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AA范文大全网!

中国移动实习生自我总结

风中追风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本文共计11177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45分钟。

中国移动实习生自我总结范文第1篇

一、“正德厚生,臻于至善”

“正德厚生臻于至善”既体现了中国移动独有的特质,又阐释了中国移动历来的信仰。“正德厚生臻于至善”就是要求我们以人为本打造以“正身之德”承担责任的团队,就是要求我们成为以“厚民之生”兼济天下、承担社会责任的优秀企业公民,就是要求我们培养精益求精、不断进取的气质,锻造勇于挑战自我,敢于超越自我的精神。

二、“折旧岁月,增值人生”

这是财务部会计核算室的口号。从好奇到认知,再从认知到感悟。每天,我都快乐地享受着各位同事给我带来的那份进步的欣喜。我在财务部实习的过程中,一些看似平凡、不经意的小事,都被这种巧妙精神注入了另一种新的诠释:具备扫一屋的能力,才能培养起扫天下的雄心与壮志,量的累积才会孕育出质的飞跃。虽然在飞跃的过程中岁月不知不觉地流逝,但是,在岁月流逝的缝隙中人生却已悄然升华。

三、“先做人,再做事”

在我们刚刚离开纯真的校园参加工作时,我们要思索:自己到底要做个怎样的人?我觉得,在新的工作岗位上,我们需要谨慎的做自己,从德从礼,然后再做事,让自己、给领导、给同事、给所有人都留下一个好印象。万事德以先,只有做好了人,才能做好事。

四、“活到老,学到老”

实习的过程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个偷师学艺的过程,因为作为新员工,不可能有太多实质性的工作交给我们来做,老员工多半人都有一大堆自己的工作,也没有太多空闲来教我们,因此很多时候我们必须学会自己去看去揣摩,通过观察别人来自己学习。

中国移动实习生自我总结范文第2篇

我是**大学通信专业毕业生,上岗前我先是在中国移动**移动营业厅实习两个月。很快两个月的时间马上就结束了,在这段时间里,我成功的完成了从学生到移动员工的角色转换。虽然有苦但快乐的时间更加多,收获非常丰富,虽然时间不长,但我感受颇多,下面就是实习报告:

一、对营业厅内的业务流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理论来源于实践,实践能更好地检验理论。说起容易做来难。在理论的学习过程中,我们总是不以为然。当自己上台操作时,这才发现不是丢东就是落西。可想而知,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一定要脚踏实地,戒骄戒躁,时刻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此外,在熟悉流程之后,我发现有些流程过于繁琐。这就导致了客户需求服务的短时间性与操作相对长时间性产生了矛盾。

二、对营业厅内的工作人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我们知道,中国移动的企业文化是“正德厚生、臻于至善”,这就要求我们的员工不仅是业务方面的能手,而且还应该是有爱心、有热心、有恒心的高素质员工。在实际的工作中,我已真实地见证了这一切,并且我已深深地感悟到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是对每一位中国移动员工的基本要求。

三、对需要服务的客户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通过跟来访客户的不断接触、交流后我发现,来访客户主要有三种类型:1.客户确实不了解相关业务,经咨询并了解后表示满意,随即离开。2.客户完全不了解相关业务,经再三解释后仍不明白,因此不情愿离去。3.客户对相关业务半知半解,由于消费费用个人感觉过多,因此心里稍不平衡,经解释后即使明白也不情愿离开。针对这几类客户,为了提高办理业务的效率和客户满意度,我感觉可以适当地采取一些措施,如后两种客户在办完相关业务后可直接让值班经理进行咨询接待。

中国移动实习生自我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 移动学习 高职院校 实验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Experimental Study of Mobile Learn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WANG Liwei

(Changzhou Health Vocational School, Changzhou, Jiangsu 213002)

Abstract Mobile learning is a new learning model based on digital learning, which is based on mobile terminals, breaking the limitations of traditional equipment and locations, with 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 This paper from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mobile learning, study mobile learning in vocational colleges in the application of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hoping to provide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promotion of mobile learning mode.

Key words mobile learning;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experimental study

1 移动学习的发展历史

移动学习的概念最早起源于上个世纪的九十年代,当时在美国的大学中有一项名为wireless Andrew的项目,其主要的研究内容是如何将当时最先进的掌上电脑设备融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来,帮助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到了二十一世纪,移动学习的概念再次被欧洲的IST委员会提出来,要求将其应用在缩短教学资源的地区差异上,使整个社会实现更加平等的教育体系,在该项目的研究中,研究人员以传统的正常学习之外的学习时间作为研究理论对象,总结了研究人群中的性格特点分布,研究出了一系列可以在移动终端上运行的学习资源。在那个时候,南非的一所大学也将移动终端引入到了学校的教育体系中,其采用的中断是移动电话,该电话可以实现远程的教学,让大学内部的教育资源可以通过移动电话的方式来进行空间上的延伸。二十一世纪初,移动学习的概念开始逐渐在我国开展开来,北京大学在2001年实现了移动学习的研究实验室建立,其主要开展移动教育和实践的研究,并先后了若干项先进的教学资源,从我国的发展状况来看,移动学习的应用还不是十分广泛,也无法立即满足众多学校尤其是高职院校的教学需求。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来自笔者所在的高职院校,以其中的高职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展开了对于移动学习的实验研究,根据研究结果来对我国移动学习的应用和开展提供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2 研究方式

本文采用的研究方式主要是文献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在对问卷进行起草的过程中参考了大量的文献资料,也进行了众多的阅读,了解了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结果,在此之后,采取了发放问卷填写进行调查的方式,在笔者所在的高职院校内针对学生群体进行了高职院校移动学习的研究调查。

2.1 研究内容

在本文通过问卷发放填写进行调查的研究中,涉及到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1)移动终端的普及状况;(2)移动学习的观念渗透状况;(3)移动学习资源的喜好选择;(4)移动学习的支持态度;(5)移动学习质量的决定因素。

2.2 问卷发放

此次调查的对象主要是该高职院校各类专业一二年级的学生,总共收到了281份的反馈,其中有效数量为258,比例达到了86%,根据调查的数据结果,笔者进行了SPSS社会科学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研究,并且针对得到的结果进行了一定的解释分析。

3 调查数据

3.1 移动终端的普及状况

表1 移动终端普及状况统计

表2 移动学习的观念渗透状况

表1展示的是该高职院校内被调查学生拥有移动终端设备的情况,从数据中可以得到,学生中基本已经具有了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终端设备,因此普及程度非常之高。在拥有手机的学生中,每部手机所具备的功能也不相同,如今的学生除了能够使用移动终端进行电话、短信等通讯功能外,还可以上网、摄像、音乐视频播放等,说明了学生的移动终端功能已经非常齐全。

3.2 移动学习的观念渗透状况

表2展示了学生对于移动学习是否可以在移动终端进行的看法,可以看出多数学生还是支持在移动终端进行学习的。

3.3 移动学习资源的喜好选择

表3和表4分别展示了学生对于移动学习资源的倾向性选择以及对应的比例分配情况。

表3 移动学习资源喜好统计

表4 移动学习资源类型选择统计

3.4 移动学习的支持态度(表5)

表5 2024移动学习态度统计

3.5 移动学习质量的决定因素

表6展示了影响到移动学习成效的一些决定性因素,并对比例进行了计算。

表6 移动学习质量决定因素统计

4 总结

根据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有两个方面的结论,一方面是我国的高职院校已经形成了移动学习应用可推广的条件,这建立在学生的终端普及比例上,无论是功能还是资源应用都已经具备,只是在资源开放的过程中要注重应用在不同终端上的兼容性,另一方面是学生们对于移动学习都具备了较高的学习热情,学生中大多数都希望利用好移动学习的优势,更加快速有效地掌握书本知识,同时也能够突破学习场所、环境上的限制。

在后期的工作开展上,笔者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建议,一方面是高职院校需要建立起广泛实用的移动学习的交流平台,在该平台中学生都能够寻找到自己需要的资源,也能够在学生中进行充分的交流活动,同时要注意对终端的良好兼容性,另一方面是要科学有效地推广和应用移动学习模式,在移动终端设备如此发达的今天,教师和学生都要利用好这样的资源,加大宣传力度,提升该学习模式的影响力,在平时的教学中充分渗透这样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保证移动学习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中国移动实习生自我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移动学习;大学英语;教师角色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学习不再仅仅局限课堂,移动学习应运而生。它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突破时间与地点的限制,灵活、便捷并集聚多种信息交流媒介,如短信、微信、QQ、微博等。在这种全新的学习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学必定有新的变化,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也因此而产生变化。

一、移动学习

1.移动学习在我国的提出与发展

移动学习(M-Learning),这一新兴的学习概念由爱尔兰著名的远程教育专家德斯蒙德?基更(Desmond Keegan)于2000年在上海电视大学作题为《从远程学习到数字学习,从数字学习到移动学习》的专题报告中首次引入中国教育界。至此中国的移动学习研究拉开帷幕。

我国的移动学习研究大致分三个阶段。2002年前我国学术界在这方面的研究还属于空白,这一阶段我国学术界以引进和学习国外移动学习的理论成果为主要内容。2002年至2006年,该研究相关论文呈现稳步增长趋势,从2000年的10篇研究论文发展到2009年的69篇,移动学习在中国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和重视。2009年至今,相关课题论文急剧增长,2015年相关论文有855篇。我国移动学习的研究角度多种多样,研究范围与层次也在逐步扩大与加深。

2.移动学习的定义与特点

学术界对移动学习的定义尚未统一。移动学习可定义为“利用无线移动通信网络技术以及无线移动通信设备获取教育信息、教育资源和教育服务的一种新型学习形式。”(黄德群:2005)也有学者将其定义为“在移动设备帮助下的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发生的学习,移动学习所使用的移动设备必须能够有效地呈现学习内容并且提供教师与学习者之间的双向交流。”(刘豫钧,鬲淑芳2004)由定义我们可分析出移动教育应该有如下特征:

(1)移动学习必须依赖于现代无线网络通信技术及通信终端设备。这一特点使它有别于传统的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主要是教师将提前制作好的课件在课堂演示。

(2)移动学习强调学习方式的自由性,随时随地,无地点、无时间限制。这一特点使其区别于传统的远程教育中学习者必须固定在电脑前进行学习。

(3)移动学习的内容不仅限于知识类的内容,其还包括教育服务,例如答疑、给予学习者人文关怀等。

(4)移动学习并非学习者单方被动接受学习内容而是需要与相应的教师进行信息沟通,具有交互性的特点。

(5)移动学习能够为学习者提供满足其个性的学习方式,学习者依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学习的内容、时间与地点。

二、大学英语教学与大学生英语学习现状

大学英语虽属于高等教育阶段的英语学习,但由于各种原因,例如课时紧张、教材内容安排不合理、教学手段缺乏多样性等,导致大英英语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仍沿用中学时代的语法翻译教学法。当前,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总体情况不容乐观。

1.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创新

直至今日,大部分的英语课堂仍是以教师主讲,学生被动接受教学内容为主。即使在多媒体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尚未实现。

2.迫于考试压力,总体急功近利

语言是一门人文学科,现代大学英语教学应将视角转向语言交际、文化交流的深层次方向。然而,实际教学因疲于应对考试,对于人文素养的培养几乎为空白。

3.缺乏实际运用

大学英语教学注重语法与词汇,但对于学生对词汇语法的综合运用,比如写作、口语的教学却远远不够。

“哑巴英语”“聋子英语”是大学生英语学习普遍、真实的写照。学生从幼儿园开始就接触英语,但是大部分大学生仍然提笔不会写、开口不会说,这样的学习结果确实令人担忧。学生充满挫败感,对英语产生厌倦情绪,上课不认真、学习缺乏热情。“我国目前的外语教学水平、教学方法普遍存在费时较多,收效甚微的问题,亟待研究改进。”(郭林科,2010)。虽然之前有研究对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改善提出相关建议,但大学英语教学仍没有得到有效、明显改善。问题的严重性使我们不得不深思原因出在哪里,教应该怎样改善。

三、大学英语教师角色新解

移动学习的出现对于大学英语教学来说是对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方式。“移动学习方式尤其适合语言学习”(田剪秋,2009),“是未来学习不可缺少的一种学习模式”(刘豫钧、鬲淑芳,2004)。这一学习模式的出现必定会导致教师角色的转变。

1.课程的研发者

移动学习模式下的大学英语教师远不止是知识的讲授者。大学英语课堂时间有限,许多重点语言知识无法系统讲解,学生也无法深入练习。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需结合实际教学对移动学习的相关内容与形式进行研究。移动学习延伸课堂的哪一部分,以怎样的形式吸引学生的关注并促使其自觉学习呢?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专业设置、不同阶段的学习目标与要求对课程进行开发研究,使移动课程更加灵活、开放、形式多样且内容丰富,同时还能够针对不同个性的学生进行不同的课程讲授。

2.知识的搜集者与引导者

在移动英语学习模式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掌控者而是知识的搜集者与引导者。移动学习的知识内容应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这样才能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因此,教师需要运用多种方式搜集、整理、归纳移动英语学习的相关内容。此外,面对海量的英语语法、词汇、文化等知识,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各种信息或学习软件进行甄别、分类以选取最适合自己的,并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学习状态的监督者与评估者

由于移动学习不是面对面进行,教师的监督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学生通过短信、QQ或微信等方式向教师汇报词汇学习的进度,这样做可以培养学生的自我监督能力。此外,由于移动英语学习不在课堂上进行,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受到干扰,而且遇到难以理解的内容也有可能坚持不下去,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通过在线测验或在线课堂及时监督并提供帮助。学生通过移动模式的学习是否有所提高,对课程设置是否满意,这些需要教师去做出评价。由于不是面对面的讲授,学生更容易在一种放松心情下向教师提出意见或建议。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对学生的移动学习状况进行分析从而选择更为学生欢迎的学习模式。

未来的大学英语教学除了关注基本的语言学习与训练之外,需要更多地关注学生对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如口头与书面的语言沟通能力。当代大学生有着独特的认知方式与交际特点,大学英语教学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研究促进其高效学习的模式。“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移动学习逐渐进入了公众视野,成为当今业界研究的热点。”(丁坤堂、李焕勤,2010)如何充分利用移动学习并将这一学习模式融入实际的大学英语课堂,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出适合他们个性特点的、便捷实用的移动课程模式是我们的期待也是我们面临的挑战。

参考文献:

中国移动实习生自我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农村 劳动力转移 问题 路径 转移效益

【中图分类号】D669.9 【文献标识码】A

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呈现转移总量大、跨省转移和省内转移基本持平、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等特征。农村劳动力转移是符合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客观要求的,有利于推进现代农业的发展,是实现统筹城乡发展、让改革开放成果惠及广大农村居民的重要举措。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工业化、城镇化的过程中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共同规律,此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实现了整个社会、城乡之间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能够较大地提高整个社会总的劳动生产率,推动社会二元经济结构向一元经济结构转变,加快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加快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当前我国已经处于工业化的中期,但是依然有超过70%的劳动力在农村,随着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产生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如果这些剩余劳动力缺乏转移到城市务工就业的渠道,必将极大地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对促进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据国家统计局《2013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的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农民工总量26894万人,比2012年增加了633万人。其中,外出农民工为16610万人,比2012年增加274万人;本地农民工10284万人,比2012年增加359万人。在外出农民工当中,举家外出的农民工3225万人,增加150万人。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数量呈现增长态势,而且转移的总量较大。值得强调的是,2013年的统计数据表明,1980年以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12528万人,占农民工总量的46.6%,占1980年及以后出生的农村从业劳动力的65.5%。在新生代农民工中,外出农民工10061万人,占新生代农民工总数的80.3%,表明新生代农民工大部分外出务工,在本地务工者所占比例较小。新生代农民接受教育的程度相对较高,高中学历的占20.5%,大专及其以上学历的占12.8%,这些学历较高的新生代农民工有64.8%在东部经济较发达地区务工,并偏好在大中型城市择业,在中部、西部地区务工的比例较小,在小城市和农村地区务工者较少。这些新生代农民工作为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务工之后,主要从事制造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分别占新生代农民工总数的39%、14.5%、10.1%,所得收入更倾向于就地消费,而老一代农民工更倾向于带回老家。

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主要是以农民工的身份到城市打工或者其他择业方式而实现的。农村劳动力可划分为积累型农村劳动力、效率型农村劳动力、结构型农村劳动力。所谓积累型农村剩余劳动力,也就是随着农村人口的增加,由于农村土地有限,导致农村劳动力的总量超过了农业生产的需要,由此产生农村剩余劳动力;所谓效益性农村剩余劳动力,也就是由于劳动生产技能技术的提升,在农业生产总量和劳动力总数没有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完成现有劳动生产总量并不需要那么多的劳动力,从而产生农村剩余劳动力;所谓结构型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村劳动力的“剩余”是相对而言的,即便是在农村生产劳动依然需要那么多劳动力的情况下,由于主要分布于城市的第二、第三产业不断发展,其能够带来更高的收入,农村劳动力主动放弃了在农村耕作劳动的机会,主动外出务工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的服务,以此获得比在农村更高的收入。

据国家统计局《2013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的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在外出农民工当中,8871万人在本省内流动,7739万人跨省流动,而在早几年之前,跨省流动的农民工数量远远超过省内流动的农民工数量。其原因在于,近些年来,我国通过各类倾斜性政策措施促进中部、西部地区的发展,中西部地区许多省份的第二、第三产业已经迅速发展,农民工无须流动到外省就可以在本省找到类似工作。但《2013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的数据是全国性数据,实际上,目前我国东部地区外出农民工以省内流动为主,中西部地区外出农民工以跨省流动为主。

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模式有四种,第一种模式主要以兼业为主,即这些农村劳动力的家依然安在农村,家庭主要的劳动力外出务工,以兼业的方式从事非农活动,农业生产的收入在家庭收入当中依然占据较大比例,兼业方式实现劳动力转移的家庭占农村劳动力转移总户数的一半左右。第二种模式是以农业生产为主,农忙时节依然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只有在农闲时节短时间地在当地兼业从事务工劳动,此种模式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人数占总人数的三成左右。第三种模式是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工作的农民在城市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长期在城市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的服务,不再从事农村生产劳动,但是这些劳动力的户口依然在农村,通过此种模式实现劳动力转移的占总数的一成左右。第四种模式是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到城镇,并在城市定居生活,户口也迁移到了城市,按照国家相关政策,部分劳动力在农村依然还有承包地、宅基地、自留山等,而部分已经实现在城市定居工作的劳动力,完全放弃了在农村的承包地、宅基地、自留山等,通过此种模式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数量较少。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中,制度与体制方面依然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第一,兼业转移的模式导致资源闲置浪费和其他系列社会问题。目前,兼业模式是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模式,占转移劳动力总数的一半以上。这些通过兼业模式实现转移的劳动力,他们的家依然安在农村,家庭中的主要劳动力长期到城市务工,而家庭的其他成员依然在农村地区从事农业生产劳作。农业生产具有周期性特征,而城镇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并不具有周期性特点,所以,通过兼业模式实现转移的劳动力可能在农忙时节回家务农,在农闲时节回到城市务工,“这就使得劳动力的供求存在周期性的失衡现象”①,产生季节性的“用工荒”。

兼业转移模式下,农村平时的生产劳动主要由妇女、老人承担,农业生产只能粗放式经营,导致土地资源的闲置浪费,而主要劳动力长期外出务工,又导致宅基地等资源的闲置浪费。除了资源的限制浪费之外,兼业转移的模式还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因为主要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村农业生产主要由妇女、老人甚至儿童承担,产生了大量的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等,家庭成员之间长期处于一种分离的状态,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遭受非法侵害的现象时有发生,留守儿童缺乏正常的家庭教育,给今后的成长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第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后受到城市的“排斥”。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农村劳动力普遍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为我国经济发展尤其是城市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廉价劳动力。在发达城市,在一线进行生产劳作的大部分是从农村转移而来的劳动力,农民工成为城市建设的先锋,对促进城市经济社会繁荣发展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华商报》记者曾经对此进行采访,受访的大部分民众认为:“城市没有农民工,难以想象”②。

然而,因为缺乏保障,广大农民工一方面在为城市建设付出了艰辛的劳动,而城市却不断地排斥农民工,严重地伤害了农民工的感情和具体物质的、精神的利益,并对劳动力的转移带来严重阻碍。

在城市分配过程中,初次分配向资本倾斜,广大农民工付出了辛苦的劳动,但是所获得的报酬却和付出不相协调,农民工的工资待遇水平远远低于城市居民。不仅如此,拖欠农民工工资、农民工缺乏必要社会保障等问题依然存在,农民工始终在城市中处于“弱势地位”,是典型的“弱势群体”。按照当前我国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对农村劳动力真正转移到城市进行了极大的限制,许多农村劳动力虽然长期在城市工作和生活,但户籍仍然在农村,给养老、医疗、生育、工伤等社会保障制度的执行带来极大困扰,子女入学问题等亦始终长期困扰农民工。选举权、被选举权、生态环境等政治社会事项的参与权、监督权更是无从得到保障。此外,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后组织化程度较低,其权益受到侵害之时无法及时有效维权。

第三,转移到城市的农村劳动力总体素质较低。据国家统计局《2013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的数据显示,在1980年之前出生的老一代农民工当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24.7%,初中文化程度的占61.2%,高中文化程度的占12.3%,大专及以上文化的仅占1.8%。由此可见,农民工总体文化素质较低。“调查报告”的数据还显示,高达67.3%的农民工并没有接受过任何职业技能培训而直接进城务工,其职业技能水平的低下可想而知,农民工职业技能的低下无法适应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

当前我国正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加快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相反,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技能型人才,这就要求劳动力具有相应的职业技能、学习能力,及时按照工作的需要通过学习提升自身素质能力。而我国农民工职业技能低下,平时在家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很少掌握专业的职业技能,并且,由于农民工的文化素质较低,其缺乏必要的学习能力,难以通过自学的方式提升自身职业技能,亟待通过职业技能的培训让其掌握一技之长。

提升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效益的建议

当前,我国农村改革不断推进,设施农业、集群化农业不断深入发展,农业生产效率不断提高,同时在城市化、工业化和现代化的推进之后,今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还将长期继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必将日益扩大。针对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洗脚进城易、洗脑进城难”等诸多问题,提升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效益的对策措施为:

第一,切实提升农村劳动力素质。通过切实提升农村劳动力素质,能够有效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民的就业机会、增加提高经济收入的机会。目前,针对我国农村劳动力文化水平不高、职业技能低下的实际,必须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促进农村地区义务教育、鼓励农村学生接受高等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加强对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实现劳动力的顺利转移并提升转移的效益。继续巩固我国广大农村地区义务教育取得的成果,这实际上就是切实地提高未来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劳动力的能力素质。应将农村地区义务教育的发展作为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增强各级地方政府发展农村义务教育的责任意识和积极性。与此同时,政府及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工会组织、扶贫组织、农业行政部门、职业院校等,在政府的统筹安排下,创造性地按照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现状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使之除了农业生产之外具有一技之长,便于在城市谋生、发展。政府通过各种政策措施,有效鼓励企业为那些从农村转移到城市的劳动力开展专业培训,促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

第二,推进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户籍和社保改革。在制度创新方面,当前最为重要的任务在于必须对现有户籍制度进行改革,从而有效地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自由转移、自由流动。当前,有众多的农村劳动力长期在城市工作和生活,但是由于受到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限制,这些长期在城市工作生活的劳动力无法将其户口落到城市,导致其在城市无法享受各类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障,其子女的入学问题和其他社会保障问题也无从得到保障,这极大地损害了转移到城市的农村劳动力的合法权益。当前我国现有的户籍制度,对劳动力原有的身份具有极大固化作用,即便农村劳动力在转移到城市工作生活之后,在城市虽然具有了稳定的工作和生活,甚至部分农民工在城市购买了房屋,为城市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户籍身份的限制,导致他们无法在城市落户,从而无法享受到城市居民应有的各类福利待遇。改革现有的户籍制度,也就是要让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够按照政策和法律的规定迁入城市,在各类社保、子女入学等方面享受和城市居民完全相同的权利。除此之外,构建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实现城乡之间的均等发展,为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提供条件。

第三,完善当前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实现劳动力彻底转移。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重要基础,是农村劳动力的最后保障,只有在获得了可自由流转的土地使用权之后,才能实现农村劳动力彻底转移到城市。按照现有的土地政策和法律规定,一旦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之后,如果将其户口随之迁移到城市,所在村集体可能将其承包地、自留山、宅基地的使用权收回。在这样的政策法律环境下,即便城市准许这些农村劳动力将其户口迁移到城市,但农村劳动力依然有所担忧,一旦他们将其户口迁移到城市之后,如果之前所在的村集体将其承包地、宅基地、自留山等使用权收回,农民就丧失对承包地的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等,一旦将其户口迁移到城市就无“退路”,为此在对转移户口方面农民心存疑虑。而一旦准许农民按照政策法律的规定流转其宅基地使用权、承包地使用权和自留山使用权,能够为转移到城市的农村劳动力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实现从农村到城市的长期转移、彻底转移。而且,随着农民可自由流转其宅基地、承包地、自留地的使用权,可实现农村土地的集约化、产业化经营,有利于提升生产效率和推进现代农业的发展。

第四,推进城镇经济的发展增加转移空间。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镇之后,其可能丧失在农村的宅基地、承包地的使用权,长期在城镇就业。这就需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促进城镇经济的发展,从而增加农村劳动力转移之后的就业空间。城镇经济属非农经济,发展城镇经济必须结合当地的区位优势、政策优势、自然资源优势等,大力培育适合当地的经济产业。大力扶持各类龙头企业,发挥龙头企业带动其他企业发展的作用和吸纳劳动力的作用,促使中小企业向城镇地区集中起来,形成产业集群的扩大发展,保障农村劳动力转移之后就业的可持续性、高容纳性。中西部地区在促进城镇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应主动学习沿海地区的先进经验,实现中小企业从劳动密集型企业转型为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企业,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增加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与此同时,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作用,为实现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支持。

(作者为中共西安市委党校副教授)

【注释】

①徐蓉:“制度变迁视阈下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农村经济与科技》,2012年第5期,第113页。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