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计12408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50分钟。
中学生社会劳动实践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人才培养 社会需求 胜任素质模型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28-0012-04
一 研究背景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保障作为一种弥补市场缺陷的政府行为正日益显示出重要的意义。我国的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事业近几年持续快速发展,社会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的需求日趋旺盛。面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也成为很多高等院校普遍开设的重要专业。根据中国教育在线和研究生招收信息网的相关信息,截至目前我国有160所院校开设了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有92所院校招收社会保障专业的研究生。
随着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发展,2024本专业教育教学的研究也成为学者关注的重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角度:(1)基于院校学科优势凝练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特色的研究――财经院校(曹信邦,2006;曹永红,2014)、理工类院校(张军,2012)、工科院校(唐运舒,2008)、农林院校(林建鸿,2014)、医学院校(吴传俭,2011);(2)2024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研究(杨立雄,2003;黄任民,2009);(3)2024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刘媛媛,2013);(4)2024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就业现状分析与调查(徐丹,2015)。上述学者大都立足本校特色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不同的思路和看法,但是本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匹配度如何一直未见系统深入研究的成果。
本文基于胜任素质模型设计调查问卷,通过对本专业本科毕业生开展问卷调查,深入了解本专业学生所学知识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进而提出本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契合的最佳路径,最终促进本专业学生的就业率和社会适应度的提高。
二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1.研究方法――胜任素质模型
胜任素质由美国心理学家麦克利兰提出,指“与特定组织特定工作职位上工作业绩水平有因果关联的个体特征和行为”。麦克利兰认为胜任素质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知识、技能、社会角色、自我概念、特质和动机,这六个方面构成了一个有机的层次体系,也就是胜任素质模型。胜任素质模型被描述为一座在水中漂浮的冰山,知识和技能是胜任能力最表层的内容,如同冰山的水上部分;而社会角色、自我概念、特质和动机是胜任能力中比较深层的内容,如同冰山隐藏在水下的部分,但它们是决定人们行为和表现的关键因素①。
麦克利兰的研究无论是对学术界还是商业界都产生了关键的影响,使人们认识到应切实关注那些能够真正带来实际工作绩效的胜任素质。这一胜任素质正是提高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契合度的关键因素。本文基于胜任素质模型,提炼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生所从事职业的胜任素质,并提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的相关对策。
2.数据来源――问卷调查
调查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调查方法,以某医学院院校近三年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毕业生为调查对象,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开展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114份。
调查内容:本次调查的内容通过胜任素质模型来设计,主要包括三部分:一是所从事职业的基本信息;二是胜任素质调查;三是对本专业人才培养的建议。第二部分主要是根据胜任素质模型,将调查内容分为大学所学知识和职业素质调查。大学所学知识内容在胜任素质模型中主要指冰山的水上部分,主要为知识和技能;职业素质即为胜任素质模型中冰山的水下部分。
分析方法:第二、三部分的题目设计为多选题,因此在分析过程中采用多重响应的分析方法。既统计响应百分比(某选项被选的频率占所有选项被选总数的比例),也统计个案百分比(某选项被选的频率占调查者总数的百分比)。
三 研究结果
1.基本信息统计与分析
根据问卷调查所得数据,可知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毕业生从事行业的性质比例最大的为企业(64.9%),其次为事业单位(17.5%)和政府部门(12.3%)。分析原因在于我国政府和事业单位的用人机制为逢进必考,而且有编制限制。同时,随着企业管理者越来越重视劳动者的福利,社会保险日益完善。因此,本专业毕业生在政府和事业单位就业人数偏少,而在企业的就业人数偏多。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毕业生所从事的岗位分布是人力资源管理岗位占比最大,为38.6%;会计、营销等岗位(15.8%)、文秘行政岗(14%)、社会保险岗(12.3%)人数所占比重相差不大。访谈中了解到,很多毕业生尽管在人力资源管理岗位上工作,其所从事的工作内容既有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内容,也有社会保险实务的内容。分析原因在于我国社会保障事业起步较晚,很多企事业单位的社会保险岗位没有独立出来,大部分仍包含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的工作内容中。
2.胜任素质调查结果分析
第一,大学所学知识与社会需求契合度的整体分析。大学所学知识主要包括六方面:(1)公共基础知识(英语、数学、计算机等);(2)专业基础(管理学、经济学、统计学等);(3)专业理论(社会保障、人力资源管理、保险学原理等);(4)专业技能(社会保险模拟软件操作、人力资源管理软件等);(5)社会实践(见习实习、大学生科技创新、三下乡社会实践等);(6)其他综合知识(公文写作、普通话、文献检索等)。
根据表1数据显示,本题目设计的所有选项都有响应,也就是说整体来看,大学所学知识对本专业毕业生的工作均是有帮助的。从比例来看,公共基础知识所占比重最大,占总数的22.1%,从个案百分比来看有56.1%的被调查者选择了该项,这说明公共基础知识对工作的帮助是最大的;其次为专业理论知识、公文写作等综合知识以及专业基础知识,而专业技能和社会实践所起的作用偏低。分析原因一方面在于本专业学生从事的岗位很多为非社会保障岗位,另一方面也说明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该强化专业技能和社会实践的水平。
第二,公共基础知识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分析。根据问卷调查所得数据可知,最能契合工作需求的基础知识为计算机(个案百分比为66.7%),其次为公文写作(个案百分比为59.6%)。统计学、英语和数学的契合度较高;在此需要说明的一点就是对与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否开设医学概论的问题,从选项结果来看,医学概论课程对部分同学(个案百分比为10.5%)仍然是有帮助的,也就说明该课程不能贸然取消。
第三,专业基础知识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分析。根据问卷调查所得数据可知,在专业基础知识中,人力资源管理类课程(个案百分比为60.7%)与工作需求的契合度最高,其次为管理学类课程(个案百分比为50%),社会保障学类课程和会计财务管理等课程在个案中所占比重均为46.4%,占比最低的为经济学类课程。分析该结果与毕业生大部分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岗位2024也体现出管理学、社会保障、人力资源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等课程为本专业的核心课程。
第四,基础技能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分析。根据问卷调查所得数据可知,在本专业所学的基础技能中,与工作需求契合度最大的是数据统计与处理(个案百分比为65.3%),其次为信息系统操作(个案百分比为32.7%)、外语(个案百分比为23.8%)。由此可以看出,在今后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该加强数据统计与处理的技能培养。
第五,基础技能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分析。根据问卷调查所得数据可知,在本专业所学的专业技能中,人力资源管理技能(个案百分比为59.6%)、管理基础技能(个案百分比为52.6%)所占比重最大,其次为会计统计等技能(个案百分比为47.4%)、社会保险操作技能(个案百分比为35.1%)。该结果与专业基础知识的分析结果相似,也进一步说明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社会保险以及会计统计在本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
第六,职业素质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分析。将表2中多重响应总计的数据与表1比较,可知,表2的总计数据为410,个案百分比总计为366.1%,远远高于表1的总计数据(频率总计为282,个案百分比总计为247.4%),由此可以看出职业素质对工作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也与麦克利兰的胜任素质理论相对应,即隐藏在冰山水下的部分是决定人们行为和表现的关键因素。这也说明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除了知识技能的培养以外,尤其应该重视学生素质的培养。
结合本专业毕业生的工作经历,本专业人才培养中应该重视的素质为社会交流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其次为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而科学研究能力所占比重较低的原因主要为本调查的对象是本科毕业生。
3.2024人才培养的建议
根据问卷调查所得数据可知,本专业毕业生在能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方法中选择比重最大的为人力资源管理和社会保险的实验(个案百分比为71.9%)以及见习实习(个案百分比为66.7%),其次为理论讲授(个案百分比为22.8%)、小组讨论(个案百分比为28.1%)和学生翻转课堂(个案百分比为28.1%)。
由表3也可以看出,毕业生对本专业人才培养的建议更多地集中在增加社会实践和重视综合能力的培养两方面。在调查中,本问卷还设计了2024人才培养建议的开放性题目,调查结果大部分仍是集中在社会实践和交流、沟通等综合能力的培养方面。这说明本专业在今后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该尤其重视与学生就业2024的人力资源管理和社会保险等相关实验实践的设计,并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教育手段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契合路径讨论
1.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从本专业本科毕业生从事的行业和岗位来看,本专业为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大部分毕业生在企业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社会保险方面的工作。进一步结合本专业毕业生对人才培养的建议得知大多数毕业生认为应该强化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定位于培养应用型人才。
根据调查结果和胜任素质模型分析,提炼本专业人才培养主要模式应该为:知识―技能―素质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其中知识包括公共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技能包括基础技能和专业技能,素质为综合职业素质。
2.凝练专业知识结构,优化课程体系
要提升本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知识的培养是前提。根据胜任素质调查结果可以得知,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知识结构应该包括公共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技能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是整个专业培养的基础,大学英语、计算机、数学、政治、体育课程都是必不可少的。专业知识课程体系应该以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学和社会保障学三大学科为核心,在三大核心学科基础上拓展相关知识。技能知识方面,会计学、财务管理、统计学和市场营销是本专业学生的必备技能知识,这与本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密切相关。同时,公文写作、文献检索等综合知识与本专业的社会需求契合度较高,也应该进一步强化。
3.强化实验实践环节,提升专业技能水平
要强化本专业毕业生的应用能力培养,提升学生专业技能水平,关键在于实验实践环节的设计。实验实践的内容与本专业的知识结构应该遥相呼应,实验实践内容也应当包括基础技能、专业技能和综合技能三部分。因此,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技能的培养应该构建基础实践、专业实践、综合实践三大平台。
具体培养过程为:在大一、大二学年,强化专业基础实践,以校内实验室为依托,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在大三、大四学年,夯实专业实践,以校外见习实习为途径,组织学生深入人力资源管理和社会保障相关机构见习实习;全程重视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4.重视综合能力培养,提高毕业生的社会适应性
胜任素质模型中尤其强调特质动机等综合素质在工作绩效提升中的重要性,也说明综合素质与工作需求的契合程度决定毕业生工作业绩,因此,综合素质在人才培养中应该占到举足轻重的地位。
要提升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创造条件使学生较早参加大学生科技实践创新活动,深入社区等基层组织开展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和勤工助学等社会实践活动;组织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各种校内外竞赛、学生社团活动、社区公益服务活动等,充分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5.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水平
教学是人才培养的基础,教学方法是人才培养成功与否的关键。本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法应该随着社会发展不断改进和探索。教学方法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通过采用启发式、研究式、讨论式、案例式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扩大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科间的联系和交叉,不断整合和优化教学内容;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让学生通过自主选课和充分利用优质网络教学资源,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发展个性,逐步具备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注 释
①董克用.人力资源管理概论(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42
参考文献
[1]唐运舒、骆正清.工科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特色培养研究――合肥工业大学社保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高教论坛,2008(3)
[2]曹信邦.财经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特色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J].经济师,2006(4)
[3]张军.走出理工类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特色之路――重庆理工大学社保专业的建设与探索研究[J].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12(3)
[4]吴传俭、元林.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生人才培养问题与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1(34)
[5]曹永红.财经类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以内蒙古财经大学为例[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4(2)
[6]林建鸿.农林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特色培养探析[J].高教论坛,2014(10)
[7]黄任民.经典著作与专业课程教学的有机结合――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建设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09(10)
[8]杨立雄.是“社会保障”还是“社会保险”――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设置中的社会保险偏向[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1)
中学生社会劳动实践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劳技课 劳动基地 特色 开展 综合实践活动
一、劳技课教学资源的整合
1.分年级整合设计劳技实践课内容
如在一、二、三年级时,安排“认识花草树木”、“我和植物做朋友”、“我看哥哥姐姐来劳动”等简单易行的活动,让学生适应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方式,关注劳动基地里的花草树木、土壤、昆虫、学长的劳动探究情况;四年级时,带领学生参加劳动,关注植物的生长变化,安排“走进植物王国”、“我的巧妙种植方法”等主题活动;五年级时,带领学生以劳动基地为平台进行科学探究,安排“我的小实验”“我的小课题”“我的小论文”等主题探究活动;六年级时,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学习方式日趋成熟,情感日益丰富、开始关注家庭、社会的种植及绿化问题,本阶段我们安排“我家与植物”、“社区绿化知多少”、“社区花木的种植调查”、“我为绿化家乡献力量”等活动。
2.分年级整合开发劳技实践课内容
可以根据自己年级的学生特点、教师特长、家长资源进行整合设计活动,
一年级 观察植物的外形 能用话来表述自己观察到的现象。
二年级 观察植物的生长 用简单的画或话来描述植物的外形、特征等。
三年级 植物、昆虫相互间的关系 制作植物、昆虫标本,并开展读常识类书籍的活动。
四年级 植物、昆虫与客观因素之间的关系 写观察日记,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
五年级促使植物生长的各种方法 做对比实验,比如月季扦插、摘顶,发芽时的掩光法等,并根据实验结果撰写小论文。
六年级研究土壤成分、光照强弱等对植物生长的作用,以及进行无土栽培中的水培和基质培的实验。 对比不同的改良土壤的方法,从发芽率和出苗时间和株数的不同,研究有利于植物生长的方法,作好记录,并根据实验结果撰写小论文。
3.劳技课的课外实践活动整合
除了一些知识性较强的内容,如2024于肥料的认识,玫瑰花的扦插、叶子的输送养料、蒸发、光合作用,菜粉蝶的生长发育过程等在教室里组织教学之外,大部分教学时间都是在劳动基地进行现场教学。我们根据季节转换和种植过程中的实际情况自行选择变换教学内容。如一位老师一次带领学生观察西红柿时,发现“同样的温度下,为什么另一个品种的西红柿没有提早开花呢?”老师马上抓住这个契机,调整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小课题研究的指导。在边实施,边借鉴、边开发的过程中,让我们的活动内容不断调整、生成、充实。
二、劳技课教学模式的整合
1.引导――对话式教学模式
在劳动基地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中,由于瓜果蔬菜的种植等知识技术学生平时从未接触过,知之甚少,此时我们多运用这种教学模式,以期可以高效地传授知识、交流信息。但这种知识、信息的交流不是传统的、单向的,而是立体的,生成的。通过课堂实践,我们初步总结出“引导――对话式”教学模式:即“提出问题――创设对话情境――师生互动交流――思维拓展延伸”。
2.开放――互动式教学模式
开放――互动式模式重视以教材为中介,师生共同讨论、质疑、评价,教师、学生、教材处于立体开放的系统之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与探索,我们初步总结出“开放――互动式”模式劳动实践课课堂教学结构应由以下几个主要步骤组成:创设情境、确定问题、自主学习、小组协作学习、讨论交流、效果评价、回归目标。
3.发现――探究式教学模式
基于劳动实践课程的开放性和灵活性,更适宜于运用此教学模式,使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主动探索的基础上。通过学生全面、多样的主体实践活动,促进他们的主体精神、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多方面素质的整体发展。
通过研究和探索,初步建立了以劳动基地为依托的综合实践活动内容体系,形成了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一般模式和方法。
三、劳技课多学科领域拓展的整合
以学校的劳动基地为依托,学校、教师、学生均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得到了提升与发展。得益最大的还是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增长了知识、习得了技能、提升了情趣、拓展了视野、体验了生活、陶冶了情操、愉悦了身心、锻炼了能力。
1.引导学生向熟悉的空间拓展
为了引导学生多元化有层次地去探究,我们引导学生拓展空间,进行家庭种植实验,走进自己熟悉的社区,走向社会去探究。
如走进劳动基地大棚,观察在大棚里进行无土栽培实验:通过三个阶段的不同实验(第一次应用水培方法,第二次进行改进版的营养液栽培,第三次进行柱式无土栽培)不断地改进栽培方法和基质,得以实验成功。由此鼓励推广到家庭的无土栽培,给社区写绿化建议书,建议将楼顶、阳台、墙体等都作为新的绿化点。
2.引导学生向所学的课程拓展
综合实践活动采用向学科渗透拓展的方法,对每一个活动大主题,都向学科延伸,从中挖掘出小主题。教师采取向学科渗透的方法,将大主题进行分解,如2024社区绿化实践,可以采取以下方式拓展:
(1)向数学学科渗透的活动――调查社区绿地面积
2024调查社区绿地面积的主题,主要开展如下的活动。其一,实地测量绿地的长和宽,计算出大致的社区绿地面积,了解能用哪些数量指标来描述花坛的分布情况。其二,绘制初步的社区绿地分布图。
(2)向美术学科渗透――制作植物标志牌
在活动中,先由小组成员交流搜集到的植物相关资料,再在美术教师的引导下讨论制作植物标志牌的方式,以及图案的设计方法,最后动手制作个性标志牌。
(3)向科学学科渗透――了解植物生长特点
在三年级的科学课程中学生已经初步学习了常见植物的生长特点,我们结合这方面的知识,使学生在实践中通过查阅植物学书籍,如植物图鉴、网上图片,进行对比辨认,从而认识更多的植物生长特点。
(4)向语文学科渗透――社区绿化建议
在活动中,学生通过与队员、老师、亲友、邻居的调查、考察、访谈,了解社区的绿化现状。然后写活动总结,撰写建议书,建议社区进行立体绿化的方法的推广,将楼顶、阳台、墙体等都作为新的绿化地点。
中学生社会劳动实践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法学实践教学;社会调查;农民工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7-0145-02
实践教学是法学专业愈来愈强调的教学模式。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主要目标是改变过于强调纯理论知识的灌输和探讨的教学模式,强调法学专业本科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主要是法学专业本科学生实际分析及处理法律实务案件和实际解决纠纷能力的培养。《教育部、中央政法委员会2024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指出:“强化法学实践教学环节。加大实践教学比重,确保法学实践环节累计学分(学时)不少于总数的15%。”“加强校内实践环节,开发法律方法课程,搞好案例教学,办好模拟法庭、法律诊所等。”
社会调查方法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2024研究对象社会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材料的方法。社会调查方法是研究性学习专题研究中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它综合运用历史研究法、观察研究法等方法以及谈话、问卷、个案研究、测验或实验等科学方式,τ泄厣缁嵯窒蠼行有计划的、周密的、系统的了解,并对调查搜集到的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借以发现存在的社会问题,探索2024规律的研究方法。
一、法学专业实践教学与社会调查问题研究现状
目前而言,法学专业特色实践教学与社会调查的理论研究都比较多,且形成一定的理论成果和系列论断。学者黄本莲、刘慧频在《试论社会调查在法学教育中的应用》指出:“社会学法学的研究成果拓展了法学思维范式及研究方法,也为法学教育方式的更新提供指导意义。社会调查在提高学生法律实践能力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可在法学教育中广泛应用。”学者胡辉、周世中在《社会调查与法科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理论与实践――“应用法学专业‘需求导向型’实践性教学的改革与探索”成果之二》指出:“社会调查是为了让学生了解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事实、获得对社会的正确认识,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调查研究的一项实践活动。它对提升法科学生的实践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者程皓、杨熠在《社会调查与高校法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指出:“将社会调查方法纳入高校法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是法学专业学科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也是培养高素质法律专业人才的现实需要。在法学教学中实施社会调查,应当积极发挥院校组织作用,重视师资队伍培养和配套课程建设,完善调查过程监控,及时总结调查成果。”学者郭庆珠、黄国富在《社会调查在法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指出:“社会调查与现代法学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有很好的契合性,是法学实践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在法学实践教学中运用社会调查,可以提升学生的实践和思辨能力,有助于现代复合型法律人才的培养。社会调查的反思性可以促使法律价值的规范性表达更为科学化,并且能够打破法学理论自我封闭的趋势,扩大法律体系的开放性,为实定法的完善提供动力。社会调查在法学实践教学中真正起到作用,需要学生在掌握必要的法律知识、社会调查方法的基础上与教学活动实现良好的互动。”学者付胥宇在《论法学专业学生在社会调查中的“五个结合”》指出:“社会调查是法学专业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的重要环节。提升社会调查能力要考虑法学专业的特点,强调“提出问题”与“大胆假设”的结合,调查方法和调查目的的结合,客观事实和主观无涉的结合,调查信度与调查效度的结合,注重积累和善用工具的结合,这样才可能形成科学的调查结论。”以上研究对于法学专业实践教学中社会调查方法的运用,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农民工权益保护简述
农民工对国家的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作为劳动者的平等就业权、休息权、获取报酬权、劳动保护权、子女受教育权、享受医疗、养老、失业、工伤保险等社会保障权却缺乏应有的保障和关怀。如何在法律层面保障农民工权益是一项亟待解决而又相当艰巨的任务。恰恰这个选题,十分适合法学本科学生,作为社会调查技能训练的样板。
学者曾书琴、陈绍华在《珠三角地区产业转型升级与农民工权益保障调查――以东莞8个特色工业园区为例》中指出:“在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从农民工社会权益的角度对东莞8个各具特色工业园区进行了实地调查,深入分析了各种社会权益的缺失对农民工就业流动的影响,提出了‘积极践行社会保障制度,实现教育平等权,创新保障住房模式,搭建社会参与平台’等对策,以期在提高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同时兼顾企业的健康发展,实现劳资双方共赢。”学者严静在《我国农民工权益法律保护现状的调查分析――以岳阳地区为例》中总结:“我国农民工权益法律保护现状问题主要包括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工资薪酬保护、工伤赔偿及保险、社会保障制度、遭受不法侵害以及法律援助等方面。该文以岳阳地区为例,从三个视角进行调查分析:一是基于需求层面的农民工权益法律保护现状调查;二是基于供给层面的农民工权益法律保护现状调查;三是基于现实层面的农民工权益法律保护现状调查,主要从立法层面分析农民工权益的法律保护。”从各位学者的研究结论可以看出,我国农民工权益保护工作,例如工资发放、生产安全、社会保险等,已经逐渐取得较大的进步和成绩。这些成就也能给参与社会调查的法学本科学生提供正能量的主流价值观教育。
中学生社会劳动实践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用工荒;就业难;学生劳动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6)01-0064-02
一、用工荒与就业难的矛盾
近年来,用工荒已经成为老生常谈的话题,尤其是到春节前后,更是成为社会热点。如今的用工荒现象呈两种趋势:一是从沿海向内地蔓延,二是从季节性缺工到全年常态化缺工发展。
用工荒已经明显影响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这是不争的事实。根据广东省人社厅的数据,2014年春节前后人力资源市场供求缺口为80~100万人,其他时间为30~40万人;据此推算全年平均缺口为50万左右。考虑到广东经济比较发达,缺工的情况也略微严重些。(2013年广东省内常住人口为10644万,约占全国的1/13;国内生产总值为62164亿元,约占全国的1/11),全国的用工缺口按广东的十倍计算,则全年缺工在500万左右。这一数字没有科学的依据,但既然权威部门都无法统计,作者也只能作大致的估算。
另一方面,高中职学生的就业难,也是存在多年的社会顽疾。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727万人。相比2013年699万毕业生增长28万人次,再创历史新高,被冠以“更难就业季”称号。”
“2015年宏观就业形势面临多重压力,高校毕业生规模进一步加大,就业创业工作任务十分艰巨。”
用工荒和就业难,似乎是一个矛盾,却又并行不悖,久治不愈。实际上,将两者“并案处理”也是近几年的热门话题:
2014年劳动市场格局:用工荒与找工作难并存;“用工荒”与“就业难”并存催生职教发展机遇。
但是,提出了问题,分析了问题,有效解决问题的办法却不多;用工荒与就业难仍然年复一年困扰着我们。在此,笔者提出一个构想:鼓励乃至强制大中专学生参加劳动实践,既可部分解决自身就业问题,也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社会的用工荒,可谓一箭双雕。
二、学生劳动实践的重大意义
人作为社会性的动物,必须参加劳动实践才能认识社会服务社会,已经成为哲学共识。儒家主张知行合一,从孔子到朱熹到王阳明一脉相承: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观,从马克思到列宁到再到邓小平,也是一脉相承: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把实践提到第一的地位……强调理论对于实践的依赖关系,理论的基础是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判定认识或理论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而在当下的社会,提倡甚至强制学生参加劳动实践,不但具有哲学意义,也具有现实意义。
第一,尽快走出校园的象牙塔。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劳动实践,又在劳动实践总结理论经验,认识自己的优缺点,明确未来的学习目标。如此理论―实践―理论的螺旋式上升过程,也符合学生的成长规律。
第二,获得一定的劳动报酬。这不是学生劳动实践最重要的目的,却是最实惠的想法。即使这些劳动技术含量不高,报酬也不高;比如在酒店端茶倒水,在街头散发传单,一天可能只有四五十元,但也足以提振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第三,提高独立工作和生活能力。让学生脱离家庭的呵护,明白劳动之艰辛,挣钱之不易,体味父母之含辛茹苦,锻炼其抗打击能力,从而降低未来之期望值,更有效地和社会实现对接,这一点尤其具有现实意义。
第四,部分解决就业问题。有的学生在企业兼职,逐渐融入企业环境,而企业也满意学生的表现,双方一拍即合,实现平稳就业。即使不能一步到位,但如前所述,学生兼职提高了工作能力,积累了工作经验,掌握了一技之长,也降低了未来的期望值,比起初出茅庐的“菜鸟”自然更容易找到适合的工作。当然,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不是本文主要的论述方向。
第五,有效缓解用工荒,这是本文论述的重点。
三、学生劳动实践缓解用工荒的理论诠释
学生的劳动实践能在多大程度上缓解用工荒呢?我们可以做一个粗略计算。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3年我国在校本科生为14944353人,高职高专为9736373人,中职(含技校等)为19229706人,高中为24469522人。有劳动能力的学生合计为68379954人。假定一名学生一年的劳动实践时间的最低值为两周,每周按40小时计,则目前在校大中专学生的总计实践时间为54.7亿小时。而一个工人一年正常的工作时间约为250天,每天8小时,合计2000小时。如此则全国学生一年的劳动实践量相当于273.5万名工人,弥补了超过一半的劳动力缺口。考虑到这是最低标准,如果按每个学生每年劳动实践三周来计算,则其劳动量相当于410万人,全国用工荒可有效缓解80%。
这些数据未必完全准确,换算也未必科学――学生的劳动实践与工人的工作在技术值、经验值、效率值上并不对等;但仍可得出大致的结论:学生的劳动实践可以为国家每年增加300~400万的劳动力,对于缓解社会的用工荒具有重大意义和价值。同时,以上冷冰冰的数字也不能契合当前的社会实际情况。社会用工最紧张的时间,一般是在春节前后。城市的民工大批返乡过节,这时最缺乏的,是一些服务岗位的工作人员,比如酒店餐厅服务员、商场售货员、快递员、家政工、环卫工等,紧缺程度甚至严重到社会无法正常运转。而此时正值寒假,正适合学生集中进行劳动实践,有效弥补民工短缺的状况。同时,这些服务性的工种,技术和经验值不高,学生经过简单培训即可上岗,实际操作并不困难。
四、政府的作用
首先,要有顶层设计,在制度上解决学生社会实践与企业用工之间的矛盾,具体而言有如下几个方面。
(1)制定政策法规,规定社会实践为必修课,其学分为获得毕业证的必要条件。例如一周(四十小时)的实践为1学分,每学年修满2学分为合格;则大学本科毕业所需的社会实践学分为8分,高职为6分,中职也是6分;高中生的学业繁重,可以考虑适当减少实践学分,三年修满2个学分即可。
为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还可规定社会实践学分可以替代选修课学分。如今大多数院校都推行学分制,按选修课学分占20%计,每学年约8学分,可以用劳动实践学分替代,以减轻学生的学业,更好地学以致用。
(2)审核企业资质。企业以社会实践的名义招收学生工,必须有准入条件:如具备一定规模,良好的信用记录,还须缴纳一定的保证金,等等。需要相关部门出台具体的规定以便操作。
(3)规范用工制度。学生在企业的社会实践制度大致可参照劳动法;但学生毕竟以学业为主,只能在课余打工,且工作时间也不固定,其制度也要作相应的调整。比如说无需试用期直接上岗,因为学生实践的时间本来就短,试用期还没到就结束了。缴纳社保方面,养老及失业保险就不必了,公积金也免了,医疗保险则以学生医保为主,但企业必须交意外险,以保障学生安全。薪酬方面,可以参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折算成最低时薪;节假日的薪酬系数也参照国家法规;考虑到学生的收入水平,个人所得税可以免交。用工培训方面,应保证学生免费参加就业培训,这需要政府加大投入,还需要学校、企业和相关管理部门通力协作。另外,也可出台鼓励企业使用学生工的相应措施,以提高企业的积极性。比如减免相关税费,简化报批程序等。
其次,政府要搭建企业与学校、学生沟通的平台,成立由教育局、人社局、工商局、行业协会、大中专院校等相关部门组成的联席办公机构,明确各方职责,确保措施落实到位。
教育部门:制定推行学生社会实践的相关政策措施,并监督措施的执行落实。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在企业与学校之间搭建用工平台,定期组织举办招聘会;同时落实学生就业培训的措施。工商部门:审核企业的用工资质,收取一定的保证金,监管企业用工情况,违规企业给予相应的处罚。行业协会:召集所属企业,统计2024
下一篇:中学生德育总结(优选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