的课题为“调查家族人口的增长和迁移”,引导学生从目标的设定到归纳总结,在完成课题过程中为掌握本章的人口迁移特点、人口增长方式做铺垫。
1.优势分析
从内容来看,为读者留下了思考的空间。内容呈现与其它版本教材有所不同,中图版没有选择面面俱到地进行叙述,在讲述核心概念后以问题形式促使学生进一步思考,既有利于学生自主性的充分发挥,也有利于教师授课中对教材内容进行多角度扩展。例如,必修二第三章“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第二节“工业区位”中,在我国的工业地域这一部分,通过阅读材料对辽中南工业区的形成因素进行讲解后,以思考题形式让学生探究我国其它的大型工业区,自主搜集、处理并获得知识,提高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
2.存在问题
(1)案例时效性。现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给地理教育提出许多新的问题,地理教科书经过多年的编订修改,并经受了教学实践的多年考验,一些案例比较经典。但由于时代的变迁,教材个别案例与时事热点脱节,无法做到因时制宜。例如,必修二第三章“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第二节“工业区位”中影响工业区位因素部分,对于运输条件,教材以加拿大炼铝工业的分布作为典型案例,但随着科技的进步,目前加拿大的炼铝工业开始偏向于动力,是否依然划分为运输指向型还需进一步考究。
(2)内容全面性。中图版高中地理教材的编写框架完整,引导学生从自然、人文以及区域三方面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这个特点在中图版高中地理教材必修二体现较为突出,如必修二第三章“生产活动与地球联系”第一节“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从中图版和人教版2024农业部分内容的对比图(如图1)可看出,中图版教材按照农业的生产力水平以及发展时间,将农业划分为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这一点与人教版相比值得肯定,但教材在对三部分内容具体展开时,没有全面介绍七大农业地域类型,而是在七种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中选取原始迁移农业、传统旱作谷物农业及现代混合农业这三种农业地域类型进行重点分析,但原始迁移农业和传统旱作谷物农业在生活以及考试中并不常见,特别是原始迁移农业内容较为简单,并且与现实生活分离,只存在极少数较为落后的地区,教材却用了大量笔墨进行描述。对于四种较为重要的现代农业地域类型只讲解一种,忽略对商品谷物农业、大牧场放牧业以及乳畜业的讲解,教材也缺乏七种完整农业地域类型的归纳及对比,学生在实际应用中感觉杂乱,做题很容易混淆;另外在人教版中,农业部分作为单独一章进行学习,而中图版只是作为一节内容进行讲解,容易使学生忽视这部分内容的重要性。
二、图像系统优劣势
1.优势分析
中图版教材中,图像类型,有地图、景观图、地理统计图及遥感影像,除此之外还加入了漫画这种活泼的元素,并且图片经过处理后更为精致美观、极富创意和新鲜感。利用图片这种感性材料,增强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使抽象问题更加具体,可提高学习兴趣和教学效率。以必修二第二章为例,从表1可以看出照片所占比例最大,可以给学生更直观的体验,且有多处多图说明之处,充分运用各种类型统计图,使学生意识到地理学科的综合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2.存在问题
(1)图像比例及科学性。从表1中可看出,卫星图、遥感图等所占比例过少,整个第二章43幅图中,只有1幅卫星图,对于必修二人文地理部分可适当增加一些GIS遥感图像,在当今“互联网+”时代,增加学生对现代地理科技的学习尤为重要,也可为必修三“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作出铺垫。对于第二章城市化部分内容,较为重点的城市化曲线以表格形式呈现,很多学生通过表格无法总结出不同国家的城市化变化规律,可在图文配合方面进一步改进。例如,第二节“城市化”,在世界城市化发展趋势的表格后进一步引导,让学生自主根据表格画出曲线图,更有利于学生的过程性学习。
(2)图像指向准确性。图像中表示地理要素关系的箭头指向意义模糊,第二章图2-2-5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差异的对比图(图2),将发达国家大城市人口迁移和发展中国家的城乡移民通过环形图方式进行对比,此图箭头起始位置不准确、均为同一颜色,且在两幅对比图中,将内城和贫民窟设为同一种颜色,容易导致学生困惑,相似情况还存在于图2-2-14的理想城市模型图中(图3),上班族人流、物流和休养人流的配色相同,并且箭头指向不清晰,起末位置的代表区域比较模糊,对上文解决城市环境问题没有太大提示作用。
人教版高二生物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老王》;课文内容;课下注释及课后练习;课文所在单元;比较
前 言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2024了杨绛先生的《老王》一文,而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也2024了《老王》一文。笔者有了几许疑惑:为什么要2024两次《老王》呢?学生能从高中的《老王》课堂中学到哪些新的知识呢?初、高中教师上《老王》会有不同吗?
下面,笔者将从课文内容、课下注释及课后练习和课文所在单元进行分析比较。
一、课文内容
首先分析的是两文中的内容(文字部分)是否一致,内容上是否存在递进承接的关系?笔者发现两篇《老王》存在11处不同,原因可能跟选文的出处2024。根据课文下方注释,人教版《老王》选自《杨绛散文》(浙江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苏教版则选自《杨绛散文选》(浙江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原本选文出处不同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但出版社和出版年份都一样,唯独书名稍有不同,就有点蹊跷了。经查证,浙江文艺出版社在1994年出版了《杨绛散文》,且两篇在教材中出现的《老王》与原文均有出入。
出现这种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是编写者在编写教材时将《老王》的原文进行了删改。但苏教版中注明的“《老王》选自《杨绛散文集》”明显是编写者的错误,有必要进行修正。
两文最大的不同是写作时间。苏教版有注明而人教版无。笔者以为标注写作时间是有必要的,写作时间有利于学生了解写作背景。而《老王》的写作背景“”是理解课文内容和思想的关键信息,有利于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因此建议人教版教材编选者能够将写作时间编入教材。
二、课下注释及课后练习
对比两文注释,数量上,人教版比苏教版多五个,且注释得更细致;内容上,人教版侧重于对词语意思的解释,苏教版对作者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另外,人教版对杨绛的丈夫钱钟书作了介绍。故人教版比较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积累和课外知识的拓展。
比较完注释之后,再比较一下两篇《老王》的课后练习题。
人教版《老王》的课后练习题:
1.以善良去体察善良。在这篇课文中,作者的善良表现在哪里?老王的善良又表现在哪里?对课文结尾的最后一句话,应该怎样理解?
该题前两个问考察的是学生对于文章细节的把握程度,最后一问考察学生对于文章情感的体会程度。
2.比较下边每组两个句子,联系上下文,说说①在表达上的好处。
第一组:①他送的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冰价相等。
②他送的冰比前一个三轮车工人送的大一倍,冰价相等。
第二组:①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②我笑着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第三组:①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②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站立在门口。
这是一组比较课文用词的练习题,通过字词替换让学生体会作者杨绛在用词方面的独到之处,考察的是学生体会语言文字的能力。
3.试以老王为第一人称,改写课文中老王给“我”送香油、鸡蛋这一部分。
这题考察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其中还包含对老王情感的体悟能力。
苏教版《老王》的课后练习题:
1.在《老王》中,作者写老王:“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根就会散成一堆白骨。”作品中还有类似的2024请找出来,并分析这些2024与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的关系。
这题考察学生对“2024”这一表达方式的掌握程度,学生不仅要找到文中所运用的2024方法,还要说出其作用。
2.格斯拉是鞋匠,老王是人力车夫,按世俗的观念,都属于“底层”人物,结合作品内容,说说两篇作品是把人物放在什么样的环境中2024的,在他们身上体现了怎样的性格特点。《老王》一文结尾写“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格斯拉和老王是不是“不幸者”?请谈谈你的看法。
这题考察学生对以“老王”为代表的社会底层人物的认识和关爱,体现了一定的人文关怀。
相比之下,人教版更注重课文本身,落实到文章的字词上,要求学生能够分析老王的人物形象,着力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苏教版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
如此看来,两文被选入语文教材的用意是不同的。人教版更希望学生通过学习《老王》来提高语文文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体现的是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苏教版则是让学生感受到老王高尚的品质,进而受到感染,体现的是语文学科的人文性。
三、课文所在单元(专题)
人教版《老王》所在的单元为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同单元的课文还有《阿长与》、《背影》、《台阶》以及《信客》,都是2024人物的记叙文。在单元开始之初写道:这个单元就以“爱”为主题,几篇课文都在诉说对普通人,尤其是对弱者的关爱。让我们从课文中感悟到“爱”这种博大的感情,从而陶冶自己的情操。显然,这是在语文的人文性方面提出的要求,在语文的工具性方面的要求是:“熟读这些课文,从中了解叙述、2024等表达方式,揣摩记叙文语言的特点。”
在教师用书中对单元教学的目标是这样描述的:本单元阅读教学,要求感受课文所表现的形形的“爱”,从而陶冶自己美的情操。要求熟读课文,从中了解叙述、2024等表达方式,揣摩记叙文语言的特点。以及“要了解叙述、2024两种表达方式的区别和功能,要注意体会2024的作用,揣摩2024的方法,从而提高2024能力。”还有“要着重让学生明白,用什么语言要看写什么人、什么事。要总结五篇课文语言的共同特点,让学生领会,使用语言要在朴素自然的基础上,吸收融进典雅的书面语,这是提高语言能力的正道。”
在阐述教学目标的三个地方,均提到了人物2024只有一处提到了感受“爱”。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人教版《老王》所在的单元非常强调在人物塑造时所运用的2024方法,学生不仅要能说出2024的作用,还要揣摩人物2024的方法,提高自身的2024能力。显然,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这一点是主要的,而对弱者的关爱,对“爱”的感悟显得次要了些。凸显了语文工具性的这一面,也印证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对语文学科的定义: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苏教版《老王》一文位于必修三第二专题“号角,为你长鸣”的第二板块“底层的光芒”,同一板块的课文还有《品质》。在专题之初,教材的编选者写道:“人类社会之所以始终存在希望,是因为每当黑暗笼罩时,总有思想的先驱掏出燃烧的心举过头顶,拆下助骨当火把,照亮前行的路;总有无数平凡的人,以诚实的品格守护着社会的良知……只要人格高尚,凡人也和伟人一样,他们的精神如同日月星辰,在历史的苍穹中永远发光。”以及“伟大的人格往往是许多文学作品共同表现的对象,不同的文学体裁都用各自独特的手法来展示人物丰富的心灵世界。要深入地了解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明白历史人物何以能感动当时而又永远地活在人们的记忆中。”
我认为主要是两点内容:第一,学会关注凡人,学习他们高尚的品格;第二,要深入了解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即文学作品的时代背景,结合时代背景能够更好地学习文章。
而《语文教学参考书必修三》第70页写到:学生通过对文本的研习,了解人和时代的关系,了解不同阶层的人物在特定时代所表现出的不同人格追求;学会从作品的语言入手,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准确地把握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高尚的人格操守,领会文本所传达的思想感情;学生通过研习,了解不同文体、不同风格在表现共同主题时候的不同表达方式。
所以,在《老王》的教学中,“关注作品的时代背景”是重点所在,这也是区分初中《老王》教学的本质所在,让学生从社会大环境入手,去体会杨绛与老王之间的故事;让学生清楚在“”的大背景下老王的行为,进一步理解老王发自内心的善良、忠厚和老实;让学生感悟作者杨绛先生在文中所流露出的对于老王无限的愧怍之情也需要时代背景的提示。这样看来,苏教版编者将写作时间标注出来是极其必要的。
总 结
在比较了人教版和苏教版《老王》的课文内容、课下注释及课后练习、所在单元(专题)后,我认为《老王》两次入选教材并非巧合,恰恰是编者的良苦用心。抛开选文在所用字词上的几处不同,人教版《老王》主要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学习文中的2024方法,学习作者杨绛在人物2024上的独到之处,同时能够感受到老王身上的高贵品质;而苏教版《老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对“”这一时代背景的理解和掌握来进一步感悟老王的忠厚、善良、老实,来发掘作者杨绛身上闪烁着的善良之光,从而能够更好地体会“愧怍”一词的深层含义。
所以,我认为虽然这两篇《老王》的出现方式很特别,但他们的出现是一脉相承的,不存在重合或者是冲突的地方。中学语文教师只要理解了教材编选者的意图,就能很好地把握住教学重点和难点,两篇《老王》就能上出不一样的精彩。
【参考文献】
[1]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语文课程教材开发中心.语文八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49, 64-69,75-80.
人教版高二生物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中物理;课题研究;新课改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大力推进,“核心素养”一词成为教育的热点话题,核心素养的是指: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起来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人格品质与关键能力。而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即指,在核心素养的基础上加入物理学科的元素,学生通过物理知识的学习所形成的适合终身发展的品质与能力,被归纳为四个方面: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那么,如何在高中物理课堂贯彻实施核心素养,便成了当代高中物理教师新的关注点,本文主要对高中物理课题研究的改革进行了分析以及对改革后的课题研究应如何实施进行了阐述。高中物理课题研究的改革是教育改革中的典型案例,高中物理一线教师便是这一举措的实施者,同时也是课程开发的研究者,课题研究的设置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培养科研素养和创造能力,科研和创造不应只是高等教育的代名词,科学态度和科学思维需从小培养才有利于深入和内化成自身的素养,高中物理教师应积极跟随教育改革的步伐,提高对核心素养的培养意识,并提升相应的培养能力,为新时代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一、高中物理新课改中教材的变化
(一)新课改中教材的变化2004年和2024年人教版两版新旧教材主要在排版、内容、习题、插图等方面进行了调整,新教材在排版方面增加了每节正文右侧的空白栏及旁批内容,空白栏为学生作随堂笔记提供了便利。新教材的知识内容整体并未发生变化,但每本书及部分章节内容安排都进行调整,从目录到章小节内容都有调整的部分。在习题方面,新教材在每章末增加了A组和B组复习题与提高题,这种改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旧教材习题数量过少、题目难度过低等问题。在插图方面,新教材更多选取了实际拍摄的图片,突出了物理生活化和时代化的特征。
(二)新课改中课题研究的变化2004版必修1课题研究中研究的主题是“桥梁的研究”,2024版必修1的课题研究并没有给出指定的研究内容,而是提供了一个“研究样例”和一个“参考选题”,分别是“球形物体空气阻力大小与速率关系的研究”和“橡皮筋弹力与伸长量关系的研究”;2004版必修2课题研究中研究的主题是“潮汐现象”“潮汐发电”,2024版必修2课题研究提供的样例和选题分别是“2024甩手动作的物理原理研究”和“掷标枪动作的物理原理研究”。2004版教材的课题研究包含课题的得来、课题的规划、课题的实施三个部分。2024版教材的课题研究中的“研究样例”包含问题的提出、实验设计、实验过程和数据、数据处理和结论四个部分,并且给出了具体的实验数据和结果分析,“参考选题”与研究样例会用到同类型的解决方案,但参考选题只提出问题,此处考查学生的类比迁移能力,因此并没有给出具体的实验数据和结果分析。
二、课题研究改革分析
课题研究的变化同时也反映着教育改革的方向,包含着教育改革的改革思路和育人理念,分析课题研究的改革,也是在深入贯彻体会教育改革。
(一)从教材变化分析旧教材主张放宽眼界,摆脱教材的限制,留意观察身边社会及自然的事物,对于不懂的问题要问个究竟、探个明白。而新版教材更加强调科研素养和创造能力的培养,研究的内容不受教科书的限制,学生根据自己对周围的事物观察和质疑,发现并提出自己值得研究的问题,把更多的主动权给了学生,让学生自己放手去做。不仅如此,新版教材充分考虑到中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动手能力,所研究的课题需要以教材中学习过的知识为基础,是已掌握知识的实践延伸,在一定成熟的知识体系的帮助下,让中学生的研究变得不再“可望而不可即”。综观两版教材,不难发现课题研究的研究内容从大到小、从宽泛到具体、从难操作到易上手,研究过程也更加具体细化,旧版教材重在让学生思考已经给定的问题,自己观察并解决,而2024问题如何解决并没有具体的陈述和指导。新版教材则重在解决问题,在研究样例中,不仅给出了一整套的实施办法,还给出了具体的数据及完整的结论分析,如此一来,有了样例,学生便明白了探究性学习的一般程序,便可以仿照给定的程序,自行完成参考选题,或学生也可以自行发现并选择同类型的现实问题,进行探究性学习。这样不仅可以达到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的目的,也传授给了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程序,让学生掌握搜集数据、分析数据的能力。
(二)从育人理念分析中学生的传统学习模式使得他们并不具备完全的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再加上繁重的课业及考试压力,导致课题研究这一板块大多被师生所“遗弃”,而新版教材的课题研究充分考虑到以上因素,研究的主题与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充分结合,内容上也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操作过程更加容易实现,并且教材中给出了具体的操作方法,学生可以先参透研究样例,模仿或自行完成参考选题部分,也可自行选择同类型的现实问题,进行探究性学习。被安排具体的学习任务是高中生长期的学习习惯和模式,这样的学习模式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开展和管理,却也养成了中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被动的接受和不懂就问,久而久之缺少了自己探索的意识和能力,而自己通过努力去解决各种问题恰恰是离开校园后必须具备的品质。新版教材的课题研究便充分弥补了这些不足,极大地锻炼了学生自我探究的意识,和运用已学知识去解决问题能力。
三、研究课题的实施策略
改革后的课题研究具体应怎样实施成了高中物理教师思考的关键问题,首先要明白课题研究改革后想要达到怎样的目标,从目标意义入手,谈课题研究的具体实施。
(一)课题研究的目标(1)获得参与研究的体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比研究出实验结果更重要的是研究的过程和体验,研究结果带来的成就感会随着时间流逝而消逝,但是在实验过程中获得的科学探究素养,却会贯穿物理学习始终。与此同时,探索的积极体验也会给学生物理方面的学习带来积极的影响。(2)培养解决问题的意识能力研究课题的过程是学生独立探索研究的过程,期间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和困难,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无法依赖教师,无论结果如何学生都必须通过探究、查阅资料等手段独立完成,由此一来,学生独自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便得到了培养,久而久之,内化成自身具备的品质。(3)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思维科学的态度和思维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具备了科学的态度和思维才能更好地为科学研究服务,教育改革也在向着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方向不断推进。课题研究的过程便可以充分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思维等方面,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4)培养科研素养和创造能力“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科研素养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也绝非一日之功,这些都需要点滴的渗透,需要学生从实际的情境中感悟、体会,并提炼成自身具备的品质。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和创造能力是设置课题研究环节最主要目的,当代中学生缺乏培养科研素养和创造能力的大环境,基础教育对培养学生这方面素质的重视度不够,课题研究的改革正是迈出了改进这样现状的一步,将教育改革不仅仅停留于书面口头,而是落实于实际,真正为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和创造能力做出实质贡献。(5)激活各科学习中的知识储存书本上的知识都来自长久以来人们对生活现象的研究、总结,学生直接从书本上获得知识,由于缺乏了提出疑问、研究、总结的过程,知识就不能“活”在生活中,不仅仅是物理,各科学习都普遍存在这一问题,课题研究便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平台,让学生激活各科学习中的知识储存,提高知识的相关性,使学生研究并尝试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
(二)课题研究的实施策略(1)教师指导研究的主题教师带领学生对所要研究主题的背景框架做初步的分析和了解,并对将要用到的基础知识做回顾梳理,申述注意事项,接下来引导学生说出研究过程中可能会用到的科学方法,并对这些研究方法作以详细的指导,让学生有足够的知识、技术储备,使得他们具备独立解决研究主题的基本能力。(2)制订研究计划有了基础知识的支撑和对研究方法的了解掌握,此时就需要学生运用自己的逻辑思维和动手能力,根据研究样例的实验研究过程,自行制订研究计划、设计实验,设计具体实验步骤。在此阶段,教师将不再对学生设计的具体步骤进行干预,充分给予学生主动权,让学生自己积极探索、积极体验。(3)研究实施学生将自己制订的研究计划和设计的实验步骤付诸实践,如无法得出结论,则需根据实际情况检查并修订第二步中制订的研究计划,然后实施修改后的方案计划,再次研究实施,直到得出数据。(如流程图所示)(4)处理数据,总结结论学生进行多次试验,并根据自己测得的实验数据,进行详细的分类、统计,并且分析数据之间的关系,排除误差数据,从中发现一定的规律,经总结得出结论。将实验过程及得出的结论进行整理、撰写为纸质版报告。(5)组织研究成果的交流研讨教师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互相讨论研究的过程。在该阶段,教师则需要对学生研究过程进行评价,并对其中的错误进行指正,带领学生总结分析成功或失败的原因。(6)研究效果评估这一阶段是教师参与的环节,教师可以引入多元化的学生评价方式来评估,按照一定的比例来综合,评定学生课题研究部分的成果,并对本次活动的总体效果进行总结,归纳大多数学生在研究中遇到并难以解决的问题,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对此类问题的解决办法加以渗透,以此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课题研究改革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课堂上的学习是学习方式的一种,但研究性学习的研究过程,将来在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多数会以这种研究的方式来解决。学校里教育,不应该以应对考试为最高目标,应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不仅要有过硬的文化知识功底,也要具备创新能力和科研素养,学习到的知识或许不为今后职业生涯所用,但钻研探究的意识,却是学生终身受益的良好精神品质。现代教育也应积极向改革方向靠拢,对学生的教育不仅仅局限于知识维度的提升,更需提高对各方面能力的重视度,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培养更多能够独立解决困难的人,和具备科研精神、科研素养的人。学习的知识也不应该仅仅只为考试服务,教师应时刻立足于核心素养的培养,随着改革的思路转变育人理念,让学生能够通过物理知识的学习,形成适合终身发展的能力与品质。学生的未来关乎国家今后的发展,国家的发展需要科研技术的支持,科研人才的培养需靠高等教育的栽培,但科研精神和科研素养要从小培养意识,这就要依赖于基础教育,只有从小培养研究问题的意识,才能更好地具备科研精神和素养,为以后成为科研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五、结束语
高中物理课题研究的变化主要体现在研究主题的选择和研究过程,研究主题将物理生活化、抽象的概念简单化,细化研究过程,以学生为主体,给学生更多的主动权和发展空间,充分体现着新课改的育人理念,注重学生科研素养和创造能力培养,致力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高中物理课题研究的改革也是新课改乃至教育改革的一个缩影,高中物理教师应紧跟教育改革的步伐,紧抓核心素养,适当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重视对学生科研素养和创造能力培养,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参考文献:
[1]王可.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教材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体现分析[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24.
[2]曾彪.数学分析课程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意义和途径[J].科技风,2024(2):40-42.
[3]刘雯霞.人教版新旧高中物理教材对比分析与教学思考[D].洛阳:洛阳师范学院,2024.
人教版高二生物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速写;基础;原创力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1)12-0141-02
一、国内动漫教学结构
(一)目前国内动漫教学的现状和误区
由于动漫产业在我国是属于新型产业,起步较早。大部分学校都是刚刚开始开办动漫专业,其中的专业教师严重不足,大部分是一些从传统美术油画、版画专业毕业的学生为主。有些人说了,“动画不就是画吗?”但其实动画和传统美术还是有极大的区别的,可谓隔行如隔山。而这些刚刚毕业的美院学生到动画系是怎样教动漫基础课的呢?答案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跟传统美术教学一样,还在临摹石膏像,景物色彩等,继续重复着几十年前的美术教学。学生则毫无兴趣,在经历了大量枯燥的美术高考训练之后,来到大学之后又继续这一枯燥不堪的美术训练,所以逃课等情况也就屡见不鲜了。
而教材则更是混乱不堪,大部分都是以一些技术类书籍为主。2024文化读物出版社也是只做技术类书籍,走进书店放眼望去,满满的软件书堆积成山。2024基础理论和创作理念的书籍几乎没有。而动画是艺术和技术的结合,只学技术而不学创意思考,只怕文化创意产业又会变成另外一个“富士康”而已。总之,教材和教师这两方面可谓是赶鸭子上轿一片乱象[3]。
另外一方面,市面上的培训机构大都是短期行为,以赢利为导向,培训软件为主而不是以高端人才为目的,从师资结构来看教师多位公司外聘人员主要以教软件为主。从学生来源来看可以没有门槛,从而就达到“高就业,高收入”的神话。其实真实的动漫行业人员收入是很一般的,处于底层的人员甚至连温饱都成问题,而夸张广告就只能成为一个美丽的童话了。基本忽略基础教学或一笔带过,教师多为公司外聘人员主要以教软件为主,低门槛无美术基础也可以学动画。
(二)目前国内动漫教学的短板
教育指导方向过分追求对动画软件的学习,以为学动画就是学软件,搞得动画学院像计算机学院一样,完全忽略对学生艺术创造力的培养。要知道学会一样软件很容易,但是一个人的艺术创造能力却不是短期所能培养成型的。而学软件则永远学不过美国,人家软件永远都是第一个更新的,你刚刚还没看懂软件的基本菜单,人家马上就有新软件上市了。所以现阶段学生的学习和技校的学习性质是一样的,都是一些处于金字塔底层的软件操作工。而这样下去的学生永远无法成为金字塔顶层的核心创意人员,随时年龄的优势不再,转行,退出。说明这样教学体系是有很大的问题。
毫无疑问,我们的基础教学出了问题,而速写就是其中的短板。纵观国内动漫基础教学大一的时候多为美术基础课素描色彩和速写,而课程设置基本来源于美术高考的培训结构一样,尤其在速写上并没有和动漫教学特点结合起来,而是基于美术考试的线条疏密等。由于传统速写讲究线条的疏密结构来表现人物造型,但是动漫人物造型又是以简约、概括为造型标准,所以学生在大一所上的基础课也就白白浪费。
二、国内动漫基础教学现状分析
(一)国内动漫基础教学体系分析
我国的美术教学一直在沿用前苏联的美术教学体系,解放后到现在一直没有太多改变。主要以临摹和写实为主,在抽象和创造力上毫无突破。培养学生的临摹能力,对景物的写生能力。排斥学生的想象力,忽略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在教学上止步不前,严重滞后,和社会的需求完全脱钩。
(二)现行动漫基础教学的危害性
其实我国动漫基础教学并无专业人才,而基础部教学人员则是多为传统国画,油画转行而来,对动画的特点和专业属性一无所知。而基础教学上并没有和动漫专业教学特点结合起来,而是基于传统美术考试的线条疏密,像画素描一样的去画速写。可以说学生在大学一年级的基础课程上没有得到提高,整个一年白白废掉。
而有些大学则是完全照搬传统美术体系,大学一年级的时候素描课基本是在用传统方式画人物全身像,课程枯燥无趣。课时的编排也较为混乱,基本和动画专业完全脱钩。所以在以后的毕业创作中所见的造型和场景不统一和人物动作僵硬呆板等等问题也就反映了现行动漫基础教学危害性。“所以当我们看到令人感到怪异的学生作品也就见怪不怪了。”在这种教学体系下培养的学生在学习之后,对专业学习更加不感兴趣,而对那些真正喜爱这门专业的学生来讲则是一种伤害。学生毕业大都转行去考公务员等事业单位安稳职务,或者继续进入高校继续茫然的对待茫然的学弟学妹们,一如当年茫然的自己。
三、动漫基础教学未来的发展及改革
怎样才能通过动漫基础教学来解决学生的动漫造型能力和以后的创造力呢?就上述问题,提出以下两点发展方向。
(一)动漫专业速写中的艺术性训练
1.人物动态速写-原画设计(运动规律及表演)
解析:通过大量的抓画人物动态,(可将画人物动态的时间规定二十秒,三十秒等等)将物体表面的纹理褶皱一笔带过,而主要运用简练的线条刻画出物体的空间结构。这正和动画造型简约相符合,可以运用到动画前期设定中。
2.变形速写训练-角色设计
解析:训练从一个人物角色的基本型进行夸张,可以从人物的五官开始,或者从人物的某一个部位开始。加强这一特点的训练之后,可以使动画的人物造型更加突出,富有更多的趣味性。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漫画能力。
(二)动漫速写中的空间训练
生活速写-场景设计,分镜设计
解析:通过在日常生活中的场景进行速写练习,训练多角度的空间表达。而这一点和动画设计的分镜设计是息息相关的,学会了多角度表达就可以是镜头机位灵活多变,使画面设计出来有纵深感,而不是停留在一个平面的机位。可以在日后的分镜头设计中用到。(这就是我们学生连透视都画不好,更谈不上找个有力的表现剧情的画面的原因)。
四、总 结
在国内大多数院校开设的动漫速写仍与传统的绘画性速写、设计速写混为一谈。而正是因为概念的错误,导致学生们接受了长时间没有针对性的,甚至是相反方向的训练。而本文正是就这一瓶颈问题提出探讨,并提出解决方法。对动漫速写这一概念的模糊不清和高校动漫速写课程的缺乏已经成为动画、游戏设计基础教学的一大瓶颈。而教学的误区只能使动漫人才成为没有原创力的加工机器,这对我国以后的动漫发展是极其不利的。
参考文献:
[1] 论我国动漫教育的现状与发展[OL].中国学术, /.
[2] 曾祥远,习龙.我国动画教育发展现状引发的几点思考[J].电影评介,2007(22).
[3] 薛燕平.动画就像一锅菠菜汤―谈中国动画现状[OL].新浪博客(猫粮的动画馆),2011-10-24.
…………………………………………………………………………………………………………………………………………………………………………
新闻出版总署明年推出修订版
《网络出版服务管理规定》
上一篇:人文基础课程总结(整理5篇)
下一篇:人才工作经验总结(整合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