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计8945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36分钟。
云计算技术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云计算;云服务;互联网;网络;租用模式;软件技术
1、云计算的背景来源
从步入个人计算机时代开始,随着计算机越来越多,用户期望计算机之间能够相互通信,实现互联互通,由此,实现计算机互联互通的互联网概念出现。技术人员按照互联网的概念设计出目前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允许不同硬件平台、不同软件平台的计算机上所运行的程序能够相互之间交换数据。在计算机上实现互联互通以后,计算机网络上存有的信息和文档越来越多。目前全世界的计算机用户都可以依赖万维网的技术非常方便地进行浏览网页、交换文件等,万维网形成后,万维网上的信息越来越多,形成了一个信息爆炸的信息时代,使得用户在获取有用信息的时候存在极大的障碍,如同大海捞针。由此产生了在互联网或万维网上直接面向用户需要提供服务的需求,从而形成了云计算的概念。云计算的目标是在互联网和万维网的基础上,按照用户的需要和业务规模的要求,直接为用户提供所需要的服务。用户无需自己建设、部署和管理这些设施、系统和服务。用户只需要参照租用模式,按照使用量来支付使用这些云服务的费用。
2、云计算的定义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概念是由Google提出的,这是一个美丽的网络应用模式。狭义云计算是指IT基础设施的交付和使用模式,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的资源;广义云计算是指基于互联网的相关服务的增加、使用和交付模式,通常涉及通过互联网来提供动态易扩展且经常是虚拟化的资源。云是网络、互联网的一种比喻说法。过去在图中往往用云来表示电信网,后来也用来表示互联网和底层基础设施的抽象,因此,云计算甚至可以让你体验每秒10万亿次的运算能力,这么强大的计算能力可以模拟核爆炸、预测气候变化,甚至市场发展趋势等。并且用户可通过电脑、笔记本、手机等方式接入数据中心,按自己的需求进行运算。
2.1从不同角度认识云计算
当然我们还可以从不同的层面来理解云计算,即技术提供商、技术开发人员和用户三个方面。
2.1.1从技术提供商的角度认识云计算
技术提供商对云计算理解为:通过调度和优化的技术、管理和协同大量的计算资源;针对用户的需求,通过互联网和提供用户所需的计算机资源和软件服务;基于租用模式的按用计费方法进行收费。
2.1.2从技术开发人员的角度认识云计算
技术开发人员作为云计算系统的设计和开发人员,认为云计算是一个大型集中的信息系统,该系统通过虚拟化技术和面向服务的系统设计等手段来完成资源和能力的封装以及交互,并且通过互联网来这些封装好的资源和能力。
所谓大型集中的信息系统,指的是包含有大量的软硬件资源,并且通过技术和网络等对其进行集中式管理的信息系统。通常这些软硬件资源在物理上或者在网络连接上是集中或者相邻的,能够协同来完成同一个任务。
2.1.3从用户的角度认识云计算
从用户的角度考虑,主要是根据用户的体验和效果来进行描述,云计算可以总结为:云计算系统是一个信息基础设施,包含有硬件设备、软件平台、系统管理的数据以及相应的信息服务。用户使用该系统的时候,可以实现“按需索取、按用计费、无限扩展,网络访问”的效果。
简单而言,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通过网络去获得自己需要的计算机资源和软件服务。这些计算机资源和软件服务是直接供用户使用而无需用户做进一步的定制化开发、管理和维护等工作。同时,这些计算机资源和软件服务的规模可以根据用户业务变化和需求的变化,随时进行调整到足够大的规模。用户使用这些计算机资源和软件服务,只需要按照使用量来支付租用的费用。
3、应用举例
3.1云计算在教育信息化中的应用
将云计算应用到教育资源的开放和共享中来,在此之前用户都是从本地来获取计算资源、应用资源和存储资源。在云时代,可将本地的教育资源上传到云计算平台,转化为云服务,使得这些资源比自己所能提供和管理的资源更廉价。云计算除了成本低外,还有更大的灵活性和伸缩性。云计算提供者可以轻松地扩展虚拟环境,提供更大的宽带或计算资源。这样我们可以轻松地获取别人的教育资源。也可以将自己的资源与别人分享,实现教育资源的开放和共享。比如基于开源软件基础上的开源教育,Ubuntu开源操作系统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中的推广、Moodle课程管理系统的应用等,就是建立在云计算平台上的教育信息化的成功案例。另外,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以及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各种类型的教育(甚至是高等教育)均可建立在云计算的基础上进行,以达到教学资源共享以及增进师生互动,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3.2中国移动云计算IDC规划
中国移动认为,整个数据中心的发展趋势有三步,最初“卖资源”,出售的是机房、电源、机架等基础设施以及带宽;第二阶段“卖服务;“第三阶段“卖能力”,要求采用最先进的技术。而云计算与数据中心的结合可以实现向“卖能力”演进的发展步骤。据孙少陵介绍,中国移动对于云计算的研究在国内起步较早,研究院自2007年即成立了云的研究项目。工作重点一方面在于面向中国移动云计算引进策略、外部的信息服务等,比如研究如何引进云计算,自身内部如何去进行规范化、标准化;另一方面还开发了一套云系统。
4、总结
总而言之,云计算是继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大型计算机到客户端-服务器的大转变之后的又一种巨变。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分布式计算(Distributed Computing)、并行计算(Parallel Computing)、效用计算(Utility Computing)、网络存储(Network Storage Technologies)、虚拟化(Virtualization)、负载均衡(Load Balance)等传统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发展融合的产物。
随着科技不断地发展,社会的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其中的新生力量――云计算也在高速发展,并且不断地在技术和商业层面有新的创新。即使目前对云计算的定义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但是可能正是因为这样,现在云计算发展空间和创新空间还非常大。
参考文献
[1]刘鹏.《云计算》(第二版).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5
[2]赵新芬.《典型云计算平台与应用教程》.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4
作者简介
张蓉,女,汉族,1980年出生,天津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从事数学及计算机教学与研究工作。
云计算技术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云计算;云审计
一、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云计算的出现,对于各行各业产生了影响。云计算技术以其高可靠性、便捷性和低成本获得更多用户的青睐。审计行业,作为独立性监督活动,依赖于信息技术发展,也必然受到云计算技术的影响。因此,研究云计算技术对于审计的影响是十分必要的。本文结合云计算技术给审计带来的变革,提出云审计存在的风险并给出相对应的解决对策。
二、云计算定义及服务模式
云计算的概念产生于2006年8月9日的搜索引擎大会上,由Google首席执行官Eric Schmidt提出。随后Google与IBM在美国校园推广云计算计划,以降低分布式计算技术的研究成本和给予提供相关硬件设备和开放源代码平台的软件技术支持。云计算的应用范围影响力逐渐扩大,前景巨大。
全世界对于云计算技术的定义很多,最权威的定义是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提出的:云计算是一种按使用量付费的模式,这种模式提供可用的、便捷的、按需的网络访问,进入可配置的计算资源共享池(资源包括网络、服务器、存储、应用软件、服务),这些资源能够被快速提供,只需投入很少的管理工作,或与服务供应商进行很少的交互。云计算具有超大规模,Google已拥有具有数百万台服务器,将计算能力分布于分布式服务器之上。而用户不再受到地理限制,在拥有互联网的情况下随时随地获取便捷服务。云计算具有超大的计算资源共享池,提供按需服务,用户不再需要自行配置硬件设备降低成本。当然,云计算技术的产生,带来快捷方便的同时,也会带来风险。
云计算的服务模式分为三层: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平台即服务(PaaS)、软件即服务(SaaS)。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处于三层架构的最底层,包含云存储技术和虚拟化技术。企业使用终端远程访问“云”的计算资源,获取计算能力。企业只需按需付费,不需要配备与计算能力相关的硬件设备和维护人员,可有效节约成本。平台即服务(PaaS)处于架构的中层,将软件研发平台作为一种服务。云服务商开放平台,用户可以在平台上定制开发适用于自身需求的个性化软件。软件即服务(SaaS),处于架构的顶层,用户无需在电脑上安装软件,只需通过互联网访问云平台获取软件。
三、审计信息化发展历程
审计信息化经历了从审计人员进驻被审计单位进行现场审计到通过互联网获得被审计单位实时数据的联网审计到信息变革带来的云审计方式。传统的审计方式是审计人员进驻被审计单位,通过现场采集数据的方式通过u盘拷取被审计单位的经营管理数据,然后通过计算机辅助审计的方式分析数据。传统的审计方式具有地域限制和审计人员工作效率不高的缺点。审计人员进驻被审计单位,使审计的成本较高,并且具有地域限制。审计人员大部分时间花费在2024数据上面而不是在分析审计数据上面,效率较低。传统的审计方式是单一的事后审计。联网审计将事后审计转变为事中、事后的动态审计模式。联网审计是通过互联网将审计单位和被审计单位相连,被审计单位的数据通过互联网实时传输数据到审计单位的数据库服务器中,并在数据库中存储电子数据。审计单位可随时调取数据库中的电子数据供审计人员审计分析。联网审计方式由静态审计方式转变为动态审计,使审计人员工作效率变高,数据信息完整全面,数据库存储的信息量与现场审计相比较大,突破了地域限制缺点。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云计算环境下影响审计方式并给审计带来了变革。云审计,审计与云计算相结合,以降低运行成本、提高审计分析速度、满足海量数据存储等的优势成为审计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政府加大信息化建设同时为云审计模式提供了机遇。云审计虽然有诸多优势,但是,其带来对审计的变革也存在许多风险,如:数据安全问题、云服务商选择问题、没有适用于云审计的法律法规、审计证据隐蔽性问题等。
四、云计算对审计产生的变革
(一)审计证据:纸质材料到电子数据
传统的审计方式是审计人员进驻被审计单位进行现场审计,而审计的数据都是以纸质材料呈现,包括财务报表等会计资料。从联网审计到云计算环境下的云审计,审计证据为电子数据。在联网审计阶段,审计数据由被审计单位通过互联网传输数据到审计单位并存储到数据库服务器中,使审计数据获得更加便捷有效。在云计算环境下,被审计单位的数据存储在“云”中,审计单位可以通过数据接口实时调取“云”中的数据。因为云计算具有计算资源共享池和云存储设备,使海量的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存储于“云”中,数据并行处理具有较强的计算能力。
(二)审计方式:事后审计到事中、事后审计
传统的审计方式,审计人员获得数据具有滞后性。传统审计方式受到业务条件等许多限制,使审计活动与经济结构具有时差问题。然而,像金融等行业对于业务数据和风险控制要求“实时性”。云审计的出现,无疑是解决了这些行业实时性的要求。通过数据的实时获取,审计人员可以实时分析业务数据,并发现风险,对风险进行评估,编制审计计划。审计方式由传统的事后审计转变为事中、事后审计。
(三)审计模式:抽样审计到总体审计
传统审计方式的数据获取数量较少等诸多限制导致审计模式为抽样审计。抽样审计由局部推断总体,通过有限的数据评价被审计单位的风险。在云计算环境下,具有海量的数据存储技术和分布式计算技术解决了海量数据存储问题和数据处理问题。海量的数据存储便于审计人员对于被审计单位采用总体审计的模式,通过总体的视角更加细致、精确、有效发现舞弊行为,规避抽样审计的风险。审计人员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并行数据处理技术、海量存储技术等新型手段,从抽样审计到总体审计,提高审计效率、降低成本、规避风险。
五、云审计存在的风险
(一)数据存储安全性
在云计算环境下,被审计单位将数据存储在云平台的数据库服务器中,然而数据的存储、传输和处理都是由云服务商提供服务。如果云服务商出现经营不善而倒闭,那么存储在云服务器中的数据有可能出现丢失的现象。云服务商的内部人员如果恶意泄露数据或者黑客恶意攻击云服务器,有可能造成企业的损失。因此需要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明确云服务商的责任。另外,云服务器如果遭受不可避免的自然灾害,如地震等,数据库服务器可能会损毁,数据丢失。因此,需要在数据库存储数据的同时进行数据备份以避免遭受损失。
(二)审计人员知识储备不充足
传统的审计人员只需要掌握审计的相关知识即可。然而云审计的出现,要求审计人员不但需要掌握审计知识,并且需要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审计人员因为不掌握计算机知识而对于计算机操作生疏,不会运用软件对数据分析以提高工作效率。即掌握审计知识又掌握计算机知识的审计复合型人才在当今社会中是十分缺乏的。因此需要企业对于审计人员进行计算机基础知识培训以适应云审计带来的变革。
(三)审计标准和相关准则不适用
因为云审计的产生,审计标准与相关准则较传统的审计方式已经不适合于云审计方式。相关部门缺乏对云审计制定审计标准和相关准则。云审计标准是实施云审计的基本依据。制定规范化的云审计标准,有助于推动云审计规范和健康化发展,有利于明确审计单位、被审计单位和云服务商之间的责任。
(四)数据传输的身份认证问题
在云计算环境下,审计数据被存储于被审计单位的云数据库中。当审计单位需要调取数据时,需要访问云数据服务器,通过互联网传输到审计单位的数据库服务器或者审计单位云存储服务器中。在数据传输的过程中存在身份认证和数据加密的问题。如果不合法身份者通过云平台接口访问了被审计单位数据,那么被审计单位的数据泄露可能性将会加大。在数据传输的过程中,需要对传输的数据加密,以防止黑客通过不当手段截取数据。
六、解决对策
(一)数据防御系统及灾难恢复
建立有效的数据防御系统机制有助于云服务器抵抗黑客的入侵盗取数据。对于云服务商,应注重硬件设备维护,采用专职技术人员实时观测云平台,以免黑客侵入。建立有效的应对机制,对于数据采取加密技术,以免黑客获取数据。另外,对于不可避免的自然灾害,企业应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数据安全以免丢失,在数据库中对于数据及时备份,建立日志文件,在灾难后对数据恢复,保障数据安全性。
(一)复合型审计人才培养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云计算的产生,审计人员也应迎合云计算产生所带来的变化。传统的审计人员对于计算机技术掌握不够熟练,以至于面对云审计而手足无措,无法有效利用云计算技术分析数据,识别风险。因此,审计单位在招聘审计人员时,应将计算机技术同审计知识一同考核。对于已入职的人员应定期对审计人员培训并考核,培养复合型审计人员。
(二)由政府部门牵头制定相关准则和选择云服务商构建云平台
云服务商的选择,不仅涉及对于审计单位和被审计提供的服务,而且还涉及数据安全性问题。审计单位或者被审计单位将数据存储于云服务商的数据库之中,数据安全性对于企业至关重要。若机密数据泄露,必然对企业产生危害。因此,需要政府部门牵头制定审计准则和法律规范,明确审计单位、被审计单位和云服务商之间的责任。并且,需要政府与高校和云服务商合作,共同构建云平台,以便保证云计算环境下云审计规范化发展。
(三)身份认证及数据加密技术
在数据的访问和传输过程中,涉及用户的身份认证和传输中的数据加密技术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对于用户访问云平台,需要对用户进行身份认证以保证其合法性。因为,在云端存储的数据库不是私有云,而是公共云,多家单位会共享一个数据库。那么就涉及用户的权限问题。不同的用户访问的数据不同,因此需要身份认证以保持数据的安全性。在数据传输过程中,数据如果不加密若被黑客窃取则会造成数据泄露。因此在传输过程中,云平台应对数据加密,当传输到客户端的时候采用相应的密钥解密。(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
参考文献:
[1] 陈伟 Wally Smieliauskas.云计算环境下的联网审计实现方法探析[J].审计研究,2012(03):37-44.
[2] 秦荣生.云计算的发展及其对会计、审计的挑战[J].当代财经,2013(01):111-117.
[3] 牛艳芳 薛岩 孟祥雨.云计算环境下的审计业务模式变革研究[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14(04):95-103.
[4] 秦荣生.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对审计的影响研究[J].审计研究,2014(06):23-28.
[5] 文峰.云计算与云审计――2024未来审计的概念与框架的一些思考[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1(02):98-103.
云计算技术总结范文第3篇
1.1从软硬件上提升基础技术能力优化现有的技术和设施能力,通过总结无线电中的管理经验,有针对性的加强设施和技术上的缺陷;参照无线电业务的不同分类,有针对性地提升合法的无线电管理服务;整合现有的管理资源,统筹管理,根据当前的无线电管理技术提升综合管理能力;另外,增强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发挥无线电管理的优势,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有利的保障。1.2形成有效的“四个体系”运行机制深入挖掘现有管理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加强信息的沟通,在技术设施设计、突发事件应急等方面完善制度;加强无线电管理技术的发展研究,增强相关研究部门的研究能力,以高等研究院校、研究所为主导,鼓励技术创新,发挥研究人员的主观创新能力,提升研究成果的应用化;相关管理部门要未雨绸缪,加强隐患和问题的监控力度,并设置有效的应急机制;协调各部门的工作,完善责任承担制度,形成科学全面的无线电管理机制。1.3建立无线电管理“四个体系‘的人才梯队人才是管理工作的关键,要设置无线电管理机构、相关高校与研究机构、相关企业三个层次的专业技术人才机制,挖掘、培养无线电管理“四个体系”机制的人才;同时要鼓励人才之间的交流,并建立培养机构的师资队伍,发挥有经验管理人员的“传帮带”作用。无线电管理机构在技术支撑体系的主要发展方向
二、无线电管理“四个计划”建设的技术路线发展方向
我国当前的无线电管路“四个体系”的核心技术要求是:尽快地实现无线电信息的接收、存储、交互、融合、挖掘、分析技术,同时要在原有的无线电监测和检测技术的基础上,把握好总体的技术要求才能符合战略目标的要求。首先是要搜集国内外的无线电信息,并进行信息分析,呈现出无线电监测的实时信息、频率、电台等数据,形成无线电的整体态势分析和展示能力。在无线电管理的数据分析,是一项工程量巨大的工程,因此需要借助计算量巨大的计算技术,云计算的动态和可伸缩计算能力、群体智能、服务化特征等特点都为海量数据和复杂数据的分析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云计算的处理优势正好可以配合无线电管理工作中的数据处理,因此在无线电管理“四个体系”的建设中应当采用云计算技术作为其核心技术,充分利用其计算优势解决无线电管理中面临的难题。
三、“四个体系”建设中云计算技术的应用
3.1Hadoop分布式云计算技术的应用Hadoop云计算平台采用分布式和分层结构,其具体的结构分为数据层、模型层和应用层三层结构,其中数据层是整个管理体系的网络数据,包含着各种类型的数据库,如电台站数据、监测数据、线电台站数据、监测数据等;而模拟层是利用数据层管理“四个体系”中的数据,并通过处理数据层输出的数据,建立数据模型,分析其包含的数据;应用层则是利用模拟分析的结果,对无线电管理“四个体系”的需求数据进行应用定位,并对无线电管理决策提供有针对性的方案与评估能力。3.2Hadoop分布式云计算技术的优势和缺点云计算技术的发展完美地解决了海量数据和复杂数据的处理,给无线电管理“四个体系”的建设提供了技术基础,尤其是Hadoop分布式云计算技术因为技术优势明显,尤其是其对于计算机的硬件要求不高,同时具备可伸缩性和高容错性,技术成本较低,因此可以作为“四个体系”建设的核心技术。但是也存在着较多的问题。首先云计算技术需要强大的宽带网络作依托,一旦网络条件不好,就很难就行数据的处理;再者云计算技术存在着延迟的问题,而且延迟的影响远大于宽带的影响;另外云计算的安全性也是制约“四个体系”建设的重要影响因素,因为云计算存在很强的虚拟化安全性威胁,同时其数据来源较为复杂,在应用的广泛性上也会引发新的安全威胁。
四、总结
云计算技术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云计算;视屏监控;应用
中图分类号:TP2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2) 14-0055-01
视屏监控技术在当今社会的应用范围在不断扩大,其作用也越来越重要。由于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人们对视屏监控的技术要求越来越高。云计算在视屏监控中的应用大大提升了视屏监控系统的功能和应用价值,为视屏监控带来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视屏监控技术的发展
视屏监控技术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即模拟监控、数字监控和网络视屏监控三个阶段。发展到今天,已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广泛应用,相关技术也日趋成熟,规模也在不断壮大。在传统的视屏监控技术中,由于其扩展性能差,没有和警报实行有效的联合控制,因而只能在很小的区域范围内实行。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视频监控迎来了新的发展。相比于传统的监控技术,云计算的应用使系统具有了更多优势。
计算机互联网的使用,加强了对视频、图像的采集、编码以及传输,同时加强了警报处理,方便了计算机操作和集中监控管理。其次,新技术的发展,大大提高了监控画面的清晰度和监控效率。通过计算机技术对不清晰的图像进行去噪、锐化等处理,通过调整图像大小,借助显示器的高分辨率,可以观看到清晰的高质量图像。此外,由于数字信息具有很好的抗干扰能力,因此,不容易受传输线路信号的影响,能够对数据信息进行加密传输,有效控制信息被窃取。最后,在视频监控系统中,可以通过建立计算机索引,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就能够找到相应的现场记录。
二、云计算的研究现状
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和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云计算技术以其高速的传输能力成为了信息产业的研究热点。云计算所带来的一些新兴信息技术资源以及应用模式都为IT科技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革和创新。作为一种新兴的、颠覆性的计算模式,云计算在视频监控领域引起了非常广泛的关注和研究。云技术的出现解决了传统视频监控技术远程传输难及计算、储存难等问题,大大降低了建设成本,同时也提高了储存和共享的功能。安防技术经历了模拟化、数字化和网络化的三个发展阶段,相应的技术已经发展得较为成熟。云计算技术的快速推广及应用,带来空前的技术创新及计算能力,已成为视频监控领域乃至和社会各领域的重点研究技术。
三、云计算在视屏监控系统中的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的高度共享以及数据传输的安全可靠已经成为了系统建设中的重点考虑问题。随着视频监控技术的不断推广,用户对其的应用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云计算技术的推出,不仅加快了视频监控数据信息的安全性,同时也加速了信息的传递和共享,在提高质量服务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建设成本。
(一)降低了建设成本
视频监控系统的成本包括了设备的购置、运营的成本以及电力的消耗、机房的站点面积等等。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各领域对视频监控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长,这使得总体的建设成本也在不断上升。就比如公安系统的视频监控网,入股采用了云计算技术进行集中监控,可以大大减少各地的监控设备和其他的资源,从根本上减少了建设成本,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在整个监控系统中,管理员可以将各地的监控系统2024
上一篇:互联网销售工作总结(整理5篇)
下一篇:云岭先锋工程总结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