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计10184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41分钟。
五年级数学学习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小学生 学习习惯 水平差异 调查报告
正如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所说:“中小学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素质教育赋予班主任与任课教师的应有之责,也是教育的应有之义,“教学生知识”和“教学生养成求知习惯”同属有效课堂教学的目标范畴。遗憾的是,在我国,因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班主任与任课教师习惯于将教学目标窄化为学科知识技能的认知领域,而忽视了对学生学习习惯的正确督导和全面培养,以至于错过了在小学阶段着力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造成学生后续发展的缺憾。近些年来,我国小学生学习习惯问题的普遍性和严重度已引起学校、班主任与任课教师的广泛重视,[1]针对小学生不良学习习惯的干预实践及实验探索正在各地蓬勃开展。该研究旨在了解T校学生的学习习惯的水平和特点,为班主任工作及后期开展的学习习惯对有效教学的促进策略研究与实践提供实证依据。
一、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是从T校各年级中随机整群取样650名,去掉缺损数据和无效数据后,有效被试为646人。其中:按照性别,男生366人,女生280人;按照户别,城镇户口389人,农村户口257人;按照年级,一年级79人,二年级94人,三年级114人,四年级129人,五年级111人,六年级119人。
二、调查工具
本次调查采用的是西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田澜编制的《小学生学习习惯问卷》(LHI)。该问卷由40个正式项目组成,包含学习效果监控、深度卷入、阅读与记忆、听讲专注度、作业承诺、去依赖性、努力管理7个维度,各维度分别包含9、7、5、5、5、4、5个题目。本问卷使用Likert五分量表法,从完全符合到完全不符合分别给予1—5分的评定。经测试分析,全问卷的同质性系数和分半信度系数分别为0.9183和0.8885,各分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6787—0.8293。各维度得分与总分的相关系数位于0.584—0.839,各维度之间的相关在0.246—0.611。这表明,本问卷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作为鉴别小学生学习习惯的个体差异之用。
三、研究结果
1.小学生学习习惯各因素发展水平的差异
被调查的646名学生在7项学习习惯因素上的得分率高低排序为:去依赖性>学习深度卷入>听讲专注度>努力管理>作业承诺>阅读与记忆>学习效果监控。结果见表1。
表1 小学生学习习惯发展的因素差异
2.不同性别小学生学习习惯发展水平的差异
由表2可以看出,男女小学生在学习习惯全问卷及阅读与记忆、听讲专注度、作业承诺、去依赖性4个维度上的得分均存在显著差异。女生在全问卷及阅读与记忆、听讲专注度、作业承诺、去依赖性4个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男生;男女生在学习效果监控、学习深度卷入及努力管理3个维度上的得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
表2 不同性别小学生学习习惯发展的差异
3.城乡不同来源小学生学习习惯发展水平的差异
由表3可以看出,城乡不同来源小学生在学习习惯7个维度及总体习惯上的得分差异均无显著性。
表3 不同户口类型小学生学习习惯发展的差异
4.不同年级小学生学习习惯发展水平的差异
表4显示,从总体上看,小学生的总体学习习惯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表现为,“小一”>“小六”>“小二”>“小五”>“小三”>“小四”。多重比较表明,“小一”显著高于其他5个年级,其他各年级间的差异无显著性。从维度上看,被测小学生在学习效果监控、学习深度卷入、作业承诺、去依赖性、努力管理5个维度上的年级平均得分差异有显著性,而在阅读与记忆、听讲专注度2个维度上的年级得分差异无显著性。具体说来,对于学习效果监控、学习深度卷入2个维度,均表现为“小一”显著高于其他5个年级,其余各年级之间的差异不显著;对于作业承诺,“小一”显著低于“小六”,“小二”、“小三”和“小四”均显著低于“小五”和“小六”;对于去依赖性,“小二”显著低于“小一”、“小四”、“小五”和“小六”,“小三”和“小五”又显著低于“小六”;对于努力管理,“小一”显著高于其他5个年级,“小二”显著高于“小四”、“小五”和“小六”,“小三”显著高于“小五”。
表4 不同年级小学生学习习惯发展的差异
四、讨论
T校被调查的646名学生在7项学习习惯因素上的得分率高低排序为:去依赖性的平均得分率最高,学习效果监控的平均得分率最低。这说明,该校小学生基本上养成了独立学习的习惯,但在学习的时候对学习的目标和结果缺乏必要的监控意识。在今后的教学中,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应突出学生元学习能力的培养,使他们能够确立自己的学习目标;能够意识到不同的学习方法会带来不同的学习结果;能够意识到自己当前所用的学习方法,因此能监视自己的心理活动;能够从自己采用的学习方法所产生的结果中获得反馈信息,进一步评价自己的学习方法,因而能够依据是否有助于达成学习目标来调节自己所采用的学习和行为方式,以便更好地达到学习目标。[2]
本研究发现小学女生在学习习惯全问卷及阅读与记忆、听讲专注度、作业承诺、去依赖性4个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男生。这就说明,男女生认知风格及个性上的差异,跟小学女生表现出对学习更为负责任,跟聚精会神地听教师讲课不无关系。因此,本研究提示,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干预应重点针对男生,开展对听讲、作业和课外阅读态度辅导,提高他们的学习责任意识。
本研究发现,城乡来源的小学生的学习习惯发展水平没有显著性差异,说明经济条件的差异还不足够引起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发展差异。当然,T校位于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城乡学生的经济条件差异逐渐缩小,本研究的此项结论能否推及其他地区的学校,尚待后续研究加以证实。
本调查结果显示,小学生学习习惯在总体上呈现随年级上升而出现总体习惯水平能力下降的趋势,尽管在高年级有局部回升趋势,但从二、三、四年级起出现学习习惯的明显低落期。这就提示,小学生学习习惯培养必须注重发展性教育措施,也就是说学习习惯的全面培养从低年级开始一直到高年级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需要充分考虑性别与年级的差别因素有针对性地施教,唯其如此,才能有效地防止小学生学习习惯随学习内容难度的增加出现下滑的迹象。
参考文献:
[1]游家水.重视学习习惯培养促进学生主动发展[J].教育导刊,2005,(10):35-36.
五年级数学学习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学习心理;学习兴趣;学生学习兴趣调查问卷;初中生
1 问题提出
学习兴趣是影响学习的重要变量,它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渴望接近、尝试、探究和掌握知识,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并能提高学习效率的心理倾向。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学习活动的最佳动力,有着学习兴趣的学习才是有效的学习[1]。近年来,学习兴趣这一古老的话题在西方教育心理学界不断走向复兴,也成为了我国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课题之一[2]。根据国家三级课程政策的基本精神,结合中学生存在的明显厌学倾向和兴趣分化特征,许多中学根据自身条件分别以“任选课程”的方式对初中学生开设了校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发展学生的个性。为了对中学校本课程的开设进行有效的评估,同时使学校和教师能更好地了解学生学习兴趣的特点,并根据学生的兴趣特征,从实际出发更好地完善中学校本课程的开发,特组织和实施了中学生学习兴趣发展研究。
2 对象与方法
2.1 被试的选择 借助相关研究和中学教学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本研究被试来自南京市4所普通中学初一、初二和初三3个年级的学生。从初一随机抽取了122人,初二随机抽取了151人,初三随机抽取了159人进行问卷调查。最后共收回有效问卷383份,各年级分别为100份、140份和143份,其中男生有效问卷为186份,女生有效问卷为197份。
2.2 工具 在与4所学校2024领导、老师及部分同学进行访谈的基础上,对学生学习兴趣的特点得到了初步的了解,然后结合朱智贤教授指导的青少年理想、动机、兴趣研究协作组在国内10省市开展的“在校青少年理想、动机和兴趣的研究”时所采取的兴趣组试题[3],编制了《中学生学习兴趣调查问卷》。
为了得到学生在学习兴趣上更丰富的信息和观点,该问卷由客观性选择题和主观性开放题两部分组成,共含试题33个,其中选择题29个,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的实际情况在每题的若干答案中任选一个作为回答,它既包括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倾向性、稳定性、广度、效能等兴趣特点的调查[4,5],也包括对学生学习兴趣与学校课程设置之间的关系调查;开放题4个,要求学生能够充分地展现自己在学习兴趣发展过程中的体验以及学生对学校在培养他们学习兴趣的过程中的满意度等。
2.3 资料的处理 对于选择题部分,以个人在问卷上的分数为基础,在对数据质量进行审核的基础上,按照年级和男女学生通过SPSS 10.0版本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同时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父母的职业类型等信息,作为研究分析的参考。对于开放题部分,则主要根据学生的作答内容,提炼出他们所要表达的主要思想,并对每一类思想进行统计并求出百分比。
3 结 果
3.1 学生学习兴趣的倾向性
3.1.1 学生学习兴趣的倾向性是指学生对哪一门或者哪几门课程发生兴趣。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发现,93.6%的初一学生、97.6%的初二学生和97.3%的初二学生能够明确地指出他们“最喜欢的必修课程”与“最不喜欢的必修课程”,94.8%的初一学生、96.4%的初二学生和97.3%的初三学生能够明确地指出他们“最喜欢的选修课程”与“最不喜欢的选修课程”,这说明初一和初二学生无论对必修课程的学习兴趣,还是对选修课程的学习兴趣都有了很明显的分化,而且学习兴趣的分化在课程类别、性别以及年级等方面都无明显差异。
3.1.2 在初一学生中,他们最喜欢的必修课程是外语(占总人数的20%),其次是语文(占总人数的19%),他们最不喜欢的必修课程是地理(占总人数的19%);在初二学生中,他们最喜欢的必修课程是语文(占总人数的28.6%),其次是体育(占总人数的12.9%),他们最不喜欢的必修课程是外语(占总人数的20%);在初三学生中,他们最喜欢的必修课程是体育(占总人数的28.0%),其次是语文和音乐(都分别占总人数的13.3%),他们最不喜欢的必修课程是政治(占总人数的22.4%),见表1。
3.1.3 初中各年级学生最喜欢和最不喜欢某一必修课的原因具有高度一致性(见表2)。最喜欢某一必修课程的首要原因都是“在学习过程中常常会获得一种乐趣”(占总人数的51.0%),其次是“喜欢这门学科的老师/老师讲得好”;最不喜欢某一必修课程的首要原因是“在学习过程中无法获得一种学习的乐趣”,其次是“基础不好,很难取得很好的成绩”。
由此可见,学生对某一课程的喜欢与否主要取决于学生自己是否能够感受到学习该课程所带来的乐趣这一主要因素,其次才是教师的因素。升学和就业这一被人们看作非常现实的因素对初中生的课程兴趣并无显著影响。
3.2 学生学习兴趣的稳定性 学习兴趣的稳定性是指学生对某一门学科喜好的持久性程度。学生对所学课程的稳定性对学习都有重大的意义,学生对某一门或者几门课程有了稳定的兴趣,才能经过长期的钻研,获得系统而深刻的知识。研究发现(见表3和表4),初中各年级绝大多数学生学习兴趣稳定性较高,年级差异不显著([WTBX]P[WT]=0.440)。
表2 最喜欢与最不喜欢某一必修课程的原因比较(%)
统计分析发现,初中生认为自己学科兴趣产生在“五年级和五年级以前”占总人数的66.3%,其中初一、初二和初三各年级学生中认为自己的学科兴趣在该时期产生的分别占77.0%、65.0%和60.2%。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认为学生学科兴趣产生的重要时期或者说关键期是在小学五年级。
3.3 学生学习兴趣的广泛性 学习兴趣的广泛性是指学生学习兴趣的范围。研究发现,大多数初中生的学习兴趣比较广泛,且性别差异不明显,但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另外,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在喜欢的课程较多或很多的3个年级的学生大多数都把兴趣广泛性和他们最喜欢的课程之间的关系界定为“很密切”或者是“较密切”。由此可见,学习兴趣广泛的学生在兴趣的广度和中心兴趣之间的关系认识是正确的。对于乐于学习的课程很少的学生,
初一、初二的学生认为主要的原因是“觉得自己没有精力去学习更多的课程”(分别占34.4%和32.3%),其次是“使自己喜欢的老师较少”(占21.9%和25.8%);而初三学生认为主要原因是“自己在很多课程学习中的基础很差”(占44.4%),其次则是“觉得自己没有精力去学习更多的课程”(占24.1%)。
3.4 学生学习兴趣的效能性 学习兴趣的效能性是指学习兴趣在推动学生学习活动的力量。如,当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效能性时,他们通常会积极参与学校组织与自己最喜欢的课程2024的活动。在所调查的学生中,当学校组织与他们最喜欢的课程2024的活动时,能“很积极参加”的初一、初二、初三的学生分别占53.0%、52.1%和31.5%;能够“较积极参加”的各年级学生分别占32.0%、35.7%和44.1%。由此可见,初中生对某一课程的兴趣基本具有较高的效能性。
3.5 学科学习的兴趣与教师之间的关系 通过对所调查学生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见表5),学生最感兴趣学习的学科与最喜欢的教师之间存在极显著的相关(P=0.000),但随着年级的增高其相关程度有所下降;从总体上看来学生学习的兴趣与上课最好的老师之间也存在显著相关,其中初一和初二学生在这方面的表现非常明显;过去我们可能认为学生感兴趣的学科一定与班主任之间存在显著关系,但从本研究看来,学生感兴趣的学科与班主任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相关,也就是说,班主任并没有影响学生对学习兴趣科目的选择,体现了初中生在兴趣选择上的自主性。而且从年级差异上不难看出,年级越高的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学科的选择越自主,受相关教师影响越小。
4 讨 论
4.1 初中生在最喜欢和最不喜欢的课程上存在惊人的差异。初一学生最喜欢的是外语,其次是语文,最不喜欢的是地理;初二学生最喜欢的是语文,其次是体育,最不喜欢的是外语;初三学生最喜欢的是体育,其次是语文,最不喜欢的是政治。这似乎反映了学生兴趣变化的一定连续性,对语文的兴趣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而对外语的兴趣却在下降,对体育的兴趣却明显上升。这其间的变化很值得中学学科教学与管理人员思考再加以思考,如外语,对于初一学生而言,它是最喜欢的学科,而初二学生就认为是最不喜欢的了,初三学生也把它看作是仅次于政治的最不喜欢的学科。
4.2 以往研究认为,中学生对某一学科最感兴趣的原因主要是受家庭、环境(教师和学校)的影响,对某一学科最不感兴趣的原因是基础不好。然而,本研究却发现,初中生最喜欢或者最不喜欢某一学科的原因并非源于外部因素,而取决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否获得一种乐趣”。同时,从调查结果中发现一组矛盾,即教师、家长与学生之间的矛盾。从教师、家长看来,当然希望学生感兴趣学习的学科是能有利于未来的升学与就业,而学生却以学习乐趣为标准认定自己最感兴趣的学科,这必然带来教师、家长对学生希望与学生实际选择之间的矛盾。因此,学校教学应该让学生在学习那些教师、家长认为有利于未来就业与升学的学科上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协调这一矛盾,达到两者的统一。
4.3 从调查研究的结果看来,中学生学科兴趣的产生集中在五年级和五年级以前。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认为学生学科兴趣产生的重要时期甚至可以说关键期是在小学五年级。但我们不能因此结论而认为中学教学对学生兴趣没影响,一方面毕竟该结论的正确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另一方面即使学生学科兴趣的倾向在那时已基本定性,但我们可以从兴趣的程度上去改变他们,特别是象外语、物理、化学等新增设的学科,我们还可以凭借学生对学科的新奇性而影响他们兴趣的倾向性,从而激发和改变他们的兴趣。
4.4 在学生学习兴趣的分析中发现,学生最感兴趣学习的学科与最喜欢的教师之间存在极显著的相关([WTBX]P[WT]=0.000),但随着年级的增高其相关程度有所下降;从总体上看来学生学习的兴趣与上课最好的老师之间也存在显著相关,其中初一和初二学生在这方面的表现非常明显;过去我们可能认为学生感兴趣的学科一定与班主任之间存在显著关系,但从本次调查看来,学生感兴趣的学科与班主任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相关。由此可见,班主任对学生学习兴趣科目的选择影响不大,也就是说,初中生在兴趣选择上的自主性较高。
五年级数学学习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充分重视;兼顾所学;着手复习
一、充分重视
五年级的数学学习为什么如此重要,以至于需要引起学生的充分重视?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它是学生进入总复习的前期准备。更关键的是,在这一年中学生往往会产生一种错觉,即学生经过四年的不断学习,对于心智还不够成熟的孩子来说,非常有可能会产生疲劳感,进而开始放松、懈怠,而五年级处在进入总复习的前一年,因而学生会倾向于认为自己在这一年可以充分放松,然后以充沛的精力来面对六年级的总复习。就像已经升入高三的学生,总是以为自己在最后一届秋季运动会之前都可以放松,运动会过后就立即投入到学习当中。然而,不要忘记一点,放松的时间过长,或者使自己保持在一种不紧张的状态,再想紧张起来就没那么容易了,可能要克服的障碍比想象的多得多。所以在这里反复强调,学生一定不要异想天开觉得自己可以在五年级放松懈怠、平稳过渡,反而应该比之前更加努力学习,为下一年的升学复习打下坚实的基A。
二、兼顾从前所学
学生在足够重视五年级的学习后,一方面需要认真学习该学期的新知识,另一方面,也要对之前所学的知识进行回顾。从一年级的数字分类到四年级的各种图形等,都要有所复习。学生可以采取如下两种方法进行回顾。(1)粗放式复习。顾名思义,就是指复习从前所学知识的大框,可以翻阅教材,着重看教材的目录,梳理所学知识的前后顺序,将知识串联起来,同时要思考,为什么某些知识要在另一些知识之后或之前讲等。通过这样的方式,便可以在心中构建起一个比较模糊、初具形态的知识框架,重复进行可以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整理越发清晰,非常有系统性,对于学生日后复习有着极大的帮助。(2)精细复习。主要是通过做习题的途径来进行,具体的做法就是在做综合题的过程中,一定会遇到一些忘记的或已经生疏的知识,在做完题之后,就从这些遗忘了的知识点入手,翻看教材的讲解部分,加之自己曾经做过笔记等,把这个知识点重新学精学透。此外,由这个知识点所延伸出的其他知识点,也按照上述方式进行学习,就像树枝一样逐渐扩散开来,这样复习也许会耗费大量的时间,但是一个突出的优点就是可以使学生在将知识点复习通透的同时又兼顾知识之间的联系与连续性,这对于学生科学地复习是非常关键的。以上两种复习所学知识的方法,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掌握程度自行选择,也可以有机结合起来,总之,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就好。
三、准备小升初考试复习
可以说,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数学、英语这三门主要课程中,最能拉开差距的就是数学,而且复习难度比较大的也是数学。对于学生来说,面对激烈的竞争,都想去一个更好的中学学习。在日常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数学的差距还表现得不是很明显,但是到了六年级总复习的时候,尤其是考试的时候都是对知识的大综合,学生之间的差异立刻就显现出来。所以,在小学五年级阶段,就应该为小升初考试进行一定的准备,具体包括提前了解考试题型,适当进行综合训练,在做综合题的过程中不断查漏补缺。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并且锻炼自己的心理素质。这对于中国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往往同等水平的学生之间,就是心理素质高低的竞争。应试教育的体制下,学生要接受大大小小无数的考试,面对考试,心理素质非常关键,考前紧张或考试的过程中慌张,都会直接导致考试的失误甚至失败,而且出现几次类似情况,将会使学生产生心理阴影,进而在将来的考试中形成消极的心理暗示。所以学生应该尽早锻炼,以应对未来考试中的诸多不确定性因素,超常发挥。
总而言之,对于小学五年级的数学学习方法,笔者归结为以下三点。首先,要对这个特殊阶段充分重视,务实学习,不懈怠,不放松神经。其次,要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兼顾之前所学,为六年级总复习打好基础。最后,在该阶段就要开始准备小升初考试,还要主动锻炼自己的心理素质,使自己的状态逐渐趋于稳定,以期在未来的考试中获得正常甚至超常的发挥。
参考文献:
[1]王小扬.谈数学课堂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0(6):22.
[2]唐德山.对中小幼学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几点认识[D].延边大学出版社,2005-11.
五年级数学学习总结范文第4篇
学科:语文
1.成绩统计表(保留一位小数)
2.分数段统计表(单位: 人)
(二) 学科:数学
1.成绩统计表(保留一位小数)
2.分数段统计表(单位: 人)
(三) 学科:英语
1.成绩统计表(保留一位小数)
2.分数段统计表(单位: 人)
(三) 学科:综合
1.成绩统计表(保留一位小数)
2.分数段统计表(单位: 人)
二、本次质量检测成绩的分析说明:
本次一年级语文成绩较好平均分80.77,比起学区整体成绩较好。数学成绩也较高,平均分为86.50分,在学学区统考中名列第四。
二年级语文成绩较高,平均分92分,及格率是100%,优良率为100%。二年级数学成绩比去年有所下滑,平均分是74.50分,优良率是25%,及格率是75%。
三年级语文成绩在学区统考中名列六,个别学生成绩较稳,及格率占到100%。三年级语文成绩稳定,名次比上学期提升一名,为第六名。三年级数学平均分86.6分,及格率100%,优良率80%,较上年有所下滑,由第一名降为第四名。三年级英语平均分73.2分,优良率40%,及格率80%,较上一学年成绩有大幅提升。
四年级语文成绩与去年相比有所下滑,平均分保持在75.88分,及格率为100%,优良率25%。四年级数学平均分91.25分,及格率、优良率均为100%,名次由第二名上升为第一名。四年级英语平均分69.5分,及格率100%,较上一学年成绩有大幅提升。
五年级语文成绩平均分83.75分,成绩稳定。及格率100%,优良率为83.33%。数学成绩也呈稳定趋势,平均分为78.24分,及格率为83.33%和优良率66.67跟以往相差不多。五年级英语平均分46.7分,及格率33%,成绩较上一学年有所提高。
六年级语文成绩平均分84.8分,及格率、优良率均为100%,由上一学年的第五名直线上升为第二名。数学平均分83.3分,及格率、优良率均为100%。由上学年的倒数第二上升为第五名。英语平均分37.2分,较上一年成绩有所提高。综合课总体来说成绩较低。
三、存在的问题:
1、课标理解不太透,教材挖掘不太深。人教版教材,其编排意图,内容安排都具有很大的伸缩空间,为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提供了充分的空间,探究的自由。从测试反映的情况看,有些知识点没有给学生讲到,有些内容也没有给学生归纳总结出来,没有把教材充分挖掘透。
2、理念渗透不够深,教法研究不够足,学法指导不够细。课堂教学过程中就例题讲解例题,就课文读课文,就练习做练习,缺乏教学思想的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从测试中看,学生的阅读能力较低,写作能力较低,<莲 山 ~ 课 件 >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低。说明,教师在平常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和训练的力度不够。
3、后进生辅导缺乏计划安排,随意性大,转化率低。其实优生和后进生智力上没有多大差别,差别就在于学习习惯,学习态度等非智力因素。教学中,我们教师只是把辅导后进生喊在嘴上,缺乏在行动上辅导后进生长远计划。
4、任课教师对综合课思想上不够重视,所以成绩较低。
四、本次质量检测总结说明
本次质量检测反应了我校教师教学情况,教师们都认真辅导学生,学校整体成绩都有大的提升。学校总排名从上学年的第六名上升
五、今后我校的教学设想及对策
1、组织学习活动,总体把握教材要求,挖掘理解每节课内容。结合每学期教学计划,学习课程标准对本学段的要求,掌握本册教材的教学总目的要求,熟悉每单元教学要求,单元教学重难点,单元教学关键,制定详细单元教学策略。
2、充分运用各种资源,研究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3、因材施教,分层要求,培养优生和辅导后进学生。
4、渗透思想,体现方法,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
五年级数学学习总结范文第5篇
(一)研究对象
选取江西省贵溪市象山学校小学部共计518名学生展开调查,范围从小学四年级到六年级,年龄10~14周岁,平均年龄11.6岁,男女学生分别为337人与181人。问卷回收518份,回收率为100%,最后获得有效问卷501份,有效率为96.71%。其中,按性别统计,男生共计325份,占64.9%;女生共计176份,占35.1%。按年级统计,四年级有160份,占31.9%;五年级有169份,占33.7%;六年级有172份,占34.4%。
(二)研究工具与方式
本研究采用了由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周步成教授等在1991年编制的心理健康诊断测验量表(MHT)进行检测,该量表广泛适用于我国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健康诊断。MHT由八个内容量表构成,分别是:A学习焦虑、B对人焦虑、C孤独倾向、D自责倾向、E过敏倾向、F身体症状、G恐怖倾向、H冲动倾向。各分量表及总量表均是得分越高表示被试心理健康状况越差。该量表信度较高,其各分量表的cronbach系数在0.84和0.88之间,分半信度值在0.635和0.809之间,量表结构效度良好。测量方法:以班级为单位,在班主任的协助下,使用规定的书面指导语和口头指导语指导学生测验,现场发放问卷,学生独立填写,当场回收。
(三)数据统计与分析
采用二级计分方法,计算出每位被测者的分量表及总量表得分。所得数据运用Excel和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进行了主成因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
二、调研结果分析
(一)农村寄宿制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在MHT测验当中,若总量表得分≥65分,表示该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较严重的不适应行为,可认为其存在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分析表2不难得出,在贵溪市象山学校小学部501名合格被测高年级学生当中,存在着26名有较为明显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占被测学生的5.19%。在MHT测验当中,若分量表得分≥8分,表示该名学生在该项内容上存在适应不良,需对其进行特别心理辅导。由表2可以看出,学生心理健康存在问题的人数达247人次,比例为49.31%。各分量表得分超过8分的人数由多至少依次排序为:学习焦虑、自责倾向、对人焦虑、恐怖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冲动倾向和孤独倾向。
(二)农村寄宿制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的性别差异
分析表3中数据不难看出,贵溪市象山学校小学部男女生在MHT测验的各分量表及总量表上的得分存在一定差异,男生均低于女生,且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自责倾向、恐怖倾向这几个方面更是趋于显著,这说明女生心理健康问题相对较严重,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三)农村寄宿制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的年级差异
从表4可以看出,贵溪市象山学校小学部四到六年级的学生在各分量表及总量表上的得分均存在一定差异。四年级学生在孤独倾向、身体症状、恐吓倾向分量表的得分明显高于其他年级学生,且呈显著差异;五年级学生在过敏倾向、冲动倾向分量表的得分稍稍高于其他年级学生,但并无显著差异;六年级学生在MHT总量表与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和自责倾向分量表上的得分均高于其他年级,且呈显著差异。
三、讨论
上一篇:五年级数学总结(优选5篇)
下一篇:五年级数学下册总结(优选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