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计10528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43分钟。
产品设计课程总结范文第1篇
(一)注重造型空间思维形成
由于学生在上大学之前的思维一直停留在传统的素描和色彩表现上,对于空间造型感理解较差,而恰恰造型的空间感是产品设计专业最为重要的设计表现基础。所以在基础课程的布置上势必迫切需要将空间造型思维的培养作为重中之重。
(二)着重设计表现思维培养
设计基础课程是专业课程的基石,通过基础课程的学习在锻炼手绘表达能力的同时,更要重视设计思维的表现效果。手绘表达的目的是设计思维的表现,故在学习表现效果的同时就应该加强设计思维的理解。
二、教学内容调整
(一)递进性教学
按照方法性的指引,采纳教学内容以模块的方式递进性教学,以便学生更好的掌握专业表现能力。
(二)与实际相结合
摆脱枯燥的理论、死板的作业方式,取而代之的是变化的、活泼的考试方式,能更好的贴近学生的口味,做到以兴趣点带动学习的浓厚兴趣。
(三)教学内容转变
产品设计课程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造型设计基础 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3-0057-01
1.产品造型设计基础课程的特点
产品造型设计基础课程是艺术类高校的大学二年级主修课程。该教学环节主要分成五大不同的教学部分进行:第一教学部分,造型设计基础简介;第二教学部分,造型设计基础形态研究;第三教学部分,造型设计基础形态构成;第四教学部分,造型设计基础形态设计的形式美法则;第五教学部分,造型设计基础形态设计的基本原则。课程时间安排:第二学年第二学期,指导学时80,合计4学分,属于专业必修课程。
本课程是一门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很强的专业基础课程,是链接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的一门重要课程。通过该课程的教学能使学生掌握形态创造之基本规律和产品设计的部分基础知识;并且学会应用形态创造之基本规律创造新形体的方式方法,提高学生对形态和复杂形态感知水平,锻炼学生对形态和复杂形态的塑造能力。针对该课程的这些特点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就要充分发挥形式的主导作用。
2.产品造型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组织
2.1教学重点与难点
产品造型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重点有两大点:第一点是更新观念、确立科学的思维模式。第二点是培养立体感觉,提高审美能力,强化实际操作,实践中提高表现技巧。在整个教学过程之中主要以此为主要教学线索进行教学的组织。本课程将教学难点放在将形态造型的理论、原则及法则等积极地运用到设计实践中去。使设计出的产品既实用又美观。
2.2教学组织
该课程共分五周进行教学安排。学时分布如下:讲课12学时、小结(在教学中进行);课堂讨论36学时;总结2学时;实习(辅导)30学时合计:80学时。
第一周,合计16学时。课堂讲授第一章造型设计基础简介。该章包括以下内容:造型的基本任务;形态的两层意思与内容;研究范围:实用的美的造型。课堂讲授第二章造型设计基础形态研究。该章包括以下内容:观察;分析;创造。然后进行实践辅导教学:2024和分析10个仿生产品是如何仿的;辅导学生进行仿生练习。最后进行教学小结:通过向大自然学习,使学生掌握仿生设计法。
第二周,合计16学时。课堂讲授第三章造型设计基础形态构成。该章包括以下内容:认识形态构成要素;形态构成在产品中的运用;形态创造的基本规律。然后进行实践辅导教学:辅导学生进行石膏自由曲面形体训练;辅导学生进行“延展”和“收缩”曲面练习。石膏模型制作需每个主题提供不少于两个方案,实物提交。最后进行教学小结:使学生通过曲面练习,了解三维空间的形体关系。
第三周,合计16学时。课堂讲授第四章造型设计基础形态设计的形式美法则。该章包括以下内容:整齐一律与调和;均衡;比例与尺度;对比与特异;节奏;有机整体;形式个体。然后进行实践辅导教学:运用形式美法则进行小产品设计训练。在以下两个主题中任选一个完成:吊灯灯罩设计,以纸质材料完成;笔筒设计,材料不限,要求用分割和积聚的手法完成。最后进行教学小结:形式美法则的具体运用。
第四周,合计16学时。课堂讲授第五章造型设计基础形态设计的基本原则。该章包括以下内容:功能原则;科技原则;信息原则。进行课堂讨论:《信息原则在当代对产品设计的影响》。然后进行实践辅导教学:运用科技和信息原则对现有产品进行分析。最后进行教学小结:使学生通过三个原则的运用,了解其与产品造型设计的关系。
第五周,合计16学时。课堂实践课――学生进行瓦楞纸坐具设计。要求用1乘以3米限量尺度的瓦楞纸进行一个可以承受自己体重的1∶1的坐具设计。要求A4幅面快速表现15张草图提交。进行课堂讨论:《瓦楞纸坐具设计中形态的表达如何进行》。然后进行针对性实践辅导教学:主要把握产品的外观造型必须和结构、功用结合起来,了解、理解并运用结构和外形的关系进行产品设计。最后进行教学总结:瓦楞纸坐具设计作品的优劣。
整个课程以最后的瓦楞纸坐具设计为主要参考成绩,结合平时的课堂表现及课堂讨论打出综合分数。
3.产品造型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总结
与传统课程的小模型、概念模型相比较,本课程更加强调实际的运用,即用纸来完成承载重量的过程并以具有形式美感的外形表达出来。同时整个课程兼顾课堂讨论和课堂实践指导相结合,经过多次小练习完善了课程的系统性。经过多次课程的反馈,在创意上,学生表现不错。会利用结构自身的形式美来进行设计――例如“年轮”形式充分表现结构和形式美的结合,形式上也很有创新和赋有寓意性;其次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锻炼,有明显的提高。在小练习――曲面造型研究作业中,所有的学生都能自己通过材料,来掌握石膏的造型属性并得到较为满意的造型;最后团队合作精神得以发扬。在产品形式美造型研究中,做了灯罩或笔筒练习,四人一组、相互配合、取长补短、效果显著。
当然在该课程中还有一些小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例如对于产品的整体设计思维还不系统。如仿生学椅子设计中,学生从自然物中提炼形态的能力还是比较欠缺的。例如后期排版表现欠佳。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当加强和完善这方面的训练。
4.结语
产品造型设计基础课程形式美和功能美相结合的一门动手能力很强的实践课程,学生通过设计实践,自己亲自使用设计的成果:瓦楞纸坐具。使学生明白结构和功能的关系,明白结构和外形的相互微妙变化。树立科学的思维模式,培养立体感觉,提高审美能力,强化实际操作,在实践中提高表现技巧。
参考文献:
[1]汤军.工业设计造型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产品设计课程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艺术设计 创意木工 非图纸化 模型制作
一、引言
传统的艺术设计教学均以纸质绘图设计为主,缺乏图纸演变为实物的实践操作,不利于工程中专业学生能力的培养。近年来,国内大多数高校都进行了设计专业教学改革,在理论基础课、主修专业课的本科教学中融入实验制作课程,将材料体验与专业技能通过实物操作相互结合。本文阐述的创意木工制作是工业产品造型设计专业的实验课程,学生通过板材造型加工制作实验,能更好地掌握对板材加工的方法与技能,同时进一步了解板材加工工艺及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从而更加深入地掌握板材制作方法,提升制作表现能力与创造、创新能力。
二、创意木工制作的教学意义
创意木工制作是工业产品造型设计专业的实验课程,对板材模型制作基本理论及知识进行系统教学,掌握KT板、雪弗板、各类板材模型制作的方法、制作流程及其成型手段;同时通过实验制作更好地帮助学生加深对板材成型工艺理论的认识与实践理解,旨在培养学生较强的实际动手制作能力。
(一)提升学生对美感的感知
无论何种形式的设计,美感都是作品质量的一项重要评价标准,对美的感知能力是一设计者创作的灵感源头。设计者必须通过不断的加工创作,在实物生成的过程中逐渐加强其造型美感。
从本质上说,创意木工制作是将纸质的二维设计图纸在立体空间中完美呈现,提高学生对三维空间结构的认知能力。创意木工制作的实验课程设定就是本着这一目的进行的。将绘画、雕塑与各种材料相互结合,将结构、造型与艺术一相融从而形成富有生命力的作品是实验课程的最终目标。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具有极强的动手能力。因此,在课程中要求学生对自己的设计图纸进行实物化操作,通过双手对塑形作品的亲密接触,让学生深入思考如何在满足力学原理的基础上尽可能提升作品的形态美与结构美,加强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
(二)提高学生的创作热情
在以往的本科教学中,由于理论基础与专业课程都处于起步阶段,学生对设计技能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设计图纸上。但在创意木工制作的实验教学中,学生可以将自己的图纸创作转化成具象的实物模型,并在创作过程中互相探讨、借鉴与赏析,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被动创作。
同时,在实践中,学生也可以清楚地发现自己图纸设计的不足之处,继而分析原因进行改进与加工,对掌握理论知识具有积极作用。学生通过设计、选材、制作、探讨、修改加工等一系列过程,将自己的理念与创意转化为实物,在制作过程中会获得很大的成就感,从而激发创作热情。
(三)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与团队合作意识
在创意木工制作实验课程中,加强节能环保材料的认知与应用,以低碳环保作为创作理念,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增强其社会责任感。
课程作品的呈现以小组团队为单位,分组进行图纸设计、选材制作等,一个完美的艺术木制品在设计制作的各个环节中都需要团队的聪明才智与通力合作。这将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之间的沟通协作能力,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有利于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
三、创意木工制作的课程分析
我院创意木工制作实验课程面向工业设计、艺术设计专业的本科生,学生可根据个人喜好选定产品造型,通过思维创作与动手加工等制作工序,最终的实物模型能更为直观地呈现学生艺术表现能力。
(一)课程学时设计
创意木工制作实验课程,让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课程由理论基础学习、制作设计方案、材料2024整理、实践创作四个阶段组成。由于从设计到制作整个过程都会遇到技术难点等问题,因此分散的课时不利于学生创作的连贯性。为了让教师能够及时帮助学生调整设计方案,课时可根据教师的具体制作要求进行相应调整。
(二)课程评分标准
由于本课程是以实验制作为主要教学模式,在评定过程中是以木材加工制作过程及最终效果为主要评分依据,占总成绩75%;其次是产品造型精致程度及细节要求,占总成绩10%;同时要求学生完成实验报告,将制作过程以文字形式呈现,占总成绩10%;产品造型选定以及相应木材合理选择,占总成绩5%。
(三)制作工具与材料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欲将设计作品从图纸呈现在立体空间中,一定要有合适的材料与专业工具。我院创意木工实验课程是根据学生创意设计的二维产品图,采用环保板材及KT版、雪弗板,使用“迷你魔”“优耐美”、德国“费斯托”等各类切割、倒角、修边、打桩、打磨等工具来完成木材加工工艺。
(四)实验制作步骤
1.绘制产品造型三视图;
2.讨论并选择各种木材及加工工具,根据产品造型确定木材的用量与加工工艺;
3.加工木材,完成切割、倒角、修边、打磨、倒模、打桩等步骤,根据木材加工工艺调整模型形态、尺度与造型;
4.对木材进行细节部分的修饰;
5.对木材表面进行打磨上蜡处理;
6.拍摄木工产品造型图片。
图1 创意木工制作及实验室展示
四、创意木工制作的教学特点
(一)教学的开放性
创意木工制作的实验教学内容完全公开化、透明化,学生可根据自己设计特点与发展方向选择具体课题。实验过程以工作总结、作品展览、学术交流与信息共享等内容进行公开展示,木工实验室的布局也积极配合“开放”式教学理念,作品的制作过程均可参观,不仅能看到成品展示,更有设计过程与半成品的相互交流与学习,实现教师、教学与学生创作的相互融合。
(二)教学的互动性
本课程的教学互动性不仅体现在课堂上的学习与交流,还通过专题讲座、课题汇报、网络平台等方式展现,将优秀的设计理念带入实验制作中,并将结合最新的产品市场定位、消费心理、产品功能等信息及时让学生分享。这种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对实际市场需求的了解与思考,更好地起到了学校与企业、社会衔接的作用,将“教学设计”与“市场需求”紧密联系,实现了学生与企业的相互联动。
五、结语
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新型本科实验课程的开展,有助于学生对课堂学术知识的理解与深化,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艺术来源于生活,通过实验制作能更直观的表达自己作品生命力的作品。学生通过互相交流、团队协作,激发更多的创作灵感,创意木工制作实验教学对于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实践型的设计人才有显著作用。
【参考文献】
产品设计课程总结范文第4篇
一、专业核心课程基本框架的构建
根据人才培养方案,我们对职业岗位能力进行分解,由低到高进行分阶段训练,打牢基础,从基础能力、核心能力、综合能力和专业拓展能力几个阶段设计教学。机械制图与测绘、计算机绘图及三维基本建模基础构成基础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为核心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围绕本专业将来工作岗位所包含的岗位技能、工作对象,开展有针对性的能力训练,将机械设计、创新设计、模具设计、产品高级建模和产品规范等以任务驱动式进行训练,形成专业核心课程基本框架,为综合能力培养打下坚实基础。
二、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的构建
依据就业岗位群任职要求,参照相关行业的职业资格标准,构建基于校企合作教育平台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CAD/CAM)专业课程体系。
第一,围绕佛山市世界级产业——白色家电产品的生产过程和岗位群工作过程,以小家电企业典型产品为对象,分析提炼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的核心课程设置、内容和环境训练要求。
第二,全面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将校企共建学习领域课程作为目标,改革课程设置。机械设计基础增加了Matlab应用实训,CAD/CAM技术应用(PRO/E)课程增加了以小家电产品开发为目标的“CAD/CAM技术应用(PRO/E)实训”,塑料模具设计增加了以企业赠送的生产模具为对象进行的“模具拆装实训”以及家电产品为对象进行的“塑料模具设计课程设计实训”,数控编程加工增加了以家电产品模具零件为对象的“CAD/CAM技术应用(UG)实训”。
第三,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改革教学内容。将工业产品造型设计、结构设计、模具设计、数控加工整个生产过程的知识、技能需求,作为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内容改革依据,以小家电产品为具体对象,将小家电每个生产工作过程的岗位知识、技能作为教学和实训内容。机械设计基础将小家电传动系统设计作为案例进行剖析,并用Matlab仿真分析实训课程进行深入学习;CAD/CAM技术应用(PRO/E)课程引进榨汁机、搅拌机、打蛋机等产品进行产品造型技术训练,并在CAD/CAM技术应用(PRO/E)实训课程中,进行产品结构装配与分析训练;而模具设计课程针对CADCAM技术应用(PRO/E)课程训练的对象进行模具结构的设计训练,并辅助以相关的模具实物拆装实训;数控编程加工则根据模具设计得到的零件进行自动编程和加工训练。整个核心课程的教学是一个完整产品的工作生产流程,课程间知识、技能以产品为主线相互渗透,课程的关联性、综合度大大增加,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加强。
由工作过程、核心课程、核心能力和培养方式构成的课程体系,是一个主线分明、交叉融合的突出职业能力培养、注重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一致性的课程体系,符合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三、模具设计课程的改革与实践
1.课程设计的思路
(1)整合课程内容,构建以实践为主渠道的教学体系。本课程以三维建模、图形转换、模具二维、三维设计为主要内容,以实践教学为主,课程内容体系构成一个从立体到平面再到空间的能力结构训练系统,设定课题总目标与子目标,并分别与相关专业与相关课程对应。
(2)运用“课题式教学模式”。运用“课题式教学模式”,设置动态化的课题方案,采用弹性、动态化的课题设置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以“课题”的方式重新整合与提取课程的知识体系与能力结构,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融为一体。
(3)设置教学工作室,建立教学质量保障机制。在教学工作室中对课程展开各种教学实验,并与教研、科研紧密联系,有利于教师不断将教研、科研成果,特别是最新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内容之中,提升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课程内容总体架构
教学内容的组织具有一般性与系统性。它的展开过程在教学工作室中进行,并以课题形式展开。教师可根据专业需要、学生实际,重新安排操作内容,使教学内容更具鲜活性。课程内容的总体架构见下图。
课程内容的总体架构图
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高职课程体系构建理论,构建了校企共建学习领域课程的体系与教学模式,以“实训基地”“培训基地”“研发基地”三位一体的校企合作为平台,以一类典型产品的生产过程和职业岗位的工作过程为线索组织课程内容,进行知识和技能的训练。通过共同承担研发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通过为企业培训员工、推广新技术,提升企业人力资源价值;通过共建实训室,做到资源共享,使企业真实感到合作的价值和潜力。企业主动走进学校,参与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推动专业课程改革,使广东省教学改革项目《基于“三位一体”校企合作教育平台的高职课程改革与实践》得以实施,并取得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2]崔瑞锋.美国著名大学电气专业教育发展特点分析—基于专业使命、教育目标及结果的视角[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8(7).
产品设计课程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群;教学模式
作者简介:谢昊飞(1978-),男,重庆人,重庆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副教授;蔡龙腾(1990-),男,湖北孝昌人,重庆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硕士研究生。(重庆 400065)
基金项目:本文系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工程训练中心建设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1201019)、重庆邮电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重点项目“自动化类研究生创新教育基地建设”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9-0097-02
一、课程教学模式研究现状
随着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嵌入式技术以及网络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控制系统在机械制造、过程控制、航天航空、交通运输、流程自动化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因此“计算机控制技术”是一门工程性很强的本科专业课程。但是由于本课程融合了单片机知识、自动化控制理论、现代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数字通信原理,涉及面十分广,给传统的理论课程体系、实验系统和教学方法带来了很大挑战。为此,90年代中期以来,各高等院校纷纷开始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出改进措施以增加教学的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改革内容大致体现在三个大的方面:课程理论体系结构、实验体系结构和教学方法。课程理论体系结构的改革主要体现在选择主流的微型计算机为工具,以完成的应用案例为主导线展开课程内容,与传统的连续控制系统的对比教学提高效果。[1,2]基于计算机控制中若干基本概念,介绍了由连续控制器到离散控制器的设计方法。[4]实验体系结构是众多教师着重考虑的环节,以增加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力和实际的动手能力,减少了验证性的实验,增大了设计性、综合性和研究性的实验内容。[5]教学方法涉及面十分广泛,包括应用现代的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典型案例教学。
上述改革措施的实施很大程度解决了一部分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但是仍然有一些难题还需要解决。首先,“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理论内容和实验内容与“自动控制原理”、“单片机原理”、“微机原理”、“现代控制理论”以及“信号处理”等相关的课程未有统一考虑。其次,实验教学中,仍然是原理性验证,遇上实际的工业现场系统时,学生同样存在束手无策的现象。最后,学生缺少主动查阅资料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针对上述问题开展立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让上述的因素相互关联,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二、“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群建设
考虑到自动控制原理、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以及对学生在自动化专业知识、创新能力、综合素质的要求,将“微机原理”、“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计算机控制技术”、“嵌入式系统”和“网络控制技术”五门课程构建一个计算机控制技术类课程群,整体考虑课程衔接、理论教学内容、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理论与实践的合理配置以及课程群内容的优化,从而让学生从大二年级到大四完成一个有机系统的学习过程。
在建设课程群主要讨论各个课程理论内容、实验内容、课时的分配以及课程间的衔接。将“微机原理”课程放于大二的第二学期,它是整个后续课程的基础。它主要给理解基于IBM 8086系列计算机的经典结构以及外部接口的设计。同时将一部分2024A/D、D/A内容删除,划分到“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中。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则主要展示基于MCS-51单片机的原理和接口设计部分。接口包括键盘、数码管、LCD灯、功率接口、通信接口设计。计算机控制技术则着重于数字控制器的设计过程、状态空间的设计、过程通道设计以及整个系统的设计过程。嵌入式系统和网络控制技术最近发展的热点技术,前者着重于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学习和接口驱动的设计,而后者是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网络化、智能化,因此侧重于大的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介绍。
为了保持实验课程的一致性,实验内容是具有严格的衔接性的,除“微机原理”外,其他课程的实验系统开发平台均是基于统一的芯片。因此当整个课程群实验完成时,学生将学会从简单接口设计到一个单回路控制系统的设计,然后到一个多回路的网络控制系统的设计过程。
此外,设立专门课程群的管理机制,规范各个课程理论和实验系统、课程设计和综合设计内容,对课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处理,建立网络管理系统。
三、真实工业环境的实验系统建设
针对传统的实验系统缺乏真实工业环境的特点,构建实际的工厂控制环境,让学生体会实际的现代工业生产过程,从而理解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的各个知识环节是必要的。
因此在保留传统实验系统的基础上,以一个完整的计算机控制系统为目标组织实训,让每位同学担任工程师、管理人员、材料采购人员、生产人员或其他角色,并在其间发挥作用,要能和团体内的其他成员协调配合,使学生能敏锐地发现应该由他解决的问题,并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去做。为此,构建如图1所示的真实工业环境,形成计算机控制产品设计、样机试制、定型设计到电磁兼容性测试与可靠性试验的一套系统的产品实验、开发与测试环境,培养学生以可靠性为核心的产品化、工程化意识与能力,提高学生的产品设计能力、工程测试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第一,电子产品生产线包括电子产品设计、生产和测试全套流程的设备配置。能实际生产计算机控制产品与智能仪器仪表、智能电器的电子部分。测试包括电磁兼容测试、高低温测试等可靠性产品测试内容。系统配合机械产品生产线生产的智能仪器仪表、智能电器可在流程工业控制系统或供配电系统进行试用。
第二,机械产品生产线包括机械产品的设计、生产和测试全套流程的设备配置。能实际生产计算机控制产品与智能仪器仪表、智能电器的壳体,并配合电子产品生产线生产的计算机控制产品、智能仪器仪表、智能电器可在流程工业控制系统或供配电系统进行试用。
第三,以典型的流程工业生产过程为对象,体现多总线集成的网络化控制系统特点,并可为学生设计开发的基于总线技术的计算机控制产品与智能仪器仪表提供试用条件。其中现场总线技术及无线技术方面形成基于单元设备、通信卡、芯片、协议栈和多总线集成等各不同层次的系统性、设计性、综合性、创新性的实验、开发与测试平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技巧,提升学生的综合性、系统性、创新性思维能力。
第四,构建完善的车间供配电系统,并可为学生设计开发的计算机控制产品、智能仪器仪表或智能电器产品提供试用条件。
四、科学研究与课程教学相结合
科学研究与课程教学主要体现两个方面:
第一,科学研究可以帮助任课教师和上课学生掌握与课程相关的技术发展趋势、相关应用领域的科学研究方法。任课教师可以从科研中更加深刻理解课程中内容,提高其课堂水平,形成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同时,课题组的相关科研工作积极吸纳学生参与,不但他们可以掌握本领域的前言动态,还可学习如何主动分析问题,获取相应的专业知识,解决现实的工程科研问题,从而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
第二,科学研究可以促进课程纵深发展。科学研究较大丰富了办学的资源,可以利用科研的仪器仪表和其他研究工具,加强实验系统设计不足。目前,本课题组已利用相关资源,形成了课程的实验、课程设计、综合设计和毕业设计的设计平台。同时,还可以提升整个课程的地位。通过科研,可以将研究内容整理出有实用价值的信息融入相关课程,甚至可以编撰相关教材和专著。
自2004年来,课程组一直致力于一种“科研促教学”的教学方法,利用承担的国家和企业等相关科研项目,构建了工业以太网的计算机控制系统、智能汽车控制系统等教学平台,并利用了平台进行与课程的课程设计、综合设计,取得十分好的效果,甚至有部分同学提出了许多十分新颖的设计。
五、教学改革的效果分析
1.教学效果
通过立体化的教学,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得到了进一步的加深,对课程在各个领域的知识应用有了形象的认识,对课程数字控制器、控制通道等重难点内容有了实质的提高。从近5届本科生的考试平均卷面成绩来看,从最初的63.8分提升到最近78.4分,其中85分以上提高到了42.4%。实验效果从反馈效果来看,学生的动手能力有了十分的改善。从最初的验证性实验,已经可以完成了一些综合较强的设计实验。
2.实践效果
由于融合了科研资源和面向真实的工业环境等策略,学生实践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学生已经从最初的被动式接受知识,改为了主动式思考面临的实际问题,并解决现实生活存在的一些问题。近5年,与课程相关的学生科技竞赛获得奖项30余项,学生设计的许多课程设计和综合设计作品都列入实验室展览室。
总之,在结合课程群设计、真实工业环境的实验系统和科学研究的立体化的新的教学模式下,经过多年的努力,开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学生的课程实践能力取得很大的进展,对课程的理解有了很大提高,“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也成为重庆市精品课程。
参考文献:
[1]刘莎.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8,9(121):118-119.
[2]周欣欣,宋人杰, 李红彪,等.计算机控制技术 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3):29-31.
[3]于海生.自动化专业“计算机控制系统”课程的改革与实践[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0,8(22):15-17.
[4]杨志军.开阔思维 抓住本质――“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教学探讨[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S1):82-83.
上一篇:产品试用期工作总结(优选3篇)
下一篇:产品设计总结(整合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