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计11265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46分钟。
中西方文化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江西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结果;建议
[中图分类号] F470 [文献标识码] B
引言
美丽乡村建设,是乡村建设的的延续,是新农村建设的丰富和发展,是推动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谐发展,建设更加美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应有之义。。在工业化、城市化不断推进的宏观背景下,美丽乡村建设不能局限于乡村的自我完善,而是应当顺应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历史趋势。在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解决则是其关键问题。农村劳动力转移会提高农民的收入,收入的增加反过来又会给农业经济的发展注入资本,促进农村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逐步缩小农村同城市的收入差距,同时也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资金支持。
基于以上背景,本文以2000-2012年江西省年度统计数据为基础,通过建立经济计量模型,对江西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建议,为江西省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提供理论支持。
一、模型变量指标与数据来源
(一)变量说明
江西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总量作为因变量,核算农村劳动力转移总量的方法比较多,综合考虑决定采用陆学艺的计算方法,即:城镇从业人数-城镇职工人数=在城市就业的“农民工”人数,乡村从业人员数-农业就业人数=农村中非农劳动力数量,两者之和即在城市就业的“农民工”人数+农村中非农劳动力数量=农村劳动力转移总量[1]。
学者们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相关实证研究很多,但都是各自根据自己的需要做相关区域或某个方面的研究,选取的指标因素也不尽相同。通过对以往文献的阅读与分析,本文结合实际情况选取以下7个变量进行实证研究。
农民收入,这个因素反映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动力和物质基础,本文以江西省农村住户人均年纯收入来代表农村收入;地区生产总值,这个因素反映的江西省整体的经济发展水平,大量文献均证实农村劳动力转移能够促进经济增长[2],本文以江西省GDP来代表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本文以江西省城镇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比率来衡量城镇化的水平;文化水平,该因素综合反映了劳动者的教育程度和就业能力,本文采用江西省大专以上人口数量占6岁以上人口的比率来衡量文化水平;城镇失业率,有研究表明,城镇失业率对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产生挤出效应,致使转移空间变小[3]。城乡消费支出比率是用来衡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引起的直接价格成本变动的具体指标,由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同期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计算而得[4];人口自然增长率,该因素反映的是农村和城市的人口增长情况,较快的人口增长率会使就业空间变小。
(二)数据来源
本模型使用时间序列数据,数据来源于《江西统计年鉴》,时间跨度为2000-2012年,并根据需要做了相应的整理和核算而形成最终的数据。
二、江西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型
(一)模型建立
以江西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总量为因变量,农村住户人均年纯收入、江西省GDP等7个变量为自变量,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估计。
Y=β0+β1X1+β2X2+β3X3+β4X4+β5X5+β6X6+β7X7+μ
其中,Y代表江西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总量,X1代表农民收入,X2代表地区生产总值,X3代表城镇化水平,X4代表文化水平,X5代表城镇失业率,X6代表城乡消费支出比率,X7代表人口自然增长率,μ为随机干扰项。
本文利用Eviews6.0,选择最小二乘估计法(OLS)对以上所有变量做回归分析,得到的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模型回归分析结果
(二)模型检验
1.拟合优度检验:从表1的回归分析结果来看,R2=0.9973,修正的可决系数为R2=0.9934,接近于1,说明模型对样本的拟合很好。
2.F检验:针对H0:β1=β2=β3=β4=β5=β6=β7=0,给定显著性水平α=0.05,在F分布表中查出自由度为k-1=7和n-k=5的临界值F(7,5)=4.88。由表1得到F=260.1948,F=260.1948>Fα(7,5)=4.88,应拒绝原假设H0:β1=β2=β3=β4=β5=β6=β7=0,说明回归方程显著,即农民收入、地区生产总值、城镇化水平等7个变量联合起来确实对江西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总量有显著影响。
3.T检验:分别针对H0:βj=0(j=0,1,2,3,4,5,6,7),给定显著性水平α=0.05,查t分布表得自由度为n-k=5临界值tα/2(n-k)=2.015。由表1中数据可得,与■1、■2、■3、■4、■5、■6、■7对应的t统计量分别为-4.144280、3.486478、8.924566、1.520035、-3.393941、-0.966075、-1.992106,其中,■4、■6、■7对应统计量的绝对值小于2.015,说明文化水平、城乡消费支出比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对江西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总量影响不显著,但人口自然增长率对应统计量的绝对值和2.015比较接近,在模型修正时可尝试放入,文化水平、城乡消费支出比率则应该剔除。
(三)模型修正
将t检验后的文化水平、城乡消费支出比率剔除后,再以江西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总量为因变量,农民收入、地区生产总值、城镇化水平、城镇失业率、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自变量采用线性模型进行回归分析,修正后的线性模型为:
Y=β0+β1X1+β2X2+β3X3+β4X4+β5X5+μ
其中,Y代表江西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总量,X1代表农民收入,X2代表地区生产总值,X3代表城镇化水平,X4代表城镇失业率,X5代表人口自然增长率,μ为随机干扰项。新的回归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修正后模型回归分析结果
由表2得出,修正后的多元回归模型为:
■= 895.9620-0.275130X1+0.104857X2+44.67550X3
-185.0219X4-42.48468X5
从回归结果可以看出,方程的拟合度很好;在5%的显著水平下,方程的F检验显著,且每个变量的t值都通过了t检验。
模型结果说明,在假定其它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农民收入每增加1元,江西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总量就会减少0.27513万人,这是因为农民收入不仅包括外出从业得到的收入,还包括在本地劳动、家庭经营等方面的收入,而这方面的收入增加,会减少外出务工的农民数量,提高农村内部吸纳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地区生产总值和江西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总量呈正相关关系,地区生产总值每增加1亿元,农村劳动力转移总量会增加0.104857万人;城镇化水平与江西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总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城镇化水平每增加一个百分点,江西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总量就会增加44.67550万人,这充分说明城镇化的发展对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有促进作用;城镇失业率每增加一个百分点,江西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总量就会减少185.0219万人,充分说明城镇失业率对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会产生挤出效应,致使转移的空间变小;人口自然增长率每增加一个百分点,江西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总量就减少42.48468万人,较快的人口增长会使就业空间变小,城市能提给农村劳动力的岗位也会减少,会对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产生抑制作用。
三、结论与建议
从模型回归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经济因素对江西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有很大的影响,在农村本地收入高,外出就业的人员就会减少,整个地区经济发展良好时,也会促使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其次,城镇化发展也会加快江西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步伐,增加农民的收入;最后,城镇失业率与人口增长率的提升都会对江西省农村劳动力转移产生负的作用。综合以上分析结果,本文在促进江西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方面提出以下建议:第一,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促使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城镇中所面临一系列问题也会凸显出来,如容纳空间不足、就业岗位供应不足等。所以,在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农村的过程中,江西省也应该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促使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增加转移空间。第二,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提高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2013年末,江西省城镇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48.87%,同期中国的城镇人口比重为53.73%。这是因为江西省工业化起步较晚,产业结构长期以以农业为主,城镇化发展滞后其经济发展,城镇化水平低。所以,江西省加快城镇化发展的步伐,促使农村劳动力有序的向城市转移,是江西经济稳步发展的重中之重。第三,降低城镇失业率,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空间。模型分析的结果说明,城镇失业率的增加会对江西省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产生抑制作用,阻碍了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步伐。因此,应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江西省的城镇失业率。
[参 考 文 献]
[1]武学凤,张雅燕,康兰媛.江西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1988-2009年时间序列数据[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1):28-33
[2]刘传江,黄桂然.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区域竞争力的动态关系研究―以重庆市为例的实证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23(7):116-121
中西方文化总结范文第2篇
一、体系建构
本书在体系建构做了有益的尝试:结构严谨、脉络清晰、经纬交错、历时梳理与共时比较错落有致。本书宏观结构呈现——总分的放射性结构。全书共分六章。第一章总体论述了中西文化精神,而这正是中西文学价值观比较的前提。然后以第一章为中心,以功利、教化、真实、审美、心灵这五个维度的比较并列射出随后五章的内容,构成本书五个主要的论域。对于这种结构作者强调“这五个维度的分别只是为了理论阐释的方便而做出的区分,在具体的理论语境中,它们往往有很强烈互补性与互文性,且都最终指向人的心灵,致力于理想的人的生命境界的构建,从而形成了中西传统文学价值观的动态系统。”[1]P9这个动态系统横贯中西,纵穿古今,让人在一个更广阔的视野里追问文学的价值和思考人生的意义。本书各章的结构都遵循体-面-线-点纵深推进结构。首先,中西比较之“体”都被平铺到中西文学价值观这两个“面”上,每个“面”都有自身的纵线,旨在由古及今历时梳理演变路径,横线沟通中西两个“面”旨在中西价值观念共时之比较。纵线是由对各个历史时期文学价值观念论述的“点”串联而成,横线都是由两个点构成,即中西方价值观念的交集点和分歧点。呈现经纬交错但清晰有序的网状结构。其次,中国文论这个“面”的纵线的开端追溯到几千年前有文字记载的源头,以先秦、两汉、魏晋六朝、隋、唐、宋、元、明、清顺序依次而下,但终端限制在辛亥革命之前。因为“只有把范围限制在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大规模冲撞和融合之前,才能从一个比较纯粹的角度研究中国文化和中国美学。”在梳理中,对同时代的无论是儒道主流文化,还是一些非主流的思想学派这些“点”,作者都进行了细致地剖析,发掘了丰富而多维的价值观思想。但在西方文论这个“面”的开端追溯到西方哲学思想的源头古希腊罗马,依次涵盖了历史各时期,直达现代的终端,力图全面地呈现西方文学价值观的真实面目。最后,各章纵线和横线的数目不等。纵线的数量表示在本章维度上梳理文学价值观的层面数目,横线数量代表横向比较及结论归纳的次数。
二、方法意义
本书采用多项式平行研究的方法,对中西传统文学价值观都分别进行了纵向的梳理和横向的比较,分析了古今中外大量的文学价值理论,在连类举似、充类至尽、集思综断下得出坚实的结论。通过比较,不仅寻求到中西文学价值观的共性也发现了两者突出的个性。以本书第三章中西传统文学价值观教化之维为例,“教化说”和“净化说”分别属于中西传统文学价值观2024文学道德价值目的的不同表述。首先,作者梳理了中国教化观念古今的演变;然后,作者梳理了西方的净化理论;最后,在对教化和净化理论进行纵向梳理后,又通过横向比较归纳出二者的同异。两种理论在文学的教育维度上价值指向是相通的,无论东方还是西方,文学在两个层面上发挥着价值功用:从社会层面讲,文学有利于理想国家的政治统治;从个人层面讲,文学有助于理想道德人格的塑造。两种理论的文化差异在于:儒家的“诗教”理论更注重对文学道德意义的强调;而西方更倾向于通过诗来宣泄情感、疏导欲望、净化心灵来获得道德意义。这样的研究方法使我们对中西“教化”与“净化”理论各自的历史演进与彼此同异有了清晰的认知。以点窥面,本书所有章节都立足于跨文化比较的视野,通过列举大量的例证进行历时与共时的比较,得出坚实的结论。本书不仅解读了“真”“善”“美”“自由”“超越”等核心价值观念,而且以功利、教化、真实、审美、心灵这五个维度梳理了中西传统文学价值观历史演变和生成语境,彰显了致力于理想生命境界之构建的精神价值本质,探求了可资当代文学研究借鉴的理论资源。本书纵穿古今,横贯东西的比较研究方法是对比较文学研究的拓展和深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厄尔迈纳曾呼吁比较文学应该具有一种真正的跨文化的视野,并且援引“灯塔下面是黑暗”这句谚语说明只研究自己国家的文学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另一座灯塔来照亮自己,而“中国的灯塔则可能给美国的研究带来光明。”[3]P36同样,西方的灯塔也会给中国的研究带来光明。这本书同时点亮了中国和西方的灯塔,并在彼此的异彩纷呈和交相辉映中使文学的星空更加璀璨。刘象愚认为:“对历史上互不关联的批评传统的比较研究,例如中国和西方之间的比较,在理论的层次上比在实际的层次上导出更丰硕的果实……对于属于不同文化传统的作家和批评家的文学思想的比较,则或许能揭示出某些批评观念是具有世界性的,某些批评观念限于某些文化传统,某些观念只属于特定的文化传统……因此对于文学理论的比较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所有的文学。本书正是如此,首先,通过在理论层次上的比较,寻求到中西文学价值观共同的理论模式。例如本书第六章论述到中西方传统价值观在心灵之维德第一个层面即文学的心灵平衡与宣泄功能上是极为一致的,无论是中国的“发愤著书”还是西方的“愤怒出诗句”都体现了创作主体在文学创作中实现在现实中难以实现的理想和愿望,以诗文的形式表达自我生命的价值和获得情感的满足。其次,本书还发掘了属于中西方各自特色的文学价值观念。例如本书第四章论述中西传统价值观真实之维时,作者指出尽管真实是中西传统文学价值观对于文学的共同要求,但双方在“真”的维度上不仅有交集,还各有显著不同的侧重点:中西文学的逻辑起点有“本于心”和“本于物”之区别;在价值取向上有“情真”和“事真”之不同;在意境创造上有“虚实相生”与“逼近自然”之异等。中西文学价值观在汇集中虽会有交融,但更会有碰撞。在碰撞中会更加加深对双方各自特点的理解。如果只知其一,等于一无所知,唯有在跨文化比较的广阔视野里,通过对比才能使双方各自的特点更为清晰。恰如王向远所说:“即使通过比较不容易找到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诗学‘通律’,但可以通过比较,来发表、表达现代学者个人对文学问题或其他文化问题的看法,或者通过比较来加深对中西文论某些侧面、某些特点的理解和认识。”[5]P186综上所述,本书正是通过对中西价值观多维度地深入比较分析,不仅使我们更科学地认识和把握我国和西方传统价值观的体系特征,而且通过求同存异,致力于建构一个现代的、科学的、多元的文学价值理论,彰显了比较诗学的重要意义。此书之所以彰显了比较诗学的重要意义,是因为研究者有广阔的视野、国际的角度、比较的自觉意识、关键的是能超脱本民族文化体系的模子,站在更高的层次上来探求人类文学的共同规律。并且在探讨中,“考虑到不同文化和不同时代在信仰、自尊、偏见和思想方法方面的差异,力求跨越历史、跨越文化、去探求超越历史和文化差异的文学特征和性质、批评的观念和标准,否则,我们便不应从整体上去谈文学,而只能谈孤立分散的种种文学,不应当从总体去谈批评,而只能谈孤立分散的种种批评。”也正因如此,法国著名的比较文学研究者爱金伯勒教授早在上世纪60年代即预言:“比较文学将不可避免地走向比较诗学。”
三、独特之处
中西方文化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
产业转移;产业结构;经济增长;西部地区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17000602
1引言
现有的研究中,学者们注意到了产业转移、产业结构转换、经济增长间的两两关系(李斌等,2011;张琴,2010;王佳妮等,2011;杜江等,2010;陈涛、郭谚方,2010;刘伟、李绍荣,2002),而弄清楚三者间的逻辑关系,对制定经济政策是有利的,这成为本文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为实现东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协调发展,我国一些学者认为西部地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是一条重要的途径。因此本文将中国西部地区作为研究对象具有现实意义。
本文认为国际产业转移能够影响承接地经济增长,而随着国民收入的增加,当地产业结构会随之发生变化。本文接下来的工作是根据这一逻辑思路,建立计量模型,进一步说明三者之间的关系。
2实证模型的设定
2.1国际产业转移与经济增长
Y=F(K,L,AFDI)
(1)
式中,Y、K、L、FDI顺次为总产出、投入的资本量、投入的劳动量、外商直接投资;A代表由外商直接投资引起的技术进步,是一个常量。在宏观经济学中,经济增长通常被定义为产量的增加,一般以人均GDP的增长率来衡量(安虎森等,2008),将(1)式两边同时除以L,得到以人均产出形式表示的生产函数:
(5)式将外商直接投资产生的效应分解为资本效应(β12)和技术效应(A),下面的计量分析中,本文将这两种效应合并,因此可利用以下计量模型计量产业转移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各变量含义如下:y(元/人)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k(元/人)为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额,fdi(元/人)人均实际外商直接投资额,β0,β1,β2为相应的弹性系数,ε为随机扰动项。
2.2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演进
产业结构指一国(或地区)经济中各类产业的构成和产业间质的内在联系及量的比例关系(李斌等,2011),但一般使用各类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变化描述产业结构的调整(刘伟、李绍荣,2002;范剑勇,2008),本文依然采取这样的处理方式。为了进一步研究经济增长对产业结构演进的影响,本文建立以下半对数回归模型:
3数据来源及说明
本文最终研究的西部区域只包括11个省或直辖市,而未将自治区纳入分析范畴的主要原因是其缺乏实际外商直接投资等数据,同时本文分析的时间跨度为1999年至2008年。其中,各省地区生产总值(亿元)、三次产业产值(亿元)、人口总数(万人)、固定资产投资(亿元)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0-2009年);各省实际外商直接投资(亿美元)来源于各省各年的统计年鉴。
西部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根据各省GDP之和除以各省人口总量,人均固定资产投资根据各省固定资产投资总量除以各省人口总量,人均实际外商直接投资是根据先将美元按照1999-2008年间的平均汇率转换为人民币,再根据上述方法进行计算。
4实证分析结果
4.1国际产业转移与经济增长
依据所搜集的数据,运用Eviews5.0软件对方程(6)进行最小二乘法回归得到以下的计量经济模型:
其中括号内是相应系数估计值的t统计量值。
在方程(7)中t检验通过,并且相应的概率值Prob.
4.2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演进
依据所搜集的数据,运用Eviews5.0软件对方程(7)进行最小二乘法回归,详细的回归结果如表1、2、3所示。
由上述的回归结果可知,西部人均GDP每增加1%将会导致第一产业在GDP中的比重下降0.303%,第二产业比重上升0.111%。同时,我们应该注意到表3所显示的信息,人均GDP的增加并未带来第三产业比重的明显上升,因为第三产业的回归方程没有通过T检验,不能拒绝原假设,即ln(gdp)的系数显著地为零。但总体上可以认为随着西部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调整。
5结语
通过以上两个实证模型,我们确实可以得到这样的逻辑关系:国际产业转移通过资本效应和技术效应的综合作用促进我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随着人均生产总值的增加,第一产业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逐渐上升,产业结构一定程度上朝优化方向发展。然而,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没有推动第三产业发展,这可能主要是西部地区制度不健全、产业承接环境较差、外商直接投资质量不高等原因引起的,其具体解释说明有待进一步研究。
我国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矿产资源,而其资本、技术、知识等要素相对缺乏,国际产业转移为西部地区提供了巨大的资金支持,极大地加快了西部地区的工业化、城市化、产业化进程。同时,西部需要警惕产业结构失衡的问题:移入西部地区的产业主要集中于第二产业,其内又高度集中于制造业,带来的只是产品结构的调整,加剧了产业结构的同构化和过度竞争。因此,西部地区应该结合自身的优势要素,提高外资利用质量,这样才能实现良好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斌,陈超凡,万大艳.湖南省承接产业转移与产业结构优化的理论及实证研究[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2]张琴.国际产业转移与产业结构优化研究:基于浙江省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0,(2).
[3]王佳妮,郁维,钱书法.FDI、进口与中国经济增长:两种技术溢出渠道的实证比较[J].山东经济,2011,(1).
[4]杜江,郝凯,王亚.FDI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贡献及其差异研究[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
[5]陈涛,郭谚方.商丘市产业结构演进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基于份额转移分析法[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6).
[6]刘伟,李绍荣.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J].中国工业经济,2002,(5).
中西方文化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库兹涅茨统计分析模型 区域经济 经济发展阶段
受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家对西部建设投资力度加大的影响,出现了中东部产业西进、人才西流现象,这将促使西部区域经济发展以及产业升级再次加速。西部地区开始借调控契机,利用其独特的区位和资源优势,展现出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的巨大潜力,经济发展由此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理论界对经济发展阶段的理论和测度方法做出了大量研究,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库兹涅茨的经济增长统计模型以及钱纳里的“标准产业结构”模型。
一、库兹涅茨统计分析模型及钱纳里的标准产业结构理论概述
1、库兹涅茨统计分析模型
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西蒙?库兹涅茨(Simon kuznets)在其代表作《现代经济增长理论》中,研究了现代经济增长问题,根据对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全过程深入细致的研究,分析了国民生产总值、生产效率、产业结构、人均收入水平等在经济增长的不同阶段的变化,总结出了现代经济增长的条件、方式、内容、趋势和规律,见表1。
2、钱纳里的标准产业结构理论
20世纪60年代,一些经济学家对经济增长与结构演变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研究。其中,美国经济学家霍利斯?钱纳里(Hollis Chenery)的“标准结构”最具影响。钱纳里利用101个国家1950―1970年间的统计资料进行归纳分析,构造了“世界发展模型”,并以此模型求出一个经济发展的“标准结构”,即经济发展不同阶段所具有的经济结构的标准数值。从而为分析和评价不同国家或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组合提供了参照规范,同时也为不同国家或地区根据经济发展目标制定产业结构转换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见表2。
二、研究区概况
按照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的划分方法,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广西、重庆等共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面积686.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 71.5%,人口36298.0 万(2007年底),占全国的27.9%(如图1)。
西部地区各省近年来经济取得了较快的发展。2003年,实现地区国内生产总值22954.7 亿元,占全国的16.9%,人均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为6306元;到2007年底,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为47864.1亿元,占全国的 17.4%,人均地区国内生产总值13212元。5年内,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了约108.5%,而人均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了109.5%,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经济发展总体呈现出稳定增长的趋势(如图2)。
三、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统计测度
本文将利用库兹涅茨统计分析模型框架,并结合钱纳里的标准产业结构,具体分析西部经济发展的阶段特征。具体数据资料参考了《中国统计年鉴2008》。
1、人均收入水平
西部地广人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差距较大。2007年统计数据显示,在西部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以人均GDP排名计算,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内蒙古、新疆和重庆,排在后三位的分别是贵州、甘肃和云南(见表3)。
西部人均GDP按当年人民币汇率计算为1738.42美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2490.01美元。根据表1中库兹涅茨统计分析模型中的标准,对照分析可知西部地区的经济处于工业化后的稳定增长阶段,显然这并不符合西部地区的现实。这是因为库兹涅茨统计分析模型中的人均收入的数据是1985年的标准,没有做相应的调整。但根据钱纳里的统计标准,西部经济发展处于工业化第二阶段的初期发展阶段。因此,综合分析,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已经超越了库兹涅茨模型中的工业化前的准备阶段,进入了工业化的初期阶段。
2、西部地区产业结构
近年来,随着国家宏观政策调整以及西部开发带来的机遇,加上西部地区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廉,作为内陆的西部很好地承接了新一轮产业转移,各省区根据自身的区域比较优势发展优势产业,产业结构得以不断调整优化。
如图3,1998年以来,西部三次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由1998年的25.4%下降到2007年的16.0%,下降了9.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稳中有升,由1998年的41.0%提高到2007年的46.3%,提高5.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有所上升,由1998年的33.5%提高到2007年的37.7%(如图3)。总体上产业结构呈现出二、三、一的产业序列。
2007年,西部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7864.14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实现产值7645.08亿元,第二产业产值22172.11亿元,第三产业产值18046.94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16.0、46.3、37.7(见表4),第二产业比重为46.3%。根据库兹涅茨的统计模型中的数据,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处于工业化的第二阶段,即工业化的实现和经济高速增长阶段。
3、劳动力就业结构和城市化水平
伴随着经济的大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西部地区各省就业状况逐步好转,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逐年变化(如图4),就业结构不断优化。
从图4可以看出,第一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总量最大,且呈逐年下降趋势,由1998年的63.6%下降到2007年的51.4%,下降幅度12.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总量相对最小,所占比重有所上升,从1998年的13.3%上升到2007年最高的17.9%。第三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总量相对较小,但比重呈缓慢上升趋势,由1998年的23.1%上升到2007年的30.7%,提高近8个百分点,并且从1998年起比重一直超过第二产业就业人员比重。总体上,西部地区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依然过大,第二、三产业吸纳劳动力就业比重相对较小,劳动力产业结构呈现为一、三、二序列。从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发展演变规律看,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还很不协调,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
2007年,西部地区的三次产业劳动力就业结构为51.4、17.9、30.7,第一产业劳动力就业比重为51.4%,根据表1可知,低于库兹涅茨统计分析模型中的工业化准备阶段的63.3%,处在46.1%~63.3%之间。2007年城镇人口比重为36.96%,高于表1中工业化前的准备阶段的32%,处于36.0%~49.9%之间(见表5)。因此,通过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中的就业构成和城市化水平综合分析,对照库兹涅茨统计模型的经验数据,可知西部经济发展已经突破了工业化前的准备阶段,处于工业化的实现和经济高速增长阶段。
四、结论
伴随着西部大开发工作的进一步深入,正确认识西部区域经济增长阶段,一方面有利于发挥西部地区不同阶段的比较优势,成为确定未来西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发展重点的依据和出发点,另一方面对于制定科学、合理、有效的产业政策,保持西部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科学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库兹涅茨:现代经济增长[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
[2]H?钱纳里等: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9.
[3] 胡建等:油气资源开发与西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中西方文化总结范文第5篇
西方文化有两大源头,一是古典的,一是基督教的,英国批评家马修?阿诺德(MatthewArnold,1822—1888)曾精准地总结为希腊精神(Hellenism)和希伯来精神(Hebraism)。相对于中国安土重迁的农耕文化,海洋文化的西方文明更富冒险精神。因为信仰基督教,更易于富宗教情怀。时至今日,这两大传统在西方的影响与印记依然处处可见。比如中国用五行“金木水火土”称呼太阳系内的五大行星,而西方却分别以希腊罗马神话中不同的神的名字命名——爱神与美神维纳斯(Venus,金星),主神朱庇特(Jupiter,木星),神使墨丘利(Mercury,水星),战神玛尔斯(Mars,火星),农神萨图恩(Saturn,土星)。英语中许多成语亦源于此,比如,阿喀琉斯之踵(Achilles’heel)源于荷马(Hom-er)史诗《伊利昂纪》(Iliad)。俄狄浦斯情结(OedipusComplex)源于古希腊悲剧,索福克勒斯(Sophocles)的《俄狄浦斯王》(OedipustheKing)。圣经的影响更是如此,许多圣经故事几乎妇孺皆知。但丁,弥尔顿,布莱克,雪莱,乔伊斯,海明威等许多作家都从这两大传统中选择题材,获得灵感,汲取营养,其影响极为深远。
一般来说,主要由象形文字组成的汉语思维重形象、感性,比较发散。而英语则更为理性,严谨,讲究逻辑。一个是圆,一个则是直线。在行文特点上表现得比较明显。英语文章多开门见山,总分总或总分结构,开头亮出主题或观点,后文依次论述,各段第一句一般是主题句,有时也会在文意转折处或结尾总结中心意思。层次分明,逻辑清晰。汉语文章则讲究谋篇布局,起承转合,欲擒故纵,一波三折,更喜铺陈渲染。交际中,英国人更喜欢谈天气,这大概与英国属于海洋性气候,天气阴晴不定易变化2024。中国人过去习惯于问“吃了么”,其交际功能则等同于一般问候,如同英语中的Hi!/Hello!/Howareyou?/What’sup?etc.西方人习惯于礼貌性的称赞,比如“Youarebeautiful!”而听到夸赞的人得体的回答应该是“Thankyou!”现在这已然成了常识。其实传统的中国人对于夸赞是要谦辞的,“哪里哪里”,如果译成英文“Where?Where?”很自然会闹笑话。
中国传统大习惯张扬感情,当面夸女性漂亮很失礼,显得轻佻。但是对于东方人有时可以问的2024年龄,收入,婚姻状况等问题,在西方被视为隐私,如果问及会被视为失礼、粗野和冒犯。当然,随着中西文化的交流,很多事情也已发生了变化。
实际生活中许多具体实例也体现出了中西文化差异,试举几例——龙是中国的图腾,十二生肖之一,在封建社会是皇室专用,代表尊贵吉祥,一定会引起我们正面的情感和评价。但在西方文化中,龙(dragon)是一种怪兽,一般会看守宝藏,会喷火,凶残,丑陋,邪恶。所以中国一度有人建议音译这个词,以免混淆,使西方人产生负面联想。在中国,虽然现在很多新人结婚时会穿白色婚纱,但传统婚礼会选红色,吉祥喜庆,红红火火,大吉大利。在西方文化中,红色可能让人联想到血腥暴力,而白色代表纯洁。但是中国办丧事是白色。西方的丧礼会以黑色为基调。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经典文学作品更是各种语言的精华和最高成就。为了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还应该指导学生阅读一般英文原著。这样,在扩大词汇量、提高语言能力和语言知识的同时,可以加深学生对于英语国家文化、历史、传统的了解,开阔视野,提高人文修养,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新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提出了学生能阅读一般文学原著,抓住主要情节,了解主要人物的要求。在此基础上,要帮助学生赏析文学作品的文字之美,在得到阅读的喜悦和美的享受的同时,更要获得智慧,认识真理,感悟做人的道理,达到心灵的和谐。
上一篇:中队半年工作总结(优选5篇)
下一篇:中西方文化差异总结(整理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